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古文课后综合练习

合集下载

医古文部分课后练习题及课外阅读试题及答案

医古文部分课后练习题及课外阅读试题及答案

医古文课后练习题及部分课外练习题答案一、扁鵲過趙趙王太子暴疾而死鵲造宮門曰吾聞國中卒有壤土之事得無有急乎中庶子之好方者應之曰然王太子暴疾而死扁鵲曰入言鄭醫秦越人能活太子中庶子難之曰吾聞上古之爲醫者曰苗父苗父之爲醫也以菅爲席以芻爲狗北面而祝發十言耳諸扶而來者舉而來者皆平復如故子之方能如此乎扁鵲曰不能又曰吾聞中古之爲醫者曰俞柎俞柎之爲醫也搦腦髓束肓莫炊灼九竅而定經絡死人復爲生人故曰俞柎子之方能若是乎扁鵲曰不能中庶子曰子之方如此譬若以管窺天以錐刺地所窺者甚大所見者甚少鈞若子之方豈足以變駭童子哉扁鵲曰不然物故有昧揥而中蛟頭掩目而別白黑者太子之疾所謂尸厥者也以爲不然入診之太子股陰當溫耳中焦焦如有嘯者聲然者皆可治也中庶子入報趙王趙王跣而趨出門曰先生遠辱幸臨寡人先生幸而有之則糞土之息得蒙天履地而長爲人矣先生不有之則先犬馬填溝壑矣言未已涕泣沾襟扁鵲遂爲診之先造軒光之竈八成之湯砥針礪石取三陽五輸子容擣藥子明吹耳陽儀反神子越扶形子游矯摩太子遂得復生天下聞之皆曰扁鵲能生死人鵲辭曰予非能生死人也特使夫當生者活耳夫死者猶不可藥而生也悲夫亂君之治不可藥而息也詩曰多將熇熇不可救藥甚之之辭也(漢·劉向《說苑·辨物》)要求:1.給上文標點2.注釋文中加點號的詞語3.今譯文中加橫線的句子4.文意理解①中庶子讚揚俞柎的一段文字,反映俞柎命名的含義是什麼?②趙王所稱“糞土之息”與“犬馬”指什麼?反映古人稱謂上的什麼現象?③“亂君之治,不可藥而息也”與全文是什麼關係?参考答案:1.扁鵲過趙,趙王太子暴疾而死,鵲造宮門,曰:“吾聞國中卒有壤土之事,得無有急乎? ”中庶子之好方者應之曰:“然。

王太子暴疾而死。

”扁鵲曰:“人言鄭醫秦越人能活太子。

”中庶子難之曰:“吾聞上古之爲醫者曰苗父,苗父之爲醫也,以菅爲席,以芻爲狗,北面而祝,發十言耳,諸扶而來者,舉而來者,皆平復如故。

子之方能如此乎? ”扁鵲曰:“不能。

”又曰:“吾聞中古之爲醫者曰俞柎,俞柎之爲醫也,搦腦髓,束肓莫,炊灼九竅,而定經絡,死人復爲生人,故曰俞柎。

医古文课后习题答案

医古文课后习题答案

医古文课后习题答案医古文课后习题答案在学习医学的过程中,了解和掌握古代医学文献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古代医学文献中蕴含着丰富的医学知识和智慧,通过研读古代医学文献,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现代医学。

下面是一些医古文课后习题的答案,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古代医学文献的分类古代医学文献可以分为医书、医方和医案三大类。

医书是古代医学家总结和归纳医学知识的著作,如《黄帝内经》、《难经》等;医方是古代医学家记录的治疗方法和方剂,如《千金方》、《本草纲目》等;医案是古代医生治疗病例的记录,如《玉函秘笈》、《金匮要略》等。

二、古代医学文献的特点1. 丰富的内容:古代医学文献中包含了丰富的医学知识,涉及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的内容,对于理解疾病的本质和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2. 精湛的医学技术:古代医学家在没有现代医疗设备和技术的情况下,能够凭借自己的经验和观察,研究出许多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方剂,这些经验对于现代医学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3. 语言的繁复:古代医学文献使用的是古代汉语,语言繁复,有时候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学习古代医学文献时,需要对古代汉字和语法有一定的了解。

三、古代医学文献的价值1. 历史价值:古代医学文献是了解古代医学发展历程的重要资料,通过研究古代医学文献,可以了解到古代医学家的思想和医学理论的演变过程。

2. 学术价值:古代医学文献中蕴含着丰富的医学知识和智慧,通过学习古代医学文献,可以丰富自己的医学知识,提高临床实践能力。

3. 应用价值:古代医学文献中的许多治疗方法和方剂,在现代医学中仍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通过研究古代医学文献,可以发掘出一些有效的治疗方法,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四、如何学习古代医学文献1. 阅读原文:学习古代医学文献,首先要学会阅读原文,理解古代汉字的含义和句子的结构。

可以通过学习古汉语和古代文献阅读的方法,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2. 学习注释:古代医学文献中的注释对于理解原文非常重要。

医古文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山东中医药大学

医古文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山东中医药大学

医古文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绪论单元测试1.医古文研究的就是普通的古代汉语。

()答案:错2.医古文是仅仅研究古代医生的著作的一门学科。

()答案:错3.医古文的研究中包括古代常见的文化现象、古文字基础知识等。

()答案:对4.古代文人所写的有关医学的文章也属于医古文的研究对象。

()答案:对5.医古文与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是一样的。

()答案:错6.医古文的学习有助于中医学类学生阅读古籍,是终生学习的基础。

()答案:对7.医古文研究的内容对于今后临床工作没有帮助。

()答案:错8.医古文课程属于中医学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

()答案:对第一章测试1.“忽然不见,殆非人也” 中的“殆”意思是()答案:大概2.“血脉治也,而何怪”中的“而何怪”是()答案:宾语前置3.“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中的“厉”义为()答案:研磨4.“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蚤从事”的“蚤”是()答案:通假字5.“桓侯使人问其故”的“故”含义是故事。

