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数学和其应用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
P
0
1
1
0
P
Q
P Q P Q
P→Q
P↔Q
1
1
1
1
1
1
1
0
0
1
0
0
0
1
0
1
1
0
0
0
0
0
1
1
2020/7/15
4
第三讲 模糊逻辑与模糊推理
当5个连接词连续使用时,其优先连接次序如下:
、、、→、↔
利用上表,容易验证二值逻辑具有下列性质:
1、 幂等律 2、交换律 3、结合律
P P=P,P P=P,P→P=1,P↔P=1 P Q=Q P,P Q=Q P,P↔Q=Q↔P (P Q)R=P (Q R),
至少有一个为真时,P Q才为真。即 P Q = max(P,Q)
P,读作非P,表示P的否定,即“GIS不是空间信息系 统”。当且仅当P假时,P 才为真。即
P = 1-P
P→Q,读作P蕴涵Q,表示若P则Q,即“若GIS是空间信 息系统则坐标是空间信息”。当P、Q两个命题都真时, P→Q才为真;当P真而Q假时,P→Q为假;当P假时,不论Q 是真还是假,P→Q都为真。即
2 , , n 1
n2, n 1
n 1 n 1
(3-2-1)
作为命题的真假值域,这样一个命题就可有多个取值。象这
样可在 Tn 中取多个值的命题称为多值逻辑。
由(3-2-1)式知,当n=2时,有
Tn
2
0
1
,
2
1
1
{0,
1}
2020/7/15
11
第三讲 模糊逻辑与模糊推理
当n=3时,有
Tn
3
(P Q) R=P (Q R)
(P↔Q)↔R=P↔(Q↔R)
4、分配律
P(Q R)=(P Q)(P R)
P(Q R)=(PQ)(P R)
P→(Q→R)=(P→Q)→(P→R)
5、德•摩根律 (P Q)=P Q,(P Q)=P Q
6、双重否定律 P=P
7、两极律 8、补余律
P1=1,P 0=P,P 1=P,P 0=0 PP=1,P P=0
3 8
和Q=
7,
8
P =1- 3 = 5
88
2020/7/15
12
第三讲 模糊逻辑与模糊推理
P Q =
min 3 , 7 3 8 8 8
P Q = max 3 , 7 7 8 8 8
P→Q = min(1,1+Q-P)=
min 1, 1 7 3 1
8 8
P↔Q = 1- P Q = 1- 3 7 4
P Q,读作P与Q,表示P、Q的合取,即“GIS是空间信
息系统并且坐标是空间信息”。当且仅当P、Q两个命题都
2020/7真/15时,P Q才为真。即
P Q = min(P,Q) 2
第三讲 模糊逻辑与模糊推理
P Q,读作P或Q,表示P、Q的析取,即“GIS是空间
信息系统或者坐标是空间信息”。当且仅当P、Q两个命题中
P
Q
P
Q
P Q P Q
P→Q
P↔Q
1
1
0
0
1
1
1
1
1
1/2
0
1/2
1/2
1
1/2
1/2
1
0
0
1
0
1
0
0
1/2
1
1/2
0
1/2
1
1
1/2
1/2
1/2
1/2
1/2
1/2
1/2
1
1
1/2
0
1/2
1
0
1/2
1/2
1/2
0
1
1
0
0
1
1
0
0
1/2
1
1/2
0
1/2
1
1/2
0
0
1
1
0
0
1
1
根据此表,我们不难得到(P→Q)→Q、P P以及P P 的真假值,见下表。
2020/7/15
14
第三讲 模糊逻辑与模糊推理
模糊逻辑是无限值逻辑的推广。模糊逻辑不仅将二值逻辑 的真假值域从{0,1}扩充到闭区间[0,1],而且还在无限值 逻辑中插入了模糊集和模糊关系。模糊逻辑将清晰明确的命 题推广到亦此亦彼的模糊命题。
设A为论域U的模糊子集,“a属于A”就是模糊命题。这 个命题的值可定义为A的隶属函数在a上的值。于是,模糊 命题“a属于A”的值不再是非0即1,而是闭区间[0,1]上的 任何一个值。该值也不象无限值逻辑那样表示模糊命题“a 属于A”是真还是假,而是表示模糊命题“a属于A”是真的程 度。例如,设武汉属于大城市的隶属度为0.78,则模糊命题 “武汉是大城市”的真假值是0.78。
6、对不起。
1——4句都能明确判断其真或假,但第5句和第6句却无法判断其真或假。
所以1——4句是命题,而第5句和第6句不是命题。
2020/7/15
1
第三讲 模糊逻辑与模糊推理
真假值域:
命题的真假值的取值范围称为真假值域。如果命题正确,
则命题的值为真,用1表示;如果命题不正确,则命题的值 为假,用0表示。所以二值逻辑的真假值域是{0,1}。
