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分解窑操作中常见的几个问题和产生问题的原因
第三节预分解窑操作常见问题及处理办法
伴随现象
处理办法
1.分解炉温度偏低,参照三
2.炉内料粉悬浮不好、分解慢
3.旋风或喷腾效应差,料粉在炉内停留时间短
4.生料粒度变粗,原料质量变差
出炉气温降低,参照三
炉内温度不低,但分解率低
生料细度粗
参照三
检查调节撒料装置及翻板阀
调节风量、风速及风向
调节生料细度,适当提高分解炉温度
预分解窑几种疑难故障及处理方法
六、C5筒有大量火花(说明大量煤粉进入筒内)
可能原因
伴随现象
处理办法
1.炉内加煤过多,炉内来不及燃烧
2.窑内加煤太多或跑煤,造成机械不完全燃烧
3.分解炉煤粉悬浮不好,燃烧慢
4.炉内旋风或喷腾效应差,燃烧时间短
5.煤质变粗,挥发分减少
6.三次风温降低或漏风严重
7.三次风管积灰或三次风阀开度过小,三次风过小
2.窑内结圈或料层增厚
3.窑内物料结大球
4.冷却机阻力增大,窑头负压增高
5.仪表失灵
火焰过长,尾温升高
火焰受逼,尾温降低
负压不稳,火焰晃动
窑头负压表升高
减小总排风或开大三次风阀门
处理结圈或快窑
根据情况将之打碎、钩出或让它滚出
调节篦冷机料层厚度及放风闸门
整修仪表
八、窑尾负压过低
可能原因
伴随现象
处理办法
4.稳定窑内热工制度,防止窑温忽高忽低
第三节预分解窑操作常见问题及处理办法
一、分解炉或C5出口气温过高(表1)
可能原因
伴随现象
处理办法
1.窑、炉喂煤过多或煤仓跑煤
2.喂料量过少或断料
3.上级预热器堵塞
4.煤质变差,燃烧速度慢
预分解窑的问题分析及研究
水泥的日常问题分析及研究1.绿心料是怎么产生的?答:在熟料煅烧过程中,有时会遇到外观与普通熟料相同、但中间呈嫩绿色的熟料,这就是绿心料。
此种熟料中含有较多Cr2O3和MnO,含Cr2O3的熟料中A矿颜色变绿,此种A 矿称为铬阿利特,Cr2O3主要来自窑中的铬质耐火材料。
而含MnO的熟料呈绿色的主要原因是β-C2S和MnO 形成固溶体,在C2S-Mn2S 系统中形成绿色橄榄石(CaO·MnO·SiO2)。
在温度较高时,C2S 和CMnS的固溶体也可分解出桃红色含锰的B矿,MnO主要来自铁质原料和耐火材料杂质。
绿心熟料的水硬性差,强度低。
由于Cr3+和低价锰只有在还原气氛下出现,故绿心料是还原气氛的产物,属还原熟料。
2.三次风管漏风的影响有哪些?答:三次风管中经过的是由窑尾排风机的抽引,从窑头罩吸入进入分解炉热风。
其主要作用是供分解炉内煤粉燃烧之用。
所以三次风管中的风量大小及风速对分解炉的工况有较大的影响,生产过程中应该加强控制。
由于风管漏风,势必对整个系统的生产造成影响,分析如下:1.入分解炉的风温降低该处的温度降低,会导致煤粉的预繎效果变差。
从而导致煤粉在预繎炉内的燃烧滞后,热力强度发挥不出来,使得分解炉炉温下降,碳酸钙分解率下降,煅烧恶化。
2.窑尾温度升高三次风管的漏风就是变相减少了三次风,窑内用风量大,一般表现为窑尾温度偏高.C5筒出口温度与分解炉出口温度可能倒挂.且窑内火焰长,窑头和窑尾负压较大。
3.三次风管积灰三次风管的漏风使得整个风管的风速下降,会造成气体中的粉尘大量降落堆积,时间久时会造成三次风管内积灰大。
3. 红窑的故障现象有哪些?答:故障原因是:窑衬太薄或脱落,火焰形状不正常、垮窑皮等原因造成。
故障现象:筒体扫描仪显示温度偏高,夜间可发现筒体出现暗红或深红,白天则发现红窑处筒体有“爆皮”的现象,用扫帚扫该处可燃烧。
4. 烟室结皮后如何操作?答:故障原因:1.窑尾烟室温度过高 2.窑尾烟室通风不良 3.火焰长,火点后移。
预分解窑预热器堵塞原因及防范措施_高谦
"#*
% %#"
"#%
窑灰料造成结皮、 堵塞 (! ) 国内外的生产经验证实, "#$% 在 熟 料 中 的
含量控制在 %!&%’ 左右是适宜的。 (%) (分子) 与饱 "#$% 含量是受硅酸盐矿物总量 和比 (分母) 相制衡。对预烧性能较好的窑, 可同时 提高分子分母数, 所之酌情降低一点, 以适应本厂 窑情选择各自的配方。 当原燃料带入铝较多时, 加 铁 只 能 使 ") (() 更低, 硅酸盐矿物总量减少, 使新 (*"$ 法 ) 老标准 的强度差距变得更大。 笔者赞同根据自己的窑情来 能大则大, 为顺利过渡到新标准创造条 考 虑 ") , 件。
