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的“自贸区驱动”——基于中韩自贸区、中日韩自贸区与RCEP的比较研究

经济增长的“自贸区驱动”——基于中韩自贸区、中日韩自贸区与RCEP的比较研究
经济增长的“自贸区驱动”——基于中韩自贸区、中日韩自贸区与RCEP的比较研究

2015年最新中韩自贸区概念股一览表

2015年最新中韩自贸区概念股一览表 据悉,中日韩三国日前正式签署投资协定,并决定年内启动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谈判。中方还倡议利用中国山东毗邻日韩的区位优势,建设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并积极考虑在日韩选择合作的区域,建立三国产业合作基地。对此,青岛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刘志亭日前表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谈判即将迈出实质性步伐,山东尤其是青岛凭借区位优势。 有消息称江苏连云港市未来可能设立中日韩自贸区,相关优惠政策正在制订中。若成功设立设立合作示范区,连云港将获取财政、金融、投资审批及收益返回西部等特殊政策。连云港口岸与霍尔果斯口岸东西呼应,将成为东亚经济共同体的战略支点。 5月13日,第五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在北京举行,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同意年内正式启动中日韩自贸区谈判,中国倡议在中国山东建设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先行区。这次会议最大的成果是三国签署了《关于促进、便利和保护投资的协定》,这是三国签署的首个投资协议。中日韩投资协定谈判自2007年启动以来,历时5年,先后进行了13轮正式谈判和数次非正式磋商,于2012年3月下旬圆满结束。投资协定共包括27条和1个附加议定书,囊括了国际投资协定通常包含的所有重要内容,包括投资定义、适用范围、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征收、转移、代位、税收、一般例外、争议解决等条款。 自由贸易区是由多个国家或地区组建的自由贸易区,形式就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各成员间彼此废除关税和数量限制,成员的商品可自由流动,但每个成员仍保持各自对非成员国(地区)的贸易壁垒。自由贸易区好处多多,通常来说,自由贸易区内关税和其他贸易限制将被取消,商品等物资流动更加顺畅,区内厂商往往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更大市场和收益,消费者则可获得价格更低的商品,各成员经济体的整体经济福利都会有所增加。与此同时,自由贸易区的制度安排还给予各成员经济体对自贸区以外国家和地区在关税等方面的自主权。 中日韩如果能够建成自贸区,好处也是非常明显的。一旦三国自贸区建成,将是一个覆盖15亿人口、经济总量占亚洲七成、仅次于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的第三大自由贸易区。这将大大促进三方的内部贸易、人员往来等。具体到中国

中韩自贸区建立对两国经济贸易的影响

中韩自贸区建立对两国经济贸易的影响 [摘要]中韩建交20多年,两国经贸关系发展迅速。在金融危机后时代的今天,随着贸易环境和贸易条件的改变,中韩两国不断加强和深化在经济贸易领域中的合作,目前中韩自贸区谈判全部完成。本文在分析中韩两国经贸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中韩自贸区对两国经济贸易的影响,并得出相关结论。 [关键词]中韩自贸区;比较优势;服务贸易;直接投资 [DOI]10.13939/https://www.360docs.net/doc/8b15567696.html,ki.zgsc.2015.17.018 中韩建交20多年,两国经贸关系发展迅速。在金融危机后时代的今天,随着贸易环境和贸易条件的改变,中韩两国为了加强和深化在经济贸易领域中的合作,于2012年5 月开始启动中韩自贸区谈判,2014年11月中韩两国元首在北京共同宣布结束实质性谈判。今年2月,中韩双方完成中韩自贸协定全部文本的草签,对协定内容进行了确认,至此,中韩自贸区谈判全部完成。从目前来看,中韩两国处于不同经济和产业发展阶段,市场化水平存在一定差距,一旦中韩自贸协定生效之后,必然对两国的经济贸易带来巨大效应和影响。 1 中韩两国经济贸易现状

