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案例分析1
金融学案例分析
新建成的全国银行同业拆借市 场实行二级架构:一级交易网 的主体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商业银行 总行和经改造的各地融资中心
金融学案例分析
1 日前,一级网络会员共有55家,利用中国外汇交易系统的交易网络进行全国联网交易 2 二级网络由35个融资中心组织当地金融机构就地交易
3 一级网络与二级网络同步运行,融资中心不断地促成本辖区的资金融通,井将差额拿到一级网络平衡
经过半年多的运行,同业拆借市场表现出很强的活力,交易日趋活跃,交易量稳定增加,利率稳中有
2 降,鉴于全面放开拆借市场利率的时机已经成熟,央行宣布,白6月1日起全面放开拆借市场利率,不
再实行上限管理的直接控制方式,利率水平由市场供求决定
3 这一举措推动了同业拆借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并为今后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奠定了基础
1990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发 《同业拆借管理试行办法》,首 次比较系统地对同业拆借市场运 作做了规定
金融学案例分析
《同业拆借管理试行办法》规定:同业拆借是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相互融通短 期资金的行为,拆借资金只能用于弥补据清算、联行汇差和解决临时性周转需要,不 得用于发放固定资产投资贷款,还规定了资金拆入比例与拆借利率等 《试行办法》对同业拆借市场的发育起到了一定的规范作用
NEXT
金融学案例分析
思考题 1.这种独特的货币现象对大陆、港、澳、台四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2.这种现象长期发展下去,试问会不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为什么?
金融学案例分析
1."一国四币"的互相兑换和流通是香港和澳门回归及两岸四地经济合作的必然结果,它有不少有利之处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两岸四地的货币互为流通有助于经济合作的深化及台湾问题的解决。近年大陆与香 港的贸易总额平均每年高达8000多亿美元 大陆在香港的投资平均每年达120多亿美元,香港在大陆的投资则达140多亿美元,这与双方货币能够互 为流通不无关系 此外,台湾经香港转口到大陆的贸易总额也年均达75亿多美元,台湾间接到大陆投资已超过50亿美元 四种货币的相互流通,避免了货币之间频繁变动的汇率风险,稳定了投资及贸易成本,节省了兑换费用 ,经济效率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随着经济合作的深化,货币的相互流通将起到更重要的催化作用
金融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2019年,某银行因违规放贷被当地银保监局查处。
经调查,该银行在2017年至2018年间,违反国家有关信贷政策,向多家企业发放贷款,贷款金额高达数十亿元。
这些贷款主要用于企业投资房地产、股票市场等高风险领域,导致银行资产质量严重下降,甚至出现坏账风险。
案件涉及多家企业和个人,社会影响恶劣。
二、案件经过1. 调查发现2019年,当地银保监局接到群众举报,称某银行存在违规放贷行为。
经初步调查,银保监局发现该银行在2017年至2018年间,向多家企业发放贷款,贷款金额高达数十亿元。
这些贷款主要用于企业投资房地产、股票市场等高风险领域,严重违反了国家有关信贷政策。
2. 介入调查银保监局立即成立专案组,对某银行违规放贷案件进行深入调查。
经过几个月的调查,专案组查清了该银行违规放贷的事实,并掌握了相关证据。
3. 处理结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银保监局对某银行作出如下处罚:(1)责令某银行立即停止违规放贷行为,收回所有违规贷款;(2)对某银行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给予行政处分;(3)对某银行处以罚款人民币5000万元;(4)将某银行违规放贷案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三、案例分析1. 违规放贷的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三十八条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遵守国家有关信贷政策,合理确定贷款投向,严格控制贷款风险。
”某银行违规放贷行为违反了国家有关信贷政策,属于违法行为。
2. 违规放贷的原因分析(1)内部管理不善:某银行在贷款审批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信贷政策,对贷款投向和风险控制把关不严,导致违规放贷现象发生。
(2)外部环境因素: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等高风险领域的投资回报较高,吸引了大量企业进行投资,导致某银行违规放贷现象增多。
(3)监管缺失:当地银保监局在监管过程中,未能及时发现和制止某银行的违规放贷行为,导致违规放贷现象持续存在。
金融案例分析
金融案例分析引言:金融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和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在金融领域中,各种各样的案例不断涌现,从成功的创新到灾难性的失败,都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系列金融案例,探讨金融市场中的风险与机遇,并提供一些经验教训和启示。
案例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是近年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之一,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
这一次金融危机的爆发是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随后迅速蔓延到全球。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金融市场的风险暴露,以及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的失职。
首先,次贷危机的爆发暴露了金融市场中的风险积聚。
过去的几年里,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出现了空前繁荣,大量的次贷被发放出去,进一步推动了房价的上涨。
然而,当房地产市场出现下滑时,很多借款人无法偿还债务,次贷债务的违约风险逐渐凸显。
其次,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的失职也是这次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次贷危机爆发之前,金融机构没有对贷款申请者的信用风险进行充分评估,相互借贷和拆借市场的松散监管使得风险在系统中快速传播。
监管机构在披露金融市场风险和监管金融机构方面也存在缺陷,未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剧了危机的扩散。