这些有害成分便从高 +,-。当熟料经过高温煅烧时, 温区里挥发出来, 在窑系统内循环和富集。一旦有 害成分含量过高,便与其它组分进行化学反应, 形 成硫酸盐或氯化物冷凝在生料上,在 .//0 左右出 现熔融相, 改变熔体本身的性质, 从而降低液相的 形成温度。当温度再低时, 发生固结而结皮。 我公司 * 号窑四级筒堵塞时物料与正常生产 时生料、 熟料的化学分析对比情况见表 " 。 表 " 窑堵塞时物料与正常时物料化学分析对比, 9 堵塞料 " 堵塞料 % 生料 熟料 烧失量 6&++ 7&+( (+&+2 -&-!8&(! !7&22 !(&26 %!&67 "#$% 03%$( 2&%% +&98 (&7% 2&++ :;%$( %&+% !&!6 %&!+ (&+( <=$ 27&-9 7-&2! +(&++ 72&%( )>$ %&!9 %&!+ !&%+ !&8+ "$( +&8+ (&62 -&-8 -&%+ .%$ %&+( %&!6 -&+2 -&27 ?=%$ -&7( !&(9 -&(-&+( @%$ %&%( %&6% -&7-&6— <3A -&2!% -&87-&--7 " !-%&%! !-%&86 99&999&-!
预分解窑熟料欠烧成因及处理
预分解窑熟料欠烧成因及处理--------------------------------------------------------------------------------作者:-作者:佚名时间:2007-4-21 欠烧料成因1.1 窑头用煤量太大,温度偏低在生产过程中,当fCaO不合格时,总是认为窑头用煤量过少,温度低,煤灰掺入量少。
于是便增加窑头用煤量,试图以此来提高烧成带温度,有时甚至出现窑头用煤量与分解炉用煤量倒置的现象,造成系统温度偏高,窑尾温度达到1 200℃,C5级筒出口温度≥500℃,窑尾废气中CO含量高,直接威胁预热器的安全运行。
对于回转窑来说,它的容积热力强度是有一定限度的。
当容积热力强度已到极限时,增加窑头用煤量,会造成煤粉不完全燃烧,窑内还原气氛加剧,窑头温度进一步降低。
当窑温较低时,再多加煤反而更解决不了问题,因燃烧速度与温度有关,多加煤会造成火焰黑火头长,火焰温度低,窑尾温度过高。
还会引起窑内还原气氛加重,结长厚窑皮,造成预热器系统结皮堵塞,从而使工艺系统进一步恶化,热工制度紊乱。
1.2 燃烧器火力不集中我公司燃烧器的中心位于回转窑端面第四象限(+30mm,-30mm),伸入窑内300mm。
在调整燃烧器的过程中,其具体位置固定不变,只调整内外风阀门开度及内外筒间隙。
内风为旋流风,增加内风火焰粗短;外风为轴流风,增加外风火焰细长;内外筒间隙正常生产时调整范围为15mm--30mm,间隙越小火焰短,为超强火焰。
间隙越大火焰长。
另外,内外筒间隙的调整对火焰形状的影响特别大,调整不当容易烧毁窑皮及耐火砖。
在试生产期间,内风风阀臆40%,外风风阀≥80%,内外筒间隙30mm,火焰粗长,火力不集中,又不敢大幅度调整间隙。
燃烧器与煤质适应上没有大胆尝试(煤的低位发热量为20 900kJ/kg)。
当回转窑达到设计产量时,熟料欠烧,fCaO高达3.0,熟料立升重约1 100g/L。
预分解窑塌料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筒 % 延长其使用寿命 % 并可快捷地维修 $ 更换 % 消除系 统内物料循环量过大造成的塌料 #
"
"!"
防止预分解窑塌料的措施
加强原燃材料的质量控制
"!&
优化预分解窑的工艺操作 "稳定其工艺参数
#& 尽快跳过塌料危险区 # 当初次点火投料挂窑皮
时 % 初始投料量定为 4""*(, % 当加至 4!"*(, 时 % 稳定窑 操作 % 用 6"4’, 挂好窑皮 % 然后迅速加至最大喂料量
积成大股料流 "产生塌料 !
%$ 煤粉水分含量大 " 平均水分 85&/5 " 有时高达 95 " 火焰 % 黑火头 & 过长 " 煤粉不 易着火 " 造 成了回转
窑内长厚窑皮 " 甚至结圈 "窑内通风不良 " 分解炉缩口 风速降低 "携料能力变差 "产生塌料 ’
#!&
操作
/$ 低产量运行
在窑系统点火升温挂窑皮阶段或窑况不好时 " 窑 系统要低产量运行 " 投料量低于最大投料量的 3"5 " 系统用煤 ( 用风量也必须降低 " 使旋风筒及连接风管 处风压降低 " 风速减小 "极易发生塌料 !
