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港台电影片名翻译
大陆与港台三地电影译名的比较
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2期・教育研究・大陆与港台三地电影译名的比较杨柳川(成都大学外国语学院, 四川成都 610106) 提 要:电影片名的翻译与各地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本文旨在通过对大陆、香港、台湾两岸三地影片译名的特点进行分析比较,为探讨电影片名翻译的正确方向和途径抛砖引玉。
关键词:电影片名;翻译;文化背景中图分类号:H315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342(2007)02—120—03 收稿日期:2006-10-24作者简介:杨柳川(19 -),成都大学外国语学院。
随着经济全球化,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和广泛,大量的英美影片经由港台涌入大陆。
这些影片能否为中国的观众所接受,能否在中国电影市场获得一席之地,影片译名的作用不可小瞧。
精彩的影片译名能和电影一起世代相传,而失败的译名却极有可能埋没一部精彩的电影。
翻译电影片名也是人类文化交际行为之一,而“人类交际受情境的制约,情境又根植于文化习惯”(Nord,1993:1),因此电影片名的翻译,跟各地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中国大陆、香港与台湾各不相同的经济、社会体制以及生活方式,使得两岸三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背景。
译名既然是以本地观众为目标,就必须符合本地观众的欣赏与品味水平。
这样一来,在一个地方受欢迎的译名,可能会令其它地方的观众感到很奇怪,甚至排斥。
大陆译名的比较分析中国大陆的翻译家有着严谨认真、精益求精的良好译风,这也一脉相承地体现在电影片名的翻译上,他们创作了许多优秀的影片译名。
尤其是在一些经典片名的翻译方面堪称楷模,如美国经典影片“The Waterloo Bridge”的译名《魂断蓝桥》,就是我国电影片名翻译史上有口皆碑的佳译。
又如经典恐怖影片“The Shining”,译名为《闪灵》,真可谓音意结合的天然之作。
再如曾获第13届奥斯卡金像奖的经典影片“Rebecca”之译名《蝴蝶梦》也被颂为美谈。
浅析内地与港台对英文电影名的翻译1
2.2 内地传统的翻译比较重视片名与译名的文化内涵
英文
内地
港台
One Flew Over 飞越疯人院 the Cuckoo’s Nest The Wizard of Oz 绿野仙踪
飞越杜鹃窝
3. 港台电影片名的翻译特点
3.1 港台对电影片名的翻译力求新颖, 奇特而吸引观众,多采 用意译法, 通过添加或放大某些因素达到商业化。
英文 Pretty Women Ghost Brave Heart
内地 漂亮女人 幽灵 勇敢的心
香港 风月俏佳人 人鬼情未了 警世未了缘
3.2港台在对影片名的翻译中有时会加入地方语言因素
英文
Titanic
内地
泰坦尼克号
港台
铁达尼号
Space Jam
The Da Vinci Code
宇宙大灌篮
达芬奇密码
太空也入樽
达文西密码
4. 片名翻译出现的新现象
4.1 内地对于成功译名先例的套用
英文 Toy Story Bug’s Life The Incredible
内地 玩具总动员 昆虫总动员 海底总动员
港台 反斗奇兵 虫虫危机 海底奇兵
Cars
汽车总动员
反斗车王
4.2 港台译名在保持其高度商业化的同时也向内地学习, 也 开始注意电影片名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并不断在电影的艺术性 与商业性上寻找平衡点.
Léon Teady Bear Mr&Mrs Smith
洛丽塔
杀手莱昂 泰迪熊 史密斯夫妇
洛丽塔
这个杀手不 太冷 贱熊30 史密夫决战 史密妻
一枝梨花压 海棠 终极追杀令
熊麻吉 【兄弟】 史密斯夫妇
1.2 依据角色身份特点来命名的片名
《盗梦空间》四大中文译名,你最爱哪个?
《盗梦空间》四大中文译名,你最爱哪个?外语影片的引进,如何译好片名是宣传的重要一环。
好片名要能在短短数字之内概括影片内容、传达影片意境,实属不易。
最近热映的Inception一片在内地和港台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译名,现在就让我们一一分析,看你最爱哪一个呢?【本义】Inception 一词的英文本义是:(某项活动或某个机构等的)开端、开始、初期;英英解释:the establishment or starting point of an institution or activity.英语原来的片名暗合了影片中主角一行人的任务和进一步的剧情:“一个想法可以从开始慢慢长大、扩散……” ,但因为这个英文单词Inception本身就是个很偏门的词,甚至很多美国人都不知道它的意思。
据说上映后无数观众回家查字典,搞的在线词典流量暴涨。
【内地版译名】内地版将Inception译为《盗梦空间》,可以说是完全抛弃了对Inception这个单词的翻译,重新给影片起了一个中文名。
当然这个名字既引出了故事情节,也传达了影片的悬疑效果,可以说是一部好片名。
但至于翻译,就真的谈不上了。
【香港版译名】香港版Inception译名是《潜行凶间》,小编表示理解无能。
只能估计“潜行”、“间”这些字眼暗示了主人翁们的作案手法,但至于凶从何来……总之可能是粤语的语境和普通话相差甚远,这个译名让人无从欣赏。
【台湾版译名】Inception在台湾的译名是《全面启动》,虽然乍一看是一个不知所谓、都不像电影名的译名,但对照inception的原意我们还是能发现翻译者是努力在贴合原名了。
所以虽然这个片名小编不爱,但却算得上是三地最合原意的一个翻译版吧。
【其他】Inception还有一些其他的译名,包括《奠基》,这是inception还未敲定要引进时最普遍的一个中文名,其实和inception原意还蛮合的;《心灵犯案》,和《盗梦空间》走的是一个路数,只是意境上就差点儿。
《2024年两岸三地外语影片片名的翻译比较》范文
《两岸三地外语影片片名的翻译比较》篇一一、引言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语影片的引进与传播已经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
而片名的翻译,作为影片的第一印象,对于其传播与接受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两岸三地(大陆、台湾、香港)在引进外语影片时,其片名翻译往往因地域文化差异而有所不同。
本文旨在比较两岸三地在外语影片片名翻译上的差异与共性,探讨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与影响。
二、两岸三地外语影片片名翻译的差异1. 语意侧重点的不同在翻译外语影片片名时,两岸三地往往会在语意侧重点上有所差异。
例如,对于电影《The Notebook》,香港译作《深情日记本》,台湾则译为《笔记交换之爱》,大陆则更多地使用了原标题中的故事性元素《爱乐之城》等,反映出各地在语意解读和选择上的独特偏好。
2. 文化元素的引入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
因此,在片名翻译时,会适当加入当地的文化元素,使得翻译更具有本土特色。
如《Pride and Prejudice》这部电影在两岸三地的译名中都涉及了传统文化中关于家庭和社会的道德价值取向,如“傲慢与偏见”(大陆)的简化说法或港译中结合原著名字加以描绘性的文化成分等。
三、两岸三地翻译方法的比较1. 意译法两岸三地均倾向于通过意译法进行翻译。
如台湾和香港会尽量找到本地熟悉或者有影响力的元素融入其中,《Guardians of the Galaxy》就被台湾译成《星幻传奇守卫战》。
然而大陆有时会更贴近电影实际内容和观众心理预期,如《银河护卫队》的译名。
