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奶牛场营养代谢性疾病的综合卫生保健

合集下载

养殖场中常见营养代谢疾病的防治

养殖场中常见营养代谢疾病的防治

养殖场中常见营养代谢疾病的防治养殖业是农业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为了提高养殖动物的生产效益,养殖场通常会给动物提供营养丰富的饲料。

然而,长期以来,养殖场常常面临营养代谢疾病带来的困扰。

营养代谢疾病是由于动物摄入的营养物质无法被正常吸收、利用和代谢而引起的疾病。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些养殖场中常见的营养代谢疾病,并提供防治措施。

一、低血糖症低血糖症是由于动物体内糖代谢紊乱引起的一种疾病。

主要症状包括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精神不振等。

要预防低血糖症的发生,养殖场应注意以下几点:1.合理饮食:提供均衡的饲料,避免单一饲料过量或不足。

2.定期检测:定期检测动物的血糖水平,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3.提供足够的运动:运动有助于提高动物体内糖的代谢速度,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二、脂肪肝脂肪肝是由于动物摄入了过多的脂肪而导致的肝脏脂肪堆积的疾病。

主要症状包括食欲不振、发育迟缓、毛发干燥等。

预防脂肪肝的方法如下:1.控制饲料质量:饲料中脂肪含量应适中,避免过多的饱和脂肪酸。

2.丰富运动:提供充足的活动空间,动物进行适度的活动可以加速脂肪代谢。

3.增加维生素C的摄入:维生素C有助于促进脂肪酸的氧化,预防脂肪肝的发生。

三、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由于动物体内钙、磷等元素的代谢失衡而引起的疾病。

主要症状包括站立不稳、慢性骨折等。

要预防骨质疏松,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提供富含钙、磷的饲料:饲料中应包含足够的钙、磷,可以适当添加骨粉等补充剂。

2.合理添加维生素D: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可以适量添加维生素D。

3.定期监测骨密度:定期检测动物的骨密度,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四、贫血贫血是由于动物血红蛋白含量过低而引起的疾病。

主要症状包括食欲不振、体力下降、粘膜苍白等。

以下是预防贫血的措施:1.提供富含铁元素的饲料:饲料中应包含足够的铁元素,可以合理添加含铁高的食物来预防贫血的发生。

2.合理添加维生素B12:维生素B12有助于红细胞的合成,可以适量添加维生素B12。

奶牛饲养管理与营养代谢性疾病的控制策略

奶牛饲养管理与营养代谢性疾病的控制策略

奶牛饲养管理与营养代谢性疾病的控制策略王 成(天津嘉立荷牧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五奶牛场分公司,天津,301617)摘 要:奶牛养殖业作为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济效益直接关系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随着奶牛规模化养殖的普及,奶牛在饲养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营养代谢性疾病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为了更好地保障奶牛的健康和生产性能,制订科学的饲养管理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文章分析了奶牛营养代谢性疾病的类型及其产生原因,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奶牛饲养管理经验,包括环境管理、健康监测以及饲料管理的具体方法,并围绕营养代谢类疾病提出了对应的控制策略,旨在为奶牛养殖业提供科学可行的指导性意见。

关键词:奶牛饲养;管理;控制;营养代谢性疾病中图分类号:S954 文献标识码:A奶牛饲养管理与营养代谢性疾病的控制是畜牧业领域中备受关注的重要课题,随着社会对乳制品需求的不断增长,奶牛养殖业面临着更大的生产压力。

然而,在追求高产的同时,奶牛容易受到营养代谢性疾病的威胁,如乳热病、脂肪肝等。

营养代谢性疾病不仅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还对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要深入了解奶牛营养代谢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影响因素及预防控制的有效手段,深入研究奶牛对能量和蛋白质的需求,以及奶牛在不同生产阶段对微量元素、维生素等的合理需求。

掌握这些关键信息将为制订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策略提供极大帮助,有助于最大限度地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和健康水平[1]。

1 奶牛营养代谢性疾病的类型及其产生原因奶牛营养代谢性疾病是奶牛在特定的生产阶段(如产后期、泌乳高峰期等)由于饲养管理不善或饲料组配不当导致的一系列健康问题。

常见的奶牛营养代谢性疾病类型及其产生原因有:①乳热病(Ketosis )。

乳热病是奶牛体内脂肪分解过程中产生过多的酮体,导致血液中酮体浓度升高的一种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能量失衡引起的。

患病之后,奶牛会表现出食欲不振、精神萎靡、体重下降、牛奶产量下降等症状。

奶牛场如何预防营养代谢病

奶牛场如何预防营养代谢病

奶牛场如何预防营养代谢病引言在奶牛场管理中,预防营养代谢病对于维护奶牛的健康和生产效益至关重要。

营养代谢病包括乳热、低血钙和低血磷等疾病,它们可能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和福祉。

本文将介绍奶牛场如何预防营养代谢病,以确保奶牛的健康和高产。

1. 提供均衡的饮食奶牛的饮食必须均衡,包括足够的能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饮食不平衡可能导致代谢疾病。

确保饲料配方科学合理,并满足奶牛的需求。

2. 管理产前和产后营养产前和产后是奶牛容易患上乳热和低血钙的时期。

管理奶牛的产前和产后饮食,确保她们摄入足够的钙和磷。

这可以通过合适的饲料和矿物质补充来实现。

3. 监控饮食摄入监控奶牛的饮食摄入非常重要。

奶牛的食量可能因季节、生产阶段和生产性能而有所不同。

确保奶牛获得足够的饮食,同时避免过度喂养。

4. 提供充足的水水是奶牛健康和代谢的重要组成部分。

确保奶牛随时可以获得清洁、新鲜的饮用水。

水的充足摄入有助于维持正常的代谢过程。

5. 控制饲养环境奶牛的饲养环境也很重要。

确保奶牛的住房干燥、卫生,避免寒冷、潮湿或拥挤的条件。

这有助于减少奶牛的应激和疾病风险。

6. 注重运动和活动奶牛的运动和活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提供足够的空间和机会供奶牛运动,以确保她们保持健康的体重和肌肉质量。

