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损伤
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查房ppt课件
对查房情况进行总结,对患者的病情状况 和护理措施进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和建 议。
查房后总结与改进
整理查房资料
对查房过程中收集的资料 进行整理、归纳和总结, 形成完整的查房报告。
分析护理问题
对查房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进行分析,找出原因,提 出改进措施。
反馈改进情况
将改进措施反馈给相关医 护人员,督促其落实改进, 提高护理质量。
和急救措施。
培训内容
重型颅脑损伤的病因、病理、临 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要点,
急救措施及护理技能操作。
培训方式
理论授课、案例分析、模拟操作 等。
患者及家属教育
教育目标
提高患者及家属对重型颅脑损伤的认知水平,增强自我护理意识 和能力。
教育内容
重型颅脑损伤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要点,日 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和康复训练等。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和疏 导,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 康复。
03 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查房 实践
查房前的准备
01
02
03
确定查房时间
选择合适的时间,确保所 有参与查房的医护人员都 能参加。
准备查房工具
准备必要的查房工具,如 PPT课件、病例资料、护 理记录等。
了解患者情况
提前了解患者的病情、治 疗情况、护理措施等,以 便更好地进行查房。
教育方式
口头讲解、图文并茂的宣传资料、康复指导手册等。
社会宣传与普及知识
宣传目标
提高社会公众对重型颅脑损伤的认知水平,减少 意外伤害的发生。
宣传内容
重型颅脑损伤的预防措施、急救知识、康复训练 等。
宣传方式
公益广告、宣传海报、社交媒体等。
重型颅脑损伤诊断标准
重型颅脑损伤诊断标准
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1.伤后昏迷12小时以上,意识障碍逐渐加重或再次出现昏迷。
2.有明显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如瞳孔大小不等、对光反射消失、肢体瘫痪等。
3.体温、呼吸、血压、脉搏有明显改变,如血压下降、呼吸深慢、脉搏缓慢等,可能是脑疝的早期表现。
4.广泛颅骨骨折、广泛脑挫裂伤及脑干损伤或颅内血肿等情况。
此外,如果患者有以下情况之一,也被诊断为重型颅脑损伤:
1.头皮缺损面积累计超过75cm。
2.开放性颅骨骨折并伴有硬脑膜破裂。
3.颅骨凹陷性或者粉碎性骨折,出现脑受压症状和体征,需要手术治疗。
4.颅底骨折,伴有脑脊液漏持续4周以上。
5.颅底骨折,伴有面神经或者听神经损伤引起相应神经功能障碍。
6.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伴有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7.脑挫(裂)伤,伴有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8.颅内出血,伴有脑受压症状和体征。
9.外伤性脑梗死,伴有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10.外伤性脑脓肿等。
重型颅脑损伤
急性脑内血肿和脑挫裂伤的手术指征:
对于急性脑实质损伤(脑内血肿、脑挫裂伤)的病人,如果有进行性意识障碍和神经功能损害,药物无法控制高颅压,CT出现明显占位效应;(2)GCS评分6-8分,额颞顶叶挫裂伤体积>20ml,中线移位>5mm,伴或不伴基底池受压;(3)急性脑实质损伤(脑内血肿、脑挫裂伤)灶占位>50ml;
十五、重型颅脑损伤阿片受体拮抗剂应用
临床应用: 2000年前,国内外尚无纳络酮治疗急性重度颅脑损伤的确切报告;2000年6月由北京天坛医院王忠诚院士牵头全国十八所医院对530例中重度颅脑损伤进行随机双盲前瞻性临床对照实验。 具体方法: 0.9%生理盐水500ml稀释0.3mg/kg纳络酮静滴泵入维持24小时,三天后改用4.5mg/d×7天。重型颅脑损伤长期昏迷的纳络酮用量4-5mg/d。具体疗程根据意识恢复情况而定。 治疗结果: 纳络酮组病死率12.5%,安慰剂组病死率17.3%,随访17个月纳络酮组的GCS评分、语言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
2
十四、亚低温技术的临床应用
国际上将低温划分为轻度低温(33 -35℃);中度低温(28-32 ℃);深度低温(17-27 ℃);超深低温(2-16 ℃)。我国学者将轻中度低温称之为亚低温(35-28 ℃)。并通过试验和临床证明:亚低温可减轻颅脑损伤后脑损害程度,而且可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试验研究,国内江基尧教授对实验性颅脑损伤动物实施亚低温治疗,其死亡率为9%,而正常脑温下,动物死亡率为37.5%。
十五、重型颅脑损伤阿片受体拮抗剂应用
机理: 通常β-内啡肽广泛存在垂体、丘脑下部、海马回、杏仁核、脑干及血浆和脑积液中,当这些含有β-内啡肽的神经组织受损时, β-内啡肽释放增多。伤情越重越明显。进一步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证实β-内啡肽和强啡肽参与了颅脑损伤后继发性神经功能损害,大剂量的β-内啡肽与中枢神经系统阿片受体结合导致脑灌注压降低,呼吸循环抑制,并使继发性脑损害加重脑缺血时间延长。纳络酮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非特异性阿片受体拮抗剂形成有效的阻断急性颅脑损伤后阿片肽造成的继发性脑损伤。
