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白的诗中酒
浅析李白饮酒诗中酒的意象特征(初稿)
![浅析李白饮酒诗中酒的意象特征(初稿)](https://img.taocdn.com/s3/m/a777910b16fc700abb68fc52.png)
昆明学院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年论文班级:2011级汉语言文学1班姓名:唐莉敏学号:201121010134论文题目:浅析李白饮酒诗中酒的意象特征指导教师:张芹职称:副教授2012年12月22日摘要中国诗歌源远流长,在唐宋时期达到了鼎盛。
纵览那几十万首的诗词,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有一类便是“酒诗”。
诗中有酒,酒中有诗,诗中总有一股浓浓的酒香。
诗人借用同一意象——酒,表达出迥异的情感。
尤其是唐朝时期的“诗仙”李白饱读诗书,受儒释道及其他思想的影响,在坎坷的人生经历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与性格。
诗人创作了大量反映其内心情感的酒意象诗,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活灵活现、个性张扬、魅力无限又极其苦闷的诗人形象。
关键词:李白;“饮酒诗”;酒;意象;启示目录一、引言 (1)二、正文........................................... (2)(一)诗歌意象及意象特征 (2)1、什么是诗歌的意象? (2)2、诗歌的意象具备哪些特征? (2)(1)内视性 (2)(2)象征性 (2)(3)多义性 (2)(二)李白饮酒诗中酒的意象特征分析 (3)1、表达的极致性,极度,夸张,非比不足以尽兴 (3)2、以“豪”为特色,“豪”气冲天,量豪,情豪 (3)3、其“趣”,趣味盎然,酒香四溢,散发出一片氤氲酒气 (4)4、其“雅”,诗酒结合,即兴创作,“酒气”雅化,醉得儒雅 (4)5、展现诗人狂傲自信,超凡脱俗,傲岸自负,率真自然的性格魅力 (5)6、诗人饮酒以醉失天地,忘却忧愁,达到物我两忘的最高人生境界..57、体现诗人狂放不羁的秉性与壮志难酬的境遇以及怀才不遇的傲岸情绪 (5)三、结语 (6)李白的诗酒情结以及对后世的借鉴与启发 (5)1、浓郁的诗酒情结 (5)2、李白的饮酒对后世的启发与借鉴 (5)一、引言中国诗歌源远流长,其中一类诗便将酒搀和到诗歌中,令诗歌芳香醉人,酒形象临风若仙。
诗歌发展到唐宋,盛大壮观,登峰造极,酒这一意象在唐诗宋词中也是酝酿充分,品醇味久。
李白的“酒”和杜甫的“酒”
![李白的“酒”和杜甫的“酒”](https://img.taocdn.com/s3/m/1a60ea6f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9e.png)
李白的“酒”和杜甫的“酒”李白和杜甫都是中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们的诗歌作品中常常提到酒,而且都有许多关于“酒”的诗作。
在中国文学史上,他们对待酒的态度和酒所代表的意义有着各自独特的见解和表达方式。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李白和杜甫的“酒”。
首先我们来谈谈李白的“酒”。
李白的诗作中常常出现关于酒的描写和赞美。
李白笔下的酒是一种充满狂野和豪放的精神象征,是追求自由和快乐的象征。
在他的诗作中,酒被赋予了很高的意义,是他表现自己个性和情感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对人生境遇和命运的一种抚慰和宣泄。
比如他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李白看待酒的态度是积极向上的,他把喝酒和人生的得意挂钩在一起,认为生活中应该尽情欢畅,不要让美好的时光空过。
这种乐观豁达的态度贯穿了李白对待酒的整个创作,他将酒视为一种解忧和忘忧的心灵安慰。
而在《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李白更是直接地提到了自己对酒的热爱:“开君门户宴平乐,召埽尧舜游九垓,世上文章能得几?戏作良史不须来。
”这种对酒的倾慕和赞美是李白诗歌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也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思想遗产。
而相对于李白的豪放和激昂,杜甫的“酒”却多了一份悲凉和忧郁。
杜甫的酒,常常是一种寄托心情和抒发疾苦的情感载体。
他的诗歌中,酒常常被运用到对社会现实和个人遭遇的痛苦。
比如他的《江上值钱长史》:“严城过远美,搔首坐空闺。
自惭非精卫,向晚恨飞迟。
题处猿声苦,人时酒兴思。
有时天命在,苍苍志不衰。
”在这首诗里,杜甫通过饮酒来表现自己内心的忧伤和无奈,对命运的无奈和对社会现实的失望。
而在《饮中八仙歌》中杜甫更是以酒为媒介,表达了对世间的悲凉和对人生的不悦:“畏人多厌怨,赖此欢娱存。
夜消烧影殿,酒销箇鬓云。
樽前非独醉,人事亦关身。
且尽悲欢看,浩气与千春。
”在这首诗中,杜甫将酒和人生联系在一起,表现了一种深沉的悲凉之情。
品味李白作品中的诗与酒作文
![品味李白作品中的诗与酒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c48c2171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d7.png)
品味李白作品中的诗与酒作文说起李白,那可是唐朝诗坛上一颗璀璨的明星。
他的作品,就像是一场华丽的盛宴,诗中有酒,酒中有诗,让人陶醉其中,无法自拔。
咱们先来说说李白诗中的酒。
在他的笔下,酒可不是简单的饮品,那是他情感的寄托,是他灵感的源泉。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瞧瞧这气魄,这得是多大的场面,多大的酒量啊!三百杯,这可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可在李白这儿,那就是快乐时的尽情释放。
还记得有一次,我和几个好友相约去爬山。
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好不热闹。
等到了山顶,望着那辽阔的景色,心中突然涌起一股豪迈之情。
这时,有人提议,咱们也学学李白,喝点小酒,助助兴。
于是,我们纷纷掏出背包里的酒,席地而坐,开始畅饮起来。
那酒一入喉,辛辣中带着一丝甘甜,就像我们的人生,有苦有乐。
喝着喝着,大家的话匣子就打开了,开始谈天说地,回忆过去,畅想未来。
那一刻,我仿佛明白了李白诗中酒的魅力。
它能让人忘却烦恼,让人变得勇敢,让人敢于表达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再看“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这酒是如此的珍贵,菜肴是如此的丰盛,可李白却无心享用。
他心里装着的是壮志未酬的苦闷,是对前途的迷茫。
这种复杂的情感,通过酒和诗,被他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就像我曾经经历过的一次挫折,努力准备了很久的考试,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那天,我一个人坐在窗前,面前放着一杯酒。
