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直射点的判断
巧用晨昏线判断太阳直射点
![巧用晨昏线判断太阳直射点](https://img.taocdn.com/s3/m/e3bea550e87101f69f319557.png)
巧用晨昏线判断太阳直射点作者:杨艳华来源:《新课程·中学》2010年第03期七年级地理教材上册(人教版)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这部分内容,既是学习地理的基础,又是重点和难点。
七年级学生受年龄、知识基础、思维特点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学习这部分内容难度较大。
读图判断太阳直射点很困难,不能快速、准确地判读地球公转示意图。
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发现,教给学生利用晨昏线准确判断太阳直射点,可以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的关键,理清思路,掌握知识点。
一、认识晨昏线由于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
向着太阳的一半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半是黑夜,白昼与黑夜的分界线就是晨昏线。
它是一个过地心的大圆,晨昏线上各地太阳光线与地平面近似平行,对于晨昏线上的观察者来讲,太阳正位于地平线上,太阳高度等于零度。
二、与晨昏线有关的读图判断1.晨昏线与二分——春分和秋分通过读图让学生观察:当晨昏线过南北极点时,它与某一经线圈重合,此时是每年的3月21日前后即北半球的春分日或9月23日前后即北半球的秋分日。
此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
2.晨昏线与二至——夏至和冬至读光照图时教给学生注意分清两种情况:(1)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北极圈内为白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这一天太阳直射北纬23.5度纬线(北回归线)。
(2)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北极圈内为黑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这一天太阳直射南纬23.5度纬线(南回归线)。
3.晨昏线与昼夜长短晨昏线将纬线圈分成两部分,即昼弧和夜弧,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日照图中昼弧与夜弧的长短情况,判断太阳直射点。
如:春分、秋分,晨昏线平分所有纬线圈,昼弧、夜弧等长,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太阳直射赤道。
并且强调赤道上昼弧、夜弧永远等长,永远昼夜平分。
当南半球昼弧大于夜弧时,可知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南半球昼长夜短,此时南极地区有极昼现象,北极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北半球昼弧大于夜弧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光照图的判读方法
![光照图的判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23a2e5733687e21af45a983.png)
1.直射点(A):即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点,该点 通常有以下特征: (1)A点在昼半球,且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0(或 物体的影长为一点); (2)A点所在经线 地方时为12时; (3)A点与极昼现 象在同一个半球(无 极昼现象或昼夜平分 时,直射点纬度为00, 即在赤道上);
2.交点(B、C):即晨昏线与赤道的两个交点, 该点有以下特征。 (1)交点(B):即晨线与赤道的交点,该 点所在经线地方时 为6时;东侧为昼半 球,西侧为夜半球; 太阳高度为零。 (2)交点(C): 即昏线与赤道的交点, 该点所在经线地方时 为18时;东侧为夜半球,西侧为昼半球;太 阳高度为零。
以上是光照图读图的几个要点,若能体会其中 的关系、特点,融会贯通,无论光照图形式怎样变 化,只要找准以上三个要点中的一个,就能解决光 照图的地方时(区)时计算、日期范围确定和经纬 坐标确定,特别是太阳直射点坐标确定。其中,前 者可由三个要点的地方时确定,后北半球 侧视图的经线通常表现 为弧线,连接南北两极,通 常为上北下南;俯视图中经 线表现为以极点为中心呈放 射状分布,纬线则显示为同 心圆,通常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以判断,逆时针为 北半球,顺时针为南半球;还可以根据经度变化来 判断,沿东经经度变大,西经经度变小的方向为自 转方向。如图1,根据东经度数变大方向为自转方 向,则图1为顺时针自转,为南半球俯视图。
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越往南夜越长,南极地区出现 极夜,极夜范围为南纬(90°—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以南地区。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则相反。太阳直射点 纬度与出现极昼、极夜的纬度范围互余。昼夜长短通 常通过计算经度差来判断,某一地点昼弧所跨经度数 乘以4分钟就得到昼长,需要注意的是侧视图中通常 可以看见一半昼弧,要把另外一半也考虑在内。一般 图中都是等分经度的,30°、45°、15°等为一格, 计算比较方便。得到昼长时间以后可以采用正午12- 昼长/2=日出时间,12+昼长/2=日落时间。如图2中E 点昼夜等长均为12时,6时日出、18时日落;图2中A 点正好位于晨线上,为4时日出,20时日落,昼长为 16小时,也可以根据A所在昼弧跨经度120°乘以2乘 以4分钟得出16小时昼长。
太阳直射点
![太阳直射点](https://img.taocdn.com/s3/m/c61ec83c90c69ec3d5bb75d9.png)
4.运用四个点 (1)太阳直射点
太阳直射点是某地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太阳光线永远与晨昏线 垂直,确定太阳直射点纬度位置的方法一般有:①根据日期(二分二至日); ②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图中∠2);③根据晨昏 线和赤道的夹角与太阳直射点纬度互余(图中∠3);④根据晨昏线和纬线切 点的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互余(图中B、C点的纬度与太阳直射点A的纬度 互余);⑤利用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计算。