自1992年8月中韩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两国经贸发展迅速。建交之初,两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仅为50.3亿美元,到2014年两国贸易总额为2354.0亿美元,短短22年,两国贸易额增长近46.8倍。从目前世界经济发展形势来看,美国经济复苏缓慢,欧元区被欧债危机困扰,日本国内经济不景气,而中韩作为东亚最重要的两个国家,自身经济发展迅速,在世界经济上占据重要地位。近几年,随着两国经济合作不断加深,经贸关系日趋紧密,两国之间贸易互补性也持续增加。截至2014年,韩国作为中国第六大贸易伙伴,而中国则是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和最大进口地来源。表1给出了2013―2014年韩国对中国的贸易情况。 2 中韩自贸区对两国经济贸易的影响 今年2月中韩双方完成了中韩自贸协定全部文本的草签,对协议内容进行了确认,至此,中韩自贸区谈判全部完成。值得注意的是,中韩自贸协定是我国迄今为止涉及国别贸易额最大,领域范围最为全面的自贸协定。按照协定在经过一段时间过渡期后,两国产品税目的90%和贸易额的85%都将实现自由化,也就是关税降为零。对于中韩自贸区释放的利好信息,引用中国商务部部长助理王受方的话,就是“中韩自贸区是一个全面的,高水平的,是一个利益平衡,互利双赢的协议。这个协议生效之后,对两国的双边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以及双向投资和知识产权的保护、电子商务等都会

建立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对中国的影响

辅修课程论文 《中国对外贸易》

一、背景 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这一设想于2002年首次被提出,中日韩三国领导人首先同意开展相关民间研究。2012年5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日本国政府及大韩民国政府关于促进、便利和保护投资的协定》在北京正式签署。中日韩自贸区第一轮谈判于2013年3月26-28日在韩国首尔举行。中日韩自贸区第二轮谈判7月30日至8月2日在上海启动,本轮谈判将围绕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原产地规则、竞争政策、知识产权、电子商务等议题进行磋商和交流。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放宽投资准入,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随着新一轮自贸区热的出现,三中全会公告释放的这一信号,无疑对山东省包括青岛、烟台、威海等在内的多个谋求成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示范区的城市意义重大。山东距离韩国最近的地方只有90多海里,5000多家韩国企业在山东发展,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山东在承接日韩产业转移,加快东北亚经济合作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 作为东亚最核心的三个经济体,2011年,中日分别为世界第二大和第三大经济体。中、日、韩的GDP占东亚地区GDP总量的75%。中日韩自贸区将是一个拥有15.2亿消费者、GDP总量达到12.3443万亿美元、占世界GDP总量19.6%的巨大经济圈。在全球范围内,中日韩自贸区的贸易规模仅次于欧盟和美国。 二、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对中国的影响 三国产业优势的不同正是自贸区成立的基础。总的来说韩日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上竞争优势明显,而中国优势目前仍主要集中于资源或劳动力密集型产品上。随着三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局面或将变化。对中国来说,农业、纺织和电子部门将从自贸区中获益最大,石化和通讯设备行业的风险最高,纺织品服装方面,则是具备绝对竞争优势。其他如金融、文化和娱乐服务等服务贸易方面,中国应该适当保护。而对于较为劣势的行业,经历生产萎缩等阵痛,这也是为获取共赢所付出的代价。 首先,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中国宏观经济有促进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拉动内需,但是,促进作用较为有限,主要因为关税的降低对内需的影响是间接的,需要价格、收入等变量进行传导,需要时间来体现。 其次,关税水平的降低并不是就减少了财政收入,因为关税水平的降低将使进口数量大幅增加,进而让内需的增加,消费、投资的提高,使得消费税、增值税的税收有所增加而抵消税收入的减少。 还有,进口产品价格的降低会导致国内价格水平的下降,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消费者剩余,国民的福利会有所提高。而且进一步引入外来竞争压力,扩大对外