7. 定期体检和兽医检查定期体检和兽医检查对于早期发现和处理营养代谢病至关重要。

及早干预可以减轻病情的严重程度,并提高治愈的机会。

结论预防营养代谢病对于奶牛场的成功和奶牛的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提供均衡的饮食、管理营养摄入、提供充足的水和创造适宜的饲养环境,您可以降低奶牛患病的风险。

定期监控和兽医检查可以确保及早干预和治疗,从而保持奶牛的生产效益和福祉。

奶牛常见营养代谢病的流行特点和综合防治

奶牛常见营养代谢病的流行特点和综合防治

专题论述20236259奶牛常见营养代谢病的流行特点和综合防治高春花1 ,杨菲菲2,戴乐军2(1.山东省莒南县坊前镇防疫检疫所,山东莒南 276626;2.连云港生物工程中等专业学校,江苏连云港 222065)摘要:在我国养殖场奶牛养殖的过程中,部分养殖人员养殖技术有限,对奶牛营养调控、养殖场环境卫生等不够重视,奶牛在分娩后体能消耗、生理代谢发生巨大、免疫力下降的同时长期进行高负荷劳作,最终导致其出现营养代谢性疾病。

奶牛发生营养代谢病后,不仅会影响自身生长发育,还会给养殖场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通过对莒南县奶牛营养代谢病进行实地调查、走访座谈,总结了奶牛营养代谢疾病的发病率和发病症状,分析了奶牛营养代谢病的发病原因,提出了科学的防控措施,以期为奶牛常见营养代谢病的流行和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奶牛;营养代谢病;流行特点;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3-8655(2023)06-0085-03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奶牛产业逐渐得到发展。

然而,由于奶牛养殖人员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牛场常发生营养代谢疾病问题,限制奶牛业的健康发展。

现阶段,我国奶牛饲养主要的目标是实现稳产健康,较为注重现代化集约化生产管理,而忽视了科学饲养管理会导致奶牛出现营养代谢障碍。

目前,养殖奶牛在其围产期营养代谢疾病发病率不断增高,不仅影响产后母牛的配种,还给养殖人员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现阶段,专业人员需着重研究奶牛常见营养代谢病的流行特点,总结奶牛常见代谢病的病因机理、诊疗防治措施,检测牛场奶牛营养状况,通过血液指标判断奶牛健康状况,指导养殖人员做好预防措施,有效防治营养代谢病。

1 奶牛常见营养代谢病种类及流行特点1.1 奶牛常见营养代谢病种类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牛奶的需求不断加大。

随着奶牛养殖转变为科学集约化模式,奶牛生产经济效益逐渐提升,可以满足大众对牛奶、奶制品等的需求。

奶牛营养代谢病是营养缺乏病的统称,常见的种类有营养代谢病脂肪、奶牛妊娠毒血症、矿物质代谢障碍病、酸碱平衡紊乱等。

11339_奶牛代谢疾病的营养和预防

11339_奶牛代谢疾病的营养和预防
21
给予特殊营养物质支持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根据奶牛的实际情况,适量补充维生素A、D、E、C以及钙、磷等 矿物质,以维持奶牛正常的生理功能。
使用功能性添加剂
如益生菌、酵母培养物等,可以改善奶牛的胃肠道环境,提高饲料 的消化吸收率,降低代谢疾病的发生率。
给予抗氧化剂
适量补充抗氧化剂如硒、维生素E等,可以减轻奶牛氧化应激反应, 降低代谢疾病的风险。
同样会对奶牛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如 钙磷比例失调可引起尿结石等疾病。
维生素缺乏
如维生素A、D、E等缺乏,影响奶牛 繁殖性能、免疫功能和乳品质。
2024/1/25
10
03
营养调控在预防代谢疾病 中作用
2024/1/25
11
合理饲料配方设计
2024/1/25
保持能量和蛋白质平衡
根据奶牛的生理阶段和生产性能,调整饲料中能量和蛋白质的比例,避免能量过剩或蛋白 质不足导致的代谢疾病。
2024/1/25
定时定量饲喂
建立规律的饲喂制度,避 免过度饲喂或饥饿导致的 代谢疾病。
保持充足饮水
确保奶牛随时可以饮用到 清洁的水,有助于维持其 正常生理功能并促进代谢 废物的排出。
13
营养补充剂使用建议
2024/1/25
合师的建议下,合理使用添加剂如氨基酸、矿物质
、维生素等,以补充饲料中可能缺乏的营养成分。
20
调整日粮结构
2024/1/25
合理配置精粗饲料比例
根据奶牛的生理阶段和营养需求,调整日粮中精饲料和粗饲料的 比例,以满足奶牛的能量和蛋白质需求。
控制脂肪摄入量
适当控制日粮中脂肪的含量,特别是饱和脂肪酸,以降低奶牛患脂 肪肝等代谢疾病的风险。

奶牛常见营养代谢病的发生因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奶牛常见营养代谢病的发生因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奶牛常见营养代谢病的发生因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摘要】奶牛常见营养代谢病是影响奶牛健康和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通过分析常见的奶牛营养代谢病,探讨了其发生因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发生因素主要包括饲料质量、饲养管理等方面,临床症状涉及体重减轻、厌食、产奶下降等表现。

针对这些症状,治疗方法包括矿物质和维生素的补充、调整饲料配方等措施。

预防措施则主要侧重于合理的饲料管理和科学的饲养方法,以避免营养代谢病的发生。

对奶牛营养代谢病的深入了解和正确的预防措施将有助于提高奶牛的生产效率和健康水平。

【关键词】奶牛、营养代谢病、发生因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预防措施、引言、正文、结论。

