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汉族民歌1》教学课件设计
人教版高中音乐必修一《汉族民歌》教学课件
![人教版高中音乐必修一《汉族民歌》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14203b033d4b14e84246828.png)
汉族民歌
民歌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为表情达意而 口头创作 的一种歌曲形式
民歌从体裁形式上分为:
号子 山歌 小调
号子的定义
号子又叫劳动号子, 是人们在从事体力劳动的过程中创作并 演唱的一种带呼号性的歌曲。
这段音乐曲调和演唱形式有什么特点? 号子在劳动中起到什么作用?
思考:
号子曲调和演唱形式有什么特点? 曲调粗犷有力,多采用领唱与齐唱, 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 号子在劳动中起什么作用?
2、情感表达又是怎样的?
歌曲情感表达比较细腻
体裁 旋律
节奏
号子 山歌 小调
优美流畅 明丽婉转
律动感 很强
爽朗 质朴 悠扬
较固定
较自由
规整 结构较 严谨
演唱形式
多种多样 一领众合
拓展与探究
讨论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1、民歌不受作曲技法的支配,口头创作。 2、民歌的旋律与歌词并非固定不变,不断的加工,变化发展。 3、民歌不借助于记谱法,口耳相传。 4、民歌不体现作曲者的个性特征,但具有鲜明的民 族风格和地方风格。 联系:民歌是创作歌曲的创作源泉。
多种多样 一领众合
小调又称小曲,泛指流行于广大城乡的 一种民间歌曲。它主要产生于民间日常生 活与风俗活动,故被称为“里巷之曲”。 由于各地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不同,所以 有的地方称之为“时调”“俗曲”“小令 ”等。
1、这首《茉莉花》在旋律、节奏上有什 么特点?
旋律:优美流畅,明丽婉转 节奏:比较规整、结构严谨
指挥劳动、协调动作、鼓舞劳动 热情、消除疲劳等
搬运号子 划船号子
感受其旋律、节奏上的特点
体裁
号子 山歌 小调
旋律
节奏
《汉族民歌》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第二单元第3节
![《汉族民歌》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第二单元第3节](https://img.taocdn.com/s3/m/17386e38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77.png)
《汉族民歌》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内容由以下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作品欣赏。
欣赏《澧水船夫号子》、《脚夫调》、《弥渡山歌》、《姑苏风光》、《孟姜女》和《幸福歌》。
《澧水船夫号子》是流行于湖南澧水一带的船夫号子,是船工们行船时演唱的歌曲。
全曲由三个段落组成。
歌曲开头为平水号子,通过由弱及强的劳动节奏衬词,展现了船工们摇船自远而近、徐徐而来的情景。
欣赏时注意体会民歌与地理环境、方言之间的关系。
《脚夫调》是一首陕西信天游。
信天游是陕北人民最喜爱的一种山歌形式。
歌词基本以七字为一句,上下两句为一段,上句起兴,下句起题。
既可以两句独立成歌,也可把几段或十几段歌词并列,用一个曲调反复演唱。
表达了脚夫赶脚时的寂寞惆怅,凄恻无助的心情。
《弥渡山歌》采用比兴手法,前三句或兴或比,直到最后一句才切入主题,具有南方的含蓄色彩。
歌曲的旋律婉转、飘逸,富有云南山歌的独特风格。
《姑苏风光》是一首表现对家乡热爱的江苏小调,是由[码头调][满江红][六花六节][鲜花调][湘江浪]等几个独立的曲调连缀而成的一首较为大型的叙事性歌曲。
教材节选的是[码头调]。
此曲在旋律音调方面具有典型的江南小调特点。
《孟姜女》是在江苏民歌《孟姜女》曲调的基础上变化而来的。
《幸福歌》》是根据一首湖北天门的民间小调改编而成的歌曲。
歌曲采用了领唱、齐唱的演唱形式。
前半部分的和腔用重复的手法巩固了主腔的地位,后半部分的和腔以扩充的手法将情绪推向高潮。
通过作品欣赏,对汉族民歌的类别与特征初步了解。
第二部分,讲解音乐知识——汉族民歌的分类和基本特征。
讲解汉族民歌的起源、地位、体裁分类(号子、山歌、小调等)及其特征。
二、教学目标和核心素养(一)教学目标1.聆听汉族民歌,感受并体验其音乐情绪,认识并理解音乐风格及体裁形式。
2.掌握相关音乐知识,如号子、山歌、小调等。
3.了解汉族民歌的现状及发展。
(二)核心素养1.审美感知:通过六首音乐作品鉴赏,使学生明白汉族民歌的分类及其特征,培育在听觉机制作用下对音乐音响的综合体验、感知和评鉴能力,提升艺术素养和人文修养,吸纳和传承优秀文化,陶冶情操,涵养美感,和谐身心,健全人格,引导学生对崇高人文精神的追求,增强对真善美的讴歌与塑造能力。
