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民族与宗教作业精中精
民族与宗教作业参考答案
![民族与宗教作业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7d1cc49ec3d5bbfd0a747e.png)
民族与宗教作业1一、简答题:1、简述福建现代社会经济概况?课本第26页2、简述福建民间宗教—天上圣母、临水夫人、保生大帝?课本第178页3、简述畲族的祖先崇拜?课本第67页4、简述回族的宗教信仰?课本第106页二、论述题:从教材中所描述的福州传统的婚嫁程序出发,结合自己当地风俗,收集相关材料,谈谈你的看法或体会?课本第33页民族与宗教作业2一、简答题:1、简述福州长乐琴江满族村的独特婚俗?课本第130页2、简述福建蒙古族人萨镇冰?课本第148页3、简述高山族舞蹈?课本第171页4、简述福建蒙古族概况?课本第140页民族与宗教作业3一、简答题1、简述福建佛教长期兴盛不衰的6个方面原因?课本第192页2、简述闽南佛学院成为我国著名的佛教学府的8个原因?课本第243页3、福建佛教对福建士大夫的深远影响?课本第250页4、福建著名的道教名山有哪些?武夷山被称为“真升化玄天”的原因?课本第257页二、论述题:1、论述近代著名的四大高僧对福建佛教的影响?课本第203页2、论述妈祖信仰福建文化的深远影响?课本第264页民族与宗教作业4简答题1、简述天主教在福建传播所产生的中西文化冲撞的3个具体表现?课本第295页2、简述基督教在福建传播的特点?课本第306页3、元代,穆斯林在福建有了很大发展的标志。
课本第316页4、1978年到1999年,福建在落实宗教政策方面有哪些措施。
课本第334页论述题:1、论述福建道教的特点?课本第262页2、1857年到1900年基督教在福建有何发展:从福州邻县、闽南区域、闽东区域、闽北区域、闽西区域加以说明?课本第303页。
课时作业6:3.7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
![课时作业6:3.7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3a2dd2a6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6d.png)
课时3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A组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要加强民族团结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加强民族团结,就要进一步坚持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回答1~2题。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各民族团结进步的政治成果()①体现了国家尊重民族自治地方人民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②说明了国家加强保障和不断扩大少数民族享有的政治权利③反映了少数民族的特殊利益有时可以高于国家的整体利益④增强了各族人民参加国家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及民族凝聚力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了国家尊重民族自治地方人民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调动各族人民参加国家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①④说法正确;②中“不断扩大”说法错误;我国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是统一的,少数民族的特殊利益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整体利益,③说法错误;故选C项。
答案 C2.对于民族自治地方理解正确的是()①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②民族自治地方是具有高度自治权的地方③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④自治州是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最低行政级别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解析①③是对民族自治地方的正确理解;②说法错误,不是高度自治权而是一定的自治权;④错误;自治县是最低行政级别。
答案 C3.(2013·北京卷,34)费孝通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论,“多元”是指中华各民族各有其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文化、社会也各具特点;“一体”是指中华各民族的发展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依存,与整体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的民族利益。
这一理论强调了()A.中华各民族在历史上的发展是不平衡的B.民族凝聚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C.中华民族是具有历史性的多民族共同体D.民族平等奠定民族团结的政治经济基础解析中华民族各有其发展特点,但也有共同的一面,说明的是中华民族是一个共同体,C项符合题意;中华民族发展不平衡并没有涉及,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民族凝聚力,排除B项;D项错误,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不是经济基础。
电大民族与宗教第二次作业与答案
![电大民族与宗教第二次作业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cde316b4daa58da1114a22.png)
A . 《台湾番薯歌》 B . 《温苟歌》 C . 《记麻歌》 D.
《吴阿来歌》
正确答案: A. 7 . ( 应得 2 分, 实得 2 分 )
( ),北京人,1949年来台后曾从事记者、编辑等职,后开始撰写歌词,
至今共撰写了3000多首,曾获20余项大奖,尤其是2006年4月2日在北京
舞蹈院校教授。其作品数量丰富多样,在台湾还没有人能出其右,出版
《台湾舞蹈史》等著作50余种。
A . 何志浩 B . 高梓 C . 高棪 D . 李天民 正确答案: D. 9 . ( 应得 2 分, 实得 2 分 )
中国第一部道藏刻版完成于宋代福州( )内。
A . 九仙观 B . 裴仙宫 C . 道山观 D . 吕祖宫 正确答案: A. 10 . ( 应得 2 分, 实得 2 分 ) ( )现存露天老君象一尊,高5.1米,宽7.3米,由一块天 然岩石雕琢而成,为国内宋代道教石刻代表作。
A . 大规模地平反冤假错案,逐步开放宗教场所,全面归还宗教房产。 B . 恢复建立健全宗教团体,恢复正常宗教活动 C . 进一步推进宗教文化事业,出版流通宗教书籍,创办宗教刊物 D . 发展经济,兴建宗教场所 正确答案 A.B.C. 7 . ( 应得 3 分, 实得 3 分 )
台北淡水鄞山寺中的三块石碑的碑文,可得到的启发有( )。
B . 《汉语福建方言字典》 C . 《福建方言词汇》 D.
《英汉厦门方言罗马注音手册》
正确答案: A.
