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物品为线索-串联文章内容第二课时-以物品为线索-使文章结构严谨

合集下载

线索物品作文200字左右

线索物品作文200字左右

线索物品作文200字左右
线索物品作文。

英文回答,Clue items are objects that provide hints or evidence to help solve a mystery or puzzle. These items can be anything from a letter, a key, a photograph, or even a piece of clothing. They are often found at a crime scene or hidden somewhere that requires some investigation to uncover. Clue items are crucial in unraveling the truth and identifying the culprit in a mystery.
中文回答,线索物品是提供线索或证据以帮助解开谜题或谜团的物品。

这些物品可以是一封信、一把钥匙、一张照片,甚至是一件衣物。

它们通常可以在犯罪现场找到,或者隐藏在需要一些调查才能揭示的地方。

线索物品在解开谜题、找出罪犯的真相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记叙文写作线索技巧的指导

记叙文写作线索技巧的指导

记叙文写作线索技巧的指导记叙文写作线索技巧的指导一:一、以实物为线索在写人的记叙文中,如果把这个人所做的事随意选入材料中,往往会犯材料堆积、凌乱的毛病。

如果确定一个实物为线索,尤其是人物珍爱的实物,围绕这样的线索组织材料,全文就会中心突出、布局紧凑。

史铁生的《老海棠树》,是一篇作者怀念奶奶的文章,讲述的是祖孙两人的回忆和爱。

奶奶所有的活动都在海棠树下,海棠树不仅是线索,也是作者情感的寄托,是抒发感情的媒介,是将生活片段有机串联起来的“彩线”。

写事的记叙文,尤其是写几件事的时候,用确定的实物为线索,可以将人和事都集中在它的周围,以此来展开故事情节。

二、以事件为线索我们写记叙文,通常是写较为简单的600字左右的记叙文,所以一般情况下是以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为线索,把要写的人物、事件、情节串联起来。

这样做的好处是,“我”是某一事件的见证者或者参与者,这就突出了所写内容的真实性,同时也便于直接抒发情感,发表观点,表明态度。

如胡适的《我的母亲》是以儿时母亲对“我”的教育为线索行文的,请欣赏其中的精彩片段: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

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就吓住了。

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

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

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

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件小衫出来叫我穿上。

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

”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

”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

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

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地责罚了一顿。

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

话题作文-以物品为线索的作文(6篇)

话题作文-以物品为线索的作文(6篇)

话题作文以物品为线索的作文(6篇)第一篇:爱像储蓄罐“这个月又省下了几元钱,女儿,我帮你放进储蓄罐了!”妈妈的话音刚落,几枚硬币在互相碰撞中乖乖地跳进了“猪宝宝”的肚子里,是那样地高兴、快乐。

其实,爱就像只储蓄罐,包容了许许多多。

从小到大,我周围的人都对我倍加关爱,在不知何时就存入了爱的储蓄罐,慢慢地,慢慢地,时间长了,爱的储蓄罐被装满了,使我更加感到温馨,快乐。

于是,爱,就一直缠绕在我身边,不曾远离,不曾抛弃,而傻傻的我却未曾有过任何报答,一直默默无语地生活着。

但是,对于那些为我操心的人来说,当我拿出爱去做有意义的事时,他们会感到满足;当我拿出爱去敷衍时,他们会很伤心、很难过,觉得自己的爱没能得到理解。

一转眼,我已经是一个初中生,面对着这五彩缤纷的世界,难以分辨是与非、真与假、善与恶。

就愈加感到爱??那浓烈的气息。

从初中的英语辅导老师的鼓励到语文老师拍着肩膀为我加油;从街边无名的拾荒者的朴素至理的话语到学校倒垃圾老人的关切询问。

无一不是出于爱的关怀。

而最重要的则是父母对我在精神上的支持,在这种精神的基础上,我才一直不觉得孤单。

“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每一次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过希望。

”就像歌里所唱的,对于我来说,“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那就是大家赋予我的爱,我已明白,我会倍加珍惜。

现在,我心中的储蓄罐也已存满了,我唯一想做的,也是唯一要做的,就是报答,报答这一颗颗火热的爱心,一份份真挚的情。

方式我也已经想好了,谨献给这份唯一的报答——努力学习,笑迎生活。

回头再看桌上的储蓄罐,是那么温暖,可爱。

第二篇:奶奶与缝纫机缝纫机,普普通通,并无什么特别炫彩的地方。

只知道任劳任怨地工作。

我们家就有两台“缝纫机”,一台是小缝纫机,奶奶常常用它做一些缝改衣服之类的活。

所以缝纫机好听的“咔嚓咔嚓”声时常在我的耳畔响起。

另一台“缝纫机”,就是奶奶。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奶奶就像缝纫机一样任劳任怨。

