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文中的语言就像沙滩上的一颗颗贝 壳,是那பைடு நூலகம்丰富;又像一颗颗发光的钻石, 是那么精湛,那么引人入胜;还像一杯杯 龙井茶,耐人寻味。丰富、精湛、耐人寻 味的语言怎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田?品—— 品词赏句!语文课堂因为有了品词赏句, 文章才能真正被理解、感悟和鉴赏;课堂 才不会显得浮华、浅薄;学生才能更好地 读出味道来,才会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 统一。在课堂中品词赏句应该要像竹石一 样“咬定青山不放松”。
【评析】 :以上的片段教学,我没有繁琐多余的 内容分析和串讲串问,而是针对课文的重点句, 设计两三个核心问题,引导学生把握重点段落、 句子,抓住关键词句读进去,想开来,着力于引 导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这种“以读代讲”和 “以读悟情”不但落到了实处,而且提升了层次。 这样的读就充满语文味了。
二、品词析句,诠释“语文味”
教学工作千头万绪,实施起来仁 者见仁,智者见智,关键还是要根据 学生的特点,教学计划要想全面,做 到有针对性,落实要扎实到位,检查 工作要及时。较快的适应教材以及学 生的变化,做个适应发展的教育者。
2、迁移运用地写
迁移就是举一反三,就是学以致用,就是要 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因为语文是人类的最 重要的交际工具,掌握的目的就是为了运用,而 且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边学边用。孔子早在两千 多年前就提出了“学而时习之”和“举一隅而以 三隅反”的理论,这一论述都强调了一个“用” 字。因为,如果学了不用,或者不会用,知识就 成了死的了,就失去了学的意义。所以,在“新 课程的基本理念”中要求:要“指导学生正确地 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文”。
哪些语言需要我们带领孩子细细品味呢?
精妙的语言很多,教学中切忌面面俱到,平均使 用力气,应该根据文本的特点,有所侧重,有所选择, 力求做到让学生课课有所得。如,有牵一发而动全身 的语言,有看似平常却能直抵文本内涵的语言,有能 够引发学生想象,有能够拓展迁移,有利于学生积累 内化的语言 ……这样,细水长流,积少成多,我们就 不愁学生语言干巴无味,学生写起文章,语言自然会 生动起来。找准了语言训练点,我们就必须花时间引 导学生读好、读透、读深,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句子表 达的意思,还要知道作者怎样表达,为什么这样表达, 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也就是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 以然。
2、 在想象中品读
阅读教学中,想象是沟通学生与文本作 者心灵的桥梁。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 课文内容,还有利于学生去体会蕴含于文 章的深层意义,使文字在学生头脑中留下 清晰的印象,从而使学生走进文本,走进 作者,面对面地与作者、与文本对话,进 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和感悟。同时,想象 后的语言表达更加丰富,是我们对学生进 行语言训练极好的契机。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品读呢?
1、在发现、表演体验中品读 2、在想象中品读 3、在联系中品读 4 、在创设情境中品读 5 、在比较中品读 6、在模仿迁移中品读
……
1、在发现、表演体验中品读 :
小学语文面对的是“儿童”,对于 “儿童”来说,好奇心总是最强的,他们 喜欢发现,喜欢模仿,喜欢表演,他们自 己发现的东西往往是最令他们兴奋自豪的。
例:《“精彩极了”,“糟糕透了”》
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 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 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 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 引入歧途。
三、扎扎实实,写出“语文味” 1、横平竖直地写 小学低年级的“语文味”,侧重于识字写字和正确朗
读,这里主要谈谈写字。写字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 重要的基本功训练。写字教学进行得好,有利于巩固汉 字的认知,有利于进行各科书面作业,可以为今后的学 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还可以继承我国书法艺术的传统, 也能从中受到美的感染。因此,我们应该全面认识写字 教学的意义,高度重视写字教学。每课的生字都要扎扎 实实地教学生写对写好,横平竖直一笔一画地写,培养 学生严谨的作风,养成一丝不苟的习惯,通过写字修身 养性,受到美的熏陶。
《鸟的天堂》:
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 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 站在树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 真好听。
3、联系上下文品读
我们知道,语文中的字、词、句的情感总 是统一在一起的,他们不是孤立的。就字说字, 就句论句那是表面的理解,会显得很肤浅。因 为语言文字内在的隐藏的情味、意蕴、理趣等 存在于上下文中。因此,联系上下文是品词赏 句的一个好方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强化初读,整体 感知课文内容,要让学生直接面对课文,进入课 文。即一开始就让学生静下心来,充分地读书, 一直读到正确、流利、初知大意。其次,在精读 阶段,教师可针对课文的重点与难点,设计一两 个核心问题,引导学生把握重点段落、句子,抓 住关键词句读进去,想开来,教师且当个“红 娘”,在学生内容理解不到位,情感体会不到位 的地方,穿针引线”、“牵线搭桥,从而理解领 悟全篇内容,达到读出情,品出味,悟出效,习 得法,激活思的效果。
——《盘古开天地》片段
师:天和地终于成形了,盘古却累得倒了下去,倒下后,盘古的身体发生了 巨大的变化! 同学们,请你们轻声自由读第四自然段,多读几遍,一边读、一边想,相信你们会有 不少发现的!开始吧!
