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基础学习资料路由基础知识_[重点掌握]
网络与路由知识点总结
![网络与路由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df23c49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cd.png)
网络与路由知识点总结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连接起来,使其可以进行数据传输和共享资源的大型系统。
而路由则是网络中实现数据包转发功能的设备,用于在不同网络之间转发数据包,从而实现网络通信。
网络与路由知识点包括网络基础知识、网络协议、网络拓扑、路由器原理、路由协议等内容。
一、网络基础知识1. 网络的分类根据规模的不同,网络可以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等。
局域网指的是在相对较小的范围内构建的网络,城域网是介于局域网和广域网之间的网络,广域网则是在全国范围内连接的网络。
2. 网络的构成网络的构成包括计算机、交换机、路由器、网桥、网关等设备。
其中,计算机是网络的终端设备,用于进行数据的输入、输出和处理;交换机是用于实现局域网内计算机连接的设备;路由器用于实现不同网络之间数据包的转发;网桥用于连接多个局域网,扩大网络范围;网关则是连接不同网络之间的设备。
3. OSI模型OSI模型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一种框架,它将网络通信的过程划分为七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每一层负责不同的功能,通过协议进行通信。
4. TCP/IP协议TCP/IP协议是互联网所采用的协议标准,它包括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网络互联协议(IP)两种协议。
TCP负责数据的可靠传输,而IP则负责数据的路由和封装。
二、网络协议1. TCP/IP协议TCP/IP协议是互联网所采用的协议标准,它包括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网络互联协议(IP)两种协议。
TCP负责数据的可靠传输,而IP则负责数据的路由和封装。
2. HTTP协议HTTP协议是超文本传输协议,是用于传输超文本文档的应用层协议。
它建立在TCP协议之上,通过HTTP请求和响应来传输数据。
3. FTP协议FTP协议是文件传输协议,用于在计算机之间进行文件传输。
它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模式,通过控制连接和数据连接完成文件传输。
4. SMTP协议SMTP协议是简单邮件传输协议,用于在网络上传递电子邮件。
路由器基础知识讲解
![路由器基础知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110b4431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bd.png)
路由器基础知识讲解1. 路由器的定义和作用1.1 定义:路由器是一种网络设备,用于将数据包从一个网络转发到另一个网络。
1.2 作用:- 实现不同子网之间的通信;- 控制流量传输,并优化数据传输路径;- 提供安全性功能,如防火墙、VPN等。
2. 路由表和IP地址2.1 路由表:在每个路由器中都有一张存储目标网络及其对应下一跳地址(即接口)的列表。
这就是所谓的“路由表”。
目标网络下一跳地址/接口--------------------------网络A 接口0网络B 接口3当收到来自某个源主机发送过来的数据包时,根据该数据包携带的目标IP地址,在本地查找匹配项,并将该数据包通过相应出去连接进行转发。
2.2 IP 地址:指示了互联网上计算机或其他设备在TCP/IP协议族中唯一位置信息。
它分为IPv4 和 IPv6两种格式,其中IPv4 是32位二进制数表示法,而 IPv6 则采取128位十六进制数字表示法。
3.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3.1 数据包转发:当路由器收到一个数据包时,它会根据目标IP地址查找最佳路径,并将该数据包发送到下一跳。
源主机 --> 发送给网关(路由器)--> 下一跳 --> 目标主机3.2 动态路由和静态路由:- 静态路由:手动配置网络管理员指定的固定路径。
适用于小型网络或需要特殊设置的情况。
- 动态路线: 使用动态协议自动更新并选择最佳路径。
常见协议有RIPv2、OSPF 和 BGP 等。
4. 常见功能与技术4.1 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将私有 IP 地址映射为公共 IP 地址以实现互联网访问。
4.2 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在公共网络上建立加密隧道,使远程用户可以安全地访问内部资源。
5.本文档涉及附件:[请在此处列出相关附件]6.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 TCP/IP 协议族: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互联协议是Internet 最基础也是使用得最广泛的通信规范之一,它是一种将数据分割成小块并通过网络传输的协议。
路由器基础知识
![路由器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0c3bcf58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75.png)
路由器基础知识路由器是连接网络的关键设备之一,它充当着在不同网络之间传输数据的核心节点。
了解路由器的基础知识对于理解网络架构和网络通信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分类及使用情况。
一、路由器的工作原理路由器的主要功能是根据网络中每个设备的IP地址和其他协议,将数据包从源网络传输到目标网络。
它通过学习网络拓扑和路由表,实现数据的转发和路径选择。
当数据包到达路由器时,它会检查目标IP地址,并在路由表中查找最佳路径,然后将数据包转发到正确的出口接口,最终传递到目标网络。
二、路由器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路由器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以下是常见的几类路由器:1. 家庭路由器: 家庭路由器通常用于家庭网络,提供有线和无线网络连接。
它们具有简单易用的界面,可以连接多台设备并共享互联网连接。
2. 企业路由器: 企业路由器通常用于大型网络,具有更高的性能和功能。
它们支持更多的接口和协议,可以扩展到更大的网络规模,并提供更高的安全性和管理功能。
