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巴尔扎克《高老头》有感
高老头读后感优秀范文三篇
![高老头读后感优秀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329f781b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a1.png)
高老头读后感优秀范文三篇高老头读后感优秀范文三篇1敬爱的孩子们“”你们可知道我的心!那颗曾经为了你们疯狂燃烧的心, 如今已燃成了灰烬!太多太多的爱让我已无法自拔, 直到来到这里我才明白了我的所作所为有多么傻!在这里, 我看到了从前那个冒着风雨卖面粉的家伙, 为了你们, 牺牲了自己的一切。
却到死都换不回来你们的一次探望。
每次的每次, 你们来到我这破败的公寓探望我时, 我总是那么那么的欣喜, 我总以为你们是爱我的。
我的心, 快乐啊!可是每一次, 你们来找我都是为了什么?是为了问我要钱啊!为了你们, 我把小厨子里的东西一件又一件地当掉了;为了你们的每一次虚荣, 我都吃着什么东西啊!可是, 也只有钱能把你们带到我身边。
为了让你们快乐, 我什么情愿。
而我, 也只求你们能亲亲我, 或跟我撒娇一下下, 这样我就满意了!可是, 你们又是怎么对待我的啊!每次你们指责我时, 我的心都像在沸水煮一样, 感觉整个人都快爆炸了。
我的心, 如碎裂般难受啊!有时我也不明白我的心。
明明自己苦痛的要命, 可看到你们快乐, 我的心里总会不自觉的跟着你们快乐。
我一次又一次的对自己说, 你们是爱我的, 只是受到丈夫的限制罢了, 其实你们比我更苦痛!也只有这样想的时候, 我才能够自己来抚平伤痛的`心。
如今, 我真的看透了!我也不怕你们会指责我了。
你们还怎么指责我呢?我死了, 你们不比谁都快乐吗?你们榨干了我的钱, 我的爱, 我的心。
此时的我, 对你们也没有任何价值了吧!我要大胆的说, 把我这几十年的痛都告知你们, 让你们恒久恒久对不起我!是你们, 把我逼上了绝路, 是你们一手造就了你们父亲的死!你们的良心, 如恶狗般丑陋, 而你们的外表, 也只不过是一层虚伪的面纱, 总有一天, 你们的面纱会被人揭掉, 那时的你们, 也再也找不到象我一样的爱你们的人了。
那时的我, 真的不会伤心了!因为你们的罪孽, 早就把我的心挖的一尘不染。
孩子啊, 莫非你们也希望看到你们的孩子对你们也如此无情吗?莫非你们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就欺瞒你们的爱, 然后将你们的心血一点点榨干, 再将你们逼上死路吗?莫非你们也希望像我一样, 只能在阴间忏悔吗?还是, 你们不仅不爱自己的父亲, 也不爱自己的丈夫,自己的孩子呢?莫非你们真的没有心吗?孩子啊, 你们可以摸摸自己的良心, 虔诚的为我祷告一下, 为你们的孩子祈祷一下吗?高老头读后感优秀范文三篇2表面繁华的巴黎, 藏尽了多数的虚荣, 包袱着道不尽的金钱主义。
高老头读后感(15篇)
![高老头读后感(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b084843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e8.png)
高老头读后感(15篇)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
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老头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老头读后感1巴尔扎克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
他创作的《人间喜剧》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共91部小说,写了两千四百多个人物,展示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生活的画卷。
看完这本书,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这8个字。
本书以1819年底到1820年初的巴黎为背景,反映了社会各个阶层、各个社会之间的关系之间人与人的关系。
讲述了高老头——一个精明有钱的面条商,曾经赚了不少钱,有两个女儿,他非常喜爱她们。
高老头本来已经进入了上流社会,可是对女儿的溺爱和高老头自己疏于社交世故,使得他被排斥在上流社会之外,他只好隐居在破旧的旅馆中。
可他的两个女儿却在家给有钱人,进入上流社会之后,忽视父亲,只有在有需要时才想到父亲,就如在欠债后来找父亲让他来为自己还债,把他掏空后就抛弃了他,甚至在他死的时候也没见他最后一面。
原因只能怪高老头对女儿们的溺爱,让女儿们变得自私、虚荣和冷血。
可怜的高老头快断气时,他还盼望着两个女儿能来见他一面。
可当拉斯蒂涅差人去请他的两个女儿时,两个女儿都推三阻四不来。
老人每只眼中冒出一颗眼泪,滚在鲜红的眼皮边上,他长叹一声,说:“唉,爱了一辈子的女儿,到头来反给女儿遗弃!”让人深感他的可怜、凄苦之感。
高老头在临死前和拉斯蒂涅说的一句话对我的印象特别深:“钱可以买到一切,甚至能买到女儿。
”使我真正了解到:拥有权力获得利益只能带来片刻的欢愉,不是永久。
金钱不是万能的。
我们应该学会主宰金钱而不是被金钱主宰。
并且,在做每一件事前,都问问自己的良心,因为如果你一不小心出卖了他,那么良心的谴责将让你得不到好下场。
高老头读后感2《高老头》这部作品是巴尔扎特在1834—1835年间写的小说。
高老头读后感锦集5篇
![高老头读后感锦集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c0fd31a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d0.png)
高老头读后感锦集5篇高老头读后感。
作文是我们语文学习中不行避开的事情,写作文可以更好地改善我们沟通沟通的过程,一篇优秀的作文是一枝魔杖,它可以点石成金,最近老师有布置写作的任务吗?下面是我为你细心整理的“高老头读后感锦集5篇”,盼望能关心到你,请保藏。
高老头读后感(篇1)把书放在一起,我闭上眼睛,眼泪掉了下来,很多这是第一滴眼泪。
在绚烂的阳光下,眼泪是多么渺小,但它布满了我全部的情感;虽然它很小,但它叙述了一个凄惨的故事——“高老头”。
“两个女儿每人有80万个嫁妆,而高老头只为自己留下了1万个法郎。
他天真地认为他的女儿是女儿。
他们结婚后,高老头觉得自己有了两个家庭。
然而,两年前,这对‘珍宝’女儿把父亲赶出了家门……”发现这里,我曾经哭过,虽然我流了多少眼泪,但还是洗不洁净这对女儿卑鄙的心理和虚伪的面孔。
莫非他们忘了父亲的哺育之恩吗?你忘了高老头一天只吃面包,换钱供你学习吗...高老头没想到,没想到,没人会想到:把父亲赶出家门的是自己的女儿!巴尔扎克用辛辣的笔将他们的卑鄙、虚伪和不人道透露得淋漓尽致!也从侧面反映了父母的'宏大。