()答案:错6.“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

”句中“遇”意为“遇见”。

()答案:对7.“居二日半,简子寤。

”句中“居”意为“经过”。

()答案:对8.“更适阴阳,但服汤二旬而复故。

”句中“适”意为“调适”。

()答案:对9.“越人能使之起耳。

”句中“起”意为“起来”。

()答案:错10.“言未卒,因嘘唏服臆。

”句中“卒”意为“终”。

()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太尉黄琬辟”中的“辟”意思是()答案:征召2.“昕卒头眩堕车”中的“卒”意思是()答案:通“猝”3.“佗舍去,妇稍小差”中的“稍”意思是()答案:渐渐地4.“佗遂下手,所患寻差”中的“寻”意思是()答案:随即5.“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中的“信”意思是()答案:确实6.“成与之,已故到谯”中的“故”意思是()答案:特地7.“因上著粉”中的“因”意思是()答案:于是8.“以是为率”中的“率”意思是()答案:比例9.以下不含动词义的是()答案:针药所不能及中的“针”10.以下各句中不表示约数的词是()答案:“此病后三期当发”中的“期”第三章测试1.“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中“向”意思是()答案:从前2.“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中“思过半”意思是()答案:收益很多3.“明堂阙庭,尽不见察”中“见”意思是()答案:相当于“被”4.“省病问疾,务在口给”中“口给”意思是()答案:口才敏捷5.“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中“赍”意思是()答案:拿着6.“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句中的前置宾语是()答案:何荣势7.以下含有宾语前置的句子是()答案:彼何荣势之云哉;下此以往,未之闻也;日用不知,于今是赖;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8.含有通假字的句子是()答案:“经络府俞,阴阳会通”中的“俞”;“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沦》,合十六卷”中的“平”;“至齐之得,犹慈石取铁”中的“慈”;“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中的“撰”9.不属于联绵词的是()答案:“患及祸至,而方震栗”中的“震栗”;“咄嗟呜呼”中的“咄嗟”;“驰竞浮华,不固根本”中的“驰竞”;“相对斯须,便处汤药”中的“斯须”10.以下含有“年”义的是()答案:“皆出入再三,伏念旬岁”中的“岁”;“俾至道不尽明于世者,迨四千余祀矣”中的“祀”;“是岁天宝十一载”中的“载”;“岁历三十稔,书考八百余家”中的“稔”第四章测试1.“拯黎元于仁寿,济羸劣以获安者”中“羸劣”的意思是()答案:体弱多病之人2.“蒇谋虽属乎生知,标格亦资于诂训”意在强调()答案:训诂之重要3.“然而其文简,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中“趣”的意思是()答案:旨意4.“而命世奇杰,时时间出焉”中“命世”的意思是()答案:闻名于世5.“岁月既淹,袭以成弊”中“淹”的意思是()答案:长久6.“至道流行,徽音累属”中的“属”的意思是()答案:接续7.“幸遇真经,式为龟镜”中“式”的意思是()答案:用8.以下属于同义(含近义)词复用的是()答案:“庶厥昭彰圣旨,敷畅玄言”中的“昭彰”;“君臣请问,礼仪乖失者”中的“乖失”;“而世本纰缪,篇目重迭”中的“纰缪”;“考校尊卑,增益以光其意”中的“增益”;“且将升岱岳,非径奚为”中的“岱岳”9.以下含有“错误”义的词是()答案:“而世本纰缪,篇目重迭”中的“纰缪”;“稽其言有征,验之事不忒”中的“忒”;“君臣请问,札仪乖失者”中的“乖失”10.以下含有名词活用作状语的句子是()答案:一以参详,群疑冰释。

2020智慧树知道网课《《医古文》——段逸山教授讲医古文》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2020智慧树知道网课《《医古文》——段逸山教授讲医古文》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第一章测试1【判断题】(4分)任何多义词,一旦进入句子,就必然呈现出单义性。

()A.错B.对2【判断题】(4分)“茅根止血与吐衄,石苇通淋于小肠。

”(《药性赋·寒性》)的“与”是表并列的连词,意为“和”。

()A.对B.错3【判断题】(4分)浑言与析言是说同义、近义词之间意义的相同与差别。

浑言即合在一起使用时,强调它们的共同点,意义相同;析言即分别使用时,突出它们的特点,意义有细微差别。

()A.对B.错4【判断题】(4分)古代医书中的委婉语多用以避凶险与避粗俗。

()A.错B.对5【单选题】(4分)“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

”(《伤寒论·厥阴病篇》)的“却”意为:()A.避免B.反而C.后D.反复6【单选题】(4分)“自雷、岐、仓、缓之作,彭、扁、华、张之起,迨兹厥后,仁贤间出,岁且数千,方逾万卷,专车之不受,广厦之不容。

”(《外台秘要·序》)的“受”意为:()A.承受B.接受C.容纳D.授予7【单选题】(4分)以下理解的是:()A.“问曰:病下利后,渴饮水,小便不利,腹满因肿者,何也?答曰:此法当病水,若小便自利及汗出者,自当愈。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的“因”通“阴”。

B.“其女子不字。

”(《太素·骨空》)的“字”意为怀孕。

C.“妇人乳中虚,烦乱呕逆,安中益气,竹皮大丸主之。

”(《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的“乳”意为乳房。

D.“有病肾风者,面胕庞然壅。

”(《素问·评热病论》)的“胕”意为浮肿。

8【单选题】(4分)以下不含有委婉语的句子是:()A.“男子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

”《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B.“右二味,末之,炼蜜和丸,枣核大,内藏中,剧者再内之。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C.“新内勿刺,新刺勿内。

”(《灵枢·终始》)D.“子由既抱西河之疾,不能亲自校勘,即命子婿对读,一时未遑卒业,迁延岁月,而观化之期已至,故前后异同若此。

医古文综合练习详解

医古文综合练习详解

十三综合练习(一)扁鹊过赵赵王太子暴疾而死鹊造宫门曰吾闻国中卒.①有壤土之事....②得无有急乎中庶子之好方者应当之曰然.③王太子暴疾而死扁鹊曰入言郑毉秦越人能活太子中庶子难.④之曰吾闻上古之为毉者曰苗父苗父之为毉也以菅.⑤为席以刍.⑥为狗北面而祝.⑦发十言耳诸扶而来者举而来者皆平复如故子之方能如此乎扁鹊曰不能又曰吾闻中古之为毉者曰俞柎俞柎之为毉也搦脑髓束肓莫..⑧炊灼九窍而定经络死人复为生人故曰俞柎子为方能若是乎扁鹊曰不能中庶子曰子之方如此譬若以管窥天以锥刺地所窥者甚大所见者甚少钧若子之方岂足以变骇童子哉扁鹊曰不然物故有昧揥而中蛟头掩目而别白黑者太子之疾所谓尸厥者也以为不然入诊之太子股阴当温耳中焦焦..⑨如有啸者声然者皆可治也中庶子入报赵王赵王跣足而趋出门曰先生远辱幸临寡人先生幸而有之则粪土之息得蒙天履地而长为人矣先生不有之则先犬马..⑩填沟壑矣言未已涕泣沾襟扁鹊遂为诊之(节选自汉·刘向《说苑·辨物》)【要求】1、给上文断句;2、注释文中加点号的词语;3、今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参考答案】1、断句:赵。

