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PT
合集下载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述PPT精品医学课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述PPT精品医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1168350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14.png)
• 炭疽、病毒性肝炎、梅毒、疟疾、肺结核分型报告:
炭疽分为肺炭疽、皮肤炭疽和未分型三类; 病毒性肝炎分为甲型、乙型、丙型、戊型和未分型五类; 梅毒分为一期、二期、三期、胎传、隐性五类; 疟疾分为间日疟、恶性疟和未分型三类; 肺结核分为涂阳、仅培阳、菌阴和未痰检四类; 乙型肝炎、血吸虫病应分为急性和慢性。
• 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等重点监测的疾病也 被纳入了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
1.1传染病疫情报告基本知识
疫情报告要求
• 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都应建立门诊日志和传染病登记簿 • 传染病疫情报告实行首诊负责制,对发现的传染病疫情,首诊医
师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的要求负责填写传染 病报告卡; • 现场调查时发现的传染病病例,由属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 现场调查人员填写报告卡; • 采供血机构发现HIV两次初筛阳性检测结果由采供血机构相关人员 填写报告卡 • 传染病报告卡由报告单位传染病管理人员负责统一管理。
24小时报告时限
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 携带者的报告
• 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 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
1.3疫情报告时限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收到无网络直报条 件责任报告单位报送的传染病报告卡后, 应于2小时内通过网络直报;
• 现场调查核实: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 似病人以及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的报告信息,应立即调查 核实,并于2小时内通过网络对报告信息进行确认,对误报、重报信 息应及时删除。
• 对于其他传染病报告卡,由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核对无误后,于24小 时内通过网络对报告信息进行审核。
炭疽分为肺炭疽、皮肤炭疽和未分型三类; 病毒性肝炎分为甲型、乙型、丙型、戊型和未分型五类; 梅毒分为一期、二期、三期、胎传、隐性五类; 疟疾分为间日疟、恶性疟和未分型三类; 肺结核分为涂阳、仅培阳、菌阴和未痰检四类; 乙型肝炎、血吸虫病应分为急性和慢性。
• 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等重点监测的疾病也 被纳入了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
1.1传染病疫情报告基本知识
疫情报告要求
• 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都应建立门诊日志和传染病登记簿 • 传染病疫情报告实行首诊负责制,对发现的传染病疫情,首诊医
师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的要求负责填写传染 病报告卡; • 现场调查时发现的传染病病例,由属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 现场调查人员填写报告卡; • 采供血机构发现HIV两次初筛阳性检测结果由采供血机构相关人员 填写报告卡 • 传染病报告卡由报告单位传染病管理人员负责统一管理。
24小时报告时限
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 携带者的报告
• 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 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
1.3疫情报告时限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收到无网络直报条 件责任报告单位报送的传染病报告卡后, 应于2小时内通过网络直报;
• 现场调查核实: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 似病人以及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的报告信息,应立即调查 核实,并于2小时内通过网络对报告信息进行确认,对误报、重报信 息应及时删除。
• 对于其他传染病报告卡,由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核对无误后,于24小 时内通过网络对报告信息进行审核。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ppt 142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ppt 142页)](https://img.taocdn.com/s3/m/3d0f77bcaa00b52acec7ca39.png)
• 埃博拉出血热 • 汉坦病毒肺综合症 • 蜱媒脑炎 • 西方马脑炎 • 委内瑞拉马脑炎 •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 • 黄热病 •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
H7感染
24
炭疽
是生物武器最佳候选
• 易获得,易运输,易保存,易施放,难清除 • 炭疽杆菌易形成孢子,抗阳光,抗热和消毒剂,外界存 活力强(存活50年以上)
• 致死性强 • 皮肤性不治疗发生毒血症病死率21%(治疗1%) • 吸入性和胃肠性病死率可达80-90% (现45 24-36小时死亡.
• 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使用,美国50年代开发为生物武器, 1979年前苏联事故泄漏气化炭疽生物武器,造成附近66人死 亡.
