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cmmi评估测试人员访谈问题集锦
【CMMI认证】3. PAD、PCM、MPM 访谈问题 - EPG -(含答案)
![【CMMI认证】3. PAD、PCM、MPM 访谈问题 - EPG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063a8f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4b.png)
一、PAD 过程资产开发(访谈角色:EPG)1、公司执行产品/项目开发及维护需要哪些过程资产?PAD 2.1答:公司进行项目开发需要的过程资产有过程规范、模板、指南文件等,主要包括管理类、行动类、使能类和提高类过程资产内容。
管理类:主要包括项目策划、估算、监控、风险、度量等;行动类:主要包括需求开发管理、设计、开发、产品集成、测试、评审、质量保证、验收等;使能类:主要包括决策分析、配置管理、因果分析与解决等提高类:主要包括管理性能和度量、过程管理、过程资产开发、实施基础条件和治理等内容2、公司产品/项目开发涉及的资产哪些是开发、采购或复用的?PAD 2.2答:⚫首次评估的公司回答:公司的组织过程规范、模板和指南都是在咨询顾问的指导下进行开发的;公司开发软件、常用软件是采购的;公司以前的一些研发的通用组件可以复用(如:邮件发送、人脸识别、GPS组件等)。
⚫复评估的公司回答:公司的组织过程规范是在以前的过程规范基础上改进而来的,针对CMMI V2.0版本的部分是新开发的,如GOV(Governance)治理和II(Implementation Infrastructure)实施基础架构是新开发的,其他的过程资产可以复用(如以前的QA质量保证、CM配置管理以及工程类过程)。
3、组织过程资产的构建及更新战略是什么?PAD 3.1答:EPG小组在咨询顾问的指导下建立了《组织过程资产库管理规范》,里面包含了对组织过程资产的分类、建立、如何使用和维护。
主要是由EPG小组进行建立和维护,包括对资产库的内容增加、修改等,做到专人维护,专人负责。
4、请简要描述组织过程与过程资产的结构。
PAD 3.2答:组织标准软件过程(OSSP)主要包括管理类:主要包括项目策划、估算、监控、风险、度量等;行动类:主要包括需求开发管理、设计、开发、产品集成、测试、评审、质量保证、验收等;使能类:主要包括决策分析、配置管理、因果分析与解决等;提高类:主要包括管理性能和度量、过程管理、过程资产开发、实施基础条件和治理等。
CMMI项目经理提问
![CMMI项目经理提问](https://img.taocdn.com/s3/m/00dc1d2b0066f5335a81210d.png)
项目经理(PM)访谈问题汇总:一、项目规划(PP)1、请简要的描述你的项目情况(何时开始?谁是顾客?项目目前在哪个阶段/状态)2、WBS工作分解结构有没有,如何产生作用?什么时候做项目计划?3、在你的项目中,你对哪些参数进行了估计?估计的方法和流程是怎样的?4、请解释你如何对项目参数进行估计:- 你如何估计规模?- 你如何估计工作量?- 你如何估计成本?- 你如何估计缺陷率?5、项目估计时的约束条件在哪里记录?6、你选择估计方法的依据是什么?如何知道估计方法适合你的项目?7、如何将SIZE->Effort;Effort->Schedule?8、如何算出项目需要多少人?9、项目的WBS活动包括哪些内容?工程活动、管理活动、配置管理、QA活动等等,从大方面来讲。
10、在项目的各个里程碑内有哪些活动?具体的。
11、你如何分解项目的总工作量?12、你的项目选择了什么生命周期模型?选择的依据是什么?项目的生命周期在哪里定义的?13、告诉我们你的项目预算和进度,如何做出进度表?14、有没有成本估算?估算的依据是什么?15、怎样识别项目所需要的人员技能与知识?人员职责、技能在哪个文档说明?16、缺陷率(密度)是如何定义的?17、你的项目文档和重要的沟通信息是怎样维护的?18、项目管理计划包括哪些子计划?19、项目干系人有哪些?如何确定他们介入的方式、频率等等?20、你是如何规划项目所需的硬件和软件来执行项目的活动?21、你是如何进行项目计划的评审?谁批准?22、你如何得到以下人员对项目的承诺?- 你的客户- 你的成员- 你的上层经理- QA/TCG23、你是如何将项目任务(活动)分配给团队成员的?24、EPG有没有向项目收集关于估计的改进建议?二、项目监督与控制(PMC)1、你是怎样了解你的项目的状态?2、项目监控计划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你的项目有哪些质量目标?定义这些质量目标的依据是什么?如何质量目标跟踪?4、下列人员如何从你的项目得到项目状态?- 你的客户- 你的成员- 你的上层经理5、你如何召开项目的各种会议?- 谁参加?- 频率?- 如何讨论?讨论什么内容?6、你怎样分析、跟踪问题?7、你如何管理项目的重大偏差?8、在你的项目中有哪些审计活动?9、项目计划变更的主要依据?(主要原因,阀值)10、在项目阶段结束之后进行了哪些活动?11、周会与里程碑会议的主要区别?12、里程碑报告有哪些内容?13、里程碑报告是如何评审的?里程碑(每个阶段)完成后,高层会参加召开项目里程碑阶段会议:- 本阶段交付物是否通过有效评审;- 总结本阶段的经验,教训,好的实践、质量情况- 部署下阶段的重要工作最后根据本阶段的目标确定本阶段是否达到目标,以决定是否可进入下一阶段。
最新CMMI评估访谈问题及答案
![最新CMMI评估访谈问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93ddd37f1922791688e896.png)
21 22
公司有没有专门的过程改进 规范,其内容是什么? 过程改进中有没有搜集一些 23 建议?给提供了哪些资源?
