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养老金计算办法

合集下载

新、老养老金计算办法及公式解析(续编)

新、老养老金计算办法及公式解析(续编)
新、老养老金计算办法及公式解析(续编)
上次由于系统图文发表没有掌握好,将图文发成图集内容被删除丢失,现特补写如下: 在企业 已退休人员中,有人认为2005年前退休的和2005年之后退休的由于计算公式不一样,是否影响 养老金计算多少?这个问题涉及到新、老两种养老金计算办法。新、老办法的区分是以2005年 为节点,在节点前退休的使用的是老办法,在节点之后退休的用的是新办法。用两种办法进行 计算,养老金是否存在差距,是很多人都很关心的问题。为了证明是否存在差距?差距有多 大?我们把临近节点于2005年退休和于节点后6年2011年退休的两个企业退休人员用新、老方 法计算进行对比,分析一下计算结果。然后把事业单位新、老两类办法计算结果加以对比看能 否找到什么奥妙。
新办法计算结果多于老办法计算近70元。。见计算表:(用Excel输入公式计算)
三、新老办法公式介绍:(一)老办法公式:(以某三线城市规定)养老金=基础养老金+过渡 性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调节金+各种补贴。其中:1.基础养老金=退休上年月社平工资*0.2; 2.过渡性养老金=退休上年月社平工资*平均指数*视同年限*0.012;3.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 储存额/计发月数(如50岁120);4.调节金=退休上年月社平工资*0.075;5.各种补贴:按年规 定(如05年82元)。2.新办法公式:以某三线城市规定养老金=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个人 账户养老金+调节金。其中:1.基础养老金=退休上年月社平工资*(1+平均指数)/2*总缴费年限 *0.01;2.过渡性养老金=退休上年月社平工资*平均指数*视同年限*0.012;3.个人账户养老金=个 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如50岁195,55岁170,60岁139);4.调节金=06年退休100元(以后 每退休1年少10元,减完为止)。四、新老办法公式解析:1.基础养老金:

退休养老金计算办法

退休养老金计算办法

举例:某职工,女,1960年11月出生,1985年9月参加工作,2007年6月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达到因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提前3年5个月办理了退休手续,缴费年限21年10个月,个人帐户储存额为13255.64元,本人平均指数0.92,2005年市社会月均工资1400.08元,2006年全省在岗职工月均工资按1550元计算,47岁退休个人帐户养老金计发月数为208。

(一)按新办法计算1、新办法本人指数化月均缴费工资:上年全省在岗月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1550×0.92=1426元2、基础养老金:(上年全省在岗月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550+1426)/2×21.83%=324.83元3、个人帐户养老金:个人帐户储存额/个人帐户计发月数=13255.64/208=63.73元4、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均缴费工资×帐户前缴费年限×1.3%)=1426 ×10.33×1.3%=191.50元5、过渡性调节金:(110+工龄补贴)×70%=(110+22)×70%=92.4元6、新办法月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调节金+烟台市地方补贴33元=324.83+63.73+191.50+92.4+33=705.46元(二)按原办法计算1、老办法本人指数化月均缴费工资:2005年全市社会月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1400.08×0.92=1288.07元2、基础养老金:2005年全市社会月均工资×20%=1400.08×20%=280.02元3、个人帐户养老金:个人帐户储存额/120=13255.64/120=110.46元4、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均缴费工资×帐户前缴费年限×1.4%=1288.07×10.33×1.4%=186.28元5、过渡性调节金:110+工龄补贴=110+22=132元6、过渡性补贴:(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5%=(280.02+186.28)×5%=23.32元7、提前退休扣减:(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调节金)×提前退休年限%=(280.02+186.28+132)×6.84%=40.92元8、原办法月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调节金+过渡性补贴+烟台市地方补贴33元-提前退休扣减=280.02+110.46+186.28+132+23.32+33-40.92=724.16元(三)新老办法对比,实际养老金由于原办法养老金高于新办法养老金,因此该职工实际养老金为原办法计发的养老金724.16元。

中人老办法计算退休金公式

中人老办法计算退休金公式

中人老办法计算退休金公式退休金是广大中人老年生活质量的保障之一。

了解如何计算退休金是每个中人都应该掌握的知识。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中人老办法计算退休金的公式,并提供相关的示例和解析,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退休金计算公式:退休金 = 年工资 ×缴费比例 ×缴费年限其中,年工资指的是你在退休前一年的实际工资收入,也可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选取其他特定年份的工资;缴费比例是根据个人在劳动过程中实际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率,根据国家政策可能会有所调整;缴费年限是指个人在劳动过程中实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年数量。

