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派与海派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文坛的秽行都归结为海派
• 因慕渴出名,在作品之外去利用种种方法 招摇;或与小刊物互通声气,自作有利于 己的消息;或每书一出,各处请人批评; 或偷掠他人作品,作为自己文章;或借用 小报,去制造旁人谣言,传述撮取不实不 信的消息,凡此种种,也就是所谓海派。” 沈从文作为京派文人,在文章中虽然切中 部分海派文人之时弊,但也明显带偏激, 几乎一股脑儿将文坛的秽行都归结为海派。
• 如邀集若干新斯文人,冒充风雅,名士相 聚一堂,吟诗论文,或远谈希腊罗马,或 近谈文士女人,行为与扶乩猜诗谜者相差 一间,从官方拿到了点钱,则吃吃喝喝, 办什么文艺会,招纳子弟,哄骗读者,思 想浅薄可笑,伎俩下流难言,也就是所谓 海派。盛情主义的左倾,勇如狮子,一看 情形不对时,即刻自首投降,且指认栽害 友人,邀功牟利,也就是所谓海派。
新感觉派的三位代表性作家
• 新感觉派的三位代表性作家的价值取向却不完全 一样。刘呐鸥、穆时英更多地受到了日本的早期 新感觉派的熏染,而且在汲取现代派的技巧的同 时,也接受了现代派的文艺观,成了彻头彻尾的 现代派。施蛰存则从日本新感觉派后期的新心理 主义那里撷取了更多的精华。他是立足于现实主 义的创作精神,并吸收现代派的技巧来丰富自己。 因此,在他脱手《现代》之后,就以一种新的姿 态回归到现实主义。尽管他们在创作道路和创作 的价值取向上有所不同,但作为一个流派。也构 成了一些共同的创作特色。
新感觉派的创作特色
• 首先,新感觉派的创作题材多取材于 半殖民地大都市的病态生活,并通过 描写大都市生活中形形色色的日常现 象和世相世态,暴露出剥削阶级男女 的堕落与荒淫、寂寞与空虚,为开拓 中国现代的“都市文学”建树了筚路 蓝缕之功。
《论“海派”》
• 1934年1月7日,沈从文在《大公报·文艺 副刊》发表《论“海派”》,其中这样抨 击:“‘名士才情’与‘商业竞卖’相结合, 便成立了我们今天对于海派这个名词的概 念。但这个概念在一般人却模模糊糊的。 且试为引伸之:‘投机取巧’,‘见风转舵’, 如旧礼拜六派一位某先生,到近来也谈哲 学史,也说要左倾,这就是所谓海派。
曹聚仁《京派与海派》
• ‘京派’和‘海派’本来是中国戏剧上的名词,京 派不妨说是古典的,海派不妨说是浪漫的;京派 如大家闺秀,海派则如摩登女郎”,“若大家闺 秀可嘲笑摩登女郎卖弄风骚,则摩登女郎亦可反 唇讥笑大家闺秀为落伍”;“海派文人无一是, 固也。然而穿高跟鞋的摩登女郎,在街头往来, 在市场往来,在公园往来,她们总是社会的,和 社会接触的。那些裹着小脚,躲在深闺的小姐, 不当对之有愧色吗?”此种迂回的辩解,极为巧 妙。
海派源自文库
• 更多的借鉴外国现代派小说的表现技巧, 注重感觉和印象,运用大量闪动的生活画。 注重表现人的心理活动,努力呈现潜意识、 性心理乃至变态心理。更多表现了上海的 生活情景,表现金钱给人们心理带来的影 响和扭曲及都市人精神的高度空虚。揭露 了人与人之间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关系。
海派特点
• 海派与生俱来有着多元、创新、变异、时 髦这四个特质。多元,就是海纳百川、中 西合璧;创新,就是见多识广、富有创造; 变异,就是注重变化,与时俱进;时髦, 就是追逐时尚,引领潮流。然而,毋庸讳 言,海派也曾有消极面,如崇洋意识、市 侩心理、奢浮风气等。为此,上世纪30年 代初期文坛发生了“京海之争”。
鲁迅《“京派”与“海派”》
• “北京是明清的帝都,上海乃各国之租界, 帝都多官,租界多商,所以文人之在京者 近官,没海者近商,近官者在使官得名, 近商者在使商获利,而自己也赖以糊口。 要而言之,不过‘京派’是官的帮闲, ‘海派’则是商的帮忙而已。但从官得食 者其情状隐,对外尚能傲然,从商得食者 其情状显,到处难于掩饰,于是忘其所以 者,遂据以有清浊之分。而官之鄙商,固 亦中国旧习,就更使‘海派’在‘京派’
京派
• 同时,作品带有理想化色彩,返璞 归真,描写山水田园和理想王国。 更多显示了北京古老文明都市的风 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作品中更讲 人情、人性和理想,提倡自然和传 统。
海派
• 海派以30年代的“新感觉派”小说作家刘 呐鸥(“新感觉派”小说最初的实践者)、 穆时英(被称为“中国新感觉派圣手”)、 施蛰存(将“新感觉派”小说引向深入的 作家)和40年代活跃于文坛的被称为“上 海都市代言人”的张爱玲为重要代表。他 们的作品追求表现现代化大都市现代生活 节奏,以更加务实的态度表现当时焦躁不 安的人生情绪。
徐懋庸《“商业竞卖”与“名士才
情”》
• “文坛上倘真有‘海派’与‘京派’之别,那末我 以为‘商业竞卖’是前者的特征,‘名士才情’ 却是后者的特征。海派文人,多半以稿费为第一 目的,故‘投机取巧’、‘见风转舵’等丑态, 诚不能免。京派文人,则或为大学教授,或兼政 府官职,凭借官僚机关而生活,基础巩固,薪金 丰厚,自不至如海派文人那样之穷形极相,故亦 不必‘投机’、‘看风’”;“商人和名士都要 钱用。但商人用的钱,是直接地用手段赚来的, 名士用的钱,则可来得曲折,从小百姓手中出发, 经过无数机关而到名士手中的时候,腥气已完全 消失,好像离开厨房较远的人吃羊肉一样”。这 也是间接的反驳,可谓十分机智。
《申报·自由谈》和《大公报·文艺副刊》
• 《申报·自由谈》和《大公报·文艺副刊》成 为主要阵地,一些文艺刊物也有所介入, 相继亮相的重头文章还有沈从文的《关于 “海派”》,曹聚仁的《续谈“海派”》, 苏汶的《文人在上海》,青农的《谁是 “海派”?》,毅君的《怎样清除“海 派”?》,师陀的《“京派”与“海派”》, 胡风的《再论京派海派及其他》,仰孟的 《大学生与海派》,韩侍桁的《论海派文 学家》,姚雪垠的《京派与魔道》等。
京派与海派
京派、海派
• 京派、海派是30年代南、北相对 的两个流派是两个有各自的审美追 求、创作方式、创作风格都比较复 杂的创作群体。
京派
• 京派是指30年代前后活动在以北平为中心 的的北方城市,集中在京、津刊物上发表 作品的作家群。代表作家有:老舍、沈从 文、废名、萧乾、芦焚、林徽因、凌叔华 等。这些人当中有许多是北大、清华等大 学里的师生,因此作品的学院派味道很浓, 追求古典文化传统、文风古朴典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