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生物对长期污染的生态效应与适应进化[PPT课件]
合集下载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课件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71bde37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33.png)
课件中的重点、 难点和亮点
课件中的知识点、 技能点和能力点
课件对学生的学 习和发展的帮助
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深入探究生物对 环境的适应和影 响机制
拓展的研究
推动跨学科合作, 促进研究成果的 应用与转化
YOUR LOGO
THANK YOU
义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课件介绍
课件背景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是生物学的重要内容 适应和影响是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课件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通过课件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课件目的
帮助学生了解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介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 响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汇报人:PPT
YOUR LOGO
20XX.XX.XX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课件
PPT,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PPT
目 录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课 件 介 绍 03 生 物 对 环 境 的 适 应 04 环 境 对 生 物 的 影 响 05 生 物 与 环 境 的 相 互 作 用 06 生 物 对 环 境 适 应 和 影 响 的 意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方式
直接影响:环境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因子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和行为产生直接作用 间接影响:环境中的污染物质通过食物链、生物富集等途径对生物产生间接影响 长期影响:环境变化对生物的影响往往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才能显现出来 综合影响:环境中的多种因子相互作用,共同对生物产生影响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实例
北极熊的白色皮 毛:适应冰雪环 境,便于伪装和 捕食
仙人掌的刺:适 应干旱环境,减 少水分蒸发
生物对长期污染的生态效应与适应进化课件
![生物对长期污染的生态效应与适应进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175ff9816fc700abb68fcef.png)
生物对长期污染的生态效应与适应进化
动物: 工业黑化现象
蛾类体色 浅色—黑色
生物对长期污染的生态效应与适应进化
(2)从植物的整体性状特征上看,污染适应性水平越高的 种质,在资源分配上有向生殖生长更多转化的趋势。
马建明等(1998) 研究表明,污染区长期种植的小麦,具 有较高的抗性水平。这些种质的株高和穗长增大,分蘖数也有 所增大,穗粒数、千粒重、穗粒重都有增大倾向。
在一个生态区域内,有相当数量的物种, 其种群的丰度显著
大
降低,在某些地段大量种群甚至消失。只有少数抗性种 群或物种幸存下来。这种效应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部分
地得到恢复。
在一个生态区域中,只有少数几个物种的种群在一定的地段
中
内,种群数量下降。这种效应的恢复需要的时间尺度也
具有长期性。
小
在实验环境条件下,与对照实验相比,种群在很小的地段范 生围物中对长,期具污有染的消生失态效的应可与适能应性进。化
生物对长期污染的生态效应与适应进化
遗传漂变
由于某种随机因素,某一等位基因的频率在群体(尤 其是在小群体)中出现世代传递的波动现象称为遗传漂
变(genetic drift)。
建立者效应
新种群的基因频率取决于开始的几个或几十个个体的 基因型,而不管它们在选择上是否有利。这就是建立者效 应(也叫奠基者效应),它是遗传漂变的另一种形式。
第五章 生物对长期污染的生态效 应与适应进化
生物对长期污染的生态效应与适应进化
第五章 生物对长期污染的生态效应与适应进化
※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第二节 生物对污染的适应
第三节 污染条件下生物的分化与微进化(了解)
生物对长期污染的生态效应与适应进化
生物多样 性的丧失
动物: 工业黑化现象
蛾类体色 浅色—黑色
生物对长期污染的生态效应与适应进化
(2)从植物的整体性状特征上看,污染适应性水平越高的 种质,在资源分配上有向生殖生长更多转化的趋势。
马建明等(1998) 研究表明,污染区长期种植的小麦,具 有较高的抗性水平。这些种质的株高和穗长增大,分蘖数也有 所增大,穗粒数、千粒重、穗粒重都有增大倾向。
在一个生态区域内,有相当数量的物种, 其种群的丰度显著
大
降低,在某些地段大量种群甚至消失。只有少数抗性种 群或物种幸存下来。这种效应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部分
地得到恢复。
在一个生态区域中,只有少数几个物种的种群在一定的地段
中
内,种群数量下降。这种效应的恢复需要的时间尺度也
具有长期性。
小
在实验环境条件下,与对照实验相比,种群在很小的地段范 生围物中对长,期具污有染的消生失态效的应可与适能应性进。化
生物对长期污染的生态效应与适应进化
遗传漂变
由于某种随机因素,某一等位基因的频率在群体(尤 其是在小群体)中出现世代传递的波动现象称为遗传漂
变(genetic drift)。
建立者效应
新种群的基因频率取决于开始的几个或几十个个体的 基因型,而不管它们在选择上是否有利。这就是建立者效 应(也叫奠基者效应),它是遗传漂变的另一种形式。
第五章 生物对长期污染的生态效 应与适应进化
生物对长期污染的生态效应与适应进化
第五章 生物对长期污染的生态效应与适应进化
※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第二节 生物对污染的适应
第三节 污染条件下生物的分化与微进化(了解)
生物对长期污染的生态效应与适应进化
生物多样 性的丧失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 课件 1共18页PPT资料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 课件 1共18页PPT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211d62ce87101f69e319585.png)
2、当裸地、草地上有小洼时能 把干湿计放在水洼边晚的湿度有何不同?能应曲线画 在一个坐标图上吗?
