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必修二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B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 第五章综合测试试卷01及答案

(人教版B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 第五章综合测试试卷01及答案

第五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是容量为100的样本数据质量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已知样本质量均在[5,20]内,其分组为[5,10),[10,15),[15,20],则样本质量落在[15,20]内的频数为()A.10B.20C.30D.402.《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和《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瑰宝,并称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某中学为了解本校学生阅读四大名著的情况,随机调查了100位学生,其中阅读过《西游记》或《红楼梦》的学生共有90位,阅读过《红楼梦》的学生共有80位,阅读过《西游记》且阅读过《红楼梦》的学生共有60位,则该校阅读过《西游记》的学生人数与该校学生总数比值的估计值为()A.0.5B.0.6C.0.7D.0.83.把红、蓝、黑、白4张纸牌随机分给甲、乙、丙、丁4个人,每人分得一张,事件“甲分得红牌”与事件“乙分得红牌”是()A.对立事件B.互斥但不对立事件C.不可能事件D.以上都不对4.根据某跑步团体每月跑步的平均里程(单位:公里)的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折线图.根据折线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月跑步平均里程的中位数为6月份对应的里程数B.月跑步平均里程逐月增加C.月跑步平均里程高峰期大致在8、9月D.1月至5月的月跑步平均里程相对于6月至11月,波动性更小,变化比较平稳5.在掷一个骰子的试验中,事件A表示“小于5的偶数点出现”,事件B表示“小于5的点数出现”,则一U发生的概率为()次试验中,事件A BA .13B .12C .23D .566.某示范农场的鱼塘放养鱼苗8万条,根据这几年的经验知道,鱼苗的成活率为95%,一段时间后准备打捞出售,第一网捞出40条,称得平均每条鱼2.5 kg ,第二网捞出25条,称得平均每条鱼2.2 kg ,第三网捞出35条,称得平均每条鱼2.8 kg ,估计这时鱼塘中鱼的总质量为( )A .192 280 kgB .202 280 kgC .182 280 kgD .172 280 kg7.为比较甲、乙两名篮球运动员的近期竞技状态,选取这两名球员最近五场比赛的得分制成如图所示的茎叶图,有以下结论:①甲最近五场比赛得分的中位数高于乙最近五场比赛得分的中位数;②甲最近五场比赛得分平均数低于乙最近五场比赛得分的平均数;③从最近五场比赛的得分看,乙比甲更稳定;④从最近五场比赛的得分看,甲比乙更稳定.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编号为()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8.已知某地区中小学生人数和近视情况分别如图①和图②所示.为了了解该地区中小学生的近视形成原因,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2%的学生进行调查,则样本容量和抽取的高中生近视人数分别为()A .100,10B .100,20C .200,10D .200,209.甲、乙、丙三人参加一次考试,他们合格的概率分别为23,34,25,那么三人中恰有两人合格的概率是( )A .25B .715C .1130D .1610.如图所示,小王与小张二人参加某射击比赛的预赛的五次测试成绩的折线图,设小王与小张成绩的样本平均数分别为A X 和B X ,方差分别为2A s 和2B s ,则()A .AB X X <,22A B s s >B .A B X X <,22A Bs s <C .A B X X >,22A B s s >D .A B X X >,22A Bs s <11.袋子中有四个小球,分别写有“美”“丽”“中”“国”四个字,有放回地从中任取一个小球,直到“中”“国”两个字都取到时停止,用随机模拟的方法估计恰好在第三次停止的概率.利用电脑随机产生0到3之间取整数值的随机数,分别用0,1,2,3代表“中”“国”“美”“丽”这四个字,以每三个随机数为一组,表示取球三次的结果,经随机模拟产生了以下18组随机数:232321230023123021132220001231131133231031320122130233由此可以估计,恰好第三次停止的概率为( )A .19B .318C .29D .51812.有能力互异的3人应聘同一公司,他们按照报名顺序依次接受面试,经理决定“不录用第一个接受面试的人,如果第二个接受面试的人比第一个人能力强,就录用第二个人,否则就录用第三个人”,记该公司录用到能力最强的人的概率为p ,录用到能力中等的人的概率为q ,则(),p q =()A .11,66æöç÷èøB .11,26æöç÷èøC .11,24æöç÷èøD .11,23æöç÷èø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请把正确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13.某单位青年、中年、老年职员的人数之比为11: 8: 6,从中抽取200名职员作为样本,则应抽取青年职员的人数为__________.14.我国高铁发展迅速,技术先进.经统计,在经停某站的高铁列车中,有10个车次的正点率为0.97,有20个车次的正点率为0.98,有10个车次的正点率为0.99,则经停该站高铁列车所有车次的平均正点率的估计值为__________.15.某市政府为了鼓励居民节约用水,计划调整居民生活用水收费方案,拟确定一个合理的月用水量标准x (吨),一位居民的月用水量不超过x 的部分按平价收费,超出x 的部分按议价收费.为了了解居民用水情况,通过抽样,获得了某年100位居民每人的月均用水量(单位:吨),将数据按照[0,0.5),[0.5,1),…,[4,4.5]分成9组,制成了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若该市政府希望使85%的居民每月的用水量不超过标准x (吨),估计x 的值为__________.16.袋中共有6个除了颜色外完全相同的球,其中有1个红球、2个白球和3个黑球.从袋中任取两球,两球颜色为1白1黑的概率等于__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时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0分]为调查甲、乙两校高三年级学生某次联考数学成绩情况,用简单随机抽样,从这两校中各抽取30名高三年级学生,以他们的数学成绩(百分制)作为样本,样本数据的茎叶图如图所示.(1)若甲校高三年级每位学生被抽取的概率为0.05,求甲校高三年级学生总人数,并估计甲校高三年级这次联考数学成绩的及格率(60分及60分以上为及格);(2)设甲、乙两校高三年级学生这次联考数学平均成绩分别为1x ,2x ,估计12x x -的值.18.[12分]为了调查某市市民对出行的满意程度,研究人员随机抽取了1 000名市民进行调查,并将满意程度以分数的形式统计成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其中4a b =.(1)求a,b的值;(2)求被调查的市民的满意程度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3)若按照分层抽样从[50,60),[60,70)中随机抽取8人,应如何抽取?19.[12分]某地区有小学21所,中学14所,大学7所。

高二数学必修二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高二数学必修二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高二数学必修二综合测试题班级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下面四个命题:①分别在两个平面内的两直线是异面直线;②若两个平面平行,则其中一个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必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③假如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④假如一个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A .①②B .②④C .①③D .②③ 2.过点(1,3)P -且垂直于直线032=+-y x 的直线方程为( ) A .012=-+y x B .052=-+y x C .052=-+y x D .072=+-y x 3.圆(x -1)2+y 2=1的圆心到直线y =33x 的间隔 是( )A .12B .32 C .1 D .34.已知21F ,F 是椭圆 的左右焦点,P 为椭圆上一个点,且2:1PF :PF 21=,则21PF F cos ∠等于( )A .12B .31C .41D .225.已知空间两条不同的直线m,n 和两个不同的平面,αβ,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若//,,//m n m n αα⊂则 B .若,,m m n n αβα⋂=⊥⊥则 C .若//,//,//m n m n αα则D .若//,,,//m m n m n αβαβ⊂=则6.圆x 2+y 2-2x +4y -20=0截直线5x -12y +c =0所得的弦长为8,则c 的值是( ) A .10 B .10或-68 C .5或-34D .-687.已知0,0ab bc <<,则直线ax by c +=通过( ) A .第一、二、三象限 B .第一、二、四象限C .第一、三、四象限D .第二、三、四象限8.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F 分别是AA 1及CC 1的中点,则直线ED 及D 1F 所成角的大小是( )Q PC'B'A'CB AA .15B .13 C .12D9. 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各棱长相等,侧掕垂直于底面,点D 是侧面11BB C C 的中心,则AD 及平面11BB C C 所成角的大小是 ( ) A .30 B .45 C .60 D .9010.将正方形ABCD 沿对角线BD 折成直二面角A -BD -C ,有如下四个结论:①AC ⊥BD ;②△ACD 是等边三角形;③AB 及平面BCD 成60°的角;④AB 及CD 所成的角 是60°.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 1B. 2C. 3D. 411.如图: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体积为V ,点P 、Q 分别在侧棱AA 1 和 CC 1上,AP=C 1Q ,则四棱锥B —APQC 的体积为( ) A .2V B .3V C .4V D .5V(11题) 12.如图,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为1,线段B 1D 1上有两个动点 E 、F , 且EF =12,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AC ⊥BEB .EF ∥平面ABCD (12题)C .三棱锥A —BEF 的体积为定值D .△AEF 的面积及△BEF 的面积相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及其尺寸(单位:cm)如图所示, 则该几何体的侧面积为_ ______cm 214.两圆221x y +=和22(4)()25x y a ++-=相切, 则实数a 的值为15.已知21F ,F 是椭圆的两个焦点,过2F 的直线交椭圆于P 、Q 两点,PQ PF 1⊥且PQ PF 1=,则椭圆的离心率为16.过点A (4,0)的直线l 及圆(x -2)2+y 2=1有公共点,则直线l 斜率的取值范围为 三、解答题17.如图,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BC 及△A 1B 1C 1都为正三角形且AA 1⊥面ABC ,F 、F 1俯视图分别是AC ,A 1C 1的中点. 求证:(1)平面AB 1F 1∥平面C 1BF ; (2)平面AB 1F 1⊥平面ACC 1A 1.(17题)18.已知点),(y x P 在圆1)1(22=-+y x 上运动.(1)求的最大值及最小值;(2)求y x +2的最大值及最小值.19. 如图,DC ⊥平面ABC ,EB ∥DC ,AC =BC =EB =2DC =2,∠ACB =120°, P ,Q 分别为AE ,AB 的中点. (1)证明:PQ ∥平面ACD ;(2)求AD 及平面ABE 所成角的正弦值(19题)20.已知圆C 1:x 2+y 2-2x -4y +m =0, (1)务实数m 的取值范围;(2)若直线l :x +2y -4=0及圆C 相交于M 、N 两点,且OM ⊥ON ,求m 的值。

人教版A版27课标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第八章综合测试试题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A版27课标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第八章综合测试试题试卷含答案

