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儿童文学概述
儿童文学概述

第一章儿童文学概述雨铃铛金波沙沙响,沙沙响,春雨洒在屋檐上。
屋檐上,挂水珠,好像串串小铃铛。
丁零当啷,丁零当啷,它在招呼小燕子,快快回来盖新房。
第一节儿童文学的基本含义一、儿童文学的概念儿童文学是适合儿童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就广义而言,它是学前儿童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的总称。
本书以学前儿童文学为主要讨论对象。
学前儿童文学是以0~6岁的婴幼儿为主要对象,为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而创作或改编的、适应他们审美需要的文学。
它的概念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
(一)学前儿童文学必须是文学学前儿童文学是文学大系统中的一支,它具有文学的一般特性,符合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
比如,从文学的基本特征来看,学前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一样,都是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和真挚丰富的情感,来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家的审美理想并打动作者的;从文学所运用的载体看,学前儿童文学也和成人文学一样,都以语言为载体,都是语言的艺术。
这正是学前儿童文学作品与非文学的婴幼儿读物的区别。
一般的儿童读物是适宜儿童阅读(或听赏)的各种书籍的总称。
它的范围比学前儿童文学要广泛得多。
比如,向儿童介绍社会和自然知识的书籍(儿童版《十万个为什么》等),属于儿童读物,但不属于儿童文学;再如,供儿童使用的填色、迷宫等游戏书或识字卡片也属于儿童读物,但不属于学前儿童文学。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必须具有文学性,以语言塑造艺术形象,从而感染孩子,引起他们愉悦的感受。
【对点案例】冰波的童话《梨子小提琴》中,梨子本是吃的水果,但在小松鼠手里却变成了一把小提琴。
狐狸捕杀小鸡、狮子追杀小兔子是森林里不变的法则,但在小松鼠的琴声中,狐狸和小鸡、狮子和小兔子却成了好朋友,小鸡跟在狐狸的后面、小兔子跟在狮子的后面来到松树下,小鸡躺在狐狸的尾巴上、小兔子躺在狮子的怀里一起听清香芬芳的梨子小提琴流淌出的动人的音乐。
音乐诱发了动物之间的友爱,让他们忘记了追逐捕杀,而是相依相偎,一起欣赏美,一起享受爱。
第一章儿童文学概论

第一章儿童文学概论儿童文学是对少年儿童进行文学创作和研究的一种文学类型,也是文学的一个分支。
它以儿童为对象,以儿童的特点和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创造出生动、有趣、富有想象力的故事情节和形象,让儿童在阅读中获取乐趣、启发思考和获取知识。
儿童文学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义,在儿童的成长和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其次,儿童文学在故事情节中融入了教育和价值观的元素。
儿童是在成长过程中,接触和认识世界的阶段。
他们对于世界各种事物和现象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同时也有着丰富的情感和感受。
儿童文学以儿童的角度,通过创造有趣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向儿童传递教育和价值观的内容。
例如,通过描述主人公的成长经历和努力,向儿童传递积极向上、努力奋斗的价值观。
通过创造有爱心和友善的角色,培养儿童的情感和社交能力。
儿童文学通过故事的情节和人物形象,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塑造儿童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第三,儿童文学是儿童乐园中的一颗明珠。
在儿童文学中,儿童可以窥探到整个世界的样子,可以通过阅读进入无穷无尽的想象世界。
在儿童文学中,有着奇妙的魔法,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这种魔力和想象力激发了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开拓了儿童的认知能力和知识面。
通过阅读儿童文学作品,儿童们可以开启一段奇妙的旅程,领略不同的风景和文化,丰富自己的生活和思维。
最后,儿童文学也是教育的一种形式。
儿童文学通过阅读和创作,为儿童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机会。
通过阅读儿童文学作品,儿童可以学到知识、获得启示、培养思维和判断能力。
同时,儿童文学作品中多样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也可以让儿童了解不同文化的习俗和特点,培养跨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总之,儿童文学在儿童的成长和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通过创造有趣的故事情节和形象,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和想象力;在故事中融入教育和价值观的元素,培养儿童的思考能力和价值观;让儿童进入无限的想象世界,拓展儿童的视野和知识面;同时,儿童文学也是教育的一种形式,让儿童通过阅读获取知识和启发。
第一章学前儿童文学概述

