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科技学院812环境学概论11-15年真题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是()。
A. 自然环境B. 人类社会C. 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D. 社会经济系统答案:C2. 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是()。
A. 自然因素B. 人为因素C. 社会因素D. 经济因素答案:B3. 环境科学的主要任务是()。
A. 研究环境变化的规律B. 研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C. 研究人类对环境的影响D. 研究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答案:D4. 环境科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A. 定性分析B. 定量分析C. 系统分析D. 以上都是答案:D5. 环境科学的研究领域包括()。
A. 大气科学B. 水文学C. 土壤科学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属于环境污染物()。
A. 重金属B. 放射性物质C. 农药残留D. 塑料垃圾答案:ABCD2. 环境科学涉及的学科领域包括()。
A. 生态学B. 地理学C. 化学D. 经济学答案:ABCD3. 环境问题的主要类型包括()。
A. 资源问题B. 生态问题C. 污染问题D. 灾害问题答案:ABCD三、判断题1. 环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
()答案:正确2. 环境科学的主要目的是解决环境问题,保护人类健康。
()答案:正确3. 环境科学只关注自然环境的变化,不涉及人类社会。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 简述环境科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答案:环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研究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研究内容包括环境变化的规律、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
2. 描述环境科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答案:环境科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系统分析。
定性分析用于理解环境问题的性质和特点;定量分析用于测量和评估环境问题的程度和影响;系统分析用于研究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动态性。
五、论述题1. 论述环境科学在解决全球环境问题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环境学概论》试题(卷)答案解析
《环境学概论》试题(四)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1.大气二次污染物:是指由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互相作用经化学反应或光化学反应形成的与一次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完全不同的新的大气污染物,其毒性比一次污染物还强。
2、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
现代湖沼学也把这一现象当作湖泊演化过程中逐渐衰亡的一种标志。
3.半衰期:是指某种特定物质的浓度经过某种反应降低到剩下初始时一半所消耗的时间。
4.人口环境容量:又称“人口承载力”,指在一定生态环境条件下,一个国家、地区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最高人口数。
5.废物资源化:分为广义和狭义。
广义讲,表示资源的再循环;狭义讲,指为了再循环利用废物而回收资源与能源,指从原料—成品—消费—废物—生产系统。
6.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
7.环境科学:研究人类-环境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8.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运行的总称。
9.电磁污染:电场和磁场的交互变化产生电磁波。
电磁波向空中发射或汇汛的现象,叫电磁辐射。
过量的电磁辐射就造成了电磁污染。
10.环境评价:是研究人类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评价环境质量水平,对环境要素或区域环境质量进行定量描述,为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发生和发展)(调节和控制)2.(气压梯度力)(风)(湍流)3.(总有机碳TOC)(总需氧量TOD)4. (空间辐射)(导线传播)5.(工业生产、燃料燃烧排放是一些废气)(热带森林和温带植被的破坏)6.(遗传)(生态系统)7.(吸附交换)(络合-螯合)8.(堆肥)(焚烧)9.(工业)(农业)(生活)10.(移动源)(固定源)11. (COD)(BOD5)12. (山谷风)(海陆风)13.(在氮、磷过剩)(水华)(赤潮)14.(0—120分贝)三、多项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选项,少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1. B E F2. A C D3. A B D E4. A E5. B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 举例说明按其化学特性大气污染可以分为哪两种类型,每种类型的主要污染物是什么,发生的天气条件是什么?答:要点①还原型(煤炭型):主要污染物:SO2、CO和颗粒物,在低温、高湿、阴天、小风、逆温情况下,在当地地形条件的影响下,污染物被封盖在城市上空,造成对人体健康极大的危害,致使上千人死亡。
环境学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第2页共4页 4、环境规划
5、半衰期
6、噪声
7、固体废物
8、可持续发展
9、土壤环境背景值
10、生物多样性 三、简答(共 4 题,每题 6 分,共 24 分) 得分 阅卷人 1、简述固体废物的危害。
第3页共4页 2、用图例的方式说明河流水对污染物的推移、分散和衰减过程。
3、简述土壤胶体的性质。
环境和
环境。
5、我国从固体废物管理的需要出发,将固体废物分为
、
和
。
6、污染物在河流水体中的分散作用包括
扩散、
扩散
和
。
7、按环境与经济的辨证关系,可以把环境规划分为经济制约型、
型和环境
制约型。
8、大气污染物按形成过程可分为
污染物和
污染物。
9、在人类影响环境的诸多因素中,
是最主要、最根本的因素。
10、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是
原则、
原则和
原则。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选项,少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请将正确的选
项按题号填入表格中。共 8 题,每题 2 分,共 16 分)
得分
阅卷人
题号 选项
12345678
1、表示水中耗氧有机物含量的指标有
。
A.COD B.BOD5 C.TOC 2、下列属于原生环境问题的是
D.TOD 。
D.交换能力与离子的价态、半径
第2页 共4页
5、能在大气中长期飘浮的悬浮物质称为
。Leabharlann A.TSP B.飘尘 C.降尘 D.PM10
6、一般城市污水处理厂分一、二、三级处理,其中三级处理的目的是为了
。
A.去除有机物 B.去除无机物 C.去除颗粒物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卷.doc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卷卷别:—(卷)(答卷时间120分蚀)题序—-三四五六七八总得分得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I 1、水环境容量II 2、固体废物I| 3、环境影响评价IIII二、是非题(每题2分,共24分):I| 1、全球性环境问题是指对全球产生直接影响的,或具有普遍性,随后乂发展为对II全球造成危害的环境问题。