/$ 旋风筒下料管上的锁风阀经过近半年的使用 "
有的已经严重变形或烧坏 "造成预分解系统内漏风率 达 !0185"使旋风筒收集下来的物料重新上升 " 造成 旋风筒分离效率降至 9"0&9#5 " 物料在预热器内循 环 量 增 大 " 同 时 由 于 下 料 口 处 风 速 高 达 /"0-= " 气 流 浮力较大 " 没有相当数量的物料就不会向下沉落 " 一 旦物料收集过多 "具备了沉落的条件 " 就会出现塌料 ! 另外 "内漏风使窑和分解炉高温气体直接进入上级旋 风筒 "使其易产生结皮堵塞 " 也会产生塌料 !
水泥窑预分解系统内的结皮、积料以至堵塞现象分析
2.5.6、窑炉操作不协调
如果在回转窑和分解炉上两头操作不能前后兼顾,协调一致,如片面强调窑内通风,系统负压,过高的提高入窑分解率,会容易导致两把火配合不好,很容易造成高温结皮、堆积、棚料、塌料等而堵塞预热器系统。
3、防止产生结皮、积料和堵塞的措施及处理方法
3.1、开窑前的系统检查
在对预热器系统进行检修时,一定要对系统进行认真仔细的全面检查,一定要将预热器各管道内的所有杂物清理干净,检查预热器内耐火砖的砌筑、混凝土的浇注等是否牢固,防止开窑后掉下卡死料管。开窑前,应对所有排灰阀逐级检查,看转动是否灵活,有无卡死或损坏,对各级排灰阀应进行配重调整,防止过轻或过重,造成机械转动不灵或封闭不严形成内漏风,引起堵塞。
导致预分解窑预分解系统结皮、积料和堵塞的因素有好多,所以要想操作好这种窑,必须严格管理、强化气操作,
预热器出现积料和堵塞应找出原因及时处理,以防止处理不及时而产生结硬块,增加处理的难度。在处理时,先用压缩空气吹,若积料堵塞不严重,即可吹通,若堵塞严重,应止料停窑,但不要停排风,将人孔门打开,用风管、长铁棒等进行人工捅捣,捅完后检查各处是否清理干净,各处压力是否恢复正常方可升温开窑下料。若是因掉内套、掉砖、掉混凝土块及其它杂物而造成积料堵塞,必须止料、停窑,加大排风,待预热器冷却后,方可进到预热器内去处理,清理完毕后,方可开窑投料生产。
2.2、回灰造成的结皮堵塞
电收尘、增湿塔收集下来的物料,已经经过高温物理化学反应,有的甚至已成为半成品,所以对收集下来的这种物料重新进入预热器时,要严格控制操作温度。如仍按正常的温度去操作,那么就很容易造成物料的过早分解反应,液相提前出现,来不及到达窑内就在预热器内形成熔融状态而粘附在旋风筒内壁上,形成结皮,严重时导致预热器结皮堵塞。
窑预分解系统的问题分析及改进措施
窑预分解系统的问题分析及改进措施摘要:我厂1号RSP窑经过6年多的运转,系统耐火材料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磨损、烧坏现象。
SB室下部掉砖,进而壳体烧损;SC室用风不良,导致边壁物料保护层不均衡,局部衬砖磨损严重;斜烟道及鹅颈管侧墙衬砖垮落,由于鹅颈管结构缺陷,经常结皮和堆料;MC室断面物料分布不均,物料稀相区炉壁烧损,直至筒体严重变形;因窑尾缩口处风速低,喷腾能力减弱而塌料;高温级旋风筒分离效率低,导致物料大量返回,内循环增加等。
本文依据热工标定结果,对该预分解系统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1 RSP窑系统工况分析热工标定主要参数对比见表1、表2,窑尾高温区工艺流程见图1。
表1 预热预分解系统温度变化℃表2 RSP炉的分解进程变化注:1997年数据为南京化工大学硅酸地方国营工程研究所的热工标定结果,SC 室出口指斜烟道出进口等同于鹅颈管出口。
图1 窑尾高温区工艺流程1.1 三次风温度及其对SC室工况的影响由表1可见,三次风温度和入炉生料温度分别只有600℃和671℃。
入炉生料温度低主要是由于C4锥体及下料管增开人孔门较多,外漏风量和散热损失增加引起的,通过加强管理,隔热堵漏后完全可以解决;三次风温度目前基本稳定在560~580℃,提高的余地很小。
其原因是:我厂采用单筒冷却机,经过多年的运转,内部装置所遭受的磨损和腐蚀不断加剧,而且增加了砌筑耐火砖的长度,熟料停留时间短(约为30min),出机熟料温度高(~290℃),使热效率本身就不高的单筒冷却机热回收率进一步降低(1997年热工标定结果为56.6%)。
三次风温度是影响分解率和燃尽率的重要因素。
较低的三次风温度导致炉内煤粉着火速度减慢,形成滞后燃烧,特别是SC室内煤粉是在纯助燃空气中燃烧,助燃空气的温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煤粉燃尽率,三次风温度低,即使分解炉多加煤,SC室内温度也不会高,反而会加剧煤粉滞后燃烧。
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SC室生料出口温度和分解率分别是948℃和43.4%,结合入炉生料表观分解率已达22.6%的实际情况,说明SC室内的分解反应极低,煤粉燃烧状况不理想。
【精品】预分解窑窑皮几种异常情况的处理
