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的结构设计

合集下载

沥青路面设计指标计算

沥青路面设计指标计算

新建路面结构设计指标与要求一、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指标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应满足结构整体刚度、沥青层或半刚性基层抗疲劳开裂和沥青层抗变形的要求。

应根据道路等级选择路表弯沉值、沥青层层底拉应变、半刚性材料基层层底拉应力和沥青层剪应力作为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指标,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快速路、主干路和次干路采用路表弯沉值、沥青层层底拉应变、半刚性材料基层层底拉应力、沥青层剪应力为设计指标。

2 支路可仅采用路表弯沉值为设计指标。

3 可靠度系数可根据当地相关研究成果选择;当无资料时可按下表取用可靠度系数二、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的各项设计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1 轮隙中心处路表计算的弯沉值应小于或等于道路表面的设计弯沉值,应满足下式要求:γa l s≤l d式中:γa——沥青路面可靠度系数;l s ——轮隙中心处路表计算的弯沉值(0.01mm);l d——路表的设计弯沉值(0.01mm);2 柔性基层沥青层层底计算的最大拉应变应小于或等于材料的容许拉应变,应满足下式要求:γaεt≤[εR ]式中:εt——沥青层层底计算的最大拉应变;[εR ] ——沥青层材料的容许拉应变。

3 半刚性材料基层层底计算的最大拉应力应小于或等于材料的容许抗拉强度,应满足下式要求:γa σm ≤[σR ]式中: σm ——半刚性材料基层层底计算的最大拉应力(MPa );[σR ]——路面结构层半刚性材料的容许抗拉强度(MPa )。

4 沥青面层计算的最大剪应力应小于或等于材料的容许抗剪强度,应满足下式要求:γa τm ≤[τR ]式中: τm ——沥青面层计算的最大剪应力(MPa );[τR ]——沥青面层的容许抗剪强度(MPa )。

三、 沥青路面表面设计弯沉值应根据道路等级、设计基准期内累计当量轴次、面层和基层类型按下式计算确定:l d =600 N e -0.2A c A s A b式中 : A c ——道路等级系数,快速路、主干路为1.0,次干路为1.1,支路为1.2;A s ——面层类型系数,沥青混合料为1.0,热拌和温拌或冷拌沥青碎石、沥青表面处治为1.1;A b ——基层类型系数,无机结合料类(半刚性)基层1.0,沥青类基层和粒料基层1.6。

简述新建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步骤

简述新建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步骤

简述新建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步骤
新建沥青路面的结构设计步骤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设计要求和标准:根据道路用途、交通量、车速等要求,确定路面的结构类型和厚度,并参考国家相关的设计标准和规范。

2. 路基处理:对道路基础进行处理,包括清理、平整、夯实等工作,以确保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3. 基层处理:在路基上铺设一层基层材料,如碎石、混凝土等,以提高路面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4. 道面设计:根据路面所需的防水、防滑等性能,选择合适的沥青混合料或者其他材料,进行道面的设计。

5. 路面施工:按照设计要求,将沥青混合料铺设在基层之上,然后通过压路机等设备进行夯实和压实,以使路面达到预期的密实度和光洁度。

6. 路面维护:定期进行路面检查和维护,及时修补裂缝、坑洼等问题,保持路面的完好性和使用寿命。

总之,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在各个环节上进行科学规划和精细施工,以确保路面的质量和使用效果。