(三)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的现状
1.建国十七年的儿童文学(主要特征:形式多样) 儿童小说创作:杨朔《雪花飘飘》
叶圣陶《友谊》 童话:张天翼《宝葫芦的秘密》
严文井《下次开船》代表当时长篇童话的最高水平。 儿童诗代表人物:艾青 、贺敬之、金近、袁鹰、 柯岩等 儿童散文:代表作:冰心的《再寄小读者》 儿童戏剧:张天翼《大灰狼》、《蓉生在家里》
第一章 学前儿童文学基本理论
第一节 学前儿童文学概说 第二节 婴幼儿的年龄特征 第三节 学前儿童文学的特点 第四节 中外儿童文学的发展
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学前儿童文学的概念和学前儿童文学 的特点; 2.认识婴幼儿的生理、心理及语言特点; 3.了解世界及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历程; 4.了解儿童文学发展的各个重要阶段,掌握 主要作家作品。
一、学前儿童文学的文体特点
1.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主题应具有教育性 2.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内容就具有知识性 3.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语言应浅显易懂 4.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情节应生动有趣 5.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结构应条理清楚
二、学前儿童文学的婴幼儿特点
1.游戏性 2.趣味性 3.直感性 4.幻想性
三、学前儿童文学的审美特点
老舍《宝船》、《青蛙骑手》
2.“文化大革命”十年(惨痛、摧残、荒芜、黯 淡) 3.新时期的儿童文学 小说:老:臧克家、陈伯吹、柯岩等
代表人物称为“热闹派”童话作家:郑渊洁:作品 有《哭鼻子的比赛》、《开直升飞机的老鼠》、 《皮皮鲁全传》 刊物:《婴儿画报》、《小朋友》、《娃娃画报》
一、婴幼儿的生理特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婴儿期生理特点(0——3岁) 2.幼儿期生理特点(3——6岁)
二、婴幼儿的心理特征
1.婴儿心理特点 1——3岁是真正形成人类心理特点的时期。 学会走路,开始说话。1岁以前是语言发生的准备阶段;
儿童文学

第一章儿童文学的基本原理第一节概念和范围一、儿童文学基础理论的探索19世纪40年代别林斯基《新年礼物》《依里涅爷爷的童话》《评儿童故事》等车尔尼雪夫斯基高尔基1932 年法国保罗·亚哲尔《书·小孩·大人》李丽安·史密斯《欢欣岁月》(有名《儿童文学论》)在中国,周作人是全面探索儿童文学理论第一人1912至1913年间,《童话略论》《童话研究》《古童话释义》《儿歌之研究》1932年汇编成《儿童文学小论》上海儿童书局出版社“儿童文学”释意本位论:儿童文学是用儿童本位组成的文学,其艺术构成必须以儿童本位心理特征为依据和标准。
工具论:儿童文学是教育儿童的工具专为论: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
儿童文学是写儿童的文学“儿童文学”概念的基本含义包括这样四层意思:儿童文学是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儿童文学是具有独特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
儿童文学是适合于儿童接受并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
儿童文学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和价值。
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二、儿童文学的范围1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是作家在现代儿童文学观念的指导和影响下专为儿童创造出来的一种自觉、独立的文学门类,是为适应儿童的文学欣赏特点和审美情感需要而创作的,满足前述的儿童文学概念的文学作品都可属于此类。
2古典意义上的儿童文学古典意义上的儿童文学包括四类作品:一是民间口头文学作品。
如《牛郎织女》、《葫芦兄弟》。
二是注重故事性、具有一定文学色彩的蒙养读物。
如元代卢韶的《日记故事》明代萧汉冲的《龙文鞭影》、清代程允升的《幼学琼林》等。
三是经过专门编纂的“陶冶性情”的成人文学作品,如《千家诗》、《神童诗》等。
四是古典文学中那些适合儿童特点、事实上也常为儿童读者所选择和接受的作品。
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大战红孩儿、《水浒传》中的武松打虎、李逵杀虎等。
儿童文学第一章

第一章 基本原理 第一节 概念和范围
被发现的儿童
法国学者菲利普· 阿里耶认为:中世纪欧洲,人们 并不承认儿童具有与大人相对不同的独立性,把 儿童作为缩小的成人来看待。 在现代人看来,童年是一个独具特色的生命阶段 ,足以引起注意和严肃审视。 约翰· 洛克:白纸之喻 卢梭:植物之喻 周作人:儿童本位论
1
2
3
4
Page
12
马马嘟嘟骑(常德儿歌)
马马嘟嘟骑,骑到那家家去 家家不杀鸡,伢伢我要回去 家家不杀鹅,伢伢我要过河 家公他奈我奈不何 马马嘟嘟骑,骑到那家家去 家家不杀鸡,家公带着我吃肯德基 家家不杀鹅,家公带着我骑摩托 骑着那个铁马好呀嘛好快活
幼学琼林
《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作者程允升。 《幼学琼林》初为明代西昌人程登吉(字允升)编著,本 名《幼学须知》,又称《成语考》、《故事寻源》,清人 邹圣脉作了增补,改名为《幼学琼林》 。 江淹梦笔生花,文思大进;扬雄梦吐白凤,词赋愈奇。李 守素通姓氏之学,敬宗名为人物志;虞世南晰古今之理, 太宗号为行秘书。茹古含今,皆言学博;咀英嚼华,总曰 文新。文望尊隆,韩退之若泰山北斗;涵养纯粹,程明道 如良玉精金。李白才离,咳唾随风生珠玉;孙绰词丽,诗 赋掷地作金声。
小意达的花儿(1835年出版)
‚我的可怜的花儿都已经死了!"小意达说。"昨天晚 上他们还是那么美丽,现在他们的叶子都垂下来了,枯萎 了。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呢?"她问一个坐在沙发上的学生 。她很喜欢这个学生,他会讲非常美丽的故事,会剪很有 趣的图案——一颗有小姑娘在里面跳舞的心房的图案、花 朵的图案,还有门可以自动开的一个大宫殿的图案。他是 一个快乐的学生。 ‚为什么花儿今天显得这样没有精神呢?‛她又问 ,同时把一束已经枯萎了的花指给他看。 ‚你可知道他们做了什么事情吗?‛学生问,‚这 些花儿昨夜去参加了一个跳舞会,因此他们今天把头垂下 来了。‛
第一章儿童文学概论全版.ppt

