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及微观选址方法.
风资源评估--宏观选址和微观选址

2011年 2011 年11 11月 月10 10日 日一、风电场宏观选址 二、测风 三、风资源数据处理与分析 资源 与 析 四、微观选址1.基本概念和影响因素 2.基本原则 3 方法步骤 3.方法步骤风电场宏观选址即风电场场址选择。
是在一个较大 的地区内,通过对若干场址的风能资源和其它建设条件 的分析和比较,确定风电场的建设地点、开发价值、开 发策略和开发步骤的过程,是企业能否通过开发风电场 获取经济利益的关键所在。
风能资源(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和其它相关气候条 件、地形和交通运输、工程地质、接入系统、海洋水文 (海上风机)、其它社会政治和经济技术因素。
1、风能资源丰富,风能质量好 所选场址风功率密度等级应在2级及以上等级(10m高度), 详见风功率面密度等级表。
尽量有稳定的盛行风向,以利于机 组布置。
风速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较小,降低对电网的冲击。
垂直风剪切较小,以利于机组的运行,减少机组故障。
湍流强 度较小,尽量减轻机组的振动、磨损,延长机组寿命。
风切变 较大(大于0.2 0 2)或湍流强度超过0.25 0 25,建风电场就要特别慎重 ,应进行详细的载荷分析。
2、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地区发展规划 场址是否已作其它规划,或和规划中的其它项目有矛盾。
3、满足联网要求 联网是风电场实现销售收入的必要条件。
应尽量靠近电网, 减少线损和送出成本。
根据电网的容量、结构,确定建设规模 与电网是否匹配。
风功率密度等级表4、具备交通运输和施工安装条件 港口、公路、铁路等交通运输条件应满足风电机组、施工机 械和其它设备、材料的进场要求。
场内施工场地应满足设备和材 料的存放、风电机组吊装等要求。
4、保证工程安全 避免洪水、潮水、地震和其它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等对工程 造成破坏性的影响。
5、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 避开鸟类的迁徙路径、侯鸟和其它动物的停留地或繁殖区。
和居民区保持一定距离,避免噪声、叶片阴影扰民。
风资源评估与风电场选址相关知识讲解

第二节 风电场宏观选好的地区 1) 年平均风速较高 2) 风功率密度大 3) 风频分布好 4) 可利用小时数高
第二节 风电场宏观选址
宏观选址主要条件
2.风向基本稳定 主要有一个或两个盛行风向(盛行风向
第三节 风电场微观选址
微观选址原则: 三、风力发电机组排列方式
2.当场地为多风向区,机群一般采用“田”型 或圆形分布。风机间距10~12倍风轮直径。
3.对于复杂地形,要根据实际地形选址。
风资源评估与风电场选址 相关知识讲解
主要内容
风能资源的评估 风电场宏观选址 风电场微观选址
第一节 风能资源的评估
风能资源评估步骤 1.资料收集及分析 2.风能资源普查分区 3.风电场宏观选址 4.风电场风况观测 5.风力发电机组微观选址
第一节 风能资源的评估
一 、
1.资料收集及分析
风
从地方气象台收集气象、地理及地质数
气流流经孤立山丘时主要形式是绕流运动,山 丘与盛行风向相切的两侧上半部是最佳位置,其 次是山顶,应避免在背风面布机。
第三节 风电场宏观选址
复杂地形微观选址原则: 3、海陆对风的影响
由于海面摩擦阻力比陆地要大,在气压梯度相 同的条件下,低层大气中海面上的风速比陆地大 。近海风能潜力比陆地大50%左右。
资 源 评
析结果,对风电机组具体位置进行定位 排布。
估
步
骤
第一节 风能资源的评估
一 、
风能资源评估参数
风 1.平均风速
能 资
2.风功率密度
源 3.主要风向
评 估
4.年风能可利用时间
步
骤
风能发电项目的风能资源评估与选址分析

风能发电项目的风能资源评估与选址分析随着能源危机的不断加剧,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变得尤为重要。
其中,风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备受关注。
风能发电项目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风能资源的评估和选址分析。
本文将探讨风能资源评估的方法和选址分析的要点,以期为风能发电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参考。
一、风能资源评估方法风能资源评估是指对特定区域内的风能资源进行测量、分析和预测的过程。
以下是常用的风能资源评估方法:1. 气象测量法气象测量法是最常见、也是最简单的风能资源评估方法之一。
通过对特定地区的风速、风向和风功率的实测,来评估该地区的风能资源情况。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成本低廉、操作简单,但缺点是需要长期连续的测量数据,且受局地气象条件的影响较大。
2. 数值模拟法数值模拟法是通过建立复杂的数学模型,对风场进行模拟和计算,从而评估风能资源。
这种方法可以预测任意地点的风能资源情况,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但缺点是需要大量的计算和高超的数学建模能力。
3. 遥感技术法遥感技术法是通过卫星遥感数据和其他遥感手段,对大范围的风能资源进行评估。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覆盖范围广,无需人工操作,但缺点是精度相对较低。
二、选址分析的要点风能发电项目的选址分析是在风能资源评估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点:1. 风能资源丰度选择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是风能发电项目成功的关键。
根据风能资源评估结果,选取平均风速较高且风能资源稳定的地区进行建设。
2. 土地条件选址时需要考虑土地的可利用性和稳定性。
避免选择有限制的土地,如农田、水源保护区等。
同时,要确保土地的承载能力能够满足风力发电机组的负荷要求。
3. 周边环境周边环境的影响也是选址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要避免选择生态环境敏感的地区,如鸟类迁徙路线、野生动物栖息地等。
同时,要考虑与周边居民的距离,避免对其日常生活造成干扰。
4. 市场需求选址时要考虑当地的电力市场需求。
如果选址地区附近有大量电力需求,将有利于风能电站的建设和电力的销售。
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与选址