以具体事物为线索的记叙文优秀范文

以具体事物为线索的记叙文优秀范文

以具体事物为线索的记叙文优秀范文
内容:
我永远都会记得那枚小小的铜钮扣。

它来自我爷爷留给我的那件旧军装,已经褪色发黄的布料上,一颗铜扣格外醒目。

这枚扣子有些变形,边缘已经磨损,但仍能看出它曾经的光泽。

每当我用手指轻轻摩挲,都能感受到上面岁月的痕迹。

这枚钮扣,承载了我爷爷的故事。

年轻时的他穿着这件军装,走过了风雨兼程的长征路。

他用这颗扣子,扣紧了保家卫国的决心,也系住了对新中国的无限期盼。

如今,这颗看似普通的铜钮扣,成了我心中国家和时代的缩影。

我常常拿起这枚扣子,试图通过它朴实的质感,去触碰历史的火热。

我仿佛看到爷爷身着这件军装,一步步走进革命的洪流;我仿佛听到按钮与扣眼碰撞的声响,壮阔的长征旋律就在其中回响。

这颗小小的钮扣,承载了沧桑和荣光,承载了我们民族的血泪辉煌。

如今,这枚旧钮扣已成为我心中的传家宝。

它不仅提醒我传承红色基因,更教会我用平凡中的点点滴滴,去感受伟大时代的力量。

我会把这颗扣子小心地收藏、传承,以此勉励自己:不忘历史,从平凡做起,继续前行。

围绕一个物品为线索的作文

围绕一个物品为线索的作文

围绕一个物品为线索的作文英文回答:I remember the first time I held the item in my hands.It was a small, silver locket that my grandmother had given me before she passed away. It was a simple piece of jewelry, but it held so much sentimental value for me. Inside the locket, there was a tiny photograph of my grandmother and me when I was just a little girl. Every time I opened it, I felt like she was still with me, watching over me and guiding me through life.The locket became a constant companion, a source of comfort and strength during difficult times. I would wearit around my neck every day, feeling the weight of it against my chest, a reminder of the love and wisdom my grandmother had passed down to me. It became a symbol of family, of resilience, and of the enduring power of love.中文回答:我记得第一次拿着这件物品的时候。

那是我奶奶在去世之前给我的一枚小小的银质小护符。

《文章线索》阅读指导

《文章线索》阅读指导

阅读训练之文章线索(思路理析)线索是贯穿全文、将材料串联起来的一条主线,是贯穿在整篇文章中的情节脉络,以及作者表现在文章中的思想感情的起伏变化。

它的作用就像链条一样,串联起文章中的全部人、事、景、物,它把文章的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有机体。

线索一般分为两类——明线和暗线:明线:物品、事件、人物、时间、地点;暗线:暗线:以作者的思想情感的变化为线索。

一、线索分类:1、以物品为线索:某一有特殊意义的物品。

如《羚羊木雕》以“羚羊木雕”为线索展示了孩子与成人之间的两种生活,两种内心世界,赞美了孩子之间真诚无私的友情。

2、以事件为线索:中心事件如《散步》以“散步”为线索,展现了在那个来得有些迟的春天,“我们”一家人无限温馨的画面。

又比如《社戏》以“看社戏”为线索。

3、以人物为线索: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

如《孔乙己》中的“我”就是一个线索人物;又如胡适《我的母亲》以“母亲”为线索,记叙了在“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母亲对“我”影响较大的几件事。

以人物的某一特征为线索,如朱自清的《背影》就是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

4、以时间为线索如《第一场雪》时间名词:“前天”、“昨天”、“前些天”、“中午”、“黄昏”……又如《登上地球之巅》以死命登山队员克服重重困难登上地球之巅的经历为线索,按时间顺序着意描写了登山队员在登山中所面临的三大困难:寒冷、黑夜、缺氧。

5、以地点(行踪)的转换为线索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是以行踪为线索的。

如鲁迅的《藤野先生》以“我”的活动地点为线索安排情节,围绕东京、仙台、北京层层展开。

又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是很明显的以地点转换为线索。

6、以作者的思想感情或思想情感的变化为线索如朱自清的《春》以对“春天的赞美之情”为线索;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线索是作者对阿长的情感变化,从“不大佩服——不耐烦——空前敬意——新的敬意。

”又如《荔枝蜜》情感变化:不喜欢蜜蜂——想去看看蜜蜂——赞颂蜜蜂——想变成蜜蜂。

写作文线索的分类

写作文线索的分类

写作文线索的分类一、以人物为线索以人物的活动、经历、见闻作为行文线索。

通过人物的行为、思想变化来组织材料,推动情节发展。

比如在写记叙文时,可以以“我”的视角展开故事,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也可以围绕一个主要人物,描写他在不同场景中的表现和遭遇。

二、以事件为线索以事件的发展过程作为线索。

按照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来安排文章的结构。

这种线索能清晰地展现事件的全貌,使读者对整个事件有一个完整的了解。

比如写一次旅行,可以按照旅行前的准备、旅途中的见闻、旅行结束后的收获和感悟这样的顺序来写。

三、以物品为线索以某个具体的物品贯穿全文。

这个物品可以是具有特殊意义的纪念品、祖传的宝物,或者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物件。

物品在文中反复出现,通过它来串联起不同的情节和人物。

比如以一支钢笔为线索,讲述它的来历、它在不同时期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它所承载的情感。

四、以时间为线索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组织文章。

可以是具体的年份、季节、月份、日期,也可以是笼统的早中晚、过去现在未来等。

这种线索能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比如写自己的成长历程,以童年、少年、青年等不同的年龄段为线索。

五、以地点为线索以地点的转换为行文线索。

随着人物活动场所的变化,展现不同的场景和情节。

比如写游记,可以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依次描述各个景点的特色和自己的感受。

六、以情感为线索以作者或文中人物的情感变化为线索。

情感可以是喜怒哀乐、爱憎好恶等。

通过情感的起伏来推动故事的发展,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比如写一篇关于友谊的文章,从相识时的喜悦,到相处中的矛盾和烦恼,再到的和解和珍惜,以情感的变化贯穿始终。

在写作时,我们可以根据主题和内容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线索来组织文章,使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富有逻辑性和吸引力。

