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散文 第一单元(A卷)

合集下载

高二语文《先秦诸子选读》第1单元检测题及参考答案

高二语文《先秦诸子选读》第1单元检测题及参考答案

高二语文《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检测题及参考答案教版高二语文《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检测题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二语文《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检测题
(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一、基础知识(18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耦(ǒu而耕) 莞(wǎn)尔长沮(jū) 接舆(y )
B.饥馑(jǐn)箪(dn)食哂(shěn)之喟(ku)然
C.莒父(fǔ)无车兒(n)耰(yōu)而不辍曲肱(ɡōnɡ)
D.无適(d )则葸(sī)笃(dǔ)亲殆(d i)
2.下列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问津(渡口)
奚自(疑问代词,为什么)
绥之斯来(安抚)
B.卓尔(卓越,突出)
天厌之(厌弃)
不堪其忧(可以)
C.在家无怨(古代大夫的家族)
樊迟未达(通达)
济众(帮助)
D.犹病诸(疾病)
闻义不徙(迁移)
男有分,女有归(拜访)
3、下列**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小人之过也必文由
B。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C。

诲女知之乎
D。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4.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练习 先秦诸子散文 第一单元 《论语》1.5 含答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练习 先秦诸子散文 第一单元 《论语》1.5 含答案

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一、夯基训练1.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富而可求也B.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C.若臧武仲之知D.久要不忘平生之言项,而,通“如”,如果;C项,知,通“智”,聪明、智慧;D项,要,通“约”,贫困。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欲:想要B.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去:离开C.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文:修饰D.无適也,无莫也,义之与比.比:比较项,比:动词,并列、紧靠。

3.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导学号50730010)A.义.然后取B.项伯杀人,臣活.之C.皆指目.陈胜D.仁者安仁.项,名词用作动词,符合道义;B项,使动用法,使……活;C项,名词用作动词,用眼睛看;D项,名词用作动词,实行仁。

4.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A.见义不为,无勇也B.文之以礼乐C.以告者过也D.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项和例句都是判断句。

B项,状语后置;C项,省略句;D项,宾语前置。

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7题。

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

”子曰:“其然?岂其然乎?”(《论语·宪问》)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信:真实、不虚B.以告者过.也过:犯错误C.人不厌.其言厌:满足D.饭.疏食饮水饭:动词,吃(饭)项,厌:讨厌。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②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③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④乐亦在其.中矣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向;②介词,对,对于;③代词,指代人(夫子);④代词,指代艰苦的生活。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散文练习综合测试题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散文练习综合测试题

综合检测(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而提起“中国经典”,就转换成“儒家经典”,这种观念有些偏狭。

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占的,也应包括其他经典,就像中国传统是“复数的”传统一样。

首先,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

要知道,“三教合一”实在是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

即使是古代中国的皇帝,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也知道要“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绝不只用一种武器。

因此,回顾中国文化传统时,仅仅关注儒家的思想和经典,恐怕是过于狭窄了。

即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

应当说,在古代中国,关注政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教,分别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文化。

其次,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它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

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它们都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变成神圣经典的过程,这在学术史上叫“经典化”。

没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着经典的尺寸和样式量身定做的,只是因为它写得好,被引用得多,被人觉得充满真理,又被反复解释,有的还被“钦定”为必读书,于是,就在历史中渐渐成了被尊崇、被仰视的经典。

因此,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把它放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重新去理解。

经典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层层积累的,对那些经典里传达的思想、原则甚至知识,未必需要亦步亦趋“照办不走样”,倒是要审时度势“活学活用”,要进行“创造性的转化”。

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人教版+练习)第1单元+第7课+Word版含答案

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人教版+练习)第1单元+第7课+Word版含答案

第一单元 第七课一、夯实双基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C )A .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B .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C .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D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解析】 A 女—汝,B 亡—无,D 出则弟—悌2.下列加点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 46924099( C )A .困.(困窘,困难)而不学 敏.(灵敏)以求之 六言六蔽.(不能通明而滞于一域) B .其蔽也愚.(愚蠢) 其蔽也荡.(放浪而无所持守) 其蔽也贼.(奸贼) C .则葸.(畏惧) 笃.(厚道)于亲 则民不偷.(不厚道) D .就.(接近)有道 不贰.(第二次)过 远(疏远)其子【解析】 A 敏:勤勉,B 贼:害,D 贰:重复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导学号 46924100( A )例: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A .必有忠信.如丘者焉。

B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C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D .足兵,足食,民信.之矣 【解析】 例句和A 都是诚实,诚信,B 实在,C 信用,D 信任4.下列句子中的“言”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导学号 46924101( BC )A .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 B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C .不学《诗》,无以言.。