3. 边界路由器: 边界路由器用于连接不同的网络域,例如连接互联网和内部网络。
它们通常设置在网络的边缘,用于处理入站和出站的数据流量,并提供安全性和隔离功能。
4. 核心路由器: 核心路由器是大型网络中最关键的部分,负责处理大量的数据流量,通常由高性能的硬件组成。
它们连接各个子网和网络,并确保数据的快速传输和可靠性。
三、路由器的使用情况路由器在各种网络环境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是几个常见的使用场景:1. 家庭网络: 在家庭网络中,路由器连接多台设备,提供共享的互联网连接,并允许用户创建自己的局域网。
家庭路由器还可以提供家庭安全和家长控制功能,以保护网络安全和管理上网时间。
2. 企业网络: 在企业网络中,路由器用于连接不同的部门和办公室,并实现大规模的数据传输。
企业路由器通常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可以实现远程管理和故障排除。
3. 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 路由器是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路由器基础知识解析
![路由器基础知识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36989ed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d6.png)
路由器基础知识解析路由器基础知识解析1.什么是路由器?路由器是用于在计算机网络中传递数据包的网络设备。
它负责根据目的地地质将数据包从一个网络转发到另一个网络。
路由器是互联网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帮助实现了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
2.路由器工作原理2.1 数据包转发路由器通过检查数据包的目的地地质,查找路由表,确定数据包应该被转发到哪个网络接口。
路由器使用经过算法计算得出的最佳路径来转发数据包。
2.2 路由选择协议路由器使用路由选择协议来更新和维护路由表。
常见的路由选择协议包括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和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等。
3.路由器的功能3.1 数据包过滤路由器可以根据规则对数据包进行过滤,仅允许特定类型的数据通过。
这有助于提高网络安全性,并阻止不必要的数据流量。
3.2 网络地质转换(NAT)NAT是一种将私有IP地质转换为公共IP地质的技术。
路由器可以将内部网络上的数据包转发给互联网,并将源IP地质从私有IP地质转换为公共IP地质,这样可以更好地管理内部网络的IP资源。
3.3 无线接入点一些路由器还具备无线接入点的功能,使得用户可以通过Wi-Fi连接到网络。
这在家庭和办公环境中非常常见。
4.路由器的类型4.1 家用路由器家用路由器通常用于构建家庭网络。
它们通常具有较低的传输速度和较少的功能,但足以满足家庭用户的基本需求。
4.2 企业级路由器企业级路由器通常用于大型网络中,它们具有更高的性能、更多的接口和更丰富的特性。
这些路由器通常可以应对大量的网络流量和连接。
4.3 边界路由器边界路由器用于连接两个或多个不同的网络。
它们通常位于一个网络的边界,用于连接到另一个网络。
边界路由器通常需要具备更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5.附件本文档不涉及附件。
6.法律名词及注释6.1 路由选择协议:指计算机网络中用于确定最佳路由路径的协议。
路由器基础知识
![路由器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36401138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14.png)
路由器基础知识路由器是现代网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它承担着数据包的转发、数据链路的连接和网络地址转换等功能。
本文将介绍路由器的基础知识,包括其工作原理、分类、常见功能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路由器。
一、路由器的工作原理路由器是通过在不同网络之间传递数据包来实现网络连接的设备。
当一个数据包到达路由器的输入端口时,路由器会根据目标地址的网络部分来确定下一跳的路径,然后将数据包发送到相应的输出端口,再由下一台路由器进行转发,直至抵达目标网络。
路由器工作的核心是路由选择算法,常见的路由选择协议有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两种。
静态路由是由网络管理员手动配置的路由,适用于小型网络;而动态路由则是根据网络的拓扑结构和负载情况自动学习和选择最佳路径。
二、路由器的分类根据网络的规模和功能需求,路由器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家用路由器:主要用于家庭网络,提供基本的局域网连接和上网功能。
通常具有简单易用的管理界面和较小的传输速率。
2. 企业级路由器:适用于中小型企业网络,具有较强的性能和扩展性。
支持多种接口和协议,能满足大规模的数据传输需求,并提供高级网络安全功能。
3. 服务提供商路由器:用于运营商级的广域网,具有大容量和高度可靠性。
通常支持多种传输技术,能够实现高速数据传输和稳定的网络连接。
三、常见功能1. 数据包过滤:路由器可以根据源IP地址、目标IP地址、端口号等信息对数据包进行过滤,实现访问控制和网络安全策略。
2. NAT转换:网络地址转换(NAT)是一种将私有IP地址转换为公共IP地址的技术,可以解决IPv4地址不足的问题,在家庭网络和企业网络中广泛应用。
3. 虚拟专用网络(VPN):路由器可以支持建立安全的VPN连接,实现远程办公和跨网络通信的需求。
4. 带宽管理:路由器可以对数据流进行优先级和调度,保证关键应用的带宽需求,提高网络性能和用户体验。
5. QoS支持:通过流量分类、拥塞控制、差异化服务等技术,路由器可以实现对不同类型数据流的优先级管理,提供更稳定的网络服务。
路由器基础知识讲解
![路由器基础知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d93d0463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03.png)
路由器基础知识讲解路由器基础知识讲解一、什么是路由器路由器是一种网络设备,用于将数据包从一个网络转发到另一个网络。
它是网络的核心组件,负责将数据流量导向正确的目的地。
1·1 路由器的作用●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控制网络流量的传输●提供网络连接的安全性●支持局域网的扩展●支持网络设备的连接1·2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路由器根据数据包的目的IP地质来决定将数据包转发到哪个接口。
