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中心——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发展历程
北京大学发展历程批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
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作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北京大学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1917年,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对北京大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学术繁荣。
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以及鲁迅、胡适等一批杰出人才都曾在北京大学任职或任教。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迁长沙,共同组成长沙临时大学。
不久,临时大学又迁到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抗日战争胜利后,北京大学于1946年10月在北平复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高校于1952年进行院系调整,北京大学成为一所以文理基础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
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大学的校友和教师有400多位两院院士,中国人文社科界有影响的人士相当多也出自北京大学。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大学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建设的新时期,并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两所大学之一。
1998年5月4日,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之际,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发出了“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的号召。
在国家的支持下,北京大学适时启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从此,北京大学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2000年4月3日,北京大学与原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北京大学。
原北京医科大学的前身是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创建于1912年10月26日。
2019-2020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教学案:专题三 二 新文化运动(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教学案:专题三二新文化运动(含答案)一、《新青年》与新觉醒1.背景(1)直接原因:袁世凯妄图复辟帝制,在思想文化领域里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
(2)思想基础: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3)阶级基础:接受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队伍日益壮大。
2.兴起(1)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拉开序幕。
(2)代表人物: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一批接受了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知识分子。
(3)指导思想:民主与科学成为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
(4)中心:蔡元培实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北京大学逐渐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二、高扬科学民主大旗1.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专制(1)陈独秀:①指出只有科学与民主才能改变中国的现状。
②希望青年要解放思想,成为自主的、进步的、科学的新青年。
(2)李大钊:①指出民与君势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能并存。
②批判尊孔复古思潮,其实就是反对复辟帝制。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1)陈独秀指出“三纲五常”完全违反了自由、平等、独立的原则,都是“奴隶之道德”。
(2)鲁迅发表《狂人日记》,指出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呼吁推翻旧制度。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1)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文学改良的八项主张,要求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2)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
(3)“文学革命”口号的提出和白话文的使用,成为推动新文化运动的有力武器。
三、新文化运动的意义1.性质: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2.积极作用(1)全面攻击了封建专制思想,传统的权威被打倒,为新思想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
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民族觉悟和爱国热情空前高涨。
(3)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
3.局限性:对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存在着完全否定和完全肯定的形式主义的偏向。
北大校训
北大校训北大全称为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被公认为中国的最高学府,也是亚洲和世界最重要的大学之一。
在中国现代史上,北大是中国“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等运动的中心发祥地,也是多种政治思潮和社会理想在中国的最早传播地,有“中国政治晴雨表”之称,享有极高的声誉和重要的地位。
校训由于复杂的历史渊源,今天的北京大学并无官方确认的正式校训。
最早关于北京大学校训的记载始于西南联大时期。
1938年10月16日,西南联大常委会根据当时教育部的要求制定西南联大校训、校歌。
委员会依据北大、清华、南开三校校训为基础,讨论联大校训。
“国立北京大学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的文字首次见于档案。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语出《中庸》第十九章)委员会后确立“刚毅坚卓”为西南联大校训。
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院系调整而被解散并入北大的燕京大学,其校训为“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
广为流传而被误认为是北京大学校训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实际上是指北京大学的校风,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则是北京大学的学风。
校歌北大现在并无正式的校歌,但《燕园情》在北大学子之中是代代相传下来的传唱最广的歌曲。
由周保平作词、孟卫东作曲。
红楼飞雪,一时英杰,先哲曾书写,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忆昔长别,阳关千叠,狂歌曾竞夜,收拾山河待百年约。
我们来自江南塞北,情系着城镇乡野;我们走向海角天涯,指点着三山五岳。
我们今天东风桃李,用青春完成作业;我们明天巨木成林,让中华震惊世界。
燕园情,千千结,问少年心事,眼底未名水,胸中黄河月。
学校文化北京大学百余年来成长了中国几代最优秀的学者。
丰博的学识,闪光的才智,庄严无畏独立思想,这一切又与先天下的严峻思想、刚正不阿的人格操守以及勇锐的抗争精神相结合,构成了一种特殊的精神魅力。
北京大学把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同重大研究有效地结合起来,在继续加强和发展基础学科的同时,着力发展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急需的应用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使学校成为一所拥有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管理科学、教育科学、语言科学、医药科学和新型工程科学等多种学科,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为一体的新型综合性大学。
新文化运动
思考:1915年陈独秀回到上海以后,做了些什么?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 志》——标志新文化运动的爆发。
民主(实 质):资 产阶级 民主制 度、民 主思想
科学 (实 质): 西方的 自然科 学知识 和科学
北京大学何以成为运动主阵地?
