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制图技术 课程教学大纲
地图制图基础课程设计

地图制图基础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地图制图的基本概念,掌握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图例和方向。
2. 学生能掌握不同类型的地图及其应用场景,如政区图、地形图、气候图等。
3.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地图信息,解读地图上的空间关系和地理特征。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地图制图的基本技能,如绘制简单的地图,标注地理位置,使用比例尺进行距离和面积估算。
2. 学生能通过观察、分析地图数据,培养空间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培养对地理学科的兴趣,认识到地图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合作、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
3. 学生能通过地图制图的学习,增强对国家领土完整和地理环境的保护意识。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地图制图的知识点和学生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课程设计充分考虑教学要求,旨在让学生在掌握地图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实际应用能力,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热情。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教师可以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地图的基本概念与作用- 地图的定义、功能和应用场景- 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图例和方向2. 地图的类型与识别- 政区图、地形图、气候图、交通图等- 各类型地图的特点和识别方法3. 地图制图的基本技能- 绘制简单的地图,标注地理位置- 使用比例尺进行距离和面积估算- 地图投影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类型4. 地图信息的解读与分析- 读取地图上的地理信息,分析空间关系- 结合实际案例,运用地图信息解决地理问题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参考教材相关章节进行组织。
具体安排如下:第一课时:地图的基本概念与作用,介绍地图的三要素第二课时:地图的类型与识别,分析各类型地图的特点和应用第三课时:地图制图基本技能,学习地图绘制和比例尺使用第四课时:地图信息的解读与分析,通过案例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学进度,确保学生在掌握地图制图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地理素养。
地图制图课程设计

地图制图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地图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地图的制作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地图的种类和作用;(2)掌握地图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了解地图制作的历史和发展。
2.技能目标:(1)能够使用地图绘制工具进行地图制作;(2)能够独立完成一幅简单地图的绘制;(3)能够对地图进行合理的布局和设计。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对国家地理环境的认识;(2)培养学生对地图制图事业的热爱,提高对地图的利用意识;(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地图制图的基本原理、地图制作的方法和技巧、地图的种类和作用等。
具体安排如下:1.地图制图的基本原理:介绍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等基本概念。
2.地图制作的方法和技巧:讲解地图绘制工具的使用、地图编绘、地图设计等方法。
3.地图的种类和作用:介绍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专题地图等种类,并分析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地图制作实例讲解:以实际案例为例,讲解地图制作的全过程。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讲解地图制图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地图的种类及作用。
2.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实践,绘制地图,提高操作技能。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地图制作的过程和技巧。
4.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资源为了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地图制图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2.参考书:提供相关地图制图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准备地图绘制工具、计算机等实验设备,便于学生实践操作。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等情况,占总评的20%。
地图学基础与地图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地图学基础与地图制图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地图学基础与地图制图英文名称:Fundamentals of cartography and mapping课程编码:x2071591学时数:32其中实践学时数:0 课外学时数:0学分数:2.0适用专业:测绘工程一、课程简介《地图学基础与地图制图》课程是测绘工程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
主要任务是要求学生了解地图学基本理论、地图制图和地图应用基本方法和技术等知识,掌握地图领域的专业基础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各类专题地图制图的基本方法,为后续课程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原理与应用、GIS应用与开发等课程奠定基础。