第八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m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γ是三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若m ∥α,n ∥α,则m n ∥ B.若⊥αγ,⊥βγ,则∥αβ C.若m ∥α,m ⊥β,则⊥αβD.若m ∥α,⊥αβ,则m ⊥β2.如图,O A B ′′′△是水平放置的OAB △的直观图,6A O =′′,2B O =′′,则OAB △的面积是( )A.6B.C.D.123.BC 是Rt ABC △的斜边,PA ABC ⊥平面,PD BC D ⊥于点,则图8-7-37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是( )A.8B.7C.6D.54.如图,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点M ,N 分别是线段1DB 和1A C 上不重合的两个动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1BC MN ⊥B.1B N CM ∥C.11ABN C MD 平面∥平面D.1111CDM A B C D 平面⊥平面5.已知一个多面体的内切球的半径为1,多面体的表面积为18,则此多面体的体积为( ) A.18B.12C.6D.12π6.如图8-7-39所示,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侧棱垂直于底面,AB AC ==,16BB BC ==,E ,F 为侧棱1AA 上的两点,且3EF =,则多面体11BB C CEF 的体积为( ) A.30 B.18 C.15D.127.如图,一个无盖的正方体盒子的棱长为2,BC 的中点为M ,一只蚂蚁从盒外的B 点沿正方形的表面爬到盒内的M 点,则蚂蚁爬行的最短距离是( )B.1D.2+8.如图,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1,线段11B D 上有两个动点E ,F ,且12EF =,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AC BE ⊥B.EF ABCD ∥平面C.三棱锥A BEF -的体积为定值D.AEF △的面积与BEF △的面积相等9.如图8-7-42,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1AD AA =,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111A B CD BC D ⊥平面平面B.1111A B CD P D P BC D 在平面上存在一点使得∥平面C.111A C Q D Q BC D 在直线上存在一点,使得∥平面D.111A C R D R BC D ⊥在直线上存在一点,使得平面10.如图,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12AB AA AD ==,E 是1DD 的中点,114BF C K AB ==,设过点E ,F ,K 的平面与平面ABCD 的交线为l ,则直线l 与直线11A D 所成角的正切值为( )A.1B.2C.3D.4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请把正确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1.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a ,沿对角线AC 将ADC △折起,若°60DAB ∠=,则二面角D AC B --的平面角的大小为________.12.在正三棱锥S ABC -中,AB =,SA =,E ,F 分别为AC ,SB 的中点.平面α过点A ,SBC ∥平面α,ABC l α= 平面,则异面直线l 和EF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________.13.如图,一个实心六角螺帽毛坯(正六棱柱)的底边长为4,高为3,若在中间竖直钻一个圆柱形孔后,其表面积没有变化,则孔的半径为________.14.如图8-7-46,直角梯形ABCD 中,°90DAB ∠=,AB CD ∥,CE AB ⊥于点E .已知22BE AE ==,°30BCE ∠=.若将直角梯形绕直线AD 旋转一周,则图中阴影部分所得旋转体的体积为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解答时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12分]如图所示,一个圆锥形的空杯子(只考虑杯身部分)上放着一个直径为8 cm 的半球形冰淇淋,请你设计一种这样的圆锥形杯子(杯口直径等于半球形冰淇淋的直径,杯壁厚度忽略不计),使冰淇淋融化后不会溢出杯子,怎样设计才能使其所用材料面积最小?并求面积的最小值.16.[12分]在四面体ABCD 中,E ,H 分别是线段AB ,AD 的中点,F ,G 分别是线段CB ,CD 上的点,且12CF CG BF DG ==.求证: (1)四边形EFGH 是梯形;(2)AC ,EF ,GH 三条直线相交于同一点.17.[13分]在如图所示的多面体中,EF AEB ⊥平面,AE EB ⊥,AD EF ∥,EF BC ∥,24BC AD ==,3EF =,2AE BE ==,G 是BC 的中点。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 第九章~第十章 综合测试卷 (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 第九章~第十章 综合测试卷 (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第九章~第十章综合测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60分,第Ⅱ卷90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现要完成下列两项抽样调查:①从10盒酸奶中抽取3盒进行食品卫生检查;②东方中学共有160名教职工,其中一般教师120名,行政人员16名,后勤人员24名.为了了解教职工对学校在校务公开方面的意见,拟抽取一个容量为20的样本.较为合理的抽样方法是()A.①抽签法,②比例分配的分层随机抽样B.①随机数法,②比例分配的分层随机抽样C.①随机数法,②抽签法D.①抽签法,②随机数法2.若A,B为对立事件,则下列式子中成立的是()A.P(A)+P(B)<1B.P(A)+P(B)>1C.P(A)+P(B)=0D.P(A)+P(B)=13.从一箱产品中随机地抽取一件,设事件A={抽到一等品},事件B={抽到二等品},事件C={抽到三等品},且已知P(A)=0.65,P(B)=0.2,P(C)=0.1,则事件“抽到的产品不是一等品”的概率为()A.0.2B.0.35C.0.3D.0.44.某宠物商店对30只宠物狗的体重(单位:千克)作了测量,并根据所得数据画出了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C6-1所示,则这30只宠物狗体重的平均值大约为()图C6-1A.15.5千克B.15.6千克C.15.7千克D.16千克5.以下数据为参加数学竞赛决赛的15人的成绩(单位:分):78,70,72,86,88,79,80,81,94,84,56,98,83,90,91,则这15人成绩的第80百分位数是()A.90分B.91.5分C.91分D.90.5分6.一组样本数据a,3,4,5,6的平均数是b,且不等式x2-6x+c<0的解集为(a,b),则这组样本数据的标准差是()A.1B.2C.3D.27.我国历史上有田忌与齐王赛马的故事:“田忌的上等马优于齐王的中等马,劣于齐王的上等马;田忌的中等马优于齐王的下等马,劣于齐王的中等马;田忌的下等马劣于齐王的下等马.”若双方各自拥有上、中、下等马各1匹,双方各随机选1匹马进行1场比赛,则齐王的马获胜的概率为()A.23B.13C.12D.568.在发生某公共卫生事件期间,有专业机构认为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发生规模群体感染的标志为“连续10天,每天新增疑似病例数量不超过7”.根据过去10天甲、乙、丙、丁四地新增疑似病例数据,一定符合该标志的是()A.甲地:总体的平均数为3,中位数为4B.乙地:总体的平均数为1,总体方差大于0C.丙地:中位数为2,众数为3D.丁地:总体的平均数为2,总体方差为3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9.给出下列四个说法,其中正确的说法有()A.做100次抛硬币的试验,结果有51次出现正面朝上,因此,出现正面朝上的概率是51100B.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就是这个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C.抛掷骰子100次,得点数是1的结果有18次,则出现1点的频率是950D.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不一定是这个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10.在某次高中学科竞赛中,4000名考生的参赛成绩统计如图C6-2所示,60分以下视为不及格,若同一组中的数据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为代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C6-2A.成绩在[70,80)内的考生人数最多B.不及格的考生人数为1000C.考生竞赛成绩的平均数约为70.5分D.考生竞赛成绩的中位数为75分11.某健身房为了解运动健身减肥的效果,调查了20名肥胖者健身前(如直方图C6-3(1)所示)后(如直方图(2)所示)的体重(单位:kg)变化情况:图C6-3对比数据,关于这20名肥胖者,下面结论正确的是()A.健身后,体重在区间[90,100)内的人数较健身前增加了2B.健身后,体重原在区间[100,110)内的人员一定无变化C.健身后,20人的平均体重大约减少了8kgD.健身后,原来体重在区间(110,120]内的肥胖者体重都有减少12.从甲袋中摸出一个红球的概率是13,从乙袋中摸出一个红球的概率是12,从两袋中各摸出一个球,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2个球都是红球的概率为16B.2个球不都是红球的概率为13C.至少有1个红球的概率为23D.2个球中恰有1个红球的概率为12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入下表:题号12345678总分答案题号9101112答案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三、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3.从甲、乙两个厂家生产的同一种产品中各抽取8件产品,对其使用寿命(单位:年)跟踪调查的结果如下:甲:3,4,5,6,8,8,8,10;乙:3,3,4,7,9,10,11,12.两个厂家在广告中都称该产品的使用寿命是8年,请根据结果判断厂家在广告中分别采用了平均数、众数、中位数中的哪一个特征数:甲:,乙:.14.如图C6-4是容量为100的样本数据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则样本数据落在区间[6,18)内的频数为.图C6-415.已知甲、乙、丙3名运动员射击一次击中目标的概率分别为0.7,0.8,0.85,若这3人向目标各射击一次,则目标没有被击中的概率为.16.甲、乙两人玩猜数字游戏,先由甲在心中任想一个数字,记为a,再由乙猜甲刚才想的数字,把乙猜的数字记为b,且a,b∈{0,1,2,…,9}.若|a-b|≤1,则称甲、乙两人“心有灵犀”.现任意找两人玩这个游戏,则这两人“心有灵犀”的概率为.四、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0分)某班选派5人,参加学校举行的数学竞赛,获奖的人数及其概率如下:获奖人数012345概率0.10.16x y0.2z(1)若获奖人数不超过2的概率为0.56,求x的值;(2)若获奖人数最多为4的概率为0.96,获奖人数最少为3的概率为0.44,求y,z的值.18.(12分)甲、乙两台机床同时加工直径为100cm的零件,为检验质量,各从中抽取6个零件测量其直径,所得数据如下.甲:99,100,98,100,100,103;乙:99,100,102,99,100,100.(1)分别计算两组数据的平均数及方差;(2)根据计算结果判断哪台机床加工零件的质量更稳定.19.(12分)某校高一年级举行了一次数学竞赛,为了了解参加本次竞赛的学生的成绩情况,从中抽取了部分学生的成绩(取正整数,单位:分)作为样本(样本量为n)进行统计,按照[50,60),[60,70),[70,80),[80,90),[90,100]的分组作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C6-5所示,已知成绩在[50,60),[90,100]内的频数分别为8,2.(1)求样本量n和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的x,y的值;(2)估计参加本次竞赛的学生成绩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图C6-520.(12分)生产同一种产品,甲机床的废品率为0.04,乙机床的废品率为0.05,从甲、乙机床生产的产品中各任取1件,求:(1)至少有1件废品的概率;(2)恰有1件废品的概率.21.(12分)某儿童乐园在“六一”儿童节推出了一项趣味活动.参加活动的儿童需转动如图C6-6所示的转盘两次,每次转动后,待转盘停止转动时,记录指针所指区域中的数.设两次记录的数分别为x,y.奖励规则如下:①若xy≤3,则奖励玩具一个;②若xy≥8,则奖励水杯一个;③其余情况奖励饮料一瓶.假设转盘质地均匀,四个区域划分均匀.小亮准备参加此项活动.(1)求小亮获得玩具的概率;(2)请比较小亮获得水杯的概率与获得饮料的概率的大小,并说明理由.图C6-622.(12分)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某区政府为了解本区居民对区政府防疫工作的满意度,从本区居民中随机抽取若干居民进行评分(满分100分).根据调查数据制成如下表格和如图C6-7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已知评分在[80,100]内的居民有600人.满意度评分[40,60)[60,80)[80,90)[90,100]满意度等级不满意基本满意满意非常满意(1)求频率分布直方图中a的值及参与评分的总人数.(2)定义满意度指数η=(满意程度的平均分)/100,若η<0.8,则防疫工作需要进行大的调整,否则不需要进行大调整.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区防疫工作是否需要进行大调整.(3)为了解部分居民不满意的原因,从不满意的居民(评分在[40,50),[50,60)内)中用比例分配的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6位居民,倾听他们的意见,并从6人中抽取2人担任防疫工作的监督员,求这2人中仅有1人对防疫工作的评分在[40,50)内的概率.图C6-7参考答案与解析1.A[解析]①总体较少,宜用抽签法;②各层间差异明显,宜用分层随机抽样.故选A.2.D[解析]若事件A与事件B是对立事件,则P(A)+P(B)=1.故选D.3.B[解析]∵事件A={抽到一等品},且P(A)=0.65,∴事件“抽到的产品不是一等品”的概率P=1-P(A)=1-0.65=0.35.4.B[解析]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以计算出各组的频率分别为0.1,0.2,0.3,0.2,0.1,0.1,故各组的频数分别为3,6,9,6,3,3,则这30只宠物狗体重的平均值为11×3+13×6+15×9+17×6+19×3+21×330=15.6(千克),故选B.5.D[解析]将这15人的成绩(单位:分)由小到大依次排列为56,70,72,78,79,80,81,83,84,86,88,90,91,94,98,因为15×80%=12,第12,13个数据分别为90分、91分,所以这15人成绩的第80百分位数是90.5分.故选D.6.B[解析]由题意得a+3+4+5+6=5b,a+b=6,解得a=2,b=4,所以样本数据的方差s2=15×[(2-4)2+(3-4)2+(4-4)2+(5-4)2+(6-4)2]=2,所以标准差s=2.故答案为B.7.A[解析]依题意,记田忌的上等马、中等马、下等马分别为a,b,c,齐王的上等马、中等马、下等马分别为A,B,C.由题意可知,样本空间Ω={aA,bA,cA,aB,bB,cB,aC,bC,cC},共有9个样本点,其中事件“田忌可以获胜”包含的样本点为aB,aC,bC,共3个,则齐王的马获胜的概率P=1-39=23.故选A.8.D[解析]由于甲地总体数据的平均数为3,中位数为4,即按从小到大排序后,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为4,因此后面的数据可以大于7,故甲地不一定符合.乙地总体数据的平均数为1,因此这10天的新增疑似病例总数为10,又由于方差大于0,故这10天中新增疑似病例数量不可能每天都是1,可以有一天大于7,故乙地不一定符合.丙地总体数据的中位数为2,众数为3,故数据中可以出现8,故丙地不一定符合.丁地总体数据的平均数为2,方差为3,故丁地一定符合.9.CD[解析]对于A,混淆了频率与概率的区别,故A错误;对于B,混淆了频率与概率的区别,故B 错误;对于C,抛掷骰子100次,得点数是1的结果有18次,则出现1点的频率是950,符合频率定义,故C正确;对于D,频率是概率的估计值,故D正确.故选CD.10.ABC [解析]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得,成绩在[70,80)内的频率最高,考生人数最多,故A 正确;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得,成绩在[40,60)内的频率为0.25,则不及格的考生人数为4000×0.25=1000,故B 正确;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得,平均数为45×0.1+55×0.15+65×0.2+75×0.3+85×0.15+95×0.1=70.5(分),故C 正确;因为成绩在[40,70)内的频率为0.45,在[70,80)内的频率为0.3,所以中位数为70+10×0.050.3≈71.67(分),故D 错误.故选ABC .11.AD[解析]体重在区间[90,100)内的肥胖者由健身前的6人增加到健身后的8人,增加了2人,故A 正确;健身后,体重在区间[100,110)内的频率没有变,但人员组成可能改变,故B 错误;健身后,20人的平均体重大约减少了(0.3×95+0.5×105+0.2×115)-(0.1×85+0.4×95+0.5×105)=5(kg),故C 错误;因为图(2)中没有体重在区间(110,120]内的人员,所以原来体重在区间(110,120]内的肥胖者体重都有减少,故D 正确.故选AD .12.ACD[解析]设“从甲袋中摸出一个红球”为事件A 1,“从乙袋中摸出一个红球”为事件A 2,则P (A 1)=13,P (A 2)=12,且A 1,A 2独立;在A 中,“2个球都是红球”为事件A 1A 2,其概率为13×12=16,A 正确;在B中,“2个球不都是红球”是“2个球都是红球”的对立事件,其概率为56,B 错误;在C 中,“2个球中至少有1个红球”的概率为1-P ( )P ( )=1-23×12=23,C 正确;在D 中,2个球中恰有1个红球的概率为13×12+23×12=12,D 正确.故选ACD .13.众数中位数[解析]对甲厂的数据进行分析:该组数据中8年出现的次数最多,故广告中采用了众数;对乙厂的数据进行分析:该组数据最中间的是7年与9年,故中位数是7+92=8(年),故广告中采用了中位数.14.80[解析]由题图知,样本数据落在区间[6,18)内的频数为100×0.8=80.15.0.009[解析]由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知,3人向目标各射击一次,目标没有被击中的概率P=(1-0.7)×(1-0.8)×(1-0.85)=0.3×0.2×0.15=0.009.16.725[解析]从{0,1,2,…,9}中任意取两个数(可重复),该试验共有100个样本点,事件“|a-b|≤1”包含的样本点为(0,0),(1,1),(2,2),(3,3),(4,4),(5,5),(6,6),(7,7),(8,8),(9,9),(0,1),(1,0),(1,2),(2,1),(2,3),(3,2),(3,4),(4,3),(4,5),(5,4),(5,6),(6,5),(6,7),(7,6),(7,8),(8,7),(8,9),(9,8),共有28个,所以所求概率P=28100=725.17.解:记事件“在竞赛中,有k 人获奖”为A k (k ∈N,k ≤5),则事件A k 彼此互斥.(1)∵获奖人数不超过2的概率为0.56,∴P (A 0)+P (A 1)+P (A 2)=0.1+0.16+x=0.56,解得x=0.3.(2)由获奖人数最多为4的概率为0.96,得P (A 5)=1-0.96=0.04,即z=0.04.由获奖人数最少为3的概率为0.44,得P (A 3)+P (A 4)+P (A 5)=0.44,即y+0.2+0.04=0.44,解得y=0.2.18.解:(1)由题中数据可得 甲=16×(99+100+98+100+100+103)=100(cm); 乙=16×(99+100+102+99+100+100)=100(cm).甲2=16×(1+0+4+0+0+9)=73, 乙2=16×(1+0+4+1+0+0)=1.(2)由(1)知两台机床所加工零件的直径的平均数相同,又 甲2> 乙2,所以乙机床加工零件的质量更稳定.19.解:(1)由题意可知,样本量n=80.016×10=50,y=250×10=0.004,x=0.1-0.016-0.04-0.01-0.004=0.03.(2)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估计,参加本次竞赛的学生成绩的众数为75分.设样本数据的中位数为m ,因为(0.016+0.03)×10<0.5<(0.016+0.03+0.04)×10,所以m ∈[70,80),所以(0.016+0.03)×10+(m-70)×0.04=0.5,解得m=71,故估计参加本次竞赛的学生成绩的中位数为71分.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估计,参加本次竞赛的学生成绩的平均数为55×0.16+65×0.3+75×0.4+85×0.1+95×0.04=70.6(分).20.解:记从甲、乙机床生产的产品中取1件是废品分别为事件A ,B ,则事件A ,B 相互独立,且P (A )=0.04,P (B )=0.05.(1)设“至少有1件废品”为事件C ,则P (C )=1-P ( )=1-P ( )P ( )=1-(1-0.04)×(1-0.05)=0.088.(2)设“恰有1件废品”为事件D ,则P (D )=P (A )+P ( B )=0.04×(1-0.05)+(1-0.04)×0.05=0.086.21.解:(1)试验的所有样本点为(1,1),(1,2),(1,3),(1,4),(2,1),(2,2),(2,3),(2,4),(3,1),(3,2),(3,3),(3,4),(4,1),(4,2),( 4,3),(4,4),共16个.事件“xy≤3”包含的样本点有(1,1),(1,2),(1,3),(2,1),(3,1),共5个,所以小亮获得玩具的概率为516.(2)事件“xy≥8”包含的样本点有(2,4),(3,3),(3,4),(4,2),(4,3),(4,4),共6个,所以小亮获得水杯的概率为38,小亮获得饮料的概率为1-516-38=516,所以小亮获得水杯的概率大于获得饮料的概率.22.解:(1)由频率分布直方图知(0.002+0.004+0.014+0.02+0.035+a)×10=1,即10×(0.075+a)=1,解得a=0.025,设共有n人参与评分,则600 =(0.035+0.025)×10,解得n=1000,即参与评分的总人数为1000.(2)由频率分布直方图知各组的频率分别为0.02,0.04,0.14,0.2,0.35,0.25,所以η=45×0.02+55×0.04+65×0.14+75×0.2+85×0.35+95×0.25100=0.807>0.8,所以该区防疫工作不需要进行大调整.(3)因为0.002×10×1000=20,0.004×10×1000=40,所以评分在[40,50),[50,60)内的居民人数分别为20,40,所以所抽取的评分在[40,50)内的居民人数为20×660=2,将这2人分别记为a,b,所抽取的评分在[50,60)内的居民人数为40×660=4,将这4人分别记为A,B,C,D.从这6人中抽取2人,试验的样本点有ab,aA,aB,aC,aD,bA,bB,bC,bD,AB,AC,AD,BC,BD,CD,共15个.而“仅有1人对防疫工作的评分在[40,50)内”包含的样本点有aA,aB,aC,aD,bA,bB,bC,bD,共8个,则所求事件的概率为815.。

(人教版B版2017课标)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 全册综合测试卷二(附答案)

(人教版B版2017课标)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 全册综合测试卷二(附答案)

