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原理练习题二及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章电路练习题(及答案) (2)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章电路练习题(及答案) (2)](https://img.taocdn.com/s3/m/155e2f58fd0a79563d1e7284.png)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章电路练习题(及答案)一、教科版小学科学下册第二章电路选择题1.下列属于非接触式开关的是( )。
A. 遥控开关B. 墙上的电灯开关C. 按键开关【答案】 A【解析】【解答】根据对选项的分析,可知遥控开关属于非接触式的开关。
而墙上的电灯开关和按键开关都是接触式开关。
所以题目的答案是A选项。
【分析】根据接触式开关和非接触式开关的概念可得出答案。
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闭合开关时,下列情况可能出现的是( )。
A. 灯泡甲亮、乙不亮B. 灯泡甲不亮、乙亮C. 灯泡甲和乙都亮【答案】 C【解析】【解答】电路是串联的连接方式,并且是完整的电路,所以当闭合开关时,会出现灯泡甲和乙都亮的情况。
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几个电路元件沿着单一路径互相连接,每个节点最多只连接两个元件,此种连接方式称为串联。
以串联方式连接的电路称为串联电路。
3.一节干电池上标有“1.5 V”字样,它表示( )。
A. 电池的重量B. 电池的长度C. 电池的电压D. 电池工作的时间【答案】 C【解析】【解答】电池上“1.5V"的字样代表的是电池的电压。
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电压也称作电势差或电位差,是衡量单位电荷在静电场中由于电势不同所产生的能量差的物理量。
其大小等于单位正电荷因受电场力作用从A点移动到B点所做的功,电压的方向规定为从高电位指向低电位的方向。
电压的国际单位制为伏特(V,简称伏),常用的单位还有毫伏(mV)、微伏(μV)、千伏(kV)等。
4.一般情况下,人体能承受的最高电压为( )。
A.1.5 V B.36 V C.220 VA. 1.5VB. 36VC. 220V【答案】 B【解析】【解答】人体可以承受的最大的电压为36V。
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规定的安全电压为36V,超出36V的电压人就会触电。
5.下列提供的材料中,能够组成一个简单电路的是( )。
电流和电路练习题及答案
![电流和电路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5751c4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95.png)
电流和电路练习题及答案电流和电路练习题及答案电流和电路是电学的基础知识,它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理解电流和电路的概念对于我们正确使用电器设备、解决电路问题以及保障电路安全都至关重要。
下面,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电流和电路的练习题及答案,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
练习题一:1. 什么是电流?2. 电流的单位是什么?3. 请解释电流的方向和电子的流动方向之间的关系。
4. 请列举几种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5. 当一个电流为10A的电子通过一个导线时,每秒钟通过导线的电荷量是多少?答案一:1. 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量度,它表示电荷的流动情况。
2. 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
3. 电流的方向是正电荷的流动方向,即从正极到负极。
而电子的流动方向则与电流相反,即从负极到正极。
4. 导体:金属、铜、铝等。
绝缘体:塑料、橡胶、木材等。
5. 电流为10A意味着每秒钟通过导线的电荷量为10库仑(C)。
练习题二:1. 什么是电路?2. 请解释开路和闭路的概念。
3. 什么是电阻?4. 请列举几种常见的电阻元件。
5. 当一个电压为12V的电路中通过一个电阻为4Ω的电流是多少?答案二:1. 电路是由电源、导线和负载组成的路径,电流在其中流动。
2. 开路指电路中断,电流无法通过;闭路指电路通畅,电流可以顺利通过。
3. 电阻是阻碍电流流动的物理量,它表示电流通过时所遇到的阻力。
4. 电阻元件:电阻器、灯泡、电热器等。
5. 根据欧姆定律,电压等于电流乘以电阻。
所以,通过一个电阻为4Ω的电流在12V电压下为3A。
练习题三:1. 请解释并联和串联的概念。
2.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是如何计算的?3.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是如何计算的?4. 当两个电阻分别为2Ω和4Ω的电阻并联时,总电阻是多少?5. 当两个电阻分别为2Ω和4Ω的电阻串联时,总电阻是多少?答案三:1. 并联指多个电阻或其他电路元件的两端分别相连,形成平行的电路;串联指多个电阻或其他电路元件的两端依次相连,形成连续的电路。
电路原理第二章课后习题答案
![电路原理第二章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d0310876c66137ee06192f.png)
10 2 10
1R
Rx
r
r
Rx
Rx
7.5 7.5 ......