至于弟在大学,则有两种主张如下:对于学说:无 论有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虽彼此相反,而悉听 其自由发展;对于教员,以学诣为主……与政治无涉, 则听之。夫人才至为难得,若求全责备,则学校怠难成 立。——蔡元培
蔡元培“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有利于新思想传播
◆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在哪儿上班?
新文化运动的干将汇集北大
◆
《新青年》的总部在?
《新青年》迁到北大。
北京大学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 创立于1898年。当时入学者,多为 出身举人、进士的京官,校舍在马 神庙公主府。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 一度停办。辛丑后续办,并增设速 成科,分仕学、师范两馆。1903年 增设进士馆,译学馆、医学馆等。 清末宣统年间,改办分科大学,设 有经、法、文、工、商等科。1912 年改为北京大学。1912—1916年先 后任北京大学校长的分别是严复、 何时、胡仁源等。蔡元培于1917年 任北京大学校长,将北京大学逐步 改为文、理、法三科,并进行大刀 阔斧的改革。
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1、影响:
1919年《大公报》:山西省 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对 成为全国离婚率最高的省份, 封建专制思想发起了全面 一年内达2127件。在一些小 的攻击,传统的权威被打 城镇,离婚事件也屡见不鲜。 倒,为新思想的发展开辟 浙江镇海县妇女都知道没有 了道路 爱情就离婚。
第8课 “德先生”与“赛先生”
第8课 “德先生”与“赛先 生”
第8课 “德先生”与“赛先 生”
第8课 “德先生”与“赛先 生”
提倡 新道德 反对 旧道德
第8课 “德先生”与“赛先 生”
第8课 “德先生”与“赛先 生”
第8课 “德先生”与“赛先 生”
第8课 “德先生”与“赛先 生”
提倡 新文学 反对 旧文学
第8课 “德先生”与“赛先 生”
第8课 “德先生”与“赛先 生”
第8课 “德先生”与“赛先 生”
第8课 “德先生”与“赛先 生”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背景
2.陈独秀和《新青年》
二、北京大学——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德先生”和“赛先 生”)
第8课 “德先生”与“赛先 生”
材料:
新文化运动要“抛弃官僚的专制的个 人政治,而易以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2.陈独秀和《新青年》
第8课 “德先生”与“赛先 生”
第8课 “德先生”与“赛先 生”
第8课 “德先生”与“赛先 生”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背景
2.陈独秀和《新青年》
二、北京大学——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第8课 “德先生”与“赛先 生”
第8课 “德先生”与“赛先 生”
第8课 “德先生”与“赛先 生”
第8课 “德先生”与“赛先 生”
第8课 “德先生”与“赛先 生”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背景 政治:袁世凯实行专制统治,列强加紧侵略中国
思想: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但民主共和观 念已深入人心
第8课 “德先生”与“赛先 生”
第8课 “德先生”与“赛先 生”
第8课 “德先生”与“赛先 生”
北京大学历史
北大传统
爱国
进步
民主
科学
北大校史
• 北京大学初名京师大学堂,成立于1898年, 是清朝末年戊戌变法的产物,是中国第一所 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的最高学府 和最高教育行政机关。梁启超草拟京师大学 堂章程,规定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 西并用,观其会通”的办学方针。辛亥革命 后的第二年即1912年,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 京大学,著名教育家严复任北京大学第一任 校长。
• 1917年,《新青年》杂志迁来北大, 北大成为反封建旧思想、旧文化、旧道 德,提倡新思想、新文化、新道德的中 国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 创建于1955年7月的北大物理系物理研究室, 是我国第一个培养原子能科学人才的机构, 1958年改为原子能系(后改称技术物理 系),下设核物理专业和放射化学专业,为 我国国防科技战线培养了一批领导和科技人 才,特别是为我国“两弹”的成功研制作出 了重大贡献。1960年至1965年,由北大化 学系和中国科学院有关研究所的人员合作, 经过六年坚持不懈的努力,获得了人工合成 的结晶牛胰岛素。1974年研制成功的我国 第一台每秒运算百万次的集成电路的大型电 子计算机,为我国计算机事业的发展作出了 突出贡献。
北京大学创于1898年, 初名京师大学堂,是第一所 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 中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 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 现名。
•
蔡元培曾任校长,提 倡“思想自由”、“兼容 并包”; 陈独秀、李大钊、鲁 迅等五四运动前云集北大, 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 心; 1919年5月4日,北大 率先举起反帝反封建大旗; 北大是我国传播马列主义 的最早基地 。
• 1916年12月,著名学者、教育家、民主主义 革命家蔡元陈独秀担任文科学长,李大钊为图书 馆主任,鲁迅、胡适等一大批国内一流学者 先后来北大任教,毛泽东也曾在北大图书馆 任职。北大成为“五四”爱国运动的策源地, 是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 的最初基地。中国共产党在北方的第一个支 部是在北大建立的,参加中共一大的13位代 表中有5位曾在北大学习或任过职的。
思想文化史(三)新文化运动
第9课新文化运动
一、背景
1、政治:北洋军阀黑暗腐朽的统治下,社会矛盾尖锐,民族危机加深
2、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3、思想: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与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的矛盾
二、概况
1、兴起的标志: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原名《青年杂志》)
2、活动中心:北京大学
3、活动阵地:《新青年》
4、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5、主要内容
1、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文化运动
2、积极
①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②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事业的发展
③对五四爱国运动爆发起了宣传的作用
④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创造了条件
3、消极
①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否定或肯定的片面性
