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一所小而优的乡村小规模学校
乡村教研:推动乡村小规模学校进入发展快车道
乡村教研:推动乡村小规模学校进入发展快车道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是浙江省承担的重要历史使命,教育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将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强劲和持久的动力。
乡村小规模学校是乡村教育底部攻坚、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浙江省乡村教育振兴的必经之路。
要实现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教研体系和教研工作的支撑作用。
为此,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简称“省教研室”)开启了数十年如一日的乡村教研实践,致力于打通乡村小规模学校(本研究将其界定为乡村地区办学规模在200人以下的学校)发展的“最后一公里”。
一、明确价值导向,省市县乡教研联动常态化2013年浙江省教育统计年报显示,全省200人以下规模的小学有475所,到2020年增长到529所,占全省所有小学的比例为15.9%,并且呈现出不断递增的趋势,乡村小规模学校强校提质势在必行。
明确发展方向,建立常态化教研联动机制是首要问题。
1.关注“软质量”,从“外援”走向“内源”浙江省经济活力强,城镇化进程快,政府及社会对乡村教育高度重视,教师工资待遇不断提升,教育投入、办学条件不断完善,已实现硬件上的均衡配置,校际办学条件差异系数控制在0.3以内。
如何提升“软质量”成为当下最迫切、最棘手的现实问题。
“软质量”是相对于硬件而言的,涵盖了校园文化品质、课程开发与建设水平、课堂教学质量、教师队伍水平、学校治理效能等一系列因素。
单纯依靠外界“造血”的外援式发展已经无法满足乡村小规模学校提升“软质量”的现实需求,小规模学校亟须建立自己的造血机制,寻找自身的生长点和发展内驱力,走出一条可持续、健康的良性发展之路。
“软质量”的本质是一种人文关怀,唯一标准是能否满足学生成长之需,亦即能否为学生成长提供适宜的、匹配的、有质量的教育服务,使学生获得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有高质量的教师,才能切实提升学校教育的“软质量”,也才能从根本上满足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的需求。
浅谈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有效管理
浅谈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有效管理农村小规模学校由于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存在管理上的困难。
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学校管理,不仅关系着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也与农村教育的发展密切相关。
本文围绕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管理问题,探讨了一些有效的管理方法。
一、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在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管理中,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制度的建设主要涉及到教学计划、教学质量监测、学生管理等方面。
首先,制定教学计划是管理的首要任务。
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应当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
其次,学校应当建立教学质量监测机制,采用课堂教学观察、学生作业和考试成绩等方式,对教学质量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监测。
最后,学生管理是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学校应当注重学生管理工作,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加强对学生成长全过程的管理。
二、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农村小规模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想加强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管理工作,必须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首先,要重视教师队伍的构建。
应该完善教师选拔、教育和管理等环节,选拔和提拔优秀的教育人才,提高教师的职业水平。
其次,应该优化教师队伍的结构,让教师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学校的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最后,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育技能,培养具有现代化思想和团队合作精神的教师队伍。
三、注重学生的课外活动在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管理中,注重学生的课外活动,尤其是关注孩子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首先,学校应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比如体育锻炼、文艺活动、文化课辅导等,让学生能够在游戏中增强体质,发展特长,提高综合能力。
其次,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在学校管理中应该给予心理教育以及心理治疗,帮助孩子们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增强他们的自信和自尊心。
最后,加强家校沟通,要求家长积极参与学生的教育活动,与学校形成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共同管理好孩子。
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建议——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下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与基础。
这就要求我们关注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乡村教育,特别是乡村小规模学校的现代化发展。
一、把准方向,坚持现代化价值追求现代化的教育具有什么特征?回答这个问题是建设现代化学校的关键。
就乡村小规模学校的现代化发展而言,公平、优质、特色、开放是基本的价值追求。
(一)坚持公平,保障乡村适龄少年儿童受教育机会公平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教育公平包含教育机会的公平、教育过程的公平、教育结果的公平等几个层次[1]。