2020/7/15
9
第三讲 模糊逻辑与模糊推理
P
Q
P
P→Q
(P→Q)→Q
P P
P P
1
1
0
1
1
0
1
1
1/2
0
1/2
1
0
1
1
0
0
0
1
0
1
1/2
1
1/2
1
1
1/2
1/2
1/2
1/2
1/2
1
1/2
1/2
1/2
1/2
0
1/2
1/2
1/2
1/2
1/2
0
1
1
1
1
0
1
0
1/2
1
1
1/2
0
1
0
0
1
1
0
0
1
由以上两表可以看出,P Q的值与(P→Q)→Q的值是 相等的,即P Q=(P→Q)→Q。于是可以说P Q与
量词:对于论域中的个体作出量的规定的词,称
为量词。“论域中所有个体”为全称量词,表示
“全部”,即“所有的”,用符号“ ”表示;
“论域中有些个体” 为存在量词,表示部分,即
“存在”或“有些”,用符号“ ”表示。
2020/7/15
6
第三讲 模糊逻辑与模糊推理
二、三值逻辑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人们对二值逻辑中的命题要么为
(P→Q)→Q是等价的。
2020/7/15
10
第三讲 模糊逻辑与模糊推理
三、多值逻辑
二值逻辑是用0和1两个值来表示命题的真或假。三值逻辑则
是将区间[0,1]二等分,并在中间增加一个值1/2来表示命题
的不确定性。如果我们将区间[0,1]分成n-1等分( n 3 ),
并用
Tn
n
0
1
,
1, n 1
第三讲 模糊逻辑与模糊推理
模糊逻辑和模糊推理是按模糊集合论的框架对人类推理作定量研究 的一门学科。明确而系统地提出模糊逻辑的是美国的L. A. Zadeh。1971 年,L. A. Zadeh引入定量的模糊语义的概念,将一个语言词解释为一个 论域上的模糊集,而词的逻辑组合用模糊集的运算来表示。不论是从
真,要么为假的原则不断地提出质疑。因为要准确表示未来
事件这类命题的真假值是十分困难的。例如,“明年武汉市
还要在长江上修两座大桥”。这一命题表示未来事件。而未
来事件既不为真,也不为假,即未来事件的真假值是不确定
的,只有等事件发生后才知道它的真假值。于是,二值逻辑
就难以描述这类事件的真假。既然二值逻辑不能描述未来事
2020/7/15
15
第三讲 模糊逻辑与模糊推理
只需注意在模糊逻辑的情况下,命题的真假值不再局限于真或假 (1或0),而是可取[0,1]中的任何值,则容易验证二值逻辑中的8条重 要性质,除第8条补余律外,其余7条全部成立。补余律对模糊逻辑失效, 意味着一个命题和它的否命题的析取不一定是恒真的命题,它们的合取 也不一定是恒真的命题。因为模糊逻辑背离补余律,美国加州大学圣地 亚哥分校的Elkan(Elkan C. 1994)[67] 于1993年7月在美国第11届人工智能 年会上所作的题为《模糊逻辑似是而非的成功》初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王国俊.1998)[68]。Elkan认为模糊逻辑只能是二值逻辑。吴望名教授 在文献[69]中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澄清了Elkan的错误观点(吴望名. 1995) [69]。在现实生活中,两个对立的描述统一在同一个事物上是累见不鲜的。 例如,相对全国的城市而言,我们说深圳市大,又不算大;说它不大, 又还算大。背离补余律,正是模糊逻辑区别于传统的二值逻辑的一大特 点。就是由于这个特点,才使得模糊逻辑更接近人类思维使用的逻辑。
理论研究还是从实际应用来看,模糊逻辑都是模糊数学最重要的组成
部分,在模糊信息处理中占据中心位置。
一、二值逻辑的基本知识
命题:可以明确判断其真、假的陈述语句称为命题。例如,下列陈述 句:
1、地球绕太阳公转;
2、天安门在北京;
3、GPS坐标采用WPS84坐标系;
4、STOP卫星的影像分辨率是1m;
5、谢谢你;
3、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缀有模糊量词
若在条件和(或)结论中带有诸如很大、很好、漂亮、能力强这样一
些模糊量词时,二值逻辑将无法处理。例如,若某城市的交通很拥挤, 则这个城市是大城市。条件中的很拥挤和结论中的大城市,都是模糊量 词,而二值逻辑中只有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所以二值逻辑无法处理这 个命题。