②主要是号召青年知识分子,缺乏群众基础。
中国近代史——新文化运动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主要特征
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是为了中国的独立、 民主和富强,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பைடு நூலகம்救亡相连。
1、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的性质、目的是救亡图存
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是经历了“器物”到“制度”到“思想 文化”。
2、学习西方不断深化,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器物——制度——思想文化)
(2)李大钊号召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
李大钊成为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十月革命之后,特别是五四运动之后 1、时间: ① 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阶级基础)。 2、条件 ②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思想基础) ③十月革命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变为现 实,为中国革命指明新的出路。 ④五四运动的爆发促进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 动的相结合。 最根本的是中国革命实践的客观需要。 3、途径①与各种非科学社会主义的论战 ②组织研究会、翻译著作、演讲 4、影响:为中国革命提供了理论指南 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
(4)资产阶级维新派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 说和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相糅合,比较全面、系 统地发展了早期维新派的思想,并使这种思想的 影响从一种社会思潮演变成为资产阶级的改良运 动。 (5)资产阶级革命派以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 权、自由平等等民主革命思想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形成三民主义的理论纲领,并以此指导了辛亥革 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民主共和国。
(1)林则徐等地主阶级抵抗派主张“师夷长技 以制夷”,但他们既未触及中国封建专制制度, 也未付诸实践。 (2)洋务派继承了林则徐、魏源等人“师夷长 技”的方略,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 想,并掀起了洋务运动。 (3)早期维新派接触到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文 化和政治制度,继承了“师夷长技”“中体西用” 的思想,主张以商战保国,以制度强国,但思想 不成熟。
北京大学里面的对联
北京大学里面的对联北大是中国近代以来唯一以国家最高学府身份创立的学校,北京大学里面的对联也是北大文化的一个体现。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北京大学对联集锦,欢迎阅读!北京大学对联学者当以天下国家为己任;我能拔尔抑塞磊落之奇才。
各勉日新志;共证岁寒心。
痛悼先烈,血沃中华,成千秋雄鬼;疾呼爱国,振兴神州,发百代春华。
北京大学的文化传统北大精神北大精神是北大校园文化的本质和核心,百年来,北大精神一代代传承,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北大人承担着不同的历史使命,但始终本着“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
从五四运动开始,北大人就一直有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生活的传统。
北大的历史是不断革新的历史,北大是在新与旧的斗争中、在不断求得自我革新中发展起来的,这使北大产生了许多重要人物和思想,成为百年名校。
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学术积淀是北大校园文化的基础。
政治文化北京大学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发源地、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源头之一,以及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根据地之一,北大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
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北大一直与中华民族的崛起奋进同呼吸、共命运。
改革开放以来,从1981年喊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1984年国庆35周年道出“小平您好”的由衷呼唤、到1997年初发出“再道一声小平您好”的深情呼唤,北大人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弘扬着时代的主旋律。
宣传部、团委、学生会、研究生会、工会等积极开展各类政治文化活动,更加完善了从学校、团委到基层、班级、支部立体的综合学习活动。
学术传统学术是北大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力量源泉,也是北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北京大学百余年来成长了中国几代最优秀的学者。
丰博的学识,闪光的才智,庄严无畏独立思想,这一切又与先天下的严峻思想、刚正不阿的人格操守以及勇锐的抗争精神相结合,构成了一种特殊的精神魅力。
北大精神
马寅初
(1902.8~1993.11)1924年毕业于清华学 校,1928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理学 饮誉世界的物理学家教 博士学位。1936~1937年在美国参加 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 A· 爱因斯坦领导的广义相对论讨论班, 并进行相对论引力论和宇宙论的研 究.1929年年仅27岁的周培源任清华大 学教授,后任北大学教授,后任北京大学 教授、副校长、校长。历任中国科学 院副院长、主席团成员,中国科协主 席、名誉主席,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 名誉理事长,中国力学 学会副理事长、 名誉理事长,中国国际科技会议中心 理事长,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会长," 九三"学社中央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 等职。毕业从事广义相对引力论和流 体力学湍流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并取 得了巨大成学。 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 学院院士。
北大的许智宏校长说,真正的“大”学,学 术之大,责任之大,精神之大,尽在其 中。
设问: 一提到北大,同学们 会想到什么?
