2014-9-11针灸试题

2014-9-11针灸试题
2014-9-11针灸试题

1.下列属于针灸治疗原则的是(B)

A.扶正祛邪

B.虚则补之

C.子母补泻

D.调和阴阳

E.都不是

2.下列出自《灵枢*九针十二原》的是(E)

A.实则泻之

B.寒者热之

C.热者寒之

D.陷下则灸之

E.宛陈则除之

3.下列属随症选穴的是(B)

A.肝阳上亢取太冲

B.发热针曲池

C.心肾不交灸神门

D.五更泻灸命门

E.脾虚腹泻针足三里

4.根据交经缪刺理论的治法为(A)

A.合谷治面瘫

B.曲池退热

C.后溪治腰扭伤

D.劳宫治手心热

E.头维治偏正头痛

5.阴经经脉五腧穴五行属性正确的是(A)

A.木火土金水

B.金水木火土

C.金木水火土

D.木火金水土

E.土木金火水

6.下列腧穴除(E)之外,都是络穴

A.通里

B.偏历

C.长强

D.鸠尾

E.支沟

7.按主客配穴法,脾经先病,胃经后病应取(A)A.太白、丰隆

B.冲阳、丰隆

C.太白、冲阳

D.公孙、丰隆

E.均不是

8.按八脉交会穴的应用,列缺配照海的主治范围是(D)A.眼病

B.牙病

C.耳病

D.咽喉病

E.舌体病

9.下列五腧穴除(D)之外,都是本经的母穴A.曲池

B.后溪

C.解溪

D.行间

E.至阴

10.穴位按压可查得(A)

A.京门

B.石门

C.章门

D.风门

E.殷门

11.以“苦心痛”为主症的奇经八脉是(E)A.任脉

B.督脉

C.冲脉

D.阳维脉

E.阴维脉

12.适宜于胃阴不足证的是(E)

A.针灸并用

B.重用灸法

C.针补加灸

D.泻法

E.平补平泻

13.肾不纳气选(C)

A.少商

B.伏兔

C.足三里

D.俞府

E.都不对

14.痛痹的治疗除在病变局部选穴外,可再加(D)A.阴陵泉、足三里

B.风池、风府

C.大椎、曲池

D.肾俞、关元

E.膈俞、血海

15.治疗腰痛的基本处方为(A)

A.委中、阿是穴、大肠俞、肾俞、腰阳关

B.阳陵泉、肾俞、委中

C.照海、委中、阿是穴

D.秩边、环跳、委中、阿是穴

E.大椎、环跳、委中、阿是穴

16.坐骨神经痛与天气变化密切相关者,在基本方的基础上加灸(B)A.大肠俞

B.大椎

C.膈俞

D.委中

E.环跳

17.治疗湿热浸淫型痿证,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再加(D)A.尺泽

B.脾俞

C.太溪

D.中极

E.风池

18.风痰阻络型中风可在基本处方上再加(B)

A.曲池、内庭、丰隆

B.丰隆、合谷

C.足三里、气海

D.太溪、风池

E.太冲、太溪

19.针灸治疗面瘫的基本处方为(E)

A.阳白、四百、颊车、地仓、翳风、颧髎

B.翳风、颧髎、合谷、太冲、丰隆

C.阳白、四白、颊车、地仓、翳风、列缺

D.颊车、地仓、翳风、颧髎、大陵

E.阳白、四白、颊车、地仓、翳风、颧髎、合谷

20.针灸治疗风寒型面瘫可在基本处方上加(A)

A.风池

B.环跳

C.足三里

D.百会

E.曲池

21.下列那项(C)不是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原则

A.疏通经络

B.祛风止痛

C.针刺为主

D.泻法

E.补法

22.风寒型三叉神经痛,在基本处方上加(A)

A.列缺

B.内关

C.曲池

D.太冲

E.内庭

23.治疗风寒头痛除基本处方外,下列穴组还当选(B)

A.曲池、合谷、大椎

B.风门、大椎、风池

C.合谷、三阴交、内庭

D.足三里、三阴交、丰隆

E.足三里、膈俞、血海

24.下列各项中除(D)外,都用于治疗肝肾阴虚型眩晕

A.肝俞

B.肾俞

C.太溪

D.大敦

E.绝骨

25.治疗风阳上扰型眩晕,可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再加(A)A.行间、太冲、太溪

B.内关、中脘、丰隆

C.气海、血海、足三里

D.肝俞、肾俞、太溪

E.合谷、曲池、太阳

26.治疗高血压在基本处方中具疏肝理气、平降肝阳作用的腧穴是(D)A.百会

B.合谷

C.三阴交

D.太冲

E.曲池

27.下列不属于低血压病治则的是(A)

A.活血化瘀

B.补益心脾

C.调和气血

D.补肾充髓

E.温阳化气

28.针灸治疗贫血取用悬钟意在(D)

A.气血双补

B.调理脾胃

C.滋养心脾

D.养髓补血

E.益气补血

29.心悸急性发作者针刺可用(B)

A.补法

B.泻法

C.平补平泻法

D.禁用针刺

E.刺血法

30.治疗心阳不振型心悸,可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再加(B)A.神阙、中脘

B.关元、足三里

C.气海、足三里

D.关元、中脘

E.神阙、气海

31.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针灸治疗时可施用(A)A.只针不灸

B.只灸不针

C.针灸并用

D.补泻兼施

E.平补平泻

32.下列各项中除(C)外,都能治疗肝郁型失眠

A.安眠

B.行间

C.尺泽

D.风池

E.太冲

33.治疗湿浊困脾型失眠,可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再加(C)A.公孙、大包

B.脾俞、公孙

C.脾俞、大包

D.阴陵泉、脾俞

E.中脘、大包

34.下列各项中除(E)外,都是针灸治疗痴呆的基本处方用穴A.足三里

B.大钟

C.悬钟

D.太溪

E.中脘

35.治疗气血虚弱型痴呆,可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再加(D)A.少商

B.鱼际

C.风门

D.气海

E.中脘

36.下列各项中除(E)外,都是治疗癫病的基本处方用穴A.脾俞

B.丰隆

C.心俞

D.神门

E.合谷

37.狂病发病年龄多见于(C)

A.婴幼儿

B.儿童

C.青少年

D.中年

E.老年

38.治疗痫病在夜间发作者可在基本处方上加(E)A.肝俞

B.太冲

C.太溪

D.肾俞

E.照海

39.梅核气治疗配穴可用(C)

A.通里、三阴交

B.太溪、肾俞

C.列缺、照海

D.四白、光明

E.曲池、足三里

40.大椎治疗震颤麻痹,下列刺灸方法除(C)外多均选用A.重灸

B.拔罐

C.浅刺

D.针感向四肢放射

E.刺血

41.治疗风寒咳嗽,可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再加(D)A.少商

B.尺泽

C.鱼际

D.风门

E.孔最

42.下列各项中除(B)外,都能治疗心肾阳虚之哮喘A.肺俞

B.大椎

C.中府

D.列缺

E.关元

43.下列各穴除(A)外均可温胃散寒

A.太冲

B.足三里

C.胃俞

D.脾俞

E.中脘

44.治疗胃阴不足型胃痛可在基本方的基础上加(A)A.太溪

B.太冲

C.期门

D.神阙

E.建里

45.治疗胃下垂主方中具有升阳举陷作用的腧穴是(A)

A.百会

B.脾俞

C.太冲

D.胃俞

E.中脘

46.呕吐的针灸治疗原则不正确的是(C)

A.虚证用补法

B.实证用泻法

C.胃阴不足者可用灸法

D.肝气犯胃者用泻法

E.胃阴不足者平补平泻

47.肝气犯胃型呕吐可在基本方的基础上加(A)

A.太冲、期门

B.丰隆、公孙

C.天枢、梁门

D.外关、大椎

E.脾俞、三阴交

48.下列不属于胃火上逆型呃逆的临床表现的是(C)