2. 直译法直译法在某些情况下也被广泛使用。
对于一些易于理解、无歧义的词汇或短语,两岸三地会直接采用直译法进行翻译。
如《The Dark Knight》在大陆、台湾和香港都直接译为《黑暗骑士》。
四、共性与影响尽管两岸三地在片名翻译上存在差异,但也有共性之处。
首先,无论是哪个地方,都注重保持原名的故事性或主题性;其次,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许多地方的翻译逐渐趋向于更加接近原意;最后,由于电影本身的影响力,一个好的翻译能够增强电影的吸引力。
大陆、香港、台湾三地影片片名翻译比较
大陆、香港、台湾三地影片片名翻译比较【摘要】目前在中国大陆,电影片名已出现大陆译名、香港译名和台湾译名三足鼎立的状态。
本文通过对三地译名进行比较、分析,阐述三地译名不同的特点。
【关键词】电影;片名;翻译一、引言随着日益频繁的经济交流,跨文化交流也不断增强,其中对其他国家影视片的进口也逐年增加,影视翻译问题也开始得到翻译界的高度重视。
人们对电影第一印象来自片名。
片名是吸引观众的眼球,从而影响电影票房收入的关键一环。
也就是说,片名就是电影的商标。
因而,电影片名的翻译“不是文本翻译,而是广告翻译”。
电影片名的翻译要充分考虑片名的商业性,片名所包涵的文化因素,观众心理以及社会效应等。
由于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三个地区在文化背景,历史和语言方面有一定的差异,导致同一部电影的英语片名在三个地区的不同译名,主要表现在翻译策略上。
二、大陆常用的翻译方法大陆较倾向于直译,这是传统译界认可的最佳译法,因为此译法在最大程度上保留原语片名的形式和意义。
如,Beautiful Mind《美丽心灵》,Dances with Wolves《与狼共舞》,Christmas in July《七月圣诞》,Farewell My Lovely《再见,我亲爱的》。
忠于原文的理论必然要求能直译时尽可能直译,因为其最大优点是保留原片名“原汁原味”,“原风原貌”,又求得了片名和影片的统一美。
既然是“尽可能”直译,意味着,如直译的后果是不能传意,甚至产生歧义时,也需要采取相应的翻译技巧。
好多片名香港和台湾编译的而大陆直译。
例如,翻译The Apartment《空中监狱》,Alive 《劫后余生》,Ghost《人鬼情未了》等影片片名时,译者考虑到了汉语语言特色:韵律节奏和四字结构,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富于表现性,直截了当,比较严肃和忠于原名。
大陆直译而香港台湾没有直译的片名还有:Pretty Woman大陆译为《漂亮女人》,香港译名《风月俏佳人》,台湾译名为《麻雀变凤凰》;The Mummy大陆译为《木乃伊》,台湾译名《神鬼传奇》,而香港译名是《盗墓迷城》。
内地与港台三地影视翻译比较-以电影译名为例
内地与港台三地影视翻译比较-以电影译名为例
内地与港台三地影视翻译比较-以电影译名为例
随着世界范围跨文化交流的发展,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传媒手段,在各国文化交流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然而,一直以来,海峡两岸三地译者对电影片名的翻译存在较大差异.究其原因,是由于各地的社会文化背景、语言习惯以及对片名翻译标准理解不同所造成的.本文通过在互联网上搜集、整理中国内地、香港、台湾地区各类型电影译名,并进行比较的方法,分析三地对电影片名翻译标准的理解、侧重,及翻译策略的差异特点.
作者:黄泽萍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广东,佛山,528225 刊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 年,卷(期):2007 ""(11) 分类号:H3 关键词:电影翻译翻译标准等值。
两岸三地英文电影片名翻译差异对比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世界的交流日益紧密,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也愈发频繁。
作为第七艺术的电影传入我国也已经有一百多年了。
随着外国电影的引入,电影翻译自然也就越来越普遍,对其要求也就越来越高。
电影片名作为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电影的内容起着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同时,电影片名的翻译也会影响观众观看电影的欲望。
由此可看出,电影片名的翻译是十分重要的。
但是目前,内地、香港和台湾地区三地对于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基本已经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1]三地各自采用的翻译方法也不尽相同。
为此,笔者将对三地主要采用的翻译方法进行对比,对三地翻译的特点及其背后的原因进行总结,主要是从文化环境、语言习惯、经济发展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 内地、香港和台湾地区三地电影片名翻译差异对比本文选取了2009年IMDB 排行榜前50名的电影及其片名翻译,对两岸三地译名进行对比,来分析其中的差异。
全部片名列表及两岸三地的对应片名翻译参见附件一。
三地译名的差异十分明显,由表1提供的数据可以直观地看出两岸三地对于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方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1.1内地地区内地的电影翻译以直译为主,占比80%。
译名十分平实、直观,可以直接向观众反映的电影主题,同时也保留了外文电影的异国情调。
典型的比如电影“American beauty”内地直接翻译成了《美国丽人》,直接将影片的主题表达了出来。
[2]当然,内地地区在翻译的过程中也并不是只采用直译这一种方式,意译与创译均有涉及,但是占比不大,分别只有12%与8%。
例如电影“L éon”,其译名便为《这个杀手不太冷》,采用的是意译的方式 ,将电影讲述的内容概括成了译名,对于消除观众对原片名的困惑也有一定的帮助。
由此可以看出,内地地区对于电影片名的翻译主要要求忠实于原文,强调对于原片名中的风味要加以保留,并且要不违背影片所要表达的主题。
虽然翻译方法较为保守、谨慎,有时甚至比较的死板、生硬,但对于电影主题的表达还是做得非常到位的。
港台陆电影译名对比
港 吸血迷情 陆 夜访吸血鬼
Good Will Hunting (1997)
港 骄阳似我
Home Alone JFK (1992)
陆 心灵捕手 港 宝贝智多星 陆 小鬼当家 惊天大刺杀 谁杀了甘乃迪 肯尼迪
2012-12-7
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 (1930)
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 (1984)
罗马假日
义薄云天 四海兄弟 美国往事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1982)
法柜奇兵
Speed 生死时速
2012-12-7
The Terminator, (1985) Shakespeare In Love
台湾翻译: 玩命关头 香港翻译: 狂野时速 大陆翻译: 速度与激情 台湾翻译: 决战猩球 香港翻译: 猿人争霸战 大陆 猩球崛起
Planet of the Apes
Tomb Raider
台湾翻译: 古墓奇兵 香港翻译: 盗墓者罗拉 陆 古墓丽影
2012-12-7
Leon: The Professional (1995)
Desperate Housewives
港 西线无战事 台 西线无战事 陆 绝望的主妇--港 欲 乱绝情妻
Legally Blonde