死。

曰。

事。

乎。

曰。

然。

死。

曰。

子。

曰。

父。

也。

席。

狗。

祝。

耳。

者。

者。

故。

乎。

能。

曰。

柎。

也。

髓。

莫。

络。

人。

柎。

乎。

曰。

能。

曰。

此。

天。

地。

大。

少。

方。

哉。

曰。

然。

头。

者。

疾。

也。

然。

之。

温。

声。

也。

王。

曰。

辱。

人。

之。

矣。

之。

矣。

已。

襟。

之。

2、注释(文中加点号的词语):①卒:通“猝”,突然。

②壤土之事:指葬埋之事,即丧事。

③然:是的,是这样;对。

④难(nàn[去声]):发难。

⑤菅:草。

⑥刍:草。

⑦祝:祈祷。

⑧肓莫:膏肓、膈膜。

莫:通“膜”。

⑨焦焦:象声词。

⑩犬马:喻赵王自己。

3、语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中庶子说:“你的医术不过如此,就想治疗太子之病,打个比方,犹如用竹管看天,用锥子刺地,所看的对象很大,而看到的内容却很小。

与苗父、俞柎相比,你的医术即便是小孩子也不会感到惊奇啊!”(二)史称华佗以恃能厌事为曹公所怒荀文若请曰佗术实工人命系焉宜议能以宥.①曹公曰忧天下无此鼠辈邪.②遂考竟佗至仓舒病且.③死见医不能生始有悔之之叹嗟乎以操之明略见几然犹轻杀材能如是文若之智力地望以的然之理攻之然犹不能返其恚执柄者之恚真可畏诸亦可慎诸原.④夫史氏之书于册也是使后之人宽能者之刑纳贤者之谕.⑤而惩暴者之轻杀故自恃能至有悔悉书焉后之惑者复用是为口实..⑥悲哉夫贤能不能无过苟置之理矣或必有宽之之请彼壬人..⑦皆曰忧天下无材邪曾不知悔之日方痛材之不可多也或必有惜之之叹彼壬人皆曰譬彼死矣将若何曾不知悔之日方痛生之不可再.⑧也可不谓大哀乎(《刘宾客文集·华佗论》)【要求】1、给上文断句;2、注释文中加点号的词语;3、今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医古文课后习题解答.doc

医古文课后习题解答.doc

扁鹊传1.怎样理解扁鹊能“视见垣一方人。

以此视病,尽五藏痼结,特以诊肌舄名耳” 逼畿句言舌?因舄作者#1以理解扁鹊以肌测病的高超酱技,便以扁鹊具有“视垣一方人”的特具功能来加以解释。

2.扁鹊言忍舄自己“非能生死人也,此自富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反映了怎檬的酱孥能使疾病好^舆痊愈,而不能起死回生。

逼是唯物的W«o3.扁鹊提出“六不治”的具骨沙内容是什么?它拳寸彳爰世有何影警?“六不治”的具醴内容是:“瞒恣不^於理”,“轻身重财”,“衣食不能it”,藏对定”,“形羸不能服桑”,“信巫不信酱”。

其中尤其是“信巫不信酱”反映酱孥科孥摆脱巫彳标迷信的束缚而得到才蜀立,由朝着理昇革,奠定中理^基碟的《素冏》、《九卷》(即《霰柩》),就是在酱巫分道榻镰的前提下,各息结了先秦以的^践经经舆研究成果而诞生的。

4.怎檬理解扁鹊行酱“随俗舄燮” ?扁鹊i®用全面的酱廉技彳标,根摞各地的民俗,改燮行酱的科别,盈心盈力地舄平民解除病痛。

华佗传1.“兼通敷籍'舆“合潺不遏I■妪重”的“I■攵”在表意上有何不同?前者意舄“多部”,表示多;彳爰者意舄“畿”,表示少。

2.怎檬理解“然本作士人,以WMIt,意常自悔” ?束溪日寺期儒舆酱的地位有高下之不同,加上他是者儒出身,“兼通t■攵经”;革佗生性淡泊,又“恃能厩食事”, 更不H 曹操。

3.本文彳楚哪畿彳固方面^明革佗是“人命所杲系”的人?一是革佗酱彳标全面而高超,彳能傅文所载多则酱案可二是曹操所患5MM,每次ft作,革佗针刺即愈,而革佗被般彳爰,曹操“豆JM未除”;三是曹操爱子念舒病危,而革佗已被般,遂至死於非命。

4.革佗因何原因被曹操般害?因革佗家乡郎在安徽亳杲系,而到河南言午昌“暮视” 曹操,“久递家思屋帚”,便告假回家探视,# “置辛以妻病,I■攵乞期不反”,任懑曹操“累害呼,又敕郡杲系ft遣”,革佗“才酋不上道”。

彳爰被曹操查出“虚诈”,遂被般害。

医古文练习题(打印版)

医古文练习题(打印版)

医古文练习题(打印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黄帝内经中,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与______密切相关。

2.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提出“______”的治疗原则,强调辨证施治。

3.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药物的分类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三级分类法。

4. 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提出了“______”的治疗原则,强调预防为主,治疗为辅。

5. 王叔和在《脉经》中详细论述了______种脉象,为后世脉诊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6. 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提出了“______”的治疗原则,强调调和阴阳,平衡脏腑。

7.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提出了“______”的治疗原则,强调辨证论治,因时制宜。

8.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提出了“______”的治疗原则,强调脾胃为后天之本。

9. 明代医家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提出了“______”的治疗原则,强调补肾为本,调和阴阳。

10. 清代医家叶天士在《温热经纬》中提出了“______”的治疗原则,强调清热解毒,凉血养阴。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黄帝内经》中“治未病”的思想及其对现代中医临床的指导意义。

2. 试述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提出的“六经辨证”体系及其临床应用。

3.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药物分类的方法有哪些特点?请举例说明。

4. 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提出的“治未病”原则有哪些具体内容?请结合现代中医临床实践进行分析。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论述王叔和在《脉经》中对脉诊的贡献及其对后世中医脉诊的影响。

2. 论述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提出的“阴阳平衡”治疗原则及其在现代中医临床的应用。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五行学说2. 辨证论治3. 草部、木部、金石部4. 治未病5. 二十四6. 调和阴阳7. 辨证论治8. 脾胃为后天之本9. 补肾为本10. 清热解毒二、简答题1. 《黄帝内经》中“治未病”的思想强调预防为主,治疗为辅,主张通过调养身体,增强正气,预防疾病的发生。

