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区休闲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通州区休闲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编制领导小组
顾问:梁伟区委书记
组长:邓小刚区长
常务副组长:张树森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
刘德龙副区长
刘淑华副区长
副组长:蒋洪昉区委常委、区委办公室主任
张秀余区委常委、区委宣传部部长
林殿彪区政府办公室主任
张兰荣区旅游局局长
禹学垠区规划分局局长
成员:陈秋平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张华区发改委主任
张志强区建委主任
李柏松区农委主任
杜德久区文化委主任
周鸿武区市政管委主任
王士杰区商务局局长
陈国庆区工业局局长
贾宝才区房地局局长
李永锋区交通局局长
李冠健区环保局局长
张春良区统计局局长
张冠启区水资源局局长张春华区林业局局长
张洪林区史志办主任
廉建设区工商分局局长刘国军区邮政局局长
李金玺区招商局局长
王树生区电信局局长
刘贵明区规划分局副局长李永林区旅游局副局长周庆良区文物所原所长
北京市通州区休闲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编制小组
高级顾问:于英士北京市委政策研究室前主任
李明德北京市旅游学会秘书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研究员
刘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博士后
编制组长:王兴斌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总规划师、
中国旅游学院旅游科学研究所前所长、教授
特邀专家:王衍用北京交通大学旅游系主任、教授
季诚迁北京中景园旅游规划设计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高级经济师
成员:文立玲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副主任
白俊风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总经理助理
田至美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副总规划师
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
王忠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高级策划师
殷平北京交通大学旅游系讲师、硕士
王新宇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景观设计所副所长
景观设计师
孙和钦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设计师
目录
规划图件
1.通州区区位与对外交通图
2.通州区在北京城市空间发展中战略地位图3.通州区主要旅游资源与景点现状图
4.通州区旅游发展总体布局图
5.通州区旅游开发项目布局图
6.通州区旅游线路图
7.京杭运河图
8.通州区运河文化旅游带总体布局
9.通州区客源市场示意图
北京市通州区休闲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
文本
第一章总则
第1条规划性质与任务
本规划为通州区旅游发展规划。

根据国家标准《旅游规划通则》规定,“旅游发展规划的主要任务是明确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旅游业发展目标,优化旅游业发展的要素结构与空间布局,安排旅游业发展优先项目,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第2条规划地域范围
北京市通州区地域,东西宽36.5公里,南北长48公里,面积912.34平方公里。

第3条规划期限
近期(2005~2008年):重点突破、加速发展阶段;
中期(2009~2015年):全面开发、提升品质阶段;
远期(2016年~2020年):全面完善、持续发展阶段。

第4条编制依据
1. 国家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法》
2. 政府法规
《旅行社管理条例》(国务院)
《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国务院)
《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务院)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建设部)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建设部)
《北京市旅游管理条例》(北京市人民政府,2004年9月修订)
3. 国家标准
《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
《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2003)
4. 行业标准与规定
《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国家旅游局)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检查标准》
5. 规划与计划
《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北京市人民政府)
《北京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北京市旅游局)
《北京市“十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纲要》(北京市旅游局)
《通州区域及卫星城总体规划》(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
《北京市通州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
《通州新城规划》(北京市规划委员会、通州区人民政府)
第5条编制指导思想
以党的基本路线与“三亇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北京市举办奥运会、通州区建成北京新城区为契机,旅游开发与通州区经济文化与社会发展相结合,旅游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相结合,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与市场运作相结合,把通州区建成中国运河文化旅游首要目的地和京东滨水休闲度假基地。

第6条编制指导原则
1. 通州旅游发展与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相一致,与通州城区性质与发展目标相一致,将旅游业培育成为通州国民经济的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
2. 通州旅游发展与北京市旅游发展目标与布局相一致,把通州区建设成为
“近郊平原康体娱乐旅游圈”中重要的亲水休闲基地;
3. 突出特色、扬长避短,塑造“运河龙头、休闲水都”的旅游总体形象,完善运河文化旅游与休闲度假功能;
4.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特色资源为基础,文化旅游与休闲度假产品为核心,培育休闲旅游产业经济为基本任务;
5. 总体布局、突出重点,分期开发、留有余地,确保休闲旅游业有序、健康、持续发展。

第二章通州区休闲旅游业发展基础
第7条社会基础
1. 区位与人口
通州区位于北京市东南部,西邻朝阳区、大兴区,北与顺义区接壤,东隔潮白河与河北省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香河县相邻,南与天津市武清区、河北省廊坊市交界。