示例一:假设小明在退休前一年的工资为10万元,个人缴费比例为8%,小明在劳动过程中实际缴纳社保费用的年限为20年。

退休金 = 10万元 × 8% × 20年 = 16万元因此,小明的退休金将为16万元。

示例二:假设小红在退休前一年的工资为12万元,个人缴费比例为10%,小红在劳动过程中实际缴纳社保费用的年限为25年。

退休金 = 12万元 × 10% × 25年 = 30万元因此,小红的退休金将为30万元。

需要注意的是,退休金的计算公式可能会因为地区、年龄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个人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总结:中人老办法计算退休金的公式是退休金 = 年工资 ×缴费比例 ×缴费年限。

个人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年工资、缴费比例和缴费年限来计算退休金的具体数额。

本文提供了两个示例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公式。

需要注意的是,退休金的计算公式可能会因为地区、年龄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个人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建议查阅当地相关政策和规定。

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读者对中人老办法计算退休金的公式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掌握这一知识,能够帮助中人更好地规划退休生活,提前做好充分准备。

祝愿所有中人能够在老年时期过上幸福、安享的生活!。

退休人员养老金计发办法如何?

退休人员养老金计发办法如何?

退休人员养老金计发办法如何?我国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是以什么样的标准计发的呢?什么是老人、新人和中人?基本养老金包括哪些部分?老人、新人和中人的基本养老金构成有何不同?分别如何计算?退休人员养老金计发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中人过渡办法一、老人老办法1998年9月底前已经离退休的企业人员,2003年4月1日前已经离退休的事业单位人员称为老人企业退休职工计发养老金的老办法为:月基本养老金=(技能工资-6元粮贴)计发比例+国家规定的12项补贴其中:工龄10年至20年,计发比例为85%;工龄20年至30年计发比例为90%;工龄30年以上的计发比例为95%事业单位离退休职工养老金的计发办法为:离休人员的离休费,按本人职务工资与津贴之和全额计发退休人员的退休费,按本人职务(技术等级)工资与津贴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计发基数中津贴的比例,均按40%执行);其中,退休时工作满35年的,退休费按90%计发;工作满30年的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按70%计发工作人员原享受的教护龄津贴、职务(岗位)补贴,地方福利补贴、考勤奖(生活补贴)等,在离退休时均按100%发给二、新人新办法1998年10月1日后参加工作的企业职工,2003年4月1日后参加工作的事业单位职工,称为新人企业退休职工计发养老金的新办法: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我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本人账户储存额除以120)例:企业男职工张某,1980年出生,1999年参加工作,其2040年退休时的月基本养老金=20年的全市职工月社会平均工资20%+至2040年退休时张某个人缴费账户的储存额÷120.事业单位退休职工计发养老金的新办法为: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事业单位调节金)=(退休时我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本人账户储存额除以180+事业单位调节金)例:事业单位女职工王某,1981年出生,2003年4月参加工作,其2036年退休时(女干部退休年龄为55周岁)的月基本养老金=2035年的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0%+至2036年退休前许某个人的缴费账户的储存额÷180+事业单位调节金(事业单位调节金标准将另行制定)三、中人过渡办法1998年9月底以前参加工作,10月1日后退休的企业人员,2003年4月1日前参加工作,4月1日后退休的事业单位人员称为中人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的中人过渡计发办法:基本养老金由四部分组成:一、基础养老金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月标准为职工退休时我市上年度月社会平均工资的20%,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10年不满15年的为15%;二、个人帐户养老金月标准为本人帐户储存额除以120;三、过渡性养老金月标准为其建立个人帐户前的缴费年限每满一年发给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四、过渡性调节金过渡性调节金标准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固定额,每月为120元,第二部分按本人实际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之和,每满一年发给1元,两部分合计最高不超过150元在过渡期内中人计发养老金时实行新老办法对比计发基本养老金,若按新办法计发的养老金低于老办法的,差额部分予以补齐,高于老办法的高出部分自2001年1月1日起不予封顶事业单位退休职工计发养老金的过渡办法为: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和过渡性调节金四部分组成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为本人退休时全市上年度城镇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本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180;过渡性养老金月标准按本人的视同缴费年限(建立个人账户前的年限)每满一年发给本人退休前最后一年月均缴费工资的%;过渡性调节金为基础养老金与过渡性养老金之和与原规定计发养老金的差额部分。