通过《地图学基础与地图制图》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能够运用《地图学基础与地图制图》基本理论知识,认识与分析学习自己专业课程中所遇到的有关问题,具备一般专题地图的编制能力,为控制网的建立、技术设计书的编写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关系表三、课程教学内容、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一)导论理解地图的含义,掌握地图的内容与分类、构成要素,了解现代地图的功能及相关学科的关系,了解地图的历史与发展重点与难点:地图的构成要素(二)地图的数学基础结合其他课程的学习,进一步了解地球的形状与大小,掌握地球坐标系统和地图投影、比例尺的基本概念,了解各类地图投影的类型和变形特点。
重点:各类地图投影的变形情况、投影方式及其特点难点:地图投影的变形性质;理解方位投影、圆柱投影、圆锥投影等投影方式的特点。
(三)地图数据源结合其他课程的学习,进一步了解地图数据源的多样性。
重点:各类地图数据的各种来源难点: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来源都是地图的数据源。
(四)地图概括了解地图概括的意义。
理解地图概括的实质;影响地图概括的主要因素;地图概括的内容与方法。
了解地图概括与地图精度的关系。
重点:地图概括的主要方法难点:地图概括的主要方法(五)地图符号与地图表示法掌握地图符号及其构成;地图上表示点状分布要素、面状分布要素、地形要素的方法,了解分层设色法。
《地图编绘》课程教学大纲

《地图编绘》课程教学大纲《地图编绘》课程教学大纲Mapping课程编号:08075115适用专业:土地资源管理学时数:32 学分数:2执笔者:段国兵审核人:修订日期:2010年6月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本课程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选修课。
通过对地图编绘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专题地图的构成、可以熟悉专题地图符号的设计原则,掌握专题地图设计的十余种方法、专题地图数据的处理以及专题地图的整饰与设计。
本课程在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对他们的动手能力进行训练,最后通过一定的实践环节,让他们基本掌握设计与制作专题地图的技能。
二、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2学时)第一节专题地图的基本概念第二节专题地图的构成第三节专题地图的分类第四节专题地图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重点:专题地图基本特征;专题地图的构成;专题地图按内容分类;专题地图按概括程度分类难点:专题地图的构成第二章专题内容的分布特征及其表示方法(6学时)第一节专题内容的分布特征第二节定点符号法第三节线状符号法第四节布满整个制图区域面状现象的表示方法第五节范围法第六节点数法第七节适用于多种分布现象的表示方法第八节运动线法第九节表示方法的变种及其功能扩充第十节各种表示方法的比较和配合使用。
重点:专题地图的分布特征:空间分布特征,时间分布特征,数量、质量分布特征;定点符号法:定性数据的符号表达、定量数据的符号表达;线状符号法;布满整个制图区域面状现象的表示方法:质底法、等值线法;范围法;点数法;适用于多种分布现象的表示方法:定位图表法、分区统计图法、分级统计图法;运动线法难点:表示方法的变种及其功能扩充;各种表示方法的比较和配合使用第三章专题要素的数据类型与数据处理(4学时)第一节专题制图要素的数据类型第二节数据源及数据获取第三节数据的分类处理第四节数据的分级处理重点:专题制图要素的数据类型:定性数据、定量数据;数据源及数据获取;数据的分类处理:判别分析方法;系统聚类方法;动态聚类方法;模糊聚类方法;数据的分级处理基本原则;考虑数据类型及其分布特征的分级方法;聚类分级方法难点:数据的分类处理:判别分析方法;系统聚类方法;动态聚类方法;模糊聚类方法;聚类分级方法第四章专题地图设计(6学时)第一节专题地图数学基础设计第二节专题地图的符号设计第三节专题地图的图例设计第四节专题地图图面视觉效果设计重点:专题地图数学基础设计:投影选择、比例尺设计、制图网格密度设计;专题地图点状符号设计;专题地图线状符号设计;专题地图面状符号设计;专题地图图例的设计:单一图例设计、组合图例设计、复合图例设计;专题地图图面视觉效果的设计:图面视觉平面的构成、图面配置的视觉平衡、构图与定位难点:专题地图图面视觉效果的设计:图面视觉平面的构成;图面配置的视觉平衡;构图与定位第五章专题地图编制的基本方法(6学时)第一节专题地图编制的基本原则与过程第二节专题地图内容选择与制图综合第三节专题地图作者原图的制作第四节专题地图的整饰设计重点:专题地图编制的基本原则与过程;专题地图内容选择与制图综合;专题地图作者原图的制作难点:专题地图的整饰设计第六章几种主要类型专题地图的编制特点(4学时)第一节自然地图的编制第二节人文地图的编制第三节经济地图的编制第四节统计分析和评价结论图的编制第五节几种专用地图的编制重点:自然地图的编制;人文地图的编制;经济地图的编制难点:统计分析和评价结论图的编制第七章系列专题地图与地图集的编制特点(4学时)第一节系列专题地图的编制第二节地图集概论第三节地图集的设计工作第四节地图集的编绘工作第五节地图集的统一协调第六节地图集信息系统与电子地图集重点:系列专题地图的编制;地图集概论;地图集的编绘工作;地图集的统一协调难点:地图集的设计工作;统计分析和评价结论图的编制附:学时安排表序号内容学时1 绪论 22 专题地图的分布特征及其表示方法 63 专题地图要素的数据类型与数据处理 44 专题地图设计 65 专题地图编制的基本方法 66 几种主要类型专题地图的编制特点 47 系列专题地图与地图集的编制特点 4合计32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要求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课内实践以及习题,讨论的方法来使学生掌握课程基本内容,课堂讲授的主要内容是基础知识,另外还需要通过习题、讨论加深印象,最后实践性内容通过课内实践来传授。
地理地图绘制教学计划

地理地图绘制教学计划1. 引言地理地图绘制是地理学习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空间关系,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图示能力。
本教学计划旨在通过系统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地理地图绘制的基本技能,并提高他们的空间认知能力。
2. 教学目标本次地理地图绘制教学的目标包括:- 帮助学生理解地图符号和图例的意义;-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比例尺和方向指示的能力;- 提高学生绘制地理地图的技能;-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地理信息的整合能力。
3. 教学内容及安排3.1 第一课时:地图符号和图例的意义- 介绍地图符号和图例的作用和意义;- 分析常见地图符号和图例;- 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和解读图例来理解地理信息。