通州城位于京杭大运河北端,西距北京天安门20.5公里;全区面积912.34平方公里,总人口68万,其中户籍常住人口59.75万人,农业人口43.84万人。

下辖4个街道、10个镇、1个乡。

2. 历史沿革
通州区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已有人类活动。

西汉初始建路县,后先后改称通路亭、潞县、通州,清初漷县归并通州,民国初改称通县。

1948年12月通县解放,分置通县、通州市。

1958年4月合并为北京市通州区。

1960年复称通县。

1997年5月撤县设区。

3. 经济概况
通州区坚持解放思想,扩大开放,营造环境,重组引进,加快发展的总体思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成绩显著。

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90.0亿元,三大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为14.7:44.2:41.1。

十五期间产业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实现产业全面升级。

优化一产结构,扩大二产规模,拓展三产领域,力争一、二、三产业的构成达到10:55:3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万元,城市化率达到50%以上。

4. 交通条件
通州作为北京新城区,位置优越,交通便捷。

京通快速路、八通轻轨贯通北京长安街东部延长线,五环、六环连通北京四周。

京津塘、京沈和京哈高速公路穿越全区。

京津公路直达天津,有公路直达首都国际机场。

京承铁路、京秦电气化铁路在通州城内交汇。

第8条资源基础
1. 资源类型
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标准,在全国8
个主类、155种基本类型的旅游资源中,通州区占6大类中基本类型的20种,占全国基本类型的29%。

通州人文旅游资源属文化古迹类型,自然旅游资源属河网平原类型。

2. 资源评价
以运河文化为核心的人文资源品位高、运河龙头具有垄断性和标志性,但物质遗存较为残缺、观光效果不强;
以河流纵横为特点的田园风光在北京具有优势,但河流的管理、防治和利用较差。

表2-1 通州区旅游资源单体评级汇总表
3. 资源开发方向
运河文化是北京“人文奥运”的一部分,运河文化观完考察旅游产品可面向国内外客源市场;
滨水田园是北京“绿色奥运”的一部分,滨水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主要面向京津冀城市群客源市场。

第9条市场基础
1. 游客区域分布
以本市游客为主,外地游客为次;
本市游客中,以本区、朝阳区等城区居民为多;
外地游客中以环渤海湾地区津、冀游客为多;
境外游客以常驻北京的海外人士为主。

2. 国内游客人口特征
通州区游客的文化程度高于全国和北京市的平均水平;
企事业单位、文教技术人员和商务人员占多数,其比例高于全国和北京市平均水平;
游客家庭收入高于北京市城乡居民的平均水平;
度假、商务、会议为目的的高学历市民是通州客源市场的主体。

3. 游客行为特征
休闲度假、会议、商务旅游为主,休闲度假比例较大;
以家庭、亲朋好友结伴同行居多,商务会议旅游以单位组织为主。

旅行社组织的很少。

休闲旅游客源市场的特点是近域性、大众化和多元化趋向、淡旺季不很明显、重游率较高和自驾车游比例大。

第10条产业基础
通州区政府提出“大力发展旅游业”,通州旅游业得到较快发展。

向市民和游客开放的有西海子公园、运河文化广场、奥体公园、生态公园,已经营接待游客的主要旅游景点、度假村有10多个,星级饭店8家,旅行社及分社共11家,市定点农业观光点1家。

其中通顺赛马场、运河苑度假村(四星级)、月亮河度假村(四星级)是北京近郊知名的休闲度假地。

全区已建立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区旅游局。

2002年全区接待游客205.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18亿元,相当于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2.4%,已初步形成休闲旅游产业基础,但旅游经济规模和水平在全市处于落后状态。

表2-2 通州区旅游发展概况
第11条发展条件
1. 优势
战略位置:北京城市东西轴线的东端,东部发展带的中心,北京国家公园战略的东郊游憩公园;
区位交通:贴近市中心、交通便捷;
核心资源:运河龙头具有唯一性和标志性;
生态环境:多河富水的绿色湿地之乡;
客源市场:中外市场潜力丰厚。

2. 弱势与制约
景点小而散,缺乏高知名度和高观赏度的旅游产品;
缺乏鲜明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游客的认知度低;
目前河水生态质量不高,水源不足、水质不高;
产业政策模糊,政府主导力度不足。