第 2 大题: ( 得 18 分 ) 多项选择题
1 . ( 应得 3 分, 实得 3 分 )
基督教在福建传播的特点主要有( )。
A . 各种教会林立 B . 创办各类社会慈善机构 C . 创办了大量的学校 D . 办报出书 E . 促进了闽南白话字的产生 F . 开展宣教活动 正确答案 A.B.C.D.E.F. 2 . ( 应得 3 分, 实得 0 分 )
民族与宗教政策 作业
![民族与宗教政策 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3e9f44ee551810a6f5248690.png)
《民族与宗教政策》第1次作业
1.目前,许多国家、地区冲突都与民族和宗教问题有关。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我国又有多种宗教并行流传。
但我国相对于这些国家、地区而言,在民族和宗教问题上可以自豪地说:“风景这边独好。
”
请运用所学知识,阐述我国在民族和宗教问题上为什么能做到“风景这边独好”?
2. 2008年12月21日,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纪念日。
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广西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奋力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2008年,全区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了7100多亿元,在全国占第17位,比1950年增长了120倍,人均生产总值达到了14900多元,也比1950年增长了43倍。
各项建设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和进步,经济社会步入又好又快发展的轨道。
请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广西各项建设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和进步的原因。
1。
秋电大民族与宗教第二次作业答案
![秋电大民族与宗教第二次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27278176a20029bd642dfc.png)
客观题共40题(满分9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第1题. ()是福建省少数民族主体,人口38万,为全国最多,占全国畲族总人口的57%。
A.畲族B.回族C.满族D.蒙古族第2题. 福州从孩子在娘胎里到周岁,每一阶段都以喜称,孩子周岁时办酒请客,规模最大,被称为( )。
A.汤饼之喜B.弥月之喜C.坐舆之喜D.做晬之喜第3题. 畲族传统节日之一乌饭节是每年农历的()。
A.二月初二日B.三月初三日C.三月十六日D.四月初八日第4题. 古代福建( )的回族婚礼中有撒(金)豆的习俗,两位有情人在结婚典礼上,一把一把地掏出金豆子,当喜钱赏给那些穷人,致使他们一个个都有了钱。
A.泉州B.福州C.厦门D.邵武第5题. 长乐琴江满族重视农历七月初三的习俗与( )有关。
A.中法马江海战B.福建固有习俗C.满族习俗传承D.滿族入闽时形成第6题. 福建蒙古族的分布与构成主要以两个家族为主,即( ),前者在福州市区,后者在泉州市泉港区。
A.冷姓和段姓B.萨姓和出姓C.乌姓和吴姓D.包姓和波姓第7题. ( )是高山族最为流行、最具代表性的舞蹈形式,人们通常将其称为高山族舞蹈,它是以大家共同携手且歌且舞为主要特点的。
A.杵歌B.甩发舞C.拉手舞D.圆圈舞第8题. 1848年,厦门建立第一座教堂( ),解放前被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称为中华第一堂。
基督教由此始从厦门、福州向全省各地辐射。
A.新街礼拜堂B.鼓浪屿三一堂C.D.东坂后堂第9题. 两宋时期福建僧尼之多,亦为全国之首。
( )为泉州开元寺写了一副对联: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
A.朱熹B.李纲C.黄幹D.吴潜第10题. ( )现存露天老君象一尊,高5.1米,宽7.3米,由一块天然岩石雕琢而成,为国内宋代道教石刻代表作。
A.霍童山(支提山)B.太姥山C.清源山D.紫帽山第11题. 明天启五年(1625)至明末,为明代天主教在福建传播的( )。
A.B.高潮期C.时起时伏期D.衰微期第12题. 基督教在福建创办了大量的刊物,其中最有影响的西文报刊为1867年在福州创办的月刊(),内容涉及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美国学术机构近年花费巨资编制该书目录和制作缩微胶卷,以供读者研究。
新形势下高校民族宗教工作的新问题及对策-模板
![新形势下高校民族宗教工作的新问题及对策-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c43adaa0ec3a87c24028c458.png)
新形势下高校民族宗教工作的新问题及对策当今世界,民族宗教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之一。
高校是散居少数民族人群相对集中的地方,民族宗教工作在这一区域显得相对敏感。
随着高校国际化进程的逐步加快,高校人员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外籍教师和外国留学生人数逐年增加,高校的民族宗教工作已成为高校统战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做好高校民族宗教工作,是维护高校稳定和推进高校改革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充分认识在全球化背景下高校民族宗教工作的重要性在全球化进程中,民族宗教问题是当今人类社会必须面临的共同性问题之一。
当前国际形势中重大的不稳定因素诸如国际危机、地区冲突、民族纷争等问题往往与民族宗教问题处理不当和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挑唆指使密切相关。
民族宗教问题所呈现的国际性、复杂性、普遍性、长期性等特点。
对于多民族国家而言,处理好民族宗教问题事关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国内各民族的团结,以及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当今社会,一个国家民族宗教问题的尖锐和突出,不仅使其自身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受到影响,还会影响到周边国家乃至整个地区的稳定。
目前,我国高校的民族宗教问题不仅涉及国内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掺杂着国际因素。