D .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解析】 BC 都是“说话”之意,A 字,D 记载5.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导学号 46924102( D )A .⎩⎪⎨⎪⎧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小则获邑.,大则得城B .⎩⎪⎨⎪⎧ 恭而无礼则劳.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C .⎩⎪⎨⎪⎧ 不迁怒,不贰.过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D .⎩⎪⎨⎪⎧ 民斯.为下矣闻斯.行诸【解析】 两个“斯”字都当“就”讲6.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BD )A .就有道..而正焉。

最新人教版选修高中语文《先秦诸子散文》达标习题阶段过关检测一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选修高中语文《先秦诸子散文》达标习题阶段过关检测一及答案

阶段检测卷一(1~3单元)(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①仪封人请见.②孟子见.梁惠王B.①博.我以文,约我以礼②水火不积,则晖润不博.C.①举直错.诸枉②三者错.,无安国D.①尧舜其犹病.诸②君子病.无能焉项,①引见;②谒见。

B项,①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广博;②大。

C项,①通“措”,安排、安置;②交错产生。

D项,①②都是“担忧、忧虑”的意思。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夫子怃然.曰②河东凶亦然.B.①闻斯.行诸②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C.①小人之过也.必文②是非之心,智之端也.D.①先生将何之.②丈夫之.冠也,父命之项,①形容词词尾,……的样子;②指示代词,这样。

B项,①②都是连词,则,就。

C项,①句中语气词,表语气停顿,以引起下文;②句末语气词,表判断。

D 项,①动词,到,往;②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不译。

3.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植其杖而芸B.鼓瑟希,铿尔C.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D.景公说,大戒于国项,芸,通“耘”,除草;B项,希,通“稀”,稀疏;D项,说,通“悦”,高兴。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50730030) 例句:欲洁.其身,而乱大伦A.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B.庶民子.来C.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D.大.天而思之,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高洁。

A项,名词用作动词,竖起梯子;B 项,名词作状语,像儿子一样;C项,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困苦;D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伟大。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B.子路问成人..C.尝独立..,鲤趋而过庭D.若夫志意修,德行..厚项,古今义相同。

A项,古义:指未成年的男子;今义:泛指儿童。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单元测评:第一单元测评 Word版含解析.doc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单元测评:第一单元测评 Word版含解析.doc

第一单元测评(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2015·四川,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两汉经学经学的真正确立是在汉武帝时代。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议,设置五经博士,收博士弟子五十人。

其后博士弟子屡经增加,东汉时多达三万人。

五经博士及其弟子以五经为研习对象,这就形成了经学。

所谓经学,是指专门研究儒家经典的学问。

从中国文化史看,经学出现的前提是汉王朝运用国家力量将民间流传的文化经典宣布为国家经典,并设立博士制度予以专门研究,于是,五经成为国家政治、法律、意识形态的根据。

从国家制度层面保证儒家经典的传习,确立了儒家经典在中华文化经典中的主流地位,客观上也确立了经学在中国学术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儒学作为汉代主流思想,是与中央集权的统一相适应的。

儒家主张的五伦、五常作为社会伦理道德,也因儒家的主流地位而得以明确确立。

两汉经学分为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

秦始皇焚书,造成文化典籍的浩劫,五经借助儒生记忆而保存下来。

用汉代流行的隶书书写的经书文本,被称为今文经。

汉景帝以后,陆续在孔府旧宅壁等处发现的与五经有关的用战国字体书写的文本,被称为古文经。

古文经与今文经不仅书写字体不同,而且同一部经典的篇章多寡也或有差别,如孔府旧宅壁中发现的《尚书》就比汉初伏生所传《尚书》多16篇。

此外,还发现了一些其他古文经典,如《周官》《左传》等。

因汉武帝及其后所立五经博士皆为今文经博士,西汉末刘歆便要求把古文经也立于学官,但遭到今文经学家的阻挠,一时没有实现,于是引起今古文经学家之间的一场大争论。

西汉时期,今文经学是经学主流。

今文经学通经以致用,注重思想的阐发,强调经书的历史借鉴意义,但弊病是与谶纬结合而流于神秘。

古文经学在东汉发展昌盛,注重文字训诂和对典章名物的解释,突出还原历史和文化传承,学术贡献良多,弊病是流于烦琐的文献考证而脱离思想和生活。

东汉章帝时的《白虎通义》主张今文经学,强调经学大义与社会价值,借以维护主流思想,带有一定的理论总结性。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检测+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检测+Word版含答案