41汉族民歌(1)教学设计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
![41汉族民歌(1)教学设计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cbf77d53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40.png)
民歌(1)教学目标:一、能以原有知识为基础,通过聆听与体验,进一步了解汉族民歌概念。
二、能在体验、交流、探究的基础上,大胆地表述自己对所听汉族民歌的感受和见解,积极参与讨论汉族民歌各色彩区风格特点形成的原因。
三、能根据汉族民歌的语言、音乐特点等听辨部分民歌所属色彩区。
教学重点:欣赏各地区的汉族民歌,分析其音乐特点。
教学难点:听辨判断汉族民歌所属色彩区。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对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汉族民歌的起源2.民歌的体裁二、聆听赏析民歌1.聆听湖南民歌《澧水船夫号子》,感受劳动号子的音乐特色。
音调高亢激昂、气势磅礴、节奏明快、雄浑粗犷,衬词多于唱词,一般由一人领唱,众人以衬词帮腔合唱。
2.听赏歌曲《无锡景》学生说感受、找歌曲特点。
教师小结:旋律细腻婉转、软糯柔情。
节奏明确、段落工整。
吴侬软语的方言特征明显。
3.听赏歌曲《赶牲灵》学生说感受、找歌曲特点。
教师小结:这是一种高亢的西北腔,以“信天游”为代表,音调高亢悠长,旋律起伏较大,节奏自由。
2.民歌体裁的特点三、民歌的色彩区1.导语:同是山歌,陕北的信天游和云南的弥渡山歌音乐特点一样吗?为什么呢?2.听赏歌曲《小河淌水》学生说感受、找歌曲特点。
教师小结:旋律高亢悠扬,节奏自由。
歌词用语中的“亮汪汪”“清悠悠”“你听咯”“我尼”都是云南弥渡方言。
3.探究民歌风格形成原因民歌的风格特点受地理环境、生活习俗、语言特点、文化传统、审美观念等因素的影响。
4.介绍各色彩区过渡语:我国各地的音乐文化千姿百态。
为了使人更好地了解汉族不同地区民歌音调的特色,民歌与社会、与人民生活的密切关系,专家将我国丰富多彩的汉族民歌划分为八个区域,他们有各自不同的色彩,称为汉族民歌的色彩区。
5.汉族民歌的色彩区。
学生:八个色彩区。
(见课件:西北、华北、东北、西南、江浙、闽粤台、湘鄂、江淮等八个民歌色彩区。
)(1)西北色彩区《走西口》(信天游、西北色彩区)旋律有什么特点?(生答)老师小结:这是一种高亢的西北腔,以“信天游”为代表。
《汉族民歌》教学PPT
![《汉族民歌》教学PPT](https://img.taocdn.com/s3/m/761bfcdd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6b.png)
经典号子赏析
总结词
号子是汉族民歌中的劳动歌曲,具有节奏感强、 气势磅礴的特点,多在劳动时歌唱。
《黄河船夫曲》
这首号子节奏明快,气势磅礴,表现了船夫们与 惊涛骇浪搏斗的豪情壮志。
《森林号子》
这首号子节奏感强烈,旋律激昂,展现了劳动者 在艰苦环境下的坚韧和勇气。
经典歌舞赏析
总结词
01
歌舞是汉族民歌中的表演形式,具有欢快、热烈的特点,多在
汉族民歌的分类与特点
分类
汉族民歌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按照地 区可以分为陕北民歌、四川民歌等;按照题材可以分为劳动 号子、山歌、小调等。
特点
不同类型的汉族民歌具有不同的特点,如劳动号子以铿锵有 力的节奏和粗犷豪放的歌声鼓舞劳动热情;山歌则以高亢嘹 亮的歌声抒发情感;小调则以细腻柔美的歌声表现生活琐事 和情感纠葛。
02 汉族民歌的教学内容与方法
CHAPTER
基础乐理知识
01
02
03
音符与节奏
介绍音符的名称、时值以 及节奏的组合,帮助学生 掌握民歌的基本节奏。
调式与调性
讲解汉族民歌常用的调式 和调性,让学生了解不同 调式和调性对民歌风格的 影响。
音阶与音程
介绍汉族民歌常用的音阶 和音程,让学生能够准确 唱出民歌的旋律。
节庆时表演。
《龙船调》
02
这首歌舞旋律欢快,表演生动,表现了人们对丰收的喜悦和对
美好生活的向往。
《采茶舞曲》
03
这首歌舞节奏明快,舞姿优美,展现了茶农们勤劳和乐观的精
神风貌。
04 汉族民歌的教学实践与活动
CHAPTER
课堂实践教学
课堂讲解
教师通过讲解汉族民歌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音乐特点,帮助 学生了解民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汉族民歌PPT课件
![汉族民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bff8519a1c7aa00b42acb52.png)
2021