沥青路面构造与设计—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沥青路面构造与设计—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 沥青贯入路面
– 用沥青和集料按层铺法铺筑而成,厚度一般为4~8 cm的沥 青路面
– 适用于三级、四级公路面层
按沥青路面的技术特性
• 沥青表面处治
– 用沥青和集料按层铺法或拌和法铺筑而成的厚度不超过3cm 的沥青路面
– 适用于三级、四级公路面层 – 旧沥青路面加铺薄层罩面、抗滑层、磨耗层
知识点三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P137
– 充分碾压路基 – 软弱土基或翻浆,应先处理 – 低温抗裂能力低,设保温层 – 潮湿地段,容易导致路面破坏 – 交通量大,易疲劳开裂
知识点二 沥青路面分类 P128
按强度构成原理
• 嵌挤类
– 材料颗粒尺寸单一 – 强度取决于内摩阻力 – 热稳定性好、耐久性差
• 密实类
– 闭式:孔隙率小于6%,热稳定性差 – 开式:孔隙率大于6%,热稳定性好
典型柔性基层沥青路面 ——4~12cm一至三层AC或AC+AM或SMA+AC ——8~20cm一至二层沥青碎石 ——15~40cm级配碎石或沥青稳定碎石+级配碎石 ——15~?cm粗砂 、砂砾、碎石、煤渣、矿渣、
– 一般沥青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宜小于混合料公称最大粒径的 2.5~3倍
– 断级配或以粗集料为主的嵌挤型级配的沥青混合料,其一层 压实最小厚度不宜小于公称最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径的2.5倍
– 半刚性材料基层、底基层的一层压实厚度宜为180~ 200mm,并不得分层铺筑小于15cm的薄层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
典型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 ——4~18cm一至三层AC或AC+AM或SMA+AC ——15~30cm水泥稳定集料、二灰稳定集料、水泥二灰稳定集料 ——15~30cm石灰土、二灰土、水泥石灰土或与上层相同的 材料 ——15~?cm粗砂 、砂砾、碎石、煤渣、矿渣、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的基本原则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的基本原则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的基本原则
沥青路面的结构组合设计是保证路面性能和使用寿命的重要环节。

为了设计出高质量的沥青路面,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强化基层
沥青路面的基层是路面承载支撑的主要部位,因此基层的强度和
稳定性是保证路面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关键。

在基层设计时,需要根据
路面所在地区的气候、土质和交通量等条件,选择适合的基层材料和
厚度,以达到基层强度稳定的目的。

二、保证沥青层均匀
沥青层是路面负荷以及水分渗透的主要层次,因此必须均匀铺设,以免因为局部厚度过大或者过小导致路面变形、开裂等路面损坏现象
的出现。

三、考虑排水和降噪
在路面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排水和降噪问题。

通过设置合理的路肩、排水沟以及波形横向铺装等措施,可以确保路面排水通畅。

此外,还可以选择适合的沥青混合料和铺装结构,降低路面噪音,提高道路
行车的舒适性。

四、科学施工
沥青路面的施工过程也是保证路面质量的重要因素。

在施工前,
需要对路基进行调整和夯实,以保证基层的稳定。

同时,施工中要严
格控制沥青温度和厚度,以确保路面性能和使用寿命。

以上是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的基本原则,仅为参考。

在实际设
计和施工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确保路面的质
量和性能。

一级公路沥青路面结构设计计算实例

一级公路沥青路面结构设计计算实例

一级公路沥青路面结构设计计算实例一级公路是国家重点建设的高速公路,需要经过严格的设计计算才能确保路面的质量和安全。

下面是一级公路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的一个实例,包括路基设计、沥青路面厚度计算以及路面结构层的设计。

1.路基设计:路基是公路的基础层,承受着交通荷载的传递和分布。

路基设计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土质和胀缩性,交通量和荷载频率,基床沉降和变形,以及排水和防渗等。

在这个实例中,我们以典型的路基设计参数为例进行计算。

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假设路基的土质为砂土,没有明显的胀缩性。

交通量为每天6000辆,荷载频率为20,基床沉降和变形可容许值为30mm,路基的排水和防渗设计要求满足A2级。

计算方法:首先,计算基床厚度:H_base = 0.05 * N * P * f (单位:m)其中,N为每天通过的车辆数,P为荷载频率,f为修正系数,根据表1查得当P=20时,f=1.0。

带入数据,我们得到基床厚度 H_base = 0.05 * 6000 * 20 * 1.0 = 600mm。

然后,计算沥青路面的修正系数 k :k = H_base / (H_base + H) ,其中,H为沥青路面厚度。

根据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可以选择不同宽度的沥青路面厚度。

2.沥青路面厚度计算:在这个实例中,我们选择沥青路面的宽度为6m,根据设计要求,计算沥青路面的厚度。

计算方法:首先,计算水平交通荷载分布系数:Z=1.28+0.03W+0.003W^2,其中,W为车道的有效宽度。

带入数据,我们得到Z=1.28+0.03*6+0.003*6^2=1.67然后,计算沥青路面最小厚度:H_min = (P * Z) / k ,其中,P为荷载频率。