【关键字】精品预分解窑窑皮几种异常情况的处理江超,李思营,马海倩(新乡平原同力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河南新乡453011)0引言河南某水泥公司50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由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采用双系列五级预热器和TSD型分解炉,窑的规格为Φ4.8×,配用天津仕名公司TC型四通道燃烧器。
该生产线所用燃料采用低挥发分无烟煤与烟煤按比率搭配而成的混合煤,其燃烧特性既有烟煤的也有无烟煤的,容易产生两极分化。
生产过程中因此出现了几次事故,如窑皮不平整、红窑、窑内结球、窑尾结圈漏料、熟料质量差等。
在处理事故的过程中,总结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现做一简介,供同行参考。
1影响窑皮形成的主要因素1.1生料的化学成份生料中铝质与铁质的成份比较多,熟料烧成液相量就多,容易形成窑皮。
铝含量高,液相的粘度大,形成窑皮比较困难。
铁含量高,液相的粘度就比较小,窑皮容易形成,但形成的窑皮也容易掉落。
1.2烧成带的温度烧成带的温度低,物料形成的液相少,不易形成窑皮;相反,窑皮容易脱落。
1.3火焰的形状和燃烧器的位置火焰形状要完整、顺畅,这样形成的窑皮厚薄一致、坚固。
燃烧器的位置应尽量向往外拉一点,同时偏料,火焰宜短不宜长。
这样高温区较集中,高温点靠前,使窑皮由窑前逐渐往窑内推进。
待窑产量增加到正常情况,燃烧器也随之移动到正常生产的位置。
1.4喂料量和窑速挂窑皮期间,喂料量过大或窑速过快,窑内温度就不容易控制,粘挂的窑皮就不平整、不坚固。
2 几次异常窑皮的处理过程2.1 窑~处窑皮偏厚2.1.1表现中班,窑筒体~窑皮偏厚,筒体扫描显示此处温度平均值仅为,窑尾密封圈漏料,熟料结粒偏大、黄心料较多、f-CaO偏高。
2.1.2原因分析由于入窑生料的易烧性变差,f-CaO合格率低,有的操作员由于经验不足又不愿减产,为了使f-CaO合格,采取加大窑头用煤量(超出正常值0.8t/h)、窑尾温度偏高控制的方法,导致此处窑皮偏厚、过渡带副窑皮比正常值厚,窑内物料填充率过高(窑速已经达到最快),影响了通风和热交换,物料预烧不好,结果熟料中黄心料更多、f-CaO 仍然偏高、此处窑皮更厚、窑尾密封圈漏料更为严重。
预分解窑操作操纵新观点
预分解窑操作操纵新观点第一节分解炉温度的散布与调剂操纵分解炉内温度是受CaCO3分解反映平稳温度制约的,并受燃料品质、石灰质原料活性、生料颗粒级配等因素阻碍。
关于烧煤的分解炉,在物料均匀分散悬浮,迅速吸热分解的条件下,温度一样是820-850℃左右,气流温度略高于物料20-50℃。
分解炉中CaCO3的平稳分解温度一样为800-820℃,实际温度只要略高于平稳分解温度,分解温度就能够专门快进行。
一、分解炉温度的散布CaCO3的分解温度是在不大的范围内波动的,对炉内气流和物料的散布在表1的基础上做小范围的调整,就能够收到明显的成效。
1. 分解炉入口关于在线型分解炉,从C4下来的750℃左右的生料与窑尾高温烟气相遇产生扬折换热,物料温度迅速上升至CaCO3分解温度,窑尾烟气温度骤降的刹时又与温度较低的三次风、煤风、煤粉混合换热,煤粉的挥发份燃烧,煤粉被点燃,但因温度低,燃烧放热速度较慢,专门在点火投料的初期更为明显。
关于离线型分解炉,由于没有窑尾烟气阻碍,入炉的是被预热的三次风、煤风和流化风,满是新鲜空气,因此煤粉着火容易,放热迅速。
假设煤的品质太低,能够提高窑尾废气和三次风温度,从而提高煤粉的鱼然成效,缩短着火时刻。
为了提高分解炉的热效率,减少滞后燃烧造成的洁癖、堵塞等工艺事故,有效地操纵炉温,应专门重视窑尾废气、三次风、物料、煤粉及煤风的混合换热成效。
2. 分解炉上游物料与气流经入口的初步分散混合以后在路上有进一步分散混合,煤粉也能够较快的速度燃烧,迅速释放出热量,物料温度上升至820℃,气流温度上升至850℃,CaCO3分解吸热速度加速。
但是煤粉燃烧放热速度仍快于CaCO3分解吸热速度,因此,气流和物料温度仍继续上升。
3. 分解炉上中游煤粉燃烧猛烈进行,大量释放热量,气体温度上升至880℃左右,物料温度随之上升至850℃,这是CaCO3分解反映高速进行。
若是这时燃烧放热速度与分解吸热速度相等,气流与物料温度将维持不变。
预分解窑操作的心得体会
预分解窑操作的体会(一)•15 熟料中fCaO高的主要原因1)生料成分的均匀性差原料的预均化、配料电子皮带秤、出磨生料X荧光分析仪控制和生料的气力均化4个关键环节相互衔接,紧密配合,是预分解窑窑速快、产量高、质量好、热耗低的基本条件和前提。
但生产线上工艺生产环节不配套或某些缺陷,致使人窑生料化学成分波动较大,容易造成生料率值的很大变化,使回转窑操作困难,熟料中fCaO含量就高。