以物为线索作文 精品 PPT课件

以物为线索作文 精品 PPT课件

想起了父亲苍老的脸
(1) 夜,好静谧,柔和的月光洒了一地 银白;夜,好深沉,父亲那时起时落的鼾 声犹如一首动人的月光曲回荡在夜色上空。 望着熟睡中父亲的脸,我的思绪也飘向那 片圣洁的夜空……
(2) 小时侯,我常以有这样的父亲而 自 自豪,因为他能讲许许多多好听的故事, 豪
能捏好多好多漂亮的小动物。每天放学, 我便骑在父亲的肩上,同学们那羡慕的眼
(6)只记得那晚好冷,潮湿的空气中似 乎还夹杂着雨丝。下课铃一响,我便冲出了 教室,因为我快要冻僵了。外面,黑黝黝的 一片,几颗落光了叶子的老树在寒风中瑟瑟 发抖。哦,那伫立在寒风中的身影:如青松, 如翠柏……他在人群中竭力地寻找着,任凭 寒风掀起他的外衣,钻进他的裤腿……
(7)哦,起风了,月亮升高了, 月光下,我清楚地看清了父亲的脸: 高高地颧骨,深陷的眼睛,干皱的 皮肤…… 忽然之间,我感悟自己是 一个多么不孝的女儿。父亲,这些 悔 年,你明显地老了,瘦了,你能原 悟 谅女儿的不孝吗?
前”“三年前”“如今”“有一夜”四个 片段,表达了作者酷爱星的深切感受。
《皇帝的新装》以“新装”的奇怪特 性为线索,写了皇帝爱新装,骗子做新装, 君臣看新装,游行穿新装,揭穿假新装。
四、以中心事件为线索
• 如《社戏》按照“盼看社戏”—— “去看社戏”——“怀念社戏”这一 中心事件来构思全文。再现儿时在 桥村的一段美好生活。
安排线索应注意的问题
• (1)注意线索必须和所写的内容紧密 相关。必须有利于记叙情节的展开, 必须有助于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
• (2)线索一经确定,就要用它组织所 要表达的内容。
• (3)线索的安排还要做到首尾呼应, 使全文上下一贯,结构严谨。
想起了父亲苍老的脸
(1) 夜,好静谧,柔和的月光洒了一地银 白;夜,好深沉,父亲那时起时落的鼾声犹 如一首动人的月光曲回荡在夜色上空。望着 熟睡中父亲的脸,我的思绪也飘向那片圣洁 的夜空……

浅谈写人记事记叙文的文章结构分析

浅谈写人记事记叙文的文章结构分析

浅谈写人记事记叙文的文章结构分析作者:王莹来源:《文学教育》 2018年第11期内容摘要: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主要内容是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一类文章体裁。

记叙文在初中阶段语文现代文阅读与教学占有很大比重,无论在应试还是日常的文本阅读中都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

其中写人记事记叙文在初中语文教材所占分量很大,而对写人记事记叙文的文章结构分析不仅对教师的记叙文教学有所帮助,还有利于初中生对文章整体思路的把握,以及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对于写人记事记叙文的文章结构分析将从记叙线索的寻找,文章记叙顺序的确定,文章层次结构的切分三方面入手,以初中部编版语文教材中写人叙事记叙文为例进行探究。

关键词:写人记事记叙文线索文章结构记叙顺序一.记叙线索的寻找(一)线索的定义线索是将一篇文章中将各部分材料串联起来的一条主线,是贯穿了全文的情节脉络,也是文章作者在文章中表现出的情感变化。

线索在全文在就像针线,将文章中人、事、景、物等各个部分串联起来使之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

普遍来讲每篇文章大多由一条线索贯穿全文,但也有的是由多条线索串联形成完整文章的。

如:主线和副线,明线和暗线等。

如果说花样繁多的各种素材是一粒粒纽扣,那么线索即为将其串联钩织的一根线。

(二)常见的线索:1.事物线:以某物品作为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组织材料的是事物线。

如:《猫》2.事件线:以某一事件的发展经过作为线索来贯穿全文的是事件线。

如:《散步》《藤野先生》3.人物线:以某时某地人物的各种活动或其情感变化来贯穿全文的是人物线。

如:《背影》《阿长与山海经》4.时间空间线:以某一时间点或者某一地点为线索。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三)找线索的方法1.看标题(文章标题可能就揭示了文章线索,或者标题包含了线索的因素)例如:郑振铎的《猫》,这篇课文就以“我家养了好几次的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

”开篇,表明养猫的几次结局,抛出线索,总领全文;文章最后以“我家永不养猫”收尾,此篇文章中“猫”既作为标题也贯穿了全文。

第04讲分析文章线索辨别明线暗线-2024年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项高分突破

第04讲分析文章线索辨别明线暗线-2024年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项高分突破

第04讲分析文章线索,辨别明线暗线【考情梳理】【考点精讲】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将材料串联起来的一条主线,是作者组织材料的思路在文中的体现,它将文章的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有机体。

1.记叙文线索分类(1)以核心人物为线索:围绕人物的见闻感受或事迹展开故事情节。

(2)以核心事物为线索:围绕某一有特殊意义的事物组织材料。

(3)以核心事件为线索:叙事时不止写一个事件,主写的事件便是文章的核心事件,以此为线索带出次要事件。

(4)以时间为线索:按时间的推移组织材料,文中有明显的时间标志。

(5)以地点为线索:以地点的转换来安排文章层次,多见于以写景、参观访问过程为内容的文章。

(6)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没有中心事件和具体的故事情节,以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材料。