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与选址风电场的风能资源评估和选址是风电场项目建设的重要环节。
风能资源评估是指对潜在风电场区域的风能资源进行定量评估,以确定该区域是否适合建设风电场,以及风电场的规模和发电量预测。
选址则是根据风能资源评估的结果,从多个潜在风电场区域中选择最合适的位置来建设风电场。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风能资源评估是风电场建设的基础。
风能资源评估需要获取多年的风速、风向和风时数等相关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通过建立气象测量站、安装风能资源测量设备等方法进行数据采集,以获得准确可靠的风能资源信息。
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可以得出风能资源的空间和时间分布规律,确定风电场区域的适宜性。
其次,风能资源评估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风能资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地形地貌、气象条件、植被覆盖等。
地形地貌对风的流场和风速分布有重要影响,如山地和河谷地形会产生地形通道效应,增强地区的风能资源。
气象条件包括大气压力、温度、湿度等,对风速和风向都有影响。
植被覆盖会影响气流的摩擦,从而对风能资源产生影响。
因此,在风能资源评估中,需要考虑这些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风电场的最佳选址。
再次,风能资源评估需要进行风能资源的统计和分析。
通过对风能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得出风速、风向和风时数的频率分布,从而确定风能资源的质量和可利用程度。
根据不同的风能资源条件,可以根据风机的额定功率和曲线来计算风机的发电效率,并预测风电场的发电量。
同时,还可以通过气象模型和风能模型的建立,对风能资源进行空间和时间的模拟和预测。
最后,选址是在风能资源评估的基础上进行的。
根据风能资源评估的结果,选择最具潜力的风电场区域进行深入研究和评估。
选址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土地利用、环保要求、电网接入等。
同时,还需要进行经济评估和社会评估,分析风电场项目的发电成本和社会影响,以确定最合适的选址方案。
总之,风能资源评估和选址是风电场项目建设的重要环节。
风电场资源分析和微观选址

风电场资源分析和微观选址一、风电场资源分析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风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企业的重视。
风电场的建设对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在风电场建设过程中,如何合理选择和布局风电机组,以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风电资源的角度出发,对风电场的资源分析和微观选址进行探讨。
我们需要对风电资源进行详细的分析。
风电资源主要包括风速、风能密度、风向等参数。
风速是指单位时间内风流经过某点的水平距离,通常用米/秒(m/s)或千米/小时(km/h)表示。
风能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的风能总量,通常用瓦特/平方米(W/m2)表示。
风向是指风的来向,通常用12方位表示。
这些参数对于风电场的建设和运营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们直接影响到风电机组的出力和发电效率。
在进行风电场资源分析时,我们需要考虑到地理、气候、地形等因素。
例如,在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风速较大,但风能密度较低;在低纬度地区,阳光辐射强烈,地面受热迅速,风速较小,但风能密度较高。
因此,在选址时,我们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确定最佳的风电场布局方案。
二、风电场微观选址在风电场资源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还需要对风电场的微观选址进行详细探讨。
微观选址主要涉及到风电机组的数量、布局方式、输电线路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注意事项:1. 风电机组数量的选择:风电机组的数量应根据风电场的总装机容量、年发电量需求以及当地的电力市场情况来确定。
一般来说,风电机组的数量越多,年发电量越高,但投资成本也相应增加。
因此,在确定风电机组数量时,需要充分考虑投资回报率和经济性。
2. 风电机组布局方式:风电机组的布局方式主要有集中式和分散式两种。
集中式布局是指所有风电机组都安装在同一区域内,这种方式可以简化输电线路的设计和管理,降低投资成本。
但是,这种方式可能导致部分地区的电力供应过剩,影响电网稳定性。
【计鹏原创】中尺度微观选址及风能资源评估

【计鹏原创】中尺度微观选址及风能资源评估在电力行业,大数据是一个更为广义的概念。
单纯的测风数据不能称之为大数据。
测风大数据可以理解为在风电的整个生命周期内与其相关的一切数据的集合,可以是气象数据,或者是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等环节产生的各种类型的数据。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中尺度数据在微观选址和风能资源评估中的应用。
一、中尺度微观选址(1)微观选址途径1)全国已经建成了很多风电场。
有些风电场附近还有未开发的区域。
根据已建风电场的发电情况,判断新风电场的开发前景。
2)有些地区已进行过风能资源的调查。
可向有关部门如发改委、气象部门、专业咨询单位、电力部门或建设经验丰富的人士咨询。
3)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和部分省区的有关部门绘制了全国或地区的风能资源分布图,按照风功率密度和有效风速出现小时数进行风能资源区划,标明了风能丰富的区域,可用于指导宏观选址。
4)中尺度模拟?省时省力又准确。
(2)中尺度风电场选址图中区域1:80m高度风速约为5.5~6.0m/s,可开发容量约150~200MW;区域2:80m高度风速约为6.0~6.5m/s,可开发容量约200~300MW;区域3:80m高度风速约为6.5~7.0m/s,可开发容量约300~450MW;区域4:80m高度速约为5.0~5.5m/s,可开发容量约100MW。
建议开发顺序为:区域3>区域2>区域1>区域4。
(3)中尺度测风塔选址在完成宏观选址确定开发区域后,以CFD降尺度得到的高分辨风图谱为基础,优化测风塔位置,提高测风塔的代表范围。
二、风能资源评估传统的风资源评估基本流程如下图所示:目前在风能资源评估中会遇到一些问题:(1)测风塔不具备代表性;(2)测风塔设立不满一年;(3)气象站资料不全,与气象站相关性比较差但是又由于项目工期紧张,急于核准,需要做风能资源评估,这时可以利用中尺度数据进行风能资源评估。
例如测风3—6个月后,通过中尺度计算得到的风速时间序列和实测的风速时间序列,倒推出树立测风塔之前若干月或若干年前测风塔位置的风速、风向、气温、大气压等风资源参数时间序列,为加快可研编制进度和项目执行决策速度提供数据支持。
风电场选址与风能资源评估方法综述