带入数据,我们得到H_min = (20 * 1.67) / (0.6) ≈ 55.7mm。

最后,根据设计要求,选择适当的沥青路面厚度为70mm。

3.路面结构层设计:路面结构层是由多层不同材料组成的,可以有效地承受交通荷载并分散载荷。

公路沥青路面结构图设计

公路沥青路面结构图设计

max R
R
sp
Ks
sp ——结构层材料的极限劈裂强度(MPa),由试验确定。
K s ——抗拉强度结构系数。
1沥青路面设计理论与设计指标
抗拉强度结构系数Ks,与材料的疲劳特性有关。
R
sp
Ks
Ks
0.09 Aa
N 0.22 e
/
Ac
沥青混凝土面层
Ks
0.35
N 0.11 e
/
Ac
无机结合料稳定集料
疲劳开裂 剪切开裂 收缩开裂 反射开裂
泛油、磨光
拥包、波浪
车辙
泛油
纵向裂缝
横向裂缝
龟裂、坑槽
网裂
1 沥青路面设计理论与设计指标
开裂和变形为沥青路面的主要破坏模式:
(1)疲劳开裂
r r
[[rRrR]]
—拉应力(结构层开裂)
(2)车
辙 LC [LCR ]—永久变形
高速、一级公路15mm 二级、三级公路20mm
高速公路

其他等级公路
1.00
2 0.70~0.85 0.50~0.75
3 0.45~0.60 0. 50~0.75
≥4 0.40~0.50

2沥青路面设计依据
4.沥青路面设计年限
公路等级
路面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年)
设计使用年限 公路等级
设计使用年限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15
三级公路
10
二级公路
12
四级公路
3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4)满足结构层层间结合要求
沥青结合料层之间应设置粘层;沥青结合料层与基层层 间应设置封层,宜设置透层。 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与沥青结合料面层之间应设置沥青 碎石、级配碎石联结层。 岩石或填石路基顶面应设置整平层,厚度为20~30cm

市政道路工程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分析

市政道路工程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分析

市政道路工程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分析一、背景介绍在城市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越来越受到关注。

而路面结构的设计对道路的使用寿命、承载能力以及舒适性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市政道路工程中沥青路面结构的设计进行分析,并阐述相关的设计原则和注意事项。

二、沥青路面结构的组成沥青路面结构是指由沥青混合料铺筑而成的道路表面层。

它主要由下列几个部分组成:基础层、底床层、黏结层和面层。

1.基础层:基础层是整个道路结构的最底层,承担着路面上的车辆和交通荷载的传递。

基础层的设计应考虑地基的承载力、稳定性和排水性能等因素。

2.底床层:底床层位于基础层之上,它的主要作用是提供一个均匀的地面,以保证沥青面层的平整度和整齐度。

底床层的材料通常使用碎石、砂土等。

3.黏结层:黏结层位于底床层和面层之间,它的主要作用是黏结底床层和面层,并提高路面的均匀度和稳定性。

黏结层的材料通常使用矿粉、水泥等。

4.面层:面层是整个道路结构的最上层,它直接接触到车辆的轮胎并承受着车辆行驶时的荷载。

面层的材料通常使用沥青混合料,它具有较好的弹性和抗乱性能。

三、设计原则和注意事项在设计市政道路工程中的沥青路面结构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和注意事项:1.充分考虑地基条件:在设计沥青路面结构时,应对地基的承载能力、稳定性和排水性能进行充分的考虑。

若地基条件较差,可以采用加固措施,如加设基层,以增加路面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2.选择合适的材料:在选择路面结构的材料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

例如,基础层的材料应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排水性能,面层的材料应具有较好的弹性和抗乱性能。

3.合理设计厚度:沥青路面结构的厚度直接影响着路面的使用寿命和承载能力。

过厚的路面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而过薄的路面则会缩短使用寿命。

因此,在设计时应根据道路的类别、交通荷载和地理环境等因素合理确定路面的厚度。

4.合理排水设计:沥青路面结构的排水性能对于路面的使用和维护非常重要。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沥青路面是一种常见的高速公路路面结构,其设计与施工至关重要,直接影响道路的安全性、耐久性和舒适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以确保道路的良好性能和服务寿命。