4、记录测量数据时为何要算出平 均值为测量的数值?
5、裸地、草地、茂密灌丛中的湿 度有区别吗?
练习: 1、森林净化空气、调节气候说明 ( B),地衣生在岩石上( A)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影响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 D什么都不是
大 量 的 海 洋 鱼 类
金鱼
海 葵 用 触 手 捕 食 小 鱼
王莲宽大的叶片能乘坐小孩
适于在浅水滩或沼泽地中行走生活
通通过 资过料分资析: 料分析得出的 结论是:
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 有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 结构和生活方式; 生物普遍存在适应性。
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分组探究 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思考 :(下节课完成测量) 1、探究空气湿度要用什么仪器?
22、、蛔虫生活在人消化道内,身体 表面有角质层对蛔虫生活( A)
A适应 B影响 C保护 D、抵御
填空:
1、蚯蚓生活在有机物丰富的土壤 中说明了(生物适应环境)蚯蚓多
的地方土壤疏松,土壤肥力大说 明(生物影响环境)。
2、地衣能生活在岩石上和树皮上, 说明(生物适应环境)而地衣酸能
使岩石转化为土壤,说明( 生物影响环境 )。
第三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分析下列资料
发叶 达片 的宽 通大 气茎 组叶 织里
有
适针壤松 应形深树 干叶处根 旱,的系 而蒸水发 贫腾、达 嵴作无能 的用机吸 地小盐收 方,;土
于翅阻体 飞为力程 翔翼,流
有体线 大表形 型有能 正羽减 羽毛少 ,,空 适前气
体呈梭形,可以减少水的阻力, 用鳍游泳,终生生活在水中
4、记录测量数据时为何要算出平 均值为测量的数值?
5、裸地、草地、茂密灌丛中的湿 度有区别吗?
练习: 1、森林净化空气、调节气候说明 ( B),地衣生在岩石上( A)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影响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 D什么都不是
大 量 的 海 洋 鱼 类
金鱼
海 葵 用 触 手 捕 食 小 鱼
王莲宽大的叶片能乘坐小孩
适于在浅水滩或沼泽地中行走生活
通通过 资过料分资析: 料分析得出的 结论是:
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 有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 结构和生活方式; 生物普遍存在适应性。
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分组探究 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思考 :(下节课完成测量) 1、探究空气湿度要用什么仪器?
22、、蛔虫生活在人消化道内,身体 表面有角质层对蛔虫生活( A)
A适应 B影响 C保护 D、抵御
填空:
1、蚯蚓生活在有机物丰富的土壤 中说明了(生物适应环境)蚯蚓多
的地方土壤疏松,土壤肥力大说 明(生物影响环境)。
2、地衣能生活在岩石上和树皮上, 说明(生物适应环境)而地衣酸能
使岩石转化为土壤,说明( 生物影响环境 )。
第三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分析下列资料
发叶 达片 的宽 通大 气茎 组叶 织里
有
适针壤松 应形深树 干叶处根 旱,的系 而蒸水发 贫腾、达 嵴作无能 的用机吸 地小盐收 方,;土
于翅阻体 飞为力程 翔翼,流
有体线 大表形 型有能 正羽减 羽毛少 ,,空 适前气
体呈梭形,可以减少水的阻力, 用鳍游泳,终生生活在水中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PPT课件5 人教版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PPT课件5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61fe825fd0a79563d1e727f.png)
荔蝽(三龄若虫)
警告
防止误伤
Go back
拟 态 P89
迷惑
外表形状与色泽斑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相似
鹿蛾
枯叶蝶
利于避敌、捕食
枯叶螳螂
Go back
轻松一会
欣赏——神奇的适应现象
录像1 录像2 录像3 录像4 Go on
轻松一会
欣赏——神奇的适应现象
录像1 录像2 录像3 录像4 Go on
轻松一会
能说明这些生物很聪明吗?
不能,这只是生物在不定向的变异过 程中经过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这些小毛虫属于何种适应现象? 能完全适应它生活的环境吗?
二、适应的相对性: 适应→不适应
二、适应的相对性: 适应→不适应 原因:P89 环境条件多变,遗传物质相对稳定
三、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①生物对无机环境的影响
A.适应的普遍性 B.适应的相对性 C.适应的多样性 D.自然选择的定向性
应用练习5:
这是什么现象?
应用练习1 应用练习2 应用练习3 应用练习4 应用练习5 练习
能力训练:
下列四种生态条件下,最可能使昆虫在长
期进化过程中形成警戒色适应的是( A )
A.草地、有毒昆虫、食虫鸟 B.草地、无毒昆虫、食谷鸟 C.枯叶、有毒昆虫、食谷鸟 D.枯叶、无毒昆虫、食虫鸟
欣赏——神奇的适应现象
录像1 录像2 录像3 录像4 Go on
轻松一会
欣赏——神奇的适应现象
录像1 录像2 录像3 录像4 Go on
欣赏与练习1:
一种叶 “虫脩”
欣赏与练习2:
又一种叶 “虫脩”
欣赏与练习3:
欣赏与练习5:
欣赏与练习6:
欣赏与练习7:
警告
防止误伤
Go back
拟 态 P89
迷惑
外表形状与色泽斑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相似
鹿蛾
枯叶蝶
利于避敌、捕食
枯叶螳螂
Go back
轻松一会
欣赏——神奇的适应现象
录像1 录像2 录像3 录像4 Go on
轻松一会
欣赏——神奇的适应现象
录像1 录像2 录像3 录像4 Go on
轻松一会
能说明这些生物很聪明吗?
