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三制冷剂与载冷剂
第2讲:制冷剂、载冷剂、冷冻机油及压焓图
![第2讲:制冷剂、载冷剂、冷冻机油及压焓图](https://img.taocdn.com/s3/m/3c59234a852458fb770b5694.png)
第2讲:制冷剂、载冷剂、冷冻机油§2-1 制冷剂制冷剂又称制冷工质,用英文单词(Refrigcrant)的首位字母“R”作为代号。
它是一种在制冷循环过程中利用液体气化吸收热量,又在外功的作用下,把气体液化放出的热量传给周围介质的物质。
它易于气化,又易于液化。
在制冷装置中,没有制冷剂就无法实现制冷。
高压制冷剂。
按可燃性和毒性分类,分为不可燃、可燃、易燃、低毒、高毒等组别。
●制冷剂的选用原则制冷剂应具备一些基本要求,可以从热力学、物理化学、安全和经济等方面来考虑。
(1)热力学的要求①在大气压下,制冷工质的蒸发温度(沸点)t0要低。
这样不仅可以获取比较低的温度,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的蒸发温度t0下,使其蒸发压力P0高于大气压力,以避免空气进入制冷系统影响换热设备的换热效果和设备的使用寿命。
同时,在一定的蒸发温度下,蒸发压力高于大气压力,系统一旦发生泄漏时容易发现。
②要求制冷剂在常温条件下,要有比较低的冷凝压力P k,以免对处于高压下工作的压缩机、冷凝器及排出管道等设备的强度要求过高。
通常按正常蒸发温度t0和常温下的冷凝压力P k将制冷工质分为以下三种:a.高温制冷工质(或称低压制冷工质):t0>0℃,P k<2~3kg/cm2。
如R11、R113、R114等,这些制冷剂适用高温环境下空调系统用的离心式压缩机。
b.中温制冷工质(或称中压制冷工质):0℃>t0>-70℃,P k<15~20 kg/cm2。
如氨(R717)、氟利昂12(R12)、氟利昂22(R22)、氟利昂500(R500)、氟利昂502(R502)等,这类制冷剂使用范围比较广,适用于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制电冰箱、食堂小冷库、空调用制冷系统、大型冷藏库等制冷装置中。
c.低温制冷工质(或称高压制冷工质):t0<-70℃,P k>20kg/cm2.如氟利昂13(R13)、氟利昂14(R14)、氟利昂23(R23)、氟利昂503(R503)等,这类制冷剂只适用于复叠式制冷装置中的低温部分或在-70℃以下的低温制冷设备。
制冷剂和载冷剂
![制冷剂和载冷剂](https://img.taocdn.com/s3/m/72da9440804d2b160a4ec014.png)
三、常用制冷剂的性质
1.氨(R717) a、 氨单位容积制冷量大,压力适中。 常温下Pk< 1.5MPa;当 to >—33.4℃ 时,P0>1个大气压。 b、氨与水可以任何比例互相溶解,不会引起结冰而堵塞管道 通路。但水分会使to升高,并对铜及铜合金(磷青铜除外)有腐蚀作 用,故液氨中含水量不超过0.2%。 c、氨难溶于润滑油的制冷剂,因此,氨制冷系统中的管道和 换热器的热表面上会积有油膜,影响传热效果。 d、氨有毒。当空气中氨的容积浓度达0.5%—0.6%时,人 停留半小时就会引起中毒。 e、氨具有可燃性,在16%~25%时遇明火会有爆炸危险; 目前,规定氨在空气中的浓度不应超过20mg/m3。 f、氨的绝热指数较高,使压缩机的排气温度较高。 g、氨价格便宜。
第二章 制冷剂和载冷剂
第一节 制 冷 剂
三、常用制冷剂的性质
1) 氟利昂12(CF2Cl2 ) a、R12五色、无味,毒性小。在标准大气压下其蒸发温度为- 29.8℃; b、水在R12中的溶解度很小,为防止冰塞现象,R12产品中的 含水量不得超过0.0025%; c、R12能够与润滑油以任意比例互相溶解 ; d、R12极易渗漏且不易被发现,所以要求制冷系统有足够的 密封性。 R12目前广泛应用于中、小型制冷装置,如电冰箱、空调器 和去湿机等。
第二章 制冷剂和载冷剂
第一节 制 冷 剂
一、对制冷剂的要求
1、制冷剂冷凝压力不太高 ;蒸发压力不低于大气压力 ; 2、单位容积制冷量要大 ,以缩小压缩机的尺寸 ; 3、制冷剂的临界温度要高 ,而凝固温度要低 ; 4、制冷剂的粘度和密度应尽可能小,以减少流动阻力; 5、导热系数要大,以提高热交换设备的传热系数,减少传热面积; 6、所用的材料无腐蚀性,与润滑油不起化学作用,高温下不分解; 7、对人体无害,无燃烧和爆炸危险,使用安全; 8、易于取得,价格便宜。
制冷剂与载冷剂
![制冷剂与载冷剂](https://img.taocdn.com/s3/m/141420e3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61.png)
A对
B错
空调用制冷技术
空调用制冷技术
C 10PPM
D 5PPM
空调用制冷技术
(单选)
5、氨制冷剂的代号是( D ) 。
制冷剂载冷剂
A R718
