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运送及处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本的采集和选择的基本要求:

1.选择准确的解剖部位、合适的时间、适当的设备采集标本; 2.采集足够量的标本,以保证检测的阳性率;
标本运送的基本要求:


1.所有常规性细菌学检验的标本需在采集后2h内送至微生物室,若延 迟送检,应放于安全防护盒内;脑脊液应在15分钟内送到; 2.尿液标本置于2-4℃冰箱保存不能超过24h; 3.疑似苛养菌感染的标本立即保温送检。
为什么要求多次采血?

(1)菌血症有“持续性”和“暂时性”之分,多次采血


可提高阳性检出率,减少漏检; 多次培养出“共生菌”,则可以确定为感染的病原菌; 出现多种细菌在排除污染可能后,可考虑“复数菌”败血 症的诊断。 (2)血液感染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多次采血培养有 助于循环外感染部位的诊断; (3)菌血症患者多数为间歇性,病原菌周期性出现在血 液中,在无菌时期不管临床症状经历的严重程度,患者血 液中的病原菌浓度水平相当低,因此要求多次采血,但 24h内一般不超过3次。
(三)血培养标本采集和运送
1.采集时间
患者出现寒战、体温升高前; 使用抗菌药物前; 患者已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下,若出现明显的发热前期症状,可在 寒战前或寒战后1h内采血;若无明显的寒战阶段,应在第二次服抗菌药 物前采血; 对于无明显感染病灶或未找到发热原因的发热患者,先在不同部位 采集2-3份血标本,间隔大于或等于1h,24h-36h后再次采集2份以上; 疑似沙门菌感染的患者在病程第1-2周采集静脉血;
正确的微生物学检验 始自正确的标本采取
失误的不同分布
分析后阶段 分析前阶段
41%
55%
4%
分析阶段
标本规范化采集的重要性



正确采集、处理与运送细菌培养的标本直接关系到 致病菌培养的正确性与阳性率的高低,是临床细菌 检验成功的关键。 标本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诊断结果的正误,不当的 标本可导致假阴性、假阳性结果的出现,因此标本 采集与处理的规范化是准确、及时地向临床提供重 要的临床感染信息的基础。 好的微生物检验标本可提升实验室工作效率及病患 照顾质量,降低医疗成本。




皮肤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定植于输液管

怀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患者,可采用培养方法(建议同时进行):
1.用Maki半定量培养法对血管内导管尖端片段进行培养: 采集: 用75%酒精消毒导管周围皮肤;移动导管,无菌剪刀剪取 尖端末端5cm,直接置入无菌试管中;立即送检,防止干燥,常规培 养不超过15min,4℃保存不超过2h。 接种: 用无菌镊子将5cm导管在血琼脂平皿上交叉滚动4次,然后 弃之,放入5%二氧化碳35 ℃温箱。 处理:若24h后血琼脂平皿生长>15个菌落,提示有潜在导管相关 性血流感染。 不推荐使用增菌肉汤培养,因为增菌扩大了污染的几率,导致结果 不可靠。
标本类型
烧伤或伤口拭子 牙周损伤拭子或直肠周围拭子 溃疡拭子或坏疽损伤拭子 压疮拭子 新生儿的胃抽取物 呕吐物或恶露 结肠造口术排出物
一、血、骨髓、静脉导管标本
(Fra Baidu bibliotek)血培养检测采血指征 临床上疑为败血症、脓毒血症或其他血液感染的 患者
1. 发热(≥38℃)或低温(≤36℃) 2. 寒战 3. 白细胞增多(>10×109/L,特别有“核左移”未成熟的或 杆状核白细胞增多) 4. 粒细胞减少(成熟的多核白细胞<1×109/L) 5. 血小板减少 6.皮肤粘膜出血 7.昏迷,休克、多器官衰竭 8 CRP升高
在评估可疑新生儿败血症时,除发热或低烧外, 很少培养出细菌,应该补充尿液和脑脊液培养。 对入院危重感染患者未进行系统性抗菌药物治疗之 前,应及时采集血培养。 骨髓炎或长期使用抗菌药物者骨髓培养阳性率高于 血培养。
(二)血培养检测消毒程序
1.皮肤消毒程序:严格执行三步法(防止皮肤寄生菌污染) (1)用75%酒精擦拭静脉穿刺部位待30s以上; (2)然后用1%-2%碘酊作用30秒或10%碘伏作用60秒, 从穿刺点向外画圈消毒,至消毒区域直径达3cm以上; (3)最后用75%酒精脱碘,待酒精挥发干燥后采血。 新生儿及对碘过敏的患者,只能用75%酒精消毒60s, 待穿刺部位酒精挥发干燥后穿刺采血。 2.培养瓶消毒程序: (1)用75%酒精消毒血培养瓶橡皮塞,作用60秒。 (2)用无菌纱布或无菌棉签清除橡皮塞表面剩余的酒 精,然后注入血液。
微生物样本采样基本原则
1.及时采集微生物标本作病原学检查 2.在抗菌药物使用前采集标本 3.采样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4.采样后立即送检甚至床旁接种尤其是厌氧培养 5.棉拭子标本宜用运送培养基 6.混有正常菌群污染标本,不可置肉汤培养 7.标本容器须灭菌处理,但不得使用消毒剂 8.送检标本应注明来源和检验目的