1. 结构设计1.1 沥青路面构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一般由基层、底层、面层组成。

基层是路面的承载层,常用的材料包括碎石、混凝土等。

底层用于分散荷载并提供路面的稳定性,常用的材料包括砾石、细石等。

面层是最上层的路面层,主要由沥青混合料构成。

1.2 路面厚度设计路面厚度设计是确保路面承载能力和耐久性的关键因素。

设计师需要考虑交通负荷、地理环境、水文条件等因素来确定路面厚度。

一般来说,高速公路的路面厚度应保证在满足设计标准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材料使用量。

1.3 沥青混合料设计沥青混合料是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关键组成部分。

设计师需要根据交通流量、气候条件、沥青级配等因素来确定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例。

常用的沥青级配包括粗集料、中集料、细集料等。

合理的沥青混合料设计可以提供良好的抗滑性、耐久性和舒适性。

2. 施工技术2.1 基层施工基层施工是整个路面结构的起点,决定了路面的整体质量。

常用的基层材料包括碎石、混凝土等。

施工过程中需要确保基层的平整度和密实度,并使用合适的压实设备进行压实,以提高基层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2.2 底层施工底层是路面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提供路面的稳定性和均布荷载能力。

常用的底层材料包括砾石、细石等。

施工过程中需要确保底层的平整度和密实度,并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压实,以确保底层的稳定性和排水性能。

2.3 面层施工面层是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最上层,直接影响道路的舒适性和防滑性。

面层施工可以分为拌和、铺设和压实三个阶段。

在拌和阶段,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准确配制沥青混合料。

在铺设阶段,需要确保沥青混合料铺设均匀、密实,并使用振动压实设备进行压实。

在压实阶段,需要确保面层的密实度和光洁度,以提供良好的行驶舒适性和防滑性。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是公路工程中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道路的使用寿命和运行安全。

在进行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时,需要考虑交通量、重载车辆、气候条件、土质情况以及预算等因素。

本文将通过分析这些因素,提出一种合理的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案。

一、确定路面类型根据道路的功能要求和交通量情况,我们可以确定沥青路面的类型。

常见的路面类型有城市次干道、农村道路和高速公路等。

不同类型的路面对材料的要求和结构设计也存在差异。

例如,城市次干道由于交通量较大,需要考虑更高的耐久性和承载力,因此需要采用更厚的路面结构。

二、确定路面厚度路面厚度是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的一个重要参数。

一般来说,沥青路面的厚度应根据交通量和土质条件来确定。

交通量大、重载车辆多的道路需要更大的厚度来保证其承载能力。

根据设计规范,我们可以确定相应的路面厚度。

三、选择路基材料路基材料是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中关键的一环。

路基材料应具备良好的承载力和稳定性,以确保路面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在选择路基材料时,需要考虑土质条件、地下水位、土壤胶结特性等因素。

一般来说,砾石、碎石等坚固的材料可作为路基材料,通过压实等处理方法提高其承载力和稳定性。

四、确定基层材料基层材料是路面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分散交通荷载并传递到路基。

常见的基层材料有碎石、砂砾等。

在选择基层材料时,需要考虑交通量、土质条件、预算等因素。

一般来说,交通量大、重载车辆多的路段需要采用较坚固的基层材料以提高承载力。

同时,预算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选择经济实用的基层材料。

五、选择沥青混合料沥青混合料是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中关键的一环。

沥青混合料是通过沥青与骨料混合而成的,它应具备良好的耐久性、抗剥落性和稳定性。

在选择沥青混合料时,需要考虑交通量、气候条件、路面类型等因素。

例如,交通量大、重载车辆多的道路需要选择抗水剥离性能好的沥青混合料以提高耐久性。

六、确定路面结构层数根据路面类型、交通量和预算等因素,我们可以确定沥青路面的结构层数。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范本模板】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范本模板】

第四章路面结构设计1。

1设计资料(1)自然地理条件新建济南绕城高速,道路路基宽度为24。

5米,全长5km,结合近几年济南经济增长及人口增长的情况,根据近期的交通量预测该路段的年平均交通量为5000辆/日,交通量平均年增长率γ=4%.路面结构设计为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年限为15年。

(2)土基回弹模量济南绕城高速北环所在地区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少雨,夏季温热多雨,秋季凉爽干燥,冬季寒冷少雪。