第一单元检测(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知识(16分)1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弦歌(xu a n)辍学(chu o )恍然(wn) 喟然长叹(ku i )B.饥僮(j i n) 铿锵(k e ng)撰写(zhu a n) 莞尔一笑(gu a n)C.悲例(t o ng) 户顺(y o u)颠沛(p e i) 向隅而泣(o u)D.股肱(g 0 n g ) 谄媚(ch a n)切磋(cu o ) 畏蕙不前(x i )解析A项,"弦”应读"xi a n” ;B项,"莞”应读"wh n” ;C项,"隅”J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二三子何患.于丧乎患:担忧。

故旧不遗,则民不偷故旧:旧交、老友。

B.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敏:勤勉。

"有勇而无义为盗小人:平民。

C.椁予者商也起:启发。

久要不忘平生之言平生:终身,一生。

D.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伤:忧伤。

古之学者为己学者:求学的人。

解析|B项,敏:聪明。

C项,平生:向来,素来。

D项,伤:伤害,损害。

3下列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天下之无道也久矣A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B.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C.今之成人者何必然D.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解析|B项与例句相同,均为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A项,动词,去,往;C 项,结构助词,的;D项,代词,它。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儒家思想经典〈〈论语》,以“仁”为治国理念,富含许多精辟的言论,如教育方面的“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治学态度方面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等。

B.〈〈论语•先进》篇中,子路和冉有问孔子同样的问题,孔子却做了不同回答,公西华感到很奇怪,孔子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检测+Word版含答案.doc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检测+Word版含答案.doc

第一单元检测(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知识(16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弦.歌(xuán)辍.学(chuò)怃.然(wǔ)喟.然长叹(kuì)B.饥馑.(jǐn)铿.锵(kēng)撰.写(zhuàn)莞.尔一笑(guǎn)C.悲恸.(tònɡ)户牖.(yǒu)颠沛.(pèi)向隅.而泣(ǒu)D.股肱.(ɡōnɡ)谄.媚(chǎn)切磋.(cuō)畏葸.不前(xǐ)项,“弦”应读“xián”;B项,“莞”应读“wǎn”;C项,“隅”应读“yú”。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二三子何患.于丧乎患:担忧。

故旧..不遗,则民不偷故旧:旧交、老友。

B.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敏:勤勉。

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小人:平民。

C.起.予者商也起:启发。

久要不忘平生..之言平生:终身,一生。

D.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伤:忧伤。

古之学者..为己学者:求学的人。

项,敏:聪明。

C项,平生:向来,素来。

D项,伤:伤害,损害。

3下列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例:天下之.无道也久矣A.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B.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C.今之.成人者何必然D.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项与例句相同,均为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A项,动词,去,往;C 项,结构助词,的;D项,代词,它。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A.儒家思想经典《论语》,以“仁”为治国理念,富含许多精辟的言论,如教育方面的“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治学态度方面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等。

B.《论语·先进》篇中,子路和冉有问孔子同样的问题,孔子却做了不同回答,公西华感到很奇怪,孔子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2019秋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单元测评一:第一单元

2019秋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单元测评一:第一单元

单元测评一(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

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

“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

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

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

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

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

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

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的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

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

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

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

“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

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

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单元测试卷1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单元测试卷1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第一单元检测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 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体系中的每个概念都具有丰富的内涵。