台湾翻译: 金法尤物 香港翻译: 律政可人儿 大陆翻译: 律政俏佳人 陆 狂蟒之灾 台 大蟒蛇——神出 鬼没
Anaconda (1997)
2012-12-7
The Fast and the Furious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 The (1995)
• 港 麦迪逊之桥 陆 廊桥遗梦 •Mission Impossible Dracula
《2024年两岸三地外语影片片名的翻译比较》范文
《两岸三地外语影片片名的翻译比较》篇一一、引言在电影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中,外语影片的翻译至关重要。
尤其是片名的翻译,直接关系到观众的第一印象和电影的市场接受度。
两岸三地(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由于历史文化、语言习惯和翻译风格的不同,对外语影片片名的翻译也存在差异。
本文旨在比较两岸三地在外语影片片名翻译上的异同,探讨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翻译策略。
二、两岸三地外语影片片名翻译的差异1. 翻译风格差异大陆的翻译风格倾向于简洁明了,注重传达原片的核心内容和主题。
例如,对于一部以爱情为主题的外语电影,大陆可能会直接翻译为“爱情故事”或“恋爱之旅”。
而台湾的翻译风格则更加注重文艺和浪漫,可能会使用更加优美的词汇和句式来表达原片的情感和氛围。
香港的翻译风格则更为灵活多变,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和创意表达,使片名更具吸引力和独特性。
2. 选词用字差异在选词用字上,两岸三地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例如,对于一部讲述冒险故事的外语电影,大陆可能会使用“冒险之旅”或“探险故事”等词汇,而台湾可能会使用“探险历程”或“勇闯天涯”等更具挑战性的词汇。
香港则在选词上更为灵活,可能会根据电影的特色和市场需求,采用更具创意和独特性的词汇。
三、影响两岸三地翻译差异的因素1. 历史文化背景两岸三地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导致对外语影片的接受度和理解存在差异。
例如,对于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外语电影,两岸三地在翻译时会考虑到本地区的文化特点和观众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翻译。
2. 语言习惯与表达方式两岸三地的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也存在差异。
例如,在表达爱情主题时,大陆可能更倾向于使用“爱情”这一词汇,而台湾则可能更倾向于使用“恋情”或“情缘”等词汇。
这些差异也会影响到对外语影片片名的翻译。
四、结论与建议通过对两岸三地外语影片片名翻译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不同地区在翻译风格、选词用字等方面的差异。
这些差异背后反映了不同地区的文化内涵和语言习惯。
为了更好地传播电影文化,促进电影市场的交流与合作,建议在外语影片片名翻译时,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采用更为贴近当地观众需求的翻译策略。
同一部电影大陆,台湾,香港三地译名,看看谁更有文化底蕴
在台湾,基努·里维斯“捍卫”到底:《生死时速》被译成《捍卫战警》,《非常任务》被译成 《捍卫机密》,《连锁反应》也就成了《捍卫追缉令》;威尔·史密斯可能要当一辈子的“战警”,莎 朗·斯通貌似天生就有“第六感”,杯具的哈里森·福特一直收到台湾的“追缉令”!
翻译过多部进口影片的毕成功不吝对台湾文化的批评,“日本文化的影响、网络语言的盛行等使 得文化崩溃边缘上的台湾很少有韵味十足的译名。”如此说来,《蜡笔小新》在台湾被冠作《一个智障儿 的故事》不足为奇。别说外片,《雏菊》在台湾被改名为《无间爱》,气得导演不愿去做宣传。
香港的经典也包括一个笑话,《刺激1995》。当年,提名影片《肖申克的救赎》在奥斯卡典礼上 完败给了《阿甘正传》,片商一直认为此片没前景,而其出人意料的结局与1973年罗伯特·雷德福和保罗·纽 曼主演、票房口碑都不错的电影《刺激》(《The Sting》)非常的一致,搭上“刺激”的顺风车也是顺理成章, 上映那年为1995年,惊世骇俗的《刺激1995》就诞生了!
香港:语不惊人死不休 香港地区的译名在表述上带有区域性语言的特点,常常使用一些诸如“终极”“雷霆”“魔鬼”“战 警”“情陷”“疯狂”“激情”等吸引人眼球的字眼。香港译者通常不会采取直译的方式,具有较强的创作 性,常常对原作进行必要的再加工和再创作。例如The Lord of the Ring被译作《魔戒》;Mr. and Mrs. Smith加 工成《史密夫决战史密妻》;Moulin Rouge则译作带有爱情色彩的《情陷红磨坊》。
电影片名在中国大陆及港台地区的翻译比较
电影片名在中国大陆及港台地区的翻译比较作者:方小燕来源:《考试周刊》2013年第11期摘要: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西方电影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引进到中国大陆及港台地区,然而因为各种因素使在影片片名的翻译上出现“一国三译”的现象。
文章从实例出发,分析了三地翻译的优劣,强调彼此的相互学习,共同为整个电影翻译界发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影片片名翻译翻译基本方法一国三译一、引言电影是一种雅俗共享、老少皆宜的大众艺术,在众多媒体中受众最广,影响最大。
电影片名自然成了影片的商标,直接起着“导视”的作用。
而这些年,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不断加强,外国电影作为文化传播的一种方式,被大量引入我国大陆及港台地区,电影翻译也随之占据翻译领域中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然而一直以来,中国内地与香港、台湾地区的外国电影片名翻译却存在较大差异。
“一国三译”的现象屡见不鲜。
为了取长补短,共创佳译,促进中西电影事业交流,增加两岸三地文化互通,笔者从电影的功能、汉语译名的翻译方法和流行译名模式等方面对中国大陆和港台地区同名英文电影影片汉语译名进行对比分析。
二、电影片名翻译的基本原则无论两岸三地对影片片名翻译有着多大的差异,还是采用翻译的基本方法,即音译法、直译法、意译法,而影片片名的翻译更是遵循着相同的基本原则。
1.经济利益原则在电影制作者的眼中,经济价值才是永恒的追求。
因此翻译时要使用夸张、比喻、增删词组等技巧使片名更加有趣、新颖以吸引观众的眼球。
例如LEON译为《这个杀手不太冷》,《赤裸特工》译为Naked weapon。
2.信息价值原则尊重影片的内容,并且暗含大量影片信息,如电影的主题、种类、文化背景,等等。
如Night At The Museum译为《博物馆惊魂夜》,暗示出“惊魂”这一主题。
3.文化价值原则翻译是跨文化的活动,电影反映了习俗、传统、宗教信仰与价值观。
比如电影Seven,这个名字指的是人类的七宗罪:傲慢、妒忌、暴怒、懒惰、贪婪、暴食及色欲。
内地与港台海外电影片名翻译的比较
