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二则》PPT【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件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30b29b3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af.png)
元方是个怎样的人?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懂礼貌—— 始终使用敬辞“君”、谦辞“家君”。
重礼守信—— 认为期行不至是无信、对子骂父是无礼 。
方正机敏—— 大胆辩驳,有理有据,落落大方,维护尊严。
率性倔强—— 鄙视失信无理之人,入门不顾。
。
出自《世说新语》的《方正》篇。 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
二、分析比喻句
VS 柳絮
雪
颜色
白色
形状
颗粒状 无缝隙
白色
白色
花瓣状、絮状
花瓣状
景
有缝隙
有缝隙 之
形
质地
硬
软
软
二、分析比喻句
VS 柳絮因风起 运动方向 抛物线,直落 无序,随风飞
雪 自然、随风飞
发生原因 人为的
自然
自然
境之神
二、分析比喻句
一切景语皆情语。
愉悦 温馨 浪漫
欣然、公大笑乐
人
之 “ 对 白 雪 的 比 喻 更 重 要 的 不 在 于 比 拟 的 相 似 性 , 而 在 于 给 人 文义 情 在 心 理 感 受朱上自所清:带“来文义的与快文乐学意和思美差不感多。。”
王凝之 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次子,曾任左将军。
(谢道韫)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齐读课文
请用一句话简单地概括课文内容。 人物、 时间、 地点、 事件
二、分析比喻句
白雪纷纷何所似?(谢安)
撒盐空中差可拟。(谢朗) 咏雪联句
未若柳絮因风起。(谢道韫)
撒盐空中差可拟 VS 未若柳絮因风起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 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 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 ,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懂礼貌—— 始终使用敬辞“君”、谦辞“家君”。
重礼守信—— 认为期行不至是无信、对子骂父是无礼 。
方正机敏—— 大胆辩驳,有理有据,落落大方,维护尊严。
率性倔强—— 鄙视失信无理之人,入门不顾。
。
出自《世说新语》的《方正》篇。 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
二、分析比喻句
VS 柳絮
雪
颜色
白色
形状
颗粒状 无缝隙
白色
白色
花瓣状、絮状
花瓣状
景
有缝隙
有缝隙 之
形
质地
硬
软
软
二、分析比喻句
VS 柳絮因风起 运动方向 抛物线,直落 无序,随风飞
雪 自然、随风飞
发生原因 人为的
自然
自然
境之神
二、分析比喻句
一切景语皆情语。
愉悦 温馨 浪漫
欣然、公大笑乐
人
之 “ 对 白 雪 的 比 喻 更 重 要 的 不 在 于 比 拟 的 相 似 性 , 而 在 于 给 人 文义 情 在 心 理 感 受朱上自所清:带“来文义的与快文乐学意和思美差不感多。。”
王凝之 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次子,曾任左将军。
(谢道韫)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齐读课文
请用一句话简单地概括课文内容。 人物、 时间、 地点、 事件
二、分析比喻句
白雪纷纷何所似?(谢安)
撒盐空中差可拟。(谢朗) 咏雪联句
未若柳絮因风起。(谢道韫)
撒盐空中差可拟 VS 未若柳絮因风起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 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 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 ,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二则》PPT课件
![《世说新语二则》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2d787ad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2a.png)
对方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当子骂父,其品行的低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千里之外。另外,元方年仅七岁,我们不应对其求全责备。
内容思考
1. 歆则难之2. 幸尚宽3. 王欲舍所携人4. 已纳其自托5. 遂携拯如初
感到为难
幸而,恰巧
扔掉,抛弃
纳,接纳,接受。 托,请求。
救助。
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字词。
敬词有谦词有
③
④
⑥
⑦
⑨
①
②
⑤
⑧
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课文中,友人与陈太丘“期日中”,结果“不至”,可以看出他言而无信,不守信用;当得知陈太丘已先行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粗野蛮横,十分无礼,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缺乏修养、没有礼貌的人;在元方一番义正辞严的批评后,他“惭”、“下车引之”又表现得较为诚恳,有知错勇改的精神。
陈太丘
陈元方
字词积累
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字词。1. 与友期行2. 太丘舍去3. 尊君在不4. 相委而去5. 则是无信6. 下车引之7. 入门不顾
约定
离开
现在写作“否”,表示疑问
丢下,抛弃
信用
牵引,拉
回头看
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敬词,哪些属于谦词。 ①尊君 ②家君 ③陛下 ④令尊 ⑤寡人 ⑥足下 ⑦令郎 ⑧老朽 ⑨麾下
22.《世说新语》二则 刘义庆
- .
