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情景喜剧的发展历程

合集下载

浅析中国情景喜剧的发展过程.doc

浅析中国情景喜剧的发展过程.doc

浅析中国情景喜剧的发展过程以 2010 年为界,中国情景喜剧不仅经历了时间上的延伸,而且出现了电视情景喜剧和网络情景喜剧并存的重大转变。

真正理解中国情景喜剧的发展路径,必须跳出国内研究聚焦电视情景喜剧的局限,即主要谈论从《我爱我家》到《爱情公寓》一段历程,或稍稍从时间性上补充论及《废柴兄弟》等作品的模式,应该充分关注到2010 年以后的网络情景喜剧与之前电视情景喜剧有了重大区别。

因此,必须从跨媒介视野的角度才能看到情景喜剧在中国发展的完整路径,才能更深层次地揭示中国情景喜剧发展中的根本问题,即作为舶来艺术样式,情景喜剧如何实现持续本土化。

一、电视情景喜剧的高峰与尴尬1.《我爱我家》:早熟而孤独的高峰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从美国留学回来的英达为中国引入了“情景喜剧”这一艺术样式。

尽管完全是舶来品,英达导演的中国第一部情景喜剧《我爱我家》却取得巨大成功,这背后既有能被复制的原因也有难被复制的原因。

前者使《我爱我家》深刻影响了中国情景喜剧的发展,后者则让《我爱我家》成为中国情景喜剧发展史上早熟却孤独的高峰。

《我爱我家》将美国由街头歌舞表演发端的情景喜剧形式与中国自身的相声和小品艺术结合,开创了情景喜剧的中国本土化模式,这也是《我爱我家》诸多成功原因中一直被后来者复制的根本一条。

《我爱我家》的核心创作团队中有梁左和王朔两人。

梁左是难得的语言大师,贡献了许多优秀的相声作品,其创作一贯将荒诞情形或巧合奇遇与生活场景巧妙结合,形成新颖的喜剧情景,相声《虎口遐想》《电梯奇遇》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情景喜剧更长的叙事篇幅无疑给了梁左更大和更自由的施展空间,《我爱我家》中《电视采访》一集就是相声《虎口遐想》的放大。

从误落虎前的青年到误被当作救人英雄的“贾志新” ,两者都发挥了一段极为相似的自我想象:“就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我脑海中刷刷刷刷刷刷闪出了很多英雄人物(带比划 )我想起了董存瑞炸碉堡,就像冬天里的一把火” (《电视采访》 )“老虎一瞪我,我脑子里‘噌’地一下,出现了许多英雄人物 ! 我一想咱们不能给青年人丢脸 ! 过去你们看戏,《武松打虎》好不好 ?”(《虎口遐想》 ) 梁左还成功地将相声艺术中“损”和“贫”的语言特点移植到了情景喜剧中,不少作品中都有类似相声“捧哏”与“逗哏”间的语言交锋痕迹,因此与美国情景喜剧相比,中国情景喜剧语言的密度、长度和对于对话的倚赖程度明显更高。

论中国情景喜剧的发展

论中国情景喜剧的发展

再 比 如 《梅 兰 芳 》, 写到最后 , 梅兰 芳离去 的时候 , 写 到
这 , 我就 忍 不 住 写 了 : 暗香 浮 动 。 结 果讨 论 剧 本 , 有人 就 说 : “ 暗香浮动 , 我在 舞 台上 给 你撒 香 水 吗 ? ” 她认为“ 暗 香浮动 ” 这 舞 台提 示 不 专 业 , 我 实在忍不住说 : “ 我 要 给 你扫盲” 。 我 说 我 作 为 一 个 剧 作 家 , 我 写 到 这 ,情 之 所
说傻话 , 男子汉 的热泪 , 为之抛洒” ……这样接着 , 舞 台 的节奏、 心 理 节 奏 把 拖 戏 的地 方 全 压 下 去 了 , 效果极好。
1 9 8 2年 引 进 一 部 《 马丁叔叔》 的美 国情 景 喜 剧 , 在 1 9 8 3 年, 同样 是 广 东 电视 台 , 其 一 档 综 艺 节 目《 万紫千红》 将
[ 摘 要 ] 情景 喜 剧 是 从 西 方 国 家 流入 中 国的 一 种 节 目样 式 。 自情 景 喜 剧
在 我 国起 步 以 来 , 历经风雨 , 越 来越 受到 国人 的 喜 爱 与 追 捧 , 情 景 喜 剧 得
以蓬 勃 发 展 与 沉 淀 , 本文主要从它的发展历 史、 艺术特征等 方面考虑 . 再 结 合 中外情 景 喜 剧 的 对 比研 究 , 论 述 中 国情 景 喜剧 的 发 展 状 况 。 [ 关键词] 情 景 喜剧 发 展 艺 术特 征 对 比 研 究

定 要 独特 , 哪样 来 得 好就 哪样 来 。 写 电视 剧 , 都要 去 学 电影 , 所谓蒙太奇 。 一 场 是 这 么

年 退 出 了荧 幕 。 虽 然 没 有给 多数 中国观 众 留下 印象 ,
但 是 却 能 看 出 情 景 喜 剧 的 确 曾 经 试 图 要 在 中 国 荧 幕 上

浅析中国情景喜剧的语言风格

浅析中国情景喜剧的语言风格

浅析中国情景喜剧的语言风格作者:王琳来源:《电影评介》2010年第14期摘要中国情景喜剧从1992年才开始发展,在短短的十几年间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情景喜剧成功的原因是和幽默化与丰富化的语言风格分不开的。

情景喜剧的语言既是生活的又是艺术的,它不仅能反映普通百姓的普通事象,也能反映社会重大主题。

关键词情景喜剧语言风格情景喜剧(英文名称situationcomedy,简称sitcom)最早起源于美国,在美国已有五六十年的历史。

中国情景喜剧作为一种舶来品,自从1992年英达导演的《我爱我家》引起轰动之后,《东北一家人》、《闲人马大姐》、《售楼处的故事》等许多情景喜剧相继播出并广受欢。

从2002年开始,《炊事班的故事》、《东北一家人》(续集)、《武林外传》等情景喜剧均被批准在国家电视台的黄金频道黄金时段播出。

而《炊事班的故事》连连获奖,相继获得第15届全军电视剧金星奖优秀导演奖和长篇电视剧二等奖、第23届全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系列剧奖、第21届中国电视金鹰奖长篇电视剧优秀作品奖。