指导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 监测,并及时分析,做出预警。
45
卫生行政部门(2)
• 组织制订新发传染病、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重大 中毒事件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应急预案等
• 接受公众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举报、咨询和监督, 负责收集、核实、分析辖区内来源于其他渠道的突发 公共卫生事件信息。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疾病控制与应急办公室
龚震宇
1
主要内容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与现状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 •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
作规范 • 应对原则与方法
2
一、什么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突发事件与突发公共卫 生事件的关系?
3
突发事件
• 又称紧急事件、紧急情况、非常状态、公共紧急状 态
42
基本原则
• 依法报告 • 统一规范 • 属地管理 • 准确及时 • 分级分类
43
组织实施与工作职责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pt课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4c6772d6edb6f1afe001f36.png)
2、急诊科有根据预案制定的大规模抢救工作流程
3、相关职能部门、医务人员和工作人员熟悉本部门、 本人在应急医疗救援中的角色和岗位职责
4、大规模抢救工作由院级领导负责指挥协调,由职 能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和协调
2
主要内容
• 一、定义、分类 •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特征 •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期
18
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 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特别重大(Ⅰ 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 级)四级。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2006.2.28
19
Ⅰ级——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1.肺鼠疫、肺炭疽在大、中城市发生并有扩散趋势, 或肺鼠疫、肺炭疽疫情波及2个以上的省份,并有 进一步扩散趋势。
7
• 1988年,上海甲肝流行,29万人发病; • 2003年, SARS,全球因非典死亡人数919人,病
死率近11%;中国:累计病例5327例,死亡349人 • 2004年,青海鼠疫19人发病,8人死亡; • 2008年,手足口病2.5万发病,38人死亡。
国家对传染病管理最重视、投入也最大;发生机率高,可防、可控
• 50000名救援工人致残 • 仅乌克兰就有250万人因此身患各种疾病,
其中包括47.3万儿童。其中最常见的是甲 状腺疾病、造血功能障碍、神经系统疾病 以及恶性肿瘤
6
事故的辐射量相当 于日本广岛原子弹 的200多倍, 放射性物质迅速扩 散到苏联西部以及 欧洲大部分地区。 200年难以消除的危害 (不发生、发生应对措施、解毒办法)
8
5.12汶川地震: 王吕、熊、张、 刘、黄、刘等
英雄
3、相关职能部门、医务人员和工作人员熟悉本部门、 本人在应急医疗救援中的角色和岗位职责
4、大规模抢救工作由院级领导负责指挥协调,由职 能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和协调
2
主要内容
• 一、定义、分类 •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特征 •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期
18
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 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特别重大(Ⅰ 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 级)四级。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2006.2.28
19
Ⅰ级——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1.肺鼠疫、肺炭疽在大、中城市发生并有扩散趋势, 或肺鼠疫、肺炭疽疫情波及2个以上的省份,并有 进一步扩散趋势。
7
• 1988年,上海甲肝流行,29万人发病; • 2003年, SARS,全球因非典死亡人数919人,病
死率近11%;中国:累计病例5327例,死亡349人 • 2004年,青海鼠疫19人发病,8人死亡; • 2008年,手足口病2.5万发病,38人死亡。
国家对传染病管理最重视、投入也最大;发生机率高,可防、可控
• 50000名救援工人致残 • 仅乌克兰就有250万人因此身患各种疾病,
其中包括47.3万儿童。其中最常见的是甲 状腺疾病、造血功能障碍、神经系统疾病 以及恶性肿瘤
6
事故的辐射量相当 于日本广岛原子弹 的200多倍, 放射性物质迅速扩 散到苏联西部以及 欧洲大部分地区。 200年难以消除的危害 (不发生、发生应对措施、解毒办法)
8
5.12汶川地震: 王吕、熊、张、 刘、黄、刘等
英雄
急诊科培训PPT课件急诊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