通过分析这个金融案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启示:首先,金融市场中的风险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加强风险管理和监管来减少风险的暴露。
其次,金融机构应该加强对借款人的信用评估,确保贷款的合理性和还款能力。
最后,监管机构应该充分履行监管职责,密切关注市场风险,及时采取措施遏制风险蔓延。
案例二:比特币的崛起与泡沫破灭比特币是一种虚拟货币,自2009年诞生以来,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和投资热潮。
然而,比特币市场也经历了几次剧烈的波动和风险暴露。
这个案例展示了金融市场中新兴市场和科技创新带来的机遇和风险。
比特币的崛起与泡沫破灭是一个典型的金融市场周期。
在比特币刚被引入市场时,由于其创新性和潜在的应用前景,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和投资。
法律类金融类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金融机构(以下简称“金融机构”)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一家具有一定规模的综合性金融机构。
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和金融创新的加快,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问题逐渐凸显。
特别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余额持续攀升,严重影响了其经营状况和风险控制能力。
为了应对不良贷款问题,金融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风险管理、优化资产结构、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等。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金融机构在不良贷款处置过程中遇到了诸多法律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处置效率,还可能引发法律纠纷。
二、案例分析(一)案例描述1. 不良贷款形成原因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主要形成于以下几个方面:(1)宏观经济环境变化: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部分行业出现产能过剩,导致企业盈利能力下降,进而引发贷款违约。
(2)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不到位:部分金融机构在贷款审批过程中,对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评估不够严格,导致不良贷款形成。
(3)金融创新不足:金融机构在金融产品创新方面存在不足,无法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导致客户转向其他金融机构,引发不良贷款。
2. 不良贷款处置措施为了处置不良贷款,金融机构采取了以下措施:(1)加强风险管理:金融机构加大了对贷款风险的监控力度,严格贷款审批流程,降低不良贷款形成。
(2)优化资产结构:金融机构通过出售、重组等方式,优化资产结构,降低不良贷款占比。
(3)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金融机构采取多种手段,如诉讼、仲裁、债务重组等,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
3. 法律问题及应对在不良贷款处置过程中,金融机构遇到了以下法律问题:(1)诉讼时效问题:部分不良贷款已超过诉讼时效,金融机构在诉讼过程中面临败诉风险。
(2)合同纠纷问题:部分借款人因合同条款理解不同,与金融机构产生纠纷。
(3)担保问题:部分不良贷款存在担保不足或无效担保,导致金融机构在处置过程中面临损失。
法律讲堂金融案件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金融案件也日益增多。
金融案件涉及范围广泛,包括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结合具体案例,对金融案件进行分析,旨在提高人们对金融法律的认识,防范金融风险。
二、金融案件类型及特点1. 金融案件类型(1)银行案件:包括贷款诈骗、票据诈骗、信用卡诈骗等。
(2)证券案件:包括内幕交易、操纵市场、虚假陈述等。
(3)保险案件:包括保险欺诈、保险合同纠纷等。
(4)信托案件:包括信托合同纠纷、信托产品诈骗等。
2. 金融案件特点(1)专业性:金融案件涉及金融、法律、经济等多个领域,专业性较强。
(2)隐蔽性:金融案件往往涉及内部交易,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3)复杂性:金融案件涉及多方主体,利益关系复杂。
(4)高金额:金融案件涉案金额往往较大,对社会经济影响较大。
三、案例分析1. 案例一:某银行贷款诈骗案案情简介:被告人甲通过伪造虚假资料,骗取某银行贷款1000万元,用于个人消费。
案发后,甲被公安机关抓获。
分析:本案中,被告人甲利用虚假资料骗取银行贷款,属于贷款诈骗行为。
银行在审批贷款过程中,应加强对借款人的资信审查,防范金融风险。
2. 案例二:某证券公司内幕交易案案情简介:被告人乙利用职务之便,获取某上市公司即将重组的内幕信息,非法获利500万元。
案发后,乙被公安机关抓获。
分析:本案中,被告人乙利用内幕信息进行交易,属于内幕交易行为。
证券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内幕交易的监管,维护市场秩序。
3. 案例三:某保险公司保险欺诈案案情简介:被告人丙虚构保险事故,骗取某保险公司理赔款50万元。
案发后,丙被公安机关抓获。
分析:本案中,被告人丙虚构保险事故,属于保险欺诈行为。
保险公司应加强理赔审核,防范保险欺诈。
4. 案例四:某信托公司信托产品诈骗案案情简介:被告人丁虚构信托产品,骗取投资者资金1亿元。
案发后,丁被公安机关抓获。
分析:本案中,被告人丁虚构信托产品,属于信托产品诈骗行为。
金融案例详细解析(doc 46页)
金融案例详细解析(doc 46页)案例1:“误您一分钟,赔您一元钱”的银行储蓄服务承诺是否有效可信?〔案情介绍〕1996 年7 月 6 日,陈某到某银行办理了7 500 元的活期储蓄存款。
8 月12 日,陈某到银行取钱时发现.其存款已被他人冒领取走。
后经公安机关侦查,抓住了犯罪嫌疑人,井悉数收缴了赃款。
同年12 月 3 日,陈某才从该银行取出了一笔存款。
陈某认为,由于银行管理疏漏,造成其延误取款长达100 多天,按照该银行的“误您一分钟,赔您一元钱”的储蓄服务承诺,银行应当赔偿其延误期间的损失。
诉讼中,法院支持了陈某的诉讼请求,该银行也以实际行动赢得了较好的信誉。
[法律分析]本案主要涉及到银行储蓄服务承诺问题。
“误您一分钟,赔您一元钱”的储蓄服务承诺是银济组织向银行交付存款,银行出具存款单后.双方之间形成了存款关系。
银行应当依法履行按时支取储户存款、利息等义务。
“误您一分钟赔您一元钱就是银行支取储户存款、利息等义务的具体表现,应当视为银行与储户确立存款关系的要约内容。