作者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世说新语》是他和手下人杂采众书编纂而成,是我国最早的笔记小说集。全书记载了从东汉末到晋代之间士大夫清高放诞的言谈轶事,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层人物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情况。
1. 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2. 思考:华歆、王朗的做法有什么不同?你 认为谁的做法好,好在哪里?
内容思考
1. 歆则难之2. 幸尚宽3. 王欲舍所携人4. 已纳其自托5. 遂携拯如初
感到为难
幸而,恰巧
扔掉,抛弃
纳,接纳,接受。 托,请求。
救助。
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字词。
敬词有谦词有
③
④
⑥
⑦
⑨
①
②
⑤
⑧
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课文中,友人与陈太丘“期日中”,结果“不至”,可以看出他言而无信,不守信用;当得知陈太丘已先行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粗野蛮横,十分无礼,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缺乏修养、没有礼貌的人;在元方一番义正辞严的批评后,他“惭”、“下车引之”又表现得较为诚恳,有知错勇改的精神。
陈太丘
陈元方
字词积累
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字词。1. 与友期行2. 太丘舍去3. 尊君在不4. 相委而去5. 则是无信6. 下车引之7. 入门不顾
约定
离开
现在写作“否”,表示疑问
丢下,抛弃
信用
牵引,拉
回头看
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敬词,哪些属于谦词。 ①尊君 ②家君 ③陛下 ④令尊 ⑤寡人 ⑥足下 ⑦令郎 ⑧老朽 ⑨麾下
22.《世说新语》二则 刘义庆
- .
作者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世说新语》是他和手下人杂采众书编纂而成,是我国最早的笔记小说集。全书记载了从东汉末到晋代之间士大夫清高放诞的言谈轶事,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层人物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情况。
1. 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2. 思考:华歆、王朗的做法有什么不同?你 认为谁的做法好,好在哪里?
《世说新语》二则ppt课件
![《世说新语》二则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8c37b9f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04.png)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 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 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 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 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 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 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 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 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
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
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
【丢下我走了】
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
精神冲击,逐渐形成了他特有的沉 郁性格气质。
震惊!一国之君竟然干这事儿!
啊——呃—— 啊——呃
王仲宣好驴鸣。既葬,文帝临其丧, 顾语同游曰:“王好驴鸣,可各作一 声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驴鸣。
——《世说新语·伤逝》
酒鬼为了喝酒能有多努力
刘伶,魏晋时期名士,竹 林七贤之一。
有“品酒第一人”的美称 为了纪念刘伶,当地百姓也 将“润泉涌”更名为“刘伶 醉”
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桃花源记》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爱莲说》
判断句标志: ……者也 ……也 ……者,……也。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 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 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 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 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
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
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
【丢下我走了】
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
精神冲击,逐渐形成了他特有的沉 郁性格气质。
震惊!一国之君竟然干这事儿!