城镇职工养老金计算企业职工养老金计算方法

城镇职工养老金计算企业职工养老金计算方法

城镇职工养老金计算企业职工养老金计算方法企业职工养老金计算方法养老保险计算方法【计算方法介绍】:①基础养老金=(省上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x全部缴费年限x1%②过渡性养老金=(省上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x建立帐户前缴费年限x过渡系数1.4%+符合政策增发额③个人帐户养老金二个人帐户储存额十计发月数④定额补贴二[调剂金(25元)+统筹项目内补贴]x减发比例社会养老保险金的计算公式【退休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1、个人账户养老金二个人账户储存额十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

计发月数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X12。

目前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

2、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x缴费年限x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x缴费年限x1%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x本人平均缴费指数【温馨提示】:由于客观原因,全国某些城市的计算标准可能有所不同。

退休人员的个人账户储存额年利息按月积数法计息,计算公式如下:年利息二个人账户年初储存额x本年度记账利率-本年度支付月积数x本年度记账利率x1/12本年度支付月积数二》[n月支付额x (l2-n+1)](n为本年度各支付月份顺序号,且1WnW12)。

养老保险计算解析1、养老金的多少,与购买的时间长短和金额大小有关。

缴费的基数大,缴费的时间长,退休时养老金会多,反之就少。

由于每个人每个时段的缴费数量不一,因此养老金的计算按“分段计算、综合结算”原则处理。

2、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

计发月数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X12。

目前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

3、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

我国公益类机关事业单位“中人”养老金计发办法分析

我国公益类机关事业单位“中人”养老金计发办法分析

我国公益类机关事业单位“中人”养老金计发办法分析作者:张惠兰等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年第20期[提要] 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重中之重是公益类事业单位中的在2014年10月1日前参加工作且于2014年10月1日后退休的“中人”,他们的养老金计发办法更是改革的一大难点,这是“公平”与“利益”兼顾的集中体现。

本文重点对养老金的计发办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中人;计发办法中图分类号:F840.67 文献标识码:A收录日期:2015年9月6日自2015年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以来,全国各省各地市结合实际开始部署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制订实施方案,调整基本工资,实现养老保险制度顺利并轨。

但在多地进行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试点工作进展并不顺利,企业养老保险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差距仍然较大,如何兼顾“公平”与“利益”冲突仍然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重中之重。

此次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重点是由财政差额拨付、财政拨付与单位自筹相结合的公益类事业单位,如高校、医院、科研院所等。

与此同时,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采取的是近年来我国涉及个人利益重大改革的成果经验,即“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过渡”的办法。

而其中的在2014年10月1日前参加工作且于2014年10月1日后退休的“中人”是改革中涉及面最广的人群。

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养老金的计发办法是改革的一大重点,是在不同地区、行业间以及不同资金来源的事业单位间相对公平的收入分配方式的集中体现。

一、“中人”养老金计发办法分析(一)范围。

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进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时候,处于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群就界定为“中人”。

“中人”的利益问题不仅涉及到了一个改革前后政策制度的衔接问题,以及待遇水平的衔接问题,还是此次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未来前景的缩影。

关于事业单位中人退休金政策

关于事业单位中人退休金政策

关于事业单位中人退休金政策在事业单位中,人们的退休金政策一直备受关注。

退休金是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对人们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就事业单位中的人退休金政策进行探讨。

一、退休金政策的背景事业单位的退休金政策源于对劳动者劳动成果的回报和对劳动者健康、生活的保障。

事业单位作为国家机关和事业组织,其退休金政策与普通企业有所不同,主要体现了国家对公职人员的特殊保障。

二、退休金计算和发放标准事业单位中的退休金计算和发放标准通常以工资作为基础,根据工作年限、职位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在一些事业单位中,还存在着一些特殊的规定,如根据职务的重要性、工作表现等因素进行额外奖励。

三、退休金政策的变革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对待退休问题的观念的不断改变,事业单位退休金政策也正在发生一些变革。

一方面,政府加大了对退休金的投入,提高了退休金发放的标准;另一方面,也鼓励退休人员进行二次创业、自主就业等方式以维持经济收入。

四、退休金政策的问题和挑战事业单位中的退休金政策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养老金的支付问题,由于财政压力和资金紧张,一些事业单位无法按时支付退休金,给退休人员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其次是制度的不完善和规范的缺失,例如在退休金计算和发放标准上的不一致,造成了一定的公平问题。

五、改进退休金政策的建议为了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中的退休金政策,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事业单位的资金支持,确保及时发放退休金。