B R12
C R22
D R717
空调用制冷技术
制冷剂载冷剂 (单选)
6、R407C的热力性质与( C )相近。
A R718
B R12
C R22
D R717
空调用制冷技术
制冷剂载冷剂 (单选)
A 易燃易爆有毒 B 溶于水 C 不溶于润滑油 D 与铜及铜合金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空调用制冷技术
制冷剂载冷剂
(判断)
12、R134a制冷剂的热力性质与R12制冷剂相同,所以不用做任何
改变,就可以替代R12用于制冷设备(B
)。
A对
B错
空调用制冷技术
制冷剂载冷剂 (判断)
A
13、混合制冷剂有共沸溶液和非共沸溶液之分。 ( )
较高温度下遇明火可引起爆炸
备注
0.5% 爆炸极限
空调用制冷技术
制冷剂
2 常用制冷剂的性质
(2)氟利昂 氟利昂的共性:
(1)存在“冰堵”现象 (2)存在“镀铜”现象 (3)对某些高分子材料存在“膨润”作用 (4)不燃或燃烧性较低,不爆,无毒或毒性小
空调用制冷技术
制冷剂
2 常用制冷剂的性质
(2)氟利昂 氟利昂的分类:
制冷剂与载冷剂
空调用制冷技术
主要内容
制冷的基本理论知识
1、制冷剂的性质 2、载冷剂的性质
空调用制冷技术
1 制冷剂的分类与命名
制冷剂
制冷剂与载冷剂
![制冷剂与载冷剂](https://img.taocdn.com/s3/m/d63e3d17bb68a98271fefae5.png)
制冷剂与载冷剂制冷剂是制冷机中的工作介质,故又称制冷工质。
制冷剂在制冷机中循环流动,在蒸发器内吸取被冷却物体或空间的热量而蒸发,在冷凝器内将热量传递给周围介质而被冷凝成液体,制冷系统借助于制冷剂状态的变化,从而实现制冷的目的。
载冷剂又称冷媒,是在间接供冷系统中用以传递制冷量的中间介质。
载冷剂在蒸发器中被制冷剂冷却后,送到冷却设备中,吸收被冷却物体或空间的热量,再返回蒸发器重新被冷却,如此循环不止,以达到传递制冷量的目的。
本章主要介绍制冷剂必备的特性以及常用制冷剂和载冷剂的主要性质。
2.1 制冷剂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是一种在系统中循环工作的,汽化和凝结交替变化进行传递热量的工作流体。
系统中的制冷剂在低压低温下汽化吸热(实现制冷),而在高压高温下凝结放热(蒸汽还原为液体)。
有适宜的压力和温度,并满足一定条件的可作为制冷剂的物质大约有几十种,常用的不过十几种。
在空调、冷藏中广泛使用的制冷剂不过几种。
2.1.1制冷剂的种类与编号2.1.1.1制冷剂的种类与分类可作为制冷剂的物质较多,其种类如下:1)无机化合物,如水、氨、二氧化碳等。
2)饱和碳氢化合物的氟、氯、溴衍生物,俗称氟利昂,主要是甲烷和乙烷的衍生物,如R12、R22、R134a等。
3)饱和碳氢化合物,如丙烷、异丁烷等。
4)不饱和碳氢化合物,如乙烯、丙烯等。
5)共沸混合制冷剂,如R502等。
6)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如R407C等。
通常按照制冷剂的标准蒸发温度,将其分为三类,即高温、中温和低温制冷剂。
所谓标准蒸发温度,是指在标准大气压力下的蒸发温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沸点。
1)高温(低压)制冷剂:标准蒸发温度t s>0℃,冷凝压力Pc≤0.2~0.3MPa。
常用的高温制冷剂有R123等。
2)中温(中压)制冷剂:0℃>t s>-60℃, 0.3MPa<Pc<2.0MPa。
常用的中温制冷剂有氨、R12、R22、R134a、丙烷等。
3)低温(高压)制冷剂:t s≤-60℃。
制冷剂与载冷剂
![制冷剂与载冷剂](https://img.taocdn.com/s3/m/b710951b767f5acfa1c7cd59.png)
制冷剂与载冷剂制冷剂是制冷机中的工作介质,故又称制冷工质。
制冷剂在制冷机中循环流动,在蒸发器内吸取被冷却物体或空间的热量而蒸发,在冷凝器内将热量传递给周围介质而被冷凝成液体,制冷系统借助于制冷剂状态的变化,从而实现制冷的目的。
载冷剂又称冷媒,是在间接供冷系统中用以传递制冷量的中间介质。
载冷剂在蒸发器中被制冷剂冷却后,送到冷却设备中,吸收被冷却物体或空间的热量,再返回蒸发器重新被冷却,如此循环不止,以达到传递制冷量的目的。
本章主要介绍制冷剂必备的特性以及常用制冷剂和载冷剂的主要性质。
2.1 制冷剂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是一种在系统中循环工作的,汽化和凝结交替变化进行传递热量的工作流体。
系统中的制冷剂在低压低温下汽化吸热(实现制冷),而在高压高温下凝结放热(蒸汽还原为液体)。
有适宜的压力和温度,并满足一定条件的可作为制冷剂的物质大约有几十种,常用的不过十几种。
在空调、冷藏中广泛使用的制冷剂不过几种。
2.1.1制冷剂的种类与编号2.1.1.1制冷剂的种类与分类可作为制冷剂的物质较多,其种类如下:1)无机化合物,如水、氨、二氧化碳等。