有一个儿子说:“它也孝顺,简单犯罪,很少;不简单犯罪,而好的混乱,没有。
绅士们为自己服务,为自己服务。
孝顺也是人类的基础。
”做一个人,孝顺父母,敬重兄弟,喜爱冒犯长辈和上级,这是特别罕见的。
唯一幸运的是,像老人的女儿一样对待父母更为罕见。
即使父母有成千上万的错误,他们仍旧是你的父母。
不要贪图财宝!眼泪,痛斥的眼泪,哀痛的眼泪,怨恨的眼泪,凄凉的眼泪...愿高老头的悲剧不再重演高老头读后感(篇2)读高老头有感高中时,在课本中就读到过《高老头》。
对这篇文章印象很深,特殊是高老头这一人物形象,也是巴尔扎克作品中比较了解的一部。
现在重读一遍这一经典,又有另一种不同的感受。
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宏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也是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最高成就者之一。
《高老头》读后感(15篇)
![《高老头》读后感(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081af5c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80.png)
《高老头》读后感(15篇)《高老头》读后感1《高老头》是巴尔扎克的优秀作品。
我细细品读了这本书,深有感触。
高老头有两个女儿。
他把自己所有的感情都倾注在了两个女儿身上,女儿快乐,就是父亲的幸福,女儿难过就是父亲的伤心。
在高老头的娇宠下,两个女儿过惯了奢华的生活。
她们长大成人,又按自己的意愿嫁了人。
她们出嫁时,高老头给了她们每人八十万法郎的陪嫁。
进入了上流社会的女儿们,专向父亲要钱,使自己快乐。
穷困的高老头只能搬进破旧的伏盖公寓了,过着寒酸的生活。
柠檬被榨干了,皮就被扔在了街上。
高老头在病痛中孤独地死去。
我认为,是自私与虚荣占据了上流社会人们的心,人人都疯狂地要权势,要金钱,因为,在这个世界中,好像金钱与权威就是真理!它可以让你抛弃父母,抛弃兄弟姐妹,抛弃知心朋友,抛弃心中的爱情,它似乎可以让你得到最大的快乐,可最终,什么快乐也没得到。
人的自私是没有边界的,你肆无忌惮地搜刮亲人的钱包,把钱归为己有,这是自私;你得到了钱却一个子儿也不分给生你养你的父母,这也是自私。
高老头爱他的女儿,可女儿却从来没有爱过父亲。
他的悲伤,他的痛苦,他的需要,女儿从没半点体会。
她们真是太没心肝了!作为儿女,我们本来就要懂得孝顺,我们应该知道,是谁给了我们生命,是谁为了我们而熬白了头发。
长大后,是我们挣钱来养活父母了,而不是再花父母的钱。
多陪陪父母亲,让他们也感受到你的爱,这样,爱的火花才会灿烂!我是一个孝顺的孩子,在课余空闲的时间,我会自主地帮妈妈干家务活。
学校后面就是瓦市菜场,平时放学,我会帮家人买菜。
早上妈妈出门前,会把今天的买菜钱放在我的'书包里,至于买什么菜,妈妈全让我做主,只要是我买的,她都喜欢吃。
放学后,我会立刻背着书包边走边想着今天的菜谱,到达菜市场,菜单也就出来了,荤素搭配也挺合理。
这里的鱼饼有名气,当然少不了啦。
来猪肉摊前买条排骨,来水产品前买十元钱虾儿,再买些时令的蔬菜,真不错,可以乘公交车回家了!孝顺,是孩子给父母最好的礼物!谁能够说当今社会不存在这样的事实?多少人一旦走向社会,就禁不起金钱和各种利益的引诱,最终充当了金钱的奴隶。
《高老头》读后感(精选15篇)
![《高老头》读后感(精选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1e3a31b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a1.png)
《高老头》读后感(精选15篇)《高老头》读后感1《高老头》这部小说出自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
理所当然的,这部小说也属于批判现实主义的范畴。
故事起于巴黎的一个名叫伏盖的公寓里。
故事的悲剧人物高里奥老头就生活在这座简陋的廉价的包或公寓里。
和其他一些不同性格的人住在一起。
唯一的相同点是他们都不是生活奢华的上流人士。
虽然本书以高老头为题,但主线是围绕一个名叫拉斯蒂涅可的年轻人。
毕竟这个悲剧需要一个见证人。
高老头本来是一个面粉商,在退休时还是一位生活富裕的老人。
但是是什么原因使他从伏盖公寓里德最高等房间住进最低等房间,什么原因使他绞了他深切思念的妻子的遗物?所有的谜团都随着拉斯蒂涅可想方设法逐渐挤进上流社会而揭开。
高老头有两个加入豪门的女儿,雷斯夫和纽沁根夫人。
当拉斯蒂涅可成为纽沁根夫人的情人时,终于在上流社会崭露头角时,故事也接近了尾声。
这两个自私的女儿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将他们的父亲榨干,直至父亲临终时,他们也迟迟不肯看望自己的父亲。
知道他们的生活也接近绝望时,他们才去找父亲,可是这时父亲已经离开了人世。
而他们留出的泪水是那么的虚假,就算他们表现的如何真实。
可是旁人仍能看出他们的虚假。
高老头离开人世了,拉斯蒂涅可这位年轻人也完成了巴黎社会的启蒙教育,大彻大悟,像这个邪恶的社会发起挑战)。
故事结束,起于这个公寓,终于这个公寓。
文字里的社会是短暂的,却能缩了时代的色彩。
极力表现了这个奢靡浮华的社会,刻画了许多鲜活的人物,他们虚伪狡诈。
巴尔扎克用他文字的魅力来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眼花缭乱地社会,活动的,喧闹的,真实的社会,是当时资产阶级的真实的写照。
人们只为金钱而活的残酷。
亲情友情爱情一切美好的情感在当时都赶不上金钱的魅力,远远赶不上上流社会的地位。
人们之间关系的维系只有金钱。
多么令人悲伤和痛彻这个残酷而虚伪的社会。
马克斯曾经爱的老头又是多么值得人们赞扬。
其实悲剧也源于高老头的无私吧,如果没有他对于女儿的溺爱,可能又会书写另一个故事吧!说过"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我们悲剧的中心,高里奥老头,这个拥有崇高父金钱有用,但过分在乎金钱就会失去一切。
高老头的读后感(模板5篇)
![高老头的读后感(模板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10857b7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08.png)
高老头的读后感(模板5篇)高老头的读后感。
书籍是前人才智的体现,读了作品后,我终于找到了很多我许久都未知的答案。
大家写好读后感时,肯定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方面去写。
栏目我为您预备了高老头的读后感,敬请扫瞄以下网页内容!高老头的读后感【篇1】《高老头》这篇小说是法国闻名作家巴尔扎克的代表作。