青岛中日韩自贸区的SWOT分析

青岛中日韩自贸区的SWOT分析 【摘要】近期,自由贸易区成为我国推进改革,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突破口。随着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建立,青岛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前景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将简单介绍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构想并利用SWOT模型对青岛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对应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 中日韩自由贸易区;SWOT分析;青岛;建议 一、中日韩自贸区的构想 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设想是在2002年的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峰会上提出的。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包括中国、日本和韩国。设想中,自由贸易区内关税等贸易壁垒将逐步消除,以促进自由贸易,加强经济交流,提高中日韩三国的整体经济福利。 二、青岛中日韩自贸区的SWOT分析 (一)SWOT模型简介 SWOT分析法即态势分析法,是针对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4个方面的分析。SWOT分析法是通过对研究对象的深入了解进而分析其内部优劣势和外部面临的机会威胁,从而针对不同的内外部要素的组合,采取不同的发展战略。 (二)对青岛中日韩自贸区发展前景的SWOT分析 青岛是我国第二大外贸港口,在区位、环境、资源等方面都具有很大优势。因此,青岛是中日韩自贸区的最有竞争力的城市。在此,对青岛中日韩自贸区的发展前景进行SWOT分析。 1.优势 (1)经济实力雄厚。青岛是环渤海地区的经济龙头,经济实力雄厚,2013年,青岛市进出口总额达779.12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达55.2亿美元。 (2)青岛中日韩自贸区与日韩产业互补。日本与日本的优势产业是机械制造、电子等技术密集型产业,相对弱势的是农业、纺织业等劳动密集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而是青岛的优势产业主要为纺织、服装和农副产品等资源密集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对弱势的产业为通讯等技术密集型产业,这就与日韩形成了良好的产业互补。

中日韩自贸区的构建与现实意义

中日韩自贸区的构建与现实意义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世界各国贸易交流日益频繁,特别在加入WTO之后,我国贸易形势一片向好。然而,作为东亚距离最近的邻国,我国与日韩两国之间始终存在许多贸易问题,“中日韩自贸区”议案一直未实现突破性进展。今年5月底,第四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再次将这一课题提上日程,使我们再次看到建立自贸区的曙光。本文借此契机,站在我国角度对近年来中日韩三国贸易格局作出分析,并对未来“自贸区“的构建进行了展望。 关键字:中国,日本,韩国,自贸区 5月22日,中日韩三国峰会在东京召开,会后三国宣布将在2011年内完成建立自由贸易区(FTA)谈判的官产学联合研究,争取2012年启动谈判,努力在2011年内完成三国投资协定谈判。这意味着中日韩三国自贸区的研究进度将提早完成,自贸区建设进程将进一步加快。那么,我国与日韩两国共同建立自贸区意味着什么?而其中又面临怎样的挑战?这些势必成为未来我国外贸经济需要思考的问题。想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首先需要分析近年来我国与日韩两国整体贸易走势。 一、中日韩贸易形势总体平稳 近十年来,我国对外贸易总体态势良好,贸易总额逐年增强(如图1),特别在2011年加入WTO之后,十年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由2001年的5096.5亿美元增长至2010年的29729.2美元,翻了近6倍。尽管受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中国对外贸易额有所下滑,但2010年外贸恢复情况十分乐观,出现34.7%的增幅。 图1:2001-2010年我国对外贸易情况(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国研网统计数据库,国研网整理 诚如上图所示,我国外贸增长势头明显,市场潜力巨大。与此同时,根据“十二五”规划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指示,我国外贸将本着“稳出口、扩进口、减顺差”的政策,着重提高进口数量与额度——以此不难推断,未来若干年我国外贸空间仍十分广阔。 另一方面,从横向对比来看,如图2所示,在2010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中,亚洲国家占据53%的份额,而在亚洲国家中,日韩两国贸易额分别占据19%和13%的比重,接近三分之一。从这一比重可以看出,中国对日、对韩贸易在我国目前对外贸易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图2:2010年我国对外贸易额分配情况(单位:%)

