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人的心理行为与空间环境设计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的行为心理与空间环境
自己的喜好和需求来布置家居空间、选择工作场所等。
03
行为心理与空间环境的互动关系
空间环境和人的行为心理之间存在着一种动态的互动关系,它们相互影
响、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多变的人类生活环境。
02 行为心理学基础
行为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行为心理学的定义
行为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和动物行为的 心理学分支,它关注个体如何与环境 互动以及这些互动如何影响行为和心 理健康。
03 空间环境对人的行为心理 的影响
空间布局对人的行为心理的影响
空间大小
宽敞的空间使人感到自由、舒适,而 狭窄的空间则可能使人感到压抑、不 安。
空间分隔
适当的空间分隔有助于创造私密性和 领域感,而过度的空间分隔可能导致 孤独感和疏远感。
空间形状
规则的空间形状(如方形、圆形)往往使 人感到稳定、安全,而不规则的空间形状 可能引发人的不安定感和探索欲望。
空间环境与行为心理的交互作用案例
城市规划中的空间环境与行为心理交互
在城市规划中,设计师需要考虑城市的空间布局、交通流线、公共设施等因素,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城市居民的行 为和心理状态。例如,合理的交通流线设计可以减少城市交通拥堵和人们的出行压力,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室内设计中的空间环境与行为心理交互
环境的反作用
为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室内设 计等领域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
导
行为心理与空间环境的关系
01
空间环境对人的行为心理的塑造作用
不同的空间环境会激发人不同的行为和心理反应,如开阔的空间使人感
到自由、舒适的空间使人感到放松等。
02
人的行为心理对空间环境的反作用
人的行为和心理需求也会影响对空间环境的选择和改造,如人们会根据
人的心理和行为与室内空间环境
(二)人在室内空间环境中的常见行为 1.右侧通行与左转弯 (1)右侧通行 右侧通行是指在没有干扰的交通流线上,人会自然而 然地靠右侧通行。人的这种行为习性对商场的商品陈设、 展厅的展品布置有着极大的参考价值。 (2)左转弯 左转弯习性同右侧通行习性一样,也是人类共有的行 为习性,下图为某展厅内人的行为走。这种现象对室内 楼梯位置和疏散口的设置及展厅展线布置等均有指导意 义。
3.识途性 识途性是指当人们不熟悉某一路线时,总是在摸索的过程中到达目的地,而在返回时,为了安全又按 照来时的路线返回的本能。一般情况下,人在慌乱时容易表现出识途性行为。因此,在对室内空间出入 口进行设计时,应考虑人识途性的本能,在出入口处标明疏散口的方向或位置,便于人们明确方向。 4.从众习性 在公共场所发生紧急危险情况时,人们往往会盲目地跟从人群跑动的方向而逃生,这就是人的从众习 性。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管人群跑动的方向是否是安全疏散口,也无心注意引导标识及文字内容。 5.聚集效应 聚集效应是指在空间内,人们会自动向某一地方聚集的行为。通常,人的这一行为习性是由人的好奇 心引起的。人的这一行为习性常用于商业空间设计及展厅设计中。例如,在某化妆品柜台前,商家聘请 外国模特来吸引顾客,以造成人群聚集现象,从而促进销售。
一、人在室内空间环境中的心理与行为
3.个人空间 个人空间是指直接存在于个体周围的空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人空间,个人空间具有看不见的边界, 在边界以内不允许“他人”进入。个人空间可以随着人移动,也可以根据环境变化而灵活地伸缩。个人空 间是个体活动和生存的基础,它受到侵犯和干扰时,个体会产生焦虑与不安。它与领域的不同之处在于, 它是人生理和心理上所需要的最小空间。
二、人的行为模式在室内空间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二)流动模式 流动模式是指将人的流动行为的空间轨迹模式化。这种轨迹不仅表现出人的空间状态的移动,而且反 映了行为过程中的时间变化。例如,对身处起居室的人的流动行为轨迹进行观察、统计,发现人们去餐 厅的次数最多,占60%。该数据反映了两个空间之间的密切程度,也为空间的规划提供了理论依据。由 此可见,在规划室内空间布局时,应使餐厅的位置靠近起居室。 (三)分布模式 分布模式是指按照时间顺序连续观察人在环境中的行为,并画出一个时间面,将人们所在的二维空间 位置坐标进行模式化。这种模式主要用来研究人在某一时空中的行为密集度,进而科学地确定该空间尺 度。 (四)状态模式 前面几种行为模式所记述的行为,都是客观的可以观察的行为空间的移动或定位。但人的行为状态还 会涉及人生理和心理作用所引起的行为表现,同时又包含客观环境作用所引起的行为表现,这正是状态 模式所要研究的内容。
3.识途性 识途性是指当人们不熟悉某一路线时,总是在摸索的过程中到达目的地,而在返回时,为了安全又按 照来时的路线返回的本能。一般情况下,人在慌乱时容易表现出识途性行为。因此,在对室内空间出入 口进行设计时,应考虑人识途性的本能,在出入口处标明疏散口的方向或位置,便于人们明确方向。 4.从众习性 在公共场所发生紧急危险情况时,人们往往会盲目地跟从人群跑动的方向而逃生,这就是人的从众习 性。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管人群跑动的方向是否是安全疏散口,也无心注意引导标识及文字内容。 5.聚集效应 聚集效应是指在空间内,人们会自动向某一地方聚集的行为。通常,人的这一行为习性是由人的好奇 心引起的。人的这一行为习性常用于商业空间设计及展厅设计中。例如,在某化妆品柜台前,商家聘请 外国模特来吸引顾客,以造成人群聚集现象,从而促进销售。