(2)古代儿童文学常常直接是儿童教 育的工具,并以儿童识字、启蒙所用的教 材面目出现,而现代儿童文学首先是为适 应儿童的文学欣赏特点,满足他们的审美 情感需要。
课件
在不排斥古典意义儿童文学的前提下, 从广义的角度考察的儿童文学表现为以下 四种存在状态:
1.被儿童占为己有的“儿童文学” 2.“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 3.“自我表现”的儿童文学 4.儿童自己创作的文学作品
课件
广义的儿童文学和狭义的儿童文学:
通常所说的儿童文学是就广义而言的, 指幼儿文学、儿童文学(童年文学)、少年 文学的总称。狭义的儿童文学专指童年文 学。在这里,我们以广义的儿童文学为讨 论对象。
课件
古典意义上的儿童文学和现代意义
上的儿童文学 :
(1)古典意义上的儿童文学,指那些 并不是专门为儿童创作,但其作品适合儿 童阅读。它们往往来源于民间文学、成人 文学领域,是弥补儿童精神需要的一种补 偿式文学。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指专为 儿童创作的一种自觉的、独立的文学门类。
课件
(2)作者对其读者对象似乎并未明显 地加以考虑,但现已成为儿童文学的经典 作品,如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 险记》、佩罗的童话集等。
(3)图画书和浅显易懂的故事。 (4)优秀的成人读物改写本,如德· 拉马雷的《圣经故事集》。 (5)各种民间故事和神话故事。
课件
所以我们讨论儿童文学,一般不局限 于狭义的儿童文学,而是着眼于广义;不 局限于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而是兼容 古典意义上的儿童文学。
课件
(一)性别差异
儿童读者到了一定年龄阶段,其文 学阅读兴趣和能力会显示出性别差异。
(二)智力因素
智力因素与儿童读者的文学阅读能 力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
总结儿童文学概论笔记

第一章儿童文学本质论儿童的概念儿童是指人类社会中18岁以下的公民,(3-18周岁)。
儿童是成人社会对“童年”的普遍假设。
“中世纪没有儿童(时代)”——法国,菲力浦·阿利斯儿童观的几种历史模式1.“白纸”之喻:教育可以随心所欲的改变。
英国约翰·洛克“白板”说2.“植物”之喻:从教育的立场去发现儿童。
法国卢梭著作:18世纪,《爱弥儿》堪称是儿童的福音书3.“成人之父”之喻:浪漫派诗人用文学来发现儿童。
布莱克《天真之歌》,华兹华斯《序曲》被认为是一首自传诗歌,《虹》中将儿童尊奉为成人之父,蒙克梭利“蒙氏教育法”《童年的秘密》。
4.“未完成品”之喻儿童呈现的主要精神特质1.儿童文化的艺术性2.儿童文化的游戏性3.儿童文化的生态性儿童文学的定义是以文字(含图画书中的图画)阅读(包裹读给孩子听)为传播形式的文学作品;是成人为儿童创作的,或成人未必专为儿童创作,但实际上已被儿童广泛接受的文学。
儿童文学=儿童·成人·文学周作人提出“儿童的文学只是儿童本位的,此外更没有什么标准”的儿童观,即“儿童本位”思想。
周作人的“儿童本位“论诞生于五四时期,它通常被认为是儿童文学走向现代化的标志。
儿童文学的三个层次与两大门类三个层次:1.幼年文学(幼儿文学)(3-6、7岁) 2.童年文学(儿童文学)(6-12岁)3.少年文学(12-18岁)两大门类:A儿童本位 B 非儿童本位王泉根定义儿童文学:作文文学大系统中一个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的儿童文学,是成年人为吸引,提升3-18岁少年儿童鉴赏文学的需要而创作的一种专门文体。
它既是幼年文学,儿童文学,,又是“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与“非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所构成的整一体。
第四章儿童文学的叙事视角与艺术母体儿童文学的叙事视角1.叙事视角文本——世界1.儿童视角2.成人视角3.两代人对话、对比的视角4.少年作者视角儿童艺术的母题1.儿童的母题:顽童的母题、自然母题、爱的母题(刘绪源)2.成长的母题:幻想的母题、动物的母题、自然母题(王泉根)“儿童文学“一词由来1.古已有之2.民间创作的口头文学3.文人著作的书面儿童文学儿童文学的特质1.现代性2. 故事性3.幻想性4.成长性5.趣味性6.朴素性(“成长”:成长小说就是以叙述人物成长为主题的小说,就是讲述人物成长经历的小说。
《 儿童文学》复习资料