11
• 请大家在欣赏的同时思考:这首歌有什么样的音调特点?它是属于汉族民 歌的哪种体裁? (音调高亢嘹亮奔放,旋律起伏比较大,属于山歌。)
2021
12
• 山歌产生在山野劳动生活中,声调高亢、嘹亮,节奏比较自由,是 具有自由地抒发感情特点的民歌。它是劳动人民表达内心思想情感 的抒情小曲,又是劳动人民喜爱的一种民歌体裁。
2021
5
(二)、欣赏劳动号子
1、了解一下什么是号子
2021
6
2、劳动号子概念: 劳动号子是人们在从事体力劳动的过程中为了统一号令、协调动作、鼓舞 劳动热情、消除疲劳而唱的歌。劳动号子虽然也有曲调,但主要强调节奏 以便人们在同一的有规则的节奏中进行劳动。因为号子都是喊着唱的,所 以一般也叫“喊号子”。 劳动号子根据不同的劳动方式可分为搬运号子、工程号子、农事号子、渔 船号子和作坊号子等几大类。
3、播放《澧水船夫号子》,在欣赏的同时思考两个问题 问题①:在欣赏曲子的过程中听到最多的是什么? 问题②: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声音?
2021
7
欣赏《澧水船夫号子》
2021
8
4、小节问题: ①在欣赏曲子的过程中听到最多的是哟嗬哟嗬的声音。 ②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声音?
劳动者为了统一步伐,调节呼吸,释放身体负重的压力,常常发出吆喝声 或呼号的声音。
号子一般具有指挥劳动协调动作鼓舞劳动热情消除疲劳的作用山歌是广大劳动人民在山上田间牧场劳动生活时即兴演唱的歌曲它是劳动人民表达内心思想情感的抒情小曲又是劳动人民喜爱的一种民歌体裁
第三单元 音乐与民族
汉族民歌
授课年级:高一年级 课型:鉴赏课 课时:1课时 教具:多媒体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对民歌有一定的认识,能够了解劳动号子、山歌 和小调的概念以及其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通过听赏、演唱、体验中感受音乐特点,并能 在听赏中主动思考、想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音乐热爱,培养学生对汉族民歌 的兴趣,初步建立继承、发扬我国民歌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分析劳动号子、山歌、小调的特征,建立继承、发扬我国民歌的精神 难点:劳动号子、山歌、小调的音乐特征的介绍
2024年最新高中音乐鉴赏《汉族民歌》精彩教案
![2024年最新高中音乐鉴赏《汉族民歌》精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db489b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6a.png)
2024年最新高中音乐鉴赏《汉族民歌》精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四单元《汉族民歌》。
详细内容包括:第一章《汉族民歌概述》,讲解汉族民歌的历史背景、地域特色及分类;第二章《山歌》,分析山歌的旋律、节奏及歌词特点,并以《茉莉花》为例进行详细解读;第三章《小调》,探讨小调的音乐风格、表现手法,以《康定情歌》为例进行分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汉族民歌的历史背景、地域特色及分类,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对山歌、小调等汉族民歌的旋律、节奏、歌词特点的认识,提升音乐素养。
3. 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山歌、小调的旋律、节奏及歌词特点的理解。
教学重点:汉族民歌的分类、特点及其在音乐鉴赏中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教案、PPT课件。
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茉莉花》歌曲,引导学生感受汉族民歌的魅力,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10分钟):介绍汉族民歌的历史背景、地域特色及分类,分析山歌、小调的特点。
3.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汉族民歌,并简单介绍其特点。
4. 例题讲解(10分钟):以《茉莉花》为例,详细解读山歌的旋律、节奏、歌词特点。
5. 随堂练习(10分钟):播放《康定情歌》,让学生分析其音乐风格、表现手法,并与山歌进行对比。