医古文课后习题解答

医古文课后习题解答

扁鹊传1.怎样理解扁鹊能“视见垣一方人。

以此视病,尽见五藏症结,特以诊胍为名耳”这几句话?因为作者难以理解扁鹊以胍测病的高超医技,便以扁鹊具有“视见垣一方人”的特异功能来加以解释。

2.扁鹊认为自己“非能生死人也,此自当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反映了怎样的医学观?医学能使疾病好转舆痊愈,而不能起死回生。

这是唯物的医学观。

3.扁鹊提出“六不治”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它对後世有何影响?“六不治”的具体内容是:“骄恣不论於理”,“轻身重财”,“衣食不能适”,“会阳并,藏气不定”,“形羸不能服药”,“信巫不信医”。

其中尤其是“信巫不信医”反映医学科学摆脱巫术迷信的束缚而得到独立,由经验学朝着理论医学昇华,奠定中医学术理论基础的《素问》、《九卷》(即《灵柩》),就是在医巫分道扬镳的前提下,总结了先秦以来医学的实践经经舆研究成果而诞生的。

4.怎样理解扁鹊行医“随俗为燮”?扁鹊运用全面的医疗技术,根据各地的民俗,改燮行医的科别,尽心尽力地为平民解除病痛。

华佗传1.“兼通数经”舆“合汤不过数种”的“数”在表意上有何不同?前者意为“多部”,表示多;後者意为“几”,表示少。

2.怎样理解“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东汉时期儒舆医的地位有高下之不同,加上他是习儒出身,“兼通数经”;华佗生性淡泊,又“恃能厌食事”,更不愿“专视”曹操。

3.本文从哪几个方面说明华佗是“人命所县”的人?一是华佗医术全面而高超,从傅文所载多则医案可见;二是曹操所患头风,每次发作,华佗针刺即愈,而华佗被杀後,曹操“豆风未除”;三是曹操爱子仓舒病危,而华佗已被杀,遂至死於非命。

4.华佗因何原因被曹操杀害?因华佗家乡在安徽亳县,而到河南许昌“专视”曹操,“久远家思归”,便告假回家探视,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任凭曹操“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华佗“犹不上道”。

後被曹操查出“虚诈”,遂被杀害。

丹溪翁传1.“尽去而旧学,非是也”的意思是什么?惟知悌爲什么对朱震亨提出这个要求?意爲完全抛弃你过去学习的内容,因爲那些是不正确的。

医古文针灸甲乙经序课后习题

医古文针灸甲乙经序课后习题

医古文针灸甲乙经序课后习题一、判断题(对者打“”,错者打“”)1、出现于新石器时代的石针石针刺的原始工具。

()2、从“针灸”两字的先后顺序可推知,针法的出现早于灸法。

()3、我国针灸传入朝鲜、日本等国的时间是在公元8世纪。

()4、针灸开始传入欧洲的时间是公元16世纪末17世纪初。

()5、《灵枢》较完整地论述了经络腧穴理论、刺灸方法和临床治疗等,对针灸医学作了比较系统的总结。

()6、“足臂十一脉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论述了经络、腧穴等,反映了针灸学的早期面貌。

()7、八会穴是由《内经》首先提出的。

()8、《针灸甲乙经》石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

()9、对体表病理现象的推理,是经络学说形成的依据之一。

()10、经络学说的产生是建立在古代医家对人体解剖和生理研究的基础上。

()二、单项选择1、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是()A.《灵枢》B.《难经》C.《针灸甲乙经》D.《针灸大成》E.《足臂十一脉灸经》2、最早绘制彩色针灸图的医家是()A.皇甫谧B.孙思邈C.王惟一D.王焘E.杨继洲3、针灸铜人的设计者是()A.孙思邈B.杨继洲C.王执中D.王惟一E.滑伯仁4、《针灸甲乙经》发展确定了多少个腧穴()A.345B.453C. 354D. 361E.3495、在家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的基础上,汇集历代诸家学说和实践经验总结而成的针灸专著是()A.《医宗金鉴·刺灸心法》B.《针灸甲乙经》C.《针灸大成》D.《铜人腧穴针灸图经》E.《针灸逢源》6、最早提出总结十四经脉的著作是()A.《十四经发挥》B.《黄帝内经》C.《针灸甲乙经》D.《铜人腧穴针灸图经》E.《针灸逢源》7、反映经络学说早期面貌的著作是()A.《黄帝内经》B.《难经》C.《帛书》D.《灵枢》E.《甲乙经》三、双项选择1、反映针灸学核心理论经络学说的早期面貌的著作是()A.《足臂十一脉灸经》B.《灵枢》C.《素问》D.《难经》E.《阴阳十一脉灸经》2、北宋著名针灸学家王惟一对针灸学的主要贡献是()A.首次绘制彩色针灸挂图B.设计制作两具针灸铜人C.编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D.著《十四经发挥》E.创用阿是穴和指寸法四、多项选择1、针灸疗法的优点主要是()A.疗效明显B.操作方便C.经济安全D.易于接受E.适应证广2、在针具发展变化过程中曾使用过()A.骨针B.石针C.铁针D.金银针E.青铜针3、孙思邈对针灸学的贡献主要有()A.绘制“明堂三人图”B.设计制作针灸铜人C.提出阿是穴D.创用指寸法E.提出十四经概念4、皇甫谧著《甲乙经》主要参考了下列哪些书籍()A.《素问》B.《灵枢》C.《难经》D.《伤寒论》E.《明堂孔穴针灸治要》5、明代主要针灸著作有()A.《针灸大全》B.《针灸问对》C.《针灸聚英》D.《针灸逢源》E.《神应经》6、唐太医署负责掌管医药教育,内设针灸医学专业,其中有:()A. 针博士一人B. 针助教一人C.针讲师十人D.针工二十人E.针生二十人五、简述1、针灸治病的特点是什么?2、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专书是什么?3、我国现存最早的经脉专著是什么?4、简述我国针灸医学史上的三次大总结。

医古文课后答案[3篇]

医古文课后答案[3篇]

医古文课后答案[3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医古文课后答案的资料3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第1篇史称华佗以恃能厌事。