我想起了李白的这首诗,突然觉得自己的这点挫折,和他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呢?他在困境中都能坚持自己的理想,我怎么能因为一次失败就一蹶不振呢?于是,我重新振作起来,继续努力。
李白的诗与酒,还常常充满了对自由的向往。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是多么洒脱的态度!人生短暂,何必被那些条条框框束缚住,不如及时行乐,尽情享受这美好的时光。
有一回,我去参加一个聚会。
大家一开始都还比较拘谨,放不开。
后来,不知道是谁起了头,大家开始喝酒,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
李白诗中描写酒的诗句
![李白诗中描写酒的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77fd14e5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63.png)
李白诗中描写酒的诗句
嘿,咱今天就来唠唠李白诗中那些描写酒的诗句!李白啊,那可是
大唐诗坛上响当当的人物。
你想啊,他端着酒杯,站在那高山之巅,
对着那朗朗明月,诗意大发!“花间一壶酒”,哇,这场景,不就跟咱
现在和朋友在花丛边喝酒聊天一样嘛。
“金樽清酒斗十千”,听听,这酒得多珍贵啊!就好像咱现在喝到了
一瓶超级棒的好酒,那不得好好品味一番。
李白喝了酒,那诗就跟流
水似的往外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他这是在告诉咱,人生嘛,高兴的时候就得尽情享受,可别让那酒杯空着对着月亮啊!这不就是在说咱开心的时候就得痛痛快快玩一场嘛!
他还写“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陈王曹植当年设宴平
乐观,那喝起酒来也是肆意欢乐呀!这不就跟咱朋友聚会时一样嘛,
大家开怀畅饮,尽情欢乐。
你说李白咋这么能写呢?他对酒的感情那可真是深啊!“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他都把酒和天上的星星联系起来啦!这得多有想象
力啊!好像酒就是那老天爷特意赐给人间的宝贝。
咱平时喝酒的时候,是不是也会有各种奇奇怪怪的想法冒出来呀?
李白诗中的酒,那就是他情感的寄托,是他快乐的源泉。
他用酒来
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用酒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
咱读他的诗,
也能感受到那股子洒脱和豪爽。
咱也学学李白,偶尔喝点小酒,感受
感受生活的美好,咋样?反正我觉得,李白诗中的酒,那真是太有魅力啦!。
陆游的古诗有哪些【论李白和陆游诗中“酒”意象的差异】[修改版]
![陆游的古诗有哪些【论李白和陆游诗中“酒”意象的差异】[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cfcce29a011ca300a7c390f4.png)
摘要:李白和陆游的诗集中都有许多描写“酒”意象的诗歌,在这些饮酒诗中,李白和陆游两人所体现出的“酒”意象各具特色,又各有所长。
李诗中的酒多写个人情怀,洋溢着丰富的想象,豪放又飘逸;陆诗中的酒意象则是充满忧国之思,虚实结合,更加忧怆细腻。
关键词:李白陆游诗歌“酒”意象比较唐、宋两朝,诗人们对酒的描写非常频繁。
唐代以对酒的描写而闻名的诗人当推李白。
李白在诗文中对“酒”的描写数不胜数,郭沫若在《李白与杜甫》一书中做过初步统计,在李白的1500多首诗中,说到饮酒的有170首。
[1]还有人对李白诗中有关酒和饮酒的词做过统计,李白诗中出现的“酒”字有115处,“醉”字111处,“酣”字18处,“酌”字22处,“杯”字18处,“樽”字14处,其它如醑、渌、酲、酿、酩酊、玉浆、玉液、玉觞、玉壶、玉碗、金樽等有24处,加起来有322处。
[2]《李白酒诗注》中选入李白与酒有关的诗歌有251首,约占他现存所有诗作的1∕4。
[3]可见酒在其诗作中的分量之重。
而早在宋孝宗时期便有“小李白”之称的陆游也在作品中常常提到“酒”,其中与“酒”有关的词语不胜枚举。
在陆游的《剑南诗稿》中,专写酒、写到酒提到酒的作品共有2940首之多,约占其诗歌总量(9300余首)的近1∕3,[4]这个数量超过宋代任何一位诗人,也超过了他之前与之后的所有诗人,可谓古代诗人中存有饮酒诗最多的。
由此可见,“酒”这一意象在李陆二人的诗歌创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这些诗篇是以诗言酒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陆游的“小李白”之称,不仅是因为他同李白一样嗜饮、同有着豪壮的诗歌风格,更是因为他对李白诗歌进行了学习,体现在以诗言酒,以酒入诗上。
所以通过酒意象对两位诗人进行各方面的研究与比较,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为已与为国:李陆“酒”意象情感指向的差异(一)为已:李白诗歌中“酒”意象的情感指向李白诗中描写的“酒”多是“为自己干杯”,即以自我为情感指向。
在李白诗中的酒意象里,我们可以看到,诗人非常注重自身的体验和感受,在酒里一股脑儿倾注的都是“我”。
李白诗中酒寄托的情感
![李白诗中酒寄托的情感](https://img.taocdn.com/s3/m/2ff09176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a1.png)
李白诗中酒寄托的情感
李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中经常出现酒的意象。
这些酒诗不仅体现了李白的文学才华,还寄托了他对生活、历史、政治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和情感。
在李白诗中的酒,往往被用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态度。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寄托的情感:
1.豪放与自由:李白的酒诗中常常体现出他的豪放不羁和追求自由的个性。
例如《将进酒》中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这首诗表达了要及时行乐,享受自由和放纵的生活态度。
2.忧郁与孤独:李白的经历使他常常感到孤独和失落,这在他的酒诗中也得到了体现。
例如《月下独酌》中的“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孤独中寻找陪伴的情感。
3.怀才不遇的愤懑:李白在政治上不得志,对自己的才华得不到发挥感到不满和愤懑。
例如《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4.对生活的热爱:李白也用酒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