3.2 第二课时:比例尺和方向指示- 解释比例尺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引导学生正确选择和绘制比例尺;- 着重说明方向指示的表示方法和使用技巧。
3.3 第三课时:地理地图绘制技巧- 学生根据已有的地理信息绘制简单的地图;- 引导学生了解地图绘制的基本规范;- 教授常见的地图绘制工具和使用技巧。
3.4 第四课时:综合应用- 学生根据实际情境,绘制包括地形、水系、交通等要素的综合地图;- 强化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整合能力;- 鼓励学生创新设计和图像表达能力。
4. 教学方法4.1 讲授法:通过讲解地图知识和技巧,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地理地图绘制的基本要素。
4.2 演示法:教师通过实际演示,展示地图绘制的步骤和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3 练习法:学生通过模拟练习和实际绘制地图的活动,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
4.4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绘制地图的心得和经验,促进互动和合作。
5. 教学评价5.1 课堂表现:通过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价他们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
5.2 作业评价:通过检查和批改学生的地图作业,评价他们掌握地图绘制技能的程度。
5.3 测试评价:组织针对地图绘制的理论和实践测试,检查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掌握程度。
《现代地图制图技术》课件

本课程将介绍地图制图的基本要素、现代技术和应用,以及地图在社会发展 中的重要作用。
地图制图的基本要素
1 地图坐标系统
2 地图比例尺
不同的坐标系统可以用来表示不同地理信息。 统一的坐标系统可以方便我们获取和处理地 理数据。
比例尺是地图上距离和地球上实际距离的比 值。它能够告诉我们地图上距离的大小和实 际的距离。
3 地图符号
地图符号是用来表示不同地理信息的标志。 它们可以使地图更清晰和易于理解。
4 地理信息表示方法
地理信息可以通过地图、图表和其他可视化 方式来表示,不同的方法可以用于不同类型 的数据。
现代地图制图技术的发展历程
1
人工制图时代
人们使用手工绘制地图。这需要大量的
电子化制图时代
2
时间和劳动力,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快速 发展的需求。
地质灾害预警与救援
地图可以帮助我们及时预警地质灾害,并快速 响应进行应急救援。
城市规划和交通管理
地图可以提供城市规划和交通管理的方案,提 高城市交通的效率和缓解交通拥堵。
环境保护与监测
地图可以监测污染和破坏性干扰,帮助我们及 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结语
现代地图制图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未来它将成为各个领域解决实 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地图制图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我们应该不断完善和推广地图技术,为社会 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地图制图带给我们的思考和启示是,我们应该将科学技术和现代理交通建设等的重要参考。
对国家安全和军事战略的 作用
地图可以提供重要的军事情报, 对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 作用。
对环境、自然资源保护的 作用
地图可以帮助我们监测和保护环 境,维护生态平衡。
地图制图学大纲

《地图制图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地图制图学【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教学学时】:44【课程学分】:(暂且不填)【开课专业】:(暂且不填)【开课学期】:【选用教材】:【参考教材】:1、马永立:《地图学教程》,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2、蔡孟裔等:《新编地图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3、蔡孟裔等:《新编地图学实习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课程性质、目的】:地图制图学是测绘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学科基础课。
该课程主要介绍地图学的基本理论、方法、技术及其应用。
测绘成果多用地图形式来表达。
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地图的基本概念、分类、功能及作用;地图的数学基础;地图语言;制图综合的基本概念、主要方法及地图精度的关系;普通地图的基本内容、自然地理要素、社会经济要素、辅助要素的表示;一些常见专题地图的特征、内容与类型,专题地图的表示方法;了解计算机编制地图的过程及主要技术环节;数字地图的概念、技术基础、优点、种类及应用,并简单了解GIS的概念及其与地图的关系。
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地图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初步掌握地图学理论和方法,并能将之应用于今后的测绘成果表达与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课程基本要求】:通过学习地图制图学,明确地图学技术在现代工程建设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学习以期熟练掌握地图制图学基本理论和技术原理。
【教学内容要点】:第一章绪论一、教学目的及要求:了解地图的概念及其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了解地图的内容、分类、功能和社会作用及其成图方法。
二、主要教学内容:1、地图概念2、地图内容3、地图分类4、地图功能5、地图社会作用6、地图成图方法简介第二章地图数学基础一、教学目的及要求:了解地球形状与大小、坐标系与大地控制点,掌握地图投影的基本概念及常用地图投影,熟悉地图投影判别与选择的方法、地图方位、地图比例尺、地图分幅编号。
二、主要教学内容:1、地球的形状与大小2、坐标系与大地控制点3、地图投影基本概念4、常用地图投影5、地图投影判别与选择6、地图方位7、地图比例尺8、地图分幅编号第三章地图语言一、教学目的及要求:掌握地图符号与注记的方法;熟悉地图使用的地图色彩二、主要教学内容:1、地图符号与注记2、地图色彩第四章制图综合一、教学目的及要求:掌握制图综合基本概念,了解影响制图综合的因素,学会制图综合的主要方法、制图综合与地图精度的关系。
《数字化地图制图》教学大纲