2020/7/15
88 8
当n → 时,区间[0,1]就被所有实数充满。此时命题的
真假值域就变为整个[0,1]区间,即 T [0, 1] 。象这样命 题的真假值域为整个[0,1]区间的多值逻辑称为无限值逻辑。
2020/7/15
13
第三讲 模糊逻辑与模糊推理
四、模糊逻辑
1、一般概念
二值逻辑中的一个命题,其值要么为真(取值1),要么为 假(取值0),二者必居其一。多值逻辑虽然突破了二值逻辑 的这个限制,承认真假值具有中介过渡性,但它是通过穷举 且界限十分明显地来表示这种中介过渡性。在现实生活中, 有许多命题并非都是可以穷举且界限十分明显的。例如, “这里是城市的中心”,“这里是城乡结合部”等等,这个 “中心”和“城乡结合部”都是界限不明显的。因此,传统 的二值逻辑和多值逻辑就显得无能为力。而采用模糊逻辑则 很容易解决这样的问题。
同时,亦此亦彼也正是辩证法的充分体现。
2020/7/15
16
第三讲 模糊逻辑与模糊推理
下面是二值逻辑难以凑效,而只能用模糊逻辑才能处理的几种情况。
1、命题的条件、结论甚至命题本身是模糊的,例如,若这幅图的精度高, 则这幅图的质量好。精度高和质量好都是模糊的,故命题本身是模糊的。
若数字城市的三维效果好,则软件系统是张三研发的。结论是二值逻 辑,但条件是模糊的。
件的真假,人们就设想在二值逻辑的0和1之间增加一个表示 不确定性的值 1 来解决这个问题。在二值逻辑的0和1之间增
2
加一个表示不确定性的值后,命题的真假值域就由原来的二
2020值/7/1{50,1}变为三值{0,12 ,1},这样就形成了三值逻辑。
7
第三讲 模糊逻辑与模糊推理
在三值逻辑中,对于命题P和Q,由连接词“与”
P→Q = min(1,1+Q-P)
2020/7/15
3
第三讲 模糊逻辑与模糊推理
P↔Q,读作P等价Q,表示P真当且仅当Q真,即“GIS是 空间信息系统当且仅当坐标是空间信息”。当P、Q两个命题 都真或都假时,P↔Q为真;否则P↔Q是假命题。
P↔Q = 1- P Q
一个复合命题的真假值是由构成它的若干原始命题的真假 值所决定的。下表给出了复合命题的真假值。
若遥感图像是来自气象卫星的,则分辨率是低的(可信度0.8)。条件 是二值逻辑,但结论是模糊的。
2、事实和规则的条件只是近似吻合时的推理
这类问题在专家系统中特别突出。因为任何一个专家系统都不可能囊
括所有规则,更不可能考虑与规则近似的特殊规则。例如,若山峰高程 为8813m,则该峰是朱峰。现已知某山峰的高程为8812m,问如何做出结 论,即该山峰是什么峰?这样的问题就是模糊逻辑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 )、“或”( )、“非”()、“蕴涵” (→)和“等价”(↔)所构成的复合命题与二值 逻辑中复合命题的定义完全相同,所不同的仅仅是 命题P和Q及其复合命题的真假值域由原来的二值 {0,1}变为1三值{0, ,1}。于是复合命题的真假 值可由下表2给出。
2020/7/15
8
第三讲 模糊逻辑与模糊推理
0
1
,
1, 31
3
2
1
0,
1, 2
1
当n=9时,有
Tn
9
0
1
,
1, 9 1
2, 9 1
3, 9 1
4, 9 1
5, 9 1
6, 9 1
7,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1
8 9 1
0,
1, 8
2, 8
3, 8
1, 2
5, 8
6, 8
7, 8
1
在n=9时,若命题P和命题Q的值分别为P= 则P和Q的复合命题的值为
连接词:
连接原始命题以构成复合命题的词称为连接词。基本的连
接词有5个。它们是:“与”,用符号表示 ;“或”,用
符号
表示;“非”,用符号表示;“蕴涵”,用符号→表
示;“等价”,用符号↔表示。例如,设命题P表示“GIS
是空间信息系统”,命题Q表示“坐标是空间信息”。则利
用这5个连接词可以构成下列复合命题:
2020/7/15
5
第三讲 模糊逻辑与模糊推理
命题函数:假定在命题中出现的个体是可取为论 域中任意元素的变量。用符号x表示。于是“x属于A” 可写为P(x) 。由于包含变量,所以 P(x)的真假 值是不定的。因此,P(x)就不是命题,而是一种 函数。当以论域中的个体取代变量x时,就得到能明 确判断其真假的命题,于是称P(x)为命题函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