2)饱和碳氢化合物的氟、氯、溴衍生物,俗称氟利昂,主要是甲烷和乙烷的衍生物,如R12、R22、R134a等。
3)饱和碳氢化合物,如丙烷、异丁烷等。
4)不饱和碳氢化合物,如乙烯、丙烯等。
5)共沸混合制冷剂,如R502等。
6)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如R407C等。
通常按照制冷剂的标准蒸发温度,将其分为三类,即高温、中温和低温制冷剂。
所谓标准蒸发温度,是指在标准大气压力下的蒸发温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沸点。
1)高温(低压)制冷剂:标准蒸发温度t s>0℃,冷凝压力Pc≤0.2~0.3MPa。
常用的高温制冷剂有R123等。
2)中温(中压)制冷剂:0℃>t s>-60℃, 0.3MPa<Pc<2.0MPa。
常用的中温制冷剂有氨、R12、R22、R134a、丙烷等。
3)低温(高压)制冷剂:t s≤-60℃。
制冷剂、载冷剂和冷冻机油
![制冷剂、载冷剂和冷冻机油](https://img.taocdn.com/s3/m/46f989ca6c85ec3a86c2c58a.png)
六、 冷冻机油
3.凝固点 润滑油在试验条件下,冷却到停止流动的温度,称为凝固点。用 于制冷压缩机的润滑油,凝固点应越低越好。一般凝固点应低于-40℃。当 润滑油与制冷剂互相溶解时,凝固点将会降低。
4.闪点 润滑油(在开口盛油器内)加热到它的蒸汽与火焰接触时,发生闪火 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制冷压缩机所用的润滑油其闪点应比最高排气温度 高15-30℃,以免引起润滑油的燃烧与结焦。通常对氨、R12和R22用的润 滑油,其闪点应在160-170℃以上。
4.单位容积制冷量qv要大。这样在制冷量一定时,可以减少制冷剂的循环量,缩小压缩机 的尺寸。
5.导热系数要高,粘度和密度要小。以提高各换热器的传热系数,降低其在系统中的流动 阻力损失。
6.绝热指数k要小。由绝热过程中参数间关系式可知,在初温和压缩比相同的情况下, K↑→T2↑。可见,k小可降低排气温度。
R134a不含氯原子,标准蒸发温度约为-26.5℃,凝固温度约为-160℃,在
常温下冷凝压力0.771Mpa。 它不宜采用合成泡沸石作为干燥剂。 R134a对普通橡胶有更强的易膨胀湿润特性,所以密封材料宜采用氢化丁晴
橡胶、氯化橡胶。另外R134a本身无润滑性能,因此对润滑油有更高的要求。
四、制冷剂的命名规则
-50
-60
固体
0 10 20 30 40 50%
氯化钠盐水:共晶点-21.2℃、共晶浓度22.4% 盐水的凝固点与浓度的关系
氯化钙盐水:共晶点-55℃、共晶浓度29.9%
五、载冷剂
在共晶点的左侧,如果盐水的浓度不变 ,而温度降低,当低于该浓度所对应的 凝固点时,则有冰从盐水中析出,所以 共晶点左面的曲线称为析冰线。
活塞式制冷压缩机中。 3.高压低温制冷 冷凝压力Pk≥20Kg/cm2(绝对),T0≤-70℃。 如R13(CF3Cl)、R14(CF4)、二氧化碳、乙烷、乙烯等,这类制冷剂适
冷库制冷剂以及载冷剂
![冷库制冷剂以及载冷剂](https://img.taocdn.com/s3/m/1ea2308bcc175527072208ee.png)
冷库制冷剂以及载冷剂
根据对国内外大中型冷库制冷剂使用情况的调研,分析了大中型冷库制冷剂的现状。
根据国际上最新的文献,评论了冷库制冷剂应用的发展新动向。
结果表明:在国内外大中型冷库中,目前采用氨制冷剂是主流,今后氨仍然将是主要制冷剂。
在蒸发温度-35℃以上,压缩式制冷采用氨制冷剂是最节能的。
采用氨制冷剂的关键问题是安全问题。
在制冷剂的发展动向中,CO2系统成为新一代制冷剂关注的重点,CO2/ NH3复叠式制冷系统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在间接制冷系统中,采用氨水替代乙二醇作为载冷剂,可以使系统能耗明显降低。
1)在国内外大中型冷库中,目前采用氨制冷剂是主流,今后氨仍然将是主要制冷剂。
采用氨制冷剂关键是安全问题,应该采取足够的防护措施,保证操作人员安全和公共安全。
2)我国冷藏企业中,尤其是中小企业,许多未配备针对氨制冷剂的防护设备,缺乏有关制冷系统故障的应急处理预案。
冷库安全问题必须引起企业和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
3)根据国外专家的评估,在蒸发温度-35℃以上,压缩式制冷采用氨制冷剂是最节能的。
蒸发温度在-35℃以下,采用CO2与氨复叠式制冷,不仅可以降低初次投资、提高效率,而且大大减少了系统的充氨量、提高了食品冷加工企业的安全系数。
4)在间接制冷系统中,采用氨水替代乙二醇作为载冷剂,由于其黏度较小可以使系统能耗明显降低。
该流程已经在法国得到一定的推广应用。
制冷剂和载冷剂之间有什么区别?