![急诊科培训PPT课件急诊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https://img.taocdn.com/s3/m/720cc0dd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60.png)
医院应定期组织应急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开展模拟演练
通过模拟演练,让医护人员熟悉应急处理流程和防护措施,提高实战能力。
分享经验教训
鼓励医护人员分享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经验教训,促进团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本次培训重点内容回顾
急诊科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角色
通过优化急诊科的运作流程和管理制 度,可以更加高效地利用医疗资源, 缓解资源紧张状况。
0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类型与特点
传染病疫情
01
02
03
疫情爆发
短时间内出现大量同类病 例,疫情迅速传播。
病例多样性
不同年龄段、性别、职业 人群均可感染,,影响社会 稳定和经济发展。
食物中毒事件
中毒原因多样
食物污染、误食有毒物质 、食品过期等。
症状表现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等消化道症状为主,严重 者可出现休克、昏迷。
群体性
往往涉及多人同时或相继 发病,具有群体性特点。
自然灾害引发伤亡
灾害类型
地震、洪涝、台风、泥石流等自 然灾害。
伤亡情况
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伤员 数量多,伤情复杂。
作为医疗体系的前线,急诊科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快速识别、初步处理、及时上报和协 调资源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策略
培训中介绍了针对不同类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策略,如传染病、食物中毒、自然灾害等,包括预防、应急响应 、患者救治和后期处置等环节。
急诊科医护人员技能提升
重点讲解了急诊科医护人员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需要掌握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如个人防护、感染 控制、急救技能等。
开展模拟演练
通过模拟演练,让医护人员熟悉应急处理流程和防护措施,提高实战能力。
分享经验教训
鼓励医护人员分享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经验教训,促进团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本次培训重点内容回顾
急诊科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角色
通过优化急诊科的运作流程和管理制 度,可以更加高效地利用医疗资源, 缓解资源紧张状况。
0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类型与特点
传染病疫情
01
02
03
疫情爆发
短时间内出现大量同类病 例,疫情迅速传播。
病例多样性
不同年龄段、性别、职业 人群均可感染,,影响社会 稳定和经济发展。
食物中毒事件
中毒原因多样
食物污染、误食有毒物质 、食品过期等。
症状表现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等消化道症状为主,严重 者可出现休克、昏迷。
群体性
往往涉及多人同时或相继 发病,具有群体性特点。
自然灾害引发伤亡
灾害类型
地震、洪涝、台风、泥石流等自 然灾害。
伤亡情况
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伤员 数量多,伤情复杂。
作为医疗体系的前线,急诊科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快速识别、初步处理、及时上报和协 调资源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策略
培训中介绍了针对不同类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策略,如传染病、食物中毒、自然灾害等,包括预防、应急响应 、患者救治和后期处置等环节。
急诊科医护人员技能提升
重点讲解了急诊科医护人员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需要掌握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如个人防护、感染 控制、急救技能等。
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课件
![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c549854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ba.png)
组织架构
成立应急指挥部,下设医疗救治、后勤保障、信息宣传等小组。
职责分工
明确各小组及成员的职责,确保高效协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资源保障与技术支持
资源保障
确保应急物资、设备、设施等资源的 充足供应。
技术支持
建立专家库,提供技术咨询和指导, 提高应急处理的专业水平。
应急处理流程
事件报告与确认
事件报告
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 案课件
引言
背景介 绍
当前医疗环境面临的挑战
随着社会发展和环境变化,医院面临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逐渐增加。
历史上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
如SARS、禽流感等,对全球公共卫生造成严重威胁。