Rx
r
Rx
1'
3'
2'
(a)
2' (b)
1'
(a-1)
图 2.6
解:(a)设 R 和 r 为 1 级,则图题 2.6(a)为 2 级再加 Rx 。将 22 端 Rx 用始端
11 Rx 替代,则变为 4 级再加 Rx ,如此替代下去,则变为无穷级。从始端11 看等
30
40
30
40
30
40
30
40
R
R
(a 1)
(a 2)
由图(a-1)得:
R (30 40) 35 2
或由图(a-2)得
R 30 40 35 22
(b) 对图(b)电路,将 6Ω和 3Ω并联等效为 2Ω,2Ω和 2Ω并联等效为 1Ω,4Ω 和 4Ω并联等效为 2Ω,得图(b-1)所示等效电路:
Im1 20 Im2 6V m1 41 Im2 9.2V
答案 2.18
解:以节点①为参考点的各节点电压相对以节点④为参考点的节点电压降低了
U Un1 Un4 7V 。 则
Un1 0 Un2 Un2 U 5V 7V 2V Un3 Un3 U 4V 7V 3V
(1
(0.5 1) 0.5) Im1
Im1 (0.5 1) Im2 1 (0.5 1 2 1) Im2
Im3 5V 3 Im3
0
Im3 2I
由图可见,控制量和待求电流支路所在回路均只有一个回路电流经过,即
I m2 I , Im1 Ix 。这样上式可整理成
电路练习题及答案
![电路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605878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c6.png)
电路练习题及答案题目一: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问题:在一个串联电路中,有三个电阻,分别为R1=10Ω,R2=20Ω,R3=30Ω。
如果整个电路的总电压为U=60V,求各个电阻上的电压。
解答:在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个电阻上的电压之和。
即:\[ U = U_1 + U_2 + U_3 \]根据欧姆定律,电压U与电阻R和电流I的关系为:\[ U = I \times R \]由于是串联电路,电流I在各个电阻上是相同的。
设电流为I,则有:\[ U_1 = I \times R1 \]\[ U_2 = I \times R2 \]\[ U_3 = I \times R3 \]将上述三个等式代入总电压的等式中,得到:\[ 60V = I \times (10Ω + 20Ω + 30Ω) \]\[ 60V = I \times 60Ω \]\[ I = 1A \]然后分别计算各个电阻上的电压:\[ U_1 = 1A \times 10Ω = 10V \]\[ U_2 = 1A \times 20Ω = 20V \]\[ U_3 = 1A \times 30Ω = 30V \]题目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分配问题:在一个并联电路中,有两个电阻,分别为R1=5Ω和R2=10Ω。
如果电源电压为U=20V,求通过每个电阻的电流。
解答:在并联电路中,每个电阻上的电压是相同的,等于电源电压。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I与电压U和电阻R的关系为:\[ I = \frac{U}{R} \]计算通过R1的电流I1:\[ I_1 = \frac{20V}{5Ω} = 4A \]计算通过R2的电流I2:\[ I_2 = \frac{20V}{10Ω} = 2A \]题目三:功率计算问题:一个电阻R=15Ω,通过它的电流I=2A,求电阻消耗的功率。
解答:功率P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P = I^2 \times R \]将已知数值代入公式中:\[ P = (2A)^2 \times 15Ω \]\[ P = 4A^2 \times 15Ω \]\[ P = 60W \]总结:通过这三个练习题,我们复习了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并联电路的电流分配以及功率的计算。
电路练习题及答案
![电路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cefea2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37.png)
电路练习题及答案电路是电子技术的基础,理解和掌握电路的原理和运行方式对于电子工程师和电子爱好者来说非常重要。
本文将提供一系列电路练习题,并附上详细的答案解析,帮助大家深入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
请按照下面的题目和答案进行学习和练习。
1. 题目:并联电阻计算在一个电路中,有三个并联的电阻,分别为R1=10Ω,R2=20Ω和R3=30Ω,求并联电阻的总阻值。
解答:并联电阻的总阻值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1/Rt = 1/R1 + 1/R2 + 1/R3代入数值,得到:1/Rt = 1/10 + 1/20 + 1/301/Rt = 6/601/Rt = 1/10两边取倒数,得到:Rt = 10Ω所以,并联电阻的总阻值为10Ω。
2. 题目:串联电阻计算在一个电路中,有三个串联的电阻,分别为R1=10Ω,R2=20Ω和R3=30Ω,求串联电阻的总阻值。
解答:串联电阻的总阻值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Rt = R1 + R2 + R3代入数值,得到:Rt = 10Ω + 20Ω + 30ΩRt = 60Ω所以,串联电阻的总阻值为60Ω。
3. 题目:欧姆定律计算在一个电路中,有一个电压源为12V,串联着一个电阻为6Ω的电阻器,请计算通过电阻器的电流大小。
解答:根据欧姆定律,电流I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I = U/R代入数值,得到:I = 12V / 6ΩI = 2A所以,通过电阻器的电流大小为2A。
4. 题目:电路功率计算在一个电路中,有一个电压源为12V,串联着一个电阻为6Ω的电阻器,请计算电路的总功率。
解答:电路的总功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P = U^2 / R代入数值,得到:P = 12V^2 / 6ΩP = 24W所以,电路的总功率为24瓦特。
5. 题目:电路中的电压分压在一个电路中,有一个电压源为10V,串联着两个电阻,分别为R1=20Ω和R2=30Ω,请计算R2的电压分压。
