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2019年工伤鉴定标准与赔偿标准

合集下载

2019工伤致残标准

2019工伤致残标准

2019工伤致残标准
2019年工伤致残标准指的是在工作中发生意外事故或职业病
导致残疾的工人所能获得的相应赔偿金额。

工伤致残标准根据劳动力伤残程度分为10个等级,等级越高表示伤残程度越重,获得的赔偿金额也越高。

根据2019年最新的工伤致残标准规定,10个等级的工伤致残
赔偿金额分别为:
1级:16万元
2级:14.4万元
3级:12.8万元
4级:11.2万元
5级:9.6万元
6级:8万元
7级:6.4万元
8级:4.8万元
9级:3.2万元
10级:2.4万元
根据这个标准,工人在工作中发生意外导致残疾时,根据伤残等级可以得到相应的赔偿金额。

例如,如果工人因工作事故导致身体伤残等级为3级,那么他将可以获得12.8万元的赔偿
金额。

需要注意的是,工伤致残标准的划分是根据劳动力伤残程度进行的,而不是根据个人生活能力。

因此,即使某些伤残程度较
轻的人在生活中受到了一定困扰,但如果其伤残等级低于3级,他们将无法获得工伤赔偿金。

同时,这些赔偿金额也可能根据不同地区和具体情况有所调整,并非每个工人都能获得标准金额。

除了工伤致残标准的赔偿金额,对于工人的其它医疗和康复费用也会由雇主或者职业病致残基金进行支付。

工人在受伤后,可以按照相关程序向所在单位或者职业病致残基金进行申报,获得医疗费用的报销和康复费用的支持。

总之,2019年工伤致残标准是根据劳动力伤残程度划分的,
不同等级对应着不同的赔偿金额。

工伤致残标准的出台旨在保障工人的合法权益,为工人在工作中发生意外时提供一定的经济保障。

最新山西省工伤赔付项目表(附详细图表)

最新山西省工伤赔付项目表(附详细图表)

项目待遇备注计算基数月份/比例支付渠道医疗期间停工留薪原工资福利待遇一般不超过12个月用人单位最长24个月,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期满仍需治疗,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医疗费用实际发生100%基金单位和职工个人垫付,工伤认定后按范围报销伙食补助各地市统筹地区人民政府规定100%基金转院费用各地市统筹地区人民政府规定100%基金交通、食宿费用停工留薪期护理费用人单位支付或按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60%医疗机构出具的护理期间用人单位医疗终结辅助器具按国家规定标准(鉴定委员会确认)100%基金假肢、假眼、假牙、矫正器、轮椅护理费完全护理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50%基金按月计发大部分护理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40%基金按月计发部分护理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0%基金按月计发一至四级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级本人工资27个月基金本人工资:指工伤职工因工受伤或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

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或低于统筹地区平均工资60%分别按比例计算。

二级本人工资25个月基金三级本人工资23个月基金四级本人工资21个月基金每月伤残津贴一级本人工资90%基金伤残津贴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基金补差二级本人工资85%基金三级本人工资80%基金四级本人工资75%基金五至六级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五级本人工资18个月基金本人工资(同一至四级)六级本人工资16个月基金每月伤残津贴五级本人工资70%用人单位1、安排工作的,无伤残津贴;2、企业难以安排工作的,按月享受六级本人工资60%用人单位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五级本人工资36个月基金职工本人提出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时给付。

六级本人工资33个月基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五级本人工资 24个月用人单位六级本人工资21个月用人单位七至十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七级本人工资13个月基金级八级本人工资11个月基金九级本人工资9个月基金十级本人工资7个月基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七级本人工资24个月基金合同期满终止或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时支付。

工伤等级1-10赔偿标准

工伤等级1-10赔偿标准

工伤等级1-10赔偿标准工伤等级是指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导致的伤残程度,根据不同的伤残程度,对应着不同的赔偿标准。

工伤等级1-10赔偿标准是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和《劳动能力鉴定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制定的,具体标准如下:1. 一级工伤,指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导致的伤残程度达到1-10%。

对于一级工伤,劳动者可以获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补助金金额为劳动者月工资的30倍。

2. 二级工伤,指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导致的伤残程度达到11-25%。

对于二级工伤,劳动者可以获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补助金金额为劳动者月工资的35倍。

3. 三级工伤,指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导致的伤残程度达到26-40%。

对于三级工伤,劳动者可以获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补助金金额为劳动者月工资的40倍。

4. 四级工伤,指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导致的伤残程度达到41-55%。

对于四级工伤,劳动者可以获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补助金金额为劳动者月工资的45倍。

5. 五级工伤,指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导致的伤残程度达到56-70%。

对于五级工伤,劳动者可以获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补助金金额为劳动者月工资的50倍。

6. 六级工伤,指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导致的伤残程度达到71-80%。

对于六级工伤,劳动者可以获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补助金金额为劳动者月工资的55倍。