医院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重要角色
作为医疗救治的主要力量,医院需具备快速、有效的应急处理能力。
H1N1流感疫情
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医疗机构面临了巨大的 防控压力。通过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应急处理预案制定
预案制定的原则与流程
预案制定原则
科学性、实用性、权威性、可操作性。
预案制定流程
分析风险、明确目标、制定措施、评 估效果。
组织架构与职责分工
预案持续改进的措施与建议
加强培训与演练
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作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预案培训和演 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实战能力。
建立健全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协作机制, 确保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能够 迅速、有效地进行协调配合。
完善预案内容
根据实际情况和经验教训,不断补充 和完善预案内容,提高预案的针对性 和可操作性。
VS
隔离措施
根据事件性质,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防 止疫情扩散。
成立应急指挥部,下设医疗救治、后勤保障、信息宣传等小组。
职责分工
明确各小组及成员的职责,确保高效协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资源保障与技术支持
资源保障
确保应急物资、设备、设施等资源的 充足供应。
技术支持
建立专家库,提供技术咨询和指导, 提高应急处理的专业水平。
应急处理流程
事件报告与确认
事件报告
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 案课件
引言
背景介 绍
当前医疗环境面临的挑战
随着社会发展和环境变化,医院面临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逐渐增加。
历史上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
如SARS、禽流感等,对全球公共卫生造成严重威胁。
医院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重要角色
作为医疗救治的主要力量,医院需具备快速、有效的应急处理能力。
H1N1流感疫情
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医疗机构面临了巨大的 防控压力。通过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应急处理预案制定
预案制定的原则与流程
预案制定原则
科学性、实用性、权威性、可操作性。
预案制定流程
分析风险、明确目标、制定措施、评 估效果。
组织架构与职责分工
预案持续改进的措施与建议
加强培训与演练
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作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预案培训和演 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实战能力。
建立健全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协作机制, 确保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能够 迅速、有效地进行协调配合。
完善预案内容
根据实际情况和经验教训,不断补充 和完善预案内容,提高预案的针对性 和可操作性。
VS
隔离措施
根据事件性质,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防 止疫情扩散。
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护理课件
![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1e5f35f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06.png)
特点与影响
特点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突发性、不可预测性、危害严重性、影响广泛性等特点 。
影响
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仅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还可能对医疗机构的 正常运转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对社会稳定造成一定影响。
应对策略与原则
应对策略
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加强人员培训和物资储备,提高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 。
总结与展望
课程总结
01
课程内容丰富
本课件涵盖了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多个方面,包括应急预
案、护理操作、安全防护等,为学习者提供了全面的知识体系。
02
实践性强
课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形式,使学习
者能够更好地掌握应急处理技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实践能力。
03
教学效果显著
原则
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科学应对、协同合作。
03
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组织架构与职责
组织架构
