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的总复习提纲2014
(完整版)公共建筑设计原理重点整理
![(完整版)公共建筑设计原理重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53389b45dd3383c4ba4cd243.png)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复习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卷首语1、剖析公共建筑设计中的共性问题,运用一般性原则,说明公共建筑中带有广泛性和规律性的问题。
2、学习公共建筑设计的基来源则、构想方法和必需的组合技巧。
3、公共建筑种类:医疗建筑、文教建筑、办公建筑、商业建筑、体育建筑、交通建筑、邮电建筑、展览建筑、演出建筑、纪念建筑等。
4、公共建筑的设计工作波及到整体规划布局、功能关系剖析、建筑空间组合、构造形式选择等技术问题。
5、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剖析题目、检查场所、总平设计、建筑设计、建筑成就表达。
6、建筑分类:按建筑风格、建筑组合方式、构造种类、使用功能(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或高度区分。
7、建筑设计原则:经济、安全、合用、雅观。
8、公共建筑:面向社会、具备公共参加性或开放性特点的建筑种类。
第一章:公共建筑的整体环境布局1整体环境布局的基本构成1)、建筑是什么?——建筑是为了人类社会活动的需要,利用物质技术,依照科学法例和审美要求,经过对空间的塑造,组织与完美所形成的物质环境。
2)、创立室外空间环境时,应试虑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双方面的问题。
内在:公共建筑自己的功能、经济及雅观的问题;外在:城市规划、四周环境、地段状况等。
3)、室外环境的空间与场所:a、开敞的空间场所(集散广场)在共公建筑中,因为人流比较集中而要求空旷的场所,形成必定规模的集散广场,需要各样流线的通行能力和空间构图的需要来确立其规模和布局形式。
因为这种广场对城市相貌影响较大,同时在艺术办理上要求较高,所以需要充足考虑广场的空间尺度和立体构成等构图的问题,为人们赏析建筑景观,供给优异的地点与角度。
有些公共建筑,因为城市规划的要求,安排在道路的交织路口。
在这种状况下,为了避免主体建筑出路口与转角处人流的扰乱,常将建筑退后,形成一段比较宽阔的场所,这样办理有益于道路交织口处的空间办理。
b、活动场所与室内空间的联系亲密,应凑近主题建筑主要部位c、泊车场所泊车场地点,一般要设置在方便易找的地方,如主体建筑物的一侧或后侧,但不该影响整体空间环境的完好性和艺术性为原则。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期末复习重点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期末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bec1f6c5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dc.png)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期末复习重点
一、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的概念与基本理论
二、公共建筑设计的功能与布局原则
公共建筑的功能与布局是其设计的基础,它涉及到建筑的使用性能与
实用性。
在期末复习中,需要了解并掌握公共建筑的功能与布局原则,如
选择合适的功能分区、合理的功能布局等。
三、公共建筑设计的空间与形式原则
公共建筑的空间与形式是其设计的重要方面,它涉及到建筑的整体形
象与外观效果。
在期末复习中,需要了解并掌握公共建筑的空间与形式原则,如建筑的比例与尺度、建筑的立面与造型等。
四、公共建筑设计的环境与技术原则
五、公共建筑设计的人文与社会原则
六、公共建筑设计的创新与实践原则
七、公共建筑设计案例分析与评估
在期末复习中,需要通过对一些公共建筑设计案例的分析与评估,来
理解并运用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案例分析与评估既可以是教材中的经典案例,也可以是实际建筑实例。
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与评估,可以加深对公共
建筑设计原理的理解与应用。
总之,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期末复习的重点包括:公共建筑设计的概念
与基本理论、功能与布局原则、空间与形式原则、环境与技术原则、人文
与社会原则、创新与实践原则,以及案例分析与评估。
掌握这些重点内容,
可以帮助学生在期末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并为将来的公共建筑设计实践奠定良好的基础。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期末复习总结.doc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期末复习总结.doc](https://img.taocdn.com/s3/m/17c3db2725c52cc58ad6be08.png)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复习纲要第一章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1 •公共建筑的类型:医疗建筑,文教建筑,办公建筑,商业建筑,体育建筑,交通建筑,邮电建筑,展览建筑,演出建筑,纪念建筑。