作品中以高老头和他的两个女儿的故事为主线,拉斯蒂涅的“奋斗史”为副线,彼此相互交织,相互呼应,刻画出高老头这个艺术形象。
文中记述了高老头一生努力奋斗,为了两个女儿的幸福而不惜一切,把自己全部的财产都花在女儿身上;到了晚年,财产几乎耗尽的高老头依旧如此,而两个烂赌、贪慕虚荣的女儿却不思图报,反而更视父亲为包袱,有失她们的面子,为求自保,不愿搭理父亲,最终高老头在无人怜悯下寂寂死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人与人之间冷漠无情、相互算计的关系。
读完这篇小说后,我为高老头的遭受感到怜悯,对他那种无私的父爱感到鄙视,亦非常鄙视他那两个忘恩负义的女儿,对她们的行径嗤之以鼻。
与此同时,我联想起往日双亲对我的教育,其实这也是他们对我的爱的一种,而我却置之不理,有时更感到反感。
但在看完这篇小说后,我仿佛受到了爱的洗礼,对爱有了一个新的熟悉。
以后,我定会对父母亲的爱倍加珍惜,不会像那两个坏了心肝的女儿一样。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与子女之间存在代沟,许多是由于子女不了解父母,不懂珍惜父母的爱而造成的。
因此,我诚心盼望天下间的儿女能学会了解父母对自己的关怀以及爱。
在这篇小说中,有一处地方使我感到不解:为何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冷漠无情、相互算计的关系,莫非就不能真诚相待吗?无可否认,在我们四周的确存在着这样的人和现象。
虽然如此,但我认为现实生活中还是布满着真情的。
读完这篇小说后,我掩卷深思:假如世上的全部人都能相亲相爱、和谐共处、相互关心、互不猜疑,那么这世界将会变得更加和平美妙。
高老头的读后感【篇2】我再次合上书,深深叹了口气。
我不知道我读了多少遍《老高漫》,但每次我合上书时,我总是意识到许多。
读《高老头》有感(六篇)
![读《高老头》有感(六篇)](https://img.taocdn.com/s3/m/5c019590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13.png)
读《高老头》有感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反映了十九世纪上半期贵族阶级没落,在金钱的驱使下资产阶级地位上升的故事。
在书中,浮盖公寓,反映的是穷巴黎。
而包桂兰夫人代表着富巴黎。
这本书讲述了高老头如何退休,拉丝缇聂如何上位的故事。
在书中,作者在《高老头》这一章节中主要描写了高老头这一形象,那我们如何理解高老头的父爱?巴尔扎克讨厌资产者,为什么偏偏喜欢高老头?我认为,原因如下。
高老头是个暴发户,他的发家史跟其他资产者一样带着罪恶。
(没有哪个作家能写尽藏在金银珠宝底下的罪恶)资产阶级者都是表面光鲜的,老头在书中是个善存温情的形象,比如说高老头对女儿,为了照顾女儿对女儿百依百顺不求回报,他爱权力也爱金钱,但是却把财产作为女儿们的陪嫁,高老头总共有两百万,为了女儿放弃经商,又有出无进,而两个女儿却不断地向他索要钱财,刚开始让老头搬到公寓时还很体面,人们发现有两个很年轻漂亮的人来拿钱,大女儿像向老爸拿钱是为了帮前任还债,二女儿是为了买衣服,反正这两个女儿拿钱都不是为了亲情,而是为了钱财,老头之后变一文不名了,住的是最差的房间,而两个女儿因为老爸没钱不来见他,高老头生命中的支柱,有两个,一个是金钱,另一个是对女儿的爱,在他重病临死之前想见女儿时,他的他两个女儿却说没时间来,于是他凄凉死去,所以他在此前这样说父亲应该永远有钱,女儿就像狡猾的马一样,他受到了金钱法则的惩罚,他的两个女儿从小在金钱法则下长大,高老头还是在温情脉脉的面纱中长大,但是他们的女儿有个特质,都是认钱不认人,有钱就是好爸爸,没钱就不认爸爸,为了金钱,成为了金钱社会的牺牲品,卡拉马佐夫兄弟,说,高老头精通资产阶级的生意经不通人生哲学,这万能万恶的金钱呦。
而书中的另一个人物拉斯蒂涅。
,是个逐渐走向沉沦的野心家形象。
书中写了人心是怎样一步步变坏的,是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吗?拉斯蒂涅,他是个外省青年。
家道中落。
然后逐步重振家风,刻苦学习,钻研,成为了清正的法官。
关于《高老头》读后感(精选10篇)
![关于《高老头》读后感(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e913a52d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13.png)
关于《高老头》读后感(精选10篇)关于《高老头》读后感(精选10篇)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
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老头》读后感(精选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老头》读后感1在金钱面前,人性的弱点将暴露无遗,并且活灵活现的丑态百出。
拉斯缔涅睁开眼睛观察由金钱统治的社会,看到了赤裸裸的现实“在富人那里,法律形同虚设,道德软弱无力。
”他在财富里看到了血腥的掠夺。
高老头的钱来的不仁不义,他是靠大革命期囤积面粉,趁着饥谨以十倍的暴利出售发财的。
他公然声称“钱就是革命”“有钱就有了一切”。
上流社会无所谓亲情友情爱情,或许一切背叛与忠诚只取决于金钱。
在亮晃晃的金钱面前,门第也开始显得苍白。
薄赛昂夫人的情人为了得到20万的嫁妆竟然抛弃了她,和一个暴发户的女儿结婚。
金钱是步入上流社会的总钥匙。
沃特汉对欧仁说:“贿赂收买随处可见,雄才大略却是风毛麟角。
”“你会看到,有些女人出卖肉体,为的是跟某个贵族院议员的公子,到跑马场中的中央大道上驱车兜风。
你已经见到高老头那可怜的傻瓜,不得不替女儿还债,女婿却每年坐收五万利息。
”金钱可以支配婚姻。
有些女人为了控制丈夫,不惜把自己卖给丈夫。
然而,把爱情和金钱搅和在一起,难道不很丑恶吗?或许,错不在于爱,而在于过分的以金钱为中心,对爱情、亲情、的漠视。
在现实生活中,多少人经不住金钱的诱惑,做了金钱的奴隶。
《高老头》读后感2我读了法国巴尔扎克写的《高老头》,里面主要讲了在19世纪的法国,高老头有两个女儿,在他的养育下一贯过着奢华的生活,两个女儿一个喜欢高攀贵族,进入了上流社会,成了新贵雷斯伯爵太太;一个喜欢金钱,嫁给了银行家,成为纽沁根夫人。
但不久,这对宝贝女儿双双将父亲赶出大门,让他在破旧的伏盖公寓过着寒酸的生活。
高老头临死之前哭天喊地地想见女儿一面,但两位女儿并没有去见高老头。
读了这本书,我觉得高老头是一个很了不起的父亲,他把自己全部的爱和财富给了女儿,是希望自己将来能有一个幸福的晚年生活,但女儿却生在福中不知福,连起码的道德都做不到,让我又觉得高老头这样做太不值得了,他太可怜了。
《高老头》读后感(6篇)