这些概念需要凝结成一个整体,以应对无限丰富的现实问题。

反思当代的审美文化现象,有助于我们梳理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以两个概念为例。

一个是“富强”。

民众求富,国家求强。

日常生活中,总有人以珠光宝气、香车美人“炫富”。

“炫富”表面上是在展示美,但在观者的眼中却是丑,或者“臭美”。

人们对这种美丑区分的一般解释是:“炫富”是物质追求,审美是精神追求。

以物质和精神来区分“炫富”与审美其实是一个误解。

且看“炫富”的内容,集中于名牌服饰、名酒、名表、名车、名度假地。

奢侈品林林总总,共同点却只有一个,就是观念性的符号(“名”)。

在审美活动中,自然美、艺术美都属于精神世界的内心意象,却也离不开物质的载体(比如有一定的质地、色彩、声响等)。

因此,奢靡炫富虽然基于物质,实质却是精神性的。

奢靡与审美都属于精神的追求,意义的深度却有天壤之别。

对追逐符号的人而言,大量珍贵的人力物力被降低为一纸商标的陪衬。

追逐奢华揭示着意义的贫瘠和精神的无力。

审美的意象则以意义的充盈见长。

人心的意象,既可以让金银珠玉装点堂皇的宫殿庙宇,也能令日常的景色转换成大师的杰作,使普通的词语凝结成千古不朽的诗句。

审美和艺术创造体现着人的精神世界的富足。

例如在戏曲艺术中,舞台角色的气象全系于演员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

正是为了突出人的因素,戏里的一切饰物皆为假扮,道具也被精简到了“以鞭代马”“一桌二椅”。

在物质较为充裕的今天,“富”的体现应该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富贵气。

富贵气是一种自然流露的美,这种美得自个人长期的、自觉的涵养,也得自社会的普遍氛围。

富贵之美是花钱买不来的。

另一个是“和谐”。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意思是不同的利益、意见、信念在一个统一体中既保持着各自的特点,又彼此相容、互补,进而造就一个共生多赢的局面。

高二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测试卷

高二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测试卷

高二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测试卷(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一、积累运用(1—4题每题3分,5题每空1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怃.然(wǔ)以杖荷蓧.(diào)揠.苗(yàn)B.喟.然(kuì)庠.序(xiáng)腊.肉(xī)C.莞.尔(wǎn)朝觐.(jiàn)一箪.食(dān)D.哂.笑(shǎi)怵.惕(chǔ)耦.耕(ǒu)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今天我们评价历史人物,主要看他是致力于推动历史前进,还是抱残守缺....,既无思想又无作为。

B.我们对对方提出的要求一定要慎重考虑,切不可轻诺寡信....。

C.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考试答卷书写用笔要挑选好。

笔要滑、细、深。

滑者流畅,细者清楚,深者醒目。

D.上级两袖清风,下级就会廉洁自律。

如此上行下效....,社会风气就会逐步好转起来。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人们的悲哀在于,应该珍惜的时候不懂得珍惜,而懂得珍惜的时候却失去了珍惜的机会。

B.数码媒体艺术,大多数人还是比较陌生的;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它在中国正日益受到关注和发展。

C.生活节奏加快了,中年人大多工作繁忙、家务劳累,因此要加强健身运动,选择一些放松性的、能缓解肌肉紧张及精神的锻炼项目为宜。

D.文学作品语言的好坏,不在于它用了一大堆华丽的词,用了某一行业的术语,而在于它的词语用得是地方。

4.把下列4句话填入文段的横线处,顺序恰当的一项是【】在先秦,主要有五种人格理想:墨子的苦行侠人格,;杨朱的贵我人格,;孟子的大丈夫人格,;荀子的君子式人格,;再有一种便是庄子式的人格了:独来独往,不吝去留,若垂天之云,悠悠往来聚散,在一种远离的姿态中显出格外的美丽与洒脱。

①锋芒毕露,正义在胸②平和公正,循规蹈矩③赴汤蹈火,摩顶放踵,利天下而为之④绝对自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A.②④③① B.①④③② C.③④②① D.③④①②5.名句填空。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检测卷 新人教版选修《诸子散文选读》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检测卷 新人教版选修《诸子散文选读》

第一单元检测卷(时间:90分 满分:100分)一、基础知识(36分)1.下列句子中,全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3分)①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②杀鸡为黍而食之 ③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④于吾言无所不说 ⑤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⑥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A .①②③④⑤⑥B .①③④⑤⑥C .①③⑤⑥D .①③④⑥解析 ①“辟”通“避”;③“食”通“蚀”;④“说”通“悦”;⑥“错”通“措”。

答案 D[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约束) B .杀鸡为黍而食.之(给……吃) C .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远离) D .小人之过.也必文(过错) 解析 A 项“约”应指穷困的生活,C 项“远”应指不偏爱。

D 项“过”应指有过错,犯过错。

答案 B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3分)A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B .至于..他邦,则曰:…… C .亦可以为成人..矣 D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解析 A 项“家”指大夫的封地,B 项“至于”指到了,C 项“成人”指完人。

答案 D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A.⎩⎪⎨⎪⎧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终夜不寝,以.思 B.⎩⎪⎨⎪⎧ 非其鬼而.祭之富而.可求也 C.⎩⎪⎨⎪⎧ 君子之.仕也不如丘之.好学也 D.⎩⎪⎨⎪⎧ 尧舜其.犹病诸回也不改其.乐解析 C 项均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A 项分别为介词,用;连词,来。

B 项分别为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假设。

D 项分别为语气副词,表揣测;代词,他的。

答案 C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A.⎩⎪⎨⎪⎧ 鲤退.而学《诗》由也兼人,故退.之 B.⎩⎪⎨⎪⎧ 而乱.大伦勇而无礼则乱. C.⎩⎪⎨⎪⎧ 己欲立而立.人子路拱而立. D.⎩⎪⎨⎪⎧ 选于众.,举伊尹泛爱众.而亲仁解析 A 项,回去/约束;B 项,搞乱/作乱;C 项,成功/站立;D 项,众人。