2 •公共建筑与总体环境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延仲,相互惨途,相互补充。
3 •创造室外空间环境考虑两方面问题:内在因索:建筑本身的功能、经济以及美观问题外在因素:城市规划、周围环境、地段状况等4 •室外环境空间的组成部分:群体建筑广场道路绿化设施雕塑壁画建筑小詁灯光造型的艺术效果5 •环境布局的最终目的:满足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方而的要求以及精神方而的要求6 •室外环境的空间与场所:集散广场活动场所停车场所7 •总体环境布局的空间与环境的关系:空间是主要的,环境应与与空间相结合,其最终目的通过考虑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组合做到两者相互依从,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满足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及精神方面的需要。
&公共建筑出入口及区间道路设置举例并说明其处理手法:一般公共建筑总平而的出入口应安排在所临的干道上,并与主体建筑岀入口冇比较方便的联系;有些公共建筑所处的地段并不与干道相临,这时要考虑出入口与附近的干道有比较方便的联系,给人流活动创造通畅的条件;述有一些公共建筑所处的地段,面临几个方面的干道,这就需要对人流的主要來向进行分析,把地段的出入口放在人流较多的部位上,而其他方向应根据需要设置次要的出入口。
9 •公共建筑空间环境设计包括:利用环境改造环境创造环境.10•室外空间的构成,主要依赖于建筑和建筑群体组合11 •室外空间环境组合的三个基本经验和看法:1)从建筑的实用性质出发,着重分析功能关系,并加以合理的分区,运用道路,广场,交通联系,手段加以组织,使总体空间环境的布局联系方便,紧凑合理。
2)在群体建筑造型艺术处理上,需要从性格特征出发,结合周围环境及规划的特点,运用各种形式美的规律,按照一定的设计意图,创造出完整而乂优美的室外环境。
公建原理总结复习
![公建原理总结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6586bc92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9f.png)
第一章建筑概论1.建筑的分类---工业建筑;居住建筑;公共建筑2.建筑的基本属性3.建筑的三要素:4.建筑设计的要求5.建筑设计的过程第二章建筑的功能、流线、空间问题第一节功能、流线、空间概述1.公共建筑功能关系中的核心问题(包含群体和单体)(第24页)2.马斯洛的五需求3.建筑功能与单一空间的关系建筑功能对于建筑空间的规定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二节公共建筑的空间组成1.建筑空间的组成2.厕所的基本设计要求3.交通联系空间基本的设计要求4.走道宽度、长度的确定5.达到空间布局紧凑,缩短走道的措施6.楼梯基本的设计要求:7.电梯的基本设计要求:8.门厅的设计要求第三节公共建筑的功能分区1.合理地进行功能分区功能关系图:2.功能分区的原则第四节合理组织交通流线1.在进行建筑平面布局时,最常用来分析和确定空间关系的手段是:流线分析图,功能关系图。
2.流线组织的原则3.流线组织的基本方式(适用范围,特点)第五节建筑空间概述1.“灰空间”的概念,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关系第六节建筑空间组织形式1.分隔性空间组合(特点、优点、缺点)(1)单内廊式布局;(2)单外廊式布局;(3)双外廊形式;(4)双内廊形式2.连续性性空间组合(特点、优点、缺点)(1)串联式的空间组合(2)放射性的空间组合(3)串联兼走道的空间组合(4)放射兼串联的空间组合(5)灵活可变的空间组合3.高层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包括:a:框架结构;b:剪力墙结构;c:框架--剪力墙结构;d:筒体结构(框筒;筒中筒;成束筒)第三章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第一节总体环境布局的基本组成1.建筑群体组合建筑群体组合的概念建筑群体组合的基本原则:第二节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设计第三节建筑外部空间设计1.外部空间的基本概念2.外部空间的最基本的空间构成方式3.外部空间的尺度和比例--实体与空间的关系-[实体围合的空间中实体高度(H)和间距(D)之间的关系]4.“十分之一”理论5.“外部模数”理论6.外部空间的设计手法(1)外部空间的对比与变化(2)外部空间的渗透与层次(3)外部空间的序列组织第四章建筑的技术与经济问题1.混合结构,框架结构(特点、优点、缺点)第五章建筑的艺术处理问题1.公共建筑造型设计的美学原则:多样统一的原则。
公共建建筑设计原理复习大纲
![公共建建筑设计原理复习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d67dbb1f10a6f524ccbf859a.png)