1999 年 3 月15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第14 条规定:“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规定:(一)内容具体确定.〔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第19 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约不得撤销:(一)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二)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作了准备工作。
,误您一分钟,赔您一元钱作为银行要约的一部分.一旦向社会做出承诺以后,一般不得轻易改变,对储户和银行都具有约束力。
银行必须格守承诺,如果随意撤回承诺.就等于变更了银行与储户之间储蓄关系的内容。
类似于“误您一分钟,赔您一元钱”,的社会承诺到处可见,如“童叟无欺”、“缺一罚十”、“不火不要钱”等,而真正对此叫劲的人却不多。
本案中的陈某对银行承诺动了真格的,不是没有法律根据的,法院依法判决银行承担赔偿责任.是合情合法的2 . “二人临柜,复核为准”的规定对储户是否公平?[案惰介绍]1997 年4 月15日,韩某到一家储蓄所办理存款。
《金融市场学》案例分析(一)
《金融市场学》案例分析题(一)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纽约是世界最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纽约金融市场在国际金融领域中的地位进一步加强。
美国凭借其在战争时期膨胀起来的强大经济和金融实力,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使美元成为世界最主要的储备货币和国际清算货币。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外汇储备中大部分是美元资产,存放在美国,由纽约联邦储备银行代为保管。
一些外国官方机构持有的部分黄金也存放在纽约联邦储备银行。
纽约联邦储备银行作为贯彻执行美国货币政策及外汇政策的主要机构,在金融市场的活动直接影响到市场利率和汇率的变化,对国际市场利率和汇率的变化有着重要影响。
世界各地的美元买卖,包括欧洲美元、亚洲美元市场的交易,都必须在美国,特别是在纽约的商业银行帐户上办理收付、清算和划拨,因此纽约成为世界美元交易的清算中心。
此外,美国外汇管制较松,资金调动比较自由。
在纽约,不仅有许多大银行,而且商业银行、储蓄银行、投资银行、证券交易所及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云集,许多外国银行也在纽约设有分支机构,1983年世界最大的100家银行在纽约设有分支机构的就有95家。
这些都为纽约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加强了它在国际金融领域中的地位。
纽约金融市场按交易对象划分,主要包括外汇市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纽约外汇市场美国的、也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外汇市场之一。
纽约外汇市场并无固定的交易场所,所有的外汇交易都是通过电话、电报和电传等通讯设备,在纽约的商业银行与外汇市场经纪人之间进行。
这种联络就组成了纽约银行间的外汇市场。
此外,各大商业银行都有自己的通讯系统,与该行在世界各地的分行外汇部门保持联系,又构成了世界性的外汇市场。
由于世界各地时差关系,各外汇市场开市时间不同,纽约大银行与世界各地外汇市场可以昼夜24小时保持联系。
因此它在国际间的套汇活动几乎可以立即完成。
纽约货币市场即纽约短期资金的借贷市场,是资本主义世界主要货币市场中交易量最大的一个。
经典金融案例分析
经典金融案例分析引言金融案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通过对经典金融案例的分析,可以深入理解金融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本文将通过对两个经典金融案例的分析,探讨金融市场中的风险管理和投资决策策略。
案例一:巴林岛投资基金(Barings Bank)破产概述巴林岛投资基金破产是金融史上最臭名昭著的案例之一。
巴林岛投资基金担任英国女王夫人的御用银行,但由于交易员尼克李维(Nick Leeson)进行未经授权的高风险交易,导致该行损失超过10亿英镑,最终破产。
分析1. 风险管理失控:巴林岛投资基金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严重的缺陷。
尼克李维通过将损失隐藏在“错误账户”中,成功掩盖了巨额亏损。
而基金高管对风险管理的监督机制存在疏漏,未能及时发现和阻止这种高风险的交易。
2. 内控制度不完善:巴林岛投资基金的内部控制制度存在明显的漏洞。
交易员拥有过大的交易权限,缺乏有效监督和制衡。
同时,审计和风险管理部门的独立性不足,导致交易员能够继续进行高风险交易而不受制约。
3. 投资决策失误:巴林岛投资基金没有对投资决策进行充分的审慎分析和风险评估。
对于尼克李维的高杠杆交易策略,基金高管未能提出质疑并对其进行控制。
这导致了投资风险的积累和最终的巨额亏损。
案例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概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是自Great Depression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影响。
此次金融危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导致全球金融市场的崩溃和经济萧条。
分析1. 金融创新引发风险: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金融创新推动了大量衍生品的出现,如次贷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
然而,这些创新产品的风险难以评估和控制,导致金融机构在危机中处于脆弱的境地。
2. 对冲基金放大风险:全球金融危机中,许多对冲基金面临巨大的亏损。
这些对冲基金利用高风险投资策略,将金融市场的震荡加剧,推动了整个金融市场的崩溃。
3. 监管体系不完善: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揭示了监管体系的缺陷。
法律讲堂金融案件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金融案件也日益增多。
金融案件涉及领域广泛,包括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
本文将结合近年来发生的典型金融案件,对金融案件的特点、成因及法律适用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二、典型金融案件案例分析1. 银行贷款案件案例:某公司以虚假资料骗取银行贷款,导致银行损失巨额资金。
分析:此类案件主要表现为借款人通过伪造、变造借款合同、虚假担保等手段骗取银行贷款。
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借款人道德风险。
部分借款人法制观念淡薄,企图通过非法手段获取贷款。
(2)银行内部管理不善。
部分银行在贷款审批过程中,未严格执行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等制度,导致贷款风险。
(3)监管不到位。
金融监管部门对银行贷款业务的监管力度不够,导致贷款市场存在一定程度的混乱。