为曹公所怒。

荀文若请曰。

佗术实工。

人命系焉。

宜议能以宥①。

曹公曰。

忧天下无此鼠辈邪②。

遂考竟佗。

至仓舒病且③死。

见医不能生始有悔之之叹。

嗟乎。

以操之明略见几。

然犹轻杀材能如是。

文若之智力地望。

以的然之理攻之。

然犹不能返其恚。

执柄者之恚。

真可畏诸。

亦可慎诸。

原④夫史氏之书于册也。

是使后之人宽能者之刑。

纳贤者之谕⑤。

而惩暴者之轻杀。

故自恃能至有悔悉书焉。

后之惑者。

复用是为口实⑥。

悲哉。

夫贤能不能无过。

苟置之理矣。

或必有宽之之请。

彼壬人⑦皆曰。

忧天下无材邪。

曾不知悔之日。

方痛材之不可多也。

或必有惜之之叹。

彼壬人皆曰。

譬彼死矣。

将若何。

曾不知悔之日。

方痛生之不可再⑧也。

可不谓大哀乎。

【加点号的词语】:工:高明。

①宥:宽舒。

②邪:同“耶”,语气助词,吗。

③且:副词,将要。

生:试活命。

④原:推究的本意。

⑤谕:劝戒;告诫。

轻:轻率。

⑥口实:借口;凭据。

苟:如果。

⑦壬人:奸佞之人。

曾:竟然。

⑧再:重复,第二次。

【加横线的句子】:唉!以曹操的聪明大略、能够洞察入微的才干,尚且如此轻率地杀戮能士;以荀彧(文若)的智慧、地位和声望,又用实在的道理进行规劝,尚且不能使曹操的愤怒有所缓和而宽恕华佗,那么执掌大权之人的愤怒,就真的是令人畏惧啊!也是令人必须慎重对待的啊!《素問》,載道之書也,詞簡而義深,去古漸遠,衍文錯簡仍或有之,故非吾儒不能讀。

學者以易心求之,宜其茫若望洋,淡如嚼臘。

遂直以爲古書不宜於今,厭而棄之,相率以爲《局方》之學。

閒有讀者,又以濟其方技,漫不之省。

醫道隱晦,職此之由。

可歎也!震亨三十歲時,因母之患脾疼,衆工束手,由是有志於醫。

遂取素問讀之,三年似有所得。

又二年,母氏之疾以藥而安。

因追念先子之內傷,伯考之瞀悶,叔考之鼻衄,幼弟之腿痛,室人之積痰,一皆歿於藥之誤也。

心膽摧裂,痛不可追,然猶慮學之未明。

医古文课后题

医古文课后题

(二)词义辨析1.及晋侯梦大厉,被发及地。

达到坏大门及寝门而入。

和及日中,负晋侯出诸厕。

到迟速本末以相及。

及2.焉惧伤我,焉逃之?怎样么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有灾祸兴,而无改焉。

一样子之祸孰大焉此3.为秦伯使医缓为之公梦疾为二竖子。

变成厚为之礼而归之赠送馈人为之。

成遂以为殉。

体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灾。

皿虫为蛊。

谷之飞亦为蛊。

(三)词语注释1被(发)2.(搏)膺3.何如4.二竖5.膏肓、6.(将食,)张7.(而)出语10.倍梦(12张13.末(疾)14.相(晋国)15.(元)阙16.(其)17社稷到18是以19.(于)文20谓之(五)断句1.膏肓俞无所不疗而古人不能求其穴是以晋景公有疾秦医缓者视之曰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晋侯以为良医而孙真人乃笑其拙为不能寻其穴而灸之也若季子豫之赤龙丹又能治其膏肓上五音下之鬼无待于灸也是缓非特拙于不能灸亦无杀鬼药矣其亦技止于此哉王执中《针灸资生经·膏肓俞》)2.秦有良医日和日缓彼其望色辨候洞见膏肓非所谓神灵诡异者欤乃其论针灸述汤药言言典要开启后人又何其纯粹以精也岂不以疾病常有怪病罕逢惟能知常方能知变故于命名之日早以和缓自任欤夫疾病虽多不越内伤外感不足者补之以复其正有余者去之以归于平是即和法也缓治也毒药治病去其五良药治病去其七亦即和法也缓治也天下无神奇之法只有平淡之法平淡之极乃为神奇否则眩异标新用违其度欲求近效反速危亡不和不缓故也雄自束发受书习举子业东涂西抹迄无所成遂乃决然舍去究心于灵素诸书自张长沙下迄时彦所有著述并皆参观仲景夐乎尚已其他各有专长亦各有偏执求其纯粹以精不失和缓之意者千余年来不过数人因思医学至今芜杂已极医家病家目不睹先正典型群相率而喜新厌故流毒安有穷哉救正之法惟有执简驭繁明白指示庶几后学一归醇正不惑殊趋爰将数十年所稍稍有得而笔之于简者都为一集名日医醇不幸刻本尽付祝融求之二年不可复得近因左足偏废艰于步履坐卧一室乃追忆医醇中语随笔录出不及十之二三儿辈复请付梓予以并非全书不欲更灾梨枣而门下士以为虽非全豹亦见一斑且指迷处正复不少若并此湮没则大负从前医尚和缓之苦心矣勉从其请改题日医醇賸义而自序其巅末如此惟愿阅是编者谅予之心悲予之遇匡其不逮而惠教之则幸甚(费伯雄《医醇賸义·自序》)。

医古文习题.doc

医古文习题.doc

习题1.實2.備3.蘇4.歸5.蠶6.懺7.醜8.達9.燦 10.蓋歸範協陳興農衆嚮極從讓無後歴賓餞釐變義蠱樂圖穀類節獲歸麥一、单选1.在“惟十有三祀,王访于箕子”(《尚书》二则)中“惟”的意思为()A.只不过B.思C.希望D.发语词,无意义2.在“惟天阴骘下民,相协厥居”(《尚书》二则)中,“骘”的意思为()A.安定B.评定C.确定D.肯定3.在“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尚书》二则)中“畀”与“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中哪个词意相同()A.叙B.锡C. 攸D.伦4.在“我闻在昔鲧堙洪水,汩陈其五行”(《尚书》二则)中“汩”之义为()A.水声B.扰乱C.败坏D.创造5.在“农用八政”(《尚书》二则)中,“农”的意思为()A.农民B.农业C.农村D.努力6.在“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尚书》二则)中“允”之义为()A.允许B.诚实C.确实D.公允7.在“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尚书》二则)中“雍”之义为()A.太平B.安定C.享乐D.和睦8.在“百姓昭明。

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尚书》二则)中“百姓”指()A.黎民B.平民C.群众D.百官9.在“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