(人教版B 版2017课标)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 全册综合测试卷二(附答案)第四章综合测试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函数()3x y f =的定义域为[1,1]-,则函数()3log y f x =的定义域为( ) A .[1,1]-B .1,23⎡⎤⎢⎥⎣⎦C .[1,2]D .2.已知函数1()2)2f x x =+,则1(lg 2)lg 2f f ⎛⎫+= ⎪⎝⎭( ) A .1-B .0C .1D .2 3.设函数2()log f x x =,若(1)2f a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 A .(1,3)-B .(,3)-∞C .(,1)-∞D .(1,1)-4.已知函数2||()e x f x x =+,若()2a f =,121log 4b f ⎛⎫= ⎪ ⎪⎝⎭,2log c f ⎛= ⎝⎭,则,,a b c 的大小关系为( ) A .a b c >>B .a c b >>C .b a >>cD .c a b >>5.已知(31)4,1,()log ,1aa x a x f x x x -+⎧=⎨⎩<≥,是R 上的减函数,那么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0,1)B .11,73⎡⎫⎪⎢⎣⎭C .10,3⎛⎫ ⎪⎝⎭D .11,93⎛⎫ ⎪⎝⎭6.已知,(1,)m n ∈+∞,且m n >,若26log log 13m n n m +=,则函数2()m nf x x =的图像为( )ABCD7.给出下列命题:①函数e e 2x xy -+=为偶函数;②函数e 1e 1x x y -=+在x ∈R 上单调递增;③函数lg y x =在区间(0,)+∞上单调递减;④函数13xy ⎛⎫= ⎪⎝⎭与3log y x =-的图像关于直线y x =对称。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A .1B .2C .3D .48.设函数()2ln 1y x x =-+,则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 A .函数的定义域为RB .函数是增函数C .函数的图像关于直线12x =对称D .函数的值域是3ln ,4⎡⎫+∞⎪⎢⎣⎭9.某种热饮需用开水冲泡,其基本操作流程如下:①先将水加热到100℃,水温()y ℃与时间(min)t 近似满足一次函数关系;②用开水将热饮冲泡后在室温下放置,温度()y ℃与时间(min)t 近似满足函数关系式101802t ay b -⎛⎫=+ ⎪⎝⎭(,a b 为常数).通常这种热饮在40℃时,口感最佳,某天室温为20℃,冲泡热饮的部分数据如图所示,那么按上述流程冲泡一杯热饮,并在口感最佳时饮用,最少需要的时间为( )A .35minB .30minC .25minD .20min10.已知函数22log ,02,()43,2,x x f x x x x ⎧⎪=⎨-+-⎪⎩<≤>若,,a b c 互不相等,且()()()f a f b f c ==,则abc 的取值范围是( ) A .[2,3]B .(2,3)C .[2,3)D .(2,3]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有选错的得0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 11.给出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A .函数2112x y -+⎛⎫= ⎪⎝⎭的最大值为12B .已知函数log (2)a y ax =-(0a >且1a ≠)在(0,1)上是减函数,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1,2)C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2x y =与2log y x =的图像关于直线y x =对称D .已知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f x 在(,0)-∞内有1 010个零点,则函数()f x 的零点个数为2 02112.定义“正对数”:0,01,ln ln , 1.x x x x +⎧=⎨⎩<<≥若0a >,0b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ln ln b a b a ++=B .ln ()ln ln ab a b +++=+C .ln ()ln ln a b a b +++++≥D .ln ()ln ln ln 2a b a b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将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3.已知()y f x =为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且当0x >时,()e 1x f x =+,则(ln2)f -的值为________.14.某新能源汽车公司为激励创新,计划逐年加大研发资金投入,若该公司2018年(记为第1年)全年投入研发资金5 300万元,在此基础上,以后每年投入的研发资金比上一年增长8%,则该公司全年投入的研发资金开始超过7 000万元的年份是________年.(参考数据:lg1.080.03≈,lg5.30.72≈,lg70.85≈)15.已知函数()log (1)a f x x =-+(0a >且1a ≠)在[2,0]-上的值域是[1,0]-.若函数()3x m g x a +=-的图像不经过第一象限,则m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16.若不等式()21212xxm m ⎛⎫-- ⎪⎝⎭<对一切(,1]x ∈-∞-恒成立,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四、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0分)(1()231251log 227-⎛⎫--+ ⎪⎝⎭的值;(2)计算:1324lg 2493-18.(12分)已知幂函数()221()1m f x m m x --=--⋅在(0,)+∞上单调递增,函数()22x x m g x =+. (1)求实数m 的值,并简要说明函数()g x 的单调性; (2)若不等式(13)(1)0g t g t -++≥恒成立,求实数t 的取值范围.19.(12分)目前,我国一些高耗能低效产业(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炼化等)的产能过剩将严重影响生态文明建设,“去产能”将是一项重大任务.某企业从2018年开始,每年的产能比上一年减少的百分比为(01)x x <<. (1)设n 年后(2018年记为第1年)年产能为2017年的a 倍,请用a ,n 表示x ; (2)若10%x =,则至少要到哪一年才能使年产能不超过2017年的25%?(参考数据:lg20.301≈,lg30.477≈)20.(12分)已知函数2()lg 2lg(10)3f x x a x =-+,1,10100x ⎡⎤∈⎢⎥⎣⎦. (1)当1a =时,求函数()f x 的值域;(2)若函数()y f x =的最小值记为()m a ,求()m a 的最大值.21.(12分)已知函数()log a f x x b =+(其中,a b 均为常数,0a >且1a ≠)的图像经过点()2,5与点()8,7.(1)求,a b 的值;(2)设函数2()x x g x b a +=-,若对任意的1[1,4]x ∈,存在[]220,log 5x ∈,使得()()12f x g x m =+成立,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22.(12分)已知函数()4()log 41()x f x kx k =++∈R 是偶函数. (1)求k 的值;(2)设44()log 23x g x a a ⎛⎫=⋅- ⎪⎝⎭,若函数()f x 与()g x 的图像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3)若函数[]1()22()421,0,log 3f x xx h x m x +=+⋅-∈,是否存在实数()h x 使得最小值为0,若存在,求出m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第四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一、 1.【答案】D【解析】由[1,1]x ∈-,得13,33x ⎡⎤∈⎢⎥⎣⎦,所以31log ,33x ⎡⎤∈⎢⎥⎣⎦,所以x ∈.2.【答案】C1()2)2f x x =-+,11()()2)2)2)2)122f x f x x x x x ∴+-=+++=++22lg(144)1lg111x x =+-+=+=,1(lg 2)lg (lg 2)(lg 2)12f f f f ⎛⎫∴+=+-= ⎪⎝⎭.3.【答案】A 【解析】函数2()log f x x =在定义域内单调递增,2(4)log 42f ==,∴不等式(1)2f a +<等价于014a +<<,解得13a -<<,故选A .4.【答案】C【解析】2||2||()()e e ()x x f x x x f x --=-+=+=知函数()f x 为偶函数,且在(0,)+∞为增函数,()02(1)a f f ==,121log (2)4b f f ⎛⎫== ⎪ ⎪⎝⎭,211log 22f f f c ⎛⎛⎫⎛⎫=-= ⎪ ⎪ ⎭⎝⎝⎭=⎝⎭,所以1(2)(1)2f f f ⎛⎫⎪⎝⎭>>,即b a c >>.5.【答案】B【解析】由题意得310,3140,01,a a a a -⎧⎪-+⎨⎪⎩<≥<<解得1173a ≤<,故选B .6.【答案】A【解析】由题意,得26log log 2log 6log 13m m n n n m n m +=+=,令log (1)m t n t =<,则6213t t +=,解得12t =或6t =(舍去),所以n =21m n=,所以2()mn f x x =的图像即为()f x x =的图像,故选A .7.【答案】C【解析】由e e ()()2x x f x f x -+-==,知e 2e x xy -+=为偶函数,因此①正确;由11e e 221111e e e x x x x x y -+-===-+++知1e e 1x x y -=+在R 上单调递增,因此②正确;当0x >时,lg lg y x x ==,它在(0,)+∞上是增函数,因此③错误;由313log log y x x =-=知13xy ⎛⎫= ⎪⎝⎭与3log y x =-的图像关于直线y x =对称,因此④正确,故选C .8.【答案】B【解析】A 中命题正确,22131024x x x ⎛⎫-+=-+ ⎪⎝⎭>恒成立,∴函数的定义域为R ;B 中命题错误,函数()2ln 1y x x =-+在12x >时是增函数,在12x <时是减函数;C 中命题正确,函数的图像关于直线12x =对称:D 中命题正确,由221331244x x x ⎛⎫-+=-+ ⎪⎝⎭≥可得()23ln 1ln 4y x x =-+≥,∴函数的值域为3ln ,4⎡⎫+∞⎪⎢⎣⎭.故选B .9.【答案】C【解析】由题图知,当05t ≤<时,函数图像是一条线段,当5t ≥时,因为函数的解析式为101802t a y b -⎛⎫=+ ⎪⎝⎭,所以将(5,100)和(15,60)代入解析式,得5101510110080,216080,2aa b b --⎧⎛⎫⎪=+ ⎪⎪⎪⎝⎭⎨⎪⎛⎫⎪=+ ⎪⎪⎝⎭⎩解得5,20,a b =⎧⎨=⎩故函数的解析式为51018020,52t y t -⎛⎫=+ ⎪⎝⎭≥.令40y =,解得25t =,所以最少需要的时间为25min . 10.B 根据已知画出函数()f x 的草图如下。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二 章末综合测评4 Word版含答案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二 章末综合测评4 Word版含答案

圆与方程一、选择题1.(2016·葫芦岛高一检测)过点(21)的直线中被圆x 2+y 2-2x +4y =0截得的最长弦所在的直线方程为( )A .3x -y -5=0B .3x +y -7=0C .x +3y -5=0D .x -3y +1=0【解析】 依题意知所求直线通过圆心(1-2)由直线的两点式方程得y +21+2=x -12-1即3x -y -5=0故选A 【答案】 A2.已知点M (ab )在圆O :x 2+y 2=1外则直线ax +by =1与圆O 的位置关系是( )A .相切B .相交C .相离D .不确定【解析】 由题意知点在圆外则a 2+b 2>1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 =1a 2+b2<1故直线与圆相交.【答案】 B3.若P (2-1)为圆C :(x -1)2+y 2=25的弦AB 的中点则直线AB 的方程是( ) A .2x -y -5=0 B .2x +y -3=0 C .x +y -1=0D .x -y -3=0【解析】 圆心C (10)k PC =0-(-1)1-2=-1则k AB =1AB 的方程为y +1=x -2 即x -y -3=0故选D 【答案】 D4.圆心在x 轴上半径为1且过点(21)的圆的方程是( ) A .(x -2)2+y 2=1 B .(x +2)2+y 2=1C.(x-1)2+(y-3)2=1D.x2+(y-2)2=1【解析】设圆心坐标为(a0)则由题意可知(a-2)2+(1-0)2=1解得a=2故所求圆的方程是(x-2)2+y2=1【答案】 A8.(2016·泰安高一检测)圆x2+y2-4x-4y-10=0上的点到直线x+y-14=0的最大距离与最小距离的差是()【09960151】A.36 B.18C.6 2 D.5 2【解析】圆x2+y2-4x-4y-10=0的圆心为(22)半径为32圆心到直线x+y-14=0的距离为|2+2-14|2=52>32圆上的点到直线的最大距离与最小距离的差是2R=6 2【答案】 C9.过点P(-24)作圆O:(x-2)2+(y-1)2=25的切线l直线m:ax-3y=0与直线l平行则直线l与m的距离为()A.4 B.2C 85D125【解析】P为圆上一点则有k OP·k l=-1而k OP=4-1-2-2=-34∴k l=43∴a=4∴m:4x-3y=0l:4x-3y+20=0∴l与m的距离为|20|42+(-3)2=4【答案】 A10.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1所示正视图和侧视图都是等边三角形该几何体的四个顶点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中的坐标分别是(000)(200)(220)(020)则第五个顶点的坐标可能是()图1A .(111)B .(112)C .(113)D .(223)【解析】 由三视图知该几何体为正四棱锥正四棱锥的顶点在底面的射影是底面正方形的中心高为3则第五个顶点的坐标为(113).故选C【答案】 C11.已知圆C 1:(x +2)2+(y -2)2=2圆C 2与圆C 1关于直线x -y -1=0对称则圆C 2的方程为( )A .(x +3)2+(y -3)2=2B .(x -1)2+(y +1)2=2C .(x -2)2+(y +2)2=2D .(x -3)2+(y +3)2=2【解析】 设点(-22)关于直线x -y -1=0的对称点为Q (mn )则⎩⎪⎨⎪⎧n -2m +2×1=-1,m -22-n +22-1=0,解得m =3n =-3所以圆C 2的圆心坐标为(3-3)所以圆C 2的方程为(x -3)2+(y +3)2=2故选D【答案】 D12.(2016·台州高二检测)已知圆O :x 2+y 2-4=0圆C :x 2+y 2+2x -15=0若圆O 的切线l 交圆C 于AB 两点则△OAB 面积的取值范围是( )图2 A.[27215] B.[278] C.[23215] D.[238]【解析】S△OAB =12|AB|·2=|AB|设C到AB的距离为d则|AB|=242-d2又d∈[13]7≤42-d2≤15所以S△OAB=|AB|∈[27215].【答案】 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将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3.已知A(123)B(56-7)则线段AB中点D的坐标为________.【解析】设D(xyz)由中点坐标公式可得x=1+52=3y=2+62=4z=3-72=-2所以D(34-2).【答案】(34-2)14.以原点O为圆心且截直线3x+4y+15=0所得弦长为8的圆的方程是________.【解析】原点O到直线的距离d=1532+42=3设圆的半径为r∴r2=32+42=25∴圆的方程是x2+y2=25【答案】x2+y2=2515.(2015·重庆高考)若点P(12)在以坐标原点为圆心的圆上则该圆在点P处的切线方程为________.【解析】∵以原点O为圆心的圆过点P(12)∴圆的方程为x2+y2=5∵k OP=2∴切线的斜率k=-1 2由点斜式可得切线方程为y -2=-12(x -1) 即x +2y -5=0 【答案】 x +2y -5=016.若xy ∈R 且x =1-y 2则y +2x +1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x =1-y 2⇔x 2+y 2=1(x ≥0)此方程表示半圆如图设P (xy )是半圆上的点则y +2x +1表示过点P (xy )Q (-1-2)两点直线的斜率.设切线QA 的斜率为k 则它的方程为y +2=k (x +1).从而由|k -2|k 2+1=1解得k =34又k BQ=3∴所求范围是⎣⎢⎡⎦⎥⎤34,3 【答案】 ⎣⎢⎡⎦⎥⎤34,3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10分)求经过两点A (-14)B (32)且圆心在y 轴上的圆的方程. 【解】 法一:∵圆心在y 轴上 设圆的标准方程是x 2+(y -b )2=r 2 ∵该圆经过A 、B 两点∴⎩⎨⎧ (-1)2+(4-b )2=r 2,32+(2-b )2=r 2,∴⎩⎨⎧b =1,r 2=10. 所以圆的方程是x 2+(y -1)2=10 法二:线段AB 的中点为(13) k AB =2-43-(-1)=-12∴弦AB 的垂直平分线方程为y -3=2(x -1) 即y =2x +1由⎩⎨⎧y =2x +1,x =0,得(01)为所求圆的圆心. 由两点间距离公式得圆半径r 为 (0+1)2+(1-4)2=10∴所求圆的方程为x 2+(y -1)2=1018.(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3所示BC =4原点O 是BC 的中点点A 的坐标是⎝ ⎛⎭⎪⎫32,12,0点D 在平面yOz 上且∠BDC =90°∠DCB =30°求AD 的长度.图3【解】 由题意得B (0-20)C (020)设D (0yz )在Rt △BDC 中∠DCB =30° ∴|BD |=2|CD |=23∴z =32-y =3 ∴y =-1∴D (0-13). 又∵A ⎝ ⎛⎭⎪⎫32,12,0∴|AD |=⎝ ⎛⎭⎪⎫322+⎝⎛⎭⎪⎫12+12+()-32= 619.(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圆C :(x -1)2+(y -2)2=25直线l :(2m +1)x +(m +1)y -7m -4=0(m ∈R ).(1)证明:不论m 为何值时直线和圆恒相交于两点; (2)求直线l 被圆C 截得的弦长最小时的方程. 【解】 (1)证明:由(2m +1)x +(m +1)y -7m -4=0 得(2x +y -7)m +x +y -4=0 解⎩⎨⎧ 2x +y -7=0,x +y -4=0,得⎩⎨⎧x =3,y =1,∴直线l 恒过定点A (31).又∵(3-1)2+(1-2)2=5<25 ∴(31)在圆C 的内部故直线l 与圆C 恒有两个公共点.(2)当直线l被圆C截得的弦长最小时有l⊥AC由k AC=-12得l的方程为y-1=2(x-3)即2x-y-5=020.(本小题满分12分)点A(02)是圆x2+y2=16内的定点BC是这个圆上的两个动点若BA⊥CA求BC中点M的轨迹方程并说明它的轨迹是什么曲线.【解】设点M(xy)因为M是弦BC的中点故OM⊥BC又∵∠BAC=90°∴|MA|=12|BC|=|MB|∵|MB|2=|OB|2-|OM|2∴|OB|2=|MO|2+|MA|2即42=(x2+y2)+[(x-0)2+(y-2)2]化简为x2+y2-2y-6=0即x2+(y-1)2=7∴所求轨迹为以(01)为圆心以7为半径的圆.21.(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4所示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与BD交于E点定点AC的坐标分别是A(-23)C(21).图4(1)求以线段AC为直径的圆E的方程;(2)若B点的坐标为(-2-2)求直线BC截圆E所得的弦长.【解】(1)AC的中点E(02)即为圆心半径r=12|AC|=1242+(-2)2= 5所以圆E的方程为x2+(y-2)2=5(2)直线BC的斜率k=1-(-2)2-(-2)=34其方程为y-1=34(x-2)即3x-4y-2=0点E到直线BC的距离为d=|-8-2|5=2所以BC截圆E所得的弦长为25-22=222(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5已知圆C:x2+y2+10x+10y=0点A(06).(1)求圆心在直线y=x上经过点A且与圆C相外切的圆N的方程;(2)若过点A的直线m与圆C交于PQ两点且圆弧PQ恰为圆C周长的14求直线m的方程.【09960152】图5【解】(1)由x2+y2+10x+10y=0化为标准方程:(x+5)2+(y+5)2=50所以圆C的圆心坐标为C(-5-5)又圆N的圆心在直线y=x上所以当两圆外切时切点为O设圆N的圆心坐标为(aa) 则有(a-0)2+(a-6)2=(a-0)2+(a-0)2解得a=3所以圆N的圆心坐标为(33)半径r=3 2故圆N的方程为(x-3)2+(y-3)2=18(2)因为圆弧PQ恰为圆C周长的14所以CP⊥CQ所以点C到直线m的距离为5当直线m的斜率不存在时点C到y轴的距离为5直线m即为y轴所以此时直线m的方程为x=0当直线m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m的方程为y=kx+6即kx-y+6=0所以|-5k+5+6|1+k2=5解得k=4855所以此时直线m的方程为4855x-y+6=0即48x-55y+330=0故所求直线m的方程为x=0或48x-55y+330=0。