解答:根据电压分压定律,R2的电压分压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U2 = (R2 / (R1 + R2)) * U代入数值,得到:U2 = (30Ω / (20Ω + 30Ω)) * 10VU2 = (30Ω / 50Ω) * 10VU2 = 6V所以,R2的电压分压为6V。
电路原理(邱关源)习题解答第二章课件-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练习
![电路原理(邱关源)习题解答第二章课件-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127e571b0912a2161479293a.png)
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等效变换”在电路理论中是很重要的概念,电路等效变换的方法是电路问题分析中经常使用的方法。
所谓两个电路是互为等效的,是指(1)两个结构参数不同的电路再端子上有相同的电压、电流关系,因而可以互相代换;(2)代换的效果是不改变外电路(或电路中未被代换的部分)中的电压、电流和功率。
由此得出电路等效变换的条件是相互代换的两部分电路具有相同的伏安特性。
等效的对象是外接电路(或电路未变化部分)中的电压、电流和功率。
等效变换的目的是简化电路,方便地求出需要求的结果。
深刻地理解“等效变换”的思想,熟练掌握“等效变换”的方法在电路分析中是重要的。
2-1 电路如图所示,已知12100,2,8s u V R k R k ==Ω=Ω。
若:(1)38R k =Ω;(2)处开路)33(R R ∞=;(3)处短路)33(0R R =。
试求以上3种情况下电压2u 和电流23,i i 。
解:(1)2R 和3R 为并联,其等效电阻84R k ==Ω,则总电流 mA R R u i s 3504210011=+=+=分流有 mA i i i 333.86502132==== V i R u 667.666508222=⨯==(2)当∞=3R ,有03=imA u i s 10100212===V i R u 80108222=⨯==(3)03=R ,有0,022==u imA R u i s 50210013===2-2 电路如图所示,其中电阻、电压源和电流源均为已知,且为正值。
求:(1)电压2u 和电流2i ;(2)若电阻1R 增大,对哪些元件的电压、电流有影响?影响如何?解:(1)对于2R 和3R 来说,其余部分的电路可以用电流源s i 等效代换,如题解图(a )所示。
因此有 32332R R i R i += 32322R R i R R u s+=(2)由于1R 和电流源串接支路对其余电路来说可以等效为一个电流源,如题解图(b )所示。
电路原理第二版课后答案
![电路原理第二版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223953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ea.png)
电路原理第二版课后答案1. 电路原理课程是电子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对于学生来说,课后习题是检验自己对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途径。
因此,本文档将为大家提供电路原理第二版课后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和理解电路原理课程。
2. 第一章电路基本概念。
1. 什么是电路?电路是由电源、导线和负载组成的电气网络,用于传输电能和信号。
2. 什么是电流?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数量,通常用符号I表示,单位是安培(A)。
3. 什么是电压?电压是电荷单位正电荷所具有的电位能,通常用符号U表示,单位是伏特(V)。
4. 什么是电阻?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通常用符号R 表示,单位是欧姆(Ω)。
5. 什么是电路的基本分类?电路可以分为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两种基本类型。
3. 第二章电路分析基础。
1. 什么是基尔霍夫定律?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分析中常用的方法,它包括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和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是什么?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指出,电路中任意闭合回路的电压代数和为零。
3.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是什么?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指出,电路中任意节点处,进入节点的电流等于离开节点的电流之和。
4. 什么是戴维南定理?戴维南定理是电路分析中的重要方法,它可以将电路中的任意两点简化为等效电压源和等效电阻。
4. 第三章电路定常状态分析。
1. 什么是电路的定常状态?电路的定常状态是指电路中各元件参数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
2. 什么是节点分析法?节点分析法是一种电路分析方法,通过对电路中各节点电压进行分析,得到电路的解。
3. 什么是支路电流分析法?支路电流分析法是一种电路分析方法,通过对电路中各支路电流进行分析,得到电路的解。
5. 第四章交流电路分析。
1. 什么是交流电路?交流电路是指电源为交流电的电路,其特点是电压和电流随时间变化。
2. 什么是交流电路中的阻抗?阻抗是交流电路中元件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它包括电阻、电感和电容。
“电路原理”第1-6章作业
![“电路原理”第1-6章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53751a3afad6195f312ba6af.png)
第一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练习题1-1说明题1-1图(a )、(b )中:(1)u 、i 的参考方向是否关联?(2)ui 乘积表示什么功率?(3)如果在图(a )中u >0、i <0;图(b )中u >0、i >0,元件实际发出还是吸收功率?(a ) (b )题1-1图解:(1)图(a )中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是关联的,图(b )中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是非关联的。
