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科举考试相关词语浅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史上科举考试相关词语浅释
(桂平中沙李剑光)
(1)生员:明清时期,凡通过县试;府试、院试的考试,得以在府、州、县学读书的人,叫做生员;也叫秀才。生员有参加乡试的资格。生员有廪生、增生、附生、庠生等多种称谓。
庠生:府、州、县学生员的别称。“庠”是古代地方学校的名称.故地方在校生员叫庠生。在县学的称邑庠生,在州、府学的叫郡庠生。
廪生:明代初设,始称廪膳生员,公家发给伙食辅助。清代岁考中在一等前列的,方能取得廪生名义。
增生:明代府、州、县学生员人数皆有一定的限额,限额内者为廪膳生,简称廪生;限额外者为增广生员,简称增生。清代岁考中在前列的生员,方能称为增生。廪生有廪米、有职责,增生则无,故廪生地位较增生为高。
附生:明朝初年增生、廪生都有一定数额:明英宗时制定府、州、县额外增附学生员的制度,附于廪生、增生之后,简称附生。清代凡童生入学者,皆称附生。
(2)监生:汊代最高一级的学校叫太学。魏晋南北朝时。又称为国子学。隋代又改为国子监,一直沿用至明清。国子监初期为教育的行政机关。到明代又取代国子学。成为兼有行政机关和最高学府的两重性质,而在国子监中学习的人称为监生。初由学政考取,或由皇帝特许、乾隆以前有严格的考课。有举监、贡监、生监、恩监、荫监、优监、例监等称谓。后则仅存虚名,不被重视。至一般所称监生,指由捐纳所取得。如未入府、州、县学而欲应乡试,或未得科名而欲入仕,都必须捐监生,作为出身,但不一定在监读书。
举监:以举人资格入国子监读书的称举监。
贡监:以贡生资格入国子监读书的称贡监。
恩监:凭借上代余荫取得的监生资格。明代,凡按品级取得的称官生,不按品级而由皇帝特许的称为恩生。
荫监:清代凡现任大官或遇庆典给予的称恩荫,由于先代殉职而给予的称为难荫,通称荫监。名义是入监读书,事实上只经过一次考试即可给予一定官职。
优监:清代,由附生选入国子监读书的,称优监。
例监:由普通身份,捐纳取得监生资格的称例监。
(3)贡生:科举制度中,生员(秀才)一般是隶属于本府(州)、县学的生员。若考选升入京师国子监读书的,则不再是本府、州、县的生员,而称为贡生,意思是以人才贡献给皇帝。明代有岁贡、选贡、恩贡、纳贡。清代有恩贡、拔贡、副贡、岁贡、优贡和纳贡。
副贡:科举考试中的一种附加榜示,亦称备榜,即于录取正卷外,另取若干名之意。乡试副榜始于明嘉靖,清代因之,凡正榜五名,取中一名,名为副贡,不能与举人同参加会试,但下科仍可应乡试。会试副榜始于明永乐亦不能参加庭试。康熙于会试后,另出副榜,作下第举人入仕的一种途径。
拔贡:清制初定六年一次,乾隆七年起改为12年一次,由各省学政考选品学兼优的生员(府学2名,县学1名)保送入京,称为拔贡。经朝考合格,可充任京官、知县或教职。
优贡:清制,每三年由各省学政从儒学生员中考选一次,每省数名,送入国子监学习,称优贡。同治年间规定,优贡经庭试后,可按知县、教职分别任用。
岁贡:明、清两代,每年或两、三年从府(州)、县学中选送年资久的廪生升入国子监,称岁贡。大都挨次升贡,因此有“挨贡”的俗语。
选贡:在府(州)、县学生员中,除岁贡之外,考选学行兼优者充贡,因此有名。
恩贡:明、清朝,凡遇皇帝登极或皇室庆典,各地于岁贡之外,再加贡一次品学兼优的生员进国子监学习,称为恩贡。清代特许“先贤”后裔入监者,亦称恩贡。
纳贡:明、清时,由生员捐纳钱财进入国子监学习的,称为纳贡。
例贡:由普通身份捐纳钱财进入国子监学习的,称例贡。不是正途出身。
(4)举人:唐制,各地乡贡入京应试之通称。意即应举之人。明、清则为乡试考中者之专称,俗称孝廉。作为一种出身资格。考中名列第一者称解元,第二名称亚元,前五名统称五经魁,六名以后的称文魁。武举人称武魁。