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大学扩招和高校逐步与国际接轨,少数民族大学生和海外留学生人数不断增加,高校的民族宗教问题已经从国内走向国际,高校的民族宗教问题必须引起高度关注和重视。
要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必须深刻领会和把握党对民族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只有这样才能在处理民族宗教事务中不违背党的原则,不伤害民族感情,不激化民族矛盾,做到游刃有余,恰到好处。
二、当前我国高校民族宗教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一)高校海外留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人数逐年增加海外留学生人数的增加,使信仰宗教的学生人数也随之增加,特别是信仰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等教派的学生人数显着增多。
海外留学生中信教学生的精神寄托和信仰追求,由于远离本土,在异国他乡和语言不通等因素,他们不便去中国人的教堂或宗教场所做礼拜等,于是他们会在校园内自发形成一些小团体,定期或不定期地活动,有时还会有信教的外籍教师参与其中。
《民族、语言和宗教》 学习任务单
![《民族、语言和宗教》 学习任务单](https://img.taocdn.com/s3/m/2c65b002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4d.png)
《民族、语言和宗教》学习任务单一、学习目标1、了解不同民族的特点、分布和文化传统。
2、掌握世界上主要语言的分类、特点和使用范围。
3、理解宗教的起源、发展和主要宗教的教义、信仰。
二、学习重点1、民族的形成与发展,以及民族之间的关系。
2、语言的结构、语法和语言交流中的文化差异。
3、宗教对社会、文化和个人的影响。
三、学习难点1、分析民族冲突的原因和解决途径。
2、探讨语言演变的规律和语言保护的重要性。
3、理解宗教信仰与科学之间的关系。
四、学习资料1、相关的书籍,如《民族学概论》、《世界语言简史》、《宗教的本质》等。
2、在线课程和讲座,例如各大高校的公开课。
3、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
五、学习过程(一)民族1、民族的定义和特征(1)通过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理解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具有共同的语言、地域、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
(2)探讨民族特征的具体表现,如语言的统一性、地域的固定性、经济生活的相似性和心理素质的共同性等。
2、民族的分类(1)学习按照不同的标准对民族进行分类,如按照地域、语言、经济生活、文化等方面。
(2)了解世界上主要的民族分类体系和方法,分析其优缺点。
3、民族的形成与发展(1)研究民族形成的条件和过程,包括原始社会的部落发展、生产力的提高、地缘关系的加强等因素对民族形成的作用。
(2)探讨民族发展的阶段和趋势,如从古代民族到现代民族的演变,以及民族融合、分化等现象。
4、民族关系(1)分析不同民族之间的关系,包括友好交流、合作互助、冲突矛盾等方面。
(2)探讨如何促进民族之间的和谐共处,尊重民族差异,维护民族团结。
(二)语言1、语言的本质和功能(1)理解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具有传递信息、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等功能。
(2)探讨语言与文化、社会之间的密切关系,语言如何反映社会现实和文化传统。
2、语言的结构和语法(1)学习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等基本结构要素,了解其相互关系和组合规则。
民族理论与宗教的四次作业答案
![民族理论与宗教的四次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90eef2c5da50e2534d7fb6.png)
民族理论与宗教的四次作业答案《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参考答案要点一、解释题1、民族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2、民族区域自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内的,在中央国家机关统一领导下的,遵循宪法规定的总道路向前发展的,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的,由多民族人民实行的地方自治。
3、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关系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基础,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是实现真正民族平等的根本途径。
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互为因果、条件、不可分割。
没有民族平等,就没有民族团结。
4、毛泽东关于民族消亡的论述首先是阶级消亡,而后是国家消亡,而后是民族消亡,全世界都如此。
二、辨析题1、在民族地区,民族问题就是宗教问题。
(错误)2、民族融合的结果即民族消亡。
(对)3、民族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人们共同体。
(错误)4、马克思主义及其无产阶级政党坚决支持民族同化。
(错误)三、论述题l、试论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长期性(1)旧的民族关系中的消极因素(2)各民族之间差异存在(3)各种利益矛盾在民族关系上有表现(4)阶级斗争仍然存在(5)民族差别特点存在2、试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l)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民族理论基础(2)列宁、斯大林建立了完整的、科学的民族理论体系(3)中国共产党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3、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意义(l)少数民族干部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保证。
(2)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必须与各民族的具体情况相结合,通过一定的形式,组织广大各民族群众共同奋斗才能实现。
(3)是加强党对各民族的领导,使社会主义事业在各民族中深深扎根和取得彻底胜利的根本保证。