据区域资料,年平均气温13.8℃,无霜期178天,最高月均温27。

2℃(7月),最低月均温—3.2℃ω=1.3;因此该路基(1月),年平均降水量685毫米。

道路沿线土质路基稠度cⅡ区,根据【JTG 处于干燥状态,根据公路自然区划可知济南绕城高速处于5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中表5.1。

4—1可确定工程所在地土基回弹模量设计值为46MPa。

(3)交通资料1。

2交通分析(1)轴载换算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载为100KN 为标准轴载,以BZZ-100表示.标准轴载的计算参数按表1—2确定.错误!载Pi 的作用次数Ni 按下式换算成标准轴载P 的当量作用次数N 的计算公式为:35.4121∑=⎪⎭⎫⎝⎛=ki i i P P N C C N式中:N-—标准轴载当量轴次数(次/d );Ni ——被换算的车型各级轴载作用次数(次/d); P-—标准轴载(kN );Pi-—被换算车型的各级轴载(kN);C1——被换算车型的各级轴载系数,当其间距大于3m 时,按单独的一个轴计算,轴数系数即为轴数m ,当其间距小于3m 时,按双轴或多轴计算,轴数系数为C1=1+1.2(m-1);C2——被换算车型的各级轴载轮组系数,单轮组为6.4,双轮组为1.0,四轮组为0.38。

沥青路面营运第一年双向日平均当量轴次为:35.4121∑=⎪⎭⎫⎝⎛=ki i i P P N C C N = 4709。

沥青路构造

沥青路构造

沥青路构造是指使用沥青作为主要结构材料来铺设道路的一种技术。

沥青路构造具有较好的承载力、防水性以及耐久性,广泛应用于各种道路交通建设中。

下面将介绍沥青路构造的相关内容。

一、沥青路面结构1.硬表层:硬表层是道路上的最外层,主要承担车辆荷载和交通载荷,具有很好的承载能力和抗损伤能力。

硬表层的厚度一般为3-5厘米,常见的材料有矿物粒料混合沥青、改性沥青等。

2.粗骨料层:粗骨料层位于硬表层下方,主要作用是承受车辆荷载的分布,使其均匀传递到下方的基层上。

粗骨料层的厚度一般为5-10厘米,常用的材料有碎石、沙砾等。

3.砼基层:砼基层是整个路面结构的基础,是承载沥青路面的主要部分。

砼基层的厚度一般为10-15厘米,材料为水泥混凝土,其强度应满足承担车辆荷载的要求。

二、沥青路施工工艺1.基层处理:在施工道路的基层上进行平整、压实和修复,保证基层的平整度和强度,为上层材料提供良好的基础。

2.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确定:根据工程要求和使用条件,确定沥青混合料中的沥青含量、集料含量以及不同粒径的比例关系,保证混合料的强度和稳定性。

3.沥青路面施工机械的选择:根据施工规模和工期要求,选择合适的施工机械设备,如沥青摊铺机、压路机等,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

4.沥青路面施工过程:沥青路面施工一般包括底层施工、中间层施工和面层施工。

底层施工主要是进行砼基层的施工和硬表层的初期施工;中间层施工是进行粗骨料层的施工;面层施工是进行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和压实。

5.沥青路面养护:在施工完成后,及时进行路面养护工作,包括补漏、修复裂缝、清理杂物等,保持沥青路面的平整度和安全性。

三、沥青路面的优势和应用1.较好的承载力和耐久性:沥青路面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能够承受大型车辆的荷载和经久不衰。

2.良好的防水性能:沥青路面能够有效防止水分渗透,保护基层材料不受水分侵蚀,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3.良好的环保性能:沥青路面的施工过程中不会产生大量粉尘和废弃物,对环境污染较小。

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沥青路面是指由沥青混合料铺设的道路,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和车辆行驶平稳性。

为了确保沥青路面的质量和使用寿命,需要遵循一定的设计规范。

以下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的一些主要内容。

1. 沥青混合料的选择:根据道路的交通量、车辆类型和气候条件等因素,选择适当的沥青混合料。

混合料的级配要符合规定的范围,沥青含量要合理。

2. 路面结构的设计:根据路段的交通量和路基条件,确定合适的路面结构。

一般情况下,路面结构可分为基层、底层和面层。

基层的厚度一般为100mm以上,底层为100-150mm,面层为30-50mm。

3. 道路横断面的设计:根据道路的等级和交通量,设计合适的横断面。

一般情况下,道路的横断面应具有适当的超高和纵坡。

超高和纵坡的选择应符合交通安全要求,避免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发生侧翻等事故。