1. 引言1.1 绪论奶牛营养代谢病是奶牛生产过程中常见的疾病,给养牛生产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这些疾病主要是由于奶牛在产后受到脂肪、糖类、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在体内代谢失调所引起的。

奶牛营养代谢病的发生与饲养管理、环境条件、遗传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

临床症状包括体重减轻、食欲下降、粪便异常等。

对于奶牛营养代谢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针对具体病因进行对症治疗,同时也需要提供营养支持。

预防奶牛营养代谢病的措施包括科学饲养管理、合理配饲、定期体检等。

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能够使养牛户对奶牛营养代谢病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有效预防和控制这些疾病的发生,保障奶牛的健康生长和生产。

2. 正文2.1 常见的奶牛营养代谢病奶牛常见营养代谢病包括乳热病、低钙症、低镁症、酮病和低磷症等。

这些疾病都是由于奶牛在生理过程中出现了代谢异常而引起的。

乳热病是由于高产奶牛在泌乳高峰期体内产热增多,而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的一种疾病。

低钙症和低镁症则是因为奶牛在产后缺乏足够的钙和镁元素,而引起的疾病。

酮病则是因为奶牛产后体内脂肪代谢异常,导致产生过多的酮体而引起的。

低磷症则是由于奶牛在饲料中缺乏磷元素,而引发的一种疾病。

这些营养代谢病会给奶牛的生产和健康带来不利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危及奶牛的生命。

畜禽营养代谢疾病的病因与防控措施

畜禽营养代谢疾病的病因与防控措施

畜禽营养代谢疾病的病因与防控措施【摘要】畜禽营养代谢疾病是影响养殖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其病因复杂多样。

本文从病因分析、常见的畜禽营养代谢疾病、预防措施、治疗方法以及营养调整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针对不同的病因和疾病,提出了相应的防控策略,包括科学膳食搭配、增加运动量、定期体检等。

建立起畜禽营养代谢疾病的综合防控策略,为健康养殖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防范和控制畜禽营养代谢疾病的发生,促进畜禽产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畜禽、营养、代谢、疾病、病因、防控、预防、治疗、营养调整、综合防控策略1. 引言1.1 畜禽营养代谢疾病的病因与防控措施畜禽营养代谢疾病是指由于动物的消化、吸收、代谢和排泄等机能发生障碍或紊乱,导致营养物质在体内异常代谢而引发的疾病。

这类疾病常见于畜禽养殖过程中,严重影响着养殖业的发展。

疾病的发生与动物的饲养管理、饲料配方、环境条件等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

病因主要包括饲料质量不合格、饲养管理不当、疾病感染等。

饲料中缺乏某些必需营养素或含有过量抗营养因子都可能引发代谢疾病;不合理的饲养管理会使动物处于应激状态,影响消化吸收功能;而疾病感染则会削弱动物的免疫力,进而影响代谢过程。

为了预防畜禽营养代谢疾病的发生,养殖户应该制定科学的饲养方案,保证饲料的品质和合理的营养配比;加强动物的饲养管理,保持合适的饲养环境;加强动物疾病的防控,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排查疫情等。

对于治疗畜禽营养代谢疾病,通常需要结合药物治疗和营养调整来改善动物的代谢状态,提高免疫能力。

营养调整也是预防疾病的关键措施之一,通过调整饲料中的营养成分比例和添加特定的添加剂,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代谢疾病的发生。

畜禽营养代谢疾病的防控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养殖户在饲养管理、饲料配方、疾病防控等方面综合施策,以确保畜禽健康生长,提高养殖效益。

2. 正文2.1 病因分析畜禽营养代谢疾病的病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饲料不足或质量不良:畜禽摄入的饲料中缺乏必需营养素,或者受到饲料质量不稳定的影响,都会导致营养代谢异常,引发疾病。

奶牛常见营养代谢病的发生因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奶牛常见营养代谢病的发生因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奶牛常见营养代谢病的发生因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摘要】奶牛常见营养代谢病包括产后子宫蓄脓、酮病、低钙血症等,主要由于营养不良、产后应激、环境压力等因素引起。

临床症状包括食欲不振、体重减轻、体温升高等。

治疗方法主要是针对具体病因给予对症治疗,如输液、抗生素治疗等。

预防措施则包括合理饲养管理、营养供给充足、避免环境应激等。

及时发现和处理营养代谢病对奶牛的健康至关重要,而预防工作也应该做到位,以确保奶牛的生产效益和长寿健康。

【关键词】奶牛、营养、代谢病、发生因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预防措施、关键词1. 引言1.1 背景介绍奶牛是重要的畜牧动物之一,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乳制品和肉制品。

由于饲养管理不善、营养不均衡、环境压力等因素,奶牛常常容易发生各种营养代谢病。

这些疾病严重影响了奶牛的产量和健康状况,给养殖户带来了经济损失。

营养代谢病是指由于奶牛摄入的营养物质与其代谢需求或机体状况不匹配而导致的疾病。

常见的营养代谢病包括低钙血症、低磷血症、酮症、胃溃疡等。

这些疾病的发生往往与奶牛的饲养管理、营养配方、环境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

了解奶牛常见的营养代谢病的发生因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对于有效预防和控制这些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和营养调控,可以降低奶牛患病风险,提高其生产性能,保障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研究奶牛营养代谢病是当前兽医学和畜牧业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

2. 正文2.1 奶牛常见营养代谢病的发生因素奶牛常见营养代谢病的发生因素主要包括饲养管理不当、饲料营养不均衡、应激和环境变化等多种因素。

饲养管理不当是导致奶牛营养代谢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饲养环境不卫生、日常管理不到位、饮水过少或水质不佳等都会增加奶牛发生代谢病的概率。