不能,这只是生物在不定向的变异过 程中经过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这些小毛虫属于何种适应现象? 能完全适应它生活的环境吗?
二、适应的相对性: 适应→不适应
二、适应的相对性: 适应→不适应 原因:P89 环境条件多变,遗传物质相对稳定
三、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①生物对无机环境的影响
A.适应的普遍性 B.适应的相对性 C.适应的多样性 D.自然选择的定向性
应用练习5:
这是什么现象?
应用练习1 应用练习2 应用练习3 应用练习4 应用练习5 练习
能力训练:
下列四种生态条件下,最可能使昆虫在长
期进化过程中形成警戒色适应的是( A )
A.草地、有毒昆虫、食虫鸟 B.草地、无毒昆虫、食谷鸟 C.枯叶、有毒昆虫、食谷鸟 D.枯叶、无毒昆虫、食虫鸟
欣赏——神奇的适应现象
录像1 录像2 录像3 录像4 Go on
轻松一会
欣赏——神奇的适应现象
录像1 录像2 录像3 录像4 Go on
欣赏与练习1:
一种叶 “虫脩”
欣赏与练习2:
又一种叶 “虫脩”
欣赏与练习3:
欣赏与练习5:
欣赏与练习6:
欣赏与练习7: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PPT课件23 人教版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PPT课件23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2722ef81ed9ad51f01df2e6.png)
。2. 一份耕耘,份收获,努力越大,收获越多,奋斗!奋斗!奋斗!3. 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4. 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5. 不管现在有多么艰辛,我们也要做个生活的舞者。6. 奋斗是万物之父。— —陶行知7. 上帝制造人类的时候就把我们制造成不完美的人,我们一辈子努力的过程就是使自己变得更加完美的过程,我们的一切美德都来自于克服自身缺点的奋斗。8. 不要被任何人打乱自己的脚步,因为没有谁会像你一样清楚 和在乎自己的梦想。9. 时间不在于你拥有多少,只在于你怎样使用10. 水只有碰到石头才能碰出浪花。11. 嘲讽是一种力量,消极的力量。赞扬也是一种力量,但却是积极的力量。12. 在我们成长的路上也会遇到一些挫折,一些困 难,那韩智华就是我们的榜样,永不认输,因为我知道挫折过后是一片晴朗的天空,瞧,成功就在挫折背后向我们招手,成功就是在努力的路上,“成功就在努力的路上”!让我们记住这句话,向美好的明天走去。13. 销售世界上 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14. 不要匆忙的走过一天又一天,以至于忘记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生命不是一场速度赛跑,她不是以数量 而是以质量来计算,知道你停止努力的那一刻,什么也没有真正结束。15. 也许终点只有绝望和失败,但这绝不是停止前行的理由。16. 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17. 我颠覆了整个世界。只为了摆正你的倒影18. 好的想法是十分钱一打,真正无价的是能够实现这些想法的人。19. 伤痕是士兵一生的荣耀。20. 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21. 多对自己说“我能行,我一定可以”,只有这样才不会被“不可能”束缚,才能不断超越自我。22. 人生本来就充满未知,一切被安排好反而无味——坚信朝着目标,一步一步地奋斗,就会迈向美好的未来。23. 回避现实的人, 未来将更不理想。24. 空想会想出很多绝妙的主意,但却办不成任何事情。25. 无论什么思想,都不是靠它本身去征服人心,而是靠它的力量;不论靠思想的内容,而是靠那些在历史上某些时期放射出来的生命的光辉。——罗曼·罗 兰《约翰·克利斯朵夫》26. 上帝助自助者。27. 你的爸妈正在为你奋斗,这就是你要努力的理由。28. 有很多人都说:平平淡淡就福,没有努力去拼博,又如何将你的人生保持平淡?又何来幸福?29. 当事情已经发生,不要抱怨,不 要沮丧,笑一笑吧,一切都会过去的。30. 外在压力增加时,就应增强内在的动力。31. 我们每个人都应微笑面对人生,没有了怨言,也就不会有哀愁。一个人有了希望,就会对生活充满信心,只要你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总是以 乐观的精神面对人生。32. 勇敢的人。——托尔斯泰《袭击》33. 昨天下了雨,今天刮了风,明天太阳就出来了。34. 是的,成功不在于结果,更重要的是过程,只要你努力过,拼搏过,也许结果不一定是最好的那也走过了精彩的过 程,至少,你不会为此而后悔。35. 每一天的努力,以后只有美好的未来。每一天的坚持,换来的是明天的辉煌。36. 青年最要紧的精神,是要与命运奋斗。——恽代英37. 高峰只对攀登它而不是仰望它的人来说才有真正意义。38. 志不可立无可成之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何所底乎?--王守仁39. 拿望远镜看别人,拿放大镜看自己。40. 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狄更斯41. 士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曾国42. 在我们能掌控和拼搏的时间里,去提升我们生命的质量。43. 我们不是等待未来,我们是创造未来,加油,努力奋斗。44. 人生如画,一笔一足迹,一步一脚印,有的绚丽辉煌,有的却平淡无奇。45. 脚跟立定以后,你必 须拿你的力量和技能,自己奋斗。——萧伯纳46. 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课件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973f390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c3.png)
生物的适应表现在形态结构、 生理生化、行为习性等方面, 从而适应不同的环境压力。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1
生物种群和生态系统的相互影响
2
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构
成了一个生态系统,种群密度、种类丰
富度等也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3
生物的生存对环境的影响
生物吸收和释放物质、能量和信息等过 程,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如繁殖、取食、 生长等。
沙漠环境恶劣,沙漠动物适应了 高温、干旱等环境,为沙漠环境 维护生态平衡发挥了巨大作用。
森林砍伐对生态系统的影 响和保护
