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实验报告
数控实验报告测
![数控实验报告测](https://img.taocdn.com/s3/m/e7bf8042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67.png)
实验名称:数控机床编程与加工实验实验日期: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数控实验中心一、实验目的1. 熟悉数控机床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掌握数控编程的基本方法,能独立编写简单的数控加工程序。
3. 了解数控加工工艺,并能根据零件图纸进行加工。
4. 培养动手操作能力,提高数控加工技能。
二、实验原理数控机床是一种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加工设备,通过计算机编程实现对工件进行精确加工。
数控编程是数控加工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编程准备、程序编制、程序传输和程序校验。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 实验准备(1)检查数控机床各部件是否完好,确保机床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熟悉数控机床的操作面板,了解各按钮、开关的功能。
(3)准备好编程软件和零件图纸。
2. 编程准备(1)根据零件图纸,分析加工工艺,确定加工路线。
(2)选择合适的刀具和切削参数。
(3)绘制加工图形,确定刀具轨迹。
3. 程序编制(1)打开编程软件,创建新的程序文件。
(2)根据加工图形,编写数控加工程序。
(3)设置刀具补偿,调整加工参数。
4. 程序传输(1)将编制好的程序传输到数控机床。
(2)检查程序是否正确传输。
5. 程序校验(1)在数控机床上进行程序校验,观察加工过程。
(2)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加工参数,确保加工精度。
6. 加工实践(1)启动数控机床,进行实际加工。
(2)观察加工过程,注意机床运行状态。
(3)检查加工后的零件,评估加工质量。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成功编写并传输了数控加工程序。
(2)按照程序进行了实际加工,加工后的零件符合要求。
(3)掌握了数控机床的操作方法,提高了数控加工技能。
2. 实验分析(1)在编程过程中,正确选择加工工艺和刀具补偿,对保证加工质量至关重要。
(2)在加工过程中,密切关注机床运行状态,及时调整加工参数,可提高加工效率。
(3)通过本次实验,进一步了解了数控机床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提高了数控编程与加工能力。
五、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数控机床的基本操作方法,提高了数控编程与加工技能。
机床认识实验报告
![机床认识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7f12b23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79.png)
机床认识实验报告第一篇:机床认识实验报告机床认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常用机床的总体布局及主要技术性能2)熟悉常用机床的用途及加工表面特征3)了解普通卧式车床主轴箱结构特点,了解操纵机构的工作原理二.实验内容1)了解实验室现有机床的名称、用途。
2)理解常用机床的布局,刀具、工件的安装方法。
3)掌握常用机床的运动特点,工件与刀具间运动关系。
三.实验要求1、写出你在实验室见到的其中至少5种机床名称与型号。
卧式车床型号:CWA61100 立式磨床型号:M7410013X3000 镗床型号:T61113 卧式车床型号:NJJG0500044 磨床型号:MW1450BX3000 立式升降台铣床型号:XA5032 万能升降台铣床型号:X6130A 线切割机床型号:PK77 卧轴矩台平面磨床型号:M7130H2、分析、比较三种不同类型机床(车床、镗床、钻床)的加工工件特点(主运动,进给运动形式、主要用途,精度等)。
1)车削:主运动:工件回转运动;进给运动:刀具直线移动(1)车削主要用途:车削可完成加工内、外圆柱面、圆锥表面、车端面、切槽、切断、车螺纹、钻中心孔、钻孔、扩孔、铰孔、镗削、磨削、研磨、盘绕弹簧等工作。
(2)精度范围大:粗车时可达到经济加工精度IT11~IT12,Ra可达到12.5~50μm;半精车时可达到经济加工精度IT10~IT9,Ra可达到6.3~3.2μm。
精车时可达到经济加工精度IT7~IT8,Ra可达到0.8~1.6μm。
2)镗削:主运动:镗床主轴带动鏜杆和镗刀旋转运动,进给运动:工作台带动工件作纵向进给运动或鏜杆作纵向进给运动。
(1)加工特点:镗刀结构简单,镗孔的加工范围广,适于加工各种类型、尺寸、精度的孔,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较强的适应性;但由于镗杆直径受孔径的限制,故镗削质量的控制(特别是细长孔)不如铰削。
(2)加工精度半精镗的尺寸公差等级为IT10~IT9,表面粗糙度值为Ra6.3~3.2μm;精镗的尺寸公差等级为IT8~IT7,表面粗糙度值为Ra1.6~0.8μm。
机床整体实验报告
![机床整体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7c46270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79.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机床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
2. 掌握机床的调整、操作及维护方法。
3. 熟悉机床的类型及其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
4.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动手实践水平。
二、实验设备1. 数控车床一台;2. 普通车床一台;3. 铣床一台;4. 钻床一台;5. 拉床一台;6. 机床操作手册、工具包等。
三、实验内容1. 机床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1)机床的组成机床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床身:床身是机床的基础,用于安装和支撑其他部件。
2)主轴箱:主轴箱是机床的心脏,用于安装主轴和传动装置。
3)进给箱:进给箱用于实现工件与刀具之间的相对运动。
4)工作台:工作台用于安装工件,使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稳定。
5)刀具:刀具用于切削工件,完成各种加工任务。
6)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机床的运行,实现自动化加工。
(2)机床的工作原理机床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通过切削、磨削、钻孔、铣削等加工方式,使工件达到所需的尺寸和形状。
机床的加工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装夹工件:将工件安装在工作台上,使其与刀具保持正确的相对位置。
2)调整刀具:根据工件加工要求,调整刀具的位置、角度和切削参数。
3)启动机床:启动机床,使刀具与工件进行相对运动,完成加工。