其中,教育机会公平是最基本的教育公平。
乡村小规模学校是偏远乡村孩子就近上学、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最后保障线[2],追求公平、保障乡村学生受教育机会,是乡村小规模学校现代化发展的应有之意。
(二)追求优质,办好乡村人民满意的教育确保质量是在保障受教育机会公平的基础上,对于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的进一步追求。
“有学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建议*——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下汤宇婷办现代化的乡村小规模学校,是中国式现代化特征在教育领域的生动体现,也是振兴乡村教育亟须关注的重要内容。
作为乡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小规模学校要适应时代发展新需求,保持与社会发展、乡村教育发展同步,正视自身发展的不足与困境,积极融入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城乡一体化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秉持公平、优质、特色、开放理念,从办学理念、师资队伍、管理体制等方面着手,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打造现代化的乡村小规模学校。
教育现代化;乡村教育;乡村小规模学校*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区域乡村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实践与趋势”(XJK22CFZ001)暨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省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历史演进与治理策略研究”(XJK20AJC0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上”要求科学规划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布局设点,“上好学”则对教育教学质量提出了期待。
乡村小规模学校
乡村小规模学校
乡村小规模学校是一种较小的学校形式,它们更加聚焦于提高学习质量以及学生的发展,以使他们能够在其后的更大的学习环境中得到更好地发展。
由于诸多因素,如经济及人口结构,诸多乡村地区需要发展小规模学校,以满足当地社区的教育需求。
最近的调查表明,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大大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提高教育服务质量,使学生们可以拥有各种资源,与与时俱进的技术,并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除此之外,乡村小规模学校还可以为当地社区提供一种和谐和关系,通过学校建设和教学活动,为人们提供一种更好的功能,使他们能够对当地文化和价值观有更深的了解。
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挑战,比如,其资金短缺,设备及教师不足,缺乏教育资源等问题。
这些问题使许多乡村地区的小规模学校发展受阻,因此乡村地区的教育质量一直低于城市地区。
此外,有些乡村学校由于地理位置的偏远,缺乏宽带网络接入,影响到教学活动及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资源。
因此,政府及相关机构应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增加学校配套的建设,提高教育资源的分配,改善学校的教学设施,特别是拓宽学校联网,以便学生能够自由获取有用的数字资源,从而提高学习质量。
此外,政府也应采取措施培养及招募优秀的教师,提高教师的素质及能力,使乡村小规模学校更加强大。
总之,乡村小规模学校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可以为当地社区及
学生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
值得称赞的是,政府及有关机构正在致力于为该项目的发展提供支持,以促进乡村地区的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未来社会提供更加充满希望的发展道路。
提升农村小规模学校办学品质的区域探索
提升农村小规模学校办学品质的区域探索目录1. 现状分析与问题探究 (2)1.1 农村小规模学校现状 (3)1.2 农村小规模学校办学面临的挑战 (4)1.3 影响农村小规模学校办学品质的主要因素分析 (5)2. 区域探索案例研究 (6)2.1 案例一 (7)2.1.1 案例背景与目标 (9)2.1.2 创新举措及实施策略 (10)2.1.3 成效评估及经验总结 (11)2.2 案例二 (13)2.2.1 案例背景与目标 (14)2.2.2 课堂教学改革措施 (15)2.2.3 教学效果及典型案例分析 (16)2.3 案例三 (18)2.3.1 案例背景与目标 (19)2.3.2 教师队伍建设措施 (19)2.3.3 师资队伍素质提升效果 (20)3. 提升农村小规模学校办学品质的策略建议 (21)3.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办学环境 (23)3.2 构建多元化资源配置体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4)3.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25)3.4 加大学校特色建设力度,打造品牌化办学优势 (27)3.5 完善信息化建设,促进学校管理与教育教学融合发展 (29)3.6 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协商互动,构建教育共建共享格局.294. 展望与展望 (31)1. 现状分析与问题探究我国农村地区存在着数量众多的小规模学校,这些学校在教育资源配置、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等方面相对薄弱。
由于生源减少,部分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办学规模逐渐缩小,甚至面临关闭的风险。
这些学校仍然是农村地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农村地区的教育公平和促进农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办学品质方面,农村小规模学校虽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些学校在课程设置、教学质量、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初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模式。
总体来看,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办学品质仍然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后撤点并校时代”,办好乡村小规模学校