重型颅脑损伤护理PPT课件
康复护理措施
早期康复训练
01
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始康复训练,包括 肢体功能训练、语言康复、认知训练等。
物理治疗
02
利用物理因子如电刺激、温热疗法等促进神经 功能恢复。
作业治疗
03
通过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
心理护理
04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心理疏导和支持, 帮助患者克服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增高或脑疝等危险。
肢体活动
检查患者的肢体活动情况,以判 断是否有偏瘫、截瘫等神经系统
损伤。
患者状况评估
颅脑损伤程度
根据患者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评估患者的病 情和预后。
并发症情况
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等并 发症,并评估其对护理的影响。
营养状况
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以便为患者提供合适的 营养支持。
染。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颅内压增高
严密监测颅内压变化,及时给予脱水 治疗,预防脑疝形成。
应激性溃疡
定期检查下肢周径、血流变等指标, 给予抗凝治疗。
肺部感染
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翻身拍背,鼓 励患者咳嗽排痰。
深静脉血栓形成
给予保护胃粘膜、制酸止血等药物治 疗,预防消化道出血。
04
重型颅脑损伤的康复护理
护理研究的热点问题
01
02
03
康复护理
研究如何通过康复护理手 段促进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的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提 高。
心理护理
探讨如何有效应对重型颅 脑损伤患者的心理问题, 如焦虑、抑郁等。
并发症预防与护理
研究如何预防和处理重型 颅脑损伤患者常见的并发 症,如肺部感染、褥疮等。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常规
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常规重型颅脑损伤是一种严重的创伤性疾病,病情危急,复杂多变,常常导致患者昏迷、残疾甚至死亡。
对于这类患者,精心的护理至关重要,它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还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的康复。
以下是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常规。
一、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是护理的关键。
通过呼唤、刺痛等方式判断患者的意识程度,如清醒、嗜睡、昏迷等,并记录意识变化的时间和特点。
同时,要观察患者的瞳孔大小、形状、对光反射等,这对于判断颅脑损伤的部位和病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若发现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应立即报告医生。
监测生命体征也是必不可少的。
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每 15 30 分钟测量一次,病情稳定后可适当延长测量间隔。
注意观察呼吸的频率、节律和深度,如有呼吸不规则、潮式呼吸等,可能提示脑疝形成。
此外,还需关注患者的颅内压变化。
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包括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等。
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多处于昏迷状态,无法主诉头痛,因此呕吐和视神经乳头水肿的观察尤为重要。
二、体位护理患者应采取头高脚低位,床头抬高 15 30 度,以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
昏迷患者应保持侧卧位,防止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
每 2 小时为患者翻身一次,翻身时动作要轻柔,避免头部剧烈晃动,防止加重颅脑损伤。
三、呼吸道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至关重要。
及时清除口腔、鼻腔的分泌物和呕吐物,防止窒息。
对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患者,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定期吸痰,痰液黏稠时可给予雾化吸入。
同时,要注意观察呼吸音的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四、管道护理(一)脑室引流管妥善固定脑室引流管,防止扭曲、受压和脱落。