建立完善的应急组织架构,包括应急指挥部、应急小组和应 急支持小组等,明确各小组的职责和工作流程。
职责分工
根据应急组织架构,明确各小组和成员的职责分工,确保在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和高效处置。
制度建设与流程优化
通过本课件的学习,学习者能够全面了解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
理的流程和方法,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为保障医
疗安全做出贡献。
未来发展方向
完善课程结构
未来发展应继续完善和更新课程 内容,关注医疗行业的最新动态 和研究成果,确保课程内容的时
效性和科学性。
加强实践教学
为提高学习者的实践能力,未来 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模拟 演练、案例分析等内容,使学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pt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55904d6c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66.png)
信息公开与透明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及时公开 相关信息,提高公众的信任和支持度。
协作与参与
部门协作
社会参与
各部门应加强协作,共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
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 应对工作,提高应对效果。
国际合作
信息共享与交流
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突发 公共卫生事件。
加强信息共享与交流,及时获取最新的突发 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和应对经验,提高应对效 果。
3
公众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关注程度和防范意 识不断提高,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和舆情引导。
突发事件的历史与发展
01
我国曾经历过多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2003年SARS、2008年汶川地震和 2014年H7N9禽流感等。
02
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我国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面不断加强能力建设 ,包括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应急管理体制、提高技术水平等。
04
公共卫生体系与作用
公共卫生体系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 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 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征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突发性、普遍性和非常规性的特点,其影响范围广、 社会危害大,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应对。
确性。
信息分析研判
02
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研判,提出预警建议,为决策提
供科学依据。
信息报告的反馈
03
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并根据反
馈调整报告内容。
信息传播与舆论引导
信息公开透明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及时公开 相关信息,提高公众的信任和支持度。
协作与参与
部门协作
社会参与
各部门应加强协作,共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
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 应对工作,提高应对效果。
国际合作
信息共享与交流
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突发 公共卫生事件。
加强信息共享与交流,及时获取最新的突发 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和应对经验,提高应对效 果。
3
公众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关注程度和防范意 识不断提高,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和舆情引导。
突发事件的历史与发展
01
我国曾经历过多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2003年SARS、2008年汶川地震和 2014年H7N9禽流感等。
02
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我国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面不断加强能力建设 ,包括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应急管理体制、提高技术水平等。
04
公共卫生体系与作用
公共卫生体系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 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 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征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突发性、普遍性和非常规性的特点,其影响范围广、 社会危害大,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应对。