风电场选址与风能资源评估方法综述随着对可再生能源日益重视,风能作为一种清洁、可持续的能源形式备受关注。
在风能发电项目中,风电场选址和风能资源评估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综述风电场选址与风能资源评估的方法和技术。
风电场选址是指根据地理环境、气象条件、土地利用、法律法规等因素,确定适合建设风电场的地理位置。
选址工作的目标是选择最佳的地理位置,以最大限度地发挥风能的利用效益。
选址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 风能资源分布:合适的风能资源是风电场建设的前提条件。
风能资源的分布需通过气象站数据、遥感数据、实地测量等手段进行评估,以确定适合建设风电场的地区。
2. 地形与地貌:地形和地貌特征对风能的利用有重要影响。
山脉和海岸线等地形特征会形成地理独特的风道,使得风能更加丰富。
因此,在选址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地形与地貌因素。
3. 土地利用和环保要求:选址时需要考虑土地的合理利用以及相关环保法规的要求。
低生态敏感性地区和空旷地区通常更适合建设风电场,因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
风能资源评估是评估特定地区的风能资源量和潜力。
风能资源的评估工作对于风电场的建设和运营至关重要。
以下是常见的风能资源评估方法:1. 数值模拟方法:通过建立数值模式,模拟风场内的风速和风向。
该方法基于大气物理学原理,可以利用气象数据、地形数据等参数进行模拟,得出该地区的风能资源分布情况。
2. 实测方法:通过安装风能测风塔和风能测量仪器,在特定地点实时测量风速和风向。
实测方法可以提供准确的风能资源数据,但成本较高,时间较长。
3. 统计学方法:通过收集历史气象数据,分析风速和风向的变化规律,推断该地区的风能资源潜力。
统计学方法相对简单且成本较低,但对于新建风电场可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4. 遥感方法:通过使用卫星或无人机获取风能资源数据。
遥感方法可以覆盖大范围的地区,对于选址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该方法结合了多源数据,提供了全面的评估结果。
综合以上方法,选择合适的风电场选址与风能资源评估方法可以为风能发电项目的成功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浅析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及微观选址方法

浅析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及微观选址方法
师俊峰
【期刊名称】《科技创新与应用》
【年(卷),期】2011(000)006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能源的需求也是与日俱增,其中各个行业对于电能的需求不断的增加极大的增加了电力供应部门的压力。
随着风电技术的不断进步,风力发电场的建设增加了电能的供应,极大的缓解了电力供需的矛盾,而且风力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取之不尽,在发点的过程当中不会产生污染,因此在近年来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
在建设风力发电场的时候首先要对风能资源进行有效的评估,从而确保风力发电场能够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文章对风力发电场风能资源评估以及微观选址方法进行了探讨。
【总页数】1页(P12-12)
【作者】师俊峰
【作者单位】中电投电力工程有限公司,上海20023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614
【相关文献】
1.高原峡谷风电场微观选址方法研究
2.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及微观选址
3.高海拔山地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浅析
4.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及微观选址方法
5.复杂地形风电场微观选址方法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风资源评估与风电场选址

风资源评估与风电场选址风资源评估是指对于一些特定地区的风速、风向、风能密度等参数进行测量和分析,以确定该地区的风能资源丰度和可利用程度。
风资源评估的目的是为了确定风电场建设是否具备经济可行性和技术可行性。
下面将分别介绍风资源评估的方法和风电场选址的考虑因素。
风资源评估的方法主要有现场测量、统计学分析和数值模型模拟三种。
现场测量是通过在特定地点建立测量站点,安装风速测量仪器对风速、风向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
这种方法直接、准确,但成本较高,周期较长。
统计学分析是基于历史气象数据,通过统计分析方法对风速数据进行处理,得出该地区风能资源的丰度和分布规律。
数值模型模拟是利用计算机模型对大气动力学、地形等复杂因素进行计算和仿真,以得出风资源的具体参数和分布情况。
这种方法需要大量数据和复杂算法,但结果可靠性较高。
风电场选址是在进行风资源评估的基础上,根据一系列的考虑因素和条件,确定最佳的风电场建设位置。
风电场选址的考虑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风能资源的优势,即风速较高、风能密度较大的地区,通常为优先选址的对象;二是电力网络的接入条件,即选址地区是否有可靠的电力输送和接收能力;三是土地使用条件,即选址地区的土地是否适合风电场的建设和运营;四是环保要求,即选址是否符合环保政策和规定;五是政策和经济因素,即选址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政府对于风能开发的扶持政策和经济利益。
在实际的风电场选址工作中,需要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和条件,并进行综合评估和权衡。
常用的方法包括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和GIS技术等。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将多个因素和指标按照重要性进行排序和权重分配的方法,通过构建层次结构模型和判断矩阵,得出最终的选址结果。
模糊综合评判法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评价方法,将多个因素的评价指标进行模糊化处理,得出最终的选址结果。
GIS技术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空间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方法,通过建立空间数据库和空间分析模型,得出最佳的风电场选址结果。
风能发电技术的风资源评估与场址选取