建立学龄人口和学生流动的动态监测机制,加强省 级统筹,对现有小规模学校撤并分类指导,科学施策。应 对学龄人口下降和城市化进程中学生城乡流动的不确定 性,县级层面要建立学位需求预测和动态监测机制,基 于城乡居民分布和人口结构,每年滚动监测各级教育学 龄人口的变化趋势,要扎扎实实,定期监测到每个村落, 建立学龄人口台账,对于变动情况及时更新,在此基础上, 按照以县为主、以乡镇为单位、学段统筹,建立按实际 服务人口规模动态调整乡村教育资源配置机制,因地制 宜,逐步完善小规模学校布局调整方案。
首先,确定适宜的财政投入最小单位,分类确定公 用经费定额。从学校、班级、教师、学生等多 层面科学核算中小学公用经费。其次,引 导公用经费向提高质量倾斜。随着学 校公用经费的增加,应该逐渐提高 教师培训费在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 算总额的比例,设定教研费在学 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中的比 例并逐渐提高。再次,要完善经 费管理办法,确保足额用于小规 模学校。合理统筹公用经费,实行 账目单列、规范管理,给予小规模学 校一定的支配自由,保障其发展。并加 强监督、监管力度,定期抽检。最后,建议
EDUCATOR
近入学的前提下综合考虑教育投资效益的问题。同时, 各地方政府应站在县域一盘棋的高度,挖掘资源,创 新发展模式,坚持以质量提升为导向办好每一所小规 模学校。
明确各级政府对布局调整经费投入责任,优化拨款 方式,合理配置教育经费。教育财政经费的投入是学校 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先决性条件,将教育经费配置到最 需要的地方,才能发挥最大效用。政府应充分考虑乡村 小规模学校的特殊性,构建以生均公用方式为主、专项 计划为辅的精准拨款机制。
乡村小规模学校产权问题复杂,涉及土地使用权、 建筑物所有权等多个方面,目前闲置校舍资产处置尚存 在争议。2017年3月,《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激发社 会领域投资活力的意见》强调,制定闲置校园校舍综合 利用方案,优先用于教育、养老、医疗、文化、体育等 社会领域。教育部牵头会同民政部、原国家卫生计生委、 原文化部、体育总局等部门负责,但缺乏落地文件,多 部门操作存在困难。东北某省的调研资料显示,该省大 部分乡村小规模学校土地、校舍权属具有多样性,土地 多为村集体所有,地上建筑为教育部门所有,或村集体 建设、后期教育部门维修,在资产处置上存在争议,部 门协作合力有待提升。
小规模学校情况汇报
小规模学校情况汇报
我校是一所位于乡村的小规模学校,学校共有教师10名,学生100名。
学校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设施简陋,但教学设备基本齐全,能够满足教学需要。
教师队伍方面,学校拥有一支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他们都具有专业的教育背景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大部分教师都是本地人,对学生有着深厚的感情,教学态度认真负责。
同时,学校还邀请了一些外聘教师来支持学校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学生方面,由于学校地处偏远乡村,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家庭,家庭经济条件一般,但学生们学习态度端正,积极向上。
学校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兴趣小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管理方面,学校注重教学管理,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保证教学质量。
学校建立了健全的考试评价制度,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同时,学校还注重教师的教学研究和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学校教学成果显著,学生的学业成绩稳步提高,多次在市级以上的各类学科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
学校的教学工作也得到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和支持。
综上所述,我们学校虽然规模不大,但是教学质量却是有保障的。
我们将继续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努力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为乡村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现状、愿景与路径
关注小规模学校作为一种长久性的乡村学校形态,是我国乡村振兴的文化高地,对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兜底性的意义。
建设乡村小规模学校,不能只考虑弥补其发展的不足,更要思考如何发挥其内在的优势,凸显内涵建设,以积极思维、有效管理促进其积极发展。
一、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状况现结合省内189位乡村小规模学校校长的问卷调查、部分学校的走访和文献资料的收集,对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状况做个简略分析。
问卷调查显示,许多乡村小规模学校没有形成一套合理有效的运行机制,存在管理工作粗简、事务性管理多、专业性管理少等问题。
具体表现为:一是发展没定位。
多数学校较少根据学校自身条件、乡村客观环境、社会发展需求和自身发展潜力等,做出独特而又切合实际的发展选择。
校长对学校发展缺乏理性认识和愿景追求,管理上存在萧规曹随、学同类校、凭经验等现象。
二是发展缺规划。
校长对学校的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发展着力点、发展路径、发展特色缺少系统的思考和设计,不知如何发挥学校优势、克服劣势、抢抓机遇、避免威胁。
三是管理不规范。
在管理目标上,没有明晰的学校发展目标和学生发展要求;在管理制度上,没有形成较全面、具体、师生认同度高的制度体系;在管理流程上,计划、实施、检查、总结等做得不到位;在管理绩效上,缺乏全面、清晰的衡量标准。
调查结果表明,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学生发展水平总体偏后,存在不少令人担忧的情况。
一是学业不良学生多。
调查统计显示,学业不良学生占学生总数30%以上的学校占比为67.7%,学业不良学生占50%以上的学校占比为26.7%。
二是特殊类型学生多。
乡村小规模学校学生家庭背景复杂,调查显示,留守儿童、单亲儿童占30%以上的学校占比为52.9%。
三是学生素养发展弱。
据调查统计,50%以上的校长对学生发展存在不足的排序是:科技素养弱、美术与音乐素养低、习惯养成不好、社会性发展弱、学业成绩不良。
四是学生学习品质弱。
调查中,70%以上的校长对学生学习品质存在问题的排序是:学习自觉性不足、学习习惯不好、学习动力不足。
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作者:王磊来源:《新课程》2021年第32期摘要:“小而弱”和“小而差”并非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标签,只因生存和发展的空间阻碍了其发展。
农村小规模学校是有效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助推器。
因此,要把乡村教育作为振兴乡村的战略转手。