1.试述公公建筑总体环境布局的基本要素及其重要设计原则?(一)公共建筑总体的环境布局的基本要素有建筑群体、附属建筑、广场道路、绿化设施、雕塑壁画、建筑小品、灯光造型的艺术效果。
(二)道路系统的设计原则:面临干道或人流较多的部位,有些建筑的主出入口宜设在次干道上,主出入口与道路交叉口的距离≥70m,主出入口还应与建筑出入口方便联系。
内部道路的组织安排:建筑各出入口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分隔、当建筑沿街长度超过120m时,需要在适当位置设有消防车道,宽4m、高层建筑联系内院与外部街道的人行道之间的距离不能>80m。
(三)①场地:开敞场地(集散广场):1)剧院、会堂、体育馆、车站的集散广场要注意交通组织。
2)旅馆、饭店、商店的集散广场要注意布局紧凑。
3)医院、学校、图书馆的集散广场要注意绿化隔离。
☆交叉路口将建筑后退以形成广场。
②活动场地:应靠近主体建筑出入口,与绿化,道路,建筑小品,围墙等组成有机整体。
③停车场地:靠近入口,不妨碍交通,位于主体建筑的一侧或后侧,不影响环境的完整性与艺术性。
自行车停车场应顺应人流方向,靠近建筑。
④服务性院落应隐蔽,设有单独出入口。
(四)绿化:1)在建筑的室外空间组合中,绿化系统对于美化环境的作用比较突出,当考虑绿化时,应尽量根据原有的条件,结合总体布局的构思创意,选择合适的绿化形成。
2)规则:有一定对称性的绿化布局能够创造出严谨对称、肃穆庄重的气氛;而采用小巧的庭院,运用绿化、水池、柱廊、假山亭子及建筑小品等手法可以创造出开朗欢快的气氛。
(五)绿化环境布局中,应依照公共建筑的不同性质,结合室外空间的构思意境,常以各种装饰性的建筑小品,突出室外空间环境构图中的某些重点,起到强调主体建筑,丰富空间艺术的作用。
小品包括:灯柱,花架,水池……重点布置在主要出入口、广场中心、绿化焦点。
☆巧于借用,精在体宜:正确的因借关系或者说利用环境的正确途径,乃是充分考虑公共建筑本身的基础上,运用周围的自然环境景观的特点,使室外环境的空间组合打到水乳交融、有机联系的境界。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期末复习重点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期末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dc14868948d7c1c709a1455a.png)
建筑设计原理复习第一版出版说明公共建筑包括的类型比较多的,常见的有:医疗建筑、文教建筑、办公建筑、商业建筑、体育建筑、交通建筑、邮电建筑、展览建筑、演出建筑、纪念建筑等建筑中功能要求、技术条件与艺术形象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适用、经济、美观第一章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1。
1 总体环境布局的基本组成1.建筑工作者与其说是运用构思创意与设计技巧创造美好的建筑,不如说是给人们创造美好的环境2.反映国家、城市、乡镇最突出和最鲜明的文明标志3.公共建筑的环境艺术,总是把“生活环境”与“视觉艺术”联系起来总结:公共就爱你住本身的功能、经济及美观的问题,基本上属于内在因素城市规划、周围环境、地段状况等方面的要求,则常是外在的因素1。
1。
1室外环境的空间与建筑一般公共建筑室外环境的构成,主要是一句建筑或建筑全体的组合,而其他注入道路、广场、绿化、雕塑及建筑小品等,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1.在具体布局中主题建筑常形成室外空间构图的中心,其附属建筑是室外空间组合的一部分,应与主题建筑相配合,围合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2.通过组合所形成的室外环境空间,应体现出一定的设计意图和艺术构思,例如天安门广场,意大利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3.公共建筑所形成的总体空间环境氛围,同样是满足人们行为心理上的需求,也是单体公共建筑创作构思过程中的极为重要的一环。
1.1。
2室外环境的空间与场所1.开场的空间场所(集散广场)2.活动场地3.停车场所1.1.3室外环境的空间与绿地图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广场总体布局1.2总体环境布局的空间与环境公共建筑室外空间环境设计,概括起来有三方面:利用环境、改造环境与创造环境1。
2.1 利用环境的有利因素了解1。
2。
2依照构思意图创造环境充分利用环境的有利因素,排除其不利因素,根据需要改造环境,甚至创造黄静,以满足设计创意的需求,使室外空间环境更加完美.赖特与环境融为一体,强调建筑是自然的迈耶白色派与自然的对话,强调建筑是人工的,不应成为自然的一部分,应该与自然独立开来,形成对话1.3群体建筑环境的空间组合公共建筑群体空间组合,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某些类型的公共建筑在特定的条件下(如地形特点、建筑性质等),需要采用比较分散的布局,因而产生群体空间组合;二是以公共建筑群组成各种形式的组团或中心公共建筑群体的空间环境所形成的各种类型的中心,在室外空间环境的组合问题上,可以概括出如下三个基本经验和看法:1.从建筑群的使用性质出发,着重分析功能关系,并加以合理的分区,运用道路、广场等交通联系手段加以组织,使总体空间环境的布局联系方便,紧凑合理。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复习纲要精选全文完整版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复习纲要精选全文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93dd9935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64.png)
