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唱音乐民族音乐学概论

合集下载

民族音乐学概论 伍国栋祝百年

民族音乐学概论   伍国栋祝百年

民族音乐学概论总结第一章民族音乐学历史发展及其定义;有比较音乐学发展而来,奠基人是吉卜·金斯特。

最初证明欧洲文化中心论,反应殖民未开发落后论。

19世纪80年代,英国埃利斯《论各民族的音阶》平行叙述。

德国乐派乐器四大类(体膜气弦鸣乐器)美国从文化背景中去研究非欧洲地区及其各民族的音乐传统,他们重视实地考察和音乐与社会、经济及文化方面的联系。

中国,王光祈《东西方乐制之研究》《东方民族之音乐》三大乐制:希腊乐系、波斯阿拉伯乐系、中国乐系。

日本田边尚雄岸边成雄1980年6月南京全国民族音乐学学术讨论会。

1954年民族音乐研究所,个案研究。

八十年代论文及大量专著(视野宽泛)译著、音响、乐谱等。

学科定义(研究对象、研究范围、选择面):非欧渊音乐对象型、民间音乐对象型、人类音乐对象型。

民族音乐学是将世界诸民族的传统音乐作为体现其学科对象和范围的基本内容。

所谓传统音乐是指某一民族在固有文化传统基础上逐渐积累和发展起来的、体现该民族音乐文化基本特征、基本面貌和历史传统的音乐。

第二章民族音乐学与相关学科音乐理论学科:技术性音乐理论学科(音乐基础理论(视唱练耳乐理)、音乐表演理论、音乐创作理论)+非技术性理论学科(音乐学)技术性音乐理论学科+非音乐理论学科=非技术性理论学科(例音乐考古学、乐律学等)。

从人文角度研究音乐事实,则更为全面、准确地把我音乐本体和音乐现象的历史性、现实性、地方性和民族性。

民族音乐学与人类学:人类学包括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广义考古学、语言学;狭义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民族音乐学与民族学:民族学是研究民族起源、生存、消亡的学科。

田野作业、实地调查。

民族音乐学与社会学:社会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学科。

研究成果上,社会学关于社会组织构成方式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可以帮助民族音乐学研究者加深对城市和乡村某些民间音乐社团构成及音乐活动的认识和理解。

研究方法上,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和统计学原理对民族音乐学的方法论建设一直就产生着重要影响。

《民音概论》第1讲

《民音概论》第1讲


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与意义

教材序言第1页:“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不熟
悉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是不应该的。作为一名 未来的音乐工作者,若不懂得自己国家和民族的人 文历史、文化传统更是不可以的。”——冯亚兰教 授语 关注已经日益荒漠化、边缘化,并以非主流方式流 传的民间音乐,树立起热爱民间音乐的心态。
课程名称
《中国民族音乐概论》
授课教师:牛玉冰 西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授课内容与时间安排
内容:讲述民歌、民间歌舞音乐、说唱音乐
(亦称“曲艺音乐”)、戏曲音乐与民间器 乐。
时间安排:为必修课程。学制为一学年,
共两个学期。要求音教专业学生在大二、表 演各专业学生在大三一年内修完此课程。其 中,民歌、戏曲与器乐部分各讲八周;民间 歌舞与说唱音乐部分各讲六周。

第一部分:总论

一、民间音乐的概念界定:引言第1页:民间
音乐是指历代在民间形成并且流行于民间的,由民间音乐家 表演的各种音乐品种。

浅谈民间音乐的发展前景:
Hale Waihona Puke 1、生存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改变对其的冲击。 2、民间的自生自灭或者转型发展。例如“诸宫调”、“货郎 儿”等。 3、博物馆式的保存。 4、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的申报。 5、拥有较多的中老年观众,例如曲艺音乐。
第一部分:总论

、民间音乐在我国传统音乐中的 地位
总体来说,民间音乐是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 音乐,以真实地反映人民生活情景为主旨, 是一种通俗性的音乐文化。同时,民间音乐 也是民族音乐中历史最长、含量最多、最生 动和最有特色的音乐财富。

第一部分:总论
四、我国民间音乐的类别:

我国民间音乐主要分为五大类别:民间歌曲、 民间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曲艺音乐)、戏 曲音乐和民族民间器乐。民歌是民间音乐的 基础。

4《民族音乐概论》教学大纲

4《民族音乐概论》教学大纲

4《民族音乐概论》教学大纲4、《民族音乐概论》教学大纲民族音乐概论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民族音乐概论教学目的与要求:目的:促进医学生人文精神内涵教育,加强美的人文教育,提高艺术修养,加强美的熏陶。

培养医学生熟悉和热爱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增强民族自尊、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提高学生保护民族音乐文化的意识,促进医学生全面全面发展。

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中国民族音乐的主要艺术形式,熟悉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中的音乐语言,了解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中传承的优秀曲目,掌握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基本理论知识,提高欣赏民族音乐的能力。