(4)培养和任用足够数量的少数民族干部,是实现民族平等的重要标志;是做好民族工作,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特别是民族区域目前政策,巩固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中心环节;是建设边疆、巩固国防、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实现四化的可靠保证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题1、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的理论基础是(民族理论)。
电大民族与宗教第一次作业与答案.
![电大民族与宗教第一次作业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74d9b0a0116c175f0e48ee.png)
第1大题:( 得 24 分 ) 单项选择题1.( 应得2 分,实得2 分)( ) 字鼎铭。
入闽萨氏第一支长房十六世,曾任海军上将。
A. 萨觉民B. 萨镇冰C. 萨嘉乐D. 萨嘉曦正确答案 :B .2.( 应得2 分,实得2 分)长乐琴江满族重视农历七月初三的习俗与() 有关。
A . 中法马江海战B . 福建固有习俗C . 满族习俗传承D . 滿族入闽时形成正确答案 :A .3.( 应得2 分,实得0 分)道教在东汉时传入福建,宋代有( ) 。
A . 炼养派和符箓派B . 天心派和神霄派C . 上清派和灵宝派D . 东华派和清微派正确答案 :A .4.( 应得2 分,实得0 分)高山族常见的乐器 ( ) 长约十厘米,宽约二、三厘米,用竹子削成薄片,中央开一细长的小孔,孔的一端镶上极薄的铜舌,竹片的右端结着线绳,左手将凸面放在口上,右手轻轻拉动线绳震动铜舌便发出声音,和呼吸相配合便可成音律。
A. 嘴琴B. 弓琴C. 叶琴D. 鼻笛正确答案 :A .5.( 应得2 分,实得2 分)在回民数量较多的福建大中城市一般都有历史悠久、规模较大的清真寺,其中以 ( ) 最负盛名。
A . 泉州清净寺B . 厦门清真寺C . 邵武清真寺D . 福州清真寺正确答案 :A .6.( 应得2 分,实得2 分)( ) 是明代晋江(今福建省泉州市)的回民,其主要著作有《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等。
A. 俞大猷B. 王慎中C. 李贽D. 黄道周正确答案 :C .7.( 应得2 分,实得2 分)闽东畲服中最具特色的是()。
A. 凤凰装B. 对领衣C. 黑上衣D. 黑绑腿正确答案 :A .8.( 应得2 分,实得2 分)传统的畲族婚礼,在小型的通宵贺喜酒之前,由新郎等十名男子分别模拟男女老少的神情,面对面站成两竖排,在一名端茶者带领下,跳起()。
A. 敬茶舞B. 龙头舞C. 踏步舞D. 刀铃舞正确答案 :A .9.( 应得2 分,实得2 分)唐代 ( ) 创立了《禅院规式》,制定了一整套不同于大小乘戒律的丛林制度,特别是要寺院众僧懂得报恩、报本,尊敬祖师与祖先,把儒家的忠孝观念引进禅门,进一步促进了佛教的中国化。
第七课民族与宗教
![第七课民族与宗教](https://img.taocdn.com/s3/m/ead1c471cc175527072208a7.png)
第七课民族与宗教一、选择题(每题4 分,共48分)1、2014年3月28日,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之际,西藏自治区在拉萨布达拉宫广场举行升国旗唱国歌仪式。
西藏自治区的自治机关D①是接受中央和上级国家机关领导的地方行政机关②包括接受中央和上级国家机关领导的地方政权机关③有权自行变通执行或停止执行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④有权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自治法律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2013年12月23日,一场盛大斋僧法会在尼泊尔国蓝毗尼圣园中华寺举行,这是中国佛教界首次在尼泊尔传授三坛大戒。
这表明CA.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B.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C.我国宗教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 D.我国的宗教组织是联系信教群众的爱国组织3、2013年5月31日,国家宗教事务局发出《关于继续开展“宗教慈善周”活动的通知》,强调在总结去年活动开展情况的基础上,继续推动宗教界开展以“慈爱人间,五教同行”为主题的“宗教慈善周”活动。
该活动体现我国A①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②宗教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③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④依法对宗教事务加强管理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4.在中央的关心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2013年西藏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经济总量连续第五年实现百亿级增长。
这C①表明我国民族间的发展差异已经消除②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③有利于保证民族自治地方充分享有自治权④有利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3年10月22日发表《西藏的发展与进步》白皮书。
白皮书指出,在西藏自治区,2012年经过直接和间接选举产生的34244名四级人大代表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代表31901名,占93%以上。
目前,在全国人大代表中,西藏自治区有20名代表,其中12名为藏族公民。
自治区十届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44名,其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25名。
2018年度秋电大民族与宗教第一次作业及标准详解
![2018年度秋电大民族与宗教第一次作业及标准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3f032a02b9d528ea81c779ca.png)
客观题共40题(满分9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第1题. 福建畲族人民擅长于二声部重唱的唱法,人们称它为双音。
这是1958年我国著名音乐家( )在闽东畲族区发现的,并称这种唱法为我国民歌中一颗稀有的明珠。