4)检查工件:加工完成后,检查工件尺寸和形状是否符合要求。
2. 机床的调整、操作及维护方法(1)机床的调整1)床身调整:调整床身水平度,确保工件加工精度。
2)主轴箱调整:调整主轴箱的轴向、径向跳动,保证刀具与工件之间的正确相对位置。
3)进给箱调整:调整进给箱的进给速度、进给量,满足加工要求。
4)工作台调整:调整工作台的水平度、垂直度,确保工件加工精度。
(2)机床的操作1)开机:打开机床电源,检查机床各部件是否正常。
2)装夹工件:根据工件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装夹方式,将工件安装在工作台上。
3)调整刀具:根据工件加工要求,调整刀具的位置、角度和切削参数。
数控机床_实验报告
![数控机床_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dd2d27e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b0.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功能。
2. 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方法,包括机床启动、程序输入、运行控制等。
3. 熟悉数控机床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
二、实验设备1. 数控机床一台2. 数控编程软件一套3. 计算机一台4. 工件若干三、实验原理数控机床(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Tool,简称NC机床)是一种利用数字程序控制机床运动的自动化机床。
通过编程输入指令,实现对工件加工过程的精确控制。
数控机床具有加工精度高、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
四、实验步骤1. 机床启动(1)检查机床电源是否正常。
(2)打开机床电源开关,待机床运行正常后,打开数控系统电源。
(3)进入数控系统,进行系统初始化。
2. 程序输入(1)打开数控编程软件,创建新的加工程序。
(2)根据加工要求,输入加工指令、刀具参数、工件参数等。
(3)保存程序,并进行编译检查。
3. 程序传输(1)将编译后的程序传输至数控机床。
(2)在机床上进行程序校验,确保程序正确无误。
4. 机床操作(1)根据加工要求,设置刀具参数、工件参数等。
(2)启动机床,进行加工。
(3)观察机床运行状态,及时调整加工参数。
5. 加工完成(1)加工完成后,关闭机床电源。
(2)检查工件加工质量,确认加工精度。
(3)清理机床,整理实验场地。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成功完成了数控机床的基本操作,掌握了程序输入、传输、运行等过程。
2. 实验分析(1)数控机床具有加工精度高、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在实际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2)数控机床的操作过程相对复杂,需要熟练掌握操作方法,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
(3)在编程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加工要求,合理设置参数,确保加工质量。
六、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加深了对数控机床的认识,掌握了数控机床的基本操作方法。
2. 提高了编程能力,为今后从事数控加工工作奠定了基础。
机床实验报告范文
![机床实验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a41bf98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b3.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机床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掌握机床的操作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3. 学会使用机床进行简单的加工操作。
4. 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
二、实验原理机床是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设备,主要用于对金属、木材、塑料等材料进行切削、磨削、钻孔、铣削等加工。
本实验主要涉及普通车床和铣床两种机床。
三、实验设备1. 普通车床:CA6140型2. 铣床:X62W型3. 工件:45号钢棒、铝棒4. 刀具:车刀、铣刀5. 量具:卡尺、游标卡尺、千分尺四、实验内容(一)普通车床实验1. 实验目的:了解普通车床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2. 实验步骤:(1)观察普通车床的结构,包括主轴箱、进给箱、溜板箱、刀架、尾座等部件。
(2)熟悉各部件的作用和操作方法。
(3)安装工件,选择合适的刀具和切削参数。
(4)进行车削加工,观察加工效果。
(5)测量加工尺寸,分析误差原因。
3.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掌握了普通车床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并成功完成了工件的车削加工。
(二)铣床实验1. 实验目的:了解铣床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2. 实验步骤:(1)观察铣床的结构,包括床身、主轴箱、工作台、刀架等部件。
(2)熟悉各部件的作用和操作方法。
(3)安装工件,选择合适的刀具和切削参数。
(4)进行铣削加工,观察加工效果。
(5)测量加工尺寸,分析误差原因。
3.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掌握了铣床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并成功完成了工件的铣削加工。
五、实验分析1. 普通车床实验:(1)加工误差分析:加工误差主要来源于刀具磨损、工件材料硬度不均匀、机床精度等因素。
(2)改进措施:合理选择刀具、提高工件材料质量、定期检查机床精度等。
2. 铣床实验:(1)加工误差分析:加工误差主要来源于刀具磨损、工件材料硬度不均匀、机床精度、操作方法等因素。
(2)改进措施:合理选择刀具、提高工件材料质量、定期检查机床精度、规范操作方法等。
机床实习报告范文10篇
![机床实习报告范文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6f02ab07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1b.png)
机床实习报告机床实习报告范文10篇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报告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机床实习报告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机床实习报告篇1数控机床是人类进行生产劳动的重要工具,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数控车床和数控铣床是数字程序控制车铣床的简称,它集通用性好的万能型车床、加工精度高的精密型车床和加工效率高的专用型车床的特点于一身,是国内使用量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一种数控机床,也是是一种通过数字信息,控制机床按给定的运动轨迹,进行自动加工的机电一体化的加工装备,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数控机床已是现代制造业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我国制造业中,数控机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是一个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