可以说,中国情景喜剧的成功,与其独特的语言风格是分不开的。

情景喜剧由于场景较为固定,出场演员也比较有限,所以情景喜剧要想娱乐观众,关键就在语言风格的幽默化和丰富化上了。

机智、幽默、讽刺乃至调侃式的对白是情景喜剧塑造人物性格、推动剧情发展的主要艺术手段。

“因为情景喜剧喜剧性效果的实现是通过闲谈性的言语来实现的,往往表现为话语的机智,比如巧妙地使话语与习惯语境脱轨,意外地使人从常规的话语囚笼中遁出,落入荒诞悖谬的语境之中。

高尚与渺小,美好与丑陋,严肃与戏谑,优雅与粗俗。

悲伤与喜悦等混杂在一起,当他们被拉到同一平面上的时候,这些价值的意义已经被消解了。

”我国的情景喜剧在语言风格上做了可贵的探索,目前情景喜剧的语言风格大体上形成了幽默化和丰富化的特征。

幽默化,表现在对白的机智、幽默、风趣的特点上。

中国情景喜剧的一大成功之处就在于使观众领略到了因幽默的语言而带来的审美享受。

喜剧综艺发展历程

喜剧综艺发展历程

喜剧综艺发展历程喜剧综艺是一种结合喜剧和综艺元素的娱乐节目形式。

它通过各种搞笑的表演和节目环节,给观众带来欢乐和轻松的娱乐体验。

喜剧综艺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变革和创新。

上世纪90年代至2000年代初,是中国喜剧综艺的萌芽期。

当时,由于电视媒体的快速发展和观众对喜剧的需求,一些相声演员和喜剧明星开始尝试将他们的表演形式搬上荧屏,推出一系列以喜剧为主题的综艺节目。

这些节目以相声、小品、模仿和趣味性的表演为主,受到了观众的喜爱。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由郭德纲主持的《相声大全》和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中的相声小品环节。

这些节目为后来喜剧综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0年代中期至2010年初,是中国喜剧综艺的发展黄金期。

在这个阶段,一些独立制作公司开始崛起,并推出了一系列的喜剧综艺节目。

这些节目主要以才艺展示、幽默演员秀和搞笑真人秀为主题,通过不同的环节和游戏规则,呈现给观众各种搞笑和欢乐的表演。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有《快乐大本营》、《非诚勿扰》和《笑傲江湖》等。

这些节目通过丰富多样的内容和互动性强的形式,吸引了大量观众,并成为了当时电视娱乐的热门节目。

2010年至今,是中国喜剧综艺的创新和多元化发展阶段。

在这个阶段,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兴起,一些新的喜剧综艺节目开始涌现,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传播。

这些节目主要侧重于网络原创、自媒体和直播平台,以网络红人和素人选手为主要的表演者。

这些节目通常以短视频形式存在,内容轻松有趣,吸引了年轻观众的关注和参与。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有《奇葩说》、《脱口秀大会》和《明星大侦探》等。

这些节目在传统喜剧综艺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突破,同时也凸显了网络娱乐的新趋势。

总的来说,中国喜剧综艺在近几十年的发展中经历了从萌芽期到黄金期再到创新和多元化的阶段。

喜剧综艺通过不断创新节目形式和内容,适应观众需求的变化,成为了电视娱乐的重要部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相信喜剧综艺会继续激发创新和突破,给观众带来更多的笑声和欢乐。

盘点国产十大情景喜剧,看过五部以上的,孩子都会打酱油了!

盘点国产十大情景喜剧,看过五部以上的,孩子都会打酱油了!

盘点国产十大情景喜剧,看过五部以上的,孩子都会打酱油了!《编辑部的故事》《编辑部的故事》是1991年上映的电视连续剧,由赵宝刚、金炎执导,葛优、侯耀华、张瞳等主演。

该剧描写一个叫《人间指南》的杂志编辑部里,六个性格各异却都善解人意、乐于助人的编辑之间的交流与碰撞,描写他们与社会发生联系后产生的形形色色的人生故事,也是国产情景喜剧的前身之作。

《我爱我家》《我爱我家》是1993年英达执导的国内首部大型情景喜剧,该剧讲述了90年代北京一个六口之家以及他们的邻里、亲朋各色人等构成的社会横断面,反映了社会上的各种类型的人物性格,展示了一幅改革大潮中大千世界绚丽斑斓的生活画卷。

也掀起了一股情景喜剧的风潮。

《候车室的故事》《候车室的故事》是英达1997年执导的一部情景喜剧类型的电视剧,由英壮、赵玲琪、杨青、张钥等主演。

该剧以东北地区吉春市(齐齐哈尔市)为背景,发生了巨大变化的旅游城市的老车站,工作人员多数调迁去了新车站,只剩下老职工刘大明(英壮饰演)和王秀花(杨青饰演)。

铁路职工、人民警察、服务员、旅客、盲流等各色人等,在小小的候车室里,展示出不同文化,不同性格、不同生存背景条件下的一个个发生在咫尺空间,却又延伸到社会上上下下的妙趣横生的故事。

《东北一家人》《东北一家人》是2001年英式影视公司出品的一部长篇喜剧,由导演英达执导,李琦,彭玉,金珠,巩汉林,吕小品,李颖等主演。

该剧描写了在东北一个中等工业城市—吉林省长春市的一家大型国企工作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一家三代之间发生的事情。

面对社会转型时期企业发生的种种变革,每一位家庭成员以及他们身边的亲戚朋友、邻居同事之间横向、纵向发生的一系列阴错阳差,令人啼笑皆非的趣事,可以说是东北版的我爱我家。

《炊事班的故事》《炊事班的故事》是由尚敬执导,空政电视艺术中心出品,洪剑涛,范明,周小斌,沙溢,姜超,毛孩等主演中国第一部军旅题材的情景喜剧。

2002年至2007年共拍摄三部。

浅析中国情景喜剧的发展过程

浅析中国情景喜剧的发展过程

浅析中国情景喜剧的发展过程以2010年为界,中国情景喜剧不仅经历了时间上的延伸,而且出现了电视情景喜剧和网络情景喜剧并存的重大转变。

真正理解中国情景喜剧的发展路径,必须跳出国内研究聚焦电视情景喜剧的局限,即主要谈论从《我爱我家》到《爱情公寓》一段历程,或稍稍从时间性上补充论及《废柴兄弟》等作品的模式,应该充分关注到2010年以后的网络情景喜剧与之前电视情景喜剧有了重大区别。

因此,必须从跨媒介视野的角度才能看到情景喜剧在中国发展的完整路径,才能更深层次地揭示中国情景喜剧发展中的根本问题,即作为舶来艺术样式,情景喜剧如何实现持续本土化。