确性。
信息分析研判
02
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研判,提出预警建议,为决策提
供科学依据。
信息报告的反馈
03
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并根据反
馈调整报告内容。
信息传播与舆论引导
信息公开透明
医院内突发事件的处理ppt课件
![医院内突发事件的处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38db53b763231126edb1173.png)
什么是突发事件?
• 就是指在事先没有通知、预兆的情况下, 突然发生的,有一定的破坏力,一定的影 响力的事件,具有不确定性。
突发事件的基本情况
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 原因、事件周围的环境等,以及突 发事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包括 目前状况如何、是否还在发展、 采取何种措施、控制措施的实施 情况等。
5、 摔倒:
1)加强教育和沟通; 2)加大宣传:警示提示语、图等; 3)注意安全性的评估,制定防摔措施; 4)一旦摔倒,应立即汇报经管或值班医生, 查体和进行必要的检查处理,客观记录。
6、 尸体停放拒不移走时:
若无纠纷者,耐心解 释,说明道理,仍不移 走,电话迅速通知院总 值班、医疗值班员、保 卫军务值班员,做家属 的解释工作,5小时仍不 移走,由保卫军务人员 强行移到太平间。
震前要安排好病员转移、撤离的 路线和场地;
地震时要病员躲避在病床下、开间小有 管道支撑的卫生间里,决不可让病员乱跑 或跳楼。 震后沉着地指挥病员及其家属有秩序地 撤离到指定场所;重危病人应发动轻病人、 家属一起转运;注意抢救药品、器械同时 转运。
2、火灾袭击时处置
• 火灾时:各应急分队迅速实施抢救。 1、当发生火灾时,应当报警与灭火同时进行。 2、火灾现场只有一个人时,应一边呼救,一边进行灭火。 ① 如果火灾初起阶段燃烧面积很小,自己完全有把握将 火扑灭,就应当立即采用最快速有效的方法将火扑灭。 • ② 如果发现火灾时,火势已很大,自己难以扑灭,就应 当立即打“119”报警。 3、灭火时应当注意先切断通向火场的电源、燃气源;灭 • 火的同时应设法转移火场附近的易燃易爆危险 • 品,转移不了的应设法降温冷却
我院护理纠纷:
• • • • 1、服务态度 2、费用 3、操作:不正规、不熟练 4、沟通:生硬、简单、推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安排员工开展相关的抢险排危或者求救工作。 • 3、根据需要对员工病员进行疏散。 • 4、根据需要对事件现场采取控制措施。 • 5、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程序进行督察指导。
精品课件
原则
“以人为本,生命第一 ”
精品课件
监测与报告
• (一)开展突发事件巡视监测。任何人员都有 巡视监测医院突发事件的权利,安全员、值更 人员更有监测医院突发事件的职责,一但发现 隐患或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应及时向医院领 导汇报。 • (二)建立登记管理制度。突发事件发生或有 可能发生突发事件的精品信课件息,应采用逐级汇报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预案
精品课件
主讲内容
1、应急预案定义 2、突发事件的概念 3、突发事件的分级 4、突发事件的预警级别 5.突发事件的培训与演练 6、突发事件发生时的急救流程 7、应急领导组职责及原则 8、突发事件监测与报告 9、突发事件的救治与调查 10、各领导(指挥)组成员及联系方式 11、各领导(指挥)组职责
精品课件
应急调查与救治
• (一)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组及有关部门,负 责组织对突发事件进行调查处理。通过调查、现 场勘验,采取控制措施等,对危害程度做出评估。 • (二)突发事件发生后,对伤病员要立即救治, 经紧急处理后,转入观察室或病室,对本院无法 完成的救治任务或伤病员,应及时报告应急小组, 同时向上级医院求助,并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确 保伤病员在场人员的心态和情绪稳定。 • (三)突发事件发生后精品,课件应急组应立即采取自救,
精品课件
突发事件预警级别
1、蓝色预警:预计将要发生一般(Ⅳ级)以上 突发事件,事件即将临近,事态可能会扩大。 2、黄色预警:预计将要发生较大(Ⅲ级)以上 突发事件,事件已经临近,事态有扩大的趋势。 3、橙色预警:预计将要发生重大(Ⅱ级)以上 突发事件,事件即将发生,事态正在逐步扩大。 4、红色预警:预计将要发生特别重大(Ⅰ级) 突发事件,事件将会精随品课件时发生,事态正在不断
培训与演练
• (一)各相关职能部门应针对本部门管理范围内 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以及本部门在突发事件中 所发挥的作用,制定应采取的措施,编写培训材 料,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 (二)针对各类突发事件,各相关部门制定实施 方案,明确各项工作负责人及其工作职责范围, 详细制定处置突发事件的实施步骤。
• (三)处置突发事件指挥部制定模拟演习计划, 组织各部门进行各类突发事件的模拟演练,以提 高各工作组的应急反应精品能课件力。
精品课件
突发事件的分级
1、一般性突发事件(Ⅳ级):指突然发生,事态比较简 单,影响范围较小,已经或可能造成人员受伤、秩序混乱、 财产损失,只需个别工作人员就能处置的事件。 2、较大突发事件(Ⅲ级):指突然发生,事态较为复杂, 影响一定范围,已经或可能造成较多人员伤亡、较大财产 损失或环境破坏,指挥部成员调度各工作组、各级人员进 行处置的事件。
精品课件
什么是突发事件?