A.呃声洪亮有力,冲逆而出

B.口臭烦渴,喜冷饮

C.呃声低沉无力

D.尿赤便秘

E.苔黄燥,脉滑数

49.脐周腹痛宜取(C)

A.中脘

B.大横

C.天枢

D.气海

E.关元

50.泄泻的病机主要在于(D)

A.肝气郁滞

B.肾阳亏虚

C.食滞胃脘

D.脾胃功能障碍

E.湿热积滞

51.关于气秘的针灸治疗正确的是(C)

A.只针不灸,补法

B.只灸不针,补法

C.只针不灸,泻法

D.只灸不针,泻法

E.针灸并用,补泻兼施

52.在治疗胁痛的针灸处方中,有“见肝之病,当先实脾”之意的腧穴是(C)A.期门

C.足三里

D.支沟

E.太冲

53.肝阴不足型胁痛的性质为(A)

A.隐痛

B.胀痛

C.刺痛

D.空痛

E.窜痛

54.不属于阳黄的临床表现的是(D)

A.眼白和皮肤黄色鲜明

B.发热

C.小便黄赤,大便秘结

D.神疲乏力

E.苔黄腻,脉滑数

55.针灸治疗阴水属脾虚者,可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再加(C)A.肺俞、列缺、脾俞

B.列缺、脾俞、足三里

C.脾俞、足三里、三阴交

D.足三里、三阴交、合谷

E.三阴交、太冲、合谷

56.治疗热淋,可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再加(A)

A.行间

B.委中

C.大椎

D.曲池

E.昆仑

57.针灸治疗肾虚不固型遗精,可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加(A)A.志室、太溪

B.心俞、脾俞

C.太溪、神门

D.中极、阴陵泉

E.太溪、阴陵泉

58.治疗上消证,可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再加(B)

A.中脘、内庭

B.太渊、少府

C.太冲、照海

D.阴谷、气海

E.命门、至阳

59.治疗糖尿病时,若见肌肤瘙痒可加用的腧穴是(B)A.风府

B.血海

C.尺泽

E.内关

60.治疗单纯性肥胖症中的脾胃虚弱证,可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再加(B)A.合谷

B.足三里

C.血海

D.膻中

E.照海

61.治疗急惊风暴受惊恐证,可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再加(C)A.中脘、丰隆

B.外关、风池

C.印堂、承浆

D.足三里、三阴交

E.飞扬、承山

62.治疗脾胃虚弱型小儿厌食,可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再加(D)A.内关、合谷

B.三阴交、太冲

C.太冲、太白

D.脾俞、胃俞

E.肾俞、关元

63.治疗下焦湿热型遗尿,可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再加(C)A.关元、肾俞

B.心俞、肺俞

C.曲骨、阴陵泉

D.大肠俞、小肠俞

E.肺俞、脾俞

64.以下脑瘫的治则中,哪一项是不合适的(E)

A.益气养血

B.疏通经络

C.补益肝肾

D.强筋壮骨

E.和胃止呕

65.治疗肾虚肝亢型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可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再加(C)A.足三里、解溪

B.合谷、曲池

C.肾俞、行间

D.风池、外关

E.关元、中脘

66.治疗气血不足型经前期紧张综合征,除针刺主穴外,还应加用(A)A.脾俞

B.太溪

C.肾俞

D.丰隆

E.中脘

67.治疗血虚型月经不调,可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再加(C)A.中脘

B.太溪

C.膈俞

D.肾俞

E.太冲

68.治疗气血郁滞型痛经,可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再加(B)A.中脘、脾俞、足三里

B.合谷、太冲、次髎

C.膈俞、脾俞、气海

D.关元、脾俞、三阴交

E.太冲、太溪、命门

69.下列各项中除(C)外,都能治疗气血不足型闭经A.血海

B.气海

C.大椎

D.三阴交

E.脾俞

70.治疗血热内扰型崩漏,除针刺主穴外,还应加用(B)A.脾俞、足三里

B.行间、期门

C.肾俞、太溪

D.丰隆、阴陵泉

E.中脘、足三里

71.治疗湿热下注型带下病,除针刺主穴外,还应加用(B)A.脾俞、太溪

B.中极、次髎

C.肾俞、上髎

D.中极、下髎

E.膻中、血海

72.妊娠呕吐加用三阴交、丰隆的治疗作用是(C)

A.健脾和胃

B.补益脾胃

C.健脾化痰

D.开胃进食

E.清头明目

73.针灸治疗脾虚湿滞型胎位不正宜在基本方基础上再加(B)A.足三里、太冲

B.阴陵泉、丰隆

C.脾俞、阳陵泉

D.中脘、气海

E.脾俞、肾俞

74.恶露不绝血热内扰证宜在基本方基础上再加(C)A.足三里

B.百会

C.中极

D.地机

E.膈俞

75.产后乳少清稀,乳房柔软无胀感,伴神疲食少,可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再加(B)A.关元、气海

B.足三里、三阴交

C.内关、期门

D.太冲、行间

E.血海、膈俞

76.治疗子宫脱垂初期之脾气虚证,可在基本方基础上再加(C)

A.中极、蠡沟

B.中脘、足三里

C.归来、足三里

D.肾俞、阴陵泉

E.中极、带脉

77.针灸治疗不孕症之痰湿阻滞证,可在基本方基础上再加(C)

A.公孙、内关

B.合谷、三阴交

C.丰隆、阴陵泉

D.中脘、足三里

E.中极、肺俞

78.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基本处方中,除肾俞、太溪、三阴交外,还包括(D)A.足三里、气海

B.神门、内关

C.太冲、风池

D.关元、百会

E.丰隆、中脘

79.治疗乳腺炎的经验穴是(E)

A.足三里

B.梁丘

C.期门

D.内关

E.肩井

80.治疗阑尾炎所取主穴属(B)

A.手阳明经穴

B.足阳明经穴

C.手、足阳明经穴

D.手少阳经穴

E.足少阳经穴

81.针灸治疗胆石症以哪组选穴最佳(E)

A.以肝、胆的背俞穴为主

B.以肝、胆的募穴为主

C.以肝、胆的下合穴为主

D.以肝、胆的原穴为主

E.以肝、胆的背俞穴、募穴、下合穴为主

82.针灸治疗丹毒胎火蕴毒型可在基本处方上加(A)A.水沟

B.合谷

C.委中

D.血海

E.曲池

83.下列各项中除(A)外,都能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A.中脘

B.阴陵泉

C.气海

D.关元

E.膈俞

84.下列哪个腧穴是针灸治疗痔疮的经验用穴(E)

A.长强

B.百会

C.承山

D.会阳

E.二白

85.下列各项中除(C)外都是治疗颈部扭伤的基本处方A.大椎

B.天柱

C.风府

D.风池

E.后溪

86.治疗落枕病及督脉、太阳经者,可在基本处方上再加(C)A.风池、风市、肩井

B.肩井、肩外俞、风市

C.肩外俞、风府、天柱

D.风市、风池、风府

E.风府、肩井、风池

87.治疗颈椎病头晕目眩者可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再加(D)A.膈俞、条口、风府

B.风府、曲池、外关

C.曲池、合谷、外关

D.风池、百会、太阳

E.天突、风门、风府

88.下列各项中除(E)外都能治疗风寒痹阻型颈椎病A.风门

B.风府

C.后溪

D.天柱

E.内关

89.下列各项中除(D)外均可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基本穴位A.肩三针

B.阿是穴

C.阳陵泉

D.天府

E.中平穴

90.下列关于腱鞘囊肿治则不正确的是(E)