A.郑小瑛B.施光南C.雷振邦D.朱践耳第2题. 福州婚嫁的程序很繁杂,其问字是指( )。
A.男家请人到女家说合B. 双方交换生辰八字C.选良辰吉日定聘D.男女双方互送礼品第3题. 闽东畲服中最具特色的是()。
A.凤凰装B.对领衣C.黑上衣D.黑绑腿第4题. 元代著名政治家赛典赤赡思丁的后裔( )是清代兵器制造家,中国近代科技领域的先驱,福建晋江县(今泉州)陈棣镇岸兜村人,回族,著有《演炮图说辑要》等军事著作。
A.丁自申B.丁日近C.丁衍夏D.丁拱辰第5题. 长乐琴江满族重视农历七月初三的习俗与( )有关。
A.中法马江海战B.福建固有习俗C.满族习俗传承D.滿族入闽时形成第6题. 南安县丰州有一支黄姓蒙古族后裔,始祖名答剌真,( )时来此地任职。
A.宋B.元C.明D.清第7题. ( )是高山族最为流行、最具代表性的舞蹈形式,人们通常将其称为高山族舞蹈,它是以大家共同携手且歌且舞为主要特点的。
A.杵歌B.甩发舞C.拉手舞D.圆圈舞第8题. 现存于泉州海交馆中的元代十字架墓碑石中,有5方是元代( )天主教方济各会传教士墓葬的遗物。
A.厦门B.漳州C.福州D.泉州第9题. 唐代( )创立了《禅院规式》,制定了一整套不同于大小乘戒律的丛林制度,特别是要寺院众僧懂得报恩、报本,尊敬祖师与祖先,把儒家的忠孝观念引进禅门,进一步促进了佛教的中国化。
A.福清人希运B.福清人大安C.闽县人师备D.长乐人怀海第10题. ( )现存露天老君象一尊,高5.1米,宽7.3米,由一块天然岩石雕琢而成,为国内宋代道教石刻代表作。
A.霍童山(支提山)B.太姥山C.清源山D.紫帽山第11题. 天主教在福建传播中,创办了许多学校,最著名的中学如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创办的()。
高校民族宗教工作情况汇报
![高校民族宗教工作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98fa8bb5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75.png)
高校民族宗教工作情况汇报本文旨在对我校高校民族宗教工作情况进行全面汇报。
首先,我校高校民族宗教工作一直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
学校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建立多元文化课程、组织民族宗教活动等形式,全面展现了高校民族宗教工作的丰富内涵和独特特色。
一、宣传教育高校民族宗教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宣传教育工作。
学校通过多种形式,如校报、校园广播、宣传栏、网络平台等,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以此宣传各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宗教信仰等内容,增加师生对不同民族宗教的了解和尊重。
在各种重大节日和庆典中,学校还会邀请相关专家和学者,开展讲座、展览等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师生树立开放、包容的民族宗教观念。
二、课程设置我校高校民族宗教工作的另一个亮点是建立多元文化课程。
学校鼓励各个学院在专业课程中增设相关民族宗教内容,以加强学生对民族宗教的了解和认识。
同时,学校还设立了多元文化课程,涉及多个民族宗教的历史、文化、宗教仪式等内容,让学生有机会系统地学习了解各个民族的宗教信仰。
这样的做法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强民族宗教意识和文化共存观念。
三、活动组织学校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师生对多元文化的认知,经常组织各种民族宗教活动。
例如,在传统佳节,学校会组织包括庙会、宗教音乐会、民族手工艺展示、宗教文化体验等多种活动,让师生在欢乐的氛围中深入了解和体验各民族宗教的文化,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
而且,学校还通过开展宗教文化节、民族宗教文化周等形式,给予师生直接参与的机会,让他们更深刻地了解和体验不同民族宗教文化。
四、政策支持为了更好地推动高校民族宗教工作,学校领导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措施。
学校严格遵守国家的宗教政策法规,保障师生能够依法行使宗教信仰自由。
同时,学校还加强对宗教团体的管理和指导,设立了专门的宗教事务部门,建立了健全的宗教活动场所,为信教者提供了良好的宗教活动环境。
此外,学校还制定了宗教课程教材标准,并加强对相关专业师资力量的培养和支持。
《高校民族宗教工作知识读本》中的内容要点
![《高校民族宗教工作知识读本》中的内容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abe66b0b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9b.png)
《高校民族宗教工作知识读本》中的内容要点篇一《高校民族宗教工作的重要性,那可不是吹的》咱先来说说这高校民族宗教工作为啥这么重要哈。
就拿我之前在大学里经历的一件事儿来说吧。
那时候,我们学校来了好多不同民族的同学,这下可热闹了。
有一次学校组织运动会,那场面真是五花八门。
有少数民族同学穿着自己民族特色的服装参加开幕式,那衣服上的图案精美得不得了,让人眼睛都看直了。
他们跳着自己民族的传统舞蹈,那舞姿别提多有韵味了。
可是,问题也随之而来。
有的同学不太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和习俗,就闹了笑话。
比如说,有些同学看到少数民族同学戴着头巾,就好奇地去问能不能摘下来看看,这可把人家惹不高兴了。
因为在有的民族习俗里,头巾是很神圣的,不能随便让人触碰。
从这件小事就看出来了,高校里民族多了,大家如果不了解彼此的宗教和文化,那很容易产生误会。
这就凸显出高校民族宗教工作的重要性了。
咱学校后来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相处,专门请了老师给大家讲各个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课堂上,老师讲得那叫一个生动,还放了好多视频和图片。
通过这些学习,我们才知道原来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魅力。
比如说,有的民族有特殊的饮食禁忌,有的民族在节日期间有特别的庆祝方式。
明白了这些之后,大家在相处的时候就多了一份理解和尊重。
再遇到类似的情况,就不会像之前那样莽撞了。
大家开始主动去了解彼此,还在宿舍里互相分享自己民族的故事和美食。
所以说,高校民族宗教工作那可不是吹的,它能让来自不同民族的同学在大学里和谐相处,共同度过美好的大学生活。
这工作做好了,校园里就会充满欢声笑语,大家也能学到更多有趣的知识。
篇二《尊重差异,高校民族宗教工作的关键妙招》要说高校民族宗教工作里的关键,那就是尊重差异。
我还得给你们讲讲我印象特别深的一件事儿。