(2)日界线 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 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它是一条人为界线,自西向东过日 界线要减一天,自东向西过日界线要加一天(如图所示)。
(3)0时经线 0时(地方时)经线是一条自然界线,它是随地球自转运动而不断变化的,0 时经线的东边比西边日期早一天,日界线和0时经线可以重合,即180°经 线的地方时为0时,此时全球为一个日期。
同,等值线的疏密就反映了其单位距离的等值线数值差的
二分二至日的判读方法
![二分二至日的判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d2558b6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23.png)
二分二至日的判读方法如下:
1.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根据晨昏线与经线圈的位置关系,若晨昏圈与经线圈重合,则太阳直射在赤道上,这一天是3月21日或9月23日,为北半球春分日或秋分日;若晨昏线与经线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则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这一天是6月22日,为北半球夏至日;若北极圈内出现极夜,则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这一天是12月22日,为北半球冬至日。
2.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上。
3.判断季节和日期:晨昏线经过极点时(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时),可判定这一天是二分日(3月21日或9月23日);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时,若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可判定这一天是夏至日(6月22日),如果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可判定这一天是冬至日(12月22日);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最大时(23°26′)也是二至日。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晨昏线的位置、经线圈的位置、极昼或极夜的出现等,才能准确判断二分二至日的日期和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同时,还需要了解地球公转方向和地球自转方向等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判读方法。
二分二至日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二分二至日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https://img.taocdn.com/s3/m/2b975e8f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cf.png)
二分二至日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太阳直射点是指太阳光线垂直射到地球的地方。
由于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有一定倾斜角度,所以太阳直射点每年都会发生变化,分别位于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上。
在北回归线上,太阳直射点位于北纬23.5度,而在南回归线上,太阳直射点位于南纬23.5度。
这两个位置分别表示了夏至和冬至的时刻,也是地球上白昼和黑夜的长度最长和最短的时期。
为了更加深入了解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对地球气候和生态的影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自己的轴心旋转的运动,而地球公转则是指地球绕着太阳运动的过程。
地球的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之间的夹角称为黄赤交角,这个夹角约为23.5度。
当地球公转到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时,这个位置的阳光会最为强烈,地表温度也会相对较高。
这就是为什么在夏至时,阳光照射的时间最长,白昼也最长的原因。
而在冬至时,阳光照射的时间最短,白昼也最短。
这种气候的变化,直接影响了地球上的生态环境和植物生长。
在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的时候,北半球会迎来夏季,这个时候北半球气温升高,植被生长茂盛。
而南半球则会迎来冬季,气温较低,植被生长减缓。
与之相反,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时,北半球迎来冬季,南半球迎来夏季。
这种季节的更替,使得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呈现出多样化的景观。
除了季节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还会影响地球上的气候现象。
当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附近时,热量会更加集中在赤道地区,导致赤道地区气候炎热、多雨。
而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北回归线时,赤道地区则会进入干季,气温会有所下降。
这种气候的变化,直接影响了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和生物生存。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它不仅影响了气候和季节的变化,还影响了地表的温度分布、植被的分布以及动植物的生态系统。
地球上的每一个生物都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形成了一个复杂而精密的生态网络。