A.针刺为主

B.泻法

C.行气活血

D.化瘀散结

E.补法

91.下列各项中除(D)外均可治疗外伤性截瘫

A.委中

B.三阴交

C.悬钟

D.风池

E.足三里

92.下列各项中除(A)外均为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的治则A.补法

B.泻法

C.平补平泻

D.祛风散寒

E.舒筋活络

93.下列各项中除(A)外,都能治疗血虚风燥型神经性皮炎A.合谷

B.曲池

C.血海

D.委中

E.大椎

94.治疗脾虚卫弱型皮肤瘙痒症,可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再加(B)A.肝俞

B.脾俞

C.太溪

D.大椎

E.合谷

95.治疗风热犯表型荨麻疹,可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再加(D)A.曲池

B.血海

C.三阴交

D.大椎

E.内关

96.下列各项中除(E)外,都能治疗带状疱疹

A.支沟

B.阴陵泉

C.行间

D.夹脊穴

E.风市

97.下列治疗肾精亏虚型耳鸣、耳聋的治则中。哪一项是错误的(C)A.补肾填精

B.只针不灸

C.针灸并用

D.补法

E.平补平泻

98.下列治疗鼻炎的腧穴不属基本处方用穴的是(D)

A.迎香

B.鼻通

C.印堂

D.上星

E.合谷

99.下列哪组腧穴既属于八脉交会穴,又属于治疗咽喉肿痛基本处方中的腧穴(B)A.列缺、公孙

B.列缺、照海

C.内关、照海

D.后溪、照海

E.列缺、申脉

100.治疗牙痛可以点刺何穴出血(E)

A.少商

B.尺泽

C.鱼际

D.风门

E.内庭

针灸试卷及答案

针灸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 1,《内经》一书论及穴名约为:( ) A.160 B.140 C.180 D.200 E.以上均不是 2,现有的经穴数目:( ) A.360 B.361 C.362 D.364 E.365 3,郄穴的数目是:( ) A.12个 B.8个 C.15个 D.16个 E.以上均不是 4,骨度分寸法最早见于:( ) A.《内经》 B.《难经》 C.《甲乙经》 D.《千金方》 E.《帛书》 5,根据骨度分寸法除…外两者间距离均为9寸:( ) A.两完骨之间 B.腋前纹头至肘横纹 C.天突至岐骨 D.两额角发际间 E.岐骨至脐中 6,"一夫法"是指:( ) A.手指同身寸 B.中指同身寸 C.姆指同身寸 D.横指同身寸 E.以上都不是 7,取列缺以何种取穴法比较正确:( ) A.骨性标志 B.折量法 C.肌性标志法 D.指量法

E.动态标志法 8,募穴的正确附加名称是:( ) A.胃经募穴 B.足阳明经募穴 C.足阳明胃经募穴 D.胃募穴 E.以上通用9,大椎的取穴法为:( ) A.活动标志取穴法 B.肌性标志取穴法 C.骨度折量取穴法 D.骨性标志取穴法 E.简便取穴法 10,阳白采用何种取穴法( ) A.骨度折量取穴法 B.肌性标志取穴法 C.骨性标志取穴法 D.指量法 E.简便取穴法 二、多项选择 1.针灸疗法的优点主要是() A.疗效明显 B.操作方便 C.经济安全 D.易于接受 E.适应证广 2.在针具发展变化过程中曾使用过() A.骨针 B.石针 C.铁针 D.金银针 E.青铜针 3.孙思邈对针灸学的贡献主要有() A.绘制“明堂三人图” B.设计制作针灸铜人 C.提出阿是穴 D.创用指寸法 E.提出十四经概念 4.皇甫谧著《甲乙经》主要参考了下列哪些书籍() A.《素问》 B.《灵枢》 C.《难经》 D.《伤寒论》 E.《明堂孔穴针灸治要》 5.明代主要针灸著作有() A.《针灸大全》 B.《针灸问对》

航海学真题469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 2008年第6期海船船员适任统考试题(总第46期) 科目:航海学试卷代号:913. 适用对象:无限航区3000总吨及以上船舶二/三副 (本试卷卷面总分100分,及格分为7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答题说明:本试卷试题均为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并将该答案按答题卡要求在其相应位置上用2B铅笔涂黑。每题1分,共100分。 1.航海学中的地球形状用来描述。 A.地球自然表面围成的几何体 B.大地球体 C.地球椭圆体 D.地球圆球体 2.某船由30oS,60oW航行至40oS,120oW,则该船经差和纬差的方向分别为: A.E经差、N纬差 B.W经差、S纬差 C.E经差、S纬差 D.W经差、N纬差 3.下列哪项是建立大地坐标系时应明确的问题?Ⅰ、确定椭圆体的参数;Ⅱ、确定椭圆体中心的位置;Ⅲ、确定坐标轴的的方向 A.Ⅰ、Ⅱ B.Ⅰ、Ⅲ C.Ⅱ、Ⅲ D.Ⅰ、Ⅱ、Ⅲ 4.半圆周法方向换算为圆周法方向的法则是。 A.在SE半圆,圆周度数等于180°加上半圆度数 B.在NE半圆,圆周度数等于360°减去半圆度数 C.在SW半圆,圆周度数等于180°减去半圆度数 D.在NW半圆,圆周度数等于360°减去半圆度数 5.某船真航向120°,该船左舷160°某物标的真方位为。 A.40°B.040°C.320°D.280° 6.某轮陀罗航向300°,陀罗差2°E,则左正横处物标的真方位是: A.210°B.208°C.212°D.270° 7.当船舶转向时,下列哪些随之发生改变?I.真方位 II. 罗方位 III. 磁方位 IV. 舷角A.I、II B.III、IV C.I、III D.II、IV 8.某船沿极圈(66°33'N)航行,已知计程仪改正率为0.0%,无航行和推算误差,则实际船位比在海图上按计程仪航程推算的推算船位(不考虑风流影响)。 A.超前B.落后C.一致D.不一定 9.测者眼高为25m,物标高程为16m,则测者能见地平距离为_________海里. A.8.36 B.12.54 C.10.45 D.18.81 10.通常英版海图和《灯标雾号表》中灯塔灯光的最大可见距离可能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I:测者眼高 II:灯高 III:射程 IV:地面曲率 V:地面蒙气差 VI:能见度 A.I~III B.IV~VI C.III~V D.I~VI 11.相对计程仪显示的航程是_______ A船舶在各种风流情况下的对水航程 B.船舶在无风流情况下的对水航程 C船舶在仅仅受到风的影响下的对水航程 D.船舶在仅仅受到流的影响下的对水航程 12.某轮航速12kn,航行2h后相对计程仪读数差为27'.0,计程仪改正率ΔL=0%,已知该轮实际航程为30 n mile,则该轮航行在中。 A.顺风顺流B.顶风顺流C.顶流顺风D.顶风顶流 13.某轮航速12kn,顶风顺流航行,流速2kn,风使船减速1kn,0600计程仪读数为100'.0,计程仪改正率ΔL=+10%,则1h后相对计程仪读数为: A.110'.0 110'.0 B.110'.9 C.111'.8 D.112'.7 14.某张墨卡托海图的基准纬度。 A.等于该图的平均纬度B.等于该图的最高纬度 C.等于该图的最低纬度D.可能不在该图内 15.墨卡托海图能保持等角投影是由于________ A.图上任意点各个方向局部比例尺相同 B.图上各点局部比例尺相同 C.图上各点局部比例尺均等于基准比例尺 D.图上各纬线局部比例尺相同

针灸科考试题及答案(1)

针灸专业考核试卷 姓名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每题 5分,共10分) 1、伤筋: 2、得气: 二、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1、针灸学起源于我国的时代是( ) A.青铜器时代 B.石器时代 C.仰韶文化时期 D.奴隶制度时代 E.春秋战国时期 2、辨证归经、循经取穴、针刺补泻的依据是( ) A.阴阳学说 B.卫气营血理论 C.五行学说 D.经络学说 E.脏腑学说 3、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的经脉是( ) A.阴经 B.阴维脉 C.阳经 D.奇经 E.带脉 4、督、任、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会阴,故称( ) A.循行走向 B.离入出合 C.奇恒之腑 D.一源三歧 E.别道奇行 5、两乳头之间的骨度分寸是( ) A.8寸 B.6寸 C.12寸 D.9寸 E.10寸 6、有关推拿对脾胃功能的作用论述错误的是() A 、胃以通降为顺 B 、脾的输布作用称为“升”