公建原理第二版卷首语1.公共建筑,是人们进行社会活动不可缺少的环境和场所2.建筑分类主要类型居住建筑工业建筑公共建筑3.公建的设计工作涉及总体规划布局、环境背景特色、功能关系分析、体形空间组合、结构形式选择、造型艺术创作。
4.公共建筑的类型:医疗建筑,文教建筑,办公建筑,商业建筑,体育建筑,交通建筑,邮电建筑,展览建筑,演出建筑,纪念建筑第一章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1.公共建筑与总体环境(室内外的空间环境)之间的关系:P2相互联系,相互延伸,相互惨途,相互补充。
使之构成一个整体统一而又和谐完整的空间体系。
2.室外空间环境的主要组成:P2⑴群体建筑⑵广场道路⑶绿化设施⑷雕塑壁画⑸建筑小品⑹灯光造型的艺术效果。
3.因公建使用性质不同,室外环境空间与场所分为:P4⑴开场的空间场所(集散广场)⑵活动场所⑶停车场所⑷服务性的院落4停车场所位置要求:P7⑴尽量设在方便易找的部位,如整体建筑的一侧或另一侧,以不影响整体空间环境的完整性与艺术性为原则。
⑵利用地下停车场或立体停车场的方式,以节约场地用地。
5.处理室外环境空间组合,出入口及区段道路的设置问题P8⑴一般公共建筑总平面的出入口应安排在所临的干道上,并与主体建筑出入口有比较方便的联系;⑵有些公共建筑所处的地段并不与干道相临,这时要考虑出入口与附近的干道有比较方便的联系,给人流活动创造通畅的条件;⑶一些公共建筑所处的地段,面临几个方面的干道,这就需要对人流的主要来向进行分析,把地段的出入口放在人流较多的部位上,而其他方向应根据需要设置次要的出入口。
6.出入口的形式:P8可以处理成开敞的,也可以处理成封闭的,具体视建筑的性质和风格而定。
7.出入口,区段道路的处理手法:P9在室外环境空间布局中,依据建筑组合、绿化布置、庭院处理等方面的设计意图,需要考虑一定的内部道路,其布置系统应使室外诸多空间之间有机地联系,达到脉络分明、景观有序的完美效果8.公建室外空间环境设计包括:P10⑴利用环境⑵改造环境⑶创造环境.9.公建群体空间组合包括两个方面P16⑴某些类型的公建在特定的条件下(如地形特点、建筑性质等),需要采用比较分散的布局,因而产生群体空间组合⑵以共建群组成各种形式的组团或中心,以城市中的市政中心、商业中心、体育中心、展览中心、娱乐中心、信息中心、服务中心、居住区中心等,也必然产生室外空间组合的类型。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复习概要(doc 8页)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复习概要(doc 8页)](https://img.taocdn.com/s3/m/99a13868b9f3f90f77c61b5b.png)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复习概要(doc 8页)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复习纲要第一章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1.公共建筑的类型:医疗建筑,文教建筑,办公建筑,商业建筑,体育建筑,交通建筑,邮电建筑,展览建筑,演出建筑,纪念建筑。
2.公共建筑与总体环境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延伸,相互惨途,相互补充。
3.创造室外空间环境考虑两方面问题:内在因素:建筑本身的功能、经济以及美观问题外在因素:城市规划、周围环境、地段状况等4.室外环境空间的组成部分:群体建筑广场道路绿化设施雕塑壁画建筑小品灯光造型的艺术效果5.环境布局的最终目的:满足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方面的要求以及精神方面的要求6.室外环境的空间与场所:集散广场活动场所停车场所7.总体环境布局的空间与环境的关系:空间是主要的,环境应与与空间相结合,其最终目的通过考虑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组合做到两者相互依从,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满足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及精神方面的需要。
8.公共建筑出入口及区间道路设置举例并说明其处理手法:一般公共建筑总平面的出入口应安排在所临的干道上,并与主体建筑出入口有比较方便的联系;有些公共建筑所处的地段并不与干道相临,这时要考虑出入口与附近的干道有比较方便的联系,给人流活动创造通畅的条件;还有一些公共建筑所处的地段,面临几个方面的干道,这就需要对人流的主要来向进行分析,把地段的出入口放在人流较多的部位上,而其他方向应根据需要设置次要的出入口。
9.公共建筑空间环境设计包括:利用环境改造环境创造环境.10.室外空间的构成,主要依赖于建筑和建筑群体组合11.室外空间环境组合的三个基本经验和看法:1)从建筑的实用性质出发,着重分析功能关系,并加以合理的分区,运用道路,广场,交通联系,手段加以组织,使总体空间环境的布局联系方便,紧凑合理。