例如《山中与幽人对酌》中的“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这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总之,李白诗中的酒意象是表达他情感和态度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这些酒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李白的个性和思想,以及他对生活、历史、政治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和情感。
论李白的诗与酒
![论李白的诗与酒](https://img.taocdn.com/s3/m/1db83874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de.png)
论李白的诗与酒李白是中国唐代诗人中最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的诗歌作品表现了诗人与酒文化的紧密联系。
李白的诗人形象和酒文化相互承托,成为中国文学中的杰出形象和重要文化符号。
李白的诗中不乏描写酒的意象,有许多抒发饮酒之乐的诗作,如“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白发空悲切,青山绕武阳,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以及《将进酒》等。
李白在诗歌中赞美大自然,抒发个人情感,并且不忘感恩、饮酒、结交朋友。
他的酒文化融入在中国文学中,让诗歌更加深刻、自由和感人。
在李白的诗歌中,自然以及人类的情感无处不在。
在《将进酒》中,诗人写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的这首诗以自然为主题,讲述了自己对于人生的感悟和饮酒之乐,透过自然将饮酒作为心灵的释放和对世界的领悟。
他的诗歌曲折流畅,引人入胜,既表达了对生命的理解,又生动地展现了诗人个人情感的丰富性。
与酒文化紧密相连,李白的诗歌表现出狂放和自由。
诗人笔下的世界像是一片不受约束的绿洲,充满了各种自由的想象。
“饮酒长安道,尽是喜与乐,莫道李侍御,不知贺鹦鹉”,李白在这篇诗歌中表现出了对生命的享受,尽情放松地饮酒。
他的诗歌不拘形式,具有独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些诗歌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和放弃的渴望,以及深沉的思想和艺术性。
总的来说,李白是中国文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诗人,他的诗歌表现出生命与自然相互渗透,人类的情感和自然的交融。
同时,李白的诗歌也表现出狂放和自由的个性,将诗人与酒文化融为一体。
从李白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酒文化的魅力和特色,也可以看到诗歌中生命的欢愉和深度。
他是中国文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为后代的文学创作、酒文化传承和人文精神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的思考和遗产。
李白是中国唐代文学的代表性人物之一,被誉为“诗仙”。
从他的数百首诗歌中可以看出,他笔下的世界充满着自由、热情和豪放。
李白有关酒的诗词
![李白有关酒的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8334b954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fc.png)
李白有关酒的诗词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李白作为中国古代诗人之一,以其豪放不羁的诗风和对酒的痴迷闻名于世。
他的诗词中常常描写酒与自然、人生等主题相结合,歌颂了酒的美好和醉酒的快乐。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几首李白有关酒的诗词:1.《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酤酒且补天。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这首《将进酒》可以说是李白最有名的一首酒诗了。
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豪放洒脱的个性以及对酒的热爱之情。
2.《梦幻诗》吾假山林东去游,梦中定好返时俦。
白日复长夜颠倒,不如饮酒且清游。
雷隐隐,风翩翩,短杉奇松交萍躏。
醉来与雨对行舁,遥看黄犊低摇尾。
风飘飘,露摇荡,莫疑寒辇来嘉许。
风乍起,吹皱池中水,满城楼阁有秋声。
沙答答,为袁顾,落照一片红秋扇。
黄金合欢纷已起,欲念青楼祠之好。
野大门中开白宅,岱黄龙已来尔翘。
狂柔柔,炎绵绵,梦梦山河尽吹绕。
和风浪海一收窗,所思尽缓不见老。
这首《梦幻诗》中,李白将醉酒与梦境相结合,表达了诗人超凡脱俗的情感和对酒的迷恋之情。
3.《饮酒困南楼》南楼望山愁如海,残阳铺水动无涯。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饮酒困南楼》简洁而富有意境,诗人借酒消愁,醉卧南楼,眺望山景,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和对酒之乐的追求。
4.《赠内》前夜清风寒未歇,太白西明远知雪。
酒酣微风自胜理,长跪悲忧向新月。
这首《赠内》中,诗人醉酒后感慨万千,向着新月倾诉心中的悲忧,展现出了诗人的豪迈与意境。
李白的诗篇中有很多关于酒的描写,他以其洒脱豪放的诗风和对酒的醉心之情,成为后人传颂的经典之作。
浅析李白诗歌中的“酒”意象
![浅析李白诗歌中的“酒”意象](https://img.taocdn.com/s3/m/c7c0321c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5f.png)
浅析李白诗歌中的“酒”意象李白的诗歌中经常出现“酒”这个意象,从某种程度上讲,他似乎和酒已结下了不解之缘。
诗人笔下的酒总是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那么他笔下的酒究竟有何特点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1、酒具有让人快乐、忘我、洒脱的效果。
李白曾经说过:“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就可以看出李白对酒的喜爱。
这是因为饮酒后会产生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它能让人超越时空,把平日里的不愉快统统抛到脑后,让身心得到放松。
李白很早就体验到了饮酒的快乐,比如在《月下独酌》中写道:“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其中“对影成三人”正好表达出了李白这种自娱自乐的心态。
2、作为一名文学大师,李白非常擅长于通过对人物的描写,来烘托气氛,营造情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月下独酌》正是以此为主题,借酒抒发诗人的豪情壮志。