它使用路由表来存储网络地质和接口之间的对应关系,以便正确地转发数据包。
二、路由器的基本组成部分2·1 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路由器的CPU是其核心部件,负责处理数据包的转发和路由决策。
2·2 接口(Interfaces)路由器的接口用于连接不同的网络。
一个路由器可以有多个接口,每个接口对应一个网络。
2·3 存储器(Memory)路由器的存储器用于存储路由表、操作系统等重要数据和软件。
2·4 软件(Software)路由器的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和路由协议。
操作系统控制路由器的整体功能,路由协议负责数据包的转发和路由信息的交换。
2·5 路由表(Routing Table)路由表是存储在路由器中的重要数据,它记录了网络地质和接口之间的对应关系,用于转发数据包。
2·6 网络接口卡(Network Interface Card,NIC)网络接口卡是连接路由器和网络的物理设备,负责将数据包转发到正确的接口。
三、路由器的工作模式3·1 静态路由静态路由是管理员手动配置的路由信息,它需要管理员手动更新路由表。
3·2 动态路由动态路由是路由器之间自动交换路由信息,通过路由协议更新路由表,不需要管理员手动配置。
3·3 默认路由默认路由是一种特殊的路由配置,它用于转发那些没有匹配的目的地质的数据包。
四、常见的路由器配置操作4·1 进入路由器配置界面通过浏览器输入路由器的管理IP地质,例如192·168·1·1,即可进入路由器的配置界面。
路由基础知识分享
![路由基础知识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52f9b90cbb68a98271fefa09.png)
interface-name | nexthop-address } [ preference value ] [ reject |
blackhole ] 例如: ip route-static 129.1.0.0 16 10.0.0.2 ip route-static 129.1.0.0 255.255.0.0 10.0.0.2 ip route-static 129.1.0.0 16 Serial 2 注意:只有下一跳所属的的接口是点对点(PPP、HDLC)的接口时, 才可以填写<interface-name>,否则必须填写<nexthop-adF协议概述
可适应大规模网络
路由变化收敛速度快 无路由自环
支持变长子网掩码VLSM
支持等值路由 支持区域划分 提供路由分级管理 支持验证 支持以组播地址发送协议报文
29
OSPF协议的一些基本概念
Router ID 一个32bit的无符号整数,是一台路由器的唯一标识,在 整个自治系统内唯一。 协议号
23
RIP协议概述
• RIP最多支持以跳数为衡量标准,最多15跳。 • RIP协议适用于中小型网络,有RIP-1和RIP-2。
24
RIP协议配置命令
启动RIP协议,进入RIP协议配置视图 [Router] rip 在指定的网络上使能RIP [Router-rip] network { network-number | all } 指定接口版本(接口视图下) rip version 1 rip version 2[broadcast|multicast] 配置RIP-2路由聚合 [Router-rip] summary
路由基础知识简介
计算机网络路由基础知识介绍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和路由算法
![计算机网络路由基础知识介绍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和路由算法](https://img.taocdn.com/s3/m/e152e0a7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9b.png)
计算机网络路由基础知识介绍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和路由算法计算机网络是指通过通信线路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互相连接起来,实现信息传输和资源共享。
而路由是计算机网络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概念,它涉及到数据的传输路径选择和网络的拓扑结构。
本文将介绍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和常见的路由算法。
一、路由器的工作原理路由器是计算机网络中用于实现分组交换的设备,其主要功能是根据网络层的地址信息,将数据包从源主机传输到目标主机。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数据包接收:路由器通过其接口从网络中接收到达的数据包。
2. 数据包解封:路由器将数据包的首部信息解封,获得源主机地址和目标主机地址等信息。
3. 路由选择:根据路由表中的路由信息,路由器选择最佳的路径将数据包发送到目标主机。
4. 数据包转发:路由器根据路由选择的结果,将数据包发送到下一个路由器或目标主机。
5. 数据包封装:路由器将数据包进行封装,添加新的首部信息,以便下一个路由器或目标主机进行正确的解析。
二、路由算法路由算法是指路由器根据一定的规则和算法来选择最佳的传输路径。
常见的路由算法有以下几种:1. 静态路由算法:静态路由算法是指管理员手动配置路由器的路由表,不会根据网络拓扑结构和流量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这种算法适用于网络稳定且不会频繁变化的情况。
2. 动态路由算法:动态路由算法是指路由器根据网络拓扑结构和流量变化动态调整路由表。
常见的动态路由算法有距离向量路由算法(Distance Vector Routing)和链路状态路由算法(Link State Routing)等。
- 距离向量路由算法:距离向量路由算法是一种分布式的路由选择算法,它通过互相交换邻居节点的路由表,通过比较和更新距离信息来选择最佳路径。
常见的距离向量路由协议有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和IGRP(Interior Gateway Routing Protocol)等。
路由技术重要基础知识点
![路由技术重要基础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22650a0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e6.png)
路由技术重要基础知识点
路由技术是网络通信的基础,负责在数据包传输过程中确定最佳路径并将数据包从源地址传送到目标地址。
了解以下几个重要的基础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路由技术。
1. IP 地址和子网掩码:
IP 地址是互联网上唯一标识网络设备的地址,子网掩码用于划定网络的范围。
了解如何分配和理解 IP 地址以及如何运用子网掩码是理解路由表和路由配置的基础。
2. 路由表:
路由表是路由器或主机中存储的用于决定数据包转发的信息表。
它包含了目标网络的 IP 地址和对应的下一跳路由器,通过查找路由表,路由器可以找到需转发数据包的下一跳。
3. 默认路由:
默认路由是一种特殊的路由表项,用于将数据包转发到除已知目标网络之外的所有其他网络。
了解默认路由的作用和配置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构建简洁高效的路由器网络。
4. 路由协议:
路由协议用于路由器之间的通信和信息交换,使得路由器能够动态更新和维护路由表。
常见的路由协议包括 RIP、OSPF、BGP 等,每种协议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5. 内部网关协议(IGP)和外部网关协议(EGP):
IGP 是在一个自治系统内部使用的路由协议,用于实现自治系统内部的内部路由。
而 EGP 是用于自治系统之间交换路由信息的协议。
了解
IGP 和 EGP 的区别以及常见的协议和应用情景,对于构建大规模网络架构非常重要。
总之,掌握这些路由技术的重要基础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路由技术,设计和维护高效可靠的网络架构。
路由基础16个知识点
![路由基础16个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2a31a7f8e9951e79b8927dc.png)
1.路由器的主要作用是将不同的网络互连为一个整体。
互联网络可以实现数据在网络中转发。
2.数据转发:路由器必须具有根据数据分组的目的网络地址转发分组的功能。
3.路由(寻径):为了实现数据转发,路由器必须有能力建立、刷新路由表,并根据路由表转发数据包。
4.备份、流量流控:为了保证网络可靠运行,路由器一般都具备主备线路的切换及流量控制功能。
5.速率适配:不同接口具有不同的速率,路由器可以利用自己的缓存及流控协议进行适配。
6.隔离网络:路由器可以隔离广播网络,防止广播风暴,同时也可以对数据包施行灵活多样的过滤策略以保证网络安全(防火墙)。
7.异种网络互连:互连网的初衷就是为了实现异种网络互连,现代路由器一般都会实现两种以上的网络协议以实现异种网络互连。
8.路由器工作流程为:a)物理层从路由器的一个端口收到一个报文,上送到数据链路层。
b)数据链路层去掉链路层封装,根据报文的协议域上送到网络层。
c)网络层首先看报文是否是送给本机的,若是,去掉网络层封装,送给上层。
若不是,则根据报文的目的地址查找路由表,若找到路由,将报文送给相应端口的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封装后,发送报文。
若找不到路由,将报文丢弃,并按需要发送相关错误信息。
9.路由器转发数据包的关键是路由表。
每个路由器中都保存着一张路由表,表中每条路由项都指明数据包到某子网或某主机应通过路由器的哪个物理端口发送,然后就可到达该路径的下一个路由器,或者不再经过别的路由器而传送到直接相连的网络中的目的主机。
10.路由表中包含了下列关键项:a.目的地址(Destination):用来标识IP包的目的地址或目的网络。
b.网络掩码(Mask):与目的地址一起来标识目的主机或路由器所在的网段的地址。
将目的地址和网络掩码“逻辑与”后可得到目的主机或路由器所在网段的地址。
11.输出接口(Interface):说明IP包将从该路由器哪个接口转发。
12.下一跳IP地址(Nexthop):说明IP包所经由的下一个路由器的接口地址。
路由器基础知识讲解
![路由器基础知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46e3deef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0b.png)
路由器基础知识讲解路由器基础知识讲解1、路由器的定义路由器是一种网络设备,用于将数据包在网络中转发,它能够决定数据包的最佳路径,并将数据包从源节点传输到目标节点。
2、路由器的工作原理2.1 数据包的转发路由器接收到一个数据包后,会根据数据包的目标地质,在路由表中查找相应的最佳路径,并将数据包发送到下一跳路由器。
这个过程称为数据包的转发。
2.2 路由表路由表是路由器中的一个数据结构,它记录了目标网络的地质和最佳路径。
路由表中的每一项都包含目标网络的IP地质、子网掩码以及下一跳路由器的IP地质。
2.3 路由选择算法路由器利用路由选择算法来确定最佳路径。
常用的路由选择算法有距离矢量算法和链路状态算法。
距离矢量算法根据路由器到目标网络的距离来选择路径,链路状态算法根据网络的拓扑结构和链路的状态来选择路径。
3、路由器的类型3.1 边界路由器边界路由器是位于网络边界的路由器,它连接不同的网络,并负责将数据包从一个网络转发到另一个网络。
3.2 内部路由器内部路由器是位于网络内部的路由器,它主要负责将数据包从一个网络中的一个节点转发到同一网络中的另一个节点。
4、路由器的配置4.1 接口配置路由器的接口配置包括配置网络接口的IP地质、子网掩码和其他参数。
这些配置可以通过路由器的命令行界面或者Web界面进行设置。
4.2 路由配置路由器的路由配置包括添加、删除和修改路由表项。
路由表的配置可以通过命令行界面或者Web界面进行操作。
5、路由器的管理和维护5.1 远程管理路由器支持远程管理,管理员可以通过Telnet、SSH等远程连接方式对路由器进行配置和管理。
5.2 软件升级路由器的软件升级可以通过最新的固件文件,并将其到路由器中进行升级。
5.3 故障排除如果路由器出现故障,可以通过查看日志信息、检查接口状态等方式进行故障排除。
5.4 安全设置为了确保路由器的安全性,管理员可以配置防火墙、访问控制列表等安全设置。
本文档涉及附件:附件1:路由器配置示例附件2:路由器常见故障排除步骤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IP地质: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的缩写,指互联网协议地质,用于唯一标识网络中的设备。
路由知识点总结
![路由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8354f66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7b.png)
路由知识点总结一、路由的基本概念1. 路由是指将数据从源地址传输到目的地址的过程。
在计算机网络中,路由是指在不同网络之间传输数据包的过程。
路由器是实现路由功能的网络设备,它可以将数据包从一个网络转发到另一个网络。
2. 路由器工作在OSI模型的第三层,也就是网络层。
在传输数据时,路由器根据目的地址选择合适的路径将数据包传输到目的地址。
3. 路由的基本原理是根据目的地址选择合适的路径来传输数据。
路由器根据目的地址查询路由表,然后选择合适的路径将数据包传输到目的地址。
4. 路由算法是指路由器在选择路径时所采用的算法。
常见的路由算法包括距离向量算法、链路状态算法、路径矢量算法等。