பைடு நூலகம்
《过程改进组织级财富库》 《过程改进规范》 SP3.4 1、过程改进方针 2、高层和EPG组长制定方针。 3、组织过程定义和组织过程焦点的定义内容 过程改进的进度表 过程改进所使用的模板 过程改进计划 GP2.1 GP2.2 GP2.3 GP2.4 GP2.5 GP2.6 GP2.7 GP2.8 GP2.10 GP2.9 GP3.1 GP3.2
2 你是如何去分析和评价所制 定的过程改进目标的? 你是如何识别所要做的改进 3 的 过程改进计划是如何制定 4 的?(由谁来审批) 5 如何实施过程改进计划的 8 如何推广过程改进计划的 9 如何去修改和维护过程改进 计划的实施的 如何去监控过程改进计划的 10 实施的 如何去做组织财富库的建立 与维护 关于组织过程改进方面,是 12 否有相关的方针?方针是谁 写的?组织过程定义和组织 过程焦点方针分别什么? 13 如何建立和维护执行组织流 程焦点流程的计划? 14 组织级为过程改进提供过什 么样的资源? 如何分配组织过程的职责 16 的? 11
17 组织级进行过什么样的培训? CMMI过程域的培训 有没有专门的过程改进的配 置管理库? 如何纳入过程改进的相关人 19 员的? 18 20 如何监督过程改进的情况 的? PPQA是如何检查过程改进活 动的? 过程改进配置管理库 配置管理计划 过程改进计划和员工技能库 周会 里程碑会议 过程改进检查表 过程改进NC报告 过程改进规范的内容 过程改进汇总表 资产交付报告
NO Questions 在制定过程改进规范中,你 们都确定了哪些目标?
Listen for
CMMI访谈问题及答案
![CMMI访谈问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2e0b1414791711cc79173b.png)
7 8 9
PPQA PPQA PPQA
B C C
10 11
PPQA PPQA
B C
可否请你描述一下:公司是如何确保PPQA活动在项目组中顺利展开的? 可否请你描述一下:QA工作的原则
12
PPQA
B
可否请你描述一下:QA人员在你们项目中做些什么?
过程和产品的质量保证人员会定期来检查项目组是否遵循组织过程,比如计划是 否及时评审,进度是否正常,如果出现偏差,是否有效解决,编码是否遵循编码 规约等; 他们发现问题,会记录到不一致项表中,发布给大家, 我们收到不一致项,项目经理会指定人员解决,QA人员跟踪到不一致项被解决为 止。 根据项目经理的计划只制定QA计划,项目经理的项目计划发生变更的时候更新QA 计划,本项目没有变更QA计划 因为时间充分 项目经理、项目组、PPQA经理、以及其他相关人员(比如部长,组织度量人员)
可否请你描述一下:设计是怎么做的?成果物是什么?如何做详细设计? 我们根据设计规约做设计,设计书设计完成后,要做DR,DR发现的问题记录到DR 报告书中,并由DR者跟踪知道修改正确。 可否请你描述一下:coding怎么做的? 根据设计,coding规约,然后coding,自己调试通过,然后CR 可否请你描述一下:如何决定设计方案的?(如何处理多套方案的选择问 题?) 可否请你描述一下:在你的项目中,是如何做决策分析与和解决方案的? 你们怎么做决策与分析的?
24 25
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
B A
可否请你描述一下:风险管理怎么做的? 可否请你描述一下:你是如何计划和跟踪风险的?
26 27 28 29 30
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 集成项目管 理 集成项目管 理 集成项目管 理
B A A A A
(完整版)CMMI3级EPG访谈问题梳理
![(完整版)CMMI3级EPG访谈问题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07fe64e99b6648d7c1c746be.png)
EPG权衡考虑以下因素排列出候选过程改进项目的优先顺序,完成《过程改进任务列表》。
考虑对过程改进活动影响程度和影响范围,给影响程度大和影响范围广的项目较高的优先级,以便大范围地解决关键问题;
考虑对实施过程改进所需成本和工作量所做的估计,给工作量和成本需要低的项目较高的优先级,以便尽快实施;
收集资产(改进意见)
任务1:改进意见或建议的收集、汇总
收集EPG例会中提出的改进意见或建议;
收集EPG小组成员月度工作总结报告中的改进意见;
收集建议邮箱中来的改进意见或建议;
收集软件过程资产分析得出的改进意见或建议;
收集研发例会、项目例会等提出的改进意见或建议。
任务2:改进意见或建议的分析和整理
EPG指定成员在EPG例会前负责收集对上述收集的建议进行分析和整理,针对每一条建议确定其分类,填写《过程改进意见收集与跟踪表》,对属于理解偏差类的建议进行解释,把其它类别的建议提交EP立了多个项目开发的生命周期,这些生命周期包括瀑布式和迭代式生命周期,瀑布式主要适用于需求明确,客户对产品的要求不太急迫,项目的管理水平要求不高的情况,迭代一般采用多次交付,所以部分需求明确,客户急需要看到产品,项目管理的要求也比较高。
项目中一般自研项目采用瀑布,客户定制化的项目且关系比较好的也采用瀑布,对于客户定制化关系一般的客户采用迭代,快速交付给对方,让对方看到产品,给出反馈,及时修正和调整产品。
EPG负责检查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对照业内其他标准规范,通过与同类企业的对比,总结最佳实践。
通过以上方面来识别改进的机会。
定期评估
任务1:确定评估方法
当公司有新的过程改进需要时,EPG组根据组织的需要,考虑财政、技术、人员、资源等方面的重要影响因素,确定评估方法。评估方式按照SEICMMI模型标准进行。
(完整版)CMMIML3访谈问题集之OTQuestions
![(完整版)CMMIML3访谈问题集之OTQuestions](https://img.taocdn.com/s3/m/dce234d2312b3169a451a4c4.png)
组织级培训(OT)访谈问题汇总:1、你是如何开展公司的培训工作的?要点:- HR部门每年年初根据公司的经营管理要求制定战略培训计划,并得到公司高层审核和批准。
- HR根据公司的战略培训计划收集培训需求并制度具体的组织年度培训计划。
公司高层审核批准《公司年度培训计划》。
- HR根据公司年度培训计划按组织培训规程开展各项培训活动。