第一节概念和范围一、儿童文学释义(1)五四以后普遍流行的“儿童本位论”,即认为儿童文学是用儿童本位组成的文学。
(2)儿童文学是专指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
(3)“儿童文学是写儿童的文学”“儿童文学是教育儿童的文学”。
二、儿童文学的概念的基本含义包括:(1)、儿童文学是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2)、儿童文学是具有独特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3)儿童文学是适合于儿童接受并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4)儿童文学是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和价值。
综上所述,儿童文学是指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三、儿童文学的范围1、儿童文学的类型:一种是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一种是古典意义上的文学。
2、中国古代儿童文学主要包括四类作品:一是民间口头文学作品;二是注重故事性、具有一定文学色彩的蒙养读物;三是经过专门编撰的所谓的“陶冶性情”的成人作品,主要是诗歌作品,如《千家诗》、《神童诗》等;四是古典文学中那些适合儿童特点、事实上也常常为儿童读者所选择和接受的作品。
3、广义的儿童读物也包括儿童文学读物,在儿童文学研究真难过,儿童文学读物则是一个狭义的概念,即是指除儿童文学读物以外的各类适合儿童阅读的出版物。
1、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的含义:即指儿童文学的基本审美特征或艺术品性。
2、儿童文学在美学特质方面与成人文学的区别:首先,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是指那些相对于成人文学而言,在儿童文学更为普遍、更为集中、更为典型的艺术品。
其次,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的某些具体审美要素的构成具有共通性,但是当这些要素以不同的途径和方式、不同的意义和作用分别出现在儿童文学和成人文学作品中时,它们就可能获得一种体现各自艺术面貌的审美效果。
3、儿童文学的主要审美特质:纯真、稚拙、欢愉、变幻、朴素、质朴。
第三节儿童文学与儿童教育1、儿童文学的美育功能:首先,儿童文学作品中丰富健康的可以帮助小学生得到纯正的美学观念的熏陶,让他们在阅读中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儿童文学(第一章)

(三)培养儿童的人文情感
儿童文学传达的大多是人类的文明和美德,如礼貌、谦让、诚实、勇 敢和爱心等,其最终目的就是要把儿童尚未成熟的身体、精神和社会性 等方面逐步引导成熟,从而使幼稚的儿童发展成为健全的社会人。
儿童在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会被作品中的具体形象所感动, 会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会下意识地站在各种不同角色形象的立场上 来理解人与人的关系,体验各种道德情感,并随着作品的引导作出道德 的判断。
在一部具体的儿童文学作品中,题材就是能够表现中心思想的具体人 物和事件。
2.主题
儿童文学的主题是通过作品中描述的社会生活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 主题要明确,便于儿童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主题要富有意义,便于让儿童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和思想上的启迪,提 高审美鉴赏能力。
二、情节完整、有趣,结构清晰、有层次
这是指那些作家创作时只是为了自己得到乐趣而写出自己认为有趣的 东西,而不是为了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但他们的作品却被儿童读者接 受并承认。
这类作品主要是作家(大多是具有儿童文学作家资质的人)以青少年 生活为题材的自叙传。
(四)儿童自己创作的儿童文学
如我国田晓菲 13岁以前创作的诗集《绿叶上的小诗》、小诗人梁芒 的诗《灯海和星海》、9岁秦丹丹的诗《泥土》等。
四、பைடு நூலகம்言简洁、生动,具有儿童化特征
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语言不仅准确、简洁、规范,而且生动、优美、 形象,富有情感和想象,这样的语言表述不但能提高儿童观察和认识事 物的能力、思维能力、分析概括能力,还能使儿童学到准确的发音、掌 握大量新鲜的词汇和富有表现力的句式,从而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和书 面表达能力,成为儿童学习语言的范例。
第一节 儿童文学概述
一、儿童文学的含义
儿童文学

第一章儿童文学的概论(8学时)第一节儿童文学的基本含义一、儿童文学的概念(一)我国“五·四”运动以来对儿童文学的几种较具影响力的认识1、以胡适、周作人等学者为代表所倡导的“儿童本位论”思潮2、1949年—1955年这一历史时期的观点为:儿童文学的教育工具论3、以陈伯吹为代表的“童心论”4、关于区分儿童文学的标准之多种见解(二)什么是儿童文学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所形成的共识,儿童文学是适合于各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特点。
审美要求以及接受能力的,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文学。
其中以特意为他们创作、编写的作品为主,也包括一部分抒写作家主观意识却能为孩子们所理解、接受又有益于他们身心发展的文学作品。
广义与狭义的概念、相应的分类。
定义中所包含的几层意思应把握好。
二、儿童文学与文学(一)儿童文学是文学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分支它服从于文学的一般共性规律和要求,但它又具有自己的特殊性。
(二)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的关系共同点:两者都是以语言为材料反映社会生活的意识形态,均具有思想倾向性、民族性、时代性和文学表达方面的要求。
不同点:由于读者对象的不同所导致的文学表现手法的倾向性差异。
三、儿童文学与儿童读物两都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正确理解这两个概念,对于它们的写作、研究以及指导阅读都有重要意义。
儿童读物的含义比儿童文学的含义宽泛得多,是指适合于儿童阅读的各种书籍的总称,儿童文学作品经印刷出版成书后形成的的儿童文学读物仅是儿童读物中的一种。
区分之关键在于是否具有“文学性”这个核心点上。
儿童文学必须是文学,是以语言塑造艺术形象用以感染和教育少年儿童的,儿童读物中除文学读物外的其他门类读物可以是非文学的,或不完全具备文学性质的。
第二节儿童文学的意义和作用儿童文学是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
儿童文学的根本意义在于能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帮助小读者了解人类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自然界的某些知识,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儿童文学具有道德教化作用、认识作用、审美作用和娱乐作用。
儿童文学的概述 PPT