2)烧成温度的影响熟料煅烧温度对fCaO影响很大。
在生料成分比较均匀,熟料率值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较高的烧成温度,物料在烧成带又有足够的停留时间,则窑内物料的化学反应完全,熟料中fCaO含量就低。
假如烧成温度偏低,形成的液相量就少,液相粘度大,fCaO在液相中运动速度减慢,影响C2S+CaO---C3S的反应速度,熟料中fCaO含量就增加。
因此要减少熟料中fCaO的含量,必须适当提高熟料煅烧温度以避免熟料的欠烧。
3)操作的影响窑速慢并采用短焰急烧,这样由于窑内料层厚,高温带又短,物料预烧不好,熟料fCaO 就会比较高。
16 处理不正常窑况时的操作方法16.1 窑尾温度偏高或偏低时的操作方法窑尾温度是烧成系统的重要热工参数,也是窑操作员必须考虑的重要操作依据。
影响窑尾温度的因素很多,有人窑生料分解率、窑内物料负荷率、窑头用煤量、煤粉质量、窑内通风和火焰形状等,不能简单地认为只是窑头加点煤或减点煤的问题。
如果窑尾温度偏高,预分解系统温度和压力基本正常,窑头用煤量也不少,但人窑生料CaC03分解率偏低,窑产量上不去,则说明回转窑和分解炉用煤分配比例不当。
这时,应适当开大三次风管阀门开度,缓慢加大分解炉用煤比例。
由于系统总排风量不变,分解炉用煤量增加,分解炉出口直至C1出口废气温度升高。
当分解炉出口废气中O2含量降低,CO 含量增加时,适当减少窑头用煤量。
为了严防窑头跑生料,必要时可以加大系统排风。
这样,虽然短时间内熟料烧成热耗会有所增加,却使窑炉用煤分配比例趋于合理,热工制度稳定和产质量提高。
预分解窑系统结皮的主要因素及预防措施
预分解窑系统结皮的主要因素及预防措施摘要随着近年来的不断演变,水泥生产方法已经进入了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占主导地位的时代。
结皮是悬浮预热器窑在生产操作过程中必须注意和防止的重要问题,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一旦结皮就会引起整个窑系统热工制度紊乱,物料不畅通,甚至堵塞,从而使生产不能顺利的进行。
本论文分析了结皮的特性、化学成分及形成结皮的原因和针对形成结皮的因素的解决措施。
严格控制原燃料的有害成分可适当的避免结皮的出现,以及严格分析煤的质和控制煤的量,加强对窑尾系统的密封,优化回转窑操作。
最后对新型干法水泥的技术革新以及设备改造,还有再利用劣质燃料时对设备进行合适的选择的论述。
可以使预分解窑系统的结皮得到很好的治理。
关键词:预分解窑,结皮,原燃料,硫、碱、氯循环THE MAIN FACTORS CRUST AND PREVENTION OF KILNSYSTEMABSTRACTWith the constant evolution in recent years, cement production methods have entered the new dry cement production line dominated era. Crust is the suspension preheated kiln operation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must pay attention to and prevention of important issues must be given adequate attention. Once the crust can cause the entire kiln system thermal system disorders, materials are not smooth, and even blocked, so that production can not proceed smoothl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kin closure,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the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crusts and crust formation factors for the solutions. Strict control of the original Fuel may be appropriate to avoid harmful ingredients Crust occur, and rigorous analysis of the coal the amount of coal quality and control, strengthen the kiln sealing systems, optimizing