7. 七级工伤,指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导致的伤残程度达到81-90%。

对于七级工伤,劳动者可以获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补助金金额为劳动者月工资的60倍。

8. 八级工伤,指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导致的伤残程度达到91-100%。

对于八级工伤,劳动者可以获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补助金金额为劳动者月工资的65倍。

9. 九级工伤,指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导致的伤残程度达到100%且需要全日制看护。

对于九级工伤,劳动者可以获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补助金金额为劳动者月工资的70倍。

10. 十级工伤,指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导致的伤残程度达到100%且需要全日制看护并且丧失劳动能力。

2019年度最新工伤赔偿标准计算方法是什么

2019年度最新工伤赔偿标准计算方法是什么

2019年度最新工伤赔偿标准计算方法是什么一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4个月(2011年1月1日后,为27个月)2、二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2个月(2011年1月1日后,为25个月)3、三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0个月(2011年1月1日后,为23个月)4、四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18个月(2011年1月1日后,为21个月)。

▲一、2018年度最新工伤赔偿标准计算方法是什么(一)一级至四级伤残待遇标准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1)一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7个月(2)二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5个月(3)三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3个月(4)四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1个月2.按月享受伤残津贴(按月支付)(1)一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90%(2)二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85%(3)三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80%(4)四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75%(注: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二)五级、六级伤残待遇标准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1)五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18个月(2)六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16个月2.伤残津贴(1)五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70%(2)六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60%(注:难以安排工作的工伤职工由用人单位按照月发给伤残津贴,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三)七级至十级伤残待遇标准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1)七级伤残=本人工资×13个月(2)八级伤残=本人工资×11个月(3)九级伤残=本人工资×9个月(4)十级伤残=本人工资×7个月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山西省工伤伤残等级赔偿标准是什么?

山西省工伤伤残等级赔偿标准是什么?

山西省2019年工伤伤残等级赔偿标准是什么?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五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七级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工伤无论发生在谁的身上,都是一件令人惋惜的事情。

如果是轻伤还好,对以后的生活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如果是重伤,那么就会严重影响今后的个人发展了。

工伤永远离不开鉴定和赔偿。

那么,山西省2017年工伤伤残等级赔偿标准是什么?365小编给您答案。

▲一、一级至四级伤残待遇标准(一)一次性伤残补助金1、一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7个月2、二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5个月3、三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3个月4、四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1个月(二)按月享受伤残津贴(按月支付)1、一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90%2、二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85%3、三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80%4、四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75%(注: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二、五级、六级伤残待遇标准(一)一次性伤残补助金1、五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18个月2、六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16个月(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山西标准)1、五级伤残就业补助金=本人工资×24个月2、六级伤残就业补助金=本人工资×21个月(三)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山西标准)1、五级工伤医疗补助金=本人工资×36个月2、六级工伤医疗补助金=本人工资×33个月(四)伤残津贴1、五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70%2、六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60%注:难以安排工作的工伤职工由用人单位按照月发给伤残津贴,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最新山西省工伤标准

最新山西省工伤标准

最新山西省工伤标准
山西省工伤标准是指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针对工伤保险的赔偿
标准和范围进行规定和调整。

最新的山西省工伤标准对于劳动者在工作中因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患病,导致丧失劳动能力或者死亡的情况进行了具体的赔偿规定,以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首先,根据最新的山西省工伤标准,对于因工作原因导致丧失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将按照一定的比例确定伤残等级,并根据伤残等级确定相应的伤残津贴标准。

具体来说,对于全残的劳动者,将按照月工资的70%确定伤残津贴标准;对于重
残的劳动者,将按照月工资的60%确定伤残津贴标准;对于一般残的劳动者,将
按照月工资的50%确定伤残津贴标准。

这些规定将为因工作原因导致丧失劳动能
力的劳动者提供相应的经济补偿,帮助他们维持基本生活。

其次,对于因工作原因导致死亡的劳动者,根据最新的山西省工伤标准,其家
属将获得一次性抚恤金和丧葬补助金。

一次性抚恤金的标准为死者月工资的60倍,丧葬补助金的标准为当地规定的丧葬补助费标准。

这些规定将为因工作原因导致死亡的劳动者的家属提供经济上的帮助,缓解他们的经济压力,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

总之,最新的山西省工伤标准对于因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患病的劳动者以及
其家属的赔偿标准和范围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为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供了保障,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同时,企业和社会也应该加强对工作环境的管理和维护,确保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安全,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共同营造良好的劳动保障环境。