《数字化地图制图》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数字化地图制图课程是职业技术院校培养制图技术人员的一门职业能力课程。
本课程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数字化地图制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数字制图软件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数字制图软件会制造地图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引导学生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的提高。
二、课程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深入理解数字地图生产的本质和实际作业方法,掌握数字地图生产工艺流程和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掌握地图要素制作与表示方法,掌握地图数据的组织、输入、编辑、输出的各种规定及要求。
2.能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达到职业教育服务于相关职业的要求;使学生具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具备实际动手和应用能力,为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基础。
3.使学生具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和敬业精神;具有精益求精的职业素质和快速学习的适应能力,善于发现并解决问题,善于沟通,有团队合作精神;协同工作与沟通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1.数字画地图制图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数字画地图制图的发展、组成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CorelDRAw绘图软件绘制地图。
2.数字地图制图课程内容的设计以现代地图制图为指导思想,以运用CorelDRAw绘图软件制图为主线,以学生的操作技能训练为重点,以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为支撑,以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专业操作技能素质为宗旨,从而全面体现数字画地图制图课程的基本理念。
3.数字地图制图课程由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组成。
理论课程共30课时,实验课程共90课时。
本教学大纲对实验课程学习顺序不作具体规定,实验课可以在理论课之前之后,或同时学习。
四、教学内容标准关于内容标准的编排体例,说明如下:1.内容标准由“标准”和“活动建议”等部分组成;2.“标准”是学生学习数字化制图制图课程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以行为目标方式陈述;3.“活动建议”是为开展教学活动提供的参考性建议,可根据条件选择,也可自行设计;标准活动建议(一)绪论(二).数字制图技术现状与进展标 准活 动 建 议1.数字制图的技术基础、硬件配置· 描述数字制图技术的基础是计算机图形学、数据库技术、数字图像处理、多媒体技术。
地图制作课程设计

地图制作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地图制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地图制作。
在知识目标方面,学生需要了解地图的基本要素,掌握地图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在技能目标方面,学生需要能够熟练使用地图制作软件,具备地图设计、标注、排版等技能。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方面,学生需要培养对地图制作和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地理素养,增强对地图的阅读和使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地图的基本知识、地图制作的方法和技巧、地图设计的原则等。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地图的定义、种类和功能;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图例和注记);地图的制作步骤(资料收集、设计、绘制、排版等);地图的制作软件的使用;地图的设计原则和技巧;地图的阅读和分析。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课程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讨论法等。
在讲授地图的基本知识时,将采用讲授法,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地图的基本概念和要素。
在地图制作技能的培养过程中,将采用演示法和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地图制作的方法和技巧。
在课程的后期,将学生进行地图设计的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我们将准备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籍、多媒体资料、网络资源以及地图制作软件等。
教材将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参考书籍将提供更多的案例和知识拓展,多媒体资料和网络资源将用于展示地图制作的应用和最新发展,地图制作软件将是学生实践的重要工具。
同时,我们还将利用学校的计算机实验室和地图资料室,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多个方面,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平时表现将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情况等进行评估。
作业包括地图设计、案例分析等,将根据完成质量、创新性和准确性等进行评分。
考试包括开卷考试和闭卷考试,将测试学生对地图制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计算机地图制图》教学大纲

《计算机地图制图》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总学时: 48 讲课学时: 40 实验学时:8总学分:3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考核方式:考试适用对象: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测绘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先修课程: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基础,测绘学基础参考教材:《计算机地图制图原理与算法基础》闫浩等,科学出版社。