通篇看来,诗人写景、叙事、言情、议论等手法的运用丝毫没有紊乱,而且紧密地结合起来,构成了完美的艺术整体。
其中最为动人的便是其中那精彩的语句“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等。
3、深度,独特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李白的大部分诗歌都带有明显的道家色彩,并不是简单的吟风弄月,消愁解闷,而是寄寓着作者的政治理想、人格追求,所以李白的诗歌又具有强烈的人生哲理性。
他的诗歌对社会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形成了他豪迈飘逸的浪漫主义风格,加之他所用的奇崛险怪的艺术形式,使得他的诗充满了张力,有着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李白这样用笔,更使得他的诗充满了现实性和批判性,语言质朴自然,感情奔放激荡,但不失理性色彩。
另外,由于李白所处的时代与王维、孟浩然等大多数盛唐时期的山水田园诗人有别,他的诗充满了强烈的现实性和政治性。
浅析李白诗歌中的“酒”意象
![浅析李白诗歌中的“酒”意象](https://img.taocdn.com/s3/m/9a9ffeef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92.png)
浅析李白诗歌中的“酒”意象中国古代诗歌,对酒有特殊的情感。
自古以来,就有“酒是诗仙”、“斗酒诗百篇”之说。
这也从另一方面证明了酒在古代文人心中的地位。
李白以他狂放不羁的性格和多愁善感的情怀,表达了他与友人欢快的心境。
以下就由我来浅析李白诗歌中的“酒”意象。
首先,李白诗歌中“酒”意象的象征意义。
李白诗歌中的“酒”有时候只是普通的饮料,与其他的饮品没什么区别。
但李白却把它看成了一种神奇的东西,或者是诗歌创作必须的原材料。
而他笔下的许多典故都与“酒”有关:李白是“嗜酒如命”,为“酒”做过“对影成三人”、“醉里吴音相媚好”等典故;杜甫是“嗜酒如命”,写过“酒债寻常行处有”等典故;苏轼是“嗜酒如命”,写过“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等典故……不仅诗歌如此,在散文、随笔中,“酒”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
它是人物的活动中心,并且,酒具有反复出现的性质。
这就决定了“酒”的意象的象征意义——是对事物真谛的探索。
李白好酒,好酒也会给他带来一些麻烦。
在《襄阳歌》中,李白大醉后写道:“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他喝酒喝得太多了,即使把生活中的一切都抛弃了,还是感觉不够痛快,于是继续沉迷于酒色之中。
所以,他时常处于一种极端兴奋与抑郁的矛盾状态之中。
李白好酒,好酒也让他得到了很多好酒朋友。
李白有很多好酒朋友,因此李白笔下就有了“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李白斗酒诗百篇”,“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等句子。
总之,李白好酒,对酒痴迷,同时,酒也是李白高超诗才的催化剂。
正是由于李白好酒,才能成就他传世的诗歌。
而更令人称赞的是,李白好酒,可他不贪杯,可见他的节制。
一个人不贪杯,有着高雅的气质,但无节制,则显得狂放、低俗。
总之,李白诗歌中的“酒”意象虽然不是实际存在的酒,但在李白眼中,它们就是实际存在的酒。
他通过一系列的形象,使他的作品中体现出一种微妙的酒意,同时也体现了李白独特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一生坎坷事,几折饮酒歌——浅论李白诗歌中的“酒”
![一生坎坷事,几折饮酒歌——浅论李白诗歌中的“酒”](https://img.taocdn.com/s3/m/9466414d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86.png)
一生坎坷事,几折饮酒歌——浅论李白诗歌中的“酒”一生坎坷事,几折饮酒歌——浅论李白诗歌中的“酒”李白,唐代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其卓越的才情和豪迈的个性使他的诗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在李白的诗歌中,酒成为一个重要的主题之一。
在他的酒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人生的坎坷与挣扎的思考,以及他对自由的追求和人生苦难的超越。
本文将从李白诗歌中的“酒”来探讨其中的道理。
李白的酒诗多以豪放的情绪和奔放的笔墨表现,这与他人生坎坷的经历有很大的关系。
他少年失去父母,家贫无依,郁郁不得志。
从早期的《将进酒》开始,他就用酒来代表他对人生的热爱与追求,表达了自己要挣扎到顶峰的决心。
他写道:“为了感觉生命的酸甜苦辣,我将尽情地饮尽天地间的美酒!” 这种积极乐观的态度深深打动着人们,并激励了无数的后人。
酒不仅是李白超越苦难的一种手段,也是他生活的一种态度。
他诗中的饮酒常常是与友人共享,举杯畅谈,抒发情怀。
比如《赠王十二白叟》中的“一斗之酒,千金市之”表达了他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真诚的赞美。
而在《旅宿山行即目黄铜山作》中,他将自己与红杜鹃、菡萏花并列,表达了他与自然的情感融合。
这种对生活的感悟和享受,使他的酒诗具有了更加广阔的意义。
然而,酒也是李白心灵的一种寄托和安慰。
李白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挣扎,他多次经历了失意和流离的境遇。
在这些困境中,酒成为他的精神寄托。
例如在《古风》中他写道:“主人翁寂寞深,腾腾黄雀显。
壮士挥金甲,儿女共玉镊。
”他将自己比喻为黄雀,黄雀虽年幼,但始终有内在的高贵,有坚定的信念。
而金甲则象征他的英雄气概,他不屈不挠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李白的酒诗不仅表达了他对人生的热爱与追求,也表现了他对生活中苦难的超越。
他以浩然的胸怀和远大的理想,将饮酒与人生苦难结合在了一起,传达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在《月下独酌四首·其一》中他写道:“纵使晴明无艳色,一瓢一杯尽疏狂。
” 这是一种不受境遇影响的人生态度,不管周围景物如何悲凉,自己可以透过饮酒找到内心的宁静与解脱。
李白诗中的酒文化
![李白诗中的酒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1cf37d1b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3b.png)
李白诗中的酒文化
李白的诗体现了唐代酒文化的重要特征:气象豪迈,气势磅礴,格调激越高昂,洋溢着一种积极进取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在此时的文学创作中,其时代特征便是,酒文化与其生活、文学创作甚至政治统治相结合,以此促进酒文化的广泛传播。
在此期间,酒开始正式进入人们的生活,得到了大家的广泛接受和喜爱,这也是当时大家必不可少的生活元素。