法律适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三条的规定,银行与借款人签订的虚假贷款合同无效。
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的规定,借款人骗取贷款的,构成贷款诈骗罪。
2. 证券市场案件案例:某上市公司通过虚构交易、隐瞒信息等手段,操纵股价,导致投资者损失。
分析:此类案件主要表现为上市公司通过违规操作,操纵股价,误导投资者。
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上市公司违规操作。
部分上市公司为了达到短期利益,通过虚构交易、隐瞒信息等手段,操纵股价。
(2)监管不到位。
金融监管部门对证券市场的监管力度不够,导致市场存在一定程度的混乱。
(3)投资者盲目跟风。
部分投资者缺乏风险意识,盲目跟风,导致市场投机氛围浓厚。
法律适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一百九十三条、第一百九十四条的规定,上市公司操纵股价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
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八十一条的规定,构成操纵证券市场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 保险欺诈案件案例:某保险代理人利用职务之便,虚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
金融学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XX银行是一家在我国某城市设有众多分支机构的商业银行,主要从事各类金融业务。
王某,男,35岁,个体工商户,在某市经营一家小型服装店。
由于经营需要,王某于2019年5月向XX银行申请贷款50万元,用于扩大经营规模。
经过审核,XX银行同意给予王某贷款,双方签订了《个人贷款合同》。
二、案件经过1. 贷款申请与审批王某于2019年4月向XX银行提交了贷款申请,并提供了一系列相关材料,包括个人身份证明、经营许可证、财务报表等。
XX银行在收到王某的贷款申请后,进行了严格的审核,包括对其经营状况、信用记录等进行调查。
经过审查,XX银行认为王某具备贷款条件,于2019年5月同意给予王某50万元贷款。
2. 贷款发放与使用XX银行于2019年5月向王某发放了50万元贷款。
王某按照合同约定,在收到贷款后,将款项用于扩大服装店经营规模,包括购买原材料、装修店面等。
3. 贷款违约然而,由于市场环境变化和王某经营管理不善,服装店经营状况逐渐恶化。
到了2020年10月,王某无法按时偿还贷款本息。
XX银行多次催收无果,遂向某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争议焦点1. 贷款合同的有效性王某认为,由于贷款合同中存在部分条款对其不利,且未充分了解合同内容,故贷款合同无效。
XX银行则认为,贷款合同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内容合法有效。
2. 贷款违约责任王某主张,由于市场环境变化和自身经营管理不善,导致无法按时偿还贷款,不应承担违约责任。
XX银行则认为,王某未按照合同约定按时还款,已构成违约,应承担违约责任。
3. 贷款担保问题王某在贷款时提供了其房产作为抵押物。
王某主张,由于房产价值缩水,其不再具备还款能力,故无需承担还款责任。
XX银行则认为,王某的房产仍具有抵押价值,应继续承担还款责任。
四、法院判决1. 贷款合同的有效性法院认为,贷款合同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内容合法有效,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
王某主张合同无效的理由不成立,不予支持。
经典金融案例分析
经典金融案例分析在金融领域,有许多经典案例被广泛研究和分析,这些案例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还可以为我们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本文将对几个经典金融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其中的教训和启示。
案例一:雷曼兄弟破产2008年,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宣布破产,这个曾经的华尔街巨头倒下了。
雷曼兄弟在过去几年一直积累大量的次贷资产,但由于金融危机的爆发,该公司无法偿还其债务。
雷曼兄弟的破产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许多银行和金融机构陷入了危机。
这起案例揭示了金融机构管理风险的重要性。
雷曼兄弟在资产购买和融资方面没有采取充分的风险控制措施,过度依赖杠杆放大收益,最终导致了其倒闭的悲剧。
因此,其他金融机构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加强风险管理和监管,避免重蹈覆辙。
案例二:诺斯鲁普银行事件1995年,英国的诺斯鲁普银行(Barings Bank)宣布破产,这是由一位交易员尼克·利杰斯菲尔德(Nick Leeson)独立操作造成的。
利杰斯菲尔德利用杠杆交易进行期货合约交易,并采用了未经授权的交易手段,致使银行遭受了巨额损失,无法继续经营。
这起案例表明了监管和风险控制的重要性。
诺斯鲁普银行未能及时发现并阻止利杰斯菲尔德的非法行为,导致了巨额亏损。
其他金融机构应该加强风险控制和内部监管,确保员工的交易行为符合规定,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案例三:巴林岛银行开放式基金事件1994年,美国巴林岛银行(Barings Bank)旗下的一只名为巴林岛开放式基金(Barings Futures Singapore)在新加坡的期货市场上发生了巨额亏损,累计亏损达到13亿美元。
这起事件揭示了监管和透明度的重要性。
在该事件中,巴林岛银行未能有效监控和控制其开放式基金的投资行为,导致了巨额亏损。
这显示了金融机构需要建立有效的监管体系,确保投资者的利益得到保护。
此外,加强透明度和信息披露也是预防类似事件的重要措施,投资者应该能够了解他们的投资风险和潜在损失。
金融学15个经典案例分析
金融学15个经典案例分析1. 雷曼兄弟破产案- 时间:2008年- 概要:犯罪行为、债务危机和监管失灵导致了雷曼兄弟的破产。
这个案例揭示了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和监管的重要性。
2. 英国巴林银行破产案- 时间:1991年- 概要:由于信贷问题和管理失误,英国巴林银行破产。
这个案例对金融监管体系、合规程序以及企业风险管理提出了挑战。
3. 贝尔恩斯·斯坦金(Bear Stearns)的故事- 时间:2008年- 概要:由于次贷危机的爆发和市场对其信誉的担忧,贝尔恩斯·斯坦金经历了一系列事件。
这个案例探讨了金融机构的信誉风险和市场恐慌的影响。
4. 亚洲金融危机- 时间:1997年- 概要:亚洲多个国家的货币贬值和金融市场动荡引发了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
这个案例强调了金融体系的相互依赖性和全球市场的连锁反应。
5. Enron丑闻- 时间:2001年- 概要:由于涉嫌欺诈和会计操纵,Enron公司破产。