二、课程的性质、任务与目的本课程是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学生进行GIS软件开发的基础,是进行地图制图的技术和理论基础。
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对计算机制图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掌握现有的计算机地图制图的基本知识,具有利用基础程序语言进行机助制图的初级开发能力,具有地图数据录入、数据处理、地图编绘和输出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一)计算计算机地图制图概述(2学时)1.掌握计算机地图制图的概念2.了解计算机地图制图的发展历程和计算机地图制图的系统组成。
(二)制图软件CAD的学习(6学时)1.了解CAD软件的特性和基本操作;2.掌握常用的编辑功能(复制、移动、旋转、缩放、线编辑、注记等);3.掌握层操作、线型设置、颜色设置、单位设置等功能。
(三)地形图符号的制作(12学时)1.掌握点状符号制作方法(块和形方法)。
2.掌握线状符号制作的基本原理,熟练掌握CAD下线型的制作方法。
3.掌握面状符号制作的基本原理,熟练掌握CAD下面状符号的制作方法。
4.掌握等高线绘制的基本方法。
(四)lisp开发语言的学习(10学时)1.掌握lisp语言的语法规则2.掌握lisp语言文件读写。
3.掌握CAD中选择图形对象的方法以及获取图形信息的方法。
4.掌握CAD中用lisp语言进行图形绘制和图形操作的方法。
(五)制图软件界面的定制(8学时)1.了解CAD中菜单形式。
2.掌握CAD中菜单的定制方法(包括下拉菜单和工具按钮)。
3.对话框的制作实验教学环节:(一)符号制作(4学时)掌握CAD中点状符号、线状符号和面状符号的制作方法。
地图制图课程设计

地图制图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地图的基本要素,包括图名、图例、比例尺、方向和注记。
2. 使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地图,例如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以及它们的特点和应用。
3. 引导学生理解地图投影的种类及其对地图信息准确性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地图符号和颜色绘制简单地图的能力。
2. 让学生学会使用比例尺和指南针进行地图阅读和实地定位。
3. 提高学生通过比较和分析不同地图,评价地图信息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的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对地图这一学科工具的尊重和正确使用态度。
2. 通过地图制图的学习,增强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在合作绘制地图的过程中,体会集体智慧的力量。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目标旨在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和认知水平,将地图制图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通过项目式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地图知识,提升地理学科素养。
目标是具体且可衡量的,以便在教学过程和最终评估中,教师与学生能共同见证学习成果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地图基本知识:包括地图的三要素(图名、图例、比例尺)、方向判定、地图注记等,关联教材中地图基础章节。
2. 地图类型介绍:自然地图(如地形图、气候图)、社会经济地图(如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结合教材中各类地图的应用实例进行分析。
3. 地图投影原理:介绍几种常见的地图投影方式,如墨卡托投影、圆锥投影等,并分析它们的特点及对地图信息的影响,参考教材中地图投影的相关内容。
4. 地图绘制技巧:学习使用地图符号、颜色、线条等绘制简单地图,结合教材中地图绘制的实操指导。
5. 实地应用:运用比例尺、指南针进行地图阅读和实地定位,参照教材中户外地理实践章节进行教学。
教学安排和进度:第一课时:地图基本知识学习。
第二课时:地图类型介绍与分析。
第三课时:地图投影原理讲解。
《地图制图技术》课程标准

《地图制图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地图制图技术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技术学科,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地图制图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提高地图制作和表达的能力。
本课程在地理、测绘、地质、环境等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程目标1. 掌握地图制图的基本理论,包括地图投影、地图符号、地图色彩等方面的知识。
2. 掌握地图制图的基本方法,包括地图编绘、地图扫描、地图数字化等方面的技能。
3. 培养学生具备地图制作和表达的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地图制作任务。
4. 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1. 地图投影:介绍常用的地图投影方法,包括墨卡托投影、高斯-克吕格投影等,比较不同投影方法的优缺点,并要求学生掌握其中一种投影方法的应用。
2. 地图符号:讲解地图符号的设计原则、表示方法及分类,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地图主题和内容设计合适的地图符号。
3. 地图色彩:介绍色彩在地图中的作用和运用原则,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地图主题和内容选择合适的色彩搭配。
4. 地图编绘:讲解地图编绘的流程和方法,包括地图扫描、数据采集、地图数字化、地图编辑等环节,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地图编绘任务。
5. 综合应用:结合实际案例,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地图制作和表达的综合应用,包括地形图、专题图等制作。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课堂讲授:教师通过讲解、演示和案例分析等方式,传授地图制图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