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人教版+练习)第1单元+第3课+Word版含答案

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人教版+练习)第1单元+第3课+Word版含答案

第一单元第三课一、夯实双基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C )A.诲.(huǐ)女是知.(zhì)也更.(ɡēnɡ)也B.弘.(hónɡ)道薄.(báo)责莒.(jǔ)父C.无.(wú)欲速无车兒(ní)无车兀(yuè)D.后彫.(diāo)逝.者(shì)舍.(shè)昼夜【解析】A.诲:huì,B.薄:bó,D.舍:shě2.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C )A.由,诲女知之乎。

B.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C.小人之过也必文。

D.无欲速,无见小利。

E.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解析】A.女通“汝”,B.食通“蚀”,D.无通“毋”,E.彫通“凋”3.下列句子中的“过”字,意义不同的一项是导学号 46924038( A )A.过而不改,是谓过.矣B.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C.过.也,人皆见之D.小人之过.也必文【解析】A.过错,其它都是犯过错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导学号 46924039( D )A.知之为.知之为.国以礼,其言不让B.更.也,人皆仰之更.那堪,冷落清秋节C.无欲速.,无见小利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D.不舍.昼夜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解析】两个“舍”都是停止、放弃的意思。

A为:①是,②治理,B.更:①更正,②又,C.速:①快,②招致,动词。

5.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和例句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导学号 46924040 ( B )例:逝者如斯夫.A.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B.亡之,命也夫.C.夫.三子者之言何如?D.夫.战,勇气也【解析】都是语气词,可译为“啊”6.下列句子中的“之”字,分类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 46924041( C )①诲女知之乎②君子之过也③人皆见之④小人之过也必文⑤民信之矣⑥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⑦闻弦歌之声⑧是鲁孔丘之徒与A.①③⑤/②④⑥⑧/⑦B.①③⑤/②④⑦⑧/⑥C.①③⑤/②④⑥/⑦⑧D.①/③⑤/②④⑦⑧/⑥【解析】代词/取独/结构助词7.下列对科举制度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 46924042( D )A.太学: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

高二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测试卷

高二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测试卷

高二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测试卷(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一、积累运用(1—4题每题3分,5题每空1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怃.然(wǔ)以杖荷蓧.(diào)揠.苗(yàn)B.喟.然(kuì)庠.序(xiáng)腊.肉(xī)C.莞.尔(wǎn)朝觐.(jiàn)一箪.食(dān)D.哂.笑(shǎi)怵.惕(chǔ)耦.耕(ǒu)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今天我们评价历史人物,主要看他是致力于推动历史前进,还是抱残守缺....,既无思想又无作为。

B.我们对对方提出的要求一定要慎重考虑,切不可轻诺寡信....。

C.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考试答卷书写用笔要挑选好。

笔要滑、细、深。

滑者流畅,细者清楚,深者醒目。

D.上级两袖清风,下级就会廉洁自律。

如此上行下效....,社会风气就会逐步好转起来。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人们的悲哀在于,应该珍惜的时候不懂得珍惜,而懂得珍惜的时候却失去了珍惜的机会。

B.数码媒体艺术,大多数人还是比较陌生的;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它在中国正日益受到关注和发展。

C.生活节奏加快了,中年人大多工作繁忙、家务劳累,因此要加强健身运动,选择一些放松性的、能缓解肌肉紧张及精神的锻炼项目为宜。

D.文学作品语言的好坏,不在于它用了一大堆华丽的词,用了某一行业的术语,而在于它的词语用得是地方。

4.把下列4句话填入文段的横线处,顺序恰当的一项是【】在先秦,主要有五种人格理想:墨子的苦行侠人格,;杨朱的贵我人格,;孟子的大丈夫人格,;荀子的君子式人格,;再有一种便是庄子式的人格了:独来独往,不吝去留,若垂天之云,悠悠往来聚散,在一种远离的姿态中显出格外的美丽与洒脱。

①锋芒毕露,正义在胸②平和公正,循规蹈矩③赴汤蹈火,摩顶放踵,利天下而为之④绝对自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A.②④③① B.①④③② C.③④②① D.③④①②5.名句填空。