2)在群体建筑造型艺术处理上,需要从性格特征出发,结合周围环境及规划的特点,运用各种形式美的规律,按照一定的设计意图,创造出完整而又优美的室外环境。
《公建原理》课程复习提纲
![《公建原理》课程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96749d07ff00bed5b9f31dc8.png)
第一章概述三、公共建筑设计的主要内容:公共建筑在城市建设中居于比较重要的地位,它是一项社会性、技术性、艺术性等等综合性很强的设计工作。
就以做一个具体的建筑设计所要进行的工作(设计的基本程序)来看:公共建筑设计的基本程序:◆分析任务书,查阅相关资料◆对建筑所在环境的调查和分析◆建筑及周边环境的总体布局◆建筑的基本功能布局及体量关系◆深入基本关系,加入相应的结构形式◆完成建筑设计四、公共建筑设计中的若干概念及辩证关系参见《建筑空间组合论》P1-11页,理解建筑三要素的内涵及其与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
其中,希望能够熟记下面这段话,以便理解建筑的空间性概念。
“埏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老子《道德经》第二章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第一节总体环境布局的基本组成一、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在对待建筑与环境的关系问题上,存在两种倾向性:◆第一种观点认为:建筑应该是自然的,要成为自然的一部分。
◆第二种观点认为:建筑是人工产品,不应当模仿有机体,而应与自然构成一种对比的关系。
尽管他们所强调的侧重有所不同,但都不否定建筑应当与环境共存,并互相联系,这实质上就是建筑与环境相统一。
所不同的是,一个是通过调和而达到统一,另一个则是通过对比而达到统一。
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如果将其平面化,可以看作是“形和底”的关系。
我们的视野通常是由形形色色的要素、不同形状、尺寸及色彩的题材组成。
为了更好的理解一个景观的结构,我们通常把要素组织在正、负两个对立的组别里:我们把图形当成正的要素,称之为“形”,把图形的背底当成负的要素,称之为“底”。
总平面布局应注意的问题:1.建筑物的位置安排,非特殊情况下,应避免造成基地面积零碎,以致无法从容安排其他设施。
当然建筑物性质不同,会有不同的场地特殊要求。
2.建筑物与基地周围之间应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不应对基地周围环境产生不良效果。
建筑物应结合四周环境,根据建筑物的性质,结合具体设计,形成良好的景观。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复习纲要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复习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10b65f35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a7.png)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复习纲要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是指在设计和建造公共建筑时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理念。
公共建筑设计不仅要考虑到建筑形式的美观与实用,还要谨慎思考人们在其中工作、生活、学习和娱乐等场景下的需求和舒适度。
以下是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的复习纲要。
一、功能性原理:公共建筑的设计首要考虑应该是其功能性。
建筑应当满足其所需的功能,如教育机构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医疗设施应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
设计师应详细考虑建筑的使用者,并根据他们的需求来规划和设计建筑空间。
二、美观性原理:公共建筑应该具备美观性,既能为人们提供美好的环境,又能展示建筑的独特魅力。
设计师应用艺术和美学原理来创造美丽的建筑形式,并合理运用色彩、材料、光线等元素,以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
三、安全和可持续性原理:公共建筑的设计需要考虑人们在建筑中的安全。
这包括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建筑设备的安全性等方面。
另外,公共建筑的设计也应考虑可持续性,包括使用环保材料、节能措施等,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四、通达性原理:公共建筑应该具备良好的通达性,方便人们进出和移动。
设计师应考虑人们的流线,合理规划出入口、楼梯、电梯等设施,确保人们能轻松进出建筑,并提供无障碍通道和设施,以满足身体障碍者和老年人的需求。
五、舒适性原理:公共建筑设计要考虑人们在建筑中的舒适感受。