中日韩自贸区的建立对中国影响浅析

中日韩自贸区的建立对中国影响浅析 中日韩自贸区建立将形成一个超过15亿人口的大市场。中日韩均为亚洲重要经济体,其经济总量占亚洲的约七成。中日韩都是世界前十位贸易大国,但三国间贸易额仅占三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1%左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近年来,三国贸易结构正在发生新的变化,产业内贸易快速发展,中间产品贸易所占比重大幅提升,这是三国经济联系加深和产业分工细化的反映。 从宏观层面看,宏观利益非常明显。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立后,区内关税和其他贸易限制将被取消,商品等物资流动更加顺畅,区内厂商往往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更大市场和收益,消费者则可获得价格更低的商品,各成员经济体的整体经济福利都会有所增加。对GDP增长、新增就业有积极的拉动作用;贸易创造的效益是非常显著的,降低贸易成本,减少障碍,实现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地缘政治影响重大。 从经济发展的历史教训看,建立自贸区能够有效增加内需,利于经济结构调整。此轮国际金融危机经验表明,东亚经济过分依赖美欧等外部市场是不可持续的。特别是目前世界经济前景不明,发达经济体债务问题不断发酵,中短期内

中国乃至东亚的经济可持续增长将受制于能否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 从三个国家贸易结构看,建立自贸区对中国存在着切实的经济利益。第一,从中日贸易结构看,2010年,中国对日出口的主要商品为机电产品、纺织品及原料和家具玩具,这三类产品占比出口产品总额的65.7%。在日本市场上,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依然占有比较大的优势,如纺织品及原料、鞋靴伞和箱包等轻工产品,这些产品在日本进口市场的占有率均在50%以上。进口方面,2010年我国自日本进口的主要产品是机电产品、贱金属及制品和运输设备,这三类产品占比进口产品总额高达64.7%,其中机电产品增长十分迅速,增速达到46%。在所有自日进口商品中,贵金属及其制品的出口增幅最大,为93.7%。第二,从中韩贸易结构看,中国对韩出口排名前三位的商品为机电产品、贱金属及制品和纺织品及原料,总额为341.3亿美元,占对韩出口总额的66.2%。在纺织品及原料、家具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上,我国产品在韩国市场继续保持优势。进口方面,机电产品、光学医疗设备和化工产品是我国自韩进口的主要产品,总额达593.6亿美元,占自韩进口总额的69.9%。总体来看,中韩日分别位于产业链的低端、中端和高端,双方产品互补性和依赖性较为明显,这就为自贸区的构建提供了有利的市场基础。不难判断,建立自贸区后,中日韩相关经济指标将有

中日韩自由贸易区

中日韩自由贸易区 这一设想是在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峰会上提出的。设想中,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是一个由人口超过15亿的大市场构成的三国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内关税和其他贸易限制将被取消,商品等物资流动更加顺畅,区内厂商往往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更大市场和收益,消费者则可获得价格更低的商品,中日韩三国的整体经济福利都会有所增加 一、自由贸易区的概念 自由贸易区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通过达成某种协定或条约取消相互之间的关税和与关税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措施,在主权国家或地区的关境以外,划出特定的区域,准许外国商品豁免关税自由进出。它除了具有自由港的大部分特点外,还可以吸引外资设厂,发展出口加工企业,允许和鼓励外资设立大的商业企业、金融机构等促进区内经济综合、全面地发展。自由贸易区内允许外国船舶自由进出,外国货物免税进口,取消对进口货物的配额管制,也是自由港的进一步延伸,是一个国家对外开放的一种特殊的功能区域。我国的经济特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等特殊经济功能区都具有“自由贸易园区”的某些特征,但目前我国尚无与“自由贸易园区”完全对应的特定区域。 中日韩自由贸易四大影响 第一,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中国宏观经济有促进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拉动内需,其中,对GDP的促进作用约为0.4%,对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约为1%,对投资的促进作用也约为1%。四大影响 应当说促进作用较为有限,这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是关税的降低对内需的影响是间接的,需要价格、收入等变量进行传导,二是目前大量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的存在导致中国的实际关税水平大大低于名义水平。 第二,关税水平的大幅度降低并不会对财政收入产生消极影响,其原因在于两方面:一是关税水平的降低将导致进口数量大幅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中和了税率下降的不利影响;二是内需的增加,消费、投资的提高,使得消费税、增值税的税收有所增加。 进口产品价格的降低会导致国内价格水平的下降,但是影响幅度有限,CPI 约下降0.05个百分点,不会造成通货紧缩。此外,自贸区的建立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村与城市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其原因在于中国一部分比较优势产品的出口会因日、韩关税水平的降低而大幅度增长。 第三,自贸区的建立对出口的促进作用约为4个百分点,对进口的促进作用约为7个百分点,有利于改善中国目前顺差过大的局面。中国对日、韩的出口获