李白在诗《客中行》中写到:“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在此诗中,李白表示只要主人能和我一起喝,不喝醉,无论是在家乡还是在家乡,可以看出,酒不仅是一种饮食,也是朋友之间情感的重要传达。
古人一直珍惜友谊,重视情感,唐人也是如此。
他们非常重视朋友之间的纯真。
这种友谊在离别时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过去的记忆、长途旅行的担忧、深深的悲伤、充满祝福等情感交织在一起,复杂的感觉悠闲地诞生了。
论李白的诗与酒
![论李白的诗与酒](https://img.taocdn.com/s3/m/c990960c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a0.png)
论李白的诗与酒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文化名人,李白被誉为“诗仙”。
他的诗歌涉及广泛,博览群书,对自然、人生、爱情和历史等方面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体悟。
李白诗歌中最常出现的主题之一就是酒,也是他最为热爱的事物之一。
李白自幼聪慧好学,追求自由,创作的诗歌也充满了豪放、激情和浪漫。
他不仅喜欢饮酒,而且对酒有极深的感情。
他在不少诗篇中都写到了自己是一位热爱酒的人,认为饮酒是一种享受、一种释放内心情感的方式。
在李白的诗歌中,酒常被用来寓意慷慨豪放的人生态度和对自由的追求。
其实,李白和酒的关系并不简单。
他能够将酒纳入自己的诗歌中,并成为自己的灵感来源,表明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生的把握和对自由的崇尚。
诗中的酒往往意味着自由、放纵、奔放、豪迈,是李白个性中最突出的一面。
他所追求的不仅仅是有形的酒,更是无形的自由。
他希望通过饮酒释放心中的忧愁和烦恼,找到真正的自我。
在他看来,酒是一种幻觉和快感的表现,是一种在人生中寻求解脱和自在的手段。
李白的酒也是有种种不同含义的。
一方面,它象征着热情、浪漫和豪迈,是一种自由自在的态度和精神;另一方面,它也具有安抚忧伤、解除痛苦的作用。
李白笔下的酒表现出了浓郁的生命力和时代特性,它在情感上也往往与爱情、友谊和自由联系在一起。
在李白的诗歌中,饮酒是一种自在、放松的状态,同时也是一种消除忧愁、痛苦的情感托付。
他在诗中这样写道:“杯盘狼藉未能醉,昼饮夜饮常狂歌。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这里的“醉”并不是单纯的物质状态,而是对人生的一种态度和追求。
饮酒并不是为了醉,而是为了追求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这也是李白对酒的热爱和追求的真正意义所在。
总之,李白的酒不仅仅是一种物质,更是一种精神和文化的载体。
他用酒来表达自己对生命、自由和真正幸福的追求,让我们不仅能够欣赏到他诗歌的艺术价值,更深刻地感受到了李白文化复兴的现实意义。
在当今社会,我们也应该像李白一样,“且饮杯中酒,让心中的雄伟从自身内心汲取旺盛的精力,再用力去挥洒、去奋斗。
李白诗中的酒和宴会文化
![李白诗中的酒和宴会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5f06c651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d3.png)
李白詩中的酒和宴會文化李白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作中常常出现酒和宴会的描写,这反映了他对于酒和宴会文化的热爱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作为一个传统文化学者,我对李白的诗作进行了深入研究,从中发现了一些有趣的观点和文化内涵。
首先,李白的诗作中酒的描写是非常丰富多样的。
他对酒的描绘不仅仅是简单的饮用,更多地是将酒与自然、人生相结合。
在他的诗中,酒常常被赋予了神秘和超凡的象征意义。
例如在《将进酒》中,他写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这里的酒被用来比喻人生的短暂和无常,同时也表达了对于人生的豪情壮志和对于时光的感慨。
其次,李白的诗作中宴会文化的描写也是非常独特的。
他将宴会视为人生的一种享乐和交际方式,通过宴会来表达自己对于人生的态度和看法。
在他的诗中,宴会常常与诗歌、音乐和舞蹈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
例如在《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他写道:“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这里的宴会被用来表达诗人对于友情和自由的追求,同时也展示了他对于自然和人生的热爱。
此外,李白的诗作中还融入了一些宴会礼仪和文化传统。
他常常描绘宴会中的饮食、服饰和礼节,通过这些细节来展示宴会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他的诗中,宴会往往被描绘为一种庄重而又热闹的场合,人们在其中享受美食和美酒,同时也进行着各种文化活动。
例如在《宴酣会著作郎官翁宝传》中,他写道:“大宴临风,嘉宾盈座,酒绿灯红,歌舞绕梁。
”这里的描绘展示了宴会的热闹和欢乐氛围,同时也体现了李白对于宴会文化的热爱和推崇。
总的来说,李白的诗作中酒和宴会文化的描写展示了他对于人生和自然的独特见解。
通过酒和宴会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他表达了对于人生的豪情壮志、对于友情和自由的追求,同时也展示了对于宴会文化的热爱和推崇。
作为一个传统文化学者,我对于李白的研究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古代文化中酒和宴会的重要地位,同时也让我对于李白这位伟大诗人的才华和智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浅析李白诗中的酒意象
![浅析李白诗中的酒意象](https://img.taocdn.com/s3/m/6831cf74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30.png)
浅析李白诗中的酒意象摘要:李白是中国诗坛的巅峰人物,是盛唐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中国诗歌史上有诗仙之称,可是,李白不光写诗出名,他的酒名也很响亮,还有酒仙之称。
诗与酒构成了一代文豪的绝世气概。
李白与酒的关系水乳交融,酒精已融入李白的血液因子中,而李白的诗和酒的关系更是密切,有人甚至指出,李白诗从酒中出。
李白诗中的酒包含了丰富的意象,包含了李白的壮志难酬、乐观豁达、离情愁绪等。
从他的酒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更加真实的李白。
关键词:李白;酒;意象一、壮志难酬的抒发李白有着强烈的济世宏愿与爱国热情,一直希望着可以有机会大展身手,一展宏图,发挥自己的济世之才。
终其一生,李白从没有终止过对仕途的追求与渴望。