风能发电技术的风资源评估与场址选取随着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风能发电技术正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然而,要实现高效的风能发电,必须先进行风资源评估与场址选取的工作。
本文将探讨这一重要的前期准备工作,介绍评估方法和选址要点。
一、风资源评估风资源评估是确定适合建设风力发电项目的关键步骤之一。
它需要收集并分析历史气象数据和风能观测数据,以确定风速和风能的可利用程度。
在评估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气象数据分析通过获取历史气象数据,分析长期平均风速、风向、风能密度等信息。
这些数据可以从当地气象站点或近期进行的风能观测项目中获取。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到风能资源的分布特征和潜在能量。
同时,还需综合考虑区域的地理特征,如地形、海拔高度等对风场的影响。
2. 气象模型模拟基于气象数据和区域的地理特征,可以使用气象模型对风场进行模拟。
常用的模型包括数值天气预报模型和计算流体力学模型。
通过模拟计算,可以获得更为精确的风场信息,为对场址进行评估和选取提供依据。
3. 风能资源评估综合分析气象数据和模拟结果,进行风能资源评估。
评估过程中,除了考虑风速和风能密度等参数外,还需要确定风向、变化范围等因素。
这些评估结果将有助于确定风能发电项目的可行性和预期发电量。
二、场址选取基于风资源评估结果,选取合适的场址对于风能发电项目的成功实施至关重要。
在场址选取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1. 地理条件场址的地理条件对风能发电的效益有很大影响。
优选的场址应位于开阔地区,远离建筑物和地形障碍物。
同时,需要考虑到地质条件,确保建设风力发电机组的地基安全可靠。
2. 经济可行性选取经济可行的场址对项目的运营和维护至关重要。
考虑到建设成本、输电线路以及场址周边基础设施等因素。
同时,还需考虑项目在未来的收益潜力,确保投资回报合理。
3. 环境影响选址时,需要充分考虑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对鸟类迁徙、生态系统和景观的影响等。
合理评估并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确保项目与周边环境协调发展。
风电场风资源评估与选址交流

风电场风资源评估与选址交流
不能有空白
一、风资源评估
1.1风资源的测量
由于风电机组发电需要满足风速的要求,因此风资源评估的重点是对
风资源的测量。
在风电场的建设初期,要想了解建设区域风资源的空间分
布和时间动态变化特征,就必须对其进行测量。
在评估区域内,需要采用
不同高度的低级风速测量仪,4英尺,20英尺或40英尺处测量风速。
可
以通过计算空间均值和时间均值来获得风资源的月平均风速,以及风速的
最高峰值和最低峰值。
1.2风资源的模拟
在执行建设前,通过大气科学信息的模拟建立风动力学模型,评估出
一个区域风能发电的空间变化特征,可以分析出风能发电的贡献、风能发
电的空间布局和定位的风电机组数量,为风能发电规划提供参考。
二、风电场选址
2.1风资源分析
首先,要选定一个适宜的选址区域,以一维航线探测、二维航线探测
或三维航线探测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
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区域平均风速、平均密度、风资源分布及季节变化等信息,以便比较其他选址区的风资源
水平,从而确定更有利的选址区域。
2.2风电场的环境评估。
风电场微观选址报告

风电场微观选址报告1. 简介风电场是利用风能转化成电能的发电设施。
选址是建设风电场的重要环节,对于风电场的运营和发电效益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微观选址的角度,介绍风电场选址的步骤和考虑因素,以期为风电场选址提供指导。
2. 选址步骤2.1. 收集地理信息在进行风电场选址之前,首先需要收集地理信息。
这包括风能资源、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等方面的数据。
风能资源数据能够提供不同地区的风能潜力,以便进行初步筛选。
地形地貌数据可以帮助识别合适的地区,例如平坦地区和高海拔地区。
土地利用数据可以提供用于风电场建设的可用土地的信息。
2.2. 评估风能资源评估风能资源是风电场选址的核心步骤之一。
通过利用风能测量设备,收集风速、风向等数据,并进行风能资源评估。
根据风能评估结果,可以确定哪些地区的风能资源更为丰富,有利于风电场建设。
2.3. 确定电网接入条件风电场的发电需要与电网进行连接,因此电网接入条件是选址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需要评估电网的输电能力、电网的稳定性以及与电网接入的成本等因素。
只有当电网接入条件满足要求时,才能进行风电场建设。
2.4. 考虑环境因素风电场建设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考虑环境因素。
这包括对野生动植物的影响、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对周边居民的影响等。
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并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以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2.5. 综合评估和选择根据以上步骤所得到的数据和信息,进行综合评估和选择。
综合考虑风能资源、电网接入条件、环境因素等各个因素,并根据优先级制定一个评估模型。
通过评估模型,对各个候选选址进行评分,最终确定最适合建设风电场的微观选址。
3. 考虑因素3.1. 风能资源风能资源是选择风电场选址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到风电场的发电效益。
需要考虑风速、风向、风能密度等因素,评估风能资源的丰富程度。
3.2.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对风能的利用有着重要的影响。
平坦的地区和高海拔地区通常更适合建设风电场,因此需要考虑地形地貌对风能资源的影响。
海上风电项目开发中的风能资源评估与选址策略