这个案例揭示了公司治理、审计和道德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6. 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破产- 时间:1998年- 概要:由于投资策略的失误和金融风险的高度集中,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濒临破产。
这个案例强调了投资组合的多样性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7. 美国次贷危机- 时间:2007年- 概要:由于次贷危机爆发,美国房地产市场崩溃,引发了一场全球金融危机。
这个案例对房地产市场、信用风险和金融监管提出了警示。
8. 中国A股市场的股灾- 时间:2015年- 概要:中国股市经历了一波大规模的股灾,引发了市场恐慌和大幅下跌。
这个案例对投资者情绪、市场波动性和政府干预提出了反思。
9. 东南亚金融危机- 时间:1997年- 概要:东南亚多个国家的金融体系陷入困境,货币贬值和股市暴跌。
这个案例对外汇市场、国际资本流动和金融体系稳定性提出了挑战。
10. 美国银行业危机- 时间:2008年- 概要:由于次贷危机的爆发,许多美国银行陷入危机,需要政府救助。
金融学案例分析模板
05 五金融市场
五金融市场
案例1次贷危机及其影响 案例2德隆公司的融资策略成败分析 案例3突围:融资融券、股指期货进场 案例4中国创业板市场的发展
06 六金融机构
六金融机构
案例1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三十一年历程回顾与反思 案例2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现状 案例3汇丰银行业并购策略及启示 案例4巴林银行的破产 案例5失落的投资银行
202x
金融学案例分析
演讲人
2 0 2 x - 11 - 11
01 一金融学概论
一金融学概论
案例1100元应当如何使用 案例2从票、折、卡的发展看我国 金融业的变迁 案例3碳金融的由来与发展 案例4大力发展消费金融促进经济 可持续增长
02 二货币与货币制度
二货币与货币制度
案例1黄金时代的起起落落 案例2网络货币的发展与政策研 究 案例3人民币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09 九金融调控
九金融调控
案例1我国近十年存款 准备金率调控的回顾 案例2量化宽松的货币 政策 案例3证券投资基金 「老鼠仓」问题
感谢聆听
07 七金融业务
七金融业务
案例1降低贷款风险的五级分类制 度
案例2我国小额贷款发展历程和制 度演变 案例3银行中间业务成利润增长极, 服务收费频遭质疑
案例4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转让业务
08 八货币供求及其均衡
八货币供求及其均 衡
案例1我国1998~2001年货币供 给与需求研究 案例2关于通货紧缩定义、成因与 对策的几种不同意见 案例3流动性过剩 案信用体系的现状与 发展
案例3次债危机视角下对我国 信用评级机构规范与发展的重
新思考
案例5个人常用支付工具便利性对 比
案例2我国社会征信制度的建设
金融案例分析范文
金融案例分析范文近年来,中国金融市场发展迅猛,各种金融产品不断涌现,金融案例分析成为了金融专业学生必备的技能之一。
通过对金融案例的分析,不仅可以加深对金融市场的理解,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以一则金融案例为例,进行分析和解读。
案例背景:某公司在进行境外投资时,面临着汇率风险。
公司拥有一定的外汇储备,但由于汇率波动较大,可能导致公司的投资收益大幅下降。
因此,公司需要寻找一种有效的汇率风险管理工具,来保护其境外投资。
分析过程:1. 风险识别。
首先,公司需要对汇率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
汇率波动可能对公司的境外投资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需要对这一风险进行充分的认识和评估。
公司可以通过对历史汇率数据和市场预测信息进行分析,来确定汇率波动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2. 风险管理工具。
针对汇率风险,公司可以考虑使用外汇远期合约来进行风险管理。
外汇远期合约是一种可以锁定未来某一时间点的汇率的金融工具,通过与银行签订远期合约,公司可以在未来的特定时间点以固定的汇率买卖外汇,从而规避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
3. 成本效益分析。
在确定使用外汇远期合约进行汇率风险管理后,公司需要对其成本效益进行分析。
公司需要比较使用外汇远期合约和不使用外汇远期合约两种情况下的投资收益情况,从而确定使用外汇远期合约的成本效益。
4. 实施与监控。
最后,公司需要制定具体的外汇远期合约实施方案,并进行监控。
公司可以与银行进行合作,签订远期合约,并设立专门的监控机制,及时调整风险管理策略,以应对市场的变化。
结论:通过对汇率风险的分析和风险管理工具的选择,公司可以有效地规避汇率风险,保护其境外投资。
同时,公司在实施和监控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风险管理策略的调整和优化,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总结:金融案例分析是金融专业学生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对金融案例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金融市场的理解,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对读者有所帮助。
金融案例分析范文
金融案例分析范文在当今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金融市场就像一个变幻莫测的大舞台,每天都在上演着各种精彩的故事。
今天,我就来给您详细剖析一个让我印象极为深刻的金融案例,这事儿啊,可得从一家雄心勃勃的创业公司说起。
这家公司叫“飞速创新科技”,专注于研发一款革命性的智能家居产品。
他们的想法简直太酷了,要让人们的家变得超级智能,动动手指就能掌控一切。
听起来是不是很诱人?一开始,飞速创新科技的团队充满激情,技术也没得说,产品原型一出来,就吸引了不少投资者的目光。
这其中,有一位名叫老张的资深投资人,他可是在金融圈摸爬滚打了多年,眼光独到。
老张看到了这个项目的巨大潜力,决定投入一大笔资金。
资金一到位,飞速创新科技那是火力全开啊!研发、生产、营销,各个环节都加大了力度。
他们租了高大上的办公室,聘请了顶尖的人才,广告宣传也是铺天盖地。
一时间,这公司那叫一个风光。
可问题很快就来了。
首先是产品的生产成本远超预期,原本以为能轻松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结果原材料价格突然飙升,供应商还时不时掉链子。
这可把负责生产的小王急得团团转,天天跟供应商吵架,头发都掉了一大把。
然后是市场方面。
虽然广告打得响,但消费者似乎并不买账。
大家觉得这智能家居产品虽然新奇,可价格太高,而且实际使用起来并没有宣传的那么神奇。
销售团队的小李压力山大,每天到处跑业务,嘴皮子都磨破了,销量还是上不去。
公司的资金开始像流水一样往外淌,账上的数字越来越难看。
老张这个投资人也坐不住了,三天两头往公司跑,跟管理层开会,脸色那叫一个阴沉。
这时候,公司的CEO 大刘可犯愁了。
一方面要安抚员工的情绪,另一方面还得想办法解决资金危机。
他到处找银行贷款,可银行一看这情况,纷纷摇头。
就在大家觉得这公司要凉凉的时候,大刘想出了一个绝招。
他决定调整产品策略,推出一款简化版的智能家居产品,降低价格,主打性价比。
同时,加强与电商平台的合作,搞各种促销活动。
你还别说,这一招还真管用。