![制冷剂和载冷剂之间有什么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c6e3608927284b73f34250bb.png)
制冷剂和载冷剂之间有什么区别?
在制冷职业,有这么两大类物质制冷剂和载冷剂,有一些关于这领域不是很了解的人很容易就会弄混,把其作同一种物质去看待,那么制冷系统中制冷剂指的是载冷剂吗?其实这是不对的,制冷剂和载冷剂是有显着的差异的,接下来我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到底如何区分制冷剂和载冷剂。
制冷剂,又称制冷工质,在南方一些地区俗称雪种,是一种在制冷系统中不断循环并经过其自身的状况变化以实现制冷的作业物质。
制冷机中完成热力循环的工质。
它在低温下汲取被冷却物体的热量,然后在较高温度下搬运给冷却水或空气。
在蒸气压缩式制冷机中,运用在常温或较低温度下能液化的工质为制冷剂,如氟利昂(饱满碳氢化合物的氟、氯、溴衍生物),共沸混合工质(由两种氟利昂按一定份额混合而成的共沸溶液)、碳氢化合物(丙烷、乙烯等)、氨等;在气体压缩式制冷机中,运用气体制冷剂,如空气、氢气、氦气等,这些气体在制冷循环中一直为气态;在吸收式制冷机中,运用由吸收剂和制冷剂组成的二元溶液作为工质,如氨和水、溴化锂(分子式:LiBr。
白色立方晶系结晶或粒状粉末,极易溶于水)和水等;蒸汽喷射式制冷机用水作为制冷剂。
制冷剂的首要技术指标有饱满蒸气压强、比热、粘度、导热系数、表面张力等。
但是作为载冷剂其自身的作用以及参数都和制冷剂有着显着的差别,经过上述的描述咱们开始关于制冷剂有了些了解,针关于载冷剂,其实浅显来讲载冷剂不能够制作冷量,它的作用只在于作为一个载体,将冷量进行传递。
说白了,载冷剂就是用来制作冷量的,而载冷剂是用来传递冷量的,所以制冷系统中制冷剂指的是载冷剂这一说法是不正确的。
所以大家不要混淆。
冰河冷媒应用于制冷行业,彻底解决了传统载冷剂腐蚀设备、效能低下、污染环境的三大难题。
常见的制冷剂和载冷剂
![常见的制冷剂和载冷剂](https://img.taocdn.com/s3/m/9d2eecde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00.png)
常见的制冷剂和载冷剂常用的制冷剂有:一、无机化合物:如①氨〔R717〕:氨有良好的热力性能,其标准蒸发温度—33.3℃氨具有强烈刺激作用,并且具有比较大的毒性,对人体有肯定的危害,氨可以燃烧和爆炸,但是氨的单位容积制冷量较大,蒸发压力和冷凝压力适中,氨还对钢铁不腐蚀,但含水时会对铜及铜合金〔磷青铜除外〕有腐蚀作用,因此,一般使用中含水量<0.2%,采纳无逢钢管,氨还价廉易得;②水〔R718〕:水作为制冷剂最大的优点是无毒、无臭、不燃不爆、汽化潜热大而且极易获得,但水的蒸汽比容很大,因此它的单位容积制冷量很小,水作为制冷剂只能制取0℃以上的冷冻水;二、甲烷和乙烷的卤素衍生物,这些物质无毒、难燃,绝热系数小,故排气温度低,分子量大,但其价格昂贵,泄漏不易被觉察,比重大,工质循环量大,故流动阻力损失大,耗功增加,对天然橡胶有腐蚀作用。
.氟里昂遇到明火或高温会分解出有毒有害气体,因此在氟里昂车间禁止明火和高温。
.如①氟里昂12〔R12〕:R12是早期中小型空调和冰箱中使用较普遍的制冷剂,R12在大气压下的沸点为—29.8℃,凝固点为—158℃。
.R12易溶于润滑油,为确保压缩机的润滑油应使用粘度较高的冷冻机油。
.R12中水的溶化度很小,且无色、无臭、对人体危害极小,其分子中不含氢原子,因而也不燃不爆,但其在大气中的寿命长,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
.属于中温制冷剂。
.②氟里昂22〔R22〕:R22的热力学性能与氨很相近,其沸点是—40.8℃,凝固点是—160℃,但是R22不燃不爆,在大气中的寿命约20年。
.R22对绝缘材料的腐蚀性较R12为大,毒性也比R12稍大。
.R22的化学性能不如R12稳定,分子极性也比R12大,故对有机物的膨润作用强。
.③氟里昂11〔R11〕R11在大气压力下蒸发温度为23.7℃,凝固点—111℃。
.由于分子量大,冷凝压力很低,所以主要用于空调用离心式制冷压缩机中。
.因为它含有三个氯原子,毒性较R12大。
第二章__制冷剂和载冷剂
![第二章__制冷剂和载冷剂](https://img.taocdn.com/s3/m/73ff098802d276a200292ed0.png)
第二章制冷剂和载冷剂在制冷装置中实现制冷循环的工作物质称为制冷剂,简称制冷工质。
一、对制冷剂的要求(一)热力学方面的要求1)在大气压力下制冷剂的蒸发温度要低,便于在低温下蒸发吸热;2)常温下制冷剂的冷凝压力不宜过高;3)单位容积制冷量要大;4)制冷剂的临界温度要高;5)绝热指数应低一些。
表2-1 绝热压缩温度(蒸发温度-20℃,冷凝温度30℃)制冷剂R717R12R22R502压缩比绝热指数绝热压缩温度/℃6.131.311104.921.136404.881.184604.51.13236(二)物理化学方面的要求1)制冷剂在润滑油中的可溶性;2)制冷剂的粘度和密度尽可能小;3)导热系数和放热系数要高;4)对金属和其他材料不产生腐蚀作用;5)具有化学稳定性;6)具有一定的吸水性。
(三)其他方面的要求1)制冷剂对人体健康无害。
制冷剂的毒性级别分为六级,见表2-2。
2)价格便宜,容易购买。
表2-2 制冷剂毒性分级标准级别条件产生的结果制冷剂蒸气在空气中的体积百分比作用时间/min1 2 3 4 5 60.5~1.00.5~1.02.0~2.52.0~2.5202056060120120120以上致死致死开始死亡或成重症产生危害作用不产生危害作用不产生危害作用二、制冷剂的种类常用制冷剂按其化学组成可分为四类;即无机化合物、氟利昂(卤代烃),碳氢化合物(烃类)、混合制冷剂。
(一)无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的制冷剂有氨(NH 3)、水(H 2O )、二氧化碳(CO 2)等。
其中氨是常用的一种制冷剂。
国际上规定用RXXX 表示制冷剂的代号,无机化合物制冷剂的代号为R7XX ,其中7表示无机化合物,7后面两个数字是该物质分子量的整数。
如氨的代号为R717,水的代号为R718,二氧化碳的代号R744。