()| 2、合成洗涤剂通过水体自净在3年左右时间被分解。
()I| 3、C0和N0都能和人体血液屮的血红蛋白结合,妨碍其输氧功能,造成缺氧症。
I C0的毒性比N0大5倍。
()I| 4、两控区是指酸雨控制区和S02控制区。
()I 5、我们可以从声源、传播途径、接受者三个环节去控制噪声污染。
()| 6、环境标准不属于环境保护法的组成部分,应该不和环境法相冲突。
()A、减量化B、无害化C、废热利用D、前三者都是7、化工厂事故时,环保部门耍进行:()第2页8、N02污染的指示植物有:()A、紫化苜蓿B、唐昌蒲C、向日葵D、地衣9、含营养物质的废水排入湖泊、水库、港湾等水流缓慢的水体,会造成藻类大量繁殖,这种现象称为:()A、有机污染B、水环境污染C、富营养化10、农产品安全的内涵屮不包括:()A、供需平衡B、优质无污染C、安全储存和运输D、来源的可持续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1、简述常用的废水处理方法有哪些?2、简述清洁生产的内容。
3、简述土壤污染的特点。
五、论述题(17分):论述你对我国大气污染现状的认识及其大气污染防治的建议。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科学是研究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及其控制和治理的科学,其主要研究对象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自然环境B. 人类活动C. 社会经济D. 生态系统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污染物?A. 二氧化碳B. 重金属C. 放射性物质D. 氧气答案:D3. 环境科学中,环境承载力指的是?A. 环境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B. 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容纳能力C. 环境对自然资源的再生能力D. 环境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能力答案:B4.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什么?A. 经济增长B. 环境保护C. 社会公平D. 以上都是答案:D5. 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哪种气体的排放增加引起的?A. 甲烷B. 二氧化碳C. 臭氧D. 二氧化硫答案:B6. 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预测环境变化B. 评估项目对环境的影响C. 制定环境保护措施D. 以上都是答案:D7.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监测的内容?A. 大气监测B. 水质监测C. 土壤监测D. 人口监测答案:D8. 环境伦理学主要研究的是什么?A. 人与自然的关系B.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C. 人与社会的关系D. 自然与自然的关系答案:A9. 哪种能源不属于可再生能源?A. 太阳能B. 风能C. 地热能D. 石油答案:D10. 环境科学中,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要措施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建立自然保护区B. 物种异地保护C. 物种灭绝D. 生态修复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环境科学中,下列哪些因素可以影响环境质量?A. 工业排放B. 农业活动C. 交通污染D. 自然灾害答案:ABCD2. 环境污染物的来源主要包括哪些?A. 工业生产B. 农业生产C. 生活垃圾D. 自然界排放答案:ABCD3. 环境科学中,下列哪些措施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A. 植树造林B. 发展可再生能源C. 提高能源效率D. 使用化石燃料答案:ABC4. 环境科学中,下列哪些是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A. 法律B. 经济C. 技术D. 教育答案:ABCD5. 环境科学中,下列哪些是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A. 栖息地破坏B. 过度捕捞C. 外来物种入侵D. 气候变化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环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
苏州科技学院普通化学2010真题
第 2 页
共 2 页
专业:环境工程
考试科目:普通化学
科目代码:812
试求 MnO2(s)的标准摩尔生成热。 3.反应 2NOCl(g) 2NO(g) + Cl2(g)的活化能为 101kJ·mol-1,已知 300K 时 的速率常数 k 为 2.80 x 10-5mol-1 dm3·s-1,求 400K 时的速率常数?
4.现有甲酸( K a 1.8 104 )和乙酸( K a 1.8 105 )
(1)欲配制 pH=3.00 的缓冲溶液,选用哪一缓冲对最好? (2)缓冲对的浓度比值为多少? 5.已知下列标准电极电势: Cu2+(aq) + 2e- Cu(s),0 = 0.337V Cu2+(aq) + e- Cu+(s),0 = 0.159V 计算反应 Cu(s) + Cu2+(aq) 2Cu+(aq) 的平衡常数。 四、根据题意回答问题(10 分) 有一种无色的钾盐溶液 A,加入紫色溶液 B 和 KOH 溶液后变成绿色溶液 C;再加入 BaCl2 溶液于 C 溶液中,可发现有白色沉淀 D 产生.。试确定 A、 B、C、D 各为何物?并写出、配平各步反应方程式。
4.化学电源
5.离子键
二、简答题(每题 7 分,共 56 分) 1.在密闭容器中放入两个容积为 1dm3 的烧杯,A 杯中装有 200cm3 水,B 杯 中 装有 400cm3 10%的 KCl 溶液。最终达到平衡时将会呈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2.从活化分子和活化能角度,简单分析浓度、温度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 的 影响。 3.配平下列化学反应式: (1) CrI3 + Cl2 + KOH K2CrO4 + KIO4 +KCl + H2O (2) C2H5OH + KMnO4 CH3COOK + MnO2 +KOH +H2O 4.根据 AgIO3 和 Ag2CrO4 的溶度积,通过计算说明哪一种化合s ) MnO( s ) O2 ( g ) r H m (1) 134.8kJ g mol 1 2
苏州科技大学普通化学2013年—2018年考研真题考研试题
苏 州 科 技 学 院二○○九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专业:环境工程 考试科目:普通化学 科目代码:812请考生注意:试 题 解 答 务 请 考 生 做 在 专 用 “答题纸” 上;做在其它地方的解答将视为无效答题,不予评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24分)1.同位素 2.道尔顿分压定律 3.熵 4.解离度 5.元素标准电极电势图6.泡利不相容原理 7.配位共价键 8.螯合物二、简答题(每题7分,共56分)1.简述影响盐类水解度的一般规律。
2.完成并配平下列反应方程式:Cl 2 + OH - →3.在氨水中加入下列物质时,NH 3·H 2O 的解离度和溶液的pH 将如何变化?(1)加NH 4NO 3 (2)加KOH (3)加水稀释4.氧化还原电对中氧化型或还原型物质发生下列变化时,电极电势将发生怎样的变化?(1) 氧化型物质生成沉淀;(2)还原型物质生成弱酸。
5.量子力学原子模型是如何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6.简述熔点与晶体类型的一般规律并估计下列物质分别属于哪一类晶体。
(1)BBr 3,熔点-46︒C ;(2)KI ,熔点880︒C ;(3)Si ,熔点1423︒C7.某地的土壤显碱性主要是由Na 2CO 3引起的,加入石膏为什么有降低碱性的作用?8.解释下列现象并写出反应方程式:KI 溶液中通入氯气时,开始溶液呈现红棕色,继续通入氯气,颜色褪去。
三、计算题(每题12分,共60分)1.在699 K 时,反应H 2(g) + I 2 (g) 2HI(g)的K p = 55.3,如果将2.00 mol H 2和2.00 mol I 2作用于4.00 L 的容器内,问在该温度下达到平衡时合成了多少HI ?(R = 8.314 Pa ·m 3·mol -1)2.工业废水的排放标准规定Cd 2+浓度降到0.10 mg ·L -l 以下即可排放。
