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升小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提升小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谷硐小学彭大光

摘要:当今社会的各国竞争,实际上就是各国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的竞争,因此,教育应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好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我们应该从小学教育就开始做起,提升小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关键词:科技创新;创造性思维;教育观念;心理素质;激发:兴趣;科技制作

1.绪言

当今社会的各国竞争,实际上就是各国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的竞争,因此,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我们作为教师,应该怎样担当起这个责任呢?我认为我们应该从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做起。为此就要转变教育观念,真正实施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小学生的创造兴趣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促进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小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走向21世纪的教育正在出现一系列新的变革趋势,近年来,各国纷纷以创新教育作为教育的基本目标和根本目的,创新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的焦点和核心。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不能创新,不去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知识经济逐步到来的今天,大力加强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将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实施创新教育,就是要从培养创新精神人手,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带动学生整体素质的自主构建和协同发展。青少年作为跨世纪的一代,肩负的历史重任更加艰巨。世界现代科技革命浪潮汹涌卷来,时代给中国人民以挑战,历史给中国人民以机遇。作为培养未来建设者的教师如何面对历史的挑战?如何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开展发明创造活动?这是每一位教师应该思考的主要问题。

一、转变教育观念

传统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模式已严重阻碍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因此必须抛弃陈旧的传统教育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将培养创造性思维提高到与加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在活动中让学生动手、动脑,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思考。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运用现代化的学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只要教师对此重视,把它作为一个任务长期坚持下去,日积月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会不断提高。科技教育过程中,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首要目标,通过各种教育形式,培养学生“再次发现”知识的探索精神、“重新组合”知识的综合能力和“首创前所未有”事物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新意识要以兴趣为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而“兴趣——志趣——志向——理想”是许多有作为的科技人员成长的轨迹。

二、让学生自觉储备丰富的知识

小学教育是创新教育的重要阶段,从少年儿童长成青少年,学生接触

的事物越来越多,学习的知识也越来越深,人的生理和心理都逐渐由量变

引起了质变。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小学阶段是人才成长和发展的基础阶段,同时,对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关键时期。这

一阶段我们的学校必须做到两点,一是要正确认识并正视对创新精神与创

造能力的培养,二是必须改变历来偏重于传授知识的培养目标,把重心转

到培养学生求知欲、独立性和创造性思维及实际操作能力上来。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技能,也就是培养创新能力。因此,创新教育必须坚持素质教育的三个要义:要面向全体学生。必须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实现各自应有的发展;要面向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学生在各种素质和谐发展的基础上,形成自己有创造性的特长;要以学生为主体,使每个学生在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中学会创新,养成思索和创造的好习惯。如果我们孤立地强调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而忽视基础知识的掌握,这是不切合实际的。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是把思考时的发散思维用以往没用过的方式把各种知识联

系起来,改组成新联系。只有掌握了大量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才有发散思维的基础。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不能让学生坐等创造性思维灵感的到来,也不能无依据地胡思乱想,而是应该教育学生努力学习规律性知识和丰富各种课外知识。学校是培养教育青少年的主要场所,周围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也无时无刻不在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现代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的社会。人人学习、处处学习、时时学习、主动学习将是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特征,倡导一个学习型社会是迎接知识型社会、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要全面开发人才资源,全面投资人力资本,全面提升人的学习能力,并为之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真正的“学习之邦”应该是:在一个比较完善的现代教育体系中,人人想学习,人人爱学习,人人有能力学习,人人需要学什么,随时随地都可以学到,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每一人都必须不断地学习。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应该倡导和形成与创建世界最大学习型社会相一致的教育理念。建设“学习之邦”,倡导“教育关怀”、坚持“以人为本”,提升“教育品质”,是时代的需要,也应是时代的精神。

三、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关键

心理素质的培养是当前教育界面临的又一重要课题。一个人没有较好的心理素质,不能面对困难和挫折,摔倒了自己不能重新站立起来,自我封闭,不愿与人交流、沟通,久而久之,变得心胸狭窄,上进心中隐含着强烈的虚荣心。这样的人是无法找到自己生活的空间的。为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意志和性格、兴趣和情感等因素对人心理所具有的启动、定向、引导、维持、强化、调节、补偿等重要作用,通过心理素质的培养,让学生学会自立、自强,学会做一个有坚强意志的人。只有既学会知识,又学会做人,才能更好地创新。要帮助学生学会与人相处,培养学生进行创造活动所必不可少的团结协作精神。

总之,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教育,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也就肩负着培养和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重任。因此,从小就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项刻不容缓、迫在眉睫的神圣使命。对于小学教师来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不是一般性的要

求,更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而应成为自己教育活动的一项基本指向,自己应尽的一项神圣职责,并把它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作为衡量教育成功与否的最高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