3、重大突发事件(Ⅱ级):指突然发生事态复杂,影 响范围较广,已经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 产损失或严重环境破坏,副指挥现场指挥,调度多个 工作组、物资进行处置的紧急事件。 4、特大突发事件(Ⅰ):是指突然发生,事态非常复 杂,影响到整个医院工作范围,已经或可能造成特别 重大人员伤亡、特别重大财产损失或重大环境破坏, 需要市委、市政府统一组织协调,建立现场指挥部, 总指挥调度整个应对突发事件机构的人员、物资等进 行处置的事件。
精品课件
主讲内容
12、应对处理 13、总结处理 14、门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1I级 黄色预警
(3)食物中毒事件应急预案 II级 橙色预警 (4)传染病爆发流行应急预案 I级红色预警
精品课件
定义:
• 应急预案是指医院发生各类突发意外事件(情况)时, 医院、各部门应采取的应急行动(措施)方案。为使医 院各部门能不断提高处置各种突发事件的水平和能力, 熟悉和掌握应急处置的工作程序,在事件发生后能快速 果断处置,把危害降到最低程度,保证医院工作正常运 行。
突发事件图片
精品课件
地质灾害 与交通事
故
精品课件
“120”电话呼救 当发生意外或急病时,患者或目击者拨打“120”急救电话。
受理急救电话 调度员了解病情,事故地址,按需要迅速调派急救资源,并做好记录,必要时向上级报告。
救护人同快速出动 急救人员根据调度指令和病情,携带必要的急救药品和器材快速出诊。
安全搬运 根据病情,采取规范的搬运方式,安全搬运病人。
途中监护 转送途中,医护人员应对病人的生命体症进行严密监护,最大限度的维护病人的生命安全。
抵达医院 抵达医院后,将病人送入急诊科(室) ,与接诊人员就病情与处置行书面和口头交接。
精品课件
返回
应急领导组履行职责
• 1、指挥有关人员到达规定岗位,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 报请上级或有关部门施救。
指定地点与接车人会合 救护车到接车地点后,驾驶员要注意寻找接车人,由接车人引领救护。
到达现场、展开急救 急救人员携带急救药品、器材尽快赶到病人身边,根据病情实话现场急救。
告知病情、确定转送医院 向病人或家属告知病情,根据病情以就近、就急、就能力、尊重病人意愿为原则转送医院,要求病 人或家属在医疗文书上签字确认。在突发公共事件的紧急医疗救援中,转送病人要服从现场指挥。
监测与报告
• (三)对于各类突发事件,应迅速判断事件性质, 根据事件性质及时向相关的职能部门,上级主管 部门及院委逐级汇报。对事故可能影响善后处理 的现场、证件、证物等要进行保护。 • (四)突发事件向外发布情况,需要经应急组同 意,在确定性质的基础上,以集体形式发布,不 得主观臆测,夸大其词,或者须经上级有关部门 鉴定核实后作出决定。任何人员都不得瞒报,谎 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突发事件。
精品课件
什么是突发事件?
• 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即,突然发生的、造成或可能造 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 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 众健康的事件。
• 2 、突发灾害性事件及社会治安事件包括地震、洪水、 重大交通事故、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事件、重大社会 治安事件等
精品课件
原则
“以人为本,生命第一 ”
精品课件
监测与报告
• (一)开展突发事件巡视监测。任何人员都有 巡视监测医院突发事件的权利,安全员、值更 人员更有监测医院突发事件的职责,一但发现 隐患或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应及时向医院领 导汇报。 • (二)建立登记管理制度。突发事件发生或有 可能发生突发事件的精品信课件息,应采用逐级汇报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预案
精品课件
主讲内容
1、应急预案定义 2、突发事件的概念 3、突发事件的分级 4、突发事件的预警级别 5.突发事件的培训与演练 6、突发事件发生时的急救流程 7、应急领导组职责及原则 8、突发事件监测与报告 9、突发事件的救治与调查 10、各领导(指挥)组成员及联系方式 11、各领导(指挥)组职责
精品课件
应急调查与救治
• (一)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组及有关部门,负 责组织对突发事件进行调查处理。通过调查、现 场勘验,采取控制措施等,对危害程度做出评估。 • (二)突发事件发生后,对伤病员要立即救治, 经紧急处理后,转入观察室或病室,对本院无法 完成的救治任务或伤病员,应及时报告应急小组, 同时向上级医院求助,并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确 保伤病员在场人员的心态和情绪稳定。 • (三)突发事件发生后精品,课件应急组应立即采取自救,
精品课件
突发事件预警级别
1、蓝色预警:预计将要发生一般(Ⅳ级)以上 突发事件,事件即将临近,事态可能会扩大。 2、黄色预警:预计将要发生较大(Ⅲ级)以上 突发事件,事件已经临近,事态有扩大的趋势。 3、橙色预警:预计将要发生重大(Ⅱ级)以上 突发事件,事件即将发生,事态正在逐步扩大。 4、红色预警:预计将要发生特别重大(Ⅰ级) 突发事件,事件将会精随品课件时发生,事态正在不断
培训与演练
• (一)各相关职能部门应针对本部门管理范围内 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以及本部门在突发事件中 所发挥的作用,制定应采取的措施,编写培训材 料,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 (二)针对各类突发事件,各相关部门制定实施 方案,明确各项工作负责人及其工作职责范围, 详细制定处置突发事件的实施步骤。
• (三)处置突发事件指挥部制定模拟演习计划, 组织各部门进行各类突发事件的模拟演练,以提 高各工作组的应急反应精品能课件力。
精品课件
突发事件的分级
1、一般性突发事件(Ⅳ级):指突然发生,事态比较简 单,影响范围较小,已经或可能造成人员受伤、秩序混乱、 财产损失,只需个别工作人员就能处置的事件。 2、较大突发事件(Ⅲ级):指突然发生,事态较为复杂, 影响一定范围,已经或可能造成较多人员伤亡、较大财产 损失或环境破坏,指挥部成员调度各工作组、各级人员进 行处置的事件。
精品课件
什么是突发事件?