5. 路由表是路由器用来存储路由信息的数据结构。
路由表中包含了网络地址、子网掩码、下一跳地址等信息。
6. 路由器之间通信时会更新路由信息,以便选择最佳路径传输数据。
路由信息的更新可以通过路由协议实现。
7. 路由协议是路由器之间用来交换路由信息的协议,常见的路由协议包括RIP、OSPF、BGP等。
二、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1. 静态路由是指由网络管理员手动配置的路由信息。
静态路由的优点是配置简单、管理方便,但是不适应网络环境的动态变化。
2. 动态路由是指路由器根据路由协议自动学习并更新路由信息的过程。
动态路由的优点是适应网络环境的动态变化,但是配置较为复杂,管理相对困难。
3. 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各有优缺点,网络管理员在选择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权衡。
4. 在设计网络时,通常会将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结合使用,以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
5. 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的选择取决于网络规模、网络拓扑、带宽要求、安全策略等多种因素。
三、路由的工作过程1. 路由的工作过程包括路由信息的学习、路由信息的选择、路径的传输等多个阶段。
2. 路由器通过路由协议学习其他路由器的路由信息,路由器将收到的路由信息添加到路由表中。
3. 当需要传输数据时,路由器会根据目的地址查询路由表,选择合适的路径将数据包传输到目的地址。
路由与交换知识点总结
![路由与交换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5c25f7f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a1.png)
路由与交换知识点总结一、路由基础知识1.1 路由的概念路由是将数据包从源地址传输到目的地址的过程。
路由器是一种可以通过网络传输和转发数据包的设备。
路由器根据规则从一个网络到另一个网络传输数据包,这些规则可以是基于多种因素,如最短路径、最低成本或者其他由网络管理员设定的规则。
1.2 路由的作用路由的作用是建立网络之间的连接,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
通过路由器,数据包可以在不同的网络之间传输和转发,实现全网的通信。
1.3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路由器通过查找路由表,根据数据包的目的地址确定传输路径。
路由器会根据目的地址选择最佳路径,并将数据包转发到下一个路由器或者最终目的地。
这一过程涉及路由协议、数据包封装、解封装等多个步骤。
1.4 路由表路由表是路由器用于决定数据包传输路径的重要依据,路由表记录了目的网络的地址和下一跳地址。
当路由器接收到数据包时,会根据路由表来进行转发决策。
1.5 路由协议路由协议是路由器之间进行路由信息交换和学习的规定。
常见的路由协议有静态路由、动态路由等。
静态路由是由网络管理员手动配置的路由信息,而动态路由则是路由器之间通过路由协议自动学习和更新路由信息。
1.6 路由器的分类路由器根据其作用范围和用途可以分为边界路由器、核心路由器、分布式路由器等。
边界路由器主要用于连接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核心路由器则用于承载大量数据流量的高速转发,分布式路由器则用于连接不同子网的数据传输。
二、交换基础知识2.1 交换技术的概念交换技术是指通过交换设备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传输。
交换技术主要包括数据交换、交换机、交换网络等。
2.2 数据交换数据交换是计算机网络中的一种重要技术,通过交换设备将数据从源地址传输到目的地址。
数据交换可以包括电路交换、分组交换等多种形式。
2.3 交换机交换机是一种用于交换网络数据包的设备。
交换机可以根据MAC地址和端口信息来实现数据包的转发和分发,是局域网中重要的数据交换设备。
20个路由器知识点总结
![20个路由器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bf161a7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fe.png)
20个路由器知识点总结一、路由器基本概念1. 路由器是一种网络设备,用于连接不同的局域网或广域网,实现数据的转发和路由选择。
2. 路由器根据网络地址进行数据包的转发,采用路由协议进行路由表的更新和维护。
3. 路由器通常具有多个接口,可以连接不同的网络,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互联。
二、路由器工作原理1. 数据包转发:路由器接收数据包后,根据目的地址进行路由选择,选择最佳的路径进行数据包的转发。
2. 路由选择算法:路由器根据路由协议进行路由表的维护和更新,选择最佳的路径进行数据包的转发。
3. 数据传输控制:路由器可以对数据包进行流量控制、拥塞控制和负载均衡,保证网络的稳定和高效运行。
三、路由器的功能1. 数据包转发:路由器可以根据目的地址转发数据包到最终的目的地。
2. 路由选择:路由器可以根据路由协议选择最佳的路径进行数据包的转发。
3. 安全防护:路由器可以实现网络安全功能,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等。
4. 流量控制:路由器可以对网络流量进行控制,避免网络拥塞和通信中断。
5. 网络管理:路由器可以进行网络配置、监控和管理,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
四、路由器的类型1. 企业级路由器:用于大型企业、数据中心和云计算环境,具有高性能、高可靠性和丰富的功能。
2. 家用路由器:用于家庭网络和小型办公室,具有简单易用的特点,支持无线网络和家庭网关功能。
3. 无线路由器:支持无线局域网功能,能够连接多种无线设备,实现无线网络覆盖。
4. 多层交换路由器:具有路由和交换功能的多层设备,可以实现局域网的互连和交换机的功能。
五、路由器的选购1. 性能参数:路由器的性能参数包括转发性能、并发连接数、内存容量等,要根据实际需要选购适合的路由器。
2. 功能需求:根据网络规模和功能需求选择路由器,包括安全功能、流量控制、网络管理等。
3. 品牌信誉:选择有一定知名度和良好口碑的品牌,保证路由器的质量和售后服务。
六、路由器的配置1. 网络连线:接通电源,将路由器的LAN口连接到电脑网卡以及路由器的WAN口连接到外部网络。
路由器知识点大全
![路由器知识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5f064c06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da.png)