有一次学校组织宿舍文化节,大家都忙活着布置自己的宿舍。
我们隔壁宿舍住的是几位少数民族同学。
他们为了展示自己民族的特色,就在宿舍里挂上了一些民族风格的挂毯,还摆上了一些具有宗教意义的小摆件。
《民族、语言和宗教》 学习任务单
![《民族、语言和宗教》 学习任务单](https://img.taocdn.com/s3/m/75523901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b0.png)
《民族、语言和宗教》学习任务单一、学习目标1、了解世界上主要民族的特点、分布和文化传统。
2、掌握不同语言的分类、特点和主要语言的使用范围。
3、理解宗教的起源、发展、主要宗教的教义和宗教在社会中的作用。
二、学习内容(一)民族1、民族的定义和特征民族是指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群共同体。
民族的特征包括语言、地域、经济、文化和心理素质等方面。
2、世界主要民族汉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蒙古族:主要分布在中国、蒙古国等地,以畜牧业为主要生产方式,有着独特的音乐、舞蹈和文学。
藏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西藏自治区、青海、四川等地,有着独特的宗教信仰和文化艺术。
印度斯坦族:印度的主要民族,在印度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美利坚民族:美国的主体民族,由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组成,形成了多元的文化。
阿拉伯民族:主要分布在阿拉伯国家,以伊斯兰教为主要宗教,有着独特的语言和文化。
(二)语言1、语言的分类按照语言的结构和特点,可分为孤立语、屈折语、粘着语和多式综合语。
汉语属于孤立语,通过语序和虚词来表达语法关系;英语属于屈折语,通过词形的变化来表达语法意义;日语属于粘着语,通过词尾的粘着成分来表示语法关系。
2、世界主要语言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有着丰富的词汇和悠久的历史。
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使用,是科技、商务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
法语: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之一,在国际外交、文化和艺术领域有着重要地位。
西班牙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较多的语言之一,主要分布在西班牙和拉丁美洲国家。
阿拉伯语:是阿拉伯国家的官方语言,也是伊斯兰教的宗教语言。
(三)宗教1、宗教的起源和发展宗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早期的对自然和超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崇拜。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宗教也不断演变和发展,形成了不同的宗教体系和教派。
《民族、语言和宗教》 学习任务单
![《民族、语言和宗教》 学习任务单](https://img.taocdn.com/s3/m/eb5ca189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7e.png)
《民族、语言和宗教》学习任务单一、学习目标1、了解世界上主要民族的特点、分布和文化传统。
2、掌握不同语言的分类、特点和主要语言的使用范围。
3、理解主要宗教的教义、信仰、仪式和分布情况。
4、分析民族、语言和宗教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社会、文化和政治的影响。
二、学习重点1、民族的概念、分类和代表性民族的特征。
2、世界主要语言的体系和重要语言的发展历程。
3、宗教的起源、发展和主要宗教的核心教义。
三、学习难点1、民族融合与冲突中的民族、语言和宗教因素。
2、语言演变与民族和宗教变迁的相互作用。
3、宗教在不同民族和地区的适应性和变化。
四、学习内容(一)民族1、民族的定义民族是指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2、民族的分类(1)按照地域划分,如亚洲民族、欧洲民族、非洲民族等。
(2)按照肤色划分,如黄色人种民族、白色人种民族、黑色人种民族等。
(3)按照语言划分,如汉藏语系民族、印欧语系民族等。
3、代表性民族(1)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是由 56 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汉族是其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其他 55 个民族被称为少数民族。
各民族在长期的交流融合中,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
(2)犹太民族犹太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具有独特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
尽管历史上经历了诸多磨难,但犹太民族始终保持着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二)语言1、语言的分类(1)按照语言的结构特点,可分为孤立语、屈折语、黏着语和复综语。
(2)按照语言的亲属关系,可分为语系、语族、语支。
2、世界主要语言(1)汉语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
汉字是汉语的书写符号,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2)英语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属于印欧语系。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语在国际交流、商务、科技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3)西班牙语西班牙语是拉丁美洲许多国家的官方语言,也是世界上重要的语言之一。
《民族、语言和宗教》 学习任务单
![《民族、语言和宗教》 学习任务单](https://img.taocdn.com/s3/m/04b5ba13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ae.png)
《民族、语言和宗教》学习任务单一、学习目标1、了解世界上主要的民族、语言和宗教的分布特点。
2、理解民族、语言和宗教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3、分析民族、语言和宗教对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影响。