人类过度砍伐森林,影响了生态 系统的平衡,导致了不可逆的生 态灾难,需要积极采取保护森林 的措施。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 生物和环境为互相适应而生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环境对生物的选择,使生物和环境在长期演化中互相适应。
生物对环境的破坏和保护
人类和其他生物的活动都会对环境造成 影响,如过度捕捞、过度放牧、砍伐等, 需要合理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的案例分析
小麦的生长适应和对环境 的影响
小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 适应干旱、冷热等环境中生长, 但在大面积种植,也会导致土地 退化和生态环境破坏。
沙漠动物的适应和对环境 的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密不可分,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到对环境的影响,都是我 们需要关注和了解的。
什么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环境适应的定义
生物基因和表型的适应使其 能够在不同环境下生存和繁 殖。
生物不断适应环境的原 因
生物需要适应环境来应对环 境变化,如气候、食物资源 等的改变。
生物适应环境的具体表 现
2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需要关注和保护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1
生物种群和生态系统的相互影响
2
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构
成了一个生态系统,种群密度、种类丰
富度等也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3
生物的生存对环境的影响
生物吸收和释放物质、能量和信息等过 程,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如繁殖、取食、 生长等。
沙漠环境恶劣,沙漠动物适应了 高温、干旱等环境,为沙漠环境 维护生态平衡发挥了巨大作用。
森林砍伐对生态系统的影 响和保护
人类过度砍伐森林,影响了生态 系统的平衡,导致了不可逆的生 态灾难,需要积极采取保护森林 的措施。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 生物和环境为互相适应而生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环境对生物的选择,使生物和环境在长期演化中互相适应。
生物对环境的破坏和保护
人类和其他生物的活动都会对环境造成 影响,如过度捕捞、过度放牧、砍伐等, 需要合理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的案例分析
小麦的生长适应和对环境 的影响
小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 适应干旱、冷热等环境中生长, 但在大面积种植,也会导致土地 退化和生态环境破坏。
沙漠动物的适应和对环境 的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密不可分,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到对环境的影响,都是我 们需要关注和了解的。
什么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环境适应的定义
生物基因和表型的适应使其 能够在不同环境下生存和繁 殖。
生物不断适应环境的原 因
生物需要适应环境来应对环 境变化,如气候、食物资源 等的改变。
生物适应环境的具体表 现
2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需要关注和保护
环境生物学环境污染的生物效应课件
![环境生物学环境污染的生物效应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ac9644b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64.png)
02 环境污染现状及危害
环境污染现状
01
02
03
大气污染
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排 放导致大气中颗粒物、二 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 物含量超标。
水体污染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未 经处理直接排放,造成江 河湖海等水体富营养化、 重金属超标等问题。
土壤污染
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 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堆放等 导致土壤中有毒有害物质 积累。
环境生物学环境污染的生物效应课 件
目录
• 环境生物学概述 • 环境污染现状及危害 • 生物对环境污染响应机制 • 不同类型污染物对生物影响 • 环境污染下生物多样性变化 •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应用 • 总结与展望
01 环境生物学概述
环境生物学定义与发展
定义
环境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 相互作用的科学,探讨生物如何适 应环境以及环境如何影响生物的生 存、生长和繁殖。
染物。
转运过程
污染物在生物体内被转运至各个 组织和器官。例如,通过血液循 环系统,污染物可被输送至全身
各个部位。
代谢过程
生物体内的代谢系统对污染物进 行转化和降解。这包括生物转化 作用,如氧化、还原、水解等, 以及生物累积作用,即污染物在
生物体内的积累。
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积累与放大
生物放大
某些污染物在食物链中逐级传递并浓缩,导致高营养级生物体 内污染物浓度显著高于低营养级生物。这种现象被称为生物放 大作用。
群落结构变化
群落垂直结构变化
污染环境下,植物群落的层次结构可能发生变化,如乔木层减少、 灌木层和草本层增加。
群落水平结构变化
污染物的扩散和分布不均可能导致生物群落在水平方向上的异质性 增加,出现斑块状分布。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PPT课件 图文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PPT课件 图文](https://img.taocdn.com/s3/m/16143867a300a6c30c229ff2.png)
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地下的根比 地上部分长很多
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 肪的厚度可以达到60毫米