4. 路面施工工艺的设计:沥青路面的施工包括铺筑、压实和养护等过程。

为了确保施工质量,需要设计合理的施工工艺。

例如,铺筑沥青混合料时应注意温度和均匀度,压实时应控制压实温度和次数,养护时要注意保湿和保温。

5. 沥青路面的验收标准: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验收,以确保沥青路面的质量。

验收标准主要包括路面平整度、厚度、材料成分和密实度等指标。

超过规定标准的部分应及时整改。

6. 路面维护和养护:沥青路面的维护和养护对于延长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定期检查路面的病害,及时修补损坏部分;做好排水措施,避免积水对路面的损害;定期清理路面上的杂物和积淤物。

综上所述,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包括沥青混合料选择、路面结构设计、横断面设计、施工工艺设计、验收标准、维护和养护等方面。

只有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计、施工和养护,才能确保沥青路面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计算案例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计算案例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计算案例(案例简介)地区的一条新建道路需要进行沥青路面结构的设计计算。

该道路长1000米,设计速度为50公里/小时,设计总重为1万标准车辆,道路设计年限为20年。

现需要根据给定条件进行路面结构设计计算。

(路面结构设计计算步骤)1.设计交通量和轴重根据道路设计年限、设计速度和设计总重,可以计算出设计交通量和轴重。

道路设计年限为20年,设计总重为1万标准车辆,即每年要过1万标准车辆。

假设每天通行时间为8小时,每小时通行率为设计交通量/8、设计速度为50公里/小时,即设计交通量=设计速度×设计交通量/8=50×1万/8=6250(辆/小时)。

2.设计轴重参数3.计算配筋系数根据设计速度和设计交通量,可以计算出设计配筋系数。

根据《公路工程沥青路面设计规范》,设计交通量为6250(辆/小时),设计速度为50公里/小时时的设计配筋系数为0.45、所以设计交通量为6250辆/小时时,设计配筋系数为0.454.计算设计厚度根据设计交通量、设计速度和设计配筋系数,可以计算出设计厚度。

根据《公路工程沥青路面设计规范》,设计厚度d(cm)=2.07×ln(qv)+0.61×ln(V)-3.15,其中qv为设计交通量(辆/小时/米),V为设计速度(km/h)。

所以设计厚度d=2.07×ln(6250)+0.61×ln(50)-3.15=3.48(cm)。

5.计算沥青混合料配合比根据设计厚度,可以计算沥青混合料中沥青的用量。

根据《公路工程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沥青混合料中沥青用量为每m2路面面积的0.055t。

假设道路宽度为6m(含路肩)。

6.结构层分配厚度根据设计厚度,可以计算出沥青面层、底面层和基层的分配厚度。

根据《公路工程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沥青面层分配厚度为总设计厚度的40%;底面层分配厚度为总设计厚度的25%;基层分配厚度为总设计厚度的35%。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计算说明书(含电算)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计算说明书(含电算)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计算说明书(一)设计资料济南地区新建一级公路,设计速度为80km/h,双向四车道。

沿线土质为粘土,地下水位为1m,路基填土高度为1.2m。

公路沿线有可开采碎石、砂砾,并有粉煤灰、石灰供应。

根据工程可行性报告得知,近期交通组成与交通量、不同车型的交通参数见表1,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为6%。

【表1.1 近期交通组成与交通量、车辆交通参数】注:基本要求为车道系数、车辆类型分布系数、当量设计轴载换算系数等均按照新建沥青路面,可采用水平三选取计算。

(二)设计任务该公路拟采用沥青路面结构,沥青面层要求采用沥青混凝土,基层采用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试设计沥青路面结构和厚度。

(三)设计步骤1.交通荷载参数分析依表1.1,初始年大型客车和货车双向年平均日交通量为1946辆/日,交通量年增率γ=6%.(1)设计使用年限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3.0.2,沥青路面一级公路的设计使用年限t=15(年)。