一、人在室内空间环境中的心理与行为
3.个人空间 个人空间是指直接存在于个体周围的空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人空间,个人空间具有看不见的边界, 在边界以内不允许“他人”进入。个人空间可以随着人移动,也可以根据环境变化而灵活地伸缩。个人空 间是个体活动和生存的基础,它受到侵犯和干扰时,个体会产生焦虑与不安。它与领域的不同之处在于, 它是人生理和心理上所需要的最小空间。
二、人的行为模式在室内空间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二)流动模式 流动模式是指将人的流动行为的空间轨迹模式化。这种轨迹不仅表现出人的空间状态的移动,而且反 映了行为过程中的时间变化。例如,对身处起居室的人的流动行为轨迹进行观察、统计,发现人们去餐 厅的次数最多,占60%。该数据反映了两个空间之间的密切程度,也为空间的规划提供了理论依据。由 此可见,在规划室内空间布局时,应使餐厅的位置靠近起居室。 (三)分布模式 分布模式是指按照时间顺序连续观察人在环境中的行为,并画出一个时间面,将人们所在的二维空间 位置坐标进行模式化。这种模式主要用来研究人在某一时空中的行为密集度,进而科学地确定该空间尺 度。 (四)状态模式 前面几种行为模式所记述的行为,都是客观的可以观察的行为空间的移动或定位。但人的行为状态还 会涉及人生理和心理作用所引起的行为表现,同时又包含客观环境作用所引起的行为表现,这正是状态 模式所要研究的内容。
人的行为与环境_图文_图文
左侧通行习性
在人群密度较大(0.3人/M2以上)的室内和广场上 行走的人,一般会无意识地趋向于选择左侧通行。 这可能与人类右侧优势而保护左侧有关。这种习性 对于展览厅展览陈列顺序有重要指导意义。 案例:日本的行车方向
左转弯习性
人类有趋向于左转弯的行为习性,在公园散步、 游览的人群的行走轨迹可以显示这一习性。并有 学者研究发现向左转弯的所要时间比同样条件下 的右向转弯的时间短。很多运动场(如跑道、棒球 、滑冰等)都是左向回转(逆时针方向)的,有学者 认为左侧通行可使人体主要器官心脏靠向建筑物 ,有力的右手向外,在生理上、心理上比较稳妥 的解释。这种习性对于建筑和室内通道、避难通 道设计具有指导作用。
亲密距离:指与他人身体密切接近的距离
接近状态:指亲密者之间发生的爱 护、安慰、保护、接触、交流的距 离,此时身体接触,气味相透;视 觉过近,反而分辨不清。
正常状态:(15—45厘米),头脚部 互不相碰,但手能相握或抚触对方 。在各种文化背景中,这一正常距 离是不同的
个人距离:指个人与他人间弹性距离
接近态为130—210厘米,通常为 一起工作时的距离,上级向下级或 秘书说话便保持此距离,这一距离 能起列传递感情力的作用。
正常态为2l0—360厘米,此时 可看到对方全身,在外人在场下 继续工作也不会感到不安或干扰 ,为业务接触的通行距离。正式 会谈、礼仪等多按此距离进行。
公众距离:指演说、演出等公众场合的距离
G. 统计分类,分析处理 F. 误填、漏填检查 E. 调查实施
D. 确定调查方法,问卷形式,问题设置
方法
邮寄调查法 委托调查法 放置调查法 集合调查法 跟踪调查法 网络调查法
调查的实施方法
特点
调查表邮寄给对象,范围大,回收率低 委托其他机关,回收率高,受制约 调查表放置某一地点,结果可信度低 省时省力,集合难,收情绪影响 对同一对象按一定时间间隔连续调查 效率高,范围大,信度低
人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ppt课件
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
人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5)捷径效应
所谓捷径效应是指人在穿过某一空间时总是尽量采取最简洁 的路线,即使有别的因素的影响也是如此。
观众在典型的矩形穿过式展厅中的行为模式与其步行街中的 行为十分相仿。观众一旦走进展览室,就会停在头几件作品前, 然后逐渐减少停顿的次数直到完成观赏活动。由于运动的经济原 则(少走路),故只有少数人完成全部的观赏活动。
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
人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
人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名称
间距
表现
亲密距离 (0--45cm)
接近态(0— 15cm)
正常态(1545cm)
这是一种表达温柔、舒适、亲密以及激愤等强烈感情的 距离,具有辐射热的感觉,这是在家庭居室和私密空间里 会出现这样的人际距离
可与对方接触握手
人们并不仅仅以生理的尺度去衡量空间范围,对空间的满 意程度及使用方式还决定于人们的心理尺度,这就是心理空 间。
(1)个人空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人空间,这是直接在每个人的周围
的空间,通常是具有看不见的边界,在边界以内不允许“闯 入者”进来。它可以随着人移动,它还具有灵活的收缩性。
个人空间的存在可以有很多的证明。如你在一群交谈的 人中、在图书馆中、在公共汽车上或在公园中、在人行道上 等。人与人之间的密切程度就反映在个人空间的交叉和排斥 上。
接近态
这是亲近朋友和家庭成员之间谈话的距离,仍可与对方
(0.45—0.75m) 接触,这是在家庭餐桌上的人际距离
个体距离
(0.45--1.3m) 正常态
可以清楚地看到细微表情的交谈。
(0.75—1.3m)
此表中人际
距离的大小是适 应在不同空间中 人际交往的尺度 衡量标准。
人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5)捷径效应
所谓捷径效应是指人在穿过某一空间时总是尽量采取最简洁 的路线,即使有别的因素的影响也是如此。