旗形树的树冠像一面旗帜 讨论:上述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 与其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沙漠中的骆驼
沙漠炎热缺水,骆驼和别的动物不一样,它 有高高的驼峰储藏大量的脂肪,当它又渴又 饿的时候,脂肪会慢慢分解,变成它需要的 营养和水;骆驼平时不出汗,只有体温达到 46℃才会出汗;骆驼平时一次能喝下100多升 的水,而每天排出的尿不到一升,来保持体 内的水分,即使在沙漠上行走一个月也不会 感觉渴,这些特点是动物对干旱的适应。
在沙地上栽种植 物,能够防风固 沙。
屎壳郎出国记
屎壳郎,学名蜣螂。它专门以牲畜的粪便为食。 别看屎壳郎不起眼,几十年前,我国的一批屎 壳郎被澳大利亚“请”去,解决了那里的生态难题。
澳大利亚草原广阔,畜牧业很发达, 光是牛的粪便每年就有几百万块。
由于当地没有吃牛粪的屎壳郎,那里的牛粪 堆积在草场上,风干硬化,使得被遮压的牧 草枯死,草场上出现了块块秃斑。
牛粪还孳生蝇子,使得那里的蝇群猖獗。外国 生态学家到澳大利亚考察,看到交通警察的手 臂不停地挥动,还以为是当地的礼节,后来才 知道他们是在驱赶脸前的蝇群。
经过多年的探索以后,澳大利亚决定从国外 进口屎壳郎,在草场上大批放养。于是,我 国的屎壳郎便应邀而去。
屎壳郎不仅能吃牛粪,还能把牛粪滚成直径 约为2.5厘米的粪球。
1、蚯蚓生活在有机物丰富的土壤
中说明了(生物适应环境)蚯蚓多
的地方土壤疏松,土壤肥力大说
明(生物影响环)境。
2、地衣能生活在岩石上和树皮上,
说明(生物适应环境)而地衣酸能
使岩石转化为土壤,说明(
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 肪的厚度可以达到60毫米
旗形树的树冠像一面旗帜 讨论:上述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 与其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沙漠中的骆驼
沙漠炎热缺水,骆驼和别的动物不一样,它 有高高的驼峰储藏大量的脂肪,当它又渴又 饿的时候,脂肪会慢慢分解,变成它需要的 营养和水;骆驼平时不出汗,只有体温达到 46℃才会出汗;骆驼平时一次能喝下100多升 的水,而每天排出的尿不到一升,来保持体 内的水分,即使在沙漠上行走一个月也不会 感觉渴,这些特点是动物对干旱的适应。
在沙地上栽种植 物,能够防风固 沙。
屎壳郎出国记
屎壳郎,学名蜣螂。它专门以牲畜的粪便为食。 别看屎壳郎不起眼,几十年前,我国的一批屎 壳郎被澳大利亚“请”去,解决了那里的生态难题。
澳大利亚草原广阔,畜牧业很发达, 光是牛的粪便每年就有几百万块。
由于当地没有吃牛粪的屎壳郎,那里的牛粪 堆积在草场上,风干硬化,使得被遮压的牧 草枯死,草场上出现了块块秃斑。
牛粪还孳生蝇子,使得那里的蝇群猖獗。外国 生态学家到澳大利亚考察,看到交通警察的手 臂不停地挥动,还以为是当地的礼节,后来才 知道他们是在驱赶脸前的蝇群。
经过多年的探索以后,澳大利亚决定从国外 进口屎壳郎,在草场上大批放养。于是,我 国的屎壳郎便应邀而去。
屎壳郎不仅能吃牛粪,还能把牛粪滚成直径 约为2.5厘米的粪球。
1、蚯蚓生活在有机物丰富的土壤
中说明了(生物适应环境)蚯蚓多
的地方土壤疏松,土壤肥力大说
明(生物影响环)境。
2、地衣能生活在岩石上和树皮上,
说明(生物适应环境)而地衣酸能
使岩石转化为土壤,说明(
第五章 生物对长期污染的生态效应与适应进化[PPT课件]
![第五章 生物对长期污染的生态效应与适应进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a5fc287dd3383c4bb4cd263.png)
19
二、生物对污染的适应
(二)生物对污染的适应性反应 ■形态结构上的适应性反应 ■生理上的适应性反应
■遗传上的适应性反应
20
形态结构上的适应性反应
不同适应性水平的小麦在重金属污染环境中的数量性状变化
(马建民,王焕校,1998)
21
生理上的适应性反应
22
遗传上的适应性反应
不同污染经历后玉米种群等位酶位点多样性变化
■生理代价(physiological cost):指对污染适应的生物,在 某些生理性能上低于正常植物。 ■进化代价(evolutionary cost):指对污染适应很好的植物在 其他环境中进化发展的灵活度降低,以致于可能失去适应 其他环境的可能性。 27
三、污染条件下生物的分化与微进化
(四)污染条件下生物分化与进化的一般趋势 ■污染大大加快了生物分化的进程。 ■污染条件是绝大多数生物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新型环 境胁迫,生物对新环境的适应机制可能不同于自然 条件下的生物,对于后者是一个在已有遗传基础上 进行调整的问题,而对于前者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 遗传适应创建问题。 ■污染条件下,生物偏离了对一般自然环境的适应, 改为以对污染环境为主导对象的适应。 ■在污染环境中,没有适应潜力的,将被淘汰;而有 适应潜力的,将发生种群重建。
1. 生物对污染适应的两重性
生物对污染的适应,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
■对污染引起的“自然”环境的改变(外环境的变化)
的适应以及对污染引起生物的生理变化
(内环境的变化)的适应;
■生物对污染物自身的适应。
18
全球性污染条件的环境特点
■全新的“人造”环境;
■化学物质种类多; ■毒害大,选择作用强; ■成为重要的主导因子和限制因子。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PPT课件14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PPT课件14](https://img.taocdn.com/s3/m/0c873237a300a6c30d229f1f.png)
例二
冬天的 雷鸟
夏天的 雷鸟保护色ຫໍສະໝຸດ 戒色适应的相对性拟 态
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生物 对环境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 的
植物界的拓荒者的地衣
沙尘暴
土地沙化
赤潮.rm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保 护好环境是每一个人的 义务。我们应该做到人 与自然和诣共处!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爱因斯坦
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适应
生物
影响
环境
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 了对环境的适应性,这种适应性 是普遍存在的 。现在生存的每一
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环境相适应 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
生物不仅能够适应环境,也能够影响环 境。
土地的耕耘者 植物界的拓荒者
你周围的生活环境受到哪些生物因素的 影响?