内地与港台海外电影片名翻译的比较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浅谈《当幸福来敲门》中的美国个人主义2 从《成长的烦恼》和《家有儿女》的对比看中西方家庭价值观的差异3 英语禁忌语的语用研究4 论电影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以《肖申克的救赎》为例5 从美国核心价值观分析美国家庭学校产生的必然性6 论罗伯特?佩恩?沃伦《国王的人马》中对真理与自我认知的追求7 浅析《黛西米勒》中男女主人公矛盾情感背后的文化冲突8 浅析《最蓝的眼睛》中佩科拉的悲剧根源9 《宠儿》女主人公赛斯人物形象分析10 论商标名称汉英翻译中的合作原则11 试论《简爱》的叙事策略12 中美商务谈判中恭维语的分析13 Analysis of Tony’s Tragedy in A Handful of Dust14 商标翻译中的文化差异15 小说《面纱》中的中国形象分析16 玩偶之家中娜拉的性格悲剧所反映的世纪社会问题17 从译者的读者意识看童话英汉翻译18 房间和风景的象征意义:读福斯特的《看得见风景的房间》19 浅谈中西方非言语交际中身势语差异20 On Trademark Translation of Automobiles21 《达洛卫夫人》与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性主义22 中西方诚信文化对比23 现代人对超人的需求--超人形象演变综述24 论《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的心路历程25 《愤怒的葡萄》中圣经的象征和隐喻26 从僵尸和吸血鬼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异同27 等效理论框架下的中国菜肴英译研究28 A nalyses of the Morels’Oedipus Complex in Sons and Lovers29 电影《木兰》中的动物形象反映的中西文化差异30 小学英语课堂互动式教学研究31 Beowulf: A Christianity Guided Pagan Epic32 A Study of Angel Clare’s Multiple Personalities in T ess of the D’Urbervilles33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差异研究34 《雾都孤儿》中南希双重性格分析35 中英思维模式比较分析36 从警察与赞美诗中分析欧亨利的写作风格37 全球商务中基于文化差异的品牌名称翻译38 青少年英语口语教学中的焦虑与对策39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了不起的盖茨比》40 The Blindness in King Lear41 “狗”在中西文化中的对比研究42 从英汉“狗”的习语看中西方文化差异43 Growing Pains: An Analysis of the Hero in Catcher in the Rye44 Comparison of models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between East and West45 简析《卡斯特桥市长》中亨查德的悲剧命运46 从功能翻译理论看企业简介汉英翻译47 东方主义视角下康拉德《黑暗的心脏》中西方殖民话语分析48 斯嘉丽的新女性形象探析49 对大学课程中“旅游英语”的教材分析50 目的论在英语儿歌翻译中的应用51 从文化角度谈美国俚语的汉译52 《呼啸山庄》和《远离尘嚣》中女主人公的女性意识的对比53 从《竞选州长》看马克?吐温的幽默艺术54 爱默生的自然观--生态批评视域下的《论自然》(开题报告+论)5556 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比较《名利场》两种中译本的翻译57 英汉视觉动词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58 探析《劝导》中安妮的成熟形象59 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外贸函电翻译60 “黑尔舍姆”教育尝试的失败—析石黑一雄小说《别让我走》(开题报告+论)61 从主角与配角之间关系的角度探讨《老人与海》中的生存主题62 玛莎?诺曼戏剧中的母女关系研究63 浅析乔治?奥威尔《一九八四》中的极权统治手段64 《无名的裘德》主人公人物形象浅析65 On Contradiction Between Comprehension and Expression in Translation66 适者生存——解析《野性的呼唤》中的生存法则67 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角度论中文菜单的英译68 寻找女性的自我—评托妮莫里森作品《秀拉》中秀拉形象69 Dickens’ Humanitarianism in The Two Cities70 从生态批评视域解读《热爱生命》71 中英动物习语的跨文化分析72 论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差异73 中式菜肴名称英译的功能观74 Comparison between High and Low-context Culture in Language Expression75 《论语》中“仁”的翻译研究76 跨文化交际中的体态语7778 《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中麦康伯个性转变之分析79 试析海明威《丧钟为谁而鸣》中的人物形象80 《红楼梦》两英译本中习语翻译的比较81 中西文化差异引起的语义歧义82 《理智与情感》中埃莉诺的性格简析83 中西方婚礼礼服颜色的对比研究84 时政新词翻译探析85 从关联理论分析辛弃疾的诗词翻译86 《白鲸》的象征意义和悲剧内涵分析87 析《狮子和宝石》中拉昆来失败的原因88 《傲慢与偏见》中的灰姑娘情节89 基于多媒体网络技术下的英语教学90 浅析新闻中模糊语的翻译91 口语语篇中责任情态的人际意义研究92 中文商标英译研究93 从文化视角浅谈旅游英语翻译94 如何培养初中生开口说英语的习惯95 商务英语中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学研究96 网络委婉语中的模因现象研究97 奥巴马演讲词的人际意义研究98 东西方恐怖电影的文化差异99 “白+动词”的语义及其英译100 体态语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101 《外婆的日常家当》中女性形象象征意义102 女王还是奴隶:女性主义辉映下的珀涅罗珀103 论《卡斯特桥市长》的现实意义104105 On C-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Four-Character Expresssions in T ouristic Text106 论中美商务沟通中的跨文化意识107 英汉“骨”与“血”的隐喻研究108 对外新闻的导语编译研究109 从杨必翻译的《名利场》看文学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110 唯美主义与奥斯卡?王尔德的《道林?格雷的画像》111 《可爱的骨头》的电影改编分析112 The Weakness of Human Nature in Gulliver’s Travel s113 Jude the Obscure and Hardy’s World View114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商务合同的翻译115 Exploration of Improper Criticism in Middle School Education116 英语广告中仿拟的关联分析117 A Contrastive Study of the Associative Meanings of Plant words in English and Chinese118 英语经济新闻标题翻译在模因传播中的分析119 试析新课程标准下词汇教学策略的改变120 艾丽丝沃克《日用家当》中的人物解读121 高中学生英语课堂口语交际活动的错误分析122 On Wisdom of Tao in Tao De Jing and the Subjectivity of Translator--Based upon Translations of Wu(无)and