一、实习意义和目的。
通过实习,使学生在学完数控技术等相关理论课程的同时,熟练操作数控机床,熟练数控机床的日常维护及常见的故障的判断和处理,进一步掌握数控程序的编程的方法,以便能够系统、完整的掌握数控技术,更快更好的适应机械专业的发展和需要。
二、实习内容与要求。
1、通过数控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使学生熟练掌握数控加工工艺要求及加工工艺的设计。
2、通过斯沃数控仿真软件,熟练数控机床的操作界面、刀具定义、编程坐标系的设定和对刀,能熟练编制车削和铣削的加工程序。
3、通过对数控车床的操作,提高一般轴类零件工艺分析及程序编制的能力,掌握数控车床的操作过程及常用测量工具的使用。
4、通过对数控铣削加工中心的操作,提高一般铣削类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程序编制能力,掌握加工中心的操作过程及常用测量工具的使用。
5、通过对数控车、铣试验台的实习,使学生掌握和了解数控原理知识,包括控制器原理,伺服驱动原理、反馈原理等。
学会数控系统的维护及常见的故障排除。
三、实习设备、器件及工具。
斯沃数控仿真软件、cak3675数控车床5台,永进数控铣削加工中心一台,德西数控车,数控铣削试验台一台、游标卡尺等量具,装夹工具,直径50mm的pvc棒料,铝锭。
机床加工实训报告课题(3篇)
![机床加工实训报告课题(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a9a2fab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94.png)
第1篇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机床加工实训,使我对机床加工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安全注意事项等有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培养实际操作技能,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训内容1. 机床基础知识(1)机床的分类及特点机床是加工各种零件的机械设备,按照加工方法可分为金属切削机床、金属成形机床、金属塑性加工机床等。
金属切削机床是最常用的机床,按加工精度和自动化程度可分为普通机床、精密机床和自动化机床。
(2)机床的组成及作用机床主要由床身、主轴、进给机构、刀具、夹具等组成。
床身是机床的基础部分,起到支撑、固定和导向作用;主轴用于安装刀具,带动刀具旋转进行切削;进给机构使刀具或工件在切削过程中进行直线或曲线运动;夹具用于固定工件,保证加工精度。
2. 机床操作(1)机床开机前的准备工作1)检查机床各部位是否完好,如床身、主轴、进给机构、刀具、夹具等;2)检查冷却液是否充足,冷却泵是否正常工作;3)检查机床电气系统是否正常,如电源、按钮、指示灯等;4)检查工件是否正确装夹,夹具是否牢固。
(2)机床操作步骤1)启动机床,使主轴运转;2)调整刀具位置,使刀具与工件加工面平行;3)调整进给速度,使刀具在切削过程中保持合适的切削深度;4)观察切削情况,根据需要调整刀具位置和进给速度;5)加工完成后,关闭机床,取下工件,检查加工质量。
3. 安全注意事项(1)机床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机床的操作规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2)操作前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眼镜、手套等;(3)严禁酒后操作机床;(4)严禁在机床运转时进行清理、润滑、调整等操作;(5)严禁将手、脚等部位伸入机床工作区域;(6)发现机床异常,立即停机检查,排除故障后再继续操作。
三、实训总结通过本次机床加工实训,我掌握了以下知识和技能:1. 机床的基本知识,包括机床的分类、组成、作用等;2. 机床的操作方法,包括开机前的准备工作、操作步骤、安全注意事项等;3. 机床加工过程中刀具、工件、夹具的调整方法;4. 机床加工过程中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
机床实验报告
![机床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e2460d2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4e.png)
机床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机床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了解机床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以及操作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测量,评估机床在不同加工条件下的精度、效率和稳定性,为后续的生产加工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二、实验设备本次实验所使用的机床为_____型数控机床,该机床具有高精度、高速度和高自动化程度等特点。
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1、行程:X 轴_____mm,Y 轴_____mm,Z 轴_____mm。
2、主轴转速:最高_____r/min,最低_____r/min。
3、进给速度:X 轴_____mm/min,Y 轴_____mm/min,Z 轴_____mm/min。
4、定位精度:X 轴_____mm,Y 轴_____mm,Z 轴_____mm。
此外,实验还配备了各种刀具、量具、夹具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软件等。
三、实验材料实验所用的材料为_____材质的圆柱形毛坯,其直径为_____mm,长度为_____mm。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机床的开机与回零操作打开机床总电源,启动数控系统。
依次按下“回零”按钮,使机床的 X、Y、Z 轴回到机床坐标系的原点。
2、刀具的安装与对刀操作根据加工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刀具,并将其安装在机床的刀库中。
采用手动方式移动机床坐标轴,使刀具靠近工件,并通过试切法对刀,确定刀具在机床坐标系中的位置。
3、程序的编制与输入使用 CAD/CAM 软件生成加工程序,或者手动编写加工程序。
通过数控系统的操作界面,将程序输入到机床的控制器中。
4、机床的调试与加工对输入的程序进行语法检查和模拟运行,确保程序的正确性。
调整机床的加工参数,如主轴转速、进给速度、切削深度等。
启动机床,进行实际加工,并在加工过程中密切观察机床的运行状态,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