2.线索的作用线索,是贯穿文章始终的脉络。

文章通过记叙线索将表现中心的材料联珠缀玉般地串联起来,使文章的各个层次贯通弥合,形成一个严密的整体。

线索在记叙文中的作用有三个方面:(1)可以集中表现主题,因为主题是通过材料来体现的,材料又是由线索串联起来的,如果没有线索,材料就是一盘散沙,也就无所谓主题的表现了;(2)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更加突出,因为人物形象必须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塑造,而事例也要由线索来串联,如果没有线索将事件串联起来,人物的特点是难以刻画鲜明的;(3)可以使文章结构更缜密,更严谨,使文章形成整体。

1.确定文章线索(1)明确几条常见的线索:某个有意义的实物,某个中心事件,某个中心人物,时间、地点的转换,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等。

(2)关注文章的标题,很多文章的标题直接揭示了文章的线索,或包含线索的因素。

(3)关注文中反复出现的人、事、物或语句。

(4)关注文中的议论、抒情句。

记叙文中的议论、抒情句多为画龙点睛的重要语句,往往隐含着文章的线索。

(5)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文章的线索不止一条,往往有几条线索同时起着作用。

如明线和暗线相互交织,主线和副线相互交织。

语文阅读理解24个万能公式

语文阅读理解24个万能公式

语文阅读理解24个万能公式在语文学习中,阅读理解一直是重点和难点。

很多同学在面对阅读理解题目时,常常感到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含义,把握作者的意图,回答出关键的问题。

其实,只要掌握了一些万能公式,就能让阅读理解变得轻松许多。

下面,我就为大家介绍 24 个实用的语文阅读理解万能公式。

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1、记叙文:人物+事件+结果例如:《我的母亲》一文,主要写了“我”的母亲(人物)在艰苦的生活中勤劳持家、关爱子女(事件),使家庭充满温暖(结果)。

2、说明文:说明对象+特点比如:《中国石拱桥》介绍了中国石拱桥(说明对象)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的特点(特点)。

3、议论文: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像《谈读书》一文,论点是读书有益,论据是通过列举各种读书的好处和事例来论证,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

二、理解标题的含义1、表层含义:标题的字面意思2、深层含义:联系文章主旨,体会标题的象征意义、比喻意义或引申意义例如,《白杨礼赞》,表层含义是对白杨的赞美,深层含义则是借白杨歌颂北方军民坚韧不拔的精神。

三、分析文章的线索1、以人物为线索:通过人物的见闻、感受、经历展开叙述2、以事件为线索:按照事件的发展顺序来写3、以物品为线索:物品贯穿全文,推动情节发展4、以时间为线索: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叙述5、以地点为线索:以地点的转换来组织材料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是以地点为线索,写了“我”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

四、把握文章的主旨1、分析标题:标题往往能揭示文章的主旨2、分析开头和结尾:开头常有引出主旨的作用,结尾则常常总结、深化主旨3、分析议论、抒情句:这些句子往往能直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观点4、结合文章背景: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有助于理解主旨以《背影》为例,通过描写父亲在车站送别时的背影,表达了父子之间深厚的感情。

五、分析人物形象1、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入手2、从人物所做的事件中分析3、注意侧面描写对人物形象的烘托例如,《孔乙己》中,通过对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的动作描写,表现了他的穷酸和炫耀心理。

第5讲 记叙文2——线索 照应 悬念 伏笔铺垫 表达方式 -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题

第5讲 记叙文2——线索 照应 悬念 伏笔铺垫 表达方式 -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题

第五讲记叙文阅读(二)线索、照应、悬念、伏笔铺垫、表达方式一、线索1.线索的定义文章线索就是贯穿一篇文章、把材料或故事串联起来的一条脉络。

2.线索的分类①以人物为线索②以事情为线索③以物品为线索④以地点为线索⑤以时间为线索⑥以感情为线索2.线索的作用:①以……为线索,贯穿全文。

②条理清晰,层次清楚,结构严谨③写出……的内容④表达……的情感\主旨\人物形象二、伏笔与铺垫的1.伏笔的定义:伏笔是上文对下文的暗示、交待。

在答案没有揭晓前,它在文章中是无关紧要的,当看到后面情节后,读者才会恍然明白前面一些看似闲笔的资料原来是为后面的内容服务的。

2.照应的定义:是指文章的前后内容的相互关照和呼应。

前面提到的问题,后面有着落。

3.伏笔和照应的作用:①伏笔含蓄交待,照应贯通前后。

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

②情节发展合理,不至于产生突兀怀疑之感。

③读者读到下文内容时,往往能产生会心一笑、心灵共鸣或意外感悟等阅读惊喜。

④伏笔照应搭配使用能使情节发展产生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

三、照应1.照应的定义:前后意思相近或者相反的两个短语或句子或段落称为照应。

2.照应的分类:3.照应的作用:①使文章气血贯通、脉络清楚。

②使文章下文与上文相呼应,结构严谨。

四、设置悬念1.设置悬念的定义:它是故事发展中间只亮开谜面,藏起谜底,在适当的时候再予点破,使读者的期待心理得到满足。

2.设置悬念的作用:四、表达方式(一)记叙:主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等,也就是记叙的六要素清晰的介绍给读者,语言主要是使用叙述性的语言。

作用:交代事件,刻画人物,突出中心。

(二)说明:这种表达方式是通过对事物的性质、特点、作用、成因、结果等进行解说,从而使人们对于这一事物有个明确的、完整的了解和认识。

一般没有感情形象的描绘。

(三)议论:议论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来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对事物直接提出自己的意见和主张的表达方式。

主要使用比较抽象的有较强逻辑性的语言。

中考语文专题2理清叙事线索分析线索作用(解析版)