(2)方向系数及车道系数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A.2.4,方向系数DDF取0.55。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A.2.5,车道系数LDF取0.6。

(3)各类车比例、满载比例、设计轴载换算系数整体式货车即表1.1中3类、4类、5类车,占比为62.95%;半挂式货车即表1.1中7类车,占比为16.19%。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A.2.6,新建路面按水平三考虑,故公路TTC分类为TTC4,由此车辆类型分布系数VCDF(%)分别为如下:【表3.1.1 车辆类型分布系数】各类车型的满载车占比PERmh如下取值:【表3.1.2 各类车型满载车占比】2-11类车辆当量设计轴载换算系数EALFml (非满)和EALFmh(满)依不同计算作用,如下:【表3.1.3 2-11类车辆当量设计轴载换算系数】(4)交通荷载等级、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的年平均日当量轴次初始年设计车道的年平均日货车交通量Q1=AADTT×DDF×LDF=642(辆/日),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累计大型客车和货车交通量(辆)Qt = Q1×365×[(1+γ)t-1]/γ=5454258(辆/日),属于中等交通荷载等级;初始年设计车道的年平均当量轴次N1=Q1×Σ(VCDFm×EALFm)=1043.4(次),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的年平均日当量轴次Nt依表3.1.3有:①当验算沥青混合料层疲劳开裂时: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上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Ne1=8864560(次);②当验算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疲劳开裂时: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上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Ne2=6.146937×108(次);③当验算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量时:通车至首次针对车辙维修期限内设计车道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Ne3=8864560(次);④当验算路基顶面竖向压应变时: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上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Ne4=1.393465×107(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级路面
1.沥青混凝土 1.1.沥青面层可由单层或双层或三层沥青混合料组成,各 层混合料的组成设计应根据其层厚和层位、气温和降雨量等 气候条件、交通量和交通组成等因素,按下表选用适当的最 大粒径及级配类型,使之满足对沥青面层使用功能的要求。
沥青混合料类型的选择(方孔筛) 层位 表面层 中面层 下面层
一级公路
沥青层厚度 设计时应根据公路等级、交通量及其组成、沥青品种和质量 以及气候条件等因素,按照半刚性基层上沥青层推荐厚度如下 表,综合论证地选用。若交通量较小或选用经实践证明行之有 效的改性沥青,可选用推荐沥青层厚度的低值或中值。
半刚性基层上沥青层推荐厚度 公 路 等 级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沥青层推荐厚度 (cm) 12~18 10~15 5~l0 公 路 等 级 三级公路 四级公路 沥青层推荐厚度 (cm) 2 ~4 1~2.5
路面结构组成
1.沥青路面结构层可由面层、基层、底基层、垫层组成。 2.面层是直接承受车轮荷载反复作用和自然因素影响的 结构层,可由一至三层组成。表面层应根据使用要求设置抗 滑耐磨、密实稳定的沥青层;中面层、下面层应根据公路等 级、沥青层厚度、气候条件等选择适当的沥青结构层。
3.基层是设置在面层之下,并与面层一起将车轮荷载的 反复作用传播到底基层、垫层、土基,起主要承重作用的层 次。基层材料的强度指标应有较高的要求。
沥青面层
1 沥青面层的技术要求 为了给汽车运输提供安全、快速、舒适的行车条件,沥 青路面应具有坚实、平整、抗滑、耐久的品质,同时,还 应具有高温抗车辙、低温抗开裂、抗水损害以及防止雨水 渗入基层的功能。 2 沥青面层分类及适用范围 沥青面层分为沥青混凝土、热拌沥青碎石、乳化沥青碎 石混合料、沥青贯入式、沥青表面处治五种类型。 沥青混凝土适用于做各级公路的沥青路面面层。对高速 公路、一级公路的表面层、中面层、下面层应采用沥青混 凝土:二级公路的表面层宜用沥青混凝土。