啊——呃—— 啊——呃
王仲宣好驴鸣。既葬,文帝临其丧, 顾语同游曰:“王好驴鸣,可各作一 声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驴鸣。
——《世说新语·伤逝》
酒鬼为了喝酒能有多努力
刘伶,魏晋时期名士,竹 林七贤之一。
有“品酒第一人”的美称 为了纪念刘伶,当地百姓也 将“润泉涌”更名为“刘伶 醉”
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桃花源记》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爱莲说》
判断句标志: ……者也 ……也 ……者,……也。
咏雪
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34张PPT)
![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3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f8da94b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1f.png)
1.能诵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能认识诚实守信和尊重他人这些传统美德的价值
1.根据提示,用原文中的语句填空。表明陈元方不愿原谅父亲友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2.解释下列句子中标蓝词语的意思。(1)陈太丘与友期行:________(2)太丘舍去:______________(3)尊君在不:______________(4)相委而去:______________(5)元方入门不顾:__________(6)则是无信:______________(7)下车引之:______________
元方入门不顾
约定
离开
同“否”
舍弃
回头看
Hale Waihona Puke 信用拉,牵拉1.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好停顿,读得流畅。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刘义庆
汉末
一部名士的教科书
2.掌握下列字音字形。无奕( ) 谢道韫( ) 柳xù( ) 3.解释下列词语。(1)内集:___________________ _ (2)俄而: (3)欣然:________ ______(4)未若:______________ ______ (5)儿女: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6)何所似:____________ ______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2.能认识诚实守信和尊重他人这些传统美德的价值
1.根据提示,用原文中的语句填空。表明陈元方不愿原谅父亲友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2.解释下列句子中标蓝词语的意思。(1)陈太丘与友期行:________(2)太丘舍去:______________(3)尊君在不:______________(4)相委而去:______________(5)元方入门不顾:__________(6)则是无信:______________(7)下车引之:______________
元方入门不顾
约定
离开
同“否”
舍弃
回头看
Hale Waihona Puke 信用拉,牵拉1.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好停顿,读得流畅。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刘义庆
汉末
一部名士的教科书
2.掌握下列字音字形。无奕( ) 谢道韫( ) 柳xù( ) 3.解释下列词语。(1)内集:___________________ _ (2)俄而: (3)欣然:________ ______(4)未若:______________ ______ (5)儿女: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6)何所似:____________ ______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七年级上册(2024修订) 第二单元 8 《世说新语》二则 课件(共29张ppt).ppt
![七年级上册(2024修订) 第二单元 8 《世说新语》二则 课件(共29张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1d4d5f4a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4d.png)
• 3. 称:称赞(如“称誉”),这里是称呼的意思(如“称能满”) 示例:他在人们中享有极高的“称”誉。
常考文言文重点字积累
• 4.少:年轻(如“年少”) 示例:孔子年轻时也是“少”壮。
• 5.逾:超过(如“逾期”) 示例:这封信“逾”期未回。
• 6.甚:很,非常(如“甚美”) 示例:这个苹果“甚”大,味道亦“甚”好。
《
二 则
世 说 新
语
》
作者简介
刘义庆(403年-444年),字季伯, 南朝宋文学家,《世说新语》编者。 刘义庆是南朝宋宗室,封临川王,世 称“刘临川”。他组织了一批文人编 写了《世说新语》,该书是南朝志人 小说的代表作。刘义庆在中国文学史 上有着重要地位,他的作品以写实、 简洁、风趣为特点。
文体知识
课文主旨
《咏雪》:通过咏雪的故事,表现了谢 道韫的聪慧和才情,同时展现了古代才女 的机智和文学素养。
《陈太丘与友期》:通过陈元方的言行, 表现了他的聪慧、机智和正直,强调了诚 信与礼貌的重要性。
课文结构《咏雪》
起:谢安 与家人咏 雪
承:谢道 韫用“柳 絮因风起” 形容雪花
转:谢安 赞赏谢道 韫
合:谢道 韫的聪慧 得到认可
《 咏 雪 》
《咏雪》
课文精讲《咏雪》原文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 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 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 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 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课文精讲《咏雪》翻译
寒冷的冬天,谢安在家里与儿女们聚在一 起谈论文学。不一会儿,雪下得更大了,谢安 高兴地说:“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侄 子胡儿说:“大约可以比作把盐撒在空中。” 侄女道韫说:“不如拿柳絮因风飞起作比喻。”
常考文言文重点字积累
• 4.少:年轻(如“年少”) 示例:孔子年轻时也是“少”壮。
• 5.逾:超过(如“逾期”) 示例:这封信“逾”期未回。
• 6.甚:很,非常(如“甚美”) 示例:这个苹果“甚”大,味道亦“甚”好。
《
二 则
世 说 新
语
》
作者简介