7. 课堂互动(5分钟):邀请学生上台演唱自己喜欢的汉族民歌,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汉族民歌》2. 内容:(1)汉族民歌概述(2)山歌:茉莉花(3)小调:康定情歌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首自己喜欢的汉族民歌,写出其旋律、节奏、歌词特点。
2. 答案示例:以《小城故事》为例,分析其旋律优美、节奏舒缓、歌词描绘生活场景等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参与度较高,课堂氛围活跃。
高中音乐《汉族民歌》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音乐《汉族民歌》优质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b63e46fcc7931b765ce159c.png)
《汉族民歌》教案一、教学理念“学习中国传统音乐,感受体验音乐中的民族文化特征,认识、理解民族民间音乐与人民生活、劳动、文化习俗的密切关系”是普通高中课程《音乐鉴赏》的一项重要内容。
本课通过对《黄河船工号子》、《赶牲灵》、《无锡景》等几首汉族民歌的听赏,引领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让学生主动探究汉族民歌的体裁形式、风格特点、表现手段等方面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关系,进而为今后学习音乐、享受音乐、推广和发展我们的民族文化,奠定良好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体验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l.能认真听赏所选教学内容,感受不同体裁形式、不同地域的汉族民歌的不同风格特点。
2.能与老师和同学合作演唱《对山歌》片断,体验山歌的风格特点和参与课堂互动的感受和气氛。
3.在欣赏体验的基础上,能对汉族民歌的主要体裁(号子、山歌、小调)的音乐特点进行探讨,与同学一起共同归纳、总结。
三、教学课时:一课时四、教学重难点师生合作演唱《对山歌》这一环节的引导、把握和组织。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2009 年,在山东省召开的第11 届全运会上,当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宣布运动会开幕后,随着热烈的掌声和绚烂的烟花,一起飘扬在运动场上空的还有一段十分优美的旋律,其中包含着一首民歌的主旋律,是哪首歌的呢?下面:我来回放一下当时的视频片段,请同学们认真听,听完后我要提问。
2/42 5 | 323 | 53 21 | 2 — | 2 5 | 32 3 | 56 56 | 1 —|12 3 | 23 5 | 65 3 1 | 2 — | 32 16 | 1 ·12 | 3 2 |6 5 | 5 — | 5 —‖师:这段音乐中有哪首歌曲的主旋律呢?是什么地方的民歌?生:是我们山东的《沂蒙山小调》师:同学们说的没错,这是我们山东的民歌《沂蒙山小调》,请同学们和我一起唱一下《沂蒙山小调》的第一段好吗?(师生同唱《沂蒙山小调》第一段)师:在山东承办的这样一次盛会上,这一段音乐的出现进一步彰显了我们山东的文化精神,成为我们山东形象的另一种体现。
重庆大学城第一中学校高中音乐:汉族民歌说课课件(共10张PPT)
![重庆大学城第一中学校高中音乐:汉族民歌说课课件(共1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e50ae470242a8956aece439.png)
(四)总结归纳,课堂小结
❖ “方法小结”,给自己打分 ❖ “学习评价”,给老师打分
《汉族民歌》
一、教学内容分析
❖ 本节课节选自湖南文艺出版社《音乐鉴赏》 教材第三单元《音乐与民族》中的《汉族民 歌》。“感受体验音乐的民族文化特征,认 识理解音乐与人民生活,劳动习俗的关系”, 是《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在《音乐鉴赏》 模块中的一项重要学习内容。
二、教学目标分析
❖ 知识目标:能认真听赏歌曲,感受不同体裁形式, 不同地域的汉族民族的不同风格特点,能简述中国 民歌的发展情况。
五、教学过程分析
❖ (一)引入新课,理解概念 ❖ (二)探究活动,归纳概括 ❖ (三)反馈、巩固提高 ❖ (四)总结归纳,课堂小结
(一)引入新课,理解概念
❖ 教师表演《龙船调》 ❖ 学生自主完成导学案
(二)探究活动,归纳概括
❖ 1.号子:先引入、后欣赏、再体验。 ❖ 2.山歌:先对比欣赏,再体验 ❖ 3.小调:教师展示,学生感受
(三)反馈,巩固提高
❖ 学生完成“导学案”中“课后巩固”环节 1.抢答题:在民歌常见的三种体裁中,与生产劳动
结合最为密切的是 ,在城镇里弄街头巷尾经常 演唱的是 ,在山野田间抒发感情经常使用的 是。 2.抢答题:欣赏几首民歌片段并说出分别属于那种 体裁? 3.问答题:关于传统民歌的未来,元芳,你怎么看?