平在朔易”(《尚书》二则)中“在”之义为()A.存在B.考虑C.观察D.研究10.在“允釐百工,庶绩咸熙”(《尚书》二则)中“百工”指()A.百姓B.百官C.工匠D.百业11.在“惟天阴骘下民,相协厥居”(《尚书》二则)中“厥”之义为(A.短缺B.昏厥C.他们D.我们12.在“惟天阴骘下民,相协厥居”(《尚书》二则)中“协”的意思为()A.顺从B.逼迫C.协调D.和谐13.在“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尚书》二则)中“畴”的含义为()A.种类B.酬谢C.姓氏D.耕田14.在“天墬未形,冯冯翼翼”(《淮南子》三则)中“墬”之义为()A.坠落B.队列C.地D.下15.在“吐气者施,含气者化”(《淮南子》三则)中“施”之义为()A.施行B.蔓延C.施舍D.展开16.在“火上荨,水下流,故鸟飞而高,鱼动而下”(《淮南子》三则)中“荨”之义为()A.荨麻B.寻找C.上滕D.燃烧17.在“虎啸而谷风至,龙举而景云属”(《淮南子》三则)中,“属”的意思为()A.归属B.属于C.下注D.会集18.在“星辰者,天之期也”(《淮南子》三则)中“期”的意思为()A.期待B.聚会C.约束D.必定19.在“其人兑形小头,隆鼻大口”(《淮南子》三则)中“兑”之义为(A.尖B.秃C.直D.圆20.在“有二神混生,经天营地,孔乎莫知其所终极”(《淮南子》三则)中“孔”的意思为()A.孔洞B.深远C.广大D.虚无21.在“精神何能久驰骋而不既乎”(《淮南子》三则)中“既”之义为()A.既然B.已经C.以往D.停止22.下列句中加点字哪个是古今字()A.“清妙之合专.易,重浊之凝竭难,故天先成而地后定”B.“天墬.未形,冯冯翼翼”C.“蚕珥丝而商弦绝,贲星坠而勃海决”D.“夫静漠者,神明之定也”1.惟天阴骘下民,相协厥居,我不知其彝伦攸叙。

医古文课后习题及答案

医古文课后习题及答案

医古文课后习题及答案医古文,即古代医学文献,是研究古代医学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文献资源。

通过对医古文的学习,不仅可以了解古代医学的发展,还能从中汲取智慧,为现代医学的发展提供参考。

以下是一些医古文的课后习题及答案,供学习者参考。

习题一:请解释以下医古文中的术语:1. 脉象2. 五味3. 四气答案:1. 脉象:指的是通过触摸脉搏来诊断病情的方法,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2. 五味:指的是酸、苦、甘、辛、咸五种基本味道,每种味道对应不同的身体功能和治疗作用。

3. 四气:指的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用于描述药物的性质,指导临床用药。

习题二:《黄帝内经》中提到的“治未病”是什么意思?请结合实际例子说明。

答案:“治未病”是《黄帝内经》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意指在疾病尚未形成之前就进行预防和干预。

例如,通过合理饮食、适度运动、调整情绪等方法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

习题三:简述《伤寒杂病论》中关于“辨证论治”的基本思想。

答案:《伤寒杂病论》中“辨证论治”的基本思想是:根据病人的具体症状和体征,进行细致的诊断,然后根据诊断结果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这种方法强调个体差异和疾病变化,体现了中医治疗的个性化和动态性。

习题四:请列举三种古代常用的医疗器具,并简述其用途。

答案:1. 针灸针:用于针灸治疗,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穴位来调节气血,治疗疾病。

2. 火罐:通过在皮肤上形成负压,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用于治疗肌肉疼痛、风湿等病症。

3. 药碾:用于将药材研磨成粉末,便于煎煮或制成药丸,提高药效。

习题五:解释“阴阳五行”在中医理论中的作用和意义。

答案:“阴阳五行”是中医理论的基础。

阴阳代表了自然界和人体内部的两种基本力量和属性,五行则指的是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元素。

在中医中,阴阳五行用来解释和指导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治疗方法的选择。

通过这些习题的练习,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医古文的相关知识,为深入研究古代医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医古文习题四

医古文习题四

《医古文》习题四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正确选项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涂黑。

多涂、少涂、错误均无分。

每小题1分,共35分)1.“其肯游艺于医乎”,句中“其”表示()A祈使语气B反问语气C推测语气D发语词2.“夫以蕞尔之躯,攻之者非一涂”,句中“蕞尔”指()A脆弱貌B拘谨貌C渺小貌D草率貌3.“未信宿辄谢去”,句中“信宿”指()A半夜B一宿C近宿D两宿4.以下“是”字用法不同于他句的是()A翁穷昼夜是习B似逢我公,车边病是也C苟见枝叶之辞,去本而末是务D翁之卓卓如是,则医特一事而已5.以下各词和今天意义相同的是()A“于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一句中的“考验”B“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 一句中的“贵人”C“贯穿《内经》之言,以寻其指归” 一句中的“贯穿”D“俾工徒勿误,学者惟明” 一句中的“学者”6.“索隐行怪,後世有述焉”的“述”正确解释是:()A阐述B说明C叙述D遵循7.提出“六不治”观念的课文是()A《丹溪翁传》B《扁鹊传》C《华佗传》D《病家两要说》8. “其死何如时?”曰:“鸡鸣至今。

”句中“鸡鸣”是古时辰名,相当于今天的()A 23~1时B 1~3时C 3~5时D 5~7时9.以下各字在句中用的是本义的是()A“和之者若响,随之者若影”中的“响”B“饮食伺衅,成肠胃之眚”中的“眚”C“此圣贤所以精思极论尽其理也”中的“极D“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中的“本”10.以下包含使动用法的是()A亦所以极元气之和也B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C使其言而是,则智者所见畧同D扁鹊过齐,齐桓侯客之11.“神农之所作,不刊之书也”一句中“不刊”的意思是()A 指没有出版过B 不能改动的C 指没有流传下来D 指不公开12.以下“惟”用为表肯定语气助词的是()A 惟好生者畧察之B俾工徒勿误,学者惟明C深惟针艾之法,旧列王官之守 D 苞无穷,协惟一13.“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麤至浅之思”一句中“今”的意思是()A 现在B 今人C如果 D 发语词14.以下“见”字用法不同于其他句子的是()A病应见于大表,不出千里,决者至众B精气内伤,不见于外C已故到谯,适值佗见收 D 比类合谊,以见指撝15.“吐痰一升许,而蒙首之绵减半;仍用防风通圣饮之。

医古文课后习题及答案

医古文课后习题及答案

医古文课后习题及答案【篇一:医古文基础知识答案】本章内容要点1 .简答①什么是工具书?工具书的作用是什么?所谓工具书,是指按一定的排检次序将有关知识、资料或事实加以汇编,专供检索查考的书籍。

它具有解释疑难、辅助自学、指示门径、提供线索、搜集资料的作用②使用部首检字法,应注意哪些问题?了解各种字(词)典的部首差异;分析字形结构,找出哪一个偏旁是形符;熟悉部首的变体;有些字本身就是部首,不要拆开查找;不容易看出部首的难查字,可以查找“难查字表”或“检字表”。