路由器知识点大全路由器是计算机网络中的核心设备,用于将来自不同网络的数据包进行转发和交换,实现网络之间的连接和通信。
本文将介绍路由器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类型、功能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路由器。
一、基本概念路由器是一种能处理IP数据包的网络设备,它根据目标IP地址来决定数据包的转发路径。
它具有多个网络接口,能够连接不同网络,并且能够根据网络中的路由表进行数据包交换。
二、工作原理1. 路由表:路由器通过维护路由表来确定数据包的转发路径。
路由表包括目标网络的IP地址和对应的下一跳路由器的IP地址。
当接收到数据包时,路由器会根据路由表选择最佳的转发路径。
2. 数据转发:路由器通过数据包的转发引擎将数据包从一个接口转发到另一个接口。
数据包的转发是通过查找路由表中目标IP地址的匹配项来完成的。
3. ARP(地址解析协议):路由器在转发数据包之前需要获取下一跳路由器的MAC地址,而不仅仅是IP地址。
这是通过ARP协议来实现的,它将IP地址转换为MAC地址。
三、类型1. 边界路由器:用于连接不同网络,负责将来自外部网络的数据包转发到内部网络。
2. 内部路由器:用于连接同一内部网络的不同子网,负责将数据包从一个子网传送到另一个子网。
3. 核心路由器:用于连接大规模的网络,负责处理大量数据包的转发。
四、功能1. 数据包过滤:路由器可以根据配置的访问控制列表过滤数据包,阻止或允许特定类型的数据包通过。
2. NAT(网络地址转换):路由器可以将内部私有IP地址转换为公共IP地址,以实现多个内部设备共享一个公共IP地址。
3. QoS(服务质量):路由器可以根据配置的QoS策略对数据包进行优先级排序和调度,保证关键应用的网络性能。
4. 路由选择:路由器可以通过与其他路由器交换路由信息,选择最佳的转发路径,从而实现网络的高效通信。
五、应用1. 家庭网络:路由器可以连接多个电脑、手机、智能设备等,实现家庭网络的互联和共享。
路由基础知识详解
![路由基础知识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08295029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9a.png)
路由(Routing )从源头到目标的路径不同网络间的转发过程类似火车路由表(Routing Table )路由信息的集合路由的依据类似时刻表路由器(Router )具有路由功能、维护路由表的设备类似火车站默认网关(Default Gateway )通常是路由设备的接口IP 地址类似火车站的地址•关键术语:路由过程图解:路由基础•••路由过程图解:•收到数据包查看目标IP 地址•在路由表中选择最佳路径•维护路由表•路由器的工作内容:display ip routing-table 查看路由表•路由表解析:•目的地址Destination用来标识IP包的目标地址或目标网络。
掩码Mask 在路由表中网络掩码也具有重要的意义选择最佳路由的重要判断依据(最长匹配原则)下一跳NextHop指明IP包所经由的下一个路由器的接口地址出接口Interface指明IP包将从该路由器的哪个接口转发出去协议Protocol路由的来源、学习方式优先级Preference 比较不同路由来源到达相同目标网络的优先级越低越优先度量值Cost 比较相同路由来源到达相同目标网络的不同路径的优先级越低越优先•••同一个路由来源,当达到同一个目标网络有几条相同度量值的路由时,这些路由都会被加入到路由表中, 数据包会在这几个链路上进行负载分担。
•等价路由(ECMP, Equal Cost Multi -Path):最长匹配原则:最终数据包匹配最佳路由的算法•直连路由路由器接口上的网络(只要接口配置了IP 地址并且开启)静态路由管理员手工添加的网络动态路由路由器之间动态学习到的网络•路由表的形成、路由的来源:••技术背景:如果只有直连路由,那么就只能到达直连的网络而无法到达远程网络。
静态路由•配置简单、开销小;•通过手动配置进行添加和维护;•无法根据拓扑的变化进行动态的响应;•适用于组网规模较小的场景,如果网络规模较大,则配置及维护的成本就会很高;•在大型的网络中,往往采用动、静态路由结合的方式进行部署。
计算机网络路由基础知识
![计算机网络路由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a2d8b0b9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a8.png)
计算机网络路由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与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密不可分。
在这个网络时代,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其中,计算机网络路由是网络通信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本文将带你深入了解计算机网络路由的基础知识。
一、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路由?计算机网络路由是指将数据包从源主机传送到目的主机的过程。
它是实现网络互联和数据传输的基础。
在一个大型网络中,存在多个路由器,这些路由器负责将数据包从源主机传输到目的主机,并选择最佳路径来保证数据传输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二、计算机网络路由的工作原理在计算机网络中,路由器是进行数据包转发的关键设备。
当一个数据包到达路由器时,路由器会根据目标主机的地址信息,查找其本地路由表,并根据路由表中的信息,选择最佳的路径进行转发。
这一过程分为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 数据包的接收:路由器接收来自发送主机的数据包。
2. 数据包解析:路由器解析数据包的IP头部,提取目标主机的IP 地址。
3. 路由查找:路由器查询本地路由表,查找与目标主机地址匹配的路由信息。
4. 路由选择:路由器根据路由表中的信息,选择最佳路径进行数据包转发。
5. 数据包转发:路由器进行数据包的转发,并将数据包发送到下一个路由器。
6. 循环重复:以上步骤重复进行,直到数据包到达目标主机。
三、计算机网络路由的分类根据路由器之间交换路由信息的方式,计算机网络路由可以分为两种主要类型:1. 静态路由:在静态路由中,网络管理员手动配置路由表,明确指定源主机到目的主机之间的路径。
这种方式适用于较小规模的网络,管理简单,但是不灵活,不适应网络拓扑发生变化的情况。
2. 动态路由:在动态路由中,路由器会通过发送和接收路由更新信息的方式,建立并更新路由表。
这种方式适用于复杂的网络环境,能够根据网络拓扑变化自动调整路由。
四、计算机网络路由的算法在计算机网络中,存在多种路由算法,用于确定数据包的最佳路径。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路由算法:1. 距离矢量路由算法:该算法基于当前路由器到其他路由器的距离信息,通过周期性地交换路由表来确定最佳路径。