(一)采集指征

凡是发热、咳嗽和咳痰,痰呈脓性、粘稠或血性, 并伴有胸痛、气急,肺部闻及湿罗音,外周白细 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增高,X线检查提 示肺部有炎性浸润或胸腔积液,甚至出现感染性 休克和呼吸衰竭等患者,应采集痰液或下呼吸道 标本。 对可疑烈性呼吸道传染病(如SARS、肺炭疽、肺 鼠疫等)患者采集检验标本时必须注意生物安全 防护。
建议 :
同时采集2-3瓶; 需氧菌、厌氧菌各一份,采集后同时送检; 在采血后的2-5天无需重复采血培养;
2.采集部位 要求:从两侧上肢静脉采血,“双瓶双侧”采血 培养。至少做到“双侧双瓶”。必要时从下肢静 脉采血做第三套血培养。
不建议采集
(1)动脉血,因其诊断价值没有比静脉血更大; (2)静脉留置导管,因其常伴有高污染率。

无论采用何种采血方法,血培养可接受的 污染率通常是≤3%。
1.严格无菌操作,避免被体表或腔道正常菌群污染; 2.不要和血气、血沉的取血同时进行; 3.穿刺点消毒不使用低效消毒剂,切勿在静滴的静脉 处取血; 4.不宜从静脉导管或静脉留置口取血,若从该部位取 血,应在申请单上注明;最好同时静脉取血,以求 进行比对; 5.不推荐静脉血直接入瓶,以免血量控制不好或对患 者不利; 6.不主张换针头入瓶,以免增加污染的机会。 7.采血前把血培养瓶从冰箱拿出后,待恢复至室温后 采集,采集后切勿放回冰箱。

(二)采集时间




在抗生素应用前采集痰标本; 标本采集后1~2h内必须立即进行实验室处理; 咳痰标本应用最早且广泛,但也是最受争议的标本 ; 取标本前应摘去牙托,清洁口腔如刷牙和漱口; 深咳,采集标本过程中要有专业的医务人员指导; 对于细菌性肺炎,痰标本送检每天1次,连续2~3天; 不建议24h内多次采集,除非痰液外观性状改变; 怀疑分枝杆菌感染者,应连续收集3天清晨痰液送检。

经胸壁针刺吸引物
偶尔用于原因不明的肺炎或贴近胸壁的病灶。
胃内采痰法
用于结核杆菌感染的婴幼儿患者
小儿取痰法
用压舌板向后压舌,用棉拭子伸入咽部,小儿受刺激后咳出分泌物。


雾化取痰法
无痰或痰量极少时可用,使用5%NaCl雾化导痰。哮喘患者不能用该法。
痰标本的运送、保存




1.标本采集后2小时内送至实验室;否则可导致肺炎链球 菌、流感嗜血杆菌等苛养菌死亡; 2.延迟送检或待处理标本应置于4 ℃冰箱保存(疑似肺炎 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苛养菌的例外),但应在24小时 内处理; 3.对可疑烈性呼吸道传染病(SARS、炭疽、鼠疫等)的 标本,必须全过程注意生物安全; 4.经口腔部污染的标本均不可以做厌氧菌培养。
微生物标本采集、运送及处理



1.前言 2.标本采集的要求及原则 3.标本的正确采集
①血、骨髓、静脉导管 ②呼吸道标本 ③泌尿道标本 ④消化道标本 ⑤生殖道标本 ⑥化脓和创伤标本 ⑦穿刺液标本 ⑧眼、耳、鼻、咽拭子标本 ⑨组织标本 ⑩结核菌培养
主要内容



4.厌氧菌培养的采集及处理 5.支原体培养
无临床意义的标本

在有正常菌群出现的感染部位(皮肤、粘膜、消化道和上呼吸 道),可能会出现正常菌群过杂、过度生长,掩盖真正的病原菌, 这类标本建议临床重取替代标本或说明不处理的原因。
替代标本及建议
可重取组织或抽取物 可重取组织或抽取物 可重取组织或抽取物 可重取组织或抽取物 不处理 不处理 不处理
微生物标本的保存