在现代社会,人类对地球的影响日益加剧,大量的森林砍伐、工业污染、气候变暖等现象都在不断地破坏着地球的生态环境。
太阳直射点纬度的判断方式
![太阳直射点纬度的判断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8873e469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22.png)
太阳直射点纬度的判断方式
太阳直射点纬度是指地球上太阳光线垂直射到地表的纬度,其位置随着地球绕太阳公转而变化。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对气候、季节和生态系统都有重要影响,因此对其纬度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可以利用地球倾斜轴的知识来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地球的自转轴与公转轴倾斜23.5度,因此太阳直射点会在赤道向北或向南移动。
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北纬23.5度时,这一位置称为北回归线;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南纬23.5度时,这一位置称为南回归线。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观测太阳在春分和秋分时的位置来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其次,我们还可以利用日晷的原理来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日晷是利用太阳光投影在水平面上的影子来测定时间的一种仪器。
当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附近时,日晷的影子最短;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或南回归线时,日晷的影子会相应地偏长。
通过观测日晷的影子长度,我们也可以推算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除此之外,现代科技也为我们提供了更精确的判断方式。
卫星遥感技术可以通过测量太阳光的入射角度和强度来确定太阳直射点
的位置,从而为气象预测、农业生产等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总之,太阳直射点纬度的判断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观测太阳位置、利用日晷原理以及现代科技手段来进行判断。
这些方法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地球的运行规律,也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太阳直射点的概念
![太阳直射点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3e049510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7c.png)
太阳直射点的概念一、引言太阳直射点是地球上每年两次发生的现象,也是地球气候变化和季节交替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文将深入探讨太阳直射点的概念、原理以及对地球的影响。
二、太阳直射点的定义太阳直射点指的是太阳的垂直射线(也称为垂直入射角),它与地球表面形成一个垂直的角度,这个角度受到地球自转轴的倾斜角度及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的倾角的影响。
由于地球的自转轴倾斜23.5°,所以太阳的直射点会随着地球绕太阳公转而发生变化。
三、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变化是由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运动引起的。
每年地球绕太阳完成一周运动,太阳直射点也会随之变化。
在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之间,有一个称为赤道的带状地区,太阳的直射点在赤道上往返移动,形成两次太阳直射点。
四、太阳直射点的影响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不同,会对地球上的气候和季节产生影响。
1. 季节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变化是季节变化的原因之一。
当太阳直射点靠近北半球时,北半球就进入夏季;当太阳直射点靠近南半球时,南半球就进入夏季。
夏季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太阳的垂直射线倾向于北半球,使得北半球得到更多的太阳辐射,气温升高,天气炎热;冬季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南半球得到更多的太阳辐射,气温升高,天气寒冷。
2. 地区气候差异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不同地区的气候也有所不同。
赤道地区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比较稳定,因此赤道地区的气候相对稳定,年平均温度高。
而靠近极地的地区,由于太阳直射点的远离和辐射角度的变化,气候变化较为剧烈,温度差异大。
3. 降水分布太阳直射点的变化也会影响雨季和旱季的分布。
当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时,赤道地区会受到持续的热力作用,形成热带雨林,年降水量很大;而靠近太阳直射点的地区则容易形成干旱带,降水非常稀少。
4. 海洋环流太阳直射点的变化也会对海洋环流产生影响。
热带地区的太阳直射点位置稳定,热力作用较强,导致在赤道附近形成热带低气压带,海水蒸发增加,形成热带雨林和热带风暴。
[全]高中地理(太阳直射点、日出、日落、极昼、极夜)考点详解
![[全]高中地理(太阳直射点、日出、日落、极昼、极夜)考点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6668ddb8b52acfc788ebc96d.png)
高中地理(太阳直射点、日出、日落、极昼、极夜)考点详解•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地球绕着地轴自转,自转的平面为“赤道面”;地球绕着太阳公转,公转的平面为“黄道面”。