这包括室内温度、湿度、光线、噪音等方面的控制,以确保人们能够在建筑中享受到舒适的环境。
设计师应考虑使用合适的材料和技术,提供合适的透气性、隔音性和光线控制,以提高建筑的舒适性。
六、社会性原理:七、经济性原理:公共建筑的设计也需要考虑经济性。
这包括建筑的建造和维护成本,以及使用的材料和设备的成本等。
设计师应合理控制设计的复杂度,寻找经济高效的解决方案,使建筑在满足功能和美观的同时,也能够更具经济性。
八、灵活性原理:考虑到公共建筑的长期使用和变化需求,设计师应为建筑提供灵活性。
建筑应具备适应变化的能力,如可变空间、可隔断空间等设计,以满足不同使用需求。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总结(综合各复习资料提炼最精华)精选全文完整版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总结(综合各复习资料提炼最精华)精选全文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1baf85d8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89.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公共建筑与整体环境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延长,相互浸透,相互增补。
建筑师环境观:1.给人们创建美好的环境,2. 注意优美的环境,应当反应出国家,城市,乡镇最突出和鲜亮的标记,3.公共建筑与环境艺术是指“生活环境“与视觉艺术” 完满联合。
室外环境空间的构成部分:1.集体建筑2.广场道路3.绿化设备4.雕塑壁画5.建筑小品6.灯光造型与夜间的光明艺术成效.场所: 1)活动场所2)泊车场所3)集散场所活动,游戏,缓冲,休闲室外空间与建筑:与主体建筑相当合,围合成一个一致和睦的整体。
一般可区分为以下几种形式:①开敞场所②活动场所③停室外空间依据使用性质不一样,车场所④服务性的院落服务性的院落:大多半公共建筑还需要设置服务性的院落,如锅炉房,厨房等。
一般为了出入方便,常设置独自的进出口。
泊车场所:泊车场的地点,一般要求尽量设在方便易找的部位,如主体建筑物的一侧或后侧,以不影响整体空间环境的完好性与艺术性为原则。
有些公共建筑,由于城市规划的要求,安排在道路的交织口处,在这种状况下:为了防止主体建筑进出口与转角处人流的扰乱,常将建筑退后,形成一段比较宽阔的场所,这样处理有益于干道转角处车辆拐弯处的视野要求,同时也有益于道路交织口处的空间办理。
公共建筑前方常常退后红线一段距离,形成开敞的室外场所,主要原由是:形成一段比较宽阔的场所,这样办理主假如为了用来分散人流。
为了充足利用处所,常被用作泊车;人们活动之用;供人们赏析建筑之用。
公共建筑空间环境设计包含:1)利用环境 .2 )改造环境 .3 )创建环境 .巧于因借,精在体宜;俗则摒之,嘉则收之室外空间环境的组合问题上,归纳出三个基本经验和见解:1:从建筑的适用性质出发,侧重剖析功能关系,并加以合理的分区,运用道路,广场,交通联系,手段加以组织,使整体空间环境的布局联系方便,紧将就理2:在集体建筑造型艺术办理上,需要从性格特点出发,联合四周环境及规划的特点,运用各样形式美的规律,依照必定的设计企图,创建出原完好而又优美的室外环境。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的总复习提纲2024全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的总复习提纲2024全](https://img.taocdn.com/s3/m/9c71e6a3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7d.png)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的总复习提纲2024全一、公共建筑设计的概念和目的1.1公共建筑的概念及特点1.2公共建筑设计的目的和重要性1.3公共建筑设计的原则二、公共建筑设计的基本要素2.1建筑尺度与规模2.2建筑平面与布局2.3建筑形式与造型2.4建筑结构与材料三、公共建筑设计的空间规划原则3.1功能布置与分区3.2空间流线与路径设计3.3空间秩序与层次3.4空间氛围与体验四、公共建筑设计的环境与景观考虑4.1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4.2建筑与自然景观的关系4.3建筑与人工景观的关系4.4绿色建筑设计原则五、公共建筑设计的功能需求5.1功能需求的分析与规划5.2功能布置与空间组织5.3功能与人员流动性考虑5.4功能与可持续发展的结合六、公共建筑设计的人性需求6.1空间尺度与舒适性6.2空间采光与通风6.3空间声学与照明设计6.4空间人性化设施与服务七、公共建筑设计的安全需求7.1防火和逃生安全设计7.2结构和材料的安全性设计7.3交通和电气设施的安全设计7.4公共场所安保措施八、公共建筑设计的节能和环保8.1能源的高效利用8.2建筑材料的可持续性8.3垃圾处理与再利用8.4绿色建筑技术与创新九、公共建筑设计的文化与社会因素9.1建筑与文化传承的关系9.2建筑与社会功能的关系9.3建筑与当地特色的关系9.4建筑与社会互动的关系十、公共建筑设计的案例分析10.1国内优秀公共建筑设计案例10.2国际优秀公共建筑设计案例10.3个人设计实例的剖析10.4公共建筑设计的趋势和发展方向十一、公共建筑设计的实践与创新11.1公共建筑设计实践中的问题与挑战11.2公共建筑设计中的创新与尝试11.3公共