kiln operation. Finally,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new dry cement equipment modification, and reuse of low-grade fuel suitable choice of equipment exposition. Making the kiln system of governance crust well.KEY WORDS: kiln,crust,raw fuel,sulfur、alkali、chlorine cycle目录前言 (1)第1章结皮的特征、组成 (2)1.1 常见结皮区域分布特点 (2)1.1.1 结皮频繁区 (2)1.1.2 结皮较少的区域 (3)1.2 结皮料的化学组成 (3)1.3 结皮的特征 (4)第2章结皮形成的因素 (6)2.1 预分解系统中挥发性组分的循环富集 (6)2.1.1 碱的循环富集 (9)2.1.2 硫的循环与富集 (10)2.1.3 氯的循环与富集 (11)2.2 局部温度过高 (11)2.3 操作不当 (13)第3章防止结皮的措施 (14)3.1 控制原材料质量、减少有害成分 (14)3.1.1 硫碱比的含量控制 (14)3.1.2 氯含量的控制 (15)3.2 避免局部高温 (16)3.2.1 用煤量的控制 (16)3.2.2 窑内通风量的控制 (16)3.2.3 稳定喂料量 (16)3.3 操作及设备方面 (16)第4章技术的革新及改造防结皮 (18)4.1 分解炉用煤的高比控制 (18)4.2 旁路放风 (19)4.3 无烟煤 (20)4.3.1 燃烧器的选择 (20)4.3.2 预热预分解系统 (21)结论 (23)谢辞 (24)参考文献 (25)外文资料翻译 (27)前言近年来,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在水泥行业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成为我国水泥工业的主要生产工艺形式。
预分解窑预热器堵塞原因及防范措施
预分解窑预热器堵塞原因及防范措施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随着工业化生产的不断发展,预分解窑预热器在水泥生产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预分解窑常见异常窑况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预分解窑常见异常窑况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核心提示:本文简单介绍了几种预分解窑常见的异常窑况,分析了产生原因并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措施。
异常现象1:烧成温度低、窑尾温度高可能原因:(1)系统风量过大或窑内风量过大;(2)煤粉质量差、水分大、细度粗,煤粉燃烧速度慢,产生后燃;(3)多通道燃烧器使用不当,各通道之间的风量调节不合理,火焰不集中;(4)二次风温过低。
处理方法:(1)适当降低系统风量或加大三次风阀开度;(2)严格控制煤粉质量,调整煤磨操作参数;(3)合理调整火焰长度,使火焰活泼有力,风煤混合均匀,燃烧充分;(4)调整合理的篦床速度及合理配置各室的风量。
异常现象2:烧成温度高、窑尾温度低可能原因: (1)燃烧器爆发力过强,火焰白亮且短;(2)煤粉质量好、灰分小、细度细、水分小;(3)系统风量过小或三次风与窑内风量匹配不合理.造成窑内通风过小;(4)窑内有结圈或长厚窑皮影响窑内通风,使火焰短,窑尾温度下降。
处理方法:(1)适当调节内风与外风的比例,减小内风增大外风,确保火焰形状合理;(2)煤粉的控制指标在合理的范围内即可;(3)增大系统风量,减小三次风阀开度,增大窑内的通风;(4)结圈可采用冷热交替法煅烧使结圈脱落,并适当减小喂料。
长厚窑皮可采用大幅度移动喷煤管位置,并根据严重程度适当减小喂料甚至停料,采用冷热交替法烧。
异常现象3:窑尾温度过高可能原因: (1)窑喂料量小或断料;(2)烧成温度高;(3)窑内通风过大;(4)煤管位置靠里。
处理方法: (1)调整喂料量、检查断料原因;(2)加强看火操作,减少喂煤量;(3)合理平衡风、煤、料问的关系;(4)调整煤管位置。
异常现象4:一级旋风筒出口温度升高可能原因: (1)生料喂料量过小或断料;(2)系统风量过大;(3)煤粉燃烧不完全。
处理方法: (1)调整喂料量、检查断料原因;(2)调整系统风量;(3)提高煤粉细度,调整系统工况。
异常现象5:某级旋风筒温度突然升高可能原因: (1)上一级旋风筒堵塞;(2)断料;(3)热电偶失灵。
预分解窑操作讲解