美丽的校园,悠久的历史。 最高学府,人才辈出。 令人向往,北大是我的目标。 北大是一个让人热血沸腾的地方 因为五四运动就是在北大首先发 的。 北大也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之一 北大已经是一种精神的象征。
胡适
(1891~1962),现代诗人、学者。字适之,安
徽绩溪人。 1910年赴美国留学,1914年在康奈尔大学获文学 士学位后,入哥伦比亚大学读哲学,师从杜威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及教育家),深受影响。 1927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积 极参加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运动、发表《文学 改良刍议》,首次猛烈抨击封建文学,是反对文 言文、提倡白话文的首篇正式宣言,为文学革命 的发难之作,引起很大反响。
• 他率先发表白话文学的创作。1920年 出版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 《尝试集》。 • 在治学方法上,他提出的“大胆的假 设,小心的求证”,在学术界深有影 响。胡适是“五四”文学革命和初期 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抗日战 争胜利后任北京大学校长。1958年任 台湾的中央研究院院长。后病逝于台 湾。胡适一生著述宏富。
新文化运动纪念馆
党史文苑》文化运动纪念馆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沙滩原北京大学红楼旧址。
北京大学的前身是始创于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的京师大学堂,1912年改称国立北京大学。
从1916年开始,北京大学在沙滩兴建学生宿舍楼,因大楼用红砖砌成,故称红楼。
1918年落成后,改作北京大学校部、图书馆和文科教室,组成文学院。
红楼为“工”字形,共4层,墙体为红砖,屋顶用红瓦建成。
红楼建成后,以当时“雄视一方”的西式楼房风格,成为北京大学的标志和象征。
蔡元培在这里提出“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钱玄同、刘半农等曾在这里任教,毛泽东曾在这里任图书馆助理员。
红楼内产生过许多革新团体和进步刊物。
北京大学因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发源地。
1920年3月,李大钊、邓中夏等在北大红楼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同年10月,又在这里成立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
北大红楼成为中国最早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共北京地方组织的领导机关也曾设在这里。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北平沦陷后,红楼被日本宪兵队占据达8年之久。
红楼地下室曾被当做囚禁、迫害爱国志士的监狱。
1945年日本投降后,北京大学在红楼复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红楼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与保护。
1952年北京大学由红楼迁至西郊原燕京大学校址。
1961年北大红楼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2年4月,新文化运动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
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以北大红楼为依托,秉承宣传和弘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的宗旨,不断推出各种形式的展览。
参观区由红楼旧址一层和院内平房展厅组成,面积3000平方米。
有图书馆主任室、第二阅览室、登录室、第十四书库、新潮杂志社和学生大教室等陈列,并开辟了蔡元培专题陈列、陈独秀专题陈列等。
该馆是全面展示五四新文化运动历史的专题性博物馆,凸显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红楼历史氛围。
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为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北京大学
光华管理学院是中国最好的商学院之一。 1985年北京大学成立了经济管理系和管 理科学中心,1993年在原北京大学经济 学院经济管理系和北京大学管理科学中 心的基础上成立北京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1994年北京大学与光华教育基金会签定 合作办学协议,工商管理学院改名为光 华管理学院。 学院设有8个系,分别是:应用经济学 系、金融系、组织管理系、市场营销系、 战略管理系、会计系、管理科学与信息 系统系、商务统计与经济计量系。 为了体现交叉学科的特点,在本科招生 中学院多年坚持文理兼收的原则,吸引 了全国高素质的学生,最近几年每年都 有十多名各省市高考第一名进入光华管 理学院。 学院与国家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保 持着经常的联系,聘请了学术造诣深厚 和富有实际管理经验的专家学者作为学 院的兼职教授,邀请他们到学院举行专 题讲座。 我们的使命:创造管理知识,培养 商界领袖,推动社会进步。