若用加消石灰中和沉淀法除去Cd 2+,按理论计算,废水溶液中的pH 至少应为多大?(Cd的原子量为112.41;()2157.210Cd OH sp K Θ-=⨯) 3.将pH 为2.00的强酸和pH 为13.00的强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 值。
环境科学概论含答案
一、填空题1、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在研究了美国使用杀虫剂所产生的危害之后;出版了寂静的春天 ..2、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包括: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 ..3、影响近地层空气质量的因子主要包括:污染源因子、气象因子和地形因子 ..4、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类群..5、按监测目的分;环境监测分为:监视性监测、特定目的的检测和研究性检测 ..6、典型物理污染包括:噪声污染、电磁辐射、光污染、放射性污染和热污染 ..7、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环境先恶化后改善的情况;称为环境库兹涅兹曲线 ..8、按照处理原理除尘装置主要分为机械除尘、湿式除尘、过滤除尘和电除尘 ..9、根据不同的原则;环境划分也不同..按环境主体;环境可分为_人类环境__和__生物环境__..10、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有两个显着特点;一是能量在流动过程中;数量逐级__递减_;二是能量流动是___不循环____的;__不可逆_____的..11、根据大气的物理性质差异和垂直运动状况;可将大气圈分为五层;分别是__对流层______、__平流层_____、__中间层____、___热成层_____和____逸散层___..12、大气是由多种气体、水汽、__液体颗粒______和__悬浮固体杂质______组成的混合物..其组分可分为___稳定组分_____和___不稳定组分____.. 13、人工环境根据空间分布特点可分为___点状环境_、___面状环境__和___线状环境___..14、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损害包括_引起呼吸道疾病_、____致癌____、_传染病暴发流行____和_损伤遗传物质_..15、水中所含的杂质;按其在水中的存在状态可分为三类:_悬浮物____、__胶体__、___溶解物_____..16、水体中的污染物按其种类和性质一般可以分为四大类;即__无机无毒物_、_无机有毒物____、__有机无毒物__和___有机有毒物___..17、土地退化包括_土地荒漠化_______、__土地盐碱化______、___土壤污染_____三种形式..18、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目标是追求__、质量和效率_____;生态—环境—资源目标是强调为使系统达到良性循环;发展必须有限制;要与__自身承载力_____相协调;社会目标是实现__社会公平_;人口适度增长..19、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的__公平性原则_____、__可持续性原则___、__共同性原则___和_需求性原则_____原则..20、粒径大于10 μm的粉尘在重力作用下可以降落;被称为__降尘_____;粒径小于或等于10 μm的粉尘重量轻;被称为___飘尘____;在大气中呈悬浮状态;可通过呼吸道被人吸入体内..21、水循环的基本类型包括海上内循环、__海陆间循环_____和__陆上内循环_____..22、每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所占的位置称为__生态位_____..23、环境物理污染包括噪声污染、电磁辐射、光污染、放射性污染和热污染 ..24、污染物在河流水体中的分散作用有三种方式:__分子扩散、_湍流扩散__和__弥散_____..25、水中无机化合物迁移转化的主要方式有:__离子交换__、__混凝沉淀_和__活性炭过滤_____..26、光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光分解反应_反应和_光氧化反应____反应两大类..27、大气中常见的二次污染物有__氮氧化物___、__碳氧化物__、__臭氧_、醛类和过氧乙酰硝酸酯PAN等..28、常用的水体污染指标有___水温____、___PH值____、___透明度____等..29、环境监测技术包括__采样技术____、__样品预处理技术___、__测试技术____和___数据处理技术___..30、以环境容量为依据的总量控制称为_容量总量控制______..二、名词解释:1、环境: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2、环境问题:所谓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3、环境承载力:是衡量地球承载力以及人与环境和谐程度的重要指标;是指在一定时期、范围下;维持人类-环境系统稳定;人类活动不引起环境功能破坏发生质的改变的能力;其实质是在维持人与环境和谐的前提下;人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的阈值..4、大气圈:大气圈是地球表面由各种气体、水体和多种悬浮物及其他杂质组成的复杂流体系统;是生命活动长期参与作用的结果..5、土壤圈:土壤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在地球表面形成了一个断断续续的圈层——土壤圈..6、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7、物质循环:生态系统之间矿物元素的输入和输出;以及它们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之间和生物间的交换称为物质循环..8、生态效率:指各能量参数在各营养级之间及内部传递与转化的效率..9、城市化:城市化是指:1工业化导致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2单个城市地域的扩大及城市关系圈的形成和变化..3形成城市特有的生活方式、组织结构和文化..4拥有现代市政服务与管理系统..5具有一定量的流动人口...10、城市人口承载力:指在一定条件下;城市生态系统所能维持的最高人口数量..11、环境容量:环境容量是指在确保人类生存、发展不受危害、自然生态平衡不受破坏的前提下;某一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值..12、环境自净:环境自净是环境内在的一种自动消除污染物;使之达到净化的机能..13、环境背景值:也称自然本底值;是指在不受污染的情况下;环境组成的各要素;如大气、水体、岩石、土壤、植物、农作物、水生生物和人体组织中与环境污染有关的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及其基本的化学成分..它反映环境质量的原始状态..14、PM2.5:细颗粒物指环境空气中当量直径小于等于 2.5 的颗粒物..15、PM10:可吸入物;通常是指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的总称;又称PM10..16、可持续发展:每一代人在满足本代人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同时;应使资源和环境条件保持相对稳定;以便持续供给后代..17、生态足迹:生态足迹是用来度量满足一定人口需求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土地和水域的面积..18、土壤污染: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产生土壤环境质量现存的或潜在的恶化;对生物;水体、空气或和人体健康产生危害或可能有危害的现象..19、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态系统从大、水和土壤等环境中获得营养物质;通过绿色植物吸收;进入生态系统;被其他生物重复利用;最后;通过分解者;再归还于环境;这就是物质循环;也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20、环境生态学:环境生态学是伴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而出现和发展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