2、组织年度培训计划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培训计划有无评审?谁批准的年度培训计划?3、有没有对培训讲师资格定期审核?有没有培训讲师记录表?4、选择讲师的标准有没有?如果有请具体描述?5、如何了解项目的培训需求-公司年初收集的-员工、项目组中途提出的6、你是怎样提供一个完整的培训?--确定培训人员--确定培训提供单位、教师(访谈、试讲、评估)--制定计划(有无免修规定?)--提供培训--培训评估(教师、学员)--培训总结报告(目标是否达到,成本效益分析)7、一个主题的培训计划主要包含哪些内容?8、培训资料是如何管理的?-分类汇总-纳入配置库-员工技能表的更新9、有无员工技能表?主要包括哪些内容?10、如何知道员工在哪个项目中或是空闲状态?11、培训工作由谁来检查?--组织级QA--公司高层12、培训方针有哪些?13、作为培训负责人,你接受过哪些培训?-培训经理-EPG发布OSSP过程时,提供过CMMI基础知识及OSSP的培训。
-。
14、培训有哪些度量?--对讲师的反馈、学员的成绩、生产率--培训成本,效益分析--培训工作量15、培训过程产生哪些工作产品?在哪里保存?16、公司高层如何参与或者支持OT的相关工作?17、年度培训计划是否进行维护,怎样维护?18、贵公司是否有些每年都必须进行的培训?19、OT的相关干系人会有哪些?20、有没有人检查、审计OT的工作,是如何被检查的?21、豁免是如何定义的?22、培训效果如何评估?(同14)培训后发生没有效果会怎样开展工作?23、培训主题如何确定?培训需求的收集管道有哪些?。
(完整版)CMMI3访谈问题列表forOT
![(完整版)CMMI3访谈问题列表forOT](https://img.taocdn.com/s3/m/69c8b993a76e58fafab003b8.png)
组织培训(OT)访谈1.请描述一下你在培训中的职责?我是公司培训专员,负责公司年度培训计划的制定,组织开展具体的每一次培训,在培训前我会协调好讲师,收集好培训中需要的相关文档,向培训发入培训通知,组织培训,培训结束后收集学员的反馈意见,填写培训总结报告等等2.培训的方针是什么?培训方针是存放在组织财富库的OSSP里面,具体如下:●公司培训机制的建立,是为了保证公司的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以达到培养和造就一流的管理人才、一流的技术人才,从而创办一流的企业。
●公司级培训负责人年末对下一年的培训进行需求调查,相关人员达成一致,旨在保证培训规划满足公司的各项需求。
●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员工业务水平、文化素质及综合竞争能力,改善员工的知识结构,统一员工的思想和认识。
●首先建立培训库,培训库中包含公司员工的技能库、讲师库、培训资源表、培训课件。
●组织级的培训活动是根据公司情况,区分层次和适用不同对象,并采取不同的形式提供(如内部培训、外部培训)。
●公司从组织上保证培训活动的有序和高质量进行。
培训专员负责组织级培训活动的计划、实施、总结和改善等活动;培训讲师必须符合培训要求,培训结束后收集学员的反馈意见,并将培训相关的培训教材等纳入培训库。
3.请你描述一下你们组织的培训过程?单次培训组织过程:.根据《季度培训计划》,组织单次的培训,单次培训的一般组织过程如下:●发送培训通知,确认培训的主题、讲师、学员、场地等信息后,向培训各方发送正式的《培训通知表》。
●培训签到,由培训负责方组织培训学员进行培训签到,形成《培训签到表》。
●现场培训,由培训讲师使用《培训课件》进行培训。
●培训评估,由学员现场填写《培训评估表》,评价现场培训的效果。
●培训专员进行培训评估的汇总,并记录到培训数据表。
●培训专员归档本次培训的相关记录、课件等信息。
4.是否制定了有免培规程吗?有,如培训人员提出已接受过相关课程的培训不想参加相关课程的培训,可以由其本人提交免培申请表并同时提交相关课程已培训证明,经培训专员审查提交的证明属实,该人员可不参加该课程培训。
测试人员cmmi访谈问题-参考
![测试人员cmmi访谈问题-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c2be5ad2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37.png)
测试人员访谈问题公共问题1、你的工作有方针么?(组织级方针)有,在组织级方针资产库中方针要求:1.测试环境尽量模拟用户的真实环境。
2.测试用例必须文档化,并进行技术评审。
3.必须记录BUG,并跟踪BUG状态。
4.严格遵循测试通过准则。
2、你的工作有计划么?有,测试计划(测试目标-测试范围-测试组织与管理-测试工具环境-测试时间-测试用例设计-测试方法以及结论)3、你觉得工作资源够用么?测试用到了哪些工具。
够用、可在工作时间内完成,使用的测试工具LR、禅道4、你的职责明确么?在哪里明确的?明确,在测试计划里明确了测试人员的工作职责。
5、参加过哪些培训?敏捷测试、信息安全、cmmi培训、测试流程和方法培训 EPG:工程过程改进组;6、如何管理你的工作产品?GP2.6配置管理工具通过SVN工具进行配置管理7、你的工作有识别相关干系人员?GP2.7 相关干系人有,测试计划中识别,包括需求人员、开发人员、QA质量保证、PM项目经理、配置管理、高层、客户8、如何监督和控制你的工作?监督和控制我的工作主要是通过测试报告,里程碑报告(参与里程碑会议)9、谁来审计你的工作?如何审计?QA人员审计我的工作,审计内容主要包括我的工作流程是否符合公司规范,工作输出文档是否符合公司要求。
10、高层是否有参与评审你的工作?如何参与评审?有参与、北联技术:刘康北联软件:于跃通过参加里程碑会议以及了解相关文档如测试计划评审,测试报告会提交给高层11、工作有定义么?定义的工作有裁剪么?有,在组织资产库中定义,没有裁剪12、什么时候总结经验教训?里程碑和测试结束的时候做测试总结;13、你有提出过改进建议么?有,建议在系统测试环境中明确必须满足最终客户的要求测试过程尽量模拟现场实际环境,可提高测试质量测试相关问题1、VER (同行评审-验证)和VAL(系统测试-确认)的区别Ver是内部做的评审验证活动,Val是用户参与的评审确认活动2、测试人员参与了哪些评审?参与了需求评审、用例评审、设计评审工作3、测试用例评审如何做的?根据评审计划,进行预评审(将测试用例提前发给相关评审人员,发现问题)正式会议评审(测试用例评审检查单,评审问题记录在评审报告中)评审后修改评审出现的问题,测试人员验证问题,若无问题,此次评审结束。
(完整版)CMMI3访谈问题及答案--组织培训
![(完整版)CMMI3访谈问题及答案--组织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1f1849f027284b73f24250bb.png)