(2)图(a )中由于 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是关联的,所以ui 乘积表示元件吸收的功率。
图(b )中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是非关联的,所以ui 乘积表示元件发出的功率。
(3)图(a )中u >0、i <0,所以ui <0。
而图(a )中电压电流参考方向是关联 的,ui 乘积表示元件吸收的功率,吸收的功率为负,所以元件实际是发出功率;图(b )中电压电流参考方向是非关联的,ui 乘积表示元件发出的功率,发出的功率为正,所以元件实际是发出功率。
1-4 在指定的电压u 和电流i 的参考方向下,写出题1-4图所示各元件的u 和i 的约束方程(即VCR )。
(a ) (b ) (c )(d ) (e ) (f )题1-4图解:(a )电阻元件,u 、i 为关联参考方向。
由欧姆定律u=Ri=104 i (b )电阻元件,u 、i 为非关联参考方向,由欧姆定律u = - R i = -10 i (c )理想电压源与外部电路无关,故 u = 10V (d )理想电压源与外部电路无关,故 u = -5V(e )理想电流源与外部电路无关,故 i=10×10-3A=10-2A(f )理想电流源与外部电路无关,故i=-10×10-3A=-10-2A1-5 试求题1-5图中各电路中电压源、电流源及电阻的功率(须说明是吸收还是发出)。
(a ) (b ) (c )题1-5图解:(a )由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可知各元件的电压、电流如解1-5图(a )故 电阻功率10220WR P u i ==⨯=吸(吸收20W )电流源功率 I 5210WP ui ==⨯=吸(吸收10W ) 电压源功率U 15230WP ui ==⨯=发(发出30W )(b )由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和电流定律可得各元件的电压电流如解1-5图(b )故 电阻功率12345WR P =⨯=吸(吸收45W ) 电流源功率 I 15230WP =⨯=发(发出30W ) 电压源功率U 15115WP =⨯=发(发出15W )(c )由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和电流定律可得各元件的电压电流如解1-5图(c )故 电阻功率15345WR P =⨯=吸(吸收45W )电流源功率 I 15230WP =⨯=吸(吸收30W ) 电压源功率U 15575WP =⨯=发(发出75W )1-16 电路如题1-16图所示,试求每个元件发出或吸收的功率。
丽水市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章电路练习题(含答案)
![丽水市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章电路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ab298727d3240c8547efc4.png)
丽水市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章电路练习题(含答案)一、教科版小学科学下册第二章电路选择题1.家庭用的灯泡是由开关控制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开灯"“关灯”,其科学含义是( )。
A. 开灯是指断开开关,关灯是指闭合开关B. 开灯和关灯都是指闭合开关C. 开灯是指闭合开关,关灯是指断开开关D. 开灯和关灯都是指断开开关【答案】 C【解析】【解答】开灯就是使电路连接,即将开关闭合;而关灯就是将电路断开,即将开关断开。
【分析】将开关闭合可以使电路连接,将开关断开可以使电路断开。
2.我们家里的电视机使用的是( )电。
A. 直流B. 交流C. 都不是【答案】 B【解析】【解答】根据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家庭使用的电视机是交流电。
所以答案是B。
【分析】电视机使用的电是交流电。
3.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电路,除了开关、导线、灯泡,还需要( )。
A. 电池B. 电表C. 电笔D. 电路检测器【答案】 A【解析】【解答】在一个完整的电路中,除了开关、导线、灯泡,还需要的是电池。
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完整电路所需要的电路元件。
4.如图,两个气球悬挂在一起时相互排斥,可能是( )。
A. 两个都带负电B. 两个都不带电C. 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答案】 A【解析】【解答】图中两个小球出现相互排斥的现象,所以二者带着相同的电荷。
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电荷具有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特点。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一个电路中,只能有一个灯泡B. 一个电路中,可以有多个灯泡C. 一个电路中,只能有一节电池【答案】 B【解析】【解答】在一个电路中,是可以有多个灯泡的。
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在一个完整电路中,可以有多个用电器,它们的连接方法可以是串联也可以并联。
6.用电点亮了世界上第一盏灯,从此电就照亮了人们的生活,这位科学家是( )。
A. 伽利略B. 爱迪生C. 爱因斯坦D. 牛顿【答案】 B【解析】【解答】点灯是由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发明的。
宿州市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章电路练习题(及答案)
![宿州市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章电路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d646c9cfc789eb162dc8bf.png)