❖ 能力目标:能与同学合作,共同表演劳动号子,体 验从事体力劳动的人们劳动时喊号子的情景。
❖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 音乐想象能力,音乐理解能力,并培养学生保学堂导学案 ❖ 教师展示 ❖ 学生创造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 归纳总结号子、山歌、小调这三种汉族民歌 的音乐特点。
高中音乐_汉族民歌教学课件设计
![高中音乐_汉族民歌教学课件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759609c5fbfc77da369b116.png)
小调
• 又称小曲,泛指流行于广大城乡的一 种民间歌曲。它主要产生于民间日常 生活与风俗活动,故被称为“里巷之曲。
探究
• 以《澧水船夫号子》、《赶牲灵》、 《无锡景》为例,总结劳动号子、山 歌、小调的概念及音乐特点、演唱形 式等。
• 要求:在音乐特点的分析中,抓住作 品的主要特点即可,体现的情绪、情 景不用考虑。
体裁
定义
音乐特点
演唱形式
人们在从事体力 律动感强;
领唱与齐
劳动 劳动的过程中创 节奏固定;
唱
号子 作并演唱的歌曲。与劳动的节奏紧密 一领众和
结合;
劳动人民在山上、旋律爽朗、质朴、 独唱
田间、劳动生活 悠扬;
对唱
山歌 时即兴演唱的歌 节奏自由;
领唱
曲,
歌词多为即兴创作,合唱
口语化。
小调又称小曲, 曲调优美、流畅; 独唱
高中音乐鉴赏 汉族民歌
教学目标
• 认真听赏本课的民歌,感受不同体裁、不 同地域、不同风格汉族民歌的不同特点。
• 在听赏、体验的基础上,积极参加讨论, 归纳和总结号子、山歌、小调这三种汉族 民歌的音乐特点,
• 学会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指民间歌曲。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
民歌概念:
产劳动和生活中即兴创作,口耳相 传,不断加工而形成的。它是人民
号子的名称:在北方,劳动 号子常称“吆号子”;在南方, 则称为“喊号子”。
劳动号子的种类:根据不同 的劳动方式可分搬运号子、工 程号子、农事号子、渔船号子 和作坊号子等几大类。
《澧水船夫号子》:湖南有湘、 资、沅、澧四大江河。澧水流经湖 南西北部。本曲生动地表现了船夫 们从风平浪静的航行到遇到风暴、 过险滩,最后战胜艰险、继续平水 航行的完整的劳动过程,是一曲由 船夫们用辛勤的劳动和汗水谱写的 劳动赞歌。
高中音乐_《汉族民歌1》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音乐_《汉族民歌1》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9180c660b4daa58da0114af7.png)
《汉族民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在学唱、欣赏丰富多彩、优美动听的汉族民歌的过程中培养对民歌的热爱,增强自身的民族自豪感。
2、能在独立听赏、体验的基础上,积极参加讨论,通过自主鉴赏与合作探究,寻找民族音乐鉴赏的元素。
3、感受不同体裁,不同地域的民歌音乐魅力,归纳和总结三种汉族民歌的音乐特点。
二、新课(P75页)自主学习:民歌是民间口头流传的歌曲,它是劳动人民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
在有文字和乐谱之前,汉族人民已创造了民歌。
在漫长的历史中,人民的口头歌曲以诗歌的形式保存了古代民歌的精华。
汉族民歌,分布地域辽阔,又因自然环境与方言的差异,而形成风格上的多姿多彩,与类别上大体定型的现状。
从音乐特点上区分,可概括为号子,山歌与小调三种类别。
欣赏与体验:1、劳动号子在北方,劳动号子常称“吆号子”;在南方,则称为“喊号子”。
劳动号子根据不同的劳动方式可分为搬运号子:江苏北部《挑担不怕扁担弯》四川《板车号子》工程号子:四川《打夯歌》湖南《打硪歌》农事号子:浙江海宁《车水号子》涪陵《圆场号》作坊号子:四川自贡《人工号子》渔船号子:陕北《黄河船夫曲》四川《川江船夫号子》《黄河船工号子》是一首北方“吆号子”,歌曲曲调粗犷急促,节奏紧张有力,具有鲜明的劳动号子的特点。
《澧水船夫号子》以船夫摇橹时唱的四个号子为基础改编而成。
活动与探究1⑴劳动号子是人们在从事()的过程中创作并演唱的一种带()的歌曲。
⑵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节奏:曲调:演唱形式:2、小调由于各地文化历史传统与生活习俗不同,因此有的地方又称之为“时调”“俗曲”“小令”。
从音乐文化史的角度来看小调的发展更多的是与城镇人民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
种类:由明清俗曲演变而来的小调、地方性小调、歌舞性小调1.由明清俗曲演变而来的小调:孟姜女调、鲜花调、绣荷包调、剪靛花调、2.地方性小调。
3.歌舞性小调(花鼓调、灯调、花灯调、采茶调、秧歌调、等)《铜钱歌》是一首湖南益阳的民间小调。
4.1民歌(1)教学设计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
![4.1民歌(1)教学设计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cb77cda4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a3.png)