希望山西省工伤标准能够得到有效执行,为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供更好的保障。

2019年工伤1-10级、工亡赔偿标准+工伤认定29条规则

2019年工伤1-10级、工亡赔偿标准+工伤认定29条规则

2019年工伤1-10级、工亡赔偿标准+工伤认定29条规则本文共两篇,一是工伤1-10级的赔偿标准;二是工伤认定的实务要点第一篇:工伤赔偿标准■ 一、1-10级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十级伤残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如下:一级伤残:本人工资X27 ;二级伤残:本人工资X25 ;三级伤残:本人工资X23 ;四级伤残:本人工资X21;五级伤残:本人工资X18 ;六级伤残:本人工资X16 ;七级伤残:本人工资X13 ;八级伤残:本人工资X11 ;九级伤残:本人工资X 9;十级伤残:本人工资x 7■二、1-6级伤残津贴(按月享受)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级至六级伤残的,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如下:一级伤残:本人工资x90% ;二级伤残:本人工资x85% ;三级伤残:本人工资x80% ;四级伤残:本人工资x75% ;五级伤残:本人工资x70% ;六级伤残:本人工资x60%说明:1)1-4级伤残津贴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2)5-6级伤残津贴由用人单位在难以安排工作的情况下支付,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3)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

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下同)。

■三、5-10级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1)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2)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上述两金标准,根据伤残等级确定,工伤保险条例未规定统一标准,具体标准授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工伤伤残鉴定标准2019

工伤伤残鉴定标准2019

工伤伤残鉴定标准2019一级伤残的鉴定标准:面部重度毁容,同时伴有表b2中二级伤残之一者;全身重度瘢痕形成,占体表面积≥90%,伴有脊柱及四肢大关节活动功能基本丧失;双肘关节以上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双下肢高位缺失及一上肢高位缺失等。

二级工伤鉴定标准:器官严重缺损或畸形,有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特殊医疗依赖等。

实践当中,有的工伤伤害情况是无法避免的。

既然工伤已经发生了,那么就应该积极去处理。

而工伤伤残赔偿是建立在工伤伤残鉴定的基础之上的,那么你知道工伤伤残鉴定赔偿标准是怎样的吗?为您做详细介绍工伤伤残鉴定标准2016的具体内容。

(一)医疗费1、要求: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

2、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0条第3款。

3、备注:用人单位没有参加工伤保险的,不是必须到签有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治疗。

(二)住院伙食补助费1、标准:由各工伤保险统筹地区人民政府规定。

2、要求:住院期间。

3、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0条第4款。

(三)交通费、食宿费1、标准:由各工伤保险统筹地区人民政府规定。

2、要求:医疗机构出具诊断证明,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

3、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0条第4款。

(四)康复治疗费1、标准: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

2、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0条第6款。

3、备注:依地方规定,康复治疗需经办机构组织专家评定。

(五)辅助器具费1、标准:各省、直辖市工伤辅助器具限额标准。

2、要求:因日常生活或者就业需要,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安装假肢、矫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轮椅等辅助器具。

3、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1条。

(六) 停工留薪1、标准: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2、要求: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2019年太原工伤保险赔偿标准-赔偿项目-计算方式

2019年太原工伤保险赔偿标准-赔偿项目-计算方式

2019年太原工伤保险赔偿标准-赔偿项目-计算方式2019年太原工伤保险赔偿项目一、医疗费二、康复费三、伙食补助费四、交通食宿费五、护理费六、停工留薪期工资七、伤残辅助器具费八、一级至四级伤残待遇九、五级、六级伤残待遇十、七级至十级伤残待遇2019年太原工伤保险赔偿标准一、医疗费1、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部门规定。

2、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签订服务协议,并公布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的名单。

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分别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民政部门等部门制定。

3、经办机构按照协议和国家有关目录、标准对工伤职工医疗费用、康复费用、辅助器具费用的使用情况进行核查,并按时足额结算费用。

4、受害人获得工伤事故医疗费赔偿有前提条件,即除紧急情况外,职工治疗工伤应当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且其各项费用需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在满足上述条件后,受害人可获得医疗费赔偿。

二、康复费赔偿时,如当事人身体尚未康复,确需继续治疗的,根据医疗证明或者鉴定结论确定必然发生的费用,可以与已经发生的医疗费一并予以赔偿对损伤经治疗后体征固定而遗留后遗功能障碍确需再次治疗的,或伤情未恢复的器官功能恢复训练所必要的康复费、适当的整容费以及其他后续治疗费,赔偿权利人可以待实际发生后另行起诉。

受害人在康复型医院治疗的,其医疗费用的赔偿问题应区别不同情况予以处理:1、受害人治疗伤疾,一般应在普通型医院治疗。

非治疗伤疾所必须而选择康复型医院就诊的,其医疗费用的赔偿应按普通医院治疗同种伤疾的收费标准计算。

2、在普通型医院就诊治疗后,经治疗医院批准转至康复型医院继续治疗,并确系治疗伤疾所必须的,其医疗费应根据国家制定的康复医院收费标准计算。

2019年工伤鉴定九级赔偿标准

2019年工伤鉴定九级赔偿标准

2019年工伤鉴定九级赔偿标准
职工在工作期间或者是因为工作而受伤了,经鉴定之后,企业或单位会根据他所受的伤害级别而给予补偿。

工伤鉴定九级赔偿的标准是怎样的?小编整理相关资料,希望对于需要了解的人来说有一定帮助。

▲1、医疗费:按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支付。

▲2、伙食补助费:由统筹地区人民政府规定。

▲3、交通、食宿费: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产生,由统筹地区人民政府规定。

▲4、康复治疗费:须到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治疗,按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支付。