人文学部 中国语言文学系 历史学系 考古文博学院 哲学系(宗教学系) 外国语学院 艺术学院 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社会科学部 国际关系学院 经济学院 光华管理学院 法学院 信息管理系 社会学系 政府管理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教育学院 新闻与传播学院 人口研究所 国家发展研究院 体育教研部 跨学科类 元培学院 先进技术研究院 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 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 分子医学研究所 科维理天文研究所
朱益藩 (1907.07—1907.12)
刘廷琛 (1907.12—1910.09) 柯劭愍 (1910.09—1911.11) 劳乃宣 (1911.11—1912.02) 严 复 (1912.02—1912.10)
陆 平 (1960.03—1966.06)
周培源 (1978.07—1981.03) 张龙翔 (1981.05—1984.03) 丁石孙 (1984.03—1989.08) 吴树青 (1989.08—1996.08)
北京大学的历史
国立北京大学
• 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国立北 京大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冠名“国 立”的大学,严复出任校长。1917年, 著名教育和民主主义革命家蔡元培出任 北京大学校长,他“循思想自由原则、 取兼容并包义”,使得北京大学思想解 放,学术繁荣,北大从此日新月异。陈 独秀、李大钊、朱家骅、胡适等一批重 要的历史人物都曾在此时期在北京大学 任职或任教,鲁迅也在此兼讲师。北大 因而成为开风气之先的“新文化运动” 中心和多种社会思潮的策源地。北京大 学是中国共产主义思想的重要发源地和 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的重要基地 。
严复校长
蔡元培校长
五四运动
•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 动”爆发。北京大学等北京 多所学校的学生在天安门前 集会,罗家伦、江绍原、张 廷济为学生运动三个代表, 罗家伦起草了《北京学界全 体宣言》,随后举行示威游 行。军警当场逮捕学生。蔡 元培、李大钊、陈独秀、朱 家骅、胡适、鲁迅当时为了 营救学生,不惜发动全国工 商界罢工罢市。北京学生的 爱国运动,得到了各地青年 学生和人民群众的同情和支 持,学生爱国运动的烈火迅 速燃遍全国,发展成为全国 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历任校长
1. 孙家鼐(1898年7月—1900年春 ) 2. 许景澄(1900年春—1900年8月) 3. 张百熙(1902年1月—1904年1月) 4. 张亨嘉(1904年1月—1906年2月) 5. 李家驹(1906年3月—1907年8月) 6. 朱益藩(1907年8月—1908年1月) 7. 刘廷琛(1908年1月—1911年12月) 8. 柯劭愍(1910年12月—1911年12月) 9. 劳乃宣(1911年12月—1912年2月) 10. 严复 (1912年2月—1912年10月) 11. 章士钊(1912年10月—1912年12月) 12. 何燮侯(1912年12月—1913年11月) 13. 胡仁源(1913年11月—1916年12月) 14. 蔡元培(1916年12月—1927年7月) 15. 刘哲 (1927年8月—1928年6月) 16. 李煜嬴(1928年6月—1929年1月) 17. 陈大齐(1929年1月—1929年8月) 18. 蔡元培(1929年9月—1930年12月) 19. 蒋梦麟(1930年12月—1945年10月) 20.傅斯年 (1945年10月—1946年7月) 21. 胡适 (1946年7月—1948年12月) 22. 汤用彤(1949年5月—1951年9月) 23. 马寅初(1951年9月—1960年3月) 24. 陆平 (1957年10月—1966年5月) 25. 周培源(1978年7月—1981年3月) 26. 张龙翔(1981年6月—1984年3月) 27. 丁石孙(1984年3月—1989年8月) 28. 吴树青(1989年8月—1996年8月) 29. 陈佳洱(1996年7月—1999年12月) 30. 许智宏(1999年12月—2008年11月) 31. 周其凤(2008年11月—现在)
北京大学简介PPT
北大校歌
|| 正宫锦缠道·寄北雍诸生
Peking University
| 景山门启鳇帏成,均又新,弦诵一堂春。
北| 破朝昏,鸡鸣风雨相亲。 大| 数分科,有东西秘文。 校| 论同堂,尽南北儒珍。 歌| 珍重读书身,莫白了青青双鬓。
| 男儿自有真,谁不是良时豪俊。
|| 燕园情
| 红楼飞雪,一时英杰,先哲曾书写,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 忆昔长别,阳关千叠,狂歌曾竞夜,收拾山河待百年约。
陈独秀
蔡元培
胡适
李大钊
矛盾
马寅初
钱玄同
刘半农
北大历史名人
1917年,著名教育和民主主义革命家蔡元培 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循思想自由原则、取 兼容并包之义”,对北京大学进行了思想解放 和学术繁荣,北京大学从此日新月异。 矛盾、李大钊、马寅初以及钱玄同、胡适等一 批杰出人才都曾在北京大学任职或任教...