一、电视情景喜剧的高峰与尴尬1.《我爱我家》:早熟而孤独的高峰20世纪90年代初期,从美国留学回来的英达为中国引入了“情景喜剧”这一艺术样式。

尽管完全是舶来品,英达导演的中国第一部情景喜剧《我爱我家》却取得巨大成功,这背后既有能被复制的原因也有难被复制的原因。

前者使《我爱我家》深刻影响了中国情景喜剧的发展,后者则让《我爱我家》成为中国情景喜剧发展史上早熟却孤独的高峰。

《我爱我家》将美国由街头歌舞表演发端的情景喜剧形式与中国自身的相声和小品艺术结合,开创了情景喜剧的中国本土化模式,这也是《我爱我家》诸多成功原因中一直被后来者复制的根本一条。

《我爱我家》的核心创作团队中有梁左和王朔两人。

梁左是难得的语言大师,贡献了许多优秀的相声作品,其创作一贯将荒诞情形或巧合奇遇与生活场景巧妙结合,形成新颖的喜剧情景,相声《虎口遐想》《电梯奇遇》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情景喜剧更长的叙事篇幅无疑给了梁左更大和更自由的施展空间,《我爱我家》中《电视采访》一集就是相声《虎口遐想》的放大。

从误落虎前的青年到误被当作救人英雄的“贾志新”,两者都发挥了一段极为相似的自我想象:“就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我脑海中刷刷刷刷刷刷闪出了很多英雄人物……(带比划)我想起了董存瑞炸碉堡,就像冬天里的一把火……”(《电视采访》)“老虎一瞪我,我脑子里‘噌’地一下,出现了许多英雄人物! 我一想……咱们不能给青年人丢脸!过去你们看戏,《武松打虎》好不好?”(《虎口遐想》)梁左还成功地将相声艺术中“损”和“贫”的语言特点移植到了情景喜剧中,不少作品中都有类似相声“捧哏”与“逗哏”间的语言交锋痕迹,因此与美国情景喜剧相比,中国情景喜剧语言的密度、长度和对于对话的倚赖程度明显更高。

中美情景喜剧比较

中美情景喜剧比较

正文一:发展历程与传播渠道
1、中国情景喜剧发展历程
中国的情景喜剧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以《编辑部的故事》为代表。自那时起, 中国情景喜剧在探索过程中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国内电视荧屏上的重要节目类 型。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情景喜剧在主题、形式、风格等方面也不断创新, 如《武林外传》、《爱情公寓》等作品展现了全新的创作思路。
中美情景喜剧比较
01 引言
目录
02
正文一:发展历程与 传播渠道
03
正文二:受众群体与 内容创作
04
正文三:幽默表达与 对比分析
05 结论
引言
情景喜剧是一种广受欢迎的电视节目形式,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广泛受众。中美 两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娱乐市场,其情景喜剧产业也具有显著的地位。本次 演示将从发展历程、传播渠道、受众群体、内容创作、题材选择、幽默表达等 方面,对中美情景喜剧进行深入比较,分析其异同点与共性。
结论
总的来说,中美情景喜剧在诸多方面存在异同点。这些异同点既体现了两国不 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也反映了观众需求和市场机制等方面的差异。尽管 存在差异,但两国情景喜剧都为观众带来了欢乐和思考,成为了全球流行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相互借鉴和学习彼此的成功经验, 积极探索新的创作思路和表现形式,为观众带来更加优秀的作品。
谢谢观看
正文三:幽默表达与对比分析
1、幽默表达
中美情景喜剧在幽默表达方式上存在一定差异。中国情景喜剧的幽默更多体现 在语言和情节的巧妙安排上,如相声、小品等元素的使用,以及剧情的反转和 意外。而美国情景喜剧则更加注重角色塑造和情境设置,通过人物之间的互动 和情节的铺陈来达到幽默效果。
2、对比分析
从以上各方面比较可以看出,中美情景喜剧各有特点。中国的情景喜剧更加贴 近本土观众,社会现实问题,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底蕴。而美国情景喜 剧则更加国际化,涉猎题材广泛,注重个体和社会冲突,给观众带来不同文化 视在保持本 土文化特色的同时,与国际市场和观众需求接轨;如何在不断创新的同时,保 持剧集质量和观众口碑等。

情景短剧

情景短剧

中国电视情景喜剧的困境与突围回首中国的情景喜剧的发展历程,从1993年《我爱我家》在荧屏上的出现,成为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情景喜剧。

它让国内电视观众体味到了一种全新的电视节目形式,也使这种相对较新的电视节目开始了它在中国本土化的成长历程。

可喜的是,情景喜剧很快贴合中国的社会文化背景,其制作模式符合电视市场发展的要求,形式特点也迎合了电视受众的娱乐化收视行为和收视心理,一时之间,情景喜剧在中国风生水起。

《东北一家人》、《爱情公寓》、《武林外传》、《家有儿女》等一大批国产情景喜剧给观众带来了无限的思考和欢乐。

这一电视剧种已获得很大发展。

但问题仍是不少。

不少作品太多极度夸张的情节,低级庸俗的笑料,编造痕迹过重,没有吸引人的故事和成功的喜剧人物,尽管编导们作出种种努力,情景喜剧的创新之路却仍然越走越窄。

一、情景短剧的简介及起源情景喜剧(situation comedy/sitcom),亦称处境喜剧,是1947年在美国诞生的新兴的电视化的喜剧模式。

最开始出现在广播中,时至今日将大本营搬到了电视屏幕上。

情景喜剧一般有固定的主演阵容,一条或多条故事线,围绕著一个或多个固定场景进行,如家庭。

1992年,曾在美国留学的英达导演,将它引渡过来。

从此,中国的情景喜剧开始了其自身的发展。

十几年来,情景喜剧在中国曾遇到水土不服的困难,一度不被中国广大的电视观众所接受。

但其凭借自身顽强的生命力,不断克服困难、发展完善,终于得到中国观众的广泛认可。

当年被评为"最差电视剧"的《我爱我家》如今已被尊奉为经典之作。

二、中国情景喜剧的特点(一)娱乐大众情景喜剧是一种轻喜剧。

它的宗旨是,让观众在休闲中得到娱乐。

它的思想内涵清晰明了,通俗易懂。

作为喜剧,它往往更富于反映社会现实、人性本质的深度和广度,以其富有生动的形式,幽默、诙谐的手法使观众感到舒畅、快乐。

情景喜剧以博得观众的笑声为目标,无论是虚拟情境还是罐头笑声,都是造就娱乐气息,让观众在明知是虚拟的现实中得到感染。

喜剧综艺发展历程

喜剧综艺发展历程

喜剧综艺发展历程
喜剧综艺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
年代初的电视行业改革时期。

那个时候,由于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多样性,人们对于娱乐节目的需求开始多样化,喜剧综艺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最早的喜剧综艺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的小品,小品在电
视荧屏上成为了观众们畅快笑声的源泉。