观众在典型的矩形穿过式展厅中的行为模式与其步行街中的 行为十分相仿。观众一旦走进展览室,就会停在头几件作品前, 然后逐渐减少停顿的次数直到完成观赏活动。由于运动的经济原 则(少走路),故只有少数人完成全部的观赏活动。
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
人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
人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名称
间距
表现
亲密距离 (0--45cm)
接近态(0— 15cm)
正常态(1545cm)
这是一种表达温柔、舒适、亲密以及激愤等强烈感情的 距离,具有辐射热的感觉,这是在家庭居室和私密空间里 会出现这样的人际距离
可与对方接触握手
人们并不仅仅以生理的尺度去衡量空间范围,对空间的满 意程度及使用方式还决定于人们的心理尺度,这就是心理空 间。
(1)个人空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人空间,这是直接在每个人的周围
的空间,通常是具有看不见的边界,在边界以内不允许“闯 入者”进来。它可以随着人移动,它还具有灵活的收缩性。
个人空间的存在可以有很多的证明。如你在一群交谈的 人中、在图书馆中、在公共汽车上或在公园中、在人行道上 等。人与人之间的密切程度就反映在个人空间的交叉和排斥 上。
接近态
这是亲近朋友和家庭成员之间谈话的距离,仍可与对方
(0.45—0.75m) 接触,这是在家庭餐桌上的人际距离
个体距离
(0.45--1.3m) 正常态
可以清楚地看到细微表情的交谈。
(0.75—1.3m)
此表中人际
距离的大小是适 应在不同空间中 人际交往的尺度 衡量标准。
人的心理_行为与空间环境设计(PPT58页)
9.5.2 展厅环境设计与人体工程学
(1)尺度方面
a 展厅的净高 不小于4m,过低会使观众压抑、憋 闷。
b 陈列密度 展示空间中,展品与道具所占的面积, 以占场地地面与墙面40%为佳,如果超过60%, 就会显得拥堵。
c 设计合理的展柜、展板、观展距离。
(2)展示环境
➢ 光与色的环境 展厅的光环境一般多依靠人工光源。为了 避免眩光,一般采用高侧光货顶光。 a 展厅应避免光线直射观众和产生眩光。 b 要注意视觉效果 顶棚、墙面、地面色彩属于环境色,宜 采用中性色,少数可采用冷色系。 c 要保证足够的照度且要照度均匀,防止光影相互干扰, 影响视线。
(五)超级市场
(六)购物中心
餐饮行为与餐厅设计
(一)餐饮行为与饮食环境 • “民以食为天”,这就说明饮食是何等重要。 • 人类的餐饮行为主要表现为
1. 果腹型消费与环境 。 2. 温饱型消费与环境 。 3. 舒适型消费与环境 。 4. 保健型消费与环境 。
(二)餐厅环境设计概念
•
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2020年11月19日星 期四6时 37分53秒18:37:5319 November 2020
•
科学,你是国力的灵魂;同时又是社 会发展 的标志 。下午6时37分 53秒下 午6时37分18:37:5320.11.19
•
每天都是美好的一天,新的一天开启 。20.11.1920.11.1918:3718:37:5318:37:53Nov-20
7.
商业环境能生动的反映着城市面貌,是城市中浓装艳
抹、五光十色、装扮最华丽之处。缺少它,城市则缺乏生
气。
8.
商业环境也是城市中欢乐喜悦所在。各种娱乐,休闲
设施充实商业环境,刺激顾客购买欲望和兴趣。
人的行为心理与空间环境详解
个人空间。结果是两分钟内受侵犯的患者 中有1/3逃离了他们的座位,而对照组中 没有人离开。9分钟后半数受侵犯的患者 离开,而对照组中只有8%的人离开座位。
在另一项研究中,研究者)闯入正在图书馆 阅览室看书或学习的女学生的个人空间, 并选择一些在这里学习的女生作为对照组。 实验者坐到被试者旁边的椅子上,并挪动 椅子尽量靠近被试者,但保持身体不接触。 30分钟后,70%受侵犯的被试者离开了座 位,而对照组中只有13%的人离开座位。 然而在侵犯不严重的情境中,如在实验者 和被试者之间有一张桌子或一把空椅子, 被试者则几乎没有反应。
(二)个人空间的功能 个人空间起着自我保护作用,是一个针
对来自情绪和身体两方面潜在危险的缓冲 圈,以避免过多的刺激,导致应激的过度 唤醒,私密性不足,或身体受到他人攻击。
一项在精神病院所进行的研究中,萨 默(R.Sommer)选择了一个独坐在凳子上 的男性精神病患者为被试者,萨默走过 去坐在他旁边,一句话也未说。若患者 稍微移动一下,他也跟着移动,始终与 患者保持15cra的距离。为系统了解病人 对侵犯个人空间的反应,萨默还选择了 一些病人作为对照组
5.1 心理空间 空间对人的心理影响很大,其表现形
式也有很多种。 A空间是人体活动空间,是由人体活动的
生理因素决定的,也称生理空间。它包括: 人体空间;家具空间;人和物之活动空间。
B空间是空余的空间,是由人的心理因素 决定的,也称心理空间。
A空间与B空间之和即为完整的室内空间
研究空间与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已成为规
为了利用这种方法测量人际距离,实验
者要求被试者想象背景上已有的一个图形 是二个特殊的人,如自己的爸爸、妈妈或 好友,而中间的图形代表自己,然后再让 他们选择位置摆放,最后研究者测量代表 自己的图形与代表他人图形之间的距离, 以了解个人空间的大小。
心理行为与空间环境
行为心理学原理
关注人的行为和心理过程,空间环境设计应通过合理布局和设计引 导人的行为。
空间环境设计中的心理需求
01
02
03
安全感的需要
空间环境应提供安全感, 避免过于空旷或封闭,创 造一个舒适和安心的氛围。
归属感的需要
空间环境应具有归属感, 使人感到与周围环境融为 一体,有归属感。
舒适感的需要
空间环境应满足人的舒适 感需求,包括温度、湿度、 光照、声音等方面的舒适 度。
03
04
促进交流与互动,增强社会联 系。
05
提供展示与表演的舞台,满足
社交需求。
06
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心理影响
自然环境
有助于提高情绪稳定性和 幸福感。