其次,建立健全的退休金计算和发放标准,确保公平性和合理性。

此外,鼓励退休人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和创业就业,以增加退休人员的经济来源。

六、结语事业单位中的人退休金政策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对于退休人员的生活品质和社会稳定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希望政府、事业单位和全社会能够共同努力,为事业单位中的人退休金政策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服务。

这样,我们才能构建一个更加和谐和稳定的社会。

基础养老金如何计算和计算公式

基础养老金如何计算和计算公式

近年来,各地区和有关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部署和要求,以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为中心,努力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切实加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征缴。

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个人缴费满15年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市(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以后缴费每满一年增加一定比例的基础养老金,总体水平控制在30%左右;个人缴费不满15年的,不发给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一次支付给本人。

基础养老金由社会统筹基金支付;个人帐户养老金由个人账户基金支付,月发放标准为本人账户储存额除以120。

个人账户基金用完后,由社会统筹基金支付。

已经离退休的人员,按国家原来的规定发给养老金。

1997年统一全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前参加工作的人员,其退休后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

基本养老金领取者死亡后,其遗属按国家有关规定领取丧葬补助金,丧葬补助金由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基金支付。

基本养老金水平的调整,由劳动保障部和财政部参照城市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和在职职工工资增长情况,提出方案报国务院审定后统一组织实施。

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养老保险待遇包括:基本养老金、医疗补助金和丧葬抚恤补助费。

养老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包括哪些?基本养老养老保险待遇包括:基本养老金、医疗补助金和丧葬抚恤补助费。

基本养老金包括基础性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和《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实施前已经离休、退休和退职人员的离休金、退休金、退职金、基本养老养老保险待遇包括:基本养老金、医疗补助金和丧葬抚恤补助费。

基本养老金包括基础性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和《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实施前已经离休、退休和退职人员的离休金、退休金、退职金、补贴。

退休“中人”待遇核算—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待遇计发工作培训(全省模板)

退休“中人”待遇核算—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待遇计发工作培训(全省模板)
1.1.4 不同年度退休人员存在一定待遇差距的原因
新的待遇确定机制
1、改革后待遇与退休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 资挂钩;
2、过渡期内退休人员新老办法对比超出部分发放比 例随年度推移而增加,如2017年为30%,2018年 为40%;
3、过渡期“中人”待遇中的老办法待遇标准存在工 资增长率概念;
4、晚一年退休多一年缴费,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相 对更多。
养老待遇系按退休时核定的标准计发,退休后按规 定参加调待。即:过渡期内退休人员的养老待遇= 老办法待遇标准+(新办法待遇标准-老办法待遇标 准)×各退休年度对应的超出部分发放比例+历年 调待。因此,超出部分比例根据退休年度确定,是 计算初始待遇时使用。较早年度退休“中人”通过 历年调待提高待遇。
1.1 改革前后待遇计发办法对比
因此,即使职务职级相同的人员,因调待 所涉因素不同,调待额也有一定差异。
1.2 视 同 缴 费 指 数 优 化 调 整
为什么要调整养老保险视同缴费指数?
国家有要求
01
人社部2018年底对待遇平稳衔接工作提出“大体平衡、略有增
长、动态调整”的要求。
外省有好的经验做法
02
如中央国家机关、重庆、宁夏、云南等都对本地已印发视同缴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 待遇计发工作培训(全省模板)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1.1 改革前后待遇计发办法对比
1.1.1 改革前退休费计发办法
计发 办法
主要由基本退休费和退休生活补贴等组成,其中基本退休费 按本人退休时的基本工资乘以本人工作年限所对应的计发比 例计算。符合增发条件的,按规定提高基本退休费计发比例 ,但提高后的计发比例最高不超过100%。
超出部分比例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山东退休工资如何计算

山东退休工资如何计算

山东退休工资如何计算1、老办法: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

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2、新办法:退休养老金中人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调节金构成:一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

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

计算公式为: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三过渡性养老金月标准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1.2%。

计算公式为: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1.2%十二届会议十二届全国人大会第十二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结合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进行专题询问。

国务院副马凯在回答委员询问时表示,现在的养老保险缴费水平确实偏高,“五险一金”已占到工资总额的40%至50%。

对于近期同样受到高度关注的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问题,马凯表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作了明确要求,但是社会上分歧很大,认识并不统一。

其解决思路是,"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还有明确目标的问题,退休年龄是推迟到63岁还是65岁?还有时机选择、节奏掌握、配套措施以及监督实施的问题"等都需要深入研究。

2021年7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提出,中国应逐步延龄退休,建议到2045年不论男女,退休年龄均为65岁。