小品节目以幽默、讽刺、夸张的表演形式,成功地创造了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深受观众喜爱。

在上世纪90年代,随着电视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开放程度的提高,喜剧综艺节目开始积极创新。

从以小品为主的形式,逐渐发展出了让笑声不断的栏目,如《欢乐颂》、《快乐大本营》等。

这些节目通过真人秀、脱口秀等形式,将更多元的演出元素引入其中,并更加注重与观众的互动和参与。

2000年代初,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数字化媒体的兴起,喜剧
综艺节目开始开辟新的发展空间。

在线视频平台的出现,让观众可以自由选择喜剧综艺节目,提高了观看的自由度和便捷度。

不断发展的技术也为喜剧综艺节目的创新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通过VR、AR等新技术的应用,喜剧综艺节目在观众的娱乐
体验上有了更多的创新和突破。

当前,喜剧综艺节目已经成为电视和互联网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既有热门真人秀节目,也有创新性的喜剧类节目。


论是通过幽默搞笑的方式传递情感,还是通过真实的生活故事触及观众的内心,喜剧综艺节目都在不断吸引着观众的注意力。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喜剧综艺节目将继续不断创新,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和内容吸引更广泛的观众群体,为人们的娱乐生活带来更多欢笑和快乐。

中国电视情景喜剧的研究论文

中国电视情景喜剧的研究论文

中国电视情景喜剧的研究论文1前言情景喜剧是一种喜剧演出形式,最早出现在广播媒介中,后来被搬到电视荧幕上。

简单来说,情景喜剧有固定的主演阵容,一条或多条故事线索,围绕一个或多个固定场景进行,如家庭、办公室或学校,有独立完整的故事情节。

历史上首部电视情景喜剧名为《玛丽.凯和琼尼》,于1947年在美国诞生,讲述了一位银行家和他爱捣乱的妻子之间的家庭生活故事。

情景喜剧在我国起步较晚,我国第一部情景喜剧是由英达导演,1993年首播的《我爱我家》。

但该剧在当时并没有如制作者预期的那样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远没有同期电视剧《渴望》和《编辑部的故事》那样红火。

甚至有人这样批评它:“主人公之间尖刻的嘲弄常常压倒了善解人意的温情,个别演员顽主式的嘘头侵蚀了角色应该有的表演,喋喋不休、模仿政治用语的老生常侃的对白破坏了喜剧所必须具有的出人意料的新鲜性,习惯性地侃测社会现象的蛇足之粗大多,有时占据了一集的大半……”。

2中国电视情景喜剧的研究尽管如此,情景喜剧还是在国内生根发芽,慢慢成长起来。

如今《我爱我家》已成为中国电视情景喜剧的经典之作。

时至今日,涌现了多部经典,如《炊事班的故事》、《外来媳妇本地郎》、《武林外传》、《家有儿女》、《爱情公寓》、《龙门镖局》,这些作品均获得了很好的收视率和口碑。

情景喜剧从最初的英式喜剧“一枝独秀”到各个电视台的“百家争鸣”,题材越来越丰富,风格也越来越成熟。

如今,国家大力支持发展文化产业,电视剧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分支,正蓬勃发展。

现代社会的受众,承受着来自工作、生活、学习等各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欣赏轻松诙谐的情景喜剧是一个很好的放松解压的方式。

信息、网络技术的持续快速发展,使得情景喜剧能在具有更广泛受众数量的视频平台播放,甚至与受众有更多的双向互动和交流的机会,《龙门镖局》已经开始尝试根据网民的收视反馈来修改剧本的细节,以使内容更符合受众期待和偏好。

这些因素都预示着,情景喜剧将会迎来一段更加繁荣的时期。

浅析国产情景喜剧的特征

浅析国产情景喜剧的特征

浅析国产情景喜剧的特征1. 引言1.1 国产情景喜剧的定义国产情景喜剧是一种以生活为背景,以草根为主角,以幽默为手法,以情感为主线的喜剧作品。

它以展现当下社会生活的喜剧化形态为主要特征,通过夸张、变形、讽刺等手法,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笑料呈现给观众,引发观众共鸣和笑声。

国产情景喜剧的背景通常是城市或乡村,人物形象多样且生动,情节紧凑并伴随着笑点的连续。

这种喜剧形式在当代中国社会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成为了人们消遣娱乐的一种重要选择。

国产情景喜剧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娱乐节目,更是对当代社会现象和人性缺陷的一种幽默审视和反思。

通过情景喜剧,人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观察社会现象、思考人生哲理,也能够释放压力、提升快乐感。

国产情景喜剧在当代中国文化产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广大观众带来欢乐和思考,具有着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

1.2 国产情景喜剧的发展历程随着中国电视剧市场的不断发展,国产情景喜剧也逐渐崭露头角。

最早期的国产情景喜剧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当时以小品剧为主要形式,如《笑傲江湖》等。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观众口味的改变,90年代初期,国产情景喜剧开始融合了更多对生活、对社会的讽刺和批评,如《家有儿女》、《小胖妞》等,深受观众喜爱。

2000年后,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创作水平的提升,国产情景喜剧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发展趋势,涌现出了许多具有独特风格和影响力的作品,如《爱情公寓》、《欢乐颂》等。

当前,国产情景喜剧已经成为了中国电视剧市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断开拓创新,在内容、表现形式和观众吸引力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完善。

【内容结束】2. 正文2.1 国产情景喜剧的创作特点1. 观众需求导向:国产情景喜剧在创作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观众的需求和口味,力求贴近生活、贴近观众,以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幽默幽默的台词为重点,从而吸引更多的观众。

2. 创新和突破:国产情景喜剧在创作方面不断进行创新和突破,通过独特的创意和想法打破传统模式,创造出更具有观赏性和趣味性的作品,从而保持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中外喜剧鉴赏12 中国情景喜剧2013胡明伟