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正常引流液为淡红色血性液体,若引流液颜色鲜红、量增多,可能提示有活动性出血。
严格控制引流速度和引流量,避免引流过度导致颅内压过低。
(二)输液管保持输液管道通畅,注意输液速度和输液量,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生命体征调整。
重型颅脑损伤的监护与治疗PPT课件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 化的药物治疗方案,缓解患者的
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
社会支持
为患者提供社会支持,包括家庭 支持、社区服务、就业指导等,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适应能力。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认知功能评估
评估患者的认知能力,了解患者的学 习、记忆、思维等方面的恢复情况。
生活质量评估
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了解患者的生 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 恢复情况。
心理评估
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了解患者的情 绪、性格等方面的恢复情况。
康复与生活质量
康复训练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 化的康复训练计划,促进患者神 经、认知、心理等方面的恢复。
分类
重型颅脑损伤主要分为颅内血肿 、脑挫裂伤、脑干损伤等类型。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重型颅脑损伤的主要病因包括交通事 故、跌落、打击等外力作用。
发病机制
颅脑损伤的发病机制涉及到冲击力的 传递、脑组织的变形和剪切力等多种 因素。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可能出现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瞳孔散 大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循环衰竭。
深静脉血栓
定期活动肢体、使用抗凝药物 ,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癫痫发作
使用抗癫痫药物治疗,控制癫 痫发作。
03 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
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
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如果出现颅内血肿、脑组 织移位、颅内压增高等情 况,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
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选择 开颅手术或微创手术,如 颅内血肿清除术、脑室外 引流术等。
术后护理
手术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 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 瞳孔变化等情况,及时处 理并发症。
重型颅脑损伤的观察和护理
年龄与基础疾病
年龄越大,基础疾病越多,恢复期可能越长,预 后可能较差。
并发症
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会影响恢复,影 响预后。
随访建议
定期复查
建议在伤后1个月、3个月、半年和1年进行复查,评估恢复情况 。
关注认知和情感问题
病因与病理生理
病因
常见的病因包括交通事故、跌落、暴 力打击等。
病理生理
颅脑损伤后,脑组织受到压迫或损伤 ,导致颅内压升高、脑组织缺血缺氧 、脑水肿等病理生理改变。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患者可能出现意识障碍、头痛、呕吐、抽搐、偏瘫等症状。
诊断
医生通过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如头颅 CT、MRI等)进行诊断。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瞳孔反应
观察瞳孔对光反射是否灵敏,以及 对疼痛刺激的反应。
瞳孔变化的意义
根据瞳孔变化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和预后,如出现瞳孔散大、对光反 射消失等征象时,提示病情严重。
生命体征观察
体温
监测患者体温是否正常,重型 颅脑损伤患者可能出现体温调 节中枢功能紊乱,导致高热或
低温。
脉搏
观察脉搏的频率、节律和强弱 ,了解循环系统的状况。
02
观察要点
意识状态观察
01
02
03
意识状态
观察患者是否清醒,是否 能正确回答问题,是否有 嗜睡、昏睡或昏迷等情况 。
意识障碍程度
评估患者意识障碍的程度 ,判断是否为重型颅脑损 伤。
意识变化
观察患者意识状态的变化 ,如是否出现好转或恶化 ,并记录时间、症状和体 征。
重型颅脑损伤抢救流程
重型颅脑损伤是一种严重危及生命的疾病,其病情复杂多变,抢救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至关重要。