宿州市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章电路练习题(及答案)一、教科版小学科学下册第二章电路选择题1.家庭用的灯泡是由开关控制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开灯"“关灯”,其科学含义是( )。
A. 开灯是指断开开关,关灯是指闭合开关B. 开灯和关灯都是指闭合开关C. 开灯是指闭合开关,关灯是指断开开关D. 开灯和关灯都是指断开开关【答案】 C【解析】【解答】开灯就是使电路连接,即将开关闭合;而关灯就是将电路断开,即将开关断开。
【分析】将开关闭合可以使电路连接,将开关断开可以使电路断开。
2.我们可以根据连接好的电路画出( )。
A. 电简图B. 电路图C. 线路图【答案】 B【解析】【解答】根据连接好的电路画出的简易图我们称为电路图。
【分析】我们可以根据连接好的电路画出电路图,电路图具有简易、方便,有利于帮助我们辨识电路的特点。
3.我们家里的电视机使用的是( )电。
A. 直流B. 交流C. 都不是【答案】 B【解析】【解答】根据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家庭使用的电视机是交流电。
所以答案是B。
【分析】电视机使用的电是交流电。
4.在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故障电路时,下列做法不妥当的是( )。
A. 先检查电池、导线、灯泡等元件是否连接上,再使用电路检测器检测B. 检测前,先把故障电路中的干电池从电池盒中取出C. 将电路中的灯泡、干电池、导线等元件逐个拆除检测【答案】 B【解析】【解答】在使用电路检测器时,不能将故障电路中的干电池从电池盒中取出。
B 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电路检测器的使用方法。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一个电路中,只能有一个灯泡B. 一个电路中,可以有多个灯泡C. 一个电路中,只能有一节电池【答案】 B【解析】【解答】在一个电路中,是可以有多个灯泡的。
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在一个完整电路中,可以有多个用电器,它们的连接方法可以是串联也可以并联。
6.下列用电不安全的是( )。
电路原理(邱关源)习题答案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练习
![电路原理(邱关源)习题答案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95033141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25.png)
电路原理(邱关源)习题答案(dá àn)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练习电路原理(邱关源)习题(xítí)答案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练习第二章电阻电路(diànlù)的等效变换“等效(děnɡ xiào)变换”在电路理论中是很重要的概念,电路等效变换的方法是电路问题分析(fēnxī)中经常使用的方法。
所谓两个电路是互为等效的,是指(1)两个结构参数不同的电路再端子上有相同的电压、电流(diànliú)关系,因而可以互相代换;(2)代换的效果是不改变外电路(或电路中未被代换的部分)中的电压、电流和功率。
由此得出电路等效变换的条件是相互代换的两部分电路具有相同的伏安特性。
等效的对象是外接电路(或电路未变化(biànhuà)部分)中的电压、电流和功率。
等效变换的目的是简化电路,方便地求出需要求的结果。
深刻地理解“等效变换”的思想,熟练掌握“等效变换”的方法在电路分析中是重要的。
2-1 电路如图所示,已知。
若:(1);(2);(3)。
试求以上3种情况下电压和电流。
解:(1)和为并联(bìnglián),其等效电阻,则总电流(diànliú)分流(fēn liú)有(2)当,有(3),有2-2 电路如图所示,其中(qízhōng)电阻、电压源和电流源均为已知,且为正值。
求:(1)电压2u和电流(diànli ú);(2)若电阻增大,对哪些元件的电压、电流有影响?影响如何?解:(1)对于2R和3R来说,其余部分的电路可以用电流源等效代换,如题解图(a)所示。
因此有(2)由于1R 和电流源串接支路对其余电路来说可以等效为一个电流源,如题解图(b )所示。
因此当1R 增大,对及的电流和端电压都没有影响。
但1R 增大(z ēn ɡ d à),1R 上的电压(di àny ā)增大,将影响电流源两端的电压,因为显然(xi ǎnr án)随1R 的增大(z ēn ɡ d à)而增大。
《电路原理》作业答案
![《电路原理》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3419e308a1284ac950430d.png)
3-7题3-7图所示电路中 , , , , , ,用支路电流法求解电流 。
题3-7图
解:由题中知道 , ,独立回路数为 由KCL列方程:
对结点①
对结点②
对结点③
由KVL列方程:
对回路Ⅰ
对回路Ⅱ
对回路Ⅲ
联立求得
3-8用网孔电流法求解题3-7图中电流 。
解:可设三个网孔电流为 、 、 ,方向如题3-7图所示。列出网孔方程为
(3) ;
2-5用△—Y等效变换法求题2-5图中a、b端的等效电阻:(1)将结点①、②、③之间的三个9电阻构成的△形变换为Y形;(2)将结点①、③、④与作为内部公共结点的②之间的三个9电阻构成的Y形变换为△形。
题2-5图
解:(1)变换后的电路如解题2-5图(a)所示。
因为变换前,△中
所以变换后,
故
(2)变换后的电路如图2-5图(b)所示。
第一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练习题
1-1说明题1-1图(a)、(b)中:(1)u、i的参考方向是否关联?(2)ui乘积表示什么功率?(3)如果在图(a)中u>0、i<0;图(b)中u>0、i>0,元件实际发出还是吸收功率?
(a)(b)
题1-1图
解:(1)图(a)中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是关联的,图(b)中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是非关联的。
当 时,即电流 与负载电阻 无关,而知与电压 有关。
5-7求题5-7图所示电路的 和输入电压 、 之间的关系。
题5-7图
解:采用结点电压法分析。独立结点 和 的选取如图所示,列出结点电压方程,并注意到规则1,得(为分析方便,用电导表示电阻元件参数)
应用规则2 ,有 ,代入上式,解得 为