中外喜剧鉴赏12 中国情景喜剧2013胡明伟

• 《我爱我家》角色介绍 傅明:文兴宇饰演。 原名贾敬贤,退休的老局长,总露出一股子习惯性的官腔。虽离休 在家,但总是闲不住,想要“老有所为”一番,虽说在家中年纪最高,“资格”最老。 但是比起家中的晚辈,已经无法跟随时代的脚步。不过,在家庭观念极重的贾家一族 中,是十足十的“核心人物”与“住家主席”。 和萍:宋丹丹饰演。 鼓书艺人,文艺工作者,曲艺说唱团工作,贾志国的妻子。身上充 满了旧式艺人那股子左右逢源的习气,也常常闹出不少笑话,不过,却也不失为一个 孝敬公公,爱护家人,关心街坊邻里的热心人,虽上有公公,但实际上很多大事都要 和萍拍板决定。 贾志国:杨立新饰演。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副处级,知识分子,傅明的大儿子。青年时 代上山下乡,经历了中国改革巨变的时代,关键时刻也懂得拿捏轻重。不过,也有普 通市民那种斤斤计较的劲头,代表了那个时代工薪阶层的形象。 贾圆圆:关凌饰演。 和平里小学学生,新时代的小学生,后被保送上了171中学,贾志国 与和平的女儿。既遗传了父亲的聪明头脑,也遗传了母亲的热心肠。处在青春期的圆 圆总是对未来、爱情、世界充满自己的想法。虽然偶尔会和家人闹点矛盾,但却是一 个善良的好孩子。 贾志新:梁天饰演。 傅明的二儿子。无业游民,无远大志向,心地善良,可以替亲戚朋 友两肋插刀,有时好倒弄些小买卖,关键时刻往往才显出很爷们儿的一面。虽然总是 隔三差五的带回来一两个大美妞,但是心里却隐约对艳红有着莫名的好感。 贾小凡:赵明明饰演。 女大学生,傅明的女儿,志新的妹妹。改革开放出国热时后走出 国门的女大学生,有思想,有主见。不过虽然已经二十多岁了,但实际上还是存在着 少女那种不成熟与孩子气,最后去美国进修,家人都很怀念。 张凤姑:沈畅饰演。朴实勤劳的外地来京打工的小保姆,一年多的生活使他和贾家人亲如 亲人,也和贾家人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后来贾志新远赴海南闯天下,打出一片天, 不过也彻底变了一个人,让贾家人感到很失落。心里喜欢志新。 孟昭阳:张永强饰演。 贾小凡的男朋友。(续集)对小凡一见钟情外加情有独钟,虽然 已经被小凡的一封留信拆穿了假冒男友的身份,但是为了“对得起”小凡,仍然把贾 家是为自己的家。逐渐被贾家人接纳,视为家人,也和贾家人发生了很多笑话。 薛小桂:李眉饰演。 小张走后找来的小保姆,河南腔。(续集)来到贾家后,和贾家人

情景喜剧名词解释

情景喜剧名词解释

情景喜剧名词解释我国第一部情景喜剧《我爱我家》由英达执导,梁左编剧,英达、梁欢、关凌主演, 1993年4月3日起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黄金时间段播出。

1995年引进美国, 1995年和1996年又在美国播出。

情景喜剧指描写家庭日常生活的情景剧。

情景喜剧由剧本、演员表演、摄影、音乐、美术设计、道具布景、服装设计、灯光、化妆、群众场面调度等组成。

它所描绘的多数是家庭、街坊邻居、社会上各色人等。

这些情节有的幽默诙谐、令人捧腹;有的引人深思、耐人寻味。

虽然反映的生活有虚构夸张的成分,但仍以真实生活为基础,是一种生活的再现。

是戏剧发展史上的一个流派。

情景喜剧为中国电视剧带来了新的格局和活力,让观众重新认识了戏剧。

情景喜剧是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出现的、与小品相对应的戏剧形式,最早被称为“情境剧”或者“实验剧”。

此类作品大多数时候不靠语言对话,而是通过细节刻画、内心独白、动作表情、场景转换、音乐伴奏等手段来表现情节,塑造人物形象。

它可以根据剧情需要改变场景和机位,以求得在有限的空间中展现无限丰富的内容。

例如电影《非常公寓》是一部轻松愉快的情景喜剧,没有对白,只靠内心独白来展开情节。

这部影片只用了8天就完成拍摄,也是唯一用非常规拍摄方法拍摄的中国电影。

《我爱我家》、《编辑部的故事》等都属于情景喜剧,而且由于小品与喜剧有着共同的特点,其内容及创作手法等多方面都受到了喜剧的影响,甚至在喜剧的外壳之下仍然保留了较强的悲剧因素。

而情景喜剧与小品之间的另一个区别是:情景喜剧不仅是一种喜剧艺术形式,还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

喜剧效果的获得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事件矛盾冲突的尖锐性,依赖于紧张情节的生动展示。

然而情景喜剧的创作在注重“生动展示”的同时,更注意“刻画人物”,即人物性格的鲜明和形象的丰满。

例如《我爱我家》的贾家三兄妹及英氏夫妇的性格塑造得就十分鲜明、真实。

《编辑部的故事》的郝家四位男女编辑的形象也很典型,他们的性格也并非像剧中那样简单化,脸谱化。

中国情境喜剧发展历程

中国情境喜剧发展历程

中国情境喜剧发展历程作者:韩臣玉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18期摘要:今年距离《我爱我家》开播已经20年,情境喜剧借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大潮又凭借中国情境喜剧之父——英达之手来到中国,在这20年里,情境喜剧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规模,这门新兴的电视艺术带给中国观众无限的快乐。

关键词:中国;情境喜剧;发展历程作者简介:韩臣玉(1991-),汉族,硕士在读,广西艺术学院,研究方向戏剧与影视学、戏剧表演创作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 J9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4)-18--011994年情境喜剧《我爱我家》的播出对当时中国电视界造成了极大地轰动,情境喜剧对于中国而言是个外来艺术舶来品,20世90年代初《成长的烦恼》引进中国获得巨大的好评。

中国首批研究情境喜剧的学者之一苗槺这样定义情境喜剧:“电视情境喜剧是一种30分钟(包括插播广告时间)的系列喜剧,以播出时伴有现场观众(或是后期配制的)笑声为主要外部特征。

”①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观众笑声或者罐装笑声、剧集长度、系列剧成为情境喜剧的代名词。

一、孕育期(1990——1992年)1990年播出的《渴望》、《编辑部的故事》、《京都纪事》等电视剧的出现不仅娱乐了大众,取得社会效益和商业效益,而且为情境喜剧的产生做了铺垫。

《编辑部的故事》中充满王朔式的喜剧语言和京味调侃,这部电视剧用幽默的语言、善意的调侃、简单的故事、浓郁的生活气息吸引了广大观众,在播出的时候形成了“万人空巷”的场面。

《编辑部的故事》具备了情境喜剧的基本特点,场景固定、情节简单、人物性格鲜明、喜剧题材,此外《编辑部的故事》激发了观众的喜感,而观众对于喜剧的渴望也促使情境喜剧的诞生,这为情境喜剧的诞生奠定了坚定的群众基础。