例一
2、在一个繁殖季节里,一条鲤鱼能产几十万粒卵, 而一般的小型鸟类只产几个卵,你能说出其中的道 理吗?这是不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因为鲤鱼的受精作用在水中完成,且受到 其它生物的影响,后代成活率太低,所以 产卵量多;小鸟受精作用在体内完成,小 鸟对后代保护好,成活率高。
3、山羊绒又细又柔软,织成的产品十分昂贵。 山羊比绵羊好养,它连草根都啃食。于是一些牧 区大量饲养山羊,这对环境有什么影响? 山羊虽好,但山羊连草根都啃食,草就不能继 续生长,且使沙土裸露,一遇大风,会使草原 沙化,影响环境。
小结:
环境对生物的生存有影响,生物 能适应与环境而生存下来,同时 也影响环境.生物与环境是统一 的整体
感谢聆听,再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成功呈概率分布,关键是你能不能坚持到成功开始呈现的那一刻。 2、得不到的东西永远总是最好的,失去的恋情总是让人难忘的,失去的人永远是刻骨铭心的。 3、后悔是一种耗费精神的情绪,后悔是比损失更大的损失,比错误更大的错误,所以不要后悔。 4、生命对某些人来说是美丽的,这些人的一生都为某个目标而奋斗。 5、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己。 6、如果我们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须种植更多的玫瑰树。 7、做自己就可以了,何必在乎别人的看法。 8、相信所有的汗水与眼泪,最后会化成一篇山花烂漫。 9、忘掉失败,不过要牢记失败中的教训。 10、如果敌人让你生气,那说明你还没有胜他的把握。 11、一百次心动不如一次行动。 12、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 13、人生短短数十载,最要紧是证明自己,不是讨好他人。 14、世上并没有用来鼓励工作努力的赏赐,所有的赏赐都只是被用来奖励工作成果的。 15、只要我们能梦想的,我们就能实现。 16、只要站起来比倒下去多一次就是成功。 17、诚心诚意,诚字的另一半就是成功。 18、我终于累了,好累,好累,于是我便爱上了寂静。 19、只有收获,才能检验耕耘的意义;只有贡献,方可衡量人生的价值。 20、赚钱之道很多,但是找不到赚钱的种子,便成不了事业家。 21、追求让人充实,分享让人快乐。 22、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23、上帝助自助者。 24、凡事要三思,但比三思更重要的是三思而行。 25、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26、没有退路的时候,正是潜力发挥最大的时候。 27、没有糟糕的事情,只有糟糕的心情。 28、不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 29、打开你的手机,收到我的祝福,忘掉所有烦恼,你会幸福每秒,对着镜子笑笑,从此开心到老,想想明天美好,相信自己最好。 30、不屈不挠的奋斗是取得胜利的唯一道路。 31、生活中若没有朋友,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一样。 32、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33、空想会想出很多绝妙的主意,但却办不成任何事情。 34、不大可能的事也许今天实现,根本不可能的事也许明天会实现。 35、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36、失败者任其失败,成功者创造成功。 37、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38、天助自助者,你要你就能。 39、我自信,故我成功;我行,我一定能行。 40、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
三、污染条件下生物的分化与微进化
(二)影响植物污染抗性进化的生物因素
■ 生活史特征
■植物的种子库
■表型的可塑性
■植物的生殖特征
■植物的传粉系统
26
三、污染条件下生物的分化与微进化
(三)生物对污染适应的代价
■生态代价(ecological cost):对污染适应的生物,在进入 到正常环境中时,它的竞争力降低;同时还伴随有对温度、 水分、病虫害的抵抗能力下降。
10
(四)遗传瓶颈与建立者效应
如果一个种群在某一时期 由于环境灾难或过捕等 原因数量急剧下降,就 称其经过了瓶颈(bottle neck)。 经过瓶颈后,如果种群一 直很小,则由于遗传漂 变的作用,其遗传变异 会迅速降低,最后可能 致使种群灭绝。另一方 面,种群数量在经过瓶 颈后也可能逐步恢复。 11
污染生态学
Pollution Ecology
第五章 生物对长期污染的生 态效应与适应进化
(Chapter 5: Ecologic responses and adaptative evolution under long-termed pollution )
主讲: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王宏镔 2013年11月4日
8
遗传多样性水平降低的可能原因
■在污染条件下,种群的敏感性个体消失,这些个体 所具有的特异性遗传多样性也因此不复存在,从 而整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降低; ■污染引起种群的规模减小,由于随机的遗传漂变, 降低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 ■污染引起种群数量减小,以至于达到了种群的遗传 学瓶颈(bottle neck) ,即使种群最后实现了完 全的适应,并恢复到原来的种群数量时,由于建 立者效应(founder effects),从而造成遗传来源 单一,遗传变异性的来源也大大降低。