新产品一上市,销量慢慢有了起色。
金融案例分析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案例1问题1:货币互换是一种对冲工具,通过交换不同货币的现金流,来对冲外汇风险。
对于麦当劳公司,在英国子公司的三项主要风险敞口中,使用货币互换可以实现以下对冲:(1) 对于英国子公司所拥有的股权资本是属于母公司以英镑标价的资本的情况,通过货币互换,麦当劳公司可以将英镑兑换成美元,从而对冲英镑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保护美元资本的价值。
(2) 对于母公司提供的英镑贷款,通过货币互换,麦当劳公司可以获得美元来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并对冲英镑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
(3) 对于英国子公司向母公司支付的权利金,通过货币互换,麦当劳公司可以将英镑兑换成美元,对冲英镑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并在一定程度上锁定收入的现值。
因此,通过使用货币互换来对冲英镑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麦当劳公司可以有效地保护自己在英国子公司的投资和贷款的价值,减少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
问题2:货币互换可以有效地对冲麦当劳在国外子公司股权投资的汇率风险。
具体而言,对于英国子公司的股权投资而言,通过货币互换,麦当劳公司可以将英镑兑换成美元,来对冲英镑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保护股权投资的价值。
例如,麦当劳公司可以通过货币互换协议规定的方式,支付英镑,获得相应的美元,并持有这些美元作为对冲。
如果英镑贬值,股权投资在英镑价值上的下降,与持有的美元价值的上涨能够对冲,从而保护投资本金和资本价值。
如果英镑升值,则股权投资价值的上升可以抵消持有的美元价值的下降。
因此,通过使用货币互换来对冲外汇风险,麦当劳可以减少其在国外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风险,保护其投资和资本价值。
问题3:安卡·戈比在考虑FAS#133对于当前应用的套期保值战略的潜在影响时,提到了OCI (其他综合性收益账户)。
OCI是一种由于其他原因(而非净利润)产生的收益或损失,如汇兑损益、金融资产的可用于销售部分所产生的损益等。
作为特定类型的损益账户,OCI并不纳入公司的净利润计算中,而是记录在所有者权益的“其他综合收益账户”中,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计入资产负债表。
关于金融学案例解析
关于金融学案例解析-----------------------作者:-----------------------日期:1、关于美联储调整利率的评析以下是一篇关于美国调整利率的题为“美联储第5次加息:将联邦基金利率提高到2.25%”的新闻报道。
新华网华盛顿(2004年)12月14日电,美联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14日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即商业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提高0.25个百分点,从2%提高到2.25%。
这是美联储自今年6月以来第58次提息。
美联储货币政策决策机构公开市场委员会是在今年最后一次例会上做出这一决定的。
该委员会在会后发表这样的简短声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相信,即使提高了联邦基金利率,货币政策的松紧仍然是适度的,加之劳动生产率依然强劲地上升,货币政策将继续对经济活动提供支持。
尽管早些时候受到了能源价格上涨的影响,产出依旧以适宜的速度在增长,劳动力市场的环境在继续逐渐改善。
通货膨胀与长期通货膨胀预期依然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委员会认为,在未来几个季度里,在经济持续增长和价格稳定方面出现好、坏两种情况的可能性大致相当。
由于潜在的通货膨胀预期相对较低,委员会相信,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稳妥有序地被取消。
但是,委员会将因应经济前景的变化而做出政策调整,以兑现自己保持价格稳定的承诺。
”分析人士预计,美联储明年将继续以每次0.25个百分点的速度提息,直到将联邦基金利率提高到“中性水平”,也就是对经济既不产生刺激作用也不产生抑制作用的水平。
经济学家认为,这一水平可能在3%至4%。
1、美国调整利率决策的组织结构从报道中可以看出,联邦基金利率的决策机构是美联储下设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简称FOMC)。
美联储(Fed,全称“美国联邦储备体系”)是美国的中央银行,除了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外,还包括美联储理事会、联邦储备银行、会员银行和咨询委员会,总共五个部分。
美联储理事会是美联储的核心,拥有调整存款准备金比例的权力,与地区储备银行一起做出有关公开市场业务的决策,并指导公开市场业务活动,向国会递交关于年度政策操作报告、美联储的货币和信贷增长目标的专门报告等。
金融案例分析2篇
金融案例分析第一篇:华尔街金融危机引言金融危机是指金融市场出现重大的动荡和不稳定,导致经济系统遭受损害的事件。
其中,华尔街金融危机是自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金融危机之一。
本文将对华尔街金融危机进行分析,探讨其原因、影响以及相关的教训。
一、危机起因1.1 住房泡沫:华尔街金融危机的根源之一是住房市场的泡沫。
由于住房贷款条件过于宽松,许多无力偿还贷款的借款人也能轻易获得住房贷款,导致房价飙升。
当房价暴跌时,许多借款人无法偿还贷款,导致银行陷入困境。
1.2 金融衍生品的滥用:金融衍生品的滥用也是华尔街金融危机的一大原因。
许多金融机构为了追求高额利润,滥用金融衍生品,进行高风险交易。
当市场出现剧烈波动时,这些机构无力应对巨大的亏损,进而引发金融系统的崩溃。
二、危机影响2.1 全球经济衰退:华尔街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范围的经济衰退。
由于金融系统的崩溃导致信贷紧缩和企业破产,再加上消费者信心低下,经济活动急剧减缓,全球经济陷入衰退。
2.2 社会动荡和失业率上升:经济衰退导致社会动荡加剧,大量企业倒闭,失业率上升。
许多人失去工作,无法支付房贷和其他欠款,社会压力急剧增加,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三、教训与启示3.1 监管不力:华尔街金融危机揭示了金融监管的缺陷。
监管机构在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方面未能履职,使得风险得以积累并最终引发危机。
因此,加强金融监管,并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是防范类似危机的关键。
3.2 风险管理重要性华尔街金融危机表明,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金融机构应加强风险管理能力,避免过度依赖衍生品等高风险工具,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提高对市场风险的防范能力。