3. 机遇
中国大众休闲时代正在到来,旅游产业正在转型升级;
加入WTO,中外双向经贸文体旅游交流将空前活跃;
“人文奥运”、“绿色奥运”促进通州运河文化产业建设与河水治理工程;
北京市域空间发展“两轴两带多中心”战略的实施;
“北京新城区”、“首都东部副中心”的新定位促进三产发展与城市化进程;
4. 挑战与威胁
北京市民对近郊山区自然观光休闲的兴趣高于平原地区;
北京各区县观光休闲目的地群雄并起,竞争空前激烈。

5. 通州对策
通州发展旅游业必须突出特色、扬长避短、突破常规,引领市场、创造市场,变被动为主动,发挥后发效应。

以运河文化为主题、以河流湿地为主体、以绿色休闲为基础,打造“中国运河龙头、京东水都休闲”品牌,在创造“北有长城雄风、东有运河龙头”的北京大旅游格局中崛起。

只有打造“运河旅游”品牌,通州才能在北京十八区县中异军突起,亮出特色,才有可能在全国树一面靓丽的运河之旅旗帜;只有以亲水休闲为重点开发方向,才能对接市场、开拓市场。

第三章发展战略与目标
第12条通州区发展目标
通州新城是承接北京部分职能的城市东部副中心和东部城镇带综合服务中心。

2005年12月3日通过的由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联合编制的《通州新城规划2005-2020》中提出:将通州新城定位为北京重点发展的新城之一,是面向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服务新城,也是北京参与环渤海区域合作发展的重要基地;并确定了区域服务中心、文化产业基地及滨水宜居新城的发展目标。

第13条通州旅游目的地发展目标定位
1. 在中国旅游产品格局中的地位
长城旅游是中国文化旅游的标志性产品之一。

与长城具有同等历史与文化价值的京杭大运河,在中国文化旅游产品中一直是一个弱项,没有形成品牌。

通州是运河的龙头和北部起点,是运河文化的源头,运河历史遗存最丰厚的地方。

通州开发运河文化旅游,将对推动中国运河文化旅游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通州应该建设成为中国运河文化旅游的首要目的地。

2. 在北京市旅游业中的地位
北京是长城与运河两大世界著名历史工程的交汇点。

通州挖掘运河文化旅游资源,使“长城故乡”与“运河之首”相结合,从政治军事文化向政治经济文化延伸,从而进一步深化和提升北京作为“东方古都”整体完美的旅游形象。

《北京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确定的北京大旅游布局中,通州处于北京中心城区东侧,属于“近郊平原康体娱乐旅游圈”中的“通州运河源文化旅游区”。

长期以来,通州旅游发展滞缓,使北京整体旅游格局北重东轻,极不平衡。

通州旅游的崛起将优化北京市的旅游产业空间布局,使全市形成北有长城陵园、南有绿海田园、西有山林风光、东有运河水都,构成集山水自然、历史古都、现代人文相结合的完整的首都旅游格局,为游客提供新的文化旅游与休闲度假目的地。

3. 通州区旅游发展目标基本定位
通州在运河古城、河网纵横的优势资源基础上,以运河文化为主题,休闲旅游为主导产品,建成自然环境优美、文化内涵深厚、休闲旅游产品体系完整,具有中国乃至国际吸引力的运河文化旅游胜地和北京东部亲水休闲度假基地。

第14条在通州区国民经济中的产业地位
旅游业目前是全区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第三产业的重要产业,中远期成为全区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全区国民经济的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

旅游业将成为通州区运河文化产业的支撑产业,绿色农业和特色工业的延伸产业,物流配送产业的配套产业,促进增收就业的富民产业,改善环境的生态产业,提升生活品质的时尚产业,北京新城区与首都东部副中心的形象产业。

第15条发展阶段
1. 近期(2005~2008年):重点突破、加速发展阶段
加强运河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建设,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改善区域自然环境,重点建设运河漕运文化景观带、水乡温泉度假和赛马、高尔夫和超大型购物休闲(shoppingmall)等时尚娱乐区等拳头休闲旅游产品,提高全区旅游的著名度和接待能力。

初步向国内外推出中国运河古城旅游产品,基本建成京东休闲基地,确立休闲旅游业在全区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地位,在北京初步树立“运河源头、休闲水都”的旅游目的地形象。