课程性质:选修课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启发法、欣赏法、提问法等教材:《民族音乐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2022年)课时安排:18学时(理论课10学时、讨论及及音乐赏析8学时)1学分考核方式:考试;总评成绩: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主要参考书目:由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院引论民族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王耀华于2001年6月创作《中国传统音乐导论》福建教育出版社,2022年8月,由郭翔怡全集收录的山西民族教育歌曲《教育出版社》,吴国东于2022年7月撰写的《民族音乐学导论》,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1刘正维著.《民族民间音乐概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6课程内容:引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引言,初步学习和理解民族音乐的内涵,贯通的了解民族音乐概论本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发展脉络。

要求学生掌握包括民族音乐的定义及音乐类别、不同历史时期民族音乐的发展与艺术风格的形成特点,熟悉民族音乐艺术中的经典。

第一章民歌与古歌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民歌的起源、民歌和古歌的起源、新民歌的定义,了解民歌的社会背景、民歌的演变和发展,以及介绍具有代表性的民歌和古歌。

教学重点:民歌的产生和艺术特征;民歌的类型;教学要点:第一节民间歌曲概述第二节民间歌曲的艺术特点第三节古代歌曲第四节新民歌音乐欣赏:经典民歌赏析第二章歌舞舞蹈音乐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中国民间歌舞音乐的起源、发展及其强烈的历史文化渲染艺术特征,学会掌握和分析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歌舞音乐的创作背景和艺术特征。

《中国民族音乐概论》

《中国民族音乐概论》

快快快快快歼击机
斤斤计较就就
4444444444444444 4
hhhjkjkj
斤斤计较就
整理课件
瘹掰鎗遘獩闖襕斍鹕蚍氚汕鰲 櫇霚碶箊舐僉沆猨錫鮞慻揔爃 梾阏捖騃虽秖朇侼鼢孢天 天的 琐44呵 呵
天 琐 44

天 碎 48

天 碎 88






整理课件
掊陥崣恗麸麹晶锧棩汕崔毡苗 掰彄潌漊纀蔄駊汈殛联署吀暑 颍膁盾譵纔褋勿邰烻湓
主要形式:鼓词、弹词、琴书、牌 子曲
整理课件
五、说唱音乐的分类
1964年,中国音乐研究所编著的《民族音乐 概论》中,将说唱音乐分为八类:鼓词、弹 词、渔鼓、牌子曲、琴书、杂曲、走唱、板 诵。
1983年,《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 一书将汉族曲艺分为平话、相声、鼓词、快 板四大类。
本教材将按《民族音乐概论》的分类进行讲 述。
整理课件
唐代说唱艺术的特点
唐代宗教活动频繁,各大寺院的僧侣们用粗 浅通俗的辞句向群众宣传教义,说唱经文或 佛经故事,所用的文本被称为“变文”。
“变文”实际上是散文与韵文的结合体。韵 文以七字句为主,文字通俗、平仄不严、用 韵较宽;散文是指通俗的白话。
整理课件
3、说唱艺术的成熟期——宋代
专门演出场所的出现:瓦舍、勾栏 宋代,手工业、商业较为发达,城镇
11111
该放放风放放风放放 风方法
共和国规划
整理课件
看空 快尽快快 见间 空快将尽 看接 间尽见快 见口 进快快尽
即 空将尽快 可 间尽快尽
嶼蜙庐鶅 謰洟雷鵗 苽翨籐鵊 蕤攂戕薯
脍晪歨 徶杅咝 短獊啙 纹瀄慂 钤硯忀
整理课件

中国民族音乐概论

中国民族音乐概论

曲艺音乐:又叫说唱,是用来讲唱历史,传说,故事及文学作品作品的艺术体裁,是音乐,文学和表演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形式,其音乐以叙述的功能为主,兼有抒情的功能。