海上风电项目开发中的风能资源评估与选址策略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海上风电项目成为各国政府和能源开发商的关注焦点。
作为一种高效且环保的能源来源,海上风电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然而,海上风电项目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合理而准确的风能资源评估和选址策略。
本文将探讨海上风电项目开发中的风能资源评估与选址策略,并提供一些建议和方法以帮助项目开发商在此领域取得成功。
首先,风能资源评估是海上风电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准确评估区域内的风能资源可以帮助开发商确定可行性,预测项目的发电量和收益,并进行长期运营规划。
风能资源评估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收集风能数据。
这包括在已有文献和观测站收集现有风能数据以及在项目所在区域自行测量风速和风向。
通过收集多年的风能数据,可以获得可靠的风能资源情况。
第二,建立风能模型。
利用所收集的风能数据,可以建立适用于项目区域的风能模型。
这些模型可以用于预测未来风能资源的变化趋势,并为项目规划提供依据。
第三,评估风能资源可利用性。
通过分析风能模型和其他因素,如地形、气象条件等,可以评估出项目区域的风能资源可利用性。
这也将有助于优化风能涡旋机组的布局和项目的整体设计。
除了风能资源评估,选址策略也是海上风电项目开发中的重要环节。
选址策略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项目的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一些可以考虑的选址策略:首先,考虑风能资源丰富的区域。
选择风能资源条件良好的海域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项目的发电效果和收益。
这需要综合考虑区域风速、风向和稳定性等因素,选择最佳的区域。
第二,评估水文和地形条件。
海上风电项目在选择区域时,还需要考虑到水文和地形条件对光电装置的影响。
例如,选择在潮汐湾或洋流较强的地区可能会对项目的发电效果产生积极影响。
而选择水深较浅的区域可能更有利于项目的施工和维护。
第三,考虑环境影响和生态保护。
海上风电项目开发商需要评估项目对周边环境的潜在影响,并采取措施减少生态破坏。
风电场资源分析和微观选址

2、发电量计算
电量计算
• 根据微观选址现场工作情况,对初步布机进行调整,通过厂家安全性复核
最终布置 后,提出最终布机机位,作为征地手续和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的基础。
• 选择计算模型,收集风机功率曲线、推力系数,准备测风数据、地形图等
软件建模 输入资料,设置粗糙度、分辨率。
• 控制与偏航折减修正、湍流折减修正、叶片污染折减等折减系数取值。
特殊山地地形可能存在负切变。 平原地区可能存在较大风切变,选
取较高轮毂高度可提高经济性。
1、风能资源评估
平均风速
风速反映风电场风能资源优劣。 风速一般分析年内、日内变化趋势。
1、风能资源评估
平均风速
1、风能资源评估
风向
风向对机组布置方式影响较大。 风向一般判定标准为集中或分散。 风能分布一般与风向一致,对风电
3、风电发展现状
全球现状
2019年全球陆上风电仍保持稳步增长态势,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速度不一。 ➢ 中国和美国装机仍然领跑全球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分别为21.9GW和7.6GW。 ➢ 欧洲区域陆上风电发展速度有所恢复。2019年欧洲陆上新增风电装机容量18.1GW,
同比提高48%。 ➢ 非洲、中东、拉丁美洲的风电市场发展不断加快。
2、发电量计算
简单地形风机布置
敏感因素少的 平原地区
一般在新疆、内蒙等三北地区,基本无制约因素 风资源分布均匀 按行列规则布置,沿主能方向拉大间距
低山丘陵
风资源分布有一定差异 在资源较好的区域布置 布置在山脊区域,垂直主风向间距在2D左右
2、发电量计算
复杂地形风机布置
限制因素较多 的平原区域
河南、山东、安徽等平原地区,居民点、高压线等 较多,按要求进行避让。注意基本农田。 风资源分布均匀
陆地风电项目的风资源评估与选址策略

陆地风电项目的风资源评估与选址策略随着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增加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得到了广泛应用。
陆地风电项目的风资源评估和选址策略对于风电项目的成功建设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陆地风电项目的风资源评估和选址策略。
一、风资源评估风资源评估是风电项目的第一步,它的目的是确定特定地区的风能资源潜力。
以下是常见的风资源评估方法:1. 无人机遥感技术无人机遥感技术是一种高效、准确的风资源评估方法。
通过无人机搭载的风速仪、气象仪器和相机等设备,可以获取大量的风速、风向、空气密度等数据,进而分析评估该地区的风能资源。
2. 测风塔方法测风塔方法是一种传统的风资源评估方法。
通过在选址地区建造测风塔,安装风速仪等设备,可以观测、记录并分析长期的风能数据。
这种方法可用于评估地区的年平均风速、风能产量等参数。
3. 数值模拟方法数值模拟方法是一种基于数学模型的风资源评估方法,通过计算机模拟风场,预测风能资源的分布和变化。
这种方法可以根据地理、气象等因素,快速、准确地评估风能资源。
二、选址策略选址策略是指根据风能资源评估结果,选择适合建设风电项目的地点。
以下是常见的选址策略:1. 风能资源充足性选址时应首先考虑风能资源的充足性。
一般来说,年平均风速大于每秒4米以上的地区被认为风能资源丰富。
此外,对风能资源的波动性和稳定性也应进行评估。
2. 地理条件地理条件是另一个重要的选址考虑因素。
选址地区应具备平坦的地质条件,以便更容易施工和维护风力发电机组。
此外,选址地应远离山脉、高楼大厦等障碍物,以减少风能损失。
3. 电网接入条件电网接入条件是选址时需要考虑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选址地区应具备稳定的电力输送能力,以确保风能能够有效地输送到电网中。
4. 社会与环境因素选址地区的社会和环境因素也是需要考虑的。
选址时应避免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环境质量,以免引起社会和环境问题。
5. 经济可行性最后,选址决策需要考虑经济可行性。
风能资源评估与风电场选址要点