![《高老头》读后感(6篇)](https://img.taocdn.com/s3/m/8fbe67b9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ee.png)
《高老头》读后感他如饥似渴的接受了奢侈的贵族生活,爱上了豪赌,输赢很大,终于习惯了巴黎年轻人的放浪生活。
恋上了交际。
他不知时间的宝贵,就这样将它糟蹋。
高老头死后,他草草埋葬老头,也埋葬了自己的最后一滴温情的眼泪,埋葬了单纯。
他那一双眼睛简直是渴望地盯着旺多姆广场铜柱和残老军人院倥隆中间那块区域,那里便生存着他曾经朝思暮想打进的上流社会。
最后,他对巴黎的富人区说:“现在咱们来较量吧!”在这之后,欧仁有了自己的贵族头衔,成了一个无耻的政客。
在我看来,这本书更多的是以欧也纳为主线去叙述,高老头并不算是本书的主人公,不过尽管如此,高老头给人留下的印象还是很深刻的,而且巴尔扎克通过寥寥几句就刻画出了那种扭曲的父爱。
没错,就是扭曲的父爱。
高老头为了两个女儿放弃了一切,尽管他知道是女儿不对,但却无怨无悔,哪怕自己过得再凄惨,只要两个女儿高兴就行。
当然,首先要弄清楚一点,两个女儿嫁给的都是有钱人,高老头的女婿腰缠万贯,但两个女儿却不问她们的丈夫要钱,一个劲儿的压榨父亲,这实在是太狠了。
高老头在临死的时候才发出对两个女儿的诅咒,实在是太悲哀。
《高老头》读后感(2)读完《高老头》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是一本描写老年人生活的小说,通过主人公高老头的故事展现了老年人的智慧、坚强和乐观的一面。
高老头是一个普通的体力劳动者,退休后过着平凡的生活。
但是,他并没有因为年龄的增长而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相反,他用心和热情对待自己的生活,不断努力去适应和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高老头是一个有智慧的老人,他懂得如何与人相处,能够及时地通过一些小手段解决问题。
他也非常乐观,总是积极地看待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和挫折,始终保持着一颗阳光的心态。
通过高老头的故事,我也了解到老年人的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他们经历着身体的不适和心灵的孤独,但他们依然有着坚强和乐观的一面。
他们以自己的方式活出了自己的精彩,他们的经历和努力让人们看到了老年人的价值和力量。
高老头读后感大全
![高老头读后感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db1dddb7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e9.png)
高老头读后感大全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
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老头读后感大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老头读后感大全1和往日一样,坐在阳台的木椅上,翻开此书,一页,两页。
不禁又掉下了眼泪,这本书是《高老头》。
此书讲了一个悲惨故事:高老头有了两个女儿,他十分宠爱自己女儿,女儿想干什么都成全她们。
女儿到了出嫁年龄,高老头,那位好父亲又给了她们每人80万陪嫁金,只留给了自己8000至10000法郎。
他认为,女儿是自己的女儿,总要让她们幸福。
可是,女儿却不顾亲情把他赶了出去。
读到这儿时,我流下了了眼泪。
我猜,高老头肯定还没仔细想过,赶走自己的人竟是自己的女儿!这本书是法国的巴尔扎克,他想要表达什么,我想大家应该知道。
我盼望着最后情节会改变,可惜没有。
高老头的那两个可耻的女婿还给高老头雪上加霜,一有什么债就让高老头女儿叫高老头还。
高老头自己穷的活不下去了,没法替女婿还债了,连自己餐具也卖掉了,给女婿还债,从西装成了破背心。
最后,他太累了,病倒了。
我看到这时,叹了一口气。
现在,高老头病倒了,女儿和女婿应该买几件衣服和一些药过来看望高老头吧。
没有,并没有,别说买衣服买药了,连看也不过来看望。
我不禁联想到报纸上的事件:浙江一户人家,母亲去世,父亲卧病在床,为了生活,姐弟俩一边学习,一边捡废品卖钱,感动了无数人。
为什么?为什么?同样是父亲卧病在床,同样是两个孩子,为什么相差这么大?高老头临死前,一直叫着自己女儿,可女儿仍然不愿去看望下自己父亲。
在这里,我多么想批评下高老头的女儿:“那是你们父亲啊!父亲啊!你们父亲为了你们的生活付出了那么多,你们怎么那么残忍啊?你们忍心吗?你们父亲只想看看你们啊!也就死无遗憾了!”合上书的最后一页,我沉默了。
我想:为什么人们对金钱那么着迷?为什么对金钱的喜爱超过了自己的亲人?希望世界上的父亲没有第二个高老头。
高老头读后感大全2说起高老头,我的脑海里就浮现三幅画:第一幅画中,高老头穿着蓝色礼服,将那神气的大肚子紧紧包住;第二幅画内,他换上粗棉布衣裳,肚子也瘪了下去,看起来呆滞而愁苦;第三幅画里,高老头窝在床上,盖着破布条似的被子,骨瘦如柴,眼中隐现一丝即将熄灭的生命之光。
《高老头》读后感13篇
![《高老头》读后感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c85e259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ce.png)
《高老头》读后感13篇《高老头》读后感1读完《高老头》,不禁让人感叹当时巴黎上流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淡漠的关系。
父母儿女间的亲情,本是世界上最纯洁美好的感情。
然而在那个时代,连亲情都被金钱所玷污,实在是一种悲哀。
《高老头》这本书是巴尔扎克对拜金主义最深刻的描述及抨击,亦为《人间喜剧》系列的代表作之一。
小说以十九世纪初的巴黎为背景,揭露批判了资本主义世界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小说主人公高老头是巴尔扎克塑造的一系列富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之一,他是封建宗法思想被资产阶级金钱至上的道德原则所战胜的历史悲剧的一个缩影。
他是法国大革命时期起家的面粉商人,中年丧妻,他把自己所有的爱都倾注在两个女儿身上,对女儿的任何要求都一一满足。
他给了两个女儿每人八十万做嫁妆,让她们嫁入豪门。
然而他还是被女儿赶出了家门,最终悲惨地死在伏盖公寓。
在《高老头》中,巴尔扎克无情地批判了那个道德沦丧,物欲横流的社会。
金钱和物欲膨胀带来的人性异化和种种社会问题,都在这部作品中得到体现。
高老头最初在两个女儿家受到尊重,“我受到好款待:好爸爸,上这儿来;好爸爸,往那儿去。
她们家永远有我的一份刀叉。
我同她们的丈夫一块儿吃饭,他们对我很恭敬。
”为什么?“因为我生意的底细,我一句没提。