C 、推拿对脾胃的调节作用主要为加强胃腑的功能 D 、擦背部的脾胃区域不能促进全身气血运行。 E 、摩腹可促进胃的通降功能。 7、三焦的下合穴在( ) A.胃经上 B.胆经上 C.膀胱经上 D.三焦经上 E.大肠经上8、手太阴肺经的起始穴位是( ) A.云门 B.中府 C.少商 D.列缺 E.少泽 9、风热外感在推拿治疗时,手法应()。 A 、先轻后重 B 、先重后轻 C 、重而有力 D 、轻而柔和 E 、以上都不是 10、“起于中焦,下络大肠”的经脉是( ) A.足阳明胃经 B.足太阴脾经 C.手少阴心经 D.手阳明大肠经 E.手太阴肺经 11、“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的经脉是( ) A.足阳明胃经 B.手阳明大肠经 C.手少阳三焦经 D.足太阳膀胱经 E.足少阳胆经 12、推拿治疗踝关节扭伤适用于() A 、腓侧韧带断裂 B 、外侧关节囊及腓侧韧带损伤 C 、伴有内踝部骨折 D 、伴有外踝尖部横行撕脱性骨折 E 、以上都不是 13、下列经脉循行中“交人中”的是( ) A.足阳明胃经 B.手少阴心经 C.手阳明大肠经 D.手太阳小肠经 E.足少阳胆经 14、曲池位于( ) A.肘横纹内侧端,屈肘,曲泽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 B.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尺泽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 C.肘横纹内侧端,屈肘,曲池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 D.肘横纹内侧端,屈肘,曲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 E.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

针灸学试题及答案1

针灸学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 1.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是( C ) A.《灵枢》 B.《难经》 C.《针灸甲乙经》 D.《针灸大成》 E.《足臂十一脉灸经》 2、最早绘制彩色针灸图的医家是( B ) A.皇甫谧 B.孙思邈 C.王惟一 D.王焘 E.杨继洲 3、针灸铜人的设计者是( D ) A.孙思邈 B.杨继洲 C.王执中 D.王惟一 E.滑伯仁 4、《针灸甲乙经》发展确定了多少个腧穴( E ) A.345 B.453 C. 354 D. 361 E.349 5、在家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的基础上,汇集历代诸家学说和实践经验总结而成的针灸专著是( C ) A.《医宗金鉴·刺灸心法》 B.《针灸甲乙经》 C.《针灸大成》 D.《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E.《针灸逢源》 6、最早提出总结十四经脉的著作是( A ) A.《十四经发挥》 B.《黄帝内经》 C.《针灸甲乙经》 D.《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E.《针灸逢源》 7、反映经络学说早期面貌的著作是( C )

A.《黄帝内经》 B.《难经》 C.《帛书》 D.《灵枢》 E.《甲乙经》: 二、双项选择 1.反映针灸学核心理论经络学说的早期面貌的著作是( A E ) A.《足臂十一脉灸经》 B.《灵枢》 C.《素问》 D.《难经》 E.《阴阳十一脉灸经》 2.北宋著名针灸学家王惟一对针灸学的主要贡献是( B C ) A.首次绘制彩色针灸挂图 B.设计制作两具针灸铜人 C.编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D.著《十四经发挥》 E.创用阿是穴和指寸法 1.手三阳经下合穴是( C) A.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 B.委中、足三里、阳陵泉 C.上巨虚、下巨虐、委阳 D.委阳、委中、阳陵泉 E.足三里、上巨虚、阳陵泉 2下列穴位中不属郄穴的是( E) A.会宗 B.温溜 C.梁丘 D.附阳 E.大钟 3.下列穴位中不属募穴的是( E) A.章门 B.日月 C.石门 D.关元 E.俞府 4.足厥阴肝经的五输穴,依序排列应该是( B) A.曲泉、中封、太冲、行间、大教 B.太敦、行间、太冲、中封、曲泉

航海学题库(含答案)

航海学大连海事大学 1.1.1 地球形状 ·用大地球体描述地球形状,大地球体是大地水准面团城的球体. ·常用的大地球体的近似体有两个: 地球圆球体(用于简便的航海计算,如航迹计算,简易墨卡托海图绘制,大圆航向和航程计算); 地球椭圆体(用于较精确的航海计算等,如定义地理坐标,墨卡托海图绘制) 1.航海上为了简化计算,通常将地球当作: A.圆球体B.椭圆体C.椭球体D.不规则几何体 2.航海上进行精度较高的计算时,通常将地球当作: A.圆球体B.椭圆体C.椭球体D.不规则几何体 3.航海学中,使用地球椭圆体为地球数学模型的场合是: I.描述地球形状时;II.定义地理坐标时;III.制作墨卡托投影海图时;IV.计算大圆航线时;V,制作简易墨卡托图网时 A.I、II B.II、III C.III、IV D.III、V 4.航海学中,使用地球圆球体为地球数学模型的场合是: I.描述地球形状时;II.定义地理坐标时;III.制作墨卡托投影海图时;IV.计算大圆航线时;V.制作简易墨卡托图网时 A.Ⅰ、ⅡB.Ⅱ、ⅢC.Ⅲ、ⅣD.Ⅳ、Ⅴ 5.航海学中的地球形状是指: A.地球自然表面围成的几何体B.大地水准面围成的几何体 C.地球圆球体D.以上都对 6.航海学中的地球形状用描述。 A.地球自然表面围成的几何体B.大地球体 C.地球椭圆体D.以上都对 1.1.2 地理坐标 1.1. 2.1 地理经度和地理纬度的定义和度量方法. 地理坐标包括地理经度和地理纬度,是建立在地球椭圆体基础之上. 地理经度(Long.,λ:格林经线和某地经线所夹的赤道短弧或该短弧所对应的球面角或球心角. 地理纬度(lat.,?):地球椭圆子午线上某点的法线与赤道面的交角. 7.地理经度以作为基准线的 A.赤道. B.格林经线C.测者经线D.测者子午圈 8.某地地理经度是格林子午线与该地子午线之间的 A.赤道短弧B.赤道短弧所对应的球心角 C.极角D.A.B.C都对 9. 地理坐标的基准线是 A.经线、纬线B.赤道、经线 C.格林子午圈、纬圈D.赤道、格林子午线 10.地理经度的度量方法是 A.由格林子午线向东度量到该点子午线,度量范围0~180o B.由格林子午线向西度量到该点子午线,度量范围0~180o C.由格林子午线向东度量到该点子午线,度量范围0~360o D.A或B 11.地理经度的度量方法是 A.由该点子午线向东或向西度量到格林子午线,度量范围0~180o B.由该点子午线向东或向西度量到格林子午线,度量范围0~360o C.由格林子午线向东或向西度量到该点子午线,度量范围0~180o

针灸科考试题及答案

针灸学试卷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现存最早、较完善的针灸学专著是______ A.《黄帝内经》 B.《阴阳十一脉灸经》 C.《针灸甲乙经》 D.《针灸资生经》 E.《明堂孔穴针灸治要>> 2.《甲乙经》成书朝代及作者是______ A.唐代—孙思邈 B.晋代—葛洪 C.宋代—王执中 D.晋代—皇甫谧 E.宋代—王惟一 3.铸造第一个针灸铜人的朝代是______ A.唐代 B.晋代 C.战国 D.元代 E.宋代 4.《针灸大成》的作者是______ A.王焘 B.李学川 C.杨继州 D.高武 E.李时珍 5..足三阳经在四肢的排列是______ A.阳明、少阳、太阳 B.少阳、太阳、阳明 C.太阳、阳明、少阳 D.少阳、阳明、太阳 E.太阳、少阳、阳明 6.手三阴经在四肢的排列是______ A.厥阴、少阴、太阴 B.少阴、太阴、厥阴 C.太阴、厥阴、少阴 D.厥阴、太阴、少阴 E.太阴、少阴、厥阴 7..不是十二经筋的循行走向______ A.均从四肢末端走向头身 B.行于体表 C.不入内脏 D.结聚于关节、骨骼部 E.入走体腔 8.不是经络的作用______ A.运行气血 B.濡养周身 C.抗御外邪 D.保卫机体 E.活血祛瘀 9.十二经脉中,脾经与心经的交接部位在______