4、培养尊重不同民族、语言和宗教的意识,促进文化交流与包容。
二、学习重点1、世界主要民族的特点、分布和文化传统。
2、主要语言的分类、分布和发展趋势。
3、主要宗教的教义、信仰和传播范围。
三、学习难点1、探究民族、语言和宗教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社会的综合影响。
2、理解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语言和宗教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四、学习资料1、教材:《人文地理》、《世界文化史》等相关章节。
2、网络资源:相关学术网站、纪录片、科普视频等。
3、学术论文:关于民族、语言和宗教研究的最新成果。
五、学习方法1、自主学习:通过阅读教材和网络资料,初步了解民族、语言和宗教的基本知识。
2、小组讨论:组织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发现,共同探讨难点问题。
3、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地区或事件,分析民族、语言和宗教在其中的作用和影响。
六、学习过程1、知识预习阅读教材中关于民族、语言和宗教的章节,记录重点概念和关键内容。
利用网络资源,查找一些关于不同民族、语言和宗教的图片和视频,增强直观感受。
2、课堂学习老师讲解民族、语言和宗教的基本概念和特点,通过图表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其分布规律。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所了解的民族、语言和宗教的文化特色,探讨它们与地域环境的关系。
分析案例,如某些地区因民族、语言和宗教问题引发的社会冲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促进和谐共处。
3、课后拓展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选择一个感兴趣的民族、语言或宗教进行深入研究,撰写一篇小论文。
七、思考问题1、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2、语言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怎样的关联?3、宗教在不同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何差异?4、如何在多元文化社会中实现民族、语言和宗教的和谐共存?八、实践活动1、开展民族文化展示活动,让学生通过展示服饰、美食、音乐等方面来介绍自己感兴趣的民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主与宗教作业1简答题福建佛教对福建士大夫在思想上的影响?答:①以宋代为例,如杨红、胡安国、游酢、陈易、李纲、真德秀等本人就是著名居士而刘子翠则受佛禅思想影响极深。
②朱熹与佛教关系更为密切,其佛学思想是承袭宋果、道谦的看话禅。
③明代的徐火勃、曹学俭、李势等,都与佛学关系密切,李势曾潜心佛学,著有《华严合论简要》四卷。
④民主英雄林则徐也深受佛教影响,正如中国佛教协会所介绍林则徐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在日理万机和戎马倥偬中,不废诵经念佛,亲笔楷书佛经五种,作为《行舆日程》足见其行持之精勤。
弘一大师居闽南时著述累累的原因?答:①居闽南之前曾多次闭关修道,已具备很高的佛学素养,如1920年7月,于浙江新城贝闭关掩室批阅弘教律藏。
②充分利用闽南名寺中的藏经,厦门的南普陀,泉州的开元寺等闽南古刹,因远离战乱藏经保有相对完整。
③写信让有缘居士及法师请各类佛学书籍,在弘一大师的书信中,这一内容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④直接向日本国购请佛寻书籍,这一弘一大师所依赖最主要的资料。
闽南佛学院所以能成为我国著名佛教学府的原因?答:①以南普陀寺为主办寺院;②由懂教育的高僧担任院长;③以第一流教师任课;④课程设置全面;⑤以严密的行政组织管理为校;⑥招生起点高、要求严;⑦注重科研;⑧创办刊物;⑨得天独厚的背景。
闽台佛教关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①闽人参与台湾寺庙的创建,台湾寺庙的创建是与福建人积极参与分不开的,台湾大多著名的寺庙与福建人有关。
②台湾佛教宗派与福建佛教:台湾佛教的关系也大都与福建佛教有密切关系。
③闽台寺庙之间的密切关系,闽台两地修建佛寺,在经济上相互支持,以台湾对福建的支持为多。
④福建僧教对台湾的影响:福建僧教育的兴盛,对台湾僧教育起了推动作用。
⑤闽台僧人的交往:闽台两地僧人交往频繁,大大促进了两地弘法活动,这种交往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论述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福建在落实宗教政策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起了哪些作用?答:⑴大规模平反冤案,逐步开放宗教场所,全面归还宗教房产。
⑵恢复建立健全宗教团体,恢复正常宗教活动,为了进一步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在省宗教局的支持下,各级宗教纷纷恢复了活动。
⑶注重办好各类宗教院校,省计划地培养年轻一代爱国宗教职业人员,福建宗教界认识到提高广大年轻宗教职业人员水平,既是长远计,又是当务之急。
⑷进一步推进宗教文化事业,流通宗教书籍,创办宗教刊物,如福建省佛协创办了季刊《福建佛教》,会刊《通讯》等。
⑸在政府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福建宗教界坚持自治、自传、自养、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方针,改变了单纯依靠教徒供养的传统,积极开展农林副工生产和旅游业,建立自养基地,不仅实现了自养,也为社会创造财富。
⑹修缮的殿堂建筑,大大改善了僧众生活。
⑺福建宗教界人士积极开展公益事业,热心慈善工作,为社会奉献爱心,如福建宗教界创办了多所义诊室,受到群众欢迎。
⑻福建宗教界人士注意发扬教规教义中的积极因素,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热情参加各类政治活动,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到了成绩。
⑼闽台宗教源远流长关系密切,福建宗教界积极推动闽台之间的交流、沟通,福建佛教界与台湾佛教界的交往,在台湾当局解除戒严,放宽两岸交流的八十年代末就开始了。
⑽福建宗教界对外交流频繁,国外佛教界一些著名高僧都访问过福建。
⑾福建宗教研究近几年的成果,成立了省宗教研究会的学术团体,组织撰写各种宗教志书。
抢救了不少原始资料,学者的介入使研究硕果累累。