沥青贯入式路面:指的是用沥青贯入碎(砾)石作基层、联结层、面层的 路面。即在初步压实的碎石(或破碎砾石)上,分层浇洒沥青、撒布嵌缝料 ,或再在上部铺筑热拌沥青混合料封层,经压实而成的沥青面层。
热拌沥青碎石适用于做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的面层、柔 性路面的上基层以及调平层. 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适用于做三级、四级公路的沥青 面层、二级公路养护罩面以及各级公路的调平层。 沥青贯入式碎石适用于做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的沥青 面层。若沥青贯入碎石设在沥青混凝土层与半刚性基层、 粒料基层之间时,沥青贯入式碎石应不撤封层料,也不做 上封层。 沥青表面处治适用于三级、四级公路的面层、旧沥青面 层上加铺罩面或抗滑层、磨耗层等。
封层:为封闭表面空隙、防止水分侵入而在沥青面层或基层上铺筑的有一 定厚度的沥青混合料薄层。铺筑在沥青面层表面的称为上封层,铺筑在沥 青面层下面、基层表面的称为下封层 。根据道路的实际情况,选择铺筑合 适的封层,并不是所有的沥青道路都需要做封层。
3 选择沥青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沥青路面,应选用符合“重交通 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的沥青,以及经过试验论证、 行之有效的改性沥青。 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的沥青路面,可采用符合“中、轻 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的沥青或改性沥青. 4 集料的技术要求 各种沥青面层的粗集料、细集料、填料应符合《公路沥 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032)的有关规定。
垫层
1. 垫层的设置原则 处于下列状况的路基应设置垫层,以排除路面、路基中 滞留的自由水,确保路面结构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 (1).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路基经常处于潮湿、过湿 状态的路段。 (2).排水不良的土质路堑,有裂隙水、泉眼等水文不良 的岩石挖方路段。 (3).季节性冰冻地区的中湿、潮湿路段,可能产生冻胀 需设置防冻垫层的路段。 (4).基层或底基层可能受污染以及路基软弱的路段。
沥青层厚度 (cm) 混合料类别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三层式 细粒式 中粒式 中粒式 粗粒式 中粒式 粗粒式 粗粒式 粗16 AC-20 AC-25 双层式 AC-13 AC-16 --------AC-20 AC-25 AC-30 AM-25 AM-30 AM-40 AK-13A AK-13B AK-16A AK-16B
5 沥青路面抗滑性能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沥青路面应具有良好的抗滑性能, 其抗滑性能应符合下表的要求。二级及三级公路应根据各路 段的具体情况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以提高路面抗滑性能。
抗滑标准(p519)
公路等级 竣工验收值
横向力系数SFC
高速公路 ≥54
摆值Fb(BPN)
≥45
构造深度TC(mm)
≥0.55
基层、底基层
1.基层、底基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在冰冻地区 还应具有一定的抗冻性。 2.高级路面下的半刚性基层应具有较小的收缩变形和较强 的抗冲刷能力。 3.基层、底基层结构设计应贯彻就地取材的原则,认真做 好当地材料的调查,根据不同公路等级、交通量对基层、底 基层的技术要求,选择技术可靠、经济合理的基层、底基层 结构。 4.一般公路的基层宽度每侧宜比面层宽出25cm,底基层每 侧宜比基层宽15cm.在多雨地区,透水性好的粒料底基层, 宜铺至路基全宽,以利于排水。
4.底基层是设置在基层之下,并与面层、基层一起承受车 轮荷载反复作用,起次要承重作用的层次。底基层材料的 强度指标要求可比基层材料略低。 5.基层、底基层视公路等级或交通量的需要可设置一层或 两层。当基层或底基层较厚需分两层施工时,可分别称为 上基层、下基层,或上底基层、下底基层。 6.垫层是设置在底基层与土基之间的结构层,起排水、隔 水、防冻、防污等作用。
2 垫层材料 垫层材料可选用粗砂、砂砾、碎石、煤渣、矿渣等粒料以 及水泥或石灰煤渣稳定粗粒土,石灰粉煤灰稳定粗粒土等。若 采用粗砂砂砾料时,通过0.074mm筛孔的颗粒含量不应大于5 %。采用煤渣时,小于2mm的颗粒含量不宜大于20%。 为防止软弱路基污染粒料底基层、垫层,或为隔断地下水的影 响,可在路基顶面设土工合成材料隔离层。 3 垫层宽度 高速公路、一、二级公路的排水垫层应铺至路基同宽,以 利路面结构排水,保持路基稳定。三、四级公路的垫层宽度可 比底基层每侧至少宽25c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