提供功能性和便利性,满 足生活和工作需求。
带来宁静、放松和舒适感, 有助于缓解压力。
人工环境
有时可能产生单调、枯燥 的感觉,需要合理设计以
增强趣味性。
适合需要隐私、安静或安全感的情况,如 个人工作空间。
03
04
开放空间
带来开阔感、自由感,有助于放松心情、 提高工作效率。
05
06
适合需要交流、互动或展示的场合,如公 共会议室或展览空间。
私密空间与公共空间的心理影响
私密空间 公共空间
01
提供安全感,满足个人隐私需 求。
02
有助于独立思考、冥想或亲密 交流。
心理行为与空间环境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如何准确测量和评估空间环境对人类心理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挑战,同时,如何将心理行为与空间环境的研究成 果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机遇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心理行为与空间环境的研究将面临更多的机遇。例如,大数据和GIS技术的发展 为心理行为与空间环境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数据和更准确的分析方法,同时,人们对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关注 也为心理行为与空间环境的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注人的行为和心理过程,空间环境设计应通过合理布局和设计引 导人的行为。
空间环境设计中的心理需求
01
02
03
安全感的需要
空间环境应提供安全感, 避免过于空旷或封闭,创 造一个舒适和安心的氛围。
归属感的需要
空间环境应具有归属感, 使人感到与周围环境融为 一体,有归属感。
舒适感的需要
空间环境应满足人的舒适 感需求,包括温度、湿度、 光照、声音等方面的舒适 度。
03
04
促进交流与互动,增强社会联 系。
05
提供展示与表演的舞台,满足
社交需求。
06
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心理影响
自然环境
有助于提高情绪稳定性和 幸福感。
提供功能性和便利性,满 足生活和工作需求。
带来宁静、放松和舒适感, 有助于缓解压力。
人工环境
有时可能产生单调、枯燥 的感觉,需要合理设计以
增强趣味性。
适合需要隐私、安静或安全感的情况,如 个人工作空间。
03
04
开放空间
带来开阔感、自由感,有助于放松心情、 提高工作效率。
05
06
适合需要交流、互动或展示的场合,如公 共会议室或展览空间。
私密空间与公共空间的心理影响
私密空间 公共空间
01
提供安全感,满足个人隐私需 求。
02
有助于独立思考、冥想或亲密 交流。
心理行为与空间环境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如何准确测量和评估空间环境对人类心理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挑战,同时,如何将心理行为与空间环境的研究成 果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机遇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心理行为与空间环境的研究将面临更多的机遇。例如,大数据和GIS技术的发展 为心理行为与空间环境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数据和更准确的分析方法,同时,人们对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关注 也为心理行为与空间环境的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环境心理学与室内设计教材(PPT 40页)
2
一、环境心理学含义与基本研究内容
• 环境心理学(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是研究环境与人的行为之间相互关系 的学科,它着重从心理学和行为的角 度,探讨人与环境的最优化关系,即 怎样的环境是最符合人们心愿的。
2019/10/22
Template copyright 2005
Template copyright 2005
4
2019/10/22
二、室内环境中人的心理与行为
(一)个人空间、领域性与人际距离
1、个人空间:研究者们普遍认为,个人
空间像一个围绕着人体的看不见的气泡,这一气 泡会随着人体的移动而移动,依据个人所意识到 的不同情境而胀缩,是个人心理上所需要的最小 的空间范围,他人对这一空间的侵犯与干扰会引 起个人的焦虑与不安。
(五)好奇心理与室内设计
好奇心理是人类普遍具有的一种心 理状态,能够导致相应的行为,尤其是 其中探索新环境的行为,对于室内设计 具有很重要的影响。如果室内环境设计 能够别出心裁,诱发人们的好奇心,不 但可以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而且还能 加深人们对该室内环境的印象。
心理学家柏立纳(Berlyne)通过大量 实验及分析指出:不规则性、重复性、 多样性、复杂性和新奇性等五个因素比 较容易诱发人们的好奇心理。
Template copyright 2005
17
1.不规则性
不规则性主要指的是空间布局的不规则。 设计者试图用不规则的布局来激发人们的好奇心。
某服装店不规则的平面布局
2019/10/22
Template copyright 2005
密切距离 接近相0~15,亲密、嗅觉、辐射热有感觉 0~45 远方相15~45,可与对方接触握手。
人的行为心理与空间环境详解
第33页,共103页。
进一步的研究显示,人们也忌讳穿越正 在交谈的两人空间,如果是两位女士稍好 一些;顾忌最少的是两位男性。穿越双人 空间的人在行为上常常表现出不安,他们 低着头,目不斜视,并低声道歉。如果仅 仅有两个人站在那里,对别人的穿越影响 不大,当两人离开1.2m以上时,穿越的人 就会增加。 群体的大小也影响个人入侵的 倾向。