③以《康熙字典》为例,说明汗字部首的位置。

汉字绝大多数为合体字,合体字中表示意义的部分称为写形符。

《康熙字典》以形符为部首。

其位置主要有以下几种:药、芹、岑、宫,部首在上;然、焚、惫、裳,部首在下;涨、衫、辅、挞,部首在左;放、形、歉、割,部首在右;问、圑、舆、向,部首在内;固、围、闾、阎,部首在外。

④工具书的编排方法最常见的有哪几种?最常见的有部首编排法、笔划编排法、音序编排法、主题事类编排法。

⑤下列各字分别在《康熙字典》、新《辞海》、新《辞源》、《汗语大字典》的哪一部首?闻:《康熙字典》、新《辞源》在耳部,新《辞海》、《汉语大字典》在门部:衢:《康熙字典》、新《辞源》在行部,新《辞海》、《汉语大字典》在彳部;瓣:《康熙字典》、新《辞源》在瓜部,新《辞海》、《汉语大字典》在辛部;衷:《康熙字典》、新《辞源》、《汉语大字典》在衣部,新《辞海》在亠部;慕:《康熙字典》、新《辞源》、《汉语大字典》在心部,新《辞海》在艹部;肥:《康熙字典》、新《辞源》在肉部,新《辞海》、《汉语大字典》在月部;肓:《康熙字典》、新《辞源》在肉部,新《辞海》在亡部,《汉语大字典》在月部;近:《康熙字典》、新《辞源》、《汉语大字典》在辵部,新《辞海》在辶部:陡:《康熙字典》、新《辞源》、《汉语大字典》在阜部,新《辞海》在“阝(左)”部;苗:《康熙字典》、新《辞源》、《漠语大字典》在艹部,新《辞海》在艹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后综合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在“饮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中,“上池之水”之义为A.天池之水B.上面的池水C.未沾地面的水D.倒入池中的水2、“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中,“由”之义为A.听随B.任从C.遵从D.盲从3、在“每一书已,向辄条其篇目”中的“条”之义为A.条理B.条目C.分条D、分条列出4、在“然性褊甚,恃能厌事,难得意”中,“褊”之义为()A、衣服狭小B、心胸狭小C、心胸不正D、偏心眼儿5、以下除……之外,都有病愈之义()A、差B、起C、閒D、甦6、“夫病多而方少,未有甚于温病者矣”中的“于”是A.介词,在B.介词,对于C.介词,被D.介词,比7、“发明至理,以遗教后世”中的“发明”义为A、阐发说明B、创造C、明显D、解释8、在“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物之滋”中,“假”之义为()A、伪劣B、凭借C、假冒D、使用9、在“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中,“壮”之义为A.动词,刺B.量词,灸的次数C.名词,艾灸名D.指壮年人的体质。

10、“蒇谋虽属乎生知,标格亦资于詁训”意在强调A、天资之聪明B、知识之完备C、方法之得当D、训诂之重要11、“佗舍去,妇稍小差”中,“稍”之义为A、稍微B、逐渐C、缓慢D、大略12、“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中,表示“身体”的一组词是A、末、内、皮B、本、外、毛C、末、外、毛D、本、内、皮13、“曾不可以告咳婴之儿”中,“咳婴”之义是A.刚会笑的婴儿B、咳嗽的婴儿C、男孩和女孩D、会咳嗽的女孩14、在“从老得终,闷若无端”中,“端”之义为()A、开头B、防备C、原因D、道理15、在“壮士之怒,赫然殊观”中,“赫然”之义为A、显赫的样子B、盛怒的样子C、可怕的样子D、骄傲的样子16、“使必待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中,“兵”之义为A、士兵B、军队C、武器D、战争17、“然而其文简,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中的“趣”的意思是A、趣味B、旨趣C、兴趣D、趋向18、在“昧经权之妙者,无格致之明”中,“经权”之义为A、常规和变化B、义偏于“经”,常法C、经常和权变D、义偏于“权”,权变19、以下喻废物利用的典故是A、他山之石可以攻玉B、断流之水可以鉴形C、壁影螢光,能资志士D、竹头木屑,曾利兵家20、“小儿戏门前,逆见,自相谓曰”中,“逆”之义为A、迎面B、背面C、转身D、不顺21、“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中,“没”之义+为A、没有B、埋没C、去世D、停止22、“姓秦氏,名越人。

少时为人舍长”中,“少时”是指A、小时候B、年轻时候C、时间很少D、没有时间23、“然吾乡诸医鲜克知之者”中,“鲜”之义为A、鲜明B、很少C、清楚D、新鲜24、“厥后博物称华,辨字称康,析宝玉称倚顿,亦仅仅晨星耳”中,“晨星”之喻义为A、喻人才难得B、喻人才稀少C、喻人才宝贵D、喻天降神才25、“如对冰壶玉鉴,毛发可指数也”中,“冰壶玉鉴”是比喻《本草纲目》的内容显得A、珍贵B、美好C、精彩D、清楚明白26、以下“之”用作第一人称代词的是:A.先生得无诞之乎?何以言太子可生也?B.闻太子不幸而死,臣能生之。

C.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

D.此余之所以载思而不敢避也。

27、《类经》序的作者是:A.张介宾B.王冰C.张从正D.李时珍28、在“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中,“赍”之义为()A、钱财B、凭借C、根据D、持29、“阳明勋业烂然,胡世宁笑其多一讲学”,中,“多”之义为A、只是B、增加C、多了D、还是30、“固非敢弄斧班门,然不屑沿街持钵” ,“沿街持钵”是指A、喻乞讨B、化缘C、此谓一味地依赖他人D、指和尚31、“忘躯徇物,危若冰谷”中,“冰谷”的喻义为:A.寒冷B.深渊C.险境D.困苦32、在“巨细通融,歧贰毕彻”中,“贰”之义为:A.基数词,二B.序数词,第二C.可疑D.分歧33、“世俗乐其浅近,相与宗之,而生民之祸亟矣”,“亟”的意思是A、急切B、快速C、频繁D、非常34、“普依准佗治,多所全济”的“所全济”是A、主语B、谓语C、宾语D、定语35、“俾工徒勿误,学者惟明”,“工徒”的意思是A、工匠B、木匠C、医生D、庸医36、以下不含有宾语前置的语句是A、翁穷昼夜是习B、夫壹人向隅,满堂不乐C、皮之不存,毛将安附D、孜孜汲汲,唯名利是务37、在“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中,“企踵”之义为()A、踮起脚跟B、仰慕C、盼望D、渴求38、下列句中,“之”用作宾语前置标志的是:A.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B.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C.多闻博识,知之次也。