中考语文专题2理清叙事线索分析线索作用(解析版)

专题02:理清叙事线索,分析线索作用【考情梳理】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将材料串联起来的一条主线,是作者组织材料的思路在文中的体现,它将文章的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有机体。

1.记叙文线索分类❶以实物为线索。

如:《雨的四季》以春雨、夏雨、秋雨、冬雨为线索。

以一个具体的实物贯穿全文,将各种人或事都集中到它的周围,以此来展开故事情节;❷以人物为线索。

如:《邓稼先》按人物动作行为的变化、思想性格的发展、人生历程的见闻来组织材料,把人物作为文章的线索;❸以事件为线索。

如:莫怀戚的《散步》情节通常包括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几部分,有些文章事件本身便是线索;❹以时间为线索。

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渡江先后有的文章是以时间的推移来组织材料的,时间就成为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❺以地点为线索。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的文章是以地点的转换来安排层次的,地点就是叙事的线索;❻以作者的思想感情为线索。

如:《阿长与<山海经>》有一些散文没有中心事件和具体的故事情节,而是以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的,这一类文章就以作者的思想感情为线索。

3.如何找文章的线索。

(1)看文题。

很多文章的标题就是文章的线索,尤其是以人和物为标题的文章。

(2)看反复。

文章中反复出现的人、事、物以及表人物情感和时空的重点词或重点句。

(3)看抒情议论句。

记叙文抒情议论句多为画龙点睛的重要语句,它往往隐含着线索。

(4)看段落间的内部联系。

根据文章段落间的内部联系,就可以判断出文章的线索。

注:一篇文章行文的线索不一定只有一个,可以有多个线索,要看哪一个线索是最突出的,一般来说,事件的发展和人物的情感一一对应,一明一暗展开叙述。

4.线索作用(1)可以集中表现主题,因为主题是通过材料来体现的,材料又是由线索串联起来的,如果没有线索,材料就是一盘散沙,也就无所谓主题的表现了;(2)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更加突出,因为人物形象必须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塑造,而事例也要由线索来串联,如果没有线索将事件串联起来,人物的特点是难以刻画鲜明的;(3)可以使文章结构更缜密,更严谨,使文章形成整体。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精选5篇)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精选5篇)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羚羊木雕》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羚羊木雕》教学设计(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

2、通过讨论明确人与人之间互相沟通、互相商量,换位思考,才能避免矛盾,和谐相处。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人物形象的分析。

难点是主题的揭示,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的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朗读讨论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课铃响了,语文老师迈着轻盈的步伐走向教室。

刚到门口,突然,“嗖”的一声,一个粉笔头飞了过来,不偏不倚打在老师黝黑的脸上……学生自由发言后老师亮出结果:(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老师若无其事地擦了擦还在微微发麻的脸颊,弯下腰捡起那还在地上跳动的粉笔头,轻轻地放入粉笔盒,面带微笑地说“上课,同学们好!”“老师好!”)这样的境界是多么美好啊!可是有一件事由于处理不当给双方带来了伤害。

老师板书:羚羊木雕。

二、默读课文思考1、文章围绕羚羊木雕写了一件什么事?2、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3、每个人物的形象各是怎样的?作者是如何刻画的?三、讨论交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结合人物描写的方法分析讨论人物形象,分角色朗读重点段落体会人物情感。

四、再读课文联系自己,联系生活思考讨论假如你是文中的“我”或“父母”你会怎样做?五、布置作业续写“我回家之后”(注意关键词:沟通、和谐)【板书】要回羚羊木雕──伤害语言、动作、心理──刻画}人沟通商量换位思考──避免矛盾和谐相处《羚羊木雕》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体会和感悟亲情、友情,学会理解亲情,珍惜友情。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结构,理解本文巧妙的构思。

3、学习文章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具体生动的刻画人物形象。

五年级上册阅读要素

五年级上册阅读要素

第一单元阅读知识考点: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了解文章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关注的是如何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也就是借助事物,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事物的主要特点和借助具体的事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对比的作用: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和·····进行对比,强调突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首尾呼应的作用:使文章结构更加紧密,内容更加完整,容易引起读者共鸣,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更好地抒发了作者……的情感。

3.分析事物的主要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描写……,突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的·····之情。

(往往是喜爱,热爱,赞美,赞扬,赞颂,敬佩之情)4.借助具体的事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篇文章/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物怎么样),表达了作者对······的·····(喜爱/赞美)之情。

补充:这个单元的阅读文章中,经常会出现“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和“借物喻人”的表现手法。

我们大致了解一下就行。

(1)先抑后扬:通俗点来讲,就是先写这个“物”怎么普通,怎么不好,然后写它好的一面,就像山峰要用低谷来衬托。

先抑后扬,前后形成鲜明对比,让文章更加精彩,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也让所描写之物形象更加鲜明。

(2)借物喻人:往往在文章的结尾,会由所描写的事物,联想到人的某一种品格。

这样的表现手法,可以让文章立意更加深远,表情达意更加含蓄,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散文小说阅读二轮复习