▲5、工伤医疗期工资:工资福利待遇不变,不超过24个月。

▲6、生活护理费:生活护理费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个不同等级支付,其标准分别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或者30%,按月支付。

▲7、辅助器具费: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8、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
▲9、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九级伤残为2个月的本人工资;
▲10、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九级伤残为8个月的本人工资;
▲11、安家补助费:六个月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广东省工伤赔偿标准)。

通过以上与小编一起了解了工伤鉴定九级赔偿标准的资料,对于工伤鉴定九级赔偿标准这方面的内容您了解吗?如果对于工伤鉴定九级赔偿的标准存在有不明确的法律问题,或者说您想了解有关工伤鉴定方面更多的法律问题,可以咨询,寻求律师的帮助,这里的律师会在第一时间解答您对于这方面不明确的法律问题,及时维护您的合法权益。

▲。

山西十级伤残赔偿标准

山西十级伤残赔偿标准

山西十级伤残赔偿标准山西省是我国的一个重要地区,也是一个人口众多的省份。

在这样一个地区中,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工伤事故的发生。

而对于因工伤导致伤残的劳动者来说,他们有权利获得相应的赔偿。

山西省制定了十级伤残赔偿标准,以便为受伤劳动者提供合理的赔偿标准。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山西十级伤残赔偿标准的相关内容。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山西十级伤残赔偿标准的具体内容。

根据山西省《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十级伤残赔偿标准是根据工伤劳动者的伤残程度来确定的。

具体来说,十级伤残分为一级至十级,对应不同的赔偿标准。

一级伤残对应的赔偿标准是伤残人员月工资的60%,而十级伤残对应的赔偿标准是伤残人员月工资的300%。

这些赔偿标准是根据工伤劳动者的伤残程度来确定的,旨在为受伤劳动者提供合理的赔偿。

其次,我们来了解一下如何确定工伤劳动者的伤残程度。

根据山西省《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工伤劳动者的伤残程度是由医疗鉴定机构进行鉴定的。

医疗鉴定机构会根据工伤劳动者的身体情况、伤残程度等因素进行鉴定,最终确定工伤劳动者的伤残程度。

在确定伤残程度后,工伤劳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伤残程度来获得相应的赔偿标准。

再次,我们来了解一下山西十级伤残赔偿标准的具体执行情况。

根据山西省《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工伤劳动者的伤残程度向其支付相应的伤残赔偿金。

如果用人单位不按照规定支付伤残赔偿金,工伤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这些规定旨在保障工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确保他们能够获得应有的赔偿。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山西十级伤残赔偿标准的重要性。

山西十级伤残赔偿标准是为了保障工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而制定的,它为受伤劳动者提供了合理的赔偿标准,并规定了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规定支付伤残赔偿金的相关规定。

这些规定的执行,不仅有利于保障工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因此,山西十级伤残赔偿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的意义。

工伤等级1-10赔偿标准

工伤等级1-10赔偿标准

工伤等级1-10赔偿标准工伤是指在劳动过程中因工作原因受到的伤害,包括职业病和工伤。

对于不同等级的工伤,其赔偿标准也是不同的。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工伤等级1-10的赔偿标准。

工伤等级1,轻伤。

对于工伤等级为1级的轻伤,赔偿标准为伤残津贴的月工资的20%至30%。

同时,还需要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其标准为月工资的20%至30%。

工伤等级2,中伤。

对于工伤等级为2级的中伤,赔偿标准为伤残津贴的月工资的30%至40%。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的标准为月工资的30%至40%。

工伤等级3,重伤。

对于工伤等级为3级的重伤,赔偿标准为伤残津贴的月工资的40%至50%。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的标准为月工资的40%至50%。

工伤等级4,特重伤。

对于工伤等级为4级的特重伤,赔偿标准为伤残津贴的月工资的50%至60%。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的标准为月工资的50%至60%。

工伤等级5,特别重伤。

对于工伤等级为5级的特别重伤,赔偿标准为伤残津贴的月工资的60%至70%。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的标准为月工资的60%至70%。

工伤等级6,特别重伤。

对于工伤等级为6级的特别重伤,赔偿标准为伤残津贴的月工资的70%至80%。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的标准为月工资的70%至80%。

工伤等级7,特别重伤。

对于工伤等级为7级的特别重伤,赔偿标准为伤残津贴的月工资的80%至90%。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的标准为月工资的80%至90%。