A.心中 B.肺中 C.肝中 D.胃中 E.胸中 10.十二经脉中,肾经与心包经的交接部位在______ A.肺中 B.胸中 C.心中 D.胸部 E.腹部 11.十二经的输穴多分布在______ A.肘膝关节以下 B.肘膝关节以上 C.腕踝关节以上 D.肘膝关节附近 E.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 12.不是络穴的穴位是______ A.脾经—大包 B.肝经—蠡沟 C.胃经—丰隆 D.大肠经—合谷 E.心经—通里 13.下面的骨度分寸不正确的是______ A.前发际至后发际12寸 B.岐骨至脐中8寸 C.两乳头之间8寸 D.两肩胛骨脊柱缘之间6寸 E.膝中至外踝高点13寸 14.不属本经的募穴是______ A.肺—中府 B.大肠—天枢 C.膀胱—中极 D.肝—期门 E.心—鸠尾 15.正确的骨度分寸是______ A.肘横纹至腕横纹12寸 B.脐中至横有上廉6寸 C.髀枢至膝中16寸 D.臀横纹至膝中19寸 E.膝中至外踝高点13寸 16.根据骨度分寸法,神阙到中脘穴是______ 寸寸寸寸寸 17.根据骨度分寸,内辅骨下廉至内踝高点为______ 寸寸寸寸寸 18.根据骨度分寸法,肘横纹至腋前横纹为______ 寸寸寸寸寸 19.属于手太阴肺经的穴组______ A.中府、太渊、列缺、曲泽 B.中府、鱼际、列缺、尺泽 C.中府、太渊、尺泽、曲池 D.太渊、少商、孔最、合谷

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题库

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学》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答题说明:下列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佳或最恰当的答案,请用钢笔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括号里。 1.阴虚火旺型口疮,除选主穴外,肝肾阴虚配用( ) A.肝俞 B.肾俞 C.脾俞 D.三阴交 E.阴陵泉 2.不属八脉交会组穴的是( ) A.内关、公孙 B.合谷、太冲 C.列缺、照海 D.后溪、申脉 E.外关、足临泣 3.通里是心经的( ) A.原穴 B.“输”穴 C.郄穴 D.络穴 E.合穴 4.徐疾补法是( ) A.先在深层得气,快速地退出,缓慢地进入 B.先在浅层得气,缓慢地进入,快速地退出 C.先在浅层得气,快速地进入,快速地退出 D.先在深层得气,缓慢地退出,快速地进入 E.以上都不是 5.腰部扭伤,除选委中、腰阳关外,还宜加用( ) A.环跳 B.肾俞 C.悬钟 D.阳陵泉 E.秩边 6.阳维脉的郄穴是( ) A.阳交 B.跗阳 C.飞扬 D.阳辅 E.养老 7.被称为“阴脉之海”的经脉是( ) A.阴维脉 B.阴蹻脉 C.任脉 D.冲脉 E.带脉 8.大肠的下合穴是: () A.足三里 B.上巨虚 C.下巨虚 D.委中 E.委阳 9.天灸又称为( ) A.化脓灸 B.发泡灸 C.直接灸 D.实按灸 E.间隔灸 10.阳经五输穴井、荥、输、经、合分别配属五行: () A.金、水、木、火、土 B.水、木、火、土、金 C.火、土、金、水、木 D.木、火、土、金、水 E.以上都不是 11.以下何穴宜用斜刺法( ) A.合谷 B.环跳 C.神门 D.肺俞 E.天枢 12.听宫位于( ) A.面部,耳屏上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张口呈凹陷处 B.面部,耳屏上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状突后缘,闭口呈凹陷处 C.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张口呈凹陷处 D.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后缘闭口呈凹陷处 E.面部,耳屏间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张口呈凹陷处 13.肘横纹至腕横纹的骨度分寸是( ) A.14寸 B.15寸 C.12寸 D.9寸 E.13寸 14.治疗胎位不正的常用穴是: () A.太冲 B.内庭 C.大都 D.至阴 E.至阳 15.手三阳经的起始穴是: () A.商阳、关冲、中冲 B.商阳、关冲、关冲 C.商阳、关冲、少府 D.商阳、关冲、少泽 E.商阳、关冲、少冲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答题说明:下列五个备选答案中有二个或二个以上正确答案,请用钢笔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括号里。1.治疗血滞经闭,宜取( ) A.任脉穴 B.足太阴脾经穴 C.足阳明胃经穴 D.足太阳膀胱经穴 E.足厥阴肝经穴 2.风阳上扰型眩晕耳针取穴可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再加( ) A.肝 B.胆 C.脾 D.缘中 E.胃 3.直接与头部有联系的经脉是( ) A.手阳明大肠经 B.足厥阴肝经 C.手太阳小肠经 D.足阳明胃经 E.足太阳膀胱经 4.针刺睛明穴要注意: () A.闭目 B.眼球向外固定 C.不提插不捻转 D.针刺1-1.5寸 E.出针后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 5.下列各穴中,平第4肋间隙的穴位有( )

针灸学考试试题与答案

针灸学考试试题与答案 一、名词解释 1.针灸学: 2.经络系统 3.十二经脉: 4.砭石: 5.“阳脉之海”: 6.经气: 7.“一源三歧”: 8.十五络脉: 9.经络学说: 10.“六合”: 11.“气街”: 12.五输穴: 13.“肺系”: 14.募穴: 15.“陷下则灸之”: 16.“感觉阈”: 17.隔姜灸: 18.平刺: 19.四总穴” 20.艾炷灸 二、判断题 1.《针灸大成》记载了361个经穴。( ) 2.《难经》“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 3.唐代初期,针灸发展成为一门专科,有“针师”、“灸师”等专业称号。( ) 4.足三阴经在足内踝上8寸以上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 )

5.经脉循行中与耳有联系的经脉有2条。( ) 6.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包括十五络脉、浮络、孙络。( ) 7.下合穴中,三焦下合委中,胆下合穴为阳陵泉。( ) 8.丰隆穴的定位: 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缘外一横指。( ) 9.十二经脉皆有“标”部与“本”部。( ) 10.胎位不正首选至阴穴。( ) 11.十二经筋循行分布均起始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骨骼部,而走向头面躯干,行于体表,并深入内脏。( ) 12.肺经的五输穴是少商、太渊、鱼际、经渠和尺泽。( ) 13.八脉交会穴中,公孙通带脉,而内关通阴维脉。( ) 14.火罐法是利用燃烧时火的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将罐吸皮肤上。( ) 15.大肠经的郄穴是手三里。( ) 16.十二经脉中,六阳经均不经过手(足)掌部。( ) 17.拇短、长伸肌腱之间凹陷取阳池。( ) 18.瘀血腰痛的配穴为膈俞、次髎。( ) 19.任脉与六阴经有联系,故有“阴脉之海”,“血海”之称。( ) 20.中风的中经络型的针灸治法为醒脑开窍,启闭固脱,主穴选内关、水沟。( ) 三、单项选择题 1.最原始的针刺工具是() A.骨针 B.竹针 C.砭石 D.陶针 E.铜针 2.创子午流注针法的是( ) A.徐凤 B.何若愚 C.窦默 D.李梃 E.高武 3.肘横纹至腕横纹的骨度分寸是( ) A.14寸 B.15寸 C.12寸 D.9寸 E.13寸