二、诞生期(1993年)1993年,中国情境喜剧之父——英达的第一部情境喜剧出现在北京电视台,这就是《我爱我家》,这部长达120集的系列剧由王朔担任策划、梁左担任编剧、英达担任导演,这是中国第一部情境喜剧,以一个中国式的三世同堂六口之家为背景,将改革开放时期的社会变革浓缩于普通家庭中,从而以小见大的反映当时的生活面貌和社会变化。

我国情景喜剧发展探究

我国情景喜剧发展探究

我国情景喜剧发展探究摘要:我国情景喜剧自1992年由英达导演引入中国,发展已有19年了,从《我爱我家》、《闲人马大姐》、《东北一家人》到《候车室的故事》,可以说这些优秀的作品已经奠定了中国电视情景喜剧的基石,情景喜剧十几年来凭借顽强的生命力蓬勃发展,越来越受到中国观众的喜爱。

如此迅速的发展必定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如何改善和解决这些问题成为摆在我门面前的一大问题。

关键词:情景喜剧;现状;瓶颈;历程情景喜剧是指在特定的情景和特定的人物关系下发生的一系列带有喜剧色彩的情节剧。

它的片长通常在30分钟以内,间隔若干分钟便有现场观众的笑声传出,采用幽默、滑稽、戏闹的喜剧形态,将人们在现实境遇中的种种无奈、困惑、企盼、梦想作了喜剧化的释放。

作为一种电视节目类型,情景喜剧在美国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发展成熟.诞生了很多优秀的剧集,累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

一、我国情景喜剧发展现状我国国产情景喜剧出现的19年来,国产情景喜剧走的虽然很坎坷,但却越走越成功。

尤其是近几年,随着越来越多情景喜剧的出现,情景喜剧在现代电视剧的发展中占据了一个不小的篇幅。

很长的一段时间,国产情景喜剧都是《我爱我家》扛大旗。

作为开山之作,它已经成了中国情景喜剧的代名词和衡量其他情景喜剧的标准。

主创者英达所成立的英氏公司是我国情景喜剧创作的主力军。

由于创作人员的稀少,曾使得英达在谈到这一问题时,总是流露出一种独孤求败的意味:“中国情景喜剧只有竞争才会出现好成绩”,“我现在只能给自己培养对手”。

可喜的是,随着国产情景喜剧的增多,导演的群体在扩大。

比如在国内好评如潮的《炊事班的故事》就由尚敬导演。

这些现象表明,国产情景喜剧的创作空间很大,对情景喜剧的认识与接受已经渐渐进入成熟期。

创作者的增多,剧集的增长,也拓宽了国产情景喜剧的发展空间,多种创作思维的撞击与交流,会使国产情景喜剧这朵花越开越艳。

国产情景喜剧在2002年以前基本上没有脱离群口相声的模式,但随着创作理念的成熟与更新,目前已经呈现出类型多样化的趋势。

中国喜剧的发展历程

中国喜剧的发展历程

中国喜剧的发展历程自古及今,中国喜剧已经成为了民众娱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二十一世纪初期,中国的喜剧电影进入高速发展期,中外合拍成为主流,享有极高的口碑和市场。

那么,在中国喜剧的发展过程中,究竟经历了哪些历程呢?一、前现代时期的喜剧形式早在古代,中国就有了“草虫相克”、“单刀直入”这样的笑话类文学形式。

但真正的白话小说诞生于明朝。

当时的小说大多以故事的方式讲述,有很多章节,因而也沉重长篇。

然而,这种文学形式晦涩难懂,并不适合于大众娱乐。

直到清朝时期,各种喜剧形式逐渐形成,比如相声、单口相声、小品、说唱、滑稽戏等,而谐趣、戏曲、杂剧等传统文学形式也开始向大众普及。

二、电影时代的喜剧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喜剧形式和风格得到了空间和形式的拓展和创新。

在电影时代,中国喜剧电影也得到了很大的拓展。

国共内战时期,由于时局的不利,国产喜剧电影发展缓慢。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电影工业迅速崛起,电影出版后也获得了成功的票房和口碑。

在 1950 年代,以《小兵张嘎》、《大闹天宫》、《投井跳园》等为代表的电影,成为了中国电影发展的重要一环。

三、新时代的喜剧转型随着市场的开放和国际化进程的推进,中国电影市场不断壮大。

如今,中国电影市场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电影市场之一,而在中国喜剧电影的发展历程中,新时代意味着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

荣获第93届奥斯卡金像奖的电影《囧妈》,或者是持续票房上涨的《疯狂的外星人》,它们所展现出的风格均与以往国产喜剧大有不同,其中就包含了一些新的元素,如时下火爆的情感系列剧。

而且,由于海外市场的开发,一些专注于自身语境,而不是简单照搬欧美电影风格的喜剧作品也开始受到国际市场的肯定和认可。

综上述,中国喜剧在经历了前现代的喜剧形式和风格、电影时代的喜剧发展之后,已经完成了一次新的转型。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它需要不断创新和开拓,以满足观众不断提高的审美要求,以让中国的喜剧继续发扬光大。

中国情景喜剧的两面旗帜——-英式及尚式情景喜剧比较与研究

中国情景喜剧的两面旗帜——-英式及尚式情景喜剧比较与研究

摘要中国情景喜剧的两面旗帜——英式与尚式情景喜剧比较研究摘要从舶来品到本土化,中国情景喜剧在博采众长的过程中渐渐枝繁叶茂。

其中,尤以英达和尚敬的作品最具代表性,成为中国情景喜剧的两面旗帜,引领着情景喜剧的发展。

本文对英达与尚敬二者的作品作一比较分析,将论文主体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介绍中国情景喜剧的发展概况。

情景喜剧起源于美国,在国外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

在几十年的发展探索中,情景喜剧融合了常规电视剧和综艺节目的特点,随着制作经验的积累和播出时间的逐渐固定,在很多国家都已经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电视节目类型。

直到1993 年才被英达引入中国。

自英达的《我爱我家》后,这种新颖的电视节目从此在中国电视荧屏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这期间经历了大致四个时期:一、萌芽期二、诞生期三、探索期四、繁荣期。

第二章分析英式与尚式情景喜剧之共性,即对中国情景喜剧本土化特征的探讨。

情景喜剧作为舶来品,英达和尚敬都在其原有的模式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本土化改造,结合中国文化特点和中国观众的审美习俗,以更好的满足中国观众的需求。