5、加工质量的检测与分析加工完成后,使用量具对工件的尺寸、形状和表面粗糙度等进行检测。
将检测结果与设计要求进行对比,分析加工误差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数控机床实训实验报告
![数控机床实训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bc387b7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f0.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数控机床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2. 掌握数控编程的基本知识和方法;3. 熟悉数控机床的维护和保养;4. 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
二、实验原理数控机床是一种集机械、电子、计算机技术于一体的自动化机床,它通过数字程序控制机床的运动和加工过程,实现对工件的高精度、高效率加工。
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高、生产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是现代制造业的重要装备。
三、实验设备1. 数控机床:数控车床、数控铣床等;2. 数控编程软件:CNC Studio、Mastercam等;3. 数控仿真软件:Siemens NX、UG等;4. 计量工具:千分尺、游标卡尺、万能角度尺等。
四、实验内容1. 数控机床的基本操作(1)熟悉数控机床的组成结构,包括机床本体、控制系统、伺服系统、测量系统等;(2)了解数控机床的电气控制系统,包括电源、主轴、进给、冷却等系统的控制原理;(3)掌握数控机床的日常维护和保养方法;(4)学习数控机床的操作方法,包括启动、停止、紧急停止等。
2. 数控编程(1)学习数控编程的基本知识,包括编程语言、编程格式、编程规范等;(2)掌握数控编程的方法,包括手工编程和自动编程;(3)学习编程软件的使用方法,如CNC Studio、Mastercam等;(4)编写简单的数控加工程序,并对程序进行调试和优化。
3. 数控仿真(1)学习数控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如Siemens NX、UG等;(2)将编程好的数控加工程序导入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加工;(3)观察仿真加工过程,分析加工效果,对程序进行优化。
4. 数控机床操作(1)根据仿真结果,对程序进行修改和优化;(2)将优化后的程序输入数控机床,进行实际加工;(3)观察实际加工过程,分析加工效果,对机床操作进行调整。
五、实验步骤1. 熟悉数控机床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2. 学习数控编程的基本知识,掌握编程方法和软件使用;3. 利用编程软件编写简单的数控加工程序,并进行仿真加工;4. 根据仿真结果,对程序进行修改和优化;5. 将优化后的程序输入数控机床,进行实际加工;6. 观察实际加工过程,分析加工效果,对机床操作进行调整;7. 总结实验过程,撰写实验报告。
车床基本操作实验报告
![车床基本操作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6608cab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3e.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车床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 掌握车床的基本操作技能,包括机床启动、停止、工件装夹、刀具装夹、切削参数调整等;3. 熟悉车床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
二、实验内容1. 车床基本结构认识(1)机床整体结构:包括床身、主轴箱、进给箱、溜板箱、刀架、尾座等部分;(2)主要部件功能:了解各部件的功能和作用,如床身、主轴箱、进给箱、溜板箱、刀架、尾座等;(3)机床传动系统:了解机床的传动路线和传动原理。
2. 机床操作技能(1)机床启动:了解机床启动按钮的位置和操作方法,确保机床启动正常;(2)工件装夹:掌握工件装夹方法,包括三爪卡盘、四爪卡盘、顶尖等装夹方式;(3)刀具装夹:了解刀具装夹方法,包括车刀、钻头、铣刀等装夹方式;(4)切削参数调整:掌握切削参数调整方法,包括主轴转速、进给量、切削深度等;(5)机床停止:了解机床停止按钮的位置和操作方法,确保机床停止正常。
3. 车床安全操作规程(1)实验前检查机床各部件是否完好,无松动现象;(2)实验过程中,操作者应穿戴好安全帽、防护眼镜等安全防护用品;(3)操作机床时,注意力集中,严禁操作者闲谈、嬉戏;(4)机床启动前,检查刀具是否安装牢固,工件是否装夹牢固;(5)操作机床时,注意刀具与工件的相对位置,避免发生碰撞;(6)实验结束后,清理机床,确保机床各部件完好。
三、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了解实验目的、内容、步骤,熟悉实验器材,穿戴好安全防护用品。
2. 机床基本结构认识:观察机床各部件,了解其功能、作用和传动原理。
3. 机床操作技能训练:(1)机床启动:按下启动按钮,观察机床是否启动正常;(2)工件装夹:选择合适的装夹方式,将工件装夹牢固;(3)刀具装夹:选择合适的刀具,将其装夹牢固;(4)切削参数调整:根据加工要求,调整主轴转速、进给量、切削深度等;(5)机床停止:按下停止按钮,观察机床是否停止正常。
4. 安全操作规程训练: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
机床设计实验报告
![机床设计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8837354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96.png)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让学生了解机床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法,提高学生对机床设计的基本认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以下内容:1. 机床的基本组成及各部分功能;2. 机床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3. 机床主要部件的结构设计及计算方法;4. 机床设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二、实验内容1. 机床概述(1)机床的定义及分类(2)机床的主要用途及发展趋势(3)机床的主要参数及性能指标2. 机床基本结构(1)机床床身(2)主轴箱(3)进给箱(4)刀架(5)工作台(6)液压系统3. 机床设计基本原理(1)机床设计的基本原则(2)机床设计的基本步骤(3)机床设计的主要参数4. 机床主要部件结构设计(1)床身设计(2)主轴箱设计(3)进给箱设计(4)刀架设计(5)工作台设计5. 机床设计计算(1)床身强度计算(2)主轴箱强度计算(3)进给箱强度计算(4)刀架强度计算(5)工作台强度计算6. 机床设计注意事项(1)机床结构合理性(2)机床精度保证(3)机床安全可靠性(4)机床易维护性三、实验步骤1.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机床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法。
2. 根据实验要求,确定机床的类型、主要参数及性能指标。
3. 设计机床的基本结构,包括床身、主轴箱、进给箱、刀架、工作台等。