You(有)123 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应用情况的调查分析——以xx初中为例124 支付宝-淘宝的成功之道125 《名利场》中蓓基人物形象分析126 中学生学习英语的焦虑感及对策127 广告英语中双关语的翻译128 英语交际中害羞心理产生的根源及其克服方法129 英汉含文化植物词谚语对比研究130 从合作原则分析《生活大爆炸》中字幕幽默的翻译131 功能目的论指导下的公示语英译132 论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英文化妆品说明书翻译133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History of Development of Law in Western Countries and China 134 哈代的悲观主义和宿命论在《德伯家的苔丝》中的体现135 英国战争史对英语习语的影响136 从文化角度看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137 The Gothic Beauty and Spiritual Essence of Allan Poe’s Short Stories138 一个自我矛盾的精神世界—《达洛卫夫人》中的对照与一致139 浅析国际商务谈判礼仪的文化差异140 多媒体技术在早期英语教育中的应用141 On C-E Translation of Company Profil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142 浅析《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人文主义思想143 中美广告语言文化异同研究144 浅议中西跨文化交际中的禁忌语145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小说中的旅行主题分析146 Application of TPR Teaching Method in Facilitating Pupils' English V ocabulary Learning 147 女性意识的苏醒--对《愤怒的葡萄》中的约德妈妈形象的分析148 The Inconsistencies between Margaret Mitchell’s Gone with the Wind and Alexandra Ripley’s Scarlett149 平行文本比较模式指导下的公司简介翻译150 中学英语教师素质提高的途径探索151 外语学习中的个体差异152 侠客精神和骑士精神折射出的文化差异—《七侠五义》和《亚瑟王之死》之比较153 论旅游英语翻译中的跨文化意识154 论田纳西威廉斯《欲望号街车》中的逃遁主义155 论《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的二重世界156 浅析《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的宿命论色彩157 从《嘉莉妹妹》分析西奥多?莱塞对人性欲望的理解158 比较分析《长干行》不同译文中的音韵美和意象美159160 An analysis of Female Images in The House on Mango Stree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minism161 An Analysis of Harriet Beecher Stowe’s View on Christianity in Uncle Tom’s Cabin162 浅谈英语科技文献汉译时应注意的几个方面163 量词“片”与“piece”的语法化对比研究164 浅析《两个新嫁娘》中的不同婚姻观165 论英语专业八级口语测试的内容效度166 解析威廉布莱克《老虎》中的修辞运用及其对英语写作的启示167 电影《刮痧》所体现出的文化冲突与融合168 学生英译汉翻译中的英式汉语及其改进方式169 On the Lingu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Its Translation Skills170 跨文化交际策略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应用171 A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Address Terms 172 影响英语词汇发展的言外因素173 英语成语跨文化翻译策略174 中西方家庭观比较研究175 对《傲慢与偏见》中女主人公伊丽莎白的尝试性分析176 从关联理论看科技英语的汉译177 中英爱情谚语的隐喻研究及其翻译178 英汉色彩词的对比研究179 从文化视角看部分英汉习语的异同180 从饮食的角度看中西文化差异181 浅谈自有品牌在中国零售企业的发展182 《最蓝的眼睛》和《宠儿》中黑人女性的悲剧根源183 关键词法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效果研究184 从“联想”看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影响因素及其战略选择185 《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的资产阶级特征186 禅宗思想在艾米莉迪金森诗歌中的体现187 是受害者还是恶棍——重新解读夏洛克188 从中英文动物隐喻看中国与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189 以篱笆和围墙看中西方居住文化差异190 论《黑夜中的旅人》中主人公的信仰冲突与融合191 Hip-Hop对美国社会文化的影响192 说唱乐中所折射出的一些美国社会问题193 多媒体英语教学的优势与劣势194 《太阳照常升起》中“迷惘的一代”人物分析195 内向型与外向型性格对英语学习的影响196 顺应理论视角下《红楼梦》中委婉语的英译197 在英语教学中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198 西方吸血鬼与中国鬼的文学形象比较(开题报告+论)199 内地与港台海外电影片名翻译的比较200 从社会习俗角度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
浅析内地、香港和台湾地区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差异?
浅析内地、香港和台湾地区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差异?作者:李沁来源:《科学与财富》2019年第28期摘要:近几年来,随着中国文化开放政策的深入落实,以及和其他国家在文化领域合作的深化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外电影涌入中国市场。
电影作为娱乐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柱,也越来越受到国内观众的喜爱。
作为一门将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的现代艺术,电影既承载了语言沟通的功能又承载文化现象。
奥斯卡金像奖,全称为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英文名称:Academy Awards),世界著名电影奖项。
奥斯卡金像奖是美国一项表彰电影业成就的年度奖项,旨在鼓励优秀电影的创作与发展,囊括了各种电影类型,有20多个不同的奖项,也是世界历史最悠久的媒体奖项,已成为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电影奖项。