按照艺术风格,汉族的曲艺种类分评话,鼓曲,快板,相声;说唱音乐部分根据主奏器乐、历史渊源、音乐风格及特点,归纳为鼓词、弹词、道情、牌子曲、琴书。

宋元时期,曲艺艺术达到了成熟的阶段。

曲艺音乐的特点:1在唱词与曲调方面,说与唱相结合,形成口语化的说唱风格。

(以唱中有说说中有唱、半说半唱、数唱、数板等多种方式紧密结合在一起)。

2在表演形式方面,表演形式分为:单口唱(峡北说书、浙江道情)、对口唱(河南坠子)、帮唱、拆唱(广东粤曲)、群唱、走唱(二人转)。

3在唱腔结构方面,分为板式变化体,曲牌连套体、单曲体和主插体四种类型结构。

板式变化体以上下句结构为基础,采用板式变化的手段来组织唱腔结构。

它具有对比鲜明而丰富的节奏、板眼速度和腔调的变化,能够表现比较复杂曲折的故事情节和情感变化。

曲牌连套体有多种不同的唱腔组成。

单曲体的唱段由一个基本曲调无限变化反复构成。

主插体是在板式变化的基础上,加用其他腔调形成。

4在调性结构方面,大多数作品为单一调式或同宫系统转调,也有移宫犯调现象。

5在伴奏乐器方面数量一般较少,多数为弦乐器与节奏性乐器,而且由演唱者自己掌握。

曲艺音乐的类型:1鼓词类,俗称大鼓,主要流行在我国北方。

如西河大鼓,京韵大鼓。

大鼓以演唱者自击鼓极为特点。

其他伴奏乐器还有三弦,四胡。

琵琶等。

2弹词类,是明清时期流行的说唱形式,原在我国南北方都有,后主要流行在江苏,浙江一带。

如苏州弹词。

伴奏以琵琶,三弦多弹拨乐器为主,有演唱者兼操。

其音乐曲调性很强,擅长表现长篇故事,也有抒情的“开篇”小段。

3道情类,又叫渔鼓道情,源于唐代。

后流布于南方的道情多成为说唱曲种,流布与北方的道情则多发展为戏曲形式。

曲种有湖北渔鼓,河南坠子等。

伴奏乐器主要是渔鼓和简板。

唱腔大多比较简单,吟诵性强。

说唱音乐综述

说唱音乐综述

说唱音乐综述民族音乐概论第二章说唱音乐第二章第一节说唱音乐概述(一)一、说唱艺术和说唱音乐1.说唱艺术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学与音乐相结合的表演艺术的总称。

它以带有表演动作的说、唱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表达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包括说故事、说笑话、说唱故事和唱故事,其中前二类只说不唱,后二类唱有音乐伴奏,具有音乐性,称说唱音乐,又称曲艺音乐。

2.说唱音乐的概念《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曲艺音乐的释文:“中国音乐体裁的一种,具有以叙述性为主、兼有抒情性与语言音调密切集合的音乐特征”。

二、说唱音乐的艺术特征1.文词①叙事体为主结合代言体。

②采用散韵结合的文体。

2.音乐①说与唱高度结合,音乐具有高度的吟诵性。

②运用地方方言演唱,结合地方民间音调,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3.演出形式演唱者(一至数人)自操乐器(鼓板或弦乐器)边唱边作眉眼身法表演,常由一人身兼叙事者和数个角色的任务,简便灵活。

三、说唱音乐与民歌、戏曲的关系说唱音乐是一门小型综合性艺术,一向被称为“杂学”。

它与民俗、语言乃至一切艺术门类都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民歌、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在我国民族音乐传统形式中,都是以歌唱为主的。

说唱音乐在民歌和戏曲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式作用。

四、说唱艺术的历史发展概况1.唐以前——说唱艺术的萌芽和孕育期。

2.唐代——说唱艺术的形成期3.宋代——说唱艺术的成熟期欣赏:《事林广记·愿成双令》(唱赚)《诸宫调天宝遗事·马践杨妃》【滚绣球】(诸宫调)4.元、明代——说唱艺术的曲折发展期欣赏:《九宫大成风雨像生货郎旦》(九转货郎儿)5.清代——说唱艺术的鼎盛期欣赏:《剑阁闻铃》(京韵大鼓)《梁山伯与祝英台》(山东琴书)五、说唱音乐的分类据《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统计,我国现有345个曲种。

1964年中国音乐研究所编著《民族音乐概论》一书将说唱音乐分为8类:鼓词、弹词、渔鼓、牌子曲、琴书、杂曲、走唱、板诵。

民族音乐概论

民族音乐概论

戏曲音乐重点:掌握戏曲音乐的定义和戏曲在我国人民生活中的地位难点:把握和戏曲的历史发展脉络西皮腔与二簧腔各自的音乐特点。

一、戏曲音乐的定义:戏曲是我国传统的舞台戏剧艺术,是以剧本为主体以表演为中心,融歌舞剧为一炉,包括唱念做打的综合性艺术。

以演故事为主体,以代言为主要文学结构。

戏曲音乐由歌唱和器乐伴奏两部分组成。

二、戏曲在我国人民生活中的地位:全国戏曲计有十二大声腔系统,三百个以上的剧种。

明代有弋阳、昆山腔、海盐腔、余姚腔等四大声腔,清代则正式形成了我国戏曲艺术如下十二大声腔系统:1、高腔(弋阳腔)系统2、昆曲系统3、梆子腔系统4、皮黄腔系统5、打锣腔系统6、梁山调系统7、调子腔系统8、滩簧调系统9、鼓腔系统10、弦索腔系统11、歌舞腔系统12、古南曲系统。

三、戏曲的历史发展脉络:原始社会(歌舞)→先秦(乐舞)→汉魏(百戏)→隋唐(参军戏)→宋金(说唱)→元明(杂剧)→清(戏曲)简要讲述戏曲音乐的定义及其历史发展脉络?曲牌体戏曲声腔重点:掌握高腔的特点。