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人教版+练习)第1单元+第1课+Word版含答案

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人教版+练习)第1单元+第1课+Word版含答案

第一单元第一课一、夯实双基1.下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C )A.封人请见.(xiàn)从者见.(jiàn)之见.(xiàn)其二子子路反见.(jiàn)B.木铎.(duó)问津.(jīng)执舆.(yú)怃.(wǔ)然C.长沮.(jù)桀溺.(nì)殆.(dài)而耰.(yōu)而不辍D.荷.(hé)蓧芸.(yún)草食.(sì)之奚.(xī)自【解析】A.从者见之:xiàn,B.津:jīn,D.荷hè2.下列句子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导学号 46924006( D )①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②长沮、桀溺耦而耕。

③是鲁孔丘之徒与④而谁以易之⑤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⑥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⑦植其杖而芸⑧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⑥C.④⑤⑦⑧D.③④⑤⑦【解析】②桀,通“杰”,③与,通“欤”,④而,通“尔”,⑤辟,通“避”,⑦芸,通“耘”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和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D )A.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B.子路从而后,遇丈人..。

C.明日.......者与!..,子路行以告。

D.是知其不可而为之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导学号 46924007( D )A.君子之至于斯.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B.仪封人请.见璧有瑕,请.指示王C.对曰:“然.”夫子怃然.曰D.岂若.从辟世之士哉曾不若.孀妻弱子【解析】A.斯:①这个地方,②那么,B.请:①请求,②请允许我,C.然:①对,是的,表示同意。

②形容词词尾……的样子,D.若:比得上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见”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导学号 46924008( AC )A.仪封人请见B.使子路反见之C.见其二子焉D.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解析】A、C都是“引见”的意思,B.晤见,D.被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没有活用的一项是导学号 46924009( A )A.二三子何患.于丧乎B.子路从而后.C.杀鸡为黍而食.之D.欲洁.其身,而乱大伦【解析】B.后: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落在后面,C、D均为使动用法7.对选段1“仪封人请见”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 46924010( A ) A.本段通过写孔子与仪封人之间的对话,刻画出了仪封人超人的见识和孔子神奇的个人魅力。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练习先秦诸子散文第一单元《论语》1.1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练习先秦诸子散文第一单元《论语》1.1Word版含答案.doc

第一单元《论语》选读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迖标妙$ •固即冒# • •DAEIAOXUNL1AN CUSHUANGJX一、夯基训练1.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是鲁孔丘与B•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C.丘不与易也D.使子路反见之解析:A项,与”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

B项,辟”通避” D项,反”通返”2.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明日,子路行以告B•君子之至于斯也解析:A项,古义:第二天。

今义:明天。

B项,古义:到、到达。

今义:①动词,表示达到某种程度;②介词,表示另提一事。

C项,古今意义相同。

D项,古义:旧时对老师的称呼。

今义:称读古书而思想陈腐的人(含讥讽意)。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导学号50730001)A.B.C.D.答案:D解析:A项,①通尔”你;②连词,表修饰关系。

B项,①表示肯定,是的;②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C项,①动词,作为;②动词,做(饭)。

D项,①②都是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义,不译。

4•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耰而不辍A. 左右欲刃相如B.子路从而后.C.范增数目项王D.止子路宿答案:D解析:例句与A、B、C三项中加点词语都是名词用作动词。

耰:用耰松土并使土块细碎,也指覆种。

刃:用刀杀。

后:落在后面。

目:用眼睛示意。

D项,止,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止。

5.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导学号50730002)例句:子路宿于石门A. 二三子何患于丧乎B.子路行以告C.隐者也D.晨门曰:奚自?”解析:例句为状语后置。

A项,状语后置。

B项,省略句。

C项省略句,判断句。

D项,宾语前置。

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10题。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

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 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散文第一单元(A卷)试卷一、选择题(共26题;共100分)1.下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诲(huǐ)女是知(zhì)也更(ɡēnɡ)也B.弘(hónɡ)道薄(báo)责莒(jǔ)父C.无(wú)欲速无车輗(ní)无车軏(yuè)D.后彫(diāo)逝者(shì)舍(shè)昼夜【答案】C【考点】字音【解析】A项,诲:huì,B项,薄:bó,D项,舍:shě。

2.下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语(yǔ)上愠(yùn)色令尹(yǐn)B.弑(shì)君十乘(chénɡ)不悱(fěi)C.无谄(chǎn)切磋(chuō)笑倩(qiàn)D.一隅(yú)则罔(wǎnɡ)则殆(dài)【答案】D【考点】字音【解析】A项,语:yù;B项,乘:shènɡ;C项,蹉:cuō。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正式演练前信心满满的沙溢,进入惊险的公交车救援现场却紧张万分、。