风能资源评估与风电场选址要点随着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风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资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在风能发电的过程中,风能资源评估和风电场选址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对于提高风电场的发电效率和减少投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介绍风能资源评估和风电场选址的要点。
一、风能资源评估风能资源评估是确定风能资源潜力和评估风电发电量的过程。
以下是风能资源评估的主要要点:1. 数据收集与分析风能资源评估的第一步是收集和分析相关的地理、气象和气候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地形地貌、地表粗糙度、高度、平均风速、风向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深入分析,可以得出风能资源的分布特征和潜力。
2. 风能测量和模拟为了更精确地评估风能资源,需要进行实地的风能测量。
通常使用的方法是在风电场选址区域设置测风塔,通过测风塔上的风速计和风向计记录并分析风能数据。
此外,还可以借助气象模型进行风能资源模拟,预测风电发电量。
3. 系统分析与评估基于收集到的数据和测量结果,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估,包括统计学分析、风能潜力评估和风电发电量预测等。
通过综合评估风能资源的可利用性和稳定性,为风电场选址提供科学依据。
二、风电场选址要点风电场选址是根据风能资源评估的结果,在具备较优风能资源的区域内选择适合建设风电场的地点。
以下是风电场选址的主要要点:1. 土地资源评估首先需要评估选址区域的土地资源情况,包括土地利用类型、土地所有权、土地复垦成本等。
同时还需考虑选址区域的地理条件,如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等,以确保建设风电场的可行性。
2. 周边环境评估风电场选址应综合考虑周边环境因素,包括但不限于生态环境、居民用地、交通运输等。
要确保风电场的建设和运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并遵循相关的环境法规和规定。
3. 电网接入条件选址时还需考虑电网接入条件,包括输电能力、变电站容量、电网稳定性等。
确保风电场能够顺利接入电网,实现电能的有效输送和利用。
4. 社会接受度和政策支持考虑到风电场通常需要与社区和当地政府合作,选址时需评估社会接受度和政策支持情况。
风电场选址与风力资源评估

风电场选址与风力资源评估随着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风电场的选址和风力资源评估变得越来越重要。
风电场的选址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地理条件、气象环境、土地所有权等。
风力资源评估则是确定风电场的发电潜力,为开发商提供有关风速、风向和风能密度等数据。
首先,风电场的选址需要考虑地理条件。
在选择风电场位置时,地理条件起着关键作用。
一般来说,适宜的地理条件包括平坦开阔的地形、无人工障碍物(如建筑物、山脉等)的地区,以便风能利用效率最大化。
此外,还需要确保选址周围没有重要的生态保护区、水源地、文化遗址等。
其次,气象环境是风电场选址的重要考虑因素。
气象数据对风电场的运营和发电量的预测起着关键作用。
为了准确评估风力资源,需要收集多年的气象数据,包括风速、风向和风能密度等。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气象测量站、卫星遥感和风力发电机上的传感器等方法获取。
同时,还要考虑有关温度、湿度和大气压力等气象参数的数据,以便更好地评估风力资源。
另外,土地所有权也是风电场选址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选择风电场位置时,需要与土地所有者进行协商,并取得必要的土地使用权。
这涉及到土地使用合同的签订、土地收购或租赁等程序。
此外,还需要对土地所有权进行详细的调查和核实,以确保选址过程的合法性和可行性。
风力资源评估是确定风电场发电潜力的过程。
为了评估风力资源,需要收集和分析各种风速数据,包括平均风速、最大风速、最小风速等。
同时,还需考虑地区的风向变化,以确定风电机组的朝向和布局。
为了准确评估风力资源,需进行长期的数据采集和分析。
采集数据的方法包括安装风速测量设备、收集气象站数据和运用卫星遥感技术等。
同时,还需要进行地面观测和仿真模拟,以了解风力资源的时空分布情况。
除了风力资源评估之外,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对风电场的影响。
其中包括风电机组的噪音和视觉影响、对鸟类和其他野生动物的影响、电网接入能力、与当地社区的关系等。
为了更好地预测风能发电量,可以使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仿真。
风资源评估与风电场选址讲义(精品)

微观选址原则:
一、平坦地形
在风电场区及周围5km半径范围内其地形高度差小 于50m,同时地形最大坡度小于3度。一般对于 场址的盛行风的上风向没有大的山丘和悬崖之 类的地形,仍可作为平坦地形来处理。
平坦地形微观选址原则:
1、粗糙度与风速的垂直变化
平坦地形同一高度上的风速视为均匀分布,可直接 利用风速切变关系直接计算。提高机组功率的 唯一方法即增加塔架高度。
宏观选址主要条件
3.风速变化小 尽量不要有较大的风速日变化和季节变化。
4.风垂直切变小 要考虑因地面粗糙度引起的不同风速廓线。在风机
高度范围内,如风垂直切变非常大,对机组运 行十分不利。
宏观选址主要条件
5.湍流强度小
风机上游障碍物产生的无规则的湍流会使机组产生 振动、受力不均。所以选址时尽量避开粗糙地 面和高大建筑物。一般轮毂高度应高出障碍物 8~10m以上,距障碍物的距离为5~10倍障碍物 高度。
一2.风能资源普查分区 、 以整理得到的气象数据为依据,按标准划分风能 风 区域及其风功率密度等级,初步确定风能可利用 能 区。 资 源 评 估 步 骤
一3.风电场宏观选址 、 根据风能资源普查结果并结合现场踏勘,对初选 风 的风能可利用区的地形地貌、地质、交通、电网 能 及其他外部条件进行评估比较,结合选择最合适 资 的区域。 源 评 估 步 骤
要选择在地貌单一地区,扰流影响小。要考虑所选 区域内的土质是否适合挖掘建设施工。要有该 地区详细的水文地质资料并依照工程设计标准 评定。要远离人口密集区、地震带、火山频发 区,及具有考古意义、军事意义等特殊地区。
微观选址是在宏观选址中选定的小区域中确定机组 具体位置,使整个风电场具有较好经济效益。 国内外风电工程实践表明,由于风电场选址的 失误造成发电量损失和维护费用的增加,远大 于对场址详细勘察的费用。因此,风场选址至 少应具备一年以上的测风数据。
风能资源评估方法讨论与风电场选址评价