电路原理第四版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电路原理第四版课后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f3e102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b6.png)
电路原理第四版课后练习题含答案介绍电路原理是电工电子工程的基础课程,是理解电子电路,掌握电子技术的必备基础。
电路原理第四版是一本经典的教材。
本文将提供该教材的课后练习题及答案,以供读者学习和练习。
课后练习题第一章电路基本定理1.四个1Ω的电阻分别连在电源的正极和负极,求它们之间的总电阻。
2.两个串联的电容C1=10μF,C2=20μF,两端的电压分别为50V和100V,求总电容。
3.RC电路充电后,电容器电压的夹角为45度,某一时刻电容器电压为6V,充电电阻R=2kΩ,电容C=0.1μF,求该时刻电容充电所经过的时间。
第二章电路简化技术1.简化下列电路:simplify_circuit2.已知电路中R1=3Ω,R2=4Ω,R3=5Ω,求R4使得电路平衡。
第三章交流电路基本理论1.已知某电路中电感为5mH,电容为8μF,电源交流电压为60V,频率为50Hz,求电流的有效值和相位角。
2.有一个平衡电桥电路,其两端分别为220V和200V,电桥中R1=100Ω,R2=50Ω,C1=0.1μF,C2=0.02μF,求电桥平衡时C3和R3的阻值。
答案第一章电路基本定理1.总电阻为4Ω。
2.总电容为6.67μF。
3.电容充电所经过的时间为2.2ms。
第二章电路简化技术1.简化后的电路如下:simplified_circuit2.R4=15Ω。
第三章交流电路基本理论1.电流的有效值为1.202A,相位角为-53.13度。
2.R3=5.52kΩ,C3=0.16μF。
总结本文提供了电路原理第四版课后练习题及答案,供读者学习和练习。
电路原理是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掌握了该理论,才能更好的理解和应用电子电路技术。
同时,也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电路练习题及答案
![电路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47a778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73.png)
电路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元件是纯电阻元件?A. 电容B. 电感C. 电阻D. 二极管2. 在电路中,下列哪个物理量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A. 电流B. 电压C. 功率D. 电能A. 欧姆定律B. 基尔霍夫定律C. 焦耳定律D.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二、填空题1. 电路由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基本部分组成。
2. 在串联电路中,各元件上的电流______,电压______。
3. 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______,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的______。
三、计算题1. 已知一个电阻器的电阻值为20Ω,通过它的电流为2A,求该电阻器两端的电压。
2. 一个电路由电阻R1=10Ω、R2=20Ω和R3=30Ω组成,若电源电压为12V,求各电阻器上的电压。
3. 两个电阻器R1=6Ω和R2=9Ω并联接在电源电压为18V的电路中,求通过每个电阻器的电流。
四、判断题1. 在串联电路中,电阻越大的元件,其两端的电压也越大。
()2.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之和等于干路电流。
()3. 电路中的电流方向总是从高电位流向低电位。
()五、简答题1. 简述欧姆定律的内容。
2. 说出基尔霍夫定律的两种形式,并简要说明其含义。
3. 举例说明电路中的能量转换过程。
六、作图题一个简单的串联电路,包括一个电池、一个电阻和一个灯泡。
一个简单的并联电路,包括一个电池、两个电阻和一个小灯泡。
三个电阻R1、R2和R3串联,R1和R2之间并联一个电容C。
七、分析题1. 一个电路由一个电池、一个开关、一个电阻和一个灯泡组成。
当开关闭合时,灯泡亮起;当开关断开时,灯泡熄灭。
请分析这个电路的工作原理。
2. 在一个并联电路中,如果其中一个支路的电阻突然增大,请分析这对整个电路的电流和电压分布有什么影响。
八、应用题1. 一个家庭电路中,有多个用电器(如电视、冰箱、空调等)并联接在电源上。
如果同时使用这些用电器,可能会导致电路中的电流过大。
电路原理课后习题答案-2
![电路原理课后习题答案-2](https://img.taocdn.com/s3/m/4aa0767fdaef5ef7bb0d3c3a.png)
解:画出电源分别作用的分电路图
对(a)图应用结点电压法有
解得:
对(b)图,应用电阻串并联化简方法,可得:
所以,由叠加定理得原电路的 为
4-5应用叠加定理,按下列步骤求解题4-5图中 。(1)将受控源参与叠加,画出三个分电路,第三分电路中受控源电压为 , 并非分响应,而为未知总响应;(2)求出三个分电路的分响应 、 、 , 中包含未知量 ;(3)利用 解出 。
题4-17图
解:首先求出 以左部分的等效电路。断开 ,设如题解4-17图(a)所示,并把受控电流源等效为受控电压源。由KVL可得 故开路电压
把端口短路,如题解图(b)所示应用网孔电流法求短路电流 ,网孔方程为 解得 故一端口电路的等效电阻 画出戴维宁等效电路,接上待求支路 ,如题解图(c)所示,由最大功率传输定理知 时其上获得最大功率。 获得的最大功率为
(a)(b)
题7-29图
解:(1)分段求解。在 区间,RC电路的零状态响应为
时
在 区间,RC的全响应为
时
在 区间,RC的零输入响应为
(3)用阶跃函数表示激励,有
而RC串联电路的单位阶跃响应为
根据电路的线性时不变特性,有
第八章“相量法”练习题
8-7若已知两个同频正弦电压的相量分别为 , ,其频率 。求:(1) 、 的时域形式;(2) 与 的相位差。
因为变换前,△中
所以变换后,
故
(2)变换后的电路如图2-5图(b)所示。
因为变换前,Y中
所以变换后,
故
2-11利用电源的等效变换,求题2-11图所示电路的电流i。
题2-11图
解由题意可将电路等效变
为解2-11图所示。
于是可得 ,
电路原理答案
![电路原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625859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8f.png)
电路原理答案