改革方案2021年10月,人社部部长尹蔚民称中国是现在世界上退休年龄最早的国家,平均退休年龄不到55岁。

中人养老金计算办法

中人养老金计算办法

中人养老金计算办法一、养老金计算基数养老金计算基数是指根据个人的工资收入确定缴费基数。

我国规定,缴费基数的上限为社区平均工资的3倍,下限为最低工资标准。

二、养老金计算比例养老金计算比例是指个人实际领取的养老金占缴费基数的比例。

根据个人的缴费年限和缴费档次的不同,养老金计算比例也有所差异。

1.个人缴费年限个人缴费年限是指个人在参保期间实际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的累计总年限。

一般规定参保期满15年以上的个人才有资格享受养老保险待遇。

2.缴费档次缴费档次是根据个人缴费金额的多少和缴费年限的长短来确定的。

通常分为基本档次、增量档次和附加档次三个档次。

3.养老金计算比例养老金计算比例是根据个人的缴费年限和缴费档次确定的。

一般情况下,个人每缴纳一年养老保险费,就增加一定的计算比例。

例如,个人缴费年限在15年以下的,养老金计算比例为基本档次的30%;15年以上30年以下的,计算比例为增量档次的1.5%;30年以上的,计算比例为附加档次的2%。

三、养老金计算公式养老金计算公式为:养老金=个人缴费年限×个人缴费档次×缴费基数×养老金计算比例。

四、养老金发放方式养老金发放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按月发放,另一种是按年发放。

按月发放是指将个人的月度养老金直接发放到个人的银行账户,使其能够及时使用。

按年发放则是指将个人的养老金以年度形式发放,一次性支付到个人账户中。

在具体计算养老金时,需要参考当地的相关养老金计算规定,因为不同地区的养老金计算办法和标准可能有所不同。

此外,养老金的具体金额还会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如追加缴费、职工工资增长等。

退休中人2023年养老金怎么算_退休养老金

退休中人2023年养老金怎么算_退休养老金

退休中人2023年养老金怎么算_退休养老金退休中人2023年养老金怎么算退休中人养老金计算,特别是事业单位的退休中人养老金计算。

主要是通过新老方法计算待遇对比,通常是先通过新方法计算出待遇,然后通过老方法计算待遇。

如果新方法计算出来的结果高于老方法,然后再按一定比例补发,在过渡期内,第一年补发比例是10%,依次类推,第十年是100%。

在退休中人养老金计算的新方法是包括基本养老金和职业年金(如果有)两大部分,其中基本养老金又包括三部分,分别是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

计算公式分别是:1、基础养老金=退休上年度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1%;2、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金额÷计发月数;3、过渡性养老金=退休上年度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过渡系数;4、职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新方法待遇是基本养老金和职业年金总和。

而老方法待遇是根据工资增长率以及老方法养老金与20XX年9月的基本工资和补贴标准有关的。

两者对比后,需要增发金额为(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职业年金待遇-老方法待遇)×增发比例。

2023养老金怎么涨一览第一,养老金调整步骤调整步骤一般分为3步骤第一步是中央下达通知,明确哪些人可以参与到本次的调整当中。

再详细一些就是确定调整的比例,以及调整的方式是什么,当然这些规定出具的依据都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这里我们应该明确一点,那就是只有那些本年度在养老金新的计发基数公布之前,就申请办理退休手续的人,才能参与其中。

按照旧计发基数领取了几个月的养老金,后续就能领取几个月的补发,具体到手的补发金额是多是少,还是要看地方新计发基数是多少,以及自己退休时间的早晚。

第二步是各地根据自己的实际经济发展状况,制定适合的调整方案,当然有一个重要原则,那就是不能违背中央的精神。

退休中人养老金用新办法怎样计算

退休中人养老金用新办法怎样计算
5.3对于在缴费期间有欠费记录的退休中人,其个人账户养老金将根据实际缴费情况进行相应调整,欠费期间的缴费年限和个人账户累计存储额不予计算。
六、养老金调整机制
6.1为保障退休中人养老金水平,国家将建立养老金调整机制,根据物价水平、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等因素,定期调整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发标准。
6.2养老金调整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和适当倾斜”的原则,确保退休中人养老金的实际购买力不受影响。
6.3调整办法和具体调整幅度由国家相关部门统一发布,各地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执行。
七、养老金领取资格审核
7.1退休中人在申请养老金时,需向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交相关资料,包括身份证明、缴费记录、退休证明等。
8.2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建立健全养老金发放和管理制度,确保养老金发放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安全性。
8.3退休中人有权查询个人养老金发放情况,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提供便捷的查询服务,并及时解答退休中人的疑问。
九、养老金保险关系转移
9.1退休中人在省内跨地区转移养老金保险关系时,其个人账户累计存储额和缴费年限应无缝转移,不影响养老金的计算和领取。
17.2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与国际养老金管理组织保持沟通,学习国际养老金管理的成功做法,提升我国养老金管理水平。
17.3国家支持国内外养老金研究机构、专家学者开展合作研究,共同探讨养老金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十八、养老金法律保障
18.1国家将不断完善养老金相关法律法规,为退休中人的养老金权益提供法律保障。
十三、养老金政策宣传与咨询
13.1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加大对养老金政策的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渠道普及养老金计算、领取等相关知识。
13.2退休中人可通过政策宣传资料、咨询服务、网上平台等方式,了解养老金相关政策,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云南省事业单位中人退休金计算方法案例