储存环境
4℃冰箱
标本来源
尿液、痰液、粪便


35℃温箱
室温
脑脊液细菌培养标本
眼、耳、鼻、咽、血管导管、 组织、体液、生殖道、 厌氧菌培养标本、 血液培养瓶 指甲,头发,皮肤刮取物培养标本


标本收集部位
非无菌部位 眼 耳 呼吸道 消化道 泌尿道 皮肤 毛发 无菌部位 血液 脊髓液 胸膜液 腹膜液 关节液
5.血培养标本的运送 要求:(1)采集后的血培养瓶应在1小时之内 送往实验室。 (2)血培养瓶在接种前和接种后均不 得冷藏和冷冻。
血液标本的处理



1.自动化血培养系统: 立即放入仪器内,直到仪器报警提示阳性瓶后进行下一步操作。 2.传统血培养瓶: 放入35 ℃温箱孵育,每日观察,若有生长情况立即转种,若第7天仍 无菌生长,需要进行末次接种。
(三)采集方法 1. 自然咳痰法
以晨痰为佳。用清水反复漱口,用力 咳出呼吸道深部的痰,痰液直接吐入无菌 容器中,尽快送检。否则有的细菌(如肺 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在外界可能死 亡。不能及时送检的标本,室温保存≤2h。 要求采到肺深部的痰液,不要唾液。



2.创伤性取痰方法(均由医生操作):
4.采血量 要求: 成年患者推荐的采血量为每套不少于10ml,每 瓶不少于5ml。 婴幼儿患者推荐的采血量为每瓶不少于2ml。
说明:血标本采集的量是影响检出率的最重要的因素。成人
血培养采血量在2~30ml之间,病原菌检出率与采血量成正 比例增长。每增加1ml的血液,病原菌的检出率增加3.2%。 儿童患者因为血液中病原菌浓度较高,血培养量无需等同于 成人。对血液病患者或者血容量相对较低的患者建议使用儿 童瓶来减少血液的采集量增加病原菌的检出率。
双相培养瓶
二.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标本培养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最常见的为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发生率与导管种 类、导管相关医疗操作的频率、患者病情等因素有关。 短期留置的血管内导管,皮肤定值菌通过皮下隧道移植到导管尖端, 随后引发感染; 长期留置的血管内导管,导管头被细菌污染,导管腔发生细菌定植, 引发感染; 血行传播的细菌可定值在血管内导管中,引发新的病灶。
所谓“双瓶双侧”,是指从一个部位采血 接种一套培养瓶,再从另一部位采血接种另 一套培养瓶。(通常是双臂) 所谓“双侧双瓶”,是指从一个部位采血 接种一个需氧瓶,再从另一部位采血接种另 一个厌氧瓶。 一次静脉采血注入到多个培养瓶中应视为 单个血培养。

3.采集次数 要求: 对怀疑菌血症、真菌血症的成人患者,推荐 同时采集2~3套(不同部位)血培养标本。(即 双瓶双臂同时采集血培养标本。) 婴幼儿患者,推荐同时采集2次(不同部位) 血培养标本。
经支气管镜抽吸法(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防污染样本毛刷等)
直接从肺部感染病灶采集高浓度的病原菌,较为安全,但不能避免咽喉部正 常菌群污染。

经人工气道吸引分泌物(导管吸痰、防污染灌洗等)
较为采用,但人工气道常有致病菌或定值菌存在,建议采集前先做细胞血筛 查。


经气管穿刺吸引物
采集到的下呼吸道标本不受上呼吸道污染,常用于厌氧菌培养,但患者不易 接受。

2.采集外周静脉血培养: 采集至少2份血培养,至少1份经外周静脉血穿刺采血,至少1份从 导管中心或静脉留置口隔膜取血,两者之间采血时间应≤5min。
Maki 滚动法
二 、 呼吸道标本
咳痰途经口咽部 不可避免地受到污染
唾液中口咽部定植菌的浓度可达108 ~ 109/ml。 研究显示,国内常规痰标本中约半数存在 唾液严重污染现象。


标本管理安全:
1.所有标本采集和处理过程应无菌操作,防止污染原则下认真进行; 工作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如戴手套、口罩,穿防护服,如有需要则要 求戴防护眼罩。 2.所有标本都应置于防漏、密封、不易破损的无菌容器中运送,条码 上应清晰注明标本的所有资料,并在规定时间内安全送至微生物室。 3.不能以带针头的注射器直接运送标本送至实验室,应将标本移至无 菌容器中,密封后送检。 4.已渗漏的标本拒绝接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