2.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和实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 案例教学: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地图制图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其综合应用能力。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5.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提问,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五、课程评估方式与标准1. 平时成绩:根据出勤率、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平时成绩。
地图制图技术 课程教学大纲

地图制图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地图制图技术 Cartographic Technology先修课程:总学时:48 (授课学时:24 上机学时:0 实验学时:24 )一、教学性质和任务: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它既是土地管理学研究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也是地理学研究成果的最好表达方式。
因此,《地图制图技术》一直作为各大专院校地学相关专业的基础课,受到很高的重视。
通过学习《地图制图技术》,使学生掌握有关地图制图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基础理论;能够正确使用地图,尤其是地形图;学会科学地编制各类专题地图。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及学时分配1. 绪论(2学时)基本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地图的概念、作用、在本专业中地图的应用、制图技术的发展及学习本课程的意义。
地图的内容、作用、地图的分类构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地图有哪些基本功能;重点与难点:地图的概念,传统制图技术、当代新技术制图及两者的联系等。
2.地图的数学基础(4学时)基本要求:通过对地图的数学基础初步透视,要求了解地球椭球体,掌握地图的比例尺、坐标系、地图定向、地图投影及地图分幅与编号等内容。
重点与难点:图的比例尺、坐标系、地图定向、地图投影及比例尺与编号的联系。
地图分幅与编号;地图投影及地图分幅与编号等。
3. 地图的制作与概括(2学时)基本要求: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地形图测制的一般过程、地形图符号的基本概念、各要素符号及其描绘、地形图编绘、制图综合与图上常用字体及标注方法以及图外整饰和抄接边等;地图概括的基本原则、地图概括的一般方法。
重点与难点:地形图测制的一般过程、地形图编绘、制图综合;地形图编绘、制图综合;地图概括的一般方法。
4. 地图符号系统(4学时)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关于地图符号、地图符号的设计。
重点与难点:地图符号的应用。
5. 地图表示法(4学时)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地理要素分布特点、地图上各要素的表示。
《MAPGIS制图》教学大纲

《MAPGIS制图》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707322072课程名称:MAPGIS制图课程英文名称:MAPGIS Mapping课内学时:32学分:2编写人:杨光一.课程目的与要求该课程是专门为地学院资源环境系地理信息系统管理专业开设的必修课程。
目的是教授学生对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认识与使用,熟练地掌握和应用该软件实时对地理数据进行有效的采集、制图、一体化管理、综合空间分析和可视化表示。
二.课程简介主要讲授MAPGIS的概念,软件的特点、结构、用途及功能应用。
本课程使用的MAPGIS 软件是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地工程有限公司开发的大型工具型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可对数字、文字、地图、遥感图象、航片、GPS实时数据等多源地学数据进行有效采集、制图、一体化管理、综合空间分析和可视化表示。
它的主要特色是将传统的地图制图软件、数据库软件以及数据分析软件功能汇集到一个统一的平台,实现对地学数据的综合评价与分析。
该课程主要分三部分来完成教学任务:1.图形输入与编辑;2.数据管理(属性库、地图库和影像库);3.空间分析与决策。
课程通过对该软件主要功能的教授,使学生认识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涵义,对已获得的地理信息数据可以熟练地进行采集、绘制成图、建立数据库和属性库,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与统一管理,给出最终的决策。
This course mainly introduces the concept, characters, structure, uses and functions of MAPGIS. The MAPGIS software used in this course is developed by Wuhan Zhong-Di Engineering Limited Company of Geological University of China. The MAPGIS software, a large tool-type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software, can finish the works of data collection, mapping, integrated management, comprehensive space analysis and visual display for the numerals, words, maps, remote sensing images, aerial pictures and GPS data. The obvious character of the MAPGIS software is that it combines the map-making software, database software and data analysis software into an uniform platform and carries out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n geological data. This course contains three parts: 1.figure input and compile; 2.data management (including attribute base, map base and image base);3.space analysis and decision-making.Through the study on this course, students will understand the basic concepts and meanings of GIS and can expertly carry through data collection, mapping, database and attribute base constituting,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and decision-making.