其根本目的就是维护和改善生物圈特别是生态系统健康并发挥正常的服务功能..21、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就是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居着的所有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整体;是生态学的基本功能单位..22、生态平衡: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都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这种平衡状态就叫生态平衡..23、生态因子:生态因子指对生物有影响的各种环境因子..24、种群:种群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25、生物入侵:生物入侵指因为人类的活动有意或无意的将产于外地的生物引到本地;这些生物快速地进行生长繁衍;危害本地的生产和生活;改变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很大的危害..26、生物多样性:指各种生命形式的资源;它包括数百万种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各物种所拥有的基因和由各种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生态系统;以及它们的生态过程..27、逆温:在大气边界层内;由于气象和地形等条件的影响;有时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称为逆温..28、城市热岛效应: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因大量的人工发热、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热体及绿地减少等因素;造成城市“高温化”..29、噪声污染:通常把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也即人们不需要听到或对人体有害的声音称为噪声..噪声危害主要表现在影响交谈通信;是听力结构受损;干扰睡眠;对人体生理心理产生影响..30、光污染:光污染是指各种光源过量地辐射;对周围环境、人类活动和生产环境造成影响的现象..31、热污染:热污染是指由日益现代化的人类生产活动中排放的各种废热所导致的环境污染..32、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是指一类具有半挥发性、难降解、高脂溶性等理化性质;可进行远距离甚至全球尺度的迁移扩散;并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积累;对人体和生态环境产生毒性影响的有机污染物..33、光化学烟雾:含有氮氧化物和烃类化合物的大气;在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所生成的臭氧醛、酮、过氧乙酰硝酸酯PAN等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34、生物富集:有些物质在生物体内不易降解;可以在生物体内以原来的形态或其他形态长时间存在;污染物生物吸收的数量远远大于分解的数量;结果导致这类物质在生物体内大量堆积..35、生物放大:指在同一食物链上;生物富集系数随营养级数提高而逐渐增大的现象..36、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将清洁生产和废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过程中;其在本质上就是一种生态经济..37、COD:化学需氧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氧化1L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浓度mg/L表示..38、BOD:生化需氧量;目前;常以培养5天的耗氧量来反应有机物的污染情况..39、TOC:总有机碳;是以碳的含量表示水体中有机物总量的综合指标之一..40、环境监测:环境监测就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的污染因子及反映环境质量的环境因子的测定;并与环境标准进行比较;评价环境质量并确定其变化趋势..41、环境质量标准:是为保障人群健康、维护生态环境和保障社会物质财富;并考虑技术、经济条件;对环境中有害物质和因素所作的限制性规定..国家环境质量标准是一定时期内衡量环境优劣程度的标准;从某种意义上讲是环境质量的目标标准..42、环境评价:环境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质量评价的简称..从广义上说;环境评价是对环境系统状况的价值评定、判断和提出对策..43、环境规划:环境规划是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规律、生态规律和地学原理;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研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作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安排..44、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湖、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45、温室效应:正是由于大气中的某些物质具有允许太阳短波辐射通向地表;而部分吸收地表长波辐射的特性;才使它具有与温室中玻璃相类似的温室效应..46、酸雨: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硫氧化物SOx和氮氧化物NOx;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硫酸和硝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pH值低于5.6的降水..47、固体废物:固体废物是指人类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产生的;在一定时间和地点无法利用而被丢弃的污染环境的固体、半固体废弃物质..48、环境标准体系:环境标准体系是各个具体的环境标准按其内在的联系组合组成的科学的整体系统..49、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一种新的创造性的思想;该思想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增加生态效率和减少人类环境的风险..50、公众参与:公众参与是指针对一个特定的事项;公众、厂家与政府机构等不同利益团体之间;在法律所赋予的权利和义务范围内;为达成一致的共识与共同的目标所衍生出一系列的联系、协调、沟通、妥协等双向对话、双向交流的行为活动与过程..三、简答题1、简述环境的特性环境具有整体性环境中各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区域性由于经纬度差异;地球热量和水分分布不同;不同时空尺度下区域生态环境特征变化大;各地方具有差异、相对稳定性环境系统具有一定抗干扰的自我调节能力、滞后性自然环境受到外界影响后;其产生的变化往往是潜在的和滞后的和脆弱性来自宇宙的影响;如太阳耀斑..来自人类的影响..2、环境科学具有哪些特点强调研究对象的整体性;把人类与环境系统看作是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3、简述人类对水圈的影响..直接影响、间接影响直接影响:大量开采利用地下水;直接导致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甚至地下含水层枯竭;间接导致地面沉降;过度不合理开发利用地表水;引起湖泊消失;河水断流和河口等湿地退化间接影响:修建大型水库;易出发地震;淹没农田;影响农业发展;改变河流入海口生态环境;打破原有生态平衡;河流渠道化;影响水生生态系统;水体过度利用;破坏原有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4、简述物质循环的特点和类型..特点:物质在生态系统中作循环式运动..物质循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类型:水循环、气体型循环、沉积型循环、有毒有害物质循环5、简述我国城市环境的特点..1人口数量、密度大 2城市环境组成独特、结构复杂、功能多样 3城市环境限制因子多;人与自然、城市与周边地区矛盾集中 4形成特殊的城市景观6、简述我国农村环境现阶段特征..1土地、草原和林地退化现象普遍;水土流失面积、侵蚀强度和危害程度在部分地区呈加剧趋势..2原始和落后的生产观念和生活方式与现代生产方式和技术之间的冲突;加剧了农村环境的恶化..3城市、乡镇和农村的巨大差距;造成系统间交流的不平衡;自然资源和生产、生活资料源源不断地流向城市;而各种环境污染和废物却不断地向乡镇和农村转移..