散文小说阅读二轮复习

读文的技巧: 1.寻找关键词句,画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首括句、尾结句,在
文章结构上起过渡、连续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以及画龙点睛的 句子,再将关键词句串联起来,从而把握文章的思路。
2.捕捉文中体现时间、空间、人物、事件、感情的语句,从而把 握文章的脉络思路。
3.观察首尾,整合信息。文章首尾,往往会有意无意地表现或流 露出作者的表达意图或情感倾向。
《小题狂做》P77-P78《年感》 9、A(3分)由实到虚
10、C(3分)时间这个冰冷又公平的家伙
《小题狂做》P77-P78《年感》 说说你对划线句子的理解
解释:作者用刀比喻年,1分;突出了时间的残酷无 情,化抽象为形象(形象生动),2分;作者意图:阐明 青春易逝、生命易老的道理。3分。
《小题狂做》P84-P85《亲亲麦子》 9、D(3分)流淌进海子纯洁的诗篇
具体:
⑴结构上:照应(呼应)开头或者使文章前后照应;回应了
文章开头的提问;扣题、点题;层层深入;总结全文。
⑵内容上: 直白类-----(本身)结尾部分表达了(有手法
就结合手法回答,如:卒章显志) ,表现了 ,深

的主旨,强化作 的观点。
含蓄类---①使文章在表达上显得委婉含蓄,发人深思;②有
戛然而止,意在言外的余味;③暗示主题,强化了作者的感
句子在开头:
(1)总括:总领全文,引出下文。
(2)再分别从结构上、内容上作答,具体从几个方面思考 :
主题:①开篇点题,照应题目;②开门见山,点出文章的主
题。本身:①渲染 的气氛;②突出表现了
;③
奠定了全文 的情感基调;④交代 的背景;⑤总领
全文 。
对下:①引出下文 ,推动情节的发展;②为下文

“一线串珠”式作文——结构清晰

“一线串珠”式作文——结构清晰

教学篇•学科教学作文,教师难教,学生难学。

作文本无定法,但也可有法可循。

郭沫若说:“于无法之中求得法,有法之后求其化”。

作文其实也可以变得相对简单。

“一线串珠”式作文,也称“冰糖葫芦”式,是指在文章的谋篇布局中,以一条主线贯穿全文,把一些相对分散独立的材料串联起来,使之相辅相成,形成一篇完整文章的写作方法。

“一线串珠”式作文教学,目标单一明确,结构明白清晰,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快速找到属于自己的作文构思方式。

一、明确“线”与“珠”《艺概》说“惟有线索在手,则错综变化,为吾所施。

”串“珠”的“线”,“线”可以是一种景物、一种情感、中心事件、一中心词句,也可以是时间的推移、空间的转换,还可以是题目……“线”即文章的线索,是贯穿全文的链条,起联结作用。

线索是作文教学设计的切入点,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明一点而悟全文。

所谓“珠”,就是能够多角度、多侧面表达主题的一个个材料,可以是事件发展或情感变化的不同阶段,也可以是一个主题或观点的不同侧面,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线”如缝制衣服的线,“珠”则是那些裁剪的布料,制衣先准备好材料,然后用线把块块布料缝制起来。

没有线,缝不成衣服;没有布料,衣服则是空谈。

文章有了线索,就能把繁杂、零碎的材料(人、事、景、物)连缀、贯穿,制成华衣。

“一线串珠”式作文,“线”能纲举目张,“珠”丰富多彩,“串”起来,使文章结构清晰,浑然一体,光彩夺目,能更好地表现中心或主旨。

写作时,我们可根据中心表达的需要,灵活选择,以“线”串“珠”。

二、恰当的“线”,纲举目张“线”要简单清晰,让读者容易把握,立“线”如立骨,骨就是文章的框架结构。

文章因有线索贯穿而思路完整,结构清晰。

常见的线索有:1.以景为线,美如画卷。

如《故都的秋》,课文以“秋”为线索,赞秋、绘秋、恋秋,串起小院清晨、秋槐落蕊、秋蝉嘶叫、闲话秋凉、秋果奇景五幅画面,处处写秋,内容各不相同,读来却美不胜收。

2.以情为线,情感充沛。

曹操《短歌行》,以“忧”为线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时以物品为线索,串联文章容教学目标:1,思考文章的线索及作用。

2,写作要有线索意识,用小道具作为文章线索将容串联起来。

课堂笔记一,名著名句记诵1、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哈姆雷特》2、善良人在追求中纵然迷惘,却终将意识到有一条正途。

《浮士德》)3、幸福的家庭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

《安娜·卡列尼娜》4、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老人与海》二,散文类阅读(一)土地牧我们生活在一个开辟人类新历史的光辉时代。

在这样的时代,人们对许许多多的自然景物也都产生了新的联想、新的感情。

不是有无数人在讴歌那光芒四射的、四季常青的松柏、庄严屹立的山峰、澎湃翻腾的海洋吗?不是有好些人在赞美挺拔的白、明亮的灯火、奔驰的列车、崭新的日历吗?睹物思人,这些东西引起人们多少丰富和充满感情的想象!这里我想来谈谈,谈谈泥土。

......有时,望着莽莽苍苍的,我骑着思想的野马奔驰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然后,才又收住缰绳,缓步回到眼前灿烂的现实中来。

我想起了二千六百多年前北方平原上的一幕情景。

一队亡命贵族,在黄土平原上仆仆奔驰。

他们虽然仗剑驾车,然而看得出来,他们疲倦极了,饥饿极了。

他们用搜索的眼光望着田野,然而骄阳在上,田垅间麦苗稀疏,哪里有什么可吃的东西!一个农民正在田里除草。

那流亡队伍中一个王子模样的人物,走下车子来,尽量客气地向农民请求着:“求你给我们弄点吃的东西吧!你总得要帮忙才好,我们已经好几天没有吃的了。

”衣不蔽体、家里正在愁吃愁穿的农民望了这群不知稼穑艰难的人们一眼,一句话也没说,从田地里捧起一大块泥土,送到王子模样的人物面前,压抑着悲愤说:“这个给你吧!“王子模样的人显然被激怒了,他转身到车上取下马鞭,怒气冲冲地想逞一下威风,鞭打那个胆敢冒犯他的尊严的农民。