刘义庆(403年-444年),字季伯, 南朝宋文学家,《世说新语》编者。 刘义庆是南朝宋宗室,封临川王,世 称“刘临川”。他组织了一批文人编 写了《世说新语》,该书是南朝志人 小说的代表作。刘义庆在中国文学史 上有着重要地位,他的作品以写实、 简洁、风趣为特点。
文体知识
课文主旨
《咏雪》:通过咏雪的故事,表现了谢 道韫的聪慧和才情,同时展现了古代才女 的机智和文学素养。
《陈太丘与友期》:通过陈元方的言行, 表现了他的聪慧、机智和正直,强调了诚 信与礼貌的重要性。
课文结构《咏雪》
起:谢安 与家人咏 雪
承:谢道 韫用“柳 絮因风起” 形容雪花
转:谢安 赞赏谢道 韫
合:谢道 韫的聪慧 得到认可
《 咏 雪 》
《咏雪》
课文精讲《咏雪》原文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 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 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 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 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课文精讲《咏雪》翻译
寒冷的冬天,谢安在家里与儿女们聚在一 起谈论文学。不一会儿,雪下得更大了,谢安 高兴地说:“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侄 子胡儿说:“大约可以比作把盐撒在空中。” 侄女道韫说:“不如拿柳絮因风飞起作比喻。”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 课件(共29张PPT)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 课件(共2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09fa47b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88.png)
4.阅读《陈太丘与友期行》,说说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你如何评价 元方“入门不顾”的行为? 聪___明__、__机__智__、__有__礼__有__节__。__示__例__一__:__我__认___为__元__方__“__入__门__不__顾__”__是__对__的__,_ 因___为__是__友__人__无__礼__在__先__,__元__方__“__入__门__不__顾___”__的__态__度__维__护__自__己__和__父__亲__的__尊_ 严___,__并__给__友__人__一__个__难__忘__的__教__训__。____示__例___二__:__我__认__为__元__方__这__样__做__不__对__,_ 因___为__友__人__已__经__惭__愧__认__错__,__下__车__拉__他__,__而___元__方__“__入__门__不__顾__”__显__得__没__有__气_ 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_这__纷__纷__扬__扬__的__白__雪__像__什__么__呢__?___ ②_跟__把__盐__撒__在__空__中__大__体__可__以__相__比__。___ ③_不__如__比__作__柳__絮__乘__风__飞__舞__。___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正午时分 )。过中不至,太丘舍(舍弃 ) 去,去后乃(才)至。①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 ( 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在不?②”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 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舍弃)而去。③”元方曰:“君与家 君(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 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④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两则ppt课件
![《世说新语》两则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f528ab5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cb.png)
05
《世说新语》的现代意义
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要点一
传承古代智慧
通过阅读《世说新语》,我们可以了解古代社会的价值观 、道德观和文化传统,将这些智慧传承下去。
要点二
弘扬民族精神
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世说新语》所蕴含的民 族精神值得我们弘扬,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对现代社会的启示与借鉴
《世说新语》两则
目 录
• 《世说新语》简介 • 《世说新语》中的故事 • 《世说新语》的艺术特色 • 《世说新语》的思想内涵 • 《世说新语》的现代意义
01
《世说新语》简介
作者创作背景
作者
刘义庆(403年-444年),彭城(今 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文学家。
创作背景
《世说新语》是刘义庆在宋明帝刘彧 时期主持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 要记载东汉后期至魏晋时期的名士逸 事。
人性的探索与思考
《世说新语》中的许多故事探索了人性的复杂性,如善恶、美丑、爱恨等。这些探索揭示了人性的多 面性,表明了作者对人性理解的深刻和独到。
《世说新语》中的一些故事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如生命的价值、幸福与痛苦的关系等。 这些思考在故事中得到了体现和探讨,表明了作者对人生哲学的深刻理解。
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世说新语》中的许多故事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病,如权力斗争、贪污腐败、道德沦丧等。这些弊病在故事中被批判和 讽刺,表明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批判态度。
《世说新语》中的一些故事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不平等,如贫富差距、等级制度等。这些社会问题在故事中得到了关 注和反思,表明了作者对社会公正和平等的追求。
03