Peking University
图书馆
北京大学图书馆 1902年,京师大学堂藏书楼建立,是我国
最早的现代新型图书馆之一。辛亥革命后,京师大学堂藏书楼改名为北 京大学图书馆。百余年来,北京大学图书馆经历了筚路蓝缕的初创时期、 传播新思想的新文化运动时期、建成独立现代馆舍的发展时期、艰苦卓 绝的西南联大时期、面向现代化的开放时期。 如今,她已发展成为资源丰富、现代化、综合性、开放式的研究型图书馆。馆藏中以150万册中文古籍为世界瞩目,其中20万件5至18世纪的珍贵 书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重点古籍保护单位。外文善本、金石拓片、1949年前出版物的收藏均名列国内图书馆前 茅,为研究家所珍视。此外,还有燕京大学学位论文、名人捐赠等特色收藏。
Peking University
历史(上海版)大事年表(2):中国近代史
3—4
台儿庄战役
1942
2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1943
11
开罗会议(中美英)
1945
4
中共七大(延安)
10、25
台湾光复节
1948、9—1949、1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1949
4、21
渡江战役
4、23
南京解放,宣告国民党统治的结束
9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通过《共同纲领》
10、1
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1862
奕訢在北京创办京师同文馆(第一所新式学堂)
1863
李鸿章在上海创办广方言馆
1865
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最大的军事企业)
1872
①曾国藩派遣容闳率领首批30名幼童赴美留学;
②上海《申报》创办(历时最久、影响最大,内容丰富,堪称中国近代史的的史料宝库。)
1873
李鸿章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第一个民用企业)
1898
①德国强迫清政府“租借”胶州湾,把山东划为势力范围,首开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的恶例;
②美西战争
1898
6、11—9、21
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1899
①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②义和团运动在山东爆发
20C初
①上海、天津引进汽车;
②电车出现;
③上海商务总会、江苏教育总会出现(民国以后,中国科学社出现)
西安事变
1937
7、7
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标志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
8
①(西北)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
②八•一三事变(淞沪会战上海)
9
①蒋介石发表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北京大学历史沿革及历任校长简介
北京大学历史沿革及历任校长简介北京大学简单介绍北京大学,简称北大,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青龙桥街道颐和园路5号。
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被公认为中国的最高学府,也是亚洲和世界最重要的大学之一。
在中国现代史上,北大是中国"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等运动的中心发祥地,也是多种政治思潮和社会理想在中国的最早传播地,被称为最强的综合性大学。
中国理科最强的大学。
北京大学历史沿革北京大学前身经历:清朝时的京师大学堂(1898-1912年)、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及国民政府时期):国立北京大学(1912-1937年)、抗战时期: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37-1946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立北京大学(1946-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京大学(1949年至今)。
2000年4月3日,北京大学与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北京大学。
2002年6月29日,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正式成立。
北京大学设置极其所有专业北京大学现设有理学部、信息与工程科学部、人文学部、社会科学部、医学部、跨学科部六大部。
下设数学科学学院,物理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心理学系、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学系,考古文博学院,哲学系(宗教学系),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对外汉语教育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工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经济学院,光华管理学院,法学院,信息管理系、社会学系,政府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人口研究所,国家发展研究院,体育教研部、汇丰商学院,国际法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环境与能源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等教学单位。
一级国家重点学科有哲学、理论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大气科学、生物学、力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口腔医学、药学等专科。
谢冕《永远的校园》
8、这是一篇回忆录。作者将自己比作一颗蒲公 英种子,被命运安排进了北大——燕园这片土地, 造成了决定一生命运的契机,终于在这里开始 了实在的人生。读了这篇文章,你对作者的这些 说法赞同吗?说说理由。
作者进了北大,就会受到北大人文精神的感染。就像蒲公英的 种子,落在了肥沃的土地,自然就会生长。自己的人生,也自 然会有所成就。
4、第6自然段在文章中的作用何?