但是一个上了年纪的、大臣模样的人物上前去劝阻住了:“这是土地,上天赐给我们的,可不正是我们的好征兆么!”于是,一幕怪剧出现了,那王子模样的人突然跪下地来,叩头过上苍,然后重地捧起土块,放到车上,一行人又策马前进了。

辘辘大车过处卷起了漫天尘土……这是《左传》记载下来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在亡命途中发生的故事。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奇怪的事情?除了因为这群贵族是在亡命途中,不得不压抑着威风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在他们心目中,土地代表着上天不可思议的赏赐,代表了财富和权力!他们知道,只要掌握了土地的所有权,就可以永不休止地榨取农民的血汗。

......呵!这宝贵的土地!......谈到这里,我想起了好些令人掀动感情波澜的事情。

几个世纪以来,那些当年被迫得走投无路的破产的中国农民,漂流到海外去谋生的当儿,身上就常常怀着一撮家乡的泥土。

那时,闽粤沿海港口上,一艘艘用白粉髹腹,用朱砂油头,头部两旁画上两个鱼眼睛似的小圈的红头船,乘着信风,把一批批失掉了土地的农民送到海外各地。

当时离乡别井的人们,都习惯在远行之前,从井里取出一撮泥土,珍重地包藏在身边。

他们把这撮泥土叫做“乡井土”。

直到现在,海外华侨的床头箱里,还有人藏着这样的乡井土!试想想,在一撮撮看似平凡的泥土里,寄托了人们多少丰富深厚的感情!过去,多少劳动者为了土地而进行了连绵不断的悲壮斗争!当外国侵略者犯境的时候,又有多少英雄义士为保卫它而英勇地献出了生命!在我国沿海地方,历史上就流传着许多可歌可泣的保卫土地的抗敌爱国故事。

在明末御倭和抗清的浪潮中,那里曾经进行过保卫每一寸土地的激烈斗争。

有的地方,妇女的发髻上流行着插上三支短剑似的装饰品,那是明代妇女准备星夜和突然来袭的倭寇搏斗的装束的遗迹。

有的地方,从前曾经流行过成人死后入殓时在面部盖上白布的风俗,那是明朝遗民羞见先人于地下、一种激励后代的葬仪。

这些风俗,多么沉痛,多么壮烈!......今天,在世界围,许许多多被殖民者奴役着的地方,也正在进行着驱逐侵略者、保卫国土的斗争。

呵!一寸土,一撮土,在这种场合意义是多么神圣!提到了一寸土这几个字,我又禁不住想到一些岛屿上的人民战士。

登上那些岛屿,你会更深地认识到“一寸土”的严肃意义。

我到过一个小岛,那岛屿很小。

然而,岛上的生活却是多么沸腾呵!这里的海滩、天空、海面,决不容许任何侵略者窥探和侵入一步,人民的子弟兵日夜守着大炮阵地,从望远镜里、从炮镜里观测着海洋上的任何动静。

这些岛屿像大陆的眼睛,这些战士又像是岛屿的眼睛。

不论是在月白风清还是九级风浪的夜里,他们都全神贯注地盯着宽阔的海域。

不仅这样,他们还把小岛建成花园一样美丽。

本来是蛇虫蜿蜒、荆榛遍地的荒凉小岛,经过他们付出艰苦劳动,在上面建起了坚固的营房,辟出了林荫大道,又从祖国各地要来了花种,广植着笑脸迎人的各种花卉和鲜嫩的蔬菜;还建起畜牧栏,竖起鸽棚;又从海里摸出了石花,堆成小岛的美术图案。

看到这些,令人不禁想到,我们所有的土地,一个个的岛屿,一寸寸的土壤,都在英雄们的守卫和汗水灌溉之下,迅速地在改变面貌了。

......每逢看到了欣欣向荣的庄稼,看到刚犁好的涌着泥浪的肥沃的土地,我的心头就涌起像《红旗歌谣》中的民歌所描写的——“沙果笑的红了脸,西瓜笑的如蜜甜,花儿笑的分了瓣,豌豆笑的鼓鼓圆”这一类带着泥土、露水、草叶、鲜花香味的的情景。

让我们对土地激发起更强烈的感情吧!因为母亲的镣铐解除了,现在就看我们怎样为哺育我们的母亲好好工作了。

让我们捧起一把泥土来仔细端详吧!这是我们的土地呵!怎样保卫每一寸的土地呢?怎样使每一寸土地都发挥它的巨大的潜力,一天天更加美好起来呢?党正在领导和率领着我们前进。

青春的也好象发出巨大的声音,要求每一个中国人民都作出回答。

(二)灯火萧萧乌黑油污的煤油灯,一经火柴点燃,便有了亮晃晃的“生命”。

“生命”的意义就是它会让你想起与它共处的那段时光。

生命的最简单意义可以是一个字:“动”!那昏黄的煤油灯的火舌,就是那样闪动着,那样引逗着你的眼,那样闪着古老的昏黄。

在胡兴村,这样的煤油灯不知与我们共处了多少年,小的时候们我们叫它“番仔油灯”。

番仔油和番仔火(火柴)一样,都是由洋人传来的。

番仔油的味道呛鼻难闻,打来的油通常都放在墙角不起眼的地方,煤油灯缺油的时候才提出来添加,小心翼翼的,一方面怕弄脏了衣物、桌子,一方面怕易燃的煤油引来祝融肆虐,回禄嚣①家用的煤油灯主体是大约十公分高的玻璃瓶,外围有铝片为套,瓶口是一个铅皮的盖子,中间钻一个小洞,棉纱捻成的灯芯就插在这个洞里,灯芯可以一直伸向瓶底,将煤油汲吸上来,油润的灯芯,火柴一点就燃着了,昏黄摇曳的光芒,就这样温暖着我们的童年。