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第十章综合测试01含答案解析

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第十章综合测试01含答案解析

加油!有志者事竟成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第十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一个游戏,其规则是甲、乙、丙、丁四个人从同一地点随机地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前进,每人一个方向,事件“甲向南”与事件“乙向南”的关系为()A.互斥但非对立事件B.对立事件C.相互独立事件D.以上都不对2.甲、乙、丙、丁、戊5名同学参加“《论语》知识大赛”,决出了第1名到第5名的名次.甲、乙两名参赛者去询问成绩,回答者对甲说“虽然你的成绩比乙好,但是你俩都没得到第一名”;对乙说“你当然不会是最差的”从上述回答分析,丙是第一名的概率是()A.15B.13C.14D.163.甲骑自行车从A地到B地,途中要经过4个十字路口,已知甲在每个十字路口遇到红灯的概率都是,且在每个路口是否遇到红灯相互独立,那么甲在前两个十字路口都没有遇到红灯,直到第三个路口才首次遇到红灯的概率是()A.13B.427C.49D.1274.从正六边形的6个顶点中随机选择4个顶点,则以它们作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矩形的概率等于()A.110B.18C.16D.155.有3个兴趣小组,甲、乙两位同学各自参加其中一个小组,每位同学参加各个小组的可能性相同,则这两位同学参加同一个兴趣小组的概率为()A.13B.12C.23D.346.某袋中有编号为1,2,3,4,5,6的6个球(小球除编号外完全相同),甲先从袋中摸出一个球,记下编号后放回,乙再从袋中摸出一个球,记下编号,则甲、乙两人所摸出球的编号不同的概率是()A.15B.16C.56D.35367.从甲、乙等5名学生中随机选出2人,则甲被选中的概率为()A.15B.25C.825D.9258.四个人围坐在一张圆桌旁,每个人面前都放着一枚完全相同的硬币,所有人同时抛出自己的硬币.若硬币正面朝上,则这个人站起来;若硬币正面朝下,则这个人继续坐着.那么没有相邻的两个人站起来的概率为()A.14B.716C.12D.9169.在2,0,1,5这组数据中,随机取出三个不同的数,则数字2是取出的三个不同数的中位数的概率为()A .34B .58C .12D .1410.设一元二次方程20x Bx C ++=,若B ,C 是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连续投掷两次出现的点数,则方程有实数根的概率为( )A .112B .736C .1336D .1936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请把正确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11.某中学青年教师、中年教师和老年教师的人数比例为451::,其中青年教师有120人.现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这所学校抽取容量为30的教师样本以了解教师的工作压力情况,则每位老年教师被抽到的概率为________.12.甲、乙、丙三人独立破译同一份密码.已知甲、乙、丙各自独立破译出密码的概率分别为12,13,14且他们是否破译出密码互不影响,则至少有1人破译出密码的概率是________.13.已知某运动员每次投篮命中的概率都为40%,现采用随机模拟的方法估计该运动员三次投篮恰有两次命中的概率:先由计算器产生0到9之间取整数值的随机数,指定1,2,3,4表示命中,5,6,7,8,9,0表示不命中;再以每三个随机数为一组,代表三次投篮的结果.经随机模拟产生了如下20组随机数: 907 966 191 925 271 932 812 458 569 683431 257 393 027 556 488 730 113 537 989 据此估计,该运动员三次投篮恰有两次命中的概率为________.14.如图10-4-6所示的茎叶图是甲、乙两人在4次模拟测试中的成绩,其中一个数字被污损,则甲的平均成绩不超过乙的平均成绩的概率为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解答时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12分]围棋盒子中有多粒黑子和白子,已知从中取出2粒都是黑子的概率为17,都是白子的概率是1235,求从中任意取出2粒恰好是同一色的概率.16.[12分]某日用品按行业质量标准分成五个等级,等级系数X 依次为1,2,3,4,5,现从一批该日用品中随机抽取20件,对其等级系数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如下频率分布表:X 1 2 3 4 5 fa0.20.45bc(1)若所抽取的20件日用品中,等级系数为4的恰有3件,等级系数为5的恰有2件,求a ,b ,c 的值; (2)在(1)的条件下,将等级系数为4的3件日用品记为1x ,2x ,3x ,等级系数为5的2件日用品记为1y ,2y ,现从1x ,2x ,3x ,1y ,2y 这5件日用品中任取2件(假定每件日用品被取出的可能性相同),写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并求这2件日用品的等级系数恰好相等的概率.17.[13分]某中学调查了某班全部45名同学参加书法社团和演讲社团的情况,数据如下表:(单位:人)参加书法社团未参加书法社团参加演讲社团 8 5 未参加演讲社团230(1)从该班随机选1名同学,求该同学至少参加上述一个社团的概率;(2)在既参加书法社团又参加演讲社团的8名同学中,有5名男同学1A ,2A ,3A ,4A ,5A ,3名女同学1B ,2B ,3B .现从这5名男同学和3名女同学中各随机选1人,求1A 被选中且1B 未被选中的概率.18.[13分]一个盒子里装有三张卡片,分别标记有数字1,2,3,这三张卡片除标记的数字外完全相同,随机有放回地抽取3次,每次抽取1张,将抽取的卡片上的数字依次记为a ,b ,c .(1)求“抽取的卡片上的数字满足a b c +=”的概率; (2)求“抽取的卡片上的数字a ,b ,c 不完全相同”的概率. (注:若三个数a ,b ,c 满足a b c ≤≤,则称b 为这三个数的中位数)第十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一、 1.【答案】A 2.【答案】B 3.【答案】B 4.【答案】D 5.【答案】A 6.【答案】C 7.【答案】B【解析】从甲、乙等5名学生中随机选2人共有10种情况,甲被选中有4种情况,则甲被选中的概率为42105=. 8.【答案】B【解析】四个人按顺序围成一桌,同时抛出自己的硬币,抛出的硬币正面记为0,反面记为1,则总的样本点为(0,0,0,0),(0,0,0,1),(0,0,1,0),(0,0,1,1),(0,1,0,0),(0,1,0,1),(0,1,1,0),(0,1,1,1),(1,0,0,0),(1,0,0,1),(1,0,1,0),(1,0,1,1),(1,1,0,0),(1,1,0,1),(1,1,1,0),(1,1,1,1),共有16种情况.若四个人同时坐着,有1种情况;若三个人坐着,一个人站着,有4种情况;若两个人坐着,两个人站着,此时没有相邻的两个人站起来有2种情况,所以没有相邻的两个人站起来的情况共有1427++=(种),故所求概率716P =. 9.【答案】C【解析】分析题意可知,共有(0,1,2),(0,2,5),(1,2,5),(0,1,5),4种取法,符合题意的取法有2种,故所求概率12P =. 10.【答案】D【解析】因为B ,C 是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连续投掷两次出现的点数,所以一共有36种情况。

数学必修二第二章测试题含标准答案

数学必修二第二章测试题含标准答案

第二章综合检测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若直线a和b没有公共点,则a与b的位置关系是()A.相交B.平行C.异面D.平行或异面2.平行六面体ABCD-ABCD中,既与AB共面也与CC共面11111的棱的条数为()A.3B.4C.5D.63.已知平面α和直线l,则α内至少有一条直线与l()A.平行B.相交C.垂直D.异面4.长方体ABCD-ABCD中,异面直线AB,AD所成的角等111111于()A.30°B.45°C.60°D.90°5.对两条不相交的空间直线a与b,必存在平面α,使得()∥α,b.a?αα,b?αBA.a?C.a⊥α,b⊥αD.a?α,b ⊥α6.下面四个命题:①若直线a,b异面,b,c异面,则a,c异面;②若直线a,b相交,b,c相交,则a,c相交;∥b,则a,b与③若ac所成的角相等;∥c. ,则⊥ca④若a⊥b,b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A.4B.3C.2D.17.在正方体ABCD-ABCD中,E,F分别是线段AB,BC11111111上的不与端点重合的动点,如果AE=BF,有下面四个结论:11∥∥平面ABCD. 与AC异面;④⊥AA;②EFEFAC;③EF①EF1其中一定正确的有()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8.设a,b为两条不重合的直线,α,β为两个不重合的平面,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ba b与α所成的角相等,则aA.若,∥∥∥∥b βb,,则β,αaB.若aα∥∥βb,则αβαC.若a?,b?,aD.若a⊥α,b⊥β,α⊥β,则a⊥b1 / 14∥,l,直线ABll,点A∈α,A?β9.已知平面α⊥平面,α∩β=∥∥,则下列四种位置关系中,不一定成立α,n直线AC⊥l,直线mβ)的是(∥m.ACAB⊥m BA.∥β.AC⊥βDC.AB、D中,E已知正方体ABCD-ABC10.(2012·大纲版数学(文科))111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DF与BB、CC的中点,那么直线AEF分别为111)(34 B. .A.-5533 .-. DC54=ACABC的三个侧面与底面全等,且AB=11.已知三棱锥D-为面的二面角的余与面BCABC为棱,以面BCD3,BC=2,则以)弦值为(311A. B.C.0D.-23312.如图所示,点P 在正方形ABCD所在平面外,PA⊥平面ABCD,PA=AB,则PB与AC所成的角是()60°.B90°A.30°D..C45°分.把答案填255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分,共(二、填空题)在题中的横线上________13.下列图形可用符号表示为.2 / 1414.正方体ABCD-ABCD中,二面角C-AB-C的平面角等11111于________.∥平面β,A,C∈α,B设平面.α,D∈β,直线AB与CD交15于点S,且点S位于平面α,β之间,AS=8,BS=6,CS=12,则SD=________.16.将正方形ABCD沿对角线BD折成直二面角A-BD-C,有如下四个结论:①AC⊥BD;②△ACD是等边三角形;③AB与平面BCD成60°的角;④AB与CD所成的角是60°.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大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0分)如下图,在三棱柱ABC-ABC中,△ABC与△ABC111111都为正三角形且AA⊥面ABC,F、F分别是AC,AC的中点.1111∥;平面CBFF求证:(1)平面AB111.A⊥平面AB(2)平面FACC1111本题可以根据面面平行和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分析3 / 14理,寻找使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PAP-ABCD中,18.(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所示,在四棱锥是E=90°,ABC,AD=5,∠DAB =∠3ABCD平面,AB=4,BC=的中点.CDPAE;(1)证明:CD⊥平面所成的角与平面ABCDPB与平面PAE所成的角和PB(2)若直线的体积.ABCD相等,求四棱锥P-所在的平面垂直于PCD分)2的等边△如图所示,边长为19.(12 BC的中点.2,M为矩形ABCD所在的平面,BC=2;AM证明:⊥PM(1) 的大小.-D-(2)求二面角PAMCBABC-A棱柱)(2010·(20.本小题满分12分辽宁文,19)如图,111.B⊥C是菱形,BBCC的侧面BA11114 / 14⊥平面CABC;(1)证明:平面AB111∥DC的值.平面BCD,求A且设(2)D是AC上的点,ABD1111112是边长为ABEDABAC=BC,=分21.(12)如图,△ABC中,2的中,BD,GF分别是EC1的正方形,平面ABED⊥底面ABC,若点.∥ABCGF;底面(1)求证:;AC⊥平面EBC(2)求证:.V ADEBC的体积(3)求几何体转(2)内的直线ABCAC;转化为证明分析[](1)GF平行于平面几何(3)BE内的两条相交直线BC和;EBCAC 化为证明垂直于平面.-是四棱锥体ADEBCCABED5 / 1422.(12分)如下图所示,在直三棱柱ABC-ABC中,AC=3,111BC =4,AB=5,AA=4,点D是AB的中点.1;⊥BC(1)求证:AC1∥CDB求证:AC;平面(2)11 C所成角的余弦值.求异面直线AC与B(3)11详解答案D ]1[答案C]2[答案故棱中不存在同时与两者平行的为异面直线,AB与CC[解析]1直线,因此只有两类:D、CAB平行与CC相交的有:CD第一类与111 AA,AB相交的有:BB、平行且与与CC111 5条.第二类与两者都相交的只有BC,故共有C 3[答案]平行的内不存在与l在平面与平面α斜交时,αl][解析1°直线A错;直线,∴D错;lα?时,在α内不存在直线与异面,∴l2°∥lαl3°α时,在内不存在直线与相交.6 / 14无论哪种情形在平面α内都有无数条直线与l垂直.4[答案]D∥AD,则∠BAD是异面直线AB,AD所成的[解析]由于AD1111角,很明显∠BAD=90°.5[答案]B[解析]对于选项A,当a与b是异面直线时,A错误;对于选项B,若a,b不相交,则a与b平行或异面,都存在α,使a?α,b∥∥b,C错误;对⊥α,一定有aB正确;对于选项C,a⊥α,bα,于选项D,a?α,b⊥α,一定有a⊥b,D错误.6[答案]D[解析]异面、相交关系在空间中不能传递,故①②错;根据等∥c,而在空间中,a角定理,可知③正确;对于④,在平面内,a与c可以平行,可以相交,也可以异面,故④错误.7[答案]D[解析]如图所示.由于AA⊥平面ABCD,EF?平面11111ABCD,则EF⊥AA,所以①正确;当E,F分别是线段AB,BC111111111∥∥∥AC,所以③不正确;当,则,又ACEFA的中点时,EFCAC1111E,F分别不是线段AB,BC的中点时,EF与AC异面,所以②不1111∥平面ABCD,EF?平面CBDABCD,所以正确;由于平面A11111111∥平面ABCDEF,所以④正确.D8[答案]是假命题;Ab还可能相交或异面,所以选项A中,a,[解析],中,αB是假命题;选项Ca选项B中,,b还可能相交或异面,所以a,则α⊥βD是假命题;选项中,由于a⊥α,β还可能相交,所以C∥∥.⊥bab⊥β,则⊥l,所以blββaβ或?,则内存在直线a,又C9[答案] 解析[]如图所示:7 / 14∥∥∥∥∥.l?ABml,βl?AC⊥m;ABlABm;AC⊥3本试题考查了正方体中异面直线的所命题意图]]10[答案 5 成角的求解的运用.DF,然后则角DFD即为[解析]首先根据已知条件,连接1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设边长为2,则可以求解得到,结合余弦定理得到结论.DD=25=DF=DF,11C]11[答案,∴⊥DEBC,可证⊥AE,BCBC[解析]取中点E,连AE、DE D的平面角A-BC-∠AED为二面角C. ,故选90°,∴∠AED=ED2=,AD=2=又AEB12[答案]∥ACS,显见PB△SC,将其还原成正方体[解析]ABCD-PQRS.60°为正三角形,∴∠ACS=AB∩αβ=答案13[] 答案14[]45°8 / 14[解析]如图所示,正方体ABCD-ABCD中,由于BC⊥AB,1111BC ⊥AB,则∠CBC是二面角C-AB-C的平面角.又△BCC是等1111腰直角三角形,则∠CBC=45°.19]15[答案,AC,BD解析[]如下图所示,连接. ACBD,CD确定一个平面则直线AB∥∥,αBDβ,∴AC∵128ASCS9. SD==,∴=,解得则SDSD6SB ①②④答案]16[,⊥AE,AECE,则BD中点,][解析如图所示,①取BDE 连接ACAEC平面,故?,⊥平面,∴=∩,而⊥BDCEAECEEBDAECAC BD⊥,故①正确.9 / 142. =,则aAE=CEa②设正方形的边长为2=且∠AEC-BD-C的平面角,由①知∠AEC=90°是直二面角A a,90°,∴AC=ACD 是等边三角形,故②正确.∴△BCDAB与平面BCD,故∠ABE是③由题意及①知,AE⊥平面45°,所以③不正确.所成的角,而∠ABE=N,AC的中点为M,④分别取BC,.MN,连接ME,NE11∥,=AB=则MNaAB,且MN2211∥,=CD=MEaCD,且ME22 所成的角.AB,CD∴∠EMN是异面直线2 a,,ACAE=CE==aRt在△AEC中,211,故④正60°是正三角形,∴∠EMN=AC=a.∴△MEN∴NE=22 确.中,ABC(1)在正三棱柱ABC-17[证明]111的中点,AC、F分别是AC、∵F111∥∥.CFBF,AF∴BF1111 F,∩BF=CBF∩AF=F,F又∵11111∥.BFFC平面∴平面AB111. AAF⊥ABC,∴B⊥平面A(2)在三棱柱ABC -BC中,AA1111111111,AA=A∩C又BF⊥A,AC11111111,平面?ABFFA ⊥平面∴BFACC,而B11111111. A⊥平面AB∴平面FACC1111 ]18[解析10 / 14AC90°,得AB=4,BC=3,∠ABC=(1)如图所示,连接AC,由5.=.AE5AD=,E是CD的中点,所以CD⊥又.CD,CD?平面ABCD,所以PA⊥∵PA⊥平面ABCD. PAE是平面AE 内的两条相交直线,所以CD⊥平面PAE而PA,∥. AD相交于F,G,连接PF(2)过点B作BGAECD,分别与,与为直线PBAE.于是∠BPF知,由(1)CD⊥平面PAEBG⊥平面P.⊥AEPAE所成的角,且BG平面ABCD所成的角.为直线PB与平面由PA⊥平面ABCD知,∠PBA ,PBA=∠BPFAB=4,AG=2,BG⊥AF,由题意,知∠BFPA. =BFBPF∠PBA=,sin∠=,所以PAsin 因为PBPB∥∥,所以四边形ABC=90°知,BC,又BGADCD由∠DAB=∠2.AG是平行四边形,故GD=BC=3.于是=BCDG =2,AF,所以BG ⊥AB在Rt△BAG中,=4,AG25168AB22=于是.PA+AG==BF25,=BF==BG=AB5BG5258.51-P=16,所以四棱锥+的面积为S=×(53)×4ABCD又梯形 2 ABCD的体积为58512811=.×16×=×=V×SPA1533519[解析](1)证明:如图所示,取CD 的中点E,连接PE,EM,EA,11 / 14为正三角形,∵△PCD3. ==2sin60°sinPE⊥CD,PE=PD∠PDE ∴PCD⊥平面ABCD,∵平面. AMPE⊥⊥平面PEABCD,而AM?平面ABCD,∴∴是矩形,∵四边形ABCD由勾股定理可求得ABM 均为直角三角形,∴△ADE,△ECM,△=3,,AM6=,EMAE=3222.⊥EM=AE.EM∴∴+AMAM. PM,∴⊥平面PEMAM⊥∩又PEEM =E,∴AM ,PM⊥AM可知(2)解:由(1)EM⊥AM,D的平面角.-∴∠PME是二面角P-AM3PE.45°,∴∠PME=1tan∴∠PME===EM3. 45°D-AM-的大小为P∴二面角解析20[]12 / 14,⊥BCB是菱形,所以BC(1)因为侧面BCC1111 B,B∩BC=A又已知BC⊥AB,且1111 ABCBC?平面所以BC⊥平面ABC,又11111 . ABC所以平面ABC⊥平面111 BC与平面DE是平面ABC于点E,连接DE,则(2)设BC交1111 CD的交线.B1∥CDBBC∩平面平面ABC,平面因为ABA平面BCD,AB?11111111∥.BDEDE=,所以A1的中点.AC是BC的中点,所以D为又E1111. =DC即AD11 AE,如下图所示.](1)证明:连接解21[为正方形,∵ADEB 的中点,F是AEBD∴AE∩=F,且的中点,G是EC又∥平面ABC,?平面ABC,GFGF∴?AC,又AC∥.平面GF∴ABC AB,证明:∵ADEB为正方形,∴EB⊥(2)EB,平面ABC=AB⊥平面又∵平面ABEDABC,平面ABED∩,?平面ABED. BE⊥AC∴BE⊥平面ABC,∴2 AB=又∵AC=BC,2222=AB∴CACB+,.⊥BCAC∴.⊥平面,∴=∩又∵BCBEBACBCE13 / 1422 ,,∵,连GHBC=AC==AB(3)取AB的中点H221 ABCABED ⊥平面∴CH⊥AB,且CH=,又平面2111. ×=⊥平面ABCD,∴V=×1GH∴632AC底面三边长中,在直三棱柱ABC-ABC22[解析](1)证明:111.BCAB=5,∴AC⊥=3,BC=4,. B.∴AC⊥平面BCC又∵CC⊥AC111. B,∴AC⊥BC∵BC?平面BCC111B,连接DE,又四边形BCC证明:设(2)CB与CB的交点为E1111为正方形.∥. DEACD是AB的中点,E是BC的中点,∴∵11 CDB,?平面CDB,AC?平面∵DE111∥. ∴ACCDB平面11∥(3)解:∵DE,AC1 AC与BC所成的角.∴∠CED 为1151 ,AC=ED在△CED中,=122115 2,=,CE=CB2==CDAB1222222==∠CED.∴cos55222∴异面直线AC与BC所成角的余弦值为.11514 / 14。