(二)氟利昂(卤代烃)氟利昂是饱和烃类(饱和碳氢化合物)的卤族衍生物的总称。
氟利昂也用R和数字表示它的代号,氟利昂的化学分子式为Cm Hn Fx Cly Brz,氟利昂的代号用“R(m–1)(n+1)X BZ”表示。
制冷剂与载冷剂
![制冷剂与载冷剂](https://img.taocdn.com/s3/m/d311220f6c85ec3a87c2c526.png)
2.1.2 refrigerant composition
Inorganic compounds, hydrocarbons, halocarbons and mixtures 1. Inorganic compounds: R7×× ×× NH3-R717 CO2-R744 H2O-R718 -
(1) Behavior with lubricating oil
2)miscible ) Complete miscibility: R11, R12, R21, R113, R500. Partial miscibility: R22, R114, R152 and R502. Critical solution temperature Rich-oil and poor-oil layers
(1) Behavior with lubricating oil
The temperature does affect much on the miscibility. The property of miscibility is advantageous and disadvantageous to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1) appropriate pressure Condensing pressure Pc ↓ Pc <=12~15 bar Evaporating pressure Pe Pe ≥ B (atmospheric pressure) appropriate Pc / Pe , for one-stage compression system, Pc / Pe <=8~10
4. Other requirements
(1) no harm to health,non-toxicity, , , without any pungent smell. Toxicity grades :1-6 NH3: level 2,R22: level 5. , : The higher the grade number, the less toxic the substance. (2) cost: should be cheap and be acquired easily
制冷剂与载冷剂
![制冷剂与载冷剂](https://img.taocdn.com/s3/m/315a687a4afe04a1b071dea8.png)
5/R134a) 为7.1℃
10%,制冷量略有下降,且 器、单元
(23/25/5 (非共沸
传热性能稍差,制冷效率约 式空调器
2) 混合工质)
下降5%,温度滑移较大,应 和小型冷
改进蒸发器和冷凝器的设计。 水机组
R410A (R32/R12 温度滑移 A1/A1 0 1730 与R22相比,系统压力为其 房间空调
由两种或多种制冷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的制冷剂,在一定压力下 平衡的液相和气相的组分相同,且保持恒定的沸点,这样的混合物称为 共沸混合制冷剂。
例如R125/134a(50/50),编号为R507A 编号法则:已商品化的共沸混合制冷剂给予编号,序号从500开始。
X-element-N
4、饱和碳氢化合物 甲烷(CH4)—R50,乙烷(C2H6)—R170 丁烷及以后的烷类按序号600依次编号,如丁烷为R600、 R600a。
X-element-N
(1)天然矿物油:由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组成,只能 与极性较弱或非极性制冷剂相溶。
矿物油的应用范围
国际品种 L-DRA/A
L-DRA/B
L-DRB/A L-DRB/B
ISO品种 主要组成
工作 温度
L-DRA
深度精制矿物 油(环烷基、 高于石蜡基或白油) 40℃
合成烃油
L-DRB
中温(中压)制冷剂:压力0.3-2.0 MPa,温度-60-0℃,如R12、 R22、R717、R142b、丙烯、丙烷等。这类制冷剂适用的温度范围较 广,一般的空调制冷系统以及-70℃以上的单级和两级压缩式制冷装置 均采用这种制冷剂。
低温(高压)制冷剂:压力≥2.0 MPa,温度<-60℃,如R13、 R14、乙烯、乙烷等。它们多用于制取-70℃以下的低温。
新型载冷剂
![新型载冷剂](https://img.taocdn.com/s3/m/c39d6353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e4.png)
新型载冷剂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可持续发展蓝图上,提出了“节能环保”的战略举措,在能源领域推出了“低碳循环”的发展理念,引领正在实施的“绿色发展”。
目前,节能技术发展和改进已成为我国实现节能减排的关键技术。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制冷和空调市场,制冷行业的发展从提高经济效益、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多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中国政府在多个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源来推动制冷行业的技术改进和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新型载冷剂在制冷行业的发展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已经开发出了一系列新型载冷剂,它们具有优良的制冷性能、节能降耗、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等优点,极大地影响了制冷行业的发展方向。