2. 中期(2009~2015年):全面开发、提升品质阶段
全面开发运河文化旅游产品,完成京杭运河风光带、张家湾古镇景区、西集湿地公园和马驹桥大型主题公园,形成通州休闲度假的新亮点,同时完整配套行游住食购娱服务体系,休闲旅游业成为全区的重要产业,建成中国运河文化旅游的著名目的地、北京著名的亲水休闲度假基地,全面塑造“运河源头,休闲水都”的旅游目的地形象。

3. 远期:2016年~2020年:全面完善、持续发展阶段
运河文化旅游产品成熟,休闲度假产品完善,商务会展产品配套,形成多类型、多档次、配套完善、服务一流的亲水休闲度假网络,全面提升“运河源头,休闲水都”的旅游目的地形象,运河旅游成为国内外著名旅游品牌,休闲度假产业成为通州区的特色产业,通州成为休闲旅游经济强区。

通州区成为中
国运河文化旅游第一目的地、首都著名的亲水休闲度假基地。

第16条旅游经济增长预期指标
1. 预测依据
北京市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
2008年奥运会对北京旅游发展的拉动力和影响力;
北京市旅游发展十五计划与2020年远景预期指标;
通州区国民经济发展2010—2020年预期指标。

2. 预测原则
由于通州旅游处在初步发展时期,旅游景点建设和产品开发滞后,因此近期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增长的速度和规模受到限制,其增长速度略高于北京市的平均速度。

中远期随着旅游景点和产品的成熟、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完善,通州旅游经济的发展速度争取高于全市的增长水平;
由于目前通州旅游经济规模较小、基数较低,因此旅游经济增长速度有可能适当高于通州区国民经济的总体增长速度,争取逐步提高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和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由于通州旅游业总体上处于规模扩张阶段,力争增加接待规模与提高经济效益并重;也由于通州旅游以休闲度假为主,通州有可能在旅游收入的增长幅度上略高于接待游客数量的增长幅度。

在中远期运河文化旅游产品成熟、休闲度假产品完备后,通州旅游经济有可能较快进入效益型为主的发展阶段。

由于通州旅游的基本产品是休闲度假,近中期运河文化旅游产品尚不成熟,境外客源主要是常驻北京的各类境外人士,而不是直接来自境外以运河为首要旅游目的地的入境旅游者,因此从旅游统计口径上,按照国际通例仍属于国内旅游者的范畴。

因此,本规划在作旅游人数预测时,没有区分境外游客与国内游客。

3. 通州区旅游经济增长指标预测
表3-1 通州区2004-2020年旅游发展预期指标
第17条发展方略
1. 主打运河、主推休闲
以运河文化为主题产品、亲水休闲为基础产品,打造“京东水都休闲”品牌。

突出运河龙头优势资源,构建“北有长城、东有运河”的北京大旅游格局定位。

2. 古今结合、传统与时尚一体
文化旅游和休闲旅游产品开发要体现历史长河与时代潮流相结合,文化古韵与时尚休闲相结合,郊野风光与城市繁华相结合,历史古镇文明与现代城市风貌相结合。

3. 产业互动、整体推进
休闲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绿色农业、物流产业及房地等产业相结合,促进通州经济文化的全面繁荣。

4. 统揽全局、配套建设
发展休闲旅游产业是通州新城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休闲旅游的开发与通州新城区总体发展战略、北京古城风貌与河道水系建设全局相衔接,服务于塑造“首都新城区”的新风貌,服务于发展“首都经济”的总目标。

5. 南北联动、共铸品牌
京杭大运河流经4省2市,沿线各地区大多都在进行保护和疏浚,都有开发运河旅游的共同要求。

通州要主动与运河沿岸城市加强合作,共同举办中国运河文化节,构建京杭运河旅游合作机制,共同培育“中国运河文化旅游”品牌。

6. 三大效益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
休闲旅游业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促进旅游与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环境的互动与持续发展。

第四章旅游空间布局
第18条总体布局原则
以运河文化为魂、水为体,以北运河、通惠河、潮白河为主脉络进行总体布局;
与通州新城构建“一河两翼,南拓东进,组团发展”及通州区“双走廊四组团”的发展基本框架相适应;
突出各个乡镇特色、互不雷同,体现功能互补、全区联动的战略思想;
整合资源、突出重点,特色旅游资源与已建和待建重点旅游项目的分布相衔接;
全面布局、统筹安排,分期开发、留有余地。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具体开发项目在实施时在符合总体布局的前提下适当进行调整。