他深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信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或许正是这种自我信仰的束缚导致了他们注定悲剧的人生。
他们在文学创作领域意气风发,可是在官场上却得不到权贵们的赏识和接纳,救济天下的理想在现实中被击得粉碎,现实不仅没有给他展示政治才华的机会,他们反而为现实所抛弃,使自己的人格理想破灭。
在万般无奈之下,只能抒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感叹。
最终只能借酒消愁,在酒精的麻痹中度日。
正是难以抒发的愁绪,让李白沉浸在酒的世界里,“五花马,千金裘, 呼尔将出唤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这是李白一醉方休的呐喊,“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这是李白对于现实的一种反抗。
在诗人的眼中,一切都变为浮云,都变得虚浮飘渺,尘世间的纷纷绕绕已不能扰乱他的心,凡尘往事皆为空,只有与酒作伴才最为真实、美好。
就如同《梁园吟》中所谓“人生达命岂暇愁, 且饮美酒登高楼”人生在世,只要有美酒的相伴,又何谈忧愁,李白一代诗仙的豁达之情由此可以窥见。
二、积极乐观的化身在李白的一生中,仕途虽有不如意之时,可是他毕竟以豪放洒脱著称,在他的诗歌中虽然有一些借酒浇愁的篇章,也有一些诗歌表现出强烈的生活乐趣。
但愿长醉不愿醒_李白诗歌中的酒
![但愿长醉不愿醒_李白诗歌中的酒](https://img.taocdn.com/s3/m/6a4a018d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f0.png)
但愿长醉不愿醒_李白诗歌中的酒李白是唐代诗人,他的诗歌中常常出现酒的题材。
其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将进酒》。
但是,在这篇文章中,我想探讨的却是他另一首诗歌《将别酒送远者》中所表达的情感。
“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征战几人回?”这是李白在《将别酒送远者》中的诗句,其中“长醉不愿醒”的酒文化,体现了他对自由、放纵、舒适感的追求。
在唐代的诗歌中,酒文化是非常繁荣的,不仅仅是因为当时酒文化的盛行,更是因为酒代表了一种自由、舒适、欢乐的生活方式。
在这种生活方式中,人们可以暂时忘却生活的艰苦和紧张,而追求一种更加自由、浪漫、惬意的生活。
在李白的诗歌中,他常常用酒来表达一种畅所欲言、放荡不羁的人生追求,尤其是在他激情澎湃的年轻时期中,这种情感表现得尤为强烈。
在他的诗歌中,酒被赋予了非常重要的象征意义。
比如他在《将进酒》中所表达的那种豪放不羁、无拘无束的情绪,就是通过饮酒得到的灵感而掀起的内心情感。
而《将别酒送远者》中的这句“但愿长醉不愿醒”,则是他对诗意的再度升华,展示了一种更加自由、放纵、舒适的生活方式。
与此同时,李白在诗歌中也常常用酒文化来表达他对思乡、怀旧、失去家园的痛苦之情。
在他眼中,饮酒的过程就像是他回到故乡、回到儿时的黄金时光中那种畅快快活的感觉。
而这种感觉对于他这个漂泊他乡的诗人来说,也是一种寄托感情的方式。
总之,李白的酒文化中充满着他对自由、放纵、舒适、怀旧、思乡等情感的追求,这种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这个诗人的人生境遇和内在情感。
而在现代社会中,虽然酒文化并不像唐代那样盛行,但是我们依然可以从诗歌中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那种人生追求:自在、自由、挥洒自如。
与李白诗情有关的三个关键字酒﹑月﹑剑
![与李白诗情有关的三个关键字酒﹑月﹑剑](https://img.taocdn.com/s3/m/481e073783d049649b6658c7.png)
与李白诗情有关的三个关键字:酒﹑月﹑剑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余光中《寻李白》)-------- 题记通读李白的诗歌,我们不难发现,其中描写酒﹑月﹑剑等意象的可谓比比皆是;综观李白的人生,我们也可以看到,酒﹑月﹑剑及与之相关的诗几乎包含了他生命的全部。
因此,要读懂李白,就应该从这三个关键字入手。
月亮最富有诗意,最让他心旌摇动,才思不绝;饮酒能涤荡他胸中的块垒,消愁释怀;舞剑是他外部的摧发,个性得以张扬;所以,他写起诗来,往往落笔天外,纵横捭阖,清新俊逸,自然天成。
唐诗是诗歌的珠穆朗玛峰,而李白又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成就。
因此,可以说,李白就是巅峰的巅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李白的诗歌现存九百多首,相对许多多产诗人来说并不算多,但他的诗作却熠熠生辉, “光芒万古长”。
从他的诗歌可以看出他一生的心路历程。
李白一生怀有远大的抱负,且积极进取,他总毫不掩饰地表达对功名事业的向往。
从《梁甫吟》、《读诸葛武侯传书怀》等诗篇中,就可以窥见一斑。
李白自少年时代就喜好任侠,写下了不少游侠的诗,《侠客行》就是代表。
后来在朋友的引荐之下被玄宗召入长安,短暂的长安生活改变了他的一生。
他“济苍生”的伟大抱负与残酷的现实发生了对抗性的矛盾。
于是,难以言状的痛苦与愤懑郁积其胸。
“愤怒出好诗,情乱出文学。
”他愤怒了,感情错乱了。
于是,便有了《行路难》、《古风》、《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等一系列著名诗篇。
它们或仰怀古人雄,或逸兴壮思飞,或自悲身世苦,内容丰富多彩,形式不拘一格。
此后,李白过着流浪漂泊的生活,他游历了全国许多名山大川,写下了大量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优美诗篇,表达出了他那种酷爱自由、放荡不羁的情怀。
回归大自然,热切拥抱大自然才是他的归宿。
那奇险的山川与他那不羁的性格完美地契合在一起,完成了他傲岸人格的升华。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这类作品中最杰出的代表。
诗人以奇特的构思,大胆的夸张,丰富的想象,尽情地挥洒,摄人心魄。
浅析李白诗歌中的“酒”意象
![浅析李白诗歌中的“酒”意象](https://img.taocdn.com/s3/m/9bb7d938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32.png)
浅析李白诗歌中的“酒”意象李白,是盛唐时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歌以豪迈、飘逸著称。
他那充满浪漫主义精神的诗作中总离不开酒,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分析李白诗歌中的“酒”意象吧!1、酒,成了李白诗歌最大的组成部分。
李白诗歌中的酒意象出现的频率很高,往往一开篇就能感受到浓浓的酒香。
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的第一首带有“酒”字的诗,在《行路难》中,“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到了《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都离不开“酒”,可见李白对酒情有独钟。