六、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单元导入快速浏览五个我国民间音乐的相关视频问题:同学们能否快速判断出这些片段分别属于哪种民间音乐类型?活动: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得出观看片段所表现的内容依次是传统器乐、戏曲、民间歌曲、曲艺、民歌。
过渡语:从视频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我国的民间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鲜活的生命力,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单元的第一课民歌(1),一起来感受民歌的魅力。
(2)本课导入观看《赶牲灵》视频问题:这是哪个地区的民歌?节奏、旋律有什么特点?活动: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得出是陕北地区的民歌,节奏自由悠长,旋律高亢、风格粗犷、淳朴。
评价:通过听辨五段视频对本单元的五大类民间音乐有了直观的了解和感受。
通过直接聆听课本中的歌曲,导入课题,通过节奏和旋律引入民歌、体裁和色彩区。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听辨五个片段并将其归类,即从整体快速地认识了民间音乐的五大类,又具体直观地感受了五大类各自的音乐特点。
以本首歌曲提起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歌曲旋律的印象,为接下来的实践表演打下基础。
过渡语:从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出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社会实践中口头创作的歌曲。
(二)教授1、教师讲授相关概念:民歌的概念;民歌的三个特性;汉族民歌按照体裁来分类可分为山歌、小调、劳动号子;按照色彩区来分类,可分为西北、西南、江浙三个色彩区。
2、鉴赏山歌《赶牲灵》、《小河淌水》问题1:《赶牲灵》是属于哪种体裁?活动1: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得出属于山歌,而节奏自由悠长是山歌典型的特点。
问题2:《赶牲灵》属于哪个色彩区?活动2: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得出属于西北色彩区,而旋律高亢、风格粗犷、淳朴是西北色彩问题3:《赶牲灵》的旋律特点在音乐如何中体现的?活动3: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乐谱讲解歌曲旋律中的双四度旋律框架、甩腔、民族调式,让学生理解这些要素都是构成歌曲具有浓郁西北色彩区旋律风格的门道。
教师边弹钢琴伴奏边带领学生演唱《赶牲灵》。
问题4:观看《小河淌水》视频,思考旋律有何风格和特点呢?活动4: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得出旋律婉转、悠扬。
高中音乐《汉族民歌(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音乐《汉族民歌(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655ac1c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9d.png)
高中音乐《汉族民歌(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汉族民歌》教学设计壱、教学目标:1、能在学唱、欣赏丰富多彩、优美动听的汉族民歌的过程中培养对民歌的热爱,增强自身的民族自豪感。
2、能在独立听赏、体验的基础上,积极参加讨论,通过自主鉴赏与合作探究,寻找民族音乐鉴赏的元素。
3、感受不同体裁,不同地域的民歌音乐魅力,归纳和总结三种汉族民歌的音乐特点。
弐、新课(P75 页)自主学习:民歌是民间口头流传的歌曲,它是劳动人民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
在有文字和乐谱之前,汉族人民已创造了民歌。
在漫长的历史中,人民的口头歌曲以诗歌的形式保存了古代民歌的精华。
汉族民歌,分布地域辽阔,又因自然环境与方言的差异,而形成风格上的多姿多彩,与类别上大体定型的现状。
从音乐特点上区分,可概括为号子,山歌与小调三种类别。
欣赏与体验:1、劳动号子在北方,劳动号子常称“吆号子”;在南方,则称为“喊号子”。
劳动号子根据不同的劳动方式可分为搬运号子:江苏北部《挑担不怕扁担弯》四川《板车号子》工程号子:四川《打夯歌》湖南《打硪歌》农事号子:浙江海宁《车水号子》涪陵《圆场号》作坊号子:四川自贡《人工号子》渔船号子:陕北《黄河船夫曲》四川《川江船夫号子》《黄河船工号子》是一首北方“吆号子”,歌曲曲调粗犷急促,节奏紧张有力,具有鲜明的劳动号子的特点。
《澧水船夫号子》以船夫摇橹时唱的四个号子为基础改编而成。
活动与探究 11劳动号子是人们在从事()的过程中创作并演唱的一种带()的歌曲。
2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节奏:曲调:演唱形式:2、小调由于各地文化历史传统与生活习俗不同,因此有的地方又称之为“时调”“俗曲”“小令”。
从音乐文化史的角度来看小调的发展更多的是与城镇人民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
种类:由明清俗曲演变而来的小调、地方性小调、歌舞性小调 1.由明清俗曲演变而来的小调:孟姜女调、鲜花调、绣荷包调、剪靛花调、2.地方性小调。
