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笔记.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宏观经济学复习笔记

(题型:填空题、单项选择、多项选择、简述、计算、论述)

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

1.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的区别

①理论依据不同:微观经济以新古典经济学为依据;宏观经济以凯恩斯主义为理论依据。②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前者是资源配置;后者是资源利用。③基本假设不同:前者为资源稀缺,充分就业;后者是需求不足,存在失业。④分析方法不同:前者是个量分析;后者是总量分析。⑤分析的对象不同:前者是家庭、企业和市场;后者是国民经济总体。⑥研究中心不同:前者是市场价格;后者是国民收入。⑦主要目标不同:前者是个体利益最大;后者是社会福利最大。⑧核心理论不同:前者为价格理论;后者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2.西方经济学的发展阶段

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当代经济学(凯恩斯革命--新古典综合派—自由放任思潮的复兴)

3.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①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②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或增加值之和,不重复计算。

③GDP是生产而非卖掉的最终产品的价值。

④GDP是计算周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是流量,而非存量。

⑤GDP是一国范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国土原则)。

⑥GDP是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

计算GDP应注意的几种情况:

是否进入市场 ,是否具有市场价值 ,是否有合法性 ,是自有住房还是租赁住房 ,是现期生产还是过去生产 ,是否为最终产品 ,是否是国内生产。

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劳务。

4.国民收入核算的方法:

生产法(部门法):

按照物质产品与劳务的各部门的产值来计算GDP(该法反映了GDP的来源)

支出法:

通过核算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来计算GDP

GDP = C + I + G + ( X - M )

居民个人的消投政府购 =NX ,进口M与出口

费支出资买支出 X的差额 ,净出口

收入法:

用要素收入亦即企业生产成本核算GDP ,把几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各种收入(工资、地租、利息、利润)相加在一起。

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统计误差

5.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基本总量与相互关系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基本总量:

①国内(民)生产总值 GDP\GNP

②国内(民)生产净值 NDP\NNP

③国民收入 NI ,狭义的国民收入

④个人收入 PI

⑤个人可支配收入 DPI\PDI

基本总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①国内生产净值 NDP=国内生产总值 GDP - 折旧

②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生产总值 GNP - 折旧

③国民收入 NI =国民生产净值 NNP - 间接税 - 企业转移支付 + 政府的补助金

④个人收入 PI=国民收入 NI –公司未分配利润–企业所得税及社会保险税(费) + 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 + 政府向居民支付的利息

⑤个人可支配收入 DPI=个人收入 PI –个人所得税=消费C + 储蓄S

6.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

两部门(家庭、厂商)

从总支出(总需求 ,AD)的角度 ,Y=C+I ,从总收入(总供给 ,AS)的角度 ,Y=S+C。I 恒等于 S

三部门(家庭、厂商、政府)

从AD , Y=C+I+G;从AS ,Y=C+S+T。I恒等于S+( T -G)

T政府净收入=To全部税金收入-Tr政府转移支付

四部门(家庭、厂商、政府、外国)

从AD ,Y=C+I+G+(X-M);从AS ,Y=C+S+T+ Kr 。I恒等于S+(T-G)+(M-X+Kr)

本国居民对政府储外国对本国

外国人的转移支付蓄的储蓄

第二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均衡产出

均衡产出是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 ,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均衡产出可以用公式y=c+i表示。均衡产出的条件是:E=y (支出=收入)也可用i=s表示。

2.消费函数、储蓄函数(边际倾向、平均倾向)

(1)●消费函数

关于收入和消费的关系 ,凯恩斯认为 ,存在一条基本心理规律:随着收入的

增加 ,消费也会增加 ,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的增加多 ,消费和收入的这种关系称作消费函数或消费倾向 ,用公式表示是:c=c(y)。

●边际消费倾向MPC

边际消费倾向是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的比率。

公式:MPC= β =Δc/Δy=dc/dy 0

几何意义:消费曲线上任一点的切线斜率。

●平均消费倾向APC

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率。公式:APC=c/y (消费量/收入额) APC > MPC

(APC =c/y =(α+βy)/y=α/y +β=α/y+MPC) 几何意义:消费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的连线斜率。

⑵●储蓄函数

储蓄是收入中未被消费的部分 ,储蓄随收入的增加而

增加的比率递减。储蓄与收入的这种关系就是储蓄函

数。公式为:s=s(y)。

●边际储蓄倾向MPS

储蓄曲线上任一点的储蓄增量对收入增量的比率。公式:MPS=Δs/Δy=ds/dy 几何意义:储蓄曲线上任一点的斜率

●平均储蓄倾向APS

指任一收入水平上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率。

公式为:APS=s/y(=1-c/y=1-APC) 几何意义:储蓄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

线性储蓄函数方程:s= y-c = y-(α+βy)= -α+(1-β)y

关系:APC 和MPC 都随收入的增加而递减 ,但APC>MPC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