工伤等级8,特别重伤。

对于工伤等级为8级的特别重伤,赔偿标准为伤残津贴的月工资的90%至100%。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的标准为月工资的90%至100%。

工伤等级9,特别重伤。

对于工伤等级为9级的特别重伤,赔偿标准为伤残津贴的月工资的100%至110%。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的标准为月工资的100%至110%。

工伤等级10,特别重伤。

对于工伤等级为10级的特别重伤,赔偿标准为伤残津贴的月工资的110%以上。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的标准为月工资的110%以上。

总的来说,工伤等级越高,赔偿标准也越高。

最新山西省工伤标准

最新山西省工伤标准

最新山西省工伤标准山西省最新的工伤标准于2021年实施,工伤标准主要涉及工伤认定、伤残等级鉴定和伤残津贴等方面。

以下是山西省最新工伤标准的主要内容:一、工伤认定标准: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和相关政策规定,山西省对工伤认定的标准如下:1. 工伤是指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因工作原因造成的事故伤害和职业病。

2. 事故伤害包括:本人工作期间在工作场所受到意外伤害,或者当事人在工作期间因遇到匪徒、犯罪分子及其他非正常状况而受到威胁、伤害的情况。

3. 职业病包括:职业性尘肺病、物理性职业病、放射性职业病、职业中毒和其他职业病。

二、伤残等级鉴定标准:山西省根据《烟煤、无烟煤矿山安全标准化考核实施细则》和《铁路营运作业人员职业病诊断标准与鉴定》等相关标准,确定伤残等级鉴定的标准。

根据伤残程度、残疾程度和辅助器具使用情况,将伤残等级分为十级,由高到低分别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七级、八级、九级、十级。

三、伤残津贴标准:根据山西省政府相关文件规定,山西省伤残津贴的标准如下:1. 一级伤残津贴:伤残等级鉴定为一级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400%支付。

2. 二级伤残津贴:伤残等级鉴定为二级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360%支付。

3. 三级伤残津贴:伤残等级鉴定为三级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320%支付。

4. 四级伤残津贴:伤残等级鉴定为四级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280%支付。

5. 五级伤残津贴:伤残等级鉴定为五级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240%支付。

6. 六级伤残津贴:伤残等级鉴定为六级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200%支付。

以上是山西省最新工伤标准的主要内容,具体的标准可能会根据法律法规的更新而有所调整。

如果您需要更详细的信息,建议您参考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相关文件或咨询当地劳动保障部门。

2019工伤伤残鉴定标准

2019工伤伤残鉴定标准

2019工伤伤残鉴定标准1)符合中度毁容标准之一项者;2)面部有瘢痕,植皮,异物色素沉着或脱失>2 cm2;3)全身瘢痕面积<5%,但≥1%;4)外伤后受伤节段脊柱骨性关节炎伴腰痛,年龄在50岁以下者;5)椎间盘突出症未做手术者。

工伤伤残鉴定是进行工伤赔偿的必经之路,只有对职工的工伤伤残程度进行了鉴定,才能大概确定职工最后能获得多少工伤赔偿。

对于劳动者来说,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内容。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工伤伤残鉴定标准。

▲职工工伤伤残鉴定标准▲a)一级1)极重度智能损伤;2)四肢瘫肌力≤3级或三肢瘫肌力≤2级;3)颈4以上截瘫,肌力≤2级;4)重度运动障碍(非肢体瘫);5)面部重度毁容,同时伴有表B. 2中二级伤残之一者;6)全身重度瘢痕形成,占体表面积≥90%,伴有脊柱及四肢大关节活动功能基本丧失;7)双肘关节以上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8)双下肢高位缺失及一上肢高位缺失;9)双下肢及一上肢严重瘢痕畸形,活动功能丧失;10)双眼无光感或仅有光感但光定位不准者;11)肺功能重度损伤和呼吸困难Ⅳ级,需终生依赖机械通气;12)双肺或心肺联合移植术,13)小肠切除≥90%;14)肝切除后原位肝移植;15)胆道损伤原位肝移植;16)全胰切除;17)双侧肾切除或孤肾切除术后,用透析维持或同种肾移植术后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18)尘肺Ⅲ期伴肺功能重度损伤及/或重度低氧血症[po25.3 kPa(40 mmHg)];19)其他职业性肺部疾患,伴肺功能重度损伤及/或重度低氧血症〔PO25.3 kPa(40 mmHg)];20)放射性肺炎后,两叶以上肺纤维化伴重度低氧血症〔po25.3 kPa(40 mmHg)];21)职业性肺癌伴肺功能重度损伤;22)职业性肝血管肉瘤,重度肝功能损害;23)肝硬化伴食道静脉破裂出血,肝功能重度损害;24)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内生肌酐清除率持续 10 mL/min,或血浆肌酐水平持续707 }imal/L(8 mg/dL)。