副榜:科举考试中的一种附加榜示。亦名备榜。即于录取正卷外,另取若干名之意。乡试副榜起于明嘉靖时。清因之,每正榜五名取中一名,名为副贡,不能与举人同赴会试,仍可应下届乡试。会试副榜始于明永乐时,亦不能参加殿试,仍可应下届会试。
(5)贡士:《礼记》“诸侯岁献贡士于天子”,意即向皇帝进贡人才。清代“会试中式曰贡士,殿试赐出身曰进士。”(1927年版《辞源》),旧时科举考试作答符合规范为合式,故取中者谓之“中式”。习惯上会试考中后即称为进士。
(6)进士:意即贡举的人员。《礼记》:“造士之秀者,以告于王而升之司马,曰进士。”意思是可进授爵禄的人。隋代始设此科。唐代科举中,以进士最为重要,以后历代相沿,为入仕资格的首选。明、清均以举人经会试考中者为贡士。由贡士经殿试赐出身为进士。
状元、榜眼、探花:科举考试以第一者为元。乡试第
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唐代举人
应礼部试皆需投状(提出申请及介绍自己状况),因选中居
首者称“状头”,故有状元之称。中状元者,号称“大魁天下”,为科名中最高荣誉。因其为殿试一甲第一名,亦别名
殿元。宋太宗时,把殿试取录的进士按三等发榜,称为
“三甲”;第一甲三名,由皇帝赐以“及第”名义,第二甲
赐以“出身”名义,第三甲赐以“同出身”名义;三甲都
可直接授官。又,北宋时殿试第一名称“榜首”,二、三名
称“榜眼”(意指榜中双眼),一、二、三名都可以称状元。南宋以后,专以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
探花。唐时选进士后,在杏园设探花宴,以少年俊秀者二、三名为探花使,亦称“探花郎”,南宋后才专指第三名。
(7)三元及第:乡试第一名解元、会试第一名会元、殿试第一名状元都获得者,统称三元及第。(明朝一代,共取状元89名,其中只有2名连中三元)。
(8)传胪:①科举制,在殿试后,由皇帝亲临宣读诏命,宣布登第进士名次的典礼,其制始于宋代,进士在集英典唱名次之日,皇帝至殿宣唱,由阁门承接转传,卫士六七人皆齐声传文而高呼,称为传胪。②明代称会试第一名为会元,二、三甲第一名为传胪。清代状元、榜眼、探花以下,其第四名即进士,二甲第一名为传胪。
(9)恩科:科举制定每3年举行一次乡试与会试,称为正科。凡士子于乡试合格而礼部试或廷试多次不被录取者,若遇皇帝亲试,得以特别名册上奏,经特别许可参加考试,称为特奏名。凡特奏名者一般都能中试,故称为恩科。清代于正科之外,如遇朝庭庆典特加科考试,也称为恩科。若正科合并举行,则称恩正并科,按两科名额录取。
(10)武科:科举考试中专为选拔武官而设的科考。唐武则天长安二年(702)设置武举,为武科之始。宋代有武举、武进士。明代初设武科乡试、会试。最初为6年一试,后改为3年一试。明代崇祯年间又设武科殿试。武科遂发展成为与文士考试相对应的体制。
(11)太学:学校名,也称国学、国子学,是封建王朝中央的教育机构。西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在长安建立太学,北齐改为国子寺,隋炀帝改称国子监。(国子监最初是管理教育的行政机关,到后来发展成为行政机关和最高学府的双重性质,到清代又取代太学。)唐朝国子监设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等6学。宋朝国子监有国子学、太学、武学、律学、小学等。明朝以后国子监不设太学,在监读书者称国子监生。
(12)武学:学校名。教习军事的学校,始于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