一个给了女儿八十万的人是应该奉承的。
”高老头自己这样说到。
不久两个女儿便嫌这样的父亲有损她们的面子,狠心将父亲赶出了家门。
高老头对女儿的爱是一种溺爱,是一种病态的爱。
他为女儿可以付出一切。
他无比珍惜妻子的遗物,然而却因女儿需要用钱而不得不变卖掉;他花掉身上的最后一点钱,只为女儿能有一件漂亮的礼服去参加舞会;他为了女儿的体面不再做生意,但得知女儿缺钱时又想着重操旧业,甚至去“偷”、去“抢”、去代替人家服兵役,去“卖命”、“杀人放火”。
而两个女儿对父亲的爱是建立在金钱之上的,他有钱时她们假装爱他,偶尔还会去看他,说一些甜言蜜语哄他开心。
但在外面她们不愿承认自己有一个丢脸的父亲,一个做父亲的竟要偷偷地去看女儿!她们去看父亲,同他说话也全都是为了钱。
高老头读书心得范文10篇
![高老头读书心得范文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490271d8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e9.png)
高老头读书心得范文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高老头读书心得范文10篇一、什么是读书心得读书心得,是在读书后产生的心得与感受,以及对内容的理解与感悟。
《高老头》读后感10篇
![《高老头》读后感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edacc49a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b4.png)
《高老头》读后感10篇《高老头》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创作的长篇小说,成书于1834年。
其艺术风格是最能代表巴尔扎克的特点的作品之一。
下面本店铺给大家带来关于《高老头》读后感,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高老头》读后感1我读了法国巴尔扎克写的《高老头》,里面主要讲了在19世纪的法国,高老头有两个女儿,在他的养育下一贯过着奢华的生活,两个女儿一个喜欢高攀贵族,进入了上流社会,成了新贵雷斯伯爵太太;一个喜欢金钱,嫁给了银行家,成为纽沁根夫人。
但不久,这对宝贝女儿双双将父亲赶出大门,让他在破旧的伏盖公寓过着寒酸的生活。
高老头临死之前哭天喊地地想见女儿一面,但两位女儿并没有去见高老头。
读了这本书,我觉得高老头是一个很了不起的父亲,他把自己全部的爱和财富给了女儿,是希望自己将来能有一个幸福的晚年生活,但女儿却生在福中不知福,连起码的道德都做不到,让我又觉得高老头这样做太不值得了,他太可怜了。
而那两个女儿让我觉得很可恨,也很为她们感到悲哀,自己的父亲那么爱她们,为她们创造了那么好的条件,但女儿们却从来都没有想过,她们的父亲为了女儿自己宁愿过着清苦的生活,可真是冰冷血肠的大怪物!不管以前还是现在,我们都要靠自己去努力,并且传承中华美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高老头》读后感2高里奥受封建资产阶级金钱至上道德原则的影响,认为父女之爱是天经地义的。
但他的父爱并不是单纯的,而是包含了向上层社会爬的功利因素。
他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女儿,愿意牺牲自己来满足他们的种种奢望:他愿意为了女儿们的体面,歇了生意,只身搬进伏盖公寓;愿意替女儿还债,当卖了金银器皿和亡妻的遗物,出让了养老金,最后搞得自己身无分文;他也愿意为了给女儿弄钱,想到去偷去抢,去代人家服兵役,去“卖命”,去“杀人放火”。
我们可以看到他这种父爱是非常疯狂和盲目的。
然而高老头为了他的女儿所做的这些,他的女儿知道吗?高老头在全心全意地为其女儿付出的时候,却忘了告诉女儿要学会感恩。
《高老头》读后感5篇
![《高老头》读后感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f9c4bc4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a8.png)
《高老头》读后感5篇《高老头》读后感篇1《高老头》发表于1834年,是巴尔扎克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小说以1819年底到1820年初的巴黎为背景,用幽默讽刺的语言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世界中人与人之间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小说主要写了两个平行而又交叉的故事:退休面条商高里奥老头为两位女儿付出了所有,最终还是被她们冷落,悲惨地死在伏盖公寓的阁楼上;青年拉斯蒂涅在巴黎浮华社会的腐蚀下不断发生改变,但仍然保持着正义与道德。
与此同时,故事里还穿插了鲍赛昂夫人和伏脱冷的故事。
小说通过寒酸的公寓和豪华的贵族沙龙这两个不断交替的主要舞台,描绘了一幅幅巴黎社会人欲横流、极端丑恶的图画,暴露了在金钱势力支配下资产阶级的道德沦丧和人与人之间的冷酷无情,揭示了在资产阶级的进攻下贵族阶级的必然灭亡,真实地反映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特征。
本书中文版不到十八万字,但是其视野之广,人物形象之多姿多彩,简直够得上一幅全景画卷,从拉丁区与圣马尔索城关之间贫穷寒酸的小街陋巷,到圣日耳曼区富丽堂皇的贵族府邸,巴尔扎克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巴黎社会,讲述了一个令人热泪相映的故事。
巴黎社会各个阶层、各种身份的人物,带着各自独特的风貌,在这部小说中组成了一个喧闹的、活动着的、真实的社会。
这里有贪婪势利的老板娘,有献身科学的大学生,有苦役帮口里神通广大的秘密头领……尤其是小说的主人公高老头充分地向读者展示了一份特别的父爱。
他似乎没有自我,生来就是为两个女儿付出的。
他把女儿当作天使,乐于牺牲自己来满足她们的种种奢望。
为了女儿的体面,他歇了生意,只身搬进伏盖公寓;为了替女儿还债,他当卖了金银器皿和亡妻的遗物,出让了养老金,弄得身无一文;最后,仍然是为了给女儿弄钱,他竟想去“偷”去“抢”去代替人家服兵役,去“卖命”、“杀人放火”。
但这样一份父爱却得不到应有的珍惜。
最后他还是孤零零地死去了。
这种父爱其实是畸形的、病态的一种爱,是当时腐化社会的一种产物。
《高老头》读后心得10篇
![《高老头》读后心得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ef2f934b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11.png)