“我同样拥有精神上的一座校园”所起到的是承 上启下的作用。在这里作者从具体的校园走向了 抽象的校园。
5、作者在7—12自然段谈到了哪些抽 象校园精神?
Ⅰ、具有向习惯思维和因袭势力的抗争精神;
Ⅱ、不单纯、富有个性;
Ⅲ、校园里有一种特殊的气氛:机智、聪慧; 洒脱、活泼;
拓展
• 拿破仑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 士兵.”你想进北大吗?你觉得怎样才可以上 北大?
北大校内风景
北 大 理 科 建 筑 群
北 大 图 书 馆
北 大 校 门
品析课文
1、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文章记叙了作者和北大校园相联系的梦和 回忆。
2、作者说未经确认却是事实的北大 的校训是什么?
科学民主
3、写了谢冕对北大美丽景色的真实感受。在文中主 要是表层的概念,在他眼里北大校园是既具体又 抽象的。)
Ⅳ、民主与科学:北大的精神支柱。
6、仔细品读课文,说说北大是一座怎 样的校园?
校园环境美丽。 富有魅力。
有一种特殊的气势和精神。
是自由的乡土。
7、在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又 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对北大精神的皈依感。 期望北大校园精神永远延续
8、“北大魂——中国魂在这里生长, 这校园是永远的。”,你对这句话的 含意是怎样理解的?
北京大学专业介绍
北京大学专业介绍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创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发源地,也是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和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担任了先锋角色。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大学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建设的新时期,并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两所大学之一。
2000年4月3日,北京大学与原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北京大学。
现有155个博士点、177个硕士点、86个本科专业,以及涵盖139个专业的29个博士后流动站。
北京大学有中国科学院院士4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8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8人,1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20个研究所和研究中心。
拥有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科院院士及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数量均居全国高校之首。
国际地位:一直被国内外公认为“中国最高学府”的北大,一直在国际上被看做中国大学的代表。
北大出国人数也是中国大学中最多的。
北大的理科生一直是出国的主体,北大的理科是中国最强的,在国际上也颇有影响。
近年来,北大文科学生也越来越受国外高校的青睐。
北大学生出国档次一直是最高的,比如 Harvard招收中国学生,大部分都招北大学生。
工学院现有6个本科专业。
理论与应用力学, 工程结构分析, 能源与资源工程, 航空航天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工学院在原力学系理论与应用力学、工程结构分析2个专业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情况,结合国家发展需要及国际趋势,2006年增设能源与资源工程专业,2008年增设航空与航天工程专业,2010年设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工学院目前按工学类招生,入学第一年不划分专业,全院学生统一学习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类基础课程,为进一步的专业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生在充分认识自己的特长后,于第二学年初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
化学学院设有5个系:化学系、材料化学系、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应用化学系和化学生物学系;7个研究所(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理论与计算化学,应用化学);学院还设有北京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和化学基础教学实验中心;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稀土材料化学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有机与分子工程、纳米器件物理与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二 新文化运动
这是一个思想自由,人才辈出的时代,这是中国近代史 上第三次思想解放的潮流。知识分子的目光转向思想启 蒙,唤起国民的觉醒。广大人民受到了一次民主与科学 的洗礼,一种新的主义、新的信仰在中国大地传播开来。
一.《新青年》的新觉醒
1.背景
1914年12月,袁世凯率领百官, 在孔庙演出一场“祭孔”丑剧