救援结束后,他感慨万千:“消防人员太了不起了、太伟大了!”②距离福岛核灾已近5年,日本政府定下的灾后集中复兴期也将到期,东京电力公司面对核废堆仍,数万无家可归的核灾幸存者只能嘤嘤哭泣。

③当人们在做一些不需要手机参与的事情时,手机的出现是一种干扰。

反之,手机不在身边,也会令我们,这就是手机分离焦虑现象。

A.手忙脚乱手足无措束手无策B.手足无措束手无策手忙脚乱C.手忙脚乱束手无策手足无措D.手足无措手忙脚乱束手无策【答案】C【考点】成语(熟语)【解析】答案为C,手忙脚乱:形容做事慌张而没有条理,也形容惊慌失措。

束手无策:捆住了手,比喻一点办法都没有。

手足无措:手和脚不知放在哪里好,形容举动慌乱或没有办法应付。

4.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积极应对自然灾害的同时,人们强烈感受到吸取经验教训的重要性,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防患于未然。

B.军事专家认为极超音速导弹是反恐战争中非常有价值的“猎杀者”,一旦锁定目标,恐怖分子就无地自容了。

C.设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上级部门的有关决议,“创意”只能在规定的范围内驰骋,不能信马由缰,这是设计人员起码的职业操守。

D.双方无论研究方法多么不同,只有根本目标不相悖,就总有殊途同归的日子,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有这样那样的分歧是正常的。

【答案】B【考点】成语(熟语)【解析】B项无地自容: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容身,形容非常羞愧,应为无处藏身。

5.应填入下列空白处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子曰:“,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A.弟子入则孝,出则悌B.弟子入则孝,出则弟C.弟子入则侾,出则悌D.弟子入则侾,出则弟【答案】B【考点】记忆性默写【解析】答案为B,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这里的“文”是指古代文献,其内容最不可能包含下列哪一项()A.书B.礼C.乐D.舞【答案】D【考点】理解古代文化知识【解析】答案为D,从论语的有关内容来看,这里的古代文献主要包含诗、书、礼、乐。

7.下列对《当仁,不让于师》第十则中人物言行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冉有先说“六七十”,转而改口“五六十”——优柔寡断,缺乏果决。

B.冉有说“礼乐”大事“以俟君子”——谦虚谨慎,敦厚礼让。

C.公西华在孔子的催促下说“非曰能之,愿学焉”——忍让谦恭,隐藏锋芒。

D.曾皙“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放达洒脱,从容自得。

【答案】A【考点】概括内容和观点【解析】A项,“优柔寡断,缺乏果决”错,冉有这里表现的应该是“谦虚谨慎”。

8.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以告者过也B.曲肱而枕之C.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D.公明贾对曰【答案】A【考点】理解句式和用法、翻译句子【解析】A项,省略句,省略“之”,这事;B、C、D三项为一般句式。

9.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不属于古代农具的一项是()A.櫌而不辍B.荷蓧丈人C.植其杖而芸D.功比钩镰十倍多【答案】C【考点】理解古代文化知识【解析】C项,“杖”指拐杖。

A项,“櫌”古代弄碎土块、平整土地的农具。

B项,“蓧”除草工具。

D项,“镰”弯月形割草镰刀。

10.与“欲洁其身”中“洁”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孔子登东山而小鲁B.父异焉C.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D.见其二子焉【答案】D【考点】理解文言词语【解析】D项,与例句均为使动用法,A、B、C项,均为意动用法。

11.应填入下列空白处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

夫子莞尔而笑曰:“?”A.割鸡焉用牛刀B.割鸡焉用宰牛刀C.杀鸡焉用牛刀D.杀鸡焉用宰牛刀【答案】A【考点】记忆性默写【解析】答案为A,割鸡焉用牛刀。

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要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代表,在分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代表们,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

②上课讨论问题时,刘老师总是先让同学们,然后再做总结。

③党组成员、党员干部相互之间地谈思想、工作和生活,敞开心扉地谈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工作作风、遵章守纪和廉洁自律等情况,既全面客观地谈自己,又态度诚恳地问他人。

A.畅所欲言推心置腹各抒己见B.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推心置腹C.各抒己见推心置腹畅所欲言D.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推心置腹【答案】D【考点】成语(熟语)【解析】答案为D,三个成语都有表示说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

“畅所欲言”重在说话人的心情,很少作状语;“各抒己见”重在发表己见;“推心置腹”重在待人真诚,且所涉及的对象一般是个人或较少的人。

13.下列各句中画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她—一个穿黄色运动衣的女孩,一路领跑,跑到最后,已经领先所有人一圈以上,其他运动员只能是望其项背了。