云南省事业单位中人退休金计算方法案例

云南省事业单位中人退休金计算方法案例《云南省事业单位中人退休金计算方法案例》嘿,您要是在云南省的事业单位里待过,或者身边有这样的朋友,那退休金的事儿可不得好好唠唠。

退休金啊,就像是咱们辛苦了一辈子后,老天爷给的一个大红包,那关系到咱后半辈子过得舒不舒服呢。

咱就说老李吧,他就是个典型的云南省事业单位的“中人”。

什么是“中人”呢?呐,就是在2014年10月1日之前参加工作,但是在这之后才退休的人,老李就刚好卡在这个时间段里。

老李在单位工作了那么多年,一直勤勤恳恳的。

这退休金的计算啊,可不是个简单事儿。

您看,它首先得看老李的缴费年限。

这缴费年限就像是盖房子时一块一块往上垒的砖,每一年都算数。

老李工作了30年,这30年就像是30块结实的砖头,奠定了他退休金的一个基础。

还有养老金的计发基数呢。

这就好比是那个基本工资的起跑线。

云南省有自己的计发基数标准,这个标准就像一个大框架,规定了退休金计算的基本范围。

老李的工资一直处于一个中等水平,按照这个计发基数一算,心里大概就有个数了。

再来就是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

这部分就像是老李自己为以后的小存钱罐。

每个月单位和老李自己都交一部分钱到这个个人账户里。

等到退休的时候,就从这个小罐子里取钱啦。

账户里的钱积累得越多,这部分退休金也就越多。

比如说,老李每个月都小心翼翼地往这个账户里存钱,积少成多嘛。

但是这里面还有个视同缴费年限的概念哦。

这对于老李他们这些“中人”来说可重要了。

您想啊,老李在2014年10月1日前工作的那些年没实际缴费啊,怎么办呢?这视同缴费年限就认定他那些年也算作缴费了,就像有个隐形的帮手在帮老李的忙呢。

可以说要是少了这个视同缴费年限,老李的退休金就得大打折扣,那老李不得气坏了呀?综合这些因素,还有老历年终奖、补贴之类的,最后计算出来老李一个月能领多少退休金。

这退休金啊,就像是对老李这么多年工作的一个大点赞。

从老李这个例子看啊,云南省事业单位中人退休金的计算就是这么个事儿。

中人个人平均缴费指数计算方法

中人个人平均缴费指数计算方法

中人个人平均缴费指数计算方法
中人个人平均缴费指数是指职工在参加养老保险期间的缴费水平与当地城镇职工平均工资的比值,常用于评价职工的养老保险缴费水平和受益水平。

中人个人平均缴费指数的计算方法如下:
1. 首先确定缴费期间,一般为连续缴费年限。

例如,某职工在2010年至2020年期间持续参加养老保险,则缴费期间为11年。

2. 然后累加职工在缴费期间内的个人缴费金额,得到总缴费金额。

例如,某职工在缴费期间内个人缴费总金额为10万元。

3. 接着,确定当地城镇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常采用上一年度当地城镇职工平均工资数据。

例如,某地区2019年城镇职工平均工资为6万元。

4. 最后,用总缴费金额除以缴费期间内当地城镇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得到中人个人平均缴费指数。

例如,某职工2010年至2020年期间的中人个人平均缴费指数为10/6=1.67。

通过计算中人个人平均缴费指数,可以评估职工在养老保险方面的缴费水平和受益水平。

如果指数高于1,表示职工的缴费水平超过当地城镇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可以获得相对较高的养老保险待遇;反之则相对较低。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人养老金计算办法【篇一:上海市养老金计算方法及计算实例】上海市养老金计算方法:z1、z2……zm-1、zm为参保人员的月缴费工资指数。