OT模拟访谈问题:1、可否请你描述一下:培训需求怎么获取的?首先我根据公司的计划发展方向和商业目标(详见年度培训计划-培训需求表)拟定相应的培训计划,然后调查所有员工的培训需求,根据培训预算来进行筛选,经过总经理的批准后制定培训计划。
2、可否请你描述一下:培训预算怎么做的?培训预算是公司在上一年的财政年会做出预算的,我在制定完年度培训计划时,需要估算本年度的培训投入成本,再提交总经理确认,总经理同意后才可以的。
3、可否请你描述一下:培训计划怎么做我们在上一年末会作培训需求调查,结合公司的来年业务目标,设定下一年的培训计划;也会有一些突发培训申请提交,这个会做到培训计划中。
培训计划需经过总经理审批。
4、培训是如何做的,做过那些计划参见公司培训流程5、不同的过程域,组织级是否提供过培训是,每年公司会组织进行至少一轮CMMI过程培训,覆盖全部过程域。
2014年已全部做完了。
6、新员工的培训是如何做的根据实际情况说。
7、组织级的培训都做过哪些软件架构师培训、过程体系新版本的推广和发布、有效沟通等。
8、项目级的培训都做过哪些编码规范培训、用户及产品需求内容介绍9、培训的操作流程是什么样的参见《培训过程管控文件》中的5.1、5.2节10、如何监控培训活动每季度结束时进行总结,并向总经理汇报。
每年结束后进行总结,向总经理汇报。
每年公司进行一次内部评估,由EPG对培训过程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11、如何利用数据管理培训效果每次培训结束后会对培训学员进行口头提问打分,并由学员对培训情况进行评价打分,得分低于50分的培训需重新进行。
12、组织级培训可有资产库来帮助有组织级培训库为公司每年培训工作提供参考,每年度结束后,我们也会将本年度培训课件等资料交给EPG审批后纳入组织级培训库。
13、公司是由哪些角色来配合培训14、可否请你描述一下:为了履行你的岗位职责,你接受过哪些培训?你是怎么获知培训信息的?你如何提交你的培训申请?我接受过培训讲师的培训,CMMI培训过程培训。
(完整版)CMMI现场访谈提问应答
![(完整版)CMMI现场访谈提问应答](https://img.taocdn.com/s3/m/f0dd4f19dd88d0d233d46ac6.png)
CMMI最终评审提问单二○一四年三月1CMMI 2级过程域:需求管理REQM1.1 SG1管理需求1.1.1 SP 1.1项目组通过何种方式理解需求?答: 1、项目在获取客户需求中,通过与客户访谈的方式获取需求生成需求记录表,依据需求记录表编写了用户需求规格说明书;2、项目组人员对用户需求说明书进行分析,分析了功能点,形成软件规格说明书;3、项目组与用户一起参与了需求评审会议,对用户需求规格说明书进行了确认,形成了会议纪要,确保了对于需求的含义达成一个相容的共同的理解。
1.1.2 SP 1.2怎样获得对需求的承诺?答: 1、项目对用户需求进行了分析,形成了用户需求规格说明书;2、项目组成员(项目经理、需求人员、设计人员、开发人员、测试人员)与相关干系人一起参加了需求文档的评审,并在评审报告上签字。
1.1.3 SP 1.3如何管理需求的变更?答:1、项目需求的变更活动依据程序文件《变更管理规程》的规定进行管理,用户或项目组成员提出需求变更申请填写需求变更申请表,项目经理获得需求变更之后进行影响分析,填写软件变更申请表;2、变更控制委员会(CCB)对需求变更申请表和软件变更申请表进行评审,讨论变更是否能通过,并形成会议纪要;3、从配置管理员处获取相应的配置项进行变更,变更完成过后进行相应的验证,通过验证之后填写《软件变更报告单》;将软件报告单提交CCB进行批准。
4、项目经理发出基线建立申请,建立相应基线,配置管理员进行审计并发布配置状态。
1.1.4 SP 1.4如何维护需求的双向可追溯性?答:对项目的需求通过需求跟踪矩阵进行双向溯源和管理,先对各个需求做统计,然后在各个阶段做需求维护,对需求的实现,需求的测试,需求的交换和验收都有追溯。
1.1.5 SP 1.5在你的项目中如何确保项目工作与需求的一致?答:1、需求、设计、编码等阶段的评审检查单对项目的工作任务和需求的一致性进行了检查;2、使用需求跟踪3、矩阵对发生变更的需求进行双向溯源。
CMMI3访谈问题及标准答案
![CMMI3访谈问题及标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cecebd3c1ec5da51e270b5.png)
项目经理访谈1.项目介绍 , 自我介绍我叫的是实现XXX,是 XX项目的项目经理。
我们XXXXX,此刻已经结项。
我们项目从XX项目是用 XX开发的 XX系统,目X 年 X 月 X 日开始,到 X 年 X 月 X日结束,成员有XX,XX,XX⋯⋯,说明各自角色。
2.请描绘一下你是怎样做项目计划的?在立项建议书经过审批后,软件事业部部经理筹建项目组,指定 PM和项目成员。
PM向配置主管( XX)和 QA主管( XX)申请了 CM和 QA。
在QA的辅助下, PM参照财产库中的历史数据(北园春收费管理系统),依据立项建议书和合同中商定的工作内容拟订了项目开发计划。
1)依据《软件生命周期模型选择指导书》,使用《软件生命周期模型选择表》选择了本项目的生命周期模型 XX模型,并说明选择原由(选择表中的选择结果)。
2)依据《项目开发过程的选择与裁剪指导书》定义了项目特色,本项目需要X 人开发 X 月,因此是 X 类项目,使用《项目过程定义表》对项目过程进行裁剪,本项目裁剪了 XX活动并填写到《项目开发计划》的误差说明中。
3)PM依据项目的详细状况(如项目较简单,开发周期短,人员少)区分了里程碑。
本项目分 XX 个里程碑(详细说明),确立了每个里程碑的开始结束时间、抵达标记和输出件。
4)对项目所有的工作任务进行分解,记录在《项目开发计划.mpp》。
5)我们使用估量指导书进行了功能点估量。
先算出项目的数据功能点和项目的交易功能点,最后填写数据通讯、性能等 14 条通用特征计算有关复杂性调整因子及总功能点,获得调整后的功能点数,依据组织的生产率拟订本项目的生产率进而算出需要的工作量。
组织级的生产率是1(根据历史经验得来),本项目的是1。
并对各阶段的工作量比率进行了区分,依据各阶段的工作量对工作任务进行了时间分派,形成《进度计划》。
6)依据估量出的工作量进行了成本估量,包含人职薪资、开发环境建设成本、培训成本、公用成本。
CMMI_需求访谈问题及答案
![CMMI_需求访谈问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c0019280975f46526d3e15f.png)
需求访谈1.请说明公司怎样明确需求人员岗位职责?在哪些方面体现?RD、REQM: GP2.4提示:在《软件项目相关角色职责说明书》和《项目计划》的项目体制中明确定义了需求人员的岗位职责。