4. 计算机床主要部件的结构强度,确保机床安全可靠。
5. 分析机床设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提高机床设计的合理性。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要求,设计了一台小型数控车床,主要参数如下:床身长度:1200mm床身宽度:600mm床身高度:800mm主轴转速:6000r/min进给速度:0.01~1.5mm/r切削深度:0.01~5mm最大切削直径:50mm2. 实验分析(1)机床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满足加工要求;(2)机床主要部件结构强度满足设计要求;(3)机床设计过程中注意了安全可靠性、易维护性等因素。
金工机床工实训实验报告
![金工机床工实训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572faa3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ae.png)
一、实验目的1. 熟悉金工机床的基本结构、性能及操作方法;2. 掌握金工机床的安全操作规程;3. 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实际操作技能;4. 深入了解金属切削原理及加工工艺。
二、实验器材与设备1. 实验器材:刀具、量具、砂轮、磨具等;2. 实验设备:车床、铣床、磨床、钻床等金工机床。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 车床实训(1)熟悉车床结构:观察车床的各个部分,了解其功能及操作原理。
(2)安全操作规程:学习车床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实验过程中的安全。
(3)操作步骤:① 启动车床,检查各部分是否正常;② 安装刀具,调整刀具角度;③ 装夹工件,调整工件位置;④ 选择合适的切削速度和进给量;⑤ 启动车床,进行切削加工;⑥ 加工完成后,关闭车床,卸下工件。
2. 铣床实训(1)熟悉铣床结构:观察铣床的各个部分,了解其功能及操作原理。
(2)安全操作规程:学习铣床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实验过程中的安全。
(3)操作步骤:① 启动铣床,检查各部分是否正常;② 安装刀具,调整刀具角度;③ 装夹工件,调整工件位置;④ 选择合适的切削速度和进给量;⑤ 启动铣床,进行切削加工;⑥ 加工完成后,关闭铣床,卸下工件。
3. 磨床实训(1)熟悉磨床结构:观察磨床的各个部分,了解其功能及操作原理。
(2)安全操作规程:学习磨床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实验过程中的安全。
(3)操作步骤:① 启动磨床,检查各部分是否正常;② 安装砂轮,调整砂轮角度;③ 装夹工件,调整工件位置;④ 选择合适的磨削速度和进给量;⑤ 启动磨床,进行磨削加工;⑥ 加工完成后,关闭磨床,卸下工件。
4. 钻床实训(1)熟悉钻床结构:观察钻床的各个部分,了解其功能及操作原理。
(2)安全操作规程:学习钻床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实验过程中的安全。
(3)操作步骤:① 启动钻床,检查各部分是否正常;② 安装刀具,调整刀具角度;③ 装夹工件,调整工件位置;④ 选择合适的切削速度和进给量;⑤ 启动钻床,进行钻孔加工;⑥ 加工完成后,关闭钻床,卸下工件。
手动机床实训实验报告范文
![手动机床实训实验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a8cc35a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46.png)
一、前言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床作为制造业的核心设备,其操作与维护技能对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对手动机床的操作与维护,使学生对机床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操作方法和日常维护保养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训目的1. 熟悉手动机床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掌握手动机床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3. 学会手动机床的日常维护保养。
4.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安全的工作态度。
三、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主要涉及以下手动机床:1. 车床2. 铣床3. 磨床四、实训过程(一)车床实训1. 车床结构及工作原理车床是一种利用切削刀具对工件进行旋转切削的机床。
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床身、主轴箱、进给箱、溜板箱、刀架等。
2. 操作方法(1)启动机床:打开电源开关,检查机床各部件是否正常。
(2)装夹工件:将工件安装在卡盘上,并调整卡盘的夹紧力。
(3)装夹刀具:根据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刀具,并将其安装在刀架上。
(4)调整刀具:调整刀具的位置,使其与工件保持一定的切削距离。
(5)开机试车:启动主轴,观察机床运行是否平稳。
(6)切削加工:按照加工工艺要求进行切削加工。
(7)停车:完成加工后,关闭电源开关,卸下工件。
3. 注意事项(1)操作前应熟悉机床结构和工作原理。
(2)装夹工件和刀具时,应确保其牢固可靠。
(3)调整刀具时,应保持一定的切削距离。
(4)切削加工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机床运行状态,避免发生异常。
(二)铣床实训1. 铣床结构及工作原理铣床是一种利用切削刀具对工件进行平面或曲面加工的机床。
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床身、主轴箱、工作台、立柱、刀架等。
2. 操作方法(1)启动机床:打开电源开关,检查机床各部件是否正常。
(2)装夹工件:将工件安装在夹具上,并调整夹具的夹紧力。
(3)装夹刀具:根据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刀具,并将其安装在刀架上。
(4)调整刀具:调整刀具的位置,使其与工件保持一定的切削距离。
机床程序编程实验报告(3篇)
![机床程序编程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a4a0435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37.png)
第1篇实验名称:机床程序编程实验日期:2023年4月10日实验地点:机械加工实验室一、实验目的1. 熟悉机床程序编程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2. 掌握G代码和M代码的使用方法。
3. 提高编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4. 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验原理机床程序编程是利用计算机语言对机床进行控制的过程。
通过编写G代码和M代码,实现对机床运动轨迹、加工参数、刀具路径等参数的控制。