科学、规范的抢救流程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重型颅脑损伤的抢救流程,以期为临床救治提供指导。
一、现场急救在重型颅脑损伤发生的现场,急救人员应迅速到达并立即展开抢救工作。
(一)初步评估1. 快速检查患者的意识状态,采用呼喊、拍打等方式判断患者是否清醒,若患者意识丧失,立即评估其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
2. 检查患者头部有无明显外伤,如头皮裂伤、血肿等。
3. 注意观察患者的瞳孔大小、对光反射情况,瞳孔的变化往往能提示颅内病情的变化。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常伴有呕吐、口腔分泌物增多等情况,若呼吸道不畅,易导致窒息,危及生命。
急救人员应立即清除患者口腔、鼻腔内的呕吐物、分泌物等,使呼吸道保持通畅。
对于舌根后坠的患者,可采用托起下颌、放置口咽通气道等方法。
若患者头部有明显出血,应立即进行止血处理。
可采用加压包扎、止血带等方法,但要注意止血的时间和力度,避免造成肢体缺血坏死。
(四)转运在现场急救初步处理完成后,应尽快将患者转运至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救治。
转运过程中要保持患者头部固定,避免颠簸和震动,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二、急诊室接诊(一)接诊准备急诊室医护人员应提前做好接诊准备,包括准备好抢救设备和药品,如呼吸机、心电监护仪、止血药物、脱水药物等。
(二)快速评估患者到达急诊室后,医护人员应迅速进行快速评估。
1. 再次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了解病情的变化趋势。
2. 详细询问患者受伤的经过、时间、地点等情况,以便对病情进行全面了解。
3. 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包括瞳孔、肌力、肌张力、反射等,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状况。
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以下初步处理:1. 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输注生理盐水或平衡液,维持有效循环血量。
2. 给予吸氧,改善患者的缺氧状态。
3. 遵医嘱给予止血、脱水、降颅压等药物治疗。
重型颅脑损伤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重型颅脑损伤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通常由交通事故、坠落、打击等外部暴力因素引起。
患者往往伴有意识障碍、生命体征不稳定、颅内压增高等严重症状。
为提高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抢救成功率,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预案目标1. 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抢救和治疗。
2. 减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并发症和后遗症。
3. 提高医疗团队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抢救能力。
三、预案组织架构1. 应急指挥部:由医院院长担任总指挥,分管院长、相关科室主任担任副总指挥,负责整个应急预案的组织实施。
2. 医疗救援小组:由神经外科、神经内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等相关科室医护人员组成,负责患者的救治工作。
3. 护理支援小组:由护理部组织,负责患者的护理工作。
4. 物资保障小组:负责抢救物资的调配和供应。
5. 信息联络小组:负责与患者家属、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
四、预案内容1. 早期评估与诊断(1)迅速评估患者的意识、生命体征、神经系统体征等。
(2)立即进行颅脑CT检查,明确损伤部位、范围和程度。
(3)根据病情,判断是否需要紧急手术。
2. 急救措施(1)维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
(2)纠正生命体征异常,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
(3)控制颅内压,可使用甘露醇、呋塞米等药物。
(4)预防并发症,如感染、深静脉血栓等。
3. 手术治疗(1)根据颅脑CT结果,确定手术方案。
(2)及时进行开颅手术,清除颅内血肿、减压等。
(3)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4. 术后康复治疗(1)早期康复治疗,包括肢体功能训练、言语治疗等。
(2)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及家属树立信心。
(3)长期随访,监测患者病情变化。
五、预案实施与评估1. 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重型颅脑损伤的能力。
2. 对应急预案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预案内容。
六、预案总结本预案旨在提高医疗机构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能力,降低患者致残率和死亡率。
重型颅脑损伤健康知识
重型颅脑损伤健康知识颅脑损伤是因为暴力直接作用于头部引起颅骨及脑组织损伤。
可分为开放性颅脑损伤和闭合性颅脑损伤。