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进程

一、发展进程 全球化和区域化这两大潮流合力造就了当今全球经济体系中的三大主力板块:西欧、北美和东亚经济板块。不过,西欧有着不断扩大的欧盟(EU),北美拥有成熟的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惟有在亚洲这个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在经济协作方面一直处于一种松散、非制度性的状态,实质进程较为迟缓。而作为东亚经济最重要组成部分的东北亚国家,特别是中、日、韩三国间至今尚未建立起任何一种区域合作框架。 近年来,中日韩三国间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2002年中日两国的贸易总额己经超过1000亿美元,至此日本己连续十年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是第二大对华投资国;中韩互为第三大贸易伙伴,2002年中国成为韩国最大的直接投资对象国,韩资在中国吸收外资中占第七位;韩日彼此间也是重要的贸易伙伴。在三国经贸关系己相当紧密的情况下,若进一步构建三国间自由贸易区,将对实现中日韩经济合作,促进东北亚经济融合具有积极的意义。 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这一设想是2002年在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峰会上提出的。设想中,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是一个由人口超过15亿的大市场构成的三国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内关税和其他贸易限制将被取消,商品等物资流动更加顺畅,区内厂商往往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更大市场和收益,消费者则可获得价格更低的商品,中日韩三国的整体经济福利都会有所增加 2001年朱镕基总理在第三次中日韩三国首脑会议上提出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建议,得到了日韩的支持。2002年在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峰会上提出。中日韩三国领导人首先同意开展相关民间研究。在之后的约7年时间里,中日韩三国研究机构对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进行了大量分析研究,并初步得出积极结论。 中日韩民间研究小组通过各自独立的模型测算,初步达成一致的结论:即如果提升中日韩贸易自由化程度,中日韩经济增速都可进一步提高,其中韩国受益最为明显。 中日韩均为亚洲重要经济体,其经济总量占亚洲的约七成。在过去10 年间,中日两国贸易和中韩两国贸易的结构逐渐趋同。在中日两国贸易方面,中国对日本的机械设备和电子产品的出口比重明显增加,其中很大比例是加工贸易方式,大部分为日本在华企业产品出口,属产业内和公司内贸易。而韩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也逐步从初级产品转变为工业半成品或制成品,产业内贸易也日益普遍。 中日韩产业优势的不同带来自由贸易区成立的基础。相对发达的日本和韩国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上竞争优势明显,而中国的竞争优势目前仍主要集中于资源或劳动密集型产品上。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以及中日韩经济结构的调整,这种条件是否能够延续,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中日韩的不利因素有哪些,如何通过制度设立将成本降至最低,都需要深入思考。 2007年3月,中日韩三国成立联合研究委员会,负责探讨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并开始进行三边投资协定谈判。2009年10月,第二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举行,中日韩领导人达成尽快启动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政府·企业·学界联合研究的共识。同年10月,中日韩在泰国举行的第六次中日韩商务部部长会议发表联合声明,提出中日韩将于2010年上半年启动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政府·企业·学界联合研究。2010年5月30日,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政府·企业·学界联合研究第一轮会议在韩国首都首尔举行,中日韩领导人表示将努力在2012年前完成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政府·企业·学界联合研究。2011年11月19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举行,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日本首相野田佳彦、韩国总统李明博就中日韩合作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意见。三国领导人在会谈中取得共识,要在2011年12月底完成各国对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FTA)的研究,从而尽快启动对此协议的正式谈判。2012年8月21日,为落实5月份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关于今年年内启动三国自贸区谈判的共识,中日韩三国代表团在青岛举行中日韩自贸区谈判第二