路由器基础知识详细讲解
![路由器基础知识详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8c10494e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75.png)
路由器基础知识详细讲解路由器是计算机网络中的关键设备之一,它在互联网世界中起到了连接和传输数据的重要作用。
本文将详细讲解路由器的基础知识,包括路由器的定义、原理、类型以及配置等内容。
一、路由器的定义路由器是一种网络设备,用于在不同网络之间传输数据。
它能够根据网络地址的不同将数据包从一个网络发送到另一个网络,实现网络之间的连接和数据传输。
二、路由器的原理1. 数据传输原理:路由器通过查找路由表确定数据包的下一跳路径,利用该路径将数据包从源网络传输到目标网络。
它使用路由协议获取路由表,并根据路由表中的信息选择最佳路径。
2. 分组交换原理:路由器采用分组交换技术来传输数据。
将大数据包分割成较小的数据包,并利用分组交换技术将这些数据包按照一定的顺序发送到目标网络。
分组交换技术能够更高效地利用网络带宽,提高数据传输速度。
三、路由器的类型1. 边界路由器:边界路由器用于连接外部网络和内部网络之间的边界。
它具有防火墙功能,能够保护内部网络的安全,防止不受信任的外部网络对内部网络进行攻击。
2. 核心路由器:核心路由器用于连接多个边界路由器,构成一个大型网络的核心。
它具有处理大量数据流量的能力,能够高效地传输数据。
3. 接入路由器:接入路由器用于连接用户设备和本地网络。
它具有提供网络接入的功能,为用户设备提供网络连接。
四、路由器的配置1. 路由器IP地址的配置:路由器需要配置一个IP地址,作为其在网络中唯一的标识。
通过设置IP地址,我们可以管理和远程访问路由器。
2. 路由器接口的配置:路由器的接口是与其他设备连接的物理接口,如以太网口、串口等。
我们需要配置这些接口的参数,包括速率、双工模式等。
3. 路由器路由表的配置:路由表是路由器用于选择下一跳路径的重要依据。
我们需要配置路由表,包括添加、删除、修改路由表项等操作,以实现数据包的正确传输。
4. 路由器访问控制列表(ACL)的配置:ACL用于控制数据包的传输,包括允许或拒绝某些数据包通过路由器。
路由技术知识点总结
![路由技术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8eda47e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78.png)
路由技术知识点总结一、路由的基本概念1.1 路由的定义路由(Routing)是指将数据包从一个网络节点传送到另一个网络节点的过程,其中网络节点可以是计算机、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
路由是网络通信的基础,可以实现数据在不同网络之间的传输和转发。
1.2 路由的作用路由的作用是在网络中寻找最佳的路径,将数据包从源节点传送到目的节点,以实现网络通信的目的。
路由可以根据不同的网络拓扑结构和动态变化的网络状态,选择最优的路径来传输数据。
1.3 路由器的作用路由器是实现路由功能的网络设备,它可以根据数据包中的目的地址,选择合适的路径,并将数据包转发到下一个网络节点,也就是路由表中的下一跳地址。
路由器可以连接不同的网络,实现数据包在不同网络之间的传输。
1.4 路由表的作用路由表是路由器中存储路由信息的数据结构,它记录了不同目的地址对应的下一跳地址,以及与目的地址相关的其他路由信息。
路由器可以根据路由表中的信息,选择最优的路径来转发数据包。
1.5 路由的分类路由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来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包括: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单播路由和多播路由、内部路由和外部路由等。
二、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2.1 静态路由静态路由是手工配置的路由信息,管理员需要手动设置路由表中的路由信息。
静态路由的优点是配置简单,可控性强,适用于小型网络和对网络变化要求不高的场景。
2.2 动态路由动态路由是通过路由协议自动学习网络拓扑和路由信息,路由器可以根据网络状态和链路情况自动更新路由表。
动态路由的优点是适应性强,能够自动应对网络变化,并且可扩展性好,适用于大型网络和对网络变化要求较高的场景。
2.3 静态路由与动态路由的选择在设计和配置网络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网络规模来选择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
对于小型网络和对网络变化要求不高的场景,可以选择静态路由;对于大型网络和对网络变化要求较高的场景,建议选择动态路由。
2.4 常见的动态路由协议常见的动态路由协议包括: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EIGRP(Enhanced Interior Gateway Routing Protocol)、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等,它们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ANGFOR_新员工必备知识点__路由基础知识1 介绍1.1 总体说明本文主要讲述路由基本术语、单臂路由、静态路由、策略路由的原理及使用场景。
1.2 文档目的理解路由相关术语,掌握单臂路由、静态路由、策略路由的原理及使用场景。
2 路由基本术语2.1、路由器的定义路由器(Route)是 TCP/IP 网络上的一种网络互连设备。
用于在不同的网段间扮演网关的角色,提供数据包的转发和传输路径的选择。
2.2、路由器的基本功能A、连接多个独立的网络或子网B、实现网间最佳寻径和数据包传送C、数据流量控制、负载分流等2.3、路由分类大体上路由分直连路由、静态路由、动态路由、策略路由直连路由:直连路由就是自己接口上的路由静态路由:指由用户或网络管理员手工配置的路由信息。
当网络的拓扑结构或链路的状态发生变化时,网络管理员需要手工去修改路由表中相关的静态路由信息动态路由:是指路由器能够自动地建立自己的路由表,并且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适时地进行调整,动态路由分为RIP、OSPF、ISIS、BGP。
策略路由:是一种比基于条件进行路由更加灵活的数据包路由转发机制,条件可以是源IP、目标IP、协议、应用等。
深信服产品支持静态路由、策略路由,部分产品支持OSPF动态路由协议2.4、路由表指的是路由器或者其他互联网网络设备上存储的表,该表中存有到达特定网络终端的路径,在某些情况下,还有一些与这些路径相关的度量。