重度颅脑损伤指昏迷时间大于1小时以上甚或持续昏迷,伴生命体征紊乱,颅脑螺旋CT检查提示:有出血或水肿或脑干区低密度影像(脑干损伤)。
【临床表现】意识障碍,头痛,恶心呕吐,肢体偏瘫,感觉障碍,失语,偏盲等。
颅底骨折可出现脑脊液耳漏,鼻漏等。
脑干损伤可出现意识障碍,严重时发生脑疝危急生命。
重型颅脑损伤应进行紧急抢救。
【急救】及时而有效的现场急救,不仅使当时的某些致命性威胁得到缓解.如窒息、大出血、休克等.而且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有利条件.如预防或减少感染机会,提供确切的受伤经过。
颅脑损伤病人常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丧失正常的咳嗽反射和吞咽功能,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和呕吐物.以确保呼吸道通畅,从而改善肺部的通气功能。
预防肺性脑病的发生,并注意是否存在过度通气,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使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5%以上。
若患者昏迷、咳嗽反射及排痰功能减退或消失,为确保呼吸道通畅及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应早期行气管切开术。
【治疗原则】1、医师结合病人年龄、全身复合伤、生命体征、伤前有无重要脏器疾病、伤后 CT 扫描时间等综合因素全面析,对有明确手术指征的,应尽早行手术治疗。
2、无手术指征的及术后治疗原则:(1)注意保持气道通畅,给氧治疗(2)脱水降颅压治疗(3)止血药物应用。
(4)抗生素应用(5)激素应用(6)预防应激性溃疡的治疗(7)改善脑部微循环及解除血管痉挛治疗。
8)降低代谢亚低温疗法(9)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调整。
(10)催醒疗法(11)镇静止抽治疗(12)注意营养支持(13)恢复期功能练习。
【饮食指导】重型颅脑损伤有意识障碍者2—3d内一般禁食.2—3d后给予鼻饲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盐和易消化的流质饮食,如鲜奶、豆浆、排骨汤、鱼类、菜汁等。
鼻饲量和次数应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制定.一般每次200—400mL,每日4—6次。
重型颅脑损伤ppt课件
医生会询问患者是否有头部外伤史,以及伤后是否有昏迷、呕吐、抽 搐等症状,这些信息有助于判断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和病因。
04 治疗方法和效果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使用止痛药、镇静药和抗炎药等,缓 解患者疼痛和焦虑症状。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颅脑损伤,可能需要进行 开颅手术,以清除血肿、修复脑组织 和其他必要的处理。
重型颅脑损伤的定义
介绍重型颅脑损伤的定义,包括其分类、症状和诊断标准。
强调重型颅脑损伤的严重性和危害,以及及时诊断和治疗的 重要性。
02 病因和病理机制
病因
01
02
03
外伤
车祸、跌落、暴力打击等 外力作用导致颅骨和脑组 织损伤。
脑血管疾病
脑出血、脑梗塞等脑血管 疾病导致脑组织缺血、缺 氧,进而引发重型颅脑损 伤。
死亡率
康复情况
重型颅脑损伤可能导致患者死亡,特别是 在没有得到及时有效治疗的情况下。
经过适当的治疗和康复,部分患者能够恢 复一定的功能,但需要较长时间和持续的 康复训练。
05 预防和康复
预防措施
保持安全意识
提高公众对颅脑损伤的认 知,教育人们认识到颅脑 损伤的严重性,并采取预 防措施。
佩戴安全防护装备
支持重型颅脑损伤的相关科 学研究,探索更有效的诊断、 治疗和康复方法,为患者带 来更好的医疗保障。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康复治疗
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和心理治疗 等,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和心理功能。
护理与观察
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 和肢体功能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 症。
治疗效果
治愈率
致残率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愈率取决于损伤的 严重程度和治疗方法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查房
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查房ppt•概述•护理评估•护理措施目录•营养与饮食•康复与心理护理•出院指导与健康教育01概述重型颅脑损伤是指伤后昏迷6小时以上,或再次昏迷,伴有一侧瞳孔散大或对侧偏瘫、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等表现。
分类:按伤情可分为头皮损伤、颅骨骨折、脑损伤三类;按昏迷程度可分为嗜睡、昏睡、浅昏迷、深昏迷四类。
定义与分类主要由交通事故、跌落、打击等外力引起,约占所有颅脑损伤的1/3。
病因主要是由于外力作用于头部,导致颅骨内陷和迅速回弹,引起脑组织损伤和颅内压升高。
病理机制病因与病理机制临床表现伤后立即出现持续性昏迷状态,程度较重,持续时间较长。
意识障碍瞳孔变化颅内压增高其他表现早期可出现一侧瞳孔散大,晚期两侧瞳孔大小不等或忽大忽小。