农村小规模学校虽小但五脏俱全,有效保障了农村孩子就近入学的权益,构建了农村孩子安全的成长途径。
农村小规模学校是农村发展的教育之魂,是连接尝试文明和乡土文化的纽带,是推进农村发展和传承乡土文明的主阵地。
因此,办好农村小规模学校是培育农村人力资本和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基础保障。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教育;小规模学校;现状;问题靖远县乌兰镇教育管理中心所辖完全小学6所,教学点2个,学生674人,教师150人,学校分布在8个乡村,各学校学生流失现象比较严重,教育质量滑坡问题比较突出,下辖6所完全小学都属于农村小规模学校。
农村小规模学校是未来农村地区长期存在的办学形态。
要重建乡村小规模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强化师资、经费和教学资源等的投入保障,创新办学发展理念,发挥乡土资源的积极教育价值,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现状乡村小规模学校在经济落后地区居多,主要服务于相对贫困地区的家庭,受到诸多因素制约发展。
乡村小规模学校是我国义务教育的短板,因此,办好乡村小规模学校是振兴乡村发展的必备和必然。
乡村小规模学校与高质量发展和教育需求有差距,缺乏办学自主权,整体教育质量偏低,这是当前大多数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现状。
保留和办好乡村小规模学校的重要性自不待言,但乡村小规模学校消失的势头依旧。
乡村小规模学校数量的持续减少,有社会发展和优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客观因素,更重要的是个别地方政府减少财政支出的“自利”和方便教育管理的“短利”行为,以提供优质教育资源为名撤并本应保留的乡村小规模学校。
办学质量是制约乡村小规模学校存在和发展的关键要素。
“小”而美,“小”而优
“小”而美,“小”而优
刘春胜
【期刊名称】《四川教育》
【年(卷),期】2017(0)10
【摘要】龙马小学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小规模学校。
小规模学校的发展充满艰辛。
但是,只要有了合适的途径与方法。
小规模学校同样可以自信而活力四射,同样可以风生水起。
【总页数】1页(P17-17)
【关键词】“小”;小规模;学校;小学
【作者】刘春胜
【作者单位】新津县新平镇龙马中心小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1
【相关文献】
1.小而美,小而特,小而优——株洲县农村小规模学校建设纪实 [J], 刘秋泉;吴秀娟;刘祎霞;胡靖
2."小而美小而优"——新时代农村小规模学校理想的发展 [J], 燕宏
3.如何构建"小而优、小而美"的小班化教学 [J], 白加央草;李鸿林
4.建设“小而美小而新小而特小而富”的新平房 [J], 张宏;蔺相才
5.优洛姬小蜂属一新种记述(膜翅目:姬小蜂科:姬小蜂亚科) [J], 盛金坤;王国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农村地区小规模学校管理研究
农村地区小规模学校管理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地区的人口逐渐减少,而农村地区的小规模学校却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些学校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往往较为偏远,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施简陋等问题,导致管理和运营非常困难。
本文将围绕农村地区小规模学校的管理进行研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之道。
一、农村地区小规模学校存在的问题1. 师资力量不足农村地区的小规模学校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往往难以吸引到优质的教师资源。
这些学校的教师大多来自当地,教学水平和教育理念相对滞后,无法给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2. 教学设施简陋农村地区小规模学校的教学设施条件有限,教室、图书馆、实验室、运动场等都相对简陋,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得学习环境质量较差。
3. 学生生活条件较差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学生的生活条件较差,缺乏综合素质教育的培养,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教育质量无法得到提高。
二、农村地区小规模学校管理对策与建议1. 加强师资培训为了提升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应加强对农村地区小规模学校的教师进行培训。
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开设在线培训课程,同时也可以组织教师到城市或者其他地区进行学习交流,不断提高其专业素养。
2. 提升教学设施政府和社会应增加对农村地区小规模学校的教学设施投入,改善学校的教学环境。
可以通过捐赠、资助等方式,为学校修建更加现代化的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运动场等,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
3. 增加校外教育资源农村地区小规模学校通常缺乏艺术、体育、科技等方面的教育资源,因此可以通过与城市学校进行合作,共享教育资源。
可以组织学生到城市学校开展交流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学习内容。
4. 增加校园文化建设鼓励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实践能力。
可以举办书法比赛、绘画比赛、朗诵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 加强校企合作政府可以引导企业资源向农村地区小规模学校倾斜,尤其是关注农村地区发展的企业,可以提供资金支持、教育资源支持等,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小规模办学实施方案
小规模办学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随着教育的普及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关注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教育质量的提升。
在一些偏远地区或者人口稀少的地方,小规模办学成为了一种常见的现象。
小规模办学既是一种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也是一种教育质量的保障。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的小规模办学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标设定。
小规模办学实施方案的目标是在保证教育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利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效益,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优质的教育。