预分解窑操作的体会在水泥厂中,烧成车间相对而言要比其它车间复杂得多。
这主要是熟料烧成有严格的热工制度,要求风、煤、料和窑速进行合理匹配,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调整。
否则,短时间内影响一点产质量事小,如果处理不当还会出现红窑或预分解系统堵塞等问题。
通过生产实践体会到,当一个好的窑操作员,既要在中控室操作自如,判断正确、果断,又要解决好烧成现场出现的实际问题,实属不易。
下面就预分解窑的操作谈一些体会,供大家参考。
1 看火操作的具体要求 1)作为一名回转窑操作员,首先要学会看火。
要看火焰形状、黑火头长短、火焰亮度及是否顺畅有力,要看熟料结粒、带料高度和翻滚情况以及后面来料的多少,要看烧成带窑皮的平整度和窑皮的厚度等。
2)操作预分解窑要坚持前后兼顾,要把预分解系统情况与窑头烧成带情况结合起来考虑,要提高快转率。
在操作上,要严防大起大落、顶火逼烧,要严禁跑生料或停窑烧。
3)监视窑和预分解系统的温度和压力变化、废气中O2和CO含量变化和全系统热工制度的变化。
要确保燃料的完全燃烧,减少黄心料。
尽量使熟料结粒细小均齐。
4)严格控制熟料fCaO含量低于1.5%,立升重波动范围在±50g/L以内。
5)在确保熟料产质量的前提下,保持适当的废气温度,缩小波动范围,降低燃料消耗。
6)确保烧成带窑皮完整坚固,厚薄均匀,坚固。
操作中要努力保护好窑衬,延长安全运转周期。
2预热器系统的调节2.1 撒料板角度的调节撒料板一般都置于旋风筒下料管的底部。
经验告诉我们,通过排灰阀的物料都是成团的,一股一股的。
这种团状或股状物料,气流不能带起而直接落入旋风筒中造成短路。
撒料板的作用就是将团状或股状物料撒开,使物料均匀分散地进入下一级旋风筒进口管道的气流中。
在预热器系统中,气流与均匀分散物料间的传热主要是在管道内进行的。
尽管预热器系统的结构形式有较大差别,但下面一组数据基本相同。
一般情况下,旋风筒进出口气体温度之差多数在20℃左右,出旋风筒的物料温度比出口气体温度低10℃左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分解窑操作中常见的几个问题和产生问题的原因
18.1窑尾和预分解系统温度偏高
1)核查是否生料 KH、n值偏高,熔融相(A1203和Fe203)含量偏低;生料中是否 fsi02比较高和生料细度偏粗。
如若干项情况属实,则由于生料易烧性差,熟料难烧结,上述温度偏高属正常现象。
但应注意极
限温度和窑尾0:含量的控制。
2)窑内通风不好,窑尾空气过剩系数控制偏低,系统漏风产生二次燃烧。
3)排灰阀配重太轻或因为怕堵塞,窑尾岗位工把排灰阀阀杆吊起来,致使旋风筒收尘效率降低,物料循环量增加,预分解系统温度升高。
4)供料不足或来料不均匀。
5)旋风筒堵塞使系统温度升高。
6)燃烧器外流风太大、火焰太长,致使窑尾温度偏高。
7)烧成带温度太低,煤粉后燃。
8)窑尾负压太高,窑内抽力太大,高温带后移。
18.2窑尾和预分解系统温度偏低
1)对于一定的喂料量来说,用煤量偏少。
2)排灰阀工作不灵活,局部堆料或塌料。
由于物料分散不好,热交换差,致使预热器C,出口温度升高,但窑尾温度下降。
3)预热器系统漏风,增加了废气量和烧成热耗,废气温度下降。
18.3烧成带温度太低
1)风、煤、料配合不好。
对于一定喂料量,热耗控制偏低或火焰太长,高温带不集中。
2)在一定的燃烧条件下,窑速太快。
3)预热器系统的塌料以及温度低、分解率低的生料窜人窑前。
4)窑尾来料多或垮窑皮时,用煤量没有及时增加。
5)在窑内通风不良的情况下,又增加窑头用煤量,结果窑尾温度升高,烧成带温度反而下降。
6)冷却机一室篦板上的熟料料层太薄,二次风温度太低。
18.4烧成带温度太高
1)来料少而用煤量没有及时减少。
2)燃烧器内流风太大,致使火焰太短,高温带太集中。
3)二次风温度太高,黑火头短,火点位置前移。
18.5二次风温度太高
1)火焰太散,粗粒煤粉掺人熟料,人冷却机后继续燃烧。
2)熟料结粒太细致使料层阻力增加,二次风量减少,风温升高;大量细粒熟料随二次风一起返回窑内。
3)熟料结粒良好,但冷却机一室料层太厚。
4)火焰太短,高温带前移,岀窑熟料温度太高。
5)垮窑皮、垮前圈或后圈,使某段时间岀窑熟料量增加。
18.6冷却机废气温度太高
1)冷却机篦板运行速度太快,熟料没有充分冷却就进入冷却机中部或后部。
2)熟料冷却风量不足,出冷却机熟料温度高,废气温度自然升高。
3)熟料层阻力太大(料层太厚或熟料颗粒细)或料层太容易穿透(料层太薄或熟料颗粒太粗),这样熟料冷却不好,出口废气温度升高。
18.7二次风温度太低
1)喷嘴内伸,火焰又较长,窑内有一定长度的冷却带。
2)冷却机一室料层太薄(料层薄回收热量少,温度低)。
3)冷却机一室高压风机风量太大。
4)篦板上熟料分布不均匀,冷却风短路,没有起到冷却作用。
18.8烧成带物料过烧
1)用煤量太多,烧成温度太高。