建筑设计的设计流程与方法11.4公共建筑设计的评估与改进以上为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的总复习提纲,包括了公共建筑设计的概念和目的、基本要素、空间规划原则、环境与景观考虑、功能需求、人性需求、安全需求、节能和环保、文化与社会因素、案例分析、实践与创新等内容,通过复习这些知识点,可以全面了解公共建筑设计的原理和重要性,并应用到实际的设计工作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总复习提纲(内部资料注意保密)一、考试题型: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三、判断改错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五、论述题( 共20分,任选题,共2 小题,任选1 题,多选不得分)……………………………………………二、成绩考核:1、期末考试:70%2、平时成绩:30%(作业 + 出勤)……………………………………………三、总复习提纲内容:(一)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判断改错题:1、民用建筑的分类?(两大类:公共建筑、居住建筑)2、建筑物按照使用性质的分类?(三大类: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3、公共建筑群体空间组合的类型有哪些?(两种:分散式布局和中心式布局)4、高层建筑?建筑总高度超过24m5、衡量群体组合最终的标准和尺度是什么?它是否达到了统一6、公共建筑空间的主要构成?(三个主要部分组成:主要使用空间、次要使用空间(辅助空间)、交通空间)7、办公建筑的主要使用性质的房间可分为办公和公共两大部分。
8、教学楼、图书馆、幼儿园建筑的主要使用房间是?9、公共建筑的走道净宽一般不应小于1100 mm。
10、公共建筑中专供通行用的过道宽度一般在1.5m以上。
11、过道供3股人流通行时其宽度是1650mm。
12、公共建筑中坡道的坡度一般为8% ~15% 113、残疾人坡道坡度为不大于1:1214、建筑楼梯每个梯段的踏步数一般不应超过18级,亦不应少于3级。
15、一般自动扶梯的坡度为30°左右。
16、公共建筑中,为防火疏散需要至少要设置2部楼梯。
17、光源与人眼处于0~30度时眩光最强烈。
18、公共建筑常用的结构形式有:混合结构、框架结构、空间结构。
19、混合结构的缺点?见讲义P6120、框架结构最明显的特点?承重系统与非承重系统有明确的分工21、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常采用的柱距尺寸是?6-9m22、大跨度建筑的结构形式有?网架结构、壳体结构、悬索结构、充气结构。
23、壳体结构体系的优点?结构重量小、结构受力均匀、有较大的刚度24、公共建筑的交通联系部分可分为哪几种形式?(三种形式:水平交通、垂直交通、枢纽交通)25、高层建筑的交通组织以什么为主?垂直交通结合水平交通26、小型建筑的人流安排多采用的组织形式是?平面的组织方式27、大型观演建筑的人流安排多采用的组织形式是?综合的组织方式28、建筑构图的基本规律是多样统一。
29、形式美的规律有哪些?(6个规律,见讲义P53)30、韵律的形式有哪些?重复(连续)的韵律、渐变的韵律、交错的韵律、起伏的韵律31、处理建筑构图中的主从关系时,可运用的对比手法有哪些?32、建筑物能否正确地表现出其真实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什么处理?立面处理33、有效面积?使用面积?结构面积?使用面积系数?见讲义P70)34、一般的采暖系统包括热水和蒸汽两种方式。
35、学校、会堂、影剧院适合哪种采暖方式?蒸汽采暖方式36、幼儿园、医院、宾馆适合哪种采暖方式?热水采暖方式37、常见的空气调节系统包括哪些?(三种形式:集中空调系统、高速诱导系统、风机盘管系统)38、宾馆建筑常采用的空气调节系统是?高速诱导系统39、适用影剧院、体育馆等建筑的空气调节系统是?集中空调系统40、空气调节主要是指调节室内的?温度、湿度、风速、洁净度41、人工照明的光源有哪些形式?(三种形式:白炽灯、荧光灯和碘钨灯)42、三种光源的特性对比?碘钨灯比白炽灯体积小、亮度高、寿命长;荧光灯比白炽灯发光效率高,耗电少,寿命长43、解决眩光的措施?(同简答题11)44、世贸大厦的建筑设计者是谁?(日裔美国建筑师雅马萨奇)45、塔式?板式高层建筑?板式高层建筑的优、缺点?塔式、板式的代表作品?(见讲义)46、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形式有哪些?(五种:分隔性、连续性、观演性、高层性、综合性)46、内廊式的布局走道的优、缺点?(同简答题43)47、体育馆、影剧院建筑常采用的空间组合形式是?观演性空间组合48、陈列馆、博物馆建筑常采用的空间组合形式是?连续性空间组合49、学校、行政、医院办公建筑常采用的空间组合形式是?分隔性空间组合50、观演性建筑中视觉最好的位置是?主席团,以满足举行仪式要求。
51、以展览类建筑为代表的连续性的空间组合可分为哪些形式?(五种形式:串联的空间组合形式、放射的空间组合形式、串联兼通道的空间组合形式、兼有放射和串联的空间组合形式、综合性大厅的空间组合形式)……………………………………………(二)简答题:1、公共建筑按用途分类可分为哪些?答:办公建筑(包括写字楼、科技(研)楼、政府部门办公室等);商业建筑(如商场、超市、购物中心、金融建筑等);文教建筑(学校,图书馆、文化馆、少年宫等);医疗建筑(医院、疗养院,诊所);通信建筑(如邮电、通讯、广播用房);交通建筑(如机场、车站,旅客站,水运码头建筑等);体育建筑(体育馆等);演出建筑(剧院,电影院,音乐厅,歌剧院);纪念建筑(纪念馆、纪念堂,纪念碑等);展览建筑(博物馆等);景观建筑(风景园林或城市景观建筑)。
