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营养学复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三大营养元素之间相互转化
蛋白质
山物代谢通过中
间代谢产物形成
3、饲料系数:指每增重1kg,所需饲料的数量,称为饲料系数。系数越低,表明饲料饲喂
效果越好,饲料质量越高
4、 摄食刺激
内在因素(1)消化道充盈程度;(2)新陈代谢因素;(3)内分泌的调节
外部因素(1)溶氧与水温;(2)氨及其他水质成分;(3)个体间的行为;(4)养殖 过程中的操作处理。
5、 营养物质:能在动物体内消化吸收,供给能量、构成体质及调节生理机能的物质。
6、 饱食量:在适宜条件下,一次连续投饲使空腹鱼吃饱,达到饱和程度的摄食量。
7、 蛋白质互补作用:各种饲料所含 EAA 种类、含量、限制程度不同,多种饲料混合可起到 AA 取
长补短的作用,以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蛋白质效率:鱼体重增加量和蛋白质摄入量之比 9、代谢氮:指投喂无 N 饲料时,鱼类从粪中排出的氮。
11、 必需氨基酸:鱼类体内不能合成, 或合成速度或数量满足不了鱼体所需,必须由饲料供 应 12、 半必需氨基酸:能代替或节约部分 EAA 的AA 。
13、 限制性氨基酸:一定饲料所含的必需氨基酸的量与动物所需的必需氨基酸的量相比,
比
值偏低的氨基酸。
14、 氮平衡公式 B=I-(FN+UN )
单位时间内鱼类摄入 N 与排泄N 的差值
B :氮平衡,I :单位时间内N 的摄入量;FN 、UN:单位时间粪、尿中排出 N 量 B=0为总氮平衡,鱼类摄入 N 恰好可以维持生命 B>0为氮正平衡,表明鱼体增重,摄入 N 除维持生命外,开始用于 lg 、Ir 等
B<0为氮负平衡,表明鱼在消瘦,摄入
N 不能维持Im
15、 吸收后的氨基酸在鱼体内的分配和利用可以用公式
l=lm+le+lg+lr 表示
I :吸收的AA ; Im :维持基本代谢;le :能量;lg :生长;Ir :性腺。 (1) Im ,Ig ,Ir 是蛋白质特有营养效果,Ie 可由脂肪糖类代替; (2) Ig 随着鱼类生长逐渐减少,达到最大生长时接近零 (3) Im 随鱼类生长而增加,增加幅度比
Ig 小,单位鱼体重的蛋白需要量随鱼体重增加
组氨酸 His 异亮氨酸
Ile 亮氨酸 Leu 赖氨酸 Lys 蛋氨酸
Met
苏氨酸
Thr
10.氨基酸英文缩写
丙氨酸
Ala
半胱氨酸 Cys
甘氨酸 Gly 脯氨酸 Pro 丝氨酸
Ser
缬氨酸
Vai
而减少;
(4)鱼类吸收氨基酸的分配比率主要取决于饲料蛋白的营养价值,营养价值较高,用于Im和Ig比例较高,用于Ie的比例较低。
16、氨基酸之间的协同作用:由于某种aa含量过高引起另一种或几种aa氨基酸需要量提高
赖氨酸与精氨酸;亮氨酸与异亮氨酸、Vai
17、氨基酸平衡:配合饲料中各种EAA的含量及其比例等于鱼虾对EAA的需要量。
18、必需脂肪酸:鱼类生长所必需的,但鱼体本身不能合成,必须由饲料直接提供的脂肪酸。
19、区分淡水鱼和海水鱼:
淡水鱼需要EFA:2种,亚油酸(LA)、亚麻酸(LNA)
海水鱼需要EFA 3种,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花生四烯酸(ARA)两者合成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能力不同。淡水性鱼类体内缺乏厶-12、△ -15去饱和酶,不能把18: 1n - 9去饱和合成18: 2n - 6、18: 3n - 3。
20、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的英文缩写:亚油酸(LA)、亚麻酸(LNA)、花生四烯酸(ARA)、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
21、花生四烯酸化学结构表达式:C20:4n-6
22、胆固醇的吸收:只有游离的胆固醇才能被吸收,也必须先混合成乳麋颗粒方能被吸收。
23、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主要功能:从肝脏运输内源性甘油三酯(TG到全身