两者作品的本土化改造主要体现在对国外情景喜剧之革新、承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善用方言与互文、解读现世的叙事文本这四个方面。

第三章探讨的是英达与尚敬情景喜剧之差异。

尽管情景喜剧的叙事模式简单易辨,大多数情景喜剧包括英达和尚敬的作品也都遵从这一基本的叙事法则,然而仔细分析两者的作品就会发现,在两者具体的文本中,还是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而这些差异,又不知不觉地影响着其喜剧性的产生和各自风格的形成。

两者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题材和艺术形式的差异。

首先是题材的差异。

主要体现两方面:一、题材选择——英达的家庭题材与尚敬的题材多样:纵观英达的情景喜剧,所获得了观众好评的都是涉及到普通市民一家平凡快乐的家庭生活,都是以家庭为核心来展开的一系列的喜剧情节。

英达执导的最多也最成功的作品是家庭情景喜剧,其剧情贴近百姓生活,在小人物的情感和生活琐事中挖掘喜剧元素;鉴于英达在家庭题材上作尽了文章,尚敬便从其它题材上进行挖掘和尝试,他将以“家庭”为主的英式情景喜成都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剧进行了视线的转移,将视角投向更加广阔的社会空间,反映了社会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巨变。

_家有儿女_开创了中国情景喜剧的新时代

_家有儿女_开创了中国情景喜剧的新时代

1992年,美国《成长的烦恼》登陆中国荧屏,使我们第一次接触到了情景喜剧这种电视节目类型;也是在1992年,英达拉着梁左、王朔开始策划国内首部情景喜剧《我爱我家》(1994年播出)。

自此,情景喜剧在国内逐步成长,产生了一批较好的作品,如“英氏公司”的《闲人马大姐》、《党员马大姐》、《东北一家人》、《欢乐青春》,尚敬导演的《炊事班的故事》,娄乃鸣导演的《体育人家》,广东电视台开播的《外来媳妇本地郎》等等。

这些情景喜剧给观众带来了思考和欢乐,也充分展示了情景喜剧的灵动和无限魅力。

但恕笔者直言,十多年来的实践探索,情景喜剧在主题、结构、表演诸方面已形成了一定的模式,进而模式化,呈裹足不前甚而下滑趋势,始终未能突破《我爱我家》的成就,同时,也未能名正言顺地走进电视的“黄金时段”,更不能满足广大受众日益增长的收视渴求。

然而,《家有儿女》的开播似乎是个奇迹,它的出现一扫这种尴尬的局面,给中国情景喜剧带来了生机和希望。

这部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影视中心精心打造的365集儿童教育题材的情景喜剧,自2005年2月在北京电视台首播以来,已陆续于全国省市级电视台先后播出前200集,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家有儿女》不仅在国内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成为既叫座又叫好的作品,还走出了国门:先后被美星卫星电视有限公司SinostarSatelliteTVLLC和日本的乐乐中国频道买断播映权,为中国的电视剧赢得了荣光。

为此,我欣喜地感到:《家有儿女》的诞生,使摸爬滚打10多年的中国情景喜剧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具体地说,它在题材、编剧理念以及艺术表达手段上皆有着了不起的突破。

一、小家庭,大教育———题材上的突破反观近年国内情景喜剧,之所以进入“瓶颈”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原因是题材窄,表现空间小。

选材多囿于都市成人戏,家长里短、鸡毛蒜皮,走纯娱乐的路子,表达保守而肤浅,很少触及社会生活中比较重大的矛盾冲突,盲目跟风现象严重。

中国情景喜剧20年沉浮记

中国情景喜剧20年沉浮记

中国情景喜剧20年沉浮记摘自《贵圈》你或许没有留意,20年前的葛大爷头上还留着头发,梁天瘦得像根麻杆,英达和宋丹丹还是恩爱夫妻,如今已经当妈的关凌同学那时还是个上小学的娃娃……这些当年的印记,并没有随时间消逝,而是被储存在一部名叫《我爱我家》的电视剧中。

一转眼,距这部剧的播出已经20年了。

就在半个月前,媒体人郑猛的新书《我爱·我家》在北京举办发布会,英达、英壮、杨立新、李明启、关凌等主创重聚一堂。

在他们的带领下,我们重新走进杨柳北里18号楼202室,回忆那里曾发生过的故事。

在它之后,我们陆陆续续还记住过一些名字,马大姐、郭芙蓉、曾小贤……但《我爱我家》赋予观众最初的感动,却始终未能超越。

情景喜剧到底怎么了?那些带有浓重怀旧情怀的剧集背后,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剧与剧、人和人之间又存在着什么联系?本期《贵圈》采访英达、英壮、吕小品、俞白眉、韦正等人,为大家还原情景喜剧20年的沉浮岁月。

前传:《我家》筹拍波折多王朔跑路梁左入组实际上,情景喜剧算是彻头彻尾的舶来品,是英达从美国人那里“顺”来的。

1992年,王朔和英达合作的电视剧《爱你没商量》播出后反响不佳,意气风发的哥俩顿感受挫,决心整出一个新鲜玩意儿给自己翻身。

就是这个有点赌气的行为,给了《我爱我家》,甚至整个中国情景喜剧一个机会。

《爱你没商量》的失败,让英达想起了自己在美国留学时看到的《考斯比秀》——一种将观众引入拍摄现场,同时收录观众真实笑声的全新模式。

带着这个想法,英达找到了王朔,两人一拍即合,并开始筹备中国的第一部情景喜剧。

临时跑路的王朔,以策划身份出现在字幕上王朔靠“三陪”忽悠投资创作前临时跑路两人在商量了几百字的故事大纲后,便琢磨着如何拉钱。

按照英达“有好事得先想着亲戚”的性格,他很快便将目标锁定在一位东北的远房表舅身上。

据英壮向腾讯娱乐记者回忆,“那个表舅是个养鱼的企业家,跟影视行业一点关系没有。

”王朔、英达、英宁三人成立了“拉投资专项小组”,带着故事大纲就直奔东北找表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情景喜剧的发展历程
1前言
情景喜剧,英文称为situation edy,简称sit,发源于美国。

情景喜剧一般有固定的主演阵容,一条或多条故事线,围绕一个或多个固定场景进行。

现在的情景喜剧多在电视荧屏上播放,故称电视情景喜剧。

实际上,电视情景喜剧是由广播情景喜剧发展而来的。

上世纪初期的美国,一些诸如酒吧这样的娱乐场所老板雇佣演员站在吧台前面,给顾客们讲笑话,以此来制造快乐放松的氛围,增加客源和人气。

这种娱乐搞笑的表演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一些富有远见的美国广播从业者注意到了这一现象,在电台节目中运用了这一形式,上世纪30年代逐渐发展成为了广播情景喜剧。