师巡视,指导读书姿势。 师: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这一自然段都是围绕第一句话写的。 师:是吗?围绕哪一句写的?你读一读。 生: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师:真棒!还有别的发现吗? 生:我发现第四自然段写的都是盘古的什么部位变成了什么。 师:哦!都是用……变成了……来写的,连句式特点都发现了! 生:还有!我发现盘古为了创造这个宇宙牺牲了自己;我发现盘古发生变化的东西,很
由读到写,迁移结合练笔的方式有很多: ①、从文章的表达方式:仿写词语、句子、段落等。
一些“概写”之处,用笔把空白点“补”出来,把“概 写”的地方“具体”起来,就是想象练笔。
③、写写“所思所悟所感”。 ④、写写“说”,学习课文后,想对自己说什么, 学了课文后想对文中的人物说什么。 ⑤、围绕“单元主题”练笔。如“写人”主题的文 章, 根据课文特点,分别设计写人的外貌、神态、动 作、心理活动、语言的小练笔。
苏萍
“语文味”要浓
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语文味” 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即“写 什么”“怎么写”。“语文味”具体表现 在能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 “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 “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
“语文味”的课堂是怎样的?
我认为,具有“语文味”的语文 课堂应该有朗朗的读书声,应该有 浓浓的情感体验,应该有扎实的语 言文字训练,应该有学习方法的习 得和学习习惯的自然渗透,应该有 自然和谐的师生互动场景.
在发现中品读
案例:
“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 巨大的变化。他呼出的气息,变成 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 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双 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四肢, 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 极;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 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 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 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 露……”
怎样才能上出具有“语文味”的语文课?
1、潜心阅读,读出“语文味” 2、品词析句,诠释“语文味” 3、扎扎实实,写出“语文味”
一、潜心阅读,读出“语文味” 学语文的本质是学语言,学生走不进文本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是读,是缺少了读中的品味与体验。学生能走进文本的最大秘诀 是什么?也是读,是有了读中的理解、品味与体验。著名特级教 师于永正指出:“任何一种语文能力的得来,都离不开读。读, 它本身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方法——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新课标明确指出:“每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 读……让学生逐步学会阅读、略读和浏览。”这就是说语文课既 要“读”又要“阅”,既要书声琅琅,又须“静思默想”。因为 学生只有静下心来,沉浸于文本之中,浸染于语境之中,才能调 动起他们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从不同的角度对文本作出不同 的解读,才能越来越深地走进语言文字描绘的境界之中,感悟字 里行间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 【案例片段】:
我在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第二课时,我先给学生 找出题目中的一对反义词(自己——别人),然后抓住关键的句 子,直奔重点,提出:文中第三自然段有一句话就说到了(自己 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自己又看别人的花)这样两层意思,找出来, 画上波浪线。引导学生读文。找出相关句子,然后指名提问,出 示: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接着,我组织学生围绕这 一部分内容进行了五次品读,通过第一次品读,了解句子写了两 层意思。第二次品读,找出文中哪些语句具体写“自己的花是让 别人看的”;哪些语句具体些“自己又看别人的花”。第三次品 读,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德国人养花的奇特。通过第四次 品读,学生在品析重点词中发现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花的海 洋 、应接不暇、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这些词让我们欣赏到了 德国奇丽的景色 。通过第五次品读,让学生在脑海里浮现出德 国奇丽的景色,并初步了解了德国人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的美德。
【案例分析】:
1、仿写句子 (1)小露珠爬呀,滚呀,越来越大,越来越亮。 (2)太阳公公散发的热量越来越大,小露珠的身
子越来越轻了。”用“越来越……”造句。
【案例分析】:
2、学习文章结构顺序的表达方式。
如教学课文《火烧云》时,随文练笔可分以下几步 进行:
(1)通过火烧云“像马、像大狗、像狮子”的段落,得 出按“动物的形态、动物的形态的变化和动物的形态的 消失”顺序写火烧云的变化。
象最后变成的东西;我发现这里有个省略号,表示盘古身体发生的变化还有很多 师:还有吗? 生:我还发现这个自然段有许多XX的XX,比如:隆隆的雷声…… 师(纠正):应该怎么读?隆隆的雷声。对了,继续说吧! 生:还有比如:茂盛的花草树木、滋润万物的雨露……这些词语都很美! 师: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生:…… 师:读书就应该像同学们这样,一边读、一边想,还要善于发现!
评析: 就这样,读中找“发现”,读后说 “发现”。在读一读、找一找、说一说 中,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他 们的思维处在积极活跃的状态之中。他 们不知不觉走进了文本,感受到了盘古 的神奇变化,领略了语言文字的表情达 意的精妙。在发现中学生不仅积累了这 些精妙的语言,还养成了读书就要这样 一边读一边发现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可 以说是一举多得呀!
(2)联系生活中的熟悉的动物,按顺序写一写。其中一 学生写道:一转眼,天空出现了一条大青鱼:这条鱼眼 睛睁得大大的,身上的鱼鳞排列的非常整齐。渐渐地, 鱼头不见了,身上的鱼鳞慢慢扩散,最后什么都不见了。
3、展开想象,补充空白。 根据教材的结构,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写
想象作文。例如,教学古诗《游园不值》,虽 然诗人没有进到园子里,但教学时可以以“第 二次游园”为题让学生展开想象,写一写园中 的美景。一个学生写道:叶绍翁走进园子看到 地上的小草一片碧绿,生机勃勃。一条鹅卵石 铺成的小路伸向远方。东墙边,柳树姑娘摆动 着柔软的腰肢跳起了优美的舞蹈;西墙边,迎 春花绽开了笑脸,蜜蜂在花丛中嗡嗡地闹着; 最引人注目的是朵朵杏花,远远望去,像一片 燃烧的晚霞。看着园中的美丽景色,叶绍翁想: “真的不虚此行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