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流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植物病害流行(plant disease epidemic)指植物病原物群体在寄主群体中大量传播,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诱发植物群体发病,并且造成严重损失的过程和现象。

2、植物病害系统定义和结构:植物病害是病原物和寄主植物通过寄生作用构成的复合体,鲁宾逊(Robinson,1976)把这个复合体成为“植物病害系统”。植物病害系统是农业生态系统的子系统。

3、病害三角和病害锥体:1933年,林克(Link)提出著名的病害三角:感病的寄主植物、具有致病性的病原物和有利于发病的环境构成病害三角形的三个边,三角形的高度或面积代表病害严重度,各边的长度也会影响三角形的面积。

4、病害四面体:在一定空间内,随着时间的改变,感病寄主与具有致病性的病原物之间的互作关系在各种环境因子的综合作用下而发生的一系列持续一定时间的变化,称之为四面体。

5、病害锥体:鲁宾逊(Robinson, 1976)把自然植被中的病害系统,称为自然病害系统;把作物群体中的病害系统,称为作物病害系统。对于后者,除寄主、病原物和环境外,还须加上“人类干预”这个重要因素,形成病害四面体。

6、病害流行要素和状态:流行因素分析就是对病害系统结构(组成成分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

病害流行系统的结构分为病原物、寄主、病害、环境和人类干预等五个子系统,每一子系统按性质、功能分解成不同要素,依据各要素又可将生物体和环境区分为不同状态。

7、病害循环是指一种病害从寄主的前一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开始发病的过程。(侵染链)

8、侵染过程是指病原物与寄主接触、侵入到寄主发病的过程。(侵染环)

9、侵染连:在病害循环中,有些病原物只产生一种孢子,再由它的多代或多次侵染而形成多个侵染过程,称为同质的侵染连。有些病害的循环中有不同类型孢子的侵染,形成不同的侵染过程,称为异质的侵染连。

10、多循环病害:指病原物在一个生长季节中能够连续繁殖多代,从而发生多次再侵染。该类病害多是局部侵染病害,病害的潜育期短,病原物的增值率高,寿命较短,对环境敏感。

单循环病害:指在病害循环中,只有初侵染没有再侵染或虽有再侵染,但危害作用很小的病害。该类病害多为土传、种传的系统性病害。11、侵染过程的组分分析:将侵染过程分解为若干相互连接可作定量测定的阶段或组分,进而研究各组分与环境间的量变关系的称之为侵染过程组分分析。

12、赫斯特按病理学的过程,将侵染过程进行了划分以下三个阶段:

①侵染阶段,包括孢子萌发、穿透、定殖3个亚阶段。

②孢子形成阶段,包括孢子梗产生、孢子产生、孢子成熟3个亚阶段。

③传播阶段,包括孢子释放、孢子散布、孢子降落3个亚阶段。

三个阶段在时间、空间上相互连接不可分割。

13、侵染循环图解

14、传播体:病原物可以独立存活和,起到传病作用的最小单位。

15、侵染概率又称之为侵染几率,指接触寄主感病部位的一个病原物传播体,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侵染成功、引发致病的概率。

16、发病点:能够被视觉识别、计数或测量的病害最小单位。如局部侵染病害的病斑或发病叶片,系统性侵染病害常以病株为单位。

17、侵染概率被分解为寄主体表附着孢子的萌发率、侵入率和显症率:孢子萌发率=萌发孢子数/接种于叶面的孢子数

侵入率=侵入点数/叶面萌发孢子数

显症率=产孢病斑数/侵入点数

侵染概率=萌发率×侵入率×显症率

存活

孢子着落

孢子梗、

子座等

存活

病斑扩散

病斑

存活

致病过程

定殖

侵入

牙管、

附着胞

萌发

孢子形成

孢子散布

孢子释放

孢子成熟

水稻品种

孢子 孢子萌发 侵入 显症 侵染

附着量 个数 / % 点数 / % 病斑数

/ % 概率(%)

岩 农 梗 304 210 69.1 47 22.3 0.3

0.64 0.098

4249 275 176 64.0 22 12.5 0.7

3.18

0.25

广陆矮4号 286 193 67.5 29 15.02 1.6

5.52 0.56

安庆晚2号 250 176 70.4 55 31.25 2.8

5.09 1.12

丽江新团黑谷 238 163 68.5 88 53.98 7.2

8.18

3.03

率系调查30cm2叶片上形成的产孢病斑。

2、附着量、侵入点数、显症病斑数的单位均为:个/3cm2。

21、侵染位点:所谓侵染位点(infection site),就局部性病害而言,是指单个接种体的侵染要占据寄主体表的最小面积。系统性病害寄主植物的一株,即一个侵染位点。

22、潜育期(incubation period )通常定义为从病原物侵入寄主到寄主开始表现症状(显症)所经过的时间。一般是指从接种到病害出现症状之间的时间。

潜伏期(latent period )是指从接种到病斑产生孢子(产孢)的时间。 23、病害流行类型

单年流行病害: 指在作物一个生长季节中,只要条件适宜,菌量能不断积累、流行成灾的病害。度量病害流行的时间尺度一般以“天”为单位。与病理学上的多循环病害通用。

积年流行病害:指病原物需要经过连续几年的菌量积累才能流行成灾的病害。度量病害流行的时间尺度一般以“年”为单位。与病理学上的单循环病害同义。

中间型病害:许多病害可能兼有两类病害中的某些特点,介于两类病害之间,可列为中间型病害。

19、ID-DI 曲线:以接种密度(inoculum density )为横坐标,发病数量(disease incidence )为纵坐标作图,就可绘出发病数量随接种密度的增大而变化的曲线,简称ID-DI 曲线。 20、ID —DI 曲线的几种形式

曲线A 是在接种体密度较低的情况下,接种体数量与发病数数量成正比,其对应关系呈直线,直线通过原点,直线的斜率即侵染概率。

曲线B 表示在接种体密度增大时,重叠侵染增多,侵染概率下降,直至水平,属于较普遍现象。 曲线C 表示随接种体数量增大,曲线上升到一个最高点后,再增加接种体数量曲线反而下降,表

明接种体间存在自我抑制的拮抗作用。

曲线D 表示接种体数量在高密度下,侵染概率增大,可能是接种体间存在自我促进的协生作用。

曲线E 不从原点开始,只有接种体数量达到某一最低限时,病害才开始发生,即所谓有“侵染数限”。 24、季节流行曲线

对一种病害,在作物的单一生长季节内,定期连续调查病害发生数量,获得若干组病情和时间的数据资料,以病情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即绘出病害季节流行曲线。

季节流行曲线是病害在单一生长季节内病害流行动态的形象表示方式,因病原物致病性、品种抗病性和环境因素而变。发病始期、最高病情和流行速率是其主要特征量。 25、季节流行曲线的形式

1)S 型曲线:是一种最常见的形式。初始病情很低,其后病情随着时间不断上升,直至饱和点,且寄主群体不再增长。

2)单峰曲线:多是作物生长前中期发病并达到高峰,后因寄主抗性增强或气候条件变为不利,病情不再发展,但寄主群体仍继续生长,故病情从高峰处下降。3)多峰曲线:一个季节中病害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高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