后来,随着完整而幽默诙谐的故事情节、特定的故事场景被引入,所创作的人物形象也逐渐鲜明,广播情景喜剧己经具备了向电视情景喜剧转变的基础。

上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电视在美国风靡,急速增加的电视机销量显示了美国人多电视节目的强劲需求,电视业需要更多的电视节目填充空白。

很多的广播节目被引入电视,广受欢迎的广播情景喜剧也因此被搬上电视荧幕。

1947年,《玛丽凯和琼尼》(Mary Kay and Johnny)成为美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电视情景喜剧。

2中国情景喜剧的发展历程
由此可见,情景喜剧先在酒吧中诞生,在广播中完善和充实,最后被引入电视发展壮大起来。

中国的情景喜剧诞生较晚,1982年,美国情景喜剧《火星叔叔马丁》被引入中国。

直到改革开放之后的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中国本土情景喜剧才开始真正萌芽。

大体上中国的情景喜剧发展可以分为如下五个阶段:
(1)准备阶段(1983-1992年)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的政治经济均发生了重大变革。

电视机开始进入城市家庭并逐渐普及起来,此时的中国电视剧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发生了变化。

除了作为教化认知的宣传工具,被赋予了更多娱乐功能。

这一时期的通俗电视剧中,有两部作品对后来情景喜剧的诞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部是((渴望》,另一部是《编辑部的故事》。

1990年,《渴望》播出,取得热烈反响。

该剧开创了中国现代室内剧的先河,它的工业化制作方式也给后来的电视剧创作起到了借鉴作用,比如室内搭景、多级拍摄、同期录音、现场剪辑和社会赞助基金等等。

可以说,情景剧的发展离不开室内剧的发展,就连情景喜剧之父英达也曾说过:如果在《渴望》之前提出拍摄情景喜剧,人家
都不知道你在讲些什么东西。

1991年拍摄的中国第一部电视系列喜剧《编辑部的故事》更是一个典型的情景喜剧题材,其调侃、幽默、戏谑、讽刺均与电视情景喜剧有几分相似,可以算作是中国电视情景喜剧的雏形。

(2)诞生阶段(1993年) 1992年11月5日,被确定为中国大陆情景喜剧的诞生日。

因为这一天,《我爱我家》的创作被导演英达和作家王朔提上讨论日程。

1993年,具有留美经历的英达导演按照国外情景喜剧的标准,正式开拍《我爱我家》,该剧一经播出,即斩获国内收视冠军和重播收视冠军双料冠军。

该剧故事发生在北京一个三代同堂的六口之家,剧中描写了三代人之间的冲突,也透过这个小家庭发生的大事小事,多层次的记录了城市生活,展现了北京甚至那个时代的生活风貌。

该剧基本一集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拍摄失败的镜头还被剪辑到片尾作为片段播放,十分有趣。

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大众传媒引发了消费主义盛行,取代了80年代的精英文化,人们对于新事物、新思想出于一种矛盾和仿徨的状态。

《我爱我家》在这种时机下适时出现,用轻松幽默的方式讲述平凡家庭、平凡人物的故熟折射出了社会的问题和矛盾。

(3)探索阶段(1994-20XX年) 随着《我爱我家》在全国范围被广泛接受,导演英达于1995年成立了英氏影视艺术公司,专注于情景喜剧制作。

以后的一段时间以每年约一到两部的速度制作情景喜剧,推出的主要作品有: 1994年,《起步停车》。

讲述了发生在北京郊区的一个驾校里的故事,该剧创新地加入了许多街景;
1996年,《心理诊所》。

该剧由于处理的失误,最后的作品更像一个科普剧,而非情景秀,未取得理想效果。

1997年,《候车大厅》。

以东北某城市的火车站为背景,融入一些地方方言,讲述了车站工作人员与旅客间的大大小小的故事。

同年,推出《中国餐馆》,将故事场景移至美国洛杉矶的一家中餐馆,试图用新奇的场景讲述一群留美中国人的故事,但影响力才刚、。

1998年,《闲人马大姐》,是围绕北京居民楼的退休职工马大姐与邻里、亲朋好友的故事。

但可惜的是,英达的这些作品,从故事背景到人物、结构,不少都是直接借鉴国外的作品。

由于英式公司一枝独秀,缺乏竞争,固有模式难以打破,创作出来的作品缺乏新意。

此时,在南方出现了海派和粤派情景喜剧。

1998年上海东方卫视播出情景喜剧((老娘舅》,1999年播出的((新七十二家房客》,20XX年珠江电视台播放的((外来媳妇本地郎》,这些南方情景喜剧的出现打破了以英氏情景喜剧为代表的北派情景喜剧的模式,令人耳目一新。

《外来媳妇本地郎》更是创下电视奇迹,成为唯一一个超过一千集的电视剧。

3结语
这一时期,中国电视情景喜剧的产量颇丰,但均没有超过《我爱我家》
的影响力,收视率也并不令人满意。

除了情景喜剧无法进入黄金时段播出的原因外,更为根本的是,情景喜剧的创作上仍然裹足不前,很多作品主要依靠调侃和一些相声技巧语言技巧制造喜剧效果,缺乏内容和足够的喜剧冲突,收视率难免低迷。

幸好,在这一时期,电视台资源被不断地开发,电视台需要大量的电视剧播放,情景喜剧自然也包括在内。

而电视情景喜剧的制作成本较低、制作周期较短,也吸引了一些投资和创作人员加入,情景喜剧得以继续生存、发展和探索。

(4)发展阶段(20XX-20XX年) 跨入新世纪,中国电视情景喜剧也进入了发展期。

这得益于国家持续的经济增长带来的文化娱乐市场的繁荣。

20XX以后,新增的电视台对电视节目的需求持续增长,老少皆宜的情景喜剧受到观众的认可和喜爱。

百花齐放的局面逐渐现象,情景喜剧不再是英式公司的专利,陆续出现了一些具有影响力的情景喜剧作品。

20XX年,一部描述某空军地勤连队炊事班军旅生活故事的情景喜剧横空出世,取得了很好的播放效果。

该剧是由中央电视台影视部和空军电视艺术中心联合制作拍摄的《炊事班的故事》。

英达导演吸取教训,推出了《闲人马大姐》续集,采用了边拍边播的新颖手法,将很多的生活热点和热门话题及时的引入到剧中,是该剧具有很强的及时性,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

同样是英氏公司推出的另一部情景喜剧《东北一家人》,在非黄金时段取得了较高收视率,实属不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