两个平面存在着一个23°26′的夹角:黄赤交角,因此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23°26′N~23°26′S之间往复移动,移动的周期为一个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移动的规律如下:①夏半年(春分-夏至-秋分),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开始,先向北移动到北回归线,再向南回到赤道。
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极昼的范围先扩大后缩小;②冬半年(秋分-冬至-春分),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开始,先向南移动到南回归线,再向北回到赤道,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极夜的范围先扩大后缩小。
图1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2、日出日落方向不同的季节,太阳日出、日落的方向不同。
以北半球为例,下图中的A点代表北半球的观察点,N、S、W、E分别表示北、南、西、东。
则不同季节太阳的日出日落方向为:①夏半年(春分-夏至-秋分)东北日出、西北日落;②冬半年(秋分-冬至-春分)东南日出、西南日落;③春分/秋分时正东日出、正西日落;④正午时,从北半球看时,太阳位于正南方;从南半球看时太阳位于正北方,从赤道看时太阳位于正上方。
图2 日出日落方向例题图3 例题答案:A、B、A精讲精析:(1)分析优惠政策的优势。
优惠政策的出台,有利于吸引北京的游客,但会造成景区游览人员增多,产生拥堵,游客交通与游览的用时的比值增长,但不会影响旅游服务设施的等级。
(2)分析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旅游资源可以分为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两大类,其中选项A中主要是人文资源,选项C、D主要是自然资源,选项B同时包含了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太行大峡谷)。
(3)分析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①9月23日为秋分,15天为一个节气,因此10月8日为寒露,10月23日为霜降,11月7日为立冬,11月22日为小雪。
太阳直射点坐标
![太阳直射点坐标](https://img.taocdn.com/s3/m/5f2ebb10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1b.png)
太阳直射点坐标一、什么是太阳直射点?太阳直射点,又称太阳垂直点或太阳高度角为90°的地点,是指地球上某一时刻太阳光线垂直射到地球表面的点。
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太阳直射点会随着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变化。
二、太阳直射点的坐标计算方法太阳直射点的坐标计算方法基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确定:1. 确定当前日期首先要确定计算太阳直射点的具体日期,通常使用格林威治标准时间(GMT)。
2. 确定当前时间确定当前的时间,以协调世界时(UTC)为准。
3. 确定当前地点的纬度和经度根据所需计算的地点,确定其纬度和经度。
纬度表示地点在北纬或南纬的位置,经度表示地点在东经或西经的位置。
4. 计算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根据日期、时间和地点的信息,可以使用天文计算公式来计算太阳直射点的坐标。
这些公式基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考虑了地球的倾斜角度以及太阳的视差等因素。
三、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主要的变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季节变化由于地球的自转轴倾斜,太阳直射点会在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之间移动。
在北半球的夏至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而在冬至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
在春分和秋分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
2. 经度变化由于地球的自转,太阳直射点在每天都有东移和西移的变化。
这意味着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会不断变化,不会固定在某个地点。
3. 时间变化太阳直射点的时间也会随着经度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不同经度的地点在同一时刻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会有差异。
四、太阳直射点的影响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对地球上的气候和季节变化有着重要影响。
以下是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几个主要影响方面:1. 季节变化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了地球上不同地区的季节。
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时,赤道附近地区气温较高,而两极地区则较低。
2. 日照时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也决定了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日照时间。
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或南回归线上时,接近该回归线的地区将会有更长的日照时间。
在日照图上判断季节判断依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在日照图上判断季节判断依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https://img.taocdn.com/s3/m/ebb47851852458fb770b5685.png)
1、根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断季节
判断依据: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纬度。