数学必修二第二章经典测试题含答案

数学必修二第二章经典测试题含答案

必修二第二章综合检测题一、选择题1.假设直线a与b没有公共点,那么a及b的位置关系是( ) A.相交B.平行C.异面D.平行或异面2.平行六面体-A1B1C1D1中,既及共面也及1共面的棱的条数为( )A.3 B.4 C.5 D.63.平面α与直线l,那么α内至少有一条直线及l( )A.平行B.相交C.垂直D.异面4.长方体-A1B1C1D1中,异面直线,A1D1所成的角等于( ) A.30°B.45°C.60°D.90°5.对两条不相交的空间直线a及b,必存在平面α,使得( ) A.a⊂α,b⊂αB.a⊂α,b∥αC.a⊥α,b⊥αD.a⊂α,b⊥α6.下面四个命题: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①假设直线a,b异面,b,c异面,那么a,c异面;②假设直线a,b相交,b,c相交,那么a,c相交;③假设a∥b,那么a,b及c所成的角相等;④假设a⊥b,b⊥c,那么a∥c.A.4 B.3 C.2 D.17.在正方体-A1B1C1D1中,E,F分别是线段A1B1,B1C1上的不及端点重合的动点,如果A1E=B1F,有下面四个结论:①⊥1;②∥;③及异面;④∥平面.其中一定正确的有(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8.设a,b为两条不重合的直线,α,β为两个不重合的平面,以下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A.假设a,b及α所成的角相等,那么a∥bB.假设a∥α,b∥β,α∥β,那么a∥bC.假设a⊂α,b⊂β,a∥b,那么α∥βD.假设a⊥α,b⊥β,α⊥β,那么a⊥b9.平面α⊥平面β,α∩β=l,点A∈α,A∉l,直线∥l,直线⊥l,直线m∥α,n∥β,那么以下四种位置关系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A.∥m B.⊥m C.∥βD.⊥β10.正方体-A1B1C1D1中,E、F分别为1、1的中点,那么直线及D1F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 B D.-11.三棱锥D-的三个侧面及底面全等,且==,=2,那么以为棱,以面及面为面的二面角的余弦值为( )C.0 D.-12.如下图,点P在正方形所在平面外,⊥平面,=,那么及所成的角是( )A.90°B.60°C.45°D.30°二、填空题三、13.以下图形可用符号表示为.14.正方体-A1B1C1D1中,二面角C1--C的平面角等于.15.设平面α∥平面β,A,C∈α,B,D∈β,直线及交于点S,且点S位于平面α,β之间,=8,=6,=12,那么=.16.将正方形沿对角线折成直二面角A--C,有如下四个结论:②△是等边三角形;③及平面成60°的角;④及所成的角是60°.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三、解答题(解容许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如以下图,在三棱柱-A1B1C1中,△及△A1B1C1都为正三角形且1⊥面,F、F1分别是,A1C1的中点.求证:(1)平面1F1∥平面C1;(2)平面1F1⊥平面1A118.如下图,在四棱锥P-中,⊥平面,=4,=3,=5,∠=∠=90°,E是的中点.(1)证明:⊥平面;(2)假设直线及平面所成的角与及平面所成的角相等,求四棱锥P -的体积.19.如下图,边长为2的等边△所在的平面垂直于矩形所在的平面,=2,M为的中点.(1)证明:⊥;(2)求二面角P--D的大小.20.如图,棱柱-A1B1C1的侧面1B1是菱形,B1C⊥A1B.(1)证明:平面1C⊥平面A11;(2)设D是A1C1上的点,且A1B∥平面B1,求A1D1的值.21.如图,△中,==,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平面⊥底面,假设G,F分别是,的中点.(1)求证:∥底面;(2)求证:⊥平面;(3)求几何体的体积V.22.如以下图所示,在直三棱柱-A1B1C1中,=3,=4,=5,=4,点D是的中点.1(1)求证:⊥1;(2)求证:1∥平面1;(3)求异面直线1及B1C所成角的余弦值.必修二第二章综合检测题1 D2 C 及1为异面直线,故棱中不存在同时及两者平行的直线,因此只有两类:第一类及平行及1相交的有:、C1D1及1平行且及相交的有:1、1,第二类及两者都相交的只有,故共有5条.3 C 当直线l及平面α斜交时,在平面α内不存在及l平行的直线,∴A错;当l⊂α时,在α内不存在直线及l异面,∴D错;当l∥α时,在α内不存在直线及l相交.无论哪种情形在平面α内都有无数条直线及l垂直.4 D 由于∥A1D1,那么∠是异面直线,A1D1所成的角,很明显∠=90°.5 B 对于选项A,当a及b是异面直线时,A错误;对于选项B,假设a,b不相交,那么a及b平行或异面,都存在α,使a ⊂α,b∥α,B正确;对于选项C,a⊥α,b⊥α,一定有a∥b,C 错误;对于选项D,a⊂α,b⊥α,一定有a⊥b,D错误.6 D 异面、相交关系在空间中不能传递,故①②错;根据等角定理,可知③正确;对于④,在平面内,a∥c,而在空间中,a及c可以平行,可以相交,也可以异面,故④错误.7 D 如下图.由于1⊥平面A1B1C1D1,⊂平面A1B1C1D1,那么⊥1,所以①正确;当E,F分别是线段A1B1,B1C1的中点时,∥A1C1,又∥A1C1,那么∥,所以③不正确;当E,F分别不是线段A1B1,B1C1的中点时,及异面,所以②不正确;由于平面A1B1C1D1∥平面,⊂平面A1B1C1D1,所以∥平面,所以④正确.8 D选项A中,a,b还可能相交或异面,所以A是假命题;选项B中,a,b还可能相交或异面,所以B是假命题;选项C中,α,β还可能相交,所以C是假命题;选项D中,由于a⊥α,α⊥β,那么a∥β或a⊂β,那么β内存在直线l∥a,又b⊥β,那么b⊥l,所以a⊥b.9 C如下图:∥l∥m;⊥l,m∥l⇒⊥m;∥l⇒∥β.10、11 C 取中点E,连、,可证⊥,⊥,∴∠为二面角A--D 的平面角又==,=2,∴∠=90°,应选C.12 B 将其复原成正方体-,显见∥,△为正三角形,∴∠=60°.13 α∩β=14 45°如下图,正方体-A1B1C1D1中,由于⊥,1⊥,那么∠C1是二面角C1--C的平面角.又△1是等腰直角三角形,那么∠C1=45°.15、9如以下图所示,连接,,那么直线,确定一个平面.∵α∥β,∴∥,那么=,∴=,解得=9.16 ①②④如下图,①取中点,E连接,,那么⊥,⊥,而∩=E,∴⊥平面,⊂平面,故⊥,故①正确.②设正方形的边长为a,那么==a.由①知∠=90°是直二面角A--C的平面角,且∠=90°,∴=a,∴△是等边三角形,故②正确.③由题意及①知,⊥平面,故∠是及平面所成的角,而∠=45°,所以③不正确.④分别取,的中点为M,N,连接,,.那么∥,且==a,∥,且==a,∴∠是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在△中,==a,=a,∴==a.∴△是正三角形,∴∠=60°,故④正确.17 (1)在正三棱柱-A1B1C1中,∵F、F1分别是、A1C1的中点,∴B1F1∥,1∥C1F.又∵B1F1∩1=F1,C1F∩=F ∴平面1F1∥平面C1.(2)在三棱柱-A1B1C1中,1⊥平面A1B1C1,∴B1F1⊥1.又B1F1⊥A1C1,A1C1∩1=A1 ∴B1F1⊥平面1A1,而B1F1⊂平面1F1 ∴平面1F1⊥平面1A1.18(1)如下图,连接,由=4,=3,∠=90°,得=5.又=5,E是的中点,所以⊥.∵⊥平面,⊂平面,所以⊥.而,是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所以⊥平面.(2)过点B作∥,分别及,相交于F,G,连接.由(1)⊥平面知,⊥∠为直线及平面所成的角,且⊥.由⊥平面知,∠为直线及平面所成的角.=4,=2,⊥,由题意,知∠=∠,因为∠=,∠=,所以=.由∠=∠=90°知,∥,又∥,所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故==3.于是=2.在△中,=4,=2,⊥,所以==2,===.于是==.又梯形的面积为S=×(5+3)×4=16,所以四棱锥P-的体积为V=×S×=×16×=.19[解析] (1)证明:如下图,取的中点E,连接,,,∵△为正三角形,∴⊥,=∠=260°=.∵平面⊥平面,∴⊥平面,而⊂平面,∴⊥.∵四边形是矩形,∴△,△,△均为直角三角形,由勾股定理可求得=,=,=3 ∴2+2=2.∴⊥.又∩=E,∴⊥平面,∴⊥.(2)解:由(1)可知⊥,⊥,∴∠是二面角P--D的平面角.∴∠===1,∴∠=45°.∴二面角P--D的大小为45°20(1)因为侧面1B1是菱形,所以B1C⊥1,又B1C⊥A1B,且A1B∩1=B,所以B1C⊥平面A11,又B1C⊂平面1C所以平面1C⊥平面A11 .(2)设1交B1C于点E,连接,那么是平面A11及平面B1的交线.因为A1B∥平面B1,A1B⊂平面A11,平面A11∩平面B1=,所以A1B∥.又E是1的中点,所以D为A1C1的中点.即A1D1=1.21[解] (1)证明:连接,如以下图所示.∵为正方形∴∩=F,且F是的中点,又G是的中点∴∥,又⊂平面,⊄平面,∴∥平面.(2)证明:∵为正方形,∴⊥,又∵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又∵==,∴2+2=2,∴⊥.又∵∩=B,∴⊥平面.(3)取的中点H,连,∵===,∴⊥,且=,又平面⊥平面∴⊥平面,∴V=×1×=.22[解析] (1)证明:在直三棱柱-A1B1C1中,底面三边长=3,=4,=5,∴⊥.又∵C1C⊥.∴⊥平面1B1∵1⊂平面1B,∴⊥1.(2)证明:设1及C1B的交点为E,连接,又四边形1B1为正方形.∵D是的中点,E是1的中点,∴∥1.∵⊂平面1,1⊄平面1,∴1∥平面1.(3)解:∵∥1,∴∠为1及B1C所成的角.在△中,=1=,==,=1=2,∴∠==.∴异面直线1及B1C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二 章末综合测评2 Word版含答案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二 章末综合测评2 Word版含答案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一、选择题1.设a、b为两条直线α、β为两个平面则正确的命题是()【09960089】A.若a、b与α所成的角相等则a∥bB.若a∥αb∥βα∥β则a∥bC.若a⊂αb⊂βa∥b则α∥βD.若a⊥αb⊥βα⊥β则a⊥b【解析】A中a、b可以平行、相交或异面;B中a、b可以平行或异面;C中α、β可以平行或相交.【答案】 D2.(2016·山西山大附中高二检测)如图1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G、H分别为AA1、AB、BB1、B1C1的中点则异面直线EF与GH所成的角等于()图1A.45°B.60°C.90°D.120°【解析】如图连接A1B、BC1、A1C1则A1B=BC1=A1C1且EF∥A1B、GH∥BC1所以异面直线EF与GH所成的角等于60°【答案】 B3.设l为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若l∥αl∥β则α∥βB.若l⊥αl⊥β则α∥βC.若l⊥αl∥β则α∥βD.若α⊥βl∥α则l⊥β【解析】选项A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也可能相交故选项A错误;选项B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互相平行选项B正确;选项C由条件应得α⊥β故选项C错误;选项D l与β的位置不确定故选项D错误.故选B【答案】 B7.(2015·洛阳高一检测)如图2△ADB和△ADC都是以D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且∠BAC=6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图2A.AD⊥平面BDCB.BD⊥平面ADCC.DC⊥平面ABDD.BC⊥平面ABD【解析】由题可知AD⊥BDAD⊥DC所以AD⊥平面BDC又△ABD与△ADC均为以D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AB=ACBD=DC=22AB又∠BAC=60°所以△ABC为等边三角形故BC=AB=2BD所以∠BDC=90°即BD⊥DC所以BD⊥平面ADC同理DC⊥平面ABD所以A、B、C项均正确.选D【答案】 D8.正四棱锥(顶点在底面的射影是底面正方形的中心)的体积为12底面对角线的长为26则侧面与底面所成的二面角为() A.30°B.45°C.60°D.90°【解析】由棱锥体积公式可得底面边长为23高为3在底面正方形的任一边上取其中点连接棱锥的顶点及其在底面的射影根据二面角定义即可判定其平面角在直角三角形中因为tan θ=3(设θ为所求平面角)所以二面角为60°选C【答案】 C9.将正方形ABCD沿BD折成直二面角M为CD的中点则∠AMD 的大小是()A.45°B.30°C.60°D.90°【解析】 如图设正方形边长为a 作AO ⊥BD 则AM =AO 2+OM 2=⎝ ⎛⎭⎪⎫22a 2+⎝ ⎛⎭⎪⎫12a 2=32a又AD =aDM =a2∴AD 2=DM 2+AM 2∴∠AMD =90° 【答案】 D10.在矩形ABCD 中若AB =3BC =4P A ⊥平面AC 且P A =1则点P 到对角线BD 的距离为( )A 292B 135C 175D 1195【解析】 如图过点A 作AE ⊥BD 于点E 连接PE∵P A ⊥平面ABCDBD ⊂平面ABCD ∴P A ⊥BD ∴BD ⊥平面P AE ∴BD ⊥PE∵AE =AB ·AD BD =125P A =1 ∴PE =1+⎝ ⎛⎭⎪⎫1252=135 【答案】 B11.(2016·大连高一检测)已知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侧棱与底面垂直体积为94底面是边长为3的正三角形.若P 为底面A 1B 1C 1的中心则P A 与平面ABC 所成角的大小为( )【09960090】A.75°B.60°C.45°D.30°【解析】如图所示P为正三角形A1B1C1的中心设O为△ABC的中心由题意知:PO⊥平面ABC连接OA则∠P AO即为P A与平面ABC 所成的角.在正三角形ABC中AB=BC=AC= 3则S=34×(3)2=334VABC-A1B1C1=S×PO=94∴PO= 3又AO=33×3=1∴tan ∠P AO=POAO=3∴∠P AO=60°【答案】 B12.正方体ABCD-A1B1C1D1中过点A作平面A1BD的垂线垂足为点H以下结论中错误的是()A.点H是△A1BD的垂心B.AH⊥平面CB1D1C.AH的延长线经过点C1D.直线AH和BB1所成的角为45°【解析】因为AH⊥平面A1BDBD⊂平面A1BD所以BD⊥AH又BD⊥AA1且AH∩AA1=A所以BD⊥平面AA1H又A1H⊂平面AA1H所以A1H⊥BD同理可证BH⊥A1D所以点H是△A1BD的垂心A正确.因为平面A1BD∥平面CB1D1所以AH⊥平面CB1D1B正确.易证AC1⊥平面A1BD因为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平面垂直所以AC1和AH重合.故C正确.因为AA1∥BB1所以∠A1AH为直线AH和BB1所成的角.因为∠AA1H≠45°所以∠A1AH≠45°故D错误.【答案】 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将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13.设平面α∥平面βA、C∈αB、D∈β直线AB与CD交于点S 且点S位于平面αβ之间AS=8BS=6CS=12则SD=________【解析】由面面平行的性质得AC∥BD ASBS=CSSD解得SD=9【答案】914.如图3四棱锥S-ABCD中底面ABCD为平行四边形E是SA上一点当点E满足条件:________时SC∥平面EBD图3【解析】当E是SA的中点时连接EBEDAC设AC与BD的交点为O连接EO∵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点O是AC的中点.又E是SA的中点∴OE是△SAC的中位线.∴OE∥SC∵SC⊄平面EBDOE⊂平面EBD∴SC∥平面EBD【答案】E是SA的中点15.如图4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N分别是棱AA1和AB上的点若∠B1MN是直角则∠C1MN等于________.图4【解析】∵B1C1⊥平面A1ABB1MN⊂平面A1ABB1∴B1C1⊥MN又∠B1MN为直角∴B1M⊥MN而B1M∩B1C1=B1∴MN ⊥平面MB 1C 1又MC 1⊂平面MB 1C 1 ∴MN ⊥MC 1∴∠C 1MN =90° 【答案】 90°16.已知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ABCD 是矩形P A ⊥底面ABCD 点E 、F 分别是棱PC 、PD 的中点则①棱AB 与PD 所在直线垂直; ②平面PBC 与平面ABCD 垂直; ③△PCD 的面积大于△P AB 的面积; ④直线AE 与直线BF 是异面直线.以上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 【解析】 由条件可得AB ⊥平面P AD ∴AB ⊥PD 故①正确;若平面PBC ⊥平面ABCD 由PB ⊥BC得PB ⊥平面ABCD 从而P A ∥PB 这是不可能的故②错;S △PCD =12CD ·PDS △P AB =12AB ·P A由AB =CDPD >P A 知③正确; 由E 、F 分别是棱PC 、PD 的中点 可得EF ∥CD 又AB ∥CD∴EF ∥AB 故AE 与BF 共面④错. 【答案】 ①③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10分)如图5所示已知△ABC 中∠ACB =90°SA ⊥平面ABCAD ⊥SC 求证:AD ⊥平面SBC图5【证明】∵∠ACB=90°∴BC⊥AC又∵SA⊥平面ABC∴SA⊥BC∵SA∩AC=A∴BC⊥平面SAC∴BC⊥AD又∵SC⊥ADSC∩BC=C∴AD⊥平面SBC18.(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6三棱柱ABC-A1B1C1的侧棱与底面垂直AC=9BC=12AB=15AA1=12点D是AB的中点.图6(1)求证:AC⊥B1C;(2)求证:AC1∥平面CDB1【证明】(1)∵C1C⊥平面ABC∴C1C⊥AC∵AC=9BC=12AB=15∴AC2+BC2=AB2∴AC⊥BC又BC∩C1C=C∴AC⊥平面BCC1B1而B1C⊂平面BCC1B1∴AC⊥B1C(2)连接BC1交B1C于O点连接OD如图∵OD分别为BC1AB的中点∴OD∥AC1又OD⊂平面CDB1AC1⊄平面CDB1∴AC1∥平面CDB1 19.(本小题满分12分)(2016·德州高一检测)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7所示P是正方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G是PB的中点.(1)根据三视图画出该几何体的直观图;(2)在直观图中①证明:PD∥面AGC;②证明:面PBD⊥面AGC图7【解】(1)该几何体的直观图如图所示:(2)证明:①连接ACBD交于点O连接OG因为G为PB的中点O为BD 的中点所以OG ∥PD②连接PO 由三视图知PO ⊥平面ABCD 所以AO ⊥PO又AO ⊥BO 所以AO ⊥平面PBD因为AO ⊂平面AGC所以平面PBD ⊥平面AGC20.(本小题满分12分)(2016·济宁高一检测)如图8正方形ABCD 和四边形ACEF 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EF ∥ACAB =2CE =EF =1图8(1)求证:AF ∥平面BDE ;(2)求证:CF ⊥平面BDE【09960091】【证明】 (1)如图设AC 与BD 交于点G因为EF ∥AG 且EF =1AG =12AC =1所以四边形AGEF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AF ∥EG因为EG⊂平面BDEAF⊄平面BDE所以AF∥平面BDE(2)连接FG∵EF∥CGEF=CG=1∴四边形CEFG为平行四边形又∵CE=EF=1∴▱CEFG为菱形∴EG⊥CF在正方形ABCD中AC⊥BD∵正方形ABCD和四边形ACEF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BD⊥平面CEFG∴BD⊥CF又∵EG∩BD=G∴CF⊥平面BDE21.(本小题满分12分)(2015·山东高考)如图9三棱台DEF-ABC 中AB=2DEGH分别为ACBC的中点.图9(1)求证:BD∥平面FGH;(2)若CF⊥BCAB⊥BC求证:平面BCD⊥平面EGH【解】(1)证法一:连接DGCD设CD∩GF=M连接MH在三棱台DEF-ABC中AB=2DEG为AC的中点可得DF∥GCDF=GC所以四边形DFCG为平行四边形则M为CD的中点.又H为BC的中点所以MH∥BD又MH⊂平面FGHBD⊄平面FGH所以BD∥平面FGH 证法二:在三棱台DEF-ABC中由BC=2EFH为BC的中点可得BH∥EFBH=EF所以四边形BHFE为平行四边形可得BE∥HF在△ABC中G为AC的中点H为BC的中点所以GH∥AB又GH∩HF=H所以平面FGH∥平面ABED因为BD⊂平面ABED所以BD∥平面FGH(2)连接HE因为GH分别为ACBC的中点所以GH∥AB由AB⊥BC得GH⊥BC又H为BC的中点所以EF∥HCEF=HC因此四边形EFCH是平行四边形.所以CF∥HE又CF⊥BC所以HE⊥BC又HEGH⊂平面EGHHE∩GH=H所以BC⊥平面EGH又BC⊂平面BCD所以平面BCD⊥平面EGH22.(本小题满分12分)(2016·重庆高一检测)如图10所示ABCD是正方形O是正方形的中心PO⊥底面ABCD底面边长为aE是PC的中点.图10(1)求证:P A∥平面BDE;平面P AC⊥平面BDE;(2)若二面角E-BD-C为30°求四棱锥P-ABCD的体积.【解】(1)证明:连接OE如图所示.∵O、E分别为AC、PC的中点∴OE∥P A∵OE⊂平面BDEP A⊄平面BDE∴P A∥平面BDE∵PO⊥平面ABCD∴PO⊥BD在正方形ABCD中BD⊥AC又∵PO∩AC=O∴BD⊥平面P AC又∵BD⊂平面BDE∴平面P AC⊥平面BDE(2)取OC中点F连接EF∵E为PC中点∴EF为△POC的中位线∴EF∥PO又∵PO⊥平面ABCD∴EF⊥平面ABCD∵OF ⊥BD ∴OE ⊥BD∴∠EOF 为二面角E -BD -C 的平面角 ∴∠EOF =30°在Rt △OEF 中OF =12OC =14AC =24a∴EF =OF ·tan 30°=612a ∴OP =2EF =66a∴V P -ABCD =13×a 2×66a =618a 3。