第40页,共103页。
这一现象在多种情境中得到证明,从儿童在游戏 场中的接触到事先安排好的访谈。这反映了女性 具有合群的社会倾向,对非言语的亲密感觉形态 有更多的经验;同时也反映了男性更注意与同性 别的人保持非亲密状态。两人性别不同时所保持 的距离一般比性别相同时更近。
第41页,共103页。
5.文化 人类的空间行为具有某些共性,也存在跨文
自尊心强的人所需要的个人空间比自尊心弱 的人要小,因为自尊心强的人对自己采取肯 定和信任的态度,对别人也容易采取同样的 态度;对自己不肯定,不信任,对别人也不 易信任。合群的人比不合群的人与人保持更 近,的距离。显示暴力倾向的囚犯的个人空 间差不多是正常人的3倍。
第39页,共103页。
3.年龄 但个人空间随着年龄改变是肯定的。有关研 究认为,儿童越小,在相互接触的多种情境 中偏爱的人际距离越小,这一结论适用于不 同文化的儿童。到了老年,人际距离又显示 缩小的倾向一般两位女性保持着比两位男性 更近的距离,
1.被入侵者的反应 研究显示,入侵者的个人特征,如年龄、性
别、社会地位等都影响着被侵犯者的反 应。对一伙人来说,男性入侵者比女性入侵者 会引起更多的动作反应。而且,当个人空间被 入侵时,男性所受到的干扰比女性更强。
第30页,共103页。
பைடு நூலகம்
为了解·入侵者年龄所引起的反应,研究者 在剧院中让儿童站在成人后面15cm以内, 结果发现,五岁儿童讨人喜欢,对八岁儿童 不介意,十岁儿童则引起同成人人侵者同样 的反应。
进一步的研究显示,人们也忌讳穿越正 在交谈的两人空间,如果是两位女士稍好 一些;顾忌最少的是两位男性。穿越双人 空间的人在行为上常常表现出不安,他们 低着头,目不斜视,并低声道歉。如果仅 仅有两个人站在那里,对别人的穿越影响 不大,当两人离开1.2m以上时,穿越的人 就会增加。 群体的大小也影响个人入侵的 倾向。
第40页,共103页。
这一现象在多种情境中得到证明,从儿童在游戏 场中的接触到事先安排好的访谈。这反映了女性 具有合群的社会倾向,对非言语的亲密感觉形态 有更多的经验;同时也反映了男性更注意与同性 别的人保持非亲密状态。两人性别不同时所保持 的距离一般比性别相同时更近。
第41页,共103页。
5.文化 人类的空间行为具有某些共性,也存在跨文
自尊心强的人所需要的个人空间比自尊心弱 的人要小,因为自尊心强的人对自己采取肯 定和信任的态度,对别人也容易采取同样的 态度;对自己不肯定,不信任,对别人也不 易信任。合群的人比不合群的人与人保持更 近,的距离。显示暴力倾向的囚犯的个人空 间差不多是正常人的3倍。
第39页,共103页。
3.年龄 但个人空间随着年龄改变是肯定的。有关研 究认为,儿童越小,在相互接触的多种情境 中偏爱的人际距离越小,这一结论适用于不 同文化的儿童。到了老年,人际距离又显示 缩小的倾向一般两位女性保持着比两位男性 更近的距离,
1.被入侵者的反应 研究显示,入侵者的个人特征,如年龄、性
别、社会地位等都影响着被侵犯者的反 应。对一伙人来说,男性入侵者比女性入侵者 会引起更多的动作反应。而且,当个人空间被 入侵时,男性所受到的干扰比女性更强。
第30页,共103页。
பைடு நூலகம்
为了解·入侵者年龄所引起的反应,研究者 在剧院中让儿童站在成人后面15cm以内, 结果发现,五岁儿童讨人喜欢,对八岁儿童 不介意,十岁儿童则引起同成人人侵者同样 的反应。
行为与空间环境概述(PPT 118页)
比如: 环境噪音问题—30~80dB能为多数人接受,到了
120dB就使人感到很烦躁,30dB以下,太安静了也会 使人产生寂寞甚至恐怖的感觉,所以30~80dB的声 环境就是环境噪音的舒适环境。
17
3、舒适性的类型
行为舒适性
知觉舒适性
行为舒适性是环境行为的舒适程度:
• (比如,我们累了,要坐下来休息,坐地板或高凳都不舒适, 那么,这种环境就达不到行为舒适性的要求。)
理智特征
深思熟虑、善于分析与善于综合等,与其相反的为轻率、 武断、主观自以为是等
29
作业:
2003年3月4日某运输公司承接了一项紧急运输业务: 新疆发生5.1级地震,必须连夜将一批救灾物质急运到事 发地。由于货物价值昂贵,且路况不佳,为了保证救灾 物资按时到位,该公司计划对当日的当班司机进行科学 的挑选。请你根据所提供的司机情况和PSI周期规律进行 合理安排,并说明理由。
某大学空间设计系碩士班研究室平面图
5
1.研一工作区
1
6
2
2.研二工作区 3.茶水站
4.公用电脑区
3
4
5.Bar
7
6.資料及讨论区
7.信息公布栏 35
某大学空间设计系碩士班研究室平面图
2
5
6
1○
3
7
4
1.个人空间
2.工作站 中心性领域区
3.茶水站 支持性领域区
4.公用电脑区 支持性领域区
5.Bar 支持性领域区
好逸恶劳,多思虑,镇静,行为 随和,好社交,好美食。贪睡
体力强,精力充沛,大胆,好自 作主张,权力欲,好斗,自我洞 察少
头脑紧张型
时而抑制,时而过敏,思想灵敏, 内向,不善社交,工作热心,睡 眠少,宜疲劳
120dB就使人感到很烦躁,30dB以下,太安静了也会 使人产生寂寞甚至恐怖的感觉,所以30~80dB的声 环境就是环境噪音的舒适环境。
17
3、舒适性的类型
行为舒适性
知觉舒适性
行为舒适性是环境行为的舒适程度:
• (比如,我们累了,要坐下来休息,坐地板或高凳都不舒适, 那么,这种环境就达不到行为舒适性的要求。)
理智特征
深思熟虑、善于分析与善于综合等,与其相反的为轻率、 武断、主观自以为是等
29
作业:
2003年3月4日某运输公司承接了一项紧急运输业务: 新疆发生5.1级地震,必须连夜将一批救灾物质急运到事 发地。由于货物价值昂贵,且路况不佳,为了保证救灾 物资按时到位,该公司计划对当日的当班司机进行科学 的挑选。请你根据所提供的司机情况和PSI周期规律进行 合理安排,并说明理由。
某大学空间设计系碩士班研究室平面图
5
1.研一工作区
1
6
2
2.研二工作区 3.茶水站
4.公用电脑区
3
4
5.Bar
7
6.資料及讨论区
7.信息公布栏 35
某大学空间设计系碩士班研究室平面图
2
5
6
1○
3
7
4
1.个人空间
2.工作站 中心性领域区
3.茶水站 支持性领域区
4.公用电脑区 支持性领域区