需求人员主要负责需求的调研、分析、整理需求,编制《用户需求说明书》、《需求规格说明书》。
2.需求方面,公司是否有一些指导的方针?RD、REQM: GP2.1提示:有,公司由EPG负责起草公司组织方针,由MSG审批访该方针,该方针为CMMI 17个过程域分别制作了子方针。
需求的方针是严格控制需求的变更,需求文档要经过严格评审才能提交客户确认。
3.请你描述一下需求阶段分为几个子过程?及主要的工作是什么?RD SP1.1 、SP1.2、SP2.1、SP2.2、SP2.3、SP3.5提示:分为三个阶段;需求调研、需求分析、需求评审确认。
首先编制需求调研计划,然后进行需求调研,形成《客户访谈记录分析表》。
在调研的基础上,完成《用户需求说明书》后经项目组和相关人员评审,高层审批,客户签字确认后。
编制《需求规格说明书》,《需求规格说明书》需经项目组和相关人员(项目经理、设计、编码、测试)评审,评审后由总经理审批,然后交由客户签字确认。
4.你是如何获取项目和产品的需求?有哪些方法?REQM SP1.1提示:主要通过调研的形式,通过和客户的交流,会议交流,客户提供的报表资料等。
常见的方法有直接访谈、场景用例法、原型确认法等。
需求的获取方法在公司的《需求开发指南》中有描述。
5.你是如何对需求分类(功能、非功能)?依据什么进行分类?RD SP2.1、SP2.2;PI SP2.2提示:按功能来分:需求可分为功能性需求和非功能性需求;非功能性需求又分为:用户界面需求,接口需求,软硬件环境需求,项目质量需求(易用性,可移植性,健壮性,性能,效率)等。
6.你是如何标识需求状态的?你采用了什么方法或工具跟踪需求的状态?REQM SP1.4提示:利用《需求跟踪矩阵》标识需求状态。
CMMI3访谈问题列表 for CM
![CMMI3访谈问题列表 for CM](https://img.taocdn.com/s3/m/e0b3a06f168884868762d6c4.png)
CM访谈1.是否有独立的配置管理组?有组织级的配置管理员吗?是的,我既是组织级,又是项目级的配置管理人员。
(林芳即是组织级又是项目级的配置管理员、汪倩媛是项目级配置管理员)2.你是如何知道自己是项目中的配置管理员的?在项目启动会上,由项目经理告诉我的。
3.什么是配置项?配置项是项目中一些重要的工作产品,当需求开发完成后,由我和项目经理共同识别项目中配置项,主要判断标准是:(1)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共同参考的数据,例如《配置管理计划》《质量保证计划》《测试计划》等;(2)当变更发生时,这些数据的变更可能会影响项目中的成本,进度或质量的数据,例如《需求规格说明书》、《概要设计说明书》等。
4.项目中识别了哪些配置项?项目中识别的配置项有:《项目计划书》《质量保证计划》《配置管理计划》《PDP》《项目估算表》《需求规格说明书》《概要设计说明书》《数据库设计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书》《测试计划与用例》《测试报告》《系统安装手册》《用户使用手册》《上线报告》、《验收报告》《源代码》5.你是如何建立配置库的?及如何分配权限?在项目立项后,我会根据《配置管理计划》来建立配置库,项目级的配置库目录结构如下图:注:记下这个图,在访谈的时候到这个目录结构讲出来第一级是项目名称,二级目录分为五个库,分别是:01-编辑区,02-测试区,03-基线区04-管理区05发布区,他们的作用分别是:1、01-编辑区中主要由存放项目中工程过程的数据(包括需求、设计、编码、测试);2、04-管理区主要存放项目过程中管理类的文档(包括周报、周例会、里程碑报告、配置管理、质量保证等),01和04目录这里所有项目组的人都有读,删,写的权限;3、03-基线区主要是将评审通过后的配置项,由配置管理人员纳入到基线库;基线区主要是存放一些项目中重要的工作产品的稳定版本,相当于在公司内部的一个数据发布,这里配置管理人员与高层有进行读,删,写,项目组成员只读权限,4、02-测试区是存放一些内部测试的版本,只有测试人员、配置管理人员有进行读,删,写的权限,其它人员,没有。
CMMI访谈问题集锦
![CMMI访谈问题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c2bbbdb3172ded630b1cb6d1.png)
36
技术解决方案
B
可否请你描述一下:设计是怎么做的成果物是什么如何做详细设计
我们根据设计规约做设计,设计书设计完成后,要做DR,DR发现的问题记录到DR报告书中,并由DR者跟踪知道修改正确。
37
技术解决方案
B
可否请你描述一下:coding怎么做的
根据设计,coding规约,然后coding,自己调试通过,然后CR
30
集成项目管理
A
可否请你描述一下:你是如何获知项目计划的项目计划包含哪些内容
在项目计划评审会议上,我们参与评审;如果项目计划变更、项目经理会再次开会说明。项目计划包含配置管理计划、教育计划、进度计划、风险计划、度量计划、项目体制安排、任务分配、测试计划、评审计划、监控计划等
31
集成项目管理
A
可否请你描述一下:在你的项目中,你使用什么过程来度量和控制你的项目定义过程的性能的
48
配置管理
B
可否请你描述一下:配置管理是怎么做的
项目经理在项目启动阶段就会指定配置管理员,配置管理员识别配置项,制订配置管理计划;然后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根据基线计划建立基线,对于基线化了的配置项,我们要实施变更控制。期间,配置管理员会发布配置项状态报告和基线发布状态报告,从而让所有人员获知配置项状态信息。QA人员会对项目的配置管理状况实施配置审计。
过程和产品的质量保证人员会定期来检查项目组是否遵循组织过程,比如计划是否及时评审,进度是否正常,如果出现偏差,是否有效解决,编码是否遵循编码规约等;他们发现问题,会记录到不一致项表中,发布给大家,我们收到不一致项,项目经理会指定人员解决,QA人员跟踪到不一致项被解决为止。
(完整)cmmi评估测试人员访谈问题集锦
![(完整)cmmi评估测试人员访谈问题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af50fcf0de80d4d8d15a4ff7.png)
系统测试访谈角色定义:系统测试人员姓名: 负责项目:1.是否成立了独立的测试组?测试人员在项目中测试的职责?是,软件开发部有独立的测试组。
测试组包括测试组组长与测试人员.测试组长:编写测试计划,编写系统测试分析报告。