《世说新语》的艺术特色
语言精练,辞藻华丽
第8课《_世说新语_二则》课件(共48张PPT)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8课《_世说新语_二则》课件(共48张PPT)语文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75ee8670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60.png)
二译
任务二:译读课文
要求: ①红色实词在课下注释用红线勾画; ②蓝色实词用红笔补充在课文相应实词旁。
二译
泛指小辈 文章的义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
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讨论 不久,一会儿
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
急 高兴的样子
像什么
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
兄子胡儿曰 即公大兄无奕女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一读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 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第
译
贰章ຫໍສະໝຸດ 译任务二:译读课文文言文翻译五字法: 留:文言文中沿用至今意义不变的词语,以及人名、地名、官职等 专有名词予以保留; 换:把古今异义词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词语; 调:特殊句式翻译时根据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调整语序; 补:文中省略的主语、宾语等翻译时必须补出; 删:删去文中没有实在意义翻译时又不影响原义的虚词。
形似
撒盐
梨花 飞花 蒲公英 鹅毛
咏雪
意蕴
用柳絮比喻的妙处
飞扬之态(形)
柳絮因风起 轻盈之雅(神)
文学之韵(韵)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 “剩喜满天飞玉蝶,不嫌幽谷阻黄莺。”
──华幼武《春雪》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到 离开
二译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 委而去。生”气元方曰:不“是君与家君期日表中示,动日作中偏不指至一,方则是 无舍信弃;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二则》ppt课件
![《世说新语二则》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e58fba2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e8.png)
古人看重的“四美”是良辰、美 景、赏心、乐 事。这里良辰、美景不可 拘泥地理解为春和景明、绿草如茵,在 雪花飞扬的寒冷天气中,外出不便,聚 会咏雪不正是赏心乐事吗?文中“欣 然”“大笑”“乐”等词可见其融洽、 欢快、轻松的气氛。
撒盐空 中
差可拟
白雪纷纷 何所似
未若柳絮
因风起
3.把雪比作撒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好? 还有更好的形容雪的比喻吗?
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 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
新课导入
同学们,雪花是严寒的冬天里仁慈的 上天送给我们的礼物,它是那样的纯洁、 轻盈,你会怎样形容它呢?今天,我们一 起学习《咏雪》,你们和文中的两位才子 才女比试比试如何呢?
齐读课文,把握节奏,体会语感。
谢太傅fù/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 义 。俄 é而/雪骤zhòu, 公/欣然曰:“白雪纷 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 chā可拟nǐ。”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 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yì 女 ,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白居易一岁识字,六岁作诗,十六岁名扬天下
S 冲消t
非人哉
A 丽任路四出母器需见> 料确协母饰学神
君与家君期日 中,日中不至,则 是无信;对子骂
则是无礼
陈太丘与发期行
读准字音,正确停顿
陈太丘/ 与友/ 期行,期/日中。过中/ 不至,太丘/舍(shě) 去,去后/乃至。元方 /时年七岁,门外/ 戏。客问/元方:“ 尊 君 /在 不(fǒu)?” 答曰: “待君久/ 不至,已 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 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 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 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课件(共38张ppt)
![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课件(共3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35fe403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f1.png)
【乙】谢安(谢太傅)和客人下围棋,不一会儿谢玄从淮水战场上派出的信使到了,谢安看完信,默不作声,又慢慢地下起棋来。客人问他战场上的胜败情况,谢安回答说:“手下大破贼兵。”说话间,神色、举动和平时没有两样。
2.也是一个具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大将风范的政治家和尽得举重若轻风流的名士。
中国历史上最完美的男人
运用人物描写的方法为这两个故事设计一下场景。
【评价标准】:能根据对话内容,展开联想,精确运用人物描写方法,描摹人物的神态、动作等,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地位等特点。
《世说新语》的语言精练含蓄,隽永传神。明代胡应麟说:“读其语言,晋人面目 气韵,恍然生动,而简约玄澹,真致不穷。”朗读课文,展开想象,设计人物对话时的生态、动作、心理活动,填在相应的横线上。(作业本P44导学一)
友
友
于
元方
家君
君
家君
人
君
君
品析语言 场景设计