新型载冷剂的原理可以分为物理原理和化学原理两种。
物理原理是利用载冷剂的自身性质,通过不同的凝结温度和压缩率,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目前,已经有一些载冷剂,如碳醇制冷剂、普鲁士模式制冷剂、活性水制冷剂等,它们具有良好的节能性能,在各种制冷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化学原理的新型载冷剂,是利用反应热来转化为低温冷量,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由于新型载冷剂具有低分子量、高反应速率、低污染、环境友好等优点,使得新型载冷剂在制冷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新型载冷剂的发展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首先,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制冷行业科研和技术改进所投入的资金,加快新型载冷剂的研发进度,以满足当前市场对新型载冷剂的需求。
其次,企业也应做好科技创新的工作,不断尝试新的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节能减排效果,努力把新型载冷剂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最后,大学应该加强科研人员的素质教育,拓展研究领域,培养新一代专业技术人才,以支持新型载冷剂的高标准发展。
总之,中国制冷行业的发展将不断推进制冷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新型载冷剂的研发和应用,必将为我国实现“节能环保”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贡献出重要的力量。
制冷剂与载冷剂的区别
![制冷剂与载冷剂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b528211adaef5ef7bb0d3c61.png)
制冷剂与载冷剂的区别制冷剂是制冷机中的工作介质,故又称制冷工质。
制冷剂在制冷机中循环流动,在蒸发器内吸取被冷却物或空间的热量而蒸发,在冷凝器内将热量传递给周围介质而被冷凝成液体,制冷系统借助于制冷剂状态的变化,从而实现制冷的目的。
载冷剂又称冷媒,是在间接供冷系统中用以传递冷量的中间介质。
载冷剂在蒸发器中被制冷剂冷却后,送到冷却设备中,吸收被冷却物体或空间的热量,再返回蒸发器重新被冷却,如此循环不止,以达到传递冷量的目的。
在盐水制冰、冰蓄冷系统、集中空调等需要采用间接冷却方法的运作过程中,需使用载冷剂来传送冷量。
载冷剂在制冷系统的蒸发器中被冷却后,用来冷却被冷却物质,然后再返回蒸发器,将热量传递给制冷剂。
载冷剂起到了运载冷量的作用,这样既可减少制冷剂的充灌量,减少泄露的可能性,又易于解决冷量的控制和分配问题。
载冷剂是在间接冷却的制冷装置中完成把被冷却系统物体或空间的热量传递给制冷剂的冷却介质。
这种中间冷却介质也称为第二制冷剂。
载冷剂的循环是在蒸发器中被制冷剂冷却并送到冷却设备中吸收被冷却系统的热量,然后返回蒸发器将吸收的热量传递给制冷剂,而载冷剂重新被冷却;使用载冷剂能使制冷剂集中在较小的循环系统中,而将冷量输送到较远的冷却设备中,可减少制冷剂的循环量,解决某些直接冷却的制冷装置难以解决的问题;又由于使用了载冷剂能使某些毒性较大或刺激性气味较强的制冷剂远离使用环境,增强制冷系统的安全。
载冷剂是依靠显热来运载冷量的,这是与制冷剂依靠气化潜热来制冷的最大区别。
冰河冷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目前主要研制和生产LM系列冰河冷媒产品,该产品广泛应用于化工,食品,制药和啤酒等多个领域,营销网络覆盖全国除港、澳、台外的所有省市,并出口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以及俄罗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制冷剂与载冷剂区别
![制冷剂与载冷剂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ee9aaf208762caaedd33d4bc.png)
制冷剂与载冷剂区别
制冷剂是制冷机中的工作介质,故又称制冷工质。
制冷剂在制冷机中循环流动,在蒸发器内吸取被冷却物或空间的热量而蒸发,在冷凝器内将热量传递给周围介质而被冷凝成液体,制冷系统借助于制冷剂状态的变化,从而实现制冷的目的。
载冷剂又称二次制冷剂,是在间接供冷系统中用以传递冷量的中间介质。
载冷剂在蒸发器中被制冷剂冷却后,送到冷却设备中,吸收被冷却物体或空间的热量,再返回蒸发器重新被冷却,如此循环不止,以达到传递冷量的目的。
载冷剂和制冷剂统称为冷媒,他们都是传输冷量的介质。
长期以来,工业制冷系统中使用的载冷剂主要是工业盐、乙醇、乙二醇水溶液二氯甲烷等。
这些载冷剂主要优点是价格较为低廉。
其缺点是载冷能力小、消耗大,粘度大、能耗高,腐蚀金属、存在安全隐患。
由于传统载冷剂的上述缺陷,使得制冷系统日常运行和维护费用很高,使用寿命却很短。
新型载冷剂冰河冷媒系列产品攻克了传统载冷剂存在的几大问题,本品具有用量省、载冷能力强、适用温度范围宽、防锈性能优异等特点,无论新旧冷却系统,不需要任何改动,都可以直接添加使用。
彻底解决了其它冷却介质严重锈蚀设备的难题;解除了冷却系统发生内外泄漏的危险;节能环保,大大减少了系统的日常维护费用。
只要连续使用,就可以使载冷系统的使用寿命延长二倍以上。
保障了系统的正常运行,对节能减排、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该系列产品适用于-145℃~330℃温度范围,有20多种不同型号可供选择,是工业盐、酒精、乙二醇、二氯甲烷等载冷剂的换代产品。
制冷剂与载冷剂区别有哪些?