判断方法:当太阳直射在23º26ˊN时,北 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此时为夏季,地球围绕 太阳公转到达远日点附近。而当太阳直射在 23º26ˊS时则是冬至日,此时北半球为冬季, 此时地球绕日公转到达近日点附近。而当太阳 直射在赤道上的时候,此时该为北半球的春季 或秋季。
11、根据风向判断季节变化
判断依据:某些地区的风向会随着季节发生 变化,特别是在季风气候区就更加明显。
判断方法:如我国东部地区盛行东南季风, 说明此时北半球为夏季。澳大利亚北部与我国东 部风向相同,季节相反。
12、根据气象灾害判断季节
判断依据:气象灾害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季节性。
判断方法:北半球的台风、飓风灾害多发生 在夏秋季节,而寒潮灾害则发生在冬半年。亚洲 的洪涝灾害多发生在夏秋季节。西欧、南欧的洪 涝灾害多发生在冬季。
12、根据气象灾害判断季节
典型天气 时间 地区
成因
天气特点
春旱 沙尘暴
梅雨
伏旱 台风 寒潮
春季 春季 夏初
盛夏 夏秋 冬季
华北
我国北方
江淮流域
长江中下 游 东南沿海 全国大部 分
春季雨带在南方,华北降 水少;而气温回升,蒸发 旺盛
快行冷锋
干旱少雨
准静止锋(冷暖气团势均 力敌)
阴雨连绵
反气旋(副热带高压或夏 威夷高压)
①
②
③
④
图4
90° 0°
90 90°
0°
90°
°
2、在日照图上判断季节
例:图中所示节气为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3、根据地球公转位置和速度判断季节
太阳直射点经纬度的确定
![太阳直射点经纬度的确定](https://img.taocdn.com/s3/m/4575d074c281e53a5802ff8b.png)
2007 年第4 期教材新析11太阳直射点经纬度的确定●王建林/河南省息县第二高中( 464300)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地理意义是高中地理的主干知识, 是进行学科内综合和跨学科综合的首选内容, 是高考命题的重点。
学生在理解这一部分知识时需要拥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计算能力。
这一类问题往往会涉及到太阳直射点的特点和确定。
一、太阳直射点的基本知识太阳直射点是指某一时刻被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球表面, 此时该地的太阳高度为90°, 影长为零。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会发生往返移动, 其周期为一个回归年, 再加上地球的自转,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每时每刻都在不断变化, 因此, 它可以用一组经度和纬度数字来表示。
但由于一天内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变化很小, 我们可以认为某一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不变的,用下面的方法就能确定直射点的经纬度。
二、确定太阳直射点的纬度1.根据具体日期确定在不同的日期, 太阳直射在不同的纬度位置, 如春分日和秋分日, 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 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 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 在非特殊的日期, 可以通过查阅天文年历得知当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
在试题中往往要根据晨昏线的位置特点来确定日期: 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经过南北极点、将所有纬线平分时,可以确定为春( 秋) 分日; 当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时( 各只有一个交点) , 再根据是南极或北极附近是极昼还是极夜,可以确定夏至日———北极附近为极昼,南极附近为极夜, 反之则为冬至日。
有时还可以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来确定日期: 秋分日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为零, 夏至日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最大为23°26′。
2.作图法在地球的日照图( 侧视图) 上,如图1, 延长太阳光线, 通过地心的那条太阳光线所在的地理纬度就是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在图中P 点( 该太阳光线和圆周的交点) 即为直射点。
[全]高中地理(太阳直射点,正午、日出、日落方位)考点详解
![[全]高中地理(太阳直射点,正午、日出、日落方位)考点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be8b1ce4ed630b1c58eeb52c.png)
高中地理(太阳直射点,正午、日出、日落方位)考点详解•正午的太阳方位正午的太阳方位,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有关。
太阳直射点位于观察点以南,则正午太阳便位于观察点的南方。
太阳直射点,在地球23°26′N~23°26′S之间往复移动,移动的周期为一个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移动的规律如下:①夏半年(春分-夏至-秋分),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开始,先向北移动到北回归线,再向南回到赤道;②冬半年(秋分-冬至-春分),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开始,先向南移动到南回归线,再向北回到赤道。
图1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一个回归年)例题下图为安徽省某中学的操场示意图,两侧为行道树(早上8:00前后,东操场大部分被行道树的树荫遮盖)。
读图完成1~2题。
1、为充分利用树荫遮阳,6月某日14:00~14:45该校某班同学上体育课,应选择的最佳地区是()A. ①B. ②C. ③D. ④2、下列日期中,一天中行道树的影子,在地面转动角度最大的是()A. 5月1日B. 6月1日C. 7月1日C. 8月1日答案:A、C精讲精析:(1)分析每个区域的树荫面积。