结论华尔街金融危机是一场由住房泡沫和金融衍生品滥用所引发的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冲击。
危机揭示了监管不力和风险管理不足的问题,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教训。
通过加强金融监管和风险管理,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类似的金融危机,保障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金融案例分析范文(3篇)
第1篇一、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银行业的不良贷款问题日益凸显。
不良贷款不仅严重影响了银行的资产质量,还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本文以XX银行为例,对其不良贷款风险管理与化解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为我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风险防控提供借鉴。
二、XX银行不良贷款现状XX银行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是一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市场竞争加剧,XX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逐年上升。
截至2020年末,XX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达到XX亿元,不良贷款率XX%,较年初上升XX个百分点。
三、XX银行不良贷款成因分析1. 宏观经济环境: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导致银行不良贷款风险上升。
2. 信贷政策调整:央行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导致部分企业融资成本上升,经营压力加大,进而引发不良贷款。
3. 风险管理不足:XX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缺陷,如信贷审批流程不严格、风险监测预警机制不完善等。
4. 内部管理问题:部分基层网点违规操作、内部人控制等问题导致不良贷款风险加大。
四、XX银行不良贷款风险管理措施1. 加强信贷审批管理:XX银行进一步完善信贷审批流程,提高信贷审批标准,从源头上控制不良贷款风险。
2. 完善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建立全面的风险监测体系,实时跟踪客户信用状况,及时发现潜在风险。
3. 加强贷后管理:加强对已发放贷款的贷后管理,定期开展贷后检查,确保贷款资金合规使用。
4. 加强内部管理:加强对基层网点的监管,严肃查处违规操作行为,提高员工合规意识。
五、XX银行不良贷款化解措施1. 核销不良贷款:对确已无法收回的不良贷款进行核销,减轻银行资产负担。
2. 重组不良贷款:对部分有潜在价值的不良贷款,通过债务重组、资产置换等方式进行化解。
3. 诉讼追偿:对部分有追偿可能的不良贷款,通过诉讼途径进行追偿。
4. 盘活不良资产:通过转让、租赁等方式盘活不良资产,降低不良贷款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请阅读下列案例,任选2个案例,围绕每个案例的分析要点(可以不局限于案例后的分析要点),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论述,每个案例分析不少于800字。
在案例分析中,应该观点鲜明,言之成理。
案例一一国四币:独特的货币文化现象当政治上的“一国两制”在中国取得重大突破时,经济上的“一国四币”即人民币、港币、澳门币及新台币早已在两岸四地相互流通,这种新的经济文化现象,是很具有独特性的。
据有关资料,目前在大陆流通的港币现金已超过150亿港元,占香港货币发行总量的30%左右。
而从台湾涌向大陆和香港的资金高达600多亿美元,其中有相当数量的新台币流到大陆,已在福建等地流通。
由于受90年代末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港元、澳门元与币值稳定的人民币关系十分密切,除金融机构相互挂牌外,形成了地域性的如珠江三角洲一带互为流通使用的局面。
广州、深圳、珠海等地,接受港元、澳门元的店铺随处可见。
内地城乡居民为了使自己拥有的货币收入分散化以及投资或收藏等原因,他们也都以拥有港币、澳门元及新台币为荣。
与此同时,人民币在香港、澳门已进入流通领域,在这些地区,越来越多的人以人民币为“硬通货”及结算货币。
在香港或澳门的街头上,除银行外,还随处可见公开挂牌买卖人民币的兑换店。
更有趣的是,香港、澳门大多数的商店、饭店、宾馆等很多消费场所都直接接受人民币,一些商店门口甚至挂上“欢迎使用人民币”的牌子招揽顾客。
台湾也同样出现了人民币的流通现象,许多人将人民币作为坚挺的货币来看待,台湾警方已视伪造人民币为非法,不少台胞回大陆探亲后,都带着人民币回去使用或留作收藏纪念。
案例分析要点:1.这种独特的货币现象产生的原因。
2. 这种货币现象对大陆、港、澳、台四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这种现象会长期发展下去吗?会否出现劣币驱逐良币?对金融、经济会产生怎样的影响,需要采取什么对策。
案例二花旗公司和旅行者集团的合并1998 年 4 月 6 日,美国花旗银行(Citi bank)的母公司花旗公司(Citi corp)和旅行者集团(Travelers Group)宣布合并,这一消息给国际金融界带来了极大的震动。
这次合并之所以引入注目,不仅仅是因为其涉及1400亿资产而成为全球最大的一次合并,更重要的在于,一旦这次合并得到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批准,合并后的实体将成为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保险业务于一身的金融大超市,从而使“金融一条龙服务”的梦想成为现实。
花旗公司原为全美第一大银行,1996 年美国化学银行和大通曼哈顿银行合并后,屈居次席。
旅行者集团是—家总部设在纽约的老字号保险金融服务公司,是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中的一员。
早期以经营保险业为主,在收购丁美邦经纪公司后,其经营范围扩大到投资金融服务领域。
1997 年底又以 90 多亿美元的价格兼并了所罗门兄弟公司,成立了所罗门 --- 美邦投资公司,该公司已居美国投资银行的第二位。
至此,旅行者的业务已包括投资服务、客户金融服务、商业信贷和财产及人寿保险业四大范围。
合并后的新公司将命名为“花旗集团”(Cit i group)。
旅行者集团首席执行官斯坦福·韦尔和花旗公司董事长约翰·里德同时担任花旗集团董事会主席。
根据协议,旅行者集团的股东将以l股换新公司1股,花旗公司的股东将以l股换新公司2.5股的方式获得新公司的股份。
合并完成后,原来的两家公司特务持新公司股份50%。
根据两家公司原来的财务及业绩计算,新组成的花旗集团1997年的资产为7000亿美元,流通股市值超过440亿。
以市值而言,是全球最大的金融服务公司,新组成的花旗集团将集中于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消费者信贷、信用卡业务、投资银行业务、证券经营业务、资产管理业务及地产保险和人寿保险等业务。