24、脂肪氧化:脂肪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有氧参与,在微生物脂肪酶作用下,变成游离脂肪酸,再进一步氧化成醛酮醚等有害物质的过程
对水产动物的危害:(1)存活率下降(2)生产性能下降(3)对体内代谢的影响
(4)组织结构出现病变。
25、体内胆固醇的合成能力
26、甘油三酯的碘价:每100g甘油三酯吸收碘的克数称为碘价(IV)。碘价越高,表示甘油三酯中双键越多
27、淀粉利用率
28、粗纤维需要量
(1)适口性差,质地硬粗,减低动物的采食量。( 2 )消化率低,过高还会导致食糜
通过消化道的速度加快,消化时间缩短,使蛋白质消化率降低。(3)饲料中粗纤维过多会
降低二价矿物质阳离子的利用率。
肉食性鱼类:< 10%,青鱼<8%
杂食性鱼类:罗非鱼:仔稚鱼<3%;幼鱼<8%,成鱼<10% 草食性鱼类:幼鱼< 10%,成鱼< 15%甲壳类:对虾类 4.5%
29、胃排空速度:概念:胃内食糜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称为胃排空。
胃的收缩是胃排空的动力。
影响因素
(1)水温是主要因素。
(2)饵料的原材料组成。
动物性原料的排空速度慢。
植物性原料排空速度快,主要是其中粗纤维的影响。
(3 )投喂率。
在肉食性水生动物,胃排空速度随投饵率的增加而下降,到一定程度保持恒定。而杂食性和草食性水生动物则相反。
30、影响水产动物对脂肪利用的因素:水温、脂肪酸的不饱和度、脂肪酸长度、饲料粗纤维组成
30、可消化能:指从饲料中摄入的总能减去粪能后所剩余的能量。
31、多糖:淀粉、纤维素、糖原、木糖。
32、杂食及肉食性鱼类对碳水化合物利用能力较低的原因
(1 )鱼类消化道内淀粉酶活性较低,特别是肉食性鱼类。
(2 )糖中间代谢酶中,糖酵解酶活性较低,而糖异生酶活性较高。
(3)鱼类血浆胰岛素水平较低(假说)。
(4)鱼类的胰岛素基因转录对葡萄糖刺激不敏感。
(5)鱼类胰岛素受体数量不足(假说)。
33、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概念与比较
(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
水溶性:VB1, VB2, VB3,烟酸,泛酸,生物素,叶酸,VB12,胆碱,VC肌醇)
1•吸收:
脂维生素一一脂肪
水维生素一一被动扩散
B12 内在因子(糖蛋白)
2•体内储存的数量和能力:
脂维生素一一肝脏和脂肪组织中,
储量多,尤其是VA;
水维生素一一几乎不在体内储存,每天随大量水排出;
3•排泄路径
脂维生素一一经胆汁从粪便中排出
水维生素——尿中排泄
4•过量的脂溶性维生素(超过推荐量的500倍)会产生严重的中毒症状;水溶性维生素却不会(随尿排出大量的水溶性维生素)。
5•饲料中含量不足时,都会产生缺乏症状。
34、含有金属元素的维生素:维生素B12又叫钻胺素,是唯一含金属元素的维生素,含有金属钻
35、维生素C合成
36、生物素的吸收利用:
(1)在水果、牛奶和蔬菜中以游离形式存在,在动物组织、植物种子和酵母中以与蛋白质结合的形
式存在。
(2 )结合形式的生物素不能被动物直接吸收利用,必须经生物素酶的降解作用将其释放出来,以游
离的形式被吸收。
(3)肠道组织中的吸收是通过一个依赖Na+的主动转运机制进行。去硫生物素和生物胞素
则抑制该过程。
36、维生素缺乏症:食欲下降,外观发育不良,生长受阻及饲料利用效率下降等。
(1)VA (维持正常的视觉)缺乏症:a、眼部、皮肤出血,眼球突出,尾鳍糜烂。因为VA 缺乏生物膜易被氧化破坏,细菌趁虚而入,造成糜烂。b、鳃盖变形,扭曲,充血,出现瘦背。
(2) VD (VD是骨正常钙化所必需的。)缺乏症:a、骨灰分减少,对钙磷利用率低;佝偻病(Rickets)。b.肝脂肪含量提高。c.影响钙的代谢,导致水产动物出现畸形。
(3) VE (防止细胞膜的不饱和脂肪酸受氧化,从而保持细胞膜的完整性) 缺乏症:a.脊椎弯曲,
眼球突出;b.红细胞膜被破坏,数量下降; c.贫血,红细胞脆性增加,肝细胞发生病变; d.
细胞膜破坏,出现渗出性物质; e.免疫力下降,肾脏细胞结构发生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