月缴费工资指数按照参保人员退休前1月、2月……m-1月、m月本人月缴费工资基数除以对应的本市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计算(计算结果保留四位小数).参保人员2010年底以前实际缴费年限的月缴费工资指数统一按照1计算。

n为参保人员视同缴费年限的月数。

视同缴费年限的月缴费工资指数统一按照1计算。

n为参保人员累计缴费年限的月数(含视同缴费年限的月数).为了让读者朋友们更好地理解此次计发办法调整后的计算方式,特别是比较细致地理解“指数化工资”及3年过渡期的政策,我们按照不同缴费比例的人员,举了三个例子,供大家参照计算,详见表1.表1:引入工资指数化后,基础养老金计发五步算法假设参保人员缴假设参保人员缴费总年限为30年费总年限为30年(截至2010年末为(截至2010年末为25年),2015年底25年),2015年底办理养老金申领办理养老金申领手续,并假设退休手续,并假设退休参保人员具体情时上年度(即2014时上年度(即2014况年)全市职工月平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为6000元,均工资为6000元,该参保人员历年该参保人员历年缴费工资基数均缴费工资基数均为上年度全市职为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工月平均工资的300%150%(1)2010年底以前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的月缴费工资指数均为1; (2)由于2011~2013年实际月缴费工资指数均为0.6,因此,按照指数3年过渡办法的规定,2011年、2012年、2013年月缴费工资指数分别为1、0.85、0.75; (3)2014年、2015年月缴费工资指数均为0.6.假设参保人员缴费总年限为30年(截至2010年末为25年),2015年底办理养老金申领手续,并假设退休时上年度(即2014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为6000元,该参保人员历年缴费工资基数均为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1)2010年底以前(1)2010年底以前年月缴费工资指年月缴费工资指数均为3第二步:计算月平数为1.5第三步:计算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上年度全市职=6000平均缴费工资指数第四步:计算基础养老金计发基数元=6000元833个人账户比例从11%调整为8%自2011年1月1日起,上海市参保人员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规模从11%调整到8%,即个人账户金额今后将全部由个人缴费组成。

之前按规定已记入参保人员个人账户的储存额,不作变动。

同时,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发方式保持不变,即仍然以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中人”个人账户储存额不含“虚账实记”的金额及其利息)除以国家规定的计发月数。

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 = 个人账户储存额 / 计发月数(如下表)表2: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表退休年龄(岁) 40及以下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计发月数 233 230 226 223 220 216 212 208 204 199 195 190 185 180 175退休年龄(岁)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及以上计发月数 164 158 152 145 139 132 125 117 109 101 93 84 75 655655 170假若你60岁退休从上表查得计发月数为:139;假设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为:150000元;则: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150000/139=1079元;基本养老金 = 基础养老金 + 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篇二:如何计算养老金我父亲的举例】养老保险金要怎么计算养老保险金计算参加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人员,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实际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满15年以上的,按月计发基本养老金。

根据最新的养老金计算办法,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基本养老金 = 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一、个人账户养老金二、基础养老金况且,个人养老金还要逐年根据社会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的增加而增长。

因此,活得越久,就可以领取得越多,相对于交费来说,肯定更加划算。

例如:根据上述公式,假定男职工在60岁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4000元。

基础养老金=累计缴费年限为15年时,累计缴费年限为40年时,好了,公式都将明白了,现在让我来算我父亲的养老金一、我父亲的个人账户养老金杨某某个人账户养老金=20330.93/139=146.27二、我父亲的基础养老金那你又要问了“本人平均缴费指数”怎么算呢从图2图3得出我父亲从93年到14年的实际缴费工资为(必须搞到当地历年平均工资,我以西安的为例计算一下)把这20个数加在一起在除以20,得出吾父“本人平均缴费指数”=0.6865约为0.7 陕西省历年社会平均工资(好不容易才找到的)1993年为2545元/年,212/月。

1994年为2999元/年,250/月。

1995年为4172元/年,348/月。

1996年为4763元/年,397/月。

1997年为5407元/年,451/月。

1998年为5785元/年,482/月。

1999年为6051元/年,504/月。

2000年为6709元/年,559/月。

2001年为7278元/年,607/月。

2002年为8370元/年,698/月。

2003年为9674元/年,806/月。

2004年为11318元/年,943/月。

2005年为12920元/年,1077/月。

2006年为16918元/年,1410/月。

2007年为21239元/年,1770/月。

2008年为25391元/年,2116/月。

2009年为30293元/年,2524 /月。

2010年为34299/年。

2858/月。

2011年39043/12=32532012 44330/12=3694 2013年西安的社平工资4071 2014今年的社平工资是4071在这里我插一句,我不知道是谁算的这个数据奥,但是我觉得我是严重不满意的,从2011年开始数据就太离谱了!!!!我不知道现在西安市100万人口里有几个人的工资是超过平均工资的!现在终于可以得出我爸爸的基础养老金了!!!什么?干了一辈子才这么一点,等等,我们算错了,93年以前呢?才知道我们漏掉了很重要的东西。