《高老头》读后心得10篇《高老头》是巴尔扎克秀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现实主义的代表作,概述主要讲述了退休的面粉商高里奥惨死于阁楼上的凄惨故事。
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大家来阅读。
《高老头》读后心得1我们今天为什么要提倡“学会感恩”的原因。
学会感恩父母,学会感恩我们的同学,学会感恩我们身边的人,以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我们身边的人和事,以一颗善良而纯简的心去面对纷纷扰扰的世界。
这样,在喧嚣的世界中,我们必将收获一种别样的宁静。
人们常说:“金钱是万恶之源。
”这句话在19世纪的法国同样适用。
作家巴尔扎克正是以其敏锐的笔触触摸到了19世纪法国资产阶级的这一病态现象,以其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写成了《高老头》,深刻地揭露了贵族资产阶级必然灭亡的趋向。
《高老头》就是这样的一篇揭露社会现实的作品,巴尔扎克以其作家的敏锐性入木三分地把人们在金钱至上的道德准则下异化的父爱生动形象地揭露了出来,也给我们今天的亲子教育敲响了警钟。
《高老头》读后心得2一、作品内容简介首先我认为《高老头》主要有两条主线,一条主线是一个因做面粉生意发家的老头高里奥对他自己两个女儿(特·雷斯多伯爵夫人即娜齐小女儿特·纽沁根夫人即但斐纳)的无底线的宠爱以至于自己死前穷困潦倒,凄凉离世的悲惨故事。
另一条主线是大学生欧也那的追梦之路(进入上流社会过着富裕的生活)以及他和高里奥的小女儿但斐那的爱情故事。
小说开端写的是伏盖公寓里的七位房客。
分别有古的太太和泰伊番小姐、波阿莱老人与伏脱冷先生、米旭诺小姐、高老头和欧也那。
他们按照自己的经济情况分别住在不同的楼层。
这一章节主要写他们几个人每逢开饭以取笑高老头为乐的热闹状况。
然而,欧也那,一个穷学生,由于生活所迫他想跻身于巴黎的上层社会。
通过姑母的引荐,他结识了远房表姐,地位显赫的鲍赛昂子爵夫人。
在访问完特雷斯多伯爵夫人家和特·鲍赛昂夫人家后,揭开了高老头与那两个神秘女人的谜底。
从此便同情敬重高老头,与之成为朋友。
高老头感悟心得(精选10篇)
![高老头感悟心得(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88ebbc4a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03.png)
高老头感悟心得(精选10篇)高老头感悟心得篇1《高老头》发表于1834年,是巴尔扎克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这部作品在展示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方面,在反映作家世界观的提高性和局限性方面,在表现《人间喜剧》的艺术成就和不足之处方面,都具有代表意义。
其艺术风格最能代表巴尔扎克的特点。
《高老头》着重揭露批判的是资本主义世界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小说以1819年底到1820年初的巴黎为背景,主要写两个平行而又交叉的故事:退休面粉商高里奥老头被两个女儿冷落,悲惨地死在伏盖公寓的阁楼上;青年拉斯蒂涅在巴黎社会的腐蚀下不断发生改变,但仍然坚持着正义与道德。
同时还穿插了鲍赛昂夫人和伏脱冷的故事。
经过寒酸的公寓和豪华的贵族沙龙这两个不断交替的主要舞台,作家描绘了一幅幅巴黎社会物欲横流、极端丑恶的画面,披露了在金钱势力支配下资产阶级的道德沦丧和人与人之间的冷酷无情,揭示了在资产阶级的进攻下贵族阶级的必然灭亡,真实地反映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特征。
欧也纳·德·拉斯蒂涅克在小说中占据了一个特殊位置,他不仅仅是书中的一个人物,同时也是一个观察者和见证人。
能够说,他是作者本人的影子。
先从家庭背景来看。
巴尔扎克也有两个妹妹,萝尔和阿加特;如同拉斯蒂涅克,巴尔扎克也少年贫穷,是全家的期望所在。
他自幼就心怀大志,初到巴黎也是学法律的。
他也生性敏感、善良,最终完成了巴黎的启蒙教育,踏上了征服巴黎的征途。
小说本身就是拉斯蒂涅克认识社会及处世决窍和准则的过程。
他初到巴黎是一个单纯善良的青年,但不久便发现,在“巴黎礼貌的战场上”,他需要更有力的武器。
投降与反抗经过多次较量之后,他最终选择了一条在他看来是最有把握的道路:高攀一位贵妇。
之后,高老头入土完成了他的人格,人间的自私、无情和虚伪使他淌干了最终一滴眼泪,从此,任何力量也阻止不了他向上爬了。
总的说,拉斯蒂涅克是用行动往上爬的人,而高老头则是在忍受中解体的人。
伏脱冷亦是小说中的一个重要人物。
《高老头》读后感(通用10篇)
![《高老头》读后感(通用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96c242e2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d1.png)
《高老头》读后感(通用10篇)1.《高老头》读后感篇一《高老头》是一本世界名著,今年暑假我终于把它看完了。
看完了这本书,我深受感动。
它描绘了一位父亲的伟大以及巴黎上流社会的一些丑陋的事。
一位伟大的父亲高老头,在女儿临嫁的时候,把自己辛辛苦苦积攒的钱平分给两个女儿,自己的钱所剩无几。
而高老头临终时,他的两个女儿居然一点也没想到他们的.爸爸,而是在舞会上逍遥自在。
高老头一生倾其所有,把他能给的都给了她的两个女儿,而这两个女儿一生却只知道享乐。
对他们快乐的创始人,高老头置之不理。
他们终生都只是在为自己争取地位,获得一些所谓的尊重。
而这些所谓的上流社会,其实就是一些有这称号的人在一起,他们一生都没有自己劳动挣过一分钱,他们只是靠着父母的声望、遗产生活。
他们每个人就像个寄生虫,只能依赖父母生活。
和这些上流社会冷漠与之相反的则是底层社会的人间真情。
一群陌生人在伏盖太太家相识,他们结下了一段纯洁的友情,谁有什么困难他们都两肋插刀,这才是真正的友情。
在高老头被两个女儿气昏时,住在高老头隔壁的大学生欧也纳充当起了高老头的孩子,而高老头在临终前还神志不清的一直叫着他两个女儿的名字,这伟大的父爱使任何一个人感动。
读了这本书,我非常同情高老头的悲惨命运。
回想自己,也曾对父母的良苦用心不能理解,以后我应该多多孝敬父母。
2.《高老头》读后感篇二今天,我把《高老头》这本书读完了,深有感触。
这本书是法国的巴尔扎克写的,他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
巴尔扎克的`作品被誉为“法国社会的一面镜子”,的确,他的“镜子”能照出善人的善行、恶人的恶行,揭发了一切。
《高老头》中的主人公是高老头,高老头原名高里奥,他有两个女儿,一个是阿娜斯大齐,另一个是但斐娜。