三.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课程内容分为以下三部分:1.图形输入与编辑(20学时,其中讲授6学时,实验14学时)(1)地理信息系统概念与简介(2)数据的输入与图形编辑①图形编辑系统的基本功能和操作②线编辑③点编辑④面元编辑⑤MAPGIS拓扑处理⑥标准图框自动生成⑦图形的误差校正⑧裁剪实用处理2. 数据管理(6学时,其中讲授2学时,实验4学时)(1)形库管理①图幅检索②图幅接边(2)属性库管理3. 空间分析与决策(6学时,其中讲授2学时,实验4学时)(1)矢量空间分析(2)多源图象处理分析四.教学参考书(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工程学院武汉华地图形数据公司,《MAPGIS地理信息系统用户教程》.1998.12(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工程学院武汉中信息工程有限公司,MAPGIS地理信息系统实用教程(3)张超等,《地理信息系统》,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10《MAPGIS制图》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MAPGIS制图课程英文名称:MAPGIS Mapping课程代码:0707322072课程类别:所属学科:课内学时:32实习总学时:22学分:2编写人:杨光三.制定实习教学大纲的依据地球科学学院国土资源系2001年12月制定的《MAPGIS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地图制图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地图制图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英文名称:Mapping basis课程编号:HZ160870课程类别:专业教育课程(专业核心课程)课程性质:必修课学分:2学时:32 (其中:讲课学时:24 ;实验学时:8 ;上机学时: 8)适用专业:测绘工程开课部门:环境与资源学院先修课程:测量学B、地理信息系统基础B后续课程:遥感原理与应用A、测绘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下列能力:1.掌握地图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地球空间数据采集、获取的能力,能更加清晰地了解地图学总体的研究内容,为进一步的学习或研究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
2.能够结合课程的理论知识,熟练运用专业软件对制图数据进行处理,进行间信息的地图表示并制作不同专题的地图,实现地理信息数据的可视化。
3.能够熟练进行地图设计、数据输入、处理及地图输出,可以识别不同类型的地图并具备一定的分析地图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四、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一)理论学时部分第1单元绪论及地图与地图学的基本知识(2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知识点] 明确本课程的地位、性质、任务和学习方法;掌握地图的概念、特征及其功能;掌握地图的成图方法并了解纸质地图与电子地图的异同;掌握地图的分类;了解地图学的学科体系及其与相关学科的联系;熟悉现代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中的4D产品;了解地图学的发展历史及现代地图学的发展趋势。
[重点]地图的概念、特征及其功能;地图的成图方法;地图的分类。
[难点] 地图成图方法。
[基本要求]8.识记:地图的概念。
9.领会:地图的特征及其功能。
10.简单应用:掌握常用的地图成图方法。
11.综合应用:掌握纸质地图与电子地图的异同。
第2单元地球体与地图投影(4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2)[知识点] 掌握大地水准面、地理坐标和地图投影的概念;掌握地理坐标中的三种经纬度及其异同;掌握我国大地坐标的54北京坐标系和西安80坐标系及其区别;掌握地图投影的三种变形及其联系;掌握地图投影的构成方法、分类及投影变换;掌握高斯克吕格投影的构成方法及其特性;掌握地图投影的选择依据;掌握比例尺的概念及其分类。
《计算机地图制图》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地图制图》本科课程教学大纲一、《计算机地图制图》课程说明(一)课程代码:Q1320273(二)课程英文名称: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三)开课对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四)课程性质和地位:《计算机地图制图》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该课程注重计算机地图制图的理论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重点讲解不同类别、不同行业、不同应用方式等地图的制作流程和方法,是一门突出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课程。
(五)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计算机地图制图课程已经成为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学科专业课。
该课程涉及计算机地图制图技术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因此在讲授过程中应结合对象类设计的基本概念,实现地图制图对象类的设计和使用。
并尽可能通过上机实验让学生了解利用设计对象类的方法实现地图制图。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地图制图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算法,在计算机地图制图方面具备一定的设计开发能力。
(六)教学内容、学时数、学分数及学时数具体分配学时数:32学时学分数:2学分(七)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式、上机软件操作、案例演示与讨论。
(八)教学方法以多媒体理论讲授式、软件操作并部分案例讨论结合为主要形式的课堂教学。