姓名 孙文 票 数 姓名 票数 姓名 票数 姓名 票数 姓名 胡适 票数 姓名 45 票数
473 陈独秀 173 蔡元培 153 李大钊 25 孔子 1 章太炎 10 庄周 1
段祺瑞 45 冯玉祥 7 诸葛亮 1
梁启超பைடு நூலகம்29 康有为 3 汉武帝 1
吴佩孚 27 黎元洪 1
袁世凯 5 曾国藩 1
设问: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反映了新文化运动前后青年人的思 想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
背景
本 课 概况 知 识 内 小 容 结
①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 续(是一场伟大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 新运动) ; ②打击了政治思想上的专制主义; ③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 兴起标志 ④促进了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 代表人物 的思想觉醒; 口号 ⑤加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活动基地 ⑥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1916年改称《新青年》
“自人权平等之说兴,奴隶之名,非血气所忍 受 „„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 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国人 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 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陈独秀《新青年·敬告青年》
《新青年》是宣传民主、科学思想进步杂志。
民主:指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科学:指自然科学及看待客观事物的科学观点
办学方针、善于用人、《新青年》
北大简介
燕南园
燕南园,永远笼罩着一片静谧, 让人感到充满神秘。这里的确 有一种特殊的气氛,会让人不 由自主地降低说话的嗓音,放 轻走路的脚步。因为这里是学 界泰斗荟萃一地的处所,是北 大的象征,也是北大的圣地。 燕南园并不大,总共只有17幢 住宅。然而,正所谓“山 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80年来,曾经在这 里居住过的,差不多都是大师级的人物。如历史学家向达、翦伯 赞,数学家江泽涵,物理学家周培源褚圣麟,经济学家马寅初、 陈岱孙,哲学家冯友兰、冯定,化学家张龙翔、黄子卿,语言学 家王力、林焘,美学家朱光潜,生物学家沈同,法学家芮沐,文 学史家林庚,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只能用国宝云集来形容了。
百周年纪念讲堂
百周年纪念讲堂,是为纪 念北大百年校庆所兴建,它 坐落于燕园中心位置,建筑 面积1.26万平方米,最高处 34.8米,地上主体三层、地 下一层,风格独特,设施一 流,内设拥有2167个座位 的观众厅,以及多功能厅、 化妆间、排练厅、纪念大厅、四季庭院、会议室、展廊、贵 宾接待室、观众休息厅等场地资源,另有先进舞台机械及自 动控制系统、电影数字立体声还音系统等专业设备。讲堂在 配合学校重大活动基础上,每年还承接推出文艺演出、电影 放映、讲座、典礼、会议、展览、新闻发布等活动数百场。
红楼七斋
红楼七斋即“德、才、均、备、 体、健、全”,单看这名字就知 道里面蕴涵了对学子多浓重的希 望了。尤其是整齐排列在未名湖 北岸的“德、才、均、备”四斋, 古香古色的雕梁、木柱、瓦当、 石阶和中国传统的门窗结构,即 继承了中国传统四合院的衣钵, 又明显带有西方文化的痕迹。这 四斋在民国时期是男学生的宿舍, 取中国传统文化中“水北为阳” 现在这里是北大教务部和研究生 院的办公场所。斋院周围,有成 林的柏树,是当年的学生所种, 经历了近百年的沧桑之后,如今 已经枝繁叶茂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蔡元培就职前的北大剪影
1916年12月26日,著名 教育和民主主义革命家 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 长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蔡元培认为:“大学 者,囊括大典网罗众 家学说之学府也”提 出“思想自由,兼容 并包”的办学方针
创办人:陈独秀
1915年《新青年》 (原名《青年杂志》)
北京大学的学生
北大成为当时全国思想 活跃、学术兴盛的最高 学府
北洋军阀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民主共和 观念和尊孔复古逆流势不两立)。
北京大学历史悠久
1898年7月3日孙家鼐主持创立了京师 大学堂,这是中国近代正式设立的第一 所大学
1912年5月3日,民国政府批准京师大学堂改称北京大 学校,旋即冠“国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冠名 “国立”的大学
1916年12月26日,著名教育和民主主义革命家蔡 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
新文化运动中心——北京大学
思想背景:尊孔复古逆流
材料:民国五年(1916)岁尾, 有几件大事发生: 之父蔡锷病逝日本,年仅34岁。 11月12日百名参、众两院议员, 要求定“孔教”为“国教”。 康有为在报上公开发表致总统、 总理书,要求“以孔教为大教, 编入宪法,复祀孔子拜跪”。 国会宪法审议会开会审议宪法 草案条文时,“孔教”能否定 为“国教”成为激烈争论的问 题。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