■生理代价(physiological cost):指对污染适应的生物,在 某些生理性能上低于正常植物。 ■进化代价(evolutionary cost):指对污染适应很好的植物在 其他环境中进化发展的灵活度降低,以致于可能失去适应 其他环境的可能性。 27
三、污染条件下生物的分化与微进化
(四)污染条件下生物分化与进化的一般趋势 ■污染大大加快了生物分化的进程。 ■污染条件是绝大多数生物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新型环 境胁迫,生物对新环境的适应机制可能不同于自然 条件下的生物,对于后者是一个在已有遗传基础上 进行调整的问题,而对于前者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 遗传适应创建问题。 ■污染条件下,生物偏离了对一般自然环境的适应, 改为以对污染环境为主导对象的适应。 ■在污染环境中,没有适应潜力的,将被淘汰;而有 适应潜力的,将发生种群重建。
(段昌群, 1997)
23
遗传上的适应性反应
不同污染经历后曼陀罗种群等位酶位点多样性变化
(段昌群, 1997)
24
三、污染条件下生物的分化与微进化
(一)污染引起的种群分化过程 ■污染物作用下种群中敏感个体消失,种群规模减小;
■达到适应污染阈值最低要求的个体,不断扩大在种
群中的比例; ■抗性个体在种群中的比率扩大,并通过种群内的基 因重组,不断提高抗性水平;同时外来基因的流入, 提高种群的整体遗传多样性水平。
■污染物的直接毒害作用,阻碍生物的正常生长发
育,使生物丧失生存或繁衍的能力;
■污染引起生境的改变,使生物丧失了生存的环境;
■生态系统中的富集和积累作用,使食物链后端的生
物中毒而难以存活或繁育等。
15
森林生态系统对污染的响应阶段
16
森林生态系统对污染
(一)生物对污染适应的一般原理
19
二、生物对污染的适应
(二)生物对污染的适应性反应 ■形态结构上的适应性反应 ■生理上的适应性反应
■遗传上的适应性反应
20
形态结构上的适应性反应
不同适应性水平的小麦在重金属污染环境中的数量性状变化
(马建民,王焕校,1998)
21
生理上的适应性反应
22
遗传上的适应性反应
不同污染经历后玉米种群等位酶位点多样性变化
1. 生物对污染适应的两重性
生物对污染的适应,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
■对污染引起的“自然”环境的改变(外环境的变化)
的适应以及对污染引起生物的生理变化
(内环境的变化)的适应;
■生物对污染物自身的适应。
18
全球性污染条件的环境特点
■全新的“人造”环境;
■化学物质种类多; ■毒害大,选择作用强; ■成为重要的主导因子和限制因子。
(四)遗传瓶颈与建立者效应
建立者效应 (founder effect):在建立 一个新种群时, 最初群体的大小 与遗传组成对新 建立种群的遗传 结构的影响。
12
瓶颈效应反映一种极端典型的 遗传漂变现象
13
滇池污染引起物种多样性的变化
(罗民波,段昌群等,2006)
14
污染引起物种多样性降低的机理
3
世界物种灭绝的趋势
4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的四个层次
■物种多样性(species diversity) ■遗传多样性(genetic diversity) ■生态系统多样性(ecosystem diversity)
■景观多样性(landscape diversity)
5
污染条件下生物在不同层次上的多样 性变化
9
遗传漂变
遗传漂变(random genetic drift):一个小群体中,由于 偶然事件导致群体中基因频率的改变。 遗传漂变的特点: 1. 遗传漂变与抽取的样本数有关,样本数越小基 因频率的波动越大,样本数越大基因频率的波动 越小; 2. 环境条件的改变可能造成遗传漂变。环境使原 来群体的部分隔离, 造成基因频率的改变。
1
内容提要
一、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二、生物对污染的适应 三、污染条件下生物的分化与微进化
2
一、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 1994年12月29日,联合国大会49/119号决议 案宣布12月29日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 1992年在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 环境与发展大会上,153个国家签署了《生 物多样性公约》。 ■从1995年起,联合国将每年的12月29日确定 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 2001年根据第55届联合国大会第201号决议,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由原来的每年12月29日改 为5月22日。
三、污染条件下生物的分化与微进化
(二)影响植物污染抗性进化的生物因素
■ 生活史特征
■植物的种子库
■表型的可塑性
■植物的生殖特征
■植物的传粉系统
26
三、污染条件下生物的分化与微进化
(三)生物对污染适应的代价
■生态代价(ecological cost):对污染适应的生物,在进入 到正常环境中时,它的竞争力降低;同时还伴随有对温度、 水分、病虫害的抵抗能力下降。
10
(四)遗传瓶颈与建立者效应
如果一个种群在某一时期 由于环境灾难或过捕等 原因数量急剧下降,就 称其经过了瓶颈(bottle neck)。 经过瓶颈后,如果种群一 直很小,则由于遗传漂 变的作用,其遗传变异 会迅速降低,最后可能 致使种群灭绝。另一方 面,种群数量在经过瓶 颈后也可能逐步恢复。 11
污染生态学
Pollution Ecology
第五章 生物对长期污染的生 态效应与适应进化
(Chapter 5: Ecologic responses and adaptative evolution under long-termed pollution )