测试人员:编写测试用例,搭建测试环境,在TD中对缺陷进行跟踪管理,进行缺陷统计分析.2.你是如何了解到你是项目中的成员?VER GP2.4 项目中的任务是什么?在立项前收到《立项通知书》,项目经理组织立项会议,明确了项目人员的角色与职责.在项目计划阶段,由项目经理将项目组织架构图及其角色与职责记录在《项目计划》中,以便项目组人员查看.任务:编写测试计划,测试用例,搭建测试环境,进行缺陷统计分析,系统测试分析,通过TD对缺陷进行跟踪管理,进行回归测试,通过对缺陷的分析提出一些建议以及项目中存在的风险等。
3.你参与了哪些方面的同行评审?同行评审流程?我参与了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系统测试计划、系统测试用例的评审。
同行评审包括正式同行评审和非正式同行评审。
同行评审的流程如下:当工作产品完成后,由作者根据《同行评审计划》口头提出评审申请。
由项目经理发出《同行评审通知》,组织评审,准备待评审的工作产品并确认待评审的工作产品是否完成,通知与会人员(专家、主持人、记录者)并确认评审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正式评审的主持人一般由产品研发经理来担任。
在评审会议之前检查工作产品,发现其缺陷,为参加评审会议做准备,并填写《同行评审准备表》。
由项目经理组织该次评审,由主持人和评审组、作者对待评审的工作产品进行评审,评审组参加评审,识别缺陷,提出问题,给出改进建议;主持人给出评审结论和意见,总结整理《同行评审报告》,如果需要复核,主持人制定复核人。
评审人员将评审出来的问题反馈给项目经理;项目经理确认后指派给工作产品作者;工作产品作者根据《同行评审报告》中所记录的问题给予及时的纠正,并确保评审出的问题得到解决。
4.你什么时候开始制定测试计划?是否发生过变更,如何进行变更?NTOA/DXJW/NTIT:在需求阶段后期系统测试工程师根据《项目计划》制定《系统测试计划》其中包含:测试目的,测试范围,测试策略,测试进度,测试进入口准则,出口准则,测试环境,辅助工具,人员安排等内容。
(完整版)CMMI访谈问答实例
![(完整版)CMMI访谈问答实例](https://img.taocdn.com/s3/m/0eda7fc0e518964bcf847cc0.png)
如何理解客户的需求?答:首先,通过参阅客户的相关材料信息,进行需求调研;其次,针对获取的需求信息,进行相关培训;最后,参与需求评审会议,并作出评审记录,以便发布。
哪些人需要理解客户的需求?答:全体项目组成员都需要参与理解客户的需求。
1. Zheng Liu刘征——Project Manager (PM) ,项目经理兼Analysis & Design2. Jiping Wu吴际平——Analysis & Design,需求开发,组员3. Baolin Cheng程宝林——Coding & Development,软件开发,组员4. Tao Luo罗涛——Coding & Development,软件开发,组员5. Xiaofeng Yang杨晓峰——Testing6. Xiaowei Zhu朱晓伟——Configuration Management,配置管理7. Yan Zhou周燕——QA,质量检查如何让项目成员按照需求去遵循完成?答:首先,要给项目组成员培训客户的需求;通过每周例会,全体项目组成员要参与到需求的评审,让组成员对各自负责的需求进行确认。
如何对需求变更进行分析?答:首先得确认是不是由需求引起的变更;其次,再分析变更所产生的影响范围、大小甚至成本等。
哪些人会参与需求变更分析?答:一般受需求变更影响的项目组成员都得参与,必要的话,高层领导以及客户都得参与。
如何在项目中建立、跟踪、维护需求的双向跟踪矩阵?答:建立的话,通常在项目中各个里程碑阶段;而维护需求跟踪矩阵的话,包括需求、设计、编码、测试等;此外,我们主要从横向跟踪一致性与状态,然后再从纵向跟踪完成的进度。
如何处理需求变更对项目的工期或工作量的影响?答:1. 如果是变更的幅度较小,一般通过加班来解决问题2. 如果变更较大,可能会重新调整工期和工作量3. 我们会把变更记录在Project的Mpp中如何去开发客户的需求?答:首先收集客户材料,准备客户访谈单,进行访谈;然后通过现场观摩,整理需求、编写出需求文档等去实现开发需求。
CMMI3访谈问题及答案--CAR(原因分析和解决)
![CMMI3访谈问题及答案--CAR(原因分析和解决)](https://img.taocdn.com/s3/m/a11ffdd1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ed.png)
CMMI3访谈问题及答案--原因分析和解决部分1、如何选择需要分析的对象?(1)过程绩效明显低于组织绩效目标的要求;(2)过程绩效明显低于业界的平均绩效标杆数据;(3)现行过程的定义(执行)有明显可以提高之处。
2、使用了什么方法?请举例说明通过评审、开会等方法例:我们发现需求变更过多影响了项目进度,当影响程度符合组织级的定义时,启动原因分析3、如何分析选择对象的原因?请举例说明通过鱼骨图分析法进行费分析。
例:我们发现需求变更过多影响了项目进度,经过从人、机、法、环等几个方面分析,最终发现是需求人员与客户沟通的频率较少。
4、如何将分析的原因与组织的过程关联起来?遵循组织级的过程与指南进行原因分析5、哪些人受到了影响?项目经理、项目成员、客户6、针对分析的原因提出了哪些行动建议?行动建议记录在《改进建议表》中提出的行动建议:由于在系统上线后,用户在体验中问题较多,经过分析我们最终建议在设计文档中增加用户体验方面的设计。
7、如何分析和选择最终要执行的行动建议?是否有选则准则?(1)利用鱼骨图进行分析,依据准则选择最终要执行的行动建议。
(2)准则:• 不处理造成结果的原因的影响• 实施行动以处理结果的成本• 风险影响• 预期对质量的影响8、有怎样的根本原因分析和解决记录?在《原因分析与解决工作记录》中记录,内容包括鱼骨图分析,产生原因和影响,解决优先级,措施计划,成效分析;9、针对根本原因分析和解决结果识别了怎样的改进建议,如何确保组织中其他项目受益?(1)在设计文档中增加用户体验方面的设计。
(2)在其他项目也执行改进建议的行动方案,跟踪过程并进行结果比较,确认是否受益。
CMMI访谈问题及答案
![CMMI访谈问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2e0b1414791711cc79173b.png)
20
度量与分析
B
21 22
度量与分析 度量与分析
A A
可否请你描述一下:在你项目中,度量数据的确认过程 度量怎么做的?有什么指标?除了质量、成本、进度之外,还要关注什 么,来帮助你的项目管理I
23
风险管理
C
可否请你描述一下:如何识别风险,风险系数是怎么来的?