关键词: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翻译策略1. 引言随着近年来影视业的蓬勃发展,电影已成为当代影响力最为深远的大众媒体之一,以其引人入胜的情节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吸引着成千上万的观众,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娱乐休闲方式。
随着经济、文化娱乐产业的发展,高质量的电影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人走进电影院欣賞国外电影,并通过这些电影了解和感受到异国文化风情,许多经典佳作因其精彩的剧情和优良的制作迅速地在中国流行起来,为中国观众们提供了一场场视觉盛宴,极大地丰富了观众的娱乐生活,这也让影视翻译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而片名作为一部电影的品牌和门面,是吸引观众眼球的点睛之笔,好的片名翻译不仅是对剧情的高度概括,让观众了解到电影的大致主题,还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因此片名的翻译对于电影的宣传和广告效应至关重要。
笔者试图从2019年奥斯卡获奖电影片名翻译区别入手,探讨文化差异对两岸三地电影片名翻译的影响。
二.大陆、香港和台湾电影片名翻译的特点充分理解片名并结合电影剧情是正确翻译片名的前提和基础,片名翻译切忌逐字逐句翻译,很多时候需要译者的“再创作”,高度概括电影的大致情节,从而使观众有较为准确的预判,短短数字也需要体现文字之美,彰显电影的艺术美感。
港台大陆电影翻译对比
$
• 英文名: • Enemy at the
Gates • 大陆《兵临城下》 • 台湾《大敌当前》 • 香港《敌对边缘》
$
• 英文名: • The Fast and the
Furious • 大陆《速度与激情》 • 台湾《玩命关头》 • 香港《狂野时速》
$
SUCCESS
THANK YOU
2020/1/30
$
• 英文名: • The day after
tomorrw • 大陆:后天 • 台湾:明日之后 • 香港:末日浩劫
Thank you2020/1/30
港台大陆电影翻译对比
$
$
$
• 原名: • Pirates of the
Caribbean: • On Stranger Tides • 加勒比海盗:惊涛怪
浪(陆) • 神鬼奇航:幽灵海
(台) • 加勒比海盗:魔盗狂
潮(港)
$
• 原名: •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 肖申克的救赎(陆) • 刺激1995(台) • 月黑高飞(港)
$
• 英文名: • The Mummy • 大陆《木乃伊》 • 台湾《神鬼传奇》 • 香港《盗墓迷城》
$
• 英文名: • 3 Idiots • 大陆:三傻大闹宝
莱坞 • 香港:作死不离3兄
弟 • 台湾:三个傻瓜
$
$
• 英语:The Matrix • 大陆:黑客帝国 • 港澳:22世纪杀人
网络 • 台湾:骇客任务
浅谈内地香港台湾三地电影名称的翻译
浅谈内地\香港\台湾三地电影名称的翻译作者:林蓓蓓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0年第03期摘要:电影片名的翻译对于一部电影来说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目前,在我国内地,香港和台湾三地,对于电影片名翻译既有相同的地方,也存在着差异之处。
本文通过对三地对2009年票房大片译名的比较,得出了异同点并分析了造成差异的原因。
归根结底,这是由三地的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和语言习俗所决定的。
关键词:电影片名翻译异同中图分类号: G6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0)03-0196-021引言随着中国的入世,越来越多的进口电影大片被引进到我国的大银幕上,给观众们带来了新颖的视觉体验和不一样的文化冲击。
不过对于同一部外国电影,在内地、香港和台湾三地,各自有不同版本的翻译,形成了一种三足鼎立的格局,这种差异在电影译名上表现的尤为直观,三地对于同一部外国电影名称的翻译常常是不尽相同的。
有些电影译名的差别是在小处做文章,比如2007年美国科幻片《Spider-Man》在内地和台湾就分别被译为《蜘蛛侠》和《蜘蛛人》,一字之差,反映的是两岸文化在细节方面的差异;有些译名之间则相去甚远,2008年的吸血鬼题材爱情电影《Twilight》在台湾译作《暮光之城——无惧的爱》,香港译名是《吸血新世纪》,内地版本则是《暮色》,相比之下台译更有意境,体现出一种浪漫的感觉,因此在引进暮光之城2的时候,内地也沿用了台湾的这个译名。
总体而言,三地的电影译名是各有千秋、瑕瑜互见的,都不乏出彩的佳译。
2内地、香港和台湾三地电影译名面面观本文选取了2009年年度世界电影票房排行前20位的电影中文译名(有些内地没有上映的电影译名来自各大门户网站)进行对比,来看看近年来内地、香港和台湾三地的电影名称翻译之间的异同。
从下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三地电影译名除了个别音译名称之外,并不统一。
内地电影译名多以直译为主,力求忠于英文原意,翻译的较为平实、直白,一眼望去便知其义。
论电影片名在中国大陆及港台地区的翻译比较
论电影片名在中国大陆及港台地区的翻译比较一、本文概述电影,作为一种全球性的艺术形式,通过其独特的视觉和听觉语言,跨越了国界和文化的障碍,成为了世界各地观众共同喜爱的娱乐方式。
然而,电影的传播并非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需要经过一系列的翻译、改编和本土化过程,以适应不同地区的观众需求和文化背景。
电影片名作为电影的第一印象,其翻译更是这一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地区,由于历史、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差异,对电影片名的翻译有着各自独特的风格和策略。
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三个地区电影片名翻译实践的深入比较,探讨其背后的文化差异、审美取向和翻译策略。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研究,不仅能够提升对电影片名翻译艺术的理解,也能够为跨文化传播和电影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将选取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电影,对比其在三地的片名翻译,分析其在语言选择、意象表达、文化元素保留等方面的异同。
我们也将结合三地观众的文化背景和审美习惯,对片名翻译的效果进行评估和反思。
通过这样的研究,我们期待能够揭示出电影片名翻译在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其在促进电影产业发展、推动文化交流方面的潜力。
二、电影片名翻译的基本原则电影片名的翻译是一项既具有挑战性又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它需要在保持原片名的韵味与风格的也要符合目标观众的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
在中国大陆、港台地区,由于历史、文化、社会背景的差异,电影片名的翻译原则也呈现出各自的特点。
无论在哪个地区,电影片名的翻译都需要遵循“忠实原文”的原则。
这意味着翻译者需要尽可能地保留原片名的语义、修辞和风格,以确保观众能够从中获得与源语言观众相似的感受。
同时,翻译者还需要考虑到语言之间的差异,避免直译导致的误解或歧义。
电影片名的翻译也需要遵循“易于理解”的原则。
这是因为电影片名是电影的第一印象,也是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