Window路由表截图Cisco路由表截图Sangfor路由表截图2.5、单臂路由单臂路由是指在路由器的一个接口上通过配置子接口(或“逻辑接口”,并不存在真正物理接口)的方式,实现原来相互隔离的不同VLAN(虚拟局域网)之间的互联互通。
3、单臂路由3.1、单臂路由的使用场景回顾一下我们之前讲的三层交换机VLAN间路由中有讲到要实现VLAN间路由一定要使用三层交换机启用路由功能来实现,如下的情况若只有二层交换机要怎么来实现不同VLAN之间的互访呢?前面我们讲到三层交换机是因为自带了路由功能,如果是二层交换机则可以通过在前端添加一个路由器来实现不同VLAN之间的路由,这就叫做单臂路由PC_A访问PC_C的步骤如下:(假如所有设备都已获取ARP表)①PC_A判断目标PC_C和自己属于不同网段将数据包发送给自己的网关(SVI接源IP 目标IP 源MAC 目标MAC VLAN标签192.168.1.1 192.168.2.1 MAC_A MAC_R 无源IP 目标IP 源MAC 目标MAC VLAN标签192.168.1.1 192.168.2.1 MAC_A MAC_R VLAN2接口进行处理,查询路由发现2.0网段为直连网段,且对应蓝色VLAN3,接下来会由源IP 目标IP 源MAC 目标MAC VLAN标签192.168.1.1 192.168.2.1 MAC_R MAC_C VLAN3存在此VLAN,则去掉VLAN标签,通过查找ARP表得知从端口3发送出去,此时数据源IP 目标IP 源MAC 目标MAC VLAN标签192.168.1.1 192.168.2.1 MAC_R MAC_C 无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发现单臂路由其实和VLAN间路由实现的原理是一样的,只是一个是集成了路由模块,一台设备进行处理,一个是独立添加一台路由器来处理。
Sangfor设备同样也可以支持单臂路由的部署:后台可以看到也会生成相应的直连路由4、静态路由4.1、静态路由的特点:4.1.1、手动配置:静态路由需要管理员根据实际需要一条条自己手动配置,路由器不会自动生成所需的静态路由的。
静态路由中包括目标节点或目标网络的IP地址,还可以包括下一跳IP地址(通常是下一个路由器与本地路由器连接的接口IP地址),以及在本路由器上使用该静态路由时的数据包出接口等4.1.2、路由路径相对固定:因为静态路由是手动配置的,静态的,所以每个配置的静态路由在本地路由器上的路径基本上是不变的,除非由管理员自己修改。
当网络的拓扑结构或链路的状态发生变化时,这些静态路由也不能自动修改,需要网络管理员需要手工去修改路由表中相关的静态路由信息。
4.1.3、永久存在:也因为静态路由是由管理员手工创建的,所以一旦创建完成,它会永久在路由表中存在的,除非管理员自己删除了它。
4.1.4、不可通告性:静态路由信息在默认情况下是私有的,不会通告给其它路由器,也就是当在一个路由器上配置了某条静态路由时,它不会被通告到网络中相连的其它路由器上。
4.1.5、单向性:静态路由是具有单向性的,也就是它仅为数据提供沿着下一跳的方向进行路由,不提供反向路由。
所以如果你想要使源节点与目标节点或网络进行双向通信,就必须同时配置回程静态路由。
4.2、静态路由使用场景如图所示,PC_A要访问PC_B要怎么来配置静态路由A访问B具体过程如下:(假设所有设备都已有相应的ARP表的情况)1、A把自己的IP地址和B的IP地址比较,发现不在同一子网内,由发送给A自己的网关源IP 目标IP 源MAC 目标MAC192.168.1.1 172.16.1.1 MAC_A MAC_B需要给Route1添加上去172.16.1.0/24网段的静态路由Cisco静态路由配置:ip route 172.16.1.1 255.255.255.0 10.10.10.2Sangfor静态路由配置:3、查询到路由表后,则将数据进行封装从MAC_2这个接口发送出去。
此时数据包如源IP 目标IP 源MAC 目标MAC192.168.1.1 172.16.1.1 MAC_2 MAC_34、Route2接收到数据包后,查询路由表发为172.16.1.0为直连网段,通过查询ARP表得源IP 目标IP 源MAC 目标MAC192.168.1.1 172.16.1.1 MAC_4 MAC_B路由是单向的,所以在Route2上还需要添加去往192.168.1.0/24网段的路由,如下:ip route 192.168.1.0 255.255.255.0 10.10.10.15、策略路由5.1、策略路由使用场景某学校有电信和教育网两个ISP线路,学校希望教师网段172.16.1.0/24网段所有用户通过教育网的线路出去上网,学生网段192.168.1.0/24网段所有用户通过电信线路出去上网。
此时单纯通过静态路由无法实现此要求,只能通过策略路由来实现。
5.1、策略路由配置配置策略路由之前,先要在Route上配置192.168.1.0/24和172.16.1.0/24的回程路由,此配置不在重复讲述。
Cisco策略路由配置access-list 101 permit ip 192.168.1.0 0.0.0.255 any //访问控制列表101允许192.168.1.0访问所有access-list 102 permit ip 172.16.1.0 0.0.0.255 any //访问控制列表102允许172.16.1.0访问所有route-map ISP-CT permit 10 //定义route-map,取名为ISP-CT,序列为10match ip address 101 // 检查源地址,匹配ACL101set ip default next-hop 123.0.0.3 //指定下一路地址为电信出口的网关地址route-map ISP-EDUpermit 20 //定义route-map,取名为ISP-EDU,序列为20match ip address 102 // 检查源地址,匹配ACL102set ip default next-hop 223.0.0.3 //指定下一路地址为教育网出口的网关地址Sangfor策略路由配置6、实验环境6.1、单臂路由实验拓扑6.1.1、实验条件二层交换机两台、路由器一台和PC三台。
6.1.2、实验要求掌握单臂路由的使用场景及配置方法,理解数据转发过程中的数据封装过程6.2.3、实验结果1)、PC_A访问PC_C的过程A、B、C、2)、PC_A访问PC_B的过程A、B、C、6.2、静态路由实验拓扑6.2.1、实验条件路由器三台和PC两台6.2.2、实验要求掌握静态路由的使用方法,上述拓扑实现PC_A访问PC_B要配置哪些静态路由理解PC_A访问PC_B时,数据转发的过程并分析来回数据包的封装过程6.2.3、实验结果R1上的所有路由配置A、B、C、R2上的所有路由配置A、B、C、R3上的所有路由配置A、B、C、PC_A访问PC_B过程A、B、C、6.3、策略路由实验拓扑6.3.1、实验条件路由器三台、二层交换机一台、三层交换机一台和PC三台6.3.2、实验要求掌握策略路由的使用场景及配置方法拓扑中的IP地址自己规划,数据1-8为接口名称要求PC_A通过R2路由器访问到PC_C,PC_B通过R3路由器访问到PC_C。
写出每步数据转发的源、目标Ip和源目标MAC封装过程。
6.3.3、实验结果R1上的所有路由配置A、B、C、R2上的所有路由配置A、B、C、R3上的所有路由配置A、B、C、SW3上的所有路由配置A、B、C、PC_A访问PC_C过程A、B、C、PC_B访问PC_C过程A、B、C、。