①安徽省位于北回归线以北,而6月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附近,因此太阳直射点位于该操场以南,即正午12:00时,太阳位于正南;②14:00时,太阳由正南,慢慢向西移动,即位于西南(南偏西);③此时太阳位于西南,因此此时操场的树荫,西操场>东操场,并且西北操场(①)的树荫面积最大。
(2)分析树影的转动角度。
①树影的转动角度,与早上、正午、晚上的太阳位置有关;②冬至时,太阳早上在东南、正午在正南、晚上在正西,因此一天之中树影转过<180°;③春分和秋分时,太阳早上在正东,晚上在正西,一天之中树影转过180°;④夏至时,太阳早上在东北,正午在正南,晚上在西北,一天之中树影转过>180°;⑤因此,夏至时(6月23日)树影转过的角度最大,选项中的7月1日距离夏至(6月23日)最近,因此选项C正确。
日出日落方位的判断及应用
![日出日落方位的判断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485b603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9f.png)
日出日落方位的判断及应用
日出日落方位的判断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包括旅游、天文、气象、地理等。
以下是一些判断日出日落方位的方法和应用:
1.利用太阳直射点所在位置判断: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全
球各地(除极昼极夜地区外)的日出方向为东北,日落方向为西北;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极昼极夜地区外)的日出方向为东南,日落方向为西南;当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各地(除极点外)的日出方向为正东,日落方向为正西。
这种方法可以用来确定太阳的位置和运动轨迹。
2.利用地理坐标判断:在地球上任意一点的日出日落方位可以通过
该点的经纬度和季节来确定。
例如,在北半球的夏季,北半球各地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南半球各地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这种方法可以用来确定不同地区在不同季节的日出日落方位。
3.利用天文望远镜等仪器观察太阳的位置和运动轨迹,可以用来观
测太阳黑子、日珥等天文现象,以及监测太阳活动对地球磁场和气候的影响。
4.在旅游领域,日出日落方位的判断可以应用于规划旅游行程、拍
摄风景照片等方面。
例如,在拍摄风景照片时,选择合适的拍摄位置和角度,可以拍到更加美丽的照片。
5.在气象领域,日出日落方位的判断可以应用于气象观测和预报。
例如,在观测天气时,可以通过观察太阳的位置和运动轨迹来判断天气系统的移动方向和强度变化。
总之,日出日落方位的判断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全]高中地理(日出方位、太阳直射点、地方时、日期)考点详解
![[全]高中地理(日出方位、太阳直射点、地方时、日期)考点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b55ec0645022aaea988f0fa3.png)
高中地理(日出方位、太阳直射点、地方时、日期)考点详解(1)日出方位角日出方位角,即太阳日出时,与正东方向的夹角(∠C)。
太阳的日出方向、日出方位角,有如下规律:日出方向:①北半球的夏季,东北日出,西北日落;②北半球的冬季,东南日出,西南日落;③春分和秋分:正东日出,正东日落。
日出方位角:①赤道地区,日出方位角=太阳直射点的纬度;②其他地区,日出方位角>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且距离赤道越远,偏离的幅度越大。
图1 日出方位角示意图(2)判断时间、日期时间:①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间隔经度15°;②每间隔一个时区,时间相差1h;每间隔经度1°,时间相差4min;③在时间的计算时,采用“东加西减”,计算东边地区的时间用“+”,计算西边地区的时间用“-”。
日期:①自然日界线,即0:00所在的经线,该条经线的东边,为新的一天;该条经线的西边,为旧的一天;②国际日界线,即180°经线,该条经线的西边,为新的一天;该条经线的东边,为旧的一天。
即在越过180°经线时,采用“东减西加”,即向东越过用“-”,向西越过用“+”。
图2 国际日界线示意图例题图3 例题答案:D、A精讲精析:(1)计算与海口同一天的经度范围。
海口为110°E,正午12:00。
经度相差15°,时间相差1h(东加西减)。
则与海口同处一天的经度范围为[110°E-12×15°,110°E+12×15°],即为[-70°E,290°E]。
由于地球是一个球体,自西向东的经度分布为:180°~90°W~0°~90°E~180°。
因此-70°E即为0°向西走了70°,即为70°W,因此同处一天的经度范围为[70°W,180°+110°E]。
太阳直射点的知识点
![太阳直射点的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b672950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7a.png)
太阳直射点的知识点太阳直射点是指地球上某一时刻太阳光线直接垂直照射地球表面的点。
它是地球在公转过程中,由于地球的轴倾斜造成的显著现象。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这一现象对地球的气候和季节变化有着重要影响。
下面将逐步探讨太阳直射点的相关知识点。
1.地球的轴倾斜地球的轴倾斜是指地球自转轴与公转平面的夹角。
地球的自转轴不是垂直于公转平面,而是倾斜的。
地球的轴倾斜造成了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由于地球的轴倾斜,太阳的直射点在地球上会北移和南移。
当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移动时,南半球就会进入冬季,北半球进入夏季。
反之,当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移动时,北半球就会进入冬季,南半球进入夏季。
3.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是指太阳直射点的最北和最南位置,分别位于北纬23.5度和南纬23.5度。
当太阳直射点越过北回归线时,北半球进入夏季;当太阳直射点越过南回归线时,南半球进入夏季。
这两条回归线标志着地球季节的交替。
4.春分和秋分春分和秋分是指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的两个特殊时刻。
春分发生在太阳直射点越过南回归线的时刻,秋分发生在太阳直射点越过北回归线的时刻。
春分标志着北半球进入春季,秋分标志着北半球进入秋季。