我们有一个风险列表库,根据历史总结,我们主要在人员、客户沟通、技术、进 度等方面存在一些风险,我们从这些方面识别项目风险。 然后,根据分下发生的可能性和风险发生带来的影响的严重程度,得出风险系数 。 如果风险较多,我们一般跟踪风险系数最大的3到5个风险。 我们有一个风险列表库,根据历史总结,我们主要在人员、客户沟通、技术、进 度等方面存在一些风险,我们从这些方面识别项目风险。 然后我们设定风险缓解计划与跟踪计划,制订风险责任人负责跟踪风险状态。 我们这个项目周期比较短,我们对已经识别的风险基本上每天或者每隔一天跟踪 风险状态,并识别是否有新风险增加。 召开项目终了会议,总结项目经验和教训。并提交项目总结报告给EPG。
A:出现可能性极高;B:A类问题可能出现的 另一种提问方式;C:可能附加追问的问题 ID 1 过程领域 PPQA 问题级别 问题 B 可否请你描述一下:不一致问题(NC)是如何处理的?
回答问题要做到系统、有条理 回答参考 不一致问题需要与当事人和项目经理协商处理措施;如果不能达到统一意见,则 上报高级管理者; 同时根据解决期限,到时实施追踪; 按期无法解决的问题,再次和当事人协商,如果无法达成一致,则逐级上报给适 当的管理者进行解决; 对于近期的确无法解决的NC项,纳入组织课题管理表,在未来的高层会议中进行 分析、决策,项目中的该NC项暂时关闭; 所有NC项需要被跟踪到关闭; 首先做计划,根据计划去检查项目的情况如果发现不一致项,提交不一致项,进 行跟踪,如果不能达成统一意见则上报高级管理者。同时根据解决期限 到时实施 追踪,按期无法解决的问题 再次和当事人协商 如果无法达成一致则逐级上报给 适当的管理者进行解决,对于近期的确无法解决的NC项 纳入组织课题管理表, 在未来的高层会议中进行分析决策 项目中的该NC项暂时管关闭,所有的NC项需 要跟踪到关闭 QA非常有意义,但是也很难,QA工作最重要在于沟通 参与协助项目计划制定; 向项目组提供基于项目过程和规程的咨询和指导; 作为第三方检查项目组的活动、工作产品是否符合组织标准作业过程; 提交不符合项,协助项目组解决; 收集、提出改进意见; 向高层客观报告项目过程、产品等方面的信息; 帮助组织推广标准过程,实现过程改进的目标(今年的过程改进目标就是达到 CMMI L3标准) QA 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 ,QA把找出来的问题作为教训,为什么老是不按规 范做,一次又一次的不按规范做,对这些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定期参加项目例 会,里程碑会议获取项目的数据经验。 参加职业培训 ,多参加一些实践提高自己的能力 对于项目组的检查要客观 公正 项目启动后要先跟项目经理交流,将自己获取的经验教训跟项目经理分享分享, 实际工作根据项项目经理计划制定QA计划。因为只有根据项目经理的计划的具体 数据才能够制定出符合本项目的更合理的QA计划 确保QA的权威性,QA人员就专职的做QA工作,不属于任何项目,还要检查项目配 置人员, 培训人员 ,EPG管理我的 保证有效性;审计及时性;缺陷修复最小代价;
(完整版)CMMI3需求人员访谈加标准答案
![(完整版)CMMI3需求人员访谈加标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bb458f03d8ce2f006623ba.png)
需求人员访谈内容1.如何获取客户需求的?在项目正式立项后,项目经理组织安排需求开发人员,需求开发人员根据《解决方案报告》、初步《项目计划》和《合同》中的技术附件、客户的需求说明,确定需求调研时间及需求获取相关干系人,制定《需求调研计划与跟踪表》,并作为制定“干系人计划”的依据。
在需求开发人员开始进行用户需求调研之前,要进行充分的事前准备。
需要准备的工作包括:1)需求开发人员要提前了解该行业的标准、相关文件、公司规章制度等。
2)需求开发人员确定需求调研方式,具体方式包括:客户主动提供的详细需求说明文档,与用户交谈、参观用户的工作流程、向用户群体发调查问卷、与同行专家交谈、分析已经存在的同类软件产品。
需求开发人员根据选定的调研方式,准备好《用户需求调查单》。
需求调研工作需要需求开发人员和用户协同完成。
一般由客户主动提供详细需求说明文档或者由需求开发人员根据访谈提纲和调研计划,通过会议访谈、电话访谈、相互沟通等多种方式,与用户进行初步需求调查。
调研中要随时做好记录。
事后,填写好《用户需求调查单》,作为原始用户需求,有进行组织会议访谈的要填写会议纪要。
2.如何设计访谈问卷的?或如何设计原型的?公司提供了调研问卷设计的一些原则,主要包括:●要明确问卷调查目的和内容我们在设计调查表时首先要知道自己究竟要想从这份问卷调查表中得到什么样的的答案。
同时要事先计划,才能有利的帮助你设计正确的题目从而得到你想要的结果。
●在设计问卷调查表时,应该尽可能的简单明了简单明了的调查表有利于提高调查效率,不会使被访者那么容易失去兴趣。
●设计问题时,应该注意围绕调查目的切忌问一些无关问卷调查目的的问题,以免让受访者反感。
问题的描述应该清楚,明了,尽量避免晦涩的术语。
●在整个调查表中保持评分选择题的一致性评分选择题,是衡量和对比变量的一种有效手段。
如果你使用1-5评分选择,请一定在调查表中使用同样的评分选择;不同的评分选择,会给受访者带来混淆,由此会影响调查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测试访谈
角色定义:系统测试人员姓名:负责项目:
1.是否成立了独立的测试组?测试人员在项目中测试的职责?
是,软件开发部有独立的测试组。
测试组包括测试组组长与测试人员。
测试组长:编写测试计划,编写系统测试分析报告。
测试人员:编写测试用例,搭建测试环境,在TD中对缺陷进行跟踪管理,进行缺陷统计分析。
2.你是如何了解到你是项目中的成员?VER GP2.4 项目中的任务是什么?
在立项前收到《立项通知书》,项目经理组织立项会议,明确了项目人员的角色与职责。
在项目计划阶段,由项目经理将项目组织架构图及其角色与职责记录在《项目计划》中,以便项目组人员查看。
任务:编写测试计划,测试用例,搭建测试环境,进行缺陷统计分析,系统测试分析,通过TD对缺陷进行跟踪管理,进行回归测试,通过对缺陷的分析提出一些建议以及项目中存在的风险等。
3.你参与了哪些方面的同行评审?同行评审流程?
