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导学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如有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请小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
四,先学。
(一)学生进行紧张地自学.教师巡视,做适当点拨,并注意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
(二)检测
过渡语:第1-3题找到答案能准确记忆的请举手!找到了,我们来讨论第4题。
1.提问、在举手的学生中找后进生来回等,答错了,请尖子生进行更正。
(1)第4题答案要点:
C.①②④D.①③④
6.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A.实现黄河流域的统一
B.为统wk.baidu.com全国作好准备
C.促进民族融合
D.抑制佛教发展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观察学生默写的答案,进行二次备课.五,后教
(一)纠错。
1.公布答案,评定对错。
第一大题边公布答案,边组织学生判定对错,边组织学生讨论纠错.。第二大题集中批改,然后纠错。
二、出示目标.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大屏幕!(出示“学习目标”投影)。
学习目标
1、了解淝水之战相关知识,识记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的时间、孝文帝迁都洛阳、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分析孝文帝改革的作用。
2、知道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基本事实,体会民族交融和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三、自学指导。
怎样达标呢?请看自学指导(出示“自学指导”投影)。
1.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部和西部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其中建立前秦政权的是()
A.羌族B.匈奴
C.氐族D.羯族
2.淝水之战的交战双方分别是()
A.东晋——前秦B.西晋——东晋
C.前秦——西晋D.前秦——北魏
3.许多的成语故事都有它的历史渊源。下列与淝水之战这一历史事件有渊源关系的成语典故是()
①破釜沉舟②四面楚歌③草木皆兵④风声鹤唳
自学指导
认真默读课本P93-96,要求:
(1)用横线在课文中画出下列1-4题答案,理解并准确记忆,力争自学后书面检测全对。(5分钟)
1.淝水之战的背景、时间、结果、影响、特点
2.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内容、意义
3.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时间、表现、影响
4.思考:为什么说孝文帝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杰出的政治家?孝文帝改革对中华民族的复兴有什么值得借鉴的地方?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
4.一位西域商人到北魏都城洛阳后,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
A.宫殿巍峨屋宇华丽
B.佛教寺院数以千计
C.市场汇集四方商人
D.满街都是说鲜卑语的汉族人
5.移风易俗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特点,下列措施符合这一特点的是()
①采用汉姓②穿汉服③学习少数民族语言④同汉人通婚
A.①②③B.②③④
促进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交融,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书面检测:见ppt。
当堂检测
淝水之战:
背景:前秦和东晋形成了对崎局面
时间:年。
结果:。
影响:东晋统治趋于稳定;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特点:淝水之战是中国古代又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北魏孝文帝改革:
2.表扬满分同学。
过渡语:“全对的请举手?”统计全对人数并提出表扬。
3.准备纠错。
过渡语:“选择题没有全对的请举手!”统计、公布未满分的人数。
过渡语:还有部分同学没有全对,我们来帮帮他们。(教师站在讲台指导全班学生认真看书,默背本节知识点,由学生送错题卷。)
4.讨论纠错。白板展示相关错题,指名让做错的学生回答“错在哪里?为什么?应当怎么办?”不会的其他同学纠正、补充。)
(二)拓展
六、当堂训练
请同学们做<基础训练>第19课.
背景:
(1)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東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2)内迁的各民族在生产、生活和习俗上,与汉族已无明显区别
(3)北魏统治者顺应民族交融的趋势
内容:(1)迁都,时间:。
(2)汉化措施:。
意义:促进了,增强了。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时间: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族的大交融。影响:为,进一步丰富了,并为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莫定了基础。
初一历史
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学习目标:
1、了解淝水之战相关知识,识记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的时间、孝文帝迁都洛阳、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分析孝文帝改革的作用。
2、知道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基本事实,体会民族交融和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板书课题)
四,先学。
(一)学生进行紧张地自学.教师巡视,做适当点拨,并注意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
(二)检测
过渡语:第1-3题找到答案能准确记忆的请举手!找到了,我们来讨论第4题。
1.提问、在举手的学生中找后进生来回等,答错了,请尖子生进行更正。
(1)第4题答案要点:
C.①②④D.①③④
6.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A.实现黄河流域的统一
B.为统wk.baidu.com全国作好准备
C.促进民族融合
D.抑制佛教发展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观察学生默写的答案,进行二次备课.五,后教
(一)纠错。
1.公布答案,评定对错。
第一大题边公布答案,边组织学生判定对错,边组织学生讨论纠错.。第二大题集中批改,然后纠错。
二、出示目标.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大屏幕!(出示“学习目标”投影)。
学习目标
1、了解淝水之战相关知识,识记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的时间、孝文帝迁都洛阳、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分析孝文帝改革的作用。
2、知道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基本事实,体会民族交融和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三、自学指导。
怎样达标呢?请看自学指导(出示“自学指导”投影)。
1.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部和西部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其中建立前秦政权的是()
A.羌族B.匈奴
C.氐族D.羯族
2.淝水之战的交战双方分别是()
A.东晋——前秦B.西晋——东晋
C.前秦——西晋D.前秦——北魏
3.许多的成语故事都有它的历史渊源。下列与淝水之战这一历史事件有渊源关系的成语典故是()
①破釜沉舟②四面楚歌③草木皆兵④风声鹤唳
自学指导
认真默读课本P93-96,要求:
(1)用横线在课文中画出下列1-4题答案,理解并准确记忆,力争自学后书面检测全对。(5分钟)
1.淝水之战的背景、时间、结果、影响、特点
2.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内容、意义
3.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时间、表现、影响
4.思考:为什么说孝文帝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杰出的政治家?孝文帝改革对中华民族的复兴有什么值得借鉴的地方?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
4.一位西域商人到北魏都城洛阳后,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
A.宫殿巍峨屋宇华丽
B.佛教寺院数以千计
C.市场汇集四方商人
D.满街都是说鲜卑语的汉族人
5.移风易俗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特点,下列措施符合这一特点的是()
①采用汉姓②穿汉服③学习少数民族语言④同汉人通婚
A.①②③B.②③④
促进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交融,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书面检测:见ppt。
当堂检测
淝水之战:
背景:前秦和东晋形成了对崎局面
时间:年。
结果:。
影响:东晋统治趋于稳定;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特点:淝水之战是中国古代又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北魏孝文帝改革:
2.表扬满分同学。
过渡语:“全对的请举手?”统计全对人数并提出表扬。
3.准备纠错。
过渡语:“选择题没有全对的请举手!”统计、公布未满分的人数。
过渡语:还有部分同学没有全对,我们来帮帮他们。(教师站在讲台指导全班学生认真看书,默背本节知识点,由学生送错题卷。)
4.讨论纠错。白板展示相关错题,指名让做错的学生回答“错在哪里?为什么?应当怎么办?”不会的其他同学纠正、补充。)
(二)拓展
六、当堂训练
请同学们做<基础训练>第19课.
背景:
(1)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東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2)内迁的各民族在生产、生活和习俗上,与汉族已无明显区别
(3)北魏统治者顺应民族交融的趋势
内容:(1)迁都,时间:。
(2)汉化措施:。
意义:促进了,增强了。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时间: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族的大交融。影响:为,进一步丰富了,并为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莫定了基础。
初一历史
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学习目标:
1、了解淝水之战相关知识,识记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的时间、孝文帝迁都洛阳、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分析孝文帝改革的作用。
2、知道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基本事实,体会民族交融和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板书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