大气、水、土壤、固体废物以及物理性污染物全面影响着农村的环境安全..4环境问题使得农村贫困化问题的解决更为复杂..7、简述环境问题的实质..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人与环境关系的失调;是人与自然关系不协调造成的对生态系统平衡关系的破坏;是人口、经济、社会、环境未能协调发展引起的问题;是人堆自然规律的忽视和不尊重..8、水环境污染问题包括哪几类地表单水污染、海洋污染、地下水污染9、简述生态破坏带来的环境污染..荒漠化人口增长迅速;生产方式落后;资源不合理利用;地理环境因素;异常气候因素、生物多样性破坏人口急剧增加;资源不合理开发;环境污染10、简述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危害..大气中有毒气体和烟尘通过呼吸道作用于人体..水体和土壤中的毒物;主要以饮用水和食物形式经过消化道被人体吸收..一些脂溶性的毒物;以及能与皮肤的脂酸根结合的毒物经皮肤被人体吸收..毒物进入人体后;技能通过代谢排泄或蓄积在一些与毒性作用无关的组织器官里以改变毒物的质和量..当毒物计量超过人体正常负荷量时;机体动用代偿适应机制;使机体保持稳定;暂时没有症状;如果继续增加剂量;机制失调;出现临床症状甚至死亡..11、什么是环境安全;其主要内容是什么环境安全是指与人类生存、发展活动相关的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处于良好的状况或未遭受不可恢复的破坏..主要内容是生态安全、食品安全、健康安全、资源安全..12、何谓全球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哪些全球环境问题;也称国际环境问题或者地球环境问题;指超越主权国国界和管辖范围的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破坏问题..1.全球变暖2.臭氧层破坏3.生物多样性减少4.酸雨蔓延5.森林锐减6.土地荒漠化7.大气污染8.淡水资源枯竭与污染9.海洋污染 10.城市垃圾污染13、简述臭氧层耗竭的潜在威胁..臭氧层破坏会使其吸收紫外辐射能力大大减弱;导致其到达地表的强度增加;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危害..会威胁生态系统的安全;损害人体健康;破坏陆生植物;干扰水生生态系统;影响生物化学循环;家中酸雨危害;降低大气环境质量;缩短建筑、电线电缆等使用寿命;使高分子材料变化变质;导致对流层的大气化学过程更加活跃;危害人类生存环境;影响全球及区域气候变化;加速全球变暖..14、水资源安全包括哪几个方面粮食安全的最低用水基本生活用水生态用水15、简述人类不同时期出现的环境伦理观..中国古代倡导天人合一观;18世纪马尔萨斯的人地矛盾观;工业文明时代人类中心论;面对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种种严酷现实提出生物中心论;地球整体论;现代代际均等的伦理观;再有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16、简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基本原则..目标是世世代代持续的经济繁荣;社会公平和环境优美;是经济、社会、环境三位一体协调统一的发展..经济目标是追求质量和效率..生态-环境-资源目标是强调为使系统达到良性循环;发展必须有限制;要与自身的承载力相协调..社会目标是实现社会公平;人口适度增长..基本原则是公平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需求性原则..17、简述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及危害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含碳化合物、卤素化合物、氧化物、悬浮颗粒物、其他有毒有害物质..会引起呼吸道、心肺等方方面疾病;还有引起心血管、中枢神经、呼吸系统等慢性病变和癌症;还能引起生物性污染.. 18、水体净化的类型有哪些物理净化、化学净化、生物净化19、什么是生物多样性;其组成和意义生物多样性指各种生命形式的资源;它包括数百万种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各物种所拥有的基因和由各种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生态系统;以及它们的生态过程..直接价值为人类所直接利用的生物资源;间接价值在于调节气候、稳定水文、保护土壤;还有美学、文化价值;以及旅游资源..20、什么是生物多样性保护途径有哪些生物多样性指各种生命形式的资源..保护途径: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加强教育与法制管理、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21、污染物在大气、水和土壤中可能发生哪些迁移行为可以通过挥发、扩散、混合、沉降、凝聚、吸附、溶解、沉淀、水解、配位、氧化、还原、光化学反应以及生物吸收、积累、代谢和降解等作用;实现其在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污染物可以在单一环境要素圈中迁移转化;也可以超越圈层界限实现多介质迁移转化..22、简述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主要污染特征..具有持久性、生物累积性、半挥发性、高毒性23、水体环境中存在哪些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剂:FeⅢ、MnⅣ、SⅥ还原剂:FeⅡ、MnⅡ、S-Ⅱ和各种各样的有机化合物..24、环境经济手段有哪些一般来说;环境经济手段可分为收费、补贴、押金、建立市场、强制刺激五大类型..25、赤潮成因及其对海洋环境造成的危害..成因:它是由海藻家族中的赤潮藻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地增殖造成的..危害:破坏生态平衡;导致海洋生物死亡不能正常生长;破坏渔业;食用赤潮区域内海生物影响人体健康..26、环境监测的要求和特点..要求:要准群可靠;又能科学全面地反映实际状况..要求要具有代表性、完整性、可比性、准确性、精密性..特点:具有综合性、连续性、追踪性..27、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三大原则是什么要求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28、简述土壤污染特征及其防治措施..特征:具体累积性、不可逆转性、难治理、高辐射..措施:加强污染土壤的源头控制管理、化学改良使用化学抑制剂、生物改良种植费实用性植物或引入具有特殊作用的微生物来净化土壤29、环境标准的类型和作用类型: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染控制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物质标准、环保仪器、设备标准..作用:为了保护人群健康;防治环境污染和维护生态平衡;对有关技术要求所作的统一规定;它在我国环保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30、简述环境保护中公众参与的重要性..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形成环境保护的社会需求、提高政府决策质量的需要、增强公众自身的环境意识..四、论述题自行发挥;仅供参考;没有标准答案;仅为个人理解摘录1、近几年;北京频繁出现雾霾天气;什么是大气污染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指数由哪些污染物指标构成影响近地面空气质量的因子有哪些从环境与发展的角度看;如何应对大气污染: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定义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种物质进入大气;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的现象..