三、实施方案。
1. 教育资源整合。
针对小规模学校,可以考虑将一些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比如合并学校、共建教学资源中心等,以减少教育资源的浪费,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2. 教师培训与激励。
针对小规模学校的教师队伍,可以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
同时,可以采取激励措施,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
3. 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
针对小规模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课程设计,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4. 家校合作与社会支持。
小规模学校可以加强家校合作,增加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机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同时,可以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帮助。
四、保障措施。
1. 政策支持。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对小规模学校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倾斜,包括财政支持、政策优惠等,以保障小规模学校的正常运转和发展。
2. 监督检查。
相关部门可以加强对小规模学校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小规模学校的实施方案得到有效执行,保证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
3. 教育评估。
对小规模学校的教育质量进行定期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保证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
五、总结。
小规模办学实施方案的制定和落实,对于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政府、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相信小规模学校也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
希望通过本方案的实施,小规模学校的教育水平能够不断提高,学生们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和成长。
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策略研究
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策略研究农村小规模学校是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单位,承担着培养未来农村发展力量的责任。
由于农村地区人口分散、资源有限、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
本文将从政府支持、教师培训、教育资源配置等方面提出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策略,以期为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政府支持政府是农村小规模学校的主要支持者和推动者。
在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过程中,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扶持力度,提高对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政策倾斜度。
具体而言,政府可以通过增加对农村小规模学校的财政补贴来提高学校的经费水平,确保学校的基本教育质量。
政府还应该加大对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招聘力度,提高教师的待遇和福利,以吸引更多优秀的教育人才来到农村地区从事教育工作。
政府还应该建立健全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监督机制,加强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的督导,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
二、教师培训教师是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关键资源,教师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发展。
教师培训是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重要环节。
在教师培训方面,首先应该加强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入职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应该建立健全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继续培训机制,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和学习,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还可以通过建立教师远程培训平台和资源共享平台,为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师提供更多的教育教学资源和培训机会,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三、教育资源配置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但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政府支持、教师培训和教育资源配置是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关键环节,只有各方共同努力,加大对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支持力度,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才能够实现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农村地区的教育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乡村小规模学校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
乡村小规模学校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乡村小规模学校地处偏远,部分学校面临师资、经费、设备配置短缺等发展困境,成为大家眼中“小而弱”“小而差”的存在。