因此,翻译者需要确保翻译后的片名简洁明了,易于记忆和传播。
这可能需要翻译者在保持忠实原文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创新和调整。
论内地、香港和台湾地区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差异
论内地、香港和台湾地区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差异摘要:电影片名翻译是中西文化交流中的重要过程,而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地区由于历史、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对于外来影片的译名往往不尽相同。
本文以实例分析比较两岸三地电影译名的差异,旨在促进各地区间的文化交流。
关键字:电影片名翻译;内地;香港;台湾;比较差异在当今这个发达的信息爆炸时代,中外文化交流不断加强,而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传媒,一种介绍异域文化简洁直观的手段,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大量外国电影被引入我国大陆以及港台地区,电影的翻译也随之日益突显其重要地位,其中最重要也最具特色的就是电影片名的翻译。
精彩的译名可为影片锦上添花,促进国际间跨文化艺术交流,还能和电影一起世代流传,而失败的译名却极有可能埋没一部精彩的电影。
如何译好电影片名早已成为翻译界长时间讨论的话题。
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的想法、经验和知识不同,甚至是地域文化差异,都会导致影片译名有所不同。
由于中国大陆和港、台地区地理位置、经济水平、文化背景、历史沉淀以及语言习惯等诸多因素的差异,即使对于电影片名的翻译都有着普遍认可的翻译方法和标准,在同名英文电影引进之后,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出现不同的片名翻译版本,内容形式大相径庭,导致目前两岸三地对于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本文从实例出发,将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三地对于电影片名翻译方法的不同运用进行比较,分析各自特色,指出其优点和存在的问题,总结出导致差异的原因,从而促进两岸三地的文化交流。
一、大陆地区片名翻译1.1翻译方法和特点由于文化传统的影响,中国大陆的译者有着严谨认真、精益求精的良好译风,在翻译电影片名时大都采取忠实原文、审慎小心的态度而加以直译。
影片译名较为传统、保守,但又不失严谨、慎重,基本上保持了片名的原汁原味。
如The Perfect World《美好世界》,Million Dollar Baby《百万美元宝贝》,A Beautiful Mind《美丽心灵》等。
《我爱你妈》,神一样的港台电影译名!再看大陆的译名舒服了
《我爱你妈》,神一样的港台电影译名!再看大陆的译名舒服了说到电影译名,大家都在感叹香港、台湾同胞的无敌脑洞。
由他们翻译出来的奇葩电影名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保证你看了译名不知道是哪部电影。
接下来就为大家盘点一下港台和大陆对同一部电影名的不同翻译,看了大陆的电影译名保证你会说舒服!第一级别:这一级别的译名基本还算正常,能够保持和电影的统一,但是槽点也不少。
豆瓣评分:8.3大陆:《月升王国》香港:《小学鸡私奔记》台湾:《月升冒险王国》三个翻译中规中矩,基本围绕了电影。
但是这个”小学鸡“是真的很辣眼睛了,有粤语区的朋友解释一下吗?豆瓣评分:7.7大陆:《史密斯夫妇》香港:《史密夫决战史密妻》台湾:《史密斯任务》香港代表队再夺一分。
香港电影译名最爱用的谐音重出江湖。
豆瓣评分:8.2大陆:《老无所依》香港:《2百万夺命奇案》台湾:《险路勿近》这一轮也是属于中规中矩,大陆的译名更贴近电影原名,其他两个译名贴近电影情节。
豆瓣评分:8.6大陆:《爆裂鼓手》台湾:《进击的鼓手》《爆裂鼓手》明显比另外两个译名更加让人热血沸腾,看过这部电影的朋友应该知道,这是一部很热血的电影。
第二级别:这一级别的港台译名明显开始放飞自己,开始向着莫名其妙的地方飞去。
豆瓣评分:8.4大陆:《国王的演讲》台湾:《王者之声:宣战时刻》《国王无话儿》,我就想知道香港说儿化音吗?如果不是那无话儿是个什么鬼呢?豆瓣评分:8.6大陆:《遗愿清单》香港:《玩转身前事》台湾:《一路玩到挂》不甘寂寞的台湾代表团终于拿到一分,两位患癌的老年人完成自己人生的愿望,被翻译成了《一路玩到挂》,真的是厉害了。
豆瓣评分:7.9大陆:《伯德小姐》香港:《不得鸟小姐》台湾:《淑女鸟》香港代表队誓将谐音玩到底,真的是不得了!不过,话说这个不得鸟,好像南方人说普通话。
豆瓣评分:8.6大陆:《终结者2:审判日》香港:《魔鬼终结者2》台湾:《魔鬼司令:拯救地球都要死》台湾的这个译名算是剧透吗?魔鬼终结者还好,魔鬼司令真的是太出戏了。
大陆与港台影片片名翻译对比
大 陆:两杆大烟枪 香 港:够姜四小强 台 湾: 两根枪管
英文:The Matrix (母体或“矩阵”) 大陆:黑客帝国 香港:22世纪杀人网络 台湾:骇客帝国
华语电影英文译名
Flirting Scholar 正在调情的学者
Farewell My Concubine (再见了,我的小老婆)
Ashes of Time
电影名: La leggenda del pianista sull'oceano (The Legend of 1900)
大 陆:海上钢琴师 香 港:声光伴我飞
台 湾:一九零零的传奇
英 文:3 Idiots 大 陆:三傻大闹宝莱坞
香 港:作死不离3兄弟 台 湾::三个傻瓜
电影名:
Lock, Stock and Two Smoking Barrels
台 湾:铁达尼号 香 港:铁达尼号
电影名:Léon 大 陆:这个杀手不太冷
台 湾:终极追杀令 香 港:杀手莱昂
电影名:Inception 大 陆:盗梦空间
香 港:潜行凶间 台 湾:全面启动
影片讲述由莱昂纳多· 迪卡普里奥扮演的造梦师, 带领约瑟夫· 高登-莱维特、艾伦· 佩吉扮演的特工团队, 进入他人梦境,从他人的潜意识中盗取机密,并重塑他人梦境的故事。
时间的灰烬
Be there ,be square
不见不散
House of Flying Daggers
Red dust
十面埋伏
卧虎藏龙 滚滚红尘王晓晗
大陆与港台不同的影片译名
黛米-摩尔主演的《G· I· Jane》, 反映了一名美国女兵的艰难成长。 《美国女兵》 大陆
《壮志雄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地、港台英语电影片名翻译对比
摘要:新世纪以来随着全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大量的英文电影被引进中国市场,优秀出彩的电影名称翻译对电影具有很好的宣传作用,好的电影片名激发了人们探寻电影独特魅力的求知欲,因此电影片名的翻译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分析内地港台三地电影片名翻译的原则、特点、翻译策略的异同及引起差异的深层原因。
关键词:电影译名、内地、港台、差异
近年来,中国开始大量地引入英文电影。
然而,因为汉语文化风格各异,几乎每一部英文电影在融入汉语市场的过程中,都会出现“一片多译”的现象,尤其在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地区,对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已形成了各自鲜明的特性,呈现出“三足鼎立”的态势。
我们在看到这三地译名差异的同时,更应该去关注引起这种差异的深层原因,从而促进三地取长补短共同促进英语电影译名健康、合理发展。
一、电影片名的翻译原则