3.歌舞性小调(花鼓调、灯调、花灯调、采茶调、秧歌调、等)《铜钱歌》是一首湖南益阳的民间小调。
《汉族民歌》课件
![《汉族民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47ac098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f0.png)
汉族民歌的分类与流派
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汉族民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按照 地域可以分为华北、华南、华东、华中、西北、西南等地区 的民歌;按照题材可以分为劳动歌、时政歌、情歌等。
流派
汉族民歌有许多流派,如江苏的吴歌、安徽的黄梅调、四川 的川江号子等,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02
汉族民歌的音乐特点
总结词
这首歌曲以其独特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成为了中国民歌的经典之作。
详细描述
这首歌曲以其优美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描绘了茉莉花的美丽和芬芳,以及人们对它的深深喜爱。歌曲的旋律婉 转悠扬,歌词情感真挚,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小河淌水》
总结词
这是一首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歌曲,以 其舒缓的旋律和柔美的歌词,打动了无 数人的心。
详细描述
这首歌曲以优美的旋律和细腻的歌词,描绘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幸福的追求。歌词 中提到了绣荷包这一传统的手工艺品,通过这一细节展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 追求。同时,歌曲中也表达了对家庭和亲情的珍视和眷恋,让人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幸福
。
《放马山歌》
总结词
这是一首充满草原风情和牧歌特色的歌曲, 以其欢快的旋律和明快的节奏,展现了草原 的壮丽和牧民的欢乐。
VS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详细描述
这首歌曲以舒缓的旋律和柔美的歌词,描 绘了一个浪漫而美好的画面。歌曲中的女 声清澈悠扬,男声低沉有力,两者交织在 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音乐美感。歌词 中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让人 感受到爱情的温暖和美好。
《走西口》
总结词
这是一首充满浓郁西北风情的歌曲,以其豪 放的歌声和深情的歌词,展现了西北人民的 豪放和热情。
高中音乐《汉族民歌》教学课件设计
![高中音乐《汉族民歌》教学课件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e9702532af90242a995e51d.png)
(三) 山歌: 山歌是广大劳动人民在山上、田间、牧 场等劳动生活时即兴演唱的歌曲。是表 达劳动人民内心思想感情的抒情小曲。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陕北民歌
声音高亢嘹亮 旋律质朴悠扬
(三) 山歌: 山歌是广大劳动人民在山上、田间、牧 场等劳动生活时即兴演唱的歌曲。是表 达劳动人民内心思想感情的抒情小曲。
动,又可以鼓舞劳动热情。多采用领唱 与齐唱或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
Hale Waihona Puke 节奏感强 律动感强 一领众和
是广大劳动人民在山上、田间、牧场劳
动时即兴演唱的歌曲。有时为了使歌声
穿得更远,常在歌曲开始时加一个吆喝 性的喊句。
高亢嘹亮 节奏自由 旋律质朴
往往经过艺术加工,歌曲比较固定,一 节奏规整 般不是即兴创作。小调的词曲比较明丽 结构严谨 婉转、优美流畅,节奏规整,结构严谨, 感情细腻委婉 感情表达细腻。
人人那个都说(哎) 沂蒙山好 沂蒙那个山上(哎) 好风光
……
汉族民歌
一、民歌的概念:民歌是民间口头流传的歌曲,他是劳
动人民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 形式。
二、民歌的体裁:
(一)号子: 1.定义: 号子是人们在从事体力劳动的过程中创作并演唱
的一种带呼号性的歌曲。
感受 体 验
同志们加把劲啊 哎 嗨 哟 啊 竞赛到了高潮哇 哎 嗨 哟 啊 歌声震天响啊 哎 嗨 哟 啊 红旗迎风飘哇 哎 嗨 哟 啊 您看那脚手架哟 哎 嗨 哟 啊 高楼高楼入云霄啊 哎 嗨 哟 啊 机器轰隆隆地转 嗨 地动山又摇 嗨 汽车拉材料 嗨 用不着人去挑 嗨 咱们来打地基呀 嗨嗨 越举夯越高啊 嗨嗨 大楼随风长啊 嗨嗨 万众嘛心一条啊 嗨嗨 祖国大建设呀 嗨嗨 英雄嘛看今朝啊 嗨 嗨嗨 嗨嗨 嗨嗨 嗨嗨 嗨嗨 嗨
高中音乐《汉族民歌课件(1)》教学课件设计
![高中音乐《汉族民歌课件(1)》教学课件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d111f4487c24028905fc316.png)
辛
2 、这种体裁的歌曲适用的场景地点、作用 、演唱形式、音乐特点分别是什么?