志人小说是指魏晋六朝时期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记载历史人物传闻逸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逸事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按其内容主要分为笑话、野史、遗闻逸事三大类。其艺术特点包括:①以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②以“丛残小语”、尺幅短书为主要形式;③善于运用典型细节描写和对比衬托手法,突出刻画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④语言简练朴实、生动优美、言约旨丰。
元方入门不顾。
元方说:“你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你正午不到, 就是不讲信用。”
拉
回头看
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自己家的大门。
对着人家的儿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那人感到惭愧,便下车想拉元方,
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积累文言词汇的方法:(作业本P37预学三) (1)说文解字:汉字“引”的演变
2.也是一个具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大将风范的政治家和尽得举重若轻风流的名士。
中国历史上最完美的男人
运用人物描写的方法为这两个故事设计一下场景。
【评价标准】:能根据对话内容,展开联想,精确运用人物描写方法,描摹人物的神态、动作等,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地位等特点。
《世说新语》的语言精练含蓄,隽永传神。明代胡应麟说:“读其语言,晋人面目 气韵,恍然生动,而简约玄澹,真致不穷。”朗读课文,展开想象,设计人物对话时的生态、动作、心理活动,填在相应的横线上。(作业本P44导学一)
友
友
于
元方
家君
君
家君
人
君
君
品析语言 场景设计
志人小说是指魏晋六朝时期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记载历史人物传闻逸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逸事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按其内容主要分为笑话、野史、遗闻逸事三大类。其艺术特点包括:①以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②以“丛残小语”、尺幅短书为主要形式;③善于运用典型细节描写和对比衬托手法,突出刻画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④语言简练朴实、生动优美、言约旨丰。
元方入门不顾。
元方说:“你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你正午不到, 就是不讲信用。”
拉
回头看
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自己家的大门。
对着人家的儿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那人感到惭愧,便下车想拉元方,
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积累文言词汇的方法:(作业本P37预学三) (1)说文解字:汉字“引”的演变
《〈世说新语〉二则》ppt课件22张
![《〈世说新语〉二则》ppt课件22张](https://img.taocdn.com/s3/m/3b6a2fbf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11.png)
字叔平,书法家王羲之的 次子,曾任左将军。
整体感知
Q1: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分析写法
Q2:文章开头一句话,短短十五字,交代了哪些内容?谢家聚会吟 诗,为什么不选择一个良辰佳日,却选择一个寒雪日? A2: (1)文章开头一句话“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短短十五字,涵盖了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主体事件等丰富 的内容。 (2)正因为“寒雪日”“俄而雪骤”,才能引出“咏雪”的事 件。
人教版 七年级 语文(上)
第二单元
8 《世说新语》二则
陈太丘与友期行
课文解读
陈太丘与友期行
丢下(他)而离
约定 正午时分
开。去,离开。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友人)才到。
对别人父亲
乃,才。
这年
的尊称。
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
即陈纪,字元方, 陈寔的长子。
Q5: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 法。(讨论)
总结课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讲述了七岁儿童陈元方的故 事,赞扬了陈元方的聪明机智、明白事理,同时从另 一个方面告诫人们做事要讲诚信、有礼貌。
课堂小结
把家里人聚 集在一起。
文章的义理。
急。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
高兴的样子
盐空中差可拟。”
像什么
即谢朗,字长度, 小名胡儿,谢安 次兄谢据的长子。
大体 相比
不如,不及。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
乘风。因,趁、乘。
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指东晋诗人谢道韫,谢无奕之 女,聪慧有才辩。无奕,谢安 长兄谢奕,字无奕。
《世说新语二则》课件(共24张ppt)
![《世说新语二则》课件(共2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e586813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e6.png)
课后学习
咏雪
文中怎样体现尊重女子、以才德服人?
回答:
课后学习
陈太丘与友期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请用原文填空。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_________
2、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俄而雪骤(
)(
) 撒盐空中差可拟 (
)(
)
未若柳絮因风起(
) 与儿女讲论文义(
未若柳絮因风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学们下课!