5.Bar 支持性领域区
好逸恶劳,多思虑,镇静,行为 随和,好社交,好美食。贪睡
体力强,精力充沛,大胆,好自 作主张,权力欲,好斗,自我洞 察少
头脑紧张型
时而抑制,时而过敏,思想灵敏, 内向,不善社交,工作热心,睡 眠少,宜疲劳
环境心理学与室内设计通用课件
总结词
商业空间设计需要考虑环境心 理学原理,以吸引顾客和提高 品牌形象。
色彩搭配
运用色彩心理学,选择适合品 牌形象和顾客心理的色彩搭配。
品牌展示
运用环境心理学原理,展示品 牌特色和优势,提高品牌形象。
居住空间设计
总结词
居住空间设计需要关注居住者的心理 需求,创造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
02
空间规划
根据居住者的生活习惯和需求,合理 规划空间布局,提高空间利用率。
01
03
色彩选择
运用色彩心理学原理,选择适合居住 者心理需求的色彩搭配。
家居装 饰
家居装饰应符合居住者的审美和心理 需求,营造温馨、舒适的氛围。
05
04
照明与通风
良好的照明和通风是居住空间的基本 需求,需要考虑居住者的心理感受。
公共空间设计
总结词
公共空间设计需要满 足人们的需求,提供 便捷、舒适的环境。
功能分区
合理规划公共空间的 功能分区,满足不同 人群的需求。
交通流线
优化交通流线设计, 提高空间的通达性和 便利性。
公共设施
公共设施应符合人机 工程学原理,提供便 捷、舒适的环境。
艺术装饰
运用艺术装饰提升公 共空间的品质和形象, 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设计实践与技巧
设计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01
02
03
室内设计基本原则
功能性与美观性
总结词
功能性和美观性是室内设计的核心要素,它们相互依存,共同影响室内环境的 品质。
详细描述
功能性是指室内空间应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需求,如居住、办公、餐饮等。 美观性则强调空间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通过色彩、造型、陈设等元素创造舒 适、和谐的室内环境。
环境心理学与室内设计通用课件
如何培养具备环境心理学知识的室内设计师
学科交叉培养
在室内设计专业中融入环 境心理学的相关课程,培 养既懂设计又懂心理学的 复合型人才。
实践经验积累
鼓励室内设计师深入了解 人的心理需求和行为特点 ,通过实践项目积累相关 经验。
持续学习与创新
关注环境心理学领域的最 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 不断更新设计理念和技术 手段。
环境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总结词
环境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经历了从早期的环 境-行为研究到现代的多学科交叉的发展过程。
详细描述
环境心理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的环境行为研究的兴起。当时,研究者开始关注环境对人类 行为的影响,并开展了大量的实验和研究。随着时间 的推移,环境心理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吸引了来自心理学、社会学、地理学和城市规划等多 个学科的研究者。如今,环境心理学已经发展成为一 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其研究范围和应用领域也在不 断扩大。
新材料、新技术与环境心理学的结合
01
02
03
新材料的应用
利用新型材料,如智能材 料、纳米材料等,实现室 内环境的自适应调节和优 化,提高居住的舒适度。
新技术的融合
结合虚拟现实、增强现实 等先进技术,模拟和优化 室内环境,提供更加沉浸 式的居住体验。
综合效应研究
深入研究新材料和新技术 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为室内设计的创新提供 科学依据。
不合理的照明设计可能会让人感到不适,如过强或过弱的灯光可能会引发视觉疲劳或不适感。
家具与陈设的心理影响
01
家具和陈设的选择对人的心理感 受有显著影响。舒适的家具和有 趣的陈设可以增强空间的温馨感 和个性化。
02
家具和陈设的材质、色彩和风格 也需要与整体室内设计风格相协 调,以营造出和谐、美观的室内 环境。
人的行为心理与空间环境
4捷径效应
SWCoAmLpLaOnyWLogo
Ergonomics and interior design
SWCoAmLpLaOnyWLogo
四. 捷径效应 所谓捷径效应是指人在穿过某一空
间时总是尽量采取最简洁的路线,即使 有别的因素的影响也是如此。
观众在典型的矩形穿过式展厅中的 行为模式与其步行街中的行为十分相仿。 观众一旦走进展览室,就会停在头几件 作品前,然后逐渐减少停顿的次数直到 完成观赏活动。由于运动的经济原则 (少走路),故只有少数人完成全部的 观赏活动。
Ergonomics and interior design
SWCoAmLpLaOnyWLogo
2. 在选择餐馆的座位时,人们愿意坐 在靠边桌旁而不是中间的桌子。
在餐馆人民选择位置的频度
Company Logo
在选择餐馆的座位时,人们愿意坐在靠边桌旁而 不是中间的桌子。
Ergonomics and interior design
发生问题会跑不出去。原因在于对自己的生命 抱有危机感,这些并非是胡思乱想,而是 这 几个空间形式 断绝了人们与外界的直接联系。
Ergonomics and interior design
SWCoAmLpLaOnyWLogo
六 .恐高症 自从人类的祖先离开丛林来到地上后,发
展了新的平衡感觉,他们已不再能悠哉悠哉地 荡于林间树梢, 对高处产生了本能的恐惧感。 登临高处,会引起人血压和心跳的变化,人们 登临的高度越高,恐惧心理越重。在这种情况 下,许多在一般情况是合理的或足够安全的设 施也会 被人们认为不够安全。如栏杆的高度 是否够高、是否牢固。 在这里人们衡量的标 准主要的是心理感受。