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是从1993年开始的,1993年以前的工龄算“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也就是所谓“视同缴费年限”,政策也很明确:在参加社保之前,凡是在公有制单位包括集体企业、国有企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当然也包括不对工作年限,均视同为社会保险缴费年限。

但必须有工龄证明,档案等等。

(还好我老爸档案费一直交着)说了这么多,那怎么算呢?视同缴费年限是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规定的,仅限于当时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年限。

尽管没有缴纳养老保险费也看做缴费年限,在计算养老保险待遇时,将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合并计算!但是,这一制度只适用于新养老保险制度(即1997年7月16日)(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实行前参加工作的,并且是新制度实施后退休的人员。

视同缴费年限的制度,增加一部分过渡性养老保险金,用以平衡两种养老保险制度。

所以我爸爸的养老金就变成(我父亲79-83当兵,83-93在厂里上班共158个月,合13.2年档案资料均齐备):下岗的话有遗留办公室可以查到的。

所以我父亲退休工资=850+146.27+858=1854.27(还是共产党算得精)少啊,不过在按指数1算的话,我算少了,应该总体在2000上下。

而且老爸今年才55,打算继续按高基数再交到60岁,【篇三:如何计算退休后养老金】如何计算退休后养老金看到退休(职)人员的养老金又上调了,不少职场中人也开始关心起自己将来的养老待遇问题,“我现在每月的工资收入4000元左右,将来能领多少养老金呀?”“我们单位一直按照最低标准给我们投保,是不是退休以后养老金也最少啊?”针对大家关心的问题,6月5日记者采访了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对方表示将来能拿多少养老金,取决于三个因素:缴费工资的高低、缴费年限的长短和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登录人社局网站查缴费基数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现行的企业基本养老金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三个部分,每一项都有严格明确的公式和计算方法。

而根据公式,将来能拿多少养老金取决于三个因素:缴费工资的高低、缴费年限的长短和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而要清楚上述几项,首先你得知道自己的缴费基数和投保年限。

要查询缴费基数,您只要登录一下市人社局的网站,点击“个人查询”一栏,输入个人身份证号和密码,就能查到社保费也就是五险的缴纳情况,包括个人参保信息、缴费基数信息、养老缴费情况、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社保卡消费明细等。

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社保征缴相关政策规定,企业从业人员以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作为本年度缴费基数,其中,工资额高于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00%的,以300%为基数;低于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的,以60%为基数。

新招职工以起薪当月工资收入作为缴费工资基数。

”也就是说,如果您的工资很高,高于去年社平工资的三倍以上,那么您社保费缴费基数也只能按照社平工资的三倍来确定,反过来,如果您的工资比较低,低于去年社平工资的60% ,那么您的缴费基数也只能按照社平工资的60%来确定。

而上年度个人平均工资在社平工资60%到300%之间的,就应该据实缴纳了,即工资是多少,就以多少为缴费基数,这个工资当然也应该包括绩效工资、奖金、加班费等在内。

缴费基数确定了,缴费额度也就确定了,因为每一项保险的缴费比例是确定的。

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对企业职工来说,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为:用人单位为18% ,职工个人为8%(非本市户籍农民工个人申请后可按5%)。

城镇个体工商户为20%(个体工商户中的雇工个人为8%,其余由雇主缴纳)。

除了企业职工之外,如果您是灵活就业人员,则只需要参加两个保险就可以了,“本市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缴纳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的缴费基数为上年度本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缴费确有困难的,可申请按80%或60%,也就是说,即使您自己缴纳保险,也可以按照去年的社平工资为基数缴费,而最低也只能按照社平工资的60%缴纳。

养老保险要按照缴费基数的20%缴纳。

该咋计算您的养老金?知道了自己的缴费基数,知道了自己的投保年限,那么,再来看看每一项怎么计算。

记者了解到,在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公式里,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体现的是公平性,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所体现的就是效率性了,也就是说,您的缴费基数越高,平均指数就越大,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自然就越高,两者相加得出来的数值自然就越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