航海学-罗经大副习题集汇总

船用磁罗经 一、选择题 1. 磁罗经自差是指________ 与______ 的水平夹角。 A .真北,磁北 B .真北,罗北 C.磁北,罗北 D.船首基线,罗北 2. 磁铁的磁矩是________ 间距离之乘积。 A .同名磁量与两端 B .同名磁量与两磁极 C.磁场强度与两端 D .磁场强度与两磁极 3. 硬铁磁化较软铁磁化来得_________ ,且剩磁______ 。 A .容易,大 B .容易,小 C.不易,大 D .不易,小 4. 船舶硬铁船磁力在磁罗经三个坐标轴上的投影力分别为____________ A.P,Q,R B.P,fz,R C.cz,Q,R D.P,Q,kz 5. 表示船舶指向船首的硬铁船磁力的符号为___________ 。 A.P B.Q C.R D.fz 6. 表示船舶指向左舷的硬铁船磁力的符号为___________ 。 A.-P B.-Q C.+R D.+fz 7. 船舶硬铁船磁力与________ 因素有关。 A ?船位 B .航向 C ?航速 D ?罗经安装位置 8. 地磁南极具有________ 磁量,地磁北极具有 _______ 磁量。 A .负,正 B ?正,负 C ?负,负 D .正,正 9. 围绕地球空间的地磁磁力线是从_________ 。 A. 北半球走向南半球 B ?南半球走向北半球 C ?两地磁极走向磁赤道 D .磁赤道走向两地磁极 10. 磁倾角各地相等的点连成的曲线称为_________ 。

A .磁赤道 B .磁纬度 C ?磁经度 D.等磁差线 11. 磁赤道是指 ______ 的各点的连线。 A. 磁差为零 B. 磁倾角为零 C .地磁水平分力为零 D.与地理赤道相重合 12. 地磁力的水平分力在 ________ 为零,垂直分力在_________ 为零 A .地磁极,地磁极 B .磁赤道,磁赤道 C .地磁极,磁赤道 D .磁赤道,地磁极 13. 地磁南极的位置每年均 _________ 。 A?缓慢地变化 B. 迅速地变化 C ?固定不动 D ?无规律地波动 14. 磁倾角是指地磁磁力线与当地________ 的夹角。 A?罗经子午线 B. 地理子午线 C .水平面 D .垂直面 15. 船用磁罗经的指向力是 _________ 。 A. 地磁水平分力 B .地磁垂直分力 C. 永久船磁力 D. 感应船磁力 16. 当磁罗经位于 ______ 时,其指向力最大。 A .北半球 B .南半球 C?磁赤道附近 D.两磁极附近 17. 磁罗经在磁极附近不能指向,是因为此时__________ 。 A. 垂直分力较强 B ?垂直分力等于零 C ?水平分力较强 B .航向 C ?船速 D .时间 19. 安装在钢铁船上的磁罗经受到软铁磁力和硬铁磁力的作用而产生 A .磁差 B .罗经差 C ?自差 D .误差 20. 磁罗经在_______ 情况下不存在自差。 A .钢质船在船坞

针灸推拿试题及答案

针灸推拿科“三基三严”考核试卷2010年第4季度答案1.患者,女,43岁。眩晕2个月,加重1周,昏眩欲仆,神疲乏力,面色咣白,时有心悸,夜寐欠安,舌淡,脉细。治疗应首选 A.风池、肝俞、肾俞、行间、侠溪 B.丰隆、中脘、内关、解溪、头维 C.百会、上星、风池、丰隆、合谷D.脾俞、足三里、气海、百会 E.百会、太阳、印堂、合谷 2.患者,男,22岁。头痛,以后头部为主,阵阵发作,痛如锥刺,时有胀痛,每当受风或劳累时疼痛加重,舌苔薄,脉弦。治疗应首选 A.后顶、天柱、昆仑、阿是穴B.百会、通天、行间、阿是穴C.上星、头维、合谷、D.通天、头维、太冲、阿是穴 E.头临泣、目窗、前顶、阿是穴 3.患者,女,59岁。两膝关节红肿热痛,尤以右膝部为重,痛不可触,关节活动不利,并见身热,口渴,舌苔黄燥,脉滑数。治疗除选用犊鼻、梁丘、阳陵泉、膝阳关外,还应加A.大椎、曲池B.肾俞、关元 C.脾俞、气海 D.脾俞、胃俞 E.肾俞、合谷 4.患者,男,48岁。腰痛,起病缓慢,隐隐作痛,绵绵不已,腰腿疫软乏力,腰冷,脉细。治疗除取主穴外,还应加 A.风府、大杼、阳陵泉 B.命门、志室、太溪 C.人中、风府、足三里 D.风府、三阴交、太冲 E.风府、足三里、血海5.患者,男,47岁。下肢弛缓无力1年余,肌肉明显萎缩,功能严重受限,并感麻木,发凉,腰疫,头晕,舌红少苔,脉细数。治疗应首选 A.阳明经穴B.太阳经穴C.督脉经穴D.少阳经穴E.厥阴经穴 6.患者,女,45岁。失眠2年,经常多梦少寐,入睡迟,易惊醒,平常遇事惊怕,多疑善感,气短头晕,舌淡,脉弦细。治疗除取主穴外,还应加 A.心俞、厥阴俞、脾俞 B.心俞、肾俞、太溪、足三里C.心俞、胆俞、大陵、丘墟D.肝俞、间使、太冲 E.脾俞、胃俞、足三里 7.患者,女,53岁。咳嗽月余,加重1周,咳引胸胁疼痛,痰少而稠,面赤咽干,舌苔黄少津,脉弦数。治疗应首选 A.足阳明、手阳明经穴 B.手太阴、手阳明经穴 C.手阳明、足厥阴经穴D.足厥阴、手太阴经穴E.手太阴、足太阴经穴8.患者,女,40岁。呕吐清水,胃部不适,食久乃吐,喜热畏寒,身倦,便溏,小便可,舌苔白,脉迟。治疗除取主穴外,还应加 A.上脘、胃俞B.肝俞、太冲 C.肾俞、太溪 D.胆俞、丘墟 E.次醪、血海9.患者,男,42岁。胃脘胀痛,攻痛连胁,嗳气频作,并呕逆酸苦,二便如常,舌苔薄白,脉沉弦。治疗应首选 A.足阳明、足厥阴经穴B.足阳明经穴 C.手、足少阳经穴 D.任脉 E.督脉经穴10.患者,男,30岁。两天前因食不洁水果,出现腹痛腹泻,下痢赤白,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心烦口渴,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治疗除取主穴外,还应加 A.中脘、气海 B.中脘、内关 C.行间、足三里 D.曲池、内庭 E.脾俞、肾俞 11.患者,女,23岁。痛经9年,经行不畅,小腹胀痛,拒按,经色紫红,夹有血块,血块下后痛即缓解,脉沉涩。治疗应首选 A.足三里、太冲、三阴交B.中极、次醪、地机 C.合谷、三D.曲池、内庭 E.合谷、归来 12.患儿,男,3岁。面色萎黄,形体消瘦,时有口干腹胀,不思饮食,烦躁啼哭,毛发

《实验针灸学》试卷及答案1

※<本科模拟试卷A卷> 一、填空题(共20空,每空1分,共20分。答题说明:请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文字,并使试题所叙述的内容正确无误。) 1.穴位病理反应形式有、、。 2.对灸法的刺激参数和量效应应从和两方面来考虑。 3.针灸作用的基本特点为、、。 4.影响针灸作用的基本因素有腧穴特异性、得气和、、。 5.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内关穴的传入神经元与神经的节段性分布基本相同。 6.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制主要体现于改善呼吸功能、调节和含量、调节β-肾上腺素能受体、调节免疫功能、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调节轴几个方面。 7.针灸不仅可调节非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且可调节特异性免疫应答,特别是细胞免疫。针灸对免疫的调节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实现的。 8.针灸治疗阑尾炎的机制可能与促进阑尾运动和促进有关。 9.毫针针刺的刺激参数,主要是与针机械运动相关的位移、时间、和等物理量的变化有关。 10.躯干腹侧、背侧经穴排列有现象。 二、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一)A1型题(答题说明:以下每题只有一项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字母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 1.循经感传的出现率与以下哪些因素有关() A.性别 B.地区 C.年龄 D.民族E.职业 2.2Hz电针足三里,对疼痛患者腰部脑脊液中肽类物质的影响,哪项正确() A.脑啡肽升高,强啡肽不变 B.脑啡肽不变,强啡肽升高C.脑啡肽升高,强啡肽升高D.脑啡肽不变,强啡肽不变E.以上都不是 3.许多实验证实,捻转补泻手法的最佳操作时间是每穴施术。() A.数秒-数十秒 B.1-3分钟 C.5分钟 D.10分钟 E.以上都不是 4.循经感传的传导速度为() A.70-120米/秒 B.2-14米/秒 C.数毫米-数厘米/分钟D.数毫米-数厘米/秒 E.以上都不是 (二)A2型题 5.下列描述不属于经皮穴位电刺激特点的是() A.无痛 B.不易造成感染 C.机体适应很慢 D.可产生较好的镇痛效果 E.易造成极化 (三)B型题(答题说明:以下每题只有一项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字母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每个答案可被选1次或多次,或不选用。)