Ergonomics and interior desig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9.1.5 幽闭恐惧 如坐在只有双门的轿车后座上、乘电梯、坐在
飞机狭窄的舱里,总有一种危机感。原因是这几 种空间断绝了人们与外界的联系。 9.1.6 恐高症
10
9.2 人的行为习性
➢ 抄近路习性 ➢ 左侧通行习性 ➢ 左转弯习性 ➢ 归巢、从众与趋光习性 ➢ 识途性 ➢ 聚集效应
11
9.3 商业行为与店堂设计
近年来,“玄关”的设计受到了人们的重视,这体现了一 种私密性的观点。
8
9.1.4 依托的安全感
活动在室内空间的人们,从心理感受上来说, 并不是越开阔、越宽广越好,人们通常在大型室 内空间中更愿意“依托”物体。如在火车站或地 铁站等场所。这对进行室内空间的布置以及空间 围合时的虚实界面的处理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2
➢ 适当的座次安排能充分发挥交谈人员的最佳信息传播功能, 实现双方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的最佳效果。
3
A、社交式 只有桌的一角作为部分屏障,没有私人交往空间 的分隔感。这种距离和位置给谈话者的心理感受是和善轻 松的是一种比较容易产生亲切气氛与达成协议可能的座次
B、合作式 即双方并排而坐,这种方式使交谈者之间无任何 妨碍信息传递的间隔存在。
C、竞争式 这种位置给谈话者造成一种竞争的气氛,它极可 能暗示着某种对抗的情绪。这种方式会造成一种相互对抗 的谈判关系,很难达到坦诚相待、有效沟通的目的。
D、独立式 意味着双方彼此之间不想与对方打交道,它预示 着疏远或者敌意。
4
9.1.3 私密性与近端倾向 私密性在居住类室内空间中的要求更为突出。
第九章 人的心理、行为与空间 环境设计
1
9.1 室内环境中人的常见心理
9.1.1 心理空间(知觉空间)
室内空间尺度首先要满足人的生理需求,还要满足人的心 理需求。 9.1.2 领域性和个人空间 ➢ 领域性 ➢ 个人空间:四种人际距离:密切距离(0-450mm)
个体距离(450-1200mm) 社交距离(1200-3600mm) 公众距离(3600mm以上)
收入水平等,购物兴趣相同,受教育程度接近等,
这些消费特点相同或者相近的消费者,统称为消
费群体。
• 消费个体,它指的是个人所进行的相应的消费行 为。
15
三、购物行为目的与动机
商业心理学将顾客购买目标的选定程序分为三类: 1. 有目的的购物者 2. 有选择的购物者 3. 无目的的购物着
• 不同目的的顾客,其比例是不尽相同。商店室内设计的 目的,主要是吸引第三种人购物,即“潜在购物”。
5
6
➢ 科学工作者对屏风式办公桌挡板的高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提出了330mm的标准尺寸。根据以下要求得出: a 当你坐着面向前方时,视线不会受阻挡,容易与人交流 b 当你面向工作台时,感受不到外界的视线,增强了个人 私密性。 c 当你站起来时,挡板顶端正好达到人的肘部,使人与人 之间容易交流。
商业行为表现为两个方面: ➢ 消费者的购物。 ➢ 营销者的商品出售。
12
一、消费行为与购物环境
• 购物行为,是指顾客满足个人需要而进行的购物 交易的全过程的活动表现。
• 人的心理活动直接支配着消费着的购买行为。 •这一过程大致可分为六个阶段:
从认识——识别——评定——信任——行动— —检验阶段。
如城市货舱,是社会经济兴旺或萧条的重要标志。
7.
商业环境能生动的反映着城市面貌,是城市中浓装艳
抹、五光十色、装扮最华丽之处。缺少它,城市则缺乏生
气。
8.
商业环境也是城市中欢乐喜悦所在。各种娱乐,休闲
设施充实商业环境,刺激顾客购买欲望和兴趣。
9.
商业环境只有具备舒适的环境条件,才能吸引更多的
顾客,因而也是人们逍遥浏览的地方。
13
• 这六个阶段又可概括为三种不同的心理过程:
1.认识过程:注意→兴趣→联想→欲望 2.情绪过程:比较→信任
购买活动后中消费者情绪的产生和变化主要受下列因素的 影响:
A.购物现场的影响。 B.商品的影响。 C.社会情感的影响。
3.心理活动(意志过程):行动→检验
14
二、消费群体和消费个体
•
在消费着之间,存在着某些共同的特点,如
➢ 购物环境便捷性 ➢ 购物环境选择性 ➢ 购物环境的识别性 ➢ 购物环境的舒适性 ➢ 购物环境安全性
18
五、商业空间功能、构成、类型和设计要求
• 商业空间功能 商业空间是消费市场买卖双方进行商品交易活动的地
方。现代商业空间环境的功能,已超出了商品的交易范围, 它对城市、社会个人们的生活带了了巨大的影响,其功能 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舞台,观察了解城市社会的窗口。
4.
商业环境是最富有吸引力的招揽人群之地,这在客观
上造成建筑密集,交通拥挤,人群阻塞等问题,给城市带
来很大压力。
19
5.
商业环境是调节和促进生产与消费之间转换的市场流
通渠道,汇集大量的顾客,外来商品和四面八方的情报信
息。
6.
商业环境是汇集商品、收纳资金的财富聚集之地,犹
16
•
消费者的心理需要直接或间接地表现在购物
活动中,这也就影响购买行为。这种心理活动主
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新奇 2. 偏好 3. 习俗 4. 求名 5. 趋美
17
四、购物心理对购物环境的要求
顾客的购物行为,按照消费心理学的观点是“需求” 动机支配下的“需”和“求”的实施过程。也 就是“物美价廉,购物方便”。这种购物心里 对购物环境则表现出以下的要求。
10.
商业环境也是市场竞争最激烈的地方,在竞争中求发
1.
商业环境是整个城市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
的社会作用,是国家或地区经济是否发达的重要标志。
2.
商业环境也是人们公共交往的活动空间。在店堂活动
人,除了有目的的购物者,还有大量来“逛商店”、浏览
商店,捕捉信息的人。因而“看商品”、“人看人”,是
必然的活动内容和普遍现象。
3.