风能资源评估方法讨论与风电场选址评价作者:王冲来源:《科学与财富》2019年第08期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我们已经全面进入了电气时代,电力资源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满足人们日益上升的电力资源需求,风力发电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通过风力资源进行发电,不但可以为人们提供足够的电力资源供应,还具有低碳环保的特点,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要求。
为了促进风力发电发展进步,本文对风能资源评估方法和风电场选址进行具体的研究分析,希望可以为风能资源今后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风能资源;评估方法;风电场;选址评价为了对风能资源评估方法和风电选址进行研究,本文以实际案例进行研究,以风电场的选址为研究内容。
首先对该区域进行风能资源的评价工作,然后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最后进行风力发电等级的判断工作,最后根据前期的工作总结出具体的风电选厂流程。
1 风能资源评估的基础理论方法1.1 风资源测量和评估的基本概念我们在对风力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之前,首先需要对风力资源的进行相应的评估工作,主要是对风力的储量进行研究。
在对某个区域进行风力资源的评估工作是,可以对该区域的风力情况进行分析。
风力情况可以简称为风况,为了保证区域内风力发电具有足够的发展潜力,我们可以对该区域的风况进行合理的测量。
国家在进行风力发电的建设工作时,首先需要进行风力发电的选址,主要是对当地风况的测量,来决定该区域是否适合风力方电厂的建设工作。
随着风力发电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国家对于风力发电项目的重视程度不断上升。
我们可以通过风力资源的测量对各个地区的风储量进行了解,选择风储量较大的区域进行风力发电厂的建设,可以保证风力发电厂的经济效益。
现阶段我国风资源测量主要通过测风塔和气象台,将获得的数据进行合理的整理和分析工作,可以评估出区域内的风力资源储量。
风虽然是一种看不见也摸不到的能量,但是具有方面和大小,为了保证风资源测量的合理性,我们需要从这两方面进行风能资源的测量和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及微观选址方法2017-07-21
科技论坛
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及微观选址方法
高兴建
(黑龙江华富风力发电穆棱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穆棱157500)
摘要:风能资源评估是整个风电场建设、运行的重要环节,是风电项目的根本,对风能资源的正确评估是风电场建设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关键,
有的风电场建设因风能资源评价失误,建成的风电场达不到预期的发电量,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本文主要针对风能资源评估及微观选址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微观选址方法1风能资源评估
风能资源评估包括三个阶段:区域的初步区域风能资源评估及微观选址。
甄选、
1.1区域的初步甄选
建设风电场最基本的条件是要有能量丰
区域的初步甄选是根富,风向稳定的风能资源。
据现有的风能资源分布图及气象站的风资源情况结合地形从一个相对较大的区域中筛选较好的风能资源区域,到现场进行勘探,结合地形地貌和树木等标志物在万分之一地形图上确定风
应电场的开发范围。
风电场场址初步选定后,
根据有关标准在场址中立塔测风。
测风塔位置的选择要选具有代表整个风电场的风资源状况,具体做法:根据现场地形情况结合地形图,在地形图上初步选定可安装风机的位置,测风塔要立于安装风机较多的地方,如地形较复杂要分片布置立测风塔,测风塔不能立于风速分离区和粗糙度的过渡线区域,即测风塔附近应
地形较陡、树木等障碍物,与单无高大建筑物、
个障碍物距离应大于障碍物高度的3倍,与成排障碍物距离应保持在障碍物最大高度的10倍以上;测风塔位置应选择在风场主风向的上风向位置。
测风塔数
量依风场地形复杂程度而定:对于较为简单、平坦地形,可选一处安装测风设备;对于地形较为复杂的风场,要根据地形分片布置测风点。
测风高度要最好风机的轮毂高度一样,应不低于风机轮毂高度的2/3,一般分三层以上测风。
1.2区域风资源评估
区域风资源评估内容包括:
对测风资料进行三性分析,包括代表性,一致性,完整性;测风时间应保证至少一周年,
资测风资料有效数据完整率应满足大于90%,
料缺失的时段应尽量小(小于一周)。
根据风场测风数据处理形成的资料和长期站(气象站、海
《风电场风资洋站)的测风资料,按照国家标准
源评估方法》(GB/T18710-2002)计算风电机组轮毂高度处代表年平均风速,平均风功率密度,风电场测站全年风速和风功率日变化曲线图,风电场测站全年风速和风功率年变化曲线图,风电场测站全年风向、风能玫瑰图,风电场
风能玫瑰图,风电场测站的风切测站各月风向、
变系数、湍流强度、粗糙度;通过与长期站的相关计算整理一套反映风电场长期平均水平的代
地表粗糙度、障表数据。
综合考虑风电场地形、