2、公共建筑的设计工作主要涉及到哪些方面?答:总体规划布局;环境背景特色;功能关系分析;体形空间组合;结构形式选择;造型艺术创作。
3、简答室外场地主要有几种?室外环境的空间与场所可以归纳为几种类型?答:4种:1)集散广场;2)活动场地;3)停车场地;4)服务用房的院落。
4、简述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原则。
答:1)功能分区合理;2)流线组织明确;3)空间布局紧凑;4)结构选型合理;5)设备布置合理。
5、空间布局紧凑的手法有哪些?答:1)加大建筑进深;2)增加层数;3)降低层高;4)在尽端布置大空间。
6、公共建筑的功能问题中核心问题是什么?答:公共建筑的功能问题中核心问题:1)功能区分2)人流疏散3)空间组成4)室外环境的联系。
7、简述公共建筑中的功能分区原则。
答:1)处理好“主”与“辅”的关系;2)处理好“内”与“外”的关系;3)处理好“动”与“静”的关系;4)处理好“洁”与“污”的关系。
8、建筑形式美的规律有哪些?建筑的构图规律有哪些?答:建筑形式美的规律、构图规律:1)统一与完整;2)对比与微差;3)均衡与稳定;4)韵律与节奏;5)比例与尺度;6)主从与重点9、怎样改善过道的通风和采光?答:尽量采用自然采光和通风;在不能直接采光和通风的条件下,则需要进行专门的考虑,如利用尽端开口,两侧局部开敞、利用楼梯间采光,或者利用顶部天窗采光。
10、公共建筑设计质量的好坏受哪些方面的影响?答:公共建筑设计质量的好坏是与透彻的功能分析、完美的艺术构思、合理的结构选型、适宜的设备布置、深入的经济比较以及紧凑的总体空间环境布局分不开的。
11、什么是眩光?如何解决眩光?答:眩光的定义:在视野内由于远大于眼睛可适应的照明而引起的烦恼、不适或丧失视觉表现的感觉。
眩光的光源分为直接的(如太阳光、太强的灯光等),和间接的(如来自光滑物体表面(高速公路路面或水面等)的反光)。
解决眩光的方法:1)加大灯具保护角;2)控制光源不外露;3)提高光源悬挂高度;4选用间接照明或漫射照明。
12、简答适用、经济、美观三者之间的关系。
(见讲义P11)13、公共建筑群体达到合谐统一的基本途径?答:a.对称;b.轴线;c.向心;d. 与地形相结合;e. 采用共同的形体14、室外环境空间组成有哪几个主要部分?(见教义P16)1)建筑物群体;2)场地及道路;3)绿化设施;4)建筑小品、雕塑、壁画;5)灯光造型与夜间的光照效果。
15、空间布局紧凑的手法有哪些?答:1)加大建筑进深;2)增加层数;3)降低层高;4)在尽端布置大空间。
16、现代建筑设计最常用的两种分析与确定空间组合关系的手段?答:1)功能关系分析图:或功能气泡图;2)流线分析图:平面流线图、剖面流线图、综合流线图17、交通流线的类型有哪些?(3种类型)答:1)公共人流交通线;2)内部工作流线;3)辅助供应交通流线。
18、交通流线的组织的要求有哪些?答:1、不同性质的流线应明确分开,避免相互干扰。
(1) 首先要做到:使主要活动人流线不与内部工作人流线或服务供应线相交叉;(2) 其次,主要活动人流线中,有时还要将不同对象的流线适当的分开;(3) 此外,在集中人流的情况下,一般应将进入人流线与外出人流线分开。
不出现交叉、聚集、“瓶子口”的现象。
2、流线的组织应符合使用程序,力求流线简捷明确、通畅,不迂回,最大限度地缩短流线。
3、流线组织,要有灵活性,以创造一定的灵活使用的条件。
19、公共建筑的流线组织方式?答:1、水平方向的组织;2、垂直方向的组织; 3、水平和垂直相结合的流线方式20、建筑物内部的交通联系方式有哪些?答:(三种)1)水平交通;2)垂直交通联系;3)交通枢纽21、建筑体型的细部处理有哪些方面?答:1)转折与转角;2)联系与交接;3)虚实;4)凹凸;5)线条;6)色彩;7)局部和细部22、怎样改善过道的通风和采光?答:尽量采用自然采光和通风;在不能直接采光和通风的条件下,则需要进行专门的考虑,如利用尽端开口,两侧局部开敞、利用楼梯间采光,或者利用顶部天窗采光。
(23-32答案参考见讲义P61-65)23、公共建筑常用的结构形式有哪些?24、悬索结构体系有哪些特点?25、框架结构体系有哪些特点?26、砖混结构在建筑布局时要满足哪些要求?27、混合结构体系的特点、缺点?28、框架结构的基本特征、优点?29、运用在现代大跨度的公共建筑中的空间结构形式有哪些?30、悬索结构的种类?优点?作品?31、壳体结构的种类?优点?作品?32、网架结构的种类?优点?作品?33、常用的采暖系统有哪些?(热水采暖系统、蒸汽采暖系统)34、常用的空气调节系统有有哪些?(三种方式:1、集中空调系统 2、高速诱导系统 3、风机盘管系统)。
35、简述集中空调系统的优、缺点?适用建筑?答:优点:服务面大;机房集中;管理方便;设备固定;缺点:1)机房占地大,风道断面大(很容易与空间处理及结构布置发生矛盾);2)层高大(对高层建筑颇为不利)。
)整体系统中,不能完全满足各房间的局部要求。
4)风量不易调整使用,致使运行费用较高。
不适用于宾馆之类的公共建筑。
适用:常用于风量大而集中的大空间公共建筑,如影剧院、体育馆等。
36、高速诱导系统的优、缺点?适用建筑?37、白炽灯、荧光灯、碘钨灯的特性比较?38、人工照明的具体要求?(5个,见讲义)39、怎样评价一个建筑设计是否经济?答:可以从多方面考虑,其中涉及建筑用地、建筑面积、建筑体积、建筑材料、结构形式、装修构造、以及设备标准、维修管理等方面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