难点:把握昆曲的特点。

板腔体戏曲声腔重点:掌握梆子腔的定义。

难点:把握梆子腔的代表性剧种了解戏曲声腔中梆子腔的定义、音乐特点与代表性剧种。

一、梆子腔概述:1、联曲体:它是把许多首乐曲按照一定的宫调类别和排列次序组织起来,变成整套的乐曲,通过曲牌的更迭来实现旋律的变化,属于多曲体结构形式。

2、板腔体:它是以一首乐曲为基础,运用各种节拍形式(即板式),将这首乐曲作种种不同的变奏发展,属于单曲体结构形式。

一、梆子腔1、概述梆子腔是是陕西、甘肃一带的民歌和民间小戏经过长期发展而形成的一种形成最早、最典型的板腔体结构形式。

因伴奏打击乐器是梆子而得名。

梆子腔起源于陕西,陕西古属秦地,因此,梆子腔也称为“秦腔”。

二、皮簧腔重点:掌握皮黄腔的定义。

难点:把握皮黄腔的代表性剧种。

了解皮黄腔的定义、音乐特点和代表性剧种。

简要讲述皮黄腔的定义、音乐特点及其代表性剧种?一、概述“皮簧腔”就是“西皮”和“二簧”两种腔调的合称,兴起于湖北、安徽一带。

浅论“说唱音乐”

浅论“说唱音乐”

浅论“说唱音乐”浅论“说唱音乐”说唱音乐是中国民族音乐领域的瑰宝之一,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

一说唱音乐的历史沿革中国古代说唱音乐的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杵歌——“相”。

《礼乐.曲礼》载“邻有丧,舂不相”。

唐杨倞《荀子.成相篇注》曰;“相乃乐器,所谓舂牍”杵臼是古代用于谷物脱粒的工具,起源于皇帝时期。

先秦劳动人民在繁重、枯燥、单调的舂捣过程中,为了提高劳动热情,创造了一种伴随着舂杵捣谷的声音和节拍说唱的形式,称之为“相”,即现在的杵歌。

杵歌“相”是先秦时期民间非常流行的一种演唱形式。

在《荀子.成相篇》中,思想家荀况运用“相”这种演唱形式说古论今,宣传自己的政治见解,揭露统治者的愚蠢,要求推行开明政治。

荀子的《成相篇》是一个相当长的说唱本子,分成三个大的段落,包含着同一节奏的五十六次重复。

从唱词节奏、句式特征及史料记载不难看出,以“相”的音调特点写成的《成相篇》具有鲜明的说唱音乐特征。

清人卢文《荀子集解》指出“审此篇音节,即后世弹词之祖”,因而,《成相篇》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说唱音乐的唱词,被曲艺界推崇为后世弹词说唱之祖。

到了唐代“说话”这种说唱形式在民间已经很盛行了,另外还有一种说唱艺术叫“变文”。

到了宋代诸宫调渐趋衰落,“驭说”、“词话”、“货郎儿”是元代盛行的说唱艺术。

明代出现了“弹词”和“鼓子词”等说唱艺术。

弹词形成于明代中叶,是元代词话发展起来的。

鼓词也是从元代的词话发展起来的,流行于北方。

清代乾隆年间有“鼓词”派生除了“子弟兵”。

鸦片战争以后,新兴的说唱艺术如雨后春笋发展很快,不仅品种繁多,流派纷呈;而且唱腔丰富,唱技精湛。

苏州弹词、京韵大鼓、单弦、梨花大鼓、河南坠子等都说明了说唱音乐的成熟。

20世纪20年代以前,中国人民把说唱艺术作为自己表达愿望和自我教育的工具。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说唱艺术受到党的直接关怀和悉心扶持,创作和演唱活动蓬勃发展达到了一个愈加成熟和更为兴旺发达的阶段。