第19条总体布局
通州区的旅游空间布局为“两带四片一中心”,即“124”的总体空间布局。

中心:通州城区——都市旅游、运河古城旅游与游客集散服务中心。

两带:北运河漕运文化风情带;
潮白河生态休闲风光带。

四片:北部康体时尚休闲片区;
东部生态农业与郊野湿地休闲片区;
中南部运河文化与农业休闲片区;
西南商务物流与产业观光片区。

表4-1 通州区旅游总体布局与发展重点
第20条旅游中心城区建设
通州中心城区要降低建筑密度、优化城市环境、完善旅游服务设施、提升现有景区景点的可游性和吸引力,把以漕运文化为核心的古城历史风貌和现代城市功能有机地联合起来,成为通州旅游中心枢纽和都市休闲中心。

建设重点:
保护和部分恢复漕运古城风貌,建设漕运文化景观带;
建设国际商务、会展和娱乐设施;
建设外国艺术博览苑;
建设东方文化产业园;
建设亲水型人居环境;
提升城区文化景区景点;
建立游客信息和集散中心。

第21条北部康体时尚休闲片区
以康体娱乐、时尚休闲旅游为主题,建成京城时尚休闲旅游的热土。

以京、津、冀中外高端消费群体为主要客源目标,重点开发赛马、马术、高尔夫、温泉、SPA(水疗美容健身)和自驾车、自行车健身养生等时尚项目,沿潮白河分步开发现代休闲度假带。

开发重点:
重点提升通顺赛马场的影响力和辐射范围;
完善运河苑度假村、建成温泉休闲养生中心;
北京大运河俱乐部的高尔夫与温泉相配套、并注入北京文化;
创建潮白河西岸自驾车休闲野营带;
开发潮白河畔农庄休憩林带;
开发温榆河畔高档社区生活休闲带。

第22条东部生态农业与郊野湿地休闲片区
以京杭运河风光带为主线,都市湿地生态旅游为主体,建成北京城郊湿地郊野公园。

开发重点:
建设北京城区最近的郊野湿地公园;
开发京杭运河城市集锦式休闲风光带;
高标准修建和经营北京运河人家度假村,注入大运河文脉;
建设“运河之子文化园”(刘绍棠故居及墓园)
开发农业生态旅游基地。

第23条中南部运河古镇与农业休闲片区
以运河古镇旅游为主体、农业休闲度假旅游为配套,开发北京仅有的回族风情旅游点。

开发重点:
张家湾运河古镇遗址公园与红学景点;
于家务乡回族风情乡;
张家湾葡萄观光园;
张凤路乡间荷花走廊;
永乐店镇旅游开发预留地。

第24条西南商务物流与产业观光片区
以与商务物流产业相配套的娱乐休闲活动区与现代产业观光区。

开发重点:
建立商务物流基地;
开发现代产业观光旅游点;
大型主题公园;
充满怀旧色彩的京郊农村生活园区;
开发市民休闲农庄。

第25条北运河漕运文化风情带
1. 北运河漕运文化风情带选址
自八里桥开始,经通惠河沿北运河至甘棠橡胶坝为止,为通州漕运景观带;甘棠至榆林庄为京杭运河景观带。

通恵河段长4.5公里,北运河段长26.3公里,全长共30.8公里。

在通惠河北岸、北运河左右堤之间及沿堤左侧200米以外为休闲旅游带规划用地,建成展示大运河风光的露天博物苑。

2. 通州漕运景观带(八里桥-通济桥-甘棠橡胶坝)
长桥映月景区、会馆景区、运河水源(四河交汇)景区、燃灯塔/提水闸景区、小圣庙景区、张家湾运河古镇景区。

北运河左岸,完善月亮河花园、运河文化广场、运河体育公园、生态公园,向东南建运河民间艺术公园、梨园京剧艺术公园等,打造文化、生态、康体休闲滨河带。

3. 京杭运河景观带(甘棠橡胶坝—榆林庄)
选取运河左岸200米外合适地段,选取京杭大运河沿线有特色的城镇景点进行建设,开发“运河名城”休闲度假带。

选择运河沿岸的苏杭天堂村、淮扬人家、济宁南旺分水口、聊城江北食府、吴桥杂技村、天津卫等地方的名品菜肴,配以符号景观、景观建筑、土特产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