1. 电路原理中的电流方向:在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是从正极流向负极,请注意,这与电子的实际移动方向相反。
2. 并联电路与串联电路的区别:并联电路中,电流可以沿不同的路径流动,而电压相同;而串联电路中,电流只能沿一条路径流动,但电压会在不同元件间分配。
3. 电阻的作用:电阻是用来限制电流的流动的元件。
它的作用是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
4. 电容器的作用:电容器用于储存电荷。
当电容器两端施加电压时,正极和负极会积累电荷,形成电场。
5. 电感的作用:电感是用来储存磁能的元件。
当通过电感的电流变化时,会产生磁场。
6. 交流电和直流电的区别:交流电的电流方向和电压会周期性地变化,而直流电的电流方向和电压保持不变。
7. 电阻与电流关系:根据欧姆定律,电阻与电流成正比。
即电阻越大,通过它的电流越小。
8. 电容器与电压关系: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与储存的电荷量成正比。
即电容器所能承受的电压越大,储存的电荷量越多。
9. 电感与电流关系: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电感与电流成
正比。
即通过电感的电流变化越快,产生的磁场越强。
10. 电路中的功率计算:电路中的功率可以通过电压乘以电流来计算。
即功率等于电压乘以电流。
大学电路原理习题答案
![大学电路原理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59a155f242336c1eb95e9d.png)
大学电路原理习题答案【篇一: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电路原理作业1-13、16章全答案】s=txt>1-1说明题1-1图(a)、(b)中:(1)u、i的参考方向是否关联?(2)ui乘积表示什么功率?(3)如果在图(a)中u0、i0;图(b)中u0、i0,元件实际发出还是吸收功率?(a)(b)题1-1图解:(1)题1-1图(a),u、i在元件上为关联参考方向:题1-1图(b)中,u、i在元件上为非关联参考方向。
(2)题1-1图(a)中,p=ui表示元件吸收的功率;题1-1图(b)中,p=ui表示元件发出的功率。
(3)题1-1图(a)中,p=ui0表示元件吸收负功率,实际发出功率:题1-1图(b)中,p=ui0,元件实际发出功率。
1-4 在指定的电压u和电流i的参考方向下,写出题1-4图所示各元件的u和i的约束方程(即vcr)。
(a)(b)(c)(d)(e)(f)题1-4图1-5 试求题1-5图中各电路中电压源、电流源及电阻的功率(须说明是吸收还是发出)。
(a)(b)(c)题1-5图解:题1-5图(a)中流过15v电压源的2a电流与激励电压15v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因此,题1-5图(b)中电压源中的电流ius=(2-5/15)a=-1a,其方向与激励电压关联,15v的2a电流源两端的电压为15v,与激励电流2a为非关联参考方向,电阻消耗功率pr=152/5=45w,电路中pus+pr=pis发功率平衡。
题1-5图(c)中电压源折中的电流ius=(2+15/5)a=5a方向与15v激励电压非关联,电流源两端的电压为15v,与激励电流2a为关联参考方向,电阻消耗功率pr=152/5=45w,电路中pus发=pis吸+pr功率平衡。
1-16 电路如题1-16图所示,试求每个元件发出或吸收的功率。
i1(a)(b)题1-16图解:题1-16图(a)中,应用kvl可得方程:解得:u=-1v电流源电压u与激励电流方向为非关联,因此电流源发出功率为:电阻功率为:vcvs两端的电压2u与流入电流方向关联,故吸收功率为显然,pis发=pus吸+pr题1-16图(b)中,在结点a应用kcl可得:i2=i1+2i1-3i1再在左侧回路应用kvl可得:2i1+3i1=2解得:i1=0.4a根据各电流、电压方向的关联关系,可知,电压源发出功率为:pus发=2i1=0.8wcccs发出功率为:2?电阻消耗功率:1?电阻消耗功率:显然,pus发+pcs发=pr1+pr21-20 试求题1-20图所示电路中控制量u1及电压u。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1、设电路元件的电压和电流分别为u 和i ,则( ).(A )i 的参考方向应与u 的参考方向一致 (B )u 和i 的参考方向可独立地任意指定(C )乘积“u i ”一定是指元件吸收的功率 (D )乘积“u i ”一定是指元件发出的功率2、如图所示,在指定的电压u 和电流i 的正方向下,电感电压u 和电流i 的约束方程为( ). (A )dt di 002.0- (B )dt di 002.0 (C )dt di 02.0- (D )dtdi 02.0图 题2图3、电路分析中所讨论的电路一般均指( ).(A )由理想电路元件构成的抽象电路 (B )由实际电路元件构成的抽象电路 (C )由理想电路元件构成的实际电路 (D )由实际电路元件构成的实际电路 4、图所示电路中100V 电压源提供的功率为100W ,则电压U 为( ). (A )40V (B )60V (C )20V (D )-60V图 题4图 图 题5图5、图所示电路中I 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A )R U I I S -= (B )R UI I S += (C )R U I -= (D )RU I I S --= 6、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叠加原理只适用于线性电路 (B )叠加原理只适用于非线性电路 (C )叠加原理适用于线性和非线性电路 (D )欧姆定律适用于非线性电路 7、图所示电路中电流比BAI I 为( ).(A )B A RR (B )A B R R (C )B A R R - (D )AB R R -图 题7图8、与理想电流源串联的支路中电阻R ( ).(A )对该支路电流有影响 (B )对该支路电压没有影响 (C )对该支路电流没有影响 (D )对该支路电流及电压均有影响 9、图所示电路中N 为有源线性电阻网络,其ab 端口开路电压为30V ,当把安培表接在ab 端口时,测得电流为3A ,则若把10Ω的电阻接在ab 端口时,ab 端电压为:( ).(A )–15V (B )30V (C )–30V (D )15VNIab图 题9图10、一阶电路的全响应等于( ).(A )稳态分量加零输入响应 (B )稳态分量加瞬态分量 (C )稳态分量加零状态响应 (D )瞬态分量加零输入响应11、动态电路换路时,如果在换路前后电容电流和电感电压为有限值的条件下,换路前后瞬间有:( ).(A )()()+-=00C C i i (B )()()+-=00L L u u (C )()()+-=00R R u u (D )()()+-=00C C u u12、已知()A t i 0160314cos 5+-=,()A t i 0260314sin 10+=,则1i 与2i 的相位差为( ).(A )090- (B )090 (C )00 (D )018013、已知一阻抗为Ω+11j ,与另一阻抗为Ω-11j 串联,则等效阻抗为:( ).(A )-Ω2j (B )Ω-22j (C )2Ω (D )Ω+21j 二、填空题1、在运用中不允许理想电压源 路,不允许理想电流源 路。