尽管在内地、港台三地电影片名翻译存在着差异,但是电影片名翻译还是存在着一些比较有共性的原则。
笔者认为,电影片名的翻译应遵循以下三原则:
1、信息等值原则
片名翻译应遵循与影片内容相关的信息,做到译名与影片的中心内容、形式的统一,即实现信息等值。
由于译者对影片内容的无知,译名偏离甚至背离影片主题是片名翻译中的致命错误。
例如2014年的美国悬疑惊悚类影片《The Bag Man》被译为了《包裹男人》,这样的翻译虽然是英文片名直译过来的,却和悬疑惊悚的电影内容不相符,《包裹男人》给人的感觉是这部电影是关于一个送快递的男人的比较生活化的故事,然而事实上男主人公是个杀手。
这样的译名无疑会误导观众。
2、文化等值原则
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传播手段,对其片名的翻译担负着体现文化意象,促进文化交流的重任。
由于中西方在社会发展历史、地理气候、历史政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译名翻译时
要充分理解、准确传递、处理原片名所负载的文化信息。
例如对心理惊悚片《Seven》的翻译,由于该片叙述的是一个极具哲学意味的犯罪故事,片名“七”指的是天主教中七项世人常犯的过错,因此该片公映时被译为“七宗罪”,点明故事主线和数字“七”所代表的宗教寓意。
如果直接翻译为“七”,因为“七”在中国文化中还有其他的内涵,如在佛教故事中,佛祖一出生就能行走,向东南西北各走了7步,步步生莲花。
在天主教和基督教里有七美德和七宗罪之说,数字7意味着完美,观众就不会产生同样的文化联想和认同。
3、审美等值原则
依据接受美学理论,英文电影片名翻译应该坚持以观众为中心,充分考虑所译电影的信息传播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和商业价值等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翻译方法(李林菊2006)。
例如:《Waterloo Bridge》如果直译为《滑铁卢桥》就会变得毫无美感且联想到与电影内容完全无关的拿破仑的滑铁卢之战。
然而译为《乱世佳人》就具有浪漫、凄美之感,且四字短语具有音韵美,符合国人审美。
二、内地、港台影片名翻译特点比较
提到内地、香港和台湾三地的影片译名的特点许多人会认为:内地译名中规中矩,多用直译缺乏新意;香港电影译名幽默风趣,善用意译,娱乐性强;而台湾片名翻译用语随意夸张,商业味浓。
对于电影片名,传统内地的翻译更为重视翻译的准确性与艺术性。
翻译者往往在充分地了解电影本身内容和电影所反映的思想主题后,再根据汉语的语言特点及国内观众的接受程度而做出适当的中文翻译,因此传统内地的片名翻译之较港台的翻译更忠实于原作、更为正式、学术味也更浓。
例如《The Shawshank's Redemption》内地译名为《肖申克的救赎》这是完全根据英文片名直译的,而“救赎”这一词的运用又显得比较有文学气息且有教育意味。
同样的影片,台湾对此的翻译则为《刺激1995》,这一译名和原英文名可谓毫不相干,完全是重新创作且译名和影片本身并不契合,“1995”为影片上映年份而非影片故事发生年份这会引起观影者困惑且使电影有时效性限制,一旦过了1995年这样的译名似乎就失去了意义,它并未做到信息等值原则。
此外,这部影片的翻译还有“傍名牌”之嫌,1994年影片《刺激》在台湾很叫座,译者就把它生搬硬套到了该影片中,这也反映了台湾电影译名的商业化操作。
而台湾电
影译名的商业化操作也可以从它一系列的“神鬼”、“魔鬼”、“总动员”类译名中得到。
香港则把该片译为了《月黑高飞》,显然也是运用的意译而相比台湾版本而言,香港的译名虽然为意译但和电影内容与主题还是比较契合的。
香港译者通常不会采取直译的方式,而是凭借较强的创新性,对原作进行必要的再加工和再创作。
其译名在表述上往往采用同化的处理方式,使其带有区域性语言的特征,香译名普遍具有浮夸、夸张、娱乐性强的特点,例如:《0riginal Sin》被译为了《激情伴侣》,《007:幽灵党》被译为《鬼影帝国》。
三、差异背后的深层原因
1、使用语言的差异
首先,虽然汉语在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都是很多人的第一语言,但山于三地历史、文化、经济、外交等各方而原因,人们对汉语的使用习惯不尽相同,汉语的发展也经历了各自不同的演变,因此造成了三地人们使用语言的不同习惯。
在中国内地,普通话是人们在各种正式场合最常使用的通用语,而在香港和台湾,方言和外语的使用频率很高。
即便是三地人们在使用同样的语言,表达习惯、方式甚至是含义都有很多不同。
新世纪以来内地与外国文化的交流丰富了汉语内容,但人们使用普通话表达的方式基本没有改变,加之内地观众的英语水平相对较低,对于西方文化了解不多。
反映在英语电影的翻译上:影片名称译文使用统一的普通话,尽量保持源语的异国情调,增加观众对外国文化学习的兴趣。
在内地,很多时候,电影依然是影响观众价值观的一种教育手段,因此过于惊惊夸张的译名反而会打消观众的观看欲望。
而香港由于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语言、价值观等都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香港人的英语水平普遍高于大陆民众,粤语是港人使用频率最高的方言,加上娱乐产业发达,这表现在电影的译名上便是:中英结合,粤语频现,善于娱乐,如Dr.Dolittle内地、台湾均译为“怪医杜力德”而香港译为《D佬笃日记》,参杂着英文字母、粤语,且比较生活化、娱乐化。
和香港相似,台湾文化也是殖民地文化影响的产物,因此台湾有自身特有的语言文化特征。
台湾被迫割让给日本,日语作为文化同化的一部分渗透到台湾,半个世纪之前,台湾光复,加强了与美国的联系,英语作为另一外来语,影响了
台湾语言的发展,加之台湾当地原有的客家话、闽南话等,所以台湾的语言是相对混杂的。
(赵会可,李永贤2005)这些特点反映在电影译名上,即多种语言的混杂使用,日语、英语影响明显。
如《我爱发脾四》(Anger Management)、《杀客同盟》(Sucker Punch)、《熊麻吉》(Naughty Bear)等。
(“发脾四”属台湾地方语“杀客”是英语、sucker的音译,而“麻吉”是在日语影响下产生的词汇)
2、社会体制不同
内地较为保守,对于影片的审查制度比较严格,会限制一些较为开放的影片播出,当然在译
名上会有诸多戒定。
而在香港、台湾地区,思想、言论较为自由。
电影翻译的种类也就相应活泼繁多。
3、文化、审美观、价值观不同
由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同,观众的价值观、审美观也不同。
在港台人看来,内地观众思
想相对保守,外语水平欠缺,因此会时常出现他们看来难以接受的、带着浓厚“翻译腔”的译名。
相反,在内地人的眼中,港台对外语电影片名的翻译有时太过夸张,自创,
违背了翻译学的基本原则。
尽管三地在翻译外语电影片名时存在诸多的不同,但也都遵守了迎合了当地观众口味,符合当地文化风俗的原则。
四、结语
片名的翻译既要体现译语文化的特征,也要忠于电影的主题,同时适当考虑观众的消费心理,兼顾其商业价值。
中国内地、香港、台湾地区电影片名翻译存在差异,而由于三地社会制度、文化背景及语言习惯不同,单纯地来评判哪个地区的翻译方法是最佳译法,都是不
客观的。
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近年来两岸三地的片名翻译正
在相互影响。
三地译者应该进一步互相借鉴、学习各自的优点,互相吸取失败个案的教训,取长补短。
[参考文献]
(1)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2)李曹.中国内地与港台地区电影片名翻译对比分析[J].影视翻译,2013.
(3)李王侠.外国电影名称翻译的标准[J].影视翻译,2013(7).
(4)何跃敏.当前西片译名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翻译1997(4).
(5)宋阿敏.数字“7”的英汉文化内涵对比[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