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表现。
可出现偏瘫、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等表现。
02护理评估通过对话和刺激观察患者意识是否清醒,对刺激的反应是否正常。
意识状态观察两侧瞳孔是否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是否灵敏。
瞳孔变化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基本生命体征。
生命体征查看头部是否有伤口、血肿、骨折等情况,全身是否有其他损伤。
头颅及全身检查1 2 3了解患者是否感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评估其程度和持续时间。
焦虑、抑郁询问患者是否有恐惧、不安等感受,以及是否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
恐惧、不安采用疼痛评分表等工具,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和性质,以及疼痛对患者的影响。
疼痛评估03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了解患者与家庭成员、社会群体的关系,以及是否存在纠纷等问题。
家庭及社会支持系统评估01家庭支持了解患者家庭成员结构、家庭经济状况,以及家庭成员对患者护理和治疗的配合程度。
02社会支持了解患者社会支持系统,包括社会福利和医疗保障等方面。
03护理措施常规护理措施保持病房安静,避免噪音和干扰。
预防感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定期更换敷料和药品。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和血液。
维持生命体征稳定,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指标的监测和调控。
重型颅脑损伤救治指南解读
重型颅脑损伤救治指南解读重型颅脑损伤是一种极其严重且危急的疾病,具有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
为了提高救治效果,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相关的救治指南应运而生。
本文将对重型颅脑损伤救治指南进行详细解读,以期为临床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重型颅脑损伤的定义与诊断重型颅脑损伤通常是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在 3 8 分之间,伤后昏迷 6 小时以上,或在伤后 24 小时内意识恶化再次昏迷 6 小时以上者。
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外伤史、临床表现(如意识障碍、头痛、呕吐、瞳孔变化等)以及影像学检查(如头颅 CT、MRI 等)。
头颅CT 是诊断颅脑损伤的首选方法,能够快速明确颅脑损伤的类型、部位和程度。
二、院前急救院前急救是重型颅脑损伤救治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
在现场,急救人员应首先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和鼻腔的异物、呕吐物等,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同时,要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维持循环稳定,纠正休克。
对于有明显颅脑外出血的患者,应进行加压包扎止血。
在搬运患者时,要注意保持头部和脊柱的稳定,避免加重损伤。
三、院内急诊处理患者到达医院后,应立即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检查。
包括再次评估生命体征、GCS 评分、完善头颅 CT 等影像学检查,以及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
对于有脑疝形成迹象的患者,应立即采取措施降低颅内压,如快速静脉输注甘露醇、呋塞米等脱水药物。
四、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重型颅脑损伤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手术的目的是清除颅内血肿、挫伤坏死的脑组织,解除脑受压,降低颅内压。
手术指征包括颅内血肿量大(幕上血肿量大于 30ml,幕下血肿量大于 10ml)、有明显的脑受压症状和体征、脑疝形成等。
手术方式包括开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等。
在手术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正常的脑组织和血管,尽量减少手术创伤。
五、非手术治疗除了手术治疗外,非手术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重型颅脑损伤诊断标准
重型颅脑损伤诊断标准重型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颅脑损伤,严重程度高于轻型和中型颅脑损伤。
正确的诊断对于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和干预至关重要。
因此,制定了一系列的诊断标准来帮助医生准确判断患者是否患有重型颅脑损伤。
首先,对于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断需要考虑到患者是否有头部外伤的病史。