主讲: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王宏镔 2013年11月4日
8
遗传多样性水平降低的可能原因
■在污染条件下,种群的敏感性个体消失,这些个体 所具有的特异性遗传多样性也因此不复存在,从 而整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降低; ■污染引起种群的规模减小,由于随机的遗传漂变, 降低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 ■污染引起种群数量减小,以至于达到了种群的遗传 学瓶颈(bottle neck) ,即使种群最后实现了完 全的适应,并恢复到原来的种群数量时,由于建 立者效应(founder effects),从而造成遗传来源 单一,遗传变异性的来源也大大降低。
■生理代价(physiological cost):指对污染适应的生物,在 某些生理性能上低于正常植物。 ■进化代价(evolutionary cost):指对污染适应很好的植物在 其他环境中进化发展的灵活度降低,以致于可能失去适应 其他环境的可能性。 27
三、污染条件下生物的分化与微进化
(四)污染条件下生物分化与进化的一般趋势 ■污染大大加快了生物分化的进程。 ■污染条件是绝大多数生物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新型环 境胁迫,生物对新环境的适应机制可能不同于自然 条件下的生物,对于后者是一个在已有遗传基础上 进行调整的问题,而对于前者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 遗传适应创建问题。 ■污染条件下,生物偏离了对一般自然环境的适应, 改为以对污染环境为主导对象的适应。 ■在污染环境中,没有适应潜力的,将被淘汰;而有 适应潜力的,将发生种群重建。
(段昌群, 1997)
23
遗传上的适应性反应
不同污染经历后曼陀罗种群等位酶位点多样性变化
(段昌群, 1997)
24
三、污染条件下生物的分化与微进化
(一)污染引起的种群分化过程 ■污染物作用下种群中敏感个体消失,种群规模减小;
■达到适应污染阈值最低要求的个体,不断扩大在种
群中的比例; ■抗性个体在种群中的比率扩大,并通过种群内的基 因重组,不断提高抗性水平;同时外来基因的流入, 提高种群的整体遗传多样性水平。
■污染物的直接毒害作用,阻碍生物的正常生长发
育,使生物丧失生存或繁衍的能力;
■污染引起生境的改变,使生物丧失了生存的环境;
■生态系统中的富集和积累作用,使食物链后端的生
物中毒而难以存活或繁育等。
15
森林生态系统对污染的响应阶段
16
森林生态系统对污染
(一)生物对污染适应的一般原理
19
二、生物对污染的适应
(二)生物对污染的适应性反应 ■形态结构上的适应性反应 ■生理上的适应性反应
■遗传上的适应性反应
20
形态结构上的适应性反应
不同适应性水平的小麦在重金属污染环境中的数量性状变化
(马建民,王焕校,1998)
21
生理上的适应性反应
22
遗传上的适应性反应
不同污染经历后玉米种群等位酶位点多样性变化
1. 生物对污染适应的两重性
生物对污染的适应,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
■对污染引起的“自然”环境的改变(外环境的变化)
的适应以及对污染引起生物的生理变化
(内环境的变化)的适应;
■生物对污染物自身的适应。
18
全球性污染条件的环境特点
■全新的“人造”环境;
■化学物质种类多; ■毒害大,选择作用强; ■成为重要的主导因子和限制因子。
(四)遗传瓶颈与建立者效应
建立者效应 (founder effect):在建立 一个新种群时, 最初群体的大小 与遗传组成对新 建立种群的遗传 结构的影响。
12
瓶颈效应反映一种极端典型的 遗传漂变现象
13
滇池污染引起物种多样性的变化
(罗民波,段昌群等,2006)
14
污染引起物种多样性降低的机理
3
世界物种灭绝的趋势
4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的四个层次
■物种多样性(species diversity) ■遗传多样性(genetic diversity) ■生态系统多样性(ecosystem diversity)
■景观多样性(landscape diversity)
5
污染条件下生物在不同层次上的多样 性变化
9
遗传漂变
遗传漂变(random genetic drift):一个小群体中,由于 偶然事件导致群体中基因频率的改变。 遗传漂变的特点: 1. 遗传漂变与抽取的样本数有关,样本数越小基 因频率的波动越大,样本数越大基因频率的波动 越小; 2. 环境条件的改变可能造成遗传漂变。环境使原 来群体的部分隔离, 造成基因频率的改变。
1
内容提要
一、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二、生物对污染的适应 三、污染条件下生物的分化与微进化
2
一、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 1994年12月29日,联合国大会49/119号决议 案宣布12月29日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 1992年在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 环境与发展大会上,153个国家签署了《生 物多样性公约》。 ■从1995年起,联合国将每年的12月29日确定 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 2001年根据第55届联合国大会第201号决议,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由原来的每年12月29日改 为5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