在《赠汪伦》中,李白说自己“忽然一生秋风起,欲上青天揽明月”,这其中“酒”的作用也显而易见。
李白《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2、酒,让李白得以借物抒怀,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浪漫;“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洒脱;“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的潇洒;“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的多情;“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旷达……在李白笔下,无论是欢快还是忧伤,无论是怀才不遇还是豪情壮志,都化成了酒,从喉咙一直流入心底,既道尽心中苦闷,又表露出豁达的胸襟。
李白热情奔放、想象丰富,在他眼里,不同种类的酒,有着不同的性格和品质。
但更重要的是,他认为,酒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是时代的镜子,是人情感的象征。
因此,当他们满腔激情的吟咏之时,内心深处却是满腹抑郁和苦闷的,只有通过酒这种外在的形式才能够得到宣泄,才能获得精神上的安慰和超脱。
李白热情奔放、想象丰富,在他眼里,不同种类的酒,有着不同的性格和品质。
但更重要的是,他认为,酒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是时代的镜子,是人情感的象征。
因此,当他们满腔激情的吟咏之时,内心深处却是满腹抑郁和苦闷的,只有通过酒这种外在的形式才能够得到宣泄,才能获得精神上的安慰和超脱。
“天生我材必有用”,正是由于对前途充满信心,加上诗人乐观旷达的性格和豪迈爽朗的气概,才能像饮了仙酒般,心情畅快,不吐不快。
浅析李白诗歌中的“酒”意象
![浅析李白诗歌中的“酒”意象](https://img.taocdn.com/s3/m/51a3ef64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77.png)
浅析李白诗歌中的“酒”意象中国古代诗人在创作时,总是喜欢用一些常见或者鲜为人知的事物或景物来寄托情感。
那么,他们都喜欢写什么呢?比如李白。
李白这个人是个天才。
他少年时期就已经成名,十几岁时,被唐玄宗召进宫里,不久后,又被流放到夜郎。
于是,“悲伤”成了李白永恒的主题。
他热爱大自然,向往美好的生活,可当这一切与他的愿望相违背时,他就会像文章开头提到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写道:“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其实他并非是想抽刀砍掉溪水,而是要把溪水引入江河中,可惜,当他将要做出决定时,溪水却流得更快了。
其实,这也是一种无奈的反抗。
他不仅热爱自然,他还追求功业,他的内心世界与他的性格是矛盾的,所以,当他遇到挫折时,他的心理就会很郁闷。
但郁闷只是一时的,他终究还是会振作起来的。
正如他所说的那样:“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而且,李白本身也是一个很能喝酒的人。
李白以“酒”为意象的诗歌还有很多,例如:“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行路难》 ) 首先,第一句就说明了李白性格中的豪爽。
在我们的印象中,喝酒喝的醉醺醺的人一般都是没有出息的。
但是,对于李白来说,这恰恰是他表达豪情壮志的最好方式,也正因此,李白也受到了许多权贵们的追捧,使他一生荣华富贵,不再忧愁。
李白的诗歌给人的感觉都是很豪放的。
但我认为,这正是因为李白的豪放不仅体现在他的诗歌上,也体现在他的为人处事上。
他有着一颗火热的赤子之心,同时也有着宽广的胸怀,不拘小节。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行路难》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这句话出自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我个人认为,它蕴含了这样的思想内容:想要解决烦恼,必须克服当前的困难,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的本意是李白喝了一点儿酒,由于心中苦闷,就想把心中的忧愁一起喝下去,结果却把一腔苦闷都忘记了,因此产生了更多的忧愁。
试论李白的诗中酒
![试论李白的诗中酒](https://img.taocdn.com/s3/m/cca382cb6f1aff00bed51ec7.png)
试论李白的诗中酒作者:赵君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3年第02期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041-02酒,晋代文人江统的《酒诰》中有段的介绍:“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一曰杜康。
有饭不尽,委之空桑,积郁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
汉代刘伶《酒德颂》如此描写,“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
不觉寒暑之切肌,利益之感情。
”酒醉之后,放浪形骸之外,逍遥尘世之中。
所有的忧愁苦恼,都变得那么微茫。
酒成为鬼神之外,人们精神的又一寄托。
1 李白高兴时得意的酒李白性格豪迈,为人慷慨,在剑术上也颇有造诣,“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舞剑也需有酒助兴。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李白也由此在江湖上结下不少朋友。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诗中虽未提及酒字,但江湖上朋友相交,多以酒而论,喝酒爽快耿直者,人必敬之。
汪伦是泾县的豪士,为人热情好客,倜傥不羁,常邀李白煮酒论剑,听闻李白将要离开,立即携酒到渡头跟李白饯别。
不辞而别的李白洒脱不羁,不讲客套;踏歌欢送的汪伦,也是豪放热情,不作儿女沾巾之态。
短短十四字就写出两人乐天派的性格和他们之间不拘形迹的友谊。
相交之时把酒言欢,离别之际干杯话别,正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此刻杯中盛的又岂仅仅是酒。
李白在《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中写到:“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尔,陶然共忘机。
”这首诗描写诗人到一山中隐士家留宿,晚间置酒痛饮,谈话非常投机,作者陶醉其中,对酒当歌,吟唱乐府琴曲《风入松》。