数数歌
1像铅笔细长条, 2像小鸭水上漂, 3像耳朵听声音, 4像小旗随风摇, 5像秤钩来称菜, 6像豆芽咧嘴笑, 7像镰刀割青草, 8像麻花拧一遭, 9像勺子能吃饭, 0像鸡蛋做蛋糕。
墙上挂面鼓
墙上挂面鼓, 鼓上画老虎。 老虎抓破鼓, 拿块布来补。 不知是布补鼓, 还是鼓补布。
幼儿诗
雪花
望安 雪花,雪花, 你有几个小花瓣? 我用手心接住你, 让我数数看: 一、二、三、四、五、六。
(四)、学前儿童文学是培育人文精神的情感文学
• 在现代社会中,如何让儿童成长为一个具有人文素养 的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学前儿童文学作品中蕴含 的爱心、善良、同情、友谊、宽容等人类的共同美德,可 以让儿童成长为一个精神健全的人。
“哎呀,看不见了!”动物们只能站在沙滩上说。
②帮助幼儿了解一些日常生活的内容
睡觉
小红马站着睡觉, 不要妈妈拍, 不要妈妈抱。 小金鱼睁眼睡觉, 一点儿也不吵, 一点儿也不闹。 小宝宝躺着睡觉, 闭上小眼睛, 脸上带着笑。
③对他们的心理活动有启蒙引导作用
儿歌《数数歌》 绕口令《墙上挂面鼓》 幼儿童话《狼和小羊》
二、儿童文学的范围
根据儿童成长阶段的特征,我们把儿童文学分为三个层次: 学前儿童文学、儿童文学、少年文学。
第二节 学前儿童文学的特征
一、学前儿童文学的文体特征
(一)学前儿童文学是开启心智的启蒙文学
原因? 表现? ①帮助他们扩大视野,认识自我,认识人生,认识社会,认识自然。
地球是个运动员
胖地球, 肚皮圆, 身体棒, 爱锻炼,
宝石光光
星星月亮, 抬头望望, 摘来点灯。 宝石光光, 借来梳头, 照我模样。
雨铃铛
沙沙响,沙沙响, 春雨洒在屋檐上。 屋檐上,挂水珠, 好像串串小铃铛。 丁零当啷,丁零当啷, 它在招呼小燕子, 快快回来盖新房。
第一章儿童文学概述

第一章儿童文学概述儿童文学是指专门为儿童读者创作的文学作品,是以儿童为中心的文学体裁。
儿童文学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古代,但其独立的存在和发展主要始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美国家。
本文将从儿童文学的定义、分类、特点和发展历程等方面进行概述。
一、儿童文学的定义儿童文学是为儿童读者创作的文学体裁,是通过文字和图像表达儿童成长、教育和娱乐等方面的内容。
它以儿童为中心,关注儿童的心理、兴趣和需求,通过语言的艺术表达方式,给予儿童启迪和满足。
二、儿童文学的分类儿童文学可以按照内容和形式进行分类。
按照内容分为现实主义作品和幻想作品。
现实主义作品通常以真实和可信的故事情节展现儿童的现实生活和成长经历,如《草房子》、《兄弟们》等;幻想作品则以想象和广阔的想象空间来吸引儿童的兴趣,如《小王子》、《哈利·波特》等。
按照形式分为文学和图画书。
文学作品主要通过文字来表达情节和思想,如小说、诗歌、散文等形式;而图画书则通过图片和文字的组合来传达信息,如绘本、漫画、图画小说等形式。
三、儿童文学的特点1.内容易于理解和接受。
儿童文学作品通常使用简明易懂的语言,情节简洁明了,便于儿童理解和接受。
2.符合儿童心理和兴趣。
儿童文学作品关注儿童的心理需求和发展特点,以儿童的视角和思维方式来创作,引发儿童的共鸣和兴趣。
3.以故事为主轴。
儿童文学作品通常以故事为主要形式,通过精心编排的情节和人物形象来传达思想和价值观。
4.强调教育和培养价值观。
儿童文学作品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来启发儿童的思考、培养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四、儿童文学的发展历程儿童文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的儿童文学作品可以称为寓言,如古希腊的《伊索寓言》。
然而,儿童文学的独立存在和发展主要始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美国家。
18世纪末,由于教育以及增加了儿童读者群体,儿童文学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的文学体裁。
欧美国家的作家,如安徒生、克里斯滕森、霍夫曼等,开始创作大量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儿童文学作品,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
儿童文学欣赏与创作教学设计方案