以前,他和两个女儿、两个女婿住在一起,女儿们都很孝敬他,招呼他到这到那,但一切都是假情假意,因为她们都知道父亲那儿还有一笔巨款,都想得到那笔巨款,高老头明知她们是假情假意,但他仍真心爱着他的女儿,他的妻子早已去世,只剩下两个女儿可以给他爱,但他发现两个女婿因为遭到女儿的冷落闷闷不乐。
《高老头》读后感(通用15篇)
![《高老头》读后感(通用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b7c10e3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77.png)
《高老头》读后感(通用15篇)《高老头》读后感1高老头做错了什么?使父爱变成了一场悲剧。
是一种怎样不恰当的爱,导致高老头一无所有,身心交瘁而死?在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笔下:一位父亲卧在一间潮湿的破房的床上痛苦呻吟,而他的两个女儿却在华丽的舞会上,穿着用钻石镶成的金线锦缎衣享乐,如此场景,何不让人唏嘘。
《高老头》的主人公“高里奥”,他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一位面粉商人,中年不幸丧妻,他把自己所有的爱都倾注在两个女儿阿娜斯塔西和斐纳身上。
他对两个女儿无节制的爱,使得他的女儿逐渐被金钱腐蚀,生活放荡,挥金如土,变得自私自利,养成了金钱至上的原则观念。
若从小说所塑造的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法国社会的背景来看,这既是在讽刺资本主义制度金钱至上,又是在讽刺巴黎人们的泯灭人性,但若是从父亲角度分析,他对两个女儿的爱是世上最纯粹的,而落得如此下场的背后是高老头无底线的溺爱和教育的缺失。
按照中国话来说,父爱如山,但是高老头这份爱已经变质,没有原则,丧失人性!作为一位老父亲,他深爱着他的女儿,这份爱超过了金钱,他用金钱堆砌着女儿对自己的尊重、关心,没有原则毫无底线,他可以在有钱的时候获得女儿的.爱,那么女儿当然亦可以在他没钱时抛弃他。
错误的爱,导致了一场啼笑皆非的悲剧。
再者,用错误的爱教育女儿,换来教育的缺失。
当高老头还沉浸在自己对女儿狂热的爱之中时,他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教育的缺失,而作为一种精神的享受:“我爱我的女儿还胜过上帝爱人类”“我啊,为了不让她们落泪,我连圣父、圣子、圣灵都可以出卖!”如此病态的情感输出所换来的结果自然不是什么好下场。
高老头的故事对于我们当今社会是重要的前车之鉴:过分的爱是溺爱,每个生命都值得被宠爱,而溺爱却会抹杀他们的生命!当然,在当下如此快节奏的生活中,父母一定不能忽略对孩子的教育,正确的情感输出,正确的价值观念,才能成就孩子。
若以金钱为诱惑,以此为道具贪婪地教育孩子,最终换来的只会是那可怜的父爱、母爱在灿烂夺目的金钱面前不足为提的结果。
读《高老头》有感范文(六篇)
![读《高老头》有感范文(六篇)](https://img.taocdn.com/s3/m/4cc38f4e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23.png)
读《高老头》有感范文合上书,闭上了眼,为高老头的命运叹息,我内心思绪万千:我为小说里人与人之间的虚伪、狡诈、残忍感到愤怒、痛心……主人公高里奥老头出身微寒,年轻时以贩卖挂面为业,后来当上供应军队粮食的承包商而发了大财。
他疼爱他的两个女儿,让她们打扮得珠光宝气,花枝招展,最后以价值巨万的赔嫁把她们嫁给了贵族子弟,使面粉商的女儿成了伯爵夫人;然而两个女儿挥金如土,象吸血鬼似地榨取父亲的钱财,当老人一贫如洗时,再也不许父亲登门,使之穷困地死在一间破烂的小阁楼上,女儿们连葬礼都不参加。
小说揭露了资本主义世界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作家描绘了一幅幅巴黎社会极端丑恶的图画,暴露了在金钱势力支配下资产阶级的道德沦丧和人与人之间的冷酷无情。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小说主人公高老头向读者展示了一份浓浓的父爱。
他把女儿当作天使,宁愿牺牲自己来满足她们的种.种奢望。
为了女儿的体面,他停止了自己的生意,搬进伏盖公寓;为了替女儿还债,他当卖了金银器皿,出让了养老金,弄得身无分文;最后,为了给女儿弄钱,他竟想去“偷”、去“抢”去代替人家服兵役。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呀!父亲的亲情,换来的却是残酷无情,两个女儿先是把父亲赶出家门,又为了得到父亲的钱财而讨好父亲。
当高老头没钱了,两个女儿,竟对待重病的父亲不管不问,出去参加舞会。
最后,直到高老头去世了,也不来看他一眼。
借口竟然是“因高老头去世,自己很伤心,拒绝见客”这是多么荒.唐可笑呀!高老头的葬礼上,女儿们还是没露面,只有带着爵衔的空车……这是多么地具有讽刺意味!小说揭露了当时的社会是以“钱”为情,有了钱,就有了亲情,无钱就是无情;有了钱,就有了女儿,没钱等于没有了女儿!钱真的这么重要吗?读完《高老头》,我的心情沉重极了,为高老头的命运感到同情,为他遭到女儿们的冷漠无情感到愤怒……读《高老头》有感范文(二)《高老头》是巴尔扎克____年发表的优秀作品,小说以____年底和____年初为时代背景,以伏盖公寓和鲍赛昂夫人的沙龙为舞台,以高老头和拉丝蒂涅两个人物的平行而又交叉的故事为主要情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巴尔扎克《高老头》有感
篇一:金钱
金钱父爱?
——读巴尔扎克的小说《高老头》有感
长郡双语实验中学C0911李佳瑜
朋友,金钱与父爱相比,你会选择哪一样呢?是随时随地都要用上的金钱?还是厚重而又默默无语的父爱呢?先不要急于选择。
请听我讲一个《高老头》的故事吧。
高老头是一个很有钱的面粉商,他有两个女儿——苔尔费纳和阿纳斯塔西。
高老头将自己的一大半财产给了两个女儿,成为女儿嫁入豪门的嫁妆。
两个女儿却十分不孝。
一次,高老头太开心了,便拥抱女儿苔尔费纳,可苔尔费纳却大叫:“父亲,你把我弄疼了!”还有一次,阿纳斯塔西听说父亲快要死了,可她却总为自己找借口不回去看父亲,最后,高老头便在寂寞中悄然死去。
当我读到高老头拥抱女儿,女儿发出怪异的高叫时,我仿佛看到了苔尔费纳厌恶的表情和丑恶的动作。
那可是她的父亲啊!
当阿纳斯塔西听到父亲病危的消息时,她装腔作势地说:“我昨天回来着了凉,恐怕得了肺炎,没事,父亲知道了会原谅我的呢!”读到这里,我又仿佛看到了阿纳斯塔西那娇气的神情与高傲的语调——似乎高老头与她没有任何关系!
高老头死后,女儿苔尔费纳算是赶回了家,而阿纳斯塔西还是不管。
一个富有的面粉商,有只一对在别人看到骄傲的女儿,本来有着
一个舒适的晚年,然而,结局却是如此凄凉——就像一首哀曲!为了女儿,这个富有的面粉商变得一贫如洗、身无分文!
然而,对高老头的女儿来说,每人80万法郎的嫁妆是多么快乐与幸福的。
朋友,让我再次问你:金钱与父爱,你会如何选择呢?
我的答案是:与父爱相比,金钱永远是渺小的!