饲料营养不均衡也是导致奶牛代谢病的重要因素。

饲料中缺乏某种营养元素或者某种营养元素摄入过度都会引起代谢紊乱,进而导致奶牛发生相关疾病。

奶牛在面对应激和环境变化时也容易出现代谢疾病。

规模化牛场牛群综合保健技术

规模化牛场牛群综合保健技术

[2] 许兰菊 ,蒋 大 伟 ,方 丽 云 ,等.鸡 大 肠 杆 菌 多 价 灭 活 菌 苗 的
研 制 和 应 用 [J].安 徽 农 业 科 学 ,2007,35(34):11105.
[3] 陈 健 雄.工 厂 化 养 猪 实 用 生 产 管 理 技 术 [M].北 京 :台 海 出
版 社 ,2004.
始繁殖以后就要建立终生繁殖卡片和产后监控卡片等。
2.5 瘤 胃 健 康 管 理 技 术 牛 的 瘤 胃 疾 病 是 牛 生 产 中 重 要
的疾病,危害比较大。 瘤胃健康管理包括合理饲养和科学管
理 2 个方面。
合理饲养主要是注意日粮搭配、采用科学配方;同时避
免精饲料饲喂过多,避免食入过量不易消化的粗饲料,避免
78.

第1期
姜明明等:规模化牛场牛群综合保健技术
143
水中加入 3 %~4 %的次氯酸钠。 ③乳房洗净后应该进行按摩,使其膨胀后再挤奶,采用
正确的挤奶方法和操作规程。 ④要干奶的牛,应在干奶前 10 d 进行隐性乳房炎监测,
阳性牛进行治疗。 干奶时,每个奶区注射一次抗生素药物。 预产前 1 周,开始药浴乳头,每天 2 次。
还要注意矿物质、钙和磷的比例,以减少胎衣滞留和子宫复
原延迟。
2.4.3 产房管理:产房管理是奶牛健康管理的重点。 产房工
作人员必须接受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大型奶牛场的产房要
24 h 有人看守。 产房要保持清洁干燥,每周进行一次大扫除
和大消毒,并保持室内通风干燥,以防产后感染。 接产遵守
自然分娩原则,注意防止造成产道创伤和感染。 当出现临产
表 1 推荐的仔猪免疫程序
项目 3~5 日龄
18~21 日龄 28~35 日龄或转群时

奶牛营养代谢疾病及其防治

奶牛营养代谢疾病及其防治

奶牛营养代谢疾病及其防治摘要:奶牛营养代谢病涵盖了营养缺乏病与新陈代谢障碍病,其大体可分为脂肪、糖、蛋白质代谢障碍性疾病、矿物质代谢障碍性疾病、维生素代谢疾病等三类,这主要是因营养素摄入过多或不足、无法充分吸收营养素、所需营养素增加、代谢所需酶缺乏和内分泌失调所致。

营养代谢性疾病的特点为发病隐秘、地方流行性及群发性,它们很容易继发其他疾病,这不仅会减少产奶量,还会影响产后发情和配种,甚至导致淘汰率上升,损害养牛业的经济效益。

为此,文章分析了奶牛营养代谢疾病及其防治举措。

关键词:奶牛;营养代谢疾病;防治措施前言:对于畜牧业而言,其中一个关键的构成部分就是奶牛业,在农业发展及国民经济中占据着十分关键的地位,在临床上,奶牛营养代谢病为常见的病症,尤其是亚临床型导致的生长发育迟缓与生产性能降低,进而为奶牛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对奶牛营养代谢病发生原因和发病特点的基本规律进行掌握,对诊断治疗有着极其关键的现实意义。

为此,文章详细论述了奶牛营养代谢病的发生原因及发病特点,旨在可以为行业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进而更好的为行业稳定健康发展助力。

1奶牛营养代谢病发病原因第一,营养物质摄入不足。

具体表现为日粮缺乏,种类单一,品质不佳、饲养不当、营养不均衡等,导致奶牛机体中的某类营养物质缺乏。

比如,查哈阳的农场中,其位置在土壤贫锌、贫铜以及贫硒地带,从而使得当地的野生木曹和种植的粮食与饲料中的铜、硒或锌含量缺乏而导致奶牛出现缺锌、缺铜、缺硒等。

农场位于东北高寒之处,冬季较长,春、冬的枯草季节或自然灾害如,草场和农作物秸秆被大雪覆盖所导致奶牛料草缺乏,使得放牧奶牛长时间处在半饥饿或饥饿的状态,无法满足最低营养需要,进而使得很多奶牛有营养不良的情况出现,严重的还会死亡,进而引发巨大的经济损失。

第二,摄入过剩的营养物质。

为了使奶牛生产性能进行提升,会为其提供营养价值很高的饲料,进而使得营养过剩而出现代谢性疾病,如奶牛干乳期日粮中有太多的蛋白质,且碳水化合物缺乏等均可引发酮病的出现。

奶牛营养代谢类疾病及防治措施

奶牛营养代谢类疾病及防治措施

实用养殖技术,请见哈尔滨华达饲料制造有限公司官网(一)瘤胃酸中毒瘤胃酸中毒是由于大量饲喂碳水化合物,在瘤胃内产生大量的乳酸而使瘤胃pH值下降的一种全身代谢的一种全身代谢紊乱疾病。

其临床以消化紊乱、瘫痪和休克为特征,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瘤胃阻塞,又称瘤胃化学性酸中毒。

病因:常见的原因是突然采食大量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饲料,特别是加工、粉碎的谷物,如小麦、玉米、大麦、高粱、谷子等。

被反刍动物采食后,在瘤胃微生物的作用下,产生大量乳酸而中毒;过食甜菜或发酵不全的酸湿酒糟、嫩玉米等造成;有时可能为提高产奶量,而过多饲喂谷类饲料及其加工的副产品,如生面粉、糖渣、酒糟等,也可引起瘤胃酸中毒。