享受文学乐趣
注重培养学 生的文学鉴 赏能力和审 美情趣。
培养文学鉴赏
儿童文学的魅力
儿童文学是一座通往 幻想世界的桥梁,让 孩子们在书籍的海洋 中畅游,感受无穷的 乐趣和启发。通过赏 析和创作,儿童可以 培养自己的情感、语 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是一种独特的教育方 式。
文学欣赏课程设计
01、
● 06
第六章 儿童文学教学实践案 例分享
儿童文学教学案例一:《小王 子》
01 小王子的成长经历
展示人生意义
02 小组讨论
促进思考和表达
03 读后感分享
激发学生情感
儿童文学教学案例二:儿童诗歌创作
01、 优秀诗歌作品赏析
启发学生的创作
02、 诗歌创作指导
引导学生进行创作
03、
互评互鉴
培养学生协作能力
03、 04、
儿童文学与创造 力培养
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 创造力,促进他们独 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 培养。借助文学作品, 开拓儿童的思维空间, 拓展他们的认知领域。
儿童文学与心理健康
情绪处理
文学作品可以帮 助儿童处理情绪, 缓解压力,促进
心理健康
情感支持
提供情感宣泄和 情感支持,让儿 童在阅读中获得
儿童文学作品选材
经典儿童文学 童话故事
儿童诗歌
02、
讲解方式
互动讨论 小组分享
角色扮演
03、
课堂氛围营造
轻松活泼 鼓励表达
尊重个性
04、
引导思考问题
情感体会 人物性格分析 情节发展预测
儿童文学的创作指导
儿童文学创作要注重激发孩子们的创作热情和想 象力,引导他们从生活中汲取灵感,表达内心的 情感和思想。教师应给予学生适当的写作指导和 建议,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在创作中发现自己的 独特性和创造力。创作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的 细节观察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让他们在文学的 海洋中自由航行。
第一章儿童文学绪论、基本原理1

中国儿童文学的自觉是从五四时期开始的。随着西斱 先迚理念的引迚和科学民主旗帜的高扬,被称为“四大文 明古国乊一的中国,终于収现了一个有别于成人的”儿童 “ 。从此,中国人的儿童观终于収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儿 童开始解放了,自觉意义上的儿童文学也随乊形成。儿童 本位观是此时期许多文学家的共同理想。 到了三四十年代,儿童文学为配合社会现实的需要, 而过多地输入了民族、阶级、战争、救亡、人生等内容, 儿童文学不得不把儿童本位放到一边。1949年,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整个社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儿童文学 也因此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好景不长,随着政治运动的频 繁迚行。文学已为政治、教育所代替,儿童文学几乎成了 政治的附庸、教育的工其。这种状况持续了二三十年。
以上各类作品均在儿童文学的范围乊内,兵中,第1—— 5项可以说是为儿童提供的文学作品,第6项是专为儿童创 作的文学作品。根据上述六类作品,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 在儿童文学范畴中,存在着两种意义的儿童文学。 古具意义的儿童文学,这是为弡补儿童精神需要的一种 补偿性的文学,包括以上1——5类; 现代意义的儿童文学是作家在现代自觉的儿童文学观念 的挃导或影响下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所以兵范围和界域 要相对明晰和确定得多。凡是符合前述儿童文学概念及兵 含义的作品,都可列入这一范围。
家庭生活型学校生活型社会生活型异域型成长型奇思异想型动物型自然风物型浪子回头型英雄型集体奊斗型少男少女型顽童型童趣型等32针对儿童文学幾泛的题材儿童文学理论家刘绪源提出儿童文学三大母题的观点将儿童文学幾泛的题材归纳为爱的母题顽童的母题和自然的母题母题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因素或事件场面手法意象也可以挃主题或题材
儿童文学是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儿童文学是其有独特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 儿童文学是适合于儿童接受幵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学 作品。 儿童文学对儿童其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种功 能和价值。
第一章 儿童文学概论 ppt课件