5.极昼和极夜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会导致地球某些地区出现长时间的极昼和极夜现象。
当太阳直射点越过北回归线时,北极圈内的地区将出现极昼,即连续数天或数个月太阳不落山;相反,当太阳直射点越过南回归线时,南极圈内的地区将出现极夜,即连续数天或数个月太阳不升起。
总结:太阳直射点的知识点涉及地球的轴倾斜、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春分和秋分,以及极昼和极夜等内容。
了解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对理解地球的气候和季节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不断地观察和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太阳直射点的规律,进一步了解地球的奥秘。
判断太阳直射点的方法
![判断太阳直射点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69c4210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f6.png)
判断太阳直射点的方法
1. 嘿,你可以观察影子呀!比如说,大中午你站在太阳下,发现自己的影子很短很短,那这说不定就是太阳直射点在附近呢!想想看,就像手电筒直直照下来,影子不就短嘛。
2. 哎呀呀,看看季节呀!夏天热得要命的时候,太阳直射点大概率就在咱这一片呢,这不是很明显嘛!就像夏天吃冰棍最爽,那时候太阳可热情啦。
3. 你还可以留意气温变化呀!突然热得不行了,气温飙升,这难道不是太阳直射点搞的鬼?好比是突然给你加热的小火炉呀。
4. 嘿,注意白天时间长短呀!如果白天变得老长老长的,那很可能太阳直射点就在这边晃悠呢!就像你玩耍的时间变多了一样嘛。
5. 看看太阳高度角呀!中午太阳高高挂在头顶,几乎垂直照下来,这不就是直射点的迹象嘛!好比是太阳在和你面对面打招呼呢。
6. 可以去研究下地理教材呀!那里面肯定有判断太阳直射点的详细方法,这可是前辈们的经验呀!就如同有个老师专门告诉你怎么做一样。
7. 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嘛!有些植物在太阳直射点附近时会长得特别好,这能给你提示呀!像一朵花在阳光下开心地绽放。
8. 问问老师或者那些地理学霸呀!他们懂那么多,肯定能告诉你判断的妙招,这不是有帮手了嘛!就像你有了秘籍一样。
9. 多去大自然里感受感受呀!自己亲身体验一下太阳的变化,你肯定能有所发现的!就好像是自己去探索一个神秘的世界。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判断太阳直射点的方法有很多呀,只要你用心去观察和发现,就能找到线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右图为35º 纬线图,图中实线部分为昼弧,虚线部分为夜弧。据此判断1~3题。
1、此时北京时间为: A A、14时20分 B、15时20分 C、2时20分 D、3时20分 2、下列四幅图中,可能为该日日 照图的是(阴影部分为夜半球) D
关于日照图的思路 与读图训练
(1)确定南、北半球或南、北极
1、侧视图,通常是上北下南(特例除 外) 2、从自转方向上看,北逆南顺 3、从经度数值排列上看,自转方向与 东经度数由小到大的排列方向相同; 自转方向与西经度数由小到大的排列 方向相反。
(2)确定太阳直射点的坐标
①太阳直射经线的确定: A.地方时12时的经线。 B.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即昼半球的中点。 C.根据已知某经线的时间来计算。 D.直立物体影长为零的地区所在的经线。 ②直射纬线的确定。 A.利用某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计算。 B.直立物体影长为零的地区所在的纬线。 C.利用晨昏线相切的纬度计算:直射纬度=900-相 切纬度
B (3)该季节可以看到的景色是 A、长江流域寒梅绽放 B、巴黎盆地小麦黄熟 C、南极中山站终日斜阳 D、赞比西河流域草木葱茏
●
●
① 根据极圈内的昼夜状况确定日期——可知 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可知南北半球的季节 ② 根据晨线或昏线与赤道的交点确定钟点——再 根据经度间隔可计算区时 ③ 若遇180°经线要根据规定变更日期
图中的两条虚线,一条是晨昏线,另一条两侧 大部分地区日期不同;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读 图完成1~2题: 1、若图中的时间为7日和8日,甲地为: B A、7日4时 B、8日8时 C、7日8时 D、8日4时 2、此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 A、安大略湖畔夕阳西下 ● B、几内亚湾沿岸烈日当空 C、澳大利亚东海岸夜幕深沉 D、泰晤士河畔曙光初现
左图为北半球某地 某日的太阳运行路 径,完成: (1)、在地平圈 图中标出东南西北 四个方向,并说明 理由。 (2)、此地的纬 度是:( C ) A、23º 26´N B、50º N C、30º N D、20º N
读太阳光照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 半球),判断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此时长江流域一带进入梅雨季节 B、此时华北平原正值小麦播种季节 C、此时西安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小值 D、此时悉尼的昼最长,夜最短 2、若地球正朝近日点方向运动, 此时北京时间为:( ) 180º A、9月23日15时20分 B B、9月24日3时20分 C、3月21日8时20分 D、3月22日3时20分
晨昏线
日 照 图 类 型 面 面 观
(4)太阳高度
1、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为0度(不一 定是正午)太阳直射点的太阳高度是 90度(就是正午太阳高度) 正午太阳高度从直射点向南北两 侧递减。 2、任一时刻,太阳高度有无数多个, 以直射点为圆心,以90度的角距离为 半径的圆
刻太 的阳 空高 间度 分角 布某 时
4 1).图示的时刻前后数日 C 内 A.漠河的白天比广州长 B.南极长城站处于极昼时期 C.密西西比河处干枯水期 D.硅谷地区天气干热
2).图示的时刻,北京时间 是 A A.8时20分 B.20时20分 C.9时40分 D.21时40分
2001年江浙卷
5 若阴影表示夜晚,判断: 1)、则甲地的时间为: A.8 B.9时 C.15时 D.16时 2).下列说法,可能的是: A A.华北平原正值小麦播种季节 B.华北平原正值小麦收获季节 C.长江中下游进入梅雨时期 D.罗马气候干热 若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 影部分为7月7日,判断: 3).甲地的时间为: C A.15时 B.9时 C.3时 D.12时 4).北京为: B A.6日8时 B.7日8时 C.6日20时 D.7日20时