工伤级别赔偿一至十级鉴定标准

工伤级别赔偿一至十级鉴定标准

工伤级别赔偿一至十级鉴定标准工伤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伤害或职业病,给劳动者造成了身体上的损害。

对于因工作受伤的劳动者,需要根据伤情的严重程度进行鉴定,以确定相应的工伤级别赔偿标准。

下面将介绍工伤级别赔偿一至十级的鉴定标准。

一、轻微伤(一级)。

轻微伤是指造成劳动者伤害后,经过治疗后能够很快康复的伤情。

例如,皮外伤、轻微烧伤等。

对于轻微伤的劳动者,一般按照一定比例给予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作为赔偿。

二、轻伤(二级)。

轻伤是指对劳动者身体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伤,需要一定时间的治疗和恢复。

例如,骨折、轻度烧伤等。

对于轻伤的劳动者,除了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外,还需要给予一定期限的医疗费用补偿。

三、中伤(三级)。

中伤是指对劳动者身体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损伤,需要较长时间的治疗和康复。

例如,严重骨折、化学中毒等。

对于中伤的劳动者,除了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医疗费用外,还需要给予一定期限的工伤医疗期补偿。

四、重伤(四级)。

重伤是指对劳动者身体造成了严重的损伤,需要长期的治疗和康复,甚至会导致永久的伤残。

例如,严重烧伤、重度中毒等。

对于重伤的劳动者,除了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医疗费用和工伤医疗期补偿外,还需要给予一定期限的伤残津贴。

五、特重伤(五级)。

特重伤是指对劳动者身体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损伤,导致永久性的伤残或者丧失劳动能力。

例如,严重的器官损伤、重大精神损伤等。

对于特重伤的劳动者,除了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医疗费用、工伤医疗期补偿和伤残津贴外,还需要给予一定期限的生活护理费用。

六、特别重伤(六级)。

特别重伤是指对劳动者身体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损伤,导致永久性的伤残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并且需要长期的生活护理。

对于特别重伤的劳动者,除了前述的各项补偿外,还需要给予一定期限的康复治疗费用。

七、非常特别重伤(七级)。

非常特别重伤是指对劳动者身体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损伤,导致永久性的伤残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并且需要长期的全面护理。

对于非常特别重伤的劳动者,除了前述的各项补偿外,还需要给予一定期限的生活护理费用和康复治疗费用。

伤残赔偿标准2019

伤残赔偿标准2019

伤残赔偿标准2019伤残赔偿标准是指在劳动者因工伤或职业病致残后,依法享受的一项经济补偿。

2019年,我国对伤残赔偿标准进行了调整和修订,以更好地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下面将对2019年的伤残赔偿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劳动者因工伤或职业病造成伤残的,可以依法获得一次性伤残赔偿金。

具体的赔偿标准根据劳动者的伤残程度和工资水平来确定。

伤残程度按照国家标准分为十级,从一级到十级依次递减,对应的赔偿比例也不同。

工资水平主要是指劳动者在事故发生前一年的月平均工资,根据不同的工资水平也有不同的赔偿比例。

其次,根据2019年最新的伤残赔偿标准,一级伤残的赔偿比例为赔偿金基数的30%,而十级伤残的赔偿比例为赔偿金基数的3%。

赔偿金基数是指劳动者在事故发生前一年的月平均工资,但是最高不得超过当地的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

此外,对于因工死亡的劳动者,其家属也可以获得一定比例的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

再次,伤残赔偿金的发放方式主要有一次性和分期两种。

一般情况下,一级至六级伤残的劳动者可以选择一次性领取,而七级至十级伤残的劳动者可以选择分期领取。

分期领取的方式主要是按月支付,直至赔偿金支付完毕。

最后,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企业和用人单位要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执行伤残赔偿标准,不得擅自压低赔偿金标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同时,劳动者在领取伤残赔偿金时,要注意保存好相关的证明材料,确保自己能够顺利领取到应得的赔偿金。

总的来说,2019年的伤残赔偿标准在继承和发展以往标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了对劳动者的保护和关爱,为受到工伤或职业病影响的劳动者提供了更为完善的保障措施。

希望广大劳动者能够增强法律意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也希望企业和用人单位能够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环境。

2019-山西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word版本 (7页)

2019-山西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word版本 (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山西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山西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大家了解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山西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全文,欢迎大家阅读!第一条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根据《社会保险法》和《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社会服务机构、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简称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简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用人单位职工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

第三条省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全省的工伤保险工作。

市、县(市、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伤保险工作。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按规定设立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简称经办机构)具体承办工伤保险事务。

第四条公安、民政、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卫生和计划生育、煤炭工业、工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协助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做好工伤保险工作。

财政部门和审计机关依法对工伤保险基金的收支、管理情况进行监督。

第五条社会保险行政及有关部门制定工伤保险的政策、标准,应当征求工会组织、用人单位代表的意见。

工会组织应当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的工伤保险工作实行监督。

第六条用人单位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建立安全生产、职业病防治责任制,采取措施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避免和减少职业病危害。