针灸推拿科试题及答案

针灸推拿科“三基三严”考核试卷2011年第3季度 姓名得分 一、判断题(对者打“ν”,错者打“×”,每题1分,共5分) 1.拇、食、中、无名、小指罗纹面,依次为脾、肝、心、肺、肾经穴。( ) 2.经行先期的月经不调症,推拿宜用调经治本,温经散寒法。 ( ) 3.梨状肌综合征直腿抬高试验>60。为阳性。 ( ) 4.网球肘常见肘前外侧痛。 ( ) 5.肺胃实热型小儿发热,推拿宜用清泻里热,理气消食。( )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80分) A.隔姜灸 B.隔蒜灸 C.隔盐灸 D.隔附子灸 E.细辛灸 1.治疗急性寒性腹痛宜选 2.治疗未溃疮疡宜选 3.治疗疮疡久溃不敛宜选 A.隔附子灸B.非化脓灸C.化脓灸 D.隔蒜灸 E.灯火灸 4.治疗皮肤疣常选 5.治疗小儿痄腮宜选 A.温和灸 B.温针灸C.雀啄灸 D.直接灸 E.间接灸6.将艾条点燃一端在施灸部位皮肤上下活动施灸的是 7.将大小适宜的艾炷,放在皮肤腧穴上施灸的是 8.在施灸腧穴上放置药物,然后在其上放艾炷施灸的是 A.煮罐法 B.走罐法C.刺血拔罐法 D.闪罐法 E.药罐法9.在面积较大、肌肉丰厚处拔罐时,多选用 10.在肌肉松弛,吸拔不紧处或留罐有困难者以及局部皮服麻木、功能减退的虚证患者拔罐时多选用 A.点刺法 B.散刺法C.刺络法 D.埋针法 E.挑刺法11.若需要在十宣、十二井穴、耳尖等部位放血时,多选用 12.用三棱针针法治疗急性吐泻、中暑发热时,多选用 13.对于临床上一些疼痛性疾病和久治不愈的慢性病证多选用

A.密波 B.疏波C.疏密波 D.断续波 E.锯齿波14.针刺麻醉应选择的波型是 15.痿证、瘫痪应选择的最佳波型是

针灸科考试题及答案1

(1) 针灸科考试题及答案.

针灸专业考核试卷 姓名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每题 5分,共10分)

1、伤筋: 2、得气: 二、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1、针灸学起源于我国的时代是( ) A.青铜器时代 B.石器时代 C.仰韶文化时期 D.奴隶制度时代 E.春秋战国时期 2、辨证归经、循经取穴、针刺补泻的依据是( ) A.阴阳学说 B.卫气营血理论 C.五行学说 D.经络学说 E.脏腑学说 3、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的经脉是( ) A.阴经 B.阴维脉 C.阳经 D.奇经 E.带脉 4、督、任、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会阴,故称( ) A.循行走向 B.离入出合 C.奇恒之腑 D.一源三歧 E.别道奇行 5、两乳头之间的骨度分寸是( ) A.8寸 B.6寸 C.12寸 D.9寸 E.10寸

6、有关推拿对脾胃功能的作用论述错误的是()、脾的输布作用称为“升” B 、胃以通降为顺A C 、推拿对脾胃的调节作用主要为加强胃腑的功能 D 、擦背部的脾胃区域不能促进全身气血运行。

E 、摩腹可促进胃的通降功能。 7、三焦的下合穴在( ) A.胃经上 B.胆经上 C.膀胱经上 D.三焦经上 E.大肠经上8、手太阴肺经的起始穴位是( ) A.云门 B.中府 C.少商 D.列缺 E.少泽 9、风热外感在推拿治疗时,手法应()。 A 、先轻后重 B 、先重后轻 C 、重而有力 D 、轻而柔和 E 、以上都不是 10、“起于中焦,下络大肠”的经脉是( ) A.足阳明胃经 B.足太阴脾经 C.手少阴心经 D.手阳明大肠经 E.手太阴肺经 11、“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的经脉是( ) A.足阳明胃经 B.手阳明大肠经 C.手少阳三焦经 D.足太阳膀胱经 E.足少阳胆经 12、推拿治疗踝关节扭伤适用于() A 、腓侧韧带断裂 B 、外侧关节囊及腓侧韧带损伤 C 、伴有内踝部骨折 D 、伴有外踝尖部横行撕脱性骨折 E 、以上都不是 13、下列经脉循行中“交人中”的是( ) A.足阳明胃经 B.手少阴心经 C.手阳明大肠经 D.手太阳小肠经 E.足少阳胆经

针灸试题及其答案

针灸试题及其答案 针灸考核笔试试题 一、选择题(单选题每题1分,共30题;多选题每题2分,漏选扣1分,多选不给分,共 10题。) 单选题: 1、十二经脉的命名,主要包含了以下哪些内容:( C ) A(阴阳、五行、脏腑 B.五行、手足、阴阳 C.手足、脏腑、阴阳 D.脏腑、手足、五行 E. 以上都不是 2、1.5寸毫针针身的长度是:( D ) A.25mm B.30mm C.35mm D.40mm E.50mm 3、膝中至外踝尖的骨度分寸是:( C ) A.12寸 B.13寸 C.16寸 D.18寸 E.19寸 4、足阳明胃经在下肢的分布是:( B ) A.内侧前廉 B.外侧前廉 C.内侧中行 D.外侧后廉 E.内侧后廉 5、曲泽穴位于:( E ) A(肱二头肌腱桡侧缘B. 肱二头肌腱尺侧缘C. 肱二头肌腱桡侧缘向外0.5寸D. 肱二头肌腱桡侧缘的肘横纹中 E. 肱二头肌腱尺侧缘的肘横纹中 6、下列哪项不是灸法的治疗作用( C ) A.温经散寒 B. 扶阳固脱 C. 开窍泻热 D.消瘀散结 E.防病保健 7、针刺浅薄部位腧穴,应用( D ) A.指切进针法 B.夹持进针法 C.舒张进针法 D.提捏进针法 E.套管进针法 8、隔姜灸可用于治疗( A )

A.寒性呕吐腹痛 B.哮喘 C.瘰疬 D.疮疡 E.小儿脐风 9、非化脓灸属于( A ) A.直接灸 B.间接灸 C.温和灸 D.回旋灸 E.实按灸 10、十二经之海是指:( C ) A.督脉 B.任脉 C.冲脉 D.带脉 E.奇经八脉 11、腧穴可分为以下那三类( D ) A.十二经穴、经穴、阿是穴 B.经穴、奇穴、特定穴 C.经穴、络穴、奇穴 D.经穴、阿是穴、经外奇穴 E.十四经穴、阿是穴、特定穴 12、下列阴阳大小 从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C ) A.阳明、太阳、少阳 B.少阴、厥阴、太阴 C.少阳、太阳、阳明 D.少阴、太阴、厥阴 E.太阳、少阳、阳明 13下列哪个不是火罐法的方法( C ) A. 投火法 B.闪火法 C.闪罐法 D.贴棉法 E.架火法 14、与太溪相对的穴位是( D ) A.阳白 B.阳溪 C.照海 D.昆仑 E.申脉 15、施灸的正确顺序为( A ) A.先上后下、先阳后阴 B.先上后下、先阴后阳 C.先下后上、先阳后阴 D.先下后上、先阴后阳 E.没有具体的顺序 16、“一夫法”是指将食、中、无名小指相并,四横指的间距为3寸,其量取 标准应按:( B ) A.食指远端指节横纹 B.中指中节指节横纹 C.无名指远端指节横纹 D、小指近端指节横纹 E、以上都不是 17、按照今时骨度分寸规定,肘腕横纹之间的距离为( A ) A.12寸 B.13寸 C.9寸 D.8寸 E.11寸 18、足三阴循行方向为( C )