而办好这些小规模乡村学校,既是当前脱贫攻坚的重要任务,也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应有之义,更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之举。
乡村发展、社会发展都与这些小规模学校良好健康发展有着深刻的关联。
我们今天刊发这一组文章,即希望交流实践中的探索,借此聚焦推动此类学校的健康持续发展,通过提升发展乡村小规模学校,为实现服务乡村振兴的大目标而努力。
一、补齐“最短板”,回归教育初心“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党的十九大向全国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
乡村小规模学校服务对象大多是边远艰苦地区贫困程度较深、无力送子女进城上学、处于社会分层“后20%”的弱势群体。
2009年全国仅有小学教学点72483个,在学人数为331.1万,点均学生数为45.7人;到2019年全国小学教学点增长至96456个,在学人数增长至384.2万,十年间分别增长了33.1%和16.1%,但点均学生数却下降至39.8人,教学点小型化趋势进一步加剧。
乡村小规模学校是城乡教育质量不均等的“重灾区”,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最短板”,是精准教育扶贫的“关键点”,全面提升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是乡村振兴背景下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
关于乡村小规模学校是否应该存在,无论学术界还是决策界,一直都是存在争论的。
有人认为,乡村小规模学校难以吸引优秀教师、教育资源配置缺乏规模效益、较难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基本教育质量难以得到保证,与其让它低质量发展,不如尽早让其消亡,使乡村孩子进城与城镇儿童一起共享优质教育。
也有人认为,小规模学校更容易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更有利于个性化学习、人性化教育、定制化培养,是引领未来学位变革的新生力量。
其实,不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小规模学校都广泛存在,保护和发展乡村小规模学校就是维护学校的多样性,避免教育形态趋同和教育生态破坏,就是在激发教育想象力和教育创造力。
农村小学办学规模实施方案
农村小学办学规模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农村小学是农村教育的基础,对于农村孩子的成长和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农村地区的人口分布不均,资源配置不足等问题,农村小学的办学规模一直存在着不少困难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农村小学办学规模实施方案势在必行。
二、办学规模的确定。
1. 学生数量,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人口分布,确定农村小学的学生数量,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家庭情况、交通状况等因素,确保每个孩子都能顺利接受教育。
2. 教师数量,农村小学的教师数量要根据学生数量和教学需求来确定,要保证教师队伍的稳定和素质的提高,确保教学质量。
3. 教学设施,包括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教学设施的建设要根据学生数量和实际需求来确定,要保证设施的完备和安全。
三、资源整合和共享。
为了更好地解决农村小学的资源不足问题,可以通过资源整合和共享来实现办学规模的合理化。
可以将周边几个小学的资源整合起来,共同建设一些教学设施,共享教师队伍,共同举办一些教学活动等,以此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解决资源不足的问题。
四、政策支持。
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对农村小学的办学规模给予支持和保障。
可以通过财政补助、政策倾斜等方式,给予农村小学更多的支持,确保农村小学的办学规模得到有效实施。
五、家校合作。
家校合作是农村小学办学规模实施的重要环节。
学校要积极与家长沟通,了解家庭情况,协助解决学生在学习上的困难,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共同关心孩子的成长和教育。
六、结语。
农村小学办学规模的实施方案需要政府、学校、家长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地解决农村小学存在的问题,提高农村小学的教育质量,为农村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希望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能够让每一个农村孩子都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健康快乐地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办一所小而优的乡村小规模学校
作者:张爱平
来源:《湖南教育·A版》2018年第08期
长沙市高新区真人桥小学位于雷锋街道真人桥村,现有学生141人,教师14人,是一所典型的乡村小规模学校。
几年来,学校工作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新闻直播间》接连报道,吸引了各级领导的关注,外校多批次来参观交流,学校还迎来了教育部领导的视察。
乡村小规模学校怎样实现优质发展?
一、让文化引领发展,发掘小学校的优势
找准定位。
我应聘到真人桥小学后,首先问了自己两个最朴素的问题:我们要办什么样的学校?培养什么样的学生?《人民教育》上一篇题为《建设小而优、小而美的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文章给了我们启发。
经教师会讨论,我们提出要把真人桥小学建设成一所小而优、小而美的乡村小学,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之后,学校的一切行动都以这个目标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明确了学校的发展方向。
提炼精神。
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和核心竞争力。
为梳理构建好学校的文化体系,我们依据学校的校名、学校地处国家高新区和雷锋家乡等特有资源,提出将“致远致新、学做真人”作为学校的校训,從而明确了学校的核心精神。
同时,我们将这个核心精神具体化,明确了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研究设计了校徽等文化标志,学校文化体系初步形成。
形成特色。
全国各地有无数所乡村小学,但只有一所叫真人桥小学,而且坐落在长沙市高新区。
如何办出我们的特色?我们认为,学校的特色应当是内涵与形式的统一,在内涵层面,坚持“教人求真、学做真人”,就是我们独特的追求;在外显层面,我们在队伍建设、课程改革等方面要贯彻落实长沙市高新区创新型园区建设的要求,把“科技创新”作为教育教学特色来建设,目前已初现成果。
二、用管理激活队伍,彰显小学校的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