构建中日韩自贸区的原因及现实意义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b15567696.html, 构建中日韩自贸区的原因及现实意义 作者:艾昕 来源:《管理观察》2016年第25期 摘要:为了顺应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中日韩三国作为东亚地区的经济与贸易大国,迫切需要建立起区域间的制度性经济合作。近十多年来,三国政府已经在推动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研究,本文通过对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构想提出的原因及现实意义进行了粗略的分析,希望可以为中日韩自贸区的探索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日韩自贸区制度性合作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如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全球经济的大趋势。很多国家享受到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给它们带来的各种“好处”。如欧盟的诞生不仅使欧洲的商品、劳务、人员、资本更加快速的流通,也促进了欧洲的经济增长;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立直接促进了这个区域国家间的贸易增长和投资的扩大。而中日韩三国作为东北亚地区的主要经济体,成立区域性经济组织是促进三国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有力措施。中日韩自贸区谈判自2012年11月启动以来,已进行了7轮,目前仍在谈判和探索中。推动自贸区的建立将有助于充分发挥三国间的产业互补性,促进区域价值链进一步融合。因此,本文将对构建中日韩自贸区的由来和现实意义进行分析,以期为大家更客观、更全面的了解建设中日韩自贸区的意义提供参考。 一、构建中日韩自贸区的原因 (一)增强东亚区域经济竞争力的现实需要 1.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推动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为了加快本国经济的发展,应对世界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相继建立了各种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或者缔结双边或多边贸易协定,其中欧洲联盟是区域经济合作最成功的典范。它不仅成功地促进了各成员国经济的发展,也为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目前美国正在积极推动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其参与国的经济总量加起来占全球经济的比重达到了40%,正式运行后,其成员国的经济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可以看到,各国在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同时,也越来越注重地区间的经济合作,各类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纷纷成立起来,若仅凭一国的经济实力,将无法在世界经济舞台上保持稳定的地位。 2.中日韩三国当前的经济合作水平与三国的经济规模不相适应

6.1十三五规划中韩自贸区初稿

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三五”中韩地方经济合作发展规划 一、总体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抢抓中韩自贸区建设等重大机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融入威海东部滨海新城大框架。到2020年,在对韩产业合作、交通物流体系建设、投资贸易便利化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深入推进中韩(威海)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核心区建设,在重点领域形成双向合作,使中韩经济合作前沿平台功能更加凸显;拓展中韩交流平台与文化平台,完善中韩自贸区运行机制与制度。打造中韩合作机制先导区、国际前沿产业先导区和全市对外开放桥头堡。 二、发展任务 (一)建立城际战略伙伴关系,实现合作品牌化、产业化和规模化充分发挥威海对口城市仁川的产业优势,在汽车、钢铁、电子产品等领域取得合作,引入相关产业的先进技术,提高经区在制造业行业的技术水平。立足经区的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抢抓中韩自贸区建设重大机遇,积极对接家用汽车、家用小电器、洗化、美容、服装、食品等韩国优势产业,实现贸易规模化、企业品牌化、合作产业化,充分发挥中韩自贸区优势互补的优势,积极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二)打造中韩交流平台