韦尔说,新集团将成为一家经营全球多元化消费者金融服务的公司,一家杰出的银行,一家全球性资产管理公司,—家全球性投资银行及证券交易公司,一家具有广泛经营能力的保险公司。
花旗公司和旅行者集团即将合并的消息在世界金融界引起了巨大的震动。
欧、日对此极为不安,欧洲舆论呼吁欧洲金融界尽快采取类似的兼并行动以防止美国金融界独霸全球;日本认为,花旗集团的出现使日本中小银行面临更为严峻的生存压力,同时也将冲击亚洲金融界。
可以预料,花旗集团的出现将在美国乃至世界的银行与金融服务公司之间引起新一轮的兼并和合并浪潮,从而形成更多业务广泛的金融集团公司。
案例分析要点:1.你认为有哪些原因促使花旗公司和旅行者集团的合并?2.金融业间的并购重组会产生哪行影响?3.金融业的并购,在中国是否可行,为什么?中国的现状、未来趋势、政府的监管。
案例三塞尔维亚的通货膨胀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在卢纳商店,一个巧克力棒值600万第纳尔。
短短的一则通告指示:“物价提高90%。
”这家店在世界其他地方只能算一个小本经营店,要不是店里的电脑不能处理三位数变动,物价甚至应该上升100%。
到现在为止这是经理Nikolic先生3天内第二次提高价格。
他用拖把挡住门,以防止讨价还价的顾客进来。
电脑在标签纸上打印出新价格。
经理和两个助手忙着把纸撕下来并粘到货架上。
他们以前是把价格直接贴到物品上,但物品上贴了这么多标签,让人很难弄清哪个是新标价。
4个小时之后,拖把从门口拿走了。
顾客进来,搽搽眼睛看着标签,数上面有多少个零。
当电脑打印出另一种商品价格时,Nikolic本人也看着,这是一台录像机。
他自言自语:“是几十亿吗?”准确地说是20391560223第纳尔。
他指着自己的T恤衫,T恤衫上印着一个词“不可思议”,这句话是对塞尔维亚经济的绝妙写照。
“这简直是疯狂”他说。
除此之外你还能如何描述它呢?自从国际社会实行经济制裁以来,通货膨胀至少每天是10%。
如果把这个数字换算成每年的比率则会有15个零——高到没有任何意义了。
在塞尔维亚,在凯悦酒店1美元换到1000万第纳尔,在共和国广告上急需用钱的人要换1200万第纳尔,而在贝尔格莱德地下社会控制的银行里要1700万第纳尔换1美元。
塞尔维亚人抱怨说,第纳尔和卫生纸一样不值钱。
但至少在目前,卫生纸还很多。
据说隐蔽在贝尔格莱德一条道路后面公园中的政府印钞厂正在一天24小时印制第纳尔,以力图与加速的通货膨胀保持一致,反过来无止境地印第纳尔又加速了通货膨胀。
相信只要发钱就能安抚反对者的政府需要第纳尔来为关门的工厂和机关中不工作的工人发工资。
它需要钱购买农民的农产品。
它需要钱为走私掠夺和其他避开制裁的方法筹资,以便运进从石油到Nikolic店里的巧克力棒的每一种东西。
它也需要支持兄弟的塞尔维亚人在波黑和克罗地亚打仗。
一位外汇交易者拿着500万张价值8亿第纳尔的钞票说:“这些钞票是刚印出来的。
”他说,他从一家私人银行得到这些钞票,私人银行是从中央银行得到的,而中央银行得自于印钞厂——这是把黑市和财政部联系在一起的一条罪恶管道。
“这是集体疯狂”,外汇交易者一边说,一边诡异地笑着。
案例分析要点:1.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2.通货膨胀发生后,社会上哪些人是主要的受害者?3.作为普通的社会一员,我们该如何应对通货膨胀?4.政府应该如何应对通货膨胀?案例四9.11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2001年9月11日,恐怖组织对美国世贸中心大楼的袭击,不但使美国的航空与保险业陷入困境,而且也扰乱了美国支付与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行,从而对整个国民经济带来严重的后果。
一方面,企业与个人对流动性的需求大幅增加,另一方面,不确定性的增加和资产价格的下降也削弱了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意愿,这一切,对已陷入衰退的美国经济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9.11事件”对经济复苏的不利影响,美联储通过多种渠道,采取了有力的措施以图恢复市场信心和保证金融与支付体系的正常运行。
下面是美联储为“9.11事件”所采取的六大措施。
首先,美联储通过其在纽约的交易中心以回购协议的方式为市场注入大笔资金,2001年9月12日,美联储持有的有价证券金额高达610亿美金,在此之前,美联储日平均证券余额仅为270亿美金。
第二、美联储通过再贴现直接将货币注入银行体系。
9月12日的再贴现余额高达450亿美金,远远超过在此之前的5900万美金的日平均余额。
第三、美联储联合通货监理局(OCC)劝说商业银行调整贷款结构,为出现临时性流动性问题的借款人发放专项贷款。
并声称,为帮助商业银行实现这一目的,美联储随时准备提供必要的援助。
第四、由于交通运输问题妨碍了票据的及时清算,美联储于9月12日将支票在途资金扩大到230亿美金,几乎是此前日平均金额的30倍。
第五、美联储很快与外国中央银行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对已有的货币互换协议,也扩大了其协议的金额。
最后,在9月17日清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又进一步将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利率定为3%,下降了0.5个百分点。
同日晚些时候,纽约股票交易所重新开业。
案例分析要点:1.美联储的上述六大政策各有不同,各有什么目的?2.美联储通过哪些手段增加了货币供应量?增加货币供应量对一国经济有何影响?3.政府应如何动用货币等金融手段来调控经济?案例五海南发展银行的关闭1998年6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表公告,关闭刚刚诞生2年零10个月的海南发展银行。
这是新中国金融史上第一次由于支付危机而关闭一家银行,因而不可避免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海南发展银行成立于1995年8月,是海南省唯一一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其总行设在海南省海口市,并在其他省市设有少量分支机构。
它是在合并原海南省5家信托投资公司的基础上,吸收了40多家新股东后成立的。
成立时的总股本为16.77亿元,海南省政府以出资3.2亿元成为其最大股东。
关闭前有员工2800余人,资产规模达160多亿元。
如此一家银行,为什么开业不到三年,就被迫关闭了呢?事实上,早在海南发展银行成立之时,就已经埋下了隐患。
成立海南发展银行的初衷之一就是为了挽救一些有问题的金融机构。
1993年海南的众多信托投资公司由于大量资金压在房地产上而出现了经营困难。
在这个背景下,海南省决定成立海南发展银行,将5家已存在问题的信托投资公司合并为海南发展银行。
据统计,合并时这五家机构的坏账损失总额已达26亿元。
有关部门认为,可以靠公司合并后的规模经济和度化管理,使它们的经营好转,信誉度上升,从而摆脱困境。
1997年年底,遵循同样的思路,有关部门又将海南省内28家有问题的信用社并入海南发展银行,从而进一步加大了其不良资产的比例。
但是合并后成立的海南发展银行,并没有按照规范的商业银行机制进行运作,而是大量进行违法违规的经营。
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向股东发放大量无合法担保的贷款。
股东贷款实际上成为股东抽逃资本金的重要手段。
有关资料显示,海南发展银行成立时的16.77亿股本在建行之初,甚至在筹建阶段,就已经以股东贷款的名义流回股东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