用人单位应当自参保缴费之日起30日内或者参保缴费情况变更之日起15日内,在本单位公示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名单、参保时间、缴费情况等。

工伤伤残等级1-10赔偿标准

工伤伤残等级1-10赔偿标准

工伤伤残等级1-10赔偿标准工伤伤残等级是指因工伤造成的身体功能障碍程度,通常由医疗鉴定机构根据《工伤保险条例》中规定的《工伤保险行业分类及工伤鉴定标准》进行鉴定。

根据不同的伤残等级,工伤保险有相应的赔偿标准。

下面将详细介绍工伤伤残等级1-10的赔偿标准。

工伤伤残等级1-10的具体鉴定标准如下:等级1:指适用于2.7%-10%之间的一级工伤伤残等级的伤残。

该等级的鉴定标准是:部分失去工作能力、劳动收入减少,但不影响正常生活自理,无需外人帮助。

等级2:指适用于10.1%-15%之间的二级工伤伤残等级的伤残。

该等级的鉴定标准是:部分失去工作能力,劳动收入减少,但不影响正常生活自理,无需外人帮助。

等级3:指适用于15.1%-20%之间的三级工伤伤残等级的伤残。

该等级的鉴定标准是:部分失去工作能力,劳动收入减少,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有一定影响,需要部分依赖外人帮助。

等级的鉴定标准是:部分失去工作能力,劳动收入减少,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有影响,需要较多依赖外人帮助。

等级5:指适用于25.1%-30%之间的五级工伤伤残等级的伤残。

该等级的鉴定标准是:劳动能力有较大程度的损失,劳动收入减少,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明显受损,需要较大程度的外人帮助。

等级6:指适用于30.1%-35%之间的六级工伤伤残等级的伤残。

该等级的鉴定标准是:劳动能力丧失,劳动收入减少,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基本丧失,需要完全依赖他人帮助。

等级7:指适用于35.1%-40%之间的七级工伤伤残等级的伤残。

该等级的鉴定标准是:劳动能力丧失,劳动收入减少,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基本丧失,需要完全依赖他人帮助,并出现较严重的并发症。

等级8:指适用于40.1%-45%之间的八级工伤伤残等级的伤残。

该等级的鉴定标准是:劳动能力丧失,劳动收入减少,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丧失,需要全面依赖他人帮助,并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等级的鉴定标准是:劳动能力丧失,劳动收入减少,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丧失,需要全面依赖他人帮助,并出现非常严重的并发症。

山西省伤残鉴定标准

山西省伤残鉴定标准

山西省伤残鉴定标准一、概述。

山西省伤残鉴定标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伤残军人优抚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伤残人民警察优抚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的,旨在保障伤残人员的合法权益,确保其得到应有的优抚待遇。

伤残鉴定标准主要包括伤残的认定条件、伤残等级的划分标准以及伤残人员的优抚政策等内容。

二、伤残的认定条件。

1. 伤残的认定主要依据医学鉴定,结合事故或疾病的原因、部位、程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评定。

医学鉴定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鉴定结论应当客观、准确、科学。

2. 伤残的认定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伤残军人优抚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伤残人民警察优抚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按照国家统一标准进行。

三、伤残等级的划分标准。

1. 根据伤残程度的不同,将伤残分为一级至九级,其中一级为最轻微的伤残,九级为最严重的伤残。

2. 伤残等级的划分主要依据伤残人员的功能障碍程度、生活自理能力、劳动能力以及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等因素进行评定。

3. 不同等级的伤残将享受不同程度的优抚政策,包括医疗补助、生活补贴、康复服务等。

四、伤残人员的优抚政策。

1. 一级至三级伤残人员可享受免费医疗、生活补贴、康复服务等优抚政策。

2. 四级至六级伤残人员可享受医疗费用补助、生活费用补贴、康复服务等优抚政策。

3. 七级至九级伤残人员可享受医疗费用报销、生活补贴、康复服务等优抚政策,并可申请相应的残疾人证、优抚证等。

五、结语。

山西省伤残鉴定标准的制定,旨在依法依规为伤残人员提供必要的优抚保障,帮助他们尽快融入社会,重建自信,实现自我价值。

希望各级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伤残人员的权益,为他们营造更加宽松、包容的社会环境。

同时,希望伤残人员能够树立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克服困难,勇敢面对生活,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山西省工伤鉴定标准2019具体有哪些