依托安永服务世界500强平台和区内骨干企业资源,积极开展园区推介、产业对接活动,推行小分队招商,着力在智能产业和海洋产业招商、对韩招商和骨干企业对外合作方面实现新突破,打造国际前沿产业先导区。在中韩平行园区合作共建方面先行先试。依托中韩产业园,联合韩国仁川自由经济区,从园区规划建设、招商推介、运营管理等方面入手,合作共建两地园区,实行“双向平行管理、双向协同定位、双向产业投资、双向要素流动”的开发运营模式,构筑符合中韩企业投资所需的国际仿真发展环境,打造中韩地方经济合作机制先导区。 加强服务业合作,建设对韩服务业开放先行区。依托威海东部滨海新城,搭建美丽产业国际合作平台,突出招引健康养老、美容美体、金融保险、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类项目,提升中韩现代服务业合作水平。重点抓好新城健康产业园规划建设,加强与韩国美容、养生、医疗类企业合作,打造国内现代美容首选地。扩大对韩服务业开放,力争金融、航运、商贸等方面的试点政策在我区先行先试。发挥韩国友利银行的示范带动效应,规划建设新城商务金融区,积极吸引更多的韩国金融机构来区设立分支机构或办事机构,开发本外币结算产品、贸易融资产品、汇率避险工具等,打造中韩金融合作示范区。 (三)中韩双向合作 进一步树立全球视野,坚持对内对韩开放并重,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的层次和水平,同时不断提高经区的对外影响力。 1、引进来。坚持提高利用韩资质量和水平,将引资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技术水平相结合,引导韩资更多的投降现代物流、科技信

中韩自贸区的“威海布局”

中韩自贸区的“威海布局” 发布日期: 访问次数: 2 信息来源:威海日报字号:[ 大中小 ] 2013-06-20 ——解读威海在中韩地方经济合作中的布局设计 随着中韩自贸区渐行渐近,威海借力自贸区建设,推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目标更加清晰——在昨日举行的中韩自贸区推动地方经济合作研讨会上,副市长田治颖作了《威海在中韩地方经济合作中的布局设计》的发言,在与会专家及威海各界人士中引发了强烈反响。 ■关键词 构筑合作高地 ■布局设计 把中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建设放在全市总体发展中进行谋划布局,以东部滨海新城、威海南海新区、威海综合保税区、国家级开发区建设为重点,完善产业布局、产业规划,优化土地资源,按照绿色生态、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信息和海洋开发及高端装备等领域实施全方位合作,建设具有示范意义的中韩产业合作园区。同时,引导威海企业和经济组织积极参与仁川松岛新城等韩国重点区域、重点项目的开发建设,互相借鉴,互相促进。 ■各方声音 “中韩自贸区具有推动开放,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构建更广阔合作平台等功能。它的建设,让山东以及威海对韩交流合作的优势进一步深化。作为韩国投资贸易的主选地,威海要加快从低成本加工区向资本技术密集区转化,加快与全球供应产业链对接。”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研究学部主任张蕴岭说。 张蕴岭建议,威海要把海洋资源的深度开发作为对韩合作重点,大力发展跨海

蓝色经济,特别是以海洋保健品、服务、旅游等为主的轻型经济,成为中韩轻型产业先行区,打造中韩经贸关系新的亮点和新的样本。比如海洋保健品方面,韩国的优势明显,威海有产业但少品牌,可以通过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打造城市新名片。 ■关键词 投资贸易便利化 ■布局设计 加快服务业等领域开放步伐,同韩国地方城市更加主动地开展运输、金融、医疗、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合作。简化手续,放宽市场准入,力争将相关的投资和贸易政策特别是外商投资的市场准入政策在威海率先试点。在中韩双边检验检疫和海关合作机制下,积极争取在威海试点与韩国相关部门开展进出口贸易、食品安全及相关领域、电子口岸等方面的互信认证和数据共享,在口岸部门之间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在部门互访、人员培训、协同合作、打击走私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探索建立东北亚地区标准及法规共享平台,加强与韩国的技术标准对接。 ■各方声音 “自贸区在将来建成后,产品出口的出关手续或能简化,那么我们的产品能在第一时间送到韩国客户的手中,从而凭借地缘优势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抢夺商机。”日月光半导体(威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崔哲峰对自贸区贸易便利化的远景满怀期待。 崔哲峰表示,日月光半导体自入驻威海以来,一直专注于生产分离式半导体元器件,生产效率不断提升,产量和质量都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在未来,如果自贸区从理想照进现实,那么他们能够进一步缩短出口韩国的最短“辐射半径”,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中韩自贸协定