②月光如水的夜晚,沏一壶清茶,邀三五好友,共聚院中的葡萄架下,海阔天空地畅聊一番,忘却尘世的纷扰,该是何等的惬意!③这些酒驾司机为了逃避处罚,可谓无所不用其极,掉头逆行、冲关、弃车逃跑、被抓后一问三不知。

经过审查,最终他们都承认了饮酒开车的事实。

④老师经常对我们说:即使小错误也不能放过,须知集腋成裘,小错积多了,也会对学习和生活造成大的损害。

⑤当下,改革发展生机蓬勃,国际形势风云变化,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层出不穷,但只要站得高、想得深、看得远,就能见微知著、一叶知秋。

⑥这项工作很艰巨,需要我们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但越是这样,我们越要首当其冲,因为我们的班级是这个学校最优秀的。

A.①②⑤B.①④⑥C.②③⑤D.③④⑥【答案】C【考点】成语(熟语)【解析】答案为C,①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差距不大,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

句中应该用否定式。

②海阔天空:形容想象或说话毫无拘束,漫无边际。

③无所不用其极:指做坏事时任何极端的手段都使出来。

④集腋成裘:指狐狸腋下的皮虽然很小,但聚集起来就能制一件皮袍。

比喻积少成多。

褒义词。

褒贬失当。

⑤见微知著:指看到事物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实质。

⑥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不能理解为最先接受任务。

1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生活方式包括个人在衣食住行、工作休息、待人接物等方面的一系列习惯,不少养生专家认为,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和长寿。

②鲁迅在他的《序言》里说,对于历史小说,则以为博考文献,者,即使有人讥之为“教授小说”,也属于“实难组织之作”。

③幼儿教育需要那些真正热爱孩子的人来从事,尤其是能使自己真正对孩子一生幸福产生深刻影响的人,但当前幼师队伍水平。

A.息息相关言必有据参差不齐B.休戚相关言必有物参差不齐C.休戚相关言必有据良莠不齐D.息息相关言必有物良莠不齐【答案】A【考点】成语(熟语)【解析】①“息息相关”和“休戚相关”都可以指关系密切,但是“息息相关”指事物与事物之间,“休戚相关”一般有人的出现。

②“言必有据”指说话必定有依据;“言必有物”指言论或文章内容充实。

③“良莠不齐”比喻好人坏人混在一起,不容易区分;“参差不齐”形容长短不齐,或者水平不一样。

答案为A。

15. 应填入下列空白处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述而》)A.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B.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C.不亦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D.不亦而富贵,于我如浮云【答案】A【考点】记忆性默写【解析】答案为A,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6.下列句式与“其何以行之哉”相同的是()A.以吾一日长乎尔B.贤哉,回也C.他人之贤者,丘陵也D.不吾知也【答案】D【考点】理解句式和用法、翻译句子【解析】A项,状语后置;B项,主谓倒置;C项,判断句;D项与例句是宾语前置。

17.下列各句中,与“不吾知也”句式不一致的是()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C.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D.我之谓也【答案】B【考点】理解句式和用法、翻译句子【解析】例句是宾语前置句,为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A项与例句相同。

B项,被动句,用“见……于……”表示被动。

C项,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何伤”即“伤何”。

D项,用助词“之”作宾语前置的标志,“我之谓”即“谓我”。

18.“子路问成人。

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

’”与句中的“成人”含义最接近的一项是()A.君子B.成年人C.竖子D.冠者【答案】A【考点】理解古代文化知识【解析】A项,“成人”指人格完备的完人。

19.子曰:“有教无类。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开创了中国古代私学的先例。

下列各项不属于学校的一项是()A.辟雍B.乐府C.国子监D.稷下学宫【答案】B【考点】理解古代文化知识【解析】B项,乐府本是古代设立的音乐机构.用来训练乐工.制定乐谱和采集歌词,其中采集了大量民歌,后来,“乐府”成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称。

20.下列划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以吾一日长乎尔以:因为B.舍瑟而作舍:舍弃C.为国以礼为:治理D.其言不让让:谦让【答案】B【考点】理解文言词语【解析】B项,“舍”应解释为“放下”。

21.应填入下列空白处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曾子曰:“。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A.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B.士不可以不宏毅,任重而道远C.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D.士不可不宏毅,任重而道远【答案】A【考点】记忆性默写【解析】答案为A,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2.孔子十分重视“礼”,《论语》一书中讲“礼”的地方比比皆是,下列有关“礼”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人认为礼定贵贱尊卑,义为行动准绳,廉为廉洁方正,耻为有知耻之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