商业环境城市中充满生命活动的场所,是城市生活的
7
➢ 私密性在住宅空间中更显得尤为突出。住宅室内设计时, 对住宅的功能有如下安排: a 家庭成员及客人公共活动空间 如客厅、餐厅等,是外向 开放空间,按私密性领域层次分,它应布置在住宅的入口 处,便于家人与外界人员的交流。 b 家庭成员的活动空间 如卧室、学习工作室、厨房等,具 有较强的私密性,也是培育和发展个性的场所,是内向封 闭的空间,它应布置在住宅的进深处。
9.1.5 幽闭恐惧 如坐在只有双门的轿车后座上、乘电梯、坐在
飞机狭窄的舱里,总有一种危机感。原因是这几 种空间断绝了人们与外界的联系。 9.1.6 恐高症
10
9.2 人的行为习性
➢ 抄近路习性 ➢ 左侧通行习性 ➢ 左转弯习性 ➢ 归巢、从众与趋光习性 ➢ 识途性 ➢ 聚集效应
11
9.3 商业行为与店堂设计
近年来,“玄关”的设计受到了人们的重视,这体现了一 种私密性的观点。
8
9.1.4 依托的安全感
活动在室内空间的人们,从心理感受上来说, 并不是越开阔、越宽广越好,人们通常在大型室 内空间中更愿意“依托”物体。如在火车站或地 铁站等场所。这对进行室内空间的布置以及空间 围合时的虚实界面的处理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2
➢ 适当的座次安排能充分发挥交谈人员的最佳信息传播功能, 实现双方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的最佳效果。
3
A、社交式 只有桌的一角作为部分屏障,没有私人交往空间 的分隔感。这种距离和位置给谈话者的心理感受是和善轻 松的是一种比较容易产生亲切气氛与达成协议可能的座次
B、合作式 即双方并排而坐,这种方式使交谈者之间无任何 妨碍信息传递的间隔存在。
C、竞争式 这种位置给谈话者造成一种竞争的气氛,它极可 能暗示着某种对抗的情绪。这种方式会造成一种相互对抗 的谈判关系,很难达到坦诚相待、有效沟通的目的。
D、独立式 意味着双方彼此之间不想与对方打交道,它预示 着疏远或者敌意。
4
9.1.3 私密性与近端倾向 私密性在居住类室内空间中的要求更为突出。
第九章 人的心理、行为与空间 环境设计
1
9.1 室内环境中人的常见心理
9.1.1 心理空间(知觉空间)
室内空间尺度首先要满足人的生理需求,还要满足人的心 理需求。 9.1.2 领域性和个人空间 ➢ 领域性 ➢ 个人空间:四种人际距离:密切距离(0-450mm)
个体距离(450-1200mm) 社交距离(1200-3600mm) 公众距离(3600mm以上)
收入水平等,购物兴趣相同,受教育程度接近等,
这些消费特点相同或者相近的消费者,统称为消
费群体。
• 消费个体,它指的是个人所进行的相应的消费行 为。
15
三、购物行为目的与动机
商业心理学将顾客购买目标的选定程序分为三类: 1. 有目的的购物者 2. 有选择的购物者 3. 无目的的购物着
• 不同目的的顾客,其比例是不尽相同。商店室内设计的 目的,主要是吸引第三种人购物,即“潜在购物”。
5
6
➢ 科学工作者对屏风式办公桌挡板的高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提出了330mm的标准尺寸。根据以下要求得出: a 当你坐着面向前方时,视线不会受阻挡,容易与人交流 b 当你面向工作台时,感受不到外界的视线,增强了个人 私密性。 c 当你站起来时,挡板顶端正好达到人的肘部,使人与人 之间容易交流。
商业行为表现为两个方面: ➢ 消费者的购物。 ➢ 营销者的商品出售。
12
一、消费行为与购物环境
• 购物行为,是指顾客满足个人需要而进行的购物 交易的全过程的活动表现。
• 人的心理活动直接支配着消费着的购买行为。 •这一过程大致可分为六个阶段:
从认识——识别——评定——信任——行动— —检验阶段。
如城市货舱,是社会经济兴旺或萧条的重要标志。
7.
商业环境能生动的反映着城市面貌,是城市中浓装艳
抹、五光十色、装扮最华丽之处。缺少它,城市则缺乏生
气。
8.
商业环境也是城市中欢乐喜悦所在。各种娱乐,休闲
设施充实商业环境,刺激顾客购买欲望和兴趣。
9.
商业环境只有具备舒适的环境条件,才能吸引更多的
顾客,因而也是人们逍遥浏览的地方。
13
• 这六个阶段又可概括为三种不同的心理过程:
1.认识过程:注意→兴趣→联想→欲望 2.情绪过程:比较→信任
购买活动后中消费者情绪的产生和变化主要受下列因素的 影响:
A.购物现场的影响。 B.商品的影响。 C.社会情感的影响。
3.心理活动(意志过程):行动→检验
14
二、消费群体和消费个体
•
在消费着之间,存在着某些共同的特点,如
➢ 购物环境便捷性 ➢ 购物环境选择性 ➢ 购物环境的识别性 ➢ 购物环境的舒适性 ➢ 购物环境安全性
18
五、商业空间功能、构成、类型和设计要求
• 商业空间功能 商业空间是消费市场买卖双方进行商品交易活动的地
方。现代商业空间环境的功能,已超出了商品的交易范围, 它对城市、社会个人们的生活带了了巨大的影响,其功能 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舞台,观察了解城市社会的窗口。
4.
商业环境是最富有吸引力的招揽人群之地,这在客观
上造成建筑密集,交通拥挤,人群阻塞等问题,给城市带
来很大压力。
19
5.
商业环境是调节和促进生产与消费之间转换的市场流
通渠道,汇集大量的顾客,外来商品和四面八方的情报信
息。
6.
商业环境是汇集商品、收纳资金的财富聚集之地,犹
16
•
消费者的心理需要直接或间接地表现在购物
活动中,这也就影响购买行为。这种心理活动主
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新奇 2. 偏好 3. 习俗 4. 求名 5. 趋美
17
四、购物心理对购物环境的要求
顾客的购物行为,按照消费心理学的观点是“需求” 动机支配下的“需”和“求”的实施过程。也 就是“物美价廉,购物方便”。这种购物心里 对购物环境则表现出以下的要求。
10.
商业环境也是市场竞争最激烈的地方,在竞争中求发
1.
商业环境是整个城市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
的社会作用,是国家或地区经济是否发达的重要标志。
2.
商业环境也是人们公共交往的活动空间。在店堂活动
人,除了有目的的购物者,还有大量来“逛商店”、浏览
商店,捕捉信息的人。因而“看商品”、“人看人”,是
必然的活动内容和普遍现象。
3.
商业环境城市中充满生命活动的场所,是城市生活的
7
➢ 私密性在住宅空间中更显得尤为突出。住宅室内设计时, 对住宅的功能有如下安排: a 家庭成员及客人公共活动空间 如客厅、餐厅等,是外向 开放空间,按私密性领域层次分,它应布置在住宅的入口 处,便于家人与外界人员的交流。 b 家庭成员的活动空间 如卧室、学习工作室、厨房等,具 有较强的私密性,也是培育和发展个性的场所,是内向封 闭的空间,它应布置在住宅的进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