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中长期规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高县中学校

体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学校体育事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机遇,统筹规划“十二五”期间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各项任务,着力解决制约我校体育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努力推进学校体育发展,进一步提升知名度,开创高县中学校体育事业新局面,根据《四川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结合学校体育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建设教育强县、实现教育现代化总目标,以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体育为宗旨,正确处理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重点突破与全面提高的关系,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教育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育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以率先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为主题,以体育学科专业建设为主线,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统筹规划、分类指导为策略,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创新管理体制,形成学校体育工作的良好局面,为我校率先实现体育现代化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制定依据

《规划》的制定是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决定》、《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 010-2020年)》和《四川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的总体目标为基本要求,在借鉴以往学校体育工作经验教训和其他学校体育工作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兼顾学校体育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制定。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从“夯实基础,重点突破、协调发展”三个发展阶段出发,围绕“抓特色、树品牌、创一流、当表率”的工作思路,进一步优化整合学校体育资源,充分发挥县域经济优势,深化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进学校体育健康化、品牌化、特色化,体育师资专业化、体育设施现代化、体育管理科学化、运动队精品化,努力实现“理念先进、结构合理、数量充足、质量保证、体制灵活、科学和谐”的学校体育发展新格局,加快构建与我校发展水平相匹配、与建设教育强县相适应的学校体育发展新模式,推进学校体育事业发展,在全市率先实现学校体育现代化。

(二)具体目标

1.合力发展学校体育,努力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

(1)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明显改善。进一步贯彻落实《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明确学校为学生体质健康责任主体,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管理体系和预警机制,启动实施学生体质健康促进计划,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干预方案,加强过程监控和结果评估,确保学校体育整体工作水平明显提升,学生耐力、力量、柔韧性等体能素质明显提升,体育后备人才数量和质量明显提升,肥胖和近视发生率明显下降的“三升一降”的目标达成。到2013年前全校学生体质健康检测率98%,合格率100%,优秀率20%,耐力、力量、柔韧等体能位居全省中上水平,到2020年全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体能水平处于全省前列。

(2)建设高素质的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加强体育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不断增强体育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加强体育师资培养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终身学习。到2013年,全校体育教师学历达标100%,高中专职体育教师学历达标100%。培养省级教学名师2名、市级学科带头人5名,努力培养一批体育学科带头人,使之成为有理论、有实践、有成果的全省影响的体育教师。

(3)深化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抓手,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质量促进工程”,全面提升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质量。深化课程改革,加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实验研究,总结和推广体育课程改革成功案例,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开足开齐开好体育与健康课。2013年前,全面施行新的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初步建构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指导、评估和体系。到2020年全面建构起有机联系、深受学生欢迎并能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校本体育课程。

(4)进一步提升体育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水平。充分发挥名师的功能,加强对体育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的组织、指导。

(5)进一步探索与创新“阳光体育”和体育活动的机制与形式。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包括校内、校外、社区、家庭等多种途径的、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建构可持续的、能吸引学生的、具有实效的“阳光体育”和体育的活动机制。切实保障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力争使初中和高中的每一位学生都能较熟练地掌握两项以上的运动技能。进一步探索与推广高中课外体育俱乐部的运行模式,促进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日常化、个性化、多样化,使学校体育真正成为学生学校生活、学生生命成长的有机组成部分。

(6)深化学校体育管理体制改革。明确各级责任,形成责权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学校体育管理体制。逐步建立开放的,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学校体育运行机制,建构“教、体”整体联动的学校体育管理机制,积极探索学校体育管理的新途经、新方法。到2020年进一步完善与学校教育、大众体育、高水平竞技有机联系的学校体育运行、管理、评价体系。

(7)进一步提高学校体育训练与竞赛水平。进一步办好体育传统项目,在稳定体育传统项目数量的前提下,提高体育传统项目的水平与效益。提倡多种训练模式并存,促进体教结合、企教联合办队,实现优势互补、双向提高。逐步推行小学——中学——大学“联动”训练体系,提高学校课余训练竞赛的教育性、有效性,使学校体育训练真正成为教育学生的有机组成部分,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练有所长,提高学校体育训练的效率和质量。

四、完善学校体育管理制度

进一步完善学校体育分级分类管理制度。体育教育教学领导小组要努力发挥积极性,营造有利于开展我校体育工作的氛围,同时加强评估,做好体育专业发展协调工作,要按照规划的整体部署,落实学校体育工作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发展计划,保证规划的顺利完成。

五、加快学校体育信息化进程

加快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要手段的学校体育信息化建设步伐,在课程资源上要对优质教学资源进行有效地组织整理,形成面向全市开放的优质资源库,用现代科学技术来传送学校体育信息,并开展远程体育教学试点研究,加强与省内外学校体育的互相交流与合作研究,同时弥补学校课程资源不足的情况。在文献资料信息方面,要努力建立学校体育工作者可以共享的信息平台。

六、加强学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