重型颅脑损伤通常是由于剧烈的头部外伤导致的,如车祸、摔倒、打架等。
患者如果有头部外伤的病史,应高度怀疑是否患有重型颅脑损伤。
其次,对于临床症状的判断也是重要的诊断标准之一。
患有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常常表现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瞳孔异常等症状。
这些症状的严重程度也会影响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断。
另外,影像学检查也是诊断重型颅脑损伤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头颅CT和头颅MRI。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是否有颅内出血、颅脑损伤、颅内压增高等病变,从而辅助诊断重型颅脑损伤。
除此之外,患者的生命体征也是重要的诊断标准。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常常伴有生命体征的改变,如呼吸困难、心率异常、血压波动等。
这些生命体征的变化也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患有重型颅脑损伤。
最后,还需要考虑患者的神经系统检查。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常常伴有神经系统的异常表现,如意识障碍、运动障碍、感觉异常等。
通过神经系统检查,医生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病情,从而制定更合适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检查等多方面的信息。
只有通过全面的评估和分析,医生才能准确诊断重型颅脑损伤,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的损伤和并发症发生。
希望医生们能够严格按照诊断标准进行诊断,确保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和关怀。
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查房
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查房CATALOGUE目录•概述•护理评估•护理措施•并发症及护理•护理总结与展望01概述重型颅脑损伤是指由于外界暴力作用于头部,导致头骨和脑组织遭受严重损伤,出现严重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损伤。
根据损伤类型,重型颅脑损伤可分为头皮损伤、颅骨骨折、脑挫裂伤、颅内血肿等。
定义与分类重型颅脑损伤在交通事故、工业事故、自然灾害等意外事件中较为常见,发病年龄多在20-50岁之间。
患者通常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以及意识障碍、瞳孔改变、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
流行病学与临床表现诊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MRI等。
在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的伤情进行评估,包括意识状态、瞳孔变化、生命体征等方面,以便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
诊断与评估02护理评估生命体征监测监测体温变化,如持续高热提示感染或中枢性高热。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注意脉搏的频率和节律,若出现血压下降、脉搏细速等提示有休克可能。
观察呼吸频率、节律和深浅,出现呼吸窘迫或呼吸骤停提示病情危重。
监测血压变化,如出现持续低血压则可能有脑干损伤或颅内血肿。
意识状态评估呼唤患者名字,观察是否能够睁眼并正确应答。
呼唤睁眼与患者进行简单的对话,观察患者是否能理解并作出回应。
对话交流给予患者简单的动作指令,观察患者是否能遵嘱执行。
指令动作根据患者睁眼、语言和运动反应情况评分,分数越低意识状态越差。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1瞳孔监测23观察两侧瞳孔是否等大等圆,若出现一侧瞳孔散大提示有动眼神经受压或脑疝可能。
瞳孔大小给予光线刺激,观察瞳孔是否有对光反射,若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提示有视神经损伤或脑干损伤。
对光反射用手电筒照射一侧瞳孔,观察另一侧瞳孔是否收缩,若出现间接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提示有视神经交叉损伤。
间接对光反射03颅内压监测意义实时监测颅内压变化,有助于及时发现颅内出血、脑水肿等病情变化,为治疗提供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颅内高压治疗方法的选择
• 一线治疗:可同时使用多种一致性措施, 包括控制体温、防治抽搐、抬高头位,避 免颅内静脉回流受阻、镇静、维持正常动 脉血氧分压(Pa02)、补充血容量维持CPP> 70mmHg
• ICP监护,并作脑室csf引流。 • 应用甘露醇。 • 排除外伤性颅内占位病变。
15
16
• CBF <10ml • 100g-1 • min-1提示脑梗死
29
六、重度颅脑损伤缺血性损害
• 根据血液动力学的变化分期: • 一期:低灌注期,伤后24小时内 • 二期:充血期,伤后1~3天 • 三期:血管痉挛期,伤后4~15天
30
六、重度颅脑损伤缺血性损害