⑿福建宗教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走上健康发展道理,是与福建省宗教各级管理部门积极努力分不开的。
台湾解除戒严后,福建宗教对台湾宗教界交往模式有哪些?有何意义?答:①参访考察。
特别在交往早期,因双方都不太了解,这种形式双方都能接受,如1995年12月时任福建佛教协会会长的界诠法师应邀访台,对台湾佛教的现状进行考察。
②大型活动。
这类宗教大型活动,往往是全国宗教界都参加,但以福建为主,2002年2月,应台湾佛教界联合邀请,中国佛教协会副主席。
福建省佛教协会名誉会长,南普陀寺方丈圣辉法师率团护送西安法门寺佛指舍利赴台湾供奉参与赴台的有福建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本性法师及闽南佛教学院部分学僧。
③学术交流。
如1998年7月,福建佛教协会副会长、福建佛学院院长学诚法师、福建佛学院女众部教务长全慧法师、闽南佛学院教务长海如法师与济群法师等应台北法鼓山中华佛教学研究所之邀。
作为大陆佛教代表团成员前往台湾进行两岸佛学教育交流,学诚法师还作了《两岸佛学教育交流之建议》的发言。
④神像出巡。
这类交流主要是道教。
如1995年1月7日,在山县铜陵关帝庙的“关圣帝君”神像赴台进行绕境会香活动,先是参加在基隆“七朝清蘸道教大典”,随之起驾前往台北。
嘉义、台中、台南、高雄、屏东、花莲、宜兰等地出巡,所到之处万人空苍。
民主与宗教作业2简答题:福建道教的特点?答:①先从名山而后向城市农村发展。
福建多名山,为道教活动提供了极佳的场所,东西南北的大山都是道教重镇。
②道禅合混,这种现象在全国其他地方不多见。
③产于闽地却走向全国及海外的多种信仰,道教是多种信仰所祀神,一般为天神、地方神、人神这三个系统,与其他神不同的是许多闽地神袛信仰已成为沿海各省和东南亚一带的共同信仰。
④与台湾、东南亚联系密切,福建是著名侨区,其道教信仰主要通过先民离乡时带出而传播。
⑤庙多神多道士少,八闽庙观之多,为全国罕见,一些城乡小庙星罗棋步,几乎几步一庙。
⑥出现道派史上举足轻重的代表人物,如全真教和轻微派。
遍布福建城镇的宫观特点?答:①生命力强,许多宫观不仅历年香火不断,在海外也有一定影响。
②分布面广,几乎每个县镇都有许多在当地有影响的宫观庙宇,即使在偏远的县镇也不例外。
③数量众多,据统计1990年福州郊区(今晋安区)有香火共祀的就有173座宫观坛庙,莆田县现有宫观祀庙500座以上。
福建道教音乐的特点?答:福建道教音乐最大的特点是有着鲜明的区域性,以浓郁的地方乐曲使人备感亲切而富有吸引力。
①福州道教音乐汲取了福州民间“十香”的特点,曲词婉转、旋律悠扬。
②流行于福州邻县(闽侯、福清、闽清、连江)的道教音乐既与传统道教斋蘸法事中音乐一脉相承,又融进了当地民歌、戏曲等,可谓内容驳杂、内蕴丰富。
③泉州的道教音乐会和唱声部分主要靠口传统,所以一些已开始失传。
④闽道教音乐也从民间汲取了大量音乐并给民间音乐以多方面影响。
⑤闽东的道教音乐如“行汇”“云游四海”“八仙四调”等也都与民间音乐有着密切关系。
⑥莆仙一带道教音乐曲牌高达一千多阙,大多曲牌都较为缓慢,尾音悠长。
闽台道教源流关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道教是传入台湾最早的宗教,据有关文献记载,早在唐代中叶就有道士进入台湾。
①传入台湾的道教以正一道为多。
②台湾道士、法师从事各种科仪时,其依据的各种科仪本,绝大多数是由福建传入。
③闽台道教的交流,还大大促进了闽台雕刻工艺的交流和发展。
④台湾区域性的道教神仙信仰,大多由祖国大陆(特别是福建传去)论述题:文革中福建宗教界受了哪些灭顶之灾?有哪些深刻教训?答:①宗教寺院、宗教场所被不同程度破坏、侵占。
如福州罗山法海寺被强行迁入五金、装订、电镀三个街办工厂与一个托儿所。
②毁坏、焚烧文物,使许多宗教珍品毁于一旦。
如元版《延佑大藏》被毁。
③宗教场所被封闭,宗教活动被禁止,人员被遣散、批斗。
如福州芝山开元寺僧广体与宽崇,被迫害致死。
其深刻教训:文革中后期,随着林彪的自我坠毁和造反派的瓦解。
一些宗教活动开始逐渐恢复,必须提出的是“文革”中有许多人挺身而出保护了国家文物财产,将受损程度降到最低,如1966年红兵要捣毁福州鼓山涌泉寺中佛像。
当时在省人民政府宗教处任领导的郭钢同志闻讯后,立即建设对佛像进行“挂牌批判”使寺中佛像完好地保存至今。
“文化大革命”中,虽然宗教场所被封闭、人员被遣散,也有不少宗教界人士以不同方式保持自己的信仰和宗教活动。
台湾解除戒严后,闽台宗教交往有何特点?试析原因。
答:㈠时间早,人数多,代表性广。
①时间早。
台湾当局于1981年11月开放赴大陆探亲,就有妈祖信众冲破禁令前来莆田湄洲进香。
②人数多、规模大。
如妈祖进香团多时达两千余人。
③代表性广。
各代表团都有很广泛的代表性。
如1990年1月5日赴泉州参观的“台湾地区道教领导人亲善访问团”一行三千人中成员有台湾省道教会、台北倒嚼会等负责人。
㈡交流形式多样。
①居士斋福建僧人。
②资助福建僧教育。
③资助福建宗教寺院修建。
④交流从事慈善活动经验。
⑤闭关参修。
⑥佛教文物展出。
⑦第三地交流。
㈢以朝拜进香为内容的宗教交流与学术研讨会。
以道教为例,往往在祖庙定期开学术研讨会,邀请在台的相应公庙代表参加。
一方面朝拜进香,一方面学术交流。
㈣交流量不平衡性人数上的不平衡。
目前台湾人士要来大陆很简单,没有任何障碍。
但福建要去台湾除了探亲及学术交流外,不能通过旅行组团,以个人身份前去。
②因台湾种种限制而交往不深。
台湾到福建考察交流,在时间上不限制呆多少时间大陆方面并不干涉。
而福建应邀赴台湾交流人员,时间受台湾发出的入台证限制。
③因种种原因,交流面不广,频繁的是佛教、道教、基督教。
而天主教、伊斯兰教则很少。
㈤用闽南语交流让台湾信徒亲上加亲。
民族与宗教作业3简答题:基督教在福建传播第二时期时所渗透的区域?答:第二时期是1857年至1900年,这是基督教在福建的发展阶段,其特点是由厦门、福州向各地辐射。
①福州邻县区域。
②闽南区域。
③闽东区域。
④闽北区域。
⑤闽西区域。
基督教在福建传播时所创办学校的特点?答:①数量多。
有的地区(如福州、莆田、南平)等的教会学校数量竟超过公立、私立学校。
②对平民敞开大门,招收了不少贫苦人家子女。
③种类多。
如培养医护人员、学校,培养传道人员学校。
还有不少是慈善性的学校。
④时间早。
如1907年创办的华南女子大学,也是基督教传教士在中国创办的第一批大学之一。
⑤著名学校有预科班。
⑥培养出一批有一定水平的学生,特别是一些学生后来赴美留学,成为著名学者。
基督教长老会在传道台湾工作中与厦门的关系?答:①为提供学习参加样本。
②中转由国外进入台湾的传教士。
③成为闽台传教士互相来往的交流点。
④不断向台派遣宣道人员。
⑤编写以厦门音为参照的有关读物,供闽台居民使用。
⑥由台转厦门休整。
⑦由厦门派人来台任教。
⑧教会中的一些活动由厦门传入台湾。
天主教早期在泉州传播的特点?答:①五任教区主教皆为意籍方剂各会士,如1322年抵泉州的和德理。
1346年抵泉州的马黎诺里等。
②教会活动地点仅在泉州市内,没有在省内传播。
③教徒仅限于蒙古人与色目人。
④开始向邻省传播。
论述题:1、1949年至1966年之间福建省人民政府是怎样保护宗教文物古迹的?对我们今天有何借鉴意义?答:①福建省宗教事务处在《1952年宗教工作报告》中指出:“配合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进行保管工作,并督促寺庙建立保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