(8)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
(9)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比作柳絮凭借风儿漫天飘起。未若:不如比作。因:凭借
(“因”在这里有特殊含义)
(10)无奕女:指谢道韫(yùn),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无奕,指谢奕,
字无奕。王凝之的妻子。
(11)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做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
史等。
咏雪
古今异义
1、儿女 古义:子侄辈,指家中的年轻一代人 今义:指子女
2、文义 古义:诗文 今义:文章的意思
第三节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
作品原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 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通“否”)?”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 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 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 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咏雪
理解赏析
你认为“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 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
《世说新语》二则课件(共41张PPT)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世说新语》二则课件(共41张PPT)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bbaba938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6d.png)
3.从作者在文中着力渲染的气氛中,你读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获得了怎样的感触?
从谢太傅“与儿女”“寒雪日内集”时温馨、愉悦、文化气息浓厚的家庭氛围中,我感受到作者刘义庆对谢家家风的赞赏,可见作者也是一个爱好文学、追求雅趣雅乐的人。我们也要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注意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
《咏雪》记叙了谢太傅在家中与子侄辈咏雪一事,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机智,同时也透露出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
2.自读:划分节奏,注意停顿。
结合下面的提示,勾画文本,找出课文中能够体现“方正”的两个关键词。【提示】方正:指人的行为、品行正直,合乎道义。即行为方正,正直不阿,是人的一种好品格。
信、礼。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守信守时
友人:知错能改
元方:率真刚直
方正(信、礼)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课件创作组
时间:2024年9月1日
哉( ) 尊君在不( )
zāi
fǒu
“陈太丘”即陈寔(shí)(104—186或187),字仲弓,东汉颍川许县(今河南许昌东)人。曾任太丘长。“期”是约定的意思。标题的意思是陈太丘与朋友相约同行,概括交代了故事的起因。
1.听范读,标注字音,解决疑难字句。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fǒu )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 哉( zāi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件(共22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件(共2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359e81c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c9.png)
诗句比较 比较两句诗的优劣
重点问题
“寒雪”“内集”“欣然”“大笑”’ 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家庭氛围:融洽、欢乐、轻松、温馨
重点问题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文章结尾亮出谢道韫父亲的大名和丈夫的官职,有什么 作用?
谢安的哥哥
借父亲和丈夫的 地位补充说明谢道韫 的身份,侧面表达了 作者对谢道韫才华的 王羲之的二儿子 欣赏和赞美。
留 国号、年号、地名、人名等可以保留,直接使用 换 现代汉语双音词替换古代汉语单音词 补 补充省略部分,使意思完整 删 删去无实义的词,不译 调 调整语序,使其符合现代汉语的
文本释义 增 留 换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谢太傅]即谢安。 [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 包括侄儿侄女。 [文义]文章的义理。
fǒu
zāi
文本释义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期行]相约同行。期,约定。 [日中]正午时分。
陈太丘和朋友约定时 间一起出行,约定的是正 午时分。
不 而遇
文本释义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舍去]丢下(他)而离开。舍,舍弃。去,离开。 [乃]才。
朋友过了正午还没有到,陈太丘丢下(他) 而离开,(太丘)离开后(朋友)才来到。
他哥哥的女儿(谢道韫) 说:“不如用柳絮随风飘飞 来比拟。”
文本释义 增 留 换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公大兄无奕女]指东晋诗人谢道韫(yùn), 谢无奕之女,聪慧有才辩。无奕,谢安长兄谢奕, 字无奕。 [王凝之]字叔平,书法家王羲之的次子,曾任 左将军。
谢太傅(听了)大笑,(感到)很高兴。 她就是谢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 凝之的妻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如,不及。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
乘风。因,趁、乘。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即指谢道韫,东晋有名 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 称。无奕,指谢安长兄 谢奕,字无奕。
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 的次子,曾任左将军。
译文:
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 谈论文章的义理。不久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白雪纷 纷扬扬的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把盐撒在空中 差不多可以相比。”他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 被风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大笑了起来。(谢道韫)是太 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整体感知
让我们熟悉下课文内容
字词学习
太傅( fù ) 差( chā ) 尊君在不( fǒu )
俄而( é ) 可拟( nǐ ) 撒( sǎ )
雪骤(zhòu) 无奕( yì ) 柳絮( xù )
咏雪
课文解读
咏雪
即谢安,字安石,东晋陈郡
阳夏人,东晋政治家。死后 子女,这里泛指小
追赠为太傅。
辈,包括侄儿侄女。 不久,一会儿。
2、“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你认为他大笑的内涵有哪些? 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更好?