此外,临产和高产牛抵抗力低,寒冷、气候骤变、分娩等应激因素都可促使本病的发生。

症状:轻度过食,偶尔有腹痛、厌食,但精神尚好,通常拉稀便或腹泻,瘤胃蠕动减弱,可以几天不见反刍,一般3~4天不经治疗可以自愈。

病牛走路摇摆不定,一些牛可能安静站立,食欲都费绝,不饮水。

大量过食的重病牛,卧地不起,体温在正常一些(36.5~38.5℃),心跳次数增加,伴有酸中毒和循环衰竭时更快,一般来说息率每分钟在100分以内的病牛比每分钟达120~140次的治疗效果好,呼吸快浅,每分钟60~90 次。

几乎都有腹泻,如无腹泻是一种不好的预兆,粪便色淡,有明显的甘氨酸味,早期死亡的粪便无恶臭。

过食谷类时粪中有未消化的谷粒、麦子、黄豆等,还可见已发芽的麦粒。

24~48h开始脱水,并且逐渐加重。

作瘤胃触诊时,可感内容物坚实呈面团样,但吃的不太多时有弹性或有水样内容物,听诊可听到较轻的流水音,重病牛走路不稳,呈醉步,视力减退,冲撞障碍物,眼睑保护反射迟钝或消失。

可发生蹄叶炎,慢性蹄业炎可在发病后几星期之后发生。

经48h之后,卧地不起,如安静躺卧,把头转向腹肋部,对刺激反应明显降低,往往是愈后不好的表现,常可在1~3天死亡,因此必须紧急治疗。

如果病情有所缓和,可见心率下降,体温回升,瘤胃开始蠕动,有大量软便排除。

奶牛常见营养代谢病的防治.doc

奶牛常见营养代谢病的防治.doc

奶牛常见营养代谢病的防治概述:近几年我国在奶牛疾病防治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由于奶牛饲养规模小,农户对于奶牛养殖技术又比较薄弱,而且奶牛在一年中总是处于高负荷运作状态,故常引发一些营养代谢性疾病。

笔者就产后瘫痪、低镁血症及瘤胃酸中毒等营养代谢疾病的防治做一简要介绍。

1产后瘫痪1.1病因奶牛产后瘫痪与其体内的代谢密切相关,血钙下降为其主要原因。

(1)饲料因素。

通过对患过此病的乳牛调查,发现饲料单纯,并且钙磷比例失调;围产期、分娩前阶段饲料配合不当,饲喂高钙低磷饲料,使血液中血钙浓度增高,刺激甲状腺的C细胞分泌的降钙素增多,同时抑制了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导致泌乳时动用骨骼钙的能力降低。

饲喂高蛋白、缺碘、离子平衡失调的日粮,都与产后瘫痪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

(2)胎儿因素。

在怀孕后期,胎儿的骨骼发育很快,如果饲料中没有补充足够的钙,将导致母体骨骼中储存的钙大量丧失,因此在分娩后,骨骼中可动用的钙也大大减少。

(3)泌乳因素。

乳牛在分娩后的泌乳过程中,大量的血钙进入初乳,使体内钙的丢失超过了钙从消化道吸收和骨骼中钙动员的速度,血液中流失的钙不能得到及时的补充,导致血钙浓度急剧下降而发病,同时大量血糖转化为乳糖,使血糖下降出现低血糖,对大脑也可产生低血糖性抑制。

(4)大脑皮质抑制。

在分娩过程中,大脑皮层过度兴奋,其后转为抑制;分娩后腹压急剧下降,同时乳房开始泌乳,大量血液进入乳房,引起脑的血压下降,出现暂时性供血不足;大量血糖转化为乳糖,使血糖下降,这些因素都将使大脑皮层受到抑制,从而使甲状旁腺的功能减弱,使机体动员骨骼中的钙的能力降低,造成血钙急速下降。

1.2症状产后瘫痪多数发生在分娩后的3~5d以内。

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典型和非典型两种。

1.2.1典型症状典型病例发展很快,从开始发病到出现典型症状一般不超过12h。

发病前期征兆常表现为食欲减退,反刍停止,泌乳减少,站立时后肢频踏,肌肉发抖,行走时后肢摇摆,精神沉郁,表现轻度不安,四肢肌肉出现轻度震颤,四肢及身体发凉。

大型奶牛场常见代谢疾病及其预防

大型奶牛场常见代谢疾病及其预防

仃免疫接 种 .一般 多住鸡 只7~9甘龄首 免 .点眼或滴鼻每 I 3(325):3I
荆两 滴(0.05m1) 鸡 只14~l9Ij龄二 免 ,每羽 肌注0J2ml
[21孙忠赫. !I}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防挖研究进展[J].兽医导刊,


…一一;一 Nhomakorabea一
:一
一一
:一
:一








(2)免疫接 种和早期防 治是降低该病 发病 率和死 率 的 鸡 牛 产 方 面 .应 当采取 全进 全 出 的饲 养方 式 .不 同品
主要 手段 鸡 传染性法 氏囊病 的免疫 接种 时间应该 根据 种 、不 同 Lt龄 的 鸡群 应 分开 饲 养 ,并且 采 取 封闭 式 管
程 度:③ 产犊 后奶牛避 免频 繁转圈 ,初 产奶牛第一 次挤
奶是尽可能减 少应激 :④ 做好热 应激 及其他 应激(混群 、
转群 、 辆噪音等)处理 ,做好其他疾病的防治工作。
2 产后瘫痪
产 后摊填 又称 牛产摊 痪 ,也称乳 热病 是成 年 奶牛
分娩 后突 然发qi的急性 低血钙 为 主要 特 的一种 营养 代
2019年第 1期 (总第 258期 )
疾病防治
大型奶牛场 常见代谢疾病及其预 防
张 志 东 吕芹云 (山东省广饶县畜牧局 257300)
中图分类号 :¥858.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07一l733(2019)01—0033—02
代 谢疾病一一直 闲扰 着 大型 奶牛场 .奶牛 山现代 谢疾 病时 ,管珲 者第一 时间想 到的 是营 养配方 出现 问题 ,却 没有 意识 到科学 的饲养管 理 ‘是防治 代谢疾病 的 关键 本文综述 了大 型奶牛场 几种常 见代谢 疾病 的发病原 冈 、 发病 症状 以及预 防措施 . 旨住提 高大 型奶 牛场 对代 f9{疾 病 的综 合 防治能 力 ,保 iIF奶牛 场的高 产 、稳产 .从 而创 造 良好的经济效益、 l 真胃移 化