指标: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PM10、PM2.5因子:污染源因子污染源特点及其分布、排污设施种类、燃料种类、烟囱高度等等、气象因子气温的垂直分布、水平温度场、特殊气象、对流混合层厚度等等、地形因子下垫面粗糙度、地形地貌、局地环流、城市热岛等P158应对:要治理雾霾、改善空气质量;首要任务是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三者协调发展为原则;从依法治理、压减燃煤、严格控车、转变发展方式、科技引领、强化管理、联防联控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才能有效治理雾霾;长期改善空气质量;提升人民的幸福感和自豪感..首先;完善立法;制定空气清洁法等法律法规..第二,针对不同城市查找产生雾霾的主要因素及各自占比;对占比较大。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A. 人类社会B. 自然环境C. 社会经济系统D.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答案:D2. 环境科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所有以上答案:D3. 以下哪项不是环境问题的特点?A. 全球性B. 长期性C. 局部性D. 复杂性答案:C4.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早是在哪个文件中提出的?A. 《人类环境宣言》B. 《我们共同的未来》C. 《里约宣言》D.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答案:B5. 以下哪个不是生态系统服务?A. 物质供给B. 调节服务C. 文化服务D. 技术服务答案:D二、填空题6. 环境科学是一门研究______与______相互作用及其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福祉的影响的学科。
答案:人类活动;自然环境7.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在项目实施前,对其可能产生的______进行系统评估的过程。
答案:环境影响8. 环境污染物的生物放大是指某些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通过食物链传递,导致在______体内积累的现象。
答案:高级消费者9. 清洁生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对______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
答案:资源10. 绿色化学是指设计对______无害的化学产品和过程。
答案:环境和人类健康三、简答题11. 简述环境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答案:环境科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环境质量的监测与评价、环境污染的控制与治理、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环境政策与法规的制定与实施、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规划与实施等。
12. 什么是环境伦理学?它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环境伦理学是研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道德责任和行为准则的学科。
它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促进人们形成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引导人们采取负责任的环境行为,以及推动环境政策和法规的制定与执行。
四、论述题13. 论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及其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苏州科技学院环境工程微生物学201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真题
第 页 共2页
Hale Waihona Puke 一:名词解释(30分,每题3分) 1、 遗传密码 2、 菌胶团 3、 温和噬菌体 4、 异染颗粒 5、 等电点 6、 质粒 7、 米氏常数 8、 辅基 9、 CFU 10、基团转位 二:简答题(30分,每题6分) 1、何谓全酶?有哪些组成部分,各部分的功能如何? 2、从微生物的角度论述好氧堆肥和厌氧堆肥的异同点,包括代谢过程、堆肥产品、恶臭 产生等。 3、简单叙述糖酵解的阶段过程,分析其在微生物能量代谢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 4、病毒有怎样的化学组成和结构,这些化学组成和结构在病毒繁殖过程中是怎样的? 5、厌氧生物处理产甲烷的过程及其微生物特点。 三:绘图解答题(30分,每题10分) 1、 绘图氧化塘污水处理的示意图,并叙述其中包含哪几种微生物关系。 2、 图示说明微生物从基因型到表现型的表达过程。 3、 绘图表示A2/O工艺并说明其生物脱氮除磷原理,从微生物对环境条件要求角度分析 该处理工艺中存在的矛盾或不利现象。 四:论述题(40分,每题10分) 1、 何谓内源性呼吸?结合细菌生长曲线说明其在废水生物处理中的意义。
科目代码:813 名称: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第 页 共2页
虫、轮虫等的变化情况及其实践意义。 4、 结合生物氧化类型及产能代谢,说明微生物产生ATP的形式及各自特点? 五:综合题(20分) 结合所学微生物学知识,从原理、实践应用角度阐述微生物与环境工程之间的关系,并 展望未来发展情况。
科目代码:813 名称: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_ 2、 55NH 4 76O 2 109HCO 3 _ C 5 H 7 O 2 N 57H 2 O 104H 2 CO 3 54NO 2 请从以上公式分析其相应微生物在分离纯化、富集时的培养基配置及环境要求要点。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环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主要研究的是()。
A. 环境的物理性质B. 环境的化学性质C. 环境的生物性质D. 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答案:D2. 环境问题通常是指()。
A. 自然环境的变化B.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C. 环境对人类的影响D. 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产生的负面影响答案:D3. 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包括()。
A. 大气、水体、土壤、生物B. 人口、资源、环境C. 社会、经济、文化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4. 环境科学的研究方法不包括()。
A. 系统分析法B. 模拟实验法C. 统计分析法D. 纯理论推导法答案:D5. 环境质量标准是()。
A. 环境质量的客观描述B. 环境质量的主观评价C. 环境质量的科学规定D. 环境质量的法律要求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1. 环境科学的研究领域包括()。
A. 环境化学B. 环境生物学C. 环境物理学D. 环境工程学E. 环境管理学答案:ABCDE2. 环境污染物的来源可以分为()。
A. 自然源B. 人为源C. 工业源D. 农业源E. 生活源答案:ABDE3. 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
A. 大气监测B. 水质监测C. 土壤监测D. 生物监测E. 噪声监测答案:ABCDE4. 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步骤包括()。
A. 确定评价范围B. 环境现状调查C. 影响预测D. 制定减缓措施E. 编制评价报告答案:ABCDE5.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包括()。
A. 公平性原则B. 持续性原则C. 共同性原则D. 经济性原则E. 效率性原则答案:ABC三、判断题1. 环境科学的发展与工业革命密切相关。
()答案:正确2. 环境科学只关注环境污染问题。
()答案:错误3. 环境科学是一门纯粹的自然科学。
()答案:错误4. 环境科学的研究不需要跨学科合作。