G代码主要用于描述机床的运动轨迹,M代码主要用于控制机床的各种辅助功能。
三、实验内容1. 熟悉机床编程软件的使用。
2. 编写简单的G代码程序,实现直线、圆弧等基本运动轨迹的加工。
3. 编写M代码程序,实现机床的辅助功能,如冷却液开启、刀具更换等。
4. 编译和调试程序,观察加工效果。
四、实验步骤1. 打开机床编程软件,熟悉界面和功能。
2. 编写G代码程序,包括直线、圆弧等基本运动轨迹。
3. 编写M代码程序,实现机床的辅助功能。
4. 将G代码和M代码合并,形成完整的机床程序。
5. 编译程序,检查是否有语法错误。
6. 将程序下载到机床,进行实际加工。
7. 观察加工效果,分析程序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修改。
8. 重复步骤6-7,直至加工效果达到预期。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编写并编译了直线、圆弧等基本运动轨迹的G代码程序。
2. 编写并编译了机床的辅助功能M代码程序。
3. 将G代码和M代码合并,形成完整的机床程序。
4. 编译程序过程中未发现语法错误。
5. 将程序下载到机床,进行实际加工。
6. 加工效果基本达到预期,但存在以下问题:a. 加工直线时,刀具运动轨迹略有偏差。
b. 加工圆弧时,刀具运动轨迹存在轻微抖动。
针对上述问题,分析原因如下:1. 直线运动轨迹偏差可能是由于编程时坐标系设置不准确或机床导轨误差引起的。
2. 圆弧运动轨迹抖动可能是由于编程时圆弧半径或刀具速度设置不当引起的。
针对以上问题,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改进:1. 重新检查坐标系设置,确保其准确性。
机床维修实验报告
![机床维修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eeaddb5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0e.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机床维修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机床常见故障的诊断与处理技巧。
3. 培养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二、实验内容1. 机床维修基础知识(1)机床结构及功能:了解机床的组成、结构、功能及其工作原理。
(2)机床维修工具:熟悉常用维修工具的种类、用途和使用方法。
(3)机床维修技术:掌握机床维修的基本技术,如拆卸、装配、调试等。
2. 机床故障诊断与处理(1)故障现象分析:通过观察、测量、询问等方法,分析故障现象,找出故障原因。
(2)故障诊断:运用维修知识,对故障进行诊断,确定故障点。
(3)故障处理:根据故障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修复故障。
3. 实际操作(1)拆卸与装配:按照维修流程,对机床进行拆卸与装配,掌握拆卸、装配的技巧。
(2)调试与试验:对维修后的机床进行调试与试验,确保机床恢复正常工作。
三、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1)了解机床结构及功能,熟悉维修工具。
(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2. 实验过程(1)故障现象分析:观察机床,了解故障现象,分析故障原因。
(2)故障诊断:运用维修知识,对故障进行诊断,确定故障点。
(3)故障处理:根据故障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修复故障。
(4)拆卸与装配:按照维修流程,对机床进行拆卸与装配。
(5)调试与试验:对维修后的机床进行调试与试验,确保机床恢复正常工作。
3. 实验总结(1)总结实验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提高维修技能。
(2)撰写实验报告,记录实验过程、故障现象、故障处理及维修结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机床维修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了维修工具,学会了故障诊断与处理技巧,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2. 实验分析(1)故障现象分析:通过对故障现象的观察、测量、询问,找出故障原因。
(2)故障诊断:运用维修知识,对故障进行诊断,确定故障点。
(3)故障处理:根据故障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修复故障。
最新数控机床实验报告
![最新数控机床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6dee763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67.png)
最新数控机床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熟悉数控机床的基本操作流程,掌握数控编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提高解决实际加工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设备与工具1. 数控机床一台2. 工件材料(铝合金块)3. 刀具套装(包括端铣刀、钻头等)4. 测量工具(卡尺、千分尺)5. 数控编程软件三、实验内容与步骤1. 机床检查:在开启数控机床前,对机床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无明显损坏和杂物。
2. 工件装夹:将铝合金块固定在工作台上,并确保装夹牢固。
3. 刀具选择:根据加工需求选择合适的刀具,并进行刀具参数的设置。
4. 数控编程:使用数控编程软件编写加工程序,包括刀具路径、速度、进给量等参数的设定。
5. 程序传输:将编写好的程序传输至数控机床控制系统。
6. 试运行:在正式加工前,先进行空运行测试,检查刀具路径是否正确。
7. 实际加工:确认无误后,开始实际加工操作,并实时监控加工过程。
8. 加工检验:加工完成后,使用测量工具检验工件尺寸和表面质量。
9. 问题记录与分析:记录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的探讨。
四、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成功完成了铝合金块的加工任务。
加工出的工件尺寸准确,表面光洁度高,满足了设计要求。
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了刀具磨损和参数设置不合理的问题,通过调整参数和更换刀具得到了解决。
五、实验总结本次实验加深了对数控机床工作原理的理解,提高了数控编程和操作的实践技能。
同时,也认识到了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如刀具选择、参数设置的重要性以及加工过程中的监控和质量检验。
未来将继续学习相关知识,提高解决复杂加工问题的能力。
车床实验实训报告
![车床实验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fd07a58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dd.png)
一、实训目的本次车床实验实训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车床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提高机械加工技术水平。