奶牛常见营养代谢病及其防治措施

奶牛常见营养代谢病及其防治措施
的平衡 。如糖 能 转变 成 脂肪 及 部分 氨基 酸 , 脂 肪 可 转 变 为糖 和 部分 非必 需 氨基 酸 . 蛋 白质 能 转变 为 糖
2 . 1 发病率高
调 查 显 示 ,奶 牛 的 营养 代 谢 病 发
病率高 。 其 发病 率 明显 高 于传 染性 疾 病 。生 产 中又 以母 牛 围产期 营 养代 谢病 的发病 率居 高 。 金锡 山等 对 黑 龙 江 2个 规模 化奶 牛场 围产 期 奶 牛钙 、 磷 情 况 进 行 了调查 研 究 。通 过对 不 同 时间 点奶 牛 血浆 钙 、
1 奶 牛 常见 营养 代谢 病分 类 奶 牛 常 见营 养代 谢 病 主要 包 括三 大类 :糖 、 脂 肪、 蛋 白质代 谢 障碍 , 主要 包括 酮 病 、 奶 牛妊 娠 毒血 症; 矿 物 质代 谢 障 碍 。 主要 包 括牛 血 红蛋 白尿病 、 产 后瘫痪 、 骨软 症 、 佝偻病 ; 维生素缺乏症 , 主要 包 括 V A缺 乏症 、 白肌病 ( 硒 或 VE缺 乏症 ) 。
早期 诊 断技 术 不 成体 系 , 导 致误 诊 机会 增 加 。 当全 群 大规模 发 病 , 确 诊处 置 时 , 损失 已经 很 大 了。
3 营 养代谢 病 的病 因
激。 也 对奶 牛 营养代 谢病 有 重大 影 响 。
4 营 养代 谢病 的诊 断 营养 代谢 病 多 呈 慢 性 ,涉及 的脏 器 与组 织 比 较广泛, 且 其典 型症 状 出现 较 晚 。 因此 , 对 于该类 疾 病 的诊 断 , 必须从调查饲养管理水平着手 , 结 合 临
摘要 : 奶 牛 营养代 谢病 已成 为我 国奶牛 养 殖 中的 常见病 、 多发 病和 群发 病 , 其发 病 率 明显 高 于传 染性 疾 病 的发 病 率 。从 饲 养 管理 、 养 殖环 境 以及 奶 牛 自身 因素等 方 面入 手 , 分析 了奶 牛 营养 代谢 病 的发 病 原 因, 并提 出了“ 早期 监 测 、 提 早 预报 ” 的 防 治措 施 , 以期 为有 效防 治奶 牛 营养代 谢病提 供 参 考 。

夏季规模奶牛场奶牛疾病的防治对策

夏季规模奶牛场奶牛疾病的防治对策

夏季规模奶牛场奶牛疾病的防治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奶牛是农场中重要的畜牧动物,其产奶量直接影响着奶牛场的经济效益。

在夏季高温多雨的环境下,奶牛易受到各种疾病的困扰,给养殖户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夏季规模奶牛场奶牛疾病的防治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夏季是奶牛易发生疾病的季节,常见的疾病包括乳房炎、消化道疾病、传染病等。

这些疾病会影响奶牛的产奶量和健康状况,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奶牛的死亡。

规模奶牛场必须加强对夏季奶牛疾病的防治工作,以确保奶牛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将了解到夏季奶牛疾病的常见症状及防治措施,以及如何通过保持牛舍清洁、合理的饲养管理和注意饲料安全等措施来预防夏季奶牛疾病的发生。

加强疾病监测、定期全面体检和健康评估也是预防夏季奶牛疾病的重要手段。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夏季规模奶牛场奶牛疾病的防治对策,为奶牛的健康和生产提供保障。

1.2 问题意义夏季是奶牛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但同时也是奶牛易发生疾病的高发季节。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奶牛易患上各种疾病,严重影响牛群的健康和生产。

夏季奶牛疾病的防治对策尤为重要,可以有效减少奶牛疾病的发生,提高奶牛的生产效益。

夏季奶牛疾病的防治对策旨在提高牛群的健康水平,减少疾病发生率,保障奶牛的生长和生产。

通过合理饲养管理、保持牛舍清洁、注意饲料安全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夏季奶牛疾病的发生,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奶牛产奶量和品质。

研究夏季奶牛疾病的防治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有深入了解疾病发生的原因和规律,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才能提高牛群的健康水平,保障奶牛的生产效益,推动奶牛养殖事业的健康发展。

【问题意义】2. 正文2.1 夏季奶牛疾病常见症状夏季是奶牛易发生疾病的季节,由于气温高、湿度大,容易造成奶牛身体不适。

夏季奶牛常见的疾病症状包括:1. 高温热应激:奶牛长时间暴露在高温下,会引起体温升高、口渴、呼吸急促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发生中暑。