()答案:错误5. 环境科学的目标是保护环境,而不是经济发展。
苏州科技大学812环境工程微生物学2004-2018年考研真题试卷
5、厌氧生物处理产甲烷的过程及其微生物特点。
三:绘图解答题(30 分,每题 10 分) 1、绘图氧化塘污水处理的示意图,并叙述其中包含哪几种微生物关系。 2、图示说明微生物从基因型到表现型的表达过程。 3、绘图表示 A2/O 工艺并说明其生物脱氮除磷原理,从微生物对环境条件要求角度分
析该处理工艺中存在的矛盾或不利现象。
科目代码: 814 科目名称: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第1页 共2页
三:问答题(45 分,每题 9 分) 1、绘图说明高浓度有机废水厌氧生物处理的过程,并说明参与以上过程的微生物特点。
2、以细菌、游泳型纤毛虫、固着型纤毛虫、轮虫、DO、COD 的量为纵坐标,以时间 为横坐标,绘制水体自净过程。 3、何谓水源水的微污染,特点如何,绘图说明针对微污染水源水常用的给水处理流程, 并从微生物的角度就微污染污染物的降解方式进行阐述。 4、何谓细菌的生长曲线?绘图并说明如何利用它控制生物处理构筑物的运行? 5、从微生物生态学角度分析活性污泥丝状菌膨胀的原因和控制方式。
四:综合题(15 分) 结合已学的环境微生物学基本知识和自身的学习兴趣,若在研究生实验论文阶段
开展某一项研究,请进行相关论述,包括研究要点和目标、研究方法和手段、研究的 预期结果等。
科目代码: 814 科目名称: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第2页 共2页
苏州科技学院
2011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科目代码: 813 科目名称:
一、名词解释(20 分,每题 2 分)
抗体
异染颗粒
质粒
米氏常数 内源呼吸
SVI
放线菌菌落 卡尔文循环
BIP 指数 鉴别培养基
二、判断 (30 分,每题 2 分,对的答“T”,错的答“F”,并给出正确答案) 1、用溶菌酶水解细菌的细胞壁后细菌失去运动能力,证明细菌鞭毛是生长在 细胞壁上的。 2、干扰素可以引起病毒的体内灭活。 3、异染颗粒是细菌营养过剩时磷源和能源的贮藏物。 4、聚 β-羟基丁酸是细菌碳源和磷源的贮存物,常见于聚磷菌中。 5、酶的竞争性抑制剂可以与活性中心以外的位点结合,不干扰酶与底物的结 合。 6、放线菌为单细胞,核物质分裂时细胞不形成隔膜。 7、具有独立的物质代谢能力,但缺乏能量代谢系统,必需依赖宿主获得 ATP,故称为“能量寄生物”,以上描述适用于衣原体。 8、相比于生物膜法,活性污泥法的脱氮效率通常较高。 9、纤毛纲原生动物常出现在水质较好的水体中,如钟虫。 10、细菌细胞在对数生长期开始积累贮存物质。 11、青霉和细菌共同培养在同一环境中时,属于竞争关系。 12、酶是活细胞的产物,且只有在活的细胞内才能发挥其催化作用。 13、呼吸链从起端到终端,电子由低能水平到高能水平。 14、革兰氏染色中乙醇的作用是溶解肽聚糖。 15、亚硝酸盐还原菌属于专性化能自养类型的微生物。
环境工程概论试题库及答案
环境工程概论试题库及答案《环境工程概论》试题库(4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66分)1、热岛效应2、活性污泥3、清洁生产4、生态平衡5、水资源6、BOD57、DO8、生态系统9、粒状介质过滤10、沉淀法11、生物膜法12、大气污染13、COD14、光化学污染15、温室效应16、电磁辐射17、环境质量18、环境质量评价19、大气质量指数20、空气污染指数环境工程概论试题库及答案21、A声级22、混响声二、填空题(每空0.5分,此题共28分)1、1974年在瑞典召开的“世界人类环境大会”提出世界“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并把每年的月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2、生态系统是有、、、四部分组成。
3、水体污染按人类活动内容可分为、、、--------------------------四大类。
4、废水及乳污水处理厂时首先经过格珊或过滤,这是污水处理的设施,此步骤属于废水的。
5、自然沉淀池可分为、、、四种。
6、生物处理法根据微生物在生化反应中是否需要氧气分为处理和处理。
7、废水中的好氧菌在有机物和氧气的条件下不断进行和过程。
8、处理污泥的常用方法有、、、、等。
9、大气层按温度垂直变化的特点可分为、、、、五层。
10、大气污染的三大要素是、、。
11、我国最主要的大气污染物是和。
环境工程概论试题库及答案12、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为级。
13、依照除尘器除尘主要机制可将其分为分为、、、四大类。
14、按作用原理,废水处理方法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三种基本类型。
15、格栅按清渣方式分为人工格栅和两种。
16、按池内的水流方向,沉淀池通常有平流沉淀池、竖流沉淀池和三种。
17、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身分为,白云石的主要身分为和。
18、通常将具有吸附能力的多孔物质称为,如活性炭。
19、沉淀池的出水堰板一般有和两种,更能够使得出水水流的均匀分布,而加大堰板长度可以减小。
20、当河流经一段距离后,有机污染物逐渐得到降解,并恢复到本来干净的状态。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环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主要研究的是()。
A. 自然环境B. 社会环境C. 经济环境D. 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答案:D2. 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是()。
A. 自然因素B. 人为因素C. 社会因素D. 经济因素答案:B3. 环境科学的主要任务是()。
A. 研究环境变化的规律B. 研究环境与人类的关系C. 研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D. 研究环境的保护和改善答案:D4. 环境污染物的来源可以分为()。
A. 自然源和人为源B. 工业源和农业源C. 城市源和农村源D. 陆地源和海洋源答案:A5. 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是()。
A. 评估环境质量B. 预测环境变化C. 制定环境政策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是环境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A. 环境质量评价B. 环境规划与管理C. 环境工程D. 环境教育答案:ABCD2. 环境污染物可以分为()。
A. 化学污染物B. 生物污染物C. 物理污染物D. 放射性污染物答案:ABCD3. 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
A. 环境现状评价B. 环境影响预测C. 环境风险评估D. 环境管理措施答案:ABCD三、判断题1. 环境科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与其他学科没有交叉。
()答案:错误2. 环境问题只与工业发展有关,与农业和日常生活无关。
()答案:错误3. 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的基础。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 简述环境科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答案:环境科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地学、环境工程学、环境管理学、环境经济学等。
2. 描述环境监测的一般程序。
答案:环境监测的一般程序包括:确定监测目的、制定监测计划、选择监测项目和方法、采样、样品分析、数据处理和结果解释。
五、论述题1. 论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