通过实训,使学生能够熟练操作车床,加工出符合要求的零件。
二、实训环境实训地点:机械加工实训室实训设备:CA6140型卧式车床、外圆车刀、内圆车刀、方刀架、游标卡尺等。
三、实训原理1. 车床工作原理:CA6140型卧式车床是一种金属切削机床,主要由主轴箱、床身、进给箱、溜板箱、刀架、尾座等部分组成。
主轴箱通过电动机驱动,带动工件旋转;进给箱控制刀具的进给运动,实现工件与刀具的相对运动,从而完成切削加工。
2. 车削加工原理:车削加工是利用工件旋转运动和刀具的进给运动,通过切削力、切削热和切削液的作用,改变工件毛坯尺寸的大小和形状的一种加工方法。
四、实训过程1. 实训准备:了解车床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熟悉实训设备,穿戴好防护用品。
2. 操作步骤:(1)开启车床电源,检查机床各部分是否正常。
(2)装夹工件:根据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卡盘、顶尖等装夹工件。
(3)装夹刀具:根据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刀具,并安装到刀架上。
(4)调整机床参数:根据加工要求,调整主轴转速、进给速度等参数。
(5)开始加工:启动机床,进行切削加工。
(6)加工过程中,注意观察工件加工情况,及时调整刀具位置和进给速度。
(7)加工完成后,关闭机床电源,拆卸工件和刀具。
3. 注意事项:(1)操作机床时,必须精力集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2)工件和刀具装夹牢固,防止工件和刀具飞出伤人。
(3)工件旋转时,不准测量工件。
(4)加工过程中,注意观察工件加工情况,及时调整刀具位置和进给速度。
(5)加工完成后,关闭机床电源,拆卸工件和刀具。
五、实训结果通过本次实训,我掌握了以下技能:1. 熟悉CA6140型卧式车床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
2. 能够熟练操作车床,加工出符合要求的零件。
3. 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能够正确处理加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现代机床实验报告
![现代机床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5699a2b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26.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现代机床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2. 掌握现代机床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和特点。
3. 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机械加工技术的认识。
二、实验内容1. 现代机床概述2. 现代车床操作实验3. 现代铣床操作实验4. 现代数控机床操作实验三、实验设备1. 现代车床:CK-400Q型2. 现代铣床:XK714型3. 现代数控机床:FANUC 0i-MC型4. 工件材料:铝棒、钢棒5. 工具:车刀、铣刀、砂轮四、实验步骤1. 现代机床概述(1)介绍现代机床的发展历程、分类及特点;(2)讲解现代机床在机械加工中的地位和作用;(3)分析现代机床与传统机床的区别。
2. 现代车床操作实验(1)熟悉CK-400Q型车床的结构、性能及操作方法;(2)工件安装:利用三爪卡盘钥匙拧开卡盘,送入工件的部分,留出适当的长度,再用钥匙拧紧卡盘,卡住工件,必要时可采用加力杆进行加力拧紧;(3)刀具安装:数控车床的刀具安装跟普通车床的刀具安装类似,都是利用螺钉将刀具压紧在四方刀架上,卡住数控车床车刀至少要用两个螺钉,并轮流逐个拧紧,拧紧力量要适当;(4)对刀操作:通过刀具试触切削工件样品棒料边缘,读入相应位置坐标,可以得出相应的X、Z轴的对刀零点,载入相应数据到控制面板,完成机床的工件坐标零点设置;(5)车削加工:根据编程指令,进行工件的车削加工。
3. 现代铣床操作实验(1)熟悉XK714型铣床的结构、性能及操作方法;(2)工件安装:将工件夹紧在铣床上,确保工件与铣刀的距离适中;(3)刀具安装:根据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铣刀,并安装到铣床上;(4)对刀操作:通过刀具试触工件表面,调整刀具与工件的位置,确保加工精度;(5)铣削加工:根据编程指令,进行工件的铣削加工。
4. 现代数控机床操作实验(1)熟悉FANUC 0i-MC型数控机床的结构、性能及操作方法;(2)工件安装:将工件夹紧在数控机床上,确保工件与刀具的距离适中;(3)刀具安装:根据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刀具,并安装到数控机床上;(4)对刀操作:通过刀具试触工件表面,调整刀具与工件的位置,确保加工精度;(5)编程与加工:根据加工要求,编写数控程序,并导入数控机床进行加工。
机床结构实验报告
![机床结构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5830222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7a.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机床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 掌握机床各部件的构造和功能;3. 熟悉机床的传动系统和操作方法;4.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验内容1. 机床概述机床是制造工业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主要用于金属切削加工。
本实验选取CA6140型卧式车床作为研究对象。
2. 机床主要部件(1)床身:床身是机床的基础,起到支撑和定位作用。
床身通常由铸铁制成,具有良好的刚性和耐磨性。
(2)主轴箱:主轴箱是机床的心脏,负责传递动力和实现主轴的旋转。
主轴箱内部有齿轮、轴、轴承等传动部件。
(3)进给箱:进给箱负责实现车刀的纵向和横向进给运动。
进给箱内部有齿轮、丝杠、螺母等传动部件。
(4)刀架:刀架是安装车刀的部件,负责带动车刀进行切削。
刀架包括滑动刀架和回转刀架两种类型。
(5)光杠:光杠是进给箱与刀架之间的传动部件,用于实现车刀的纵向进给。
(6)丝杠:丝杠是进给箱与刀架之间的传动部件,用于实现车刀的横向进给。
3. 机床传动系统(1)主轴传动:通过主轴箱内的齿轮、轴、轴承等传动部件,将电动机的旋转运动传递到主轴。
(2)进给传动:通过进给箱内的齿轮、丝杠、螺母等传动部件,将主轴的旋转运动传递到刀架,实现车刀的进给。
4. 机床操作方法(1)开机前检查:检查机床各部件是否完好,油箱油位是否充足,润滑系统是否正常。
(2)开机:按下启动按钮,启动电动机,使机床开始运转。
(3)装夹工件:将工件安装在卡盘或顶尖上,并调整好位置。
(4)安装刀具:根据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刀具,并将其安装在刀架上。
(5)调整切削参数:根据加工要求调整切削速度、进给量等参数。
(6)加工:启动车床,进行切削加工。
(7)停车:加工完成后,关闭电动机,停止机床运转。
三、实验步骤1. 观察机床各部件的结构和功能;2. 分析机床的传动系统;3. 模拟机床操作过程,掌握操作方法;4. 实际操作机床,进行切削加工;5.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实验经验。
【精品】机床实习报告四篇