山西省工伤鉴定标准2019具体有哪些

山西省工伤鉴定标准2019具体有哪些生活中,我们总是在不经意间就会受到伤害。

可能是在工作中也可能是在上下班的途中,那么其实我们知道,在我国是有工伤法保护着我们这些劳动者的。

那么具体的工伤法的内容是什么呢,相信大家一定都不是很了解。

下面就以山西省工伤鉴定标准2018为例了解一下。

生活中,我们总是在不经意间就会受到伤害。

可能是在工作中也可能是在上下班的途中,那么其实我们知道,在我国是有工伤法保护着我们这些劳动者的。

那么具体的工伤法的内容是什么呢,相信大家一定都不是很了解。

下面就以山西省工伤鉴定标准2018为例了解一下。

一、一级工伤鉴定标准山西省工伤鉴定标准2018一级伤残的鉴定标准包括:面部重度毁容,同时伴有表b2中二级伤残之一者;全身重度瘢痕形成,占体表面积≥90%,伴有脊柱及四肢大关节活动功能基本丧失;双肘关节以上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双下肢高位缺失及一上肢高位缺失等更多内容。

二、二级工伤鉴定标准二级工伤鉴定标准包括:器官严重缺损或畸形,有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者等更多内容。

三、三级工伤鉴定标准三级工伤鉴定标准包括:器官严重缺损或畸形,有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生活部分不能自理者等更多内容。

四、四级工伤鉴定标准三级工伤鉴定标准包括:一手全肌瘫肌力≤2级;脑脊液漏伴有颅底骨缺损不能修复或反复手术失败;面部中度毁容;全身瘢痕面积≥60%,四肢大关节中1个关节活动功能受限;面部瘢痕或植皮≥1/2并有轻度毁容;双拇指完全缺失或无功能等更多内容。

五、五级工伤鉴定标准五级工伤鉴定标准包括:不完全性失用、失写、失读、失认等具有多项者;全身瘢痕占体表面积≥50%,并有关节活动功能受限;面部瘢痕或植皮≥1/3并有毁容标准之一项;脊柱骨折后遗30°以上侧弯或后凸畸形,伴严重根性神经痛(以电生理检查为依据)等更多内容。

六、六级工伤鉴定标准六级工伤鉴定标准包括:撕脱伤后头皮缺失1/5以上;脊柱骨折后遗小于30°畸形伴根性神经病(神经电生理检查不正常);单纯一拇指完全缺失,或连同另一手非拇指二指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2019年工伤鉴定标准与赔偿标准
山西工伤认定范围包括什么?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相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4、患职业病的;
5、因工外出期间,因为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山西工伤保险赔偿范围包括什么?
1、造成一般伤害(未达到残疾)的赔偿
医疗费、伤者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生活护理费、工伤期间的工资、交通食宿费。

2、造成伤残的赔偿
医疗费、伤者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生活护理费、工伤期间的工资、交通食宿费、辅助器具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3、造成死亡的赔偿
丧葬补助金、一次性伤亡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

4、职工下落不明的情况
职工外出或抢险救灾中下落不明的赔偿项目,要分不同情况而定。

职工没有被宣告死亡的,其直系亲属能够获得的赔偿项目有:供养亲
属抚恤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50%(生活有困难的);职工被宣告死亡的,其直系亲属能够获得的赔偿项目有:丧葬费、供养亲属抚恤金、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山西工伤保险怎么赔偿?
一、1-10级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十级伤残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如下:
一级伤残:本人工资×27;二级伤残:本人工资×25;三级伤残:本人工资×23;四级伤残:本人工资×21;五级伤残:本人工资×18;六级伤残:本人工资×16;七级伤残:本人工资×13;八级伤残:本
人工资×11;九级伤残:本人工资×9;十级伤残:本人工资×7。

二、1-6级伤残津贴(按月享受)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规定,职工因工
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六级伤残的,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如下:
一级伤残:本人工资×90%;二级伤残:本人工资×85%;三级
伤残:本人工资×80%;四级伤残:本人工资×75%;五级伤残:本
人工资×70%;六级伤残:本人工资×60%。

三、5-10级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1)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2)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
上述两金标准,根据伤残等级确定,工伤保险条例未规定统一标准,具体标准授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能够在各省的工伤保险条例或工伤保险办法中查阅。

四、医疗费
1、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部门规定。

2、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签订服务协议,并公布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的名单。

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分别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民政部门等部门制定。

3、经办机构按照协议和国家相关目录、标准对工伤职工医疗费用、康复费用、辅助器具费用的使用情况实行核查,并按时足额结算费用。

4、受害人获得工伤事故医疗费赔偿有前提条件,即除紧急情况外,职工治疗工伤理应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且其各项费用需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在满足上述条件后,受害人可获得医疗费赔偿。

五、康复费
赔偿时,如当事人身体尚未康复,确需继续治疗的,根据医疗证明或者鉴定结论确定必然发生的费用,能够与已经发生的医疗费一并予以赔偿
对损伤经治疗后体征固定而遗留后遗功能障碍确需再次治疗的,或伤情未恢复的器官功能恢复训练所必要的康复费、适当的整容费以及其他后续治疗费,赔偿权利人能够待实际发生后另行起诉。

受害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