答案: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资源过度开发、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方面。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环境科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科学?A. 人类社会的发展B. 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C. 动植物的分类D. 地球的物理特性答案:B2. 以下哪个不是环境污染物?A. 重金属B. 农药残留C. 塑料垃圾D. 二氧化碳答案:D3.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原则是什么?A. 经济增长B. 社会公正C. 环境保护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4. 什么是生态系统服务?A. 为人类提供食物和原材料B. 调节气候和净化空气C. 保护生物多样性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5. 哪个国际公约是关于气候变化的?A. 《生物多样性公约》B. 《京都议定书》C.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D. 《蒙特利尔议定书》答案:B二、填空题6. 环境科学的研究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个方面。
答案:环境质量评价、环境污染控制、环境规划与管理7. 环境影响评价(EIA)是指在项目实施前,对其可能产生的_______进行系统评估的过程。
答案:环境影响8.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_______污染,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有害物质的使用和产生。
答案:预防9. 生态足迹是指人类活动对_______的需求面积。
答案:地球生态系统10. 碳足迹是指个人或组织在其活动中产生的_______排放量。
答案:温室气体三、简答题11. 简述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的区别和联系。
答案:环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它研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包括环境质量评价、环境污染控制和环境规划与管理等方面。
生态学则侧重于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两者的联系在于,环境科学在研究过程中会涉及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护,而生态学为环境科学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论。
四、论述题12. 论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及其实现途径。
答案: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其重要性在于保障人类长远的生活质量和地球生态系统的健康。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试题(全)(DOC)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试题(全)(DOC)环境问题的概念是指由自然力或人力引起生态平衡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客观存在的问题。
其中,狭义的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使自然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反过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问题。
大气恒定组分是指在地球表面上任何地方(约90km以下的低层大气)其组成几乎是可以看成不变的成分。
主要由氮、氧、氩组成,这三者共占大气总体积的99.96%。
此外,还有少量的稀有气体,如氖、氦、氪、氙、氡等。
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一些物质的含量超过正常本底含量,以至破坏人和生态系统的正常生存和发展,对人、生态和材料造成危害的现象。
TSP是指总悬浮颗粒物,悬浮于空中,粒径为0.02~100µm的颗粒物。
而PM2.5是指可入肺颗粒物,悬浮于空中,粒径小于等于2.5µm的颗粒物。
干洁空气则是指自然大气(不包括不定组分)中除去水汽、液体和固体杂质外的整个混合气体,即大气组成中的恒定组分和可变组分中的二氧化碳和臭氧。
光化学反应是指一个原子、分子、自由基或离子吸收一个光子引起的反应。
水体是指地表水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以相对稳定的陆地为边界的天然水域,包括有一定流速的沟渠、江河和相对静止的塘堰、水库、湖泊、沼泽,以及受潮汐影响的三角洲与海洋。
而水体污染则是指污染物进入水体中,其含量超过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使水质变坏,水的用途受到影响。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通常发生在湖泊、水库和海湾等封闭性或半封闭性水体中,由于生物营养元素的增加,促进藻类等浮游生物的异常增殖,使水质恶化的现象,是一种生态异常现象。
这种现象在江河、湖泊中称为“水华”,在海洋上称为“赤潮”。
生物化学需氧量(BOD)是指在好氧条件下,水中有机物由好氧微生物进行生物氧化,一定时间内单位体积水中有机污染物所消耗的氧量,测定结果以氧含量表示,单位为mg/L。
而化学需氧量(COD)则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由强氧化剂(重铬酸钾)对水中有机物进行氧化,1升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量换算成氧气量即为化学需氧量,测定结果以氧含量表示,单位为mg/L。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科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B. 环境与经济的关系C. 环境与文化的关系D. 环境与社会的关系答案:A2. 以下哪个不是环境科学的研究范畴?A. 大气污染B. 水体污染C. 土壤污染D. 人类文化答案:D3. 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是什么?A. 人类的生产活动B. 自然灾害C. 动植物的自然演变D. 宇宙射线答案:A4.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什么?A. 经济增长B. 社会进步C. 环境保护D. 资源利用答案:C5. 以下哪个是环境污染物?A. 氧气B. 二氧化碳C. 铅D. 水答案:C6. 环境科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什么?A. 实验室分析B. 现场调查C. 数学建模D. 所有以上答案:D7. 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预测环境变化B. 评估项目对环境的影响C. 制定环境保护措施D. 所有以上答案:D8. 什么是生态平衡?A.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相对稳定的状态B. 环境中物质和能量的平衡C. 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共处D. 环境中污染物的平衡答案:A9. 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B. 人类活动减少C. 太阳辐射的增强D. 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答案:A10. 以下哪个是可再生资源?A. 石油B. 煤炭C. 太阳能D. 金属矿石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科学是一门研究______与环境关系的科学。
答案:人类2. 环境科学的研究范畴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大气、水体、土壤、生物3. 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主要是______。
答案:人类的不合理活动4.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______。
答案:环境保护5. 环境污染物是指对______、______或______产生不利影响的物质。
答案:人类健康、生态系统、财产6. 环境科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