民族民间音乐说唱音乐概述

民族民间音乐说唱音乐概述
鼓词类、弹词类、渔鼓类、琴书类、牌子 曲、走唱类、板诵类
说唱音乐在我国人民生活中的地位
❖ 说唱音乐的创作者、歌唱者和听众以市民为 基础。
❖ 说唱艺术与文学有十分重要的相互促进作用。
❖ 说唱艺术对我国文学的发展也具有极其重要 的影响和作用。
说唱音乐的历史发展脉络
❖ 源头,板腔体 ❖曲牌体 ❖单曲体 ❖主插体
❖ 现有诸宫调三种,最完整的董解元《西厢记 诸宫调》。
四川省成都市天回山出土汉代说书俑
高55厘米,在人物动作及面部表情的刻画方面极为杰出,以大幅度的动态和丰 富的表情展现说书人的幽默神态,具有浓厚的民间气息。
说唱音乐的艺术特点
❖ 叙事性,是说唱音乐区别于民歌的重要方面 ❖ 音乐与语言的密切结合(声调、节奏、音色) ❖ 富有地方性 ❖ 伴奏乐器 ❖ 叙事和代言相结合的表现方法
❖ 形成,唐代佛教寺院的“俗讲”(变文)是 说唱音乐形成的标志
❖ 宋元时期出现固定的演出场所“勾栏瓦肆”, 穿了代表性曲种“诸宫调”
❖ 明清出现了新的曲种以南方弹词、北方鼓词 为代表。
❖ 诸宫调由北宋勾栏艺人孔三传所创的一种大 型说唱音乐形式
❖ 同一宫调的数个曲牌连成一套,再由不同宫 调的若干套数组成一个完整作品。音乐富于 变化,能够叙述长大复杂的故事。
民族民间音乐
说 唱音乐
概述
❖ 又叫曲艺,是由我国古代民间的口头文学 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而形成的一种 独特的艺术形式。
与民间歌曲相对比
❖ 说唱音乐更注重叙事,对情节描绘细致 ❖ 说唱音乐的演出形式灵活 ❖ 表演时多采用“一人多角”的形式 ❖ 演唱者都兼奏乐器
分类
❖ 按照艺术风格:评话、鼓曲、快板、相声 ❖ 按曲种所具有的共同特点分七大类:

《民族音乐概论》考点

《民族音乐概论》考点

民族音乐:是一个包容面很广的概念范畴,凡是具有中国音乐总体风格特点的音乐作品都可以算作是中国民族音乐。

传统音乐:指具有一定的流传时间、不是当代创造的音乐。

在我国一般把清代以前的即已形成的音乐划入此范围。

学术界把它分为:文人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和民间音乐四大类。

民族音乐:既包括汉族音乐也包括少数民族音乐。

一、民间音乐:指在民间形成并流传于民间的各类音乐体裁。

☆在我国音乐中的地位:历史悠久~ ①首先,与我国其他音乐门类相比,民间音乐在品种上最为丰富多样,曲目数量浩如烟海;②其次,我国传统音乐中的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以及近代作曲家写作的专业艺术音乐都与民间音乐有着密切关系,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曲调来源和艺术手法;③民间音乐比其他传统音乐的旋律更动听,风格丰富多彩,具有强劲的生命力。

分五类:①民间歌曲②民间舞蹈音乐③说唱音乐④戏曲音乐⑤民间器乐特点:①创作的口头性和集体性。

(百姓自发的口头创作,并主要借助口头传播。

)②乡土性③即兴性④流传变异性⑤民众性⑥多功能性我国民间音乐体系:1中国乐系(中国、亚洲周边国)2欧洲乐系3波斯—阿拉伯乐系☆民歌与人们的生活:1 是社会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2在人们的交际活动、人生礼仪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3礼仪方面有重要作用;4具有祭祀与驱邪功能;5在促进人们生产活动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民歌起源生活反映生活,丰富精神生活,维持社会发展民歌的艺术特点:1)民歌的歌词大多通俗易懂,并带有各地民间语言独特的气质魅力。

2)民歌的曲调大多比较短小,材料经济、集中,结构精炼,旋律清晰流畅,易于记忆。

3)民歌的表现手法简洁、朴素,音乐形象真切,生动,令人过耳不忘。

☆民歌与专业创作歌曲的差别:民歌是在民间形成并流传于民间的各类音乐体裁(结合上面材料写)。

专业创作歌曲是指受过正规且完整的学校教育和学术训练,在学术研究上有师承的人创作的歌曲。

二、号子:也叫劳动号子,是产生并运用于劳动中的民间歌曲,劳动号子是民歌中最早产生的体裁。

民族音乐学概论

民族音乐学概论

民族音乐学概论民族音乐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它源远流长,深受人们的喜爱。

它不仅在现在的生活中,而且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可以说是社会文化发展史上特殊的一环。

民族音乐学是一门关于民族音乐方面的学科,也是一种研究领域,它是以人类音乐活动和艺术表现形式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它揭示了民族音乐中的文化遗产,社会实践和社会文化传统开展的研究,强调人类音乐活动的多样性。

民族音乐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民族音乐理论和民族音乐实践,他们相互影响和交叉领域。

它主要聚焦于各种研究对象、方法、形式和流派,其历史渊源和文化特点。

民族音乐学研究考察了民族音乐的产生、发展和表现,其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

同时,它也运用多元文化的视角,研究不同民族音乐系统中的明显差异和独特性。

此外,它也研究了民族音乐在当代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根据对民族音乐产生、发展、变迁的考察,民族音乐学确立了一些普遍有效的理论框架,以便为民族音乐研究和保护提供指导和帮助。

一方面,它依据历史、地理、语言、文化等特征,针对不同民族音乐进行系统性研究。

另一方面,它还分析了不同民族音乐的影响因素,从而为民族音乐的发展提供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民族音乐学的发展为研究民族音乐提供了新思路,但也遇到了困难。

首先,民族音乐涉及多学科领域,其研究可能涉及多种文化研究方法、多种数据源,因此,学者们需要对它们的研究进行深入的系统梳理和整合,这有时会限制学者的探究能力;其次,缺乏足够的历史记录,使得学者们在进行民族音乐学研究时较为艰难,而当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也促使许多民间音乐消失或改变着,这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学者们的研究空间。

因此,未来研究应加强对民族音乐学研究的深入和系统,以更好地理解民族音乐的产生、变迁和发展史,并将其文化价值更好地传承和发挥。

此外,各地政府也应加大对民族音乐及其保护文化的支持和关注,在实践中加强文化传承,以及将民族音乐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更多的人走进民族音乐的海洋,享受到它的美好。

中国名族音乐概论考点总结

中国名族音乐概论考点总结

中国名族音乐概论(考点)1.音乐概念:民族音乐,传统音乐,名间音乐。

2.民族音乐:包括汉族音乐,少数民族音乐。

包括现代音乐,也包括民间音乐,也包括专业创作音乐3.传统音乐:是一个小于民族音乐的概念。

是指具有一定流传时间,不是当代创作的音乐。

在我国,常常把清代以前既已形成的音乐划归为传统音乐的范畴。

4.传统音乐分为: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和民间音乐几个类别。

5.宫廷音乐包括宫廷雅乐和宫廷燕乐。

宫廷雅乐是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用于祭祀及朝会典礼等场合的音乐。

6.宫廷燕乐是宫廷中饮宴时供统治者娱乐欣赏的音乐。

7.文人音乐包括古琴音乐和词调音乐8.民间音乐:在民间形成并流传于名剑的各种音乐体裁。

例如我国的民间歌曲,民间舞蹈音乐,民间器乐,戏曲音乐和说唱音乐。

9.传统音乐是我国其他各类传统音乐的基础,同时又在我国传统音乐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和比重和地位。

表现方面:(1)我国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的民间音乐品种和曲目浩如烟海。

拥有345个说唱曲种,317个戏曲剧种。

17636种民间舞蹈,以及不计其数的民间歌曲,民间器乐曲。

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歌舞音乐的曲目,剧目(2)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和宗教音乐都与民间音乐有着密切关系,是其他几类传统音乐创作的基础(3)传统音乐比起其他传统音乐来具有更加优美的旋律,丰富多彩的风格,鲜明浓郁的特点,感人肺腑的艺术表现力,以及勃发旺盛的生机我国民间音乐的类别五大类:民间歌曲,民间舞蹈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民间器乐特点:1创作口头性和集体性2.乡土性又叫做地方性或者地域性。

主要表现为:1.语言特征 2.性格特征。

3。

音乐特征。

4.体裁特征3.即兴性4.流传变异性。

5.人民性(民众性)6.多功能性。

专业音乐的功能是他娱,在舞台上为听众演出。

民间音乐则具有多功能性。

可以使自娱,也可以是他娱。

可以作为男女间感情交流的媒介民间音乐的体系三大体系:1.中国体系1)乐音的带腔性。

(在单个乐音进行过程中,有意识的运用于特殊音乐表现意图相联系的音成分(音高,音色,力度)的某种变化2)具有五声性3)均分律动的非功能性4)织体的单声性2.欧洲乐系3.波斯阿拉伯乐系民间歌曲概述1.民间歌曲的定义:简称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

民音概论第1讲课件

民音概论第1讲课件

第一部分:总论
❖ 附录主要参考书目:
1、薛良编. 民族民间音乐工作指南[M].中国文联出版 公司 , 1994.
2、伍国栋著. 民族音乐学概论[M].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7.
3、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民族音乐概论[M].人 民音乐出版社, 1964.
4、王耀华主编. 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福建教育出版 社, 1999.
袁静芳主编. 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0.
4、流传变异性。民间音乐“口传心授”式的传播方式,
以及乡土性、即兴性的特点,导致了它在流传过程中的变异 性。主要包括“地域性变异”、“情感渲染性变异”、“表 现功能拓宽性变异”、“审美性变异”等。
第一部分:总论
❖ 五、我国民间音乐的六大特点:
5、人民性。民间音乐根植于劳动人民的生活、 劳动和情感抒发之中,以表现普通百姓的思 想与民情为主题。 6、多功能性。民间音乐具有自娱性和他娱性 功用。它可以是在众人面前炫耀自己驾驭音 乐能力的手段;也可以是青年男女之间感情 交流的媒介;也可以是传授生产、生活知识 的途径;民间音乐的多功能性使之与劳动人 民生活的各个侧面息息相关、联系紧密。
第一部分:总论
❖ 五、我国民间音乐的六大特点:
1、创作的口头性和集体性。区别于文人和专业作曲家 的创作,能够体现民间音乐自身的创作规律。民间 音乐是劳动人民自发的口头创作,在口耳相传的过 程中,又凝结了群体的智慧和创作才能,体现了传 播中的集体性。
2、乡土性。又称“地方性”或“地域性”。在大民族、
❖ 教材序言第1页:“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不熟
悉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是不应该的。作为一名 未来的音乐工作者,若不懂得自己国家和民族的人 文历史、文化传统更是不可以的。”——冯亚兰教 授语 ❖ 关注已经日益荒漠化、边缘化,并以非主流方式流 传的民间音乐,树立起热爱民间音乐的心态。

民族音乐概论

民族音乐概论

民族音乐概论总论1、民族音乐,传统音乐,民间音乐。

2、民间音乐:指在民间形成并流传于民间的各类音乐体裁。

3、民间音乐一般分为五大类别:民间歌曲、民间舞蹈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民间器乐。

4、民间音乐的特点:1)创作的口头性和集体性;2)乡土性;3)即兴性;4)流传变异性;5)民众性;6)多功能性。

5、音乐的四大要素:音高(旋律)、音色、音长(节奏)、音强(力度)。

6、世界音乐三大乐系:中国乐系、欧洲乐系(希腊乐系)、波斯—阿拉伯乐系。

7、中国乐系的音乐特征:1)乐音的带腔性;2)音调的五声性;3)均分律动的非功能性和大量使用非均分律动;4)织体的单声性。

第一章民歌艺术一、民歌概念及其特点1、民歌:民歌是最早出现的声乐艺术。

它是人们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

它来源于民间,也主要流行于民间。

2、民歌的艺术特点:1)民歌的歌词大多通俗易懂,并带有各地民间语言独有的气质魅力;2)民歌的曲调大多比较短小,材料经济、集中,结构精炼,旋律清新流畅,易于记忆。

(基本没有大型结构)3)表现手法简洁、朴素,音乐形象真切、生动,令人过耳不忘。

二、汉族民歌音乐艺术(一)号子1、概念:也叫劳动号子,是生产并运用于劳动中的民间歌曲。

2、功能特点:一方面,它可以鼓舞、调节精神,组织和指挥劳动,具有实用价值;另一方面,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价值,它的旋律、节奏、结构等方面具有很高艺术价值,富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3、根据音乐特征差异可分为:搬运号子、工程号子、农事号子(号子中音乐最优美的)、船渔号子(劳动号子曲调最丰富)4、号子音乐特征:1)直接简朴的表现手法和坚毅粗犷的音乐性格;2)节奏富有律动性;3)音乐材料的重复性;4)常使用领、和相结合的演唱方式;5)曲式结构比较简单,乐段的独立性不强。

(二)山歌概念:山歌是一种在户外演唱的歌曲。

1、一般山歌(最基本、最典型的种类)流行地区(最大) 艺术特点代表作品(2-3首)1、上下句呼应式的单乐段结构; 《兰花花》 2、多以真声演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说唱音乐
2.天津时调是中国天津曲艺中最有代表性的汉族曲种之一,它用天津地方语的字音演唱,内容通俗易懂,腔调高亢爽朗,具有浓郁的天津乡土气息。

其表演形式为一人或二人执节子板站唱,另有人操大三弦和四胡等伴奏。

除少数曲目二人对唱外,多为一人独唱,伴奏乐器为大三弦、四胡、节子板。

唱腔有靠山调、老鸳鸯调、喇哈调、落尺时调等。

句式以7字句为主,有长短句相间;板式有慢板、中板、二六板和垛子板等。

初为船夫、搬运工人、人力车夫等人的业余演唱,其曲调非常丰富,包含许多天津地方民歌小调和外地流入天津的曲调。

腔调有“靠山调”、“老鸳鸯调”、“新鸳鸯调”、“喇哈调”、“落尺时调”、“落五时调”等。

另有外地传来的“探清水河”、“怯五更”、“下盘棋”等小调。

"靠山调"。

后经演唱者不断完善,创造出新的曲牌,如"悲秋调"、"解忧调"、"怯五更调"、"小五更调"、"反正对花调"等,这种所谓"九腔十八调",成为"靠山调"的基本调式。

拉哈调("拉哈"为天津土语,指作事不认真),是由流行在河北和天津一带的民歌小调"糊涂调"、"撒大泼"等演变而成。

此调的旋律以天津方言为基础。

因字行腔、拍节也是一板一眼,常以对唱的形式出现。

3.骆玉笙:骆玉笙(191
4.8.31—2002.
5.5),艺名小彩舞,在“刘派”基础上,又集“白派”、“少白派”之长,充分运用和发挥她那甜美的嗓音,宽广的音域,尤其是带有一种自然悦耳的颤音,创造形成了令人喜爱的“骆派”京韵大鼓,被誉为“金嗓鼓王”。

,创立了以字正腔圆、声音甜美、委婉抒情、韵味醇厚为特色的“骆派”京韵,开拓了京韵大鼓艺术的新生面,达到了这一艺术形式的高峰;其代表曲目有《剑阁闻铃》、《丑末寅初》、《红梅阁》、《子期听琴》、《和氏璧》
4.苏州弹词:江苏省苏州市的一种汉族戏曲艺术。

以说、噱、弹、唱为主要艺术手段。

说的部分融合叙事与代言为一体,既有第三人称的表叙,又有第一人称的脚色。

脚色较多吸收借鉴戏曲的表演程式,于说法中现身,塑造各种人物,间以说书人的衬托、评点。

又称“小书”,发源于江苏苏州,盛行于江、浙、沪的长江三角洲一带,是一种散韵文体结合,以叙事为主、代言为辅的汉族说唱艺术,使用语言为苏州方言。

苏州弹词的演出形式分为单档(一人),双档(二人),乃至三档(三人)等数种。

苏州弹词的表演通常以说为主,说中夹唱。

唱时多用三弦或琵琶伴奏,说时也有采用醒木作为道具击节拢神的情形。

演唱采用的音乐曲调为板腔体的说书调,即所谓“书调”。

因流传中形成了诸多的音乐流派,故“书调”又被称之为“基本调”。

早期演出多为一个男艺人弹拨三弦“单档”说唱,后来出现了两个人搭档的“双档”和三人搭档的“三个档”表演。

5.什么是曲艺中比较短小的说唱形式:
6.清音的唱腔:“哈哈腔”川清音音乐曲牌十分丰富,结构形式有单体、联曲体和板腔体。

在润腔方面运用“哈哈腔”和“舌尖弹音”是其突出的特点。

7.评书:汉族曲艺的一种。

一人演说,通过叙述情节、描写景象、模拟人物、评议事理等艺术手段,敷演历史及现代故事。

北方语系通称评书,南方多称“评话”,也有称“评词”。

它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时代就有人说书。

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口头文学。

评书的表演形式,早期为一人坐于桌子后面,以折扇和醒木(一种方寸大小,可敲击桌面的木块。

常在开始表演或中间停歇的当口使用,作为提醒听众安静或警示听众注意力,以加强表演效果,故名)为道具,身着传统长衫,说演讲评故事。

发展至20世纪中叶,多为不用桌椅及折扇、醒木等道具,而是站立说演,衣着也不固定为专穿长衫。

评书用北方语音为基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调的普通话语说演。

传统的表演程序一般是:先念一段“定场诗”,或说段小故事,然后进入正式表演。

正式表演时,以叙述故事并讲评故事中的人情事理为主,如果介绍新出现的人物,就要说“开脸儿”,即将人物的来历、身份、相貌、性格等等特征作一描述或交代;讲述故事的场景,称作“摆砌末”;而如果赞美故事中人物的品德、相貌或风景名胜,又往往会念诵大段落对偶句式的骈体韵文,称作“赋赞”,富有音乐性和语言的美感;说演到
紧要处或精彩处,常常又会使用“垛句”或曰“串口”,即使用排比重叠的句式以强化说演效果。

在故事的说演上,为了吸引听众,把制造悬念,以及使用“关子”和“扣子”作为根本的结构手法。

从而使其表演滔滔不绝、头头是道而又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种类有袍带书短打书神怪
书评书的七种笔法(1)明笔(2)暗笔(3)伏笔(4)惊人笔(5)倒插笔(6)补笔(7)掩笔
8.南锣鼓
苍南渔鼓俗称嘭鼓,又称篷鼓、嘭嘭鼓。

是浙江省的汉族说唱艺术形式。

关于渔鼓的起源,史料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在艺人中传说是“八仙”之一的汉钟离首制了渔鼓。

渔鼓真正的起源可能是唐代道士所唱的《九真》、《承天》等经韵。

苍南渔鼓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汉族曲艺形式,类似浙江一些地方的道情、莲花落,但演唱语言、声调、风格不同。

渔鼓由一人单独演唱(新中国成立后,曾一度试行多人同台演唱,但不成功),伴奏乐器只一鼓一拍。

鼓为一截长约80厘米、直径约10厘米、下端蒙着猪油薄膜的毛竹筒。

拍为一对长10厘米的竹片,有加强节奏感与增强气氛的作用。

旋律基础为五声音阶,间或清角音出现,有徵调式和宫调式。

旋律朴素婉转,常以一个基础曲调反复咏唱的形式出现。

其朗诵式的曲调,根据方言音调的自然变化而起伏跌宕,自然而流畅。

艺人在唱和表白中,常运用声音的高低缓急变化,淋漓尽致地描摹曲目中各种人物的音容笑貌,表达喜怒哀乐等情感。

苍南渔鼓还借助鼓与拍的轻重缓急来烘托跌宕多变的气氛,令听众恍若身临其境,深受感染。

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