• 处理: • 一期,提升全身血压,药物解痉,低温保
11
12
三、颅内压监测指征 监护ICP的方法有脑室内、脑实质 内、硬膜下、硬膜外与蛛网膜等几种。 以脑室内插管连接外部压力监测装置 是最精确、可靠的ICP监测法。
13
四、颅内高压治疗方法的选择 • 大宗研究发现ICP 20mmHg(2.6kpa)
作为ICP增高的界限,同时也是判断颅 脑损伤病人预后的理想阈值。当ICP高 达20mmHg ,应予降压处理。
• 研究表明,伤后曾出现低血压(收缩压< 12kPa)和缺氧(有呼吸暂停、紫绀或PaO2< 8kPa)的病人预后明显变差。即使在无高颅 压表现的重型脑外伤病人中,70%存在缺血 性脑损害,由此可见早期纠正呼吸循环紊乱 的重要性。
4
二、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复苏
• 应尽一切可能避免低血压(收缩压< 90mmHg),现场发现呼吸暂停、发绀 (PaO2<60mmHg),应立即行气管内插管 辅助呼吸予以纠正。治疗过程中,平均动 脉压保持在90mmHg以上,同时脑灌注压 在70mmHg以上。
• 标准化使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
• 过度通气。
5
6
7
8
9
10
三、颅内压监测指征
ICP监护的优点包括: • 有助于鉴别脑干损伤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并
协助早期判断颅内有无继发性出血; • 提供决策的客观依据; • 判断病情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 植入脑室的导管尚可引流脑脊液以降低颅内压; • 是脑灌注压监测的基础。
护,避免过度换气 • 二期,脑组织氧监测下适当过度通气,不
主张CPP疗法,可配合CSF外引流,药物脱 水,镇静,低温 • 三期,扩容,升压,解痉,抗氧自由基损 害
21
22
五、急性颅脑损伤的手术指征
• 急性脑内血肿和脑挫裂伤的手术指征: 对于急性脑实质损伤(脑内血肿、脑挫裂伤)
的病人,如果有进行性意识障碍和神经功能 损害,药物无法控制高颅压,CT出现明显占 位效应; GCS评分6-8分,额颞顶叶挫裂伤体积 >20ml,中线移位>5mm,伴或不伴基底池 受压; 急性脑实质损伤(脑内血肿、脑挫裂伤)灶 占位>50ml;
肿>30ml,需立刻开颅手术清除血肿; 血肿<30ml、而且最大厚度<15mm、中线
移位<5mm、GCS评分>8分,可以保守治 疗,头颅CT动态观察。
19
20
五、急性颅脑损伤的手术指征
• 急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指征: 不管病人GCS评分,成人急性硬膜下血肿厚
度>10mm或中线移位>5mm的病人,须立 刻采取手术清除血肿。 有条件的单位,所有GCS评分<9分的病人都 应行颅内压监测。 对于厚度<10mm,中线移位<5mm,GCS评 分>9分的急性硬膜下血肿病人,如果出现伤 后进行性意识障碍,受伤到医院就诊时, GCS评分下降>2分,应立刻采取手术治疗。
23
24
五、急性颅脑损伤的手术指征
• 急性外伤性后颅窝血肿手术指征: 后颅窝血肿>10ml,CT扫描有占位效应
(第四脑室变形、移位或闭塞;基底池受 压或消失;梗阻性脑积水)。 后颅窝血肿<10ml,无神经功能异常,不 定期复查CT。
25
六、重度颅脑损伤缺血性损害
• 大量实验和临床研究证实:外伤造成脑损 害除伤后瞬间损害外,继发性脑缺血是外 伤后脑损害的主要病理过程。
2
一、重型颅脑损伤的分类
• 目前,GCS是颅脑损伤分类的最常用指标, 通常将GCS≤8分被定义为重型颅脑损伤 (3~5分为极重型、5~8分为重型)
• 由于许多颅脑损伤在入院时已被使用镇静剂 或已气管插管,这进一步削弱了GCS评分的 可用性
• 比较实用的做法是GCS与CT结合,简便且迅 速。
3
二、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复苏
• 脑血流(CBF)是CPP与脑血管阻力(CVR)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比,其正常值为50ml/100g*min。
• CPP在40~160mmHg间波动时,脑阻力血管将 通过反射性舒缩来调节CVR,以维持CBF的相对 恒定。
28
六、重度颅脑损伤缺血性损害
• CBF<20ml • 100g-1 • min-1,SjvO2<50%, AVDO2<9ml/100ml时提示明显脑缺血
26
六、重度颅脑损伤缺血性损害
• Bouma等对186例病人,采用Xe133同位素 测定法来观察创伤后的CBF变化,发现在伤 后6小时内有1/3的病人平均全脑CBF低于 18ml•100g-1min-1以下,并证实脑血流的 下降程度与病人的GCS评分成正相关
27
六、重度颅脑损伤缺血性损害
• 临床上CPP可视为平均动脉压(mSPA)与颅内 压之差(ICP),其正常值为70~100mmHg
重型颅脑损伤诊治
1
重型颅脑损伤(GCS=3~8)的死亡率 和病残率远高于轻、中型病人。其大多为 坠落伤,其次为斗殴和交通事故。国内大 宗病例报告显示,其病死率高达51.8%。 近年来,随着对颅脑损伤病理机制的认识 不断深入,临床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治 疗和监护手段及观念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更 新。本人选择了下述若干ICU临床问题, 复习2000年以来有关文献,简要综述如下。
17
四、颅内高压治疗方法的选择
• 二线治疗:如一线治疗不能控制ICP增高, 可选二线治疗。巴比妥疗法、亚低温疗法、 过度通气(PaCO2<30mmHg)、开颅减压 性手术和提高血压的疗法。
18
五、急性颅脑损伤的手术指征
• 急性硬膜外血肿的外科手术指征: 不管病人的GCS评分,成人急性硬膜外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