(人教版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 第九章综合测试试卷03及答案

(人教版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 第九章综合测试试卷03及答案

第九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下面抽样方法是简单随机抽样的是()A .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抽取5个点作为样本B .从仓库中的1 000箱饮料中一次性抽取20箱进行质量检查C .从某连队200名战士中,挑选出50名最优秀的战士去参加抢险救灾活动D .从l0个手机中逐个不放回地随机抽取2个进行质量检验(假设10个手机已编好号,对编号随机抽取)2.对某校1 200名学生的耐力进行调查,抽取其中120名学生,测试他们1 500 m 跑步的成绩,得出相应的数值,在这项调查中,样本是指( )A .l20名学生B .1200名学生C .120名学生的成绩D .1200名学生的成绩3.简单随机抽样和分层随机抽样之间的共同点是( )A .都是从总体中逐个抽取的B .将总体分成几部分,按事先确定的规则在各部分抽取C .抽样过程中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相等D .将总体分成几层,然后各层按照比例抽取4.某市有大型、中型与小型商店共1 500家,它们的数量之比为l:5:9,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其中的30家进行调查,则中型商店应抽取( )A .10家B .18家C .2家D .20家5.抽样统计甲射击运动员10次的训练成绩分别为86,85,88,86,90,89,88,87,85,92,则这10次成绩的80%分位数为( )A .88.5B .89C .91D .89.56.甲、乙两名同学6次考试的成绩统计如图9-4-1,甲、乙两名同学成绩的平均数分别为x 甲,x 乙,标准差分别为s 甲,s 乙,则()A .x x 乙甲<,s s 乙甲<B .x x 乙甲<,s s 乙甲>C .x x 乙甲>,s s 乙甲<D .x x 乙甲>,s s 乙甲>7.某校高中三个年级的人数扇形统计图如图9-4-2所示,按年级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样本,已知样本中高一年级学生有8人,则样本量为()A .24B .30C .32D .358.总体由编号为00,01,02,…,48,49的50个个体组成,利用下面的随机数表选取8个个体,选取方法是从随机数表第6行的第9列和第10列数字开始从左到右依次选取两个数字,则选出的第4个个体的编号为()附:第6行至第9行的随机数表2635790033709160162038827757495032114919730649167677873399746732274861987164414870862888851916207477011l 163024042979799196835125A .3B .16C .38D .499.对以下两组数据进行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甲:8121327243722202526乙:9141311181920212123A .甲的极差是29B .甲的中位数是25C .乙的众数是21D .甲的平均数比乙的大10.某中学有高中生3 000人,初中生2 000人,高中生中男生、女生人数之比为3:7,初中生中男生、女生人数之比为6:4,为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该校学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n 的样本,已知从初中生中抽取男生12人,则从高中生中抽取女生的人数是( )A .12B .15C .20D .2111.如果一组数据1x ,2x ,…,n x 的平均数是x ,方差是2s 1+2,…n + )A ,2s B +,2sC +,23s D +212.在去年某地区的足球比赛上,一队每场比赛平均失球数是1.5,全年比赛失球个数的标准差是1.1;二队每场比赛平均失球数是2.1,全年比赛失球个数的标准差是0.4.下列说法:①平均来说一队比二队防守技术好;②二队比一队防守技术水平更稳定;③一队防守有时表现很差,有时表现又非常好;④二队很少不失球,其中正确的有()A.l个B.2个C.3个D.4个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某种福利彩票的中奖号码是从1~36个号码中,选出7个号码来按规则确定中奖情况,从36个号码中选出7个号码,适宜的抽样方法是________.14.我国高铁发展迅速,技术先进.经统计,在经停某站的高铁列车中,有10个车次的正点率为0.97,有20个车次的正点率为0.98,有10个车次的正点率为0.99,则经停该站高铁列车所有车次的平均正点率的估计值为________.15.气象意义上从春季进入夏季的标志为“连续5天的日平均温度均不低于22 ℃”、现有甲、乙、丙三地连续5天的日平均温度的相关记录数据(记录数据都是正整数,单位:℃):①甲地:5个数据的中位数为24,众数为22;②乙地:5个数据的中位数为27,总体均值为24;③丙地:5个数据中有一个数据是32,总体均值为26,总体方差为10.2这三地肯定进入夏季的地区有________个.16.某校为了解本校中、老年教师的身体状况,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中年教师中抽取20人,从老年教师中抽取10人参加体检,经医院反馈信息知某项体检指标:中年教师均值为90,方差为4,老年教师均值为96,方差为6.据此估计该校中、老年教师该项指标的方差为________.三、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70分)17.(10分)某电视台举行颁奖典礼,邀请来自三个地区的20名演员演出,其中从30名A地区演员中随机挑选10人,从18名B地区演员中随机挑选6人,从10名C地区演员中随机挑选4人.试用抽签法确定选中的演员,并确定他们的表演顺序.18.(12分)某市组织了一次普法知识竞赛,从甲、乙两单位中各随机抽取了5名职工的成绩,统计如下:甲单位职工的成绩(分)8788919193甲单位职工的成绩(分)8589919293根据表中的数据,分别求出样本中甲、乙两单位职工成绩的平均数和方差,并判断哪个单位的职工对法律知识的掌握更为稳定.19.(12分)某大学共有“机器人”兴趣团队1 000个,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分别有100个、200个、300个、400个.为挑选优秀团队,现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以上团队中抽取20个.(1)应从大三中抽取多少个团队?(2)将20个团队分为甲、乙两组,每组10个团队,进行理论和实践操作考试(共150分),甲、乙两组的成绩如下:甲:125,141,140,137,122,114,119,139,121,142乙:127,116,144,127,144,116,140,140,116,140从甲、乙两组中选一组强化训练,备战机器人大赛.从统计学数据看,若选择甲组,理由是什么?若选择乙组,理由是什么?20.(12分)某网站推出了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进展情况的调查,调查数据表明,环境治理和保护仍是百姓最为关心的问题,参与调查者中关注此问题的约占80%现从参与关注生态文明建设的人群中随机选出200人,并将这200人按年龄分组:第1组[)15,25,第2组[)25,35,第3组[)35,45,第4组[)45,55,第5组[]55,56,得到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9-4-3所示。