我参与了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系统测试计划、系统测试用例的评审。
同行评审包括正式同行评审和非正式同行评审。
同行评审的流程如下:当工作产品完成后,由作者根据《同行评审计划》口头提出评审申请。
由项目经理发出《同行评审通知》,组织评审,准备待评审的工作产品并确认待评审的工作产品是否完成,通知与会人员(专家、主持人、记录者)并确认评审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正式评审的主持人一般由产品研发经理来担任。
在评审会议之前检查工作产品,发现其缺陷,为参加评审会议做准备,并填写《同行评审准备表》。
由项目经理组织该次评审,由主持人和评审组、作者对待评审的工作产品进行评审,评审组参加评审,识别缺陷,提出问题,给出改进建议;主持人给出评审结论和意见,总结整理《同行评审报告》,如果需要复核,主持人制定复核人。
评审人员将评审出来的问题反馈给项目经理;项目经理确认后指派给工作产品作者;工作产品作者根据《同行评审报告》中所记录的问题给予及时的纠正,并确保评审出的问题得到解决。
4.你什么时候开始制定测试计划?是否发生过变更,如何进行变更?
NTOA/DXJW/NTIT:
在需求阶段后期系统测试工程师根据《项目计划》制定《系统测试计划》其中包含:测试目的,测试范围,测试策略,测试进度,测试进入口准则,出口准则,测试环境,辅助工具,人员安排等内容。
5.什么时候编制测试用例?依据是什么?如何保证测试用例与需求的一致性?需要同行评审吗?
测试用例开始时间:需求完成以后,测试计划通过评审。
依据: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保证测试用例与需求的一致性:
通过《需求跟踪矩阵》保证测试用例与需求的一致性。
通过同行评审由同行专家把关。
6.测试用例是否纳入测试基线管理?测试用例发生变更的流程?测试用例如何进行标识?
测试用例纳入测试基线管理,测试用例变更流程由测试用例编写人员提出变更申请,由项目经理对需求变更申请书中的需求变更进行分析,填写到《需求变更申请书》。
确认定级,变更按照严重程度,分为I、II、III级变更,变更评审,项目经理审批,执行变更,验证变更的工作产品,重新发布基线。
注:测试的工作产品只有测试计划,测试用例纳入基线管理。
7.什么时候开始搭建测试环境,由谁搭建?如何进行产品的系统测试?PI SP1.2、SP1.3、SP2.1、SP2.2、SP3.1、SP3.2、SP3.3 ; VER SP1.1、SP1.2、SP1.3
系统测试计划与测试用例都通过评审,已经有了被测试的代码后系统测试人员按照系统测试计划中的测试环境搭建测试环境。
在开发人员的帮助下。
包括:硬件环境、软件环境和数据环境。
系统测试人员依据《系统测试计划》及《系统测试用例》进行系统测试。
8.采用了哪些测试方法,进行回归测试吗?VER SP3.1、SP3.2
黑盒测试、手动测试、性能测试(),用户界面测试。
测试范围:功能、用户界面、性能、回归测试,进行回归测试。
回归测试:根据修复好了的缺陷再重新进行的测试,验证以前出现过但已经修复好的缺陷不再重新出现。
9.系统测试的进入和退出准则?VER SP1.1
进入准则:测试计划评审通过;需求文档通过评审;集成测试结束;产生了通过了集成测试后的源程序。
退出准则(完成准则):
项目1:系统测试用例设计已经通过评审。
按照系统测试计划完成了系统测试。
系统测试的功能覆盖率达100%。
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满足产品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要求。
在系统测试中发现的非轻微缺陷已经得到修改并且各级缺陷修复率达到标准。
项目2:测试缺陷关闭率≥99%,并且遗留缺陷中严重缺陷和中等缺陷数为0,或者测试周期结束。
项目3:1、系统功能与用户需求说明书一致;2、功能性测试用例通过率达到100%;3、非功能性测试用例通过率达到95%。
10.测试bug的分类?VER SP3.2
接口,功能,架构,逻辑/算法,其它
11.测试活动中统计哪些数据?MA SP2.3、SP2.4
缺陷的数量,缺陷按照类型、严重程度的分布情况、测试工作量、测试阶段缺陷密度(清除率),测试的工作效率
12.上级如何检查你的工作?PMC SP1.1、SP1.5、SP1.6、SP2.1、SP2.2
通过每周开项目周例会和每周提交的个人周报,项目进度表来查看是否按测试计划完成。
13.QA是如何检查你的工作的?PPQA SP2.1 、SP2.2
定期通过《产品检查列表库》和《过程检查列表库》来检查。
发现问题时上报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跟踪解决之后口头通知QA重新检查,直到问题关闭。
14.你参加了哪些培训?OT SP1.3
CMMI培训,软件工程培训(需求开发,设计,编码等),
技术类:软件测试培训,CMMI概述,TD的使用,SVN的使用
管理类:培训管理,项目管理
商业类:职业礼仪
其它:消防培训
15.是否了解公司的组织过程财富库?OPD SP1.1、SP1.2、SP1.3、SP1.4、SP1.5
通过SVN,路径svn://221.7.40.104/CMMI3中的过程资产了解,
公司的组织过程财富库有12项内容:过程文档体系结构的说明、修订记录表、OSSP裁剪指南、产品检查列表、度量分析数据库、风险列表库、工作环境指南、角色与职责列表、评审检查列表库、软件生命周期说明、术语与缩略语列表、项目活动及文档说明
16. 如何评价组织级的培训过程?如何评价培训专员的工作?
评价组织级的培训过程:我本人就是组织级的培训专员,并且在过程定义阶段组织培训这儿块儿也是有我全权负责,包括过程的定义以及模板的修订都是凭借以往的工作经验。
所以制定出来的工作流程也是按照我们公司的具体情况来的。
通过这本年的推广也证明了这个培训过程是非常适合我们公司的。
评价培训专员的工作:培训专员是严格按照标准过程体系中的规定执行的,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小小的疏忽在所难免。
但总体来说比较满意。
17、有无相关的组织级方针?
答:有组织级过程改进方针。
明确公司过程改进方针。
指导组织内部的过程改进工作,是一切过程
工作的最高纲领。
适用于公司级及公司内部所有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