此酒显然是欢喜之酒,此情自然是欢喜之情,来到唐代士人多隐居的终南山,看到的是“苍苍横翠微”“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的恬淡宁静之景,心中早已忘掉了世间一切丑恶欺诈的机心,有“陶然共忘机”作证,诗人正是由于心中轻松欢快才少不了痛饮几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李白的诗中酒
本文是关于李白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导语:酒,晋代文人江统的《酒诰》中有段的介绍:“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一曰杜康。
有饭不尽,委之空桑,积郁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
汉代刘伶《酒德颂》如此描写,“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
不觉寒暑之切肌,利益之感情。
”酒醉之后,放浪形骸之外,逍遥尘世之中。
所有的忧愁苦恼,都变得那么微茫。
酒成为鬼神之外,人们精神的又一寄托。
1 李白高兴时得意的酒
李白性格豪迈,为人慷慨,在剑术上也颇有造诣,“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舞剑也需有酒助兴。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李白也由此在江湖上结下不少朋友。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
诗中虽未提及酒字,但江湖上朋友相交,多以酒而论,喝酒爽快耿直者,人必敬之。
汪伦是泾县的豪士,为人热情好客,倜傥不羁,常邀李白煮酒论剑,听闻李白将要离开,立即携酒到渡头跟李白饯别。
不辞而别的李白洒脱不羁,不讲客套;踏歌欢送的汪伦,也是豪放热情,不作儿女沾巾之态。
短短十四字就写出两人乐天派的性格和他们之间不拘形迹的友谊。
相交之时把酒言欢,离别之际干杯话别,正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此刻杯中盛的又岂仅仅是酒。
李白在《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中写到:“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尔,陶然共忘机。
”这首诗描写诗人到一山中隐士家留宿,晚间置酒痛饮,谈话非常投机,作者陶醉其中,对酒当歌,吟唱乐府琴曲《风入松》。
此酒显然是欢喜之酒,此情自然是欢喜之情,来到唐代士人多隐居的终南山,看到的是“苍苍横翠微”“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的恬淡宁静之景,心中早已忘掉了世间一切丑恶欺诈的机心,有“陶然共忘机”作证,诗人正是由于心中轻松欢快才少不了痛饮几杯。
再如,李白在《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中写到:“戋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这首诗中的“酒”是个比方,把铲去湖中一座小山后的湘江水比作无尽的美酒,诗人被这美丽的景色所吸引,加上诗人对酒独有的情感,引起了诗人的诗兴,把一种乐观的精神洋溢在“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的诗句中,‘酒’即“景”,“景”即“情”,可以看出作者游览洞庭湖后的喜悦之情全部沉浸在了这似“酒”的洞庭湖景之中。
2 李白郁闷、失意时的酒
李白写《襄阳歌》时正值青年,诗中充满少年的狂傲之气,“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需饮三百杯”,杜甫也写到:“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诗中李白用醉眼看世界,将其飞扬的神采,潇洒的风度,尽露无遗。
诗一开始用了晋朝山简的典故。
山简镇守襄阳时,喜欢去习家花园喝酒,常常大醉骑马而回。
当时的歌谣说他:“日暮倒载归,酩酊无所知。
复能骑骏马,倒着白接篱。
”李白在这里是说自己像当年的山简一样,日暮归来,烂醉如泥,被儿童拦住拍手唱歌,引起满街的喧笑。
年轻的李白初出江湖,对人情世故了解不多,对于朝堂之中钩心斗角,结党营私,舞弊一无所知,心中充满的全是自己的梦想抱负,天真烂漫的他,此刻却不能想到自己的未来之路,早已满是荆棘。
此刻,他涉世未深,心情也不像后期那般复杂,所写诗歌多显欢愉。
3 李白踌躇满志时的酒
再看李白的《江上吟》,他泛舟江上,与歌姬名流饮酒赋诗,丝竹管弦之乐,觥筹交错之音,高谈阔论之语,描绘出他尽情行乐,飘飘欲仙的生活。
诗中给予屈原的诗词歌赋很高的评价。
并和楚王的霸业做比较,说明创作好的文章才能流传千古;皇图霸业不过是谈笑之中,功名富贵不过是过眼烟云,而汉水也不会往西北倒流。
天宝二年,由道士李筠推荐,李白被召入宫中供奉翰林。
李白漂泊江湖多年,写下不少千古名篇,却是良驹难遇明主,处处遭到冷遇,而他不愿科举为官,想依靠自己的才华,受到朝廷的赏识和重用。
此刻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心里当然非常高兴。
4 李白碰到困难、挫折、权贵高压下时的酒
在时运不济时,他写下《南陵别儿童入京》。
多年奔波有所结果,真是大快人心。
此刻不开怀畅饮一番,岂不是大煞风景。
新酿好的美酒浓香四溢,院子里的黄鸡也正是可以宰杀的时候,吩咐童子为我杀鸡下酒,今日定要大醉一场。
仰天长笑,我早知自己绝非池中物,苦等多年,今日来的虽然晚了,但我一展宏图的机会终于到了。
诗歌中一片农家生活的祥和之气,字里行间透露着几分狂喜。
恨不得骑上千里马,效力君王侧。
这是李白人生重大的转折,而此诗是他酒作之中为数不多的一篇没有丝毫悲愤和愁苦的文章。
这位大文豪高兴的太早了。
李白恃才傲物,进宫之后,先是得罪了皇帝的宠信高力士,又做《清平调词三首》,遭到高力士进谗,杨贵妃憎恶,而玄宗也只是让他草拟诏书,写诗作乐,并没有如何重用他。
李白仅仅在长安待了三年,就被玄宗“赐金放还”。
昔日的壮志未能得酬,数十年的希望化为泡影,此刻的李白,再也没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气。
他的心里,愤懑,愁苦,酒再也不是欢乐的代言,却像一杯杯苦水,无处倾吐,只能往肚里咽。
请看李白的《将敬酒》,黄河之水滚滚东逝,时间也像河水一样一去不返,过去的抱负早已湮灭,忧伤早已让鬓边青丝换白发。
诗中一开始,就充满了悲凉的气氛,与他早期作品所表达的感情迥然不同。
此刻与朋友相聚,正好与他们高歌畅饮,不醉不归,我满腹的怨愤,都把他抛到九霄云外。
我们杀羊宰牛,有酒有肉,让自己长醉不再醒来。
主人你也不必怕没有钱买酒,只管拿酒上来吧,我叫
书童把衣物马匹都拿去换了酒来,大家一醉来忘却所有忧愁。
此刻作者嗜酒已近疯狂,他痛苦的否定了以往的追求,似乎一切的富贵功名,都不再值得他去留念。
然而他的觉悟仍旧不够彻底,他对朝廷还有那么一点点希望,李白的心里是矛盾的,这种矛盾纠缠了他后半生,至死都未得解脱。
诗中九句写到饮酒,他已经把酒当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酒成为了李白精神的支柱,再也割舍不开。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