此时此刻太阳直射点A的太阳高度角为90度, 从直射点向四周,随着球面的弯曲,太阳高度角 递减,呈同心圆状分布,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角 为 0度
右图为地球上某时刻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图中 粗线为等太阳高度线,
在上图中,四条线分别表示ABCD四地6月22日太 阳高度角的全天变化情况,各地的纬度是: A B C D
B
2000江浙卷
N
6 一架在北半球飞行的飞机,飞越晨昏线上空 时,当地为8日19时。回答(1) ~ (3)题。
170° 160° 160° 170°
①
170° 160° 160°
②
170°
二 ○ ○ 二
年 广 东 卷
③
④
(1)在图示4个地区中,飞机飞越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B
(2)6小时后,该飞机到达西6区的芝加哥, 芝加哥的区时是 D A、8日14时 C、9日20时 B、 9 日 2 时 D、 8 日 8 时
N
读右图,回答:
A
O
B
1、此时北京的季节
是
夏季
2、图中A点此时的地方时 是 4 时,C点的地方时是 12 时 3、A点昼长是 16 小时,B点昼 长 16 小时
C
难点突破:等太阳高度线问题 9.下图为地球某时刻太阳高度分布的示意图。完成(1)~(3)题。
(1)此时,北京时间为 A. 2时 B. 8时 C. 14时 D. 20时 (2)此时,正在交易的股票市场 (交易时间为上午9:30—11:30, 下午1:00—3:00)是 A. 纽约 B. 东京 C. 悉尼 D. 法兰克福 (3) 此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 安大略湖畔曙光初现 B. 白令海峡烈日当空 C. 火地岛午夜太阳高照 D. 尼罗河畔夜幕深沉
3、图示纬线附近的某海域, 是沟通东西方交通的要道。 通过这个要道向西运的货 物主要是: C A.小麦 B.铁矿石 C.石油 D.有色金属矿石
1.甲地位于: A A.大西洋 B.非洲大陆 C.印度洋 D.南美大陆 2.已知乙处的昼 长为6小时,伦敦 的地方时可能是 A.18:00 B.16:20 B C.13:40 D.14:20
公转方向
3 读图 1,一艘由大平洋驶向大西洋的船经过 P 地(图中 左上角)时,一名中国船员拍摄到海上落日景现,洗印 出的照片上显示拍照时间为9时0分0秒(北京时间)。据 此判断1)~4)题。
· P
2003年贵州卷
C 1).该船员拍摄照片时,P地的地方时为: A、22时 B、14时 C、20时 D、16时 2).拍摄照片的当天,漠河的夜长约为: A A、16小时 B、14小时 C、10小时 D、12小时 3).该船即将进入 B A 巴拿马运河 B 麦哲伦海峡 C 德雷克海峡 D 直布罗陀海峡 4).此时世界各地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C A 美国中部小麦黄熟 B 中国江淮流域干热 C 地中海北岸连日阴雨 D 拉普拉塔河正值枯水期
36.右图中四条曲线分别代表四地全年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读图回答。
(1)四地按纬度值由小到大排列的是 。 按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的幅度由大到小排列的 是 。 按7月上旬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列的 是 。(12分) (2)国庆放假期间,白昼逐渐变长的地点 是 ,昼短夜长的地点是 (6分) (3)按照五带的划分A属于 ,D属 于 。(4分)
30゜E
(3)通过晨昏线确定时间
1、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 时为6时 2、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 时为18时 3、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切点; (1)如果过切点的经线在经过赤道地 区为昼半球,那么此经线的时间为12时 (2)如果过切点的经线在经过赤道地 区为夜半球,那么此经线的时间为0时
7、读图(阴影部分为夜半 球),设北京为7月1日20 时,完成以下小题:(提 示:先判定经度。) (1)在图上画出位于东 半球、昼夜等长的一点A。 (2)A地日期为______ 7 月______ 1 日。 (3)A地地方时应在 10 时_____ 40 分至_____ 12 时 _____ _____ 00 分之间。
当图中∠α=23°26′时,回答(1)~(3)题。
0°
赤 道
α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 A、66°34′S,90°E B、23°26′N,90°E 66°34′N,0°W D、23°26′S,90°W D
C、
(2)此时,北京时间是 A、12月22日8时 B、12月23日2时 C、6月22日18时 D、12月21日2时 B (3)若α由最小增大至图示状态,则这段时期内 A、我国北方降雨较多 B、我国南方出现霜冻 C、地中海东行船只顺风 D、地中海西行船只顺风 C
2 . 1 )若此刻西半 球为夜半球,太阳 直射点的经度是: A A.东经70º 公转方向 B.东经90º C.西经70º D.西经110º 2).此日在: C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思维切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 由地球公转方向及地轴倾斜方向可判断。
【答案】(1)6月22日 AB是昏线,则推出北极圈 以北地区发生极昼现象。 (2)23º 26'N(北极圈以北地区为极昼,故阳光直 射北回归线) (3)冬至 冬至 春分或秋分 (4)20点 晨线。
9.等太阳高度线问题:下图为地球某时刻太阳高度分布 的示意图。完成(1)~(3)题。 (1)此时,北京时间为 A. 2时 B. 8时 C. 14时 D. 20时 (2)此时,正在交易的 股票市场 (交易时间为 上午9:30—11:30, 下午1:00—3:00)是 A. 纽约 B. 东京 C. 悉尼 D. 法兰克福 (3) 此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 安大略湖畔曙光初现 B. 白令海峡烈日当空 C. 火地岛午夜太阳高 D. 尼罗河畔夜幕深沉 D D A
判断节气
昼长(小时) 24
12
66° 34′N
0°
66° 34′S
判断纬度
昼长(小时) 24
12
冬至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A、C、D的地理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