深夜的时候,面对这样一盏摇曳的灯火,仿佛可以根据古人促膝而谈,读一点诗词,雅兴随之而起,如果能翻阅几则“聊斋”,或许更增加一些古奥之趣,可惜,当时年纪小,只认识白的铁杵、王冕的荷花!最温暖的当然不是这摇曳昏黄的灯光,而是灯光下两个相对的人影,一老一少,祖两人从“人初静”,守到夜更深,守着永夜,守着灯火,守着长长的一段祖相牵系的深情记忆,那是祖母无怨的爱,无尽的心,所有的怀念都从这样温馨的画面进入、泛起……当灯芯烧黑了,我们用个小竹片剔亮它,挑灯夜战原来就是这样的啊!那情景仿佛剪烛西窗一般,灯芯越烧越长,就要用小剪刀剪除碳化的那小小一截,光,就更亮了!煤油灯的火焰很容易将墙壁、屋梁熏黑,因此悬挂的地方一直是固定一处,不随便改换,以免房子到处留下乌黑的油烟。

那样的煤油灯,我们家好像只有三盏,人在客厅的时候,灯随我们在客厅,夜读如果是在祖母的房间,灯就随着我们过去。

有时,书读到一半,要到客厅拿东西,拿得提着灯过去,脚步不能太急,免得走路的风息将灯吹熄。

不知你是否记得我们家是土埆厝?②风随时可以从破落的竹篾片之间随意进出,风大的时候,我们就得一手举灯,一手遮风护火,步步为营,仿佛履薄的人,战战兢兢。

那情景仿佛护着累世的家产。

在那样的灯火下,一切都荡漾着温馨。

虽然,煤油灯有效的亮度不过是一两尺而已,那样的光晕却是不灭的永恒之火,一直亮在童年的心中。

多少风与云吹送过去了,我们长大了,家里安装电灯了,刚开始,我们只要无烛光的灯泡,五烛光的亮度刚好模拟煤油灯的古意,却免除了油烟的熏染、风动的闪烁,那样笃定而拘谨的五烛光灯泡,是我们使用“电火”的第一步。

此后,四十烛光、六十烛光的灯泡陪伴着我们的成长,日光灯一到,黄光从此成为白光,那又更向前跨过了一步,这时,伴读的祖母早已回到天上去了,惨白的日光灯下总觉得缺少了昔日那份盈满的温馨,总觉得身边嘘寒问暖的声音就这样沉寂了下去,我怅怅然在良好的灯光下写作。

继之而来的美术灯,霓虹灯,将我们的家、我们的城装扮得更美,耀眼、闪烁的灯,增添了一些妖媚,每个家、每个众人进出的地方,都安装了无数的、千奇百怪的灯,入夜以后的都市和乡村,比白天更多了一些新奇和眩惑。

有一次,我从华冈上望向台北,万家灯火里哪一盏是为我而开的?喃喃自语的我在无边的夜里迷失在灯与灯之间。

四十年了,从摇曳昏黄的煤油灯下,我们来到一个全新的世界,坐在讲求爱眼照明的桌前,如果祖母还在,那会是什么样的一种情境?我常有一个奇怪的想法,在一个万灯闪亮的夜晚,陪祖母静静欣赏着一些光影缤纷!我说不出喜欢煤油灯的理由,但我知道灯火在我心中的意义。

(有删节)(三)海棠花①早晨到研究所去的路上,抬头看到人家的园子里正开着海棠花,缤纷烂漫地开成一团。

这使我想到自己故乡院子里的那两棵海棠花,现在想也正是开花的时候了。

②我虽然喜欢海棠花,但却似乎与海棠花无缘。

自家院子里虽然就有两棵,但是要到记忆里去搜寻开花时的情景,却只能搜到很少几个断片。

记得有一个晚上同几个同伴在家南边一个高崖上游玩,向北看,看到一片屋顶,其中纵横穿插着一条条的空隙,是街道。

虽然也可以幻想出一片海浪,但究竟单调得很。

可是在这一片单调的房顶中却蓦地看到一树繁花的尖顶,绚烂得像是西天的晚霞。

当时我真有说不出的高兴,其中还夹杂着一点儿渴望,渴望自己能够走到这树下去看上一看。

于是我就按着这一条条的空隙数起来,终于发现,那就是自己家里那两棵海棠树。

我立刻跑下崖头,回到家里,站在海棠树下,一直站到淡红的花团渐渐消逝到黄昏里去,只朦胧留下一片淡白。

③但是这样的情景只有过一次,其余的春天我都是在度过的。

是古老的都城,尽有许多机会可以作赏花的韵事,但是自己却很少有这福气。

我只到公园去看过芍药,到颐和园去看过一次木兰。

此外,就是同一个老朋友在大毒日头下面跑过许多条窄窄的灰土街道到崇效寺去看过一次牡丹;又因为去得太晚了,只看到满地残英。

至于海棠,不但是很少看到,连因海棠而出名的寺院似乎也没有听说过。

的春天是非常短的,短到几乎没有。

最初还是残冬,可是接连吹上几天大风,再一看树木都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天气陡然暖了起来,已经是夏天了。

④夏天一来,我就又回到故乡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