(九)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1.考核要求:考试课2.考核方式:卷面考试+软件操作相结合3.考试成绩:严格考核学生出勤情况,达到学籍管理规定的旷课量取消考试资格。
综合成绩根据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15%,期中成绩占15%,期末成绩占70%。
二、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第1章绪论教学要点:通过图片、文字等多媒体的展示,让学生对计算机地图制图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降低学生对本门课程的陌生感,并增加其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重点要求掌握计算机地图制图的历史和发展现状,以及制图系统的构成。
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第1章绪论1.1 计算机地图制图概述1.1.1 计算机地图制图的概念1.1.2 计算机地图制图的基本过程1.2 计算机地图制图的发展1.2.1 国际发展状况1.2.2 国内发展状况1.3 计算机地图制图系统的构成1.3.1 软件1.3.2 硬件1.3.3 地图数据1.4 计算机地图制图与相关科学技术1.4.1 与计算机地图制图相关的科学技术1.4.2 计算机地图制图与相关科学技术的联系与区别教学重点和难点:1.计算机地图制图概述2.计算机地图制图系统的构成第2章地图数据的采集与处理教学要点:地图数据的采集与处理方法,重点突出矢量数据的处理和栅格数据的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序号 实验名称
1
地图投影的判别
实验内容
学时
投影辨认实习、墨卡托投 影
2
2
制图字体的书写练 地图制图字体 习
2
3
地形图分幅编号实 习
基本比例尺的地形图分幅 编号
2
4
化简法进行等高线 地形图的概括、化简法进
的概括
行等高线的概括
2
5
线状运动符号设计
线状运动符号设计表示经 济联系
2
6
定性信息面状符号 图的设计
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分类图 设计
2
7 利用数据编绘等值 利用居民收入的数据编绘 2
区域图
等值区域图
8
根据离散点数据勾 绘等值线
根据离散的高程点勾绘等 高线实习
2
9 地形图阅读
地形图应用
2
10
地形图坐标、长 度、坡度量算
地图定向、比例尺应用、 地形图面积量算
2
11 地形图面积量算 地形图面积量算实习
地图制图技术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地图制图技术 Cartographic Technology 先修课程: 总学时:48 (授课学时:24 上机学时:0 实验学时:24 ) 一、教学性质和任务: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它既是土地管理学研究工作中必不可少 的工具,也是地理学研究成果的最好表达方式。因此,《地图制图技 术》一直作为各大专院校地学相关专业的基础课,受到很高的重视。通 过学习《地图制图技术》,使学生掌握有关地图制图技术的基本概念及 其基础理论;能够正确使用地图,尤其是地形图;学会科学地编制各类 专题地图。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及学时分配 1. 绪论(2学时) 基本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地图的概念、作用、在本 专业中地图的应用、制图技术的发展及学习本课程的意义。地图的内 容、作用、地图的分类构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地图有哪些基本功 能; 重点与难点:地图的概念,传统制图技术、当代新技术制图及两者 的联系等。 2.地图的数学基础(4学时) 基本要求:通过对地图的数学基础初步透视,要求了解地球椭球 体,掌握地图的比例尺、坐标系、地图定向、地图投影及地图分幅与编 号等内容。 重点与难点:图的比例尺、坐标系、地图定向、地图投影及比例尺 与编号的联系。地图分幅与编号;地图投影及地图分幅与编号等。 3. 地图的制作与概括(2学时) 基本要求: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地形图测制的一般过程、地形 图符号的基本概念、各要素符号及其描绘、地形图编绘、制图综合与图 上常用字体及标注方法以及图外整饰和抄接边等;地图概括的基本原 则、地图概括的一般方法。 重点与难点:地形图测制的一般过程、地形图编绘、制图综合;地 形图编绘、制图综合;地图概括的一般方法。
4. 地图符号系统(4学时) 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关于地图符号、地图符号的设 计。 重点与难点:地图符号的应用。 5. 地图表示法(4学时) 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地理要素分布特点、地图上各要 素的表示。 重点与难点:地图要素的分布特点。 6. 地形图应用(4学时) 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普通地图概论、地形图的数学基 础、符号系统、室内应用、野外应用。 重点与难点:地形图的室外、野外应用。 7. 专题地图编制(2学时) 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专题地图编制的一般方法,掌握 专题地图表示法、机助制图。 重点与难点:专题地图的编制方法、机助制图。 8. 地图与GIS(2学时) 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 重点与难点: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
2
12 地形图体积量算 地形图体积量培养学生在地图绘制和应用方面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 学习和实践,学生应能在地图制图与阅读应用方面得到锻炼,在地图量 测和计算机制图等方面获得一定的能力。 四、教材 1.蔡孟裔等.《新编地图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蔡孟裔等.《新编地图学实习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祝国瑞.《地图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4.张立果.《地图制图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5.张奠坤.《地图制图技术》.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 6.金谨乐.《地图制图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五、有关说明 本课程只讲在现在地图制图中常用到的方法和技术。由于涉及不同 专业方面的知识技术和内容不同,因此不同的教材之间在内容上有时会 有所差异。 六、课程建议及改革摘要 本课程主要介绍常用的方法和技术。本课程应用性较强,注重联系 生产中新技术和方法的变化,注重与生产技术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