针灸推拿科中医住培出科考试题

牡丹江市中医医院 中医类、全科住培针灸推拿科出科试题 姓名:分数:考试日期: 一.单选题 【A型题】(共20题,每题1分,共计20分) 1.阴经是指 A.六脏的经脉 B.六腑的经脉 C.督、带脉 D.循行胸腹经脉 E.循行背部经脉 2.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的经脉是 A.阴经 B.阴维脉 C.阳经 D.奇经 E.带脉 3.髓海位于 A.项部 B.胸部 C.头部 D.背部 E.腹部 4.经气的所起与所归是指 A.气街 B.标本 C.根结 D.交会穴 E.四海 5.经络系统中没有表里关系的是 A.十二经脉 B.奇经八脉 C.十二经别 D.十二皮部 E.十二经筋

6.肘横纹至腕横纹的骨度分寸是 A.14寸 B.15寸 C.12寸 D.9寸 E.13寸 7.三焦的下合穴在 A.足阳明胃经上 B.足少阳胆经上 C.足太阳膀胱经上 D.手少阳三焦经上 E.手阳明大肠经上 8.既是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的是 A.中府 B.云门 C.孔最 D.列缺 E.少商 9.手三里位于 A.肘横纹下3寸 B.肘横纹下4寸 C.肘横纹上3寸 D.肘横纹上4寸 E.肘横纹下2寸 10.位于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的穴位是 A.尺泽 B.孔最 C.列缺 D.经渠 E.太渊 11.足阳明胃经的起始穴位是 A.大包 B.睛明 C.承泣 D.四白 E.厉兑 12.在胸部,任脉旁开4寸的经脉是 A.足太阴脾经 B.足少阴肾经 C.足阳明胃经 D.足厥阴肝经 E.足太阳膀胱经 13.三阴交位于

A.内踝尖上4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B.外踝尖上3寸,胫骨外侧缘后方 C.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前方 D.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E.外踝尖上4寸,胫骨外侧缘前方 14.位于小指末节桡侧,指甲角旁0.1寸处的穴位是 A.少海 B.小海 C.少泽 D.少列 E.中冲 15.既是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的是 A.内关 B.少列 C.通里 D.神门 E.足临泣 16.十二经脉中,循行至心的经脉有 A.2条 B.3条 C.4条 D.5条 E.6条 17.手太阳小肠经联系的脏腑,除心和小肠外,还有 A.胃 B.胆 C.脾 D.肝 E.大肠 18.在下列穴位中,治疗胎位不正的是 A.至阳 B.至阴C.会阳 D.肩井 E.昆仑 19.直接入络脑的经脉是 A.足少阴肾经 B.足太阳膀胱经 C.足厥阴肝经 D.手少阴心经 E.手太阴肺经 20.在胸部,任脉旁开2寸的经脉是 A.足太阴脾经 B.手太阴肺经 C.足阳明胃经 D.足少阳胆经 E.足少阴肾经

针灸学试卷

《针灸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5分) 1、头针治疗感觉性失语宜选用( ) A、感觉区 B、言语一区 C、言语二区 D、言语三区 2、浮郄穴在人体的( ) A、臀部 B、背部 C、大腿部 D、小腿部 3、腧穴是指( ) A、针灸施术的部位 B、痛点 C、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 D、人体内外部信息交流的“良导点” 4、治疗月经先期的处方是( ) A、气海三阴交肾俞脾俞 B、气海三阴交血海归来 C、气海三阴交交信足三里 D、气海三阴交太冲太溪 5、足三阳经腧穴主治相同的病是( ) A、神志病 B、胃肠病 C、咽喉病 D、前阴病 6、根据骨度分寸法,下列穴位中两者间距不是1.5寸的是( ) A、气海神阙 B、内关大陵 C、神门灵道 D、神庭曲差 7、留针可起到( ) A、得气的作用 B、候气的作用 C、行气的作用 D、催气的作用 8、施灸的顺序应该是( ) A、先上后下,先阳后阴 B、先上后下,先阴后阳 C、先下后上,先阳后阴 D、先下后上,先阴后阳 9、刺络拔罐适用于( ) A、咽喉肿痛 B、痄腮 D、咳喘D、神经性皮炎 10、治疗痰湿中阻型眩晕的处方是( ) A、中脘内关丰隆解溪 B、脾俞肾俞关元足三里 C、鸠尾大椎间使丰隆 D、风池侠溪丰隆肾俞 11、治疗行痹,除取局部穴外,还宜加用( ) A、大椎曲池 B、膈俞血海 C、肾俞三阴交 D、风池风门 12、下列哪一组穴位可用仰靠坐位?( ) A、风池曲池天池 B、百会哑门足三里 C、廉泉列缺照海 D、人中腰阳关委中 13、在何经的循行线上没有募穴?( )

43期航海学试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 2007年第2期海船船员适任证书全国统考试题(总第43期) 科目:航海学试卷代号:913 适用对象:无限航区3000总吨及以上船舶二/三副 (本试卷卷面总分100分,及格为7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 答题说明:本试卷试题为单项选择题,请选一个最合适的答案,并将该答案按答题卡要求,在其相应位置上用2B铅笔涂黑。每题一分,共100分。 1.航海学中的地球形状是指: A.地球自然表面围成的几何体 B.大地水准面围成的几何体 C.地球圆球体 D.地球椭圆体 2.所谓“地理纬度”是指: A.地球上某点的法线与赤道面的B、地球上某点和地心连线与赤道的交角 C、地球椭圆子午面上某点和地心连线与赤道面的交角 D、某点在地球椭圆子午线上 的法线与赤道面的交角 3.下列关于纬差方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到达点在南半球,纬差方向为南 B、船舶在北半球航行,纬差方向为北 C、由北半球航行到南半球,纬差方向为南 D、由北半球航行至南半球,纬差方向为北 4、从海图上查得GPS船位修正的说明中有“Latitude1'.10Southward,Longtitude0'.40Eastward”字样。若GPS度数为:30o40'.2S,015o12'.5W。则用于海图上定位的数据应为: A、30o41'.3S,015o12.'9W B、30o41.'2S,015o12.'7W C、30o39.'2S,015o12.'3W D、30o40.'OS,015o11.'5W 5、罗经点方向NW/W换算成圆周方向为: A、B、75 C、D、 6、舷角是: A 船首尾线至物标方位线的夹角B物标的方向 C 真航向减去真方位 D 真北至物标方位线的夹角 7、陀罗差随下列哪些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A 航向 B 方位 C 时间 D 航速和纬度 8、某船罗航向139o,改地磁差2oE,罗经自差1oW测得某物标罗方位110oo,则该物标的舷角为: A 029o B 30o左 C 30o右 D 331o 9、某轮由44oN起沿子午线向南航行,计程仪读数差240',△L=0%,不考虑外界影响和航行误差等,则到达点的纬度: A 等于40oN B 大于40oN C 小于40oN D 无法确定 10、设物标高度为H(单位:m),测者眼高为e(单位:m),则理论上物标能见地平距离 D H(单位:n mile)为: A e B H C e+ H D e 11、通常英版海图和灯标表所标灯塔射程与下列那些因素有关 A 测者眼高 B 灯高 C 灯光强度 D 地面曲率 12、英版海图某灯塔塔灯高81m,额定光力射程24M,已知测者眼高为9m,则能见度良好(10 n mile)时该灯塔的最大可见距离是: A n mile B mile C mile D n mil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