奶牛代谢病的发病情况及综合防控

奶牛代谢病的发病情况及综合防控
j i
疾病继 发 。如真 胃变 位 、前 胃弛 缓 、肝病病 症 、生产 瘫
i j i j i
求 ,这 样才 能使 小鸡健 康成 长 ,减 少疾 病发 生 ,减 少经
济 损失 。
导致 与这 一特 定维 生素有 关 的代 谢过 程 的破坏 , 引起 维 生 素缺乏 病 ,应很 好地予 以对 症治 疗 。如 日粮 中缺 乏胆 碱 、叶酸 、泛酸 、烟酸 、生物素等任何一种维 生素 时,就 可 引起雏鸡 的骨粗短症 。生产 中常遇到V 2 Bf 核黄素) 和VE 缺 乏 。VB缺乏时,病鸡趾爪 向内蜷缩,以跗关节着地,行走 2 困难 ,腿部肌 肉萎缩 并松 驰,皮肤干而粗糙 。后期病雏 不
尿酮 体 1 ;产 后1 ,测 尿p 次 d H或 乳酮 体含 量 ,隔2 3曰1 ~
次 ,直 到 产 后 3 — 5 。 凡 监 测 尿 p 0 3d H呈 酸 性 、 酮 体 阳 性 反
应者 ,应 即采 取葡 糖 、碳 酸氢 钠及 其 它相 应 措施 治 疗 。
( )治 疗 。① 改 变 饲 料 状 况 , 曰粮 中增 加 多 汁 和 块 根 类 3
体等 。( )定期监测 酮体 。产期 l ,隔2 3 2 周 — 日测 尿 p H、
1 酮病的发病情况 及防 控
酮 病 又 叫 酮 尿 病 、 酮 醋 病 ,是 以酮 血 、 酮 尿 及 低 血
糖 为特 征 的一种 代谢 障碍病 ,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危害奶 牛业 的一个 重要
疾病 。
1t 发 病特 点 ( )高产牛群 多发。( )饲养管理 不当 . 1 2
山东畜牧兽 医
21 0 2年第 3 3卷
奶牛代谢病 的发病 情况及综合 防控

规模化奶牛场营养代谢性疾病的综合卫生保健

规模化奶牛场营养代谢性疾病的综合卫生保健

规模化奶牛场营养代谢性疾病的综合卫生保健作者:王宏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9年第10期摘要:营养代谢性疾病会对奶牛生产性能带来严重的影响。

为此,需要对代谢性疾病予以高度重视。

在文中,介绍了综合卫生保健的目的,并就规模化奶牛场营养代谢性疾病的综合卫生保健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奶牛;营养代谢性疾病;保健随着新疆奶牛业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饲养管理方式的转变,群发性奶牛营养代谢疾病日趋严重,特别是亚临床型疾病所导致的生长发育缓慢和生产性能降低是造成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

高产、稳产、健康已是奶牛发展的目标,舍饲奶牛的限制性饲养和管理增加了营养代谢病发生的可能性,主要是酮病、妊娠毒血症(围产期脂肪肝)、产后瘫痪、爬卧不起综合症、瘤胃酸中毒等疾病。

另外,与代谢有关的疾病皱胃(真胃)变位也很突出。

这些疾病直接影响产奶量,而且影响繁殖,有的病牛治疗不当不及时,导致及早淘汰,对生产造成重大损失。

营养代谢性疾病的保健措施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保健目的通过奶牛饲料营养、饲喂方式、环境调控、管理制度以期达到针对控制乳牛体况,从而最大限度减少奶牛场营养代谢性疾病的发生。

营养代谢性疾病保健以围产期保健为核心。

充分发挥奶牛泌乳潜力,使奶牛产奶高峰值高,高峰延续期长,产奶中期下降缓慢。

二、发病原因主要是营养物质过多或不足,发生于围产期的主要原因是干奶期饲养管理不当。

1.对成母牛分群饲养处理措施没有具体落实或部分落实,尤其是在不栓系也不定位饲养,也不用TMR(全混合日粮)的奶牛场,有的奶牛场不设产房,是造成营养代谢性疾病高发的前提。