![制冷剂与载冷剂区别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83991fd0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43.png)
制冷剂与载冷剂区别有哪些?在制冷和空调系统中,制冷剂和载冷剂是两个常用的术语。
虽然它们的名称相似,但是它们在系统中的作用和用途不同。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制冷剂和载冷剂之间的区别。
制冷剂制冷剂是用于吸收和释放热量,实现冷却的一种化学物质。
它们在空调和制冷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它们是制冷循环的关键组成部分。
常见的制冷剂包括氯氟碳化合物(CFCs)、氢氟碳化合物(HFCs)和氢氯氟碳化合物(HCFCs)等。
在制冷系统中,制冷剂被压缩成高压气体,然后被排放到空调中的换热器中。
这时,制冷剂会吸收周围的热量,以及制冷机内部产生的热量。
接下来,制冷剂被输送到蒸发器中,并释放掉吸收的热量,不断地循环这个过程,达到降低温度的效果。
然而,由于CFCs等化合物会影响臭氧层,对人类和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大多数国家已禁止使用它们作为制冷剂。
载冷剂与制冷剂不同,载冷剂是一种无色、透明、不易燃的液体,用于传递热量到蒸发器中。
它们在空调系统中被用作冷凝器和蒸发器之间的媒介,以有效地传递热量。
这种媒介可以是水、汽油、油脂等。
在空调系统中,载冷剂被用来吸收制冷剂释放的热量,并将其传递到蒸发器中。
当它到达蒸发器时,载冷剂中的热量会被释放,并从蒸发器中吸收制冷剂释放的热量,完成制冷过程。
与制冷剂不同,载冷剂不需要在高温和高压下被压缩。
因此,载冷剂比制冷剂更加安全,也因此更加广泛地使用。
制冷剂和载冷剂的区别虽然制冷剂和载冷剂都涉及到热传递和温度控制,但它们的作用和用途不同。
其主要区别如下:•制冷剂主要作用于空调和制冷系统中,用于降低系统的温度和吸收热量。
而载冷剂主要用于传递制冷剂释放的热量,并促进制冷循环。
•制冷剂需要在高温和高压下进行压缩,以实现制冷。
相比之下,载冷剂不需要被压缩。
•制冷剂在系统中的使用需要注意排放问题,因为它们会影响臭氧层。
而载冷剂不会造成这个问题。
结语综上所述,制冷剂和载冷剂在空调和制冷系统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氟里昂对水的溶解度小,制冷装置中进入水分后会产生 酸性物质,并容易造成低温系统的“冰堵”,堵塞节流 阀或管道。另外避免氟里昂与天然橡胶起作用,其装置 应采用丁晴橡胶作垫片或密封圈。
氟里昂22(CHF2CL,R22)
• 是氟里昂制冷剂中应用较多的一种,主要以家 用空调和低温冰箱中采用。R22的热力学性能 与氨相近。标准气化温度为-40.8℃,通常冷凝 压力不超过1.6MPa。R22不燃、不爆,使用中 比氨安全可靠。R22的单位容积比R12约高 60%,其低温时单位容积制冷量和饱和压力均 高于R12和氨。近年来对大型空调冷水机组的 冷媒大都采用R134a来代替。
• 由于氟里昂对臭氧层的破坏,科学家甚至在地球两极的上空发现 臭氧空洞。
氟里昂的替代
• 1990年蒙特利尔协议规定,到本世纪末世 界各国要停止氟里昂的生产和排放。现在 各国都在寻找氟里昂的替代产品,这些产 品因符合环保要求而被称作"绿色制冷剂"。 要找到既符合环保要求又具有实际使用性 能的替代产品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目前 可 能 的 产 品 有 R407c、R134a、R152a、 R410a等 。
多。
氟里昂134a (C2H2F4,R134a)
• 是一种较新型的制冷剂,其蒸发温度为26.5℃。它的主要热力学性质与R12相似, 不会破坏空气中的臭氧层,是近年来鼓 吹的环保冷媒,但会造成温室效应。是 比较理想的R12替代制冷剂。
氟里昂的功绩
• 氟里昂的应用比氨晚60余年,但它一问 世就以其无毒无臭、不燃不爆、稳定性 好、对设备有良好的润滑作用而成为制 冷工业的明星,CFC-12更是广泛用于冰 箱生产中,其他如CFC-11、HCFC-22、 HCFC-113、HCFC-114也都有广泛应用。