篇二:读《高老头》有感
读《高老头》有感
《高老头》这本书是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写的。
他用书中一个个环环相扣的故事,编织出了一副法国上流社会冷酷无情、金钱至上的丑恶嘴脸。
高里奥老头是一个暴发户,他用高额的嫁资将两个女儿嫁进豪门。
但是,接下来的日子里,他的女儿们对他越来越冷淡,每次上门找高老头,就是为了榨干他那最后一点活命钱。
她们在撒谎那个流社会的大染缸中,忘记了亲情、友情,眼里只有金钱、地位、权利。
文中多次描写沃凯太太评价高老头。
而每一次,都是从他交的房租金额来讲。
可以看出,无论平民、贵族都是那么势利。
最后,被榨干了活命钱的高老头只能在沃凯公寓的阁楼上悲惨地死去。
小伙子欧也纳是一个破落贵族的子弟。
一开始,他想通过读
书来获得名和利。
但是,他经历了一系列的刺激,激发了他向上
爬的欲望。
他找到远亲——在资产阶级的逼迫下走向灭亡的鲍赛
昂夫人。
但是,夫人也只能让他进入上流社会,却不能让他立足。
她将自己的经验无一保留地传授给了欧也纳。
而伏脱冷,一个在
逃苦役犯,赤裸裸的揭示了资产阶级的“道德”准则。
欧也纳发现,鲍赛昂夫人那文质彬彬的“经验”与伏脱冷的教导意思竟然
完全一样。
高老头死后,欧也纳从中学到了很多,也更加印证了两人的
教诲。
他将“最后一滴泪水”与高老头一起埋葬了,决心踏入巴
黎上流社会的罪恶深渊。
巴尔扎克在《高老头》中,巧妙地书写
着巴黎金钱至上的理念。
“穷人想攀上贵族行列,贵族之间勾心
斗角,资产阶级从中作梗。
”就是这样一幅画面,他用书中形形
色色的人物将这个大染缸描绘得淋漓尽致。
成功揭露了金钱对人
灵魂的巨大腐蚀力量。
篇三:读《高老头》有感
读《高老头》有感
什么是拜金主义?巴尔扎克笔下这个十九世纪初的波旁复辟
时期的法国社会正正就把拜金主义发挥到了极致。
这个时期中,
资本主义思想开始默默覆盖西方社会,但同时封建思想也存在于
百姓心中。
《高老头》便描写了这一时期人民的拜金与麻木,封建贵族在权力与金钱中挣扎以及封建思想者在之间痛苦,终被金钱
吞没的过程。
高老头是当时封建思想被金钱至上的想法所战胜的一个扭曲
社会产生的历史悲剧。
他把女儿当作天使,当作自己生命的全部,可是女儿只把他当作人肉提款机,只有遇到困难,没钱的时候才
会假情假意地去关心一下高老头,亲亲他。
他为了帮女儿解决金
钱问题,竟不惜想到“去偷去抢”或者“代替别人服兵役”,换
来的确是奄奄一息的时候,女儿们都各种理由不去看他。
真的很
可悲,可是仔细想想,这种悲剧又何尝不是他自己造成的呢!因
为生活在这样一个金钱至上的世界里,他也被影响了,所以只会
通过不断满足女儿们的物质需求来表现他对她们的爱,而没有真
的好好从传统道德观念方面去教育女儿们。
他只懂得用金钱去买
女儿的“爱”,这种“爱”注定是短暂的,也注定了女儿之后拜
金的性格。
父女关系竟然是在金钱的基础上来建立的,这种关系
随着高老头的钱袋被榨干,亲情也就脆弱的瓦解了,我想这是作
者对金钱的讽刺,对社会的讽刺:人性与亲情在金钱面前还是如
此脆弱啊!
当他临终时,卧在病榻上,一边呜咽,一边喃喃:“我就要
死了,在疯狂中,疯狂中死去!我气上心头来了!我现在才看清
了我的全部生活。
我上当了!她们不爱我,从来没有爱过我!”
高老头死前的长篇独白是一份深沉有力的控诉书,“我上当了”
的呐喊让人感到潸然泪下,让人为高老头的悲惨结果而感到悲哀。
我觉得这一句中高老头控诉的不仅仅是他的女儿们,更多的是这
个扭曲的社会和金钱至上的想法:他上了资本家的当,金钱不是万能的!他把所有的金钱都给女儿们了,却买不回女儿们对自己真切的爱!而他却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才明白这一点。
作者对高老头的执迷不悟,对女儿的拜金冷酷,对社会的冷眼相视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和讽刺。
在这样的社会,人与人的关系被扭曲,就连真情实感也被吞没这不禁让我也感到迷茫,身处如此冷淡而悲哀的社会应该如何面对。
这也许就是作者所考虑的吧,于是有了拉斯蒂涅这个角色。
拉斯蒂涅从外省来到,是个涉世未深、未被污染的青年,抱着理想与热血,想在巴黎重振家业,不幸的是,一来到这繁华的巴黎,便目睹了花钱如雨,灯红酒绿的生活。
他有纠结过,有挣扎过,可最终在鲍赛昂子爵夫人和强盗“伏脱冷”的教唆下,他还是选择了借助女人的力量上位这一条道路。
他看到他周围的穷人是如何艰难的生活,看到了贫穷的高老头和他那些变成贵族夫人的女儿们生活的强大反差,他深深感受到在当时那样的巴黎里生活,老实清白不能当饭吃,要是他不想这么卑微地只为三餐奔波,他必须要有地位有钱。
所以他最终选择了出卖自己的感情,加入到权力和金钱的追逐行列中。
在我看来,他是文中唯一一个还没麻木的人,他会真心诚意地关心高老头,他会用心感受高老头对女儿的爱并给予他最多的尊重。
但是可悲的是从小说最后我们可以猜想到,在当时环境的熏陶下,他最终还是会越踩越深,最终也变成一个金钱至上的人,而他埋葬高老头流下的最后一滴
眼泪似乎是他内心道德最后完全的泯灭。
其实像拉斯蒂涅这样的人现实还少吗?很多当官的人刚开始是真的怀着崇高的理想,想着创出一番大事业。
可是自身的贪恋和别人的教唆最终还是使他们走上了贪污的道路。
虽然现实是残酷的,可是我们还是应该坚持自己的底线,抵抗住权力地位金钱等等诱惑的。
虽然这可能让我们多走很多弯路,但起码不会让我们走上一条不归路。
除了这两个主角人物,小说中还有形形色色的人物,小至女房东伏盖太太,大至各种公爵及公爵夫人,他们对人的情感大多建立在金钱的基础上。
喜欢一个人是因为他有钱,这还是真正的喜欢吗?把情感全都寄托在金钱上,这是一个多么可怕又可悲的社会!在高老头还是付一千二百个法郎作为食宿费,穿着体面华丽的时候,伏盖太太对他可谓是暗许芳心啊。
可是当高老头越来越穷,最后只能付七十二法郎的时候,爱慕之情就变成厌恶和嘲笑了。
但更可悲的应该是那些公爵夫妇吧。
两个人的结合完全没有感情可言,而全是为了金钱。
丈夫想着情妇,夫人想着情夫,两个人在一起只是为了摆摆场面,自愿把感情和婚姻寄托在金钱上。
而那些贵族夫人只想着用钱去绑住她们喜爱的情夫,而那些情夫却只会想到钱,罔顾她们的真心。
这真的是拜金主义的极致了,资本主义的金钱至上思想已经把人完全扭曲了,真情在金钱面前显得不堪一击。
这让我想起之前《非诚勿扰》里面一位女嘉宾说的话:我宁愿
坐在宝马里哭,
也不远坐在单车后笑。
可见虽然中国不是资本主义国家,可
是这种拜金主义还是出现了,市场经济让人们感到金钱的重要性,甚至到了一种极端:没钱万万不能。
当然我不觉得市场经济是不
好的,而且我觉得这种拜金主义会随着制度的完善和社会的发展
慢慢消失的,就像现在的西方世界,金钱至上已很少见了。
但是
我觉得不能让拜金主义成为主流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经之路。
少数人出现拜金主义是不可避免的,可是像19世纪的法国就
不正常了,而想避免这样的社会风气成长,我觉得教育和对贫困
民众的帮助政策制定是很重要的,当然也要好好解决青年人的就
业问题,让他们知道脚踏实地也是可以获取成功的。
高老头是个悲剧,是他个人导致的悲剧,更是社会大环境所
造就的悲剧。
我被高老头对女儿深深的爱所震撼,更被他的悲剧,社会的扭曲而感到震惊和悲伤。
虽然小说多多少少具有夸张成分,可是我觉得《高老头》这本书会给我们很多很多的启示,更给现在的发展中国家很大的警示:在弄好经济建设的同时,千万不能忽
略人民精神文明的建设,不能丢失传统的优良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