新闻梗概: 据央视财经报道,中韩自贸协定将于6月1日正式签署,预计在今年年底前生效实施。中韩自贸协定生效后,双方超过90%的产品在过渡期后进入到零关税时代。该报道指出,受此利好影响,中韩FTA(中韩自贸)概念股近期受到热捧,尤其是化妆品板块,相关公司股价平均上涨了50%,这是因为随着自贸协议的正式签署和生效,6.5%-10%的韩国化妆品进口关税将逐步取消,最终销售价格有望降低近20%,投资者非常看好韩国化妆品的竞争力。除了化妆品板块外,旅游、航空、运输板块也受到中韩FTA的利好刺激。 据了解,中韩自贸协定亮点颇多,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对外签署的涉及国别贸易额最大的自贸协定,同时也是中国迄今为止涉及领域最多的自贸协定。中韩自贸协定草签文本有22章,覆盖17个领域,不仅涉及货物贸易,而且包括服务贸易和投资。目前中韩双边贸易规模已经达到3000亿美元。中韩自贸区的建立将会极大刺激双边贸易,专家预计五年内贸易规模就会突破4000亿美元。 值得欺待的是,中韩自留协定生效后,中韩两国将分别有1649种和6108种商品的进口关税立即减免,当年零关税商品分别达到691种和1983种。中国与韩国的经济留易、人员往来、交通出行、文化交流都将有一个质的飞跃。 历史沿革:

一、对股市的影响 有分析指出,随着中韩自贸协定6月1日正式签署,这将给中韩间的贸易、海运、旅游等领域注入强大活力,在概念股布局方面,华泰证券建议关注港口、海运、纺织品以及农产品等四类个股。具体来看,中韩自贸区的建立将使得港口和海运行业首先受益,逻辑在于:一方面,自贸区协定生效后,贸易规模有望显著增加,同时中韩货物贸易大多以海运为主,从而带来港口吞吐量和海上货物运输量的相应提高。另一方面,中韩自由贸易协定中大概率将包括通关便利化和检疫负面清单等优惠政策,此项互惠政策将大幅度节约港口和海运环节的时间成本。建议重点关注北方地区重要港口的运营公司和海运公司,包括大连港、天津港、连云港等港口公司以及渤海轮渡、天津海运、中国远洋、中海集运等海运公司。 此外,中韩两国在货物贸易上都分别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因此货物贸易的关税减让是中韩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主要谈判焦点所在。中韩自贸区的设立,将有利于我国纺织品和农产品贸易公司从韩国市场获得更多市场份额。个股方面建议重点关注以下公司:1.国内纺织品出口贸易公司:江苏舜天、新华锦、鲁泰A等;2.国内农产品出口贸易公司:朗源股份、冠农股份。 二、对两国经济贸易的影响 一方面,中韩自贸协定生效和两国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不仅会极大地提高中韩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数量和质量,从远期来看,中韩自贸区会对两国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升级都将产生积极推动作用,而且这也标志着中韩两国经济贸易关系从竞争博弈到合作博弈的转变。(1)货物贸易的影响 现在,如果按照中韩两国自贸协定,在经过一段时间过渡后,两国产品至少80%以上免除关税征收实现贸易自由化,那么在中国国内,人们就可以买到价格更加优惠的韩国产品如汽车、电视、手机和化妆品;在韩国国内,他们可以买到物美价廉的中国农产品、水产品、纺织品和工艺品。建立中韩自贸区,降低和取消关税壁垒,中国和韩国的出口竞争力都会明显增强,两国双边贸易额会增加更快,对两国经济发展也必然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