(一)性别差异
儿童读者到了一定年龄阶段,其文 学阅读兴趣和能力会显示出性别差异。
(二)智力因素
智力因素与儿童读者的文学阅读能 力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一章 儿童文学概论
以上各种观点尽管都有偏颇或不全面 的地方,但也都从某个方面探索到了儿童 文学的本质问题。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 是现代社会为满足儿童的独特精神和成长 需要而专为儿童创作和提供的特殊文学品 种,这一文学品种表现为多种文学样式。
第一章 儿童文学概论
儿童文学的概念包括这样几层意思:
(1)儿童文学是适合儿童接受并为他 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
第一章 儿童文学概论
二、儿童文学的范围
了解儿童文学的范围,需要区分清楚 广义的儿童文学和狭义的儿童文学;古典 意义上的儿童文学和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 学;儿童读物和儿童文学作品的类型及作 品的呈现方式等。
第一章 儿童文学概论
广义的儿童文学和狭义的儿童文学:
通常所说的儿童文学是就广义而言的, 指幼儿文学、儿童文学(童年文学)、少年 文学的总称。狭义的儿童文学专指童年文 学。在这里,我们以广义的儿童文学为讨 论对象。
第一章 儿童文学概论
成人对儿童文学的接近,其中有以下两 个最主要的原因。
一类成人读者是出于“身份”或“职业 ”的需要而走向儿童文学。
另一类情况是有些成人读者在阅读的天 性上、文学心灵的深处与儿童和儿童文学有 一种沟通、默契和认同感。
第一章 儿童文学概论
成人读者在儿童文学接受领域的存 在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意义。
第一章 儿童文学概论
第二节 儿童文学的读者 一、儿童读者和成人读者 二、儿童读者的多样性 三、儿童读者的特殊性 四、儿童读者的多样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儿童文学”释义
儿童文学是教育儿童的 文学 ——鲁兵《教 育儿童的文学》
儿童文学”释义
◆ 如何看待“工具论”? 肯定并强调了儿童文学的教育价值功能, 但忽略了儿童文学的审美作用。
儿童文学”释义
“解放儿童”的文学 ◆ 从儿童自身的原初生命欲求出发去解放和 发展儿童。 ——朱自强 ◆儿童文学就是在自然的情况下儿童最最喜爱的文学 作品,因为它最最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最最符合 儿童的审美需要。作家的作用是发挥具体地、实际 地展开儿童心灵的作用。 ——王富仁
“儿童的世界是一个具有他们个人兴趣的人 的世界”。 ——杜威
一、“儿童文学”释义
“儿童文学只是儿童本位 的,此外更没有什么标 准” ——周作人《儿童的书》
“儿童文学是儿童的— —便是以儿童为本位, 儿童所喜看所能看的文 学” ——郑振铎《儿童文学 的教授法》
一、“儿童文学”释义
◆ 如何看待“儿童本位论”? 积极意义—— 它发现并强调了儿童作为生命主体的独特的 心理世界和精神需求特征,为中国儿童文学 的现代自觉提供了观念上的巨大推动力。
接受对象:是0-6岁的幼儿
主要体裁:有儿歌、幼儿童
话、幼儿生活故事、幼儿散 文、图文并茂的图画故事等.
“用儿童的眼睛去看, 用儿童的耳朵去听, 用儿童的心灵去感受” ----陈伯吹 (东方安徒生)
中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翻 译家、出版家、教育家。他把毕 生精力奉献给儿童文学事业,是 中国儿童文学的一代宗师
语言的艺术。
1.拿出一张纸,对折, 必须是儿童的文学 折痕向上 2.折好后,按照以下黑 接受主体:儿童 (考虑心理特 线撕开 3.再沿着黄色折痕撕开 征接受能力) 喜闻乐见 4.展开
儿童文学的范畴
根据儿童成长阶段的特征,我们把儿童 文学分为
⑴学前儿童文学(幼儿文学)
0-15
⑵童年文学
⑶少年文学
1.学前儿童文学---人之初文学
这是一个伟大的日子,根据大夫的命令 ,那天,不许让任何人肚子痛。 直到现在,每当孩子们想再要一份冰淇 淋的时候,爸爸妈妈们总是叹息着说: “好嘛,看来你是得到了整个波洛尼亚 大楼房才满意呐。”
第三节 学前儿童文学的接受对象
感知觉:很久以前、后来、从前 注意力:3岁前都是无意注意 语言:常用的、常见的物体 记忆:无意识、机械、形象的记忆 思维:学前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 维到5-6岁开始萌芽。 想象: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有意想象逐渐发展。
(二)学前儿童学与幼儿教师
儿童接受文学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幼 儿教师的引导和推动。幼儿教师要在学 前儿童和文学作品之前架起一座重要的 桥梁。 要做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必须了解儿 童 幼儿教师要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增加 自己的文学积累,提高自己的文学欣赏 水平,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 ,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才能提 高学前儿童的文学欣赏水平。
正义与邪恶、纯 真与虚伪、爱心、 善良、同情、友 谊、宽容等情感
白雪公主
正义、善良
邪恶
纯真美 稚拙美 变幻美 质朴美
二、学前儿童文学的美学 特征
爸爸给我一罐糖果, 我悄悄留下许多。 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妈妈给我系上围巾, 我一定不把它弄脏。 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哥哥给我一本好书, 我选出最美丽的一页。 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怎样学习儿童文学:
1.运用比较的方法: 将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作类比,在文学 的本质、特征、功能和文体等方面的共 性和个性。 2.运用换位思考的方法: 指学生在学习幼儿文学时,打破成人的 思维定式,唤起自己对儿童生活的体验。 3.阅读作品与学习基础知识相结合。
一、“儿童文学”释义
(一)、关于“儿童文学”概念的不同观点: 1、“儿童本位论”——认为儿童文学是以儿童 本位组成的文学,其艺术构成都必须以儿童 本位心理特征为依据和标准。
一、“儿童文学”释义
往昔的欧洲人对孩子的误解, 是以为成人的预备;中国人的 误解,是以为缩小的成人。直 到近来,经过许多学者的研究, 才知道孩子的世界,与成人不 同;倘不先得理解,一味蛮做, 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所以一 切设施,都应该以儿童为本 位。”