碍物等,并合理利用风电场各测站订正后的测风资料,利用专业风资源评估软件(WASP、WindFarmer等),绘制风电场预装风电机组轮毂高度风能资源分布图,结合风电机组功率曲
按照国家标准《风力发线计算各风机的发电量。
电机组安全要求》(GB1845.1-2001)计算风电场预装风电机组轮毂高度处湍流强度和50
年一遇10min平均最大风速,提出风电场场址风况对风电机组安全等级的要求。
根据以上形成的各种参数,对风电场风能资源进行评估,以判断风电场是否具有开发价值。
1.3微观选址目前,国内微观选址通常采用国际上较为流行的风电场设计软件WASP及WindFarmer进行风况建模,建模过程如下:
根据风电场各测站订正后的测风资料、地粗糙度,利用轮毂高度的风资源栅格文件形图、
满足精度及高度要求的`WindFarmer软件的三个输入文件,包括:轮毂高度的风资源栅格文件、测风高度的风资源栅格文件及测风高度的风资源风频表文件。
采用关联的方法在Wind-Farmer软件中输入WASP软件形成的三个文件,输入三维的数字化地形图(1:10000或1:5000),地形复杂的山地风电场应采用1:5000地形图,输入风电场空气密度下的风机功率曲线及推力曲线,设定风机的布置范围及风机数量,
湍流强度、风机最小间距、坡度、噪设定粗糙度、
声等,考虑风电场发电量的各种折减系数,采用修正PARK尾流模型进行风机优化排布。
根据优化结果的坐标,利用GPS到现场踏勘定点,根据现场地形地貌条件和施工安装条件进行了机位微调,并利用GPS测得新的坐标,然后将现场的定点坐标输入windfarmer中,采用粘性涡漩尾流模型对风电场每台风机发电量及尾流损失的精确计算。
2微观选址的基本方法
在风电场建设之前,前期的微观选址工作是关键而重要的一步。
风电场场址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电厂建成投产后的风资源利用率、风电场年发电量以及风电场对周围环境等的影响。
风电场微观选址工作涉及了气象、地质、交通、电力等诸多领域,以下简单论述选址工作的基本方法。
2.1资料分析法
首先搜集初选风电场址周围气象台站的历史观测数据,主要包括:海拔高度、风速及风平均风速及最大风速、气压、相对湿度、年降向、
雨量、气温及端最高最低气温以及灾害性天气发生频率的统计结果等。
此外还应在初选场址内建立测风塔,并进行至少1年以上的观测,主要测量10m-
70m/100m的10分钟平均风速和
日平均气温、日最高和最低气温、日平均风向、
气压以及10分钟脉动风速平均值。
这些风速的测量主要是为了根据风机功率曲线计算发电
对量,并计算场址区域的地表动力学摩擦速度。
测风塔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将附近气象台站观测的风向风速数据订正到初选场址区域。
分析气象观测数据及场址地表特征,根据以下条件判断初选区域是否适宜建立风电场:
a.初选风电场地区风资源良好,年平均风
30m速大于6.0-7.0m/s,风速年变化相对较小,
高度处的年有效风力时数在6000小时以上,风
2
功率密度达到250W/m以上。
b.初选场址全年盛行风向稳定,主导风向频率在30%以上。
风向稳定可以增大风能的利用率、延长风机的使用寿命。
c.初选场址湍流强度要小,湍流强度过大会使风机振动受力不均,降低风机使用寿命,甚至会毁坏风机。
d.初选场址内自然灾害发生
沙尘暴、雷暴、地震、泥频率要低,对于强风暴、
石流多发地区不适宜建立风电场。
e.所选风电场内地势相对平坦,交通便利,风电上网条件较好,并最好远离自然保护区、人类居住区、候鸟保护区及候鸟迁徙路径等。
2.2实际调研
以上方法主要针对条件较好区域,如果某些地区缺少历史测风数据,同时地形复杂,不适宜通过台站观测数据来订正到初选场址,可以通过如下方法对场址内风资源情形进行评估:
植物变形判别法、风成地地形地貌特征判别法、
当地居民调查判别法。
貌判别法、
2.3微尺度模式的应用
随着数值模拟技术的快速发展,也由于资料分析法在资料的时空分辨率方面具有一定局限性,越来越多的高分辨率气象模式及流体力学计算软件被应用到风电场微观选址工作中.目前,最常用的风电场微观选址及风资源评估的软件有:
a.WAsP:WAsP(WindAtlasAnalysisandApplicationProgram)软件由丹麦RISΦ实验室开发,是基于比较平坦的地形设计的,可以由一
2
个测风观测塔推算周围100km范围内的风能
WasP软件对风能资源评估适用于区资源分布。
域面积小,地形相对平坦地区。
b.WindPro:WindPro软件是丹麦EMD公司设计的一款用于风电场选址及风资源评估的软件。
考虑初选场址地形、地表粗糙度
及障碍物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及微观选址方法,以及测风塔观测数据运用WAsP 计算风电场范围内风能资源分布情形,并对风电场内风机排布进行优化选
闪址,同时可以对风机定位工作后产生的噪声、
烁及可视区域进行计算。
WindPro软件还可以将场址附近测站长时间序列观测数据订正到场址内的观测点上。
由于WindPro采用WAsP来计算风资源分布,该软件更适宜用于相对平坦地形上的风电场选址及风资源评估。
参考文献
[1]杨振斌,薛桁,袁春红,孙振泽.用于风电场选址的风能资源评估软件[J].气象科技,2001(3).
[2]于力强,苏蓬.风电场选址问题综述[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7).
[3]韩春福,南明君.基于WAsP的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的应用及分析[J].能源工程,2009(4).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