2、当取关联参考方向时,理想电感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相量关系式为 。
3、任何一个完整的电路必须有 、 、 三个部分。
4、KCL 定律是对电路中各支路 之间施加的线性约束关系。
5、图所示电路中二端元件1 ( 吸收/发出) 功率,其值为 W 。
图 题5图6、若电路有n 个结点和b 条支路,则电路KVL 独立方程数为 。
7、两个电阻并联时,电阻越大的电阻支路分得的电流 。
(愈大/愈小) 8、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中,三要素是指 、 、 。
9、一阶动态电路中,已知电容电压()()t C e t u 568-+=V (t ≥0),则零输入响应为 V ,零状态响应为 V 。
10、已知()045314cos 20-=t u s V ,则 M U •= V 。
11、无功功率的单位为 。
12、电容电压C u 滞后其电流C i 的相位为 角度。
三、判断题1、理想电流源输出恒定的电流,其输出端电压由内电阻决定。
( )2、电感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中,消耗的有功功率等于零。
( )3、因为正弦量可以用相量来表示,所以说相量就是正弦量。
( )4、电压源等效为电流源后,对外部电路的电压、电流和功率相同。
( )5、在运用KVL 时,回路的绕行方向必取顺时针方向。
( ) 四、分析计算题1、用节点电压法求图所示电路中的电压U 。
图2、用叠加定理求图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
图3、求图所示电路的输入电阻ab R 。
图4、图5所示电路中,开关长期在1位,现0=t 时开关合向2位,试用三要素法分析换路后的()t i 和()t u L 。
图55、电路如下图所示,试求电流源电压U A 的值。
6、试利用叠加定理求图示电路中电流I。
7、电路如图示,换路前电路已处于稳态,t=0时S从1打开2。
试用三要素法求i L (t)、uL(t)的表达式。
5Ω 1 2S+6V 10Ω 5Ω—8、在图所示电路中,Z = 22∠45OΩ,电源电压110V,频率为50Hz,I&与U&同相。
求(1)电流I、IC及电路的平均功率,画出相量图;(2)电容的容量C。
I&+I&ZU&—I&C9、已知图1化简后电路如图2所示,试用电源等效原理分析图2中I及R的表达式(写出分析过程)。
R2 U1I S R 1 U 2— R 4 R R 4R 3图1 图210、试分析图示电路的戴维南等效电路。
6Ω一、 选择题二、填空题1、短;开2、..I L j U ω= 3、电源;中间环节;负载 4、电流 5、吸收;-20 6、b-n+1或b-(n-1) 7、愈小 8、初始值、稳态值、时间常数τ 9、14t e 5- ; 8-8t e 5- 10、20045-∠ 11、乏(var ) 12、090 三、判断题1、×2、 √3、 ×4、 √5、 × 四、分析计算题1、解令节点2为参考接地点,另一个节点○1的节点电压为1n U 。
节点电压方程为 2432211++=n U )(141V U n = V U U n 141==2、解:(1)4V 的电压源单独作用时有电流'I ,此时将2A 的电流源做开路处理。
有)(1224'A I =+=(2)2A 的电流源单独作用时有电流"I ,此时将4伏的电压源做短路处理。
有)(12222"A I =⨯+=所以 )(211"'A I I I =+=+= 3、解用外接电压法,设端口ab 的电压为U ab 根据KCL 有 214i i i =+ ――――(1)根据分流公式有 21121i i ⨯+=――――(2) 根据KVL 有 1223i i U ab +=――――(3) 将式子(1)、(2)、(3)联立求解有)(1111423111212Ω-=-=-+==i i i i i i i U R ab ab 4、解:用三要素法求解(1) 先求初始值)(24110)0(A i L =+=- 根据换路定律()A i i L L 2)0()0(==-+(2)求换路后的稳态值当t →∞时, ()A i L 0)(=∞(3)求时间常数τ换路后 )(844Ω=+=eq R)(81s R L eq ==τ (4)用三要素法写出电流表达式)(2)02(0)]()0([)()()(88A e e ei i i t i t i t t tL L L L ---+=-+=∞-+∞==τ)(1682)2(1)()(888V e e dte d dt t di L t u t t t L L ----=⨯-=⨯== 5、解:作网孔电流I 1、I 2、I 3如图示,得网孔方程:6、解:(1)4V 的电压源作用时有电流I 1,此时将3A 和4A 的电流源做开路处理。
有 I1= 4/(2+3+5)= (A)(2)3A电流源作用时有电流I2,此时将4V的电压源做短路处理,4A的电流源做开路处理。
有 I2=—3× 2/(2+3+5)=—(A)(3)4A电流源作用时有电流I3,此时将4V的电压源做短路处理,3A的电流源做开路处理。
有 I3= 4× 5/(2+3+5)= 2(A)所以 I=7、解:用三要素法求解(1)求iL (0+) iL(0+)= iL(0-)=6/5=2)求iL (∞) iL(∞)= 0A3)求ττ=L/R eq=5=则 iL (t)=iL(∞)+[iL(0+)- iL(∞)]teτ-=te50-uL (t)= LdtdiL= —6te50-V8、解:由题意画相量图:I&CI&U&I&Z其中I&C与I&的夹角为900,I&与I&Z的夹角为450(1)由图知 I2+I2C=(110/22)2解之,得 I=IC=3.5AP= 22cos450×I2Z= 22cos450×(110/22)2=389W(2) ZC= U&/I&C = ∠ΩCZ==1/WC C=101μF9、解:用等效变换得图:U1 + R2 +R1 U2R1 U2—— + R4+ R4 I S R1 +U1I S R1 R3 R3——I44(I S R1 +U1)/(R2 +R1)则 I=(IS R1+U1)/(R2+R1)+ U2/R3R=(R2 +R1)// R310、解:由戴维南定理得:UOC=(3×5-8)/(5+1+6)×6+8=7/12×6+8= VReq=(1+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