新人教版(2019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综合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新人教版(2019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综合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新人教版(2019A 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综合测试卷(时间:120分钟 分值:1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若复数z =2i3-i ,则z 的共轭复数z =( ) A.-15-35I B.-15+35I C.15+35I D.15-35i 答案:A2.某公司生产三种型号的轿车,其中型号Ⅰ的轿车的月产量为 1 200辆,型号Ⅱ的轿车的月产量为6 000辆,型号Ⅲ的轿车的月产量为2 000辆,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92辆车进行检验,则型号Ⅲ的轿车应抽取( )A.12辆B.36辆C.20辆D.60辆答案:C3.2010-2018年之间,受益于基础设施建设对光纤产品的需求,以及个人计算机及智能手机的下一代规格升级,电动汽车及物联网等新机遇,连接器行业发展较快.2010-2018年全球连接器营收情况如图所示,根据折线图,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为 ( )①每年的营收额逐年增长;②营收额增长最快的一年为2013-2014年;③2010-2018年的营收额增长率约为40%;④2014-2018年每年的营收额相对于2010-2014年每年的营收额,变化比较平稳.A.1B.2C.3D.4答案:C4.已知小张每次射击命中十环的概率都为40%,现采用随机模拟的方法估计小张三次射击恰有两次命中十环的概率,先由计算器产生0到9之间取整数值的随机数,指定2,4,6,8表示命中十环,0,1,3,5,7,9表示未命中十环,再以每三个随机数为一组,代表三次射击的结果,经随机模拟产生了如下20组随机数:321 421 292 925 274 632 800 478 598 663 531 297 396 021 506 318 230 113 507 965据此估计,小张三次射击恰有两次命中十环的概率约为( )A.0.25B.0.3C.0.35D.0.4答案:B5.盒子中有若干个大小和质地完全相同的红球和黄球,从中任意取出2个球,都是红球的概率为328,都是黄球的概率为514,则从盒子中任意取出2个球,恰好是同一颜色的概率为( )A.1328B.57C.1528D.37 答案:A6.某校篮球运动员进行投篮练习,若他前一球投进,则后一球投进的概率为34;若他前一球投不进,则后一球投进的概率为14.若他第1球投进的概率为34,则他第3球投进的概率为( ) A.34 B.58 C.116 D.916 答案:D7.已知数据x 1,x 2,x 3的中位数为k ,众数为m ,平均数为n ,方差为p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数据2x 1,2x 2,2x 3的中位数为2kB.数据2x 1,2x 2,2x 3的众数为2mC.数据2x 1,2x 2,2x 3的平均数为2nD.数据2x 1,2x 2,2x 3的方差为2p答案:D8.一个圆柱的轴截面是正方形,如果这个圆柱的侧面积与一个球的表面积相等,那么圆柱的体积与球的体积之比为( )A.1∶3B.3∶1C.2∶3D.3∶2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部分选对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9.如图,已知点O 为正六边形ABCDEF 的中心,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OA ⃗⃗⃗⃗⃗ +OC ⃗⃗⃗⃗⃗ +OB ⃗⃗⃗⃗⃗ =0B.(OA ⃗⃗⃗⃗⃗ -AF ⃗⃗⃗⃗⃗ )·(EF ⃗⃗⃗⃗⃗ -DC ⃗⃗⃗⃗⃗ )=0C.(OA ⃗⃗⃗⃗⃗ +AF ⃗⃗⃗⃗⃗ )·BC ⃗⃗⃗⃗⃗ =OA ⃗⃗⃗⃗⃗ ·BC ⃗⃗⃗⃗⃗ +AF ⃗⃗⃗⃗⃗ ·BC⃗⃗⃗⃗⃗ D.|OF ⃗⃗⃗⃗⃗ +OD ⃗⃗⃗⃗⃗⃗ |=|FA ⃗⃗⃗⃗⃗ +OD ⃗⃗⃗⃗⃗⃗ -CB⃗⃗⃗⃗⃗ | 答案:BC10.在发生公共卫生事件期间,有专业机构认为该事件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发生大规模群体感染的标志为“连续10天,每天新增疑似病例不超过7人”.过去10日,甲、乙、丙、丁四地新增疑似病例数据信息如下,一定符合该标志的是( )甲地:中位数为2,极差为5;乙地:总体平均数为2,众数为2;丙地:总体平均数为1,总体方差大于0;丁地:总体平均数为2,总体方差为3.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答案:AD11.如图,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以下四个选项正确的是( )A.D1C∥平面A1ABB1B.A1D1与平面BCD1相交C.AD⊥平面D1DBD.平面BCD1⊥平面A1ABB1答案:AD12.在△ABC中,三个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b=c cos A,A的平分线交BC于点D,AD=1,cos A=18,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AC=34B.AB=8C.CDBD =1 8D.△ABD的面积为3√74答案:ACD三、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将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13.已知a=(1,-1),b=(λ,1),若a与b的夹角为钝角,则实数λ的取值范围是(-∞,-1)∪(-1,1).14.从分别写有1,2,3,4,5的五张质地相同的卡片中,任取两张,这两.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差的绝对值等于1的概率为2515.(本题第一空2分,第二空3分)随机抽取100名学生,测得他们的身高(单位:cm),按照身高依次分成六组:[155,160),[160,165), [165,170),[170,175),[175,180),[180,185),并得到样本身高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的x的值为0.06;若将身高区间[170,175),[175,180),[180,185)依次记为A,B,C三组,并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这三组中抽取6人,则从A,B,C三组中依次抽取的人数为3,2,1.16.如图所示,已知六棱锥P-ABCDEF的底面是正六边形, PA⊥平面ABC,PA=2 AB.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有②④.(填序号)①PB⊥AD;②平面PAB⊥平面PAE;③BC∥平面PAE;④直线PD 与平面ABC所成的角为45°.四、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过程)17.(10分)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2,E,F分别为A1B,AC的中点.(1)证明:EF∥平面A1C1D;(2)求三棱锥C-A1C1D的体积.(1)证明:如图,连接BD.因为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所以BD交AC于点F,且F为BD的中点.因为E为A1B的中点,所以EF∥A1D.因为EF⊄平面A1C1D,A1D⊂平面A1C1D,所以EF∥平面A1C1D.(2)解:三棱锥C-A1C1D的体积V=V棱锥A1-CC1D =13S△CC1D·A1D1=13×12×2×2×2=43.18.(12分)从含有两件正品a 1,a 2和一件次品b 1的三件产品中,每次任取一件,每次取出后不放回,连续取两次.(1)写出所有可能的结果组成的样本空间.(2)求取出的两件产品中,恰有一件次品的概率.解:(1)每次取出一个,取后不放回地连续取两次,其所有可能的结果有6个,即Ω={(a 1,a 2),(a 1,b 1),(a 2,a 1),(a 2,b 1),(b 1,a 1),(b 1,a 2)},其中小括号内左边的字母表示第1次取出的产品,右边的字母表示第2次取出的产品.(2)用A 表示事件“取出的两件产品中,恰好有一件次品”,则A ={(a 1,b 1),(a 2,b 1),(b 1,a 1),(b 1,a 2)},所以P (A )=46=23. 19.(12分)某居民小区为了提高小区居民的读书兴趣,特举办读书活动,准备进一定量的书籍丰富小区图书站.由于不同年龄段需看不同类型的书籍,为了合理配备资源,现对小区内读书者进行年龄调查, 随机抽取了一天中40名读书者进行调查,将他们的年龄分成6段:[20,30),[30,40),[40,50),[50,60),[60,70),[70,80],得到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1)估计在这40名读书者中年龄分布在区间[40,70)上的人数;(2)求这40名读书者年龄的平均数和中位数;(3)从年龄在区间[20,40)上的读书者中任选两名,求这两名读书者年龄在区间[30,40)上的人数恰为1的概率.解:(1)由频率分布直方图知,年龄在区间[40,70)上的频率为(0.020+0.030+0.025)×10=0.75.所以40名读书者中年龄分布在区间[40,70)上的人数为40×0.75=30.(2)40名读书者年龄的平均数为25×0.05+35×0.1+45×0.2+55×0.3+ 65×0.25+75×0.1=54.设40名读书者年龄的中位数为x,0.05+0.1+0.2+(x-50)×0.03=0.5,解得x=55,即40名读书者年龄的中位数为55岁.(3)年龄在区间[20,30)上的读书者有2人,分别记为a,b,年龄在区间[30,40)上的读书者有4人,分别记为A,B,C,D.从上述6人中选出2人,有如下样本点:(a,b),(a,A),(a,B),(a,C),(a,D),(b,A),(b,B),(b,C),(b,D),(A,B), (A,C),(A,D),(B,C),(B,D),(C,D),共15个,记选取的两名读书者中恰好有1人年龄在区间[30,40)上为事件A,则事件A包含8个样本点:(a,A),(a,B),(a,C),(a,D),(b,A),(b,B),(b,C), (b,D),故P(A)=8.1520.(12分)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设△ABC的面积为S,已知3c2=16S+3(b2-a2).(1)求tan B 的值;(2)若S =42,a =10,求b 的值.解:(1)因为3c 2=16S +3(b 2-a 2),所以3(c 2+a 2-b 2)=16S ,即3×2ac cos B =16×12ac sin B , 所以3cos B =4sin B ,即tan B =34. (2)由(1)可得sin B =35,cos B =45, 所以S =12ac sin B =12×10c ×35=3c =42, 所以c =14.由余弦定理可得,45=100+196-b 22×10×14,整理可得,b =6√2.21.(12分)已知向量a ,b 满足|a |=|b |=1,|xa +b |=√3|a -xb |(x >0,x ∈R).(1)求a ·b 关于x 的解析式f (x );(2)求向量a 与b 夹角的最大值;(3)若a 与b 平行,且方向相同,试求x 的值. 解:(1)由题意得|xa +b |2=3|a -xb |2,即x 2a 2+2xa ·b +b 2=3a 2-6xa ·b +3x 2b 2. 因为|a |=|b |=1,所以8xa ·b =2x 2+2, 所以a ·b =x 2+14x (x >0),即f (x )=14(x +1x ) (x >0). (2)设向量a 与b 夹角为θ,则cos θ=a ·b |a ||b |=f (x )=14[(√x -√x )2+2], 当√x =√x ,即x =1时,cos θ有最小值12.因为0≤θ≤π,所以θmax =π3. (3)因为a 与b 平行,且方向相同,|a |=|b |=1,所以a =b ,所以a ·b =14(x +1x )=1, 解得x =2±√3.22.(12分)如图,在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中,底面ABCD 为菱形,AA 1⊥平面ABCD ,AC 与BD 交于点O ,∠BAD =60°,AB =2,AA 1=√6.(1)证明:平面A 1BD ⊥平面ACC 1A 1;(2)求二面角A -A 1C -B 的大小.(1)证明:由AA 1⊥平面ABCD ,得AA 1⊥BD ,AA 1⊥AC. 因为四边形ABCD 为菱形,所以AC ⊥BD.因为AC ∩AA 1=A ,所以BD ⊥平面ACC 1A 1.因为BD ⊂平面A 1BD ,所以平面A 1BD ⊥平面ACC 1A 1.(2)解:如图,过点O 作OE ⊥A 1C 于点E ,连接BE ,DE. 由(1)知BD ⊥平面ACC 1A 1,所以BD ⊥A 1C.因为OE ⊥A 1C ,OE ∩BD =O ,所以A 1C ⊥平面BDE ,所以A 1C ⊥BE. 因为OE ⊥A 1C ,BE ⊥A 1C ,所以∠OEB 为二面角A -A 1C -B 的平面角. 因为△ABD 为等边三角形且O 为BD 中点, 所以OB =12AB =1,OA =OC =√32AB =√3. 因为AA 1⊥AC ,所以A 1C =√AA 12+AC 2=3√2. 因为△A 1AC ∽△OEC ,所以OE AA 1=OC A 1C ,所以OE =OC ·AA 1A 1C =√3×√63√2=1. 在△OEB 中,OB ⊥OE ,所以tan ∠OEB =OBOE =1,即∠OEB =45°. 综上,二面角A -A 1C -B 的大小为45°.。

数学必修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数学必修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选择题
数学必修二综合测试题
其中假命题是()
*1.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因为
P
,Q,所以
PQ
(B)因为P,Q
,所以
=PQ
(C)
因为
AB
,C AB, D
AB,
所以CD
(D)
因为
AB
,AB,
所以
A (
)且B (
)
*2.
已知直线I的方程为y x
1,
则该直线
I的倾斜角为(
).
(A)30°
(B)
45°
(C)
3,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斜率的取值k范围是
(
)
A、k-或k
4
31
B、k或k—
C、4 k"3
3
D、k 4
4
44
4
4
***12.若直线y kx
4
:2
2k与曲线y '4 x
有两个交点,贝U
k的取值范围是
**11.已知点A(2,3)、
AB相交,贝U直线l的
.A.1,
[1,^)C
(討D
(,1]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3.如果对任何实数k,直线(3+k)x+(1-2k)y+1+5k=0都过一个定点A,那么点A的坐标是
该球的表面积为
Aa2
D4 a2
若直线a与平面不垂直,
那么在平面内与直线a垂直的直线()
(A)只有一条
(B)无数条
(C)是平面内的所有直线
(D)不存在
**7.已知直线I、
m、n与平面

(人教版A版最新)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 第九章综合测试01-答案

(人教版A版最新)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 第九章综合测试01-答案

第九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一、 1.【答案】C【解析】①中商店的规模不同,所以应采用分层随机抽样;②中总体没有差异性,容量较小,样本容量也较小,所以应采用简单随机抽样。

2.【答案】B 【解析】10008020012001000n⨯=++.求得192n =.3.【答案】C【解析】将这20个数据从小到大排列:109,112,114,118,120,124,126,126,127,128,135,135,135,137,138,139,142,144,148,150.2075%15i =⨯=,∴这组数据的第75百分位数为第15个数据和第16个数据的平均数,即138139138.52+=. 4.【答案】A【解析】由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性质,可设中间一组的频率为x ,则41x x +=,所以0.2x =,故中间一组的频数为1600.232⨯=. 5.【答案】C【解析】由题图知,小波一星期的食品开支为300元,其中鸡蛋开支为30元,占食品开支的10%,而食品开支占总开支的30%,所以小波一星期的鸡蛋开支占总开支的百分比为3%. 6.【答案】A【解析】由题意,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可得获得复赛资格的人数为1000(10.00252020.007520650⨯-⨯-⨯⨯=)(人)7.【答案】D【解析】由题意可知B 样本的数据为58,60,60,62,62,62,61,61,61,61,将A 样本中的数据由小到大依次排列为52,54,54,55,55,55,55,56,56,56,将B 样本中的数据由小到大依次排列为58,60,60,61,61,61,61,62,62,62,因此A 样本的众数为55,B 样本的众数为61,A 选项错误;A 样本的平均数为54.8,B 样本的平均数为60.8,B 选项错误;A 样本的中位数为55,B 样本的中位数为61,C 选项错误;事实上,在A 样本的每个数据上加上6后形成B 样本,样本的稳定性不变,因此两个样本的标准差相等,故选D. 8.【答案】D【解析】100米仰泳比赛的成绩是时间越短越好的,方差越小发挥水平越稳定,故丁是最佳人选. 9.【答案】C【解析】依题意,前三年中位数200x =,平均数1002003002003y ++==,第四年收入为600万元,故中位数为200300250 1.252y x +===, 平均数为100200300600300 1.54y +++==.10.【答案】C【解析】A .样本中男生人数为412108640++++=(人),女生人数为1004060-=(人),所以样本中男生人数少于女生人数,所以该选项是正确的;B .因为男生中B 层次的比例最大,女生中B 层次的比例最大,所以样本中B 层次身高人数最多,所以该选项是正确的;C .样本中D 层次身高的男生有8人,女生D 层次的有6015%9⨯=(人),所以样本中D 层次身高的男生少于女生,所以该选项是错误的;D .样本中E 层次身高的女生有605%3⨯=(人),所以该选项是正确的. 二、 11.【答案】4【解析】由平均数为10,得1(10119)105x y ++++⨯=,则20x y +=; 又方差为2,2222210)(10)(1010)11101[(]59102x y -+-+-+-+=∴-⨯()(),得22208x y +=,2192y =.4x y ∴-==.12.【答案】12【解析】抽取的男运动员的人数为2148124836⨯=+.13.【答案】90 37.5【解析】由题意得抽取到的20个班级的平均数58510905959020x ⨯+⨯+⨯== .方差2222514(8590)1030(9090)526(9590)37.520[][][]s ⨯+-+⨯+-+⨯+-==.14.【答案】0.030 3【解析】0.005100.03510100.020100.010101a ⨯+⨯+⨯+⨯+⨯=,0.030a ∴=. 设身高在[120,130),[130,140),[140,150]三组的学生分别有x y z ,,人,则式0.03010100x=⨯,解得30x =.同理,2010y z ==,.故从[140,150]的学生中选取的人数为10183302010⨯=++.三、15.【答案】解:(1)1(0.050.350.20.1)0.3-+++=,故①处应填0.3.完成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2)第3组的人数为0.310030⨯=,第4组人数为0.210020⨯=,第5组人数为0.110010⨯=,共计60人,用分层随机抽样抽取6人.则第3组应抽取人数为306360⨯=,第4组应抽取人数为206260⨯=,第5组应抽取人数为106160⨯=. 16.【答案】解:由题中数据可得如下统计表.(1)∵甲、乙命中9环及以上的次数分别为1和3次, ∴乙的成绩比甲好.(2)∵甲、乙平均数相同,但甲的中位数小于乙的中位数, ∴乙的成绩比甲好。

(人教版B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第四章综合测试03(含答案)

(人教版B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第四章综合测试03(含答案)