新型制冷剂的开发
• 目前,科研人员发展了各种替代技术,
• 磁制冷和吸附制冷。
•
磁制冷又叫“顺磁盐绝热制冷”。顺磁盐在励磁和退磁
过程中会吸热或放热,利用这种性质发展的制冷技术具有制
冷效率高、成本低、结构简单等优点,最诱人之处在于它不
污染环境,因此很有发展前景。比如以硝酸镁铈为制冷剂的
磁制冷机降温可接近OK。
三制冷剂与载冷剂
制冷剂与载冷剂
制冷剂的要求
• 热力学的要求 • 对于大型活塞式压缩机来说,制冷剂的单位容积制
冷量qv要求尽可能大,这样可以缩小压缩机尺寸和 减少制冷工质的循环量;而对于小型或微型压缩机, 单位容积制冷量可小一些;对于小型离心式压缩机 亦范要围求,制 并冷 避剂 免小qv要尺小寸,叶以轮扩制大造离之心困式难压。缩机的使用
• 常用的氟里昂制冷剂有R12、R22、R502及R134a,由于 其他型号的制冷剂现在已经停用或禁用。在此不做是氟里昂制冷剂中应用较多的一种,主要以中、 小型食品库、家用电冰箱以及水、陆冷藏运输 等制冷装置中被广泛采用。R12具有较好的热 力学性能,冷藏压力较低,采用风冷或自然冷 凝压力约0.8-1.2KPa。R12的标准蒸发温度为29℃,属中温制冷剂,用于中、小型活塞式压 缩机可获得-70℃的低温。而对大型离心式压 缩机可获得-80℃的低温。近年来电冰箱的代 替冷媒为R134a。
• 吸附制冷是利用吸附-脱附时吸热或放热的性质制冷,常用 的制冷剂体系包括金属氢化物-氢、沸石分子筛-H2O、活性 炭-氮气、氧化镨(氧化铈)-氧化体系等。
• 新的制冷技术充分考虑到制冷剂和环境的可容性以及可持续 发展的要求,被形象地称为“绿色制冷”,是今后制冷技术 发展的一大趋势。
载冷剂(一)
(一)对载冷剂的要求: 1、在使用温度范围内呈液态(凝固点要 低),挥发性小。; 2、无毒、对人体无刺激性; 3、粘度小、相对密度小,传热性能好(载 冷剂的粘度小,管路的阻力小;导热系数高, 换热设备的传热性能好,可减少传热面积);
载冷剂(一)
(一)对载冷剂的要求: 4、对金属的腐蚀性小; 5、不易燃烧,无爆炸危险; 6、比热容大(载冷剂的比热容大,传递一定量的 制冷量所需要的循环量就小,管路的管径和泵的尺寸都 小,节省管材和泵的耗功量) 7、化学稳定性好(不分解,无活性,不会使其它 物质变色和变质); 8、价格低廉,易于获得)。
氟里昂的过失
• 氟里昂有其致命的缺点,它是一种“温室效应气体”,温室 效应值比二氧化碳大1700倍,更危险的是它会破坏大气层中的臭 氧。
• CFCs(氟氯烃)在紫外线的作用下放出氯原子,氯原子与臭氧 发生自由基链反应,从而影响臭氧分子对紫外线的吸收,使过量 的紫外线到达地球表面,
• CFCs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排放的CFCs可以稳定地到达平流层 并在其中停留40-150年,对臭氧层造成长久的破坏。
• 氨的蒸气无色,有强烈的刺激臭味。氨对人体有较大的毒性, 当氨液飞溅到皮肤上时会引起冻伤。当空气中氨蒸气的容积 达到0.5-0.6%时可引起爆炸。故机房内空气中氨的浓度不得 超过0.02mg/L。
• 氨在常温下不易燃烧,但加热至350℃时,则分解为氮和氢气, 氢气于空气中的氧气混合后会发生爆炸。
氟里昂的特性
氟里昂502(R502)
• R502是由R12、R22以51.2%和48.8%的百分比 混合而成的共沸溶液。R502与R115、R22相比 具有更好的热力学性能,更适用于低温。R502 的标准蒸发温度为-45.6℃,正常工作压力与 R22相近。在相同的工况下的单位容积制冷量 比R22大,但排气温度却比R22低。R502用于 全封闭、半封闭或某些中、小制冷装置,其蒸 发温度可低达-55℃。R502在冷藏柜中使用较
• 制冷剂的临界温度要高些、冷凝温度要低些。临界 温度的高低确定了制冷剂在常温或普通低温范围内 能否液化。
• 凝固温度是制冷剂使用范围的下限,冷凝温度越低 制冷剂的适用范围愈大。
氨(R717)的特性
• 纯氨对钢铁无腐蚀作用,但当氨中含有水分时将腐蚀铜和铜 合金(磷青铜除外),故在氨制冷系统中对管道及阀件均不 采用铜和铜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