![【精品】机床实习报告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52068fee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44.png)
机床实习报告【精品】机床实习报告四篇在不断进步的时代,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报告中涉及到专业性术语要解释清楚。
一听到写报告马上头昏脑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机床实习报告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机床实习报告篇1时光如流水,二周时间转眼即逝,为期二周的实习给我的体会是:①通过这次实习我们了解了现代机械制造产业的生产方式和工艺过程。
熟悉工程材料主要成形方法和主要机械加工方法及其所用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典型结构、工夹量具的使用以及安全操纵技术。
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知识和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②在工程材料主要成形加工方法和主要机械加工方法上,具有初步的独立操纵技能。
③在了解、熟悉和把握一定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操纵技能过程中,培养、进步和加强了我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④这次实习,让我们明白做事要认真小心细致,不得有半点马虎。
同时也培养了我们坚强不屈的本质,不到最后一秒决不放弃的毅力!⑤培养和锻炼了劳动观点、质量和经济观念,强化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安全技术规则和爱护国家财产的自觉性,进步了我们的整体综合素质。
⑥在整个实习过程中,老师对我们的纪律要求非常严格,制订了学生实习守则,同时加强清理机床场地、遵守各工种的安全操纵规程等要求,对学生的综合工程素质培养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很快我们就要步进社会,面临就业了,就业单位不会像老师那样点点滴滴细致进微地把要做的工作告诉我们,更多的是需要我们自己往观察、学习。
不具备这项能力就难以胜任未来的挑战。
随着科学的迅猛发展,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会有很多领域是我们未曾接触过的,只有敢于往尝试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就像我们接触到的车工,固然它的危险性很大,但是要求每个同学都要往操纵而且要作出成品,这样就锻炼了大家敢于尝试的勇气。
三周的金工实习带给我们的,不全是我们所接触到的那些操纵技能,也不仅仅是通过几项工种所要求我们锻炼的几种能力,更多的则需要我们每个人在实习结束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往感悟,往反思,勤时自勉,有所收获,使这次实习达到了他的真正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生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金属切削机床
学院名称
专业名称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实验地点
实验成绩
填写说明
1、适用于本科生所有的实验报告(印制实验报告册除外);
2、专业填写为专业全称,有专业方向的用小括号标明;
3、格式要求:
①用A4纸双面打印(封面双面打印)或在A4大小纸上用蓝黑色水笔书写。
②打印排版:正文用宋体小四号,1.5倍行距,页边距采取默认形式(上下2.54cm,
左右2.54cm,页眉1.5cm,页脚1.75cm)。
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页码用小五号字底端居中。
③具体要求:
题目(二号黑体居中);
摘要(“摘要”二字用小二号黑体居中,隔行书写摘要的文字部分,小4号宋体);
关键词(隔行顶格书写“关键词”三字,提炼3-5个关键词,用分号隔开,小4号黑体);
正文部分采用三级标题;
第1章××(小二号黑体居中,段前0.5行)
1.1 ×××××小三号黑体×××××(段前、段后0.5行)
1.1.1小四号黑体(段前、段后0.5行)
参考文献(黑体小二号居中,段前0.5行),参考文献用五号宋体,参照《参考
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
CA6140车床结构剖析实验
第1章实验概述
1.1实验目的及要求
1.了解机床的用途、总体布局、以及机床的主要技术性能。
2.对照机床传动系统图,分析机床的传动路线。
3.了解和分析机床主要零部件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4.本实验项目为验证性实验,要求同学认真预习有关课程知识。
1.2实验内容
1.指导教师结合C6140车床、介绍机床的用途、布局、各操纵手
柄的作用及操作方法。
然后开车、空载运转。
以观察机床各部件运动。
2.揭开主轴箱盖,根据机床传动系统图和主轴箱展开图、看清各
档传动路线及传动件的构造。
3.根据传动框图,观察了各部件的运动情况。
然后绘制从电
动机到主轴的一条传动路线图。
1.3实验设备及器材
CA6140型普通车床
第2章实验观察结果
2.1主轴结构:
三支撑等作用:三支承主轴组件中的前面两个为主要支承,而后面的支撑为辅助支承
2.2Ⅰ轴:
1)卸荷式皮带轮作用:改善了主轴箱输入轴的工作条件,并使工
作平稳,使Ⅰ轴不受横向力而产生弯曲变形,提高了传动的平稳
性。
2)摩擦片式离合器工作原理、作用:该离合器有左右二组摩擦片,每一组,由若干内外摩擦片交叠组成。
利用摩擦片在相互压紧时
的接触面之间所产生的摩擦力传递运动和扭矩。
在车床中用来控
制主轴的正反转。
3)制动器工作原理、作用:制动器是具有使运动部件(或运动机械)减速、停止或保持停止状态等功能的装置。
是使机械中的运动件
停止或减速的机械零件。
2.3超越离合器工作原理、作用:超越离合器就是超越分离,被动
轮有负载时,离合器接合,一旦负载变为动能,可马上将动力分
离。
超越离合器主要用在快慢交替运动的传动轴上,以实现运动
的连续转换,即在不断开慢速运动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超越离合
器自动接通快速运动,这一快速运动可以超越原来没有停止的低
速运动;当快速停止时又自动慢速运动。
2.4安全离合器工作原理、作用:离合器的主动部分和从动部分借
接触面间的摩擦作用,或是用液体作为传动介质(液力偶合器),或是用磁力传动(电磁离合器)来传递转矩,使两者之间
可以暂时分离,又可逐渐接合,在传动过程中又允许两部分相
互转动。
相连的机构以弹簧加相应机构连接(如钢珠),当扭力超过弹簧力时就产生打滑,调整弹簧力的大小就可以限制扭力的大
小。
2.5互锁机构工作原理、作用:防止同时接通车螺纹进给、纵向机
动进给以及横向机动进给,以免损坏机床。
即当开合螺母合上时,机动进给不能接通;而当机动进给接通时,开合螺母不能闭合。
2.6传动系统图、传动路线表达式:
第3章实验结论
C6140型卧式车床的工艺范围很广,可加工各种轴类、套同类盘
类零件上的回转表面;车削断面及各种常用螺纹。
C6140机床的加工独享主要是轴类零件和直径不大的盘类零件,故采用卧式布
局,为了适应工人用右手操作的习惯和便于观察、测量,主轴箱
布置在左端。
学生实验心得学生(签名):
2016年12 月4日
指导
教师评语
成绩评定: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