第四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已知函数()()lg 4f x x =-的定义域为M ,函数()g x =的值域为N ,则M N 等于( ) A .MB .NC .[)0,4D .[)0,+∞2.函数||31x y =-的定义域为[]1,2-,则函数的值域为( ) A .[]2,8B .[]0,8C .[]1,8D .[]1,8-3.已知()23log f x =()1f 的值为( ) A .1B .2C .1-D .12 4.21+log 52等于( ) A .7B .10C .6D .925.若1005a =,102b =,则2a b +等于( ) A .0B .1C .2D .36.比较13.11.5、 3.12、13.12的大小关系是( ) A .113.13.13.122 1.5<< B .113.13.13.11.522<<C .11 3.13.13.11.522<<D .11 3.13.13.12 1.52<<7.()()4839log 3log 3log 2log 8++等于( ) A .56B .2512C .94D .以上都不对8.已知0ab >,下面四个等式:①()lg lg lg ab a b =+;②lg lg lg a a b b =-;③21lg lg 2a ab b ⎛⎫= ⎪⎝⎭;④()1lg log 10ab ab =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 A .0B .1C .2D .39.函数x y a =(0a >且1a ≠)与函数()2121y a x x =---在同一个坐标系内的图像可能是( )ABCD10.抽气机每次可抽出容器内空气的60%,要使容器内的空气少于原来的0.1%,则至少要抽( ) (参考数据:120.3010g ≈) A .6次B .7次C .8次D .9次11.已知113log 2x =,1222x -=,3x 满足3331log 3x x ⎛⎫= ⎪⎝⎭,则1x ,2x ,3x 的大小关系是( )A .123x x x <<B .132x x x <<C .213x x x <<D .312x x x <<12.已知幂函数()()22421mm f x m x -+=-在()0,+∞上单调递增,函数()2x g x k =-,当[)1,2x ∈时,记()f x ,()g x 的值域分别为集合A ,B ,若A B A = ,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 )A .()0,1B .[)0,1C .(]0,1D .[]0,1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若函数()f x 的反函数为()12f x x -=(0x >),则()4=f ________。

数学必修二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数学必修二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数学必修二综合测试题一. 选择题*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因为P三二,Q三:二,所以PQW * ( B)因为卩三:z,Q:=卩,所以ATI;=PQ(C)因为AB二x , C三AB,D三AB,所以CD三:(D)因为AB 二:,AB '■,所以A「'J 且B - ■)*2 .已知直线|的方程为y = x则该直线I的倾斜角为().(A) 30 (B) 45 (C) 60 (D) 135*3.已知点A(x,1,2)和点B(2,3,4) , 且| AB =2j6,则实数x的值是().(A)-3 或4 (B) - 6或2 (C)3 或-4 (D)6 或-2*4.长方体的三个面的面积分别是、2、3、6,则长方体的体积是( ).A . 3.2B . 2 一3 C. 、6 D. 6*5.棱长为a的正方体内切一球,该球的表面积为()2 2 2 2A、二aB、2 二aC、3 二aD、4二a*6.若直线a与平面二不垂直,那么在平面二内与直线a垂直的直线( )(A )只有一条(B)无数条(C)是平面:内的所有直线(D)不存在**7.已知直线I、m、n与平面:- > 一:,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若m// I , n// I ,则m// n ②若m l , m// ,贝U 丄:③若m // , n // ,则m // n ④若m l , 丄:,则m // 或m =其中假命题是().(A)①(B) ②(C)** 8.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直线2 2(x-2) (y 3) =9 交于A .25** 11.已知点A(2,-3)、B(-3,-2)直线l过点P(1,1),且与线段AB相交,则直线l的斜率的取值k范围是 ()3 3 1 3 3A、k 或k--4B、k 或kC、f 4_kD、k_44 4 4 4 4*** 12.若直线kx 4 2k与曲线y「4一x2有两个交点,则k的取值范围是③(D)④y = ax与y = x • a正确的是( )(0是原点)的面积为( ).3C. 2左视图*E、F两点,则丄EOF+ oO C .(4,1]** 18 .(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已知正四棱锥V — ABCD 中,AC 与BD 交于点M ,VM 是棱锥的高,若AC = 6cm ,VC = 5cm ,求正四棱锥 V -ABCD 的体积.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 横线上. **13.如果对任何实数 k ,直线(3 + k)x + (1-2k)y + 1 + 5k=0都过一个定点 A ,那么点 A 的坐标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空间四个点 P 、A 、B C 在同一球面上,PA PB 那么这个球面的面积是 __________________ . **15 .已知 2 2 2 2 圆Ocx y =1 与圆 O 2:(x —3) ( y + 4) =9, ***16 .如图①,一个圆锥形容器的高为a ,内装一 量的水.如果将容器倒置,这时所形成的圆锥 的高恰为-(如图②),则图①中的水面高度2PC 两两垂直,且PA=PB=PC=, 则圆O i 与圆。

高中数学必修2测试题附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2测试题附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2测试题附答案数学必修2一、选择题1、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A.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解析: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一定平行,为真命题,选A。

2、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A.如果α⊥β,那么α内一定存在直线平行于平面β;解析:如果直线α垂直于平面β,则α内不存在直线平行于平面β,选A。

3、右图的正方体ABCD-A’B’C’D’中,异面直线AA’与BC所成的角是()解析:异面直线AA’与BC所成的角为直角,选D。

4、右图的正方体ABCD-A’B’C’D’中,AB二面角D’-AB-D的大小是()解析:AB二面角D’-AB-D为60度,选C。

5、直线5x-2y-10=0在x轴上的截距为a,在y轴上的截距为b,则()解析:将y=0代入5x-2y-10=0,得到x=2,即直线在x轴上的截距为2;将x=0代入5x-2y-10=0,得到y=-5,即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为-5,选B。

6、直线2x-y=7与直线3x+2y-7=0的交点是()解析:将2x-y=7和3x+2y-7=0联立,解得交点为(3,-1),选A。

7、过点P(4,-1)且与直线3x-4y+6=0垂直的直线方程是()解析:3x-4y+6=0的斜率为3/4,与其垂直的直线斜率为-4/3,过点P(4,-1),代入点斜式方程y+1=-4/3(x-4),化简得到4x+3y-13=0,选A。

8、正方体的全面积为a,它的顶点都在球面上,则这个球的表面积是:()解析:正方体的全面积为6a,每个面积为a,每个面的对角线长为正方体的对角线长,即球的直径。

因此球的直径为正方体的对角线长,即a的开根号乘以根号3.球的表面积为4πr^2,即4π(0.5a√3)^2=3πa^2,选C。

9、圆x^2+y^2-4x-2y-5=0的圆心坐标是:()解析:将x^2-4x和y^2-2y分别配方得到(x-2)^2-4+(y-1)^2-1=0,即(x-2)^2+(y-1)^2=5,圆心坐标为(2,1),选B。

高中数学必修二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二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二综合测试题(含答案)高二数学必修二综合测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下面四个命题:①分别在两个平面内的两直线是异面直线;②若两个平面平行,则其中一个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必平行于另一个平面;③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平行;④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平行.其中正确的命题是()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2.过点P(1,3)且垂直于直线x2y3的直线方程为()A.2x y1 B.2x y5 C.x2y5D.x2y73.圆(x-1)2+y2=1的圆心到直线y=3x的距离是()A.2 B.2 C.1 D.34.已知F1,F2是椭圆x2/16+y2/9=1的左右焦点,P为椭圆上一个点,且A.2 B. C. D.5.已知空间两条不同的直线m,n和两个不同的平面α,β,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若m//α,n⊥α,则m//n B.若α∩β=m,m⊥n,则n⊥αC.若m//α,n//α,则m//n D.若m//α,m⊥β,αβ=n,则m//n6.圆x2+y2-2x+4y-20=0截直线5x-12y+c=0所得的弦长为8,则c的值是()A.10 B.10或-68 C.5或-34 D.-687.已知ab0,则直线ax+by=c通过()A.第一、二、三象限 B.第一、二、四象限C.第一、三、四象限 D.第二、三、四象限8.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是AA1与CC1的中点,则直线ED与D1F所成角的大小是()A.1/5 B.113° C. D.232°9.在三棱柱ABC—A1B1C1中,各棱长相等,侧面BC1C 的中心为D,则AD与平面BC1C所成角的大小是()10.将正方形ABCD沿对角线BD折成直二面角A-BD-C,有如下四个结论:①AC⊥BD;②△ACD是等边三角形;③AB与平面BCD 成60°的角;④AB与CD所成的角是6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yOxyOxyOxyO数学必修二综合测试题一. 选择题*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因为,P Q αα∈∈,所以PQ ∈α(B )因为P α∈,Q β∈,所以αβ⋂=PQ (C )因为AB α⊂,C ∈AB ,D ∈AB ,所以CD ∈α(D )因为AB α⊂,AB β⊂,所以()A αβ∈⋂且()B αβ∈⋂ *2.已知直线l 的方程为1y x =+,则该直线l 的倾斜角为(). (A)30(B)45(C)60(D)135*3.已知点(,1,2)A x B 和点(2,3,4),且AB =,则实数x 的值是(). (A)-3或4(B)–6或2(C)3或-4(D)6或-2*4.长方体的三个面的面积分别是632、、,则长方体的体积是( ).A .23B .32C .6D .6*5.棱长为a 的正方体内切一球,该球的表面积为 ( ) A 、2a πB 、22a πC 、32a πD 、a π24*6.若直线a 与平面α不垂直,那么在平面α内与直线a 垂直的直线( ) (A )只有一条(B )无数条(C )是平面α内的所有直线(D )不存在 **7.已知直线l 、m 、n 与平面α、β,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若m ∥l ,n ∥l ,则m ∥n ②若m ⊥α,m ∥β,则α⊥β ③若m ∥α,n ∥α,则m ∥n ④若m ⊥β,α⊥β,则m ∥α或m ⊂≠α其中假命题...是(). (A) ①(B) ②(C) ③(D) ④**8.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直线y ax =与y x a =+正确的是( ).**9.如图,一个空间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俯视图是一个圆,那么这个几何体的侧面积...为(*). (A) 4π (B) 54π(C) π(D) 32π **10.直线3y 2x =--与圆9)3y ()2x (22=++-交于E 、F 两点,则∆EOF(O 是原点)的面积为( ).A .52B .43C .23D .556**11.已知点)3,2(-A 、)2,3(--B 直线l 过点)1,1(P ,且与线段AB 相交,则直线l 的斜率的取值k 范围是 ()A 、34k ≥或4k ≤-B 、34k ≥或14k ≤-C 、434≤≤-k D 、443≤≤k ***12.若直线k 24kx y ++=与曲线2x 4y -=有两个交点,则k的取值范围是( ).A .[)∞+,1 B .)43,1[-- C . ]1,43( D .]1,(--∞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3.如果对任何实数k ,直线(3+k)x +(1-2k)y +1+5k=0都过一个定点A ,那么点A 的坐标是.**14.空间四个点P 、A 、B 、C 在同一球面上,PA 、PB 、PC 两两垂直,且PA=PB=PC=a ,那么这个球面的面积是. **15.已知222212:1:349O x y O x y +=+=圆与圆(-)(+),则12O O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为.***16.如图①,一个圆锥形容器的高为a ,内装一定量的水.如果将容器倒置,这时所形成的圆锥的高恰为2a(如图②),则图①中的水面高度为.三.解答题:**17.(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OABC 中,点C (1,3). (1)求OC 所在直线的斜率;(2)过点C 做CD ⊥AB 于点D ,求CD 所在直线的方程.**18.(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已知正四棱锥V -ABCD 中,AC BD M VM 与交于点,是棱锥的高,若6cm AC =,5cm VC =,求正四棱锥V -ABCD 的体积.***19.(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F 为棱AD 、AB 的中点.(1)求证:EF ∥平面CB 1D 1;(2)求证:平面CAA 1C 1⊥平面CB 1D 1.①②***20.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直线1l :mx-y=0 ,2l :x+my-m-2=0王新敞(Ⅰ)求证:对m ∈R ,1l 与 2l 的交点P 在一个定圆上;(Ⅱ)若1l 与定圆的另一个交点为1P ,2l 与定圆的另一交点为2P ,求当m 在实数范围内取值时,⊿21P PP 面积的最大值及对应的m .***21. (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棱长为a 的正方体ABCD D C B A -1111中,(1)作出面11A BC 与面ABCD 的交线l ,判断l 与线11A C 位置关系,并给出证明; (2)证明1B D ⊥面11A BC ; (3)求线AC 到面11A BC 的距离;(4)若以D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1,,DA DC DD 所在的直线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试写出1,B B 两点的坐标.****22.(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圆O :221x y +=和定点A (2,1),由圆O 外一点(,)P a b 向圆O 引切线PQ ,切点为Q ,且满足PQ PA =. (1) 求实数a 、b 间满足的等量关系;(2) 求线段PQ 长的最小值;(3) 若以P 为圆心所作的圆P 与圆O 有公共点,试求半径取最小值时圆P 的方程.BDAB 1C 1D E F22PQxyA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DBACA BDCCD AB二.填空题 13.)2,1(-14.2a 3π 15. 相离16.(1a三.解答题 17. 解: (1)点O (0,0),点C (1,3),∴OC 所在直线的斜率为30310OCk -==-. (2)在OABC 中,//AB OC ,CD ⊥AB ,∴ CD ⊥OC .∴CD 所在直线的斜率为13CDk =-. ∴CD 所在直线方程为13(1)3y x -=--,3100x y +-=即.18. 解法1:正四棱锥V -ABCD 中,ABCD 是正方形,11163222MC AC BD ∴===⨯=(cm).且11661822ABCD S AC BD =⨯⨯=⨯⨯=(cm 2).VM 是棱锥的高,∴Rt △VMC中,4VM ==(cm).∴正四棱锥V -ABCD 的体积为111842433ABCD S VM ⨯=⨯⨯=(cm 3).解法2:正四棱锥V -ABCD 中,ABCD 是正方形,∴11163222MC AC BD ===⨯=(cm).且2AB BC AC === .∴2218ABCD S AB ===(cm 2).VM 是棱锥的高,∴Rt △VMC中,4VM ==(cm).∴正四棱锥V -ABCD 的体积为113S 319. (1)证明:连结BD .在长方体1AC 中,对角线11//BD B D . 又E 、F 为棱AD 、AB 的中点,//EF BD ∴.11//EF B D ∴.又B 1D 1⊂≠平面11CB D ,EF ⊄平面11CB D ,∴EF ∥平面CB 1D 1.(2)在长方体1AC 中,AA 1⊥平面A 1B 1C 1D 1,而B 1D 1⊂≠平面A 1B 1C 1D 1,∴AA 1⊥B 1D 1.又在正方形A1B1C1D1中,A1C1⊥B1D1,∴B1D1⊥平面CAA1C1.又B1D1⊂≠平面CB1D1,∴平面CAA1C1⊥平面CB1D1.20.解:(Ⅰ)1l与2l分别过定点(0,0)、(2,1),且两两垂直,∴1l与2l的交点必在以(0,0)、(2,1)为一条直径的圆:)1y(y)2x(x=-+-即yx2yx22=--+王新敞(Ⅱ)由(1)得1P(0,0)、2P(2,1),∴⊿21PPP面积的最大值必为45rr221=⋅⋅.此时OP与12P P垂直,由此可得m=3或13-.21.解:(1)在面ABCD内过点B作AC的平行线BE,易知BE即为直线l,∵AC∥11A C,AC∥l,∴l∥11A C.(2)易证11A C⊥面11DBB D,∴11A C⊥1B D,同理可证1A B⊥1B D,又11A C⋂1A B=1A,∴1B D⊥面11A BC.(3)线AC到面11A BC的距离即为点A到面11A BC的距离,也就是点1B到面11A BC的距离,记为h,在三棱锥111B BA C-中有111111B BAC B A B CV V--=,即1111111133A BC AB CS h S BB∆∆⋅=⋅,∴3h=.(4)1(,,0),(,,)C a a C a a a22.解:(1)连,OP Q为切点,PQ OQ⊥,由勾股定理有222PQ OP OQ=-.又由已知PQ PA=,故22PQ PA=.即:22222()1(2)(1)a b a b+-=-+-.化简得实数a、b间满足的等量关系为:230a b+-=.(2)由230a b+-=,得23b a=-+.PQ===故当65a=时,minPQ即线段PQ解法2:由(1)知,点P在直线l:2x + y-3 = 0 上.∴| PQ |min = | PA |min,即求点A到直线l的距离.∴| PQ |min =| 2×2 + 1-3 |2 2 + 1 2=255.(3)设圆P的半径为R,圆P与圆O有公共点,圆O的半径为1,1 1.R OP R∴-≤≤+即1R OP≥-且1R OP≤+.而OP==故当65a=时,minOP此时,3235b a=-+=,min1R=.得半径取最小值时圆P的方程为22263()()1)55x y-+-=.解法2:圆P与圆O有公共点,圆P半径最小时为与圆O外切(取小者)的情形,而这些半径的最小值为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减去1,圆心P为过原点与l垂直的直线l’与l的交点P0.∴ 所求圆方程为22263()()1)55x y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