2)熟料KH和n偏低,AI2O3、Fe203含量偏高。
3)生料均化不好,化学成分波动太大或者生料细度太细致使物料太容易烧结。
4)窑灰直接人窑时,瞬间掺人比例太大。
18.9预热器负压太高
1)气体管道、旋风筒人口通道及窑尾烟室产生结皮或堆料,则在其后负压升高。
2)篦板上料层太厚或前结圈较高使二次风人窑风量下降,但窑尾高温风机排风量保持不变,系统负压上升。
3)窑内结圈或结长厚窑皮,则在其后负压增大。
18.10窑头回火
1)冷却机废气风机阀门开度太大。
2)熟料冷却风机出故障或料层太致密,阻力太大,致使冷却风量减少。
在冷却机废气风机开度不变的情况下,必将从窑内争风。
3)窑尾捅灰孔、观察孔突然打开,系统抽力减少。
4)窑内结圈,系统阻力增加,窑头负压减小甚至岀现正压。
18.11结窑口圈
1)二次风温长期偏高,煤粉燃烧速度太快,火焰太集中。
2)烧成带温度太高,物料过烧。
3)熟料颗粒太细,粉料较多,冷却机一室高压风机阀门开度太大,大量粉料返回窑内。
18.12后结圈
1)生料均匀性较差,化学成分波动较大,熔融相岀现显著变化。
2)生料KH或n值偏低,煅烧火焰又太长。
3)煤粉偏粗或燃烧空气不足产生还原气氛,使Fe203---FeO,液相提前出现。
4)煤、风混合不好,煤灰集中沉降。
18.13预热器系统塌料
1)窑产量偏低,处于塌料危险区。
2)喂料量忽多忽少,不稳定。
3)旋风筒设计结构不合理,旋风筒进口水平段太长,涡壳底部倾角太小,容易积料。
4)旋风筒锥体出料口、排灰阀和下料管等处密封不好,漏风严重。
18.14跑生料
1)对于一定生料喂料量,用煤量偏少,热耗控制偏低,煅烧温度不够。
2)结圈或大量窑皮垮落,来料量突然增大,而操作员不知道或没注意,用煤量和窑速没有及时调节或判断有误。
3)分解炉用煤量偏小,人窑生料分解率偏低,窑用煤量较多但窑内通风不好,烧成带温度提不起来。
4)回转窑产量在偏低范围内运行,致使预热器系统塌料频繁发生。
18.15 窑头或冷却机回窑熟料粉尘量太大
1)烧成带温度偏低,熟料烧成不好,fCaO含量高。
2)回转窑L/D值偏大,人窑生料 CaC03分解率又控制太高,使新生态CaO和C2S在较长的过渡带内产
生结晶,活性降低,形成 C3S较为困难,容易产生飞砂料。
3)n太高,液相量偏少,熟料烧结困难,也容易产生飞砂料。
4)窑头跑生料。
5)冷却机一室高压风机风量太大。
6)大量窑皮垮落,而这种窑皮又比较疏松。
18.16火焰太长
1)燃烧器外流风太大,内流风太小,风煤混合不好。
2)二次风温偏低。
3)系统排风过大,火焰被拉长。
4)煤粉挥发分低、灰分高、热值低;或煤粉细度太粗、水分高,煤粉不易着火燃烧,黑火头长。
18.17火焰太短
1)窑头负压偏小,甚至岀现正压。
2)二次风温度高,煤粉燃烧速度快。
3)窑内结圈、结厚窑皮,或预热器系统结皮堵塞。
4)燃烧器内流风太大,外流风太小。
5)煤粉质量好,着火点低,燃烧速度快。
这种情况下,细度可以适当放宽。
18.18窑尾或C5出口 CO含量偏高
1)系统排风不足,控制过剩空气系数偏小。
2)煤粉细度粗,水分高,燃烧速度慢。
3)燃烧器内流风偏小,煤风混合不好。
4)二次风温或烧成带温度偏低,煤粉燃烧不好。
5)预热器系统捅灰孔、观察孔打开时间太长,或关闭不严造成系统抽力不够。
6)系统漏风严重。
这时如果高温风机能力本来就偏小,对烧成系统的影响就更大。
18.19熟料易结大块,立升重偏高
1)熟料KH和n值低,熔融相尤其是 Fe203含量太高。
2)火焰太短,烧成温度太高,物料被烧流。
3)对于当时实际煅烧情况,控制窑速太慢。
4)用煤量多,控制热耗偏高。
18.20 熟料吃火,结粒差
1)熟料KH和n值太高,熔融相太少。
2)生料细度太粗,预烧差,化学反应慢。
3)火焰太长,高温区不集中,烧成温度偏低。
4)窑速太快,物料在窑内停留时间太短。
18.21窑传动电动机电流偏大
1)窑速太低,窑内物料填充率高。
2)窑用煤粉比例偏大或控制热耗太高。
烧成带温度太高,使窑转动扭矩增加。
3)烧成带物料过烧或生料 KH、n值低,熔剂矿物含量高,生料容易发粘,窑内物料带得高,能耗大4)窑内结圈,窑内物料量增加。
主要是:
①圈体本身增加传动载荷;
②结圈后,窑内堆积的物料量增加。
圈越高窑内积料越多。
5)窑内大量垮窑皮,这可使窑传动电流急剧上升,并有较大波动,然后又较快下降。
6)窑传动齿轮和小齿轮之间润滑不好,使传动阻力增加。
7)轮带和托轮之间接触不好。
8)窑尾末端与下料斜坡太近,运行中产生摩擦。
9)窑头、窑尾密封装置活动件与不活动件接触不好,增加阻力。
18.22窑传动电动机电流偏小
1)烧成带温度偏低。
2)窑产量较低,但窑速较快,窑负载轻。
3)烧成带窑皮较薄,而且比较平整。
18.23冷却机拉链机过载停机
1)熟料颗粒太细,大量细颗粒熟料通过篦缝进入拉链机。
2)冷却机篦板损坏,熟料漏人料斗进入拉链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