田野山间,抒发内心情感,独唱、对唱,旋律爽朗、质朴 、悠扬、节奏比较自由、常带有吆喝性的喊句
唱一唱
小 调
小调又称小曲,流行于广大城乡的一种民 间歌曲。主要产生于民间日常生活与风 俗 活动,故被称为“里巷之曲”。
内容大多以咏唱历史传说故事、描写自 然 风光、抒发离情别绪等。
欣赏
《无锡景》、《茉莉花》 1 、歌曲分别表达了什么感情?
2 、小调体裁歌曲场景地点、作用、演唱形式、音乐特点分别 是什么?
小组讨论
探讨分析 1 、歌曲分别表达了什么感情?
《无锡景》 对无锡城历史与风光的赞美 《茉莉花》对于茉莉花的喜爱,将爱花、惜花、怜花的情感表现的淋漓尽致
互动表演
探讨分析?
平常生活中哪些时候会使用到号子 呢 ? 运动会加油口 号 跑步喊口号
班级口号
演唱地点
山 歌
田野山间
作用
抒发内心情感
演唱形式
独唱、对唱为主
小 调
城乡
劳动号 子
劳动场地
娱乐消遣 独唱为主
指挥劳动、协调动作 、鼓舞劳动热情、消 除疲劳
领唱与合唱 一领众合
音乐特点
旋律爽朗、质朴、悠扬、 节奏比较自由、常带有吆
欣赏
《澧水船夫号 子》
思考与讨论: 1.歌曲里描述的场 景
地点是哪里? 演 唱形式是什么呢?
2.演唱号子的作用 是 什么? 号子的音 乐有何特点?
小组讨论
1.歌曲里的场景地点?演唱形式是怎样的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 苏 民 歌
• 特点: 旋律: 优美婉转 平稳流畅 节奏: 规整
结构较为严谨 词曲固定 一般有艺术加工
龙船调(湖北)
正月里是新年哪咿哟喂, 妹娃去拜年哪嚯喂, 金那银儿锁 银那银儿锁, 阳雀叫哇是捎着鹦哥啊捎 着鹦哥
(女)妹娃要过河,哪个 来推我? (男)我就来推你嘛! 艄公你把舵扳哪, 妹娃我上了船, 啊喂呀佐,啊喂呀佐, 将阿妹推过河哟嚯喂; ……….
汉族民歌
民歌按体裁主要分为三大类
★ 劳动号子 ★ 山歌 ★ 小调
湖 北 民 歌
特 点:
旋 律: 粗犷有力 节 奏: 律动感强、节奏比较固定
•《三幺台》、《平板》 •节奏 平缓 明快
•《数板》、《高腔》 •节奏 平缓 明快
特点:
旋 律:粗犷有力 节 奏:比较固定、律动感强
号子的节奏与 劳动 节奏紧密结合
演唱形式: “一领众和”
劳动号子:
人们在从事体 力劳动的过程中 创作并演唱的一 种带有呼号舞劳动热情
• 山歌:
是广大劳动
人民在山上、 田间、牧场劳 动生活时即兴 演唱的歌曲, 是劳动人民表 达内心思想感 情的抒情小曲。
• 特点:
旋律: 高亢嘹亮 起伏较大 节奏: 比较自由 歌词: 方言 多衬词 直白
想一想:
伴随着社会迅速发展,科技的不断进 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音乐发生了巨 大的变化。中国民歌受到多元化音乐的冲 击,打破了民歌原有表现的模式与音乐风 格,变得更加丰富多样,五彩缤纷。
歌唱方法的演变
表演形式的演变 (改为重唱、合唱、器乐曲等)
配器和声的演变
主旋律的演变
陕北 青海 山西 四川 内蒙古
信天游 花儿 山曲 晨曲
爬山调
云 南 民 歌
• 特点:
旋律: 优美抒情
节奏: 自由
歌词: 善用比兴 表达含蓄
云
南
民 歌
被誉为“东方小夜曲”
小调又称小曲, 泛指流行于广大城 乡的一种民间歌曲, 常在人们生活的闲 暇和风俗性的节日、 集会时演唱,故称 “里巷之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