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及其教育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及其教育策略
2011102106 冯梓棋
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广东潮州541021
前言:作为一名教师,了解一个学生认知发展的基本理论是非常有必要的。有经验或收过训练的教师会了解班里大部分学生处于哪种发展水平,也清楚哪些学生需要特别的帮助,还能认识到如何用一种既能促进学生认识发展有不会导致挫折感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本文主要介绍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以及符合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认识的教育策略。
关键词:教育认知发展皮亚杰教育策略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认知方面都有各自的发展特点,只有了解学生认知发展的心理年龄特点才能在教学中做的有的放矢。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一、认知发展的基本理论
认知发展就是指主体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的过程和现象。尽管许多心理学家关于认识发展的理论研究成果各有不同,但大部分心理学家都认同下面一些发展的基本规律。因此,研究学生认知发展离不开这些基本的理论。认识发展主要遵循以下基本原理:(1)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序的和可预测的。人类发展的特点是按可预测的顺序依次出现的,人类的发展随着时间的迁移而发生变化的相似模式,而不用过多的考虑人们成长的具体环境。但“有序”和“可预料”并不是绝对的。
(2)发展的速度因人而异。并非所有儿童都在平均年龄达到相应的发展阶段,有的儿童出现的早些,有的儿童则出现晚些。
(3)发展是逐渐发生的。认知发展是一个缓慢发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4)发展速度是不均匀的。尽管认知发展是逐渐发生的,但它并非总是以永恒不变的速度进行,而是存在高原期和平缓期。
(5)发展总是受遗传和环境的影响。
二、认知发展的机制
(一)平衡
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机制是平衡。所谓平衡是指认知结构与环境需要之间达成的平衡。当儿童遇到的情境与自己对世界的预想或观念相一致时,他们就处于一种平衡状态。否则,就处于一种不平衡的状态。
(二)同化
同化是与现有图式(认知结构)相一致的方式处理事物或事件的过程。它不需要儿童改变现有的图式,只需要把遇到的新问题纳入到已有的图式中去就可以了。
(三)顺应
顺应则是当儿童无法用现有的图式来解决新信息时,他们就必须要么修改现有的图式,要么创立一个新的图式来组织这些信息。
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从20世纪20年代早期开始,瑞士生物学家、心理学家皮亚杰对儿童的认知发展、知识起源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认知发展理论,在心理学界引起了广泛而长远的影响,也促进了学生教育的发展。
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的一个突出贡献就是对儿童的认知发展进行了分期。他借用逻辑和数学的概念来分析说明认识发展的过程,把运算水平作为划分认知发展阶段的依据,提出了著名的四个阶段:感知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预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一)感知运算阶段(0~2岁)
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主要是靠感知和动作进行思维,还不具备心理运算的能力。儿童是运用直接的感知觉和动作来发展自己的认知图式,表达和实现自己的思维。当物体不在感知运动的范围时,儿童很难去思考它。比如,如果把玩具从婴儿的视野中拿走或用布盖住,他(她)就很可能去玩别的玩具,因为他(她)认为这个看不见的玩具已经消失了。因此,儿童在感知运动阶段还没有形成客体永久性的概念。(所谓客体永久性是指儿童对物体是可以分离的,永久存在的观点的一种理解。)
在感知运动阶段,儿童除了形成客体永久性的概念、逐渐形成最初的表象之外,在反复观察某些行为导致某系结果后,他们也开始对因果关系有所理解,从而开始了有逻辑的、目标定向动作。客体永久性、表象思维、因果关系以及在这一阶段形成的其他概念都是儿童以后认知发展所依赖的基石。
皮亚杰儿童刚生下来并不认识世界,也不会有目的地探究世界,但循环反应为他们提供了一种认识世界的特殊手段。由于反应是重复发生的,因此称为循环反应。在儿童生命的头两年,循环反应经历了如下的变化:最初这种反应是以婴儿的身体为中心的,婴儿对动作本身感兴趣;随后,他把注意转向于外部环境,转向操弄客体,对反应的结果感兴趣;最后,循环反应变成有目的的探究行为,通过实验,发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追求一种新的效果。
皮亚杰还指出,除了循环反应,在感知运动阶段中还有两种活动对巩固旧的格局、形成新的格局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就是游戏和模仿。皮亚杰把游戏看成是同化的一种形式,游戏能给儿童带来快感,通过游戏能使儿童练习新近获得的格局;皮亚杰将模仿与顺应过程联系起来,通过对别人的模仿,儿童不断习得新的行为方式,从而改造头脑中旧的格局或者补充增加新的格局。
(二)前运算阶段(2~7)
前运算阶段的主要认知成就是出现了符号功能或象征性功能。据皮亚杰的研究,儿童在出生后的第二年下半年就能形成心理表象,随着年龄的增长,还会学会了说话(掌握了人类语言),也就是说儿童获得了运用符号去代表或表征客体的能力。(符号是事物的代表而不是事物的本身,语言是一种符号)皮亚杰指出,由于符号功能的出现,儿童出现了新的行为模式,这些行为模式包含着当时不存在的某个事物的表象,而且还包含着各种分化了的符号(或称信号物)的形成和应用。至少可以区别出五种不同的行为模式,它们大体上是同时出现的,如果按其复杂性排一个次序,它们是延迟模仿、假装游戏、初期的绘画或描绘式的表象、心理表象和初期的语言,后者是指能用语言去称呼那些当时并不存在的事物,心理表象是一种内化了的模仿,而语言则不是由儿童所创造的而是通过现成的、强制和集体的形式传递给他们的。
符号功能的产生是儿童认知能力发展的一种飞跃。在婴儿期,儿童对客观事物的认知是直接的、及时的,离不开感知和动作,而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已产生人类特有的语言思维,用词和表象相组合的方式去思考,从而是思维和动作分离开来,使思维带有概括性和间接性,儿童不仅能思考当前事物,而且能思考过去和未来,这为儿童的认识开辟了无限广阔的天地。
但前运算阶段的思维是有局限性的。前运算阶段思维的局限性有:
(1)自我中心主义。皮亚杰认为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思考问题的基本方式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称之为自我中心主义。所谓的自我中心主义并不是指儿童很自私或不考虑别人的利益,而是指儿童仅从自己的角度去表征世界,不认识别人具有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并相信任何人的观点、想法和情绪体验都是和自己一样的。
皮亚杰指出自我中心主义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所谓“泛灵论思维”,即儿童认为非生物客体也具有各种生命客体的特征,如有思想、观点、愿望、意图和情绪感受能力等,就像他自己一样。
(2)不能完成守恒的任务。皮亚杰指出前运算阶段最明显的指标是七八岁的儿童无守恒概念,所谓“守恒”是指客体的外观虽然改变了,但客体的某一物理属性(如数量、质量、长度、重量、面积、容量或体积等)任然保持不变。
(3)转移推导。由于儿童的思维缺乏可逆性,他们对事物的解释往往将两件没有关联的甚至是互相矛盾的事情联系在一起。
(4)不能解决分类任务。这个阶段的儿童对客体只能按明确的、具体的标准分类(如颜色、用途、形状、体积等),不能按复杂的、抽象的、前后一致的概念标准分类。
(三)具体运算阶段(7~12)
在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已具有可逆性和守恒性,其主要特征是:面对问题时,能够遵循逻辑法则进行推理思维,但此推理思维能力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只限于可见的具体情境或熟悉的经验。前运算阶段的思维片面性,已由去中心化所取代。(去中心化是指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在面对问题情境思维是,不再只凭知觉所见的片面事实去作判断。)在具体运算阶段,儿童还具备了分类的能力。
(四)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