2.干奶期营养不足。

干奶期是指产前2个月,干奶母牛的主要任务。

(1)恢复因繁殖产奶的体力消耗和乳腺机能。

(2)维持胎儿发育。

(胎儿一半以上的生长是在泌乳期最后2个月)。

(3)蓄积体力,供下一次产奶需要。

因此干奶期的饲养起决定性作用。

具体发病原因:饲料无长远安排,计划不周,贮备不足,饲料短缺或资金投入所致(能量、蛋白质、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缺乏)3.干奶期精料喂量过大,导致产后2周內,易发酮病、妊娠毒血症、产乳热(产后瘫痪),真胃移位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 家讲座
规 模 化 奶 牛 场 营 养 代 谢 性 疾 病 的 综 合 卫 生保 健
刘 贤侠
( 河子 大 学动 物科技 学院 , 疆 石 新 石河子 8 20 ) 3 0 3
随着 奶 牛业快 速 发展 , 养管 理方 式 的转 变 , 饲 群 发性 奶 牛 营养 代 谢疾 病 日趋 严 重 , 别 是 亚 临 床 特 疾病所 导 致 的生 长发 育缓 慢 和生产 性 能降 低是 造成
合理 。 营养 不 均衡 , 造成 奶 牛过 度失重 和 过度 动用 体
脂 来完 成 产奶 需要 , 导致 必 须在 泌乳 后期 、 干奶 期加 大精料 的常规 喂量 来保 持增 重 ,认 为这 样可 以减 少
产 后疾 病 的发 生 。
2 技 术 指 标 成 母牛 的营 养代 谢性 疾 病发 病率 < %。 5
作 者 简介 : 贤 侠 ( 9 0 ) 男 , 族 , 读 博 士 , 教 授 , 刘 17 一 , 汉 在 副 从 事 兽 医 外产 科 教 学与 研 究 工作 。
照射 , 照新疆 的实 际条件 建设 规划 牛 舍 , 按 泌乳 牛 舍 冬季 温度 不能 低 于一 c 设 置产 房要 有 卧 床 , 产 房 6I C, 或
皱 胃( 胃 ) 位 、 病 ( 叶 炎 ) 胎 衣 不 下 也 很 突 真 变 蹄 蹄 、 出 。这 些疾 病 直接 影 响产奶 量 , 而且 影 响 繁殖 , 的 有 病 牛 诊 断 不清 、 疗 不 当或 不 及 时 , 致 及 早 淘 汰 , 治 导 对 奶 牛生 产造 成重 大损 失 。 1 保 健 目的 通 过奶 牛环 境控 制 、 养调控 、 营 营养 代谢性 疾 病
经济 损失 的 主要原 因的 目标 , 饲奶 牛 的 限 制性 饲 养 和 管 理增 加 了 营 舍 养 代谢 病 发 生 的 可 能 性 , 要 是 酮 病 、 娠 毒 血 症 主 妊
( 围产期 脂 肪 肝 ) 产 后瘫 痪 、 卧 不起 综 合 症 、 胃 、 爬 瘤 酸 中毒 、 房水 肿 等疾 病 。另 外 , 乳 与代 谢有 关 的疾病
痪 ) 酮 病 是 其 它 所 有 代 谢 疾 病 的 核 心 , 此 本 质 上 和 因
是控 制 围产 期低 血钙 和 酬体 升高 。保 健要 点足 减少
分 娩应 激 , 防产后 瘫痪 、 衣不 下和 产后 第一 天 的 预 胎
感染 最 为重 要 。
32 干奶期 营 养不 足 。干 奶 期是 指 产前 两个 月 , _ 千
设产 房 , 造 成营 养代 谢性 疾 病高 发 的前提 。 足
35 牛 场 草储 备充 足 , 于奶 期后 期 苜蓿 草 喂量 过 。 在 大 , 饲料 品种 比较 单一 , 致 阴 阳离 子不 平衡 。 且 导
4 保 健 要 点 保 健 的重点 环节 是 对奶 牛做 好 围产期 保健 。在 奶 牛营 养代 谢性 疾病 的相 互 关系 中 , 乳热 ( 后瘫 产 产
3 发 病 主 要 原 因 主 要是 营养 物质 过 多 或 不 足 , 生 于 围 产 期 的 发 主要 原 因是 干奶 期饲 养管 理 不 当。 3 1 对 成母 牛分 群 饲 养 管 理 措 施 没有 具 体 落 实或 . 部分 落实 , 其是 在不 栓 系也 不定 位饲 养 的情 况下 , 尤 也不 用 T MR( 全混 合 1 ) 3粮 的奶 牛场 , 的奶 牛 场不 有
收 稿 日期 : 0 0 0 一l 2 1— 8 8
5 防 治 奶 牛 代 谢 性 疾 病 的具 体 保 健 措 施
5. 环 境 控 制 1
5 11 环境 调 控按 要 求 ,同 时 运 动 场 应 该 设 置 凉 ..
棚 , 运 动 场 饲 喂 的 地 方 设 置 凉 棚 较 好 , 目 要 避 在 并 需 免 夏 季 在 运 动 场 进 行 饲 喂 的 牛 场 的饲 料 被 阳 光 直 接
具体 发 病 原 因 : 料 无 长 远安 排 , 划不 周 , 饲 计 贮 备不足 , 饲料 短 缺 或 资金 投 入 不 足所 致 ( 能量 、 白 蛋 质、 矿物 质 、 量元素 、 生 素缺乏 ) 微 维 。 33 干 奶期 精料 喂 量过 大 , . 导致 产后 2周 内易 发 酮 病、 妊娠 毒 血症 、 产乳 热 ( 产后 瘫痪 )真 胃移 位等 。 、 精 料 喂量 过大 在 生产 中 的具 体 原 因 :高 产奶 牛场 条件 好 , 料 品种 多 , 量 好 , 量 大 ; 饲料 缺 乏 , 其 饲 质 喂 粗 尤
是 优 质干 草 缺 乏 , 草 供 应 量不 足 4 g头 ・ 常 以 干 k/ 日,
增 加青 贮或 部分 精料 来补 充 ; 管理 上混 群饲 养 , 千奶
牛采 食泌 乳 奶牛料 或 泌乳 牛剩 余精 料或 饲 喂泌乳 牛
剩余 的或质 量差 的混 合饲 料 , 如采用 T 例 MR的饲 料 场 ; 了提 高产量 盲 日加 大精 料 的喂量 ,f 牛 以膘 为 =奶 = 情好 坏来 判 断奶 牛健康 状 况 ( 以料促 膘 , 以膘 促奶 的
奶 母 牛 的 主要 任务 是 : 复 因繁 殖 产奶 的体 力 消耗 恢
和乳腺 机 能 ; 持胎 儿发 育 。( 儿 一半 以上 的 生长 维 胎 是 在 泌乳 期 最后 两个 月 ) 蓄积 体 力 , 下一 次产 奶 ; 供
需 要 。 因此 干 奶 期 的 饲 养 起 决 定 性 作 用 。
错 误倾 向) 。
34 在 奶 牛 泌乳 初 期 和 泌乳 盛 期 奶 牛 饲 料 搭 配 不 .
监控 、 防治 以及 管理 , 到针 对控 制奶 牛 体况 和保 证 达
瘤 胃健 康 , 大 限度 减 少 奶 牛 场 营养 代 谢 性 疾 病 的 最
发 生 。允 分 发挥 奶 牛 泌乳 潜 力 , 使奶 牛产 奶 高 峰值 高, 高峰 延续 期 长 , 奶 中期 下 降缓慢 。 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