D.下此以往,未之闻也。

39、“驰骋常人之域,故有一切之寿”中的“一切”意思是:A.一般的B.全部的C.完整的D.简单的40、在“处判针药,无得参差”中,“参差”之义为()A 、不齐 B、差错 C、交互 D、混乱41、在“稽其言有征,验之事不忒”中,“忒”之义为()A、特别B、虚假C、差错D、过分42、“望见桓侯而退走”中,“退走”之意为A转身逃跑 B后退逃跑 C转身走开 D后退走开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43 、下列构成古今字的关系的是()A、齐-剂B、蚤-早C、荒—肓D、见—现E、燿—耀44、以下含有使动用法的句子是A、庶厥昭彰圣旨,敷畅玄言B、一以参详,群疑冰释C、咸日新其用,大济蒸人D、考校尊卑,增益以光其意E、凡所加字,皆朱书其文45、下列句子中的“故”可释为“特地”的是A.若不得此药,故当死。

B.已故到谯,适值佗见收,怱怱不忍从求。

C.胎死,血脉不复归,必燥著母脊,故使多脊痛。

D.忍病十岁,寿俱当尽,不足故自刳裂。

E.故甘陵相夫人有娠六月。

46、下列文句中属于通假字的是A、“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的“厉”B、“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蚤从事”的“蚤”C、“太子何病,国中治穰过于众事”的“穰”D、“是以阳缓而阴急,故暴蹷而死”的“蹷”E、“搦髓脑,揲荒爪幕”的“荒”“幕”47、下面划线的词属“名词作状语”的是()A、始皆心服口誉B、并是书且弁髦置之C、余欲针除其疾病D、处判针药,无得参差E、圣学莫如仁48、下面的文字属于“会意字”的是()A、日B、休C、武D、盥E、江49、以下表时间短暂义的词语有A、少选B、有间C、须臾D、斯须E、不暇50、以下有偏义复词的是A、佗常在左右B、士大夫不耐痛痒C、询谋得失,深遂夙心D、扁鹊谓左右曰E、昧经权之妙者,无格致之明51、具有“死亡“义的词语是A、“昔仲尼没而微言绝“的”没”B、“无先生则弃捐填沟壑”的“弃捐填沟壑”C、“哀帝复使向子侍中奉车都尉歆卒父业”的“卒”D、“高年不禄”的“不禄”E、“使夭札之民咸登仁寿者”的“夭札”52、“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良由此也”中,与“良”同义的有A、若B、实C、信D、谅E、诚53、下列句中有形容词词尾的是A.夫以蕞尔之躯,攻之者非一涂。

B.从老得终,闷若无端。

C.泊然无感,而体气和平。

D.仰观俯察,莫不皆然。

E.翁闻之,涣焉无少凝滞于胸臆54.属于词义范围缩小的是A 闻B涕 C 禽 D 走E丈夫三、繁体字写简体字(略)四、词语注释题1、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

垣:2、今主君之病与之同,不出三日必间。

间:3、此病后三期当发,遇良医乃可济救。

三期:4、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

婴:5、夫子之为方也,若以管窥天,以郄视文。

以管窥天:6、或阴阳两虚湿热自盛者,又当消息而用之。

消息:7、孔安国序《尚书》曰:“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

”三坟:8、合欢蠲忿,萱草忘忧。

蠲:9、处判针药,无得参差。

参差:10、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

丝竹:11、若其虚诈,便收送之。

收:12、漆叶屑一升,青黏屑十四两,以是为率。

率:13、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

稔:14、至秦患之,乃燔灭文章,以愚黔首。

黔首:15盖义有深邃,而言不能该者,不拾以图,其精莫聚。

该:16、今删其要,以备篇籍。

删:五、翻译题1. 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蚤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活也。

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

2. 咸日新其用,大济蒸人,华叶递荣,声实相副。

盖教之著矣,亦天之假也。

3. 纵少觉悟,咸叹恨于所遇之初,而不知慎众险于未兆。

是由桓侯抱将死之疾,而怒扁鹊之先见,以觉痛之日,为受病之始也。

4.夫补者人所喜,攻者人所恶。

医者与其逆病人之心而不见用,不若顺病人之心而获利也,岂复计病者之死生乎?5. 若夫法天则地,随应而动,和之者若响,随之者若影,道无鬼神,独来独往。

6. 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唯名利是务。

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

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7、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

8、圣学莫如仁,先生能以术仁其民,使无夭札,是即孔子老安少怀之学也。

9、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

10、危急之际,奚堪庸妄之误投?疑似之秋,岂可纷纭之错乱?一着之谬,此生付之矣。

11、夫释缚脱艰,全真导气,拯黎元于仁寿,济羸劣于获安者,非三圣道,则不能致之矣。

12、予窥其人,睟然貌也,癯然身也,津津然谈议也,真北斗以南一人。

解其装,无长物,有《本草纲目》数十卷。

13、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六、句读题(用“o”号断句。

)抱朴子曰俗民既不能生生而务所以煞生夫有尽之物不能给无已之耗江河之流不能盈无底之器也凡人利入少而费用多者犹不供也况无锱铢之来而有千百之往乎人无少长莫不有疾但轻重言之耳而受气各有多少多者其尽迟少者其竭速其知道者补而救之必先复故然後方求量表之益若令服食终日则肉飞骨腾导引改朔则羽翮参差则世间无不通道之民也患乎升勺之利未坚而钟石之费相寻根抵之据未极而冰霜之毒交攻不知过之在己而反云道之无益故捐丸散而罢吐纳矣(葛洪《抱朴子·内篇·极言》)抱朴子曰o俗民既不能生生o而务所以煞生o夫有尽之物o不能给无已之耗o江河之流o不能盈无底之器也o凡人利入少而费用多者o犹不供也o况无锱铢之来o而有千百之往乎o人无少长o莫不有疾o但轻重言之耳o而受气各有多少o多者其尽迟o少者其竭速o其知道者o补而救之o必先复故o然後方求量表之益o若令服食终日o则肉飞骨腾o导引改朔o则羽翮参差o则世间无不信道之民也o患乎升勺之利未坚o而钟石之费相寻o根抵之据未极o而冰霜之毒交攻o不知过之在己o而反云道之无益o故捐丸散而罢吐纳矣o(葛洪《抱朴子·内篇·极言》)参考答案:一、单选1-5CCDBD 6-10DABBD 11-15BDACB 16-20CBDDA21-25CBBBD 26-30AADAC. 31-35CDCAC 36-42BBAABCB二、多选43AD 44ACD 45BD 46BCDE 47ABC 48BCD 49ABCD 50BCE 51ABDE 52BCDE 53ABCE 54CE四、词语注释垣:矮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