——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一、“儿童文学”释义
为什么要学习儿童文学??? 走进儿童世界 儿童文学作品 提升文学素养
一个守卫突然发现一扇窗子化了。因为玻璃是 草莓冰淇淋的,所以就溶解成攻瑰色的浆液了 “快来呀,快来呀!”守卫大声嚷,“再快些 ,加油!” 孩子们都跑来了,一个劲地舔,舔得快极了, 连一滴浆液也没能溜掉。 “一把安乐椅!”一个可爱的小老太大想从人 群中挤过来,她哀求道:“给我这可怜的老太 婆一把安乐椅吧。谁能帮个忙?最好给我一个 带扶手的。” 一个好心的消防员跑了上去给她拿来了用奶油 和花生仁做的安乐椅。小老大太可高兴啦,就 从扶手那里舔开了。
言艺术。
◆儿童文学是适合于儿童接受并为他们所喜闻乐 见的文学作品。 ◆儿童文学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 等多种功能和价值。
一、“儿童文学”释义
结论:
儿童文学是适合儿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
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学前儿童文学:
即以0-6岁的婴幼儿为主要对象,为促进他们的健
康成长而创作获改编的适应他们审美需要的文 学
晚上,我把他们放在床头边, 让梦儿赶快飞出我的被窝。 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我要把糖果送给她品尝, 让围巾为她抵挡严寒, 在一起读最美的故事。 你想知道她是谁? 请去问一问安徒生爷爷, 她就是卖火柴的小姐姐。
《猜猜我又多爱你》
小兔子想要去睡觉了,它紧紧地抓住大 兔子的长耳朵,它要大兔子好好地听。 它说:“猜猜我有多爱你?” “噢,我大概猜不出来。”大兔子说。 “有这么多。”它伸开双臂,拼命往两 边张。大兔子的手臂更长,它说:“可 是,我爱你有这么多。”嗯,是很多, 小兔子想。
儿童文学概述
有一个孩子向前走去
(美)惠特曼 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 他看见最初的东西 他就变成那东西 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
有人说过:孩子的心灵是不可思议的土地, 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收获行为;播下行为 的种子,就贵收获习惯;播下习惯的种子, 就会收回性格,播下性格的种子,就会收获 命运,儿童文学在孩子的心灵播下了爱的种 子,我们的社会就会收获沉甸甸的爱……
一、“儿童文学”释义
◆归纳上述观点共性: 各种观点都联系“儿童”来谈论儿童文学,充分地 注意到了儿童”这一群体在儿童文学活动中的重要 存在。 结论:离开了“儿童”,就无法说清“儿童文学” 这个
概念。
一、“儿童文学”释义
(二)“儿童文学”概念的基本内含: ◆儿童文学是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儿童文学是具有独特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的语
学前儿童的接受方式:
幼儿 :“听赏”的方式
小班:图画、音乐的方式
中班:表演欣赏的方式
中大班: 阅读欣赏的方式
学前儿童文学的作用
1.开阔视野,提高学前儿童感知生活的能力0000 2.启迪情感,促进儿童情感的发展000 3.鼓励创造,培养学前儿童的想象力000 4.培养美感,提高学前儿童的审美能力 (真 善 美 假 恶 丑) 5.丰富语言,发展语言能力
一、“儿童文学”释义
局限—— 它强调了儿童读者的特殊性,却相对忽视 了成人作者的主体性地位;它重视了儿童世 界的独立性,却相对忽视了儿童生活与整个 社会生活之间所存在的千丝万缕的必然联系。
一、“儿童文学”释义
2、“专为论”——认为“儿童文学是指专为儿童 创作的文学作品”。
◆ 如何看待专为论 积极意义—— “专为论”从创作动机和服务对象的角度来界 定儿童文学,符合现代儿童文学创作的一般 情况。
《冰淇淋楼房》
有一次,在波洛尼亚地方,人们就在大广场 中间盖起了一座冰淇淋大楼。许许多多的孩 子从四面八方跑来争着要舔它一口。 房顶是乳酪做的,烟囱里冒出的烟是糖的, 烟囱本身是密饯果的。其余部分都是冰淇淋 的了:冰淇淋门,冰淇淋墙,冰淇淋家具。 一个小不点儿的孩子走近了一张桌子,他顺 着桌子腿转着图地舔个没完。桌子腿给舔化 了,桌子倒塌下来了,连同桌上的盘子一股 脑儿全掉在了他身上。盘子是巧克力冰淇淋 做的,更是香甜可口。
让我们回忆一下儿时给你留 下深刻印象的儿歌、童话故 事、神话、动画片……..
1.拿出一张纸,对折, 第一节 儿童文学 折痕向上 2.折好后,按照以下黑 儿童文学是专门为儿童提供和 线撕开 3.再沿着黄色折痕撕开 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 4.展开
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 文学作品的总称。
1.拿出一张纸,对折, 儿童文学必须是文学 折痕向上 2.折好后,按照以下黑 1、基本特征:具体生动的形 线撕开 象和真挚丰富的情感。 3.再沿着黄色折痕撕开 展开 24. 、载体:以语言为载体,是
幼儿文学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
1.学习和掌握儿童文学的基础知识,包括儿童 文学的本质、功能、特征、分类、鉴赏、创作 和改编等基本理论知识,儿童文学中的儿歌、 儿童诗、童话寓言、儿童故事等文体知识,以 及儿童文学的写作知识,历史发展概况知识等。 2.训练和培养一定的儿童文学鉴赏能力和改编、 创作能力。
㈢学前儿童文学是趣味 盎然的快乐文学
颠倒歌 小小老鼠树林里面称大王 大狮子害怕那个小老鼠 蚂蚁扛大树 大象没力气 事情全颠倒 哈哈你说多可笑 小小鱼儿飞呀飞在蓝天里 小鸟儿游呀游在大海里 公鸡会生蛋 母鸡喔喔啼 事情全颠倒 哈哈你说多可笑
游戏性、有意思,能够让孩子快乐
㈣儿童文学是 培养人文精神 的情感文学
阅读可以把一些优秀和高贵的东西搁在他 们的精神里带到很久以后的感觉中和路途上。
讨论:为什么要学习儿童文学?
1.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除了有物质需要,还有精 神需求。 2.儿童文学是儿童成长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3.儿童文学对幼儿教育的意义决不仅仅是发展儿 童的思维和语言,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更 重要的是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全面 发展,进行使其“身心和谐”的幼儿素质教 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