3、重大突发事件(Ⅱ级):指突然发生事态复杂,影 响范围较广,已经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 产损失或严重环境破坏,副指挥现场指挥,调度多个 工作组、物资进行处置的紧急事件。 4、特大突发事件(Ⅰ):是指突然发生,事态非常复 杂,影响到整个医院工作范围,已经或可能造成特别 重大人员伤亡、特别重大财产损失或重大环境破坏, 需要市委、市政府统一组织协调,建立现场指挥部, 总指挥调度整个应对突发事件机构的人员、物资等进 行处置的事件。
精品课件
主讲内容
12、应对处理 13、总结处理 14、门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1I级 黄色预警
(3)食物中毒事件应急预案 II级 橙色预警 (4)传染病爆发流行应急预案 I级红色预警
精品课件
定义:
• 应急预案是指医院发生各类突发意外事件(情况)时, 医院、各部门应采取的应急行动(措施)方案。为使医 院各部门能不断提高处置各种突发事件的水平和能力, 熟悉和掌握应急处置的工作程序,在事件发生后能快速 果断处置,把危害降到最低程度,保证医院工作正常运 行。
突发事件图片
精品课件
地质灾害 与交通事
故
精品课件
“120”电话呼救 当发生意外或急病时,患者或目击者拨打“120”急救电话。
受理急救电话 调度员了解病情,事故地址,按需要迅速调派急救资源,并做好记录,必要时向上级报告。
救护人同快速出动 急救人员根据调度指令和病情,携带必要的急救药品和器材快速出诊。
安全搬运 根据病情,采取规范的搬运方式,安全搬运病人。
途中监护 转送途中,医护人员应对病人的生命体症进行严密监护,最大限度的维护病人的生命安全。
抵达医院 抵达医院后,将病人送入急诊科(室) ,与接诊人员就病情与处置行书面和口头交接。
精品课件
返回
应急领导组履行职责
• 1、指挥有关人员到达规定岗位,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 报请上级或有关部门施救。
指定地点与接车人会合 救护车到接车地点后,驾驶员要注意寻找接车人,由接车人引领救护。
到达现场、展开急救 急救人员携带急救药品、器材尽快赶到病人身边,根据病情实话现场急救。
告知病情、确定转送医院 向病人或家属告知病情,根据病情以就近、就急、就能力、尊重病人意愿为原则转送医院,要求病 人或家属在医疗文书上签字确认。在突发公共事件的紧急医疗救援中,转送病人要服从现场指挥。
监测与报告
• (三)对于各类突发事件,应迅速判断事件性质, 根据事件性质及时向相关的职能部门,上级主管 部门及院委逐级汇报。对事故可能影响善后处理 的现场、证件、证物等要进行保护。 • (四)突发事件向外发布情况,需要经应急组同 意,在确定性质的基础上,以集体形式发布,不 得主观臆测,夸大其词,或者须经上级有关部门 鉴定核实后作出决定。任何人员都不得瞒报,谎 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突发事件。
精品课件
什么是突发事件?
• 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即,突然发生的、造成或可能造 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 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 众健康的事件。
• 2 、突发灾害性事件及社会治安事件包括地震、洪水、 重大交通事故、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事件、重大社会 治安事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