既有享受天伦之乐的愉快,也有自己中途命题获得成功 的得意;有对兄子的略含贬义的笑,更有对兄女的赞许之笑。 文章虽然没有明确交代谢太傅的评价,但从文末补充谢道韫 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分明是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 韫的才气。意在言外,耐人寻味。
文体知识
志人小说
志人小说是指魏晋六朝时期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人物传闻 逸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逸事小说。志人小说 是在品藻(即品评)人物的社会风气影响之下形成的。它有以 下特点:一是以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二是以“丛残小语”、 尺幅短书为主要形式;三是善于运用典型细节描写和对比衬托 手法,突出刻画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四是语言简练朴实、 生动优美、言约旨丰。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把家里人聚
文章的义理。
急。 高兴的样子。
在一起。
“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哥哥的儿子,即侄子。大体。来自即“所似何”,像什么, 即谢朗,字长度, 宾语前置。何,疑问代 小名胡儿,谢安 词,什么。似,像。 次兄谢据的长子。
相比。
鲁迅曾指出:“汉末政治黑暗,一般名士议论政事,其初在社会 上很有势力,后来遭执政者之嫉视,渐渐被害,如孔融、祢衡等 都被曹操设法害死,所以到了晋代的名士,就不敢再议论政事, 而一变为专谈玄理;清议而不谈政事,这就成了所谓清谈了。但 这种清谈的名士,当时在社会上仍旧很有势力,若不能玄谈的, 好似不够名士的资格;而《世说》这部书,差不多就可看作一部 名士的教科书。”
8《世说新语》二则
部编本 ·七年级上册语文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 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大意。 (重点) 2.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学习课文摹景状物以及运用 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难点) 3.体会古人家庭文化生活的雅趣,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 故事,感受古人智慧、诚实守信和尊重他人的美德。(重点)
赞赏谢道韫 的聪明才智
陈太丘与友期行
课文解读
陈太丘与友期行
丢下(他)而离开。
约定。 正午时分。
去,离开。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
(友人)才到。
也称令尊,对别
乃,乃才至。。元方时这年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人:父“亲尊的君尊在称不。?”
答陈曰纪:,“字待元君方久,不至,已去。” 陈寔的长子。
新课导入
冰心的诗句:
万千的天使 要起来歌颂小孩子 小孩子! 他细小的身躯里 含着伟大的灵魂
我国古代文献记录中就有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 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作诗的曹 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今天我们再跟随古人刘义庆 一起去认识两位古代的少年英才吧!
作者名片
刘义庆(403—444),字季伯,南朝宋 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荆州刺史。文学家。 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喜纳文士。《世 说新语》是由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除《世说新语》 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通“否”。
不是人哪! 哉,语 气助词,表感叹。
表示动作偏指一方。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
谦词,对人谦
舍弃。
称“自君己与的家父君亲期。日中。日中不就至,,副则词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
3、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你认为哪一个更好呢?
①“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 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 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 形似是基础。
②“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 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 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 有意象。
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课文 所选两则分别出自《言语》篇和《方正》篇,题目是编者加的。 《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 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录晋代士大夫的 言谈逸事,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 风气。
4、如何理解作者在文章结尾交代谢道韫的身份这种写法?
这样写,使读者在不知道她是谁的时候先领略了她的才 华,已经暗示了她是一个不平凡的人。这是一种未见其人先 知其才的写作技巧,使谢道韫这个人物形象和她的才华展现 得尤其突出,表明作者非常赞赏她的才气。
结构梳理
咏雪
交代咏雪背景:人物、事件、环境 叙述咏雪事件:一问、两答 补述“兄女”身份
朗读课文,讲述故事: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情: 经过:
寒雪日 家中 谢太傅、儿女们 咏雪
起因 “白雪纷纷何所似?”
发展 “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 结果
“公大笑乐”
1、课文营造了怎样的一种家庭气氛?
课文